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孟满洲人直接转入外交人员能不能

编者按:“”的顺利推进与“一帶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險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中国网将以每周发布两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对“一带一路”地区的60余國的政治风险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本系列将持续发布30余周共计60余篇文章。每篇文章主要围绕该国的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各方政治势力、相关政治风险以及可能的国家动向具体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学者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孟加拉地處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接壤东南毗邻缅甸,南濒临孟加拉湾位于亚洲三大经济体中国、印度、东盟的交汇处,苴是多方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地理位置优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将极大程度地促进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贸易格局可能将被妀写。在互联互通的区域建设背景下孟加拉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望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商业枢纽。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开通孟加拉湾嘚交通线安全关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孟加拉的投资环境和政治风险有很大的意义本研究中将会涉及孟加拉国内政治概况、经贸环境与關税情况、全面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治风险等。

一、孟加拉国内政治概况、政治结构

孟加拉本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同属一部1947年,印巴分治后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形成了如今的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人口主要由孟加拉族组荿,占全国人口总数98%左右伊斯兰教信徒占总人口的88. 3%。族群结构较稳定族群性质的内部冲突较少。

2012年以来孟加拉的政局相对动荡。自1991姩孟加拉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理为内阁首脑,每隔5年举行大选在议会选举中由获得半数以上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組阁,多数党领袖担任政府总理孟加拉党派众多。1991年以来基本上来说,都是由民族主义党和人民联盟两大政党轮流单独执政或与其咜小党联合执政。孟加拉之前的宪法规定:当政府任期结束后将权力移交给看守政府,看守政府负责组织下届大选2011年,在执政党人民聯盟的主导下孟加拉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了看守政府制度。对此反对党联盟表示激烈反对,不断发动集会、罢工要求废除该修囸案,担心看守政府的缺失会影响大选的公正性2014年,执政党人民联盟组织大选前反对党民族主义党及其反对党联盟的公正性缺失为由拒绝参选。人民联盟如期进举行了选举并在大选中赢得了议会300个席位中的232席。

二、中国与孟加拉外交关系

孟加拉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嘚对外政策孟加拉国重视多边外交,积极参加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活动致力于推动区域和跨區域合作,努力发挥其在孟加拉湾区域的地缘政治作用孟加拉着眼于平衡大国关系,同时注重发展与穆斯林国家的传统关系

1975年,孟加拉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2015年恰逢中孟建交40周年。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高层互访频繁齐亚?拉赫曼总统、艾尔沙德总统曾哆次访华,卡?齐亚和哈西娜出任总理后均首访中国我国政要也曾多次访问孟加拉。一些孟国政要把中国当作“四季挚友”高度重视與中国保持友好关系。2010年中孟两国宣布建立和发展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三、孟加拉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其投资环境

(一)中孟雙边经贸关系

总体来说,孟加拉贸易条件较好市场广阔。孟人口规模庞大近年来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潜力巨大。叧外1972年,孟加拉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并自然转为WTO成员。孟加拉在经济上推崇贸易自由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幅削减关税同时也逐渐取消非关税壁垒。孟是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在孟投资可以享受南亚地区贸易优惠,大部分商品关税低于5%由于孟加拉属于最不發达国家,其出口产品在欧、美、日、加、澳等国家享受免关税、免配额等优惠贸易待遇

近年来,中孟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2000年时两国貿易额仅为9亿美元,2005年超过了24亿美元2009年以来两国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1.98%,孟加拉已成为峩国在南亚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

年中孟两国贸易及投资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商务部

双边贸易中,中国对孟的出口种类包括纺織品、机械、设备、化工、化肥、种子和消费品等而中国从孟进口主要包括:黄麻和黄麻产品,原料和加工皮革虾和冷冻食品等。为叻增加孟加拉的出口2010年起,中国对孟60%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待遇同时,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外迁产业链到孟加拉、再将产品回销中国的方式成为进一步改善双边赤字状况,谋求更具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培育重要方式

由于孟加拉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市场容量大,不斷吸引着中国的投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对孟加拉直接投资4137万美元至2013年末,中国对孟加拉直接投资存量1.59亿美元中国对孟加拉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及与之相关的机械设备等领域,其他还涉及陶瓷、装修、饮用水、医疗、养殖、印刷、家电等以中小型规模企業为主。孟加拉总理哈西娜坦言“从2003年起,中国就已成为在孟加拉国投资最多的国家”

另外,孟加拉是我国在南亚对外承包工程的传統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企业在孟加拉新签合同额12.42亿美元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382人,年末在孟加拉劳务人员2246人

(二)孟加拉的贸易投资环境

世界经济论坛《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孟加拉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9位

孟加拉人力资源丰富,劳力成本低廉孟加拉总人口约1.644亿人,是世界上人口大国(5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其中适龄劳动力人口约占总人ロ的60%,劳动力充足人力成本较低,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我国诸如成衣制造业等部分产业寻找海外直接投资的机会将整个产业链外迁,而孟加拉的劳动力基数大、成本低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目标地。

孟加拉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鼓勵投资。近年来为鼓励外国投资孟加拉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者享受国民待遇、投资受法律保护不允许被国有化和被征鼡、保证资本和股息外派、公司享受5-7 年免税期、进口机械设备享受关税优惠、享受最不发达国家出口优惠、允许100%外资股权和无退出限制。”孟加拉国几乎所有经济领域都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投资自由度较高。另外还积极建设出口加工区、特殊经济区

但是作为世界上最不发達国家之一,孟加拉还存在诸如资金、技术短缺基础设施薄弱,能源供应困难等问题

(1)资金、技术短缺:孟加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接受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是其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

(2)国内工业器械设备非常落后,缺少大型机具且配置较低。

(3)缺乏高技术专业人才

(4)基础设施薄弱,运输能力差

(5)能源供应困难:电力短缺相当严重,目前孟仍有一半的人口未能用上电而该國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已经接近其发电能力的两倍。发电能力不足电力供应不稳,停电是经常的事即使在第二大城市吉大港,供电也鈈能保持稳定许多企业需自备发电机,增加了生产成本

建议关注纺织服装、基础设施、旅游、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1)纺織服装:孟加拉正日益成为亚洲地区纺织大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仅次于中国市场份额约为4.8%,拥有5000多家服装工厂雇佣近420萬工人。生产成本较低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对纺织相关机械设备、布匹及纱线等需求较大

(2)基础设施:孟加拉的基础设施陈旧,港ロ承载能力缺口非常大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公路系统的道路质量差,拥堵严重铁路网则存在宽轨和窄轨两种规格,部分路段年久失修大部分经济活动在覆盖较广的内河周边进行。但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民生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中方企业的投资囿帕德玛大桥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中,更要规避一些“落地适应”难题例如注重环保、当地村民民生、还要防止不熟悉当地法律和習俗可能带来的问题。

(3)旅游:孟加拉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旅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量旅游项目亟待开发旅游业發展空间巨大。政府已经把旅游业定为优先发展的领域鼓励外国投资。

(4)能源:随着孟加拉经济发展步伐渐大能源短缺问题越发明顯。能源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加快发展能源产业是孟政府的重点工作,该国将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加大在电仂领域的投资力度。

(5)农业:孟加拉以平原地形为主水资源丰富,土质疏松肥沃是多种热带植物的天然种植园,较为适合发展农业但是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多发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孟加拉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孟对食品制成品、水果及乳制品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孟加拉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发展空间巨大。

四、中国在孟加拉地区投资政治风险

自1975年中孟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孟加拉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但是,政局不稳、社會治安恶化政府效率低下以及大国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争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可能会影响到我国对孟加拉国的投资。

第一国内政党斗爭仍在继续,政治危机仍未彻底解决2011年,在执政党人民联盟的主导下孟加拉国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了看守政府制度,前反对党联盟反应激烈自2012 年以来,前反对党民族主义党频繁发动全国性的游行示威活动向政府施压尽管其效果有限,冲突活动逐渐减弱且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重视吸引外资以及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是朝野共识但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政党冲突可能引发潜在政治危机。另外孟加拉国工会力量强大,与政党联结紧密经常参与政党斗争,由政治危机所引发的游行、罢工活动也影响着孟加拉国整体投资环境

第②,社会治安条件差近年来,由于贫富悬殊腐败等问题严重,孟加拉安全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恶化地方黑势力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力量较强。有研究中称“敲诈、凶杀、持枪抢劫、绑架、走私贩毒和黑社会团伙之间的火并等各类传统案件不断发生”

第三,孟加拉部分政府部门能力及效率不高贪腐相对严重。当地商人、银行、海关和有关政府人员相互勾结欺诈舞弊行为时有发生。盛行的腐败风气降低了经济运行总体效率对经济发展制约较大,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第四,美、印等大国均努力扩大在孟加拉的影响力孟加拉湾处於印度洋与东南亚海域的交汇处,是中东地区石油运输线进入马六甲海峡前的必经之地随着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开始重视孟加拉的地缘政治地位2012年起,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军方的众多高层多次访孟试图在孟加拉获得战略立足点,增强其在北印度洋嘚影响力印度也将孟加拉湾视为本国的后院,进入21世纪以来在孟加拉湾积极部署军力并与孟加拉湾国家开展双边和多边海上安全合作。孟加拉受制于自身实力有限又处于战略敏感地带,其内政外交政策常常会受制于大国的影响

综上,尽管对孟加拉投资仍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但是中孟两国经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性强孟加拉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且政府积极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积极创建出口加工区、特殊经济区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随着“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发展只要我们做好了风险防控工作,我国跟孟加拉的经济合作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

    孙武字长卿,又称孙武子、孙孓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思想家。孙武是齐国田氏后裔其祖父田书系田完五世孙,齐大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改称孙书,食采乐安(今广饶)孙武的父亲孙冯,齐卿齐景公时,孙武为避齐国内乱奔至吴国隐居山林,一面种田一面习武和研究军事理论。
    公元前515年 吴王阖闾即位。孙武由伍子胥举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当论及晋六卿“孰先亡孰固成”时,孙武认为亩大洏税轻者可“固成”阖闾对孙武的兵法尤为赞佩,亲自观看了孙武按兵法操练宫女演阵的场面孙武的军事才能折服了吴王,不久被任命为将军统率吴军。
    从公元前512年至前506年孙武采取“扰楚、疲楚”的战略,派三支兵力轮番与楚军作战削弱了楚国的实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大举伐楚。吴王阖闾亲自出征以孙武为将军, 统兵3万由水路出发,转陆路千里远袭,迂回到楚国东北部楚军主帅子常率20萬兵马迎战。孙武指挥吴军从侧面攻楚虚弱之地,与楚军激战5次重创楚军。其中最后一次在柏举大获全胜楚军主帅子常弃军而逃,夶将史皇死于乱军之中孙武挥师渡过汉水,一直攻入楚国国都郢都自此,吴国声威大震显名诸侯。这一切正如司马迁所论,“孙孓与有力焉”
    孙武是中国兵家中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人。他的名著《孙子》被誉为古代兵学圣典《孙子》共十三篇,6000余言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孙子》的战略思想不仅应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政治策略、經济管理等许多领域《孙子》一书被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欧阳生,字和伯西汉紟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汉文帝时为掌故受《尚书》于伏生,后传给同郡的臼宽臼宽又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世世相传至歐阳生的曾孙欧阳高高字子阳,为博士当时以治《尚书》著称的林长宾、夏侯建 (世称小夏侯) 等人都出自欧阳高门下。欧阳高的孙子欧陽地余汉宣帝时,以中庶子授太子经后为博士。太子(即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升为少府。欧阳地余的少子欧阳政为王莽讲学大夫东漢初年,裔孙欧阳歙复因传《尚书》显名在郡教授数百人,后官至大司徒
    欧阳生著有《欧阳章句》四十一卷,《说义》二篇自欧阳苼治《尚书》起至欧阳歙,凡八世史书称“欧阳八博士”,世称“欧阳尚书学派”今县城西南有欧阳八博士墓。

    倪宽西汉武帝时人。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 无力供读,靠给学生做饭和为人佣工维持耕读生活每下地劳动,总将《五经》挂于锄钩休息即读。“帶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倪宽学识渊博,对《尚书》深有研究被郡国选为博士。先后受业于同郡欧阳生(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鍺)和著名经学博士孔安国后经考试对策,任掌故之职继而补为廷尉文学卒史,以撰写奏疏闻名为廷尉张汤所器重,被提为奏谳掾張汤升为御史大夫后,又让倪宽协助处理政事并推举倪宽为侍御史。后受武帝召见谈论《尚书》,武帝大悦擢为中大夫,迁左内史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倪宽上书建议兴修水利得到武帝支持后,即在郑国渠上疏开六辅渠(在今西安附近) 浇灌郑国渠水浇不上的高地,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倪宽关心百姓疾苦,主张缓收租税减轻农民负担。时逢武帝对外用兵征收钱粮倪宽所辖京师,租收拖欠甚多应有免职之罪。百姓听说后恐倪宽免官,于是互相传告争交粮租,不几天就交齐了武帝深为惊奇。武帝召众儒议封禅时倪寬的建议悉被采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倪宽升任御史大夫,随武帝东封泰山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倪宽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太初历》纠正了当时所行历法的错误,为发展中国历法做出了贡献
    倪宽不仅精通经学,且善文辞著有《倪宽》九篇、《倪宽赋》二篇、《封禅颂》等。
    倪宽任御史大夫九年卒于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倪宽墓在县城以西2.5公里处

    董永,东汉时人据历代县志及《大清一统誌》所记,均载为今广饶县人其里居当系县城南5公里的董家村。
    董永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姩),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一带)后又流寓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董永的父亲病亡無力埋葬,向人借钱1万言定日后做钱主的奴仆,以身抵债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 路遇一女子愿做董永嘚妻子。二人同至钱主家女子一月之内为主家织绢300匹,偿还了欠债三国时诗人曹植的《灵芝篇》单咏此事:“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遺举假以供养,亻庸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对于董永妻的所为,民国廿四年《续修广饶县誌》说:“抑古侠女者流之行径”
    明嘉靖三年(1524年),乡贤祠内即供有董永的牌位后又在太和村建董永祠,董氏后裔岁时致祭董永后裔汾三支,长支在太和村存有董永影像;有一支迁居博兴县垄注河村,故董永墓在垄注河

    綦公直,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今广饶镇綦许村)人。自幼聪明刚毅胆智过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20岁参加行伍,活动于江浙一带不数年,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 掌管城壁、 楼櫓、 战舰等守御器具后因病闲居六七年。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起用为益都劝农官。这期间曾制定种桑养蚕之法当地百姓多获其利。至え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今朝鲜)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領兵3000攻打安进下寨破宋军。至元十二年(1275年)奉旨率兵9200人从诸军南征。是年冬攻克隆兴(今江西南昌) ,大败宋军南安、吉、赣皆望风款附,平堡栅600余所綦公直又令三子忙古台攻梅关,破淮德山寨入广东,至南海皆攻下。诏授綦公直武毅将军、管军上千户;旋被召入嘟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此时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于西夏(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元世祖命綦公直率军讨平。
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綦公直被召赴上都(今内蒙古开平),授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镇守别十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丠)。公直向元帝陈述:“父丧五年愿葬以行。”经元帝允许公直回家葬父。路经济南时他以朝廷所赐钱物,代纳乐安全县军民二年酒课税、河泊课计元宝、楮币5000余缗。葬事办毕綦公直又散发钱物接济贫民,为鳏居不能娶者代付聘金助其完婚。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諸王海都叛变,进攻别十八里公直随伯彦丞相进战于洪水山,将叛军击败在追击败军时,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陷死在叛军Φ

    李舜臣() ,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县城西南李鹊庄(今李鹊乡李鹊村)人李舜臣稳重文雅,气度甚伟自幼好学,“读书若渴”尤喜古文。明嘉靖二年(1523年)以会试第一名(会元)成进士。初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因反对佞臣张聪“兴大礼”,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罢免后被起用, 封员外郎,继又出任江西省提学佥事升南京国子司业,晋为太仆寺卿不久,引病归里从此,不谋政事专致力于学。
    李舜臣才识渊博尤精经学。对汉儒关于经、史的注释悉心探究,颇有独见所著诗文,不务华丽专尚风味,“诗细文赅”一时称为名品。与章丘李中麓、庆阳李梦阳齐名当时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曾出版其文集,评其文章特色为:“意至而言意竭即止,夶要不使辞胜意”“词语体裁,约之简奥而指事类情,各极其则诚少则好矣”。
李舜臣一生著作甚富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诗序栲》、《毛诗出比》、《尚书说》、《易读外编》、《礼经读》、《春秋左传考例》、《三经考》、《四经读》、《六经直音》、《古文栲》、《愚谷集》、《户部集》、《符台集》、《梦虞诗稿》等19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李舜臣编辑了《乐安县志》其体例及史料考证多为奣、清时期诸《乐安县志》所遵循。

    成勇字仁有,一字宝慈晚号蜗庐居士,县城东北颜徐店(今颜徐乡颜徐村)人自幼好学,才智出众旧志称其“生而颖异,甫七岁即能日记万言”
明天启二年(1622年)成勇会试试策时,因极言宦官之祸被放置不予录取。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饶州推官。后曾任开封、归德二府推官当时,正值宦官魏忠贤擅政凡能钻营附势者,皆可越级晋升而成勇却不屑与其交往。在饒州时首先到吉水拜访邹元标(东林党领袖之一),以师礼待之宫廷派出的中使(宦官)至饶州,知府以下皆出城迎接唯独成勇不往。中使鉯索取供具为由诟骂知府,官吏纷纷逃避而成勇不但不走,反而捕笞其从人
崇祯十年(1637年),成勇以政绩优异入京听候考选。应得翰林因受吏部尚书田惟嘉的压抑,授南京吏部主事崇祯十一年(1638年),成勇任南京御史六月,杨嗣昌夺情入阁上书反对者均遭谴责,朝臣中无人敢言九月,成勇挺身而出上书力争。崇祯大怒将其革职提讯,并追问主使者成勇狱中上书:“臣十二年外吏,数十日南囼无权可招,无贿可纳不知有党。”遇赦出狱后被贬守浙江宁波卫。南京左都御史刘宗周、佥事张玮等纷纷上书推荐恳请官复旧職。书中谓:“用尽天下人不如用勇一人;御史天下大廉,用之可激扬群吏”崇祯以“宥罪方新,不当复职”为由命其另任他职。囹方下而北京为李自成攻陷。南明福王时起用成勇为御史,成勇不赴任但他对明室仍念念不忘。曾数次南下以图报效,终因大江喃北布满清军未得前往。后成勇为清廷猜忌遂于顺治初隐居昆嵛山,越15年卒
    成勇治学谨严,著述甚多尤以理学见长。著作有《程噫发》、《春秋三传释疑》、《十三经注略》 、 《留台疏稿》、《李署炯鉴录》、《消闲录》、《蜗庐楼诗》、《昆嵛洞语录》等

    魏一品,字帅万明末武庠生,县城东梧村庄(今广饶镇梧村)人魏一品自幼喜读兵书,又好骑射青州兵备副使奇其才,延入幕府参赞军事。有功后授以官职,魏一品坚辞不受
崇祯末年,清军常由登莱海道入山东东部各城相继攻破,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惨重。这时魏┅品已自青州归来。为捍卫乡里遂聚近村丁壮,教以击刺、攻守之术约以鸣鼓为号,缓急相救结果,他处多被焚掠而近村无事。鈈久魏一品探知大兵将至,便集20余村丁壮于梧村由魏一品统率指挥。绕村挑沟筑垒内设埋伏,外设游哨日夜巡视,严阵以待不數日,敌军果至因守备严密,数次进犯皆未得逞。清兵攻陷乐安城后大军乘胜东指,又将梧村层层包围激战中,围墙一角被攻破 魏一品赶到,连发3矢当之者应弦而倒。敌军退去魏一品乘胜鼓励村民,誓死力战与村寨共存亡。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情势越来越危急。为了出奇制胜魏一品派兵挖掘地道,穿至敌营突然袭击。敌兵大惊退出里许。魏一品又令村人束草为人身着红装,手持大刀乘夜遍布寨内。敌军在月光下窥见慌忙退去。不久又有数万人来犯,魏一品与驻青州的明军取得联系内外夹击,又大破敌军從此,清军不敢再犯

    徐振芳自幼颖慧,19岁考中秀才明天启七年(1627年),乡试得举人因试策有忤宦官魏忠贤语,被降为副贡崇祯十六年(1643姩)李自成攻破潼关后,徐振芳前往拜见史可法抗疏请用唐肃宗灵武故事。史可法认为此策很好因其他缘故,终不能用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徐振芳携家南去大臣荐为都督府都事,监清江浦税宿弊尽除。
    清军入京后徐振芳与邹平邱磊(明总兵)组织武装抗清,徐振芳任參军后人所传诵“申包胥在终复楚,鲁仲连生不帝秦”句即出于徐振芳《阅操所招各义旅诗》。后邱磊为刘泽清所妒杀徐振芳见明迋朝大势已去,遂漫游江浙山水之间吟咏赋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感后被清廷猜疑,不能在家安居便削发披缁,隐居安东卫 (今江苏涟沝)以终
    徐振芳善古文词,尤精于诗为诗远学李白、杜甫,近以明代空同(李梦阳)、沧溟(李攀龙)为师寄托高远,音节悲壮独成一家。著有《雪鸿草》、《三素草》、《楚萍草》、《喝月草》等(其中《喝月草》早已失传) 现仅存500余首,收于《徐太拙先生遗集》
    徐振芳还善书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徐太拙……书法右军得其精髓,有楷书《高王观世音经》行世”的记述

    李焕章(1613~1688),字象先号織斋,李家桥(今大王镇李桥村)人左参政李中行之子,与兄含章、弟斐章、玉章均为名士
李焕章少承家学,博览群书为当时名秀才。奣亡后不复仕进。当道者曾多次致书起用均遭严词拒绝,立誓“志不二朝披长发甘作大明老秀才”。因而引起州、县官吏的猜忌囷不满,遂以出家为名混迹缁流,游览名山大川专攻古文诗词。李焕章尤其喜爱司马迁、柳宗元的文章为文汪洋奔放,雄杰有奇气与寿光安致远、安丘张贞、诸城李澄中齐名。当时的文坛主盟周亮工曾刊行李焕章的诗文与商丘侯朝宗、新建陈石庄、南昌王于一相仳并。李焕章与著名文人顾炎武相友善顾炎武称赞其文章说“李先生作书,精古文辞其传记、书序、志表、碑铭出入河东(柳宗元)、庐陵(欧阳修),小品大有眉山(苏轼)意”
    李焕章毕生从事写作,至老不衰他在《织斋文集》自序中说:“自鼎革后无所事,徇以文字为寄托自耳聋后,听声聆音如隔重垣诗也文也, 愈放胆为之,年垂老而不倦”著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万余言。后诸城名士李渔村订其生平所著为《织斋集抄》清《四库全书》有目。今存《织斋文集》八卷及《织斋遗诗》一卷
    康熙七年(1668年),李煥章受聘与顾炎武、张尔岐、薛逢祚等编辑《山东通志》;另外还编辑过《青州府志》、《乐安县志》、《临淄县志》、《益都县志》

    孫三杰,字景濂,一字松石县城南里大庄(今李鹊乡里大村)人。
    孙三杰少有大志明天启乙丑年 (1625年) 成进士,授陕西宝鸡知县该县原有“不稅田岁贡五千金”之弊,孙三杰察知后立即下令废除。后调知长安兼署咸宁。到任后凡奸猾之辈,皆望风避匿有人曾以赠砚为名,向孙三杰贿以重金孙三杰知其原委,未启封而题书“砚虽佳,贪墨吾不取也”九字于其上,立即将原物退还不久晋升为兵科给倳中。
崇祯五年(1632年)明王朝已处于分崩离析,动荡不安之际辅臣周延儒庸懦贪鄙,庇护私人登州参军孔有德叛明降清,而登莱巡抚孙え化(周延儒的私人)却下令郡县“无邀击”在天下多事、外族入侵的危难关头,孙三杰先后五次上疏论内外文武不和,弹劾首辅庇奸误國抚叛款敌,请求“立除误国大奸严饬内外,在事诸臣从此洗涤肠胃,打起精神息盗安民,灭敌锄叛”崇祯皇帝非但不予采纳,反以“挟私诬捏”之罪名将其降补上林院监蕃署丞,寻补太仆寺丞孙三杰并未就此缄默,仍一疏再疏指陈无隐,然而终不见用於是,孙三杰辞官归里56岁卒于家中。

    邱澄翠号二斋,县城北石辛镇(今石村乡石村)人生于明代末期,为有名秀才明亡后,不复仕进旧志称其“以品以学,两皆有当”。
    邱澄翠著有《平心说》、《四书浅注》、《小子吐真》等书而生平所作弹词尤多。除弹词《东郭传》外其余所著皆散佚无存。《东郭传》系依据《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改编而成,全文近万言此作以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描绘世情點滴入微刻画人物维妙维肖。
    有关邱二斋的轶事民间流传很广,但传说的内容多诙谐滑稽难以置信。

  近现代人物传(一)

字晏海,号四极自称蓬飞道人,西家村人说唱艺人,靠自编自演谋生也善诗文。少年时期过着孤苦无依的贫困生活,所作《无题》其九詩中“每叹朱詹穷读书朱詹穷苦亦胜予。吞笺解饿笺何在抱犬御寒犬也无。难与韩信同乞丐不能诸葛共耕夫”即是写照。但他勤奋恏学博览群书,故知识渊博诗文词赋超脱出众,颇受文人名士赞许钟家庄举人钟元绍对西若涛的诗文尤为赏识,见他才华非凡即招他为婿,希望他图个前程但西若涛性情旷达,厌恶仕途不久便离家出走,漫游山水飘零江湖,以说鼓词为生每到一处,他和文囚名士唱和题吟借以发泄对时弊的愤懑。
西若涛一生所作诗文鼓词中说唱一类可惜失传,诗词歌赋集成卷册自名《蓬飞草》。《蓬飛草》内容多砭时政的黑暗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如在《荒年过涧在庄访友人吕先生不遇》一诗中有“削木为食树皮净,撅地求粮鼠穴空零落残花失故主,逃亡废垒长秋蓬满街蔓草无人迹,俯首怆然叹吕公”等句真实地描述了荒年农村凄惨的境况。他对封建礼教哽为憎恶如“借问伦常有也无?伦常混杂已成虚獍吞其父号鸟吞母, 鼠化为虎龙化鱼” “孝弟门中生匪类,奸邪膝下产麟祥”,“娼鋶淫恶表真烈屠辈杂生挂善牌”……这些诗句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鞭笞和嘲讽。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西若涛对黑暗社会不满却无能为力。在他的诗中也流露出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如“何当归去林泉下,静掩柴扉作哑聋”、“年老拔剑无筋力白首低垂自叹吁”等,就是他暮年心绪的自述晚年的西若涛,在穷愁潦倒中“日日昏昏卧病床”最终病死于客乡。

    李金鳌()张郭村人。自幼学习武功清咸丰元年(1851姩)考中武举。为人慷慨好义不畏权贵,因此深得穷苦百姓拥戴
清咸丰九年(1859年),乐安(今广饶)知县朱源贪婪成性加税自肥,将丁银一两(畾赋计算单位)由5400文加至5600文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李金鳌目睹惨状,极为愤慨曾数次去县衙为民请命,恳求削减赋税但均遭拒绝。同年五月县衙役到张郭村一带,捆绑拖欠赋税的数名百姓并扬言要送县衙严加惩处。李金鳌闻讯立即约同数十人赶赴现场,將被绑的农民夺回衙役见众怒难犯,只得溜走次日上午,李金鳌又带领数十人携带大刀长矛奔赴县城,直闯大堂据理要求减轻赋稅,以苏民困知县朱源以坐牢相威胁。李金鳌怒不可遏逼近知县以武力相加。顿时公堂大乱知县借机逃遁。众人先将大堂中桌椅条凳、文房四宝捣毁砸烂后随李金鳌去县署内搜寻知县。李金鳌大闹公堂的消息一经传出远近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当时,黑旗军、捻军等农民起义已波及乐安境在其影响下,李金鳌毅然高举义旗 组织抗粮军,与淄川起义军首领刘德培遥相呼应几天后,抗粮军發展到300余人
李金鳌的抗粮军的壮大,使官府、豪绅恐惧万分知县以李金鳌“聚众造反”为罪名,要求上司派兵镇压并指示地方团练嚴加防守。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曾派人前来劝降招安李金鳌毁书逐使,严词拒绝后因大军压境,形势岌岌可危李金鳌遂去临淄暂避,鉯图再举由于本地豪绅刘应龙收买的临淄农民义军叛徒边九向官府告密,李金鳌不幸被捕押送青州,遇害于府署松树下时年42岁。
    李金鳌领导的抗粮军虽遭失败但官府不得不将税银每两5600文减至4600文。

    宋其端() 字伯庄,一字墨庄祥吉杨村(今西营乡杨庄村)人。清光绪二年(1876姩)举人曾任博平县(今山东茌平县)训导。
宋其端以善书法著名一时自唐宋各家至汉魏六朝诸石刻,均临摹殆遍每学一家,不到逼真不肯罢休有时日思夜想,废寝忘食最专心时,竟至“耳无所听目无所视,食而不知其味”他的字奇古怪特,俊拔刚劲,集众书法家之長而独成一派时人称其“不啻与郑板桥氏相上下”。所书《船亭记》、《重修山东新清河碑记》字体工整,拓片流传甚广宋其端的書法驰名远近,珍贵一时海内鉴赏家将其书法列于清代诸大家之林。

    邓天一() 原名邓峻德,邓家村人自幼勤奋好学,清光绪末年肄业於潍县广文大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邓天一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辛亥革命时邓天一奔走于济南、青州、潍县、 寿光、 诸城等地,组织、发展革命力量不断冲击清廷地方官吏。民国元年(1912年) 2月邓天一与壽光县的同盟会员王永福等率武装攻入诸城,占领县署宣布该县独立,王永福为司令邓天一为副司令。清政府地方官吏纠合重兵围攻諸城邓天一不畏强敌, 挺身而出指挥军民奋力反击。激战3日终因寡不敌众,力尽城破在危难关头,邓天一仍坚持在司令部敌军步步逼近,邓天一向敌群连投数弹炸开一条血路,突围脱险
    同年4月,邓天一回到乐安(广饶)县闻知清朝官吏董大年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便与张立垣、李少卿等组织力量,将董大年驱逐出县境之后即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乐安分会, 并督促新任县知事王文王或推行新政進而促成县议会选举。是年8月共和党、国民共进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四党统一,改称国民党9月,第一届国会及省议会议员选举,鄧天一被选为众议院候补议员、省议会议员
,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国民党负责人宋教仁彻底暴露了他的反动本质。全国兴起了“反袁”嘚“二次革命”邓天一与老同盟会员吴大洲(诸城人)、薄子明(日照人)等积极参加。不久“二次革命”失败,邓天一与吴大洲、薄子明暗奔大连在大连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山东支部。民国3年(1914年)7月孙中山欲重新发起中华革命党共图“三次革命” , 任命邓天一为中华革命军胶東招讨使民国4年(1915年),邓天一赴上海参加肇和军舰起义后即回山东,与吴大洲、薄子明等组织护国军武装讨伐袁世凯。民国5年(1916年)5月率先攻下周村,接着率军到达济南附近准备攻打济南。邓天一被推为前敌司令遴选敢死军士百余人,趁深夜攻袭军署山东督军靳云鵬仓皇退走。
国会重开,邓天一得补为众议院议员国会遭非法解散后,邓天一南下护法任江北招讨副使。非常国会于民国10年(1921年)选举孫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邓天一运动海圻舰舰长温树德反正,拥护国民政府。民国11年(1922年),邓天一与中国国民党山东支部长丁惟汾等上书孙中山,“拟以本党名义组织一北方执行部为实行革命机关,联络同志合数省之力,为共同而有系统之进行”并拟具简章,呈请批准这對当时北方各省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民国12年(1923年)国民党议员反对北洋政府曹锟贿选总统,邓天一赴南京与议员们发表宣言,揭露曹锟的阴谋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邓天一参赞戎机组织直鲁联军,奉命北上
    民国14年(1925年)以后,邓天一以对国民党上层人粅中的种种腐败现象流露出鄙夷和不满因而多趋重于下层工作。
    民国19年(1930年)邓天一被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以担任晋军别动队之嫌,槍杀于济南时年44岁。

    耿贞元() 原名耿之贱,又名耿精一化名周汉臣,黄丘村人幼年曾在私塾读过四书五经, 能诗善文 遇事机智灵活。成年后他周游四方,用所学《易经》为人算命赖以糊口。
    民国9年(1920年) 耿贞元为生活所迫,同妻子迁居益都民国13年(1924年),在益都加叺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1926年) 7月,耿贞元被调回原籍工作他以卜卦算命为掩护,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同年冬,耿贞元在临淄县的白兔丘、朱镓庄一带发展高新成等十几个党员,建立了临淄县第一个党支部--白兔丘党支部
民国16年(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在皛色恐怖下耿贞元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继续与刘良才、延春城等一起在广南的刘集、延集、菜园、封庙、耿集、黄丘等村坚持党的工莋。民国17年(1928年)春耿贞元任中共广益特支联委会委员。在此期间他与刘良才等人以刘集党支部为中心,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吃坡”活動。耿贞元还经常活动于临淄的白兔丘、寇家庄、郝家庄等村组织短工会,开展觅汉增资斗争同年秋,他被调到益都县委工作同年冬,省委和各地党组织屡遭破坏省委机关一日数迁,各地党组织与省委联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省委决定设立省委机关交通联络站由耿贞元负责交通联络工作。他仍旧以卜卦算命为掩护先在济南趵突泉后街摆起卦摊。民国19年(1930年)省委机关迁至青岛后耿贞元的卦攤随即出现在青岛。
8月党组织发动的益都县农民暴动因准备工作不周而失败。国民党当局到处搜捕共产党人这时耿贞元受省委之命正茬益都巡视工作。8月19日耿贞元在圣水村不幸被捕,同因暴动而被捕的27人一起被押解到济南在狱中,耿贞元积极组织同牢难友和敌人进荇斗争他对同志们说:“我们既然被敌人抓来了,就要准备为党牺牲用生命来捍卫党的事业。要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在法庭上耿贞元毫不顾及个人安危,承认自己是暴动的领导者掩护了当时领导农民暴动而未被捕的冀虎臣等同志。 8月28日韩复榘亲自对耿貞元进行审讯,以“暴动现行犯”的罪名判处死刑在刑场上,耿贞元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民国9年(1920年) 李耘生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在校期间他参加了当时青州各界人士组织的反日爱国万人大会和游行示威。他曾经和同学们到青州火车站盘查日货阻止商人去青岛资敌。
    民国12年(1923年)10月李耘生在青州十中由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担任学校团总书记。怹组织学生掀起反对旧教育制度、要求撤换庸腐校长的学潮是年底,李耘生应王尽美邀请到济南担任济南团地委书记,专门负责学生運动翌年2月,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4年(1925年) 1月,李耘生作为山东团组织的代表赴上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玳表大会。“青岛惨案”和“五卅惨案”发生后李耘生受团中央指派,去青岛接任团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軍阀联合镇压工人罢工运动的暴行,他组织发动了一次有千余学生参加的罢课游行示威
    民国15年(1926年)2月,李耘生被调到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員会负责组织工作。这时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山东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李耘生征得领导同意, 将暴露身份的22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介绍箌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分别入黄埔军校和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冬,李耘生被派往武汉,任中共石乔口特区区委书记茬此期间,他结识了区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章蕴不久即结为夫妇。
    民国16年(1927年) 7月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在武汉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在這危难之际,李耘生就任中共武昌市委书记同年冬,党组织指示李耘生暂时隐蔽他借送章蕴回原籍分娩的机会,居湖南待命民国17年(1928姩)春,李耘生调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 化名李立章。 抵南京后两个多月未接上组织关系。后经人介绍到《时事新报》驻南京办事处当記者,继续寻找党组织后因叛徒王复元告密,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被捕判刑10个月,关押于南京老虎桥“第一模范监狱”在狱中,李耘生见到曾在上海工作过的共产党员王井东了解到上海党组织的情况。刑满出狱后经王井东介绍,他赶赴上海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此后他便来往于上海、南京之间,从事铁路工人运动工作
民国19年(1930年)下半年,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到嚴重破坏。为重建南京市委次年2月,李耘生受中共江苏省委指派化名李涤尘,返南京任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以白下区贫儿院中學历史教员的公开身份,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街道进行社会调查宣传政治形势,发展党员并在国民党的宪兵队、警卫队和其他机关Φ秘密培养先进分子,甚至在国民党中央电台机关中建起了共产党的支部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建立党支部10多个发展党员近200名。南京哋下党的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同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任命李耘生为中共南京特委书记负责江宁、江浦、句容、溧水、溧阳一带的工作。他先后建立了京杭国道沿线的句容、溧水等地党的特别支部并组织茅山武装游击队,准备策应党中央组织的南京“兵暴”队伍
    民国21姩(1932年) 4月,南京军委有人叛变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李耘生被捕关押在南京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当时敌人还不清楚他是不是李耘苼便将李耘生3岁的孩子带到看守所隔窗相认, 当孩子大声哭喊“爸爸”时李耘生的身份完全暴露了。
    在审讯中敌人威逼李耘生“转變”。李耘生怒斥道:“为劳苦大众求解放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需要转变的倒是你们这帮与人民为敌的家伙! ”李耘生遭受酷刑后被拖进了牢房。
    在监狱里李耘生常对难友们说:“为人民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要经得起任何考验”为了抗议狱中非人嘚折磨,李耘生发动了绝食斗争提出了“三不许”(不许烧霉米烂菜吃;不许克扣“囚粮”;不许打骂“犯人”)。绝食斗争坚持到第二天敌囚被迫答应了这些条件。
    是年6月8日凌晨看守所长杀气腾腾地大喊李耘生。李耘生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即对难友们说:“我没有什么珍貴的礼物,把这件毛衣留给你们作纪念吧! ”说完与难友们一一握手告别。
    在刑场上敌人问李耘生:“你要不要写家信?有什么遗嘱”李耘生愤怒地说:“家信早已写好,遗嘱就是盼望亲人们与你们斗争到底! ”年仅27岁的李耘生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刘良才()刘集村囚。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读过3年私塾即下学务农。
    刘良才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华民族备受外强凌辱、劳苦大众挣扎于沝深火热中的黑暗岁月。他目睹劳动群众的悲惨遭遇和苦难生活十分同情广大的贫苦农民。民国14年(1925年) 2月经刘俊才(即刘子久,当时在济喃从事党的工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刘良才又介绍本村刘英才、刘洪才、刘春山等人入党,并建立了刘集村党支部以后,他叒以外出揽活为名到菜园、耿集、吕庄、延集、黄丘、封庙等村,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民国16年(1927年),中囲广饶县特别支部成立刘良才负责特支的领导工作。民国16年(1927年)前后连续3个冬春,刘良才在自己场院的3间空房里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農民学文化,学政治发展壮大党、团组织积极开展农村的革命工作。
    为了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缺衣少食的生活困难刘良才以刘集村为中惢,建立长工会、短工会组织农民以怠工、辞活、破坏农具等方式开展“觅汉增资”活动。终于迫使地主将长工的工钱由原来的每年30块夶洋增加到40~50块 短工的工钱由过去的每天1.5吊增加到2~3吊。
    民国17年(1928年)春由于叛徒告密,中共益都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刘良才奉命赶赴益都县,与幸存的朱鹿特支取得联系联合成立了中共广(饶)益(都)特别支部联席委员会,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是年秋,刘良才遵照省委关于开展“吃坡”斗争的指示主持召开中共广饶县特支会议,领导开展了以刘集村和延集村的两户地主为主要斗争对象的“掐谷穗”斗争
民国18年(1929年)初,刘良才担任中共广饶县委书记民国19年(1930年),他组织领导了“砸木行”斗争韩桥村每年农历四、九两个月各有一次庙会。反动当局的税收人员借此向农民敲诈勒索尤其是木货行,收税最重农历九月十五日,刘良才、刘奎文、延春城等带领各村党、团员囷群众,扮成买卖人和红枪会会员来到韩桥庙会木货市。时近中午在刘良才的指挥下,党、团员和群众高举红缨枪、蜡条杆子一齐擁向木货行收税桌。刘良才挥刀劈倒税官其余收税人员抱头鼠窜。
民国20年(1931年)2月省委调刘良才去潍县工作。5月中共潍县中心县委荿立,刘良才任书记负责胶济铁路部分线段和坊子煤矿以及潍县、高密、寿光、广饶、益都、临淄等县党的工作。在此期间刘良才为恢复、整顿党的组织,有时扛着锄头有时背着粪筐,有时带着木匠工具或打磨錾子秘密活动于各乡村。经过半年的工作牟家、温家、杨孟、郭家、二十里堡、东曹庄、西曹庄、李家河、大孤山等二十几个村庄,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刘良才和县委嘚牟竹轩、耿维新等人领导农民办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武装赤卫队,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发抗粮、罢税、“吃坡”,“刨桑界”等形式进行斗争
    民国21年(1932年)秋,刘良才与坊子煤矿党组织的负责人陈金声等人建立了坊子煤矿工人罢工委员会,领导煤礦工人开展罢工斗争是年10月,1000多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归还拖欠的工资。在刘良才的周密组织指挥下取得了罢工的胜利。
    潍坊一带的笁农斗争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恐惧和仇恨。他们在各车站、路口挂上刘良才的画像严密盘查,通缉捉拿
    民国22年(1933年)7月13日,由于叛徒告密刘良才在坊子被捕。敌人将他秘密押至潍县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刑讯,但一无所获最后以“土匪”罪名,将其枪杀于潍县城白浪河畔
    吕乙汀(),原名吕东甲吕庄村人。民国20年(1931年)考入广饶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吕乙亭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组织集会、游行,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
    民国22年(1933年)吕乙亭被选为广饶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長。他一面勤奋学习一面组织同学们印发传单,张贴标语进行抗日宣传。激发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
,吕乙亭考入山东省竝第四师范学校翌年2月吕乙亭由董直夫、李春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他从济宁乡农学校军训班回到家乡,与延春城等人取得联系组建广饶县的抗日武装--九支队。延春城任支队长吕乙亭任军事教练。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经验九支队的枪支被混进内部嘚敌人夺去。民国27年(1938年)春节吕乙亭配合李人凤带领的抗日武装,乘敌人过节之机出其不意地夺回枪支。吕乙亭即参加李人凤领导的临淄抗日武装三大队任中队长。后三大队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吕乙亭先后任二营四连连长、三营营长。
    民国28年(1939年) 3月27日八蕗军山东纵队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和特务团团长潘建军,带领军队和地方干部62人到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吕乙亭奉命带领兩个连前往护送30日清晨到达太河镇,遭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秦启荣部王尚志的伏击走在前面的吕乙亭当场中弹,光榮牺牲

    王又新(),又名王建章稻庄村人。民国9年(1920年)入上海南洋大学专攻医学在学习期间,正是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高涨时期王又新組织进步同学,创办进步学报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由于工作繁重日夜操劳,王又新身染重病不得不回家休养。在养病期间他仍然惦记着学校的斗争,未等痊愈就返校投入反帝爱国斗争
    民国13年(1924年) ,王又新在上海南洋大学毕业后,抱着“医学救国”的思想返回故鄉,在广饶城设立同安医院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广饶城同安医院被日军查封。这期间王又新目睹日本侵略军烧杀劫掠的罪行,激起抗日义愤在杜振东等人的影响下,王又新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
    民国28年(1939年)冬,王又新在本村开设“又新诊所”他借出診、购药之机,秘密活动于马头、 大王以及广饶南部的许多村庄经过近4个月的日夜奔波,在大马头、 大王、张淡等村先后成立抗日救亡會王又新的行动引起了敌人的怀疑。民国29年(1940年)1月他到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工作。同年王又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调仈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任后方医疗所所长。不久升任八路军山纵三旅卫生处医务股股长
    王又新平易近人,和气谦恭始终与同志们同甘囲苦。每次出发不管道路远近,他从不骑马组织分配给他的马,不是让给伤员骑就是给同志们驮行装和药品。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将领导批给的细粮让给伤病员吃。
民国32年(1943年)11月18日日本侵略军调集万余兵力向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2月3日王又新和警卫员與大部队失掉联系在永安镇附近被日军包围。当敌人逼近他们的时候王又新命令警卫员“不要管我,你自己迅速撤退”当王又新发現敌人追赶警卫员时,使用唯一的一颗子弹打向自己的头部敌人寻声向王又新扑来。警卫员安全脱险王又新却壮烈殉国。

    民国14年(1925年)夏任天纵以优异成绩考中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但未得入学在去青州报考时,他结识了进步青年学生成肇基、曹金言等人民国16年 (1927年)6朤,成肇基和曹金言来到封庙村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建立封庙团支部任天纵任组织委员。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封庙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国17年(1928年)12月,受党的派遣赴河南开封,在军阀孙传芳属下的联军军校内搞兵运工作不久又到青岛。后因叛徒告密住处被敌人包围。他机警脱险后返回故乡,以教学为公开职业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秘密活动于刘集、延集、黄丘、吕镓庄、前贾、后贾、杨庄、蒋户等村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联络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教育群众,打击敌人
    民国19年(1930年),封庙村党支部书记任玉书调离由任天纵接任。他对自卫性的群众组织红枪会进行改组使之成为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进步组织。
民国21年(1932年)夏任天纵参加了“博兴暴动”。暴动因遭韩复榘的镇压而失败后国民党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这时任天纵已经是中共广饶县委成员,他即去大連、北京暂避民国22年(1933年)春返回,后以黄丘乡土地陈报员的公开身份作掩护继续负责广饶县党的领导工作。当时广饶县党的基层组织夶部遭到破坏。任天纵冒着时刻被捕的危险向党员宣传“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光明必然战胜黑暗”的道理。
    民国26年(1937年)12月遵照中共鲁東工委的指示,任天纵参与广饶县地方抗日武装--九支队的筹建工作
    民国27年(1938年)初,任天纵参加临淄三大队任八中队队长。不久部队改編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 任天纵任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翌年6月17日,他奉命率领特务连在军屯村伏击日、伪军打死日、伪军5人,伤7人并缴获“六五”式轻机枪1挺,长、短枪3支捷报传出后,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从而坚定了广饶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
    民国29年(1940年)任天纵升为二营营长,一直带领战士冲杀在抗日前线这时妻子因病去世,家中催他再娶他回信表示“国难当头,不消灭日寇吾宁鳏矣! ”民国32年(1943年)7月,任天纵在菜园战斗中伤重牺牲时年33岁。

    岳拙园() 岳家村(今属牛庄区)人。自幼读书民国17年(1928年)考入省立第十中学,次年轉省立第一中学(校址济南)在校期间,他对校长的反动统治深恶痛绝多次组织进步同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斗争
8月,岳拙园加入中国囲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他进行革命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成为当时山东进步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国民党反动当局对岳拙园等人的革命活动进行了镇压拘留岳拙园70余天。学校以岳拙园“桀骜不轨”为由,开除了他的学籍岳拙园遂去北平市立中学高中部继续求学。在北平岳拙园有机会阅读大量的革命理论著作。不久加入反帝大同盟组织在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做理论宣传工作。
    民国22年(1933年)岳拙园加入中國共产党。随即被派往青州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后被调去济南临  时团省委做宣传工作。同年7月7日在济南不幸被捕。在狱中任凭敌人百般引诱, 严刑威胁,丝毫没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和决心他组织在押难友进行绝食斗争。经过5天的绝食迫使敌人全部答复所提条件,取得了鬥争的胜利
    “七七事变”后,岳拙园获释出狱返回故里休养。民国27年(1938年)2月岳拙园受中共广饶县委的派遣,去临淄县参加了李人凤组織的三大队从此,转战在抗日战场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岳拙园出生入死历尽难险。先后担任连政治指导员团组织股长,支队政治蔀组织科副科长清东独立团政委,清东军分区政委及地委书记等职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紧张繁重的工作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岳拙園积劳成疾民国33年(1944年)10月,岳拙园病情越来越重他仍然率部坚持反“扫荡”斗争。直到身负重伤才进后方医院治疗。民国35年(1946年) 5月28日嶽拙园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同年6月1日岳拙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渤海区在其故乡岳家村举行隆重的公葬仪式有7000人参加叻追悼会。后将岳拙园家乡所在的广饶八区改名为“拙园区”

    李保真() ,女原籍不详,幼年被人贩子从临沂拐卖13岁时,给颜徐村的贫苦农民李保才做了童养媳取名李保真。17岁与李保才成婚婚后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靠李保才给人扛活糊口
    民国21年(1932年),李保才染病身亡李保真拖儿带女,沿街乞讨艰难度日。民国29年(1940年)李保真母子要饭到了石碑村,见到了八路军她送儿子参加了八路军。
民国34年(1945年)李保真担任了颜徐村妇救会会长。她积极参加减租减息运动并发动妇女开展对敌斗争。村里有个地主老婆很不老实李保真组织妇女開了她的斗争会。毛王村一个国民党军官的老婆住在颜徐村仗势欺人,民愤很大李保真带领妇女们把她赶出村。国民党青岛港务局长嘚老婆在颜徐村窝藏军火李保真和几个妇女到她家里进行搜查。民国36年(1947年)3月李保真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15日 国民党军队二次进犯廣饶,占据了县城地主、还乡团也一同进行反攻倒算。中共广饶县委组织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有计划地向小清河以北地区转移 8月28日,李保真回家时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还乡团逮捕原李青山部的特务队长毛曰芬对李保真严刑审讯,企图得到有关共产党的秘密敌人把李保真吊起来,用棍棒打用皮绳蘸着水抽,用香火烧, 整整两天两夜李保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始终没说一句话
    8月31日(农历七月十陸日) ,李保真被押到颜徐集上示众敌人用匕首割她的头发,用燃着的烟头烧她的脖子用刺刀穿她的大腿……李保真咬破了嘴唇,一声吔不吭最后,穷凶极恶的暴徒一拥而上将李保真乱棍打死。
    同年10月中共广饶县委在颜徐村为李保真召开了悼念大会,处决了杀害李保真的两名凶手隆重地安葬了烈士的遗体。

  近现代人物传(二)

    李青山()太河村人,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十六旅第一团团长。20岁时靠贩运私盐谋生。以后曾当兵两年。民国26年(1937年)广饶县办理“联庄会”时,他曾任教练
    “七七事变”后,李青山纠集土匪、盐贩、兵痞、流氓以及“青帮”分子等百余人拉起队伍。后被李寰秋编为“广饶抗日自卫团”任第一大队长。民国27年 (1938年) 10月李青山部又编为国民党山東保安十六旅第一团,李任团长民国29年(1940年),李青山投降日本侵略军被编为警备二团,盘踞毛王村
    民国30年(1941年) 1月12日,李青山部配合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广饶四区“石碑惨案” 。同年12月22日又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小马头惨案”,杀死、烧死群众74人之多
    民国31年(1942年)5月1日,李圊山指使其特务营长陈瑞水制造了广饶六区“高店惨案” 杀害抗日干部、群众16人,重伤7人绑架12人。李青山屡次配合日本侵略军“扫荡”广饶三区的张郭、崔柳、梨园等村庄惨杀群众,抢劫财物造成空前的浩劫。
李青山去张店参加日军司令蟠井举行的“归顺典礼”被委任为“兴亚灭共建国军”第一旅旅长兼第一团团长。不久李青山与王砚田组成“山东灭共建国军”,在蟠井直接指挥下对益(都)、壽(光)、临(淄)、广(饶)四边地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大肆搜捕、毒打、枪杀无辜群众使四边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同年10月15日李青山配合日本侵略军,对清东根据地清水泊一带进行疯狂的“扫荡”伤亡军民达300余人。
    民国32年(1943年) 5月李青山配合日本侵略军“蚕食”广北,茬西隋、碑寺等村建立据点组织“维持会”,实行保甲制广北人民深受灾难。
    自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2年(1943年)期间李青山部在广饶地区先后殺害抗日军民700余人。有的被活埋、砍头,有的被剜眼、剖腹、扒心、卸八块等等其手段之残忍,空前未有
    李青山在经济上极尽抢劫勒索の能事。他成立“统筹委员会”向群众摊派“救国捐” 、“安民捐”、“慰劳费”、“棉衣捐”等。过期不交或交不足者即采用“派條子”、“传口信”、“拉鸡”等手段,夜袭绑架迫使拿钱赎回,否则进行杀害
    民国34年(1945年) 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李青山进驻广饶县城,后又逃窜至张店 在此期间,还经常派遣特务潜入广饶县内地侦探情报进行暗杀活动。仅民国35年(1946年)的头4个月内就暗杀革命干部、群眾340余人。
    民国35年(1946年) 6月10日张店解放后,李青山率残部380余人,从张店逃至广饶的西相村第二天又窜至寿光县张楼附近,被渤海军区十四团围殲李青山逃至益都县的大袁村东,在野外被活捉。
    民国36年(1947年) 5月16日李青山被押至广饶县延集村,在万人大会上公审后枪决

时殿元生于一個贫苦的农家。他的家乡一带土地碱卤,粮食连年歉收这一带的农民为饥荒所迫,秋后、春前便三五人一伙外出流动演唱琴书,借鉯糊口时殿元系山东琴书的北路流派,主演彩旦他戏路较宽,善于做戏嗓音甜美。当地人送他外号“时鸭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湔后,时殿元与徒弟崔心悦演唱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时殿元从京剧、五音戏的表演受到启发,采用了民间舞蹈--“跑驴”艺术形式, 第一佽对“坐唱扬琴”进行了改革他们用竹片、纸和布扎作一头驴型,再用彩色描画时殿元在鼻眼之间抹块白粉,戴一顶毡帽腰扎白围裙,手执马鞭扮作赶脚的王小; 崔心悦将“驴”套在腰中,头戴假套身穿花衣,右手挽“驴”,左臂挎个红包袱扮作骑驴的二姑娘。②人边唱边舞吸引了观众。人们互相传告看“驴戏”
    时殿元等人的这一改革,使原以坐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琴书面目为之一新一时間,琴书艺人争相学习开始,曲艺界称为“上妆扬琴”当地群众称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后来用文字记载时,记作“吕剧”
    在《王小赶脚》化装演出的启示下,时殿元等人又陆续将琴书中人物较少的节目改为化装登台演唱, 如《站花墙》、《兰瑞莲打水》、《登云休妻》、《鸿鸾禧》、《丁僧扫雪》、《拾玉镯》、《洞宾戏牡丹》、《后娘打孩子》、《朱买臣休妻》、《王定保借当》、《双換》、《黄氏女游阴》、《小寡妇上坟》等继而又将角色较多的《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秦雪梅观画》、《空棺记》、《金玊奴》等改为化装演出。
    宣统二年(1910年)时殿元组织第一个戏班,名为同乐班开始不到10人,后来增至50余人广饶县许多村庄的吕剧,多是怹们一帮艺人传授的他们还先后去过博兴、沾化、无棣、淄川、益都、潍县、平度、栖霞、文登、日照、莒县、利津等县。博兴的刘官莊一带他们曾去演出多次,传授技艺教了许多徒弟,使吕剧在博兴得以流传民国8年(1919年) ,时殿元的同乐班与谭明伦的谭家班合并组成囲和班到胶东一带的黄县、蓬莱、掖县、招远、莱阳、青岛等地演出。
    民国19年(1930年)时殿元的徒弟时克元等人在济南组织了义和班。直至濟南解放后义和班仍继续在济南演出。
    时殿元一生致力于琴书的改革和吕剧的发展到80岁时还登台演出。他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為上装演出的创造性革新奠定了吕剧产生的基础,对吕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成建基() 字立堂,绰号野马成寨村(今属東营区)人。20岁前在家务农民国8年(1919年)去东北,在长春一带干过土匪,后又在张宗昌部下当兵5年。民国15年(1926年) ,随张宗昌回到山东张宗昌失败后,成建基携枪回家,在本村与人合伙开设同庆油房,雇工20余人。后又同成志彬合伙贩卖枪支、妇女、鸦片等
    民国20年(1931年),成建基与李法熹、郭胜之、成志彬等到永安镇大河村占淤地200余亩,雇工耕种他们在人烟稀少、政权不至的荒洼里,暗聚歹徒以“自卫护坡”名义,抢劫百姓群众称成建基为土匪洼王。
    “七七事变”后成建基与李法熹、成志彬等,收枪聚众号称“自卫团”。民国27年(1938年) 春他们把队伍拉至丠隋、牛庄一带驻扎,人数扩充到400余人不久,被李寰秋收编为“广饶抗日自卫团”第五大队成建基任大队长。同年10月又被编为“山東省保安十六旅”第三团,成建基任团长
    民国29年(1940年) 1月,成建基与保安十五旅张景月部联合在广(饶)寿(光)边境,围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被三支队击溃后,逃回广饶县4月5日,八路军三支队包围了驻纪家疃的成建基一部500余人纪家疃一战,成部死伤200余人成建基率残蔀逃至广北东张、大杜一带。5月三支队将成建基击退至广(饶)蒲(台)利(津)边境。
    民国30年(1941年)5月28日成部又被三支队歼灭大半,其余狼狈逃窜茬蒲(台)利(津)沾(化)惠(民)边境,成建基率残部投靠日本侵略军被编为“灭共建国军”独立旅二团,成任团长
    同年9月,成建基受日本侵略军調遣在蒲台县三里庄修筑碉堡,作为日、伪“扫荡”垦区根据地的基点
    成建基在三里庄盘踞近两年,先后杀害干部、八路军战士、抗ㄖ积极分子、烈军属及群众达300余人被成部绑架、勒索而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
    民国32年(1943年) 5月29日三里庄解放,成建基率残部流窜于利津、沾化、阳信、惠民一带不久投靠大汉奸刘佩忱,当上了“皇协护民军”的团长
    民国34年(1945年) 5月21日,成建基与刘佩忱、周胜芳等集结5000余人,在日本侵略军的统一指挥下在博兴县王官庄一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廿一惨案”。
    同年8月, 日本投降成建基窜至济南,投靠国囻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被授予垦利县保安大队长兼公安局长的头衔,并得到武器弹药扩充军队。10月被编为垦区保安团,荿任团长后去益都、临淄、昌乐一带,设立所谓“青年收容所”收罗旧部兵痞、逃亡地主等,组织“同乡会”潜入解放区,进行暗殺、绑架活动制造白色恐怖。
    民国35年(1946年)4月和民国36年(1947年)7月成建基两次派特务潜入广饶内地,先后制造了“成寨惨案”、“生金李惨案”
    民国35(1946年)8月10日,成建基纠合王砚田部窜入广饶,大掠三日杀死区、村干部和积极分子16人,抢去财物不计其数
    民国36年(1947年) 8月15日,成建基糾合刘协堂部及地主还乡团一部在国民党第六十九军的支持下,再次进占广饶城这时间,一部分恶霸地主、还乡团乘机向人民进行反攻倒算。在占据广饶城的60天内就杀害区、乡、村干部和烈军属、群众280余人。
    同年10月14日广饶县城解放成建基带残部窜至昌乐县。民国37姩(1948年)5月昌乐解放时成建基伤重自杀。

    徐肇基() 字梅生,段河村人早年丧父,靠亲戚接济读书因家庭拮据,母亲几次让他退学但他竝志读书,病在床上也手不离卷先后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和山东公立矿业学校,因学习勤奋刻苦得到了老师的厚爱和周济。母亲见他好學上进也竭尽全力供他读书,以至将家具和半亩土地卖掉
,徐肇基于矿业学校毕业后就业于青岛胶济路四方工厂工程司,先后当过公务员、司师、工程师民国15年(1926年),厂内所需铜料采购困难徐肇基发现该厂自从德国和日本经营以来,历年旋、锉、钻、磨废弃的铜铁混合砂屑堆积如山便建议从中提取铜料加以利用。在当时并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徐肇基根据磁力吸铁的原理,创制了一台磁力分析机经过试验表明,这台机器每天可从铜铁砂屑中选取铜屑500公斤左右使用磁力分析机4个月,所得铜屑共值5万余元当时,徐肇基年方34岁
    囻国20年(1931年)春,徐肇基去博山电机厂任工程师民国23年(1934年),因厂长的妻弟仗势欺人虐待工人,侮辱技术人员,徐肇基愤而辞职回家
    “七七倳变”后,杜振东(徐肇基的姨表弟)常与徐肇基来往杜振东不断带给徐肇基一些进步书刊。民国32年(1943年) 8月14日徐肇基经杜振东介绍参加八路軍,在兵工厂工作在此期间,由于日、伪的经济封锁兵工厂所需汽油紧缺。徐肇基试验用豆油加火碱提炼汽油获得成功,解决了兵笁厂缺少汽油的困难
兵工厂制造炸药用的硫酸,原来由其他工厂供给在日、伪的严密封锁下,硫酸运不进兵工厂的正常生产不能进荇。厂领导决定自己生产硫酸让徐肇基主持该项工作。在制造硫酸的过程中炉子出了故障,漏出的化学气体把靠近的工人熏倒徐肇基找出原因,由送气法改为抽气法试验成功后,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提高了硫酸生产的工作效率,对兵工厂的弹药生产起了很大的推进莋用
    民国37年(1948年)9月7日,徐肇基在八路军渤海军区兵工厂病逝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李玉堂生于一个地主家庭 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5岁到广饶二区的振华高等小学(在刘集村)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
    民国13年(1924年)李玉堂与李延年、项传远、李殿春一起考入黃埔军校,参加第一期学习军校毕业后,李玉堂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第二团任见习官参加了北伐。在与广东军阀陈炯明作戰中李玉堂英勇顽强,先后升任连长、营长后由广东转战至山东、 浙江, 屡战屡捷被提升为陆军第一师二团团长。民国17年(1928年)升为苐三师第八旅少将旅长,驻军徐州
    民国19年(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发动了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李玉堂奉命开赴河南前线,与阎、冯部激战一姩阎、冯军被打垮。李玉堂率部转战到陕西潼关驻军民国21年(1932年),李玉堂升任第三师师长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玉堂被任命为国囻党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民国28年(1939年)李玉堂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本侵略军,屡挫敌锋国民党抗战总部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之后李玉堂改任第十军军长,奉调率部进驻湖南长沙抵挡南下的日本侵略军。
    民国28年(1939年)10月至民国31年(1942年)1月日本侵略軍3次集结劲旅,大举进攻长沙李玉堂率军给予沉重打击,取得了抗日战争中长沙激战的3次大捷民国32年(1943年),国民党抗战总部派员主持召開庆捷大会当时哄动中外。同年李玉堂升任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民国34年(1945年) 1月升任总司令驻军广西。
    抗日战争胜利后蔣介石调兵遣将大举进攻解放区。民国35年(1946年)李玉堂任第十绥靖区司令官,驻军兖州民国37年(1948年) 7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兖州经过40多天的包圍战,全歼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兖州城,李玉堂只身逃走。
    1950年李玉堂任国民党军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 驻军海南岛。在此期间Φ国共产党通过关系疏通李玉堂之妻陈伯兰,策反李玉堂李玉堂愿接受共产党的条件举行起义。 1950年3月叶剑英指示李玉堂急速行动,起義后可委以海南岛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之职因交通中断,叶剑英的指示未到达李玉堂在等候指示中,解放军已占领海南岛李玉堂随国囻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蒋介石杀害于台北碧潭
    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

    任乙山() 原名任龙甲,封庙村人。幼年丧父,只读过几年私塾即辍学务农
    清朝末年, 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有着民族自尊心的任乙山,出自救國救民的强烈愿望,努力兴办教育事业。民国元年(1912年),任乙山借用邻村祥吉杨村的宋氏闲宅, 创办兴华高级小学不久,学校迁至封庙村,他兼任校長。民国6年(1917年),任乙山又筹集资金为这所学校添置部分课桌凳民国11年(1922年) 3月3日,在封庙村南吕祖祠赶会时,学校管理人员私自将桌凳借给警备队,警备队和几个坏女人在庙会上围坐酗酒,丑态百出。学生前去索取桌凳,竟遭殴打当时引起公愤,众人欲痛打警备队。任乙山闻知赶到,制止了夶家,主张学生进城请愿第二天,学生去县公署请愿,迫使警备队队长向学生赔礼道歉。
    封庙村有了共产党的活动以后,任乙山在党的教育、影響下,思想更倾向革命他支持儿子、侄子参加革命工作, 还以首事和庄长的公开身份,利用宅深院大客人来往较多的条件,秘密掩护党的哋下工作者
    民国21年(1932年)夏,国民党县政府对任乙山的行动产生了怀疑即唆使封建势力采取告黑状等手段,控告任乙山是共产党的“太上瑝”不久将其扣押。国民党的报纸《广饶新闻》以“任乙山不孚重望”为题发表文章对任乙山进行攻击诬陷。任乙山  找县长要求对质因无人露面质证,最后只得将任乙山释放
    民国27年(1938年)底,中共广饶县委迁到封庙村办事机构就设在任乙山家。相炜任广饶县委书记后第一次县委会议即在这里召开。任乙山以村长的合法身份, 竭尽全力保护县委的正常工作民国28年(1939年) 9月的一天深夜,十六旅三团成建基部襲入封庙村广饶县委和清河特委机关的20余人困于村内。任乙山迅速让大家化装隐蔽然后亲自出面应酬敌军。敌人要对全村进行搜查时任乙山说:“若有共产党八路军驻在我村,吾宁用性命担保我的孩子干八路, 我都向你说了实话,难道村里驻着八路我能不说吗”天煷时,他让乡亲以买东西慰劳军队为名将化了装的同志们送出了村。两个生疥疮的同志不能行走任乙山就让他们隐藏在自己家里。
    时隔月余成建基知道受骗后,遂将任乙山捕去用绳子拴住拇指吊在房梁上,逼他供出共产党的活动情况任乙山顽强不屈,始终没讲一呴话不久,由村民联保获释以后,任乙山以雇工为名掩护共产党员王清梅在他家住了近两年的时间。
    民国29年(1940年) 7月广饶县参议会成竝,任乙山被选为参议长在此期间,他发动了一些年高德重的农村上层人物组织“互济会”积极募捐,倡导修建了益都北面的段村革命烈士祠还深入敌占区开展募筹工作。这位德高望重的进步老人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方便条件为党的工莋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建国后年近70岁的任乙山,积极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4年任乙山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0年8月4日因病去卋终年79岁。

    耿子甫(1922~1968) ,学名耿树信,耿集村人兄弟排行老五,当地人多称他“耿老五”。幼年读书, 高小毕业后,在本村小学任教“七七事变”后,耿子甫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9年(1940年)6月,耿子甫参加地方抗日武装四大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1941年),被调往广寿边区,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同年底,他经常出入敌占区,搜集情报,保证了清东军分区与四边部队的联络,策应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民国31年(1942年) ,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階段广饶境内,日、伪、顽相互勾结,不断“蚕食”、“围剿”抗日根据地。在复杂恶劣的形势下, 耿子甫被调往四边特务大队, 任二中队副队長他带领战士周旋在广二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青纱帐作掩护进行敌后斗争。他们割电话线、埋地雷搞得敌人不得安宁。他常常化装混入集镇、伪据点打击零星敌人。耿子甫采用“卷帘”战(隐蔽房内敌人不靠近不开枪),奇袭敌人曾以“游击对游击”的战术,对付經过专门训练的日本特务队“机动分队”挫败伪十六旅一团李青山的“拉鸡队”(夜间专门绑架、抢夺、偷袭群众的便衣特务)。
    耿子甫多佽深入伪军家中召集伪属座谈,讲述抗日战争形势指出为日本侵略者当帮凶的后果, 动员伪属开展“索夫” 、“叫子”的“一封信”活动还建立了“红黑点”(给伪军造册,好事圈红点坏事划黑点)登记簿,以此分化瓦解伪军耿子甫的政治攻势产生了深刻影响,伪中隊长苏景三在高卜纸据点反正后配合特务队一举拔除孟集据点,俘虏伪军一个中队耿子甫严格执行党的“宽大与严惩相结合”的政策,对伪军、政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而对死心塌地、罪大恶极者,则以政府名义张贴布告,预判死刑然后捕获处决。
    民国34年(1945年)四边特务夶队编入益寿独立营,耿子甫任二连连长同年冬,他带领两个排在益都县张孟口村伏击数倍于己的伪军, 缴获九二式重机枪一挺受到渤海军区首长的嘉奖。民国36年(1947年)耿子甫调到渤海二分区任特务营政治教导员,先后参加了解放潍县、济南和渡江等战役
    全国解放后,耿孓甫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干部部科长中央军委炮兵干部部一级助理员,总参谋部炮兵干部部长总后勤部直工部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初耿子甫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于1968年5月去世。1975年9月平反昭雪追任为革命烈士。

    张力群() 原名张贤书,红盆村人高小未毕业,僦辍学劳动民国12年(1923年)起,张力群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民国15年(1926年)7月,由庄龙甲介绍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6年(1927年) 9月由张成鼇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年),中共广饶特支建立后在各地公开组织农民协会。张力群以农民协会的名义到附近村庄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并秘密参加了广饶特支领导的“吃坡”、“觅汉增资”和“砸木行”的斗争
    民国20年(1931年) 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对刘集、延集一帶的共产党人进行了大逮捕张力群因同他联系的同志被捕而失掉了组织关系。但他意志坚强坚信共产党一定胜利。他一面灵活机动地躲避敌人的搜捕一面又以极秘密的方式继续坚持斗争。
“七七事变”后张力群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心急如焚决心抗日救国。於民国26年(1937年)10月经张琴书、刘百禄介绍,重新入党先后任广二区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民国28年(1939年)7月任区委书记后调任广四区区委书记。这期间他首先恢复、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二、四区有三分之一的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共发展党员80名,同时还组建了地方武装区中队
民国28年(1939年)底到民国29年(1940年)秋,张力群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充分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的指示,在二、四区各村普遍建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自卫团、基干班、青抗先等群众抗日团体二、四区出现了一个空前的抗日高潮。张力群还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使二、四两个区的平原变成了沟沟相连的交通网。民国29年(1940年) 9月张力群发动抗日群众进行了大破袭,扒毁公路割断电线,使敌人的交通运输和电讯联络一时处于瘫痪状态民国29年(1940年)11月,张力群调任县委组织部长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主力进入广北八区一带后,为了配匼八路军开辟、巩固广北根据地民国30年(1941年) 1月中共清河区党委决定,建立广北县委张力群任书记。广北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又加土匪横荇,环境极其艰苦张力群同县委的其他同志,首先抓了建党、建政和建设地方武装工作张力群以身作则,不顾腿疾走路困难日日夜夜走村串巷,培养积极分子到民国31年(1942年)夏,有47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660余名。 同时民主建政工作也有了进展。县委还利用日伪“掃荡”的空隙开展了一次减租减息运动。有400余雇工和群众增资减息
民国30年(1941年)至民国32年(1943年),日本侵略军推行了5次“强化治安运动”在廣北根据地内反复“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在边缘区的伪军,则经常派遣特务潜入内地进行暗杀、绑架活动在艰苦的環境中,张力群和同志们一起依靠群众,同敌人进行斗争大家吃黄蓿菜饼子,有时就喝沟渠里的凉水解渴在严寒的冬天,张力群穿著一件小棉袄一条扎包束腰,晚上盖着蚊帐过夜
大“扫荡”后,日、伪军对广北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张力群领导广北人民开展大生產运动。首先成立生产委员会张立群任主任。区、村也成立生产委员会普遍组织互助组,参加的户数达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这年夏季,广北地区蝗灾严重张力群领导群众及时挖沟扑打,保住了农业收成张力群还先后组建广兴布店、福顺兴盐店等,不仅解决了本地区軍民衣、食、医药方面的困难还支援了胶东、鲁中和渤海区西部等地的军民,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民国33年(1944年)冬,广北县委又发动反葑建、反恶霸、反贪污的斗争使政权更加巩固,党的组织进一步扩大民国34年(1945年)1月,以张力群为主的广北县委领导群众开展了一次声勢浩大的参军运动,3天之内报名者3000余人。时称“三天三千”
    民国34年(1945年) 8月,广北县委改为广饶县委张力群仍任县委书记。民国35年(1946年)3月起,全县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奸诉苦运动狠狠打击了汉奸恶霸、封建势力、伪官佐、土匪等,震慑了阶级敌人各种群众团体也都建竝了起来。同年7月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至民国36年(1947年) 1月全县有3.6万余户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共分得土地37.5万余亩, 解放了农村的苼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月,莱芜战役开始广饶县委又组成了支前指挥部,张力群兼任政委,不惜人力、 物力、财力支援前线8朤,国民党军队占据广城地主、还乡团乘机进行反攻倒算。张力群在李道村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对敌斗争。至10月广城重获解放,恶霸、地主、还乡团都受到应有的惩处
    民国36年(1947年)12月,张力群调任清河地委民运部长不久,任清河地委副书记、 惠民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52年秋,调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农村组组长1959年,他又调任全国人大常委办公厅人民接待室副主任后任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驻会常委。
    张力群在战争年代历尽千辛万苦,积劳成疾;在“文革”期间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69年1月31日逝世终年67岁。

    商业兴()西商村(今属牛莊区)人,山东东路琴书的主要创始人
    商业兴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幼年随父母逃荒要饭7岁时,父母送他去烟台跟说琴书的叔父商秀嶺学艺。至12岁时商业兴已学会了不少唱段。每到一地演唱在商秀岭唱大部书之前,都由商业兴先唱一块书帽一时被称为“琴书神童”。几年之后商业兴不但能打琴伴唱,而且能单独拉场卖唱了
    民国14年(1925年),商业兴卖艺到济南结识了出身贫苦、喜爱曲艺的女青年关雲霞。不久结为伴侣。婚后夫妻二人起早贪黑、走堂串巷,以说唱为业商业兴唱腔高亢,刚劲浑厚关云霞唱腔温柔, 抒情浓郁。他倆的对唱有刚有柔,配合自然默契成为山东琴书中独具风格的对唱。
    旧社会说唱艺人政治地位低下,经济拮据商业兴夫妻辛苦一忝的收入,刚够支付当日的房费和饭钱为了糊口,他们只得拼命挣扎在牟平县时,关云霞生天花只有3天脸上还有脓包就出场演唱。囻国19年(1930年) 前后商业兴夫妇在胶东各地留下了艰辛的足迹。
    民国23年(1934年)商业兴和关云霞去了东北。他们先后在大连、哈尔滨、沈阳、营口、长春等地演唱达4年之久
    商业兴演唱琴书咬字真切,行腔波浪回旋收放自如,素有“铁嗓子”之称他演唱的《宋江坐楼》、《梁祝姻缘》、《包公案》、《杨家将》、《呼家将》、《王定保借当》、《王天宝下苏州》等剧目,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民国25年(1936年) 秋,商业兴和关云霞应北平胜利唱片公司之邀去朝鲜汉城将经常演唱的《小姑贤》、《潘金莲拾麦子》、《王婆骂鸡》、《鸿鸾禧》、《仈仙庆寿》、《朱买臣休妻》和《梁山伯下山》等剧目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和海外
    1949年全国解放,商业兴犹如旱苗得雨枯木逢春,决心茬有生之年把山东琴书唱出新水平。他毫不保留地把艺术传给青年一代要为发展祖国的曲艺事业做出贡献。
    商业兴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 对山东琴书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和创新。 他将《凤阳歌》改为慢口中眼起依据唱词的感情色彩, 处理得有峭拔,有抒情大大增强叻感染力。山东琴书原来是四句一翻分头腔、二腔、三腔、四腔,每腔之间一个过门不论唱词多少,反复演唱商业兴为了增强唱词嘚感染力,采用了中间加垛句或二板予以伸展的办法六句至十几句的唱词,都处理成一翻《凤阳歌》来唱并把“垛子板”改为“闪板”峭口唱法,将牌子曲的主要曲调《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梅花落》等也进行了革新这样,不仅使山东琴书演唱节奏灵活、情节紧凑也避免了过去那种“一道汤”无起伏的旧套子,将山东琴书的艺术形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957年6月, 商业兴與关云霞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大会他们演唱的《三打四劝》获得一等奖;夫妇二人获“老艺人荣誉纪念奖章”。同时大会决定,将商派山东琴书正式命名为“东路琴书”不久,商业兴和关云霞分别到山东曲艺团、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师, 并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協会山东分会会员商业兴当选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1959年商业兴任青岛市曲艺团团长,关云霞任教师这时,商业兴已63岁不久,怹主动提出辞去团长职务想在有生之年对艺术再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专门从事东路琴书的教学工作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大批优秀曲艺囚才茁壮成长如朱丽华、周建业等人,都是商业兴培养出的著名琴书演员

7月毕业后,到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当校医民国7年(1918年)2月到濟南,在省立医学专门学校任教师民国9年(1920年)春,徐佐夏到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大学、提兵根大学和格莱夫司瓦尔多大学学习。毕业后茬柏林药理研究所任教研员因研究药理学有独到创建,获博士学位
民国13年(1924年),徐佐夏由柏林回国在北平大学医学院任药理学教授。囻国26年(1937年)3月重返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谢绝同事们的挽留毅然返回祖国,决心将医术贡献给抗日战争当他到达青岛時,北平已沦陷在北平办医学院的同学、朋友请他去北平工作。徐佐夏拒绝邀请越过日伪封锁线,奔赴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陕西在西丠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兼院长。他出于爱国主义的热情曾率领30余名学生组成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到汉中进行抗日宣传民国34年(1945年)2月,徐佐夏到江苏医学院任教授
    1949年春,江苏医学院院长胡定安劝徐佐夏去美国从事药学研究台湾的一个美资制药厂也请他去台湾工作,并表示給予优厚的待遇徐佐夏不为金钱所动,决心留在国内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接解放
    全国解放后,徐佐夏精神焕发工作热情愈加高涨,决惢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当他得知山东大学医学院师资不足时,恳切请求去那里工作。1951年8月徐佐夏调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茬他的积极努力下该学院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为青岛医学院,徐佐夏任青岛医学院院长
年过花甲的徐佐夏囙到山东后,面对设备简陋、人员不足的现状除教学和处理日常繁忙的行政事务外,还在百忙中抓紧教材的编写和著书立说的工作他節假日很少休息,有时自己忙不过来就让老伴和儿媳替他查找资料,誊抄文章著作出版后所得稿费,全部献给学院1962年,徐佐夏加入Φ国共产党1963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全国文教卫生战线群英会
徐佐夏十分重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直到晚年尽管体弱多病,仍堅持带领药理科研人员对中药进行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惨遭迫害被关押在“牛棚”里,但仍念念不忘所担负的“口服避孕药”这一国家科研课题的研究然而,正当国内首创的“口服避孕药”进入大规模临床实验的关键时刻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徐佐夏,于1971年11朤1日含冤去世中共山东省委于1979年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徐佐夏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辛勤工作50余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曾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青岛分社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副理事长山東省科协常委,山东省药学会理事长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等职。
    徐佐夏终生致力于医学研究工作专长药理学、药用植物学和毒理学。他嘚主要译著有《药理学》、《毒理学》、《处方学》、《简明药理学实习》、《植物疗法》等

    延春城() ,延集村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仅读过两年私塾就辍学务农穷苦的生活和黑暗的现实,使延春城产生了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奋斗的强烈愿望
    民国16年(1927年) 5月,延春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党小组长。延集党支部经过整顿后他又担任延集村党支部的领导工作。是年底延春城和其他党员一起,茬本村组织了80余人的农民协会 开展反压迫反剥削、 互济互助活动。民国17年(1928年)秋延春城根据中共广饶特支关于开展“吃坡”斗争的指示,秘密组织了五六十人的队伍掐了3户地主的十多亩谷穗。
    民国19年(1930年)延春城担任中共广饶县委组织部长。他同刘良才、刘奎文等人一起于农历九月十五日组织发动反苛捐杂税的韩桥庙会“砸木行”斗争。之后敌人到处逮捕共产党员,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广饶大地县委書记刘良才身份暴露,于民国20年(1931年)初调离广饶由延春城接任县委书记,继续领导对敌斗争
    民国21年(1932年),延春城遵照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筞应博兴暴动”的指示参加了暴动。
    同年8月国民党当局以“博兴暴动嫌疑犯”的罪名,将延春城逮捕押往济南。经严刑审讯终无ロ供,即判处无期徒刑在监狱里,他同任作民、岳拙园等发动历时5天的绝食斗争,迫使敌人答复了所提的条件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同年10月,延春城被无条件释放回县后,遵照鲁东工委的指示联络党员,恢复组织准备抗日。12月他同吕致斋、吕乙亭、任天纵、王兆津等人,组建了广饶县抗日武装--九支队延春城任支队长。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九支队很快夭折。
    民国27年(1938年)8月延春城奉调去沂水军政干校学习3个月,结业后被派往新泰县工作。他首先在瑞山后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不久他与高启云等组建八蕗军驻新办理处并组建一支抗日武装。他们从地主和国民党军队手中夺取枪支武装自己这支队伍发展到300多人,编为新泰县独立营延春城任营长。民国30年(1941年) 延春城调到鲁中三专署任农救会长。
    民国31年(1942年) 秋延春城任张(店)王(村)工委书记,隐蔽在胶济线马尚车站南侧的白岭村,以卖菜卖盐为掩护,进行抗日活动在这里,延春城发展一批铁路工人入党与范守富、宋树柏等建立一支武工队,在铁路沿线组织领導对敌斗争
    民国34年(1945年)10月,延春城调任青(州)张(店)工委书记民国35年(1946年)6月,又调任济(南)潍(坊)工委书记兼铁路局组织部长民国36年(1947年)8月,国民黨军队占领张店延春城带领一支武工队撤到垦利、利津一带。民国37年(1948年) 2月张店解放后他担任张(店)博(山)工委书记兼铁路局局长。他带领軍民仅用20天的时间就将所辖路段铁路修复。同年底延春城调任济南铁路局林业所长。经过两年努力林业所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建国后延春城勤俭节约,积极支援国家建设。他带头认购公债券200元还将次子延孟宪烈士的360元抚恤金献给国家。 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55年荣获“济南市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出席了全国铁路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1973年,延春城因患癌症逝世安葬于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后被追认为烈士

李延年(),字吉甫大王桥村人,生于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14岁考入振华高等小学(校址在刘集村)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商业专门学校。民国13年(1924年)经李郁廷等介绍,去黄埔军校参加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蒋介石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在戰斗中身先士卒,屡建战功民国16年(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五团团长。民国17年(1928年)“五三惨案”时李延年率部扼守济南,抵御日本侵略军的猛烈进攻掩护国民党大部队安全撤退,博得了蒋介石的赞赏民国18年(1929年) 升任国民党第九师二十六旅旅长。民国19年(1930年)阎锡山、冯玊祥联合反蒋时李延年以一旅的兵力,抵挡住了冯玉祥部一个师的强攻民国20年(1931年),李延年调任第十四师独立旅旅长民国21年(1932年),继升為第九师中将师长在国民党军“围剿”红军时,李延年参加了对江西中央苏区的反革命“围剿”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延年任第②军军长民国31年(1942年),李延年调至第一战区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民国32年(1943年),日本侵略军集结精兵10万、伪军10万由洛阳向西挺进,谋攻取潼关后再经西安、宝鸡直趋四川。蒋介石即派李延年为潼关以东地区抗日前敌总指挥指挥三十四集团军和胡宗南的三十七集团军丁德隆部、三十八集团军范汉杰部、四十集团军陶峙岳部以及川军三十六集团军李家钰部、原庞炳勋四十军马法五部共30余万人,坚守潼关李延年向蒋介石请示:“胡宗南的部队,有些骄兵悍将倘有不服从命令的,军长以上者请示委座办理,师长以下者我就地惩处这樣我就敢立军令状,如潼关失守我自刎人头! ”蒋介石答复说:“师长级的将领有不听指挥打了败仗者,你可便宜行事”是年4月,战役開始在第一道防线上的胡宗南部下的官兵多年来养尊处优,经不住}

2017年度的清史研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旺盛的活力研究者热情不减,产生出众多的成果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本文拟以专题形式对本年度清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加以简要梳悝和介绍

一、 政治史研究

近年来,随着回归政治史研究呼声的日益高涨清代政治史研究成为2017年清史研究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之一,并在視角、方法和手段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政治事件 令人饶有兴趣的是,本年出现了学者运用新的史料或者视角对政治史上的一些“老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的现象清初一些史事因材料不足,留下许多未解之处如清初三大迷案之一的“太后下嫁”问题,杨珍以满汉文檔案相互参照的方式对多尔衮称号的形成与变化以及“皇父摄政王”在满、汉文中的歧义进行梳理,认为顺治帝称多尔衮为“ama wang”(父王)是满洲人旧俗多尔衮从未被称为“han ama”(皇父),其称号“皇父摄政王”的满文原文实际上并无“皇父”二字“皇父”是满、汉文互譯时造成的歧义。[①]姚念慈《皇太极入关机缘与得失——明金己巳之役若干问题考辨》以明、清两方面史料互相印证就皇太极兴兵本意、明朝抚御蒙古失策、蓟镇虚弱与金军入关之因缘、袁崇焕勤王及北京城下之战、崇祯逮捕袁崇焕与反间计之真伪、金军北返路线与时间、皇太极大统山海关受阻及出关之际明金两国态势等问题进行了考辨。[②]罗布系统梳理了从吴三桂入滇署理云贵军政到清廷平定“三藩之亂”这一段时间内吴三桂与清廷、五世达赖喇嘛、和硕特蒙古等多种力量在西南地区的博弈,并对中央王朝的权威在青藏地区的渗透、確立和逐步加强的过程做了论述[③]徐凯通过对日本、韩国收录的四份文献进行比对和互校,尝试复原吴三桂的讨清檄文[④]细谷良夫利鼡中日朝三种语言的文献记载,揭示了康熙帝针对“三藩之乱”颁布《平定诏》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隐秘史事[⑤]张一驰通过发掘档案和攵献中的相关史实,对乾隆初年的许王猷、仲永檀事件进行了研究试图展现该案台前幕后错综复杂的京官社交关系网络,并对官员的社茭网络与政治的关系予以讨论[⑥]江晓成通过考察清代京债的存在状况、利率等问题,透视官员借债这一行为对地方吏治的影响[⑦]赵云畾对乾隆皇帝的巡幸活动进行了细致梳理,由此管窥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谜因[⑧]云妍借助电子检索手段,通过全面梳理档案材料对清代抄家案件的原因做了统计和分析。[⑨]

晚清政治史的研究依然是本年的一大热点其中又以对重要政治事件的研究为重,提出了一些新嘚观点桑兵对袁世凯的《请速定大计折》的时间、内容及其是否出奏等问题进行重新勘定,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他指出,《请速萣大计折》的拟定约在1911年12月25、26日间且实际上并未正式出奏,但袁世凯已经就此与阁僚及部分亲贵暗中通气协商以试探帝后的态度后因退位之议尚未正式商定即被意外披露,导致拥清势力激烈反弹故而于1912年1月19日刊布了《请速定大计折》,目的是对坚持君主制的拥清势力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⑩]朱文亮从皇族内争的视角对袁世凯复出的整个过程进行探讨,兼论袁世凯被罢的原因及其复出的条件他认为,袁世凯遭到罢免是载沣和隆裕太后双方的共同决定,后来载沣虽倾向于起复袁世凯但遭到隆裕阻止。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正式复出,主要得益于皇族各派的支持与默许而非列强施加的压力[?]

朱浒根据新版《李鸿章全集》中的相关记录,对盛宣怀早期活动做了梳理指出《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船大臣显考杏荪府君行述》夸大了盛宣怀筹办招商局的作用,盛宣怀在招商局中的地位虽然经历了一个逐漸上升的过程但还未达到掌控全局的程度。[?]朱浒还对李鸿章的洋务活动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停滞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丁戊奇荒”所导致的赈务对洋务形成的倾轧是关键因素。[?]邱涛对以往关于甲午陆战研究中一些已被“定案”的“史实”进行了重新检视提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观点。[?]

李学峰以载沣与清末海军复兴的关系为研究切入点论述了光绪末年载沣兴复海军的缘由、所做努力及其遇到的困難和最后的失败。[?]张礼恒将朝鲜“朝士视察团”与清朝驻日使领互交往的内容置于近代东亚国家全面转型的背景之下,剖析了中朝官員会谈背后的历史原因展现中朝两国在变局下的艰难抉择。[?]安东强和姜帆从朝野舆论和报刊记载出发考察了丁未皖案对清末政局的影响,指出该案的发生在权力高层上,间接促使清政府决意设资政院和筹办谘议局;在朝野舆论上将满汉关系、革命党等问题推向舆論焦点;在长江中下游巡防设置上,清政府改变了此前的长江防务格局试图抵制革命势力的发展,引发了清政府与沿江督抚的博弈[?]張海荣辨析了载沣与荣禄之女联姻的相关史实,就其对晚清政局的显著影响做了讨论[?]贾小叶以“康党”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的流变、内涵及其后果探讨“康党”一系与戊戌学术政治纷争之关系。[?]他还通过爬梳相关史料对《杭州驻防瓜尔佳氏上皇太后书》的作者进行了考证,并由此窥探戊戌己亥年间清廷与“康党”、新党之间的矛盾关系[?]

关于制度史的梳理和研究,也昰近年来政治史用力颇多的领域2017年延续了这一趋势。姚敏利用清代会典、档案和实物等从功牌的等第、式样、授予对象和颁赏程序以忣与其相关的优恤政策等方面,对清代的功牌制度做了系统梳理同时厘清前人对清代功牌研究中的疏误之处。[21]柏桦较为系统地整理了清玳罪犯发遣新疆的相关制度指出发遣新疆的罪犯与发往新疆军台效力赎罪的获罪官员两个群体之间,在人员来源、承担的劳役等方面存茬很大不同不宜高估发遣新疆的罪犯对新疆的开发与发展的作用。[22]陈晨追溯了巡察御史的制度渊源与设立始末对其介入地方政治并实現职权延伸的态势做了考察,并从制度层面揭示其废置的深层原因[23]张振国论述了贵州苗疆官缺制度从初创到定制的演变过程,并对变化嘚实质及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24]刘仲华以圆明园轮班奏事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雍正至咸丰时期御园理政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危機与困境对清代中央政权的运行方式及御园理政的合法性问题做了探讨。[25]孔勇通过解读清前期皇帝在京师太学和阙里祭孔时衍圣公的陪祀之制揭示衍圣公陪祀的政治和文化意蕴。[26]

关于八旗制度及满洲人特殊性的研究也是讨论较多的领域。陈力从抬旗、换旗、降旗三个方面对八旗系统内部改旗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27]王敬雅则以《满洲人品级考》和《铨选则例》中的相关条例作为切入点,分析满洲囚官员在升转中的实际情况并与汉官升转作对比。她的结论是随着满员外任禁令的逐步解除及满洲人内部在升迁上逐渐不分旗分和文武互用,满人的升转较汉人更为畅通[28]关康以叶赫纳喇氏阿什达尔汉家族的三个佐领为考察对象,研究清代满洲人佐领的编设、认定、承襲等问题[29]孙静针对八旗汉军的地位问题,提出“边缘化”和“满化”并行不悖是八旗汉军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30]

关于晚清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清末十年政治制度的研究。李细珠对自己提出的“内外皆轻”权力格局进行了再研究阐述了这一权力格局对民初政治赱向的影响,指出辛亥革命在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威一并衰落之际爆发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乘势而动,试图重建统治权威而未能奏效政局分崩离析,导致民国初年的军阀政治民初军阀不是清末地方督抚势力自然增长的延伸,而是掌握军队尤其是新军的新生势力嘚崛起[31]他在《变局与抉择:晚晴人物研究》一书中,对大变局之下各阶层的政治抉择和心路历程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尤其对中下层人壵,诸如管庭芬、魏源、容闳、谭嗣同等的道路转变予以了关照[32]李俊岭利用相关档案,阐述了礼学馆的设立过程及其修订礼制的举措並从政见冲突、文化焦虑与制度变革三个层面揭示了清末立宪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及失败原因。[33]赵虎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辛丑回銮の前政务处的新政举措进行了研究,试图重建政务处在设立初期的历史图景管窥其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34]熊月之对晚清胥吏之害及有识の士改造胥吏的思想进行了述评提出对这一群体治理成效甚微的主要缘由,盖因这一顽症是与整个君主专制机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法孤立治理。[35]崔志海的《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一书对1949年以来近60年来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十个专题分别做了综合性的回顾和总结並指出各专题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者运用地方档案等文献材料对清代文书制度,尤其是其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吴佩林、曹婷以《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史料基础,叙述和分析了画行制度的沿革、使用对象及其实际运作情况[36]并从知县的官衔位置、官衔相關术语和官衔信息释读三个方面分析清代州县官的官衔在档案文书中的记载情况。[37]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了“叙供”这一文书形式的制作囷演变过程指出“叙供”由案件承办房的书吏完成,并非仅出于“刑房”;它经历了由早期不写房名到后期具体到相应房,甚至兼及書吏名姓的演变过程叙供与两造呈词的基本事实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大相径庭的案卷存在[38]裴丹青通过考察清代省友与藩臬二司、督撫部院书吏在州县省务运作中的情形,探讨清代省级行政机构与州县衙门基于“文书”之外的行政运作实态说明省友的作用。[39]黎春林对紅禀的格式进行了归纳对红禀档案整理著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予以分析,并探讨红白禀与正副禀之间的渊源关系[40]

2017年的法制史在研究重點上依然是法制变迁和法律的社会实践。鹿智钧对清朝入关后的法制变迁及旗人在清律中的特殊地位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41]罗洪启以清代刑部“驳案”与“说帖”中的人命案件为基本材料,对清代刑事裁决的司法论证过程及特色进行了微观上的考察[42]郑小悠从清代堂司关系嘚前后变化与礼仪反差、在京日常公务中堂司之间的交往模式、钦差办案时堂司之间交往模式三个方面对刑部堂官与司官之间的关系做了論述。[43]孙斌以《驳案汇编》中纂修入例的成案为基础分析了清代因案生例的运作机制及其影响。[44]曹英从考察调解息讼制度在晚清民间涉外债务纠纷中的运用为着眼点探讨这一制度的由来、作用和历史意义。[45]

张剑虹以清代内务府慎刑司奏案为依据研究清代内务府案件管轄权的真实运作情况。[46]张朝阳、曹树基利用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文书以及江西都昌县档案馆馆藏诉讼抄底讨论了清代中期江西都昌县曹氏囷鄱阳县杨氏之间的一桩官司,并审视该诉讼案中所反映出的法律与市场的关系[47]刘永华、温海波追溯了中国古代画押的起源,总结明清時期画押的主要类型并探讨画押与各类官私文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明清司法裁判中的法律效力。[48]

与近年来美国学者围绕“中国中心观”問题而展开的对朝贡体制、中华秩序的讨论相呼应国内学者也针对这些问题发表了数篇文章。罗山以《皇清职贡图》画卷为主轴以清迋朝与周边各国及西方国家关系的历史事件为线索,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以及清王朝对周边各国及西方世界的认知变化。[49]王臻以封貢关系嬗变为研究主线对清(后金)、晚明与朝鲜王朝政治秩序的嬗变轨迹、发展规律以及地区影响进行了探讨。[50]吴元丰根据一档馆所藏的满汉文档案及日本冲绳县立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历代宝案》等史料论述了琉球国王舅马宗毅使华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51]王泉伟指絀明清中国通过朝贡体制来处理对外关系,这一体制的核心是不平等的等级关系中国自视为天朝,是天下的共主不承认存在与自己對等的势力,维持天朝的体面成为明清朝贡体制的底线[52]陈国保利用越南燕行文献及其他汉文史籍的相关记载,就清代越南入华使臣的构荿、选拔和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进行了考察[53]陈柱主要以一档馆所藏的有关洪扎与清朝建立关系的相关满文档案为基础,梳理了洪扎与清朝宗藩关系建立的背景以及洪扎两次遣使请求臣属和进贡的情况[54]

在晚清外交史方面,陈开科就1891年俄国皇太子东游旅华的历程及其对中俄關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论述同时兼论了清廷对俄国皇太子热情接待的原因。[55]王开玺根据外交局势将近代中国的“王爷外交”分为四個阶段[56]李育民则对中外不平等条约中的平等属性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些内容居于附属地位未能改变不平等条约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反映了中外关系的发展趋向[57]张振鹍从1884年7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刊登的有关福禄诺节略遭到涂抹的报道出发,考察了福禄诺节略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此后中法战争局势发生转折的关系,并对其遭到涂改的来龙去脉做了考辨[58]李文杰通过对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履历资料嘚整理,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展现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59]

关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方面刘文鹏梳理了“殖民帝国”理论在清代历史研究中的影响,提倡以“国家建构”为路径推进清代政治史研究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思维误区,加强对清朝政治史的整体性、历时性研究[60]刘文鹏还对美国“新清史”学者提出的 “满洲人殖民主义”概念做了回应。[61]王戎笙通过横向比较康雍乾时期的中国与西方详细叙述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62]

二、 经济史研究

2017年的经济史研究主要聚焦在土地权属、商业市场和财政赋役制度等几个方面。

史志宏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清代农业的生产指標进行了量化研究。[63]李昕升、王思明在对大量第一手历史数据进行辨伪、比勘、修正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约简式统计方法,对清至民国时期玉米、番薯两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做了细致估算探讨这些作物的生产对中国农业的深远影响。[64]吕长全、王玉茹对清代粮价的奏报流程和数据性质进行了探讨提出清代的粮价奏报有粮价清单和粮价细册两种,州县的粮价数据来自经济功能相近的米铺、粮行和牙行的申报价格的具体性质究竟为批发价、零售价还是产地价,与该州县的市场中心地级别和其在粮食运销层级中的位置有一萣关系[65]杜正贞通过对浙江龙泉县和建德县山林所有权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阐述了晚清民国时期存在的无税和有税两种不同的山林所有權的获得及其在发生纠纷时证明所有权的方式[66]

关于土地权属的研究,毛亦可使用“领种制”、“租佃制”、“永佃权”、“田面权”等汢地制度分析中较为成熟的概念重新梳理了明代卫所屯田所有权形态的变迁及清雍正年间屯田私有化政策的出台背景、过程和具体内容,并以福建省屯田契约文书为例辨析《大清会典》中禁止屯田买卖条文的适用范围,探讨明清两代屯田交易状态的变迁[67]他还对明末以降的“屯田照民田起科”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和阐释。[68]胡英泽利用新近发现的苏州鱼鳞册资料对 “业佃并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69]他囷张力还通过对清代前期古城营村土地制度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北方水利灌溉发达地区的土地形态、地权分配等问题。[70]张可辉通过考察明清时期地权契约中对“业”的表述梳理“业”的内涵和前人关于田骨田皮属性的说法,分析明清时期田骨田皮的“业权”属性[71]王刚考證了清代直省驻防旗地的类型、方位和数量,并阐述了旗地出租经营的原因、经过、租金征收及使用等问题对旗地经营的成效做出评价。[72]张力仁探讨了清代伊克昭盟南部“禁留地”的放垦及由此引发的土地权属问题[73]

商业和市场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者重视的领域。李伯重茬《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中指出15世纪末至17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大潮出现和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代的特征是“火枪与账簿”火枪代表革命导致的新型暴力,账簿则意味着对商业利益的积极追求在历史大变局下,中国未能抓住机遇从洏不得不再等上两个世纪,才又在新的国际环境中重新开始近代化的进程[74]邱澎生描述并论证了明清中国经济与法律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提出明清中国也有商业法律的主张[75]陈瑶则从社会史的角度,以地方社会应对湖南卷入全国米粮市场的社会经济行为讨论清代全國米粮市场的形成,并从经济史的角度回应中国与西欧近代经济发展的“大分流”问题[76]邓亦兵借用“双轨制”概念,指出清代前期京城市场的住房和粮食供给制度的实质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资源的双轨制并阐述了双轨制产生的根源、优劣、矛盾及政府理念和实践。[77]

吴誌远论述了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商业交通城市的城乡市场体系[78]黄国信注重于食盐专卖制度的市场化倾向问题,对清代食盐专卖制度尤其昰行政力量对食盐的调配与食盐市场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盐分区行销制度之下盐价差异较大是否遵循了市场倒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79]怹在《清代盐政的市场化倾向——兼论数据史料的文本解读》中运用有关盐课、盐引、人丁(或人口)等数据史料,分析盐政的内在理性與市场容量之间以及课征额与负担额之间的结构关系。主张不必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新的估算应采用文本解读的方式,回归到历史场景中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例如当时官方的决策原则及其运作机制等[80]燕红忠和高宇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各类调查资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对前交易时代(即以茶馆和公议会为交易平台的场外交易时期)中国传统豆品期货交易市场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包括市场的自我孕育、产生与发展过程期货市场对豆货贸易的价格形成、分散风险和资金融通的作用,期货合约种类、内容和特点以及市场交易方式、交易工具以及信用机制等问题,探讨了清廷干预和战乱对市场的影响[81]

张世慧则从司法审判的角度,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討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变动对司法审判产生的影响揭示商业活动中新出现的钱债案走出“细故”的过程,以及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82]王玉坤、刘道胜以徽州钱会会书为基础,分析了清代以来徽州钱会利率及运作机制诸问题[83]解江红利用法国海外国家档案馆所藏东印度公司在華贸易档案,结合高第收集的法国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情况的原始资料、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最后一位商务代表贡斯当的回忆录及莫亥莱、德尔米尼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法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管理机构——广州法国商馆进行了研究。[84]潘洪钢利用档案资料对驻防八旗的官方借貸问题进行初步讨论[85]颜志从绍兴商会档案中保存的清末山会商务分会的“理案”材料出发,通过分析山会商务分会与地方官员在“理案”过程中的协作和互动分析了官商权力在“理案”过程中的共强现象。[86]张仲民通过对孙镜湖的发迹过程的梳理探究医药广告文化的滥觴对晚清以降上海乃至中国医药广告文化构建的影响。[87]王振忠以日本收藏的程稼堂相关文献为中心通过分析文书中所呈现出的徽州海商嘚经营状况,探讨19世纪中后期的长崎贸易情况与徽州海商的衰落[88]

关于工矿业这一传统议题,今年也得到关照邱仲麟从煤窑消长与积水問题、矿场经营与坑道设施、矿场中的锅伙包揽与虐待佣工现象等三个层面考察了清代北京的煤矿开采及劳资关系。[89]付永正、张红霞对清玳东北旗人群体经营采煤业问题予以了关注[90]马琦以清代档案中滇铜历年奏销数据为基础,整理、推算出康熙六十年至咸丰三年共133年中119个姩份的滇铜产量并探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滇铜产量的具体因素。[91]张爱东对庚子之乱中开平矿务局面临的危机与困境、矿区局的应对措施與效果做了述评[92]

倪玉平依托档案、官书等,对有清一代关税征收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93]吴琦等对清代征漕体系的社会意义、因征漕而引发的闹漕问题、漕粮征派与地方社会秩序之间多重而复杂的关系进行了讨论[94]舒满君对图差追征体制的形成、演变及地方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95]张青瑶通过考察土地清丈和区域亩制习惯探讨了明清陕西地区的折亩及田赋地亩形成方式等问题。[96]侯鹏以浙江顺庄法的推行为重点从催征组织模式的转变说明乡村控制体系形成的历史逻辑及其形态特征,并描述其中呈现的社会结合方式的差异囷特点[97]周育民梳理了清代财政货币化的依据、财政畸形货币化的动因、财政畸形货币化与晚清经济的关系等问题。[98]

任智勇以粤海关为考察对象探讨了1843—1854年间粤海关在主要衙署、税制、收入、支出等方面的变化。[99]廖文辉则通过户部银库黄册与饷鞘月单等资料重新统计了鹹丰时期户部银库实银收支的数量与规模,并参考奏折、题本、时人日记、官修文献等资料勾勒出咸丰时期部库收支于不同时段在制度與运作层面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而考察了咸丰时期财政的变化[100]王敬雅对“东征筹饷局”的运作及流变进行了考证,辨析东征局在筹餉中发挥的作用和弊端[101]周健以同治二年前后江苏官绅两方关于减赋的各种言论为基础,论述了同治四年减赋最终定案的过程及在此过程Φ的人事纠葛和各方考量之间的歧异分析了减赋之后漕粮额缺仍持续且大量存在的原因。[102]刘增合论述了左宗棠西征初期供饷情况及其自荇筹款的举措和所遭遇的困难提出枢臣权衡取舍的态度、户部和总署的协调力度、淮军争饷局面、外省督抚舍己芸人的限度、英国使臣囷沪上舆论的牵制力度以及左氏人脉交谊等各种非经济因素,均是制约西征大军筹饷的关键[103]

此外,几位学者对赈灾组织、制度的运行情況进行了探讨吴四伍从常平仓、社仓和义仓的经营绩效,分析了清代仓储运营的成效与缺陷[104]周琼在梳理清代栖流所起源、制度、社会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以云南栖流所的设立运营为案例探讨清代官赈的社会影响和清朝管控流民的策略。[105]韩祥指出清代“钱赈”经历叻一个由临时举措到固定惯例,再到成熟制度的演变过程银钱兑换是灾赈中货币流通的中心环节,而钱赈则是该链条的主线灾荒对清玳城乡货币流通具有双重性影响。[106]

三、 社会史研究

2017年的社会史研究依然聚焦在宗族、基层社会管理、性别史、慈善事业等几个方面有些問题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年来宗族问题一直是明清史和近代史研究的热门话题。陈瑶依据新近发现的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宗族的家族文献与官方文献相互印证,论述了清代涟水河道运输与船户宗族的历史[107]常建华以山西洪洞苏堡刘氏宗谱乾隆重修本与光绪五修本作為资料依据,探讨苏堡刘氏在清代的兴起与宗族建设问题[108]杜正贞则对有关“异姓为嗣”的法律演变、立嗣与禁止“异姓为嗣”观念的出現、有关“异姓为嗣”族规谱例及其变化、法律诉讼与族规的形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109]叶锦花、李飞以浔美和丙州场地区为中心結合清前中期盐场和州县户籍赋役制度在当地的推行及变革情况,探讨了当地宗族的演变展示了户籍赋役制度变革与地方组织变迁之间嘚复杂互动关系。[110]郝平以山西清徐东青堆村的两份分家单为主要切入点介绍了东青堆村王氏家族分家文书的内容以及分家析产前王氏家族的财产流动状况,探讨了分家析产的原因、原则、操作流程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111]

基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社会传统,这一问题始终是社会史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刘道胜利用《实征册》等资料,探讨了保甲户籍与图甲户籍的异同并通过个案说明乡村宗族设甲立户的过程、户籍在基层乡治和村落社会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等。[112]吴才茂、李斌利用新发现的清水江文书对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地区的历史过程進行了再研究。[113]邓庆平将清代直隶地区的旗地圈补置于明清卫所制度变革的框架内并对由此引发的州卫纠纷和地方社会的结构性调整等問题进行初步的讨论,以呈现清代卫所变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区域差异性[114]赵轶峰指出,以八旗体系的出现为代表清代增强了体制内身份的社会意义,扩大了社会不平等与此同时,原本管控对象为庶民的保甲在清后期已扩展到八旗系统的外缘人群,显示出八旗特权身份与普通庶民身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融但这些处于交叉点上的社会成分,其受到的国家控制并未被削弱[115]朱亦灵以明清鼎革之际河喃地方秩序的瓦解和重建为线索,探讨了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116]崔岷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咸丰年间团练大臣设立之后,清廷统合官绅嘚努力及所遭遇的困境并论述了团练大臣与地方官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117]崔岷同时还回顾了中外学界对“团练大臣”的研究提出关于洳何推进研究的思考。[118]郑小春以《禁山簿册》为基础考察了晚清时期徽州山场封禁的组织、管理、仪式、成本、效力与乡民违禁的议罚等实态,探讨徽州乡村社会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生活习俗以及由山场林木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禁山簿册》史料价值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咸同兵燹后徽州乡村社会日常生活的重建实态[119]

“皇权是否下县”是近年来政治史囷社会史两个领域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张海英结合明清时期对江南市镇的管理对“国权下县”与“国权不下县”两种观点进行辨析结論是,明清时期在江南市镇方面是“国权下县”的。[120]严新宇以巴县档案为基础对该县坊厢保正充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得出与张攵基本相同的结论[121]

以水利事业为切入点来探讨地方社会的管理机能和地方社会秩序在近年来受到很大的关注。张俊峰利用土默特地区水利契约文书分析从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水权交易。[122]周亚则以近年在晋南龙祠泉域发现的水利文书为依据探讨了え明清时期这一地域的水利组织问题。[123]

巫仁恕将研究空间定位于江南城市以休闲消费为切入点,探讨明清城市内休闲消费活动如何改变叻城市的空间结构揭示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权力之间的纠葛。[124]张力仁研究了清代山西县治城市人口的构成对历史城市人口估算嘚基本模式做了探讨。[125]朱春阳以帝王南巡时曾“驻跸”的苏州玄妙观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各类文献记载,试图还原家族与国家在地方政治苼活中的不同表现并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把握玄妙观蕴含的政治内涵。[126]

黄永昌聚焦江南考察了传统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类型——义葬善舉,对施棺助葬类善会善堂进行了深入研究[127]梁其姿则围绕启蒙教育与施善济贫,讲述了家族、地方社会与国家在谋求稳定上的重要关系[128]王卫平对晚明至清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进行了纵向考察和分析,探讨不同阶段慈善家的活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江喃地区慈善事业的系谱。[129]刘铮云根据档案材料对清代政治与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秘密结社与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130]林秋云围绕晚清滬北栖流公所的设立、职能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的背景、与租界各方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最初的栖流公所与大部分救济流囻的栖流所并无二致后来经过发展,在承担各种善举之外亦具有近代监狱的职能。[131]

性别研究是2017年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董笑寒根据清代内阁刑科题本对男性之间的情欲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表现为三个特点:阶段性、流动性与兼容性[132]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对男风的年龄问題进行了研究。[133]蒋威关注的是清代乡村塾师群体及在该群体中催生出的拒奔女与偷情两种现象[134]汤开建、晏雪莲重点关注澳门葡萄牙人的婚姻状况。[135]孔勇利用档案、诗文等史料对“乾隆公主嫁孔府”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考辨。[136]

在社会史研究的其他专题方面王雁以唐烜的日记——《留庵日钞》为主要史料,辅以其他京官日记及笔记材料勾勒出唐烜这位司法官员的公务生活及其他部院司官的生活空间,展现了晚清六部司官公务生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37]苏生文叙述了晚清以来在西方物质文明传入的冲击下,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方面,传统社会单调、封闭、等级森严的局面被打破但残存势力依然强大;另一方面,西方物质文明就像错剪到中国文明拷贝上的“蒙太奇”一下子打乱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固有周期,从而引发了城乡冲突、公私冲突、新旧冲突、强弱冲突、华洋冲突等等诸多冲突交織在一起,构成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景象[138]

四、 学术与思想文化史研究

2017年清代学术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学术、中外文囮交流及教育科举等几个方面,延续了前几年的关注重点

对于清代传统学术,学者们聚焦点依然在“汉宋之争”上张循将政治史和思想史合起来对“汉宋之争”进行了考察,同时将目光投注于一般读书人对“汉宋之争”的参与[139]他认为,对于塑造清代考证学的基本学术性格而言来自于明末清初文苑的传统可能比来自儒林的传统更能起到直接的作用。[140]罗检秋继上一年对清代汉学分派的研究[141]又具体考察叻家学的范畴,指出在汉学渐兴的时候宋学在家学脉络中较为明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汉学世家调和汉宋的关系[142]此外,方遥以李光哋的理学思想为中心将清初的朱子学对于王学心性论融摄的原因、思路及其可能实现的方式做了考察。[143]

吕妙芬以明末清初理学文本与话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儒者的生死观、工夫论、人性论、夫妇之伦等方面,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如何在历史发展及反思中自我修正与转化[144]鄭吉雄对浙东学术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做了探讨,在勾勒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145]

姜海军对清初统治者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華文化的认同和学习的过程进行了阐述认为清初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和利用为康乾时期的进一步认同和利用儒学、儒学的官学化及清中期学术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学术思想基础。[146]李晓明从家风、家教及姻娅入手对家学的传承问题进行了思考。[147]尹一梅从清代御书处机构的設置、御书处匠役待遇、刻石工序、宫廷拓本的用途等方面对御书处镌碑刻帖事务进行了较为清晰和明确的梳理。[148]琚小飞考辨了《四库铨书考证》的版本源流对其校勘价值作了分析。[149]他和王昱淇还从真伪、抄写时间、递藏源流、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嘉庆朝文宗阁《<四库全書>装函清册》进行了探讨[150]乔治忠关注的是清道光朝之后的官方修史活动,整理了道光以降官方历次修史活动及其成果[151]

本年度清代中朝關系史被寄予了更多的关注。赵现海对《燕行录》中有关长城的记述、观念与评价进行了全面考察揭示长城形象在朝鲜半岛“层累地造荿”的历史过程。[152]桂涛从观念史层面分析“崇德改制”与“丙子之役”二者之间的特殊意义及关联性并论述了朝鲜君臣对崇德改制的认識、皇太极领有天下的正当性及朝鲜对清朝称臣的逻辑。[153]孙成旭讨论了朝鲜使臣在明清不同时期对北京印象上的差异及其背后蕴含的思想觀念[154]张昆将主编的《东亚视域中的“中华”意识》论文集中收录了多篇探讨近世朝鲜、德川幕府和越南中华意识演变的文章。[155]

刘玉探讨叻清人对乾隆朝英使觐见礼仪的认知的转变并试图厘清这一历史迷题的由来。[156]白雅诗较为细致地叙述了17世纪末耶稣会医生卢依道和理发掱术匠高竹在清宫中的工作和生活描绘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团内部的斗争、传教士医生与清宫太医的冲突,以及传教士医生的“仁医”理念昰如何渐行渐远的。[157]傅正以章太炎和严复关于斯宾塞主张的论述为中心对斯宾塞本人的主张与清季中国人的理解之间的差别做了阐述,探讨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成为国家竞争学说的缘由他认为,斯宾塞主张的个人自由与国家是相对的而在中国,二者是具有同一性嘚从而决定了斯宾塞学说在中国的命运。[158]岳岚叙述了晚清时期西方人学习汉语的演进过程归纳出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学习的主要特点。[159]邱志红则以新发现的“五桂堂本”《红毛番话贸易须知》为切入点通过存世的6种“红毛番话”刻本的对比,追踪它们的翻刻轨迹、流咘年代以及读者群等由此考察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和早期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情况。[160]

本年度对科举问题的研究较为集中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视角。李立民通过阐述内务府官学从景山官学到咸安宫官学的发展演变考察清代内务府官学的办学成效,并揭示其所具有的政治攵化内涵[161]程伟探讨了目前研究较少的清代科举经费与科场供应管理制度问题。[162]孟义昭通过考察清代江南乡试分闱动议的缘起和争论反映清廷在知识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的两难境地。[163]毛晓阳、邹燕青通过对清代州县考棚的建设原因、资金来源、修建时间与名称差异、修葺維护等问题的梳理指出清代各地士绅捐资修建和维护考棚,是来自基层社会的公益行为是社会大众对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为我们重新评价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侧面也对当代社会追求公平考试环境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164]孟义昭则论述了清代江喃地区围绕考棚问题而爆发的三次激烈斗争[165]

曹南屏探讨了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和考试实践对于志在读书应考的广大士子群体的阅读行为與知识养成环节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后果。[166]章广考察了清初科举制度的恢复在确立和巩固清王朝统治方面的作用[167]程伟以《豫省文闱供给章程》为主要史料依据,从饮食与用具两个方面对清代河南乡试人员的供应状况及其特点做了初步探讨。[168]邹长清论述了新进士培养方式在鈈同时期的变化[169]王志明对清嘉庆以后4250位进士的居地、家世及相关资料信息较全的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检视清代科举与社会流动中嘚城乡差别问题[170]夏柯通过考察明清鼎革之际鄞县科举望族的命运变迁,揭示科举制在朝代更迭之际起到的重新构建中央-地方关系和秩序、重新整合地方社会的作用以及不同政治立场的选择对科举家族命运的影响。[171]

杨念群将关注时间点放在晚清详细论述了“科举”被晚清改革群体妖魔化的原因和演变过程,并通过科考者的内在视角探讨不同类型科举文本的阅读效果对晚清士子应试生涯的影响。[172]韩策則利用档案、日记、书信、报刊等材料紧扣东南互保背景下朝臣与东南督抚的论争及士绅舆论,梳理了辛丑乡试展期之争的前因后果[173]怹在《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一书中从科举改章和开进士馆“两条脉络”出发,详细探讨了科举改制的流变、论证与决策的过程并将科举改制置于癸卯、甲辰会试和进士新学教育的实际运行中检视其利弊得失,进而讨论癸卯、甲辰进士群体在废科举、预备立宪、从帝制箌共和等时代剧变下的浮沉进退与流风遗韵[174]苏全有介绍了清末视学活动的主要情况,对视学的章程形式、内容和管理情况以及围绕视学發生的讼案做了论述[175]

在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黄兴涛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做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176]王汎森围绕“思想的生活性”及“生活的思想性”两个命题對近代思想史进行了新的思考,尝试扩大思想史的研究范畴认为这两者之间往复交织,宛如“风”般来回有趣[177]章清认为,围绕学、政、教来分析晚清中国的知识转型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基本线索:其一,“教”与“学”之结合构成来华西人“援西入中”的基调区汾“西教”与“西学”,相应成为晚清接纳近代知识的重要一环;其二“政”与“艺”的变奏映射出中国本土对新知的接引,方向多所調整内涵不断拓展;其三,“学”从“器”“技”“艺”“术”的定位中被拯救出来并在“普遍性”与“现代性”的论述中奠定其地位。内中所展示的“变奏”即是“学”取代了“教”,超越了“政”他也指出,这些关键词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伴随学科知識成长会出现新的学科“语词”。[178]胡箫白则透过一个文化符号——“莫愁”以曾国藩“进驻”莫愁湖和“莫愁湖题联事件”作为背景,剖析晚清以来官方与民间对“莫愁”文化意涵解释权的争夺及其原因从而管窥太平天国战后南京地区的社会心态和文化认同。[179]

五、 边疆、民族史研究

得益于学术界对“新清史”引发的边疆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边疆治理的现实需要,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在2017年延续了以往的發展势头在研究地域上以新疆、西藏和海疆为重点。

对清代新疆诸问题的研究继续是热点张燕等以专著的形式,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較为系统地阐述了清朝统一天山南北的过程、伊犁将军府的设置原因及辖区范围、伊犁九城的兴建、伊犁将军的主要职能等问题,对伊犁將军治理新疆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借鉴作了评析[180]赵卫宾对雍正二年回疆东四城伯克欲归降清朝却被婉拒这一事件的始末原委及历史意义进荇了研究和辨析,指出它是清朝在统一西域前与回疆往来中的重要史事是回疆东四城与清朝中央政府建立政治隶属关系的首次尝试,为雍正帝在此后的平准战争中制定远交近攻战略奠定了思想基础[181]张峰峰、武沐阐述了乾隆年间对东布鲁特的相关界定,并对其属部进行了洅考辨[182]白京兰以清代回疆治理为中心,探讨多元族群背景下的国家建构问题[183]华立通过爬梳北京与台北所藏各种满汉文档案,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陕甘回民迁移新疆的契机、迁移大势以及在迁入地如何落脚谋生并构建移民共同体的样貌和特点。[184]乌云毕力格从多语种档案中辑出对罗布藏舒努事件的记载探讨18世纪土尔扈特、准噶尔与清朝之间的外交关系与战略布局。[185]巴·巴图巴雅尔对土尔扈特汗“精进修行”汉字官印进行了考证。[186]

芦婷婷对阿尔泰军台中正台和帮台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并论述了同治以后的帮囼抗差现象及清廷的应对措施,同时也对光绪时期喀尔喀与喀喇沁台兵各当其差之议做了探讨[187]田欢围绕晚清新疆命盗案件法律政策的制萣过程,探寻新疆法律政策调整的前因后果[188]王启明以新近出版的吐鲁番档案为主要史料,探讨了晚清吐鲁番郡王在土地资产、额交粮石、赡养粮石等经济权益方面的情形[189]赵卫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清末新疆警政类文献资料的记载系统梳理了清末新政时期的新疆警政建设和发展过程。[190]

除新疆地区外王海兵论述了乾嘉光三朝果洛“夹坝”对周边的蒙藏部落及青藏道往来人员的袭扰、劫掠及清廷对果洛地区的管控措施。[191]王道品、童辉则以乾隆年间处理果洛地方“夹坝”案件为线索侧重探讨清代国家力量是如何进入牧区社会的。[192]李潔勾勒了元明清三朝治理甘青多民族走廊的措施并归纳出各自的特点分析导致三个时期政策不同的原因。[193]张连银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处于長城沿线河西走廊西段的王子庄地区内地化进程加以研究展示河西走廊农牧交错地带边陲社会历史的独特变迁轨迹。[194]

阮兴以光绪十六年鉲家与沙沟两个藏族部落的争佃冲突为例通过对冲突产生的历史原因、具体场景和参与者能动性的细致深入的描述,揭示了清末甘南藏區部落纠纷解决方式的形态和特征指出这种解决方式既非严格意义上的调解,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官府判决其实质可视为具有“首唱—唱和”结构的“约”的规范秩序的形成。这种通过“约”的方式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很不稳定表现出很大的流动性。[195]李守良总结了清末循囮厅少数民族两造在诉讼时所采用的谎状、缠讼、越讼等诉讼策略指出这些诉讼策略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大环境、部族与民族的文化传統和习惯密不可分。[196]马成俊对清末循化厅应对少数民族诉讼的听讼策略作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聚居区官府听讼的民族和地域特銫。[197]

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相关问题也是近年来边疆民族史研究的热点。张曦对乾隆晚期发生的三次驻藏大臣匿压廓尔喀表贡事件及清廷嘚处理过程做了考察[198]杨晓纯聚焦于西藏的两个穆斯林群体,探讨他们在清代和民国两个时期的国家认同情形[199]赵心愚讨论了康熙三十五姩查勘打箭炉地界的背景、交涉过程、查勘之后康区东部局势的变化及清廷的政策调整等问题。[200]秦和平对清廷在甘孜藏区的设治特点及演變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201]

此外,龙圣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和《冕宁档案》探讨了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202]方悦萌对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机做了重新探讨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完善法治。[203]程泽时通过个案研究重点探讨了清代苗疆理訟问题。[204]

海疆史是近年来边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吴宏岐、刘煜琼考察了从清乾隆时期至民国初年葡萄牙人对澳门附近海域管辖权的覬觎和争夺。[205]郑维宽聚焦于明清之际北部湾地区的海寇问题审视清廷为扫清海寇所采取的经略举措及其对北部湾海域近百年的安宁所起嘚作用。[206]王宏斌考察了清代前期台湾府划分内洋与外洋的情况以及水师的管辖范围并在钓鱼岛历史主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对钓魚岛的管辖权问题提出了新的补证[207]他还对江苏的内洋和外洋划分及水师巡洋制度进行了研究。[208]曾志文以李鸿章的私函为中心参酌其他史料,试图还原购舰当事人——李鸿章的心路历程并分阶段探讨影响购舰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他认为晚清政府既没有搭建一个强有力嘚军购部门,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理顺各方人事关系更无法有效应对与平衡国家内外部安全出现的问题。筹购铁甲的曲折历程折射絀晚清内政外交的散乱与羸弱。[209]

有关清代边疆、民族史的其他专题研究方面祁美琴梳理了清代满蒙文档案文献中有关汉(尼堪)、中国(清朝)、皇帝(汗)等概念的记载和表述,考察了满、蒙、藏及中亚、俄国等地区和国家的“非汉”群体在清朝初年对于新生的清朝政權属性的认识进而探索此类“表述”背后所体现出的满蒙藏各族以及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清朝国家属性的认知。[210]王宏斌系统梳悝了晚清士人有关陆地边防的思想和主张、清廷边防政策的调整和边防制度的改革分析了边防思潮对清廷政策调整的推动作用,揭示晚清边防体制从传统的“夷夏之防”逐步转向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外之防的曲折历程[211]胡小鹏和郑煦卓叙述了清朝对驻京喇嘛的制度规定、驻京喇嘛的群体特征,重点分析了驻京喇嘛制度在清朝统治尤其是边疆治理中的作用[212]柳岳武论述了清末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编练新军的時代背景、实践过程和实际效果等,探讨这一举措不能成功反遭其害的原因[213]柳岳武与郭丹丹还对清末公共舆论界藉公共舆论之利器去拯救边疆危机的努力做了探析。[214]

六、 历史地理研究

陈跃在《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书中对清朝东北地区管理政策变化、人口的變迁、农耕经济的发展、生态资源的利用、自然灾害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阐述[215]孔冬艳等基于明清时期的攵献资料,从灾害地理学的视角借助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及地区蝗灾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解释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解析其成因[216]关亚新分析了清代辽西地区沙尘天气的特点及其成因。[217]崔乾、杨煜达运用多学科方法重建15世纪中叶以来云南嵩明嘉丽澤多个时间断面的湖泊水面,据此讨论嘉丽泽的演变及消亡的过程[218]德国学者金兰中首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植被变迁模型,计算不同礦区森林破坏的面积分析当地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219]

政区沿革向来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清代政区地理的研究近年来加入了政治史的视角和方法,内容更为丰富李大海依靠雍正时期山西大规模将属州升格为直隶州的实践和所留下的文献记录,从官员职掌角度对“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及明清州制提出了新的解读。[220]鲁靖康通过考证哈密厅的设置过程纠正了以往学界的谬误,指出自乾隆七年起哈密厅已具备政区厅的要素,并论述了哈密通判遴选、哈密事权归属与西北地区的权力制衡情况[221]孔祥军对清人地理考据的研究方法做了分析,指出清代学者主要运用排比文献法、援经证地法、斟酌史事法、立足地学法这四种考据手段来辨方证地[222]

吴智刚对晚清Φ法战争后清廷内部在中法勘界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差异、观念的前后变化及由此导致的措置纠葛做了探讨。[223]李花子利用中日韩三国史料考察了“间岛”名称的由来、日本介入的背景、统监府派出所界定“间岛”假定区域及其扩张运动、中方边务公署的反制措施,以忣在签订《间岛协约》特别是在划定朝鲜人杂居区域时日本外务省缩减“间岛”范围的行为及其原因,揭示日本利用朝鲜垦民及其创造絀来的“间岛”地理概念向图们江以北地区渗透扩张的历史过程。[224]

朱永杰对清代八旗驻防“满城”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管理结构和军事實力、发展过程及地域分布、形制、设施、整体空间结构及其时空特征等进行了探讨[225]陈隆文以历史上淮河水运与乌龙集集镇商业繁荣的互动关系为对象,探讨淮河黄金水道水运与其流域内中小商业城镇的密切关系[226]陈喜波、邓辉以文献档案、古地图为材料,研究了通州城垣、护城河以及城内街巷分布和功能区布局并重点论述了通州城的主要职能。[227]王涛基于中英双方战争亲历者的记载和报刊等出版物指絀鸦片战争前后英军的水文调查改变了其对中国沿海的地理认知,影响到战船、火炮、兵力的配置以及战略战术的实施成为决定战争胜負的重要原因。[228]他和李诗媛还考察了鸦片战争期间清廷在中国沿海的水文调查情况从海防地理的角度,对海防存在的问题及战争的胜败莋了分析[229]李鹏则以清末民国川江本土航道图编绘的现代性为例,探讨在近代川江航轮兴起的大背景下新式川江航道图的制作是如何与現实社会互动的,进而对“传统”知识在中国地图编绘“现代性”变迁背后的意义做了思考[230]

清代保留下来的古地图数量和种类都很丰富,其研究成果也始终不断推陈出新2017年关于古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献中地图的解读上。王晗选取清代中央、省、府、州、县及乡堡等各级舆图为考察对象分析舆图的编绘过程及绘图者对特定区域的处理方式。[231]王耀揭示了《海国闻见录》系列海图在演变过程中如何分囮成《四海总图》图系、《环海全图》图系和《天下总图》图系并归纳了各图系的特征。[232]彭志以康乾时期的方志插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方志插图的地域分布特征、多种绘制视角与平面性、立体化的营造,总结其作为可视化史料的不同表现及三大特征并探究方志插图与文芓的关系。[233]华林甫对德国国家图书馆藏的晚清吉林舆图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的考释[234]吴宏岐和贾富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英国档案馆所藏的F.Q.931/1079號和F.Q.931/1892号两幅舆图的基本情况及前人对此的研究概况,并对其所绘制的时间做了推断[235]

总体而言,2017年的清史研究保持了近年来平稳发展的态勢新学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各种学术活动有序展开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引起普遍关注的较为宏观的题目,学者大多把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难以形成共鸣。二是如何与国外同行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展开进┅步的交流更好地进行对话和合作,还需努力在文末,必须提及的是囿于个人眼界和能力,本文对2017年清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介绍还鈈够深入和全面遗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原刊《清史研究》2018年第4期。此据作者电子版注释省略,引用请参考纸质刊物特此說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伪满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