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寓意,是何意

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示例】:~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蕗

  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示例】:~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龍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灯谜:老马识途的寓意(打一行政法名词)

  管仲、隰朋(1)从(2)於桓(huan)公而伐(3)孤竹(4)春往(5)冬反(6),迷途(7)失道(8)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9)放(10)老马而随(11)之遂(12)得(13)道。行(14)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5)山之陽(16),夏居山之阴(17)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8)。”乃掘(19)地遂得(20)水。以(21)管仲之圣(22)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3)师(24)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惢而师圣人(25)之智,不亦过(26)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滦(luán)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東侧)

  反:通“返”,返回

  迷途: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放:放開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阳:山之南水之北

  阴:山之丠水之南。

  一寸而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不难:不以.....为耻辱。难:耻辱羞耻。

  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圣人:有智慧的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马识途的寓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