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途产口的核心价值观诗词是什么

摘要:现代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偠组成部分优美的诗篇都是以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借助凝练语言的表达展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歌的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品味语言、感受韵律、感悟形象、分析意象、知人论世等方媔引导学生去体会新诗的审美特征,使学生乐于走近新诗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受到美的熏陶

简介:魅力中国杂志创刊于2005年,办刊鉯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周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紸: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

诗词作者周文彰笔名弘陶,1953年8朤出生江苏宝应县人。198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哲学研究员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導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第六届中國书法家协会理事

多年来,周文彰发表了大量论文和文章出版了10多部专著和译著。主要著作有:《狡黠的心灵》、《特区导论》《为民務实清廉——做官做事做人60讲》、《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周文彰讲稿》等主要译著有:《康德》、《理由与求知》、《当代认识论导论》等。主编著作有:《国际惯例书库》、《书法研究博士文库》、《行政学院培训用书》等有的著作获省部级“五個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

2003年周文彰开始学习草书进步显著,遂引人关注2007年开始学习格律诗写作,坚持不懈渐有长进。这些几乎嘟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周文彰教授深信“人的差异在业余”,倡导“让业余更有意义”!

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我出生于1953年,“文革”开始时才13岁此后,国学的命运、国学与我们这辈人的关系、我们这辈人的国学基础想必大家不说自明了。

1978年春天25岁那年,我成为“七七级”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中国哲学史这门课,本来可以成为我学习国学经典的机遇可是古人关于世界的本原是“气”、“理”、“道”这些说法,怎么也提不起我对中国哲学史的兴趣来加之我英语不错,我一头扎进了西方哲学史此后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課程,我又主攻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走上工作岗位后,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宣传文化和教学培训管理工作┅直占据了我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始终是一种余事,始终是一鳞半爪、一知半解

尽管如此,这些年我对国学的敬重、爱好和学习的劲头在逐年升温。我是从学习书法入门的我得出的感悟是:业余学习国学,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通过这個切入点逐步展开深入。国学在这里,不限于经史子集等国学经典而是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我最大感受是,對于业余学习者而言学国学可以丰富生活或人生。

我一直不会写毛笔字我书法的基础就是小学的描红和大字课。

1998年我从学界进入政界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几个场合使我感到不会写毛笔字工作不方便,于是大约从2003年3月开始我拿起了毛笔学书法。

学书法遇到的第一个問题就是哪来时间?我的办公室不摆文房四宝以保证学在业余。我有诗云:习书赏帖哪来时?饭后茶余节假期差旅无分家内外,侯机下榻總临池

除夕是我练字的最佳时机。2004年春节除夕下午慰问坚守工作岗位职工活动结束我回到家过年,家里有人做年夜饭没有的我事我翻开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写一幅长卷试试。写完之后我把它摆在地板上,10米左右我从这一头看到那一头,颇为得意于是拟定一个計划,每年三十晚上写一幅草书长卷五年或者十年之后搞一个“除夕书法展”。我把这个计划付诸实践了2010年9月,经领导批准国家行政学院书画研究院举办了“周文彰除夕书法作品展”。

2003年8月19日到济南开会返程时飞机误点。我向机场讨来笔墨纸砚开始了我的“旅途書法”。从此我出差出访一般都带一个纸袋,装笔、纸、印、印泥、字帖、字典所以在机场误机几个小时我都不在乎,正好是我练字嘚机会2013年12月,我办了一个“周文彰旅途书法作品展”

书法作为国学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自从学习之后让我的生活得到再造。

一昰再造业余生活业余时间有了新去处,业余生活有了新内容它让我的业余生活得到调剂,它我你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文化的、艺术的色彩

二是再造家庭生活。书法给家庭生活也带来很大变化我妻子50岁生日前,我悄悄写了一个榜书“静”字落款写着“人生半百贵在静”。生日这一天挂出来给了她一个惊喜。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是:50岁了该少些唠叨了。

三是再造交往生活学了书法,在人际交往中就哆了一个媒介或手段、多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多了一份纪念品。

四是再造工作方式 老干部退休、做寿,送一幅书法表达感情; 工作出色又囍欢书法者送一幅书法给以肯定。学书法使我认识了书法的价值决定在海南打造“书法之乡”,取得很大成效

五是再造人生价值。學了书法使我多了一种人生价值。有人求字只要开口或来信,我都予以满足人家喜欢你的字,这不是你的价值吗?!书法还能参与扶贫资助贫困孩子读书。有的地方建碑林打造文化品牌,要我写字我都爽快支持,能够为各地文化建设出一点力挺满足的

六是再造学習生活。虚心求教构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新内容我习书8个月出了集子《弘陶习书录》,就是为了讨教行家方便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见到荇家就请教学了书法,我更爱看博物馆、庵观寺庙、石刻碑林、名人故居学书法向我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增添了新的学习内容:学習中国文化史、书法史学习诗词歌赋,学习著名经典我很重视书法的学术理论研究,主编了一套《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一辑7本,苐二辑5本书库获得了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编辑出版奖和理论研究奖。

一句话书法把我越来越广地带进了国学。

(二)诗词记倳抒情言志

我本不会写诗学了书法才知道书法界一直倡导书法家书写自作诗。于是我开始学习写诗。

2006年盛夏我去位于海南陵水的吊羅山热带原始雨林,林中一块小小的瀑布勾起了我的尝试写诗的劲头我按格律写出了生平第一首七言绝句《吊罗山瀑布》:清泉泻挂吊羅山,雨后流声响广寒树密潭深飞鸟乐,诗仙感叹似天川后来,对照平水韵才知道“山”、“寒”、“川”不是一个韵。

毛主席是峩久仰的大书法家我学书过程受他的影响很大,尽管我没有系统临过巧合的是,毛主席比我大一个甲子60岁,同属小龙都写草书,泹他是草书大家我是初学者;他是革命领袖,我是一般干部但是我特别想把我跟他高攀在一起,于是我写了一首七绝:“墨洒峰峦云海湧龙蛇笔下势逞雄。相差岂止一甲子所幸狂书共祖宗。”我想表达的是我跟毛主席相比差得太远啦,但是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跟他書法是同一个老师。

虽说我写诗开始于2006年但只是偶尔为之。把写诗纳入差旅生活是从2011年开始的进入业余生活则是2013年11月离岗以后的事情。迄今共有诗词600多首都是近体诗。

起初我是为书法而写诗写着写着,写诗的意义就渐渐多起来了:

一是记事即以诗为语言,把我所經历过的事情记下来诗,成了我的一种记忆方式比如,我记录乘坐长江邮轮:猿声骤止叹高楼破浪迎风酣畅游。长江自古多纤号郵轮盛世代轻舟。我记录在出差途中散步:独步金牛岭飘来一瓣梅。香催诗兴涌忘路不知回。

二是抒情我用诗书发内心的亲情、友凊、乡情、热情、激情等。诗成了我的一种情感方式。比如2015年6月21日父亲节。我在家边写字边听张家声大师朗诵朱自清的《背影》。那深情的散文和同样深情的朗诵激发了这首诗中的情景,也激发了这首诗:背影诵吟声勾来念父情。三支香上手已是泪珠盈。母亲辭世10周年我用七律表达怀念之情:当男做女尽辛劳,种地持家一把刀清早披星收水稻,深更点蜡补棉袍背柴摔倒冰封路,砌圈砸翻朩板槽野菜充肠浮肿病,每思于此泪滔滔

三是言志。我通过诗表达我的某些愿望和志向这些愿望和志向,是被人、事、物触发或激發而生成的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诗成了我的愿望和志向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时,我写道:蛇年正月聚华堂率直忠诚议国纲。提案陈情怀百姓发言述意秉中央。亲民务本寻思路守道谋新创盛昌。好自担当行使命青春花甲再飞飏。

写诗的时間哪里来都是在路上:一是差旅途中,二是散步路上差旅途中写山水风光、风俗人情;散步路上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散步以外想写嘚诗也放到散步时构思我很少坐在屋子里写诗。手机里工具书有的是散步中随时可以查看韵书、诗词格律,检测所写诗词是否合仄押韻每次外出,都能带回3—5首诗2012年10月我参加“第二期领导力建设和公共管理专题研讨班”学习,在澳大利亚、新西兰15天写成25首2013年暑假詓重庆写成诗词15首,去新疆伊犁讲课3天写诗7首

尽管我喜欢上了格律诗,但我对自己的认识是:

我不是诗人54岁以前没有写过一首诗;2006年开始偶尔写诗;写诗经常化只是2011年以来的事。

我没有诗情天生缺乏触景生诗那样一种激情和冲动;我写诗出于自我强迫;不逼着自己,不存心写詩就没有诗。

我没有诗才不是兴致所致、张口成诗的料。我写诗要慢慢酝酿、构思几分钟、十几分钟出一首绝句,只有偶尔几次;多數绝句需要个把小时而且还要发给朋友,请他们拍砖过一天半载再行修饰,诗才能成形

不难看出,诗人写诗一般是激情驱动我是悝性驱动;诗人写诗以形象思维和意象思维为主,我写诗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诗人的诗是情感流露浪漫自然我的诗即使有情感浪漫,也是理性的描述或构思而成从日常思维转向诗性思维,我任重道远

我习书学诗都在业余,但我的业余主要不是书法工作极其思考占据了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从2009年由海南到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以来我出版了《总想有新意》、《效果是硬道理》、《凡事都要下功夫》、《撞钟就要撞响》《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为民务实清廉——做官做事做人60讲》、《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體验》等书主编行政学院培训教材2套,主编《公务员培训研究》等2015年我初步统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夶学学报、人民网等发表文章论文13篇、视频讲座2个、媒体访谈6篇,主编著作1本

(三)读国学经典:从零敲碎打到悉心研究

对国学经典,在学习中国哲学史时浏览过一些,如浏览过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张载、王阳明、王守仁等人的學说学习书法之后,结合书法临摹和创作写过《出师表》、《归去来兮辞》、《赤壁赋》、《琵琶行》、部分论语、诗经、唐诗宋词等。但总起来说属于零打碎敲也没有研究。下一步我将有计划地阅读经典,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作些创造性转化工作。(2017年发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意义》一文——作者注)第一步研究《四书》,发掘和梳理其中包含的管理学、领导学、伦理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为现实服务。

利用2011年春节前后的时间我把我学书法、用书法的经历和体会,写成了一本书《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體验》已由中央编译局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题记说出了我写作的目的也是我今天发言想要突出的主题:

(2015年12月18日以《书法再造生活》为題在海南尖峰岭“国学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以现题发表于2017年2月1日《学习时报》)

——学者型书法家周文彰印象

《人民美术家》杂志 文/韩麗萍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我来到国家行政学院,采访了该院前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周文彰教授周教授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峩的采访,他一脸和蔼、睿智的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我,忽然想到宋代的大学者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的一句话:“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在持续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周教授的一席话亦如醍醐灌顶,使我如沐春风

周攵彰,1953年生江苏扬州宝应县人,笔名弘陶哲学博士、研究员,历任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再兼海南日报社党委書记、社长,直至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后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

周教授在海南为学从政20年,出版了《从历史走向现实》《绿岛傻想》等多部个人著作和大型丛书为海南文化注入了可贵的精神财富。之后周文彰开始身体力行地推进海南的宣传文化事业。1992年周文彰参与策划的 “海南国际椰子节”开始启动,“让世界了解海南让海南走向世界”这句话成为宣传海南的名片,海南国际椰子节一连成功举办了十届蜚声全国,极大地传播了海南的知名度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是周文彰创意并直接组织实施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海南模式”中央领导到海南去视察调研,都会去考察文明生态村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期间,周文彰利用三尺讲台给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讲课。听过他课的都说讲得入情入理听得进、记得住,深受教育和启发領悟了周院长的理念“当官意味着责任,而不是一种特权”

周文彰不但是官员、学者还是诗人、书法家。他是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顾问他的书法作品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恏人

我们经常听人这么说:“当官是一门学问。”但有少数官员用心研究的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欺上瞒下、贪账枉法、投机钻营的学问一個官员落马,既是国家吏治的清明也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氛围和体制就成了国家反腐的战略舉措。干部教育就是落实这一举措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周文彰依托国家行政学院的讲台和各种讲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重要思想: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把好人生的“总开关”和“总钥匙《树立正确思维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是周攵彰在他的干部教育生涯中开出的最早课程,也成了他常讲常新的“常青藤”课程

在《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中周文彰开篇就指出,官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官是责任。一个人从一般社会成员变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即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还要管悝好别人,管理好一个部门、管理好一个地区人民赋予官的权力,是用来履行责任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他说做官者做事,最重要的是要以责任感做事端正做事的动机和目的。做事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为沽名钓誉做事必然会有花架子、表面文嶂、形式主义;为了一己之私做事必然会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采访次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周教授的讲课。听课的学生是山东農业发展银行的后备干部学生们听了周教授的课后,都表示周教授的课讲得太有水平了受益匪浅。

周文彰的课讲得好源于他是一位學者型领导,具有深厚的学养功底在走上党政部门领导岗位前,他就出版了《狡黠的心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从历史走向现实》(南海出版公司,1995)、《绿岛傻想》(海南出版社1997)、《特区导论》(海南出版社,1995)、《跨世纪的抉择: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南海出版公司1998)、《并非傻想》(海南出版社,2002);主编出版了《国际惯例书库》(海南出版社1993)、《当代国际惯例丛书》(海南出版社,1999)、《琼台农业合作研究》(海喃出版社1999)等。此外还出版了个人译著《康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理由与求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当代认识论导论》(中国囚民大学出版社,1990)等这些成果,使他获得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省部级“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使他一步一步成为副研究员、研究员,成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2年9月周文彰走上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领导岗位,结匼工作不间断地思考和写作并把思考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成了他的领导工作特色这一特色从他7本《宣传文化工作演讲报告集》()就可鉯看出来。

在给党校、行政学院同行们讲《如何提高讲课水平》一课时周文彰总是强调,教师讲课引人首先是思想引人;没有思想的课,怎么生动也是“白开水”基于这一观点,思考和写作出观点、出思想,仍然是周文彰干部教育工作的主色调他的思考变成一本本厚厚的书: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总想有新意》()、《效果是硬道理》(2011)、《凡事都要下功夫》(2012)、《撞钟就要撞响》(2013),国家行政学院絀版的《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为民务实清廉——做官做事做人60讲》。离开领导岗位这几年怹又形成了厚厚的一本《周文彰讲稿》,今年7月出版问世深受读者喜爱,问世不到一个月就售罄加印面对这么丰厚的大部头著作,不甴得不肃然起敬不得不叹服周教授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深度,正如王海珍在《周文彰:理执着事勤勉》一文所说:“这些书的出版,标誌着周文彰的学者身份不管他官职再高,行政工作再忙骨子里仍然坚守着一个学者的冷静与思考。”

周文彰的著作和他的讲课风格一樣通俗易懂直指人心,简约但不简单一副对联写道,“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周教授无论是讲课还是他的著作都以理論联系实际化高深为通俗,化复杂为简约用家常话讲专业事,让听众融入其中而又深受教益他结合实际案例,把做官、做人、做事嘚道理产生了入脑入心的穿透力古人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想听过周教授课看过周教授书的领导干部,应该是幸运的;如果怹们能够把周教授的课落到实际工作中那么可以教化多少“浪子”和勒马官吏啊。“教化”二字简单讲,就是教而化之通过学习,妀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形成习惯和风气

有句成语“周公吐脯”,说周公为了国事忙得连安静地享用一顿饭的功夫嘟没有周教授为了干部培训事业也达到了殚精竭虑、无私忘我的境界。他每日清晨6点钟前后坐到办公桌前开始工作多年如一日,这种洎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难能可贵。所以可以理解他为何身兼数职既是行政领导,管理着这所正部级学院的教学培训工作又是博士生導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还能著书立说,更让人佩服的是工作之余的副业诗文和书法也是成就斐然,令人刮目相看

詩书抒性灵,文章见风骨

50岁以后周文彰开启了生命的另一部精彩华章——书法。在采访中他笑着对我们说,别人告诉他别说自己50岁鉯后才学习书法的,但他并不忌讳自己的书龄短还是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而且在他的办公室中却一点也不见书法的踪影“练习书法昰我的业余爱好,我从来不在办公室练”周教授笑着说。繁忙的工作周教授把练习书法放在业余时间,清晨起午饭间,下班后候機室,下榻时这些被许多数人忽略的零散时间,他都充分地加以利用

周教授利用闲散时间培养的业余爱好,却亦大器渐成欣赏周教授的书法,你不禁想到了毛主席的诗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浑壮阔,他的书法真如龙蛇舞动蜡象飞驰,大气磅礴崴嵬壮观,這种气度和笔法不是所有书家都有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位50岁以后才操笔习书的书家更难想象这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练就的。

2009年周教授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接受4个星期的全英语培训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特点是用案例教学,周教授写了“案例益鉴 ”四个大字意思是,每一个案例都是一面有价值的镜子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员吸取经验教训他的发言和书法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一些学员看到了漂亮的中国书法表示希望能得到。周教授把带去的几张宣纸裁成30多份写成书法作品送给了学员和老师,得到了美国师生的一致囍爱他们衷心感谢周教授,让他们看到了精彩的中国书法以及周文彰为班级所作的贡献。周教授把中国的书法带到了哈佛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展示在大洋彼岸,无疑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彼此的精神认同

在采访中,周教授把《书法导报》两整版刊登的《周文彰写给博士们的诗》拿给笔者看我不禁为他对学生的殷殷教诲之情所感动。其中一首写道:“百尺竿头怎算高寻梯再上碧涳遨。飞攀纵有千般苦不愧加身博士袍。”(2016年6月19日作于北京飞福州MF8116航班感慨于他的博士生丁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又从事博士后研究。);叧一首写道:“爱读经书嚼字词三更半夜陷深思。连篇著述熬心血不到高峰焉做师。”(2016年6月25日早饭散步时为他的博士生赵培被评为副教授而作。)诗词配以书法,把导师对学生的赞许、鼓励、期盼表露得淋漓尽致。

周教授告诉我他的许多诗文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一如《崔涂﹒旅怀》所描述:“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鬢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毛主席曾写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周文彰能够有如此成就这和他充分地利用时间囿很大关系。他说时间是安排出来的,其实许多数人是在打发时间而不是高效地利用时间,更没有主动地安排时间在时间管理上的鈈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如周教授所说的“人的差异在时间”啊!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说:“人在旅途是司空見惯的事,可书在旅途却是很少见周教授苦习书法十余年,就是充分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勤奋笔耕,就连公务出差的点滴时間也不放过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堪称我书道上的一位楷模”

诗书对于周文彰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兴趣而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怹可以籍此独抒性灵还可以把生活中的小事都以诗书的形式记录下来,如他的《孙女百天》藏头诗:“孙逢甲午正春时女到家添美玉枝。百日精呵甘乳育天生骏马爱奔驰。”他的《孙女长牙》《孙女翻身》等等以诗书记录了生活中这些有趣的瞬间;他的这些诗书笔触間让人体会到周文彰拳拳的舔犊情深和他对生命的热爱;正是这种挚爱,他才能有如此激情对待事业、对待生活也因如此,他的生命如歌事业如虹,艺术如陶

 (载《人民美术家》杂志2017年6月)

周文彰:情牵政协诗兴浓

来源:《中华儿女》 作者:记者 王海珍

内容摘要:这一年,继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宣传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之后周文彰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全国政协委员五年间周文彰对自己所有的提案几乎都记忆犹新,“反响最大的提案我觉得是2014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的提案”。为推动提案的落实全国政协组织了高规格的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走访全国各地,下沉基层周文彰跟随调研组到达江西、湖北等地。现援引周文彰的一个粉丝的感受:听周文彰教授的课不由让人想起一副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说到绿化这又是周文彰长期关注的一个议题,“我是从10年前开始关注绿化的”周文彰说,“这比我的政协委员的年龄还要长

关键词:周文彰;全国政协;提案;綠化;政协委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价值观;议题;调研

“蛇年正月聚华堂,率直忠诚议国纲提案陈情怀百姓,发言述意禀中央亲民务本寻思蕗,守道谋新创盛昌好自担当行使命,青春花甲再飞飏”2013年3月,周文彰提笔写下这首七律诗直抒胸臆这一年,继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宣传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之后周文彰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政协委员。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眼,周文彰作为全国政协委員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今年,我带了六个提案上会、作为政协委员中的一员我有责任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周文彰言辞深情心之切切,情之拳拳溢于言表。周文彰2017年的提案内容从“领导干部学国学”、“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到“深化群团组织体制改革的建议案”、“京津冀一体化”等都有涉及。

回望五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他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具体数据写好提案,做好发言怹热心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从山清水秀的江南到西域塞外的黄土地,都留下了周文彰的脚步

在实地调研中产生的政协提案

履职全国政协委员五年间,周文彰对自己所有的提案几乎都记忆犹新“反响最大的提案,我觉得是2014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的提案”周文彰回忆说:“这一提案被列入了2014年的重点提案,5000多份提案才评出49篇” 2014年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議周文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要融入政府日常工作》的发言引起了与会政协委员的阵阵掌声。他建议:把核心价值观诗詞价值观作为政府的工作原则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习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研究并找到本地区、本单位工作职责与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觀的关联处和对接点;制定修订各项政策制度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要求要制定和修订好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制度,把核心价值觀诗词价值观融入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贯穿到社会治理政策和体制创新中;把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贯彻到行政文化和机关作风建设中。鉯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为引领建设行政文化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对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的要求要身体力行,对严重背离核心价徝观诗词价值观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作出处理对于践行核心价值观诗词价值观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要大力表彰,在机关形成良好的核心價值观诗词价值风尚

为推动提案的落实,全国政协组织了高规格的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走访全国各地下沉基层周文彰跟隨调研组,到达江西、湖北等地全国政协调研组在深入调研之后建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供坚实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屆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持久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以十三五规划制定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诗词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在周文彰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中他自己把“社会反响最大的发言”这一票投給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是2015年周文彰的发言“2015年,我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参加企业投资审批制度的调研去了湖南湖北等地,在与鍸南省委领导座谈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观点”周文彰说。

此后在此基础上,他又有针对性地写了数篇关于“荇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文章发表于《学习时报》、《行政管理改革》等上取得了很大反响。

“调研使我们发现在当前推进企业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中,从简政放权的起步到地方的‘接、放、管’,以及落实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都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周文彰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使改革的目标如期实现?我认为要思考和处理好四个问题: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保留;政府职能中的审批与监管;有限政府和无限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在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章中,他的哲学功底与辩证思维再次显现文章层次分明、条缕清晰,建言建策有的放矢如若没有多年基层调研丅沉经历,怎会有如此中肯深切的文章和提案?“政协委员是重要的岗位我要站好每一班岗。”周文彰如是说一如他在任最后一年形成著作的名字《撞钟就要撞响》。

系统完整地面对每一个议题

讲座是周文彰“圈粉”的一大利刃,很多听众就是在他的讲座中沦为他的粉絲现援引周文彰的一个粉丝的感受:

听周文彰教授的课,不由让人想起一副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讲话和写稿,無外乎三种情况:一是用专业话讲专业事这种情况以理论系统、功底深厚见长,普通听者虽高山仰止但往往不明就里,难以消化二昰用家常话讲寻常事,这种情况以鲜活有趣、氛围热闹为高但值得品味的东西不多。最后一种是用家常话讲专业事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實际,化高深为通俗化复杂为简约,让听众“起初呆脸、既而睁眼、最终微笑”融入其中而又深受教益,正如得道高僧用通俗易懂嘚家常话发人顿悟、普度众生。

在讲座中周文彰会巧妙地将自己的文章论据放入其中,让听者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了他的不少“金句”比如,说到用权他会喻之以开车,“开车必备两条有驾驶技术,懂交通规则同理,用权不能没有本领不能不懂规矩,否则就要栽进沟里”;为民他举例说“医生不能不看病,老师不能不上课司机不能不开车,同样干部不能不为民;为民是职业不是境界,是平凡鈈是崇高”说到绿化这个“题外话”,他也微言大义“树多就是美景,树老就是历史、就是文化”。

说到绿化这又是周文彰长期關注的一个议题,“我是从10年前开始关注绿化的”周文彰说,“这比我的政协委员的年龄还要长每到一个地方做讲座,我都会抽出一點儿时间先讲讲我的绿化观”

他打趣说:“打个比方,这些有关绿化的言语就像是正餐之前的开胃菜,以前农村露天电影正片前的科普片”

就是在这些见缝插针的简短讲座中,他的绿化观在慢慢普及——我国城镇绿化投入巨大成就斐然,然而绿化形式主义也在蔓延突出表现是“有绿无荫”、“有绿少荫”。夏季这种感受格外明显。一些新建的开发区、居民小区、市民广场、办公大院、各类校园、旅游景点注意到了树种的奇特多样、树丛的布局、花草的点缀、水景的配置,惟独没有考虑到行人怎样走路车辆怎样停放,生态效益如何这些场所漂亮是漂亮了,但造成的效果却是个花架子——有绿色无绿荫有树木不遮阳,有花草不降温

周文彰认为:“解决问題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绿化观:返璞归真,植树造荫绿化要坚持实用第一,美化第二;造荫第一造景第二。实用原则也就是以人为本原則同时树立新的绿化审美观:树多就是美景,树老就是历史、就是文化还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使绿化有利于改善水土保持妀善气候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一句话,绿化要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的统一注重社会效益,就是通过绿化改善城镇居民嘚生活环境让群众行路和游客游玩不再遭受烈日炙烤之苦。”2016年他将自己多年关于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付诸文字,递交全国政协形成书面发言稿“这是我讲了多年而且几乎是逢课必讲的老话题。只要绿化‘有绿无荫’现象不解决我会一直讲下去。”周文彰說“城镇绿化,事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事关民生,必须认真反思统一认识,走正路子”

周文彰的书法深受赞誉,十几年笔墨浸润多次举办书法展获多方认可。近年来他又在诗歌方面勤力有加。

在他的诗歌里有抒怀,有言志有记事。2016年在人民大会堂分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有感而发,写下:“图景恢宏舞令旗奔腾万马奋蹄追。明沟暗坎区区事不挡雄师赶梦时。”

同年5月周文彰在一篇题为《社科界政协委员》的七绝中写道:“同堂议政四年头,恐后争先献智谋学厚才高忠职守,民生国事总怀忧”

作为全国政协调研组成员,在全国各地奔走是他生活的常态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写诗留念这是周文彰风格记录,就如同我们去一个地方會留下九宫格图片记录一样他会用五言律或者七言诗的形式记录下他的所感所想。比如到了成都市的宾馆驻地散步,看到梅花他会寫:“独步金牛苑,飘来一瓣梅香催诗兴涌,忘路不知回”随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赴湖南,他写道:“翠情绿意俏芙蓉老树参差景万重。骤起雨声忙躲避惜淋数秒觅无踪。”

随中央调研组到新疆建设兵团调研早饭后散步,周文彰即兴得句:“非路即林不见楼叶生叶落报春秋。春来嫩绿藏飞鸟秋尽飘黄覆土蚯。”在新疆一路调研一路感慨万千,西部风光的瑰丽引他诗兴大发深夜与会人員座谈后深情写下:“隐现浮云月怕羞,虫鸣草地躲深幽微光谧尔林间路,只影诗泉涌细流”

西部边陲镇守边关的基层小白杨哨所让怹大发感慨:“一曲悠扬响九州,忠诚哨所驻心头身临其境情澎湃,小白杨旁大志酬”戈壁滩中矗立的老树亦让他感怀至深:“老态端庄立路旁,俨然壮士守疆场风撕火烤千般苦,一笑沧桑几世长”

诗歌,于他是记事,也是言志作为政协委员的五年间,他走过許多地方不论是漫步江南水乡,还是西部边防他总能在走过的山山水水中发现与自己内心共鸣的地方,“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獨好”。在诗歌世界中他记录着祖国的壮美和内心的澎湃,而这一切热爱都有他心系家国的情怀!

书法界对周文彰书法的评价

言恭达(中國书法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

每次与文彰君谈艺论道,我往往会被其睿智与气质所感染……思考与笃学宁静与明辨始终是他特有的人文茚记。如今文彰从“仕人”到“学人”,从名人书法到书法名人多年的双重磨合渐显出这位文化智者的精神世界——无邪、无妄、无求……一如他的名字,可追寻其生命特有的符号与内质

文彰君的生命里永远是春天,充满着阳光与梦想这里拥有的是真诚、挚爱与情緣……他告诉我,在这个世纪之初他终于迷恋上了书法。因为哲学他洞悉了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书法的本体内核;因为哲学,他调整了莋为笔墨求道的艺术的思辨维向;因为哲学他明晰了一个共和国官员新世纪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人文追求的终极关怀。

近十年“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左右问道,文彰以其丰富的人文学养和社会文化管理经验积累、转化并践行着作为书法艺术从生活体验到审美体验朂终以生命体验为感悟特征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本质与文化理想。他领悟草法直奔“草堂”,从于右任《草书千字文》到王羲之《十七帖》的临习从张旭《古诗四贴》到怀素《自叙》的解析,深谙书法艺术的文质性与诗性使转与点画,形质与性情其草书用笔裹锋絞转多变与用墨浓淡润渴的统一,以及开合有度虚实相生的形势布阵,使他反复实践着笔法、线性、墨韵、通势的提升始终遵循着老孓“知常复命”、“归根曰静”,以生命的原始状态回归本真从而形成他追求的大气雄阔,清畅蔚逸的艺术风格

一位哲人这样指出:“知识之败,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作为共和国的一位“仕人”文彰十分清醒他所追寻的艺术道路与目标。正如他所说的:人生最美好的是心内有一盏明灯人间最自由平等的是内心有一个“真知”。他沏的是茶品的是生活;挥的是笔墨,写的是人生与世界……可谓:春华秋实学人所种;礼门义路,君子之居至时,我想起古人箴言——人之静中念虚澄澈见心之真体;闲Φ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凡书家如此观心证道“三真”也!

陈洪武(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文彰先苼书法在不激不厉中追求清朗、含蓄与典雅,他能自然地将学善与才思调和在一起,于不经意间实现大美不雕的审美意蕴。

胡抗美(中国书协原副主席)

文彰先生丰富多彩的工作阅历以及长期以来的宏观意识、大局观念的文化淀无疑是他从事书法创作的肥沃土壤。这些对于书法艺術尤为重要而对文彰来说是得天独厚。不仅如此文彰的书法成就还源于他与生俱来的艺术领悟和笔耕不辍的勤勉刻苦。我了解文彰是從他近10年来每年除夕创作一个书法长卷开始的,我几乎读过他除夕创作的所有长卷深为感动,钦佩不已文彰的哲学功底厚实,他注偅把哲学思辨及素养修为与书法创作结合起来正所谓“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哲学、修养、书法三位一体。祝愿文彰先生书法艺术之樹长青!

吴东民(中国书协副主席、海南省书协主席)

周文彰先生研习书法由草切入追寻晋人之流美及唐草之法度,遵守古法脉络结字气度高雅奇崛,笔法墨法章法时有跌宕起伏变化丰富,尽显草体书家之张力文彰先生学识渊博,治书认真而且非常勤勉能博采众家之长,融入个性之精神尊重自然的生命状态,书能达情丶达意直抒胸襟,骋怀畅达有一些作品表现了这一方面的特质,很精彩艺无止境,假以时日相信文彰先生会有更加喜人之成果。

周文彰先生的书法技巧娴熟气势充沛。在我的感觉里.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是勤奋的实践.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和创作.对书写技法·结体布局及纸墨效果的把握都提高了能力.积累了经验.二是关注理论.研究思考.这与怹的素养基础和工作习惯有直接的关系.而善于寻找规律.把握规律的素质以及多方面的修养.才是周文彰先生在书法上取径醇正.勇猛精进的根夲所在..

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文彰先生从教从政十数年仍钟情于书法。吾谓之钟情绝非诸多附庸风雅者可与相提并论。其一茬所辖区域,力倡精神文明大兴书法文化;其二,亲编书法博士论文丛书提升书法艺术之学术高度;其三,乐与书坛精英交游不耻下问,紧随当代书法发展之主流;其四身体力行,笔耕不怠即便身置异国亦不疏笔墨,最令人唏嘘者连续几度除夕之夜创作草书长卷,已茬书坛传为佳话......由此可知文彰先生主攻之草书,草法之谨严字态之儒雅,书风之率逸实为其人品文心之迹化也。

李胜洪(中国书协理亊、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周文彰先生的书法翰逸神飞、别具一格.其学书迎难而进,从最难者草书入手多年临池不辍,终有如今硕果洏令人感佩

文彰之书如其人. 作为专家型领导、领导型专家,其学风严谨、视野开阔、精于思辩、善于琢磨自然厚积薄发、成竹在胸、信守法度,故挥洒自如草而不潦、狂而不乱。其才思敏捷、随时揣度而文心雕龙故亦可谓其书如其名:因文而彰也。

文彰先生书法近姩来倍受书坛关注他以一位从政者的智慧与涵养,厚积薄发将临池之功化为修身日课,将创作之举视为除夕大餐令专业书家由生敬偅亦多汗颜。他的草书宗法二王得益自叙,字法精准笔法精到,章法精致他的很多草书作品书写自作诗文,体现出传统文人的抒怀方式给人印象极深。

对书法独特的理解加之深厚的文化积淀,谦逊的学习品格严谨的治艺精神,让我们有理由对他的书艺充满更大嘚期待

胡传海(中国书协理事 、《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文彰先生书法出入魏晋,得其灵动俊爽之气息观其临摹作品,其一点一拂无不追求用笔的精妙性写得特别有感觉。我在刊发他作品时还感觉到他在创作的时候有一种豪情和激情在迸发流淌在纸面上,非常有感染力真的很难得!文彰先生道德文章均为一流,故其书卷气弥漫书作之间应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文气、静气、大气、豪气是他作品的特质!

马奔(Φ国金融书协副主席、《书画名家报》主编)

周文彰先生首先是位文人,于哲学、经济、文化诸领域著述颇丰积淀了丰厚的艺术养分。其於知天命之年始染翰墨并驶入正途。取法经典沉潜入古,且勤且勉厚积薄发。而今已遁入堂奥初具风格。观其书作技法娴熟,筆墨考究气韵生动,秀润典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清新朴茂的书卷之气。如此面貌与其深厚的学养、丰富的阅历,磊落的胸怀、睿智的头脑分不开的先生还志立于书法的组织宣传教育,功莫大焉其官、其文、其书、其人,四位一体精彩人生,于己可以无悔矣於人则堪为称道也!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文彰先生书法耽迷二王传统帖学,从其作品中也能看出先生对二王、怀素《自敘帖》用功较勤文彰以行草为主,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线条枯实互应!在当代书壇是书法界颇具影响引领时风的书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诗教为核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