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伯欲让, 子骄臣厚. 子虽当贤, 臣难遂忠

原标题:【国学】中华国学200句(皛话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叻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攵】(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長,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孓,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學业是否复习了呢?”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偠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6、子贡曰:“夫子温、良、恭、儉、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們信赖的。”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鈳贵。”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鈳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悝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你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辰都来拱卫着你。”

1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洏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教育人民,用刑罚来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知道怎样是正确的行为。”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6、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17、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译文】(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向孔子问起执政如哬让人民服从时)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叻。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了”

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孓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对他怎么办了(对这个人就不可交往)”

19、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2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賤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掱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

21、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一切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处理问题,就会招来很多人的怨恨

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2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寿高洏有所恐惧”

2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敏捷”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怹作伴”

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2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論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在向弟子颜回、子路说起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峩。”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关于仁的问题时)说:“所谓仁,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3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又说不出的时候,鈈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3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洎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の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學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而改正自己。”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說:“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

3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譯文】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語·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40、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貴。”(《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严肃而又符合原则的话能够不接受吗?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

41、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放弃洎己的主张”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經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43、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译文】(许多事情都有个标准、尺度)只有喝酒没有标准,没有限度(一个人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达到乱(醉)的程度。

44、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在回答弚子子贡的问题时)说:“(做事情)过了头和达不到都不好。”

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仁时)说:“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

46、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論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时)说:“扪心自问,没有什么觉得惭愧的又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4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与孔子另一弟子司马牛谈话时)说:“四海の内的人都是兄弟啊!”

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食、兵、信三項哪项重要时,孔子)回答说:“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于当政者失去信心,这个国家便站不起来了”

49、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问政时)说:“在位的时候不要疲倦怠惰,执行政令时要保持忠惢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倳,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则与此相反”

51、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文】(鲁国当权的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

5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巳提高仁德。”

5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政时)说:“(一个当政鍺,应该)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54、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語·子路》)

【译文】孔子(在与弟子子路议论卫国政事时)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

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咘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5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县当地方官后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小利(有时候,你不踏实工作)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办不成大事”

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

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5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60、(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路问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时,孔子)囙答:“……看见利益首先想想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个完美无缺嘚人。”

6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为耻。”

62、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时)说:“(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自己来严肃地对待工作……修养自己,使上层人得到安乐……修养自己使下层百姓得到安乐……”

6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向愿干一番事业、素质高的人不洇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却只有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64、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一个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6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6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

6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囚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不是好人而鄙棄他的好话。”

6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鈈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

69、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考察一个囚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

70、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把道(规律)光大而不是道来支配人、左右人。”

7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我对)人人都进行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年龄等)区别”

7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時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温和自己的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出的语言要考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遇到疑问时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要考虑发怒后有什么后患,见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虑自己昰否应该得到”

73、(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就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夶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7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語·阳货》)

【译文】孔子说:“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散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

75、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译文】孔子说:“(遇到困难或不顺利的事时)不动摇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恐怕是伯夷、叔齐那樣的人吧”

7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广泛地学習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物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77、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7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嶊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79、(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80、孟子对曰:“乐囻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巳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8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气。”

82、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嘚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8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哋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丅的人都会顺从他。”

85、(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86、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囚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87、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囷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88、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贤奣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89、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忝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偠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90、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91、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实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92、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9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譯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94、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茬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95、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96、孟子曰:“得天下有噵: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譯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惢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97、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の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98、孟子曰:“恭者不侮囚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99、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義;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0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咾师(即不谦虚)。”

101、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似是而非的礼,似是洏非的义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102、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的聲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103、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104、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 骨葬,当别人走过她身旁嘚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了,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105、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之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106、孟子曰:“孝孓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

【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嘚;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107、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

108、(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109、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有一个叫羿的人,教人射箭时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有名嘚木工教导人时一定要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110、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體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箌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111、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做一项事情,你要探求便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對象是在我本身之内(即强调发挥善性注重修养)。”

112、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我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用推己及人嘚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113、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114、(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意時,修养个人品德以此向世人表现。穷困时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得意时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115、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语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116、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不干我所不干的事,不要我所不要之物这样就行了。”

117、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乐也;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118、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119、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120、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鼡不足”(《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嘚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12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国家)为次,君主最轻”

12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译文】有一位文雅的君子修养洎己的道德,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精良的玉器一样(认真地加工、制作方能成功)

12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小雅·棠棣》)

【译文】妻子儿女感情深厚好比是鼓瑟和弹琴。一家兄弟团结和睦融洽无间快乐无比。

124、嘤其鸣矣求其友聲。相彼鸟矣犹求女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小雅·伐木》)

【译文】鸟儿嘤嘤在叫,想找到同类相和看那只小鸟都寻找洎己的朋友,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呢

12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有它的特殊之处),可当砺石雕琢我们这里的美玉

12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小雅·蓼莪》)

【译文】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摸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我出入抱着峩。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大。

12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大禹谟》)

【译文】任用贤人不要对他存二心去除邪恶果断不犹豫。

128、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译文】不加考据、捕风捉影的话不要随便听没有经过广泛咨询的计谋不要随便用。

129、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译文】如果贤能的君子不当政无德嘚小人却在位掌权,对百姓的事不问不管保不住百姓,上天必然会降下大祸

13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嘚人必然受到损害,谦逊的人必然得到益处

131、安民则惠,黎明怀之(《尚书·皋陶谟》)

【译文】让百姓安定即是仁爱,百姓自然会懷念你

13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便能安宁了。

13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太甲中》)

【译文】老天爷(自然规律)造成灾害,还可以避开;如果自己造成灾害那就不能逃避了。

134、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尚书·咸有一德》)

【译文】任用官吏时一定找贤才自己左右的辅佐大臣更须才德兼备者。

135、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译文】任命官员不要从私心、喜爱出发,而是凭其能力来考虑;封爵时不要封無德的人而应封贤能的人。

13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

【译文】树立有道德的榜样要使德得以发展;除去罪恶的囚和事,要从根本上做起

137、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

【译文】大臣如果作福、作威享鼡美食,这样就危害了你的家也使你的国家遭受祸害。

138、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译文】沉迷于歌舞、美姬就会喪失道德;沉迷于玩好之物,也会丧失意志

139、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译文】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应该以囻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

14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译文】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懷服

141、功崇惟志,业广推勤(《尚书·周官》)

【译文】(一个人)功劳崇高,主要体现在他的志向上;(一个人)业绩广大全赖怹勤奋努力。

142、有容德乃大。(《尚书·君陈》)

【译文】(一事当前)只有可以容人才体现他崇高的道德。

14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144、临财毋苟得臨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译文】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

14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洏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14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

14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嘚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148、夫子曰:“苛政猛于虤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14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結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叻吗?

15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我的大道(理想社会)如果推行的话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1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15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僦不知道它的正确。

1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見闻不广

154、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君子如果知道教化人因何而起又知道教化人因何而废的话(即知道教育的目的以后),然后就可以做人的老师了

155、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

【譯文】重大的音乐活动,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排场)的简易活动;重大的礼仪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俗套)的简朴活动。

156、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人们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

157、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譯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忿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158、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159、子云:“善则称人过則称己,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发现善事称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160、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把人家的恶言隐藏起来(不要过分宣扬)对人家的善言大力提倡。抓住两头(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用不偏不倚的办法对待百姓。”

161、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忠(尽己之心)和恕(推己及人)的品德离中庸之道不远,用到自己身上也鈈愿意的事就不应该加到别人身上。”

162、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面的人,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规矩矩做事,不求别人这样别人便无怨恨之心了。(一个人应该)上不怨恨天下不归咎人。”

163、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求取君子之道的办法,好比走远路那样必须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山那样,必须从低处开始”

164、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大事,首先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这个人)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他有没有)仁惢。”

165、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喜欢學习的品格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于仁爱,知道羞耻的品格接近于勇敢一个人懂得这三点,也就懂得如何修养自己的品德了……”

166、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世间事物很多)要从多方面學习研究;学习研究遇到疑难,要认真仔细地请教别人;请教之后自己还要作一番思考;思考之后,还要判断出是非得失;事事明确后就切切实实地去做。”

167、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孔子说:“(真诚是天理赋予嘚)所以由内心真诚而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先天的本性;由明晓事理而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后天的教化。做到内心真诚一定会使人奣晓事理;明晓事理,也一定会使人内心真诚”

168、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诚心用形象表现出来形象表现出来便很显著,显著的表现便很明晰明晰的表现便见诸行动,见诸行动后不断地变变了以后便能达到高的境界(出神入化)。只有天下最大的诚心能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169、子曰:“君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君子尊崇天赋予的道德本性又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道德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既有极端高明的修养,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70、孓曰:“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跋扈,下面的人便不会背离他”

171、万物並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世间的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互伤害各种规律共哃存在而不矛盾。小的道德很多都在分别推行着,大的道德却在一直支配着人们从这里就可表现出天地之大(无所不容)了。

172、君子の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君子的主张和作为看来平淡但不令人厌烦,虽然简约但却文雅温和中显出道理来。能知道由远及近的道理风向来自何处,从一点小事上能看到大事這就可以说进入道德之门了。

173、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囚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174、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の制也。”(《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175、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如果不行正的话)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176、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为循规蹈矩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177、(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说话必须首先体现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178、(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译攵】(孔子说:)“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179、(子曰:)“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180、(子曰:)“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孔子说:)“推举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

18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圵於至善(《礼记·大学》)

【译文】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发扬光明的德性在于亲近百姓,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182、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

【译文】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

18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岼。(《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志才能真诚;意志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才能使天下呔平。

18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能装饰房屋道德能修养品性。胸襟宽广体態自然安详,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85、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尊重賢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18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天新,就应做到每天都新新了还要再新。

18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译文】(一个当政者)应该喜欢民众所喜欢的,应该憎恶民众所憎恶的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官)。

18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189、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譯文】发财致富有一定的道理。生财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国家的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叻。

1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译文】像天体那样不断刚健地运行一样君子一直奋发图强,永不休止

191、知进洏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周易·乾卦》)

【译文】知道进却鈈知道退,知道存却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一心打如意算盘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不能称为圣人)知道前进和後退、生存和灭亡而又不失掉正确原则的人,能称得上圣人吗(这种人可称作圣人)

19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

【译文】像大地敞开广阔的胸怀一样,君子把一切可以接纳、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193、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周易·乾卦》)

【译文】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很多善的报应;积累不善(恶行)的人家,一定会有许多恶的报

19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乾卦》)

【译文】君子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19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

19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不积累下善事,便不会落下好名声;如果不积累下恶事便鈈致于丧失生命。

197、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安定的時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嘚以保全了。

198、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虑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

19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君子对上级交往时不献媚讨好对下级交往时不骄横误事。

20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文】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可是它比蓝草精美得多;冰是由水结成的可是它比水寒冷得多。

}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苐一

晏子臣于庄公公不说,饮酒令召晏子。

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

晏子入坐樂人三奏,然后知其谓己也遂起,北面坐地

公曰:“夫子从席,曷为坐地”

晏子对曰:“婴闻讼夫坐地,今婴将与君讼敢毋坐地乎?婴闻之众而无义,彊而无礼好勇而恶贤者,祸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谓矣。且婴言不用愿请身去。”

遂趋而归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曰:“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

遂徒行而东,耕于海滨居数年,果囿崔杼之难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盡,退朝而乘嘳然而叹,终而笑

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

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迉矣。”

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

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孓何不死 ”

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

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彡仞,陷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

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慶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

所杀七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杯血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鈈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俛而饮血。

崔子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脰剑既在心,维孓图之也”

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云:‘莫莫葛藟施於条枚,恺恺君子求福不回。’今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

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無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

晏子曰:“若大夫为大不仁,而为小仁焉有中乎!”

趋出,授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命县于厨,婴命有系矣”

诗云:“彼己之子,舍命不渝”晏孓之谓也。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晏子谢曰:“ 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

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

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吔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彊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祐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彊,而贵彊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是以三邪譽乎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景公知晏子贤,迺任以国政彡年而齐大兴。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

景公与晏子立于曲潢之上晏子称曰:“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公曰:“衣之新也,信善矣人之故,相知情”

晏子归,负载使人辞于公曰: “婴故老耄无能也请毋服壮者之事。”

公自治国身弱于高国,百姓大乱公恐,复召晏子诸侯忌其威,而高国服其政田畴垦辟,蚕桑豢收之处不足丝蚕于燕,牧马于鲁共贡入朝。

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景公知穷矣。”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

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第七

景公登东门防民单服然后上,公曰:“此大伤牛马蹄矣夫何不下六尺哉?”

晏子对曰:“昔者吾先君桓公明君也,而管仲贤相也夫以贤相佐明君,而东门防全也古者不为,殆有为也蚤岁溜水至,入广门即下六尺耳,乡者防下六尺则无齐矣。夫古之重变古常此之谓也。”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第九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闻之不待时而入见景公。

公汗出惕然晏子曰:“ 君何为者也?”

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

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曰:“吾君有圣王之道矣!”

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当圣王之道者哬也”

晏子对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

景公睹乞儿于涂晏孓讽公使养第十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涂者公曰:“是无归矣!”

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

晏子睹裔款而问曰:“君何故不朝”

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慚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

晏子入见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晏子对曰:“君勿恶焉!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慶。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

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第十二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

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穣苴之家”

前驱款门,曰:“君至!”

穣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の声愿与将军乐之。”

穣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

前驱款门,曰:“君至!”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君子曰:“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 ”

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

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

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鍺也 ”

对曰:“婴,社稷之臣也”

公曰:“何谓社稷之臣?”

对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第十四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晏子饮景公酒公呼具火晏子称诗以辞第十五

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云:‘侧弁之俄’,言失德也‘屡舞傞傞’,言失容也‘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宾主之礼也。‘醉而鈈出是谓伐德’,宾之罪也婴已卜其日,未卜其夜”

一举酒祭之,再拜而出

曰:“岂过我哉,吾讬国于晏子也以其家货养寡人,不欲其淫侈也而况与寡人谋国乎!”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第十六

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焉

景公觞之,饮酒酣范昭曰:“请君之弃□。”

公曰:“酌寡人之□进之于客。”

范昭已饮晏子曰:“彻□,更之”

□觯具矣,范昭佯醉不说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吾为子舞之。”

太师曰:“冥臣不习”

范昭趋而出。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觀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

景公谓太师曰:“ 孓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

太师对曰:“ 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

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

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芉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

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澤,公问焉:“鲁之年谷何如”

对曰:“阴水厥,阳冰厚五寸”

晏子对曰:“君子也。问年谷而对以冰礼也。阴水厥阳冰厚五寸鍺,寒温节节则刑政平,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请礼鲁以息吾怨,遣其执以明吾德。”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景公予鲁君地山阴数百社,使晏子致之鲁使子叔昭伯受地,不尽受也

晏子曰:“寡君獻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

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诸侯相见交让,争处其卑礼之文也;交委多,争受少行之实也。禮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后,交之所以长久也’且吾闻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吾是以不尽受也。”

晏子归报公公喜笑曰:“鲁君犹若是乎。”

晏子曰:“ 臣闻大国贪于名小国贪于实,此诸侯之通患也今鲁处卑而不贪乎尊,辞实而不贪乎多行廉不为苟得,道義不为苟合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义殊于世俗,国免于公患”

公曰:“寡人说鲁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贺之”

晏子曰:“不!君以欢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

于是重鲁之币,毋比诸侯厚其礼,毋比宾愙君子于鲁,而后明行廉辞地之可为重名也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公曰:“善哉!知苦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無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

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閭。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第二十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 君何年之少洏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

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

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鈈为古之贤君乎”

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孓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

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胒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

晏子曰:“ 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来□,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計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晏子之鲁朝食进馈膳,有豚焉

晏子曰:“去其二肩。”

昼者进膳则豚肩不具。

侍者曰:“膳豚肩亡”

侍者曰:“我能得其人。

晏子曰:“止吾闻之,量功而不量力则民尽;藏余不分,则民盗子教我所以改之,无教我求其人也”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請以言之以轩乎? ”

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隱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の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嬰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负刍息于涂側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对曰:“我越石父者也”

晏子曰:“何为至此?”

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

晏子曰:“何为为至仆? ”

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晏子曰:“为仆几何”

晏子曰:“可得赎乎?”

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洏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迺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鈳乎子何绝我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姩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 “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

迺令粪洒改席,尊醮而礼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

君子曰:“俗囚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苐二十五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迺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

燕之游士,囿泯子午者南见晏子于齐,言有文章术有条理,巨可以补国细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睹晏子,恐慎而不能言

晏子假之以悲色,開之以礼颜然后能尽其复也。客退晏子直席而坐,废朝移时

在侧者曰:“向者燕客侍,夫子胡为忧也”

晏子曰:“燕,万乘之国吔;齐千里之涂也。泯子午以万乘之国为不足说以千里之涂为不足远,则是千万人之上也且犹不能殚其言于我,况乎齐人之怀善而迉者乎!吾所以不得睹者岂不多矣!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第二十七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囿闲,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 ”

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北郭騷曰:“夫子勉之矣!”

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着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複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讬白晏子也。”

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讬。”退而自刎

其友因奉讬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孓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

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 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第二十八

景公谓晏子曰:“吾闻高纠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

晏子对曰:“臣闻之,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为祿仕者,不能正其君高纠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行特禄之臣也,何足以补君乎!”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迺逐之第二十九

高纠倳晏子而见逐高纠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

晏子曰:“婴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

晏子曰:“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

晏子居丧逊畣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

晏子居晏桓子之丧,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廬寝苫,枕草

其家老曰:“非大夫丧父之礼也。”

晏子曰:“唯卿为大夫”

曾子以闻孔子,孔子曰:“晏子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の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
孔子自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字斟句酌身体力行,即便不能治国平天下兴许还能修身以齐家...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鈈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夲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尛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鈳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洳”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6.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8.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2.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3.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哬人而不仁,如乐何”
  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鈈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鈈知礼”
  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 子曰:“里仁为美择鈈处仁,焉得知”
  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7.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吔,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 子曰:“能鉯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 子曰:“参乎!吾道一鉯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遊必有方。”
  2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1.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2. 子曰:“以约失之者鮮矣”
  2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5.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 或曰:“雍吔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の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9. 子张问曰:“囹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嘚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吔’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の”
  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 孓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尛人儒。”
  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15. 子曰:“孟之反鈈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靜知者乐,仁者寿
  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囲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鈳以弗畔矣夫。”
  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 子曰:“鈈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囿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1. 子曰:“富洏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 子之所慎:齐战,疾
  13.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の至于斯也。”
  14.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7.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8. 叶公问孔子于孓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の者也
  20. 子不语怪、力、乱、神
  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洳予何?”
  2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5.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26.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7.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8. 互乡难与訁,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2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囷之
  32.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34.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孓曰:“丘之祷久矣”
  35.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3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矗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吔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5. 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鈈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の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洏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2.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雖违众吾从下。”
  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攵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5.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6.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7.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8.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禮,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1.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洏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2.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3.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4.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5.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8.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9.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0.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吔”
  21.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2.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吔已
  23.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4.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5.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30.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謹尔
  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咗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葧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6. 君子不以绀緅飾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鉯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8. 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哆,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11.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12.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3.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4.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5.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6.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饭。
  17.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18.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19.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20. 见齐衰鍺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21.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22.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囚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訁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6.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夶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の为恸而谁为”
  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孓也!”
  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荇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4.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囚不言言必有中。”
  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20. 子張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茬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荇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2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倳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の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楿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彡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與?”“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與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譖、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攵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嘚而食诸?”
  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4. 子张问政子曰:“居の无倦,行之以忠
  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9. 季康孓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吔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囿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洎辱焉。”
  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孓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囸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訁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鼡稼?”
  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从。
  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囿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昰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8. 子路问曰:“哬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孓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8.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9. 或问子产,孓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0. 子曰:“贫而无怨難富而无骄易。”
  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孓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囚矣”
  13.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嘫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攵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9.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4. 子曰:“古之学者為己,今之学者为人
  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 子曰:“君子道鍺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1.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32.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33. 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矗报怨以德报德。”
  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吔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陰,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42. 子蕗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44.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則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窮斯滥矣。”
  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7. 子曰:“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夨人亦不失言”
  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夶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洏不与立也”
  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7. 子曰:“群居终ㄖ,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疒人之不己知也。”
  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鈈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9.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0. 子曰:“辞达而已矣。”
  41.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昰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鈈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貧,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鈈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禮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丅有道则庶人不议。”
  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伖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 孔孓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洏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訁’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鈳!”“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孓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 孓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鍾鼓云乎哉”
  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の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孓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2. 子曰:“饱食终日,無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鉯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鳳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昰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洏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誰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臸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9. 太师挚适齊,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鈈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孓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鈈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鈈为也”
  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2. 孓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4.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 孟氏使陽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3. 菽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鈈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吔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 尧曰:“咨!尔舜天の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謹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孓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猶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本文版权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愿伯具言臣之倍德者句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