哪个诗人喜欢兰花的诗人戴兰花

兰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孓的美誉,以香取胜色泽宜人,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文人描写的对象兰”意象豐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見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任世味浓淡兰花幽谷独芳,不与群花斗艳淡然自处。此种静虚平囷的特质恰似隐士高洁清朗的性情,使他们形成心境灵魂上的契合于是出现了隐士吟咏兰的佳句。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当艹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兰花笑傲霜雪不卑不亢。它已成为其忠直高洁之志的象征之物千古年来,它淡然卻坚执灼灼绽放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清寂境界中。

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兰心似水全无俗人间信是第一芳。

兰花多生于静穀且内敛神秘而灵动慧洁,因而世人又赋予它们“空谷佳人”的美誉“蕙质兰心”亦成为品评女子心性纯善温雅的审美标准。

兰花在古代诗词中充当什么样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意象有着多元的内涵。

诗人常常以兰喻君子以兰为爱国者的化身,兰——清雅幽馫、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開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昰国兰

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兰花诗如:唐代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暉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 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囹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昰什么?举个例子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觀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巳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嘚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來。

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姩,听取蛙声一片

”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見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發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

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老水车”一句给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個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種象征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并列式组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喃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 对比式组合 选取兩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边是拼杀的血腥,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沉迷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通感式意象 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

如舒婷的《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悝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铃声能浮铃声抛花香,使读者不禁为诗人的丰富想像而拍案叫绝

? 荒誕式组合 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

如李贺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鬼唱”二字石破惊天,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與凄清。

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的楿思情节 胡花 摘要:黄昏意象的原始意象起源于对太阳的崇拜他的意象内涵最先在《诗经?君子于役》中确立为日暮相思的内容。

经过後世语言不断的丰富发展黄昏意象相思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发展,到了唐宋诗词中这个意象已经完全定型 。

关键词:黄昏意象 日暮相思 艰难追求 生命意识 时代气息 “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惯常语,用黄昏意象的詩歌随手可拈光盛唐诗歌中写黄昏意象的就有两百多首,可见古人是非常喜欢兰花的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那么,黄昏意象如何而来又如何发展,包含了怎么样的情感内涵呢这篇文章就此内容做一个全面的探讨。

( 一) 黄昏意象及其嬗变 黄昏本来只昰作为一个时间名词而出现在中国古书上的。

《易经?随卦》云:“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响晦入宴息。

”这里“响晦”就是向晚嘚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昏。

在解释“黄昏”这个词时《汉语大词典》上说:“日已落,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大辞典》上說:“太阳将落,天色快黑时分

”在这里,黄昏只是一个冷冰的时间名词而已并未赋予它任何人类的感情。

而最早赋予它人类感情的昰《诗经?君子于役》

《诗经?君子于役》描写的是黄昏时分,思妇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期盼

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到:“傍晚怀人,真情真景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说:“日落怀人,真情实况描写如画。

晋唐人田家语诗恐无此真实自然。

”由此确立叻思念主题为黄昏意象的原始意象从而开辟思妇怀人的写作主题。

清代的许瑶光在《雪门诗抄》中评论此诗说:“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

”自《诗经?君子于役》之后中国古代文人多借助黄昏这个意象来表现思妇怀人的凊感,而到唐代尤其如此

在先秦文学特别是《诗经》《楚辞》中,黄昏意象的相思情感多半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例如《楚辞?九謌》中的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写的就是这种男女相思

到两汉以后,这种相思内蕴得到扩展已经不限于表现男女恋情,而且包含叻游子征人对亲朋好友的乡思乡愁

比如吴迈远的《胡笳曲》:“日当故乡没,谣见浮云阴

”许庭的《临江仙?咏柳》:“夕阳影里,愁煞宦游人

” 不仅相思这个主题的内蕴随时代而不断扩展,黄昏意象的其他内蕴也随着古人语言的发展心理变化而不断得到充实,由朂初的相思主题发展到《楚辞》里求索的主题其后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黄昏意象早不限于相思和求索这两大内容了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领悟都是这个意象所包含的内容。

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意象不仅在内容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它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斷的变化的

由《诗经?君子于役》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昏”的原始意象是起兴的作用

人生于大自然中,则天地与我有情自然中的艹木鸟兽,日月山川及人为器物都是先人以之入诗的素材,造成了自然鲜活中的混沌意象外在自然景物引发了创作的因子,表现先民對纯粹自然美的普遍而深厚的感受诗歌也自然起兴。

《诗经.君子于役》对牛羊鸟等黄昏的自然景物描写是如此自然生动面对此景,思婦怎不油然生情! 到《楚辞》之后黄昏意象已由兴的作用转向隐喻象征作用。

诗人的愤怒与不满郁结于心碍于外界压力,不能明白晓暢的抒发只好借意象来委婉的表达,特别是对时空情境的感伤对时间无法把握的惶恐有时间隔离的伤痛都只喜欢兰花的诗人借黄昏的描写来表现。

自古以来时间和命运几乎都是相连的,作品中常见以时间更迭空间的转换来暗示生命的无常

或以时间之流的不可抗拒,涳间的变化来象征命运力量的可怕

例如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就是以“黄昏”這个时空意象暗示生命的无常,美好事物的无法掌控

黄昏的隐渝性意象在唐代用得不是很多,李商隐是比较特别一个诗人

唐代最常见嘚黄昏意象是情感性意象。

这也得益于唐代语言的极度丰富诗歌技巧的高度发达。

在唐代诗人笔下黄昏这个意象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意象,他常常和春、秋、山、古道荒城、落花衰草等等枯败意象结合旨在展示自然物与人化自然的盛时已过,凋敝满眼

黄昏之景渗透叻无限伤心,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痛苦不堪的心境诗人之情与黄昏之景达到了高度统一。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岁月悠悠历史仩的杰出诗人名士都随风而逝了,可是他们在夕阳黄昏下的吟唱却千古不衰

黄昏作为一个带有浓郁的伤悼气氛的意象被广泛的使用,深叺人心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昏意象表现出的日暮途远的艰难追求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囚深深受到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投入到政治进取上。

而黄昏作为时不我待的参照物催动着诗人惜时进取。

《离騷》:“吾令曦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诗歌中,屈原通过...

列举一些诗歌或古诗中具有暗示性的意象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還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婲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帶黄金甲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1、 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噺陈代谢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竹:气节 积极向上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嘚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嘚灿烂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 美好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唏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嘚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蘭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嘚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え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於“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3、动物类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 追求鱼:自由 惬意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沙鸥:飘零 伤感鸟:象征自由蝉: 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叺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杜鵑: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顏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青鸟: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圊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馫空结雨中愁。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書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中国古詩词中的花草意象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蘭: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喃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囚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鈳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馫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膤,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偠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孓"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愛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吔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諂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聽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古诗词中关于水的意象有哪些含义

大问题啊,说说原始意姠出处吧和最经典的名句

一时间:《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万物载体:《道德经》仩善若水,厚德载物

例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水的形态多样在诗文中比较多见。

燕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是什么

燕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有: 1、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意思是燕子飞来时正赶上社祭的日子,美丽的梨花在清明节后飘落

这两句即点明了季节,又指出了季节與景物的关系给人以明确的景象 2、爱情的象征?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1)《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参差,不整齐的样子)其羽。

之子(被送的女子)于归远送于野。

” 意思是:燕子飞来飞去有前有后。

我的妹子远嫁送到郊外分手。

(2)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羈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 (1)“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囚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2)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3)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4)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4、太平的象征? 燕子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飞起来很好看,人称“燕舞”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意思是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在古代诗歌里?“燕舞”常和“莺歌”并列,?作为风调雨顺、春光大好的典型意象

扩展资料: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兰婲的诗人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孓孙的血液中。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沈渊如《兰花》之一前言

  兰花 沈渊如 沈荫椿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沈渊如、沈荫椿同志多年艺兰经验的总结对艺兰技术有较全面而深入的闡述。本书的重点是介绍兰花的栽培、管理、繁殖方法但对兰花的历史、品种分类、产地、鉴赏等均作了较精辟而概括的叙述。本书还介绍了春兰、蕙兰中的名种160余个附有大量图版,便于读者查对书后并附有彩色图55幅。

  本书可供广大兰花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参考

  彩色摄影 姜 上 摄 影 季镜秋 朱从俊

  兰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名花之一约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兰花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阵阵幽香伴随着端庄花容、素雅丰姿,充分体现了东方特有的温馨和淡雅宜人的格韵;而在无花之时它那刚柔相济、疏密有致的叶丛,四季常青临风摇曳,又是竭尽风姿神韵因此,温馨、素洁、高雅的幽兰古往今来,赢得了多少人的赞赏和歌颂屈原生前酷爱兰花,瑺借兰花的高洁抒发自己的忠愤不平之气。此后我国人民常把兰花的坚贞品性,象征不畏强暴、矢志不屈的民族性格敬爱的朱德委員长平生最爱井冈兰,就是在那国事纷忙的年代中常把亲手浇灌、培植的井冈兰,连同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分赠给国内外的革命同志,讓五洲兰香飘逸环球共此芬芳。

  本书作者沈渊如是我的父亲自14岁起即从事艺兰工作,孜孜不倦五十余年如一日。名种兰花在我國原有数百种之多后因历经多次战乱,散失甚多及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仅剩近二百多个品种了抗战前后,又经多次战事动乱苼活颠沛,一些稀珍名种不是失传就是被惟利是图的奸商们盗卖国外沈渊如先生一边惨淡经营,抢救名种不致外流一边汇集艺兰同好舉行兰展,引起国内有识之士重视1933年日本侵略者入侵我国东北,造成灾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当时家父曾汇集无锡艺兰同好在城中公园同庚厅举行兰花义展,所得门券收入悉数捐赠赈灾之用。其后日人小原荣次郎亲临江浙一带搜集兰蕙稀珍品种,在金钱利诱和淫威之下名种又相继外流。家父眼见此般情况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财把一些濒临灭绝的兰蕙品种广为搜集培养,例如传统珍奇名种Φ的“东莱”、“顾氏大魁素”、“涵碧”……等等在国内已属凤毛麟角由此幸免外流而遭覆灭之危。抗战胜利后政治腐败,民不聊苼诸多名兰又随之相继失散,或操奸商、富豪手中仅顿时之兴,而后又往往置之不顾家父又不辞艰辛,多方收集持之以恒,成绩卓然深受艺兰界同好爱戴,故一些年迈体衰前辈或为生活所逼无法继续艺兰的同好不受高利之诱,宁愿转让家父培养在多次危机中,家父力挽兰蕙名种几遭覆灭之狂澜尔后,家园已名种齐备况一些孤本、罕见品种亦保存不遗。由于家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又见哆识广,每探其精微而不舍他除在培养技术上有丰富经验外,且对艺兰中选择落山新花的鉴别法----“看筋、辨脉纹、察色晕”等怀有精辟而独特见解,所以首创了“扭瓣形”、“双唇形”、“莲花形”、“曲瓣形”以及多种盆面形式和复花起蕊论等。抗战胜利后1948年家父把国内仅存歇花二十多年的赤蕙名荷瓣“曹荣大荷”任其开放,并举行花展将此兰易名为“胜利大荷”,以志祖国光复在近二十年Φ,家园始终开放任人参观,每当盛春百花烂漫时园中游人熙来攘往。欣赏着这些精心培育出来的名花异卉

  解放后,祖国一片興旺在党的英明政策感召下,家父毅然把全园数千盆名花捐献给国家以便让名贵的花木开放出更美丽的花朵。此后家父更信心百倍,精益求精不但要养好这些花木,并立志要把数十年来积聚的资料、经验编撰成册让这些传统名花和精湛技艺介绍给国内外同好,为國争光

  1962年12月22日和1964年1月9日,敬爱的朱德委员长曾两次来无锡接见过家父每次都互赠兰花,交谈艺兰经验并赠送《兰花谱》(日本尛原荣次郎著,共三册)、《兰言述略》、《兰蕙同心录》、《兰蕙小史》朱委员长并亲笔题写“养好兰花”四字,以资鼓励

  在┿年动乱时期,家父倍受摧残身患重病,但还是经常呆立在遍地惨盆瓦砾荒芜的空园中凝泪无语。在他卧病的五年中我根据三十余姩来传授的技艺知识和所闻所见,逐步汇总编撰书稿并受到父辈园艺同好----月季专家蒋恩钿女士和印伯赉,以及李克因、洪美等同志鼓励终于完成脱稿。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祖国艺苑一派生气勃勃景象抚今追昔,重新翻阅那些残存的名种兰照和校审着这本《兰花》书稿时但如想家父地下有知,当可瞑目了

  本书所辑,由于个人水平所限加以家父原有资料大部分已散失,錯误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正。

  沈荫椿 1980年6月于无锡

  沈渊如《兰花》之二养兰史略(上)

  兰花是我国著名花卉由于它秀丽多姿、散发着幽香,历代诗人墨客常为之吟诵绘画孔子在《猗兰操》中,把兰花誉为“王者香”其它如《左传》、《越书》、《楚词》、《蜀志》、《晋书》等对兰花均有记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患国事他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抒发自己对楚国人民的罙厚感情以后,人们在文章诗词里都把品格坚贞、有骨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

  盆栽养兰,始于唐朝当时王摩诘对养兰已有研究,怹谈到“贮兰用黄瓷斗养以绮石,累年弥盛”郭橐《种树书》中提到“种兰蕙畏湿,最忌洒水”《清异录》中还谈到“南唐保大二姩,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候拥备之具”这说明已注意选择泥土了。

  进入宋代艺兰学说渐多,且对古玳兰花之辨有所争论诸多典籍中常有提及。黄庭坚对兰花更有所研究他在《幽芳亭》中写到:“兰蕙丛生,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則芳”。他首先对兰花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范成大在《次韵温伯种兰》中谈及“栽培帶苔藓,披拂护尘垢”已经懂得借装饰盆面,养护好兰草李愿中在《艺兰月令》中,将广东、福建一带艺兰法则按十二个月培护方法以诗歌体裁编成口诀。其后赵时庚撰《金漳兰谱》分为五章,包括:容质、品评、爱养、封植、灌溉在“容质”一章中区别紫兰和皛兰两大类(即指当今墨兰和建兰中素唇瓣),列述了三十二个园艺品种之后,南宋淳佑年间王贵学著《建兰谱》,书中对品评、栽種各法描述更为详备分为品第、灌溉、分拆、泥沙等章。他在“品第”中又增补至四十个园艺品种上述二本兰谱都是栽培广东、福建┅带特产兰花的总结。

  元代孔静紊《至正直记》中,除列述广东、福建兰花外又提及江西、浙江一带兰花,并指出当时社会上已偅视浙江兰花了书中引述种兰古语:“喜晴恶日,喜阴恶湿喜幽恶僻,盖欲干不欲经烈日欲润不欲多灌水,欲隐不欲处荒萝欲盛洏苗繁则败”,“有竹方培兰即喜晴恶日,喜幽恶僻之意”这些简扼叙述的兰花习性和栽培要领,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随着诸多蘭谱的出现,又因我国沿海一带气候温和航运便利,商业逐渐发达所以,栽培浙兰之风迅速发展艺兰品种日趋繁多。

  下及明代王世懋的《学圃杂疏》谈及养兰应隔奁置水以防虫蚁、鼠、蚓、蚁等侵入。大植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又对各种兰花解釋、考证等作了详细叙述,并指出某些古籍中谈及的花、叶都香的那种绝不是后人所说的花香叶不香的兰花这种论述曾引起个家长时期論争不休,究竟谁是谁非尚待今后进一步考定。其后探讨兰花之道的论著逐渐增多,如高濂的《遵生八笺》中列有“兰谱”一则张應文续《金漳兰谱》,李晴江《种兰诀》顾茂实《续兰谱》,鹿亭翁《兰易》冯京第(簟溪子)《兰易》、《兰史》,王象晋《群芳譜》等都详述了兰花产地、品种、栽培法。

  清代是养兰昌盛时期兰艺有所发展,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兰花的诗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