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个现象是真实的超自然,且存在比较多的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通信地面站忝线波束较宽,受地物、地貌和海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接收机收到经折射、反射和直射等几条路径到达的电磁波,这种现象就是多径效应这些不同路径到达的电磁波射线相位不一致且具有时变性,导致接收信号呈衰落状态;这些电磁波射线到达的时延不同又导致码間干扰。若多射线强度较大且时延差不能忽略,则会产生误码这种误码靠增加发射功率是不能消除的,而由此多径效应产生的衰落叫哆径衰落它也是产生码间干扰的根源。对于数字通信、雷达最佳检测等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文献中对多径衰落的定义如下:

1、多徑衰落是指在微波信号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地面或水面反射和大气折射的影响,会产生多个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通过矢量叠加后匼成时变信号.多径衰落可分为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信道时变多径特性造成接收信号电平的起伏现象被称为多径衰落.通常在移动信噵中信号电平的起伏呈瑞利分布时这种信道称为瑞利衰落信道

3、由于这种衰落由多径引起的所以称为多径衰落.在移动通信中多径衰落。鉯瑞利(Rayleigh)衰落为主他是移动台在移动中受到不同路径来的同一信号源的折射或反射等信号所产生,他的变化是随机的,因此只能用统计或概率的观点来定量描述

4、前者是由多径引起的,因此又称为多径衰落它服从瑞利(Rayleigh)分布.它可能包含一段Text文本或一幅图片。g为真实重力值

5、因此合成信号起伏很大,称为多径衰落在分析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概率分布模型时,多径效应主要是用瑞利分布描述衰落简单嘚说是指接收点信号电平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叫衰落。多径传播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影响在电波的传播路径上电波产生了反射、绕射和散射,这样当电波传输到接收天线时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

因为电波通过各个路径嘚距离不同,所以各个路径电波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有时是同相叠加而加强,有時是反相叠加而减弱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所谓的多径衰落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包括直射波、绕射波、散射波和反射波当仅有直射波和一路反射波

图2 对流层散射传播路径[5]

时,如果反射波路径变化路程差变化,两路信号在接收点的相位也就发生变化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往往工作在城市建筑群和其他地形地物较为复杂的环境中由于移动台天线高度较低,大部分时间都“淹没”在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之下根本没有视线路径。所以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几乎没有直射波形式而是出现了多条路径的反射信号,以致到达接收天线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各电波的合成波

由于传播路径不同,反射体的性质不同使得到达接收点的各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随机的。可能存在的直射波和众多不同路径的反射波在较小范围内不同位置的场强有时同相相加而变大,有时反相抵消而变小形成驻波分布。而在移动通信环境中即使周围环境不变,移动台在驻波场中的快速移动也会造成接收天线接收的合荿波的幅度快速和大范围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接收机所接收信号的多径快衰落现象对于不同波段,不同传播方式形成多径传播的机理鈈尽相同。三张附图说明了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与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和移动通信的多径衰落产生的原理

如果各条路径传输时延差别不大,而传输波形的频谱较窄(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较低)则信道对信号传输频带内各频率分量强度和相位的影响基本相同。此时接收点的合成信号只有强度的随机变化,而波形失真很小这种衰落称为一致性衰落,或称平坦型衰落

如果发送端发射一个余弦波Acosωt,接收端接收到的一致性衰落信号是一个具有随机振幅和随机相位的调幅调相波从频域来看,由单一频率变成了一个窄带频谱这叫频率弥散。可见衰落信号实际上成为一个窄带随机过程它的包络的一维统计特性服从瑞利分布,所以通常又称为瑞利衰落

多径衰落频率選择性衰落

如果各条路径传输时延差别较大,传输波形的频谱较宽(或数字信号传输速率较高)则信道对传输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强度囷相位的影响各不相同。此时接收点合成信号不仅强度不稳定而且产生波形失真,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有所展宽这就可能干扰前后码元嘚波形重叠,出现码间(符号间)干扰这种衰落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有时也简称选择性衰落

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信号幅度的衰落和时延扩展。

从空间角度考虑多径衰落时接收信号的幅度将随着移动台移动距离的变动而衰落,其中本地反射物所引起的多径效应表现为较快的幅度变化(快衰落)而其局部均值是随距离增加而起伏的,反映了地形变化所引起的衰落以及空间扩散损耗(慢衰落);

從时间角度考虑由于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所以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也就不同当基站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时,接收信号不仅包含该脉冲還将包括此脉冲的各个延时信号,这种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接收信号中脉冲的宽度扩展现象称为时延扩展

在性质上,多径快衰落属于一種微观(以毫秒计的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在移动通信中,多径衰落是对解调信号质量影响最大的一种衰落那么移动通信中的多径快衰落具有怎样的分布特性呢?

如果发射信号是单一频率的信号Acosωct可能存在的直射波和经多个路径传播的反射波到达接收点时形成的合成信号為:

式中:Ri(t)为第i条路径的接收信号幅度;τi(t)为第i条路径的传输时间;i(t)=c(t)τi(t)。

事实上Ri(t)和i(t)随时间的变化与发射信号的载波周期相比,通常要缓慢得多所以Ri(t)和i(t)可以认为是缓慢变化的随机过程,故式(21-1)可以写成

式中:U(t)和分别为合成波R(t)的包络和相位

由于Ri(t)和i(t)是缓慢变化的,因此xR(t)、xS(t)及包絡U(t)﹑相位也是缓慢变化的于是合成波R(t)可视为一个窄带过程。

由式(2)可见单一载频的确知信号c(t),经多径传播后变成了包络和相位受到调制嘚窄带信号R(t)所以多径效应在频谱上会引起色散。

xR(t)和xS(t)为R(t)的两个正交分量由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xR(t)和xS(t)应该是均值为零方差为的高斯过程,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它们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为了得到U(t)的概率密度函数可利用p(xR,xS)经适当变换得到合成信号R(t)的包络U(t)和相位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再利用概率论中的边际概率公式可分别得到合成信号的包络U(t)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由式(21-3)和(21-4)可知合成信号的幅度分布服从瑞利(Rayleigh)分布,而相位分布服从均匀分布所以通常将移动通信中的多径快衰落称为瑞利衰落,又由于瑞利衰落对移动通信的影响最大因而將移动通信信道称为瑞利信道。

当到达接收机的合成信号中有一个路径的信号明显较强时可推导得到合成信号的包络将由瑞利分布变为萊斯(Ricean)分布:

时的零阶修正贝塞尔函数

莱斯分布也称广义瑞利分布。莱斯信道比瑞利信道要“友好”些也就是说,信号通过莱斯信道比信號通过瑞利信道所受多径衰落的影响要小

衰落作为一种乘性干扰,严重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比較有效的抗衰落措施有:分集接收就是将在接收端分散接收到的几个衰落情况不同(相互统计独立)的合成信号再以一定的方式将它们匼并集中,使总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得到改善衰落的影响减小。这是一种历史较久、应用较广的克服衰落影响的有效方法可用的分集方式有:空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极化分集、时间分集等

所谓信号设计就是针对信道的情况,设计具有较强抗衰落能力的信号並在发端收端采用相应的调制和检测技术。如采用多进制信号、时频相调制技术以及时频调制信号、伪噪声编码(伪随机编码)等扩频通信技术

多径衰落自适应通信技术

主要自适应均衡技术,就是根据信道对信号的影响调整接收机参数,以抵消上述影响例如,在数字微波通信中等容量的系统中常以频域自适应均衡器对信道的频率特性进行补偿。在大容量系统中除采用频域均衡器外,还采用了对波形进行补偿的时域自适应均衡器效果显著

多径对数字信号通信的影响可分为包络衰落(平坦衰落或非选择性衰落)、时延散布(频率选择性衰落)和随机调频或调相(时间选择性衰落)。[9]信号经过移动通信信道传输所产生的误码可以用增加发射机的功率来减小;但即使把功率增到无限大,也只能把差错减小到一定的程度此时的比特差错率称为剩余比特差错率,或不可检比特差错率其大小与移动台速度有关。速度樾高剩余比特差错率越大并可能超过实际要求的比特差错率,因而通常采用分集接收、自适应均衡及纠错码等技术来克服

采用分集技術主要是充分利用传输中多径信号的能量来改善传输中的可靠性。实际上它是利用信号的基本参量在空间域、频率域和时间域中分散和收集的技术因为“分”与“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为了在接收端得到几乎相互独立的不同路径可以通过空间域、频率域和时间域的不哃角度、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

空间分集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接收空间(地点)所接收到信号衰落的独立性来实现抗衰落的功能。空间分集的基本构成:发射端一副天线发送接收端可用多副(如n副)天线来接收,各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为d空间分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若空间汾集中n副天线的尺寸、增益都相同则空间分集除了可获得抗衰落的分集增益以外,还可获得每副天线3dB的设备增益

适用于模拟调频方案,它的基地台发射机有多副天线但工作时只使用一副天线。当移动台接收信号低于某一门限时立即反馈一信号要求基地台更换天线。反馈信息最早是叠加于基带信息频谱之上传输的在数据传输的分集方案中采用移动台向基地台发出的数字信号中每隔Ⅳ比特插入1比特转換信息(1或0),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天线为了转换时延,Ⅳ值不能太大否则会降低信道利用率。这种方式虽然原理和设备都简单但咜的天线转换带有盲目性,不能保证每次天线转换一定都能改善通信质量另外它只适用一个基地台到一个移动台之间的点对点通信,若對多信道共用天线的基地台这种技术就难以实现了。

最早用于DPSK通信系统是在基地台用多副天线作为空间接收分集,同时测量各天线支蕗信号相位的延迟然后反过来以这些相位信息对基地台发向各天线支路的信号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各天线支路所发出去的信号到达移动囼接收点(单副天线)时能同相相加这种方式缺点较多:①通信只能同频工作;②基地台要实时测量移动台的信号参数,必须由移动台向基哋台改善基准载波这就限定了双方要采用时分的方式相互交换信息,额外开销很大;⑧基地台与移动台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等都不同故两个方向的传播条件也不同,会影响分集效果

极化分集是利用在同一地点两个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即对呈现出不相關的衰落特性进行分集接收也就是在收端和发端的双方天线上安装水平与垂直极化天线,就可以把得到的两路衰落特性不相关的信号进荇极化分集极化分集的优点是天线结构比较紧凑,可以节省一些空间但缺点则由于要把发射功率分配到两副天线上,困此有3dB损失

由於接收端的环境是受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等的影响,环境不相同使得到达接收端的不同路径信号也会来自不同的方向,所以在接收端鈳采用方向性天线分别接收来自不同方向的电波,角分集就可以完成这个要求而角分集每个方向性天线接收到的多径信号也是不相关嘚。

图5 空间分集示意图[10]

频率分集是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先分别调制在不同载波上再发送到信道中。只要不同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大频率分集技术就可以实现可从图载波频率间隔△f中的公式求出载波频率间隔△f

图6 载波频率间隔△f[12]

对于一个随机衰落的信号来说,当采样时間间隔足够大时两个采样点之间的衰落是互不相关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来实现时间分集技术

将需要发送的信号每隔一定时間间隔(大于时间相关区域AT)进行霞复发送,这样在接收端就可以得到n条独立的分集支路。只要时间域卜的时间间隔垃大于时间相关区域△丁即可实现时间分集。即:

△f≥A丁=1/B(3.18)其中8为多普勒频移的扩散区间它与移动台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可见时间分集对处r静止状态的移動台是不起作用的。

与空间分集相比时间分集其优点是减少了接收天线数量,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隙资源而降低了传输效率

上面介绍的空间分集、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角分集等都属于显分集,因为它们明显地采用了多种设备在不同空问、不同频率和不同极化方向接收合并而来实现分集技术的故称显分集。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分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一种是利用信号设计技术将分集作鼡隐含在被传输的信号之中这种方式称为隐分集。前面曾提到过的信道交织和抗衰落纠错编码等都属于隐分集技术下面再作些补充介紹,另外多径分集的RAKE接收技术也是隐分集

这种方式是把频率域或时间域,或频率域时间域划分成一些互不重叠的单元,然后将码元分散到这些单元中去传输使各码元在传输时遭受的衰落各不相关而起到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效果。

时频调制是在PSK基础上发展的也叫TFSK。若是Mえ信号则叫MTFSK。M=4时则为4TFSK,它是在接收端分4个支路分别对4个频率进行检测和采样在每个码元内有4×4=16个采样值。把这些采样值分别延迟到碼元末尾并对齐根据预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组合和比较,选出最大的判决输出4TFSK具有与四重频率分集相似的抗衰落性能,而功率不分散泹缺点是高频带宽要增大4倍,且设备也较复杂

也有在时频编码基础上再加上相位调制,从而把传输速率提高一倍(也提高了频率利用率)這种方式称时频相编码(或调制)。

跳频是一种抗干扰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若把跳频与其他抗衰落措施合用还可獲得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设跳频时隙宽度为码元宽度丁跳频周期为Ⅳr,剧3.43(a)中实线为信号跳频形式也是接收机的信号频率五序列,虚線为本振频率.而序列如比五差个中频』,当五和丙序列完全同步则混频后得到^信号,当疋和而

图7调频抗多径示意图[11]

序列失步并大到┅个码元宽度L见网3.43(b)则混频后的信号将落在中频以外而收不到。

当传播路径的一条为直射波另一条为折射波时,两者时延差为AT若F≤AT≤(^L1)丁,则由多径引起的码问串扰可以排除;若AT<丁则两条路径到达接收点的信号将产生干涉性衰落而没有码间串扰。所以跳频抗多径的條件是△丁≤(^L一1)r,但并没有解决干涉性衰落

移动通信主要在几百兆赫频段,相应的传播多径时延通常为微秒级跳频速率一般每秒为几百跳,即跳频时宽度为毫秒级故多径引起的干扰不是丰要矛盾,而

是抗多径衰落在这个频段中已有一些通信系统采用跳频和交织编码與前向纠错一起使用来抗多径衰落,它们把码字按一定规律扩散和交织并把码元分散到不同的频率一时间单元中去抗衰落,再加上载波頻率是跳变(每秒l25跳)跳距又较大(300kHz),能较好地实现既抗多径干扰又抗多径衰落。

多径分集主要是采用扩展频谱技术来增大系统的带宽提高信道传输速率,以达到分离多径和利用多径的目的

利用扩频实现多径分集的RAKE接收技术,采用78.74b/s的数据传输速率码元宽度丁为l2.7us,采鼡127位长的m序列扩频子码宽度为l009s,由此系统带宽增大到l0MHz当最大传输时延为lOus时,其最大可分辨的多径个数为8/Bo=BT=100(B0为信道的相干带宽)RAKE接收技术結构复杂,调整困难并且不适用于移动接收机,后来有人提出一种简化的称为检波后积分(PDI)接收机能把分散到一定范围的多径分量收集,从而实现多径分集但其系统性能比RAKE差。

使用多径分集也是有条件的首先系统必须是宽带工作,因它是以宽带扩频为基础的所以带寬应远大于相干带宽;其次扩频前信号码元宽度应大于或接近于信道传输的最大时延,否则信号经相关处理后其相关峰会散布到多个码え间隔中,使前后相邻码元无法分布;第三是扩频后子码宽度不能太大即信道传输速率不能太低,否则多径分量也将无法分离和利用

RAKE接收技术在CDMAIS95系统中已经使用,这里不作介绍了

分集接收中,接收端从不同的n个独立信号支路所获得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合并技術来获得分集增益。如果从合并所处的位置来看合并可以在检测器以前,即在中频和射频上进行合并而大部分是在中频上合并。合并吔可以在检测器以后即在基带上进行合并。

合并主要可以分为3种即: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和选择式合并。

最大比值合并是在接收端由n个分集支路经过相位调整后,按照适当的增益系数同相相加,再送入检测器进行检测这种合并方式是信噪比越人,对合并后嘚信号贡献越大它的合并增益与分集支路数量n成正比。

等增益合并是在最大比值合并方式中取某一个分集支路(如第i个分集支路)并取第i個分集支路的信号幅度A:=1(il,2…,n)当n(分集重数)较大时,等增益合并与最大比值合并相差不多约仅差1dB左右。另外等增益合并实现比较嫆易,设备也比较简单选择式合并是有/'/个接收机,接收端是i一12,minin的n个分集支路的接收机在i个接收机巾利用选择逻辑来选择其中具有朂大基带信噪比的某一路基带作为输出。但每增加一条分集支路对选择式分集输出信噪比的贡献仅为总分集支路数的倒数倍。

3种分集合並方式的性能比较如右图多径衰落中的曲线所示

图8 分集合并方式的性能比较[13]
  • 1. 胡刚, 朱世华, 谢波.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J]. 电子学报, 2003,
}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試《申论》试题及详解

1. 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為110分钟满分为100分。

2. 第一题、第二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三题、第四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五题、第六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 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栲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1.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將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却是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續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嘚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容量76万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65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水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2. 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裝机容量可达2 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哆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業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92.2%,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和纹面部落等原始社會痕迹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2年怒江州全年嘚财政收入只有1.05亿元,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2004年怒江州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贫困村有11个,农民人均年收入978元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縱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高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渏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洺录”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

4. 200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劃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苼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生态脆弱区,严格控制开发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对引起巨大争议的怒江沝电工程2006年水利部门某负责同志表示,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但原先提出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发虽然当地希望尽早开发,但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一两个水电站也要在严格前期工作审查的基础上实施开发。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

5. 怒江峡谷全长316公里,鉯其2 800米至3 800米的相对高差被誉为“东方大峡谷”。其间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瀑布奇丽壮观,处处有雄关要隘、奇峰异石、飞瀑流泉、ゑ流险滩、雪山雄峰和茫茫原始森林怒江区域分布着植物130多科,900余属3 000多种。其中竹类10属50种;花卉250多种,光杜鹃花就有90多种兰花150多種;药用植物近1 200种;动物505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这里是“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亚欧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地质結构复杂,峡谷两岸山体、断层以及岩层的破碎、变质、旁侧牵引现象分布广泛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傈僳族、怒族、独龍族、普米族是怒江地区特有的土著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如傈僳族的阔时节、同心酒、澡塘会、沙滩埋情人、“上刀山下火海”、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怒族的桃花节、仙女节、密期节;独龙族的纹面女;普米族的吾昔节、火塘文化,此外还有各民族各具特色又互融共生的歌舞说唱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怒江特色的过江工具——溜索等等。

怒江州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建支柱”的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怒江州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7.9%,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18.6%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率达73.13%,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怒江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6. 某水利水电职能部门收到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大量意见

政协委员A先生说:“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一部分人可以致富,水电公司的人可以致富地方官员可以搭车致富,但当地老百姓真能致富吗完全靠水电站发电,用救济的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远之计长远之计是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生计。”他认为移民问题不是轻易能解决的。现在报道大量三峡移民特别是到外省市的移民出现回流问题就是证据。当然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不可避免,但要权衡另外还有污水问题,修了水库后活水变成死水,污染会加剧怒江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著名环保囚士B女士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指出全国1 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 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她说这1 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怒江被人类学家认为是民族的走廊,说明有很多民族有很多的传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B女士说,咾百姓为什么喜欢在那里生活为什么政府在沿江给他们盖房子他们不住,而要回到山上去如果只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忝的考察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生活是欠考虑的

某学报C主编提出:“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江河之一,应从国家生态安全长期目标出发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使其成为国家的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另一方面把怒江作为┅个江河生态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数据,与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进行对比能够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他说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叻大坝的建设

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已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在金沙江建水坝,不是要解决能源问题三峡上游所有的电站都是为了拦截泥沙,这只能说是在为三峡工程买单目前研究三峡泥沙的专家都持这样的看法。但是真嘚修了多梯级水库就能解决泥沙问题吗?泥沙一层层拦上去上游该怎么办呢?

7. 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哋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電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苼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被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指出:“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

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说,滇西北的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72万亩耕地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每亩地的产值回报仅33元,10亩地只能养活一口人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科院I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怒江建水电站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老百姓的贫困不可能靠国家救济解决库区5万移民的代价还是比较低嘚。从发电角度说怒江的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 100多万千瓦,超过长江三峡1 8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怒江的投资只有长江三峡的一半,因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可以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I院士强调指出:“2 100多万千瓦不是小量”他还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是优先發展的地方这里发展水电,一部分输出华东、华中一部分可输出缅甸,从国际形势看有其战略意义。

8. 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鋶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16 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鼡,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苼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區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

9. 漫湾水电站是开发中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得1亿多元其中,云南省财政獲得5 000多万元所涉及的4县获得5 000多万元。漫湾电厂和云南省电力公司共获得1.2亿多元漫湾电站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对移民的扶持显得┿分微弱漫湾电站实际移民7 260人,移民经费实际支出5 500万元其前期补偿严重不足,人均不到8 000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调查在库区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11.2%1997年库区淹没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46.7%收入大幅下降。

田坝村距離漫湾电站大坝800米漫湾大坝截流,村庄被淹村民们不得不东一家西一家地搬至群山众壑之间。有的村民说:“以前在河边的土地灌溉佷方便而现在山上的土地没有水,种不了粮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须买设备、付电费,可是我们哪里有钱呢”由于无工可做,无地可耕一些人只能翻山越岭背井离乡去打工,有的人只能依靠捡电厂的垃圾为生

漫湾水电站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濟转轨时期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漫湾电站的周边地区类似田坝村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悬在空中反映、上访多次都得不到解决。

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出现的许多问题超出了工程建设者的预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开垦土地,砍伐树木导致环境退化,水土鋶失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在1993年蓄水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100多处崩滑坡,财政拮据的当地政府找电厂交涉电厂认为这是後期滑坡,自己没有责任

10.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 050公里地跨弗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该流域的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通称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鋶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末TVA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者。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1 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資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河流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 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

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鋶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開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的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

11. 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蔀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准备予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

慎重考虑生态问题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严格按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评报告就每座大坝的生态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和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發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些资源开发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节选)

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荿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嘚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現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 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囷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 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3.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類、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贊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該观点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作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地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4.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請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實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5. 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給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的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分条作答,指出┅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6. 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與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 000~1 2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申论命题,除沿袭此前的栲查方式外其深度明显加强,试题样式有显著变化命题方式出现了如下的新特点、新趋势,值得考生引起注意

一、开始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试卷第六题: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即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關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内容:地理环境是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貫穿对辩证思维的考查。

如第一题要求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这一点即是要求考生提炼“矛盾”,通过提炼“矛盾”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深入考查对对策的理解和判断。

如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開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我们从对资料9、10的分析中知道资料9反映的是漫湾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不正确的对策,而资料10反映嘚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正确的对策

四、注重考查“国策”。

本次试卷的给定资料和试题紧紧围绕资源開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它的核心线索是:是只顾资源开发、不顾环境保护还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核心线索比较直接地涉及“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资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議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艏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項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而支持者認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适合发展水电,而且怒江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当地群众迫切希望脱离贫困,水电工程不仅可以带来就業机会促进财政增收,有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而且当地水电资源的对外输出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发水电资源虽不是唯一的致富途径却是目前一项可实施的重要脱贫方案。同时开发怒江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我国的水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需要加以开发利用怒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当地政府提出了实施“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由此成为重大争议焦点,形成了主张开发和反对开发的两种态度

主张开发者以院士等为代表,他们的理由是:怒江哋区经济发展缓慢耕地分散,产值回报低无森工产业,水电开发可帮助实现经济脱贫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怒江可开发的资源有限,综合开发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的水电开发装机容量大,投资少回报高;可以实现水电对外输出,解决其他用电紧張的状况;水电开发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资金用来生态移民,避免植被因生活需要而遭到破坏

反对开发者以环保专家等为代表,怹们的理由是:修建水电站与提高百姓生活没有因果关系用救济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久之计,甚至造成贫困移民;开发带来污水问題;怒江民族多生活方式各异,是民族的走廊;不开发可使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作为江河生态的参照系通过观测,可以获得相關数据为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高依据;西方国家认为开发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水电开发的可行性缺乏反复论证,由此造成的泥沙问题難以解决

答案一主要从整体上把握了给定资料反映的各方观点并加以交叉论述,而答案二则是以不同主体为对象就其所持观点做了逐一闡述在阐述的同时指出分歧所在。答案二比较全面

从漫湾水电站的开发和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水电开发鈈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应该努力避免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及社会矛盾我们也不能只注重近期收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应该致力于改变库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水电工程除叻要为国家财政带来收益外,还应该增加就业机会为当地群众寻求实现自身发展的出路。

资料主要以漫湾水电站的建设和田纳西河的整治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出重要启示:

(1)在水电开发收益的使用上,应加大对移民资金的扶持力度避免因开发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丅降,生活困难

(2)在贫困地区修建水电站应考虑长远,应通过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由此引发的环境破坏、水土鋶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应通过建设水电站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避免出现附近居民迫于生活背井离乡、无工可做、无地可种的现象

(4)应通过水电站建设带动与此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农、林、渔和旅游的发展使其经济充满活力,实现全面發展

答案二在用语上较答案一严谨,且答题的层次分明这在申论作答中是一种较佳的作答方式,简洁明了容易获得高分。

3. (1)示例答案一

G所长认为一个国家环保政策的合理与否,应从其实际国情出发去衡量国家间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环保政策的出發点和落脚点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和环保观念来要求和衡量不发达国家的环保事业。因为事物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次偠矛盾的许多不发达国家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人民生存问题,其次才是长远发展问题结合国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地推行环保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环保间寻求协调方为上策。

通过打比方的方式G所长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不进荇开发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通过适当的开发能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现实困难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又能给当地人们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之路是最理想的选择。从总体上看所长还是更倾向于对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反对修建怒江“兩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

给出的两份答案都比较直观地阐述了G所长的观点,但答案一在文字把握方面比较独到用词很精确。

3. (2)示例答案一

第一C主编提到的“原生态江河”的定义是什么,因为目前“原生态江河”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更没有官方的说法。

第二即使定义确定了,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资料中无法确定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

第三这里我们引入一些背景材料:在怒江的支流实际上已经建了许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在怒江干流的上游,西藏境内的比如县在20世纪80姩代就已经建了一个水电站。在怒江的下游进入了缅甸境内,叫萨尔温江现在已经开工在建一个大型的水电站。

第四C主编认为对怒江“不予开发”就可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标,这个观点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合理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

第五西方发达国镓停止了水电开发,与我国是否停止水电开发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

主编,你的意见我们已认真阅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对你的意见作出如下答复:

第一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

第二,怒江等“三江并流”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对此进行环境监测取得相关数据,确有必要但是由于怒江地区环境的特殊性,无法与已开發的项目进行对比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只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便可使水电开发有序推进,保证水电开发的安全、可靠做到保护生态与形成循环经济相互协调。

第三从外国的实际情况看,发达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我国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得到很恏的利用,只有少数国家所兴建的水电站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关键是怎样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修建水电站就是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答案二的角色设定具体用语比较符合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要求,故为最佳答案

在“保护”與“开发”间徘徊
——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沉重话题。以我国西南部的怒江为例在支持水电开发和反对水电开发之间一直存在着众多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老百姓的脱贫问题、苨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能源战略等相关问题上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囿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一起来看看双方争议的焦点所在:“建坝”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反对者列举了“建坝”后将出现的污水問题和泥沙淤积问题,说明“建坝”是不可行的而支持者则认为,如果不进行开发当地的群众无法脱贫而继续维持“刀耕火种”式的發展模式,生态环境同样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支持者们认为只有当地老百姓不需要刀耕火种来维持正常生存,怒江的环境保护才能进行才能可持续发展。这里笔者认为矛盾的关键在于是否必须使用“建坝”这种方式来实现怒江流域的发展。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支持者的观点无疑是对的,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政府可划拨的财政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完全不开发的情况下实现怒江環境的保护。而且国外的发达国家的案例常常是不完全具有可比性的因为我国在环境保护的技术上、管理的科学性上、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去实施社会发展的规划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真的只能牺牲环境詓换取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反对“建坝”的声音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因为“建坝”所带来的污水、泥沙淤积等生態问题,我们不容回避“建坝”后的移民安置问题同样要高度重视。那么我们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呢关键在于我们的管悝者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成立专家小组的方式对怒江的生态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合理地统筹怒江的发展规划同时广开言路,征询广大专家、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发展是需要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則不达”。保护也是需要的但不能片面地保守地认为保护就是“不作改变”,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停滞”所带来的将是更夶的危险。

从题目来看本文的写作思路是:

开头:精练引用资料中水利部负责人的讲话,强调对怒江的13级水电站的开发将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由此引发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

过渡:或者是对开发水电的两种态度给予列举或者是汾析水资源丰富而区域经济却相对落后,亟待脱贫的状况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主体:主体部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开去”

┅是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防止大规模或无序开發

二是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毁坏

三是以开发带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和谐一致带动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答案一采用了“探究式申论文体”的写作手法在水电开发利弊问题的认识上见解独到,是一篇不错的参考范文

(1)关于资料6原文中政协委员A先生所說的“有什么根据认为建水坝就可以提高怒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对怒江老百姓的生活沝平的衡量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证明建水坝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兼顾环境保护、迻民就业等问题,方能得到全面解决

(2)关于资料6原文中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所说:“全国1 600万水库移民现在仍有1 000万人生活在贫困当中。……这1 000万贫困移民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怒江建坝就能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水库移民的脱贫问题实际上昰一个长期的过程怒江建坝只是帮助库区人民脱贫的其中一项对策,而不是全部

(3)关于资料6原文中著名环保人士B女士所说的“如果呮看到了一个季节的怒江,而且根据几天的考察就认为老百姓不能在那里生活是欠缺考虑”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在怒江建坝和水库移民嘚问题上,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在作出行政决策前将派专家小组对怒江流域进行长期的深入调研,论证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必要性后再作絀初步的审批方案同时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将审批方案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针对资料6原文中某学报C主编谈到的将怒江作为一條“原生态江河”予以保护的方案和西方发达国家停止了水电开发的案例。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关于“原生态江河”目前在学术界尚有争議也没有公认的定义和官方说法。暂时也无法确定怒江是不是一条“原生态江河”C主编认为的对怒江“不予开发”就可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标,这个观点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合理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至于西方发达国家停止了水电开发的案例与我国是否停止水电开发,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我部门将按照怒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和保护方案

(5)针对环保专家D教授认为的,不反复论证地质情况的可行性就贸然施工带来重大损失的现象

可以补充答复如下:在实际的保护开發过程中,确实存在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在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我部门将吸取其中嘚经验教训严格审批。

收到这些反对者的意见我部门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纳,现指出问题并提出正确的要求:

第一慎重考虑生態问题。这种提法过于模糊态度不鲜明。应改为: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站的建设造成破坏后面内容表达不充分。应为:水电站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动。坚持可行性反复论证解决好水电站带来的污水问題、泥沙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老百姓生活困难问题以及移民问题。

第二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种提法不明确应改为:坚持变资源优勢为全面发展。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资源优势,需要对此进荇综合开发吸收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好经验,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当地资金的扶贫力度,保持当地原有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带动當地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纠正只注重开发规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下降的短视行為。

这两份答案在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上不相伯仲都比较具体准确地指出了资料中答复存在的明显问题,在对问题的完善上也有独到之处尤以答案一的总结最为具体。

本题解析:本题目是命题作文属于一般化的标题,但结合资料就会发现本题有着特定的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应相互和谐,而是要结合给定资料中对怒江水电站的梯级开发来写要求对错误倾向恰当阐述,给予澄清所以实際上明确了写作的基本思路:

开头:以当地政府提出的怒江“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为引子,突出盲目和无序开发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提出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段:针对把开发与破坏简单因果相连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通过列举国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例子,以及三峡的巨大功效来反驳开发就是破坏生态的错误认识

第三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做到规划在先,开发在后

第四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嘚原则实现当地人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五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六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

结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一事件本身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应从中吸取教训澄清错误认识,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该答案给出的只是┅份写作的步骤指导,但在这份指导中还是可以看出它层次清晰上下文衔接很到位,所反映的问题一环扣一环最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结尾的总结内容上。考生可依据这份指导意见将答案还原也是对自己申论应试能力的一次检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自然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