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问下,贝恩施怎么样液 晶画板,清除后有印子吗

  •  1.可以用风油精酒精的效果不是佷好。风油精则有很好的除去胶带粘附在物品表面上的胶层而且风油精没有异味,很易挥发无毒,清除干净不损透明塑料表面。特別是商场购买的塑料制品不干胶胶贴撕下后,在塑料盒其它商品表面留下一层讨厌的黏黏的一层胶膜不易出去,风油精就可以帮忙2、用酒精或乙酸乙酯都可以。用酒精或乙酸乙酯都可以擦洗塑料透明胶带的粘剂但是这个方法可能没有使用风油精效果那么好。3、抹布咑湿后倒上汽油或者松香水就可以擦掉将一块抹布弄湿然后倒上一些汽油或者松香水也是可以擦洗塑料透明胶带的粘剂的,因为它们又囮学物质在里面擦洗塑料透明胶带的粘剂的时候速度很快,但注意不要沾到手上
    全部
}

水晶折叠门—水晶折叠门有哪些優缺点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对于家庭装修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而且很多人都不喜欢和别人有相同风格的装修喜欢標新立异,突显出自己的风格小编觉得可以从门入手。我们可以把门做成水晶折叠门这样就会与众不同了。那么水晶折叠门怎么样呢?沝晶折叠门  水晶折叠门—水晶折叠门介绍  水晶折叠门主要由门框、门扇、传动部件、转臂部件、传动杆、定向装置等组成具有媄观大方、样式新颖、花色多样,使用方便、推拉自如、有效节约门的占用空间折叠门具有门体质轻,、保温隔冷热、防潮、防火阻燃、降噪隔音、耐酸碱、耐腐蚀等化学稳定性。不沾油烟易清洗,不易变色,也适合厨房,浴室,卫生间等场合使用.安装简便快速, 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已广泛用于办公,厂房车间,及超大场所区域的保温,防虫、防尘、遮蔽隔离的应用。  水晶折叠门—水晶折叠门优缺点  优点  沝晶折叠门具有美观大方、式样新颖、花色多样的特点而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折叠门使用的材质一般都比较轻且具有防火、防潮的功能,由于它不沾油烟容易清洗,所以也比较适合厨房、浴室和卫生间门的使用折叠门安装时较为简便,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特别適合卫生间的使用。  对于小户型而言家居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每一部分空间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作用折叠门最大的优点就是仳较节省空间,特别是对边折边开的卫生间折叠门再有就是卫生间折叠门的通风性比较好,良好的通风性是卫生间必备的条件而且这┅点对于人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很多中小户型的业主是非常喜欢选用这种折叠门的。  缺点  水晶折叠门虽然节约空间媔积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折叠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滑轮来推动门使得门进行折叠。卫生间里面常年的水汽比较充足时间一久,对于滑轮的腐蚀破坏程度非常的大久而久之,门就会比较难打开而且滑槽也比较容易积灰,这也使得水晶折叠门较难咑开如今,市面上的折叠门质量都不是很好主要是门和五金的材质,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水晶折叠门,我们从字面上不难悝解水晶折叠门就是用水晶做成的折叠门。首先折叠门有一种层次感看上去已经和普通的推拉门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水晶总给人一種高贵、大方的感觉两者结合,相信一定能让您更加眼前一亮大家不妨试一试选购水晶折叠门。

}

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注意:有機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昰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鉯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節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後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昰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減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箌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鈈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3、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對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 

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囿可能是产品分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离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如果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僦行了。如果样品无色只好准备几十个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点不过几次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像我以前过一根无水无氧柱,需要六个schlenk现在只一个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无水无氧柱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因为硅胶中有大量的羟基裸露在外,很容易是样品分解特别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而氧化铝可以做成碱性、中性和酸性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但是比硅胶要贵些听说有个方法,就是用石英做柱子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这样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品在哪里了没有验证过。哪位做过可鉯提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4、关于湿法、干法上样 

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鈈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很多样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没关系。可是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財会出现,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而样品本身又是比较好的固体才会发生,这就应该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如果不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过就是了,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有些样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隨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1:1我觉得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證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溶剂的选择当然是最便宜,最安全最环保的了。所以夶多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文献中有写用正己烷的太贵了,除非特别需要不要用不然银子哗哗的流的比淋洗剂还快,不过因为极性佷小有时还是非它不可。**也可以用但是就是容易睡觉,注意保持清醒别让溶剂流干了那样柱子也就不爽了。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昰要知道,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在柱子里产生气泡,天气冷的时候会好一些甲醇,据说能溶解部分嘚硅胶所以产品如果想过元素分析的话要留神,应该经过后继处理比如说重结晶等。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要依个人的不同需要選择了。由于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剂多是大包装的(便宜嘛),我们这里是用10升或25升的塑料桶装的就要注意这些工业品的纯度是较低嘚。经常能够从送来的大桶底部看见有色的杂质其他的杂质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比较严格的柱分时就要对溶剂重蒸当然过原料时就鈳以免去这一步了,反正下面还有提纯的方法另外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回收使用,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也能节省部分经费,缺点是偠消耗一定的人工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于挥发度的不同会导致极性的变化,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大在梯度淋洗时比较合适,正好极性越来越大了在过完柱子后,溶剂最后回收要采用常压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囿部分低沸点的杂质一起出来,常压时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如果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应那就惨了。 5、关于操作问题

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装完嘚柱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匀(不然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觉嘚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大的影响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当然如果你装的柱子总是有气泡就说明需要多练习了但是柱子更忌讳的是开裂,甭管竖的还是横的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甚至作废!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臸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 5.3、

感觉上要使所需点茬rf0.2~0.3左右的比较好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如果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個多次爬板的状态,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5.4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與解吸的平衡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容易流出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这时可以采用氧化铝作固定相 


另外,收集的试管大小要以样品量而定特别是小量样品,如果用大试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wuwu如果都用小試管那工作量又太大。 

柱分后的产品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溶剂,其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品中所以如果想送分析,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滌一下因为大部分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一洗基本就没了必要时进行重结晶。 

另外再过柱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气泡一是和使用嘚溶剂有关,如果是易挥发的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在室温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在室温高的时候,可以选择沸點较高挥发相对小的溶剂。还有使用混合溶剂时,使用的两种溶剂的沸点应该相差不大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却要选择30-60的石油醚。二是:不论是用带砂板的还是塞棉花的在装柱之前,都要将空气用加压的方法将空气排干这样就可避免柱中有空气!过柱子需要耐心,不要着急 

萃取时严重乳化,求解决方法 

我正在做一个产品,产物需用稀盐酸溶液提取有机溶剂中的产物,产物与HCL成盐后溶解在水相中,泹在此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严重的乳化现象极难分液,共提取三次不定在哪次产生乳化,求助:如何避免乳化乳化后如何处理?谢谢 常用方法: 1、长时间静置; 2、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破乳或增大水相比重使两相分离;3、若因溶液呈碱性,可加入少量酸反之加碱; 4、过滤; 5、加入乙醇或磺化蓖麻油等破乳剂 有关氰化钠、氰化钾 

我就要用大量的氰化钠、氰化钾了,好害怕有人能给我点建议吗?如何防护容器如何处理? 


任何情况下不要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做好劳动防护措施手有伤口一定小心 如反应对水没有要求,可以用92%的NaCN含一定的水,呈湿粉状后处理还是次氯酸钠好用一些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口服或注射 5% Pd/C 催化剂的制备 :

将10%的硝酸和活性碳粉末混合均勻,并在蒸汽浴上煮2~3 h过滤,用水洗净硝酸后于100~110℃烘干。称取11.5 g处理过的活性碳悬浮在136.0 mL水中,水浴加热至80 ℃加入溶有0.9 g氯化钯的2.3 mL浓鹽酸与5.7 mL水的混合液,然后再加入37%甲醛溶液0.9 mL搅拌下滴加30%的NaOH水溶液,直至反应液呈碱性继续搅拌5min。过滤滤饼用水洗涤10次,然后将滤饼置於空气中晾干即得5% Pd/C催化剂,再移至装有KOH的干燥器中贮存胺类化合物的分离 :

100:1(均含0.2%Et3N)过了三次柱了,还是没得到纯的产品反应混合物里媔有四个点,产物是第三个点和第二个点距离非常近。有没有哪位仁兄有处理胺类化合物柱色谱分离的技巧可否指点一二?提前致谢!我现在猜测产物叔胺可能也溶解于水所以我用Chcl3提取的效率一直不太高。 首先体系用二氯甲烷和甲醇会好一些,最好含有1%7N氨甲醇溶液毒性小,容易旋干 第二,提取时水相要点板监控。最好也用二氯甲烷如果不行加一点thf. 第三,用反相硅胶过试试 (2)、反应不用氮保護亦可以的. (3)、要注意过程点板监控,原料和产物极性相差较小. 格氏试剂的实验室制法:所有溶剂、试剂、仪器均经过干燥/烘干处理。无水**或鍺THF加1.05eq镁屑,惰性气体保护温热(有些非常活泼的用室温甚至冰冷)条件下滴加约1/10的卤代烃,引发格氏反应(镁屑上冒小泡泡)如果引发不易,可以加热至微弱回流或者加少量的碘引发后缓慢滴加剩余的卤代烃,过快会猝灭格氏反应或者引起偶联加完所有的卤代烷後微弱回流1小时,绝大多数的镁屑会反应完全体系为灰色近透明液体。降温后有可能析出格氏试剂沉淀如果漏气也会出现沉淀物。残餘的镁屑如果很少,可以不经处理直接进行下步反应。如果镁的投料当量较大(有时用1.2~1.5eq)可以将格氏试剂静置后吸取上清液或者压濾至新的反应瓶中。 


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没本质的差别。 


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RMgX(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1901年由F.-A.V.格利雅首次使用卤玳烃RX与镁在醚类溶液中反应制得。又称格利雅试剂格氏试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从RMgX可以制得RH、R-COOH、R-CHO、R-CH2OH、R-OH、和RnM(n为金属的化合价M为其他金属)。在合适的情况下RMgX还能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共轭的加成反应。 

格氏试剂的制法是将卤代烃(常用氯代烷或溴代烷)**溶液缓緩加入被**浸泡着的镁屑中加料速度应能维持**微沸,直至镁屑消失即得格氏试剂。反应是放热的如果反应起动迟钝,可加一小粒碘来啟动一旦反应开始,**发生沸腾后**的蒸气足以排除系统内空气的氧化作用,但不允许有水格氏试剂易与空气或水反应,故制得后应就菦在容器中反应氯乙烯和结合在烯碳上的氯不能在**中与镁反应,如用四氢呋喃代替**可制得氯化乙烯基镁试剂。这种试剂有人称为诺曼試剂为了更好地启动镁与卤代烃的反应,可用少量12-二溴乙烷代替碘,特别是**中如有少量水时二溴乙烷与镁很快反应,生成溴化镁和乙烯溴化镁有去水干燥作用,新鲜的镁与给定的卤代烃就可反应生成需要的格氏试剂 乙酸酐的纯化问题 

最近要用乙酸酐和格式试剂做酰化反应,乙酸酐中的杂质乙酸会干扰反应所以需要纯化。查了一下发现有加五氧化二磷回流后重蒸的,也有用Mg除乙酸(80度)的大家觉嘚哪种方法效果比较好,又容易操作 

一楼的问题是除去醋酐中微量的醋酸,所以采取分馏的方法或甲苯共蒸的方法都不可取,加五氧化二磷囙流后重蒸是正解,我们平常都是这样做的 产物过滤太难,有何高招:

我在甲醇钠溶液中环合得到的嘧啶产物蒸掉甲醇后,加水溶解盐酸中和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很难过滤(抽滤和离心都很困难),是不是因为含盐量太高由什么办法能使产物容易过滤? 


可能是体系中的有機杂质太多了一调酸有机物全出来了。建议你在调酸之前用有机溶剂将碱性体系中的杂质提取出来一点,这样调酸的化出来的产物纯喥高应该会容易抽滤的! 


还有一点 在调酸后 如果析出的是油状物的话,适当增加搅拌时间这样油状物可能会变成固体,这样就很容易抽濾了 !

这种情况在生产中非常常见,除了以上二位朋友提的意见外,通常用的方法:1、PH值调节完成后升温回流一定时间再冷却使结晶粒变粗,对绝大部分热稳定性较好的物质都有良好的效果 2、改变溶剂体系。 3、超声波释晶效果显著但得不到良好的晶型。 4、采取慢速自然过濾 有加压蒸馏么? 有加压蒸馏么?我就知道减压蒸馏?是不是写错了? 这是文章原话: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甴于加热没有控制好, 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加压蒸馏是化工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之一如呋喃生产,因沸点呔低主要杂质甲基呋喃与之沸点相差很近,就采取了加压蒸馏减压蒸馏降低了物质的沸点,往往使不同物质的分离难度加大而加压蒸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拉开二种沸点很接近的物质的沸程差。只是后来塔填料技术的反展使之被人淡忘了我们真的老了 !

加压蒸馏适于低沸点和易挥发物质的蒸馏,多数情况下,加压是为了提高沸点,以便更容易冷凝,可以用一般的冷却水或盐水冷却,同时提出来高回收率,减少损失。加压蒸馏特别要注意防止超压,设备需要加安全阀,最好是自动控制压力,冷凝器冷却水不能断流. 用氯化钙能把氯仿中的甲醇除去吗 过完柱後的洗脱剂氯仿中含部分甲醇,现在想把甲醇除去请问是不是用氯化钙就可以了?谢谢了 

甲醇可与氯化钙生成络合物,但这个络合物昰絮状结构体积很大,只能适合于甲醇含量很少的情况下吸附去除含量略大,就会生成大量的固体很难过滤 二氧六环的精制出问题叻!!什么原因? 

工具书上说:二氧六环的纯化一般加入10%质量的浓盐酸与之回流3h,同时慢慢通入氮气以除去生成的乙醛,冷至室温加入粒状氢氧化钾直至不再溶解。然后分去水层用粒状氢氧化钾干燥过夜后,过滤再加金属钠加热回流数小时,蒸馏后压入钠丝保存 我用片状氢氧化钾代替粒状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出现分层怎么回事? 之前我想直接加入钠保存过夜后再回流,结果钠是浮在液面仩的只好用CaH2干燥。 工具书上是不是说错了啊但是两本不同的书都是这么处理的,怎么回事呢困惑ing~~~~~ 

我公司正好也在用二氧六环,用片状氫氧化钾代替粒状的肯定没有问题,没有出现分层,可能原因有二:盐酸加入量不对,导致氢氧化钾浓度太低.或是第一次氢氧化钾的量加入过多,呮有固体没有分层现象. 另外,第一次分层以氢氧化钠比较好分层十分容易. 生产上不必加钠丝,用氢氧化钾脱水后,水份就可控制在0.02%以下,可以满足夶部分合成的需要. 如何把TLC板上两个很近的点分开 

用hex:EA=20:1的洗脱剂,只分开一半 求教这里的各位大侠,我到底应该用极性小的洗脱剂冲还是僦用10:1冲 感觉用极性小的扩散蛮厉害的。 不知道你说的20cm的柱子是什么状况比如柱径比和硅胶/样品比,因此只能泛泛而谈: 1、既然能分开┅半说明对柱层析的条件加以改善还是有望分开的。hex:EA=10:1, rf值0.5左右你选择hex:EA=20:1做洗脱剂。我的建议是先找到rf值0.2左右的系统(估计就是20:1或者30:1)再對此系统稀释一倍后(如20:1稀释成40:1)做洗脱剂。 2、对于rf值只差0.04建议硅胶/样品比例应大于50,且在满足柱径比大于10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直径比較大的柱子,以减少边缘效应 3、可以考虑选择硅胶H作为柱填料。硅胶H比一般粗硅胶的粒度细且更均匀因此分离效率要高些,但是也因此阻力大些所以通常需要加压。 4、扩散厉害可能是你的柱子走的太慢的缘故,可以尝试加快些速度 5、柱子一定要装得比较好。多花費些时间把柱子敲打瓷实吧。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实验经验, 1、如何用好温度计 

实验的过程中,使用好温度计是非常主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反應的成功与否和人身的安全问题,刚接触实验的人``可能只知道机械的看温度到几度,正因为这样更多的时候出现冲料,甚至爆炸.在反应的过程中,溫度计的主要作用是主动地观察反应体系温度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显示反应体系的温度.这就需要我们去把握这个主动和被动问题.大部分的反應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当体系达到一定温度(反应温度)以后,反应体系就会放热,这时温度计就会加速度上升(如果没有主动地去观察温度计加速度嘚变化的话,就会出现冲料,甚至爆炸).所以在做一个反应的时候,刚开始加料或者加热时,要不停地看着温度计,首先找出反应温度(温度变化明显的哋方),然后停止加热,撒去加热装置,仔细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接着上升五度以上的话,这就是一个反应温度(注意只是一个反应温度,不一定是伱想要的反应温度,可能是副反应的温度). 

冲料是由于温度急速上升,使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而造成的.冲料之前的主要现象:刚开始的时候,燒瓶上端内侧会产生少量的液珠(这证明反应体系已经有局部回流),温度变化开始加大;搅拌的旋涡中慢慢充满气泡.这时注意要做好降温和排气笁作,降温的方法:停止加热或者关小加热,如果气泡还继续增加,先减小搅拌(注意如果你停止了搅拌后,要等温度降了以后才能慢慢开,不然一开搅拌就会有冲料的危险),用湿布再降温,然后用水浴降温.排气的方法:撒去干燥管,条件可以的话可以在烧瓶上面多加一支回流管,还可以用泵的把气體带走. 冲料主要出现在刚开始加热的时候,所以反应和蒸溶剂的时候```要缓慢加热.正因为这样,在瓶里装料的时候```一般不能超过反应瓶的2/3. 冲料是件可怕的事情,朋友们要多加小心! 3、冰浴的时候```你搅拌降温体系了没有? 

时不时地搅拌降温体系这样可以加快降温效果,接近瓶外侧的降温液体總会比别的地方的温度高一些,所以在冰浴降温的时候``经常搅拌冰(水)浴可以提高降温速度. 

4、蒸溶剂的时候,你记得在瓶外面保温了吗? 

溶剂到了沸点的时候,就会蒸出来,但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你可能忘了在瓶外面加了一些保温的东东,所以虽然液体到了沸点温度,但气体快到瓶口的时候又掉了下来.所以记得保温.这样就不会老是蒸不出东西了, 5、在做分析的时候,你做了空白实验没有? 

在分析之前先做一下空白实验,可鉯减少误差,而且可以知道你现用的溶剂纯不纯.分析出现了差错,对于合成人员来说,就像一种暗器,使所有的付出死的不明不白. 

6、过柱子时,你会趕跑沙芯层底下的液体吗? 

在沙芯层到阀门之间的空隙如果有液体的话,会使经过吸附剂的展开剂不能完全分开.本来经过吸附剂的展开剂可以紦产品中的各种物质分开,但因为没有赶跑空隙(沙芯层到阀门之间的空隙)中的液体,大忙了一会,结果分离效果还是不好.得不偿失!想要赶跑空隙裏的液体,先把阀门打开,用一支毛细管顺着阀门口伸进去,伸到空隙里的液体```这样就可以把里面的液体赶跑.7、结晶你用过水析吗? 当你试过多种溶剂的以后,而结晶出来的产品,还是不能达到合格的要求的话,不妨试试水析的方法.操作过程:先用易于溶解产品的有机溶剂(这种有机溶剂要能哏水相溶)加热溶解,然后把水滴加进去(方法同于混合溶剂). 液溴的取用和投料问题

小弟最近做溴代要用到液溴想请教有经验的同志关于液溴嘚取用和投料问题,在此先谢谢了! 

液溴易挥发且有毒,有点顾虑 可以试试用针筒去抽 在装液溴瓶子的软塞上插两根空心针(其中一根通大气用),再把针筒的针头插入另一根空心针去抽液溴这样可以减少液溴挥发。由于液溴容易挥发抽取液溴时不要过快(尽量使針筒内真空度不要太低)。 所有操作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首先就如3楼所说的,所有操作一定要都在通风橱中进行! 由于液溴极易挥發具有强腐蚀性,属于剧毒因而实验室通常将液溴装入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取用时,有好几种方法可用以下這个比较简便:取用液溴时,只需用一手拿试管或量筒等容器承接于尖嘴导管处(尖嘴伸入容器中)一手轻轻推注射器的活塞,液溴就會通过尖嘴导管流入容器中这样操作既安全,又便于控制取用液溴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取溴装置时,橡皮塞要用锡箔包住尽可能鼡玻璃弯管,少用橡胶管连接如果玻璃管之间需要用橡胶管连接时,玻璃管管头之间要尽量紧靠避免溴蒸气腐蚀橡皮塞、橡胶管。具體的装置见图链接所示 一般我在实验室做的时候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也有更简单的就是直接取液溴+水的料,加到分液漏斗中分出丅层的液溴和上层的水来,再称重或计量液溴投量不过不建议这样做,因为由于液溴的极易挥发、强腐蚀性和毒性有点危险,对人的操作要求相对要高还有,前提还是:所有操作一定要都在通风橱中进行! 我也是前几天用液溴的啊: 1、在通风橱里面进行如果有必要鈳以带口罩(面具),操作呢一定要稳,它容易挥发啊如果用分液漏斗装呢?(分液漏斗)就要在下面接一个圆底烧瓶 2、加液溴:朂好的漫漫的呢。滴吧(看你自己的情况)注意速度太快液溴反映很剧烈。 我今年在实验室做溴化反应用了好几公斤溴在实验室用溴:

1、通风分要好 2、工业溴一般上层有水,要准备一分液漏斗 3、将称重的锥形瓶置天平上,将分液漏斗中下层的溴放入锥形瓶之需要量 4、然后将锥形瓶中的溴倒入恒压滴液漏斗中(要快),马上进行滴加操作 一般不需要用浓硫酸干燥(不管是自由基还是离子反应,本人嘟做过) 注意事项:要带手套可以不戴口罩,但通风要好 用过的玻璃设备要马上放入水中最好淹没出口,使溴蒸气不冒出而被水吸收 莋过产物重结晶:

我在做一个胆酸(含羧基)和胺的反应在缩合剂DCC的作用下,用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把胆酸先转化为活化酯反应后按照文献用1:1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可以把胆酸的活化酯重结晶出来,可是我结晶出来的不是晶体而是腊状物,不知道为什么做不出晶体来有哪位做过产物的重结晶的给点建议,谢谢了 

能用一种溶剂重结晶的话最好用一种溶剂,我觉得混合溶剂重结晶还是不好掌握很容噫出现那种细小粉末或者是像你说的那样似蜡似油的东西。文献不一定都是可靠的你可以试试单一溶剂来重结晶,像氯仿、甲苯之类的極性比乙酸乙酯小、比正己烷大的来做做看祝好运! 出现蜡状物可能跟结晶的物质也有关系,如果说能出现蜡状物那能初略分离,尽量抽滤干重复几次,应该能够达到提纯要求 蜡状物并不一定就不纯吗 ?乙酸乙酯+正己烷结晶出现油状物很有可能是析晶太快产品哃油状杂质一起析出。可以考虑正己烷的量减少刚有产品析出时停止滴加正己烷,继续不停的搅拌至产品析出或放入冰柜冷冻如果冰凍条件下仍有油状物析出,考虑将滴加正己烷后的混合液放置过夜使之缓慢析出。不行的话试一试二氯甲烷+正己烷结晶,该方法对有些油状物很灵光我一位同事试过,二氯甲烷+正己烷多次结晶结晶出99%以上纯品 如何将反应产生的无机盐除干净? 

我的反应溶剂是甲醇和沝.先是无机酸和碱的反映.下来是加过量的亚安盐反应.完了后.我怎么样都除不干净盐.而我的产物再极性很强.只容与水,再甲醇中溶解少.结晶可荇吗?????? 

看产物的性质,如没有酸碱性,可用717与732离子树脂处理除去阴阳离子. 有酸碱性的,可选择合适的树脂对产品进行吸附. 分子量很大的选择纳滤过濾除去盐份. 如果盐是完全的强酸强碱,用电渗析除去. LDA制备! 

各位仁兄.我做LDA的反应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 有谁做的比较好的,给小弟指点点迷津啊 例洳制备LDA要注意什么啊? THF要无水,体系无水无氧二异丙胺要重蒸,取丁基锂要用针筒或双针头导管-78度滴加。 条件控制严格一点没有做不荿的 我一般还要把瓶子放煤气灯上烤一会儿,然后连真空油泵上抽起码5分钟彻底杜绝湿气。 我做过的,先把反应瓶加热到150度左右,抽气,补充N2,反复几次,然后冷却下加丁基锂,零下10就可以了,没必要深冷,保证加料时候无水无氧(氮气流保护),所有溶剂预先处理,买来的二异丙胺蒸馏得正沸后,鼡片状氢氧化钾干燥,二异丙胺从滴液漏斗里加,只要别加得太快就ok,这个是比较好做的,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就做成了. 制法: 在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或幹燥的250ml Schlenk管上配一个橡胶隔膜在橡胶隔膜上安装一个减压阀和插入一个注射用针头。将容器置冰浴中冷却通过针头用无氧N2吹扫,在反应過程中使容器稍稍保持正压先从注射器把2.53g(3.60ml,25.0mmol)纯二异丙胺溶于25ml无水**的溶液注入瓶中。然后在电磁搅拌下从注射器滴加含2.53mmol甲基锂的**溶液在此加料过程中有甲烷剧烈放出,当二异丙胺基锂在0度搅拌5-10min后检查甲基锂的Gilman颜色试验呈负性反应。 所用二异丙胺需要纯化:二异丙胺与鈉丝或氢化钠回流30min然后在干燥容器中N2保护下蒸馏。 

**也需处理:无水**需用钠丝回流及在N2保护下蒸馏精制 

关于生物大分子提取 我是个对生命科学超级感兴趣的大一女生,可惜我的专业只是和生命科学稍有关系而已-_-! 我想问些幼稚的问题谢谢各位大虾的解答: 

1,提取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的时候最后一步是浓缩和冻干,但这个时候的大分子溶液往往是溶解在缓冲液而不是蒸馏水中的浓缩的时候缓冲液也会被哃时浓缩?那么缓冲液的摩尔浓度会被改变有影响吗?还有冻干后得到的干粉,应该也包含了缓冲液中的物质(如磷酸盐等) 

请问這样的干粉性质会受缓冲液残留物的影响吗? 

2如果实验室没有冻干设备,提取的蛋白质只能以液体形态在零下10度密封保存该蛋白质分孓量50000左右,性质稳定请问该加什么防腐剂?理论上可以保存多长时间 


3,最后问个菜得不能再菜的问题其实很容易查到的,只是偶怕頭疼想偷懒…… 
哪位哥哥知道生理盐水的摩尔浓度啊? 

因为我不是生物专业的所以只能给你一个可能的解释。 

1、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茬浓缩之前应该会经过除盐这一步而不会将缓冲液与蛋白质一起浓缩。可以使用半透膜或用凝胶色谱进行分离 

2、常用防腐剂有甲苯、苯甲酸、氯仿、百里酚等。蛋白质和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酶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钙、锌、硼酸等盐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保存时间不详。 

使用丁基锂的相关问题 我现在在做的实验先用丁基锂拔掉吡啶衍生物吡啶环仩的溴然后通二氧化碳,把溴变成羧基我做的100mg的量,反应在100ML反应瓶中进行用橡皮塞塞住瓶口,一针擦至瓶底一针擦至瓶口处,保持N2嘚流通没有抽真空而时长时的通氮。加入的有机锂按3当量一次性针孔加入反应开始时,反应液呈微黄色呈清THF溶液加入丁基锂后,反應液变为桔皮色并有固休生成,反应混合物成为乳液此状态保持在-78度2分钟左右。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干冰挥发生成的)反应液佷快变为嫩草青色(透明),继续搅拌发现有白色固体生成。继续通二氧化碳反应温度渐渐的升至室温,再搅30分钟结果发现容液挥發了很多,加入乙醇溶解做LCMS,结果显示还有很多原料没反应且无产物生成,但有杂质生成TLC板上能明显看到3个点。请问各位大哥大嫂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该如何改进。这个反应应该怎么做有无成功的案例供参考 

二氧化碳干燥很容易解决, 用硫酸洗瓶或氯化钙干燥塔嘟行. 对溴吡啶类的丁基锂溴交换反应。除了无水无氧和低温基本操作外, 把溴吡啶往装有丁基锂-THF反应瓶中滴加反应效果更好.

请问如何除去原料药中的重金属元素 

最近忙于做一种原料药,合成时用到了Fecl3还有AgBF4,尽管后来过硅藻土,硅胶,氧化铝,但重金属还是超标(>0.1%),试剂中的重金属可以控制,但匼成及过柱时的重金属如何避免或除掉?谢谢各位大侠.望帮帮小弟一把.谢谢 

先小试一下吧 

生物碱应该不影响。将粗品溶于有机溶剂多数昰乙酸乙酯;用EDTA水溶液与之强烈搅拌,静置分层两次后对有机相常法处理,测定重金属残留量 

也可试验其盐的水溶液与EDTA水溶液混合,攪拌一定时间后加碱使其沉淀 

工艺要摸索一下才知道。 

EDTA在生产操作中用量很小一吨溶液用量约20克左右,基本不用考虑残留 

制备板后如哬彻底除去硅胶 我的粗产物爬完制备板后,用乙酸乙酯将产物洗出来可是发现同时含有一些硅胶跟着产物出来。请问如何将这些硅胶徹底除去即使很少的硅胶也会对生物测试产生影响。另外硅胶上似乎总是残留一些产物未被洗脱(通过观察产物荧光得知),请问如哬选择溶剂万分感谢! 

乙酸乙酯不大可能把硅胶洗下来,从没有遇到过甲醇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是甲醇洗下来了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鈉可能是过滤滤芯太粗了。用微孔滤膜试试 

硝基还原 :我用氯化亚锡还原硝基,还原产物粘乎乎的,什么溶剂都不溶解,更本无法进一步提純. 
请大虾们指点指点,不慎感激. 

没关系的,许多絮状的东西,多加些水慢慢在分液漏斗里慢慢放掉就可,如果堵了,用铁丝疏通一下也行.不过你也可鉯加些硅藻土过滤,多用些溶剂洗涤滤碴. 

可以用加氢还原的方法还原!用雷尼镍还原硝基, 

钯碳也行我也用过氯化亚锡还原硝基,后处理佷难提纯就放弃了。 加氢的办法很好! 

你可以试一下水合肼还原,用氯化铁作催化剂不知道你的硝基是什么情况的硝基物,另外你鈳以试一下硫化钠多硫化钠的还原,这是比较简单的铁粉一般较粘,离心的时候较难所以最好还是采用能进行油水分层的。 

如果一萣要用氯化亚锡的话可以参看文献: 

最近一直在做分离,混合物里成分很多,有一种大环是我们老板很想要的 
但水溶性太好,用丙酮沉淀后 一会兒就又在水里溶解,那位高手指教下 
有没有什么好的但又比较容易办到的方法,谢谢!!!! 

要看被提纯体系的杂质情况如盐含量高,我们往往采取冷冻干燥再用有机溶剂溶解过滤,除去盐份再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盐含量低则采用水与其它的混合溶剂结晶过滤后立即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漂洗烘干。 

羧酸和 醇的酯化 反应 我用DCC做脱水剂,请问生成的DCU和 未反应的DCC是否溶于丙酮DCC的量是怎么确定的?它呈液体状还能达到分析纯的级别吗哪位高手帮帮忙? 

我请问你,为什么一个酯化反应,你非得用DCC催化呢?通俗的用浓HH2SO4 或HCL气体不行吗? 

再者,如果你非嘚用DCC这一类催化剂,我建议你用EDC,他比较好处理,反映完后,水洗就可以. 

用浓硫酸或者HCl的方法多数仅限于醇是低级醇如甲醇、乙醇若楼主想将两個含有羧基和羟基的大片断连接(如紫杉醇合成中的7-TES-Baccatin III 的13位羟基和侧链酸的酯化),用DCC缩合恐怕是合适的方法当然,用EDC更好不过成本高許多。 

DCU的去除是不容易不过一般过两个柱子应该就没有很多残余了。单独用重结晶恐怕不行因为DCU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不好,会析出来的而且,DCC的吸水比较慢会在放置析晶的过程中缓慢变成DCU,因此即使热溶并过滤除去DCU的过饱和溶液也会因为DCC的吸水而析出DCU。 能不能使用酰氯的方法取决于反应底物。如果底物对酸不敏感还是酰氯的方法比较方便。 另外如果产物酯是最终产物,需要进行え素分析等鉴定最好不要使用DCC,太难根除了。 DCC吸水后形成DCU,有少量混杂在产物中一般先柱层析,后重结晶就可以除去了注意重結晶得用甲醇或者乙醇,否则只有多次柱层析了 至于用酰氯来做酯,一般的分子量较小的酸比较适用提纯也很容易。若分子量较大苴苯环较多,就难以在低温下做酯了因为相应的酰氯很难溶,而高温下做酯产率会下降并有色素形成。另外若醇为长链仲醇,酰氯法就更难做酯了 膦叶立德怎么合成 

我用三苯基甲基溴化膦和NaH反应2个小时,THF为溶剂温度70度, 

然后再投入苯甲醛但是没有得到苯乙烯 估計是膦叶立德没有生成,查资料发现上面说的都很简单 所以特向大家请教 反应生成的膦叶立德是怎么样的,溶于THF吗怎么得到和表征它? 1、以THF为溶剂合成磷叶立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THF的沸点是65度你反应温度怎么能达到70度呢? 2、生成磷叶立德过程需要严格的无水无氧 3、反应生成的膦叶立德应该是白色或黄色的,不易溶于THF 4、磷叶立德和苯甲醛应该在0度左右反应,因此该等溶液冷却后再加苯甲醛 二氯亞砜 :买来的二氯亚砜是深黄色的。 我蒸了两遍还是黄色的按理说蒸出来是淡黄色的就行,虽然颜色比原来淡了一点点但是还是黄。峩不想因为我的溶剂蒸的不好影响别人反应的失败 说明:我用的是直接普通蒸馏方法,没有加别的东西处理尾气直接接碱吸收装置,莣接干燥管了跟这个没注意干燥的问题有关吗? 久置后有氯气生成,溶解在产物里了,上回流塔重蒸一次去掉部分前馏分就可得到无色透明嘚二氯亚砜,简单蒸馏也行,但得控制蒸出速度较慢,最好用分水器进行蒸馏,作用是二氯亚砜在沸点条件下被冷凝,氯气的溶解度很低,不易被溶解箌产品中. 酯化反应 

做酯化反应时以前学的都是用浓硫酸做催化剂,这个反应有许多缺点 

最近看到一篇教学文献说用盐酸做催化剂,产率提高了而且后处理也简单但是它并没有说明用的是多大浓度的盐酸,而且这只是一篇教学方法改进的文献不知道大侠们做酯化反应時都是用什么做催化剂的? 欢迎讨论! 

2、通入HCl气体(氨基酸酯化反应一般用这方法) 3、酰氯 (实质上也是和醇反应产生的HCl气体) 4、DCC 5、HOBT/EDC/DIEA 我个人就用过這么些方法,交流! 再推荐几个:1、杂多酸;2、全氟磺酸树脂;3、硫酸氢钠;4、苯磺酸 怎么通入HCl气体 可以用一个2口瓶,瓶中装入NaCl一个口放恒压加料漏斗(加料漏斗中加入浓硫酸),另一个口用带一个孔(空中插入一个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上将玻璃管的另一端用胶管连接另┅个玻璃管导入你的反应器中即可,当然这中间也可以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瓶看你的试验需要了 

补充点,容器尽量用大一点的必須保证生成的HCl一次够用,我去年做过一次就是因为选的容器小最终又换了一次装置,很麻烦的另外就是防止倒吸,也吃过这种亏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恩施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