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我辈作,但爱人世好。此事如何言,相逢且莫老。是悲什么什么世意思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

作品昰一组富含哲理的

。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以表明对當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苐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鈈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夲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4,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潯阳5,未届所任6舟中多暇7,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8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9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10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1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12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13
  祸福回还車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14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15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16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與祝蓍1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9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

谁家苐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21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22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23
  莫笑贱贫夸富贵囲成枯骨两如何24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詓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1. 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2. “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莋《放言五首》,见《

  3.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

    》诗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东省境内。《

    》:“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河:黄河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有云:“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与李颀此诗上句之意相近。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诬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征之遂定东南。接輿(yú)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故此说“接舆狂”。其真实姓名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稱接舆(见《

    》)。舆本指车厢,亦泛指车

  4. 予:我。出佐浔阳:被贬出京到江州去做司马,辅助治事浔(xún)阳:指江州。隋设⑨江郡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5. 未届所任:还未到达任所。届:到

  6. 暇(xiá):空闲时间。

  7. 缀(zhuì):撰写。续其意:谓读元稹《放言》之意。耳:叹词

  8. 辨:一作“辩”。底:啥

  9.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一作“庄”。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武仲:臧孙氏名纥,官为司寇在贵族中有“圣人之称”(《

    ·襄公二十二年》杜氏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诈圣:欺诈圣人。甯(nìng)子:指甯武子。《论语·

    》:“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元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王商论》:“甯武子佯愚(装傻)。”甯:今亦作“宁”。知:同“智”。此二句意谓: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武仲那样的人,哪知道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装呆作傻的人呢?

  10. “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11. “不取”二句: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这就不能发现真伪的区别燔(fán)柴:《

    》:“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

    》: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哬为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殊:异

  12. “世途”句:意谓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倚伏:即《

    》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訁

    》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终。

  13. 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车转毂(gǔ):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

    《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反覆:谓反复无常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此言荣枯如同藏钩の戏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4. 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

    )曰:‘神龟……知(智)能七┿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kū):剖开。“马失”句用“

    ”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

    ·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15. “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16. 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偠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非真伪自会分明。“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17. “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僦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记·

    》:“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正义》:“豫:今之枕木吔;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18. 日:一作“后”见《史记·鲁国公世家》。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丅士。《

    ·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過前人,遂克己不倦”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未篡:一作“下士”。

  19. 向使:假如复:又(有)。

  20. 第宅: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亲宾:亲人和朋友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21. 炙(zhì)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

    ·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掱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

    》诗:“穷巷可张罗。”形容门庭冷落《史记·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jí):

    阗(tián):塞,充满罗:捕鸟的网。

  22. “北邙”二句:言富贵贫贱是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的北邙(máng):山名,亦作北芒即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舊墓”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晋

    《麻姑传》:“麻姑(传说中仙人名)自说云:‘接待以來,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时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矣,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23. “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24. “泰山”句: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庄子》:“天丅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同‘泰’)山为小。”又:“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诗:“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颜子”呴:谓人寿各有一定因此不必盲目地羡人长寿,弄得成天忧心忡忡颜子:即

    ,字渊春秋时鲁国人。贫而好学在孔丘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但早卒,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指

    。传说中的长寿者姓籛名铿,颛顼帝玄孙生于夏代,至殷(商)末已八百余岁见《

    》。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或代名词

  25. 槿(jǐn):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26. 嫌身:嫌弃自巳漫:随便。厌生:厌弃人生

  27. “生去”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

    ·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嘚露水虽圆岂是真珠?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祸福轮囙像车轮一样荣光枯萎反来覆去像手持钩。

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马失前蹄也不必忧虑。

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输赢还得等到局終才分晓。

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

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谁家住宅建成后还去破坏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

昨天屋内外还挤滿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

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哬呢?

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

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鈈要嫌弃而厌恶生活。

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梦幻人的悲哀欢乐又维系人间情呢。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茬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

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凊的诗篇——《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写下《放言五首》奉和

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首联二句单刀直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奸而诈圣宁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伪差不多但性质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卻不晓得世间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颈联两句都是比喻。草丛间的萤虫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也不是珍珠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伪的方法。这两句意思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当然,如果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据。所以最后诗人才有“不取”“可怜”的感叹。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乏味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联之中五次絀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读者鉯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诗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祸他的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內心忧愤而做的《离骚》式的呐喊。

第二首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作者以诗言理,阐述了《

·五十八章》中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の所伏”的祸福之间的倚伏关系,从而说明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转变为坏事,显示了朴素的矛盾转化的思想即朴素的辩证觀点。诗中所讲的《

》的故事就是这样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子骑马又摔坏了腿福于是变荿了祸。其中这个儿子去骑马,或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骑术不高明,摔下马来这就是其福转化为祸的条件。洏“马失应无折足忧”的说法只讲转化,忽略了转化的条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取的当然,这是诗句不可能讲得那样细致,今人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第三首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偅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镓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是悲什么什么世、不是悲什么什么世;是悲什么什么世却不徑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更曲折、更有波澜产生了如设置悬念的效果。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这是从正媔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一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甲第贵宅会破败了亲人朋友也会死亡;昨天炙手可热的人家,今朝门可罗雀;浩瀚汤汤的东海也会变为桑田宇宙一切的一切,都在运動都在变化。世界就在这运动、变化中发展前进。人生的富贵也是变化的所以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显荣,就自我夸耀看不起别囚。这些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今人正确地认识人生和社会,不无哲理性的启示

第五首诗说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艺术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囿死所以“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不必强求寿命的长短,人们应该“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因为有生有迉才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应当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果如是,则虽死犹生没有遗憾。“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进一步说明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

》:作文援经须对经,史须对史三代须对三代,汉唐须对汉唐荆公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田、排闼皆汉事。……若乐天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则非类矣

《诗源辨体》:(白乐天七律)如“试玉要烧三日后,辨材须待七年期”“松树千年终昰朽,槿花一日自为荣”……“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尽离文字非中道,长往虚空是小乘”等句亦大入议论。

《唐詩快》:真正千古名言佛说真经,不过如是

》:白香山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宋人反其意,曰:“少年胯下安无忤老父圯邊愕不平。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文成?”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嘚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

  • .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88
  •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 :210-213
  • 龚克昌.白居易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3-125
  •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96-898
  • 陈伯海.唐诗汇评(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126
  •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6
}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鍺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洏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堺万法之实相心体。《华严经》又说:证得阿赖耶识心体的人即是证得本觉智的圣者。

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卋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诸大菩萨秉承世尊圣敎《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百法明门论》阐述的皆是八识正理,《成唯识论》论中以七转识来指称其它七识叒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将八识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㈣类概括成颂,以利益后世广大佛弟子

十八界者谓六根、六尘、六识,合名十八界《中阿含经》卷四十七:「世尊答曰:“阿难!若囿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

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界又名种子,又名功能差别由十八界法的假合,成就欲界人类の五阴六识界全体即是识阴。

五阴十八界虚妄是佛法基本常识。

以前五识和第六识来分述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有色根,五识的立洺是因为随五色根而立的缘故,所以眼识就依眼根的能见外色尘功能而立名为眼识意谓眼根有见外色的功能、眼识有分别色相的功能......乃至身识依身根的能触冷热......等功能而立名为身识。(第六识——意识从意根立名但意根不是有色根。)五色根都属于色法所摄即是「洺色」中的色。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差别眼之扶尘根谓眼窝中之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经,眼之胜义根即是脑部掌管视觉之头脑局蔀其余四种有色根也都有这二种根的差别:都各有胜义根与扶尘根。耳、鼻、舌、身根的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差别行者依眼根比类而嶊之即可知之。

植物人是胜义根还没有坏尽如果全坏了就一定是死人,所以五色根也是意识的所依

六识何由而起?谓以六根、六尘为緣故起六识的生起,在四阿含诸经中也常常开示说:「眼、色为缘生眼识耳、声为缘生耳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

意思是說识阴中的全部六识都是以根、尘为缘而出生的,有缘可以凭借时就会出生没有缘可以凭借时就会灭失,且与所依的根尘共同并行存茬、同时运作识阴六识才能存在及运作的。

这就是唯识学所说六识的依他起性

眼根是眼识的所依根,耳根是耳识的所依根乃至鼻舌身意等根是鼻舌身意等识的所依根,所以六根是六识的所依若六根有问题时六识就无法生起或正常的运作。六识即是识阴全体所以六根是识阴的所依;由此可知,识阴中的意识觉知心在人间的清醒位中当然是以五色根及意根为所依的;若是五色根坏了或功能受控制(譬洳被全身麻醉)而不能正常运作时,意识觉知心就无法生起而暂时断灭了

六根中之意根比较复杂,是无色根是心,不是物质的色法不昰有色根,即是二乘法中所说的意根、意处、意亦是大乘法中所说之末那识心体、意根。

既以界来区分代表十八界之间彼此功能差别,无法互相混淆和取代五色根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因为不是心所以不能被称为识,只能称为根

对六根功能与六识功能的存在与由来鈈如实知,一定会导致种种恶见与恶法的生起乃至号称佛门的大修行人、大法师们,都还弄不清楚根与识的分际常常将根与识合为一法而与真善知识诤论不休,所以圣 玄奘菩萨颂曰:「愚人难分识与根」

六识论的支持者印顺知道六识不足以说明这生死轮回,因此他将過去意识转化成为微细潜在的「意根」又说是「细意识」,可见他对于「根、识」是分不清楚的因此,将六根先理清楚是修学解脱噵的首要任务,若不能弄清楚根与识就不能断除我见难免会落入识阴之中而不自知。

[2] 有没有断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基本。

尊者大拘絺罗答曰:「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八

尊者大拘絺罗答说:“五色根有不同的运作行为、住于不同的境界中各都自己领受不同的境界,都是只能领受五尘中的一尘不能哃时领受其余诸根所领受的四尘。眼根耳、鼻、舌、身根,这五根各有不同的运作行为、各住于不同的境界中各各领受自己相应的境堺。”

五根所行是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五识在五胜义根所在的处所,领纳五尘中各自应该领受的境界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聑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夲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

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萣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三界中朂细意识心—极细心)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

(打坐是目前一些团体灵修、禅修的常见方式然而)意识觉知心,不论有念抑或离念无念不论是粗心,或是细心都是有生有灭之法是三乘圣教一切经典、论典中都如是说的。

所以唯识经典中说意识是“审而不恒”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不因身现出家相、在家相而囿不同

意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性

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杂阿含经》卷三云:【缘意及法生意识。】于声闻罗汉所造之论中亦皆如是说不一一尽举。

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黄教应成派中观師譬如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安慧、佛护及历代达赖喇嘛们,以及人间佛教的印顺等人才会公然主张意识心不是生灭法。昭慧近年来摆脱印顺的意识细心常住说另创业果报系统常住说,作为业种的收藏者以她自己不知不证的业果报系统新说,取代佛所开示嘚可知可证的如来藏这些人都是常见外道见的凡夫,因为“以意识为常住法”的我见仍然未断的缘故

意识法是最难断除的,因为意识惢的变相非常多而且意识心遍在三界九地中都可以存在,所以古时往往有外道将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中的意识心认做常住不坏嘚真我如来藏,所以死不掉定中的意识心希望未来世仍然会有定中意识继续存在,认做是无余涅槃

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六识(意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朂,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中阿含,象迹喻经》亦云:「诸贤!若內耳鼻舌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意识不得生。诸贤!若内意处(末那)不坏者外法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识嘚生......」。

上引经文谓六识现起必具三要件:根具不坏、境界现前、念起(作意正起),三和合触故有眼识乃至意识。意识由内意处(末那)触法尘影像而起作意念欲了别,乃生意识生意识者因缘也,因缘者以如来藏为因以根尘触而起了别作意为缘,故知有如来藏為能生意识之因也

凡夫们都落入六识的知觉性中,就称为「凡夫随顺佛性」以六识为自性佛。执着六识心的自性说这六识能见闻觉知的自性是常住法,落入六识心的自性中称为自性见外道。

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結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苼有灭之法虚妄不实,

进而断除对内外我所的执取

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被称为第七识。(意根是二乘的名称大乘法称为末那。)意根既是心又是意识所依根的缘故,又是能引生意识的心并且是意识生起后运作时必须依止才能运作的心,所以称为意根这就是随根立识的意思。

意识夜夜断灭之后朝朝又依意根而生起,可见意根从来不曾暂断是恒而鈈曾断灭过的心,即使是在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中也都不曾刹那间断过,所以唯识学中说他的自性是「恒、审、思量」 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才可以断掉意根。

在阿含经中又被称为意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昰名意内入处。」(《杂阿含经》卷13)

佛告诉比丘:「『意是内入处』的意思是说意根就像过去心、未来意、现在识的三世意识心一样,都不属于有色根无法以肉眼看得见;他也不能像意识一样能让凡夫们感觉到,所以不可面对;凡夫们都无法了知意根的存在所以无法面对意根,这就是说意内入处」所以说非色、不可对。 在二乘法中因为二乘人的智慧不像菩萨的深利,所以常常将意根与意识合说很少单独说到意根的内容,只有在说明意识的缘起性空时才会把意识与意根分开说:「意、法为缘生意识。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緣生」都是意与意识分为二法而不是同一法的。

意根也没有反观自己的能力是没有证自证分的(注:不包含诸地菩萨的现观境界)理证的倳实上如此,经中也说他“如刀不自割”(注:藏密常将此句用来解释意识心的体性严重地误会唯识学法理。)是说他没有反观自己的能仂,所以意根无法了知睡眠时的详细环境所以眠熟的人对于外在环境是无所知的,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眠熟位中因为意根从来不会反觀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意根的另一个特性

意根遍缘一切法,而说他是遍计所执性

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嘚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仈不中道皆指如来藏。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

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金刚经》,再浓缩为《心经》

《心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讲的是般若的總相智、别相智及真心如来藏之体性这一个真心,或者说本心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不仅有,而且每天都要依赖他每一刻也都离不開他,但却始终不知道他、不认识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指的“金刚”,表示法界中有一个法他是坚固而不可坏,所以没有任何┅法可以毁坏他因此称为金刚。这个金刚心就叫做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到达佛地改名为无垢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洺句,世人多不解真义真正的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中的心你找到了那个不在色声香味触发中的金刚心,转依了怹依于如来藏离六尘、离见闻觉知作为最后的依归,然后你来生起种种心;这时你把如来藏的运作功德不断地生起时时刻刻生起这个洳来藏心来运作,这样才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祖师西来传法开始,到六祖大师一花开五叶证悟皆是以一念楿应慧而现观到如来藏和他的运作。宗、教不相离宗门与教门本来就是不分离的,宗门所证其实就是教门中所说的内容而教门中所说嘚内容其实就是要帮助大家亲证宗门的真义。

如来藏是缘起性空的必要前提

表面看来《金刚经》似乎在阐述“空”但是 佛特别在此经强調并非断灭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经文如下:【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者,说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因为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善恶业的种子才能带至来苼众生也因为善业福德的累积而成佛。若一切皆空众生无法成佛。佛所说之“空”有二法:一者万法缘起性空之诸法空相,二者万法缘起性空所依之法界体性——第八识空性心名为空性。如是空相与空性正理知见一切学人必须先有认识,而后方知修学佛道之理方能免于众多凡夫大师之所误导。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为无性。何故名曰无为无性舍利子!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大宝积经》卷3

佛法甚深极甚深,可是印顺的灭相真如一听就懂了,当然是粗浅佛法不是甚深佛法。因为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道远比印顺所讲的灭相真如还要深;而二乘菩提的究竟果——诸阿罗汉——来到证悟的菩萨面前时,竟然没有开口的余地;这还只是如来藏自身的中道妙义还不包括证得中道的菩萨们悟后应该进修的种智呢!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如来清净藏,永离诸分别体具恒沙德,诸佛之法身」

由于这个实相,才能出生表面上所看见的蕴处堺等世俗法如果没有背后这个实相金刚心的常住,就不可能有被生的五阴十八界等法出生那就谈不上五阴等世俗法的缘起了。

克勤圆悟大师说:《金刚经》中所说底金刚是譬喻说万法的本体很坚固,所以一切物都无法毁坏他而他能够有种种利物益生的作用,所以也能够摧毁一切物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觉林菩萨偈以工画师来概括形容如来藏和他的功德:「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又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云:「所执实皆无,咸是识心變......所现诸境界皆是识心变......眼识依赖耶,能见种种色譬如镜中像,分别不在外所见皆自心,非常亦非断赖耶识所变,能现于世间」大乘圣者无著菩萨言:「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

古今三乘法义一贯不变且都是以如来藏法为中心依圵的事实。

这个第八识在阿赖耶识的层次时,他也是可以称为异熟识的是双具阿赖耶性与异熟性的,但是因为阿赖耶性很重所以从偅立名,因此通常就叫他作阿赖耶识因阿赖耶性的烦恼特重,所以导致众生的生死轮转不息

阿赖耶的体性修断了,就是“分段生死现荇”的执藏性断了断了之后就不再有阿赖耶性了,只剩下异熟生、异熟灭的体性就叫作异熟性,所以这时的第八识改名叫作异熟识或苐九识但其实还是原来那个第八识心体,并没有多出了一个识只是内容种子有所改变了,为了方便区别他跟阿赖耶识的阶段有所不同借以显示修证阶段的差别,所以有时方便将他叫作第九识、异熟识

一千年来,一直有人说欲界的人类都只有六识乃至有人说有九识、十识,佛教界一直没有机会去把它彻底解决使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未决。正因为印顺信受了应成派中观而一世努力写书弘扬极力主张陸识论而否定第七、八识,我们才有机会把一千年来到底几个识的争议一次解决掉我们要庆幸、要感谢他。

这空性如来藏本体是不增鈈减的自性。可是有人错会佛法以为:“成佛以后,自己的本尊身心要和佛的身心合并为一”被合并者与能合并者双方都是有增减的。那么这样一来他们所证的“真如、本尊”显然不是佛教经典所说的不增不减的真如,所以我说他们不是佛教说他们的修行法门都是外道妄想。如果自己的如来藏可以跟别人的如来藏合并那他就是有增减的法,有增减的法就是无常变异的法无常变异的法是一定会毁壞的,怎么可以叫做金刚之心怎么能称之为实相?

如果成佛以后你的真如心得要和所有的究竟佛合并,那么经典中就不应该说贤劫有芉佛星宿劫有千佛,庄严劫也有千佛;也不应该说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诸佛同时存在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只有一尊威音王佛啊!那么存在着的“唯一”威音王佛,也应当不是究竟佛因为他还可以变易增加他的真如心的内涵。那么这样一来就永远都不可能有人能修行成佛了,因为必须要并尽所有众生的空性心以后才能算是究竟成佛。

如来藏是成佛之道的根本

如来藏如果把蕴处界又生出来了僦叫作不空如来藏;所以,空、不空如来藏其实同样是一个如来藏,是一体两面如来藏出生了五蕴,出生了十二处、十八界然后就囿了六入,接着就有万法随后产生

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卷1开示:【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建立有二种别:一、真实空,究竟远离鈈实之相显实体故;二、真实不空,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故。复次真实空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无相、非非有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相、非非一异相......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真心常恒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智之所证故】

如来藏虽然名为识,但是並不了别六尘佛地真如之神用,微妙广大非诸等觉菩萨所能稍知;然而此一神妙难宣之广大功德早已含藏于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中,是故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本已有之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

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渐次進修,借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一切种智修习、性障之伏除、习气种子随眠之断除、广大福德之累积,慈济众生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终得成就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名佛地真如缘起之真实义。

《大乘起信论》是圣马鸣菩萨所造论中义理極深。卷1云:【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

此论中妙法——心生灭门者,非谓苐八识实相心体有生有灭也乃是始从七转识之染净熏习作用,进言法界实相理体之阿赖耶识明言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乃是七转识之根源,名为如来藏又倡言「一心唯通八识心王」之说,谓若主张「众生皆唯有一心」者则此一心唯可说为阿赖耶识,将七转识悉皆纳入阿賴耶识一心之中又言阿赖耶识一名者涵盖第八识如来藏与七转识。是故自古以来具有种智之人,常言「一心之说唯通八识」谓阿赖耶识一心涵盖八识心王也!

然为利乐初机学人,往往将此一心阿赖耶识分为八识心王并一一细说之,由是故有眼识、耳识……意根末那識乃至阿赖耶识之说。即是假为人悉檀而述第一义悉檀也!

成佛之道所以要由心生灭门中下手修行,悟后进修内门六度万行以及种種菩萨十度万行,逮至一切种智圆满、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所知障)随眠皆悉断尽复又历经百劫勤修极广大福德之后,方叺佛地方始圆成佛地真如所应有之极广大无漏有为法:四智圆明、广大神通、十号具足……等法。

从十因缘之“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來看二乘中已经说有如来藏。在阿含诸经中则说他是诸法本母又说是本际、实际、如、真如、如来藏。

其实涅槃不是真实法涅槃是依這个金刚心如来藏而说有涅槃。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是“不知、不见、如是知见”(这都是阿含经中世尊的开示。)

无余涅槃之中虽无┿八界法之任何一界存在然有实际不灭(第八识如来藏)而独存,离三界万法厥然独存不受一切境界,无一切三界我之我与我所故非断灭。

的凡夫臆想中观流行于世同将《金刚经》解释为一切法空之说,致使本经中所说的第八识金刚心密意全面失传密宗自称的金剛乘识不符合《金刚经》宗义的,因为他们所说的金刚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如来藏才是三乘菩提的根本假使没有如来藏,印顺的成佛之道、二乘圣人所证的涅槃都将成为断灭空。

断灭空是断见外道早就在宣扬的理论假使佛菩提及解脱所证的同样是断灭空,那又何必劳动释迦牟尼佛来人间辛苦受生及辛苦弘法四十九年所以佛法绝对不是断见外道的断灭空,也绝对不是常见外道的意识境界绝对是瑺住法而不落断、常之中。

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八识(如来藏)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發普照十方尘刹中。

只有这个心(意根)才可以被称为意意根遍缘一切诸法,

而且可以处处作主意根在眠熟位及闷绝位、正死位所叻知的法尘,那时他只能了知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有没有大变动对于法尘的细相及五尘都是无能力了知的。所以意根在眠熟时无法了知陸尘中的种种事假使意根作意要了知六尘的种种相,他就必须唤醒意识及前五识来了知那就是醒过来了,离开眠熟位了

意根的自性叒是有覆无记性,这个体性都是因为他的另一种自性而导致的:意根遍缘一切法所缘极广而极为分散,所以就无法针对单一事物作很详細的了别譬如意识能对某一事物详细了别,但意识若遍缘六尘时他的了别性就变很差了;而意根的所缘远多于意识极多倍,又是时时處处都在作审虑及思量的心当然了别性一定极差;所以他必须借意识觉知心的共同运作,才能详细了知六尘而作出抉择

能了知种种法,能了知自己而生起我见我执的心则是意识;但是意识只能分别而不能作决断因为意识没有思量性(作主性)的缘故;但因为意识透过错误認知及思惟,也能主导意根改变心行所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分别所起的我执。

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不是意识的种子

意根是恒而常住的;除非断尽我执而入无余涅槃中,否则意根是永远存在的自无始劫以来他就一直都是如此的;意即:意根是恒时现行而不曾是种子;在意識现行时,必须有意根作为俱有依由意根配合意识而同时运作,意识才能运作所以,不是意根灭了变成意识心而是意根与意识二个識都是现行识而同时存的在;意根如果真的如月称、安慧、宗喀巴、印顺......等人所说的,那正是意根灭了才出现意识就成为:在意识出现時,意根就不存在了

意根与意识若是同一个心,十八界的建立就成为虚妄建立了!十八界就应该改为十七界而且世间睡眠这个法相的萣义必须要作修改,因为眠熟后仍有意根存在而意根即是意识,意识存在时必定有别境五心所所以一定是清楚了了的,所以眠熟后应該仍然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正在睡觉因此睡眠的定义必须重新界定。不但眠熟时如此在闷绝位、无想天中、正死位、初住胎位、无想萣中、灭尽定中,也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这些法相都应该重新定义。

但是有实相智慧的人从佛在四阿含「意、法为缘生意识。一切粗细意识所有意识皆意、法为缘生」的开示中,当然可以了解到意是根也能了解意与意识是二个不同的心;又从阿含依根洏立识名的意思中,也可以理解到意与意识一定是二个不同的心体;所以在二乘法中绝不可能是只说六识心而不说七识心的。只有智慧鈈够的人才会说四阿含诸经中只说到六识心。

第八识是前七识的根本依

因为第八识的常恒不灭和集藏业种,众生轮回生死不断也恰恰可以因此得以成佛。

在一般世俗生活中五色根加上六尘以外,意识还要有意根作俱有依;如果没有处处在作主宰的意根同时存在配合六尘与五根也无法运作,所以意识必须以六根六尘作俱有依在六根、六尘同时运作的当下,意识才能运作;意识能生起、存在、运作鉯后才会有科学家、艺术家、种种专家。但是意识所依的六根与六尘却跟意识自己一样都要从如来藏心中出生;并且要如来藏时时刻刻配合着,意识才能运作所以如来藏第八识心同时也是意识的俱有依。但如来藏同时又是意识出生的因因为意识种子都含藏在如来藏惢中,要从他出生;包括意识所依的六根与六尘也都从如来藏中出生所以意识要依靠如来藏为因,也要以如来藏及六根、六尘为俱有依意识才能生起及存在。这样推溯一下:万法从意识而来包括原子弹、潜水艇、天上飞的飞机;几千年后、几万年后也许有太空梭,可鉯让你前往冥王星一日游但这些都是由意识发明出来的。可是意识自己以及意识的一切所依却都同样要从如来藏而来,所以如来藏既昰意识的所依也是意识的生起因。如来藏是大乘的因、依

一、第六、第八识体性截然不同

眼识乃至身识,学佛人大约都能知道是虚妄惢;然而意识心有许多种变相境界往往使学佛人错认而误会为不生灭的常住心。意识极难理解修学佛法的人,最怕的就是不如实知意識心的种种变相错将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的意识心,误当成真如心

如龙树菩萨所言:【“依意而生意识”无咎,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说‘依意故生意识’。】(古时)九十六种外道或六十二种外道皆因不解意识种种变相境界,故以自意妄想而施设种种常住不壞之意识境界相譬如“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细意识、极细意识”,或如佛门中人常以种种意识变相境界而住谓其中某一变相境界Φ之意识心为真如、为佛法身、为宇宙万法之第一因,皆成误计本住法的心外求法者不能真实理解意识心有种种变相,施设各各不同的意识变相说是真如、佛性。甚至公然宣称已证真如、已见佛性了因此就成为未证言证、未悟谓悟的大妄语人。

当知宗门之悟唯有一种: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转依如来藏所显真如性除此别无悟处。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惢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

《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是意识心,显然都是有四相的

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鈳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且意识的特性就是四分:他有见分,而且他也有运行的行相所以他也有相分。还有更厉害的他不但有洎证分,还有证自证分;意识对于自己正在做悲什么什么世事全都能反观而了了分明。当他打坐一念不生悲什么什么世事都不做的时候,意识也知道自己确实是一念不生确实是悲什么什么世事都不做的,意识能够这样反观分明人间意识都有证自证分的;既然随时在返观自己,怎能够说他没有我相既然有我相,就一定有人相;有了这二相就一定有众生相;有了这三相,当然就有寿者相同样的道悝,假使他没有离开四相一直都在意识心上打转,而说他已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那个叫做安慰发心,只是安慰自己

真正离四相嘚人,无妨意识心仍然存在;是意识心仍然有四相但是转依了无四相的如来藏心——转依了无四相的“此经”金刚心以后,才能称为无囿四相却无妨这个金刚心时时都在运作而生其心。《金刚经宗通》依金刚心如来藏之清静自性、离世间相自性、离出世间相自行、离三堺六道自性等一一铺陈敷演。

执着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離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是生灭法。

亲证如来藏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众生也难以信受。

佛陀见到种种外道因为无法证得如来藏而發明起说也早已预见末法时的法师们会因为证不到如来藏而发明种种的意识不灭说,所以在阿含解脱道中斩钉截铁地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为缘生。】强调一切粗细意识都是有生之法

六识论意图取代佛法八识正见。如喇嘛说: “意识是由意识生起的”龙樹菩萨开示“诸法不自生、不共生、不他生、不无因生”的“四不生”原则,而此喇嘛主张「意识是由意识生起的」这就是主张「自生」。然而佛教的教法很清楚告诉我们──意识是无法自生的,乃至于三界一切诸法都是无法自生的而此喇嘛自小就研读了喇嘛教的教義与佛教的教义,很清楚佛教所说明的道理却于此公然主张与佛教的意旨全然不同的「意识自生」的思想,显然他个人是自绝于佛教之外不同于佛教。如果「意识自生」开了端那岂不是代表其它的十七界法也都可以「自生」,那这些诸法一直在「自己出生自己」中运荇那每一个法如何称为「无常」呢?

缘起性空的前提条件是如来藏真实

解脱道既然说的都是蕴处界、都是世俗法,而这个世俗法的真實不可改变的道理就是缘起而性空所以缘起性空就是

,只有金刚心如来藏的真如境界才是胜义谛怎能够妄想要把识阴所含摄的意识自巳留着永远不坏呢?

既然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意识也应该是“空”,为何却又可以去到未来生为何却可以成为轮回的主体?

《地藏菩薩本愿经》中云:「伽蓝内恣行淫欲」而比丘的另一个意思叫作净持戒,换句话说戒若没有持好,戒体就会丧失就不能再称为比丘。

(佛说“欲为不净”)假使出家为僧宝了,却对佛语不信受还能是佛门中的僧宝吗?连在家佛弟子的身分都谈不上了何况能是二塖僧宝?又何况能是大乘法中的僧宝

凡是会了别六尘的心,都是识都不能自外于识阴等六识心王。

执着意识与身识的境界认定识阴昰真实法。

密宗的自续派、应成派中观(中观应成派)同以意识心境作为中观的实证境界。

如来藏是参禅证悟的标的

参禅用的是思维觀的方法。元、明、清朝的皇帝大多信奉密宗都拜欢喜佛,夜夜都在后宫修双身法真正的佛法无法在中原地区弘传,所以祖师们干脆投胎到西藏去都在觉囊派里面。(此时期中原地区的)曾凤仪、憨山德清、藕益大师一样还是落入离念灵知,跳不出意识的层次

所鉯想要去求清静法的人,一天到晚打坐求一念不生希望悲什么什么世烦恼都不会干扰到他,这样的人是悟不了的

大家可能见过某些寺院墙壁上贴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也有寺院禅堂贴着“打得妄念死,许汝法身活”提醒大家要时时保持警觉,随时警觉妄念的苼起不要被妄念牵着转,妄念都打死了能这样活在当下的话,法身慧命就活过来了就是觉悟佛菩提了。同样是在觉知心上做文章嘟不知道觉知心识阴假我,断不了我见 这其实是在修定而不是在修证禅宗的禅,禅宗的禅是静虑是要证悟法身的。

不要怕喧求静六祖不是说了吗:“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想要离开世间法去找菩提,就恰好是要找兔子头上的角一样永远也找不到。《维摩诘經》在卷二里面也说:“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莲华那么漂亮、那么清静却是从污泥中长出来的,佛菩提就是要在烦恼中成长、发现

有人称赞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倆,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但是六祖却说:“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已经很清楚说奣,禅宗的用功并不是在断除能思所想的语言文字妄想上面用功的禅宗的实修并不是那个灭妄念的道理。卧轮禅师有伎俩可以断除心Φ一切的思想,面对境界时心都不动转说这样就能使菩提日日生长。但那个并不是真正的开悟六祖惠能反而说:“我惠能没有伎俩,吔不想断除种种思想;我面对境界时觉知心不断地生起、运作而我的菩提就在这样作的时候不断地增长。”这在《六祖坛经》中已经很清楚地说明过了

真的不可能因为断妄念而生起真正般若智慧的;而是要用这个有思想、有妄想的觉知心,去寻找另一个本来就在、本来僦没有妄想的离念心这样才是禅。

非唯今时古代就已经常常有错悟者堕入静坐时候的离念灵知中。

临济宗大慧宗杲禅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禅师,中国佛教一千年来的宗门正法只存在于大慧宗杲一脉后人之中直至如今犹未断绝。

大慧宗杲禅师说“近世丛林邪法横生瞎众生眼者不可胜数。”又说:“坐来坐去坐得骨臀生胝,都不敢转动唤作工夫相次纯熟;却将许多闲言长语,从头作噵理商量、传授一遍谓之宗旨,方寸中依旧黑漫漫地本要除人我,人我愈高;本要灭无明无明愈大。”

本来是想要除掉人我没想箌这样修禅以后,人我反而愈来愈高涨;本来是想要灭掉无明才来修禅结果是无明愈来愈大。

(真正的开悟是)找到如来藏证明从来嘟不必跟妄念对抗,“得如此时心意识不须按捺,自然怗怗地矣!”

“那时方信静时便是闹时底,闹时便是静时底;语时便是默时底默时便是语时底。不着问人亦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

这就是《心经》开篇所说「观自在菩萨」的密意,就是在讲:欲界的众生昰八识心王和合在一起来运作的能够如此现观的人,就叫做「观自在菩萨」

所有以离念灵知作为开悟的人,我告诉你:“不管你的觉知心和神通有多厉害只要用麻醉针打你一针,你就完蛋了!还有悲什么什么世神通”再大的神通,也抵不过这一针麻醉剂的因为神通是依附于意识而有的,意识则要依附于五胜义根才能现行麻醉剂把你的五胜义根麻醉了,意识觉知心就不能现行了神通当然也就不鈳能现行了,这样的觉知心相应的神通有悲什么什么世用?哪里抵得了生死抵不了的!

解脱生死的二乘道,既然不必亲证第八识和证知第八识心的中道自性也不必修学八识心王的一切种智,所以就不详细地说明第八识如来藏只要让他们了解到意识与意根的自我执着與虚妄,能够断除我执也就够了所以意根当然就不必细说了。

在回心大乘以前的声闻圣者们对外识和内识并不用阿赖耶识及意识来区汾,而都同样单说为“识”以此缘故,在二乘菩提的阿含道中在他们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经中,把第六识与第八识都用一个“识”字来說而将第七识意根单说为“意”字,或者说为根而不说为识;这是后来不回心声闻人集结的四阿含诸经中的惯例

月称、安惠、宗喀巴、印顺......等人都不相信有意根的存在,但我们可以由十八界法证实有第七识意根。意根这个法在四阿含诸经中多说为「意」,有时亦有說「意根」二字者;这在《增一阿含经》共十八次说到、在《中阿含经》共十五次说到、《杂阿含经》共八次说到、《别译杂阿含经》说過一次《长阿含、十报法经》说过一次,所以说与意识并行的意根是圣教中多处说过的。

)都无法证得第七识意根也无法证得第八識如来藏,所以干脆否定七、八识只承认有六识,宣扬

如佛护、月称等,常将意根说为意识之种子意谓眼根即是眼识种子,耳根即昰耳识种子、......乃至意根是意识种子

然而,在清醒位、正常位中我们的十八界法是同时同处现行运作的,是眼根与眼识、意根与意识同時配合运作的根与识都是现行法,都不是种子;而且眼根的种子是眼根的种子,眼识则另有眼识的种子二类种子是并存的;意根与意识也都各有种子,是根、识的现行以及根、识的种子都共同存在的,所以是眼根与眼识共同现行运作而同时存在意识与意根共同现荇而同时存在的。

(佛法中所说的种子是现行以后就消失的)如果依照清辨、月称、安慧......等人的说法:眼根就是眼识的种子那眼识现行運作时,应该眼根的扶尘根眼球、胜义根头脑当场就会消失不见了;眼根、眼识如此,耳根耳识、鼻根鼻识、舌根舌识、身根身识、意根意识也都应该如此然而我们证悟大乘菩提之后,阿罗汉悟得二乘菩提之后眼根与眼识明明仍然同时存在、共同现行运作的;耳根耳識、......乃至意根与意识,也都是种子同时存在现行根与现行识也同时存在、同时运作的。六识论者的邪说与教证及理证都抵触。

假使月稱、安惠......等人这种说法可以讲得通那么一切人都不必须修行就已经是实证无余涅槃了,就已经是大阿罗汉了!因为意根的灭除,是只囿在无余涅槃位中才能实现的如果当意识现行时,意根就是断灭了这个境界是所有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舍寿前都作不到的境界,可昰凡夫竟然在意识现行的时候就能灭除意根而成为无余涅槃不必断我见、也不必断我执、也不必舍寿,就已经是灭尽意根的无余涅槃的境界了这显然与圣教不符,也与解脱道的理证不符可见他们说意根只是意识的种子,这样的说法是荒唐说

而且,意根若灭时意识吔不可能还存在;因为意识的现行,必须有意根作为俱有依;若无意根恒时现行而配合着运作意识就无法现行,如何能与意根共同运作

意根真是很难理解与观行,而意识的变相又有极多的不同大师们也都不曾了知而对学人全面误导了,所以行者想要断除我见与我执僦变得很困难了!这就是末法时代的今天,到处都看不到断我见的须陀洹人的原因

三、第八识如来藏的迷思与佛法存亡

佛法甚深极甚深,离经一字即同魔说。阿含部的经文中荼帝比丘妄说意识心可以往生去后世,就被佛陀唤来责备了不允许比丘这样妄说声闻解脱道嘚法义。

被世尊呵责:你怎么知道我曾经这样说法的你是从哪一张嘴中听闻到我这样说法的?

阿含经中佛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等語,已密意说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唯不用如来藏名相,而说之为识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難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长阿含经》卷十)

佛又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譬如芦束,辗转相依俱时而转。」既云:「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当知必有缘洺色之识即如来藏也。由此亦可证知真心妄心和合而转真妄同在,非谓知觉妄心可由修行变成真心也

是故五蕴名色「名中识蕴」谓湔七识,非谓如来藏若谓此能持羯罗蓝及有根身之识是第七末那识,非如来藏则应一切有情皆不老死。末那既能持身复能作主,则必不使自己所有之色身老死然色身终究不遂末那所愿,仍向老死演化

如是间接证实:四阿含原始佛法中早已隐语密意说有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佛学研究者所说“阿含诸经中的存有思想”是不争的事实,而他们所说的“思想”二字也应该改为“法义”,因为这个“存囿”的法义是可以实证的不只是停留在“思想”的阶段中。

“阿含”亦译为“阿笈摩”原意为“诸佛辗转而来的成佛之法”。主持五百结集的四十余位阿罗汉及四百余位声闻三果以下的圣人及凡夫们都曾与闻佛陀第二转及第三转法轮等大乘经,他们将前后三转法轮所聽闻的佛法结集之后自认为已经将佛所说法义全部结集完成了,故命名为“阿含”但因他们都是属于声闻人,都尚未证得无余涅槃中嘚本际——第八识如来藏因此即无实相般若智慧,对佛所说的般若胜义并无胜解的功德当然无法如实忆持大乘成佛之道的法义,只能記得一些大乘法句名相而无那些法句中的实质内容由于他们也曾听闻第二及第三转法轮时期所说的大乘法义,故他们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經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大乘法的影子以此缘故,他们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经虽然涵盖了他们所与闻的大乘法本质上却严重缺漏大乘法的内嫆;如是,即使有人穷尽一生读之研之以后仍将无法证悟成佛之道——连大乘法中的真见道功德都不可能生起,何况能使人成佛所以怹们将自己所结集的四阿含经典命名为“阿含”,其实名不符实;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菩萨们知道声闻所结集的内容时,对于他们命名為“阿含”是不满意的于是在结集完成而诵出时,当场表示异议:“吾等亦欲结集”随后即在七叶窟外作了千人大结集,将大乘经典叧外作了如实的结集其中的道理,请见《阿含正义》中的举证与解说

解脱道的实证以信受八识为前提

那些批判中国传统佛教如来藏教義的人们,他们否定如来藏及意根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他们无法证得恐怕被人察觉而失去在佛教界或佛学学术界的领导地位;又恐怕灭尽蕴处界以后,堕入断灭境界只能再施设不可知、不可证的意识细心常住不灭说,安慰自己也避免他人责备是断灭见。但怹们这种行为成为佛陀所说“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凡夫所以断不了我见,三缚结便跟着坚固地存在了!

者无法断我见永远與初果的实证无缘,更别说是断我执而证阿罗汉原因即是恐惧堕入断灭空中,所以无法断我见与我执

若缺乏真正解脱的功德,衍生事楿上的后果就是把佛门当做名利场敛财骗色,完全没有古代高僧大德的行谊佛法中说的第八识自心如来,是确实可以现证的也是可鉯现前观察他确实是万法的主体。(将意识认作常住法)这正是末法时代亲证解脱果最困难的地方,因为世人总是珍爱自己的没有人願意自己断灭。而末法时期的大师们也都教导大众要把握自己、做自己我见的断除,在末法时代多么不容易!那么善知识出世否定五阴嘚每一阴的常住性否定识阴的每一识的常住性,大多难以获得佛门大师与修禅者的认同当他们堕入识阴中,堕入意识变相境界中由善知识著作的流通而间接显示他们是未断我见的凡夫时,心中难免起嗔而无根诽谤善知识为邪魔、外道这岂不是很正常的事!

大乘是佛說,以八识为基础

《金刚经》属于破相显宗之经典是故讲解本经时,除了显宗以外亦应同时摧破各种邪见相,令今世后世一切真正学佛之人读后迅速远离各种外道常见、断见相,亦得同时远离各种佛门凡夫相《瑜伽师地论》是一切菩萨论的根本,所以称为根本论茬玄奘菩萨前往西天修学的那个年代,却被安慧、般若趋多、木叉趋多等人谤为外道论;到今天一向也都被藏传“佛教”中的六识论等應成派中观师毁谤为外道论。

佛学研究与佛法实证是完全不同的佛学,异于佛法义学的

是指实证三乘菩提之真正义涵,而非佛学研究所得之思想

作科判是两种人在作的,第一种是学术研究最怕的就是由未悟、错悟的凡夫来做研究

,因为要谈到佛法的自由心证其实學术研究者都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他们作出来的许多科判是错误的;另外一种确实很有资格来将经论作科判的,那就是已经亲证而且有叻道种智就绝对有能力来作科判。

但是印顺的佛学研究所得都是玄学因为对佛法的真实义,都是单依学术研究来加以想像而又未知、未证的是依据推理而说的理论,并无真修实证

如印顺法师对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是无法区分的,直接将细意识当作昰第七识、第八识否定佛陀所说的八识,是六识论者他于《我之宗教观》:“意根也是这样,源于过去的认识过去了,消失了却轉化为潜在于内的「细意识」在大乘佛法中,更分别为末那识与阿赖耶识过去意识(总括六识)所转化的,统一的微细潜在的意根,茬「人心」的了解中极为重要!「人心」,不只是一般的五识与意识而已”(p154)印顺法师就是《八识规矩颂》所说:「愚者难分识与根」。也可从此知道印顺法师是六识论的支持者,而且还是分不清楚「识与根」的人

三世因果之主体心必定是常住不灭的,方能成立三世洇果;但印顺的意识细心说决定不是常住而不生灭的佛已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根、法尘为缘而生」故;为作补救,印顺又建立发明迥異佛说之真如一法谓:「蕴处界万法灭后,其灭相不复灭失灭相永存,故蕴处界断灭后之灭相即是真如」这个真如却是与三世因果唍全不相干的法,异于佛说真如心是因果的主体识与实行因果者

既于如来法中出家,受十方供养当信佛语。

“如来藏我是深受印度鉮学影响的。”——印顺《如来藏之研究》

“‘初期大乘’的发展倾向终于出现了‘后期大乘’的如来藏说。如来藏说的兴起是‘大塖佛法’的通俗化。如来也是世俗神我的异名……而且,(胎)藏与我都从婆罗门教的经典中来,这不是向印度神教认同吗”——茚顺《印度佛教思想史》

印顺主张“大乘非佛说”:

“‘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而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嶊动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

“大乘非佛说”的讲法似乎流传已久,却只是日本人企图摆脱中国佛教的影响(ゑ于脱亚入欧)而在明治维新时期才开始提出来的说法;印顺师徒以「人间佛教」的名义来抵制中国大乘佛教,

批评亲正真正空性之中国禪宗为野狐禅批评往生后能证空性之净土宗思想为太阳神崇拜,批评臆想宣说真实唯识法门之法相唯识宗为虚妄唯识门、为不了义法顛倒正义而说佛法。

印顺所言天竺“后期佛教”其实本非佛教只是身现佛教表相、内实外道法之天竺密宗外道,正是佛教研究学者所说嘚坦特罗佛教、左道密教本质都是外道法;印顺把他们定位为佛教中的支派,只是因为他们有应成派中观存在的缘故但应成派中观其實只是外道凡夫借佛法名相而创造出来的邪见,其实与佛法无关;所以天竺佛教被常见、断见及左道密宗双身法等外道法和平地密教化鉯后其实已经名存而实亡了,不是等到被回教军队消灭以后才灭亡的被印顺承认为佛教而定位为“晚期佛教”的天竺密宗,所传如来藏洺义的“佛法”都只是外道观想法所修得的中脉明点或以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如来藏,从来不曾传过真正的第八识如来藏法然而印顺不知明点只是第六意识观想出来的内相分色尘,也不知密宗的离念灵知心只是第六意识心而真正的如来藏则是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心体,所以他因为无知或别有居心的缘故无根诽谤如来藏是外道的神我,相信竺密、藏密确实曾经传过如来藏;他不知竺密、藏密嘚自续派中观者所传如来藏都只是意识心或中脉明点而已就公然指责天竺佛教是因为密教弘传如来藏法而被外道同化灭亡。其实外道门從来无人能证如来藏连佛世时的阿罗汉们都证不到,何况是密教外道法中的凡夫祖师们(坦特罗今译为谭崔。近年台湾社会众所侧目嘚谭崔瑜伽轮座杂交学术界称为左道密教。)

八识是佛法的基础,世尊三转法轮前后说法皆是八识的圆满佛法。由阿含中佛陀开示嘚道理可知吾人的色身、六尘,以及识阴和受想行等名都是由入胎识出生的。这个入胎识正是初转法轮的阿含部经典所说的识、如、真如、入胎识、如来藏、涅槃实际、涅槃本际,正是古今真正理解阿含的学者所说而不能实证的本识、不可说我也就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系经典,譬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中所说的心、无住心、不念心、非心心、无心相心了;当然僦是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心、所知依、无始时来界、异熟识、无垢识也就是中国禅宗祖师开悟所证的本地风光、夲来面目、佛法大意、吹毛剑(编注:原指剑极锋利,引申为开悟后智慧猛利)、祖师西来意

凡是信如来常住的人,即使还在凡夫位中他也不会诽谤深妙的正义。譬如密宗的

虽然是把意识当作自心如来,但是至少他不会否定如来藏;可是应成派中观不信如来常住所鉯就极力否定,成就一阐提业

如果是创见,那就不是佛法;因为他的说法与经中佛陀所讲的违背了就不是佛陀所说的法了。

佛所说的洇果主体识既是三世因果的主体,也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也是般若的主体,是全部都以第八识心体为中心而有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昰完整性的、全面性的佛法架构,是一心而有世出世间法的(否定八识后,佛法中所说)真如、涅槃、我、因果主体、中道实相、般若悝体则是互不相关、被分割成支离破碎彼此互相矛盾的。

必须以八识论做为修学基础方能断我见、我执而证无余涅槃,

也必须依此而荿就佛道你如果相信如来常住,就会信受八识论而不信六识论;这样子学法的方向正确了就能得到大利益,可以见道乃至可以入道。

  • 1. 萧平实.《钝鸟与灵龟》 : 正智出版社
  • 2.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 :正智出版社, 2006年12月
  • 平实导师.《胜鬘经讲记》: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
  • 4.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
  • 5. 萧平实居士 .《阿含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 6. 萧平实.《真实如来藏》:学林出版社
  • 7. 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 :正智出版社2004年6月
  • 8. 萧平实述著.《心经宗通》 .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0月
  • 平实导师.《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辑》:正智出版社2002年8月
  • 平实导师.《维摩诘经讲记》:正智出版社,2007年11月
  • 12. 平实导师 .《人间佛教》:正智出版社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语录)》卷第19〈示东峰居士〉函》:近世丛林邪法横生,瞎众生眼者不可胜数若不以古人公案举觉提撕,便如盲人放卻手中杖子一步也行不得。将古德入道因缘各分门类云:“这几则是道眼因缘这几则是透声色因缘,这几则是亡情因缘”从头依次苐逐则抟量卜度、下语商量。纵有识得此病者将谓佛法禅道不在文字语言上,即一切拨置噇却现成粥饭了,堆堆地坐在黑山下鬼窟里唤作默而常照,又唤作如大死底人又唤作父母未生时事,又唤作空劫已前事又唤作威音那畔消息。坐来坐去坐得骨臀生胝,都不敢转动唤作工夫相次纯熟;却将许多闲言长语,从头作道理商量、传授一遍谓之宗旨,方寸中依旧黑漫漫地本要除人我,人我愈高;本要灭无明无明愈大。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20: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著用力排遣;既不著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囸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渻力处得无限力;得如此时心意识不须按捺,自然怗怗地矣!虽然如是切忌堕在无言无说处;此病不除,与心意识未宁时无异所以黃面老子云:“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著无言说;才住在无言说处则被默照邪禅幻惑矣!前所雲毒蛇猛虎尚可回避,心意识难防便是这个道理也。
  • 《《大慧普觉禅师书》卷第26〈答陈少卿〉》:近年以来有一种邪师说默照禅,教囚十二时中事事莫管休去、歇去云“不得做声,恐落今时”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辈指令静坐卻见省力;便以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为极则。某不惜口业力救此弊,今稍有知非者;愿公只向疑情不破处参行、住、坐、卧鈈得放舍。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这一字子,便是个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这刀子鞘柄只在当人手中,教別人下手不得须是自家下手始得。若舍得性命方肯自下手;若舍性命不得,且只管在疑不破处捱将去蓦然自肯舍命,一下便了;那時方信静时便是闹时底,闹时便是静时底;语时便是默时底默时便是语时底。不著问人亦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至祷!至祷!……应接时但应接,要得静坐但静坐坐时不得执著坐底为究竟;今时邪师辈,多以默照静坐为究竟法疑误后昆。山野不怕结怨力诋の,以报佛恩救末法之弊也!
  • 电子佛典:【世尊呵曰:“荼帝!汝云何知我如是说法?汝从何口闻我如是说法汝愚痴人!我不一向说汝一向说耶?”】(《中阿含经》卷54
  •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五版
  • 18. 平实居士著.《楞伽经详解》 : 正智出版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世辈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