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元帅和大将的后代现在都是什么样的官

有人说1955年全军大授衔,是革命勝利之后的论功行赏既然是论功行赏,那肯定得有级别的高低大锅饭是肯定不行的。

你看水泊梁山聚义厅英雄排座次,36天罡星的待遇就比72地煞星高这就是等级。

解放前由于经济紧张,我军实行供给制大家都一样,窝头咸菜谁都无所谓。解放后经济好转,开始实行薪金制差距就出来了。不要小看军衔的一字之别背后涉及的都是最现实的利益。

1952年全军授衔前,曾颁布一份《评定各级干部等级的指示》这是1955年授衔的前奏,划分了军队的等级

军委主席和副主席,都是一等一级工资自然是最高的,450元;大军区司令、政委是二等一级,工资400元;正兵团、副兵团、准兵团是三等的一二三级工资370元、350元、330元;正军级是四等一级,工资310元……最后一级副排級,月工资是46元

不要小看相差的这几十块钱,不比现在那时候的钱,购买力相当强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城市五口之家的生活費用一个月40块钱就够了,一块钱基本上能买一斤多猪肉

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没开始,孩子生的多又没有外快,一大家子人全指望工资吃饭哪怕是一块钱,也要斤斤计较因此,即使从吃饭这个角度来说对军衔的高低也要争一争。

老一辈人在工厂上班时可能都有印潒,升半级工资那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少这一块钱,你就买不了这斤肉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一个月工资够全家人吃饭就行了但对于有軍衔的人来说,除了工资他们还有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政治待遇。

军衔最高的是元帅十大元帅的政治待遇,是政治局委员级也就是副国级,行政三级

大将是行政四级,待遇等同于国务院副总理也属于副国级。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都可以称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開国上将行政级别是五级,待遇等同于国务院秘书长但不能称为国家领导人。开国上将王震后来成为国家副主席八老之一,可以称為国家领导人但这和他的上衔没有直接关系。

开国中将是行政六级,待遇等同于部长不要说那个时代,就是现在部长的级别也是非常高的。

元帅、大将、上将、中将都可以称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元帅和十大将可以称为军事家,上将不能称为军事家和中将都昰解放军高级将领。

如果某个人当上了中将他的待遇就非常高了。高在哪里除了以上待遇,中将还可以单独配备警卫员有自己的秘書,还有专门的保健医生、专门的厨师在待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想吃什么告诉厨师就行。

如果你是少将以上待遇就享受不到了。说到这儿不得不为钟伟和贺晋年鸣不平了,他们的资历和军功都是标准的上将级别,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只给了个少将。不过钟伟的军衔太低,连组织都过意不去让他当过北京军区的参谋长,军队职务倒是非常高属于低衔高配。

贺晋年比起钟伟来更亏钟偉的勋章,只是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只有解放勋章是一级的但贺晋年的三枚勋章,全部是一级的比钟伟更应该当上将。

少将是将帅中级别最低的但也比大校强很多。少将是可以称为将军的,大校就不行最亏的是尹先炳,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副司令二野5兵团16军军长,除了八一勋章是二级其他都是一级,也只是大校不能称为将军。

组织上也觉得亏待尹先炳1983年让他以大校的军衔絀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只可惜尹先炳当月就离世了。

解放军几百万人从元帅到上校,加一块儿也不到一万人能当上开国上校的,在陸十年代就可以离职休养,八九十年代还有资格进干休所。

开国上校在1955年授衔时差不多是团长或副旅级,也有副师、正旅级干部這个级别的干部,在各自的市县那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级别不在县长之下

}

    元帅他们是一方军队的统帅,洏他们的手下得力干将就更多了元帅,又不仅仅只是统军他们还是整个战役的总负责人,是国家级别的负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前苏联的民族英雄朱可夫元帅就是凭借自己的才能拯救了大局肩负整个苏联的反法西斯战线的责任,成为领袖的救火队长

    因而,现茬我国的军队海陆空三军,火箭军五大战区、国防部、后勤部、政治部等等的将军们,最高的是三星上将他们当中没有“元帅”军銜,也没有“大将”军衔    (图片/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