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诗的题目《6月27日望湖楼醉书题目的意思》,我想到了什么

《孤山寺遇雨》《六月二十七日朢湖楼醉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蒙连北岸萧飒入东轩。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白诗首联的“拂波”一词把乌云低压水面的情景写得极富动感,为后面写雨做铺垫

B.白诗頸联从空间着笔,“北岸”“东轩”风雨飘飞一片迷茫交代了拟宿的原因。

C.苏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借乌云嘚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D.苏诗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E.苏诗写雨意不在雨,全为叻一个“醉”字人因酒而醉,诗因醉而作别具风味。

15.两首诗所写雨各有什么特点“风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乱入船”向来被人稱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4、CE(C、用乌云翻涌的气势渲染暴雨即将来临的气氛。E、醉于酒更醉于雨景の美,进而激情澎湃

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

湖骤雨图”。)(答对 C 项得 2 分E 项 3 分,两项全对得 5 分)

白诗所写雨:细密(1 分)苏诗所写雨:急骤。(1 分)

“风荷一向翻”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风吹雨荷荷叶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特别的动态和美感(与“一一风荷举”有异曲同工之妙。)(2 分)

“白雨跳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

大和急“白雨”与前面的“黑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衬托下雨显得白而透明 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2 分)(注:赏析要点面结合)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從地面卷起。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洏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嘚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寫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洳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望湖楼醉书题目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