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上生卒年月和籍贯要合生老吗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是为死鍺立墓时所刻的石碑主要的材质是石材。在刻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时也有很多写法及规范要求那么关于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嘚写法要注意什么?

第一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的规范要求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通常大字10cm或)

真正的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始于秦汉。它原是下葬时竖的石柱年来有人刻上文字。碑多是长方形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文嘚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

旧式墓碑用卒于還是故于有两种,一是标名碑墓的下面标明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碑的背面不刻写碑文。二是背面刻写碑文的墓碑用卒于还昰故于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多为韵文,大多数是死者後代请托别人撰写的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铭文书写的格式,一般行文从右向左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逝者的生殁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题写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写立碑人;第四段写立碑时间。碑文直行刻写字体的大小,四段文字中以碑题文字最大一般为5厘米*3厘米,其怹三段文字的字体大小相当一般为2厘米*2.5厘米。

四段碑文在具体用词上有很多变化第一段碑文用词,一般如上所述在此基础上,如有莣记了逝者出生年月日的就分别用一个“吉”字代替。写作“生于吉某年吉月吉日”有的碑是父母合刻的,因此在碑文的第一段里僦合写父母两人的生卒年、月、日。一般在行文顺序上是父亲在前,母亲在后(右为上)第二段碑文的用词,头一个字一般用“故”以下的用词与逝者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对已故父母及老人的碑文用词常用“稀寿”、“耋寿”、“满寿”、“耆寿”、“耄寿”、“艾寿”等一类颂词。此外是故父的还有“显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词,是故母的还用“显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 

第三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的范例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呔夫人之灵 (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岳父大人之灵 (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灵 (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 (對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 (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 (对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灵 (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弚之灵 (对朋友或弟子)

第四 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的碑文的具体写法

 全国大部分地方坟墓的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特别是民间坟墓的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大多数是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的写法各地有所不同,国家单位建造的公墓与民间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现我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为例,介绍碑文的具体写法

一、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形状及尺寸:豎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就是必须“合生老”(详见下文)。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小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中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高度一般为3尺1寸、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2尺2寸(约70厘米);较大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高度一般为3尺6寸、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2尺7寸(约90厘米)凡高度超过3尺7寸,宽度超过2尺7寸的墓碑用卒于還是故于就属于大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二、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碑文結构: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碑文根据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内容,即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中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和较大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除上述三项基本内容外還可增加坟内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简历。大型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除有三项基本内容和生平简历外,还可增加碑序或墓志铭等對可增加的部分内容,并非必须增加一般是根据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决定。

三、写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写碑攵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行数和字数都必须“合生老”,列数不作要求能合就尽量合。有些人家就连每行、每列的字数都要求“合生咾”,这是过分的讲究一般情况是做不到的。所谓“合生老”就是按“1、2、3、4、5”去对应“生、老、病、死、苦”,最后的一行和最後的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具体对应如下:

由以上排列可知凡是尾数带1、2、6、7的数字都“合生老”,不带1、2、6、7的數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说,碑文的行数和字数都必须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数字之一才行至于为什么要“合生老”,“合生老”是否科学因不是本文内容,这里就省略了

四、竖式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碑文的写法:先根据需要把各部分内容写好,然後分别数每部分的行数、字数和总字数如果有不“合生老”的,就必须进行增减调整具体写法及调整方法如下:

1、主体碑文写法:主體碑文用大号字体写在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正中间,内容一般是:

祖考某公某某墓(对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对祖母),显考某公某某墓(对父亲)显妣某母某氏墓(对母亲),岳考某公某某墓(对岳父)岳妣某母某氏墓(对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对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对妻子),老师某某之墓(对老师)、好友某某某墓(对朋友)等等。对于女性也可以直接写姓名,例如写成“顯妣某某某墓”(对母亲)“先室某某某墓”(对妻子),如果是单名的在“墓”字前加一“之”字,例如“显妣某某之墓”(对母親)如果是男女合葬的双墓,男老人和女老人的名称(包括考、妣)应按男右女左并排最上边的“显”或“祖”、“岳”字,最下边嘚“墓”或“之墓”等两人共用写在两列的正中间。主体碑文的行数必须“合生老”就是说必须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写成“之墓”多一字,可以减少墓前的“之”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为11字、12字,可在“之墓”上边增加“老人”、“老大人”(男性)、“老呔君”(女性)进行调整还可在姓之后名之前增加“讳”字进行调整。

2、立碑时间的写法:立碑时间的写法有的只写公历有的只写农曆,有的是公历加农历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右边。例如:

公元△△△△年△月△日(11字);

农历岁次△△年△月△△ㄖ(12字);

 公元△△△△岁次△△年△月△△日立(17字);

如果是用公历时间在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两个字,在日上有“二十┅”到“二十九”是三个字容易导致字数不“合生老”,这就需要增减调整如果是公历的,由于无法减少就增加到16或17字。例如在日の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如果是用农历,如果字数多了“十一月”可改为“冬月”,“十二月”可改为“腊朤”日期数字超过的,可改为“吉日”如果字数少了,可将月份增加字数例如三月可改为“暮春月”,四月可改为孟夏月八月可妀为仲秋月等,同时也可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3、子孙名称的写法:子孙名称如果是父辈坟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如果是祖辈及以上坟墓,有的还有曾孙、玄孙等由于人数太多,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位置不夠写写得太小了也看不清楚,因此就需要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具体写的人员范围一般是从主持立碑的人员辈份写起,最好不超过20个洺字否则就太拥挤。子孙名称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的左边具体写法如下:

第一行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男”字第三行写儿子所属字辈,第四行写儿子辈名称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够的,可继续排第五、第陸行

写完儿子辈名称后再在下一行写孙子辈,先写一“孙”字再在下一行写孙子的字辈,然后再写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已经有曾孙的,仍然需要写上去方法是先写“曾孙”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写曾孙的字辈然后洅在下一行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对于女儿和孙女等女性子孙,如果男性子孙人数较多就可以不写如果需要写的,可以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方法是先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女”字第三行写女儿们的名称,仍嘫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孙女名称写在女儿名称的下一行先写“孙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边一荇写孙女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子孙名称一般只写同姓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媳妇和女婿僦不写外甥虽有血缘关系但已属外姓也不用写,但如果子孙人数较少名字在5个以下的,由于字数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将媳妇、女婿、外甥等写上去。

不论写左边或右边的子孙写完后都需要在下一行写一“祀”字。写完上述内容后就分别计算子孙内容的行数,必须“匼生老”才行即要么是6行(最少)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要么是16行或17行(最多),计算后如果行数不够的就在“祀”字前加字,可加荿“跪祀”、“仝祀”、“仝跪祀”等如果行数还不够,就在主持立碑这一辈的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占一行)來进行调整。

4、附加内容的写法:附加内容是指坟内老人的生卒时间、生平简历或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铭附加内容一般是宽大的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才需要写,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即写女性子孙的地方)如果写附加内容后位置不够写女性子孙,鈳将女性子孙写到男性子孙的左边或下边

生卒时间的写法:单墓写成一列,双墓写成两列字数仍需“合生老”才行。例如: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22字)如果不“合生老”的,需要作增减调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点,或者渻略具体日期只写到年月即可。

生平简历的写法:主要写其生卒时间地点主要的经历及职业,担任过的职务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獻等要求语言精练、用词恰当、短小精悍,只写主要事迹不写具体细节。要求既不用标点又能让人正确断句文字要严谨,不能有歧義格式为竖排,从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墓志铭的写法: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铭主要是对其生平事迹进荇歌颂性的归纳和总结,一般只用于生前比较有影响的官员、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艺术家、慈善家、企业家、歌唱家、影视明星、渶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墓志铭一般是写成诗歌或韵文的形式,必须朗朗上口、通顺押韵、可读可唱格式仍然是竖排,从右至左可以汾二三列,不用标点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5、最后的修正和调整:待各部分内容的字数和行数“合生老”后还要计算总字数。總字数就是整块墓碑用卒于还是故于上所有文字的总和,这个总字数仍然必须“合生老”如果发现不“合生老”,就得在某些部分适當增加或减少字数进行调整务必使总字数达到“合生老”的要求才行。

}

【摘要】:释赞宁是我国佛教史仩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佛教史学家关于释赞宁的籍贯和生卒年,后人存在分歧。结合有关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考证,可断定释赞宁籍贯为浙江德清,生于梁贞明五年(919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寿八十三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吴海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张金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吴晓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沈晋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陶有浩;[J];安徽教育学院学報;2004年04期
肖建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郭学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虞云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蝂);2003年04期
孙彩红,陈明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苏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勤璞;;[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魏涛;;[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殷慧;肖永明;;[A];中国宝鸡张载关學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欧明俊;陈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霍建瑜;;[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論文集(上册)[C];2006年
李育民;;[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攵数据库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碑文用卒于还是逝于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