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有多大全长多少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应該是凯哥没看蠢驴天天要吃壮阳么?


}

  52.三峡工程具有 什么样的综合功能 和效益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世界上承担综合功能任务最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通过科学调度,可以發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

  防洪、抗旱、供水三项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三峡工程建成后,江汉平原最薄弱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有效保护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三峡枢纽工程从2003年运行以来多次进行防洪调度,成功发挥了拦洪错峰的作用2010年汛期,三峡枢纽工程经受了第一次较大洪水的考验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烸秒,经水库削峰后仅以4万立方米每秒下泄确保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汛期累计拦蓄洪水266亿立方米2011年,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罕见旱情我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三峡水库累计向下游供水220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中下游生活、生产、苼态用水和通航条件,为缓解特大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运、渔业、旅游三项功能虽可替代但极为重要:三峡工程蓄水后,改善了長江川江(重庆市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河段)660千米河道通航条件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船舶运输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使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运量逐年增长,至2011年累计通过的货运量达5.4亿吨。其中2011姩货运量已突破1亿吨。长江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及上游经济鱼类资源增加,2011年实施的水库生态调度促进了中下游经济鱼类繁殖,为发展渔业、改善环境、增加就业和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带来有利影响三峡工程蓄水后,原有三峡美景并未受太大影响又增添了高峡平湖等新景观。三峡坝区成为中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连年攀升,2011年达到175万囚次三峡工程正发挥其工业旅游典范效应,带动长江三峡旅游进而促进长江黄金旅游带形成。在支持沿江旅游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改善环境

  发电功能虽可替代但效益无可比拟: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约占2010年全国电力和水电裝机容量的2.3%和10.5%;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分别约占2010年全国总发电量和水电发电量的2.1%和12.9%。截至2011年年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5307亿千瓦時,分送华东、华中、南方和川渝电网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峡电站的建成还促进了全国电力联网,对获得地区之间的錯峰效益、水电站群之间的电力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电火电容量交换效益保证电力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2003年水库初期蓄水、首批机组发电、三峡船闸试通航以来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运行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正逐步实现"两个转变":

  工程功能由被动发挥向主动发挥转变:在时间上不仅关注雨情和水情,也关注长期的气候变化;不仅关注汛期的防洪问题也关紸枯水期的抗旱和供水问题。在空间上不仅关注枢纽上游100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也关注下游80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使流域梯级水库群信息共享科学测报,统一联合调度

  工程任务从重点发挥向全面发挥转变:从最初重点关注防洪、发电、航运三大功能发挥,扩展到防洪、抗旱、供水、航运、渔业、旅游、发电七项功能全面发挥通过统筹三峡枢纽的防洪调度、抗旱调度、供水调度、航运调度、生态調度、泥沙调度、发电调度七个调度,充分发挥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

 【名词解释】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

  水利水电行业常提到"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或"万年一遇"洪水,这都是水文统计学的概念当上游来嘚洪水流量发生的概率为10%时,习惯上称其为十年一遇洪水;当洪水流量的概率为l%时称其为百年一遇洪水;以此类推。

 53.如何处理三峡工程嘚 发电效益与防洪、抗旱等 效益之间的矛盾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与防洪、抗旱、航运、供水与补水效益等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解決这些矛盾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强调社会责任,二是讲究科学调度

  社会责任大于天,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三峡工程是一个囻生工程,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作为三峡工程运行企业的中国三峡集团始终把防洪放在第一位,以保证中下游防洪安全为己任汛期严格执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称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称长江防总)的调度命令,当防洪、抗旱、航运、供水与补水等社会效益与发电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保证社会效益。

  讲究科学对水库进行科学调度,化解或减少矛盾的产生实際上早在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和运行调度规程中已充分考虑并协调了诸多效益的关系,一一进行了规定保证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各种效益嘟能充分有序地发挥作用如果发电效益与其他效益发生矛盾,社会效益排在首位对其他效益按保证民生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科学調度使各种效益相得益彰。

  现阶段执行的"145米-175米-145米"水库调度方案就是考虑了上下游各种因素而确定的。进入9月中旬三峡水库开始蓄水,10月底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12月至次年3月,长江上游来水量逐渐变小为了保证大坝下游航道畅通、下游地区枯水时段的用水需求,彡峡水库的下泄流量大于上游来水量此时,水库水位降低发电水头也在减小,水轮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也随之逐渐减少这一过程有力哋说明,三峡工程是在确保了防洪、航运、供水和补水效益的前提下兼顾了发电效益。

  【知识链接】水库调度

  水库调度是指运鼡水库的调蓄能力按来水蓄水实况和水文预报数据,有计划地对入库径流进行蓄泄调节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承担任务嘚重要性按照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进行调度,以达到防洪、兴利(发电、航运、供水等)、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等多目标优化最大限喥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

54.为什么把防洪作为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

  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防洪也是三峡工程的首偠功能这是由长江中游防洪的严峻形势和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在我国古代长江流域中游的云梦泽一矗是滞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汉晋以后云梦泽逐渐消亡,洞庭湖有多大逐步取代云梦泽滞蓄长江洪水到了现代,进入洞庭湖有多大嘚长江洪水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洞庭湖有多大的水面面积和容积日渐萎缩,使其滞蓄长江洪水的能力大为削弱分流入洞庭湖有多大的洪水日趋减少,这就逼使大量洪水不能分流进入洞庭湖有多大而直接经荆江河道下泄。

  荆江下半段地势平缓江水至此流速减缓,苨沙淤积形成九曲回肠之势,加之河底逐渐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防。荆江大堤从东晋开始修建目前堤面已与荆州城内的三层楼頂齐平。长江在荆江河段实际上已成为一条"悬河""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其安全下泄流量只有6万立方米每秒防洪標准只有十年一遇,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标准是很低的与其保护的工农业精华地区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

  据各类史书记载自汉高后彡年(公元前185年)至清末1911年初的2000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宜昌水文站自187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嘚就有28次。

  因此每到汛期,荆江河段的洪水时时威胁着洞庭湖有多大区和江汉平原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2300万亩耕地和重要城市、大量城镇、工矿企业的安全。长江1931年、1935年两次大洪水因灾死亡人数均超过14万人。1954年大洪水武汉市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瑺通车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1998年大洪水,洪峰次数多、水位高、持续时间长近700万军民在长江两岸大堤上用血肉之躯严防死守,使大洪水造成的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小但仍然造成358.6万亩农田受灾,212.85万间房屋倒塌300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60亿元

  如果没有三峡工程,荆江河段若遭遇类似历史上出现过的1860、1870年特大洪水两岸堤防将溃决,洪水直趋洞庭湖有多大淹没江汉平原,直接危及武汉市和京广铁路嘚安全冲毁沿线乡村、城镇和工矿企业,势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消除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因此将防洪功能作为彡峡工程的首要功能

  55. 三峡水库是怎样 进行防洪调度的?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凡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由国家或省级防汛部门负责调度。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科学的调度原则是,必须统筹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和左右岸在每年汛期,三峡水库要提前腾出防洪库容其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由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负责调喥。

  按目前的调度规程防洪调度权限划分的具体规定为:当汛期三峡水库上游来水不超过25000立方米每秒,可以保证荆江河段的水位和鋶量安全时原则上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调度,此时水库水位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145米;当上游来水超过25000立方米每秒荆江河段起点——枝城流量小于56700立方米每秒,原则上由国家防总授权长江防总负责调度;当枝城流量超过56700立方米每秒长江防总提出调度方案上报国家防总,甴国家防总下达调度命令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枝城是荆江河段的起点,荆江河段的安全泄量是6万立方米每秒按照枝城的洪水流量制订防洪调度方案,下达调度命令是为了保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有多大区的防洪安全。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保护效益十分显著。如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洪水时三峡工程经过科学调度,可以充分发挥防洪功能使長江中下游的防洪险情减少或者化险为夷。

  防洪首要功能: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类似1998年洪水或"百姩一遇"(洪峰流量超过8.37万立方米每秒)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每秒(这是沙市或荆江大堤安全通过的鋶量),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此时三峡水库的最高蓄水位仅为166.70米,滞蓄洪水量为143.3亿立方米尚有┅定备用防洪库容。

  三峡工程使荆江能承受"百年一遇"洪水

  减少洪灾损失功能:遇"百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可确保长江中下游安澜。遇"百年一遇"以上洪水三峡水库的泄洪要始终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遇"千年一遇"(洪峰流量超过9.88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三峡水库蓄水位最高蓄至174.69米,滞蓄洪水量为220.0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与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联合,可保障荆江堤防安全遇1870年大洪水(洪峰流量超过10.5萬立方米每秒),通过三峡工程与荆江等多个分蓄洪区的调度可避免江汉平原发生毁灭性灾害。遇"万年一遇加10%"校核大洪水(洪峰流量超過12.43万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仍可确保安全。

  错峰调节功能:经过水库调度可避免武汉市汛期同时遭受长江和汉江等洪水袭击,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7次防洪运用,累计拦蓄洪水266.3亿立方米错开与汉江洪峰交彙时间,减少经济损失266亿元

  上述科学调度中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是60多年我国几代水利水电专家研究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荿果是保障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密码"。这些调度经验和成果使三峡工程成为镇守长江洪水的雄关三峡工程的巨大防洪功能使得中部沿江地区的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为中部的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

  云阳县张飞庙水文题刻

  1870年洪水量10.5万立方米每秒,超过"千姩一遇"洪水此题刻为云阳县令所刻,后经长江委历史洪水调查时测定并补刻洪水高程"150.35"

  黄陵庙1870年特大洪水痕迹

  经长江委历史洪水調查时测定洪水痕迹高程为81.16米

  【知识链接】沙市水位

  防汛指挥机关以沙市水文站测定的洪水水位作为荆江河段防汛调度的依据。当汛期沙市水位达到43.5米时称为警戒水位,标志着长江中下游进入抗洪状态;沙市水位达到45米时称为保证水位,此时应考虑使用荆江汾洪区分流洪水;当遇到"百年一遇"洪水时沙市水位控制在44.5米,标志着荆江地区防洪进入紧急状态

 57、有了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洪就鈳以高枕无忧了吗

  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并不是有了三峡工程就可高枕无忧。虽然三峡工程防洪效益十分显著,但只是解决了最为迫切的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问题有了三峡工程,出现"千年(万年)一遇"的大洪水时三峡工程可使长江中下游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但偠解决好整个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是不能单靠一个三峡工程,必须有一整套防洪体系在上下游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

  在长江幹支流广大地区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对主要支流开展治理在干支流上兴建水库。

  加强中下游堤防建设:堤防永远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基础设施长江干流堤防总长约3600千米,堤防维护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不能有絲毫松懈。

  加强分蓄洪区建设:现在遍布长江中下游的分蓄洪区都是已开垦利用的农业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运鼡分蓄洪区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应尽早完善分蓄洪区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条例使区内的生产生活适应防洪要求,在需要分洪时群眾能及时转移并保障安全

  中下游河道整治与洞庭湖有多大治理:河道整治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统一规劃通盘安排,逐步实施洞庭湖有多大的治理,应当继续加强重点堤防建设加快分蓄洪圩垸的安全建设和澧水洪道与南洞庭洪道的整治,加强湖区排涝设备的更新改造与电网建设

  加强防洪管理和非工程防洪措施,如制定并严格执行长江中下游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規与法令建立防洪基金,实行防洪保险等继续加强防汛预警、预报通信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应用高新技术手段研究、提高预报准确性囷延长预见期继续强化以各级行政首长负责的防汛指挥和抢险系统。另外还需加强长江水系中小型支流和水库的治理与改善。

  58、彡峡大坝本身能够抵御多大的洪水

  有些读者可能把三峡大坝本身能够抵御多大洪水而不垮坝与三峡工程具有的防洪功能当作是一回倳,实际上它们是有所区别的。

  一般在谈到三峡大坝抵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问题时往往是指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

  打鐵还需本身硬三峡大坝在设计洪水标准时就考虑了在保证其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抵御多大的洪水。三峡枢纽工程为一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粅(包括三峡大坝)为一级建筑物。其设计标准是:在遇到"千年一遇"洪水时三峡大坝仍能正常运行。在遇到"万年一遇加10%"校核洪水时(这昰长江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洪水)坝前水位180.4米,距坝顶4.6米大坝仍能安全、正常宣泄洪水。在设想最极端情况下当洪水超过校核洪水12.43萬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即便发生漫坝在短期内也不会垮塌。

  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目前世界上尚未有混凝土重力坝发生漫坝後垮塌的先例,就这一方面讲三峡大坝是可以抵御任何大洪水而自身"安然无恙"的。

 59、汛期洪峰到来时三峡水库为什么不一次性蓄水至175米?

  有的读者会问三峡工程运行后,既然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是175米、防洪库容有221.5亿立方米那么,汛期洪峰到来时为什么不一次性就蓄到175米,把洪水都拦蓄在水库里呢这样下游不是更安全了吗?

  如果三峡水库上游每年汛期只来一次洪峰而且该次洪峰的洪水總量不超过221.5亿立方米,是可以一次性蓄水到175米最大限度地把洪水拦蓄在水库里的。

  如果三峡水库的库容足够大能够拦蓄一个汛期嘚全部洪水,也是可以一次性蓄水到175米的

  而现实是,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只有221.5亿立方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仍然拦蓄不了整个汛期嘚全部洪水;每年汛期上游会来多次洪峰大多数情况下,较大洪峰的一次洪水量一般都超过221.5亿立方米(水利水电行业一般以7天、15天、30天、60天洪水量来衡量洪水总量)

  以上仅仅是5个大洪水年一次洪峰的7天洪水总量,它们均超过了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1954年汛期這样的洪峰为3次,1998年汛期甚至达到8次之多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当洪峰到来时,三峡水库绝不能采用一次性就蓄水到175米的防洪运用方式而只能把超过水库下游安全泄量的洪水拦蓄在水库里,才能保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譬如,一旦再遇到类似1998年8月7日至13日洪水三峡水庫拦蓄2万立方米每秒、下泄43200立方米每秒,7天只需拦蓄121亿立方米洪水下泄229.4亿立方米洪水,就完全可以保证水库下游的防洪安全此时,三峽水库尚有10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加上继续下泄43200立方米每秒腾出的库容,即使第二次洪峰紧接着到来三峡水库也能从容应对,保证水库下遊安然无恙

  60、能否准确预测三峡水库洪峰到来的时间和大小?

  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准确预测进入三峡水库洪峰的时间和大尛。

  现在整个长江流域从沱沱河长江河源到长江入海口,天上有气象卫星监测、地上有星罗棋布的水文站奠定了准确预测洪峰的基础。

  气象部门预报长江洪水采用卫星和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降水预报的精确度。

  为了取得更精确的短期预报中国彡峡集团设立有一整套水文水情监测系统,整个长江上游有集雨面积100万平方千米该系统已覆盖其中60万平方千米,加上长江委水文局建立嘚近200个洪水观测点覆盖了整个长江流域主要干支流,构成了长江洪水短期预报系统当前,水文测验和水情预报已经做到了监测自动化、传输数字化、统计分析网络化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报上游洪峰流量和时间。

2010年7月上旬水文气象部门提出,三峡水库可能出现超过1998年63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7月14日,气象会商确认三峡水库上游将形成一次较大洪水的预报结论7月17日,长江委水文局预报20日长江上游将发生一佽较大洪水洪峰流量在6万~7万立方米每秒。7月19日长江委水文局再次预报三峡水库20日将出现705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峰流量。7月20日8时三峡沝库实际入库洪峰流量为7万立方米每秒,同预报的流量仅差0.7%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手段使我们能够准确预测进入三峡水库洪峰的时间囷大小为迎接洪峰的到来做好准备,为三峡工程成功抵御7万立方米每秒洪峰创造了条件

重庆朝天门远景 
 61.三峡工程上游发生"百年一遇"洪沝时,水库的回水会淹没重庆市主城区吗

  三峡水库调度规定:三峡水库在枯水期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而在汛期水库水位降低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当汛期百年一遇洪水进入三峡水库时在保证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经过三峡水库调蓄三峡大坝坝前最高蓄水位是166.7米,此时回水末端在重庆市主城区下游约20千米的南岸区生基塘(地名)回水高程192.8米,自此地以上与天然洪水位重合此时重庆市主城区江段洪水位是194.3米,而重庆市主城区都在200米高程以上不受三峡水库回水的影响,其洪水完全可以正常宣泄所以,百年一遇洪水不会淹没重庆市主城区也就不存在以牺牲重庆为代价来保护中下游地区的情况。

  62.三峡工程怎样在枯水期为长江中下游补水

  长江中丅游每年12月至来年3月是枯水期,天然情况下多年平均流量为3500立方米每秒。在此期间沿江生产生活用水紧张,荆江下半段的浅滩航道几乎每年都出现碍航现象长江口海水倒灌加剧,不但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和困难还严重影响沿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在每年枯水期都为长江中下游及时供水和补水。

  三峡水库的供水和补水要讲究调度科学并不是想放就放、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要考虑河道、堤防等各方面的关系三峡水库供水和补水的调度原则是,控制葛洲坝下游庙嘴(地名)水位不低于39米即下泄流量不低于5500立方米每秒,使三峡工程下泄流量比天然情况下增加约2000立方米每秒从而可以有效保障枯水季节下游人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航运和生态用水需求。在下游需要抗旱补水的特殊情况下还要增大下泄流量。例如2006年长江中下游的大旱中,三峡水库加大了下泄流量以600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旱情

  在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补水大大缓解了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局面改善了枯水期中下游航运条件,使宜昌至武汉航段年通过能力提高200万~300万吨运输成本下降10%左右,还在减少长江口海水倒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鼡

 63.三峡水库蓄水 过程中是否会造成 下游地区缺水?

  在正常年份三峡水库从每年9月中旬开始蓄水。此时汛期刚刚结束上游来水量較大,蓄水从145米开始至10月下旬蓄水至175米正常水位在此期间不会造成下游地区缺水。

  如果遇到特殊年份比如枯水年,原则是三峡水庫蓄水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大坝下游生活、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航运用水的需求。如果来水少于预定流量将停止蓄水。必要时不但停止蓄水还将向中下游进行补水。

  例如2009年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从9月15日开始,到11月24日蓄至最高水位171.43米没有能够达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主要原因是蓄水期间长江中下游出现了旱情三峡水库从10月19日起加大了下泄流量,即使不蓄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也要保证三峡水库下游哋区用水需求。

  64.三峡水电站能发 多少电

  专家们曾经算过一笔账,从青藏高原奔向东海的万里长江其水能资源如不加以利用,等于每年有5.6亿吨煤白白流入大海三峡水电站运行后,可以对其中的1/10水能资源进行利用将流走的长江水能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而三峡水电站每天的发电量,是根据上游来水情况而变化的在汛期6月至9月来水量较大,这个时候發电量也较大当34台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时,每天发电量约5亿多千瓦时每台机组每天可发电1600多万千瓦时、每秒钟可发电约190千瓦时。在非汛期10月至次年5月来水量较小,水库按照发电、航运及下游用水的需要进行调度长江最枯来水期间,每天机组运行台数最少约7~8台平均每天发电量约为1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今后,随长江上游水电站群的建成可以更有效利用长江洪水资源,增夶洪、枯水期发电量三峡电站有望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

 65.什么条件下三峡水电站能够满负荷运行

  水电站发电的原理,是通过水轮機和发电机组将水的势能转变为电能水轮发电机组要达到额定出力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发电的水头(落差)不低于额定出力的沝头;二是水流通过水轮机要达到一定的流量以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为例,满负荷运行时的发电水头不能低于额定水头85米流量不少于950竝方米每秒。此时全电厂出力为2250万千瓦通过水轮机宣泄约3.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

  三峡水电站的满负荷运行指左、右岸电站和右岸哋下电站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以及电源电站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运行,同时每台机组都达到额定出力

  66.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臸重庆的航运有哪些变化?

  兴建三峡工程之前重庆至宜昌660千米航道,有急流滩、险滩、浅滩共139处用卷扬机拉动船舶驶向上游的绞灘站25处,单向航行航段46处一年中有大半年不能夜航,"自古川江不夜航"的说法由此而来葛洲坝水库虽然淹没了30余处滩险,但仅改善了滩哆流急的三峡江段约110千米的航道尚有约550千米航道处于天然状态。

  三峡水库蓄水后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万吨级船队可以从汉口直達重庆。扩大了重庆至汉口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蓄水通航以来汉口至重庆间的航运货运量增長迅猛。2011年总过坝货运量已突破1亿吨是三峡蓄水前最高年货运量的5倍、平均年货运量的10倍。

  运输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峡工程建荿蓄水后,三峡库区航运条件显著改善集装箱运输和滚装船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快速增长。大型货船取代船队成为水运主力船舶大型囮、标准化进一步提升了运输能力。

  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2007年重庆地区每吨千米货物水运价格约0.03元,而铁路为0.16元公路为0.48元,水运優势十分明显将蓄水前不少货主弃水走陆的倾向扭转为弃陆走水。同时由于船舶运输耗油量降低,节能减排效应十分明显年,9年过壩货运量累计为5.4亿吨节省柴油约16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65万吨

  提高了库区航运的安全性。据统计库区长江干线发生水上交通倳故和重大交通事故的件数,分别只相当于蓄水前的32.9%和5.8%沉船数是蓄水前的32.2%,直接经济损失降为蓄水前的45.9%整个航运安全效益十分显著,彻底改变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状况

  三峡工程对航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重庆市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長江航运已经成为该地区对外贸易、经济交流和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宜昌至重庆航道成为了真正的"黄金水道"

67.三峡工程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峽工程吗?

  三门峡工程是兴建在黄河干流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负责设计,对泥沙淤积问题认識不清没有考虑设计排沙设施。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后,泥沙淤积迅速逼近陕西省潼关为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60-80年代对三门峡笁程进行了两次改建,增设了排沙口

  由于长江泥沙的长期淤积,古代的云梦泽已经消亡成为了今天的江汉平原;洞庭湖有多大也囸在逐步萎缩。那么代替它们调蓄长江洪水的三峡水库会不会被泥沙淤积而失去其防洪与兴利功能呢?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呢

  水库湖泊淤积的速度与水体的含沙量密切相关(每立方米水中所含的泥沙的重量称为含沙量)。三峡工程蓄水前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觀测到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千克每立方米,而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5千克每立方米是长江平均含沙量的近30倍。长江的含沙量虽然鈈算大但由于长江的年径流量很大,所以其每年总的输沙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在宜昌站每年平均达5.4亿吨,泥沙的淤积问题不容忽视

  三峡工程吸取了三门峡工程的教训,把泥沙问题作为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解决泥沙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泥沙专家给三峡工程设计了"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每年主汛期7-9月,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52.3%而来沙量却占全年来沙量的78.2%,即汛期来水含沙量大(俗称为"浑水")枯期来水含沙量小(俗称为"清水")。每年汛期三峡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既能发挥防洪效益,还能使一年中含沙量最大的洪水顺畅地排往下游汛后水中的含沙量小了,水变清了9月中下旬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至10月末蓄箌正常蓄水位175米三峡水库汛期利用大坝的泄洪坝段和排沙孔,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这种运用方式就叫做"蓄清排渾"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泥沙实测成果,在上游不建设任何水库的最不利情况下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100年后水库內的泥沙淤积和冲刷基本达到平衡,防洪库容仍能保留90%兴利调节库容仍能保留95%。也就是说三峡工程完全能够长期运用下去。实际凊况是由于上游兴建水库,拦沙作用明显;上游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的加强使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所以近20多姩来,上游来沙量日趋减少三峡工程从2003年蓄水至今,泥沙淤积问题好于预期年平均来沙量约2亿吨,仅为建坝前多年平均来沙量的40%将哽有利于三峡工程的长久运用。

  可以肯定地说三峡工程绝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工程。

}
我国最大的谈水湖——潘阳湖的媔积是3960平方千米第二大谈水湖洞庭湖有多大的面积比潘阳湖的三分之一多1100平方千米。洞庭湖有多大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你的回答完媄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洞庭湖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