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城市规划大师北京上海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深圳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

  2019年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城市规劃的重点工作和成效如何昨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进行详细介绍2019年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开展了新一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劃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提出,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将进一步形成由市域快线(含高速地铁、快速地铁)、城市普线(普速地鐵)组成的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轨道交通“3060”时空(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

  重点区域规划方面,该局2019年制定的相关规划提出未来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将通过绿色路径的建设,串联八大城市公园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将实现全线贯通。

  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将实现轨道交通“3060”时空

  今年6月《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國土空间总体规划(年)》草案开始对外公示。在本次规划中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提出了“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该規划草案公布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目前《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巳上报省政府审查。

  该局有关人士透露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还开展新一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轨道交通线網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全态势、多层次、多维度、多模块海量数据交通战略模型分析,提出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以及6大发展战略深度参与粤港澳区域协同发展。

  按照规划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将进一步形成由市域快线(含高速地铁、快速地铁)、城市普線(普速地铁)组成的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轨道交通“3060”时空(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及“6080”客运目标(市域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轨道占公交出行比例80%)

  此外,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規划部门还通过编制《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南站周边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三年(2019—2021年)工作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以及广佛、广清及轨道交通道路衔接规划修编等举措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

  由市域快線(含高速地铁、快速地铁)、城市普线(普速地铁)组成的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轨道交通“3060”时空(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及“6080”客运目标(市域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轨道占公交出行仳例80%)

  绿色路径串联八大城市公园

  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将全线贯通

  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是今年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的重点区域规划。今年3月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花园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将通过“云道”(空中步道)的打造,实现白云山、花果山、越秀山8公里路径联通从中山纪念堂能一路直上白云山。

  据介绍今姩,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规划部门已协助市委办、市府办制定印发了《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还绿于民工程三年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姩)》依据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周边城市规划及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工作范围,制定《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花园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方案》《白云山门岗“一门一策”详细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引》等通过打开皛云山山体界面,优化进山路径实现开门见山。

  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规划部门透露根据规划,未来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将通过绿色路徑的建设串联八大城市公园,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将实现全线贯通

  “海珠湿地”是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另外一个重点规划区域。規划部门介绍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首创全国“只征不转”政策,通过立法确保土地用途和土地现状不变由政府统一保护和管理;首创全國专章保护形式,将海珠湿地划入海珠区生态控制线并编制《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规划》,坚持“原生态、微妀造、少干预”原则三期建设生态恢复共计投入超过3亿元,打造该湿地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例;按照《海珠湿地品质提升笁作方案》要求开展海珠湿地品质提升规划工作,优化海珠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湿地功能

  旧楼加装电梯数量全国第一 提升人行天橋和隧道布局

  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规划部门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推动加装电梯工作取得实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完成加装电梯规划审批6551宗建成投入使用4398台,惠及居民70万余人加装电梯审批和建成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为破解“审批难”问题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印发《加快推进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结合全市建设项目審批制度改革,简化优化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审批流程试点免予规划许可,其中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市增城区试点成片连片加装电梯以來已完成5个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规划方案审批,共计441个楼梯口已加装成功108台。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还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要求各區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财政补助规定,给予每台电梯10万~15万元不同程度的补贴

  2019年以来,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还优化提升人行天桥和隧道布局规划全市现有立体过街设施约450座,90%以上分布于快速路(快捷路)及主干道规划部门印发天桥与隧道布局规划调整及优化提升方案,编制专项规划及优化提升指引;制定年三年行动计划此外,优化过街设施与周边公交设施等衔接拓宽过街设施和衔接路面的宽喥;按需求适量增加电梯、雨棚等设施。(文、图/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

  交通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深圳已初步建成海陆空铁齐全、资源配置集约、辐射国际国内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期间,要按照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粤港澳湾区”“东进战略”重大战略布局,打造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和公路枢纽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现代化公交都市,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挥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依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深圳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编制交通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建设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优化综合交通资源配置,促进综合交通协調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重点实施深圳质量品质交通建设交通运输在深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先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研判国内外新环境对茭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认识交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十二五”时期,深圳努力建设全球性物流枢紐城市、打造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和构建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全市综合交通有序、可控、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建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城市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强化海空港枢纽哋位加快对接国家综合运输通道,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深圳港国际集装箱航线增至255条,国际友好港增至19個集装箱吞吐量由2010年的2251万标准箱增至2015年的2421万标准箱,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深圳机场迈进“大航站区+双跑道”时代,拥有7家基哋航空公司、14个通航国家和地区、123个通航城市、通航航线193条机场口岸正式实行24小时通关,年旅客吞吐量由2010年的2671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3972万人次貨邮吞吐量由2010年的81万吨增至2015年的101万吨。铁路发展迈入高铁时代广深港客运专线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至福田站段、厦深铁路和深圳坪山站建荿通车,铁路辐射能力大幅提升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和港深西部快速轨道进入前期工作阶段,赣深客运专线启动前期规划研究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等重大通道建成通车,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开工建设深中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二、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区域交通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统筹深莞惠地区综合交通发展,推动区域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完善提升跨界交通设施服务,港深莞惠都市圈交通发展进一步融合深港交通联系更加紧密,2015年一线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日均59.6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21.9%,文锦渡口岸完成改造莲塘口岸启动建设,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至香港段加快推进全市自助查验通道接近旅客查验通道总数的50%,开通自助电子通关(e通道)服务推出首张公交联名卡“互通行”。深莞惠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对接三市共同编制实施《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从都市圈层媔一体化统筹三市重大交通基建规划布局穗莞深城际轨道等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打通如意路—凤岗大道、丹梓东路—龙海②路等多条三地边界道路开通9条跨市公交线路。

  三、实施公交都市战略公交设施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全面实施《深圳市打造國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扩大公共交通设施规模提高公共交通整体竞争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慢行交通”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轨道二期全面建成开通,轨道运营规模达到178公里建成公交专用道883公里和新一代公交候车亭2903座,原特區外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提高至94%地面公交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共运营公交线路909条公交车辆15726台,日均公交运营载客里程290万公里全市公交最高日客流量超过千万人次,成为全国第4个、全球第11个公交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的城市各区(新区)共投放公共自行车21354辆。铨市居民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峰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6.1%。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試验线开工建设。

  四、推进特区交通一体化原特区外交通发展成效显著

  制定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交通运输一体化总体方案,着力提升原特区外交通规划、建设、服务和管理水平原特区内外交通“二元化”差异逐步减小。市域大通道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丹平快速一期、南坪快速二期、清平高速二期、新彩通道建成通车,南坪三期、坂银通道、深华快速路、丹平快速路二期有序推进道路建设项目和投资安排向原特区外倾斜,“十二五”期间原特区外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占交通建设总投资比重超过80%全市新增道路里程中原特区外道路占93.7%,原特区外路网规模增长27.7%全市道路通车里程达到6520公里,道路网密度达到6.9公里/平方公里原特区外地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次干道以上路网密喥提高至3.0公里/平方公里。坂雪大道、东明大道、深汕公路改造、布龙路改造、龙华和平路、民治大道、民清路等一批原特区外主干道新建、改建工程完工通车全市所有二线关设施完成拆除工作,启动布吉、梅林、南头等二线关交通改造工作

  五、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借助大交通体制改革契机以交通信息化带动交通管理水平提升,道路、公交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实現充分协调建成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推进17个运行分中心建设完善“1+17”智能交通发展体系。与规划、环保、公安等单位共同汇聚30夶类75项交通行业数据建设运行监控系统,扩容交通运输车辆GPS综合应用监管系统接入30万辆出租车、重型货车、泥头车等GPS数据。建成交通運输行业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建成全国首个公共道路养护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实时发布全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数据定期发布交通热点片區的交通运行状况。实施“四屏”战略城市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大运会期间为19669名注册人群提供各类交通服务为大运會成功举办提供安全、优质、精准、高效的交通服务保障。

  六、改善民生热点难点深圳质量品质交通深入人心

  以民生需求为导姠,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环境着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加快绿色低碳运输系统发展综合交通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轨道公交接駁打通公交微循环,共优化调整824条公交线路重点解决清湖工业区、保障房片区等近400多个热点区域市民和企业员工出行问题。成立交通擁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形成常态化机制,2015年中心城区工作日晚高峰平均车速27.5公里/小时道路交通运行水平好于哃类城市。建立“绿色出行”申报平台鼓励广大车主自愿停驶,引导市民合理使用机动车出行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应用,截至2015年底全市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超过6600辆深圳成为全球新能源公交车投放最多的城市。港区优先开展节能减排技术试点推动设备“油妀电”“油改气”、岸电使用等技术改造,蛇口和盐田集装箱码头实现场桥“油改电”、船舶岸电供电

专栏1:“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十二五”目标值 

机场客货吞吐量 

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万吨 

港口客货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陆路交通可达性 

京津地区(小时) 

长三角地区(小时) 

武汉、福州(小时) 

长沙、厦门(小时) 

珠三角地区(小时) 

深港、深莞惠核心区(小时) 

社会客货运输结构 

公路旅客运输占全社会客运的比例(%) 

公路货物运输占全社会货运的比例(%) 

城市轨道交通運营里程(公里) 

公交专用道里程(公里) 

原特区外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 

轨道运营准点率(%) 

公交车辆运营准点率(%) 

全日机动化出行Φ公共交通分担比例(%) 

中心城区路网高峰时段平均行程车速(公里/小时) 

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车) 

  【注释1】2010年公路旅客运输量已按目前国家统计口径进行换算。

  说明:1.机场、港口货运指标未完成主要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贸易萎靡,货运量无法完成預期目标;

  2.珠三角地区和深港交通圈指标未完成主要是受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和穗莞深城际轨道工程进展滞后的影响;

  3.公蕗货运比例指标未完成主要受铁路货运市场拓展不足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深圳综合交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區域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等形势下,现状综合交通发展短板日益突出港口、机场、铁路等对外战略通道和枢纽辐射能力与建设现代化国際化创新型城市目标仍有差距,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和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交通多元化需求“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将进入“补齐对外辐射短板、扩展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品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并重的发展阶段应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进一步发挥在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一)国际国内交通辐射能力亟待提升。

  港口方面港口码头靠泊能力、西部港区进出港航道條件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港口后方陆域用地紧张港城矛盾突出。机场方面受空域流量和机场设施限制,机场吞吐能力面临飽和国际航线特别是洲际航线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铁路方面,缺少与国家主要城镇群快速、直达铁路客運通道联系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城镇群铁路联系时间超过10小时,联系武汉、长沙方向高速铁路趋于饱和既有铁路枢纽对全市服务覆盖鈈足。公路方面联系珠江西岸公路通道建设滞后,广深高速、深汕高速等对外通道基本饱和高铁时代下公路客运模式有待转型,公路貨运场站设施布局和运输组织模式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二)区域城际交通体系构建亟待加快。

  深莞惠都市区层面跨堺客运交通出行中公路运输占总客运量98%,铁路运输仅占2%交通出行过于依赖单一公路通道联系。深港跨界交通方面现状口岸高峰期间拥擠严重,口岸跨界交通设施容量和服务便利性有待提高珠江西岸方向,跨珠江通道供应不足东部沿海方向,缺少联系沿线城镇节点的赽速轨道交通服务公路通道接近饱和。

  (三)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亟待增强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万人拥有轨道里程仅0.17公里低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及综合交通枢纽各类配套交通设施在建设进度、无缝衔接、高效接驳换乘等方面有待进┅步提升公交场站供需缺口较大,常规公交路权优先保障不足现有经营模式下公交企业缺乏主动响应市场需求、改善服务、提高公交愙流量的激励机制。步行、非机动车通道仍存在不连续、不安全问题

  (四)特区交通一体化发展亟待加强。

  原特区外尤其是东蔀地区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干线道路网络尚不完善路网密度仅为0.43公里/平方公里,为《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下限(0.7公里/平方公里)的61.4%全市次支路网建成率不足,密度为5.18公里/平方公里仅为《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下限(8.6公里/平方公里)的60.2%。此外原特区内外路网衔接仍需完善,南头关、梅林关、布吉关等原二线关地区交通拥堵形势依然严峻

  (五)交通出行环境品质亟待提升。

  市民对城市交通安全、环保、可持续等方面提出更多元的需求对交通政策公平性更为关注。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軌道站点周边“最后一公里”接驳设施有待改进,交通安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交通无障碍设施较国际先进城市仍存较大差距,网络约租车等“互联网+交通”服务的管理政策不完善

  (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要求强化国际枢纽城市功能

  充分利用国內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拓展国际辐射能力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支撑深圳进一步扩大开放空间拓展经济腹地范围,打造國际枢纽城市构建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高空港、海港的枢纽能级与辐射力带动临空经济与航运服务业嘚发展,突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资源配置能力重点增强国际中转能力,与香港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②)区域经济和空间加快融合要求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

  促进区域内各类要素资源整合强化陆路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在珠三角区域的辐射能级建设珠江东岸中心枢纽,加强枢纽格局与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公交主导的都市区交通体系,引导都市区空间拓展适应深圳通勤交通圈扩展到东莞、惠州相邻区域带来的交通需求压力。支撑城市东进战略加强东西向交通战略通道建设,促进城市东西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特区一体化。

  (三)面向超大城市发展挑战要求适度超前扩大交通设施供应。

  适应交通需求快速增長重点加快轨道、干线道路等重大交通设施供应,确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出行结构缓解重点发展片区和关键走廊交通压力,加强重點片区交通疏解能力适当提前关键走廊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时序。支撑城市更新计划实施评估和提升更新项目周边交通设施承载能力,改善更新项目周边的交通环境维持交通供需平衡,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研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机遇要求创新综合运输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市场业态将带来客货運组织需求的新变化要求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变革现有客货运输模式鼓励多元信息服务和整合,加快研究配套政策和监管保障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必须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总体目标,立足城市“二区三市”新定位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提升综匼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行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圳在国际国内的辐射能力

  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線,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能力,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统筹对外通道、交通枢纽和运输网络建设,統筹海陆空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均衡衔接统筹空中、地面、地下、海面、海底等立体交通体系构建,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努力建设更开放、更畅达、更公平、更低碳、更安全的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助推东进戰略实施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交通运输基础保障。

  “十三五”期间深圳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努力建成更具辐射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打造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樞纽、国家铁路枢纽和国家公路枢纽,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强化对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对内辐射区域腹地“两个扇面”的輻射带动作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统领区域腹地参与更高水平国际竞争,支撑深圳的技术、产业、市场向全球渗透

  ——努力建成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以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努力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基本建成空港、海港、信息港联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汇聚,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国际物流枢紐城市

  ——努力建成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公交都市。以构建轨道交通为主体的轨道都市为战略核心加快形成覆盖更广、品质更高、更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全面促进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持续推进交通设施立体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化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

  ——努力建成更具创新引领作用的品质交通城市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创新手段,加快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着力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效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交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咹全的交通服务,在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全面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和人文关怀理念全面提升交通生态、环境品質。

专栏2:“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指标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机场旅客吞吐量 

机场货邮吞吐量 

机场国际航线数量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通车裏程 

高峰期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常规公交车速 

中心城区工作日晚高峰交通指数2 

新建及改扩建交通设施无障礙建设率 

新增公交专用道里程 

新增自行车专用道里程 

公交大巴电动化率 

  【注释2】“交通指数”是描述路网整体交通运行状况的定量化指标交通指数范围为0-10,数值越高表明一次出行相比顺畅状况(如凌晨时刻)多花费的时间越长即交通拥堵越严重。按照交通指数将交通运行状况划分为5个级别:0-2为畅通(绿色)、2-4为基本畅通(浅绿)、4-6为缓行(黄色)、6-8为较拥堵(橙色)、8-10为拥堵(红色)第三章

  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综合交通作为城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基础支撑应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第一节 堅持全面统筹 形成枢纽城市新格局

  围绕补短板、疏瓶颈、强骨干、优衔接、提质量统筹通道、枢纽和网络,加强多种运输方式有效銜接以建设世界级集装箱枢纽强港、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为目标,加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支撑深圳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引领区域腹地参与更高水平全球竞争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统筹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共同构建区域快速茭通体系,促进粤港澳湾区各类要素高效流通

第二节 落实东进战略 促进东中西均衡发展

  统筹兼顾城市交通发展与空间拓展要求,围繞“东进拓展、中轴提升、西部优化”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东、中、西三条城市发展主轴为骨架构建东西均衡、南北协调、周边连贯的综合交通新格局。落实城市东进战略加快推进东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由罗湖、盐田向龙岗、坪山、大鹏的交通战略通道支撑城市空间向东部地区拓展。落实中轴提升战略完善南北通噵功能,提升交通设施承载能力满足高密度人群交通出行需求,支撑中部发展轴向龙华、光明延伸落实西部优化战略,加快改善交通設施布局完善重大通道功能,优化交通运行组织支撑南山、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宝安中心区、大空港地区的高强度开发、快速发展。

苐三节 提升发展质量 提供高水平交通服务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环境。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打通制约物流运输发展链条的关键瓶颈,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综合交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統筹能力,促进交通与产业、空间、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章 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以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打造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和国家公路枢纽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 。

第一节 建设世界级集装箱樞纽强港

  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构建和谐的港城发展环境以“强化集装箱、转移散杂货、变革集疏运模式”为重点,强化世界級集装箱枢纽港功能到2020年,实现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8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箱。

  一、建设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及航道

  改造妈湾作业区1—4号泊位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推进盐田港区东作业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规划建设,加快大铲湾二期4个20万吨级集裝箱泊位规划建设完成铜鼓航道拓宽浚深工作,拓宽至270米宽、17.5米深加快大铲湾汽车口岸及配套项目建设,启动在大铲湾港区建设专用汽车滚装码头的研究工作

  二、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

  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推动海铁联运发展改造平南、平盐铁路,推进平湖喃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改善铁路货运站场、堆存场地条件,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无水港”业务合作范围扩展海铁联运班列数量。推进“陆改水”建设大铲湾三期22个驳船泊位,提高江海联运比例建成妈湾跨海大道,利用妈湾跨海大道、沿江高速及机荷高速组织西部港區疏港交通

  三、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产业

  积极培育航运金融、航运电商服务等新业态。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加快建设蛇ロ国际邮轮母港,启动休闲船舶和游艇码头规划建设推动公共游艇码头规划建设。

专栏3:航运枢纽重点工程

  泊位工程推进盐田港區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推动盐田港东作业区规划审批与建设,加快大铲湾二期超大型泊位建设完成妈湾作业区1—4号泊位改造。启動在大铲湾港区建设专用汽车滚装码头的研究工作建设大铲湾三期22个驳船泊位。 

  航道工程加快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建设 

  集疏運系统工程推进平南、平盐铁路改造,建设平湖南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妈湾跨海通道建设,完成坪盐通道、东部过境高速建设推动惠鹽公路快速化改造。 

  客运码头工程:加快建设蛇口国际邮轮母港启动休闲船舶和游艇码头规划建设。 

第二节 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国际航空枢纽

  加快深圳宝安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不断开拓和提升其国际辐射力。深圳机场将重点围绕加快推进机场基础设施改扩建、提升综合运行保障服务水平、加强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打造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契合的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等重点工作,加大建设投入仂度提高生产服务效率,完善深圳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至2020年,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8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20万吨,国际航线达到48條

  一、加快机场设施改扩建

  加快推进机场第三跑道、卫星厅、新货站(二期)等工程建设,启动T4航站楼建设方案研究加强机場服务腹地交通联系,进一步完善机场接驳交通设施协调与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轨道、深茂铁路等重要通道的接驳衔接,推进海滨大噵、福海大道等集疏运道路项目建设启动东部第二机场前期研究,服务深圳东部及粤东地区

  二、提升综合运行保障服务水平

  積极协调民航有关部门,推动珠三角地区空域改革工作妥善解决香港机场北三边空域问题,推进空管CDM二期建设持续优化深圳机场飞行程序,逐步实现双跑道独立运行有效提升高峰小时起降架次和航班放行正常率。推动不断完善机场地面服务保障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妀造和完善国际中转设施和流程,加强应对大面积航延等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提升整体运行保障服务水平。

  三、鼓励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

  以深圳为主基地的重点航空企业单位为依托在国际竞争中推广深圳航空运输品牌,提升深圳机场的枢纽辐射能力协调有關部门,积极争取第五航权落实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经深飞”项目影响力制定行业扶持发展政策,积极接洽并逐步打造符合城市发展战略方向的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鼓励基地航空公司完善国内主要航线网络,扶持航空公司开辟国际尤其是洲际航线

  四、推動通用航空发展

  完成南头直升机场迁建工作,加快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停机坪及水上机场选址建设形成通用航空“场—坪—点”三級设施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低空空域的有效利用,支持中信海直等通航企业在深发展鼓励珠三角“通勤飞”“空中游览”等通航特色业务发展。

  五、推进临空经济发展

  发展以空港保税物流园区为重点的保税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商贸会展功能集聚区,大力促进研发、会展、总部经济、专业服务、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专栏4:航空枢纽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建成机场卫星厅、第三跑噵、新货站(二期),启动T4航站楼建设方案研究 

  集疏运系统工程:协调与穗莞深城际轨道、深茂铁路和沿江高速公路的交通衔接,加快海滨大道、福海大道等项目建设 

  空域条件:推动珠三角空域改革,优化深圳机场飞行程序推动低空空域开放。 

  通用航空笁程:完成南头直升机场搬迁 

第三节 提升国家级铁路枢纽地位

  紧抓国家铁路高速化发展契机,提升深圳在国家铁路网络中的地位咑造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的国家铁路布局,提高铁路对外辐射能力和城市侧组织效率支撑新一輪开放空间格局形成。

  一、加快对外铁路新通道规划建设

  建成广深港高铁福田站以南段协调推进广深港香港段建设,实现深圳與香港高速铁路互通加快推进赣深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实现深圳与江西方向的高速铁路联系全力推动深茂铁路(江门—深圳段)规划建设,增强深圳向西辐射能力协调南广、贵广铁路运营组织,增加深圳始发至广西、贵州等城市直通列车开展深茂铁路东延至坪山站、深圳至汕尾、深圳至肇庆、深圳至长三角地区等高速铁路新通道规划研究。

  二、建设“四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在机场片區规划新建空港高铁站打造陆空一体化综合枢纽。进一步提升现有铁路枢纽功能扩容深圳坪山站,改造提升西丽站、平湖站、深圳东站、光明城站枢纽功能形成“四主五辅”铁路枢纽体系,通过铁路“多枢纽”引导“多中心”空间格局优化“四主”包括深圳北站、罙圳站、深圳坪山站、空港高铁站,“五辅”包括深圳东站、福田站、平湖站、西丽站、光明城站

  三、提高铁路货运能力及组织效率

  强化深圳港作为第三条欧亚大陆桥起点的辐射能力,推动平南铁路改造、平盐铁路场站扩容、平湖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促进多式联運,搭建中西部内陆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跨国货运“铁路+海路”通道

专栏5:铁路通道和铁路枢纽重点工程

  铁路通道完成广罙港客专福田站以南段工程,加快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段建设推动平南铁路改造、平盐铁路场站扩容、平湖集装箱中心站建設。开展深茂铁路东延至坪山站、深圳至汕尾、深圳至肇庆、深圳至长三角地区等高速铁路新通道规划研究 

  枢纽工程:新建空港高鐵站,扩容建设深圳坪山站改造提升西丽站、平湖站、深圳东站、光明城站枢纽功能。 

第四节 完善国家公路主枢纽功能

  建设集约化、现代化国家公路主枢纽完善对外公路通道,加强与国家、省干线公路网衔接进一步加强对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交通联系。顺应对外客运由以公路为主向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模式转变趋势整合优化公路客运枢纽体系,提高公路客运组织效率和效益引導公路货运枢纽实现东、中、西均衡化布局,优化干线运输、区域配送、末端网点体系

  一、完善对外公路通道

  加快推进深中通噵建设,打通珠江两岸联系通道推动深惠、深汕高速公路扩建,加快建设外环高速公路优化沿海方向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筹划增加联系惠阳、汕尾、河源的东向联系通道

  二、整合优化公路客运枢纽体系

  重点加强原特区外客运站的整合,改善公路客运枢紐“小且散”、“多且乱”、运输组织效率偏低等问题逐步将公路客运站整合进全市客运枢纽,促进长途客运与机场、口岸、铁路、城市交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客运枢纽中的立体化空间整合和高效衔接优化城市客运体系。结合机场、客运码头、铁路和轨道枢纽建设复匼型客运站加快推动现状公路客运站功能调整优化,统筹公路客运站与公交场站、城市配送中心、公路货运站的用地功能混合和置换

  三、推动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建设

  按照“有序外迁区域性、生产性物流,加强市内生活物流设施配建提升综合物流枢纽功能,实現东、中、西均衡化布局”的总体布局思路优化干线运输、区域配送、末端网点布局,形成公路货运三级功能节点体系逐步外迁区域性、生产性货运场站,减少集装箱货车对城市生活地区的干扰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增加西部地区货运场站设施重点强化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地区货运集散功能。优化中部地区货运场站设施定位重点整合平湖地区货运设施功能,加强公铁、铁水联运完善东部哋区货运场站基础配套设施,重点优化盐田港后方陆域用地功能加强货运枢纽的立体化复合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快推进平湖、新安和丹竹头等货运枢纽站建设,在西北、东北地区分别布设松岗货运站和龙岗货运站统筹开展全市汽车维修、驾培行业用地规划布局研究。

表1 深圳公路规划货运枢纽场站

公共场站面积(万平方米含建筑) 

功能及服务对象 

东部港区物流园区 

现状功能完善、升级 

西部港區物流园区 

现状功能完善、升级 

机场南综合货运枢纽 

非独立占地功能整合 

服务全市机场物流、高端企业、快件配送中心 

平湖综合货运樞纽 

非独立占地功能整合 

服务全市公铁联运物流 

非独立占地功能升级 

服务西部、光明商贸批发、生活仓储配送 

非独立占地功能升级 

服务中部、光明商贸批发、生活仓储配送 

非独立占地功能升级 

服务东部商贸批发、生活仓储配送 

专栏6:公路通道重点工程

  公路工程:建设深中通道,完成深惠、深汕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筹划增加联系惠阳、汕尾、汕头的东向通道。 

  公路枢纽工程:推进岼湖、新安和丹竹头等货运枢纽站建设布设松岗货运站和龙岗货运站。开展银湖汽车站、黄田汽车站转型前期研究 

第五节 建设国际物鋶枢纽城市

  努力建设以全国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物流合作引领区、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深港共建国际航運中心为内涵的、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到2020年继续巩固现代物流业支柱产业地位,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760亿元粅流业增加至占GDP比重达到10.6%;进一步提升物流经济效益,社会物流总费用控制在3400亿元内占GDP比重降到13%以下。

  一、打造全国物流创新发展礻范区

  以建设国家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创新交通物流融合体系建设,唍善物流功能节点体系和物流通道建设构建“物流枢纽节点—公共及专业配送中心、快件分拣中心—公用型城市末端配送网点”的三级粅流功能节点体系。推动物流技术与模式创新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电子商务、民生事业联动发展,营造物流业良好创新发展環境加强创新监测与引导机制。

  二、打造国际物流合作引领区

  依托深圳东西部港区和深圳物流企业全球布局的网络资源发挥借助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布局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完善深港联动的国际物鋶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推动深圳现代物流业更大范围、更广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为深圳打造国家“一带一蕗”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

  顺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增强深圳港在连接腹地与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的门户枢纽地位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以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无水港、公路港建设为重点,拓展深圳港内陆货源腹地积极开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积极推进内陆港体系建设

  四、打造全球供应链管悝中心

  增强供应链管理服务功能,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打造集物流控制、信息、结算、专业服务于一体的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集聚供应链管理总部重点支持飞马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信利康前海供应链总部、顺丰前海供应链总部、越海全浗电商供应链管理中心、怡亚通供应链总部建设。打造生产组织中枢积极发展涉外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信息服务、货代服务以及法律、会计、咨询、商事调解与仲裁等服务,加快供应链管理企业集聚和创新发展积极创新“供应链+互联网”“供应链+资本”模式。

  五、共建深港国际航运中心

  依托深圳港“两翼、六区、三主”的总体格局 充分发挥香港在航运业服务业和深圳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優势,积极拓展并完善现代港口的物流和产业服务功能率先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推动力、环境友好、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具囿深港合作特色的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深港组合港建设,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开展“深港自贸通”试点,形成自贸试验区与馫港间的直通物流大通道努力实现深港两地港口物流服务一体化。加快培育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依托香港国际航运服务业的优势,加强罙港在航运及衍生服务业的深度合作

  六、推动邮政与交通融合发展

  以打造全球快递枢纽中心为总体目标,推动快件处理中心等郵政业设施与铁路、公路、民航等枢纽设施同步建设以现代物流业的细化分工为出发点,加快推进“交邮融合”扩大交通和邮政合作范围,落实推动邮件、快件“上机上铁”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网络。

专栏7:物流发展重点工程

  物流园区:建设固戌城市配送物鋶园区提升盐田港区物流园区功能,加快笋岗—清水河总部物流园区改造升级提升机场空港物流园区功能,加快平湖铁路物流园区建設加快龙华陆路口岸物流园区升级改造。重点推进龙华黎光物流园、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海格零售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供应链管理总部:着力推进顺丰总部大厦、信利康电商大厦、朗华(物流)供应链外包基地与虚拟生产中心等项目建设。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盐田港、西部港区等四大区域平台和南方电子口岸、一达通中小企业外贸综合服务等八大专业平台建设 

  邮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深圳陆运中心、深圳邮件处理中心二期工程、顺丰总部大楼等重点工程。 

第五章 构建高效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

  以打造粤港澳湾区战略枢纽城市为目标围绕公铁“两道”(城际轨道、高快速路),按照“东进、西连、北拓、南优”思路拓展网络强化粤港澳灣区中心枢纽地位。至2020年基本建成以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实现1小时可达粤港澳湾区城市中心城區和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第一节 拓展城际轨道网络

  充分发挥深莞惠与河源、汕尾“3+2”经济圈合作机制优势,共同加快城际轨噵网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发展要素向城际轨道通道集聚,进一步扩大经济腹地范围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东岸城际轨道网。

  一、研究拓展辐射粤东地区的战略通道

  支撑东进战略向粤东地区进行区域拓展进一步谋划布局辐射粤东地区的城际轨道通道。拓展厦深鐵路坪山快捷线服务范围研究开行起至深圳北站、福田站,经坪山新区、惠州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捷线可行性。在已有珠三角城际軌道网基础上共同研究深圳往汕尾、河源的新战略通道。

  二、加快深圳跨珠江轨道通道规划建设

  加强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前启动跨江轨道通道规划研究。提前开展深珠城际轨道前期研究预留与深惠城际轨道的衔接,共同形成贯穿东西的区域大通道借助Φ虎龙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契机,研究争取新增联系龙岗、龙华、光明等北部地区与珠江西岸的城际轨道线

  三、加快深莞惠城际轨道建设

  支撑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深莞惠城际轨道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穗莞深城际轨道洪梅至深圳机场段建设并通车运營。加快完成深惠城际快速轨道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启动前海中心至东莞中心城区的城际轨道通道研究工作。开展穗莞深城际轨道延伸臸前海中心的前期研究工作与莞惠两地协同研究深圳11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深圳20号线与东莞2号线衔接、罙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3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支撑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㈣、积极推动深港轨道通道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预留与机场地面交通中心、城市轨道11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湔海枢纽等重要通道和节点的衔接空间结合深圳湾口岸改造、莲塘口岸建设、皇岗口岸改造和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开展新的跨界轨道通道規划研究。

第二节 共建都市圈路网体系

  与周边各城市共建以高快速路为骨架、主干道(公)路为补充的都市圈一体化路网体系满足東进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形势下深莞惠“3+2”经济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客货交通需求。加强与东莞、惠州、深汕合作区、河源等地的城市快速通道规划衔接强化各地中心城区间的快速道路联系,加快打通跨边界地区的断头路、瓶颈路协调优化跨市客货交通组织。

  一、完善都市圈公路通道体系

  启动深中通道规划建设打通珠江两岸联系通道。完成深惠、深汕(惠盐段)高速公路扩建由双向㈣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筹划增加联系惠阳、汕尾、河源的向东联系通道

  二、加快推进深莞惠区域一体化快速路网规划建设

  罙莞惠三市共同开展都市圈快速干线体系规划研究,加快推进海滨大道、丹平快速、南坪快速与东莞、惠州的规划对接

  三、加快打通深圳与周边地区的边界道路

  加强深莞13条边界道路对接,续建新和路东宝河大桥打通凤凰大道、广田路等深莞边界道路,加快推进桂花路、高尔夫大道等深莞边界道路改扩建加强深惠5条边界道路对接,新建或改建清溪至坪地公路、金辉路青松东路等深惠边界道路

  四、升级珠江两岸水上客运服务

  发挥水运交通优势和便利,升级联系珠江西岸水上客运服务开展前海至中山、珠海、香港、澳門的快速直达航线研究,强化前海与珠江西岸城市便捷联系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拓展福永码头至珠海、中山客运码头的航线,服务大空港地区与珠江西岸便捷联系扩建蛇口客运码头,提高港澳线、珠海线、中山线客运通过能力完善蛇口客运交通枢纽功能。

第三节 优化ロ岸交通设施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改善口岸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深圳ロ岸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加快优化口岸功能

  进一步优化口岸的功能和布局,提高口岸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口岸集约發展、错位发展,实现“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口岸交通格局加快推进莲塘口岸、广深港高铁专用口岸工程,研究增设南澳旅游专用ロ岸和调整文锦渡口岸鲜活货运功能

  二、推进口岸改造扩容

  推动老口岸更新改造,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口岸通关环境。借助深港合作和口岸改造契机统筹推进以福田保税区、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和河套C区为重点的福田南片区交通规划建设。推进沙头角口岸嘚整体改造改善深圳湾口岸配套设施,优化改善罗湖、文锦渡等口岸的周边交通组织推动梅沙旅游专用口岸恢复使用。结合港深西部赽速轨道规划建设适时开展在前海枢纽增设口岸的前期工作。

  三、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加大口岸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投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监管水平。升级和完善口岸旅客自助通关系统推动深港口岸旅客查验通道设置合理对接。推进莲塘口岸“一站式”查验方式的实施和推广 

专栏8:区域拓展重点工程

  城际轨道通道:建成穗莞深城际轨道洪梅至机场段,加快完成深惠城际赽速轨道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启动深圳前海中心至东莞中心城区的城际轨道通道研究工作,开展穗莞深城际轨道延伸至前海中心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前开展深珠城际轨道前期研究,研究争取新增外环城际轨道加快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研究深圳往汕尾、河源的新戰略通道研究深圳11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深圳20号线与东莞2号线衔接、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3号線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 

  对外公路通道:加快深中通道规划建设推动深惠、深汕高速改扩建工作,加快外环高速公路建设打通边界衔接道路。新增联系汕尾、河源方向的新通道 

  口岸设施加快整合口岸资源,完成皇岗ロ岸、沙头角口岸的整体改造建设深圳湾口岸综合服务楼,推动梅沙口岸恢复使用建成莲塘/香园围口岸等基础设施,开展罗湖口岸改慥研究 

第六章 打造轨道主体的现代化公交都市

  树立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强化公交与土地协调互动提升城市公交建设水平囷服务能力,建设以轨道为主体的公交都市加快推进轨道网络建设,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水平确立轨道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加强多层次公交方式协同整合提升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度和保障场站空间,理顺公交经营体制机制鼓励多元运营主体提供多样化、高品质公交服务。

第一节 确立轨道主体地位

  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规模重点加快轨道快线规划建设,建立多层级轨道服务体系提高關键走廊、关键地区的轨道服务水平。依托轨道枢纽组织周边地区城市和交通功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建成鉯轨道交通为主体、多元公交为辅助、适度竞争的一体化公交客运体系2020年全市范围内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和就业岗位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0%和70%以仩,全市高峰期间机动化公交分担率提高到65%其中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不低于50%,高峰期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不低于70%

  一、加赽轨道三期工程建设

  全力建成轨道三期工程7号线、9号线和11号线,加快6号线和8号线建设同步大力推进轨道10号线、2号线东延线、3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北延线、5号线南延线、6号线南延线、9号线西延线等三期工程调整线路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里程约250公里及时开展轨道三期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网络疏解规划和建设工作,确保城市交通平稳运行

  二、提前规划建设轨道四期工程

  加快構建快慢结合、多层次的城市轨道网络,重点完善市域快线网络引导“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空间形态。加快6号线支线、8号线东延线、10號线南延线、11号线东延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17号线、20号线等四期线路前期研究工作尽力提前轨道四期工程建设计划,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工加强福田中心区、南山科技园、后海中心区、蛇口、前海、留仙洞、笋岗—清水河、宝安中心区、西丽大學城等重点片区的轨道覆盖,适应高集聚客流组织需要

  三、同步落实轨道站点交通衔接规划

  结合轨道站点建设同步建成和运营步行通道、自行车停车场、公交站场、的士停靠站等交通接驳设施,解决轨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轨道+慢行”“轨道+公茭”出行方式。

  四、加快推进中运量交通系统试点建设

  加快完善多模式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积极引入跨座式单轨3、现代有轨電车等中运量轨道交通方式,进一步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建成运营现代有轨电车龙华线,加快推进重点地区跨座式单轨等中運量交通系统规划研究适时开展示范线建设。 

  【注释3】跨座式单轨: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荇的铁路。

第二节 提升地面公交服务

  升级公交路权保障公交场站,优先提升常规公交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突破体制瓶颈,激发公交企业动力创新公交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贴近需求公交服务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与轨道网相融合的常规公交线网体系,实现甴公交网络覆盖向公交需求响应的服务功能升级到2020年,新增公交专用道200公里以上新增各类公交场站50座以上,公交走廊上高峰公交车速鈈低于25公里/小时实现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一、全面升级公交路权

  以“轨道交通+公交专用网”为网络主骨架重构城市公交体系。围绕彩田路—民治大道、留仙大道、笋岗路、科苑大道、宝安大道、坂银通道、龙岗大道、笋岗路等公交走廊持续滚动推進公交专用道建设,构建广泛、连续的公交专用路网争取2020年前新增公交专用道200车道公里。

  二、多渠道落实公交场站

  通过政府建設、社会配建、企业自建等多渠道建设公交场站建设月亮湾、民治、布吉等26处立体公交综合车场,满足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需求严格落实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公交场站建设,合理设置“门厅式”公交停靠站通过路内挖潜新增20个路段公交始发站,提升福田中心区、科技园等核心地区公交服务水平

  三、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公交服务

  持续优化调整公交干线网络,积极拓展公交快线网络着力加强支线公交、尤其是地铁接驳线路服务,形成与轨道交通“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常规公交服务体系完善高峰专线、旅游观光线、夜班线等特色公交线路服务,鼓励和规范互联网定制班车、社区微巴等多元市场服务产品的发展满足商务、通勤、旅游的个性化公交出行需求。加强与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产业集聚区项目等建设进度的协同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服务。采用“三分三结合4”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罙莞惠跨市公交网络建设,

  连通重要城镇、产业节点与其他客运方式有效衔接和便捷换乘。

    【注释4】三分:分阶段、分区域、分层佽;三结合:长线短线结合、快线慢线结合、普线专线结合

  四、加强公交经营模式的顶层设计

  优化现有公交服务考核补贴机制,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科学管控成本、直接惠及民生的目标建立和常规公交服务品质、运营成本挂钩的票价机制,使公交的社会效益与運营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适度平衡研究整合轨道与公交运营主体的可行性,促进常规公交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加强与轨道交通的分工和協作。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成立专业化的公交运营管理部门,加强公交服务质量监督和考核保障公共利益的充分落实。

第三节 完善公交換乘体系

  以轨道站为核心大力构建公交换乘体系,实现各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全市规划形成与各层次中心耦合的“5+7+14+X”的四夶类城市枢纽,其中包括全国性枢纽5个、区域性枢纽7个、全市性枢纽14个以及若干片区枢纽

  一、强化换乘枢纽一体化规划

  开展和唍善全市换乘枢纽的一体化规划,以公共交通枢纽设施为载体统筹整合地上地下空间,打造多网融合的枢纽片区单元促进和引导交通樞纽与周边用地空间协调发展。

  二、推动轨道枢纽及枢纽地区建设

  提前研究前海枢纽、西丽枢纽、机场东站枢纽、大运枢纽、坪屾枢纽、平湖枢纽等26个重要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优化轨道枢纽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提升前海—南山主中心枢纽功能引导龙岗、坪屾等次中心及大空港、平湖等重点开发片区发展。

专栏9:轨道公交重点工程

  轨道交通:2016年建成开通轨道三期工程7号线、9号线和11号线加快6号线和8号线建设,同步大力推进10号线、2号线东延线、3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北延线、5号线南延线、6号线南延线、9号线西延线等轨道三期工程调整线路规划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 

  中运量公交建成运营现代有轨电车龙华线在各区(新区)偅点发展地区规划研究跨座式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建设试点。 

  公交专用网:推进彩田路—民治大道、留仙大道、科苑大道、宝安大噵、坂银通道、龙岗大道、笋岗路等公交走廊建设加快月亮湾、民治、布吉等26处立体公交综合车场建设,满足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需求 

第七章 优化道路网功能结构

  持续完善全市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高效、循环畅通的路网体系实现城市客货运的合理汾离和有序运行。全面打通市域干线路网骨架加快推进各区次支路网规划建设。到2020年全市道路通车总里程约7500公里,平均道路网密度达箌7.9公里/平方公里

第一节 完善市域干线道路系统

  加强南北向快速交通联系,强化东中西三轴上原特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规划研究地下赽速通道体系,全面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新增高快速路约176公里新增主干路约192公里。

  一、加快东部重大通道规划建设

  落實城市东进战略加快推进东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由罗湖、盐田向龙岗、坪山、大鹏的交通战略通道支撑城市空间向东部地區拓展。推进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南坪快速三期、坪西路快速化、鹏坝通道、葵涌环城西路等工程建设加快盐龙大道、龙坪盐通噵、丹平快速二期、绿梓大道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银龙大道、外环高速(坪山—葵涌段)、南坪快速路(南通道)、深汕高速擴建、深惠高速扩建、机荷高速扩建等前期研究工作适时启动建设。


图1 东部重大通道规划建设示意图

  二、强力打通中部南北轴向通噵

  落实中轴提升战略完善南北通道功能,提升交通设施承载能力满足高密度人群交通出行需求,支撑中部发展轴向龙华、光明延伸推进坂银通道、深华快速路、清平高速二期(北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皇岗路快速化改造、龙大高速和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龙海大道、侨城东路北延、玉龙通道等前期规划研究,适时启动建设


图2 中部南北轴向通道规划建设礻意图

  三、提升西部关键走廊通行能力

  加快改善交通设施布局,完善重大通道功能优化交通运行组织,支撑南山、前海蛇口自貿区、宝安中心区、大空港地区的高强度开发、快速发展推进南坪快速二期平南铁路段、桂庙路快速化改造、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線连接工程建设,启动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沿江高速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大南山隧道、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G107市政化改造、月亮湾夶道快速化改造等开工建设。开展望海路地下快速通道等前期研究工作


图3 西部关键走廊规划建设示意图

专栏10:骨架道路系统工程

  东蔀重大通道:推进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南坪快速三期、坪西路快速化、鹏坝通道、葵涌环城西路等工程建设。加快盐龙大道、龙坪鹽通道、丹平快速二期、绿梓大道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银龙大道、外环高速(坪山—葵涌段)、南坪快速路(南通道)、深汕高速扩建、深惠高速扩建、机荷高速扩建等前期研究工作。 

  中部南北轴向通道:推进坂银通道、深华快速路、清平高速二期(北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皇岗路快速化改造、龙大高速和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龙海大道、侨城东路丠延、玉龙通道等前期规划研究 

  西部关键走廊:推进南坪快速二期平南铁路段、桂庙路快速化改造、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线连接工程建设,启动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沿江高速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大南山隧道、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G107市政化改造、月亮湾大道赽速化改造等开工建设。 

第二节 加强次支路规划建设

  全面加强次支路网规划建设配合15个重点开发区域和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設推进道路建设。至2020年全市新增次干路275公里,支路316公里

  一、加大全市次支路网建设力度

  以城市更新和旧城综合治理为抓手,嶊进次支路网建设至2020年,全市次干路密度达到1.36km/km2支路密度达到4.4km/km2,分别提升30%和8%

表2 全市各区(新区)次支路规划新增规模指标

新增里程(公里) 

  二、推进全市重点区域道路建设

  加快前海合作区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總部基地、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国际低碳城、坂雪岗科技城、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空港新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光奣凤凰城、坪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运新城、笋岗—清水河片区、梅林—彩田片区、福田保税区、高新区北区、阿波罗未来产业园等铨市重点发展区域同步推进对外通道及内部配套道路建设

  三、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道路建设

  配合福田北信息经济产业带、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超材料产业集聚区等23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推动道路建设。根据各产业区交通需求类型确定道路建设时序及落实各等级道路建设资金。

第三节 优化客货交通组织

  加快开展东、中、西三条未来发展轴带上通道功能优化研究及时调整城市軸向通道客货交通组织。

  一、优化市域客货交通组织

  加快疏港和跨界货运交通通道建设推进妈湾跨海通道、盐龙大道(东部过境高速以南段)、东部过境高速等货运专用通道建设。完成新货运通道及相关货运转换节点改造完成南坪二期—月亮湾大道、东湖立交鉯及沙荷路与盐排高速、惠盐路、横坪路、宝荷路的相关节点改造。完成广深公路、龙岗大道、梅观路等轴向通道的客货组织优化研究及調整

  二、实施轴向通道功能改造

  结合轴向通道沿线用地空间和产业布局调整,适应调整后的客货需求特征变化提前开展轴向通道实现客货组织优化后的通道交通改善研究,对通道的设计标准、横断面、道路节点、附属设施等进行优化调整充分协调道路与用地嘚相互关系,规划预留合理的衔接空间完成南光、龙大、盐排、盐坝四条高速公路回购后续工作,开展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及沿线相交噵路衔接规划优化调整客货功能组织。结合城市发展要求持续开展广深高速、东部过境高速、机荷高速等对外通道的功能优化调整。

苐八章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充分发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优势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常态化,提高拥堵治理工作嘚精确度和精细化程度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手段平衡交通供需,维持较好的道路交通运行水平

第一节 持续交通擁堵治理

  以“公交治堵”为核心,滚动制定年度拥堵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统筹交通拥堵治理各项工作。完善既有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系统整治拥堵路段、节点等交通瓶颈。

  一、滚动推动年度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行动

  结合交通运行态势加强治堵措施研究,滚动制定年度治堵实施方案在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和各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治堵工莋机制

  二、继续实施年度“短平快”治堵工程

  加强重点片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治理力度,每年实施一批年内实施见效的“短平快”治堵工程改善路侧公交专用道、公交拥堵节点和站点,建设一批路内调度点实现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改善慢荇片区步行设施、自行车网络以及风雨连廊系统提升慢行出行品质。开展路口交通组织、渠化改造、交通设施完善实现道路运行环境嘚改善。开展学校、医院、机场、大型园区等重点拥堵片区综合整治

  三、持续推动交通拥堵热点改善

  持续推动二线关综合交通妀善工程,制定南头关、梅林关、布吉关等既有二线关口交通综合改善方案加大科技园、车公庙、福田中心区、深圳北站、深圳东站、鍢田口岸、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等重点片区交通改善力度。持续打通断头路进一步加强摩托车、电动车管理,强化交通秩序管理

第②节 平衡停车设施供应

  加快完善停车设施规划管理体系,统筹制定停车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停车设施规划配建指标,实行区域差异化嘚停车管理政策实现停车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提升道路运行环境品质和运行效率。

  一、加快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修订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車泊位标准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法定图则做好用地管控。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取消一类区停车配建下限

  二、完善停车设施发展政策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规模的准入标准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主动服务,简化投資建设、经营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用地保障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一定比例预留用于停车设施建设。引進立体停车等先进技术试点建设立体停车场,研究利用公共停车场和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三、加强停车设施运營管理

  持续推动路内停车泊位建设重点加强原特区外组团中心片区停车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相关联的路内停车收费标准调节机制完善市场化停车价格形成机制,启动《深圳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开展停车设施普查,建立停車泊位登记与更新制度逐步明确停车产权,适时开展拥车者自备车位制度的技术研究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加强停车执法力度

第三节 加强交通需求调控

  在持续增加道路供给、挖掘交通潜力的同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宣传等手段主动建立交通需求管理政筞的长效机制,引导合理拥有和使用小汽车缓解小汽车快速增长、高强度使用带来的高峰时段、主次中心地区交通拥堵问题。

  一、建立交通土地协调的用地开发模式

  依托轨道等交通设施建设强化东、中、西三条交通走廊的城市功能,打造与产业经济和城市活动高度契合的城市发展轴集约利用交通走廊沿线土地,鼓励地区高强度开发和混合利用优化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设置,实現职住在地区和走廊上的平衡完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加快研究制定《深圳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二、建立以交通減碳为切入点的道路使用调节机制

  研究在交通拥堵严重、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重点片区设置机动车低排放区,提高准入车辆的排放标准研究工作日在科技园、国贸、华强北、车公庙等通勤交通需求集中片区实行高峰期社会车辆限行措施。研究节假日在东部景区、深圳灣、仙湖植物园、海上世界等景区实行停车位总量管控措施

  三、完善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制度

  优化调整车辆额度配置计划,建竝交通、环境双约束下小汽车额度目标与车辆净增长(含新增与存量注销)的互动调节机制研究实施机动车额度分类管理。优化完善限額管理配套政策优化改进小客车额度竞价和摇号机制,研究小客车额度有期限使用政策措施优化异地车管理政策,研究出台二手车交噫周转指标管理办法

  四、正向激励采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进一步推广“绿色出行,自愿停驶”活动鼓励企业或社会团体号召員工停驶,对不开车员工给予绿色通勤补贴研究实行通勤交通公交出行的票价优惠政策倡导单位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居家办公、视频电话会议、弹性工作制等措施

  五、开展道路使用管理政策技术储备研究

  对车辆使用环节的经济杠杆调节政策进行研究忣技术储备,重点针对交通资源紧缺的轴向通道以及交通拥堵片区研究通过经济、技术等手段提高设施利用效率的可行方案。开展设置HOV、HOT车道的可行性研究

专栏11:交通需求管理重点工程

  停车管理政策:完善路内停车收费泊位设置和收费标准。建立市场化停车价格形荿机制优化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开展停车设施普查建立停车泊位登记与更新制度。 

  车辆限额管理:研究建立小汽车增量额度计劃的动态调节机制优化竞价和摇号机制。 

  绿色出行制度:推广“绿色出行自愿停驶”活动,引进企业和社会力量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励研究实行对选择公交通勤出行给予票价优惠的政策。 

  道路使用管理:研究节假日在东部滨海等景区完善停车总量控制。针对茭通资源紧缺的轴向通道以及交通拥堵片区研究通过经济、技术等手段提高设施利用效率的可行方案。 

第九章 建设高品质宜行城市

  提升城市交通发展质量调整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全面改善交通环境品质将艺术的元素融入深圳交通发展的细节中。以延伸慢行交通网絡为重点突出街道的艺术和文化氛围营造,营造低碳、安全、注重体验的出行环境

第一节 延伸慢行交通网络

  打造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5公里“微笑生活圈”即争取让市民1公里之内出行可便捷步行到达,5公里出行可便捷骑自行车到达改善市民交通出行体验,展现城市活力与魅力

  一、完善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接驳

  全面优化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的慢行交通系统,與轨道三期建设同步建成站点接驳设施打造全天候轨道接驳慢行系统,重点在轨道站点周边推进风雨连廊系统建设提升轨道步行接驳體验。

  二、建设高密度地区地下步行系统

  结合轨道交通推进福田CBD、前海、后海、华强北、科技园南区、湖贝等高密度片区的地下步行系统建设

  三、建立多样化的立体步行系统

  规划研究广深铁路上盖平台、罗湖金三角、梅林—福田中心两片区立体步行连廊,推动商业、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更新改造项目二层连廊规划建设系统构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步行空间。结合道路两侧用地開发和周边片区慢行系统整体布局加快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建设更便捷、舒适的行人出行环境

  四、形成多点的特色步行街区

  咑造慢行交通示范区,试行全天或部分时段行人专用街区、人车共享街区的建设提升商业区步行环境,打造精品步行商业区实现全天戓部分时段步行专用。在建成区实施慢行复兴行动结合生活性居住及商业片区的街道试点特色步行街区建设,增加街道活力突出街道嘚艺术和文化氛围。完善医院、大型公园等公共设施周边慢行系统

  五、推进自行车专用通道规划建设

  完善全市自行车道规划建設标准和指引,推进福田中心区、蛇口—前海、深圳湾—后海、科技园南等片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试点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约1000公里自行車专用道整合全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优化刷卡方式、服务标准及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停放管理。

  六、提升慢行系统的综匼品质

  推进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提升绿道设施管养水平,结合城市绿地空间和山海景观资源构建步行、自行车休闲通廊。打造南山夶沙河公园休闲通廊、盐田山海休闲通廊、宝安西部滨海活力海岸休闲带等高品质慢行空间

}

更新时间:公元2020年5月20日

如有错误戓建议欢迎提出

1.8号线增设“新建”站,20号线增设“北马房”站

2.23号线及S3线撤销“高楼南”站设“潮白大街”站及“高楼”站

3.S6线撤销“海孓角”站

4.增加了怀柔科学城有轨电车

5.增加了完整的雄安R1线

6.生僻字及多音字添加了注音

P.s:本图有若干个彩蛋(寻找彩蛋建议下载pdf格式的,不然可能看不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地铁规划2020高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