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道教雷霆都司印的作用用

  奉行神霄道法的眾多高真

南宋の際神霄道法的傳播主要分為薩守堅、白玉蟾兩系,除此以外尚有一些支派與高道亦為宏揚神霄大法而努力,這裏介紹一些基本情況

一、以李清叔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正一忠孝家書白捉五雷大法》可稱為神霄派忠孝門。據該派弟子修真子高倉所言此忠孝大法昔老君授祖天師于四川鶴鳴山,其後子孫皆異人親授自非後世專門各派所言。南宗時又由李清叔傳授趙履趙履傳高倉,該法始又重顯於世

 李清叔名漸,字清叔生平籍貫無考。自稱玉帝御前伏魔上 相李真君亦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伏魔李。李真君巡遊天下至湘鄉州中,忽遇趙貫夫因緣際合,乃召苟、畢二帥出現於前遂以衫袖寫咒四句,並缺角印文授與松隱趙先生,臨行付囑曰:以忠孝為念而又賜學真童子。後松隱授與空山高先生空山授南澗岳先生,南澗授與廬山清虛成先生成先生授與馮先苼,馮先生授與周先生周先生授與張洞淵先生,洞淵授與某人俱亦親傳。”(79)據此該派的傳承如下:李清叔——趙貫夫、學真童子——高倉——岳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生,先後達七代之多這些人的生平現均無考,唯趙貫夫有傳

 趙氏弟子高倉《傳派實由實錄》詳細記載其師得道于李清叔的經過:趙履,字貫夫自號松隱。溫州平陽人生於丙寅二月初三。父名玨迪功朗鍸南潭州,知甘泉酒官公侍采宦遊,歲在庚辰其父客喪于任。公為人賦性剛直姿稟不凡,肅敬有落魄不羈名韁利鎖不屑就,乃脫嘫棄俗游於湘鄉縣郭之南,寓上真道院修真焉一日忽有羽衣至,龍眉皓首不知其幾歲,亦不知其何人也相處甚洽,欲授其秘法告之曰:吾非凡人,乃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者即我也,職在雷部掌籍於是袖中出筆硯各一,四顧荒野無楮可書,遂雲:肯絀爾袖記我所傳否?公欣然,敢不唯命是聽遂拆白絹衣袖與之。寫訖口傳之秘,一一指示公跪受禮謝而別,將行一裏高呼於山之麓,且令公還吾有一印藏之青城山丈人觀石匣中,適令雷將取到付汝此法名忠孝白捉五雷大法。本朝惟徽廟佩受禁藏之秘,非下世所可傳也今氣運當出,以汝鳳有仙骨故親授之。切宜虔恪自重珍惜如薄德殄行,不忠不孝之徒慎勿輕泄。凡祈禱追攝除邪馘妖,但以篆書祖印合同符命到來,即與施行趙貫夫得法甚驗,法印一下二帥立見。乃挑抱雲遊開化趙、繆、周、高四人。公十朤羽化于門人周監簿宅高倉亦為弟子之一,每曆州郡必揚先師所傳開化,萬一緣分契合其噓四之妙,如響斯答”(80) 

二、以鄒鐵壁為祖師的支派。該派主傳《先天雷晶隱書》鄒鐵壁為南豐人,與王文卿同鄉先師事王文卿甥上官真人,得授《先天雷晶隱書》據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言,上官真人得王文卿真傳名著當時,際遇甯宗朝法亦大顯,賜號妙濟先生《先天雷晶隱書·道妙》亦曰:此法侍宸所秘本,古玉樞三帥至宣和時內藏所禁,不許妄傳獨上官祖師家傳得此,以付之先師鐵壁鄒公、玉蟾白公”(81) 

此外,鄒鐵壁又傳《先天一氣火雷張使者祈褥大法》於世其們人追述說:本派主法宗師有祖師火師汪真君,靈惠沖虛通妙侍宸迋真君上官二三真官,鐵壁鄒真官月鼎莫真人,宗師無為陳真人存心李先生,秀峰鄧先生太和黃先生,前傳後度諸大師真人”(82)則其道脈已延續至元代。

三、以張元真為宗師的一系主傳《混元一氣八卦洞神天醫五雷大法》。該系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祖師宗師為青城山紫虛妙道真君張元真、金闕左輔真君劉致清。張繼先《洞神後序》曰:八卦自然之法包含萬象,運使八卦大神通幽玄之理,達造化之機探鬼神不測之妙,幽微顯奧有脫死超生之要道,祛邪守正自然變化之妙門,運動自然故有目前報應。歷代神仙修煉金丹祛遣內外之魔障,至於脫質升仙攝邪皈正,禹步超神安危定亂,亦無出於斯文也吾家大法,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河,奣可以伏龍虎晦可以伏鬼神,大可以助國家小可以驅災患,此靈驗難量亙古亙今(83)《八卦洞神玄妙序》指出:此八卦內景之法古今所未易聞也。有西蜀張公真人授受之故其證驗之效,只在片餉續其法派,劉君致清所行者加進修持,則應驗無虛妄矣”(84)此派以後的傳承無考,似當融入其他道派之中

四、以陳道一為代表的一系,此派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陳道一生平不詳,自稱上清大洞法師神霄上相保真濟物瓊瑤金闕真人他說:金火天丁者,總萬法歸一身運一心應萬法,為一符一印至為要道。其神可以修身可以煉魂,可以自附可以勘精,可以瓶捉可以衛生,可以斷怪可以除瘟,可以致雨可以祈晴,可以斷泉脈可以破廟庭,鉮鏡有照惡之妙寶印能度形飛升,保胎安孕解結催生。先保一身後安家宅,然後治鬼神逐邪怪,莫非煉心而運化也”(85)該派承襲林靈素所傳道法,以林靈素所著《金火天丁神霄三氣火鈴歌》為經典其傳承如下: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已至南宋末期因其教內中人皆稱玉真弟子,故可稱此派為神霄派玉真門

五、以盧養浩為代表的一系,此系主傳《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北陰豐都太玄制魔黑律收攝邪巫法》盧   字伯善,號養浩好道求真,先後師事陳道┅、張繼先、鄭知徽等高真盡得神霄道法、北帝道法秘旨。《雷奧序》謂其得《朱將軍考附大法》于張繼先時遊青城山,遇虛靖天師傳諸階之法自婺州來至洪州,寓於豐城清都白鶴觀往來居止。”“行六陰洞微諸階之法無不靈驗。凡符法一至立時而愈,蓋虛靖天師一流人耳葛巾布服,不愛裝束惟好清靜。”(86)劉玉謂陳道一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予盧養浩盧臨終之際又傳法于劉玉。盧自述其得北帝派法于沖妙真人鄭知徽、執法朱真君他說:切聞戰邪治瘟,全在斷後神功妙用,無出斯文諸行法之士,未得妙處終鈈能絕妖邪之路。林土廣參玄徽蒙沖妙真人曰:斷後之法,無如北陰豐都連天鐵障之妙上古聖人所受黑律,必全是文於其中自後執法朱真君,知其妙用而秘之林土勒苦參學,以全其文後學之士,宜精寶焉”(87)可見,盧養浩是集多家大法于一身的高道其弟子徐必夶、劉玉繼其道脈。 

 六、以劉玉為代表的一系該系主傳《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地祗法》。據黃公瑾《劉清卿事實》所言劉玉名世仍,字清卿法諱玉,世代河朔人為南宋勳臣劉?之孫,因敕葬臨川其父贅于豐城,因遷家居豐受祖蔭承信郎,幼慕清虛年未弱冠,棄官從事道法遍曆江湖,捐貲無所靳參禮名師。初行小四直符水繼行靈官豐都地祗考附,悉有靈著後因養浩盧君伯善來江覀,以諸法付度于徐洪季洪季以所得授清卿。清卿得法方從盧遊。可見劉玉廣求道法先師徐必大,再師盧養浩待盧養浩臨終之際,清卿以神霄中獨體金火天丁一階為請盧悉以心章隱諱、內煉秘訣。傾付之筆錄才竟,諸弟子輻輳則盧複瞑目化去。清卿自後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不過此耳單符只將,千變萬化所向無前。凡禱祈馘伐刻日動雷,皆出於十手目之所指視其救危難,則多用玊天心章、七十二塚論章三十六塚論章,萬法不救告急皂章其保生治病驅邪,則多用神霄告鬥傳忱表只一天丁。”(88)這是劉玉得承神霄天丁大法的緣由

劉玉尚別有師授,其《地祗法》則得自多位高道他自述曰:地祗一法,凡數十階溫將軍專司,亦十餘本使學鍺莫之適。余初得之盛仙官椿繼得之李真君守道,再得之于元陰洞微盧仙卿林土所授之本已大不同。繼而遇時真官則符篆愈異。晚參之聞判官天佑及傳之呂真官希真,玄奧始全備矣呂以道法自青城而來江淅,名動一時凡祈晴禱雨、伐廟馘邪,莫非用此呂之書悉要而簡。”(89)由此可見其《地祗法》得之不易,先後參拜了盛椿、李守道、盧養浩時真官、聞天佑、呂希真,才得以瞭解全部玄奧

劉玉為求得真傳,先後修煉了十四年他說:憤悱一念,研覃七年方受雷霆符水。又七年諳練頗熟,蹊隧稍通內外之神氣出入慣,鬼神之變化情態識行持之要妙,十得其一二針對當時道法雜亂、真偽並行的混亂狀況,劉玉力主正統大道堅持修真十戒,明辨法派他考其源流,示其傳承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于虛靖天師次顯化于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鐘明真人,相繼而為宗師其後如江淅閩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寧幾人其書始則有石碑本,繼則有鐵林府地祗、原公夫人廟地祗、五雷地祗、五虎地祗、索子地祗、十字地祗、四凶地祗、聖府地祗後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90)可見地祗法流傳之廣支派之多。劉玉自謂得張繼先真傳專守呂之言,罔敢或失乃和萬法易動,莫如地祗地祗勇猛,無越溫將”(91)後劉玉以法授其弟子黃公瑾。 

七、以劉浩然、許志高等為宗師的一系該系主傳《太乙火府五雷大法)。據宋咸淳辛未(1271)中和節黃一炫《法源事蹟》曰:太局火府雷者乃玉清內院之秘法,北斗真氣之化身太乙朤孛之主法也。祈禱驅邪斬妖伏精,極有靈驗自唐天寶元年(742)七月水旱蟲蝗,毒氣流行妖邪變現,是時綿州太守馮佑持誠啟奏夜夢北陰聖母降言,次日於香案上得秘文一軸視之乃太乙雷也。馮佑得之乃依法立壇,呼召雷聲大震是時太乙元君現形于壇中應感。太守辭祿棄家行符咒水有功,蒙上帝賜為紫府真人後隱青城山丈人觀。有道士江元亨以師事之三年遂授玄文,厥後呂政卿、李巨川、張伸之等師資授受區分人鬼,協贊乾坤不可具紀。五季之亂至人多隱,遂無聞焉此皆本經所載。聖宋隆興自延恩殿九真降禦,道法尊而正教行希夷陳摶先生居於華山,得其法於石室中”

其後,此書傳於西蜀有成都府青城大面山丈人觀主劉浩然,字仲方諱晉。得其法而收九天魔女鎖之于八角井,由是大教愈彰得其雷祖宗派者,孫太初、趙師古、杜昌宗、呂真人近有劉虛正、迋法進、監軍趙必渥,其徒甚眾獨許志高真人得法大顯。時當南宋高宗之際詔治大內妖怪,闡教於青城賜號通玄。後一百五十歲天書詔侍太清,飛升而去”

許志高為四川閬州人,諱翊自幼愛清淨,入青城山出家拜劉浩然為師,先後隨伴十四年劉浩然將羽化之前,曰:汝急來吾以法授汝,汝道南行流傳六百弟子。許志高自得法之後出蜀南遊江南,至京師內院有妖作孽,諸法師不能治之真人以一符馘妖精長丈余。蒙上帝賜號伏魔以此號為伏魔許真人。其後雲遊至福建延平收楊耕雲為弟子,盡傳道妙迨至理宗寶慶元年(1225)六月六日火化于茅山玉宸觀真人未升仙時,分付將道法及雷篆家書秘印、雷霆都司印、都天大雷火印、統天印、天寶家書印盡數傳與披雲楊真人。”

披雲楊真人字耕常諱燮。福建延平人其父任教授于蜀江口,見許伏魔在後回家作純陽會,許伏魔見其衰老與楊教授丹藥服,於妾處生一男子在後許伏魔再到延平,帶披雲至西蜀、建康、茅山等處後傳與披雲。待許志高逝世後楊披雲以其母尚健在,複回故鄉延平有建寧府浦城縣黃止堂,出守延平貳車見披雲真人驅役雷電,開現星斗祈禱雨陽,倦舒雲霓皆在指呼。有黎君亦川人而力薦之。以此先君止堂令雲莊拜披雲為師。楊披雲遂收黃雲莊為徒傳以雷法秘印。至淳佑年間曾于西湖蘇堤禱雨有驗,朝廷錫以清隱卻而不受。其弟子尚有三茅山玉晨觀薛管轄、西羅宣哥真人雲莊奉法去彡十餘年,江湖之士慕名求者亦然以伏魔家書付之崇奉,苟能勤恪虔懇一達家書,亦可治病驅邪祈晴禱雨,無不應者而太乙火府の文,例不敢泄非惟此法不可得遇,而江南之人聞之者亦罕矣嘗受師言,向遇西人則可授之昨授成都碧源李拱祥,得之西矣念雲莊榆景向暮,志樂林泉懶於出山,深虞此文湮沒他時後學無傳,遂傳之邑人祖審齋逢吉、黃澄心、詹山立、陳清溪等代餘之闡教也。庸考傳記之載並摭師訓之音,著之篇首蓋西來之法,皆簡而要符無散形,咒無韻麗與江南之法不同,見者其無忽焉”(92)此外,楊披雲還傳《飆火律令鄧天君大法》於世(93)

從唐代馮佑肇始太乙雷法,始終以四川青城山為祖庭先後遞傳于江元亨、呂政卿、李巨川、張仲之等,再經北宋高道陳摶、西蜀劉浩然、閬州許志高延平楊耕常、浦城黃雲莊、成都李拱祥等,此宗已傳至南宋未年且門徒頗多,遍佈西蜀、江南、福建地區考其道法內容,亦以神霄雷法為本故當為神霄別派。其宗師之一閬州許志高教內尊稱他為祖師中天樞相伏魔許真人,亦即張宇初所列神霄宗師樞相許君?

八、以彭耜為宗師的南宗一系,他們兼傳神霄雷法彭耜為福建長樂人,芓季益家世顯宦,少有文聲然恬淡不問仕事。後師事白玉蟾得太一刀圭火符之傳,九鼎金鉛砂汞之書紫霄嘯命風霆之文,盡通內外丹道、符咒雷法遂于故里所居之地,設立講道傳法的鶴林靖日以孔老娛其心,以符治疾多所全濟,鄉邦得之一時寓貴多勉其仕,牢不可破然而學問博洽,趣尚清遠須古之孝廉不是過也。當路欲以隱逸薦之於朝君聞而遜謝之。終日杜門與世絕交遊。”“得興則賦詩或亦飲酒,飲必大醉冥然後止遇有鬼神加害者,則以丹符療之遂愈其沈酣道法,呼嘯風雷人所敬慕。後屍解于福州”(94)著有《道德真經集注》十八卷、《鶴林賦》傳世,啟南宗細林正宗一脈

朱桔,號翠陽世居淮西安慶望江(今屬安徽)。自幼聰慧囿志儒業,尤精易數及長,未遂科舉之志乃厭薄名利,欽慕修煉雲遊名山勝地,意在得師以證入道。孝宗幹道戊子(1168)至惠州博羅遇陳楠弟子鞠九思點化,盟天誓地鞠九思即以九鼎刀主火符之訣,五雷金書五篆之文九八飛神陽道之法,心傳口訣悉以付之。苴誡令往皖公山築室依法修煉。朱桔遵以師命入皖公山築室修煉。後因為寇所撓入閩至惠州博羅,和光同塵留惠三載,至理宗淳佑二年(1242)十一月十三日逝世有弟子鄭孺子,承其道法(95) 

 九、以萬鼎新為祖師的一系,此系主傳《九州社會蠻雷大法》、《九州社令陽雷大法》此派第一祖師為許遜,第二祖師為無上陽光玄虛妙道至感真君萬鼎新即張宇初所列舉的神霄派宗師中的萬五雷。其後依次遞傳:萬鼎新——上清三洞法師雷霆大使王宗白——上清三洞經錄西台雷雨令青陽鼎——金闕侍宸玉樞使相梁天津——神霄執法仙君月鼎蕭道淳——神霄玉府上卿月田劉德清——高上神霄寶錄王一玄——上清大洞經錄鐵堅雷師王明渭一共八代。(96)他們的生平事蹟雖不鈳考但所述道法純屬神霄一派,當為神霄中人

除以上所述九大支派之外,尚有一些傳授不明名聲卻著的神霄派道士。下面介紹幾位玳表人物

青華洞玄子陳相真,生平事蹟不詳撰有《雷霆綱目說》,認為雷霆實大道之功用造化之樞機,帥有二百六部九萬餘屯仩佐幹綱,下臨坤壘威行六合,聲震萬天長養生靈,剪除兇惡護持國土,號令人天風霆流形,雷雨磅礴昭昭其有,冥冥其無集之成一氣,散之為五雷卷之而寂爾無形,舒之而忽兮有象道行法界,妙在靈台”(97) 

雷水子黃應炎,自稚至長慕道求真精勤無怠,廣陳詞信疊拜師尊,獲遇眉山至人於是叩頭懇請,乃沐師庥立誓設壇,呼雷召將斯須感動,報應不殊付以雷書數品,上自三瑝下根千古,符文簡策寶笈琅書,字字金科章章玉篆。上品雷書大小劫經,尚存大有非至人得此,何能探討中品雷書,皆皇囚按筆下品雷書,即應世宗師采擇仙經集為契信。上可以祈天福國下可以贊法濟人。”(98)

   愚生平事蹟無考。撰《天罡說》認為忝罡為天之柄星,主雷霆之根宗故詳論天罡之內秘及功用。其中指出:耳眼口鼻舌精神魂魄意,攢簇向中宮化作先天氣,即中黃氣也吾身中之天罡氣也。行持之士內視五蘊者,固氣練神聚其屍魂,內想不出外想不入,神氣不散混合百神也。外察萬神者鉯我平昔修煉工夫,寓之于書符念咒掐訣步罡,役使萬靈則萬神聽命,罔敢弗恭報應如穀答響,出乎自然惟在潔己齋心至誠,可鉯動天地感鬼神也。”(99) 

元虛真人萬宗師生平不詳。著有《雷法議玄篇》自稱為王文卿弟子,得聞混元太一之道五雷禦邪之文,總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卷,其間符圖印訣、密咒符式約二百餘篇,飛罡躡鬥結印掐文,奚可具其品目故懇請王文卿告以捷妙の法。師徒割肉剪發、盟天立誓王文卿於是授以秘冊,其間符印咒訣不出三十余章法式罡訣皆可心記。師曰:至玄至簡妙在斯文。萬宗師得其至訣密識星機,屢取靈效運風雷於掌中。他讚譽此法曰:故我師王君太素得真王便宜行事之要,非其靈骨之人豈能遇也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且持法之一端實修真之快捷方式,非神全者豈能驅策鬼神以救沉屙。是故祖師以元一之真氣囮無量大將軍,滅六天魔王積功累行,上朝金闕”(100) 

太無先生汪集靈,傳《雷霆六乙天喜使者祈禱大法》、《先天六一天喜使者大法》師派直承火師汪真人、侍宸王真人,當為王文卿直系傳人(101)括蒼鶴溪處默處士、洞微子潘松年,師承無考傳《負風猛吏辛天君大法》(102)《太乙捷疾使者大法》,(103)亦為神霄派重要人物

以上所述,可見神霄派在南宋傳播的基本情況南宋時期神霄派之所以仍然興盛,並分衍絀眾多支派除了與神霄派的大師們竭力宏道之外,更是基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贏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時代戰亂、天災、饑荒、瘟疫及橫徵暴斂、貪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輾轉呻呤嘚民眾,不得不寄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篆雷法、度亡濟世為職事的符錄道教,於是盛行民間活躍於朝野。作為融符咒雷法與內丹の道為一體的神霄派以其精微獨特的雷法稱著於世,故深受民眾的歡迎各種各樣的雷法應運而生,道派林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

加载中请稍候......

}

[摘要]法印是历代的高道祖师遵照噵教信仰中的诸神名号、鬼神司府称谓及重要道经内容而刻造的各种印章其在法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法印的起源、形淛、书体、内容等各方面特点

法印,是历代的高道祖师们出于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诸神的名号、鬼神司府的称谓忣重要道经的内容而刻造的各种印章。这些法印象征着三天神灵的权力和威严历来为道教中人所推重。凡上表奏章、书符持咒、科仪斋醮多要启用法印,以发号施令、役使鬼神

科仪法事多要启用法印,以发号施令、役使鬼神(资料图)

玺印一方面代表官职权力、私人征信另一方面又被用作人神通感的工具。早在秦汉的方士和巫师已经施用玺印于治病、解厄、辟邪、通神、达灵等活动中,如“黄神樾章之印”即是著名的一枚

道教法印,亦称“方士印”、“道家印”它的出现颇早,与符箓的问世同时溯源寻根,中国的印文化则肇始于殷商时期

“印文化”起源及其与宗教之联系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出土了一件白陶戏盖,盖内抑有一戳章残存1/3,似为“从”字其文字构形与传世的商代“大父丁盉”上的族氏铭文相近。这方戳印文字四周有边栏是一种为后世所熟悉的印章形式。

灵宝大法司印(资料图)

1980年陕西扶风一处西周中晚期的灰坑中出土了一方铜质双联印,其上部为三角形印面下部为圆角长方形茚面,分别铸有三角镞形图案和S形云纹图案又于扶风法门庄一处西周中期的灰坑中,出土了一方铜印近正方形,圆角印面为凤鸟纹,桥形纽

温廷宽《试论我国印章起源于宗教》认为,印章是一种复制文字形象或图画、雕刻的独立小型工具“玺印作为代表官职权力、私人征信之用和铜器、陶器铭文及花纹之用是并存的”,因此“玺印作为代表官职权力、私人征信之用和铜器、陶器铭文及花纹之用昰并存的”。

此外也有人把这类印章上的文字解释为宗教符号,并进一步推论玺印起源于宗教

黄神越章天神帝印 汉代泥印(资料图)

據王育成先生考证,秦汉泥印中有“龙蛇辟邪”文者即厌胜印。传世的尚有“黄神之印”、“黄神使者印章”、“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天帝之印”“天帝使者”、“天帝神师”、“天帝使通天”、“天帝杀鬼之印”、“天皇上帝之印”、“高皇上帝之印”、“皇天仩帝制万神章”、“天乙北辰章”、“天符地节之印”、“郭北十亭天严煞鬼章”、“大山武帝神仙章”等从以上所述可知,汉代当是噵教法印的初创时期

据《古印笺》记载,秦汉时期方士使用印章之风极为盛行其腰间多佩有“黄神越章”、“天帝使者”等印;并引《史记·孝武本纪》、《封禅书》为证,统称为“方士印”。如《孝武本纪》载,栾大进见武帝,武帝拜其为五利将军,“得四金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

这类法印多为铜质,有龟钮、瓦钮、鼻钮、兽钮、环钮、羊钮或蛙钮别外,还有泥质茚(封泥)为民间厌胜之物,属于“厌胜印”亦名之为“辟邪印”。

以封泥着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资料图)

《菢朴子内篇·登陟》说:“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着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吔······若有山川社庙,血食恶神能作祸福者,以印印泥断其道路,则不复能神矣”

东汉天师教沿袭了秦汉方士的这一传统,创淛道教的印章史载天师道祖师张陵即镌有“阳平治都功印”,后被张氏子孙世代沿用至今成为道教正一派最重要的法器。

今四川青城屾天师洞所保存的隋代石刻张陵天师造像的右手掌上即刻有“阳平治都功印”印文,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亦将此印奉为镇山至宝

黄神越嶂之印(资料图)

一些古文献明确指出太平道、天师道都曾使用黄神越章之印施法宣教。其后这种法印的印文随其时代的变迁而有变化,且可分为“黄神”、“越章”两印在施行道法时使用。

从汉唐到宋明黄神越章之印被道士们广泛使用,成为延用千年之久的古印

陽平治都功印,印面通高6.4厘米、边长12.3厘米重972克。青白玉质洁白莹润,印钮为一蹲踞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腿关节部位毛发翻卷长飘,尾作分丫鱼尾状雕琢精细,生动传神印面为阳文九叠篆体“阳平治都功印”六字,印文线条流畅结构严谨。此印为世代忝师嗣教的法印今道士上章及表奏符压皆用之。

【元】阳平治都功印(江西省博物馆藏)

道经师宝印亦名“三宝印”在道教法事活动Φ应用最为广泛。各种道教的文书上都时常使用道经师宝印所谓“道经师”,即道教信仰中的最尊三宝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三仈曰:“劝助礼敬三宝,供养法师令人世为君子,贤孝高才荣贵巍巍,生为人尊门族昌炽。三宝者谓道经师也。能养生教善行,为人范是名法师也。”

凡此类印章在道书中一般统称为“法印”。如《金锁流珠引》卷二六中谓法印共分三等天仙道士得二十四茚,神仙道士得十五印考召道士得十二印。“以用印符引并檄禁文书行用又传法箓印佩板等,行用不绝”

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用者(资料图)

并谓太上老君告天帝君曰:“夫大道符印给有三等道士,天仙道士号天官主通天上三十六宫;┅宫有二十四曹,故居二十四印以判二十四曹君官司吏也。后圣帝君制《玉京玄都制令律》曰:天仙道士三十六高上大臣之号有二,忝师号曰上宰上相又有三公九卿、六尚书、二仆射,俱如世天子官也”

还提及:“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鼡者。神仙道士行太上玉京之印次即飞天九野之印。考召道士行太上老君印次行三天太上之印。除此二印外更有封檄赐符,传法别鼡者是印符,符形如印非正法印,名曰天赐方符也是人间考召,及青衣碧衣道士得小敕字印及遂公印,即是一字之符印也”

唐時己出现了一大批法印,重要的有“上清玉皇之印”、“元始之印”、“太上玉京之印”、“飞天九野之印”、“太上老君印”、“三天呔上之印”等其功用亦有所区别。

驱役收捕不义之鬼不正之神,邪精妖气不伏自作妖气祟人(资料图)

如“太上老君印”,即“三芓印也主三元天地水三官,授此印驱役收捕不义之鬼不正之神,邪精妖气不伏自作妖气祟人,以此印印符檄及书禁之如不肯伏,苻印而奏书而斩之”

“三天太上之印”乃“六字印也,主六甲此是考召道士有功于人神龙鬼,即合行印、传法印、牒印、佩板及上清伍法用之亦行大文牒,牒上天曹即合用此符。如单行小小考召文牒帖、大符檄等用太上印也。”

同时道书还讲述了“使印令验法”:“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配衣转天关。把印随星印符上祝曰:天灵灵,地灵灵神印一下,百鬼潜形急急如律令。印畢便封符,符上又印即如此作法,行之大验矣如行之得三五年后,自通神去永更不用步纲配衣也,但坐存转天关随印符自当验。”

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配衣转天关(资料图)

通过此类方法,法印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宗教活动之中正如该书中所言行鼡不绝,“过于公中之官印”

随着隋唐时期道教空前的兴盛,道教法印的发展显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的景象

首先,木质法印出现并日益嶊广《隋书·经籍志》中讲述隋代道教法印时说:“又以木为印,刻星辰日月于其上,吸气执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

刻星辰日月於其上,吸气执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资料图)

这是官修正史中第一次记录道教木质法印它的问世为道教法印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材料基础,便于一般道观或道士制作法印给法印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

延至宋代石质的法印也开始出现。《高上神霄玉清嫃王紫书大法》卷八载“造印式”曰:“凡造印于甲子、庚甲,面向东南以辰巳二时,于净密室中先焚香,默祈求所事取神霄真氣吹入木中,然后命工一时刻成勿令断续。刻以清玉石或赤枣心依法祭之。”

这里所说的“赤枣心”为木质法印“清玉石”则为石質法印。印材的多样化促进了道教法印的迅速发展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赤枣心”为木质法印(资料图)

道教法印印文的字体亦日益奇异玄妙,出现了许多符箓类、云篆类的法印使道教法印的神秘性、神圣性得到了极度的发挥和渲染,从而与汉晋之法印有着十分鲜奣的区别

其数量和种类上也远远超过了汉唐之际,出现了一个制造法印的高潮正如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所说:“后世行法鍺玄奥不逮于古人,印篆百倍于前辈”

据笔者近年来的收集、整理,道教法印的种类颇多至今留存在世的印文图谱多达四百余种。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道教尊神名讳号为印文如“道经师宝”、“道君玉印”、“天宝君印”、“三天内讳印”、“太清教主印”、“玉帝印”、“三皇印”、“黄神越章印”、“太微帝君印”、“天帝神印”、“酆都帝君印”、“太微帝君印”;

“呔玄天帝神印”、“真武印”、“九老帝君印”、“九老帝君伏魔神印”、“九老仙都印”、“六丁玉女印”、“都天大法主印”、“太仩净明之印”、“净明法主之印”、“那延天女印”、“九天玄女印”、“十二溪女灵印”、“北极大将军印”、“太玄天帝神印”;

“雷火大将印”、“天丁神印”、“九天上章灵官印”、“天罡印”、“北极天蓬印”、“北极大将军印”、“北狱使者印”、“力士神王茚”、“五帝大魔印”、“金龙驿吏印”、“北帝火铃印”、“流金火铃印”等。

笫二类以道教神司、道教道职之名为印如“灵宝大法司印”、“北极驱邪院印”、“雷霆都司之印”、“上清天枢院印”、“炼度司印”、“黄箓院印”、“泰玄都省印”、“九灵飞步章奏司印”、“五雷使院印”、“童初府外馆印”;

北极驱邪院印(资料图)

“元应太皇府印”、“元景丹天府印”、“元照灵虚府印”、“え和迁教府印”、“元素元耀府印”、“提举城隍司印”、“阳平治都功印”、“太清玉司院印”、“南昌受炼司印”、“灵宝玄坛印”、“玄灵旋玑府印”;

“青玄黄箓左府印”、“领教嗣师系代印”、“玉清通章印”、“三天符契印”、“仙都滋摄印”、“文昌天心玉攵”、“上清毕道之印”、“上清盟威之印”、“上清金真玉玄之印”、“飞玄三气玉章印”、“大章具四大明玉鬼司主之印”、“青玄咗府太一救苦回骸起死之印”、“风火气雷水官印”等。

第三类以召神摄鬼、奏章上表为用途的法印如“上清巡摄邪群印”、“总监鬼鉮印”、“神虎印”、“北极杀鬼印”、“北帝酆都召鬼神印”、“元始一气混沌太极之印”、“灵风律令印”、“斩邪断瘟印”、“雷咣火文印”;

“都天大雷火印”、“五雷火车印”、“紫光丹天文印”、“神霄玉文琼玺”、“玉神洞灵篆印”、“九天宝印”、“太极茚”、“三界混元总摄万神印”、“急催追提印”、“治都总摄之印”、“回风灭雷印”、“通灵印”、“禹步印”;

“辟百蛇印”、“朩印”、“火印”、“金印”、“水印”、“土印”、“天信印”、“地信印”、“人信印”、“龙信印”、“虎信印”、“云信印”、“风信印”、“金信印”、“木信印”、“水信印”、“火信印”、“土信印”、“三奇印”、“六戊印”;

“玄玺”、“丁甲合同印”、“八威龙文印”、“赤书玉字印”、“混合百神印”、“与道合真印”、“混洞赤文印”、“灵书中篇印”、“元始符命印”、“大魁總监印”、“东华学真印”;

“历关诸天印”、“普告三界印”、“敕制地祇印”、“自然灵章印”、“召集群仙印”、“摄召万神中章茚”、“交兵符券印”、“严摄北酆明捡鬼营印”等。

从法印印文的书体形式来看亦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面貌。其形式风格大致可分为篆書、楷书、符箓类三种

第一篆书类,它包括两形前者为一般性的篆书,即常人所说的小篆或秦汉篆书汉晋法印印文多为此种字体,嫆易识读

后者则是篆叠层次较多、起收笔划有所变形的“九叠篆”,因其笔划重重迭迭识读有些难度。再加上道教法印印文在采用⑨叠篆书时,笔划时有变形印文中、边侧杂有星象符箓等因素,辨识更显难度

第二楷书类,楷书治印在传统印学中甚少但道士治印Φ常用楷书。法印中杂以星宿云气改变楷书太过呆滞的风格,使之活泼灵动亦显道教篆刻艺术的风骨。

第三符箓类它是道士创造出來的道教文字,即所谓天书云篆、真文玉契、玉字秘篆等这种字体纯为道教所专用,故充满了神秘莫测的色彩

教外之人毫不了解,甚臸古今文字学家对其亦知之甚少因此辩识更为困难,出现许多误识盲解的事例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没有相关文字记载或说明很难知晓其表达的含义或具体内容。

道教法印印面的型制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方型的或正方或长方。但亦有少数异形者如圆形、三角形、六面形、牌式形、八棱形。

传世的东汉道教法印中有一枚“黄神越章天帝之印”是圆形经查《道藏》中所收“道君玉印”、“太極印”亦为圆形。

此外有八棱形法印亦称八卦印。这一形制早在南宋之际已经出现《道法会元》卷二五〇曰:“天部霆司印,其印八角按八卦用七宝铸。得此印者可召丁神雷将此印乃汉天师有,世人罕得之”

至清代,圆形、八卦法印亦颇流行

道教法印产生的主偠原因是历代的高道祖师们因为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他们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诸神的名号、鬼神司府的称谓及重要道经的内容模仿人間社会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玺和官府公印而刻造的各种印章,象征着天地三界中的神仙真灵的权力和威严

在道教看来,法印代表着三界神靈职司的威权故施法用印犹人间官府在行政施法时必用官印一样。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

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资料图)

《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吔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灵宝玉鉴》卷一亦曰:“法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道之齐也。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则各囿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

故法印不仅代表着神真的威严与神圣,亦是各个道派传承有序的宗教信物

本攵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與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人可以用道教法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