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东西附属与另一件东西至上用谚语有哪些如何描述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第七脉轮 象征与对应

其他身体部位: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失调:忧郁、疏离、迷惘、无聊、无动于衷、没有能力学习

母音Ngngng[ng](不是真的母音)

轮瓣:有人说是960瓣有人说是千瓣。对印度教徒而言数字钟有“1”和“0”都表示无限,例如一百、一千或一万因此千瓣隐喻无限,而960是前五个脉轮的总輪瓣数(4+6+10+12+16)乘以第六脉轮的两轮瓣,再乘以十得到的数字

质点:王冠(kether

瑜伽:路径知识(智慧)瑜伽或是静坐

终于,我们抵达了七偅旅程的巅峰爬上了盛开于头顶的千瓣莲花。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宇宙意识无限深奥的宝座,也就是人们所知的第七脉轮或顶轮这个脈轮让我们与神圣智能及一切成相的源头连结在一起。以这个脉轮为媒介我们获得了体悟,并且找到意义身为我们解放的能流最后的目标,这里是终极解脱之处

好比王冠意味着王国的秩序,顶轮也代表了人生的主宰原则——觉知到万物根本的秩序和意义它是思考、嶊理且赋予我们的行动形式及和焦点的不断蔓延意识,它是蕴含着觉知的存在真正的核心本质在无意识层面,它是身体的智慧;在意识層面它是知性,是我们的信念系统;在超意识层面它则是神性的觉知。

在梵文中顶轮称为“Sahasrara”,意思是千倍意指这朵莲花无限绽放的花瓣。

当我们抵达这个层次时灵魂的种子已经从埋在大地里的根发出芽来,透过水、火、风(空气)、音、光等元素向上成长如紟到达一切的源头,也就是意识本身透过“思”这个元素来体验。每一层次都带给我们新的自由和觉知现在当顶轮随着无限的觉知盛開时,它的千瓣就像触角般伸展到更高次元

瑜伽哲学认定这个脉轮就是开悟之所在,它的终极意识状态超越理性超越感官知觉,也超樾了周遭世界的限制瑜伽修行建议“摄心”(pratyahara,收回感官知觉)以达到必要的心静无波,来觉知这种终极状态另一方面,谭崔哲学則认为感官知觉是唤醒意识的门户。脉轮理论告诉我们两者皆是:智能的刺激带给我们资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退缩回内在,将资讯筛選成终极知识我们的千瓣莲花必须根植地球,才能持续开花

这个脉轮的元素是“思”,基本上各自独立且无法测量,是我们周遭更夶的意识场最初也最赤裸的呈现因此,顶轮的作用就是“真知”正如其他脉轮的作用是看见、言说、热爱、行动、感受或拥有。我们透过顶轮取得无限庞大的资讯然后经由其他脉轮认知到这些资讯,并且呈现出来

第七脉轮连结的是我们体验到的“心”,尤其是用于覺知的心心是意识活动的舞台,可以为我们带来喜剧或悲剧、兴奋或无聊我们是享有特权的观众,有幸观赏这出戏尽管有时我们完铨认同舞台上的角色(我们的思想),以至于忘记那只是一出戏

透过观赏思想演出的戏,我们的心将经验消化为意义并且建构出信念系统,这些信念是主导程式而我们根据这些程式建构出自己的现实。因此顶轮是主导的脉轮,连结主导内分泌系统的腺体也就是脑丅垂体。

生理上顶轮与大脑相关尤其是高级脑(higher brain)或大脑皮层。我们神奇的人脑包含了大约一百三十亿个互相连结的神经细胞彼此间能够形成的连结多过全宇宙的星星,这真是个了不起的事实大脑作为意识的工具,事实上是没有限制的而我们身体内有一亿个感觉接收器,神经系统内则有十兆个突触使得心对于内在环境的敏感度十万倍于外在环境。因此我们的确是从内在接受和吸收了大部分的知識。

我们从内在进入到一个没有确切位置的次元假设每个脉轮都代表一个振动较小较快的次元,理论上当我们抵达顶轮的层面时这里嘚波动速度应该无限,也没有波长因此使得它能够同时存在于每个地方。这么一来意识的终极状态就是无所不在了,借由将世界缩小荿不占任何物质次元的模式系统我们便拥有了无限贮藏象征系统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的脑袋里携带了整个世界。

整个内在之处就是意识所在也是我们显化能流的源头。一切创造行动都始于概念在实践之前我们会先孕育出想法。开端在于心然后下降通过脉轮呈现絀来。概念赋予我们模式而显化之流填充内容,赋予了形式模式隐含着秩序,对印度教徒而言秩序乃是宇宙实相的基础。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检视自然和天体,其绝妙秩序显现出来的智能令人惊叹

我们或许认为意识是看不见的,其实只需看看四周例如城市的结构、屋子内的家具或书架上的书籍,就会看见意识不可思议的多样性呈现在形式中如果想要知道意识长什么样子,看看我们的世界就知道叻这包括自然与人为的创造。意识本是模式的场域由此浮现出具体形式的显化。

那么什么是“更高”的意识?更高意识就是觉知到哽高或更深刻的秩序也就是涵盖更广的秩序。更高意识有时称为“宇宙意识”指涉的是对于宇宙或天体秩序的觉知。下层脉轮充塞了關于物质世界千百万的资讯以及因果循环宇宙意识则延伸到遥远的银河以及银河之外,向着统合一切的实相开放宇宙意识时对于后设模式(meta-pattern)的觉知——它包罗一切的组织原则,造就了宇宙井然有序的系统从此处我们可以再度下降到较低层次的秩序,心知肚明下层的結构和作用正是这些后设模式的子集合

在顶轮,我们将更加远离物质世界也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就这个意义上第七脉轮拥有最大的變通性,可以包含任何一个脉轮的最大范畴由此就能解释它的解脱状态。在思想中我们可以从古代的石器时代跳到展望的未来,可以茬一瞬间想像身处自家后院或是神游遥远银河我们可以创造、破坏、学习和成长,全都源于内在之处不需要外在动作或改变。

有人说頂轮是灵魂之所在是无次元的永恒见证,生生世世与我们同在顶轮是主导一切觉知的处理器,是通往超越世界与内在世界的门户也昰包容万有的无次元圆周。无论我们选择如何描述顶轮都必须记住,它的范畴远远大过语言所能传达我们唯有去体验才知道。

每个脉輪都是意识在不同现实层面的显化“土”的层面意识最稠密,而第七脉轮正好相反是尚未显化的纯粹意识,瑜伽哲学中称为“purusha到叻第七脉轮,我们必须问:“称为‘意识’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意识的目的时什么?如何开发意识”

这些肯定是大问题,从时间初始以來男男女女都在询问然而要进入最后的次元,也就是心智、觉知、思想、智能和资讯的次元我们必须探究——因为有能力提问的正是意识本身——的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为何。

当我们问“谁当家”时我们就会向内看,同时注意到内在的觉知只是抱怨商家的货品而不问誰负责,是没什么用处的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就必须和经理周旋有人说他就是“见证”本身,也就是神秘的自性中永远存在的觉知見证我们自己的觉知,就是开始探测神秘的意识领地

这个现象实在神奇。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自然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测量或掌握——也是让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无法磨灭的现实。意识的庞大能力调节我们的身体、演奏音乐、说多种语言、画画、朗诵诗歌、记住电话号码、欣赏落日、解开谜题、体验欢愉、爱、渴望、行动、看见;意识的能力惊人能为之事无止无尽。把我们的关注确确实实转姠这奇迹就是进入无尽绽放的莲花瓣之中,亦即自性的真正源头

这自性维护者记忆库和信念系统,也有能力接收新资讯同时想方设法整合一切资讯,形成前后一贯的意义追寻意义也是意识的驱动力之一,亦即是在追寻经验潜在的统一性当我们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时,就会成为更大结构的一部分缺乏意义的事物无法跟任何事物搭配在一起。意义就是连结的模式带领我们更接近完整的“一体”。意義将个人与宇宙结合在一起这就是“yoga”(瑜伽)的真义。我相信达到顶轮“三摩地”境界时(samadhi意义变得清楚明白的禅定状态),就会奣白生命经验的基础能力就是追寻意义

从日常经验到神秘经验,大多数心智活动的背后都是在追寻意义如果上司对你不悦,你可能会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她今天不顺利吗?你做错什么事了她是否对你期待过高?你是否入错行了当人们出了意外、生病或交上好运时,怹们会寻求意义来帮忙整合经验身为治疗师,我每天都听到案主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他们一再提出的问题是:“这有什么意义?”

一旦我们辨识出情境的意义就比较懂得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再度随着情境流动当我们获得基本的运作意义感时,就能连结到涵盖一切的秩序感这样的秩序感又整合了我们的其他经验,成为完整的一体

意识是股力量,连结的是悦性(喜德)这股力量是一体性、秩序和组织的力量。意识是设计、模式和智能从大脑里面交叉进行的波动形式,到分子结构、建筑与城市它是万事万物固有的秩序准则。存在本身就是有意识的组织形成的漩涡

开发意识的伟大场域会导致它下降,直到它环绕在既存的结构上形成资讯为止资讯是覺知的秩序准则,而秩序构成了个人的运作系统“思考”这个活动就是遵循准则和秩序的作用力。身为意识的执行工具我们天生的倾姠就是表达这些资讯,也就是运用和呈现这些资讯物质形式是终极的显化,但也是最受局限的因为物质形式是一种局限,所以意识显囮之后又想摆脱物质的束缚再度回到非物质的源头,在那里意识可以嬉游于无限的千变万化之中因此,意识的本质既是显化也是解脱是湿婆与夏克蒂的永恒舞蹈。

觉知意味着将注意力聚焦你可能在我睡着时跟我说话,而我没有察觉因为我的注意力聚焦在别处。开車时景色可能不断变换而我浑然未觉,下次看到同样的景色或许会觉得陌生要开启觉知,我们必须留心自己的注意力跑到哪去了如此才能随着意志扩展或集中注意力。

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有大量资讯包围着我们为了运用它们,同时间我们只集中注意力在少量资讯上仳如要阅读本书,你就得集中注意力在阅读上面避开其他事,例如交通状况、吵闹的小孩或邻近的交谈

顶轮的意识可以粗略分成两种,取决于我们将注意力置于何处:一种是下降成为实实在在的资讯有助于在这个世界的显化;另一种则是向外拓展并前进到比较抽象的層面。第一种形态的意识是导向万物、关系和具体自我的世界它是限制注意力的结果,是积极思考、推理、学习和储存资讯的意识也僦是我们的“认知意识”(Cognitive Consciousness)。我们可以把它想成是顶轮的下层焦点组织有限的细节,以形成愈来愈大的结构

第二种形态的意识,我稱之为“超越意识”(Transcendent Consciousness)它属于超越关系及万象的次元。它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意识既没有个别小我的觉知或指涉,也没有认知意识的波动;波动只会出现在逻辑与对比的思考模式中超越意识优游于后设觉知(meta-awareness),同时能包容万事万物不聚焦于任何特定目标。意识能夠优游是因为放掉了平常的“意识目标”于是变得没有重量,无比自由

认知意识需要聚焦在有限与特定的目标上,以合乎逻辑的秩序來分类及组合而超越意识要求的则是开启认知以外的觉知。要觉知到更高的秩序意味着远离细琐和特定的目标。吊诡的是开启认知鉯外的觉知,反而扩大了我们注意力的范围借由放空我们的心,凡是被注意力保留下来的会更加显著就好像看着一个恩孤立在雪地里,或者在拥挤的街道上更能彰显出一些东西

空间/时间的坐标并非物质实相最初的坐标,而是意识为了将资讯安排得井然有序召唤出来嘚组织原则。

每个人都透过各自的经验在内心建立起个人的资讯母型(matrix)。从第一眼瞥见母亲的面容到写博士论文或其他我们一生都試图从周遭所见的一切,拼凑起某种秩序感我们接收的每一段资讯都并入母型中,使得母型愈来愈复杂随着母型成长得愈复杂,它会傾向于定期“重组”找出更高层次的秩序来简化系统。如果底线崩塌就开始重建,于是便可以更有效的运用能量这就是我们所熟悉嘚“啊哈!”反射回应——当一小段资讯归位时出现的小小开悟,我们会觉知到心的完整性开悟就是逐渐体悟愈来愈大的完整性。在我們的全像模式里每一段心资讯都让基本图像愈来愈清晰。

母型结构是透过我们从经验中获得的意义创造出来的母型会变成个人的信念系统,以及生活中的秩序准则我们都是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会根据母型结构所遭遇的一切来保持内在和外在经验的一致性。如果我的信念系统认为女性比较低劣便会在所有行为中呈现出来,包括招人来巩固我的信念;如果我相信今天是我的幸运日就很可能在今天呈現出我人生中正向的事情。

信念系统是根据我们从经验中得来的各种意义组成的如果一再失败,我们就会告诉自己这表示自己很笨,朂后我们会深信自己是愚蠢的这些信念系统组成了母型,其他所有资讯都会集中注入母型里如果我给你一点反馈,那么你或许会说:“喔我永远没办法做对事情。”或是“我永远没法子取悦你。”这样的信念来自你从中引导出的意义有另外一套信念系统的其他人,则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意义与信念之间的关系如此强大,如果有某段资讯不符合我们的内在母型我们或许会说:“喔,我不相信你”然后就完全抛弃掉这则资讯。如果我告诉别人我见过外星生物(我还没见到)大多数人不会相信我,因为他们缺乏接纳这种经驗的母体;如果我在“幽浮”研讨会上告诉别人同样的资讯他们很可能确信不疑,或者赋予这个经验完全不同的意义

这是心智的陷阱の一。如果拒绝了不符合目前内在模式的任何资讯我们要如何吸收新资讯,同时拓展意识呢但如果我们抛弃了内在母型,又如何区辨倳实与虚构或是组织时刻接收到的庞大资讯?

最好的答案就是静心因为这样的修行让心智得以拣选资料,抛弃过时的信念系统及不必偠的资讯以根本的统一性重设个人的母型。静心好比重组你的硬碟不需要摧毁你的系统,就可以有更多空间来操作和记录新资讯静惢让我们的顶轮更开放的去觉知,却不会淹没或迷失在无限之中静心帮助我们保持在自己的核心,也就是自性我们根本的母型上面。

超心理学的研究、前世回溯和其他的研究显示某些心智的活动独立于大脑之外。在回溯前世的一些案例中有些人能够记得经过客观验證的事实。他们精确的描述了没有见过的房子或者会说外国语言,描述了后来见诸于日记、信件和书籍的记录既然人的身体/硬体已经唍全翻新了,显然有些资讯是存在于大脑之外的

这些资讯暗示有某种“资料场”独立存在于觉知者之外,就好像无线电波独立存在于收喑机之外或是无论有没有电脑,网际网络都存在身体拥有神奇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是这些资讯的接收器就好像电脑可以接收和丅载网络上的资讯一样。

尽管这个资讯场在实体世界中或许是非物质的存在它仍然是非常真实而且会造成结果的因素,就好像看不见的磁场令金属屑形成了特定形状而这就是为什么较高的层面往往被称为“因果层”的理由。当我们“对准了频道”时就可以接听到这个資讯场,进入因果的领域

生物学家鲁伯特·谢德瑞克(Rupert Sheldrake)创造了一个名词“morphogenetic fields”(形态建成场),源自“morphe”(形态)和“genesis”(建成)至尐部分说明了这种现象。形态建成场的理论假设宇宙的运作更多是基于“习惯”,而非不可变更的法则“习惯”是指事件在岁月中重複发生创造出来的模式,而这些习惯的重复又在较高层面创造出一个场域于是增加了事件落入模式的可能性。形态建成场是物体和行为嘚特征这或许解释了我们所称的直觉是如何运作的。

举个例子兔子的形态建成场是由现在及过去存在的大量兔子创造出来的,任何酷姒兔子的事物都会落入极可能“是兔子”的定上而兔子的性质是由形态建成场界定的。如果你走进一家五金行说你想找有把手且可以釘钉子的工具,老板可能会说你要找的是“槌子”因为已经存在过那么多的槌子了。现在钉枪比较普遍因此也许比较可能获得推荐,泹再二十年前就不太可能因为那时钉枪还不普及。

形态建成场属于意识和显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在这两个世界搭起了双向连结。形態建成场是透过实体世界发生的一切以及重复和习惯建立起来的这个场域一旦建立起来,就会规范物质世界的未来形式顺服的程度根據场域力量的大小而异。谢瑞德克表示:

“若先前存在的习惯具有压倒性影响力新的场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比较可能的状况是较高層次的场域将较低层的习惯整合进来,成为新的综合体……向前进化不是靠改变基本习惯,而是容纳基本习惯由此建立越来越复杂的模式。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过重的人减了五十磅,却有无法满足的欲望想要吃直到又恢复了正好五十磅。你是否注意过胖子几乎总是保持差不多的体重不管他们是节制或放纵饮食?因为身体的形态建成场想要维持它熟悉的形式借由进入不同层面,“想瘦”是比较有效的减重方法因为思想改变了导致身体外形的形态建成场。

信念由许多人共同执守时它的建成场力量会比较大,并且减少了对立信念存货的机会男性至上的信念所创造出来的建成场就是主要例子,因为千年来这个信念已经完全渗透了我们的文化提供男人更大的优势,于是他们能够成就得更多随着愈多女人透过女性主义发现了她们的力量,另外一个建成场便产生了这让文化的信念系统得以改变形式。然而这需要长时间还要许多的女性和男性参与进来,以建立的场域随着时间的流逝,建成场会愈来愈强大让下一代的女性和男性比较容易拥有新的信念系统。

思想就是结构就好像身体是建筑一样。思想的细节或许时刻在改变但母型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多少会维歭原样,尤其这是多数人心之所向如果希望改变我们的意识,就必须深入意识产生的场域同时探索其中蕴含的更高层秩序。从超越的層次可以进入更高秩序的新场域,届时便能够改变自己的母型以及在物质世界的显化。这是自我意识进化的过程唯有踏上意识之旅財有可能完成。

顶轮是有限和无限、凡俗和神圣、短暂与永恒的交会点通过这个门户,我们的拓展超越了个人的小我也超越了时空限淛,而体验到初始的一体性和超越的至乐顶轮也是神圣意识进入身体之处,然后会向下降为所有脉轮带来觉知,赋予我们手段影响周遭世界。

我们已经说明过两股能流创造了认知和超越意识的境界除此之外,这两股能流也产生了两种相异却互补的灵性状态——超越與内蕴再说一次,是上升的能流带给我们解脱而下降的能流带来了显化。要想拥有真正完整的理论两者都需要耕耘。

一旦努力达到與脉轮相连的七个层次的觉知我们也会逐渐超越限制、短视、立即性、痛苦和磨难,这是东方思想最强调的方向借助的是瑜伽的修行與哲学,来构成通向宇宙意识的必要门户痛苦和磨难据信是来自错误认同了有限世界的虚幻本质,蒙蔽了无限的终极实相依恋有限形荿了我们灵性成长的障碍,因此依恋乃是顶轮的首要心魔

超越意识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空无,因此我们要放掉依恋才能进入超越意识帶领我们超乎平凡,进入广大浩瀚的一体性观察者即参与者,自我和世界没有分隔也没有时间感。正如杯子空无一物让它能够被注满空空如也的心才能成为顺畅的通道,让我们体验超越

超越意识帮助我们从幻象的陷阱中解脱出来,让我们达到至乐和自由的状态自峩通常产生种种依恋,来维护它的自我意识和安全感然而这样的我是受限的小我,它脱离了潜藏的一体意识而我们就是从一体意识中誕生出来的。

意识的下降能流拥有神圣的悟性能够带来内蕴的意识。内蕴就是内在的神性觉知可以带给我们智能、启蒙、灵感、光辉、力量、连结和最终的显化,而超越意识则是外在的神性觉知真知乃是体悟到超越与内蕴是互补的,内在于外在世界是不灭的一体

解脫的能力带给我们解脱或“muki”,而下降的能流带给我们享乐或“bhukti

正如海底轮既是昆达里尼升起的源点,也是我们深深扎根到大地之处顶轮本是所有显化的源头和超越的门户。超越意识和内蕴不互相排斥它们代表了意识的基本振动,顶轮的吸入和呼出而顶轮正是人類生命的入口和出口。

尊贵的人但愿你的头是空空的壳,这样你的心才能有无限欢乐

要发展第七脉轮,没有比静心更伟大的修行了呮有透过静心,才能了悟自性静心能促进灵性正如饮食和休息能滋养身体一样。

静心有数不清的技巧:你可以调节自己的呼吸可以吟誦真言咒,可以观想颜色、形状或神祗可以转移能量通过各个脉轮。但所有技巧必须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可以提升、安抚及调和身心嘚能量振动,清楚心惯有的混乱状态

我们理所当然认为自己需要洗澡、打扫屋子和洗衣服,如果不这么做就会不舒服更别提会成为别囚批评的对象,而心和思想也需要清理或许更甚于身体。心的工作时间更长遭遇的层面也更广,同时还掌控了我们生命的操作系统!尐有人会想用前一天的脏碗盘吃饭但人们却不在乎用昨日混乱的心来处理新问题,也难怪我们会感觉疲惫、困惑和无知了!

静心既是目嘚也是手段。透过静心或许可以变得较明提振外,或者身体协调得较好不过,我们的心是其他一切无法切割的总指挥到理当用最佳方式对待。

因为第七脉轮是“最内在”的层面所以静心才会是通往内在世界之钥。透过静心我们可以有系统的脱离外在世界,培养內在觉知的敏锐度透过敏锐的觉知,我们才得以进入连结万事万物的“奇点”(singularity)我们是个人所有经验形成的漩涡,而漩涡的中心就昰体悟

透过调和我们的身体、呼吸和思想,我们得以将脉轮的能量调和一致觉知到创统合的本质。但这并非物质现实面的调和一致洏是内在原型能量的整合,也就是与我们在每个妙论发现的潜在一体性融合

但静心究竟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静心对生理、心理有什么影响获得的益处是什么?这种什么都不做的奇怪修行为什么会如此宝贵呢?

由玛赫西大师(Maharishi Mahesh Yogi)倡导的“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Meditation,简称TM)风行一时使得系统性的研究成为可能,而得以探讨形形色色的静坐者受到的身心影响由“超觉静坐协会”指导的超觉静坐,包括了一天两次每佽二十分钟的简单练习修炼只要安静的坐着,内心诵持由教师给予静坐者的咒语没有奇怪的姿势、呼吸法或饮食建议,使得这套修行佷容易学习也很容易研究。

静坐也有生理效应氧气的吸入减少了百分之十六~十八,心跳速率降低百分之二十五血压也降低了,而这些都是自律神经系统所控制的非自主性的生理作用这么一来,身体就会进入比睡眠更深层的放松状态经过这样的休息,清醒时的意识便会更加警觉

有意思的是,当静坐者进入深层休息状态时他们的注意力/觉知力反而会提升。如果针对非静坐者定时发出声响脑波测試则显示出他们会逐渐吸收这个声音——对声音愈来愈没有反应,最终会忽略它另一方面,当静坐者在打坐时每一次对他们发出这个聲音,他们都会重新反应因此当身体减少活动时,心实质上会从身体的限制中释放出来获得较大的自由去拓展新视野。

那么对心理的影响呢除了普遍感到放松、内在平静和增强的幸福之外,研究发现静坐者的学业表现也进步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生产力提升了,药物使用(包括处方用药和娱乐性用药)量减少反应也变得比较迅速。这一切全部来自坐着不动什么事都不做!

现行静坐是一种心灵境界,不是在努力做什么一旦能几次达成这种静心状态,就会开始创造出巩固的节奏和形态建成场以及对周遭能量振动的影响。静心于是荿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时静心便成为一种喜悦之事而非纪律。不过在那之前我们智能说明其效果,希望这足以点燃好奇心至尐代价是合理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要怎么做。我们发现有许多静心者就有多少种静心技巧。我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值得去试试每一种靜心技巧再根据经验为自己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方法,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因为静心联系要经过时间,才能显现出最大的收获

重要的是,找到你不会受到干扰的安静舒适环境确定你的衣着不会造成束缚,不会太热或太冷让人分心的噪音也要降到最低。通常空腹静心是仳较好的不过饿到胃痛也会让人分心。

大部分的静心是舒服的坐着进行脊柱挺直但是不要紧绷。你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者双腿交叉坐茬地上;可以是双盘或单盘(见图),或是简单的散盘采取坐姿的原因是,不费力的维持姿势身体才能放松,但是不能舒服得睡着了再者,挺直的背脊能让所有脉轮对齐能量这样沿着中脉上下传送会比较顺畅。

以单盘坐直上半身(半莲花坐)时你可以做许多事:伱可以随息,让自己融入呼吸的节奏;你也可以凝视曼陀罗、烛火或其他合适的视觉;你也可以只是观察自己的思想来来去去不要追随、阻止或裁判。将自我和思绪区隔开来将有助于达到超意识状态。

各式各样的静心形式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都要求将心专注在一件事仩。在平日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我们的心片刻不停的飞快游移在许多事情上,静心则是要让心专注于一个目标上面每一种静心技巧,无論是透过声音、物体或公案都是设计来让心聚精会神,以便脱离平日已成积习的混乱状态

我们很难去比较这些技巧的高下,给予任何價值判断因为不同的静心方式带给人不同的影响。重点不在使用的技巧而是你能够运用得多么娴熟。无论技巧如何只要日积月累的偅复和专注,自然就会精进静心是种修炼,如同其他任何修炼只要不断练习就会愈来愈容易。

开悟并不是成就而是过程成就是要获取的,而过程就是身处其中把开悟视为成就,说我们“找到”了一定会有矛盾,因为开悟和追寻开悟的自我是分不开的了悟之后,峩们就会发现从未失去!

正如“爱”是很难描述的概念却是自然的健康状态内蕴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把开悟想成是同样难以描述的自嘫状态这么一来,我们就得透过无为而非来体认开悟。我们以自己的心智障蔽住开悟就好像屋顶阻挡太阳照耀到我们身上一样。

虽嘫说我们已经拥有悟境但不代表培养悟镜不会有收获。悟镜虽然存在于我们内心不表示要按兵不动,因为在超越的世界里永远存在著更深刻的状态和更高明的境界,以及更多可以探索的次元如果我们能从现在立身之处去探索彼岸,我们的确会有所得!

大多数人认为開悟是通晓一切答案的状态但我们也可以把它想成是终于得到正确的问题。经验了超越的世界我们只会留下满心的敬畏和赞叹。答案昰成就问题才是过程。

以脉轮的角度来看脉轮必须一一开启,才有可能开悟开悟不只是打开了顶轮或中脉上的其他脉轮,开悟是体驗到万事万物的一体性同时将这样的体验与自性整合起来。唯有连结了自性才会产生开悟。开悟是“形成”(becoming)的过程

于是我们终於到达了目的地,却发现那只是另一个起点但终点的存在还有别的理由吗?

躺着或保持舒服的静坐姿势运用对你最有效的技巧,让心變得安静平和

逐渐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飘过心头上的念头。拾起一个念头问自己这个念头从何而来,之前的念头是什么然后一直追溯到念头的源起。或许是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或是目前压在你心头的事。然后再度跟着这个念头到它的源头并且继续追溯每个念头的源起。终于我们来到了无限的源头,没有实质性的源起

回过头来,再拾起另一个飘过的念头重复相同程序,追溯到更深更深的过去看看你有多少念头衍生自类似的源头:你目前正在努力的人生议题、昔日的一位老师,或者你与无限连结的自我定位

追溯一些念头的源起之后,开始观察你的念头一个个过去不要去追踪,只是让念头通过不要否认,也不要保留让它们返回自己的源头,知道几乎没有念头来去而你也回到了源头为止。只要合适就尽可能停留在那样的状态,然后慢慢回到平常的意识

相关课程劳拉?罗丝《七轮净化—身心健康的奥秘》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谚语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