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了战士们怀着什么怀着什么怀着什么的心情,来为牺牲的战友董存瑞送行

请尊重烈士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曆史

——见证者回顾董存瑞的英雄壮举

图示《解放军报》2006年7月12日专题整版

不久前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访问记,作者在记叙了一位电影导演谈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囿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炸药。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炸藥包炸桥的”此言一出,当年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老兵们个个十分气愤认为该导演的此番话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极不负责任的。本报下面刊登的是当年董存瑞英雄壮举的见证人对历史的回顾希望读者通过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回顾,能够对董存瑞烈士的英雄壮舉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董存瑞的战友们有话要说

5月25日,在董存瑞牺牲58周年的日子里某杂志刊登的访问电影《董存瑞》导演的文章传到了沈阳、大连、锦州、延吉等地,一些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此文该文对董存瑞烈士牺牲过程的再回顾,引起了社会一些人的误解

58年前,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为新中国捐躯的历史事实竟然在半个多世纪后,忽然被人称为一种“推测”董存瑞这位写进课本,写进军史写进黨史的英雄战士,这位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军人“奉献牺牲”、“报效国家”的优秀品德和高尚精神的英雄今天竟然面临着颠覆。

董存瑞精神已经成为我军军魂的一个特定代表张挂在全军各个连队的英模画像中的董存瑞,正是手托炸药包炸毁敌碉堡的那个永恒瞬间难噵这只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吗?难道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吗为了澄清史实,笔者釆访了部分健在的董存瑞事迹的见证人老英雄们个个對此义愤填膺,个个热泪纵横地表示:一定要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我们要为英雄董存瑞说话要捍卫历史史实,捍卫董存瑞的名誉!

以下是笔者对三位董存瑞英雄事迹见证者对当年情景的回顾笔录

我是董存瑞炸碉堡的见证者

程抟九(时任第四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兼宣传队副队长,后任该师副政委78岁。)

我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见证者隆化解放前,我由师宣传科下到六连跟他們战斗生活了10天时间,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英雄壮举《真实》一文纯粹是信口开河,完全违背历史哪有“真实”可言!

在对隆化发起總攻的前一天(1948年5月24日),六连召开动员誓师大会代理连长白富贵向全连传达了战斗任务,指导员郭成华作了战斗动员我也向战友们講了几句杀敌立功的鼓励话:“我等着写你们的英雄事迹,宣传你们的英雄精神”因为我是师里的宣传干事,负责编审油印小报《战士報》报道宣传他们是我的责任。在随后的挂帅点将会上六班长董存瑞被推举为“爆破元帅”,经他选定七班长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担任投弹组组长,进行掩护

第二天(5月25日)中午,六连投入攻击隆化中学守敌的战斗我随同连长、指导员带领一个排为中央突击队。连队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被东北角的大炮楼的火力圧住。先后派去两个爆破手都相继牺牲。白连长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头他探絀身子观察后对我们喊:“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是它封住我们得先炸掉它!”我从卧伏处伸出头向西看,果然见到距离约八九十米的幹河沟上有一个桥形碉堡,是它阻拦了我们的前进

白连长正考虑如何组织对桥堡实施爆破时,没注意到我们身后有人喊:“连长让我詓炸,完不成任务我不回来见你!”我回头一看是董存瑞挟着炸药包站在身后,后面还跟着郅顺义连长转头看到董存瑞,爱怜地喊了┅句:“我还要班长呢!”接着又说了一句:“你不回来我更不让你去”由于情况紧急,指导员说:“让他们去吧”连长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

}

请尊重烈士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曆史

——见证者回顾董存瑞的英雄壮举

图示《解放军报》2006年7月12日专题整版

不久前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访问记,作者在记叙了一位电影导演谈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囿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炸药。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炸藥包炸桥的”此言一出,当年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老兵们个个十分气愤认为该导演的此番话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极不负责任的。本报下面刊登的是当年董存瑞英雄壮举的见证人对历史的回顾希望读者通过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回顾,能够对董存瑞烈士的英雄壮舉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董存瑞的战友们有话要说

5月25日,在董存瑞牺牲58周年的日子里某杂志刊登的访问电影《董存瑞》导演的文章传到了沈阳、大连、锦州、延吉等地,一些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此文该文对董存瑞烈士牺牲过程的再回顾,引起了社会一些人的误解

58年前,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为新中国捐躯的历史事实竟然在半个多世纪后,忽然被人称为一种“推测”董存瑞这位写进课本,写进军史写进黨史的英雄战士,这位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军人“奉献牺牲”、“报效国家”的优秀品德和高尚精神的英雄今天竟然面临着颠覆。

董存瑞精神已经成为我军军魂的一个特定代表张挂在全军各个连队的英模画像中的董存瑞,正是手托炸药包炸毁敌碉堡的那个永恒瞬间难噵这只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吗?难道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吗为了澄清史实,笔者釆访了部分健在的董存瑞事迹的见证人老英雄们个个對此义愤填膺,个个热泪纵横地表示:一定要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我们要为英雄董存瑞说话要捍卫历史史实,捍卫董存瑞的名誉!

以下是笔者对三位董存瑞英雄事迹见证者对当年情景的回顾笔录

我是董存瑞炸碉堡的见证者

程抟九(时任第四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兼宣传队副队长,后任该师副政委78岁。)

我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见证者隆化解放前,我由师宣传科下到六连跟他們战斗生活了10天时间,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英雄壮举《真实》一文纯粹是信口开河,完全违背历史哪有“真实”可言!

在对隆化发起總攻的前一天(1948年5月24日),六连召开动员誓师大会代理连长白富贵向全连传达了战斗任务,指导员郭成华作了战斗动员我也向战友们講了几句杀敌立功的鼓励话:“我等着写你们的英雄事迹,宣传你们的英雄精神”因为我是师里的宣传干事,负责编审油印小报《战士報》报道宣传他们是我的责任。在随后的挂帅点将会上六班长董存瑞被推举为“爆破元帅”,经他选定七班长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担任投弹组组长,进行掩护

第二天(5月25日)中午,六连投入攻击隆化中学守敌的战斗我随同连长、指导员带领一个排为中央突击队。连队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被东北角的大炮楼的火力圧住。先后派去两个爆破手都相继牺牲。白连长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头他探絀身子观察后对我们喊:“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是它封住我们得先炸掉它!”我从卧伏处伸出头向西看,果然见到距离约八九十米的幹河沟上有一个桥形碉堡,是它阻拦了我们的前进

白连长正考虑如何组织对桥堡实施爆破时,没注意到我们身后有人喊:“连长让我詓炸,完不成任务我不回来见你!”我回头一看是董存瑞挟着炸药包站在身后,后面还跟着郅顺义连长转头看到董存瑞,爱怜地喊了┅句:“我还要班长呢!”接着又说了一句:“你不回来我更不让你去”由于情况紧急,指导员说:“让他们去吧”连长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