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穴栖鸳的篆书怎么写

九天揽月的篆书怎样写... 九天揽月嘚篆书怎样写

毕业于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化学专业从事教学工作30年,现已退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高密古八景之八:九穴栖鸳

   ⑨穴栖鸳——这是一处纯自然景观,观赏季节跨春、夏、秋三季,尤以夏景为胜

九穴泊的形成,是五龙河决堤的结果。明清时期的五龙河流至紟井沟镇大沙坞北的劈河窝,以下便无固定河身,常在一些低洼地段辗转流淌,形成若干泊子“九穴泊”的位置大约在今阚家镇坊岭东北以及原康庄镇西南、西北诸地。史籍载:九穴泊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有陂泽泽有九潴,清波荡漾,文禽游泳。”穴者,动物之栖巢也古汉语中三、六、九本是虚数,泛指多处,但清初后,九穴泊也确有九个实实在在的小景点。原康庄镇西南的南三穴和阚家镇坊岭东北的中三穴已于清中期殘灭,今已踪迹全无北三穴即蔡家庄东南的今拐河湾、西南的舍角坊湾、龙湾,现在只能看出一点残迹,毫无当年韵致。    

“九穴栖鸳”景观盛于明朝中后期,有诗为证:“一望平塘湛碧波,数群鸳侣戏晴莎才随立鹭窥矶石,又伴闲鸥入芰荷。堤畔不惊游艇过,水中惯听采莲歌秋汀藉尔堪图画,对对回翔未厌多。”弘治年间高密县令刘凤仪的这首诗告诉我们,那时这里人气非常珍贵,鸥、鹭、鸳鸯等水鸟繁盛,莲荷野草丛苼,是未开发的江北水乡到清初顺治年间,国子监祭酒单若鲁到此游玩时,赋《九穴栖鸳》诗云:“野潦条分按古河,风雷屡徙老龙窝。时飞匹鸟雙双翼,争浴层鳞细细波汉水濯明宫锦丽,鲛珠缀落羽衣多。蒲荷弥岸恣游泳,泽薮当年少网罗”表明清朝初期的九穴泊水势较明代大减,不過仍然草木丰茂,且不时有渔舟出没。大约又过一百年,高密县令钱廷熊题《过坊岭》:“野花作阵雨如酥,土脉方融百草苏一望西郊堪破涕,春風三月少耕夫。”可见那时虽是水乡,但已有耕地 

总之,明清时的“九穴泊”之美正如唐诗所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州。夏日的九穴泊,数十里大泽连绵,芳草凄凄,荷香阵阵,碧波荡漾,游鱼细石行人至此,虽说满目生机,然难免景致单调之感,此时,忽见几穴戏水之鸳鸯,空中鸥鹭飛,水中鸳鸯戏,水陆空立体景色交错,则顿生意趣:绿州中见鸳鸯戏水的快意,恰似沙漠中见绿洲之振奋,故成高密八景之一。 

清乾隆以降,百脉湖水勢大减,九穴泊之水更是有减无增,继之而来的是官屯、民屯的开垦及人烟稠密,清道光之后,九穴泊水越来越少,终至干涸民国后,九穴栖鸳的美景离我们匆匆远去,随之而来的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大片盐碱涝洼之地,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才渐有改观,今日九穴泊已是良田千頃,成为高密的粮棉之乡,可谓“失之东隅,得之西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