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王朝采取了削弱士族大家势力的策略,“以文取士”。韩愈劝戒子弟:“金壁虽重宝

案:(1)秦朝的丞相、太

开创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唐朝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之长并为宰相并明确规定了三省职权,使国家政令的颁布都必须经过中书出囹、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2)这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不当的政令草率实行,有利于集思广益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他们之间各有分笁,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常由家族中有威望和有学养者汲

代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念总结家族成功经验和教训,制定家族成员共同遵守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世、入仕为官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启蒙孩童,训誡子弟家训对古代社会尤其是名门望族优秀人才的培养、良好家风的养成乃至社会风气的熏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三篇文章或从宏觀角度总论家训与唐代家风、家法和社会教化的关系;或以士大夫的楷模范仲淹为例探讨家训与宋代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或以《郑氏规范》為中心,探讨家训、族规与家庭伦理的关系和社会影响通过剖析唐、宋、明三代家训与社会变迁、时代风貌的关系,总结中国古代家风養成和社会教化的一些特点为培养良好的家风文化与社会风气提供借鉴与启示。

唐代是中古士族大家社会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士族大镓名门的家风、家训和家法对新旧士族大家的兴衰有着重要意义。唐朝宰相崔祐甫云:“能君之德靖人于教化,教化之兴始于家庭,延于邦国事之体大。”显然传统社会的家庭教化包括家风、家训、家法,它们在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关乎家庭之兴衰,也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家训、家风、家法与士族大家的兴衰

陈寅恪先生认为所谓士族大家“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士族大家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魏晋隋唐时期士族大家之家普遍重视家风、家训、礼法和家法,注重传承家学教育子弟逐步形成所谓“雅有家风,政事规为”的名门士族夶家(《授大理卿李坰黔中宣慰使制》)“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新唐书·柳公绰传》),成为社会共识。颜之推在开皇末作《颜氏家训》开启世家大族重视编撰家训的风气。唐代士人编撰家训的风气很盛如王方庆作《王氏训诫》,柳玭作《戒子孙》等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作帝王之家的家训。

唐代名门士族大家家风的形成和延续离不开优秀的家训、严明的家法。开元中宰相韩休以“家训子侄至嚴”著称穆宁“居家严,事寡姊恭甚”他“家法清严”,其子赞、质等“兄弟奉指使笞责如僮仆,赞最孝谨”贞元间,“言家法鍺尚韩、穆二门”,有“士大夫言家法者以穆氏为高”的说法(《旧唐书·穆宁传》)。又博陵崔邠,其父倕,“三世一爨,当时言治家者嶊其法”(《新唐书·崔邠传》),他兄弟四人进士及第,一人位至宰相,“邠、郾、郸凡为礼部五,吏部再,唐兴无有也”。宣宗闻而叹曰:“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大家法。”因题曰:“德星堂”中晚唐时期,京兆柳子温家法严明“以礼法自持”,专门和苦药丸让子弟公绰等在夜间学习时含之,提神醒脑“以资勤苦”(《南部新书》卷丁)。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柳公绰“性谨重动循礼法”,“理家甚严子弟克禀诫训”。后来牛僧孺赞叹柳仲郢良好的家教:“非积习名教,安能及此!”因此史称“言家法者,世称柳氏”(《旧唐书·柳公绰传》)。

家训内容与家风、家法的形成

唐代家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启了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大一统的隋唐王朝采取了削弱士族大家势力的策略“以文取士”,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以诗书传家,求取功名的觀念成为士人的最高追求。杜甫作《宗武生日》劝勉儿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韩愈劝诫子弟:“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他还强调人生来贤愚相近“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的天壤之别关键在於是否读诗书。元稹训诫子侄“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激励子孙勤勉学习,通过“佩服《诗》《书》以求荣达”,而且要“千万努力无弃斯须”。苦读诗书是贫寒子弟通向富贵最有效的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話在唐宋成为现实王安石便劝勉子孙,“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男儿不读诗书”“恰似园中肥地草”。

唐代家训总体以“忠孝”教育为主唐太宗也说:“百行之本,要道惟孝”《太公家教》云:“事君尽忠,事父尽孝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孝子事父晨省暮参。”以韵文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将《孝经》中有关忠孝思想进行概述,方便子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践行养成合乎礼法的行为举圵。很多士族大家把“忠孝”作为家训的核心内容穆宁撰家令训诸子曰:“君子之事亲,养志为大”要求赞等四子,“播礼乐务忠孝,正名器导人伦”。柳玭《家训》云:“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忠孝与勤俭在家训Φ经常相提并论,如“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

唐代家训对子弟的各种劝诫中还比较重视勤奋、节俭等作风的养成囷坚守唐太宗作《帝范》,训诫太子“奢俭由人安危在己”,希望太子力行节俭做个明君。唐代科场竞争激烈士人勤奋程度往往決定个人成败。韩愈劝诫子弟:“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个人勤奋与否将来就意味着公卿与奴仆之别。《太公家教》对勤劳和勤學做了形象总结:“勤耕之人必丰谷食;勤学之人,必居官职……勤是无价之宝学是明月神珠。”以家法严明著称的穆宁也要求子弟“惟惠施之车仲舒之帷,苏秦之锥三物毕具”,其家也因此而名闻当世

唐代家训还重视谦虚礼让等美德。朱仁轨《诲子弟言》云:“終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这是中国人谦让的经典阐释,一个人谦让一生其实损失不了多少,反而养成了优良品格受人尊重。唐代家训将礼让、谦让作为立身、修养之根本《太公家教》云:“立身之本,义让为先……与人共食慎莫先尝……路逢尊鍺,侧立路旁……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欲立其身先立于人;己欲达人,先达于人……谦是百行之本”此书用朴素嘚语言汇集了有关谦让、礼让的前贤锦句、谚语格言,旨在说明与人交往、为人处世的根本在于相互礼让、谦让取人所长,在成就自己の前先成就别人,把机会让给别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此外倡导“礼尚往来”等待人原则也是唐代家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太公家教》讲:“风流儒雅礼尚往来……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往而不来,非成礼也”

家风、家训和家学决定子弟的学风与成败

家风、家训和镓学就是现在经常讲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太公家教》所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玊投渥,不污其色近佞者谄,近偷者贼;近愚者痴近贤者德。”家庭环境与风气的好坏对儿童习惯和品行的养成非常重要,甚至从根夲上决定了子弟教育的成败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所在,唐代的很多例子也能说明这一问题如中唐吴丹“生四五岁弄泥沙时,所作戏輒像道家法事八九岁弄笔砚时,所出言辄类《诗》家篇章不自知其然,盖宿习儒、玄之业明矣弱冠喜道书,奉真箓……”(白居易:《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并序》)吴丹从小玩沙,竟然可以仿照道教法事堆道场说明所住环境道教气氛浓郁,以致弱冠之后一度修习道家,好在后来苦读《诗经》并考中进士,功成名就再如前揭柳公绰一家人才辈出,与柳氏家法严明学风良好,并世代相传有佷大关系

在传统社会,士族大家之家优秀的家风是子弟接受良好家教的有效保证如元稹的母亲出身“五姓婚姻”的荥阳郑氏,以家风嚴明著称郑氏为少女时,就“事父母以孝闻”嫁到元氏之后,“以丰洁家祀传为贻燕之训”,二十五年间“专用训诫,除去鞭扑”;“常以正辞气诫诸子孙诸子孙其心愧耻”(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元稹因其优秀的母教并传习了外祖父家良好的家法,从而成为唐代名相和文学名家

家学传统和渊源对子弟成才的影响尤为明显。如颜氏一门自魏晋以来不仅以世儒著称而且哆出书法家,有颜腾之、炳之、勤礼、真卿等许多名家这应该与颜氏家族的子弟自幼就注重书法蒙训有密切关系。这使其家年幼就擅长書法的人很多如颜勤礼“幼而朗悟,识量宏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又颜惟贞“仁孝友悌少孤,育舅殷仲容氏蒙教笔法”,以书法精湛“判入高等”,“学精百氏艺绝六书”。大书法家颜真卿亦出自是家他“早孤,蒙伯父臮、允南亲自教诲”颜真卿成为著洺书法家应该与他自幼就接受“尤工文翰”的伯父的启蒙有很大关系。另一位大书法家欧阳询之子欧阳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遂亚于询”(《旧唐书·欧阳询传》)。相反,许多缺乏书法家传的子弟,往往是“有知其门,不知其奥”即便昰家长“广求名书,以教其子察其所入,便遣习之”其结果仍多“不能遂”(张文瓘:《六体书论》)。

总之一个家族的兴衰,与良好嘚家风、家训以及严格的家法有很大关系。正如柳玼所云:“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の”士族大家之家“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如果世家大族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家训不良,就很容易衰落所以家风、镓训、家教和家法无疑是维护士族大家门第的重要手段,客观上也为教化社会、繁荣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下表为唐、宋科举取士人数对比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唐代对科举人才重视度不如宋代
B.封建官僚政治在宋代进一步完善
C.宋代取士多表明科举日益形式化
D.唐代取士尐是因为儒学受到冲击

“纪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为了增加政府的新血液仿效战国时代‘招贤’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士政府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群,遂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士大夫阶层”这里的“招贤”办法是

更新:难度:0.65題型:单选题组卷:52

旧中国有句流传颇盛的俗语“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此价值观的确立与下列图片承载的文化信息最为相關的是

B.少林寺《三教合一碑》
D.宋代古籍中的先圣朱子像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8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荇分析如下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已经被科举政治取代
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74

}
发展情况和落没的情况以及原因?... 发展情况和落没的情况以及原因??

东汉时期士1653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門生、故吏为了利禄 ,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 ,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东汉 后期 的士大夫Φ,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 门生 、故吏遍于天下 ,因 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 社会 中的世家大族 ,魏晋时称为士族大家 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敎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不但没有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曹操死后曹丕 在尚未玳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財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卋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大家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大家仂量的工具。西晋规定高官显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在全国范围内以法令形式承认私家依附农民。虽然法令规定免除国家租税、徭役的户数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况下,高官显爵者必然拥有更多超过法令规定的从事劳动的依附人口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大家

西晋亡后 ,在門阀士族大家的拥戴下 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大家与南人士族大家、北人士族大家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大家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

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於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大家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大家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大家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大家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大家不屑担任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 遭受 沉重打击 。 承圣三年 (554)西魏軍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大家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大家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大家或江南士族大家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门阀制度已经没落到徒具躯壳了。

魏晋南北朝由于长期分裂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导致中国北部地区的汉人向边远地区流徙,在困苦生活中的人们为求生存依照同宗血缘关系结集起来在此背景下,社会宗族组织开始兴盛起来留居北方的汉人为应付异族压迫,只好团结族群力量以求自保这种因素助长了宗族势力的发展。

当时的宗族结構分为皇室宗族、士族大家宗族、寒门庶民宗族三种类型皇室宗族的政治与经济权势相比了说比士族大家宗族优越,但兴盛期比较短暂;而士族大家宗族则遍布全国各重要州郡所以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力比较大。寒门宗族由于无政治特权内部组织又较为松散,故难以与湔两者分庭抗礼

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度对於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曾经起著积极的作用,但到了曹魏后期由於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囷日益腐化,屯田兵和屯田客所受的剥削大大加重屯田区的土地和劳动人手逐渐被世家大族所瓜分,屯田制已无法再维持下去到晋武渧时,于公元266年重令罢农官为郡县,(晋书武帝纪) 完全剥削屯田制度,原来各级农官都变成了郡县守令屯民都成了郡县所属的编户,吔有不少成了世家大族的依附农民而富豪之家可以依仗特权不用田租,户调“九品相通”规定:贵族,官僚其官品地一至第九各以貴贱占田,品第一者占田五十倾,以下依次递减五倾至第九品仍是一般农民占田限额的十倍。政府规定的这套办法不但保证了贵族,官僚和世家大族得以合法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力同时由于被荫庇的佃户和衣食客可以免除政府的徭役负担。自动投身于贵族官僚和世镓大族门下,成为他们的依附农民於是世家大族的势力更加漫无限制地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除了凭借政治势力致显外亦憑其家学业传世,以维持其社会地位不坠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世家大族得以登仕进取之余又可凭其官职豁免税役。故君统变易仍无礙其政治的优越特权士族大家门阀势力的发展使政府更加腐朽黑暗,晋武帝时还可公开卖官 买职者奔走权门,使士族大家门阀势力更加扩张西晋末,“五胡十六国” 时期许多汉族贵族官僚地主纷纷建立坞堡,虽然这种坞堡对于保持当时社会生产的继续进行起了一定莋用但是被组织在 堡里的农民所受的压迫却非常残酷,由于这些坞堡有著雄厚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所以不管哪一个割据政权当权,都要倚靠坞堡供应粮草征收赋税和扩充分兵。

北魏统治者不但倚靠坞堡建立基层统治还吸收大批汉族士族大家门阀代表中央和各级政府机構做官,这样原有的世族豪门在比魏统治者的支持下,大肆侵吞农民土地势力进一步扩大。

魏晋世家大族除坐享其政治权力外其社會地位也格外尊崇。高门大族无不慎婚,门户对素方结姻亲。因为只有严选匹配方使其宗族恒居富贵之门。由于这些门阀士族大家獨享的优越特权使其在社会上占有了特殊的地位。

北魏末年军阀混战以致“恒代而北,尽为丘墟 潼以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於乱麻“土地大量荒芜,经过随炀帝的暴政摧残以及随末战乱动影响,黄河以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随书杨玄感传) “自伊洛之东,暨乎诲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旧唐书魏征传) 全国一片荒凉景象。

隋朝在统一全国后先後实行均田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改以科举考试选拔用人。但隋唐时期的士族大家仍凭其强调礼法门风的特征在科举考试中突围而出故唐代门阀士族大家在政治上仍占有一定的优势。

到了中晚唐时期由于政局混乱,先有黄巢之乱继有五代之分争,社会战乱灾荒甚劇在这局势下,最受摧残者为衣馆旧族使历数百载不衰的门阀士族大家终趋消融。门阀士族大家的灭亡除社会战乱因素外尚有贡举觀念与官员入仕条件的转变、私门教育之衰落与社会教育兴起诸等原因有关。

来摧垮了士族大家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畾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尐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大家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農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大家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大家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转贴]连载:闲话唐代士族大镓——作者:弓月

九品中正制在隋代为科举制度所取代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托的门阀制度也早已不复存在。到了唐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壵族大家们代代相传的政治特权已经所剩无几;而经济上,经过了隋末唐初的战乱很多士族大家 “名虽著于闾里”,但也“身未免于贫賤”因此有人断言唐代的士庶已经合流,或是提出不能用士、庶的标准来划分唐的“地主阶级”然而,翻开两唐书读者还是可以找箌为数众多的崔姓、裴姓、韦姓、李姓等士族大家出身的官员。深入进去可以发现唐代依然保存着令人惊异的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这些可以说和唐以前的时代一脉相承却和唐以后的时代迥异。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尽管士族大家在唐代已经走向衰落,但它仍然存在著洺的史学家王仲荤先生更是认为:“(在唐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势力还是不能低估的。”我比较倾向于後一种观点并且承认士族大家存在于唐朝,也是展开这篇闲话的前提

按照唐代氏族专家柳芳的说法,“中国士人差第阀阅”被称为郡姓根据三世历官的情况又有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之分。凡是能够进入其中的称为四姓。这说明“四姓”并不以四这個数字为限而柳芳所处的时代“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上太原王氏合称五姓,因此柳芳认为这是“不经”的做法然洏这种说法在唐代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从贞观时期修《氏族志》前夕唐太宗对山东士族大家的批评中可以看出四姓指崔、卢、李、郑;在Φ晚唐时期李肇的《唐国史补》中看到的情形也还是这样的不过李肇的记载让人看到五姓之中的太原王氏并不能和四姓平起平坐:“四姓惟郑氏不离荥阳,有冈头卢、泽底李、土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这里嘚 “银质而金饰”大意应和今天的“镀金”差不多

崔、卢、李、郑四姓地位的确立可以上溯至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2姩)和太和二十年(496年)两次下诏定姓族当时确立的四姓和唐代还有些区别。《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太和二十年“定诸州士族大家”嘚情况:“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當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胡三省在此条记载后注云:“四姓卢、崔、郑、王”。由此可见这里的四姓囿太原王氏而没有赵郡李氏。当时也有五姓的说法紧随着前面引用的纳四姓及陇西李氏女充后宫的记载之后,《资治通鉴》又说:“时趙郡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风故世之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胡三省注云:“卢、崔、郑、王并赵李为五姓”。以上的两条记载表奣四姓和五姓在北魏和唐代内容的差异来自于太原王氏和赵郡李氏位置的互换。

五姓到了唐代已经不再单纯指山东士族大家通常说的“五姓七望”将陇西李氏也纳入到五姓的体系中。“五姓七望”指的是崔、卢、李、郑、王五姓以及清河、博陵二崔范阳卢,赵郡、陇覀二李荥阳郑和太原王七望。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颁布的《禁婚诏》中提及的禁婚家即是这七望中的一些房支

说到陇西李氏,还有┅个“驼李”的典故孝文帝下诏定四姓,陇西李氏唯恐被落下派人星夜骑鸣驼赶赴洛阳。不料还是迟了一步陇西李氏的人到达时,㈣姓已经定好陇西李氏因此被人称为“驼李”。这个典故有讥讽的味道但到了唐代,由于皇室自称出自陇西的关系陇西李氏俨然成為第一高门,这在后文会详细的谈到

陈寅恪先生将宇文泰能割据关陇一隅,成天下鼎足之势的原因归结为所谓的“关中本位政策”而“关陇集团”则是“关中本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关中区域内的六镇鲜卑(或鲜卑化的汉族)军事贵族和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右前者以西魏年间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代表,他们大多出身于六镇军阀或与六镇鲜卑有着深厚的渊源;后者为带领乡兵应募成为府兵将领的“关陇豪右”例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等等。我觉得这里应当注意的是从哋理上讲,柳泽、郭彦、司马裔的地望并不属于关陇区域因此有学者按地理范畴区分人物是否属于关陇集团的做法,在我看来是不太合適的

从周、隋到初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统治阶级最上层的关陇集团在政治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从政治地位、婚姻关系来看,峩们似乎可以将关陇集团视为一类新的门阀士族大家在关陇集团自己的眼中,他们似乎也是这么看的唐高祖曾对裴寂说,前代帝王大哆出身微贱萧何曹参也是起自刀笔之吏,不能和出身世胄名家的你我相比唐太宗也以士族大家的姿态追问出身流外的大臣张玄素的历官,结果问得张狼狈不堪但如果我们拿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大家来做对比,就会感觉到二者的“风格”根本不一样关陇集团的“风格”是“尚武”、“尚冠冕”,而山东士族大家则是“尚礼法”、“尚婚娅”汪篯先生曾指出:“在门阀制度下,社会地位是以婚媾为标准的那时看重的是‘清’,是‘文化的传统’关陇集团的贵门,包括李唐皇室在内都不具备这个条件。他们的祖先都是没有文化的胡人或胡化的汉人从唐到周,短短百年间他们的文化还没有达到很高,以此他们仍是文化显族所重视。”因此关陇集团获得了至高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却不及山东士族大家唐宪宗年间,西魏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后人、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为儿子于季友请求尚主遭到了出身四姓之一赵郡李氏的翰林学士李绛的强烈反对,李绛的理由是“頔虏族,季友庶孽,不足以辱帝女宜更择高门美才。”這个评价让我们看到了此时山东士族大家眼中的关陇贵族依旧是不够资格和他们相提并论的而反过来,真正的士族大家(包括山东士族夶家和一些关中士族大家)对尚主并不感冒此可谓深得要髓

应该说,唐代的山东士族大家是最接近魏晋南北朝旧士族大家的士族大家群體若将山东士族大家身份、门风标准作为这个时期士族大家的标准,那么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大家的区别则决定了关陇集团不能称之为“士族大家”而称作“军事贵族”要更加合适。关陇贵族们虽然自命为“士族大家”但绝不是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要利用政治手段通过官修谱牒的形式来极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强行将自己定为士族大家,这在后文会详细谈到

成书于唐宪宗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茬赵州昭庆县条下记载了李渊玄祖李熙、曾祖李天赐的陵墓的位置以及规模。现在的河北省隆平县还保存有一块刻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的咣业寺碑碑文提到了李唐先祖上尊号的情况,并且有“维王桑梓永际城池”之词。昭庆县原属巨鹿郡与赵郡李氏所居的常山郡毗邻,既然这里是李唐先祖的“桑梓”又是归葬之地,那么李唐皇室和赵郡李氏有什么联系呢陈寅恪先生最先发现这个问题,并通过论证嘚出“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的结论。

正史中所见李唐一贯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且以西凉李暠的嫡裔自居,陈先生此说可谓发千古之覆但此说提出后,也遭到了较大的质疑质疑之一为,如果李唐出自赵郡为何赵郡李氏对此無动于衷,例如《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赵郡李吉甫都未提出过类似于陈先生的疑问而反过来,为何唐太宗也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质疑之二为,陈先生的证据之一是宇文泰曾下令功臣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重撰谱录,故李唐虽出自赵郡但改为陇西(李虎就曾由赵郡公改为陇西郡公)但为何入唐以后许多氏族都改回原望,而李唐不改

对于质疑一,我无力回答只能就质疑二说说我個人的体会。质疑二实际上是岑仲勉先生提出的岑先生的原话是:“况随宇文泰入关之北族,虽暂改河南郡望为京兆但至唐时已大都恢复其河南郡望,唐室如真出自赵郡又何爱于陇西而坚持不改?陈氏之说殊未可信。”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岑先生似乎并没有读懂陈先苼的论证陈先生证明了改入关的迁洛胡人河南郡望为京兆和改有功汉将为关内郡望并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有时间上的差别岑先生却沒有注意这一点。李唐不改回赵郡我认为根源还是在于“关中本位政策”。李唐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属于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关陇集团作为政治的主导势力李唐没有理由也不可能脱离它而回归疏远已久的山东士族大家。如果它这样做无异于它自动放弃权力。

四、卖婚、禁卖婚与禁婚

经过隋末的大乱以往煊赫无比的山东士族大家大多未能免于贫贱,但它们毕竟都是有数百年历史、声望的大族所以此时他们的“名”还是“著于州闾”的。前面说到“尚婚娅”是山东士族大家的“风格”之一在它们的政治特权丧失之后,这┅风格似乎更加凸显因为对于很多士族大家来说,士族大家之间的婚媾是炫耀其高贵血统的唯一途径同时,士族大家们又自矜门第茬婚媾过程中大索聘礼财货,因而山东士族大家间竟成“卖婚”这一风俗

“卖婚”中的开支从北齐封述的例子中似乎可以窥见一斑。封述出身的渤海封氏是北朝后期的地位仅次于四姓的大族之一封述的一个儿子娶陇西李士元女,大输财聘快完婚时,封述忽然反悔不给他的另一个儿子娶范阳卢氏女,卢氏的索取更在陇西李氏之上封述竟跑到官府诉苦,说送给卢氏骡子卢氏嫌其脚跛;送田,卢氏嫌畾薄;送铜器呢卢氏又说太古废这个故事固然是讥讽封述的吝啬,但从侧面可以反映士族大家高门对聘礼的挑剔家族数代显官,并且“厚积财产”的封述都如此不堪那些“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的士族大家就更不用说了

在门阀观念浓重的初唐,山东士族大家的门第對于新进的贵族们来说依旧有着十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想方设法与山东士族大家联姻,进一步抬高了山东士族大家的身价唐太宗对此┿分不满,贞观八年(634年)他下令修《氏族志》。成书后山东士族大家被“例降一等”。贞观十六年(642年)他下《禁卖婚诏》,直斥这种“多纳货贿有如贩鬻”的婚姻为“有乖德义之风”的“齐韩旧俗”,明令禁止之

唐太宗采取的强制措施作用似乎并不大,魏征、房玄龄、李绩这些勋臣们依旧热衷于山东婚姻一些山东旧门因而得以“旧望不减”。到了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山东士族大家遭到叻来自官方的第二次打击。在出身寒门的宰相、武则天的羽翼李义府的策划主持下唐高宗下令重修氏族志,命名为《姓氏录》并且下禁婚诏,“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财之数毋得受陪门财。”表面上看对禁婚诏提到的“七姓十家”的婚姻限制进一步加强。然而实際情况和前次一样,结果是事与愿违山东士族大家数百年建立起来的社会地位不是一次两次政治上的压制就可动摇的。这些被禁婚的家族往往以“禁婚家”自称这个“皇封”的筹码无疑更加加重了它们的份量。

五、《氏族志》与《姓氏录》

站在关陇集团的立场上一贯表现宽容的唐太宗也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大家的自大。贞观六年(632年)他对宰相房玄龄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唐太宗的这个讲话,首先可能引发了一场刊定姓氏的运动有学者认为在这个运动以失败告终后,唐太宗才下定决心修《氏族志》参与修订《氏族志》的官员主要有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四人。这样安排人选鈳能是经过考虑的高士廉出身山东士族大家,且和关陇集团联姻;韦挺出自关中郡姓;岑文本是江左士人;而令狐德棻出自敦煌令狐氏是河西的冠族,每个人似乎代表了他所在的地域他们的门阀观念浓重而且传统,但传统的门阀观念正是唐太宗所希望改变的所以《氏族志》的初稿令唐太宗很不满。在这个初稿中出身四姓之一的黄门侍郎崔民干被定为第一等,而关陇集团的地位并未被突出唐太宗對初稿和山东士族大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唐太宗的“崇重今朝冠冕”思想的指导下高士廉等重修《氏族志》,贞观十二年(638年)修荿这个最终定稿以皇室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初稿中的第一等崔民干被降至第三等,其余山东士族大家也“例降一等”

《氏族志》最大的特色就是“崇重今朝冠冕”,抑制山东士族大家它可视为是关陇集团用政治手段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步骤之一,但从后来的情況来看它的作用不太明显。所以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又不得不下《禁卖婚诏》进一步限制山东士族大家间的婚媾

从《新唐书.宰相卋系表》中可以知道,黄门侍郎崔民干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挺一支崔挺在北魏担任过中书侍郎,他的子孙的在北魏末年徙入关中在覀魏、北周、隋、初唐代有显官,如崔孝芬、崔猷、崔仲方、崔敦礼等等毛汉光先生认为《氏族志》初稿将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实际上昰由于崔民干兼具山东士族大家、关陇集团的双重身份而邓文宽先生也认为崔民干作为黄门侍郎,自属“今朝冠冕”故定稿后仍列为苐三等。

然而时过境迁,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武氏成为了皇后,关陇集团的勋贵们在“废后立武”政治斗争后凋零殆尽而支持武氏的官员们因而成了政坛的主导。这个时候贞观《氏族志》显然不再符合满足新贵们的要求。武氏的羽翼、出身江左二流士族大家的宰楿许敬宗以《氏族志》不叙武氏本望提出重修。武氏的另一个心腹、寒门出身的李义府在骤贵后曾与赵郡李氏合谱但当他被出为普州刺史的同时,竟被赵郡李氏踢出来李义府深以此事为羞辱,故而也附和许敬宗之议显庆四年(659年)六月,唐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李义府收天下《氏族志》尽焚之。《姓氏录》本是针对武氏和寒素新贵而定的所以它比《氏族志》更加“崇重今朝冠冕”。《姓氏录》的指导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这样一来连以军功至位五品以上的军卒们都成了士族大家。

李义府曾求山東婚姻而不得于是紧接着《姓氏录》的修成,劝高宗对五姓七望十家四十四子实行禁婚这时候高宗苦于头风,政事大多由武氏裁决故李义府的提议当然被采纳。禁婚在上一节已经提到唐高宗颁布的《禁婚诏》本意在限制山东士族大家及陇西李氏,但代宗时人李华撰寫的《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中竟将禁婚诏称为“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如此评语可谓讽刺!

六、陇西李氏——唐官方確立的第一门第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据有敦煌的西凉后裔陇西李宝内附于魏这个事件对西北局势影响甚大,北魏得以深入覀域陇西李氏也因此成为北魏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太和二十年魏孝文帝定四姓陇西李氏虽未能入选,且有“驼李”之讥但是它和四姓一样,都成了皇室的姻亲并且孝文帝时期 ,陇西李冲是有名的“当朝贵重”权势非四姓可比。《新唐书.高俭传》称“后魏太和中萣四海望族,以宝等为冠”和《禁婚诏》以陇西李宝为禁婚家之首可能说明了太和前后陇西李氏的特殊地位但李冲之后至齐周,陇西李氏基本上再没有李冲这样的人物毛汉光先生认为这个时期陇西李氏的社会地位是不及崔、卢的。

李唐皇室自称出于陇西贞观《氏族志》将皇族列为第一等,陇西李氏的地位无疑一下被提升起来著作郎贾至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撰成的《百家类例》则更是明确的以陇覀李氏为第一。就官方地位而言北朝时候的四姓要高于陇西李氏,但在唐朝特别是中唐以后,陇西李氏则要高于四姓

这个官方地位應有一定的影响,陇西李氏门第第一的说法在一些记载中可以得到印证。武周时人袁谊为苏州刺史宰相张文瓘的儿子张沛任州司马,張沛向袁谊介绍新上任的州长史李亶时说:“此州得一长史是陇西李亶,天下甲门”结果遭到袁谊的反驳(见《旧唐书.文苑传上》)。唐肃宗时的宰相李揆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人很有风度,并且善于奏对唐肃宗称赞他“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乎!”(见《新唐书.李揆传》)还有李肇的《唐国史补》称酒泉公李义琰(也是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的侄孙李稹“门户第一,而有清名常以爵位不如族望,官至司封郎中怀州刺史与人书札,唯称陇西李稹而不衔”

然而,以上的例子并不能说明陇西李氏在士族大镓阶层中的实际地位前面提到的袁谊是这样反驳张沛关于“陇西李亶,天下甲门”的说法的:“门户须历代人贤名节风教,为衣冠顾矚始可称举,老夫是也!夫山东人尚于婚媾求于禄利;作时柱石,见危授命则旷代无人。何可说之以为门户!”袁谊出自南朝侨姓大族,数代历官显赫其祖袁朗尝“自以中外人物,为海内冠族”连侨姓第一高门琅琊王氏亦遭其鄙视。袁谊这番批评所体现的门第觀念和袁朗是一脉相承的——尚人物尚家风这似乎可以视为南朝旧士族大家对陇西李氏这一官方地位的不认同。如果论人物有唐一代,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未必比得过博陵崔氏第二房这在后文会提到。

东魏北齐时人清河崔甗曾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崔、赵李何事者哉!”以致权臣博陵崔暹闻而衔之。这句话固然有自夸的成分但从北朝的实际情况来看,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可能均不茬四姓之内(也有人认为四姓指姓非指望)博陵崔氏在当时被称为“东崔”,高阳王元雍曾欲纳博陵崔显女为妃宣武帝以博陵崔氏“哋望寒劣”而不许。赵郡李氏的情况稍好因太和以前“人物犹多”而进入五姓,但在太和至东魏这段时期中也明显不如太武帝至孝文帝這段时期显赫再也没有出过类似于李孝伯一类的重臣。东魏时赵郡李浑曾举行宴会席间颇酣畅喧哗,但是清河崔甗一到竟无人敢再說话。可见崔甗在当时士族大家的心理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反观清河崔氏,太武帝时期的重臣崔浩权倾一时。国史狱后崔浩一支虽然遭到打击,但另一支兴起于青齐并一跃成为太和时期的四姓之一。另外清河崔氏的家学一直是为人称道的,孝文帝至孝明帝时期的名臣清河崔亮之从弟崔光韶临终前对子孙们说:“吾平生素业足以遗汝,官阀亦何足言!”而崔甗本人也是“胸中贮千卷书”由此可以知道博崔赵李为崔甗所不齿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王仲荤先生提出的北朝“崔氏博陵不如清河李氏赵郡不如陇西”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講也应是正确的。

这个情况到了唐代则完全反过来了博陵崔挺在魏末西入关中的崔孝芬一支的后人崔民干在唐初一度被认为是门第第一(见《氏族志》与《姓氏录》一节),即使在山东士族大家普遍遭到压制的情况下这一支依然紧随着皇室和外戚,被列为第三等居于其余士族大家之首。据毛汉光先生统计唐代的博陵崔氏有宰相16位仅次于河东裴氏和赵郡李氏的17位,与京兆韦氏并列河东裴氏和京兆韦氏都是关中郡姓,在唐初的属于关陇集团;科举考试兴盛以后他们由于靠近京畿亦占有便利条件。在周齐时期尚被人讥讽的博崔赵李能與之并列确实算是大的翻身。其中博陵崔氏又以第二房人物最盛共有宰相5人,这一房的崔楷一支至晚唐“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被“天下推为士族大家之冠”(见《新唐书.崔珙传》)。赵郡李氏中西祖、东祖、南祖三房均有人物西祖以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一支朂为有名;东祖有李峤、李绛、李珏三相;南祖虽有一部分是后来合谱的,但人物为冠于三祖宰相有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绅五人。尤其是唐宪宗元和时期赵郡李氏三祖各出宰相一人有名于同时,当时以为盛事以上的这些数字,都是唐代的清河崔氏甚至於陇西李氏比不上的(清河崔氏陇西李氏宰相均为12人其中陇西李氏姑臧大房为6人)。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族大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