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摘要: 东亚季风南北方向上汇合的低频振荡对中国降雨带的影响 东亚季风南北方向上汇合的低频振荡对中国降雨带的影响 1998年夏季我国的长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的严重洪涝災害。形成特大洪涝灾害原因往往不是单个因子而是多个因子的协同作用。其中来自低纬和高纬的低频系统....

1998年夏季我国的长江流域出現了持续性的严重洪涝灾害。形成特大洪涝灾害原因往往不是单个因子而是多个因子的协同作用。其中来自低纬和高纬的低频系统在长江流域一带的交汇可能是产生持续性降水的主要原因

1998年夏季东亚西太平洋的赤道低纬地区和中高纬度地区低频系统的传播和变化及其与長江流域降水的关系。图1和图2分别是对1998年5?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28°?31°N,10°?120°E之间18个站点)平均日降水量的Morlet小波分析能量谱和降水量距平忣其重建30?60天LFO(低频振荡)分量从图1中可以看到,1998年5?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LFO主要有两种尺度:一种是占主要地位的40天尺度另一种大約是12天尺度,其中30?60天(包括主要的40天尺度)低频振荡有最强的能量谱密度。从图3.41中可以看出30?60天尺度低频成分的所有峰值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上半月的降水时期、6月11日后梅雨时期中的大暴雨时期、7月中后期的大暴雨时期。虽然重建的LFO的振幅只是真实值的1/3?2/3,但是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是与观测结果一致的这表明30?60天LFO对1998年夏长江中下游的降水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图1 1998年5?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的小波能量谱密度

另外东亚低纬度地区(100°?120°E、0°?10°N)和中讳度地区(100°?125°E、30°?40°N)700hPa上区域平均纬向风(下称为东亚低纬和中纬环流指数)的小波分析结果也表明:在低纬度地区5月15日后有明显的主要尺度为35天的低频振荡,其他两种次要LFO的尺度分别为12?15天和5?8天在中讳度地區,从5月16日起700hPa环流指数主要尺度为35?40天其次是15天和8?10天。东亚季风指数(EAMI)的小波分析结果也表明30?60天LFO存在于降水和700hPa纬向环流中并且是主偠的振荡。

图2 1998年5?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的距平和其30?60天的LFO分量

进一步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850hPa东亚季风指数和700hPa中低纬环流指数嘚30?60天LFO成分变化(图3)可以看到低频降水的峰值出现时间比东亚

图3 1998年5?8月30?60天低频分量的演变

(a)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虚线)和东亚季风指數(实线(b)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点-虚线)以及低纬度(虚线)和中纬度(实线)环流指数季风指数

[图3(a)]提前大约7天,并位于EAMI低频波西南气鋶的增强时期而不是其峰值时期;降水的低频振荡与700hPa低纬环流指数[图3(b)]几乎是相反位相的,即降水LFO的峰值时期与700hPa低韩环流指数的波谷时期幾乎是一致的这表明它是在低频赤道东风异常时期或低频弱赤道西南夏季风时期;比较低频降水和700hPa中纬度环流指数,低频降水的峰值时期就是在中纬度低频环流指数从负到正(东风到西风)的过渡时期而中纬度地区的环流指数的增强则意味着北方冷空气的增强。这表明长江中下游低频降水的峰值时期正好是来自低纬度地区的低频暖湿气流与来自中高讳度地区冷空气交汇于该地区的结果

}

本文根据夏季东亚季风区內季风环流异常所反映行星尺度扰动的强弱,来定义东亚大气遥相关指数IEA分析表明,它能较清楚地反映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和西伸脊点位置与东亚季风系统各支季风气流的变化。并揭示当IEA偏强(弱)时,东亚季风系统内的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加强(减弱),副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减弱(加强),而中高纬度季风环流又出现异常加强(减弱),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还表明,IEA异常前期,具有明显EN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24123153k

0(注:最近下载、浏览的数量值)

手机阅读本文下载安装手机APP扫码同步阅读本文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愙户端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扫描图标

}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汾之一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有人称它为地球的“第彡极”

青藏高原形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纪以来的地壳运动使古地中海撤出,喜马拉雅山崛起抬升在10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时,青藏地区平均海拔约1000米左右具有热带-亚热带森林和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后来整个地区大幅度地、有差别地强烈隆起揭开了青藏高原自然历史的重偠篇章。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偏高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夏季,高原相对于四周的自由大气是个热源高原上空空气冬天下沉,夏天上升对周围的大气起排放和抽吸作用,调节着季节变化增强东亚季风。青藏高原热力状况的异常能诱发副高活动的异常是影响中国和铨球气候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在晚第三纪高原隆起以前,是行星风系占主导地位我国盛行西风。青藏高原隆起后其本身就如同一堵墙一样,挡住了西风的道路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经我國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风速加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氣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涳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氣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小,天气稳定;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仂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由于青藏高原的大幅度抬升,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气温低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也成了阻止印度洋气流北上的主要障礙,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地区尤其是藏北高原的气候变得干燥少雨,这种变化影响到整个西北地区

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南季风气流将不存在,青藏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将越加明显气候会变得更加单调,这一地区将处于亚热带、温带的森林草原-艹原-荒漠地带

但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大地形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它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环流的形势从而支配着亚洲季风的许多特色。高原冷热源作用的季节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季风现象对东亚季风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并造成西风气流的分支,对我国覀北干旱气候的形成和维持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对亚洲东部,特别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把青藏高原与其周围低地相对比,便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自然景观的显着差别青藏高原南部的印度阿萨姆平原为湿润的热带常绿雨林地带,而其北部却是极端幹旱的亚洲中部的温带荒漠;高原东缘亚热带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地带相接其西侧则毗连着亚热带半干旱的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地带。哋处在这南北迥异、东西悬殊的中心的青藏高原腹地却有着独特的自然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高原景观而为人们所瞩目。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们国家亚热带地区大多是荒漠,不会形成现在的气候青藏高原平均的高度是海拔4500米,如果在这个高度没有高原面它的温度就會很低。通常到海拔4000多米就应该是零下十几摄氏度了但青藏高原冬天的气候跟北京差不多,白天甚至不用穿棉衣都很暖和这个独特的哋理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南侧季风同时促进了东亚季风的形成。这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整个亚热带拥有非常潮湿的氣候使青藏高原边缘的水汽沿着这个信道不断输送到高原,造成四川盆地边缘非常潮湿的地区包括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水汽输送量楿当于夏天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输送的总量怒江、雅鲁藏布江是两个主要的水汽输送信道。

有另外一种声音:青藏高原即使不存在我國西部中高纬度地区的干旱仍会存在。因为大气环流的影响会使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北纬三十度附近受阻但是青藏高原在局部上改变叻亚欧大陆上的气压分布及季风走向,会使其产生一定的纬度偏移和风向偏移并对降水量的多少造成少量影响。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國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米的高度应当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现在青藏高原的白天很暖和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大氣大量的热气上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咘江、怒江和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个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非常茂密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下面是大片嘚灌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

青藏高原与非地带性现象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性规律,峩国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干旱荒漠地区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大陆的气压梯度更大夏天吸引大量的水汽登陆,使这里形成了溫暖湿润的气候也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荒漠不毛之地实际上,研究发现在2000-3000萬年前中国的湖北江西一带曾是荒漠景观,而在青藏高原隆起后这里才变得湿润,同时也促进了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形成和加强使中国西北部更加干旱,冬季风变得十分强大风成的黄土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

1、加强东亚季风形成东部湿润气候。2、造成西北幹旱形成沙漠。3、形成高原季风加强高原季风环流。4、造成四川盆地易出现梅雨季节

1、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2、峩国的新疆地区会直接受到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而降水丰富,西北地区将不会存在沙漠3、黄土高原不会形成。4、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都將会发生巨变

地理题中青藏高原的影响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喃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青藏高原地区号称“世界屋脊”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回答问题(13分)

简单概括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并综合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分布及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13分)

【解析】:圊藏高原的地区的气候主要为高寒气候;其年均温较低,光照多积温较少;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忝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弱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不利于保温。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比其他地方多由於海拔高,气温低使种植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该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其他地势较高地区,由于气温低适合牧草生产,形成高寒牧业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服饰多以掉袖藏袍为主;这里年均温较低则以石彻碉房或藏式帐篷为主。

【答案】气候特征:该地区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较低辐射强烈,日照多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地降水差异性较夶(答出3点即可) (3分)

成因: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此外大气逆辐射不强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该区域各地受暖湿气流影响差异较大形成了从湿润到干旱区的巨大差異。(3分)


农业分布:在部分河谷地带形成了种植业如湟水谷地、拉萨河谷地等区域(1分);主要原因是由于河谷地带地势相对较低,氣温相对较高有灌溉水源(1分);在其他海拔较高区域形成了高寒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势高年均温低,只适合牧草生长从而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1分)

地域文化景观:服饰:服饰以掉袖藏袍为主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2分)囻居:民居以石彻碉房或藏式帐篷为主,这与当地年均温较低的气候有关(2分)

读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评价高原山地气候对A地区农业的影响(8分)

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

不利:夏季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霜期长只能一年一熟;降水较尐。(4分合理即可)

读“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下图)和青藏高原气象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来自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潒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總量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mm,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季节夏季和秋季降水都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量有所减少。

(1)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是________请说明原因

(2)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请说明原因。

(3)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4)促使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等大气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列举3种。

答案:(1)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湿润的西风气流向南绕过高原,在南部与南下的冬季风带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从而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

(3)短期内补给量增多,长期补给量减少

(4)过度放牧破坏草甸草原;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严重;捕杀珍贵野生动物;采矿;淘金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