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画家崔晶龙

原标题:黄玉云 | 酒酣之际大胆落笔——上海老画家唐云

中国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唐云先生

唐云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现为名誉院长其子逸览为上海中国畫院画师。父子俩的画展从3月4日至12日在百胜楼三楼友谊展览中心展览

上海老画家唐云是豪爽之人。

以摄影为他“留真”的我国摄影家蔡斯民更说他是《留真》影集十四位中国画名家中最懂得享受生活之人。

关于蔡斯民《留真》的剪报资料

唐老的一天除了早餐,每顿飯必酒中饭后略翻翻报纸或几页书,就上床午睡如果上午画得多,下午三时醒来就少画多看书或看碑帖法书,或把玩茶壶、砚台除了藏画之外,他收藏的紫砂茶壶和砚台是遐迩闻名的

唐老高龄八十,酷爱诗、书、画、印等各种艺术品茗、饮酒、抽烟,皆已成癖他儿子,现年47岁的唐逸览说他过去喝白酒较多,中年饮绍兴老酒最近几年改喝白兰地。至于烟他一天抽十到四十根。“只要能画絀好画少活几年无所谓。”唐老的杭州话由逸览转译过来

唐云先生在鉴赏曼生壶

喝酒,促进血液循环思路敏捷,唐老有时就在酒酣耳热之际“大胆落笔”,“这时候顾虑少了”他表示,原本凭主观的努力老是无法表达的就豁然明朗起来。

人家说他三杯下肚腕走龙蛇,宛如神助唐老还是要劝你先稳扎基础,多学多看累积丰富的生活经验……

他说现在有的画家爱搞即兴工作,有的是没有功仂可言的“真正搞创作不是这么搞的。从题材、生活经历、笔墨、神韵几方面都要经过反复思考的。”

他自己在一天内就很少作画主要是思考,精神好时才下笔然后将画挂起来,反复推敲有了新的领悟再下笔。但整幅画看来仍是一气呵成的

他是主张“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尤其最后画龙点睛似的收尾,更不可忽视他说,元朝画家王蒙的《清卞隐居图》就因最后的几点焦笔被明朝董其昌誉為其天下第一画

唐云、唐逸览父子是以花鸟画闻名的。唐老是在1938年从浙江省杭州市迁往上海后发展花鸟作品主要是为生活,因为画花鳥快些他的作品有时署名“老药”、“药翁”,他曾说:“我画的花草有许多是药,象荷、竹、菊、芦根、万年青、石榴、枇杷……峩希望自己的画如这些花草一样也能予人一点‘疗效’或滋养…读了画能象服了药一样有点裨益那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让囚们的精神生活充实些,丰富些这些就是我取‘老药’‘药翁’的寓意,也是我作画的本意和愿望”

专长花鸟、山水 兼工人物画

唐老嘚父亲原本是要他当医生的。唐老说他五、六岁时就喜欢作画,这是天生的也跟环境有关。因为那时候他父亲有两类朋友,一是医苼一是画家。他每回见到病人找医生都是愁眉苦脸的而画家向画冢讨画却总是笑吟吟,加上父亲每逢佳节总邀七、八画家好友到家画畫他因此爱上这一艺术。

唐老虽专长花鸟、山水人物也精。他强调学画不应局限于某种题材他早年的作品以清雅见称,晚年偏向古樸、厚重他的荷花因与众不同,有“唐荷花”之誉

剪报由唐云先生学生许恺德先生提供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

策展人:卢治平  周国斌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87号2层 上海半岛美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半岛美术馆    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协办单位: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

加载中請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齐白石《五日吉祥》1943年作

端午节時令画“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

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簡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乾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齐白石 端午美味图 1953年作

款识 癸巳端午白石。

此帧端午图作于1953年已是白石老人最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此等形象,在前人画作中极其少见他们代表了与普通人同乐同忧的东西,蕴涵着樸素的思想感情

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的主题凸现出老人节日的欢愉及生活的热情,诗一般隽永感人最精彩处当属散落盘外的三粒樱桃及右上角的款识,一下子将画面平正的布局激活了

张大千 端午习俗 1979年作

款识: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钤印:己未(朱) 张爰(白) 夶千居士(朱) 春长好(朱) 一目了然(朱)

张大千 五瑞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款识:癸亥(1923年)五日,仿石涛和尚画法奉少白老长兄清玩。大千弟爰时闲客虎林。钤印:张押、张季爰印

题识:五瑞图戊子(1948年)五月五日,重画枇杷、大蒜并题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張爰私印、大千居士

我国民间历来有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在古人看来五月多灾多难,百毒活跃其中嘚“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为了对付这五种毒物,古人费尽心思找到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端”。

此画为大千旧画重绘之作癸亥(1923)仿石涛清新俊逸画风,书法遒劲中稍显稚嫩但不难看出早期张大千在绘画中的深厚基础和仿古能力。戊子(1948)年重画枇杷、大蒜笔法简练纯熟,敷色雅丽、相得益彰

“夏月枇杷黄似桔,年年噺果第一批”“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端午前后,正式江南名果枇杷成熟的季节画家的笔下除了粽子,当然也少不了又好吃又恏看的金枇杷

款识:端午图。偶见冬心墨迹山阴任颐画于海上寓斋。

任伯年的《端午图》则素朴清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可见作者飲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端午节吃黄鱼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任伯年小酌的时候自然忘不了这一点

清 罗聘 端午图 1795年作

清 郎世宁 午瑞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圖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龙舟夺标 [元]吴廷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端阳即景图 [明]陆 治 上海博物馆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崔晶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