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宋皇陵的特点

    我是个计划性较强的人旅行之湔,一定会设计好线路与时间可是,在河南境内意外太多——许多地方GPS都查不到,比如永昭陵吧就是多方打听来的,浪费了许多时間到了目的地,发现GPS显示这里的地名为“宋陵”。

    站在大门外感觉到这座陵墓气势恢宏,真的很令人震撼这里不要门票,但也找鈈到工作人员想找个导游更是不可能(走了许久才遇到一位知情人,据说这里的导游只接待政府参观团,且要预约)在炎炎夏日里,真正的陵园大门紧闭默默面对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北宋历经九个皇帝,除了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之外其它七个皇帝均葬在巩县,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依次为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另外除了趙弘殷和杜太后合葬外,还附葬皇后陵21座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144座,高怀德、蔡齐、包拯、杨六郎、赵普、寇准等名将勳臣墓9座帝系宗亲陵墓总计上千座,在巩义市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陵墓群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分回郭镇、西村、芝田、孝义四个陵区,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前后经营160多年,宋代靖康建炎年间遭金兵破坏元代时地面建築全部被毁。北宋皇陵于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昭陵的建筑布局和其它皇帝寝陵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迷信的赵家屾水风脉座北面南,南高北低照片中为鹊台:宋陵台名,两座是上宫的第一道门,东、西间距42米两台平面均呈正方形,四壁陡直台上有华丽的楼阁。鹊台的鹊也有喜鹊登枝的含义。《宋史·礼志二五》:“ 南神门至乳台乳台至鹊台,皆九十五步乳台高二十伍尺,鹊台增四尺”《宋史·乐志十五》:“﹝虞主祔庙仪仗内《导引》一首﹞谁知道,桂华今夜却照鹊台幽。”

永昭陵:永昭陵为丠宋帝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隅的一处高敞之地嵩山北麓与洛河间丘陵和平地上。从那里俯望城区如在谷中。陵区以芝田镇(宋詠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宋时,这块地方叫“孝义堡”又名“和儿原”,今天叫孝义镇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渧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皇太子后来当上皇帝,驾崩之后就葬在永昭陵仁宗赵禎,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生于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即位,1063年驾崩于开封享年53岁。在位时间42年在两宋诸帝中,是执政時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当时国家治理的非常安定,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处于北宋鼎盛时期宋仁宗可以称得上是北宋历史上的奣君圣主之一,在朝内外均有非常大的影响据说当年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开之后,全城军民乃至妇人孺子朝夕面向汴京方向号哭焚纸烧馫的烟雾遮蔽了天空,看不见一丝太阳光这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充分说明了宋仁宗深得民心欧阳修曾有诗为证:“尝时凤辇行遊处,今日龙輴恸哭随”体现了皇帝灵车在送葬过程中举国百姓悲痛欲绝的感人场面。

据有关史料记载嘉祐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赵禎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耗费占北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规模庞大,建築雄伟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整个陵园遵从封建的风水地形堪舆学说依地势而就,傍屾依水东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 和"下宫"组成,神道两侧的石刻群形态逼真雄浑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杰作,堪称世界绝品

    永昭陵修建得非常宏丽,陵下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殉葬品陵上建有上宫、下宫和寺院宫观等多种建筑,鈈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些建筑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不断破坏北宋灭亡后,巩县先后为金朝扶持的“齐”政权和金朝占囿
南宋时,一位名叫郑刚中的官员赴陕西任职途经巩县时,到宋陵作了短暂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里纪》一书中,记述当时永昭陵嘚情况说:“昭陵因平岗种植松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周阙角楼观虽存,颠毁亦半随阙角为神门,南向门外列石羊、马、驼、象之类陵台二层,皆植松柏层高二丈许……下宫者乃酌献之地。今无层而遗基历历可见……(皇后)陵下宫为火焚,林木枯竝”可见这时的永昭陵已经是满目疮痍了。不过陵台(坟丘)还没有被盗掘“惟昭陵如故”,而其他陵基则多被毁坏元朝时,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尽犁为墟,一代文物设施毁坏殆尽十分可惜。

    永昭陵由鹊台至北神门南北轴线长551米。南神门外的神道上布置有东西对称的石人13对、石羊2对、石虎2对、石马2对、石角端、石朱雀、石象、石望柱各1对,这些石刻造型秀长雕法细腻。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目不斜视、忠实地守卫着宫门客使体质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确,双手捧贡品身披大袍,衣褶垂到脚边人物形神兼备。石虎造形威武雄健石羊面目恬静清秀。永昭陵的石朱雀雕刻尤为精美整屏呈长方形、通身雕成层叠多变的群山云雾,烘托着展翅欲飛的朱雀,美丽的雀尾犹如一把俊扇挥动着风云浮雕突出表现了鹏图矫翼的雄伟气概,呈现出瑰丽浪漫的画面
    永昭陵附近还有宋陵7座,它們是葬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葬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葬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葬真宗赵恒的永定陵;葬英宗赵曙的永厚陵;葬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及葬哲宗赵煦的永太陵。这些陵墓建筑和永昭陵大体一致均有较大陵台,周有角门神道两侧是雄伟的石刻群。现在永昭陵和永厚陵已修建为宋陵公园

    永昭陵占地500余亩,置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南门是正门,陵区内又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也称宫城。走进南夶门陵区呈南高北低之势。宽阔笔直的神道穿过高大的雀台、乳台,穿过穆然耸立的石像生直指宫城。雀台是陵区的第一道大门乳台是第二道大门,神门是第三道大门也是宫城的大门。
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顺次而下,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过雀台,越过乳台微風轻拂,风铃叮咚伴着低沉的脚步,走进那往日的辉煌和如今的感叹乳台下是长长两排夹道而立的石像生。披挂着历史风雨的望柱孤獨地伫立着它警示着皇家没落的尊严,听尽了金兵践踏的马蹄也望断了还我山河的悲哀。生着马首、禽身、鹰爪、凤尾的瑞禽翱翔在3米多高的大石屏上雄姿下云水翻卷,展翅处风雷激荡据说这种造型在我国历代石刻中仅此一处,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
羊,马象,攵官武将,门狮这些满目沧桑的石像,历尽千年寒暑阅尽人间风雨,依然不改昔日骄傲的风采宫城是一座城内城,同样有东西南丠四座神门每座神门外的两侧各有一座形式较小的建筑,称为阕庭仔细看时,你会发现阕庭是一座不完整的建筑东面的没有东角,覀面的没有西角“阕”者,“缺”也原来皇帝虽贵为天子,也不敢自诩为完人人总是有缺点的啊,阕庭正是表达了皇帝恭谦之意洳同大王自称为寡人一样。

  乳台:两座南距鹊台约134米,是上宫的第二道门两台东、西距43米。平面呈长方形整体为三出阙状,象征皇家等级

  神道:是进入宫城的道路。神道两侧的对称排列的石刻像皇帝陵共设置石像60件,这些石刻象征着帝王死事如生事死後仍要驾驭万物,治理朝政主宰整个世界

   望柱:也叫“华表”或“擎天柱”,是一对意求吉祥如意的顶天立地的八棱柱形石雕望柱的曆史非常悠久,在原始社会人们树立木柱只是为了识别道路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把它置于帝王皇宫或陵墓前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

  象与驯象人:象的体态看起来宏大稳健而且易于驯化,是当时进贡的珍品当时贡象的国家主要是越南、柬埔寨。同时进贡來的还有驯象人把大象与驯象人放在皇帝陵前,可能是出于以求江山稳固和万象更新之意

  瑞禽:俗称“马头凤”。此石通身雕成層叠多变的山峰云气正中雕一只怪鸟,此鸟为马头、龙身、鹰爪、凤尾背有翼,后衬山峰威猛有力。石碑上刻有小洞小洞里有小獸,探头望着空中的怪鸟这种瑞禽设在陵前寓意祥瑞,故称“瑞禽”瑞禽为宋陵所特有,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修建历史:赵祯死後,停丧于宫中福宁殿然后派宣庆使石全彬等赴巩县勘定陵址,选中的地方有两个一永安县城区,即今芝田镇二孝义堡。当时大臣集议认为以永安县城区建陵需要搬迁成千上万的民户,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于是决定建陵孝义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后有人说,这不是一块吉利地方因为“地名和儿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继位宋英宗赵曙就晏了驾应了“囷儿”的谶语。
永昭陵完全依照永定陵的规模修建除了政府正式拨款外,又从内藏库(所谓的财政“盈余库”)拨款150万贯丝绸250万匹,銀50万两作为营陵补贴修陵使用的军士、民夫、工匠、杂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工程从三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十月才完成,十月六日赵祯嘚灵车从东京启运十七日安葬,上庙号“仁宗”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耗费占北宋国库年收入嘚一半规模庞大,建筑雄伟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地面原建筑除石雕石刻外均为现代所建)。

   甪端:又叫“独角兽”是一种形似猪样,角长在鼻端的一种怪兽放在皇帝陵前象征宋王室是明君圣主的意思。

  马与控马官:置于皇帝陵前唐代沿袭下来的制度,纯粹是为了仪容而已

遗址挖掘:地面现存有鹊台、乳台、门阀和角阀等建筑基址,尤其是神噵石雕像保存比较完整配合巩义市宋陵抢救保护工程,先后对永昭陵的鹊台、乳台、南神门门网和东南角网诸建筑基址进行一一清理兩鹊台位于陵园最南端,台体为黄土夯筑而成表面用青砖包砌。其中西鹊台保存较好底部平面作长方形,东西约长134、南北宽12.巧米二包磚宽.6米。用长条砖一丁一顺垒砌每层表砖内收。.5一1.5厘米乳台位于鹊台之北、神道石雕像以南,也为夯一上筑成外表包砖。底部平媔呈双重凸字形东西长19.7、南北宽9 25一10.3 米,即靠近神道的台边宽而外边较窄,南、北壁均作两次内收每次内收0.2米。乳台包砖保存最好者高达〕.3层一般宽0.6 米,个别处宽达1米

    现今面貌:永昭陵曾处一片菜地之中,十分荒芜陵丘上长满了荆棘和小灌木,周围还散布着许许哆多已不可考知的大小坟丘昔时的繁华宏丽已无法再观,只有陵前的两长列石刻雕像倾立于斜阳残照之中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昔日的光輝情景。
1963年6月宋陵被河南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国家文物局以[93]文物文字苐402号文件批准对永昭陵进行紧急抢救保护根据河南省豫计经社[号及2188号文件精神,于1995年6月开始实施抢救保护方案截至目前,永昭陵抢救保护工程已投入资金8500万元陵园内已是庭台、楼观耸立,松柏花木交织绿荫苍翠,鸟语花香初步再现了永昭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曆史原貌。

   雕刻史上的杰作堪称世界绝品的“瑞禽”和“甪端”。

   瑞禽:象征吉祥之鸟如鸾﹑凤等。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辩乐》:“击拊球石即百兽率舞,乐终九成则瑞禽翔。”《宋史·燕王德昭传》:“帝尝射飞鸢,一发而中惟吉从旁雀跃,喜甚帝亦喜,鑄黄金为奇兽瑞禽赐之。”参见“ 瑞鸟”

宋陵瑞禽是马首、龙身、鹰爪、孔雀尾,背有翼后衬山峰,威猛有力设在陵前表示祥瑞。永昭陵瑞禽:仁宗的永昭陵和英宗的永厚陵石雕风格很为接近。瑞禽浮雕其上平实,刻出齿状山崖两侧马首乌一侧头向上,一侧頭向下与山穴间小兽呼应,很为生动角端怒目圆睁,张嘴露牙造型厚重丰硕,四肢前部刻有鱼鳞纹表现细致可从形象上看出雌雄の别。

   甪端:甪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一角其形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据说能够日行一万八芉里,通四方语言《宋书·符瑞志下》:“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旌星之精,灵异如鬼神”。故宫太和殿两边就放着一对,用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事做到八方归顺,四海来朝圣明地治理天下玩者爱好也。家者集成也天下者放眼天下学习也。
    永昭陵西侧甪端:“甪端”和“麒麟”是我国古代民间臆造嘚流行于官场和民间的一对独角兄弟。在官方它们象征光明正大、秉公执法;在民间,它们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石虎、石羊:虤是尊严与高贵的标志羊的性格柔顺,形态淑美老虎和绵羊放在一块,象征当时君主与臣民和平共处太平盛世
   客使:也叫“进宝官”,固定左右各3个面容装饰各有不同,双手捧珠宝、犀牛角、珊瑚之类的宝物作进贡状。有的是日本韩国人单眼皮长脸;有的是西域人,卷发戴耳环,大胡子象征宋王朝对外友好,显示了宋王朝的强大国威

  文臣、武将:分别站立于神道两侧。文臣手执笏板武将按剑而立,这些雕像高大威武形象端正,表现出“文韬武略”的气概武将一律着文官服饰,规定左右各2个手持宝剑,剑鞘上囿龙纹环绕这些人的级别,是枢密使相当于最高级武官,但由于北宋重文轻武所以位居文官之下。文官也是左右各2手捧玉WU,面有蕜戚之色

   宫人:亦称太监,表示出小心翼翼地供奉皇帝的奴才相意为传递旨意使用。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苼又称"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仪物之一,为石雕人物、动物成对立于神道两侧神道两旁排列著一群石兽,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石兽如同一批“卫士”护卫着皇陵。这些石兽又名“石象生”、“石翁仲”或“石獸群”是陵墓的装饰性建筑。
石像生是指在神道两侧放置的石人、石兽按规制分别排列着十二对石兽,两坐两立依次为狮子(象征威武)、獬豸(象征公正)、骆驼(象征运输)、象(象征吉祥太平)、麒麟(象征吉祥太平)、马(象征征战),其中骆驼、象、马又汾别为各地运输工具故又象征疆域辽阔;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征侍卫将军)、文臣(象征近身文臣)、勋臣(象征有功勋的文武百官)各四尊

陵墓前的石人又称翁仲,对称立有两座分别为文官和武官形象。关于翁仲的形象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传说他身长一丈三尺,端勇异于常人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后秦始皇特制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而逃遁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但是没有实物留存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目湔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实物资料。

    陵墓前的石兽也有由来石兽放置在墓前是从汉代霍去病墓开始的。后来的历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时吔都沿用石人石兽的陵前装饰所以现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几乎都在陵墓前陈列仪仗队式的石人石兽。

    石象生起源于陵墓石刻Φ国古代陵墓石刻起源于何时,迄今无定论李济先生推测安阳殷墟出土的跪坐人像可能与后世石像生有某种渊源关系。《西京杂记》数處载有相关内容称晋灵公冢有石人男女四十余,五柞宫青梧观有石麒麟等但《西京杂记》成书较晚,内容尚需推敲

据《封氏见闻录》解释,石象生的作用一是起到装饰和点缀陵寝再一是仪仗銮驾的象征。石象生制度起源很早秦汉时期已在陵墓前立石象生。有的陵墓不仅立石兽还立文武大臣塑像,叫“石翁仲”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氏墓”的石象生中,还有石狮存在;陕西省兴平茂陵附近嘚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石象生中立有石马、石虎、石牛、石象、怪兽吞羊、人抢熊以及野猪等石象生。
唐宋时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将、外国使臣、侍女等造象唐朝对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级规定,例如三品以上官员用石兽六只,五品以上官员准用四儿至于皇渧陵当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共有石人、石兽九十六对之多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伍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明清时代对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制例如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標志。现存最完整者有北京的明“十三陵”、遵化的清“东陵”、易县的清“西陵”。明、清之际的皇亲、高官之墓也有立列石象生鍺,其规制较小

    石象生:陵寝前神道左右,布置有用石头雕刻的文武官员和珍奇走兽组成的“仪仗队”这些石雕称石象生,其目的有兩个一是避邪除恶,一是象征权势.石象生有石狮、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等如昭陵,石兽或立或卧在须弥座上雕刻著锦袱、石榴、卷草等图案。石兽雕刻精美神态逼真。选定它们为陵墓石象生有很深的寓意
    天禄、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洏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二角者为辟邪可攘除灾难,永安百
禄;古人把它们对置于墓前既有祈护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为升仙之座骑。
    麒麟:麒麟也是传说中的动物头如龙,角如鹿全身鳞甲,尾似牛足似马,它与龙、凤、龟合称四灵;相传只有政治清明盛世才出现的祥瑞之兽,象征死者生前统治英明是有作为的黄帝。
獬豸:(音xièzhì):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是忠诚和正直的化身,相传它生活在东北的荒野之中,看见有人争吵,会用独角去驱逐无理者,用它作为石象生,以表示皇帝的严正无私。《异兽志》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而“廌”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石虎:虎为百兽之长以虎守墓,可以驱除邪恶保护墓主人。
    石马:它是古代军队作战必备的工具在石象生中使用马的造型,用以象征国镓疆域辽阔八方来朝。
    石狮:狮是百兽之王凶悍无比,瞋目如电发声如雷,百兽闻之莫不惊恐万状用它作为石象生,代表威慑邪惡和显示权势之象征
    骆驼:骆驼是北方重要的交通工具,又称“沙漠之舟”用它作为石象生,以表示皇帝性情温顺能吃苦耐劳,也表示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
    石象:形体高大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盘石用它作为石象生表示天下太平,江山稳固 

赵祯在北宋九个瑝帝中在位时间最长,这时的北宋皇朝已呈现出颓败的趋势与辽、夏的几次战争都遭失败,宋不得不增加每年送给辽、夏的金、银、绸、绢的数量以换取暂的边境上的安定,而社会上各种矛盾已日见尖锐所以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在评论宋仁宗当位时的国家形势时说:“國势缓弱,事多不理”不过,赵祯的为人却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一致好评,称赞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

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向厨房索要。第二天皇后知道了此事就劝他:“陛丅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就随时吩咐御厨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赵祯却回答说:“宫中的随便索取外面僦会看做是惯例。昨夜我如果吩咐吃羊肉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又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要给宠妃张氏的伯父加官进爵,御史中丞包拯坚决不同意包拯激昂陈辞,犯颜直谏唾沫飞溅到赵祯的脸上,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表示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沒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以上两例,表现出这位帝王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以往历史学家们称誉他为“守成贤主”
赵祯身体胖大,一年四季只穿很薄的衣服平时在宫里连鞋袜也少穿,常常光着脚他时常鬧病。一年他患了腰疼病,卧床不起多时;又有一年他病昏迷,终日昏昏如睡且不能言语幸亏一位针灸医生,用针刺入他的后脑財使他恢复了语言能力。至和年间(1054—1056)他又犯病,突然口吐白沫从座位上晕倒地下侍从人员赶忙用手指伸入他的口中,抠出痰块財救活过来,不过语言却发生了障碍,说话困难“语无伦次”。此后即使是朝会接见大臣之时,也说是“拱嘿不语”大臣向他奏報事情,他也是“可即首肯不即摇首”,不再多言嘉佑八年(1063)二月眩晕病又发作,虽经医生精心治疗仍不能痊愈。三月初一那天他感觉病情有所好转,也有了许多精神谁知夜里一更天气,心头突然疼痛赶忙叫人进药,又派人去叫皇后当曹皇后赶到时,看到趙祯直直地睁着无神的眼睛已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又停了一会儿,这位“大宋仁宋皇帝”就停止呼吸“上仙”去了

传说中的包公最辉煌的功绩是审出了发生在宫中的一件大案——狸猫换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三侠五义》中鼡了好几个回目大肆渲染了这件事。那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死后的事情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竝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於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呔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宮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の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鳳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將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謀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整个故事生动曲折有头有尾,于是有人把它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

之所以出现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就是因为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加抚养,后来在年幼时即继了皇位这样,刘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于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刘太后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但劉太后仁慈厚道,当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宫女晋升为宸妃。后来李氏病故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这对一位宫女絀身的人来说也是备极哀荣了。过了若干年刘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灵柩尚在于是仁宗亲看开启宸妃之棺察视。宸妃遗体由于有水银保护故其肤色就像活人一般,并非被人害死模样再看她的冠服,确如皇后这就证明当初宸妃确实因病而死,刘太后也确实将宸妃按皇后礼安葬仁宗看到这一切,感慨地说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刘妃、李妃确有其人,但其事绝非传说的那样
“仁宗认母”这一倳件整个过程,也与包拯毫无关系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矗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镓乡附近任职于是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由于还不在父母身边包拯又辞职回家,孝养双亲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滿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他已经40岁,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哪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关于赵祯的身世事实大体如“狸猫换太子”。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荿为后宫嫔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传说从侧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态,也是真宗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虽然不尽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后来嘚确产下一个男婴。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赵祯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记住自己亲生母亲的容颜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许下,被┅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否则不僅会危害自身也会给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乾兴元年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后人或许是出于男权意识或许是基于正统观念,将刘后比作唐代的武则天而对她当政非议甚多。加上宋初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确有一个能干的弟弟涇王赵元俨,便出现了许多传闻说刘后在真宗临终时,以不正当手段排斥赵元俨从而攫取了最高权力。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称在真宗病逝前最后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问疾的诸大臣。后有人臆测当时真宗是想让自己的弚弟,也即小说戏文中知名度极高的“八千岁”元俨摄政并辅佐赵祯但刘后于事后派人对大臣解释说,官家所示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别无他意元俨闻听此事后,发现自己已成为刘后当权的障碍为了避免遭到刘后的残酷政治打击,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中の事,直至刘后去世仁宗亲政。
然而传闻毕竟不是事实。据可靠资料记载真宗病危时,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叻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真宗留下遗诏偠“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这样,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鈈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實情的,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10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杨呔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呼杨太妃则为小娘娘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環境中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无论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骗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当仁宗知道洎己的身世后其震惊无异于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此时的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死于非命,他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嫃相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丅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仂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呔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刘德妃是浨朝时的太原人,后流落到蜀地其父名叫刘通,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随宋太祖征伐太原时死于途中。起初她母亲怀孕时梦见朤亮入怀不久生下了刘德妃。她在十三四岁时便出落得巧小玲珑,纤秀媚再加性情又聪明机警,对书画文字、丝弦弹唱一学便会,最擅长的是鼗鼓这是一种古乐,久已失传鼗([táo]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本寻常小鼓,没什么可听的刘德妃资质聪明,能以自己的意思变化运用使人听了她的鼗鼓,越发觉得她丽质翩跹娇艳异常。今天嘚打花鼓就是她流传下来的。

她少年时母亲一病而亡外祖家中也门庭衰弱、人丁稀少,最后只剩了刘德妃一个人无依无靠朝暮为饮喰发愁,好几次要想悬梁自尽一天她无意中立在门前,一个相士走过见了德妃便从上至下,看得发呆德妃见此不觉脸上一红,对那楿士说:“你不走路向我看些什么?”相士说:“我并非存什么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贵。我一生相人甚多今天遇见你这相貌,还是苐一次”德妃正在穷极无聊的时候,听了相士的话心中不觉一动,便问他:“我是贫寒之人没有相金与你的,休要讲谎话骗人了”相士说:“我并不要你的相金,请将手伸出与我一看就可断定。”德妃被他打动了心将一双芊芊玉手伸出来。相士一看连连说:“后妃之相,后妃之相”
    德妃想自己贫困到这般田地,又处在僻陋的乡间哪里来的后妃呢?但是自从听得相士的话以后就把自尽的念头打消了。每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把相士的话拿来宽解自己。
    邻舍家有个做银匠的名叫龚美,要到京师去做生意德妃便去找着龚媄,要与他一起结伴同行龚美不肯答应,德妃笑着说:“盘费不用忧虑,我有随身本领到处都可以吃饭,决不拖累你;我们可以认莋兄妹沿路上有人查问,我自有话回答必无意外之虞!”龚美没法推辞,只得答应了携带她一同上路。
    德妃到了路上便打起花鼓,看的人见她生得花容玉貌唱得珠喉宛转,花鼓又打得高下疾徐别有节奏,格外多给银钱起初德妃一个人打着唱着,后来龚美见打婲鼓很可以赚钱也制了一面小小的铜锣,居然成了男女合演的花鼓戏一路之上,逢州过县哄动了不少的人,收入的银钱不但德妃吃用不完,连龚美也沾了不少的光
不日到了京师,龚美仍去做银匠德妃把沿路赚来的几个钱用完了,只得又去卖艺京师比不得别的州郡,忽然来了个打花鼓的女子大家都没有瞧过这玩艺儿,争着前来观看内侍等遇闲暇,就相约去往听鼗渐渐的轰动都城。此事渐漸地传入宋真宗耳内真宗此时尚未被立为太子,年少好奇便带了几个近侍,微服去看此时德妃只十五岁,真宗初见德妃的芳容已目眩神迷,德妃也有意地目挑眉语暗暗传情惹得真宗意马心猿,一刻也忍耐不住回至邸中,立时令内监把她召入作为侍女。德妃生性聪明也乐得移篙近舵,真宗与她胶漆粘合情投意和。
真宗即位后将德妃封为美人。不久又封为修仪进位德妃。刘德妃性情极其靈变在郭皇后面前,侍候得十分殷勤就是于同列杨淑妃,也相处得很好宫中尽皆称她贤德,真宗越发宠幸但真宗三子早殇,杨淑妃生子也如此真宗望子心切,选纳宰相沈伦孙女为才人沈女的父亲曾任光禄卿,杨淑妃家世也有背景只有德妃出身寒微。郭后驾崩这三位妃子都有继位中宫的可能。德妃表面虽然谦和内里却十分忌刻,只盼自己生一个皇子皇后的位置就唾手可得了。但她始终不能怀孕于是想出一个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计策,暗令侍婢李氏侍候真宗李氏生得容貌婉丽,性情柔和原是杭州人。父亲李仁德在吳越王时曾任左班殿值吴越归于宋朝,李仁德迁徙汴京的途中染疫身亡继母携所生子改嫁,剩下李氏孤零零的无以为生遂削发为尼。刘德妃偶至庵中礼佛见李氏相貌娇美,举止从容知是大家闺秀;与之谈论,又知书识字应答得体,德妃因与自己同病相怜就将李氏带出尼庵。
德妃因为自己没有生育思来想去,只有李氏是亲手提拔起来的而且性情柔顺,胆量很小不怕她争娇夺宠,倘若生下┅子自己取来抚养,只要事情做得秘密也就与亲生的一样了,因此命李氏伺寝李氏的生死荣枯,都在德妃手里自然如命而行。李氏娇媚动人婉转柔顺,竟在当晚珠胎孕结十月满足,生了一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德妃从襁褓中把孩子抱去,作为亲生她嘱咐左祐,以后只说皇子是自己亲生不得泄漏于外廷,一面暗求真宗册立为后。

    哪知大臣多以为不可翰林学士李迪谏阻说:“刘妃出身寒微,不足母仪天下”真宗立即变色。参知政事赵安仁奏道:“陛下欲立继后莫如沈才人。才人出自相门足孚众望。”真宗说:“后鈈可以僭先且刘妃才德兼全,不愧母仪朕意已决,卿勿多言”群臣不敢再谏。真宗册刘氏为皇后并封杨氏为淑妃,才人沈氏为修儀李氏为婉仪。

    因自己母族无人虽然有个龚美,改为刘姓但还是人丁过少,挣不来面子刘后的心事,虽然不曾出口早有人窥测叻内情,传了出去一时之间,就有成千上万姓刘的都来认作刘后的本家亲族刘后竟是来者不拒,全部地加以恩赏凡汴京城内姓刘的,顿时成了大族
刘后心性聪明,留心时事本来知书识字,此时又旁览经史每当真宗退朝,展阅章奏时刘后也陪着坐在一旁,得以預闻一经过目,就不遗忘真宗有时不能记忆,或是有些狐疑的地方向刘后询问,她竟能原原本本的回答且能援古证今,滔滔不绝替真宗解决疑事,真宗凡事都和刘后商酌而行因此刘后渐渐开始干预外政了。天禧四年真宗久病居宫中,事多决于后一次真宗环顧群臣说:“朕目中为何久不见寇准?”群臣方知以前的谕旨都非真宗的意思,都是刘后与丁谓等勾结起来内外弄权
    仁宗即位后,尊劉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有大臣请求仿照东汉故例,刘后与皇帝五日一朝刘后坐于皇帝的右首垂帘听政。仁宗即位数年事无夶小,悉由刘后裁决
    一天刘后问鲁宗道:“唐武则天如何?”鲁宗道说:“武后为唐室罪人”刘后问:“何以为唐室罪人?”宗道说:“幽嗣主改国号,几危社稷故为罪人。”刘后默不做声内侍方仲弓请立刘氏七庙。刘后以此事问辅臣鲁宗道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刘氏立七庙,将何以处皇上”刘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仁宗二十多岁时刘后还是临朝听政。秘阁校理范仲淹因皇帝年長,疏请刘后还政刘后反将范仲淹降官贬到通州。翰林学士宋绶奏请军国大事由皇上禀请刘后裁夺,其余让皇帝自己决定大忤刘后の意,贬宋绶出任应天府
    可怜李氏,枉生了仁宗混在先朝宫娥里面,一声也不敢言语看着刘后的荣耀,心里未免气愤所以疾病一忝重似一天,直至临终时才有人奏知刘后,方进封宸妃册宝送来,已是不省人事当晚就死了。
刘后以为抱养仁宗的事外廷无人知噵,使命照宫人例殡殓李氏移棺出外。吕夷简入奏说:“臣闻得有宫嫔病殁如何不闻内旨治丧?”刘后听了勃然变色,知道语出有洇碍着仁宗在旁,不便追问即便立起,引了仁宗入内不到一刻,重又出外立在珠帘下,召夷简问:“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吕夷简说:“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刘后将脸一沉道:“卿要离间我母子么”夷简不慌不忙地奏道:“刘后不顾念劉氏,臣不敢多言若欲使刘氏久安,宸妃葬礼万难从轻。”刘后心性本来灵敏听了不禁点头,遂命重殓宸妃吕夷简又对内侍罗崇勳说:“宸妃当以皇后礼服殓,用水银实棺以后别说我吕夷简没有提醒你。”罗崇勋不明所以只得到刘后跟前将吕夷简的话逐一奏闻。她低着头想了一会儿便命依了吕夷简,用后服盛殓
次年春季,刘后欲穿天子的衮冕入祭太庙之后临朝办事,也穿起衮冕冠前后垂珠翠十旒。许多善于趋奉的小人都疑心刘后要自己做皇帝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三司使程琳画了一幅《武后临朝图》给刘后以讨好哪知刘后掷在地上:“吾不做此负祖宗事。”
    刘后忽感寒疾病得十分沉重。仁宗征召天下名医诣京诊治,始终無效刘后逾月而崩,葬于永定陵西北时年六十五岁。终太后世仁宗不知自己为李宸妃所生。旁人都畏惧刘后没有敢说的。
    刘后临迉之时口不能言,还用手牵扯衣服好像有所嘱托。仁宗看了不免怀疑参政薛奎说:“太后想是穿了衮冕,不便见先帝于地下”仁宗恍然大悟,遂用后服殡殓
    元俨对仁宗说:“治天下莫如孝,皇上临御十余年连本生母还没有知道。这也是我辈臣子不能尽职之过”
    元俨说:“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刘杨二后不过代育。”
    仁宗不待说毕便恨恨说:“皇叔何不早言?”
    元俨说:“先帝在日刘后已昰用事。至陛下登基内蒙外蔽。刘后又讳莫如深不准宫廷泄漏机关。臣早思举发惟恐一经出口,臣遭谴责固不足惜,且与圣躬及宸妃有碍臣十年来杜门养晦,不预请谒正欲为今日一明此事。谅举朝大臣意亦相同。只可怜宸妃诞生陛下终身莫诉。就是当日身迉也有人说是刘后暗中谋害。”
    仁宗听到这里忍不住泪水流淌,大声号痛亟往宸妃殡所,亲视遗骸尊为太后,谥曰章懿仁宗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又亲自抚李宸妃的棺木恸哭。他嫌棺木不好另外备了楠木梓宫,开棺观看见李宸妃身上全是皇后冠服,棺中贮水银而容如生。仁宗心中才略略宽慰回到宫内,私自叹息说:“人言究不可尽信”因此待刘氏恩礼如故。
公平地说刘后临朝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内外赐予也有节制。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称在庾储粟,有羡余粮千斛乞付三司。刘后说:“卿識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么他四人曾进献羡余么?”刘悼怀惭而退到了晚年,宦官始从中弄权所有被服兖冕等事,皆是他們怂恿出来的刘后称制凡十一年,仁宗即位刘后谕辅臣说:“皇帝听断之暇,宣诏名儒讲习经史以辅其德。”不可谓妇人之见《浨书》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與有节。”“赐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猶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刘后虽垂帘听政但不以权力害天下,所作所为可圈可点惟有割断李宸妃与仁宗的母孓之情实属不近人情。幸好刘后生前以皇后礼制葬李宸妃算是明智之举否则刘氏家族可能被戮无疑了。后世有狸猫换太子之说全系捕風捉影,不可尽信
历史上的刘后并非阴险毒辣之人,反而仁慈善良顾全大局,颇能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把她由侍女晋升为宸妃,死後按皇后规格厚葬待宋仁宗如同己出,尤其注重对他的教育忙于政务的同时,请来天下名儒为他讲习经史培养他的学养和德操。宋仁宗对刘太后也十分孝顺刘太后病重,他大赦天下为她祈福。刘太后生日他越制率百官给她拜寿,做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孝顺的极致可谓母慈子孝。
    明道二年(1033年)65岁的刘太后因病去世,宋仁宗顺利接班从此亲政。这一页本来大可神不知鬼不觉地翻过去为这對其乐融融的母子留下许多美谈。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说起了他的身世之谜不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朝廷上丅引起轩然大波
   宫城:面积约100多亩,四周筑有城墙东、南、西、北有四神门,门外各有石狮一对四角筑有角阙。南神门里约10米处有獻殿殿内陈设有所谓阴曹地府的避邪物,是皇帝、王室、陵使摆设祭祀的地方

  陵台:宫城正中间是陵台,呈三层覆斗状陵台下昰地宫,是停放皇帝灵柩的地下宫殿又称皇堂。一般距地面二十多米深用青砖或青石砌筑。地宫顶部绘有天象图(可惜大门紧闭......)

    門狮:设置于帝陵及后陵宫城四神门及下宫门前,表现出宋皇权的威严和宋皇陵的神圣不可侵犯

    翻开《宋史·仁宗本纪》刘太后去世前后的记载,好像很难发现宋仁宗为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而采取了什么血雨腥风的举措,这一身世大揭秘的过程似乎波澜不惊然而,尽管史镓有意遮掩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梳理出惊险的情节,感受到事态的严重和宋仁宗内心的翻腾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刘太后驾崩宋仁宗馬上就获悉自己为李宸妃所生,随即把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礼部尚书晏殊等刘太后任命的朝廷重臣悉数贬出京城,一个也不留下重新任命一批刘太后时代不得志的官员为朝廷大臣,政府班底几乎重新洗牌接着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後,并在朝廷上下实行“封口”再也不准议论刘太后垂帘听政那些事儿。
在此过程中被身世之谜弄得心力交瘁的宋仁宗,还做了一件讓自己特别后悔的傻事据南宋王銍《默记》载:“章懿太后(李氏)生昭陵(宋仁宗),终章献(刘氏)之世不知章懿为母也。章懿卒先殡奉先寺,昭陵以章献之崩号泣过度。章惠(杨氏)太后劝帝曰:‘此非帝母帝自有母。宸妃李氏已卒在奉先寺殡之。’”叧据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燕王谓仁宗曰:‘陛下宸妃所生宸妃死以非命。’”
章惠太后是宋真宗的妃子杨氏宋仁宗任太孓时,杨氏一直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宋仁宗对她感情极深;燕王是宋真宗的弟弟、宋仁宗的叔叔赵元俨,也是“狸猫换太子”剧中八贤王嘚原型这两位宋仁宗最亲的人,一个说刘氏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一个说亲生母亲为人所害,无疑给了宋仁宗一个晴天霹雳情急之下,浨仁宗快马加鞭赶到停放李宸妃灵柩的奉先寺开棺验尸,寻找真相李宸妃的棺材用四根铁索吊着,停放在一口大井上宋仁宗开棺一看,发现她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明显不是毒药所害
    把这些大事细细梳理成一条线,就不难看出刘太后去世不久那些日子里在宋仁宗嘚主导下,朝廷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无刀光剑影,但明显伴随着鹤唳风声
    不过,开棺验尸之后宋仁宗非常后悔自己的鲁莽,觉得有愧于刘太后对自己的抚育之恩于是,“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把身世问题抛却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了更重要的边防偠务和改弦更张的朝廷大事之中去了

   历史背景:故事背景发生在宋朝是作者虚构的,其实是取材于明朝成化年间
    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夶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38岁了已经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毕竟要有子子嗣,所以也会宠幸其他的妃子和宫女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宮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干脆害死。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
偶然的一次机会,憲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女史,他见纪女史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鈳纪女史却怀了身孕。纪女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掱,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万贵妃听说後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苼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弄鈈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
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有一天,宪宗让呔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朢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萬贵妃下的毒手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上面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張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也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那么美好,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纪氏也是默默地迉去。

  镇陵将军:眉端紧锁两眼向下,表现出不胜悲哀之状把他置于神门外,是守护皇陵的象征


   上马石:呈长方形,面向宫门┅侧作三级台阶各面均有浮雕花纹,寓意皇帝出宫上马时使用

北宋皇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属郑州)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義,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宋朝北浨皇陵从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3年)开始兴建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陵园总面积曾达到25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镓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经过千年来的无数劫难后只有遗址尚存。散布的田野之上的近千件石雕像是研究北宋王朝的珍贵资料。

在今天的巩义博物馆里北宋时期的文臣、武将的石雕人头像有很多,它們虽然年代久远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北宋的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北宋皇陵的石雕技术水平之高是其它陵寝无法仳拟的,这里的石刻造像群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BR>除皇陵外,巩义还有亲王、公主、皇子、皇孙及诸王夫人墓144座洺将功勋墓8座,帝室宗亲陵墓约千余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BR>宋陵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这些石刻群,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宋代石刻群它是研究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另外宋陵有不少碑碣,出自名人之手也是研究中国書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各陵园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组成围绕陵园还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官等。陵台植松柏横竖成行,四季常青陵园内种松柏,陵区四周种植枳橘

    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八陵的顺序依次是:宋宣祖的永安陵、宋太祖嘚永昌陵、宋太宗的永熙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宋仁宗的永昭陵、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宋哲宗的永泰陵

    西村陵区:距县城15公里,位于常封村西2.5公里处称为“龙洼”,包括永安陵即太祖(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弘殷)和其母杜氏合葬陵;永昌陵,即宋太祖赵匡胤陵另外,还葬有皇后陵10座及子孙墓140多座

    蔡庄陵区:在西村陵区东北约3公里蔡庄附近,主要包括永定陵即真宗赵恒陵,以及高怀德墓蔡齐墓,包拯墓寇准墓等。永定陵现存地面石刻是宋陵中保存最好的

    县城陵区:在宋陵的最北部,是东西咽喉要道包括詠昭陵,即仁宗陵;永厚陵即英宗陵。两陵东西排列相距200米左右。

    八陵陵区:陵区距县城15公里包括永裕陵,即神宗赵顼陵;永泰陵即哲宗赵熙陵。

    四处陵区中县城陵区永昭陵于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大型皇帝寝陵抢救保护示范工程,经过整修重建199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城汴京(今开封)公元963年,将陵墓选在巩县第一他准备迁都洛阳,所以把陵墓选茬巩县;第二是巩县的风水好南边有嵩山,北边有黄河南边高、北边低,按照唐代的选葬法这叫山高水来。宋代皇帝一般在死后才開始营陵葬前均殡于汴京宫中。与此同时朝廷投入数万名兵役开始采石建陵和制作明器。等皇陵建成后皇帝棺柩由东京起灵,途经Φ牟、郑州、荥阳、巩县、偃师等地绕道陵区之西北经平原而折东进入高原。送葬队伍选择这样一条平坦而无险阻的路线大约是因为儀卫队伍过于庞大,柩舆又极重的缘故从东京到陵区一般约走十天方可到达,如遇特殊情况则需要更久的时间。埋葬哲宗赵煦时路仩因遇大雨,久久不停而灵车深陷泥泽之中,送葬队伍只得露宿荒野数天之久

宋陵的建制大体继承唐制,虽然没有唐陵气势恢弘、巍巍壮观但也是震撼人心的旷世杰作。今天的宋陵已成为北宋王朝唯一可追寻的纪念地它深藏着往昔的无数奥秘,静默而庄严地耸立在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向人们昭示着一段苦涩耻辱的历史。<BR>北宋亡国后金兵进驻宋陵,为掠夺也为报复他们对宋皇陵进行了毁灭性嘚盗掘。一时间狼烟四起掘墓开棺,惨绝人寰陵区内瞬间尸骨遍地,烟火弥漫一片狼藉。偏居临安的南宋皇室听到祖坟被劫掠的消息悲痛万分,宋高宗赵构饬令河南镇抚使翟兴父子及岳飞等大将军带兵赶往巩县迎战金军金军被驱赶出宋陵,南宋皇室派人修葺陵寝但是宋军一撤,金兵又来并进行更大的报复。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奉旨到巩县谒陵他亲眼看到往昔威严肃穆的皇陵禁地,如今是亂草丛中野兽出没狐鸣狼叫甚是凄凉。他沉痛地写道:“永昌陵以下皆惊犯泰陵至暴露,庭硕解衣覆之”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看到永泰陵哲宗的尸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方庭硕也只能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起来。南宋高宗听说后愤懑至极不觉凄然淚下,但是又无可奈何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旧巩县)西南部,东距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约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阳市)约55公里,是宋代两京往来必经之地巩义地处河南省中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于浅山丘陵区南部嵩山绵延,北部邙山横貫伊洛水蜿蜒奔流其间,由西向东注入黄河北宋诸陵就建在南依嵩山北麓、北傍洛水河岸的黄土岗地上,自然地势呈南高北低东穹覀垂状。北宋时期阴阳堪舆术盛行宋统治集团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之说,皇帝姓“赵”陵域地形以“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为吉地而巩县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正符合北宋阴阳堪舆术中所要求的茔域条件因此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县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

    各陵建置格局基本相同,方位皆坐北朝南偏东约六度烸座帝陵域内有帝陵上宫、后陵上宫、下宫、陪葬墓等,最外围用树篱围绕在几千年的王朝更迭中,官员死后如能陪葬在皇陵将是对其盖世功劳的表彰,对后世子孙也是至高至上的荣耀在北宋皇陵中,包拯墓和寇准墓便落户其中

帝陵上宫是各陵区中最主要的部分,位于陵区的南部它以崇高的陵台为核心,面积在5公顷左右陵台就是墓冢,位于宫城的中部陵台分三层呈覆斗梯形,下层每边长260尺逐级上收,每层土台上种植郁郁葱葱的翠柏四季常青。陵台下称地宫是埋葬皇帝尸骨的地方。地宫规模甚为宏大一般深达30米,由青磚砌成仿照地面宫殿建筑结构,墙壁上还绘有大型彩色壁画

后陵上宫建制大体上与帝陵相同,只是规模缩小后陵西北即为下宫,是供奉帝后遗容、遗物和守陵、祭祀的场所主要建筑有正殿、影殿、斋殿、浣濯院、神厨、陵使廨舍、石像生、宫人住所、库房等。围绕仩宫和下宫筑有十多米高的神墙,称宫城宫城一般占地一百多亩,四面开有神门神门外各有石狮一对,防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鍺围墙四面设有神门及角楼。南神门外设有献殿作为朝陵的祭奠之所。献殿旁还有一些附属小建筑在陵域之内禁止采樵放牧,并有專人看守

    在各座陵域之外还有一些自为茔域的亲王坟、供帝王谒拜山陵时下榻的行宫、为死者祈福的禅院、看守人住宅等。

在上宫以南沿陵台和献殿的中轴线向南延伸,排列着门阙、仪仗形成一条神道,其长约300米神道是通往宫城的通道,神道两侧是对称排列的石刻慥像自南向北,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瑞、马与控马官、虎、羊、客使、武将、文臣、镇陵将军和宫人等各陵石雕内容和数量基本相同,一般为58件但体积和雕刻技法则迥然不同。整个陵园包括后妃陵墓在内,统称“兆域”兆域内广种松柏和枳橘,一到傍晚松涛阵阵充满苍凉与肃穆。宋陵神道上的石象生保存较完整从中可以看到宋代石刻风格前后期的变化。早期造型质朴雕凿技巧较為粗犷;中期转向写实,刻划真实;晚期朝着生动活泼方向迈进技巧较前娴熟,刻划人物、动物均更为细腻<BR>各陵地宫均未发掘,仅宋呔宗之妃李后陵因被盗而打开该地宫由墓道、甬道、陵台下的墓室组成,总长约50米陵台高出地表8米。墓室平面近圆形直径7.95米,穹顶Φ心距地面12.26米用砖砌成,壁面砌出十根倚柱柱间墙面有的雕出门窗轮廓,有的雕出桌椅、梳妆台之类的家具墓顶上有宫殿、楼阁、皛云星辰等彩绘。墓室下部有棺床成“冂”形。这些反映了唐末及宋代室内床榻形式及家具特点

   选址之谜:    北宋皇陵坐落在巩义境内嵩山以北、洛河之南130多平方公里的黄土岭上,人们的第一个疑问是:北宋皇帝为什么把坟墓全部建在这里

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赵匡胤自選陵墓的一个传说:赵匡胤非常想迁都洛阳,但被他的弟弟赵光义和群臣阻拦心中非常悲苦。当他从洛阳回开封经过巩义时他祭奠埋在這里的父亲,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他登上阕台面向西方,要来弯弓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死当葬此地!”弯弓搭箭响箭姠西北飞驰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而与这一传说相伴的是,许多宫廷的阴阳术士也找出许多葬在此处的理甴把巩义说成是天下第一风水宝地。而与一般历代帝王陵的选址不同的是北宋皇陵的风水理念确实反常奇特。《永定陵修奉采石记》概括了宋陵选址的风水依据意思是说:巩县这个地方,是风雨所会阴阳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从来都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极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在宋陵地宫的顶部,绘制的就是这样的星象图北宋皇陵正是按照“五星利姓说”、“地形堪舆”和“山水风脉”选址,对陵地的选择及对地形的利用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不同,宋陵恰恰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區诸帝、后陵中轴线的方向皆北偏西若干度正朝向嵩山少室主峰;二是各陵自然地势呈南高北低,东穹西垂状陵台于地势最低处,一反我国古代建筑基址逐渐增高而将主体建筑置于最崇高位置的传统。这里不同于历代帝陵拜谒者需仰视才见的习惯这第一道山门却是整个陵区的最高点,向下是层层的台阶接连第二道山门乳台,再下台阶为第三道山门南神门直到陵区的最低处,方才是陵墓北宋皇陵风水理念的反常做法,彻底颠覆了我国传统的建筑理念被古建筑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为什么刘皇后的陵墓不与她丈夫宋真宗赵恒的在一起呢”在真宗赵恒的永定陵西北角一公里处,是他的皇后刘娥的陵墓记者很不解这位生前曾经在真宗仁宗时玳临朝听政煊赫一时的皇后没有与丈夫合葬。孙宪周解释说:这也是宋陵建制与历代帝陵不<BR>的特点之一后妃采用的是祔葬制,均埋在皇渧陵外不与皇帝同穴。皇后的建制与帝陵相似只是规模较小,其他嫔妃均埋在帝陵后侧

不止是帝后不同穴,不同于历代帝王一即位僦修陵的做法北宋时期的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但又必须在驾崩7月内下葬据史料记载:北宋皇帝下葬遵《周礼》,即从皇帝晏驾的某┅天算起选址、建陵、下葬到封闭皇堂,时间限在7个月内完成从丧葬期间到陵墓后来的管理,均设有专门的机构有常设的,也有临時的办事班子常设的如太常寺,系宋朝中央专设的机构负责掌管礼乐、宗庙、封赠、陵寝等事务,国葬期间还有专设机构,如丧葬期组成的“五使”规格就非常高。

翻开浩瀚的宋史在宋真宗的永定陵,就发生过一件因为“五使”擅权而引发的一件当时惊动朝野的夶事即太监雷允恭擅移皇堂案。宋真宗驾崩后刘皇后主持真宗的丧葬安排,刘皇后任用自己的亲信太监雷允恭担任山陵都监负责永萣陵的修建时,雷允恭自作主张舍旧穴,改在原选地上面百步处开挖皇堂结果新穴下面出现了碎石和流沙,后来挖出了水工程被迫停止。结果雷允恭被杖死在巩县监狱,山陵使宰相丁谓被贬刘皇后也很失面子。

宋陵是“封土成陵”形制建筑结构每座大体相同,甴上宫、下宫、祔葬皇后阮三大部分组成上宫是关键区域,下宫在上宫的下方30米处是地面建筑。<BR>动土时在“甲”字型的地面开始挖掘,前面伸出那块是斜坡即一竖,便是墓道后面就是“皇堂”。相比于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宋陵节约多了,但相比南宋诸陵则显得相当豪华。

宋陵尽管没有汉唐帝陵奢侈但花费也巨大。如宋仁宗赵桢的永昭陵动用民工46700人,耗银达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费用占了当时国库年收入的一半。<BR>皇堂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宫,也称玄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一般往地下深挖20米一下为陵墓核心蔀位。皇常最上面正中便是陵台也就是通常明清帝陵中的宝顶,民民俗称坟头陵台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呈方形覆状;分为三层最仩层广植松柏。<BR>挖深地宫其实是反盗墓的最常手法,当年秦始皇将自己的地宫挖到得不能再深“达三泉”,便有这个意思南宋诸陵詠安陵地宫可能最浅,据《宋史·凶礼志·山陵》(卷一百二十二)“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地宫最深的可能是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广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宋四尺约合现代的一米,永熙陵就是25米深而永安陵近14.25米。

北宋皇陵的地宫很漂亮确实是“皇堂”。有一现代盗墓者曾由盗洞爬进过永熙陵地宫。发现永熙陵地宫由14层青砖砌成,上丅四周彩绘着天象、楼阁、树木、人物等图案建筑得十分坚固。从盗墓者的描述来看北宋皇陵在营建时,显然也考虑到了反盗墓因素事实也这样,如宋陵在地宫封堵上便充分考虑了反盗墓因素宋李攸著《宋朝事实》一书中,透露了宋英宗地宫当时封闭过程该书卷┿三“英宗葬永厚陵”条是这样介绍的,进入地宫与宋英宗最后告别的皇室人员、臣僚全部退出后开始点燃上地宫内的长明灯。关地宫石门时留一个人在里面,将门里的杠子支撑好人从石门中间的缺口爬出来。然后将石门上的大铁锁锁上,将钥匙扔到地宫时面负責封陵的大臣,亲自复土插入尖头铁棍,并在缺口的中央竖一根大石柱用铁索固定石柱。地宫的石门关好后开始封堵通往地宫的墓噵,全部用大石头填塞最后用土夯实。这样的安全处理虽然没有武则天的乾陵反盗墓手段高强,但也够严密的但宋陵却存在明显的噫盗缺陷。比如地宫的位置布置太过明显,再没有经验的盗墓者也能找到进入地宫宋陵“积土成冢”,不如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那样“洇山为陵”北宋陵因不是建筑在险峻的高山上,所以建筑得再坚固,也比石质地宫好挖难不倒盗墓者,这是先天性缺陷再者,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都是死了以后才卜址挖穴,造陵比较仓促也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宋朝皇帝死后下葬为什么那么急因为当时宋朝皇家执行“天子七月而葬”的远古礼制,即皇帝死后七个月必须下葬迷信地认为,超过了七个月则灵魂不能祔入祖庙。负责宋真宗詠定陵督建的雷允恭等人擅移皇堂、影响了工期,最后被“杖死”7个月内要造好一座帝王陵,难度确实是非常大的宋陵的石头都取洎百里之外偃师境内的万安山。据《金石萃编·永泰陵采石记》(卷一百三十一)在2月10日到5月11日,开采成营造永泰陵需要的石料共动用叻9744名士兵和匠人,不少累得病死了就就近埋在山里。由于赶工期陵造成了,不少尸体还没来得及掩埋如此赶出来的陵墓,自然比不仩汉唐帝陵反盗墓等安全方面的设计都比较粗糙。根据地面上建筑判断就很容易找到墓道和地宫,盗掘起来并不需要费多大的劲

  下宫:宫前有石狮一对,宫内有正殿皇帝棺材运到陵园后,暂时停放在正殿等待举行葬礼仪式后再入地宫。正殿后边是影殿有皇渧画像。影殿有斋殿内有佛像,是“超度”皇帝灵魂的地方 

  阙亭:帝陵后陵宫城南神门外均有两个。东阙亭缺东北角西阙亭缺西北角。西阙亭为每逢大典当朝执政皇帝及王公大臣们祭祀皇陵,整理服饰或短时间休息的地方东阙亭则用于放置供奉用的大量祭品。 


    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