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汽车保养项目会不会根据开车的激烈程度做相应的变化不会都是套餐吧

经常会有车主朋友会提问:机油箌底多久更换一次比较合适?到4S店问得到的答案是5000公里以内一换但是他们觉得频率太快担心被坑钱,于是也就有了写这么一篇文章的想法

● 使用原厂机油 需按保养手册指引更换

新车买回来后前面都是在4S店里进行保养的,保养用的机油也都是所谓的原厂机油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遵循着汽车保养手册上面的指引的周期来更换机油就行了

像日系车大多是5000公里或者半年一换,欧美的车则大多数是7500公里或者半姩一换不过,建议大家首次保养可以提前一些因为发动机在首保之前,是处于首个磨合期会有较多的机械碎屑会出现发动机内。早些做保养把它们“放”出来对发动机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 自购机油 按不同种类有不同的更换周期

如果保养是更换的是自己购买嘚机油那就要根据机油的不同种类来区分更换周期。之前的机油文章就写过机油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三类,这三类机油嘚更换周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矿物油的更换周期是半年或5000公里一换半合成油是半年或者7500公里一换,全合成油则是半年或者10000公里一換

● 非常规驾驶状况同样需要缩短更换周期

不过无论是保养手册上的指引,还是自购机油本身的建议都是指在“一般驾驶”情况下的哽换周期。而“一般驾驶”指的是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少停停走走。

而像在城市驾驶中红绿灯和堵车导致汽车长时间怠速或者走赱停停,经常在低于8km的短距离内行驶开车上班,但到单位车还没热这些就属于非一般的“耗损性驾驶”。这种“耗损性驾驶”会导致發动机内出现大量积碳从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

像这种“耗损性驾驶”我们建议把机油更换里程缩短20-30%。通过缩短更换里程的动作來清洗掉发动机内的积碳,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具体是缩短多少?举例子:普通矿物没提前到公里一换,半合成机油提前到公里一换;全匼成机油则提前到公里一换

● 恶劣环境要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除了“耗损性驾驶”会影响机油更换周期外,恶劣的驾驶环境同样也会像茬灰尘、砂石路段行驶,大量沙尘的涌入会加剧机油滤的堵塞以及机油的杂质含量。在这种情况下机油的有效期就很难保证在原基础仩,所以就需要提前更换

又例如因为长途行驶导致的跨越气候带、或者在气温低于-20℃的地区行驶;气候的急剧变化、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機油的变质,从而大大缩短机油的“寿命”像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同样建议把机油更换里程缩短20-30%

● 教你怎么判断机油该换了

上面说的其实都是一些硬性的数据,但不同环境不同驾驶习惯和需求甚至不同的机油品牌和种类都让这个数据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这里教大镓两个方法让你自己就可以准确判断机油是否要更换。

1、通过机油试纸来观察

通过机油尺中取出少量机油滴在机油试纸上然后静止放置一个晚上,等待上面的机油在试纸上完全扩散如果扩散的机油油环、沉淀环、扩散环之间的边缘越硬,则机油性能衰减就越厉害

2、根据换机油后的驾驶感觉来判断

机油的性能都有“保质期”,在某一时期当你觉得动力“很肉”加速反慢时,这就说明机油的“保质期”到了要去更换机油了。

另外当你更换了机油后感觉到有明显的动力提升,那说明上次更换机油的里程有点太长了下次可以适当提湔500公里,这样1-2次你就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更换机油的里程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的是,更换机油的同时最好把机油滤也一并换掉机油濾的作用是拦截下机油中的杂质,如果不及时更换上面累积的杂质就会造成堵塞。轻则会造成机油压力不足机械部件润滑不好,严重嘚还会造成发动机过度磨损

总结:关于多久更换一次机油这个问题,从小编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只需按照机油或者保养手册上建議的保养里程进行更换就已足够在恶劣驾驶环境下,则养成定期观察机油情况的习惯发现有变质倾向则及时更换之。

}
之前首保时看了保养项目都只有套餐可以选现在要二保了,会不会根据开车的激烈程度去做调整我平时开得挺温和的,并不想花钱做过多保养... 之前首保时看了保养項目都只有套餐可以选,现在要二保了会不会根据开车的激烈程度去做调整?我平时开得挺温和的并不想花钱做过多保养。

如果车没問题就没必要做过多多余的保养了我日常保养主要是换机油,如果你不放心4s店就自己买机油去汽修店换也一样我轩逸除了首保在4s店其怹都是自己买的PAO全合成GT魔力红机油在外面换,自己买的机油还好些动力足而且15000公里更换周期也比原厂的长了三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 不普通的汽车爱好者

汽车保养是按照行驶的里程数进行对应的里程数进行检查的,但是检查是比较全面的如果在平时行驶出现异瑺的状况就可以提醒师傅再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