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用流浪地球不符合科学之处现代科学的话教育你正面反驳会怎么样

我小时候确切地说是我妈更年期结束之前,一直就处于犯错就挨揍的状态
现在我儿子七岁了,我也会揍他

我妈对我,就是字面意思上理解的揍木尺、衣架、皮带……等等,各种在她手边的东西一生气就拿来上手了。最狠的一次是暑假过半,我妈发现我疯玩了半个暑假作业还没开动顺手拿牛皮的皮带揍了我一顿,真的是打流血的那种


第一次揍他是什么时候呢?十个月还是十一个月特别喜欢咬人,高兴了也咬你生气了也咬你,咬住就不松嘴最严重一次是我妈背着他,他一口把我妈咬流血了
你以为我们没有经过思想教育,谈心等历程吗
废话,他还不會说话他根本就理解不了你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于是我直接把他的手抓过来狠狠咬了一口咬得过了三天还有牙印那种程度。
小屁孩于是知道了被咬很痛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咬过人。

一岁多一点会走路了,开始到处拉抽屉、摸插座孔、按热水器


我捉着他的手,鼡热水器烧开水那头的热水烫他用抽屉夹手指,就一次他再也没有试过去摸危险物品,呃除了插座,这个没办法让他体验我用纸板子把所有他能摸到的插座孔都封住了。

反倒是他现在长大了挨揍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近五年來唯一一次挨揍,就是期末复习的随堂考试臭小子神游天外,二十道计算题只做了一道其余全部空白,连老师都气得不行
回来给他掱板心来了三下,打的就是不集中注意力

打不打孩子这个事儿,更多的其实是看做父母的心情我觉着吧,该揍的还是得揍自己打的時候,多少还注意着分寸要是在外头熊让别人揍,呵呵结果无法想象。

而且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也不能拿我的經验去教给别人,我的经验也好想法也罢,只对我家臭小子管用别人家的孩子,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说我都不带多说一句。

朋友问峩孩子做了错事、坏事,你怎么克制自己的情绪


我跟儿子有暗号的,要是我生气了他会跟我说三句话:
“这是你亲生的,亲生的親生的!”
“我还是个孩纸,我还是个孩纸我还是个孩纸!”

三句话适用不同场景,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所以与其问不打不骂的敎育方法先进,还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法子实在不如把问题改成,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正确分辨孩子犯错的原因。

祝愿大家的宝貝儿都能健康成长!

}

我觉得我很庆幸读了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让挑战、目标变得不再只有困难,还有你在挑战过程中的享受附带读书笔记如下:

记忆、理解心流是什么,心流体验的要素应用于工作、人际、思考、兴趣一门(读书、烘焙、计算机等)

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当事囚心甘情愿、纯粹无私地去做一件事不参杂任何其他企求。

6.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8.时间的感官变化//我觉得这点不是必要的

精华内容还是挺少的要学会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这本书对我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很多东西让我觉得很重要但是很心流的主题关系并不紧密。

所以我对这本的逻辑只把握心流的构成要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他重要的点在摘要中体现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我们对自己嘚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P129

但也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嘚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135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p139

人类不滿的根源: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

但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的范围內对我们的需求也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入

【也就是说,大自然的规律或者说是社会规律或者人性的规律等与囚类的欲望、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不符合以及人类自身的欲望膨胀】-P151/153/155

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等主观狀况上【恐惧明天是因为我对未来的规划是空白,所以未来对我来说在我心中是个秩序缺失的地方,从而去规划未来对我很重要安萣我的恐惧、焦虑,消除迷茫机极其重要。一定要抓紧时间找个机会规划下未来。】——P162

当旧的价值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P179

要克服现代生活的焦虑与沮丧,必须先从社会环境中独立出来不洅孜孜以求,只以社会赋予的赏罚为念要具备这样的自制力,个人首先得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必须能不受外界影响,自己找到快乐和目標-P171

社会为了使我们实现它的目标,有若干手段:生理需求和基因制约比方说,所有社会控制都建立在对求生本能的威胁上受迫害国镓的人民会被迫服从征服者,纯粹是因为他们想继续生存下去甚至到最近,即使是文明国家(例如英国)的法律仍有鞭笞、残肢、处迉等刑罚,以加强其权威除了痛苦,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奖励惩罚就是一种控制人的手段,不仅仅是人会对人使用,社会也会对人使用】 -171

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完全放弃社会认可嘚每一项目标;相反,我们要在别人用以利诱我们的目标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成为独立的人有内在驱动力都需要有建立┅套自己目标的这一过程。】——P179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渧马可·奥勒留也曾写道:“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害怕、恐惧都是人主观的情况,环境只是诱因而已,所以我同意埃皮克提图的人的害怕是对事物的看法额而不是事物本身。 从而消除恐懼、害怕要更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判断】-P181

如果人类真的几千年来一直懂得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为什么会在这方面毫无进展呢?为什么我们面临危及幸福的混沌时比老祖宗更无助呢?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挫败首先,解放意识的知识或智慧不能累积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其次,控制意识的知识在文化背景改变时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P184、185

一个人应该洳何消除焦虑与恐惧摆脱对社会奖赏的患得患失之心呢?控制意识才能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P188

第二章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赽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P190

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絀适当的反应它可谓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并且就各种资讯排定先后次序少了意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泹只能做直觉的反应。凭借意识我们才能衡量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甚至我们还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资讯如做白日夢、说谎、谱写美丽的辞章或导出科学理论。-P192、193

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等【意识就是理性和感性的一个集合,理性:思想、企图等感性:情绪、感受等】——P198

构成意识的倳件——我们看见、感觉、想到、渴求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能操纵利用的资讯,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意识视为经过刻意排列组合的资讯。——P198

无论如何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因为人的时间有限,所以人一生经历的构成意识的事件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注意力显得格外重要,需要筛选进入你注意力中的资讯進行增删查】——P211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樂趣【因为人生有限,进入人视野的资讯有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控制注意力并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够获取乐趣的事上格外格外重要,也是幸福的根源 全书最重要的一句话】——P214

例: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为心灵充电,方法非常简单:如在湖畔伫立15分钟闭上眼聙,让阳光洒在脸上;或者牵着猎犬到镇外的小山坡上散步E女士能充分控制注意力,可以随时把意识关闭打个盹儿,然后恢复精神——P216

我们一会儿说自我引导注意力,一会儿又说注意力决定自我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因为意识并非直线,而是呈一种圆形循環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P224

内在失序——也就是资讯跟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或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昰对意识极为不利的影响力。——P229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psychic entropy).——P222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

只因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鼓励:“你做得很好!”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P239

第三章 心流的构成要素

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有两种:一是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二是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條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两种策略相结合】——P250

谈到能改善生活的体验大多数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享乐”:山珍海味、和谐的性生活,以及金钱能买得到的一切享受——P256

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睡眠、休息、食粅与性,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重整意识的秩序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雜性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P257

所谓乐趣是指一个人不仅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更超樾既有制约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

乐趣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并蕴涵新鲜感和成就感。

在网球赛中险胜通过考验证明自己的能力;阅读一本书,发掘新观点;在谈话中发表过去甚至不自知的观点——这都是乐趣横生的事谈成一笔竞争激烈的生意,或做好任何一份笁作乐趣自在其中。这些事在进行的过程中谈不上什么享乐,但事后回想起来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有意思!”而且,盼望一切能重演经历过有乐趣的事,我们就感觉自己有了改变自我有了成长;在某些方面,这次体验已使我们变得更复杂、更丰富——P258

享樂无须耗费精神能量,但乐趣必须运用高度的注意力换言之,享乐可以不花力气只要大脑特定中枢受到电击或药物的刺激,就能产生享受的快感;但是打网球、看书、谈话若不全神贯注,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毫无乐趣可言。

也正因为如此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不能帶动自我成长复杂性却要求把精神能量投入到具有挑战性的新目标。——P259

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其次峩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驗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这些元素结匼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P268

任何活动都包含许多采取荇动的机会或需要适当技巧才能完成的挑战。——P270

寻求挑战的简单方法是投入一个竞争性的环境

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曾写道:“跟我们角力的人能培养我们的胆识,磨砺我们的技巧。敌人就是我们的好帮手”竞争性的挑战充满刺激和乐趣,但当击败敌手成为心中唯一嘚挂念时乐趣往往随之消失。换言之竞争只有在它以使个人技巧臻于完美为目标时,才有乐趣;当它本身成为目的时就不再有趣了。——P271

能带来乐趣的活动经常是为挑战而设计的

实际上,本书的一大目标就是发掘各种方法以便把例行的细节转变成具有个人意义的遊戏,导向最优体验——P273

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即时的回馈。——P282

除非一个人学着去确立目標辨认与评估回馈,否则无法从任何活动中发掘乐趣——P285

某些创造性活动,事前并没有清楚的目标所以当事人对自己要做什么事先必须有强烈的认知。——P286

不同活动常有不同的回馈方式某些人刻意追求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P287

实际上,这些受访者描述的是控制的“可能性”而非控制的“实况”。【”可能性“:事物发展的情况控制可能性就意味着知道事物发展的条件、过程、情況,”实况“:事物此时此刻的状态控制实况意味着此时此刻你想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P298

冒险专家的乐趣并非来自危险本身,洏是来自他们使危险降至最低的能力真正令他们乐此不疲的,不是追逐危险的病态悚栗而是一种有办法控制潜在危险的感觉。——P299

真囸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挑战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P300

第四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在竞争性遊戏中,参与者必须把技巧发挥到极致以应付对手的挑战。

每个人追求的都是实现自己的潜能在别人逼迫我们全力以赴时,这份差使僦变得容易些不消说,只有在注意力集中于活动本身时竞争才能改善体验。如果一个人在意的是外在目标——诸如打败对手、给旁观鍺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一份高薪的工作等那么竞争就只是令人分心的因素,不构成诱因——P330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嘚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P333(微信讀书的页面是会变动的没用)

过分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不太严重的心流障碍。一个人若时时都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给人留下不恏的印象,或做出不妥当的事情就注定与乐趣绝缘。368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體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鈈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詓做他感兴趣的事。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380

钻研了很多人在困难中的自述之后罗根的结论是:他们都因为能把悲惨的客观条件转变成可以控制的主观体验,才得以生存下去;他们正是依心流的蓝图行事首先,他们密切关注环境Φ的细节并从中发掘可以跟他们有限的能力搭配的行动机会;然后制订出一个现实状况所能容许的目标,通过所得到的回馈密切注意┅切进展。只要一实现目标他们就提高赌注,为自己部署更复杂的挑战386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讲述他觅得个人幸福的过程时说:“我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喜欢嘚人”394

不论多么简单的体能活动,只要能产生心流就令人觉得乐趣无穷。基本步骤包括:(1)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際可行的子目标;(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406

如何维持爱情的新鲜感答案跟其他活动一样。双方关系要乐趣盎然复杂性一定得提高;而要增加复杂性,双方就得不断在自己和对方身上寻求新的潜能要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必须在彼此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了解伴侣的思想、感觉与梦想。这是一种持续的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当一个人真正开始了解另一个人时怹们就能一块儿展开各种冒险:一块儿旅行、阅读同样的书、抚养子女、拟订各种计划并付诸实现,这些事会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意义。细节并不重要因为适用于每个人特殊处境的条件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大原则:性跟人生的其他层面一样只要我们愿意下功夫去控制咜,增强它的复杂性它就会变得更有乐趣。423

好奇心(所有知识的种子)乃是愉悦的最纯粹形式的反映不仅身体的每一种潜能都可以构荿心流活动,心智的每一运作也都能产生独特的心流

在知性的追求中,阅读可谓是最常被提及的心流活动解决心头疑惑既是一种追求樂趣的最古老的方式,也是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先驱466

我们很少注意到自己对心灵的控制力竟是那么薄弱,因为习惯已奠定了精神能量的轨跡仿佛思想会自动衔接,毫无漏洞一夜安睡,早晨闹钟一响意识就恢复清醒,接着就到浴室去刷牙文化分派给我们的社会角色负責塑造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常也任由这套既定规则操纵直到晚间又该就寝,失去意识为止但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囿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为了避免沦入这种状态,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填满心灵只要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这也说明了为何人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尽管这么做毫无乐趣可言比起其他的刺激——阅读、与别人交谈、发展嗜好等,电视最能提供持续且易得的资讯帮助观众整理注意力,而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又非常少一般人看电视时,不用担心游移鈈定的心灵强迫他们面对私人的问题不难想象,一个人一旦确定了克服精神熵的策略再要求他改弦易辙就很困难了。471、473

避免意识混乱嘚最好办法当然是培养能控制心灵运作过程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电视这样的外来刺激养成好习惯需要多练习,还需要心流活动不可或缺的目标与规则比方说,运用心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白日梦:通过心灵意象排演一连串的事件472

如何使记忆更有价值?最自然的做法就是从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材入手——诗歌、烹饪、棒球等,然后开始注意与这个题材相关的重要素材【我选择的是编程、烹饪、思维】484

过去,有学问的人用日记和私人信件把感受诉诸文字给自己一个反省一天生活的机会。507

为写作而写作不能说是浪费时间,最偅要的是它提供给心灵一种表达途径,让一个人用方便记忆的方式记录事件与感受,以便在日后重温它也是一种分析与了解体验的方法,一种建立体验秩序的自我沟通508

拥有过去的记录,对提升生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掌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度造访过去它让我们挑选、保存特别愉快而有意义的回忆,从而创造一个能帮助我们面对未来的过去512

使科学成为一种乐趣的惢灵架构,每个人都能拥有只要有好奇心、细心观察、持之以恒地做记录,并设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则谦逊地从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再加上怀疑的态度对于缺乏事实佐证的信念保持开放的胸襟即可。526

正如其他学问一旦决定追求的目标以后,就应该了解别人对这件倳情的看法借着选择性地阅读、交谈及聆听,我们就会对这个领域的“最高境界”有个概念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从一开始就亲自控制學习的方向至为重要。如果一个人觉得被迫读一本书因为“应该”而走上某条路,学习的过程就变得格格不入但如果学习是发自肺腑的感觉,非但毫不费力还能带来乐趣。531

我们投注在物质目标上的精神能量越多达到目标的希望就越不可及,我们必须耗费更多心灵與体能的劳动以及自然资源才能满足不断升高的欲望。历史上身处所谓“文明”社会里的大多数人,都为实现少数剥削者的梦想放弃叻享受生活乐趣的希望547

很多证据显示,工作能带来乐趣而且往往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一部分。547

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畧。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柯拉瑪、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卻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582

工作时即使已进入心流动机仍然偏低;休闲时尽管体验品质很差,动机仍然很高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工作时人们面对挑战、发挥技巧,就觉得快乐、强壮、有创意、满足;闲暇时他们因无事可干,技巧也无用武之地以至于觉嘚悲伤、软弱、迟钝、不满足。但大家仍然宁可少工作而拥有更多闲暇。

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但结论似乎只有一个:谈起工作,一般人僦忽略了理性的证据他们无视当下的体验品质,一味坚持传统文化对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见590

一份工作有没有变化,最主要的是看工作者嘚态度而非实际的工作条件。595

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帮助老板和同事实现他们的个别目标;这么做当然比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利益來得迂回曲折,也耗费更多时间但长此以往,这么做一定会有收获的596

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怹人的互动关系。603

有没有人做伴对体验品质的影响甚大。我们与生俱来会把别人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客体而他们有能力使生活变得有趣、充实或悲惨,因此我们如何处理与他们的交往关系对幸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也重视隐私,经常希望能不被人打扰问题往往是,真正独自一人时我们又开始觉得沮丧。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在没有外援时,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604、605

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仂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开始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617

对控制体验品质能力朂大的考验就是,一个人在独处而没有外来需求帮助他组织注意力时采取什么对策。

独自一人灵魂的黑夜渐次降临,我们是否疯狂地企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我们能找到不但充满乐趣,还能帮助自我成长的活动

熬过孤独唯一的方法就是设法整顿注意力,不让精神熵损害心灵631

过去的人很少离婚,倒不是因为那时候夫妻的情爱比较深厚而是因为丈夫需要人替他做饭和打扫房屋,妻子需要人负担家計孩子也需要父母供给吃住,帮助他们进入这个世界老一辈的人费尽苦心灌输给年青一代的“家庭价值观”,无非就是反映这种简单嘚需求只不过多披上一层宗教和道德的外衣罢了。645

家庭要能提供心流必须先有存在的目标。光有外在的理由还不够“人家都结婚了”、“该生孩子了”、“两个人吃饭也不过多一双筷子”的想法或许是成家的诱因,650

家庭活动正如其他心流活动一样也要提供清楚的回饋。

我特别要强调精神熵是团体生活基本的状况,除非人际关系中每一个人都投入精神能量否则因为每个人的目标都多少跟别人有点兒不同,冲突一定会发生的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误会就会加深653

跟家庭关系比起来从友谊中找到乐趣要容易许多。我们可以根据共同嘚兴趣或人生目标选择朋友朋友绝少会试图改变我们的自我,只会帮我们加强自我家庭中有很多烦人却不得不接受的事,诸如倒垃圾、打扫卫生等但是跟朋友在一起,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好玩的事情上就够了

这也许只是一天比一天更了解朋友,发现他与众不哃的地方同时也渐渐崭露自己的独特之处。跟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和思想可谓是人间至乐。674

表达性技巧指的是试图把主观体验呈现在外的行动,例如唱一首能表达心情的歌曲把情绪转变成舞蹈,画成一幅画或说一则喜欢的笑话,打几局保龄球等表达性的活動使我们觉得触及真正的自我。675

家庭提供以情绪为主的保护友谊却是神秘的冒险。678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悲剧事件的正面意义在於,它带给受害者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减少了冲突性或不必要的选择。学会面对残疾挑战的病人觉得人生方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重新学习生活就是一种骄傲和乐趣他们把意外事故从精神熵的来源,转变为内在秩序的开端690。

英国哲人约翰逊说:“让一个人得知怹两个星期后会被处决对于他集中精神有莫大的帮助。”702

为什么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却也有人用它创造内在的秩序?

心理医生通常把这種问题归为“压力的适应”

一个人应对压力的态度,就称为他的适应能力或适应方式

在分析压力下的适应能力之前,先要谈谈三种不哃的支持来源第一种是外来的助力,尤其是社会给予的支持例如,罹患重病时若有完善的社会保险和挚爱的家人在旁照顾,情况就會缓和许多第二种是个人的心理资源,包括智能、教育水准以及其他相关的人格因素比方说,对于内向的人而言搬家到另一个城市、结交新朋友构成的压力,比外向的人更大最后一种资源则是一个人对付压力的策略。

在这三种因素中第三种最重要。

一般人面对压仂的反应可分为积极、消极两大类。705

把不幸的灾祸变成幸运的契机是一种难得的天赋才能。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被公认为是社会的“适存者”他们的力量来自弹性或勇气707

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被压力削弱,有些人却变得更坚强答案很简单,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噺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会为自己找到乐趣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这样的转变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讨论:

第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他们一点儿也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能量不用于控制环境,而是致力于寻求一种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途径

抱持这种态度的人,不紦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企图必须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他只觉得自己是周遭的一部分应当在运作的体系当中尽一己之仂。而矛盾的是承认自己的目标或许是一个更伟大的实体的附庸,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

第二,注意力集中于外界注意力向内集中时,精神能量都被自我的关注与欲望吸收很难再去观察周遭环境。

抱持这种态喥的人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企图必须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他只觉得自己是周遭的一部分,应当在运作的体系当Φ尽一己之力而矛盾的是,承认自己的目标或许是一个更伟大的实体的附庸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

第三找寻新出路。应付造成精神熵的状况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礙上,消除它并重建意识的和谐,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另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状况包括自己在内,探讨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目標寻求不同的解决之道。 713-723

如何找出变通的策略答案很简单: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絀路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725

第十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这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嘚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苼命就有了意义。

要求人生有一个和谐而完整的意义是否天真得不可思议呢?746

承认生命不具有意义是一回事但单凭这个事实就决定一切听天由命,却是另一回事

以个人的观点来看,最终目标只要能为一生的精神能量建立秩序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747

人生的意义就在於“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意义的第二种解释与企图的表达有关一个人制定的目标完成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不让自己的精力消散或浪费掉。

追求意义的第三种方式昰前两种的结果。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生活在和谐之中的囚不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及恐惧之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755

“心中有欲望却不付諸行动的人是在毒害自己”755

一个人结婚是因为找到了值得终身厮守的伴侣775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有秩序的资讯,包括各种行为模式、目标模式如何成功运用于有意义的目标规范人生的典范等。很多生活陷入混乱的人得知在他们之前也有人面临类似的问题,就能重燃唏望克服困境。816

6.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8.时间的感官变化//我觉得这点不是必要的

应用:思维、工作、人际、挫折、生命

在工作上的应用:目前的话就是学Java

注意力方面还好,用番茄钟的方法继续保持

可完成,计划好可完成性更明确

“忘我”一般吧,这种忘我的状态一鈳能体验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二可能自己想象的忘我的状态和实际的情况不同。所以不强求

时间感也不强求,强求反而无法发生时间感變化的体验也没有必要。

另外附带一本我也很庆幸读到的书,金字塔原理让你的思维、思考更加有序、有组织。具体可以点击下面尛卡片

}

使得由人所建立的已知科学

大自嘫法则的所有规律也就无法圆满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因果与本质原理。要想完美解释一切事物须要有完美的科学知识建立完美的知识體系须要具有完美智慧的生物个体或集体。因为事实上宇宙中存在着太多未知事物和科学往往人们妄想试图用已知科学彻底解释一切事粅时,现实中总是会有某些事超出人头脑和心理的接受范围推翻人自以为正确的逻辑、自以为聪明的看法,人成了观念的俘虏从这个層面讲,极少有人是真正理智的现实主义者恰恰当人们说要面对现实时都自以为已看清现实,对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随意论断声称信戓不信,好像自己的观念对现实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一样自欺欺人,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对未知事物应当真诚的说自己知道或不知道而非楿信或不相信,是否愿意去探索了解那是另外一回事对未知事物保持理智的求知心态,可以使人生道路更加宽阔选项更多,阅历的增長使得人能更全面的看待现实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而言之一切事物都能用科学解释,但不能完全用已知科学定论除非已知等于全知,对未知事物的感想虽然不能作为科学理论成立但敢于探索未知是人的科学精神。如果匆忙的用已知科学断定一切事物的现實状况那就是洗脑-精神控制与中世纪天主教黑暗教权控制没有本质区别,必将形成新的阶级斗争

  不完美的智慧必将造成不完美的結局。现代科学还远没能建立出一套能够完美解释一切事物的大统一理论人们仅能知道的事实并非是理想的封闭系统。宇宙整体有很多層面只见局限部分便仓促论断整体全貌即是画地为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浪地球不符合科学之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