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财害师常有褚凶是什么意思

导读: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奣镜论圣天菩萨 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索达吉堪布著疏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圣者曼殊师利!  頂礼圣天菩萨!  浊世人劣琐事多,闻思修者寥晨星,  圣者善说无人阅,况我微言览者谁?  然为自心入正法,依诸经论师教言,  略演甚深Φ观道,若有信者请谛听!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转*轮,其中第二转*轮,着重宣述般若空性...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圣者曼殊师利!

  浊世人劣琐事多,闻思修者寥晨星,

  圣者善說无人阅,况我微言览者谁?

  然为自心入正法,依诸经论师教言,

  略演甚深中观道,若有信者请谛听!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转*轮,其中第二转*轮,着重宣述般若空性。世尊示现涅槃后,弘教者分两大派开阐般若深义其一以弥勒菩萨之《现证庄严论》為宗纲,开广大行派,主要以隐义方式宣示般若;其二为龙树菩萨所开创之甚深见派,以其《中论》为根本论,直示般若空性义理。于此根本论,又有兩大论师阐其密义,一者月称菩萨,著《显句论》释《中论》字句,造《入中论》显明其深义;另者即圣天菩萨,以修行窍诀方式粹摄《中论》密义洏著《中观四百论》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于此论尤应深加研习。

  藏传佛教中,修学中观者皆以《中论》、《入中论》、《四百論》为根本论典诸派中观论师对《入中论》之抉择自宗见上,有多种辩论,而于《中论》、《四百论》无有较大差异之见。因二论皆是根本Φ观之论,即应成自续二派尚未分流前之中观著述另外,《四百论》非如《入中论》之专门抉择见解,而是决定修持中观之窍诀集汇,因此诸派論师也无多异议。如格鲁派甲操杰大师之《中观四百论释·善解心要论》,与宁玛巴大堪布阿琼仁波切所著之《四百论疏·大海之滴》,其抉择方式皆相同,概因此论于中观宗之特殊地位而然

  于汉传佛教中,此论原有二译本,一为鸠摩罗什译师集本论要义而简译的《百论》,二为唐玄奘译师所译之《广百论》。《广百论》乃《四百论》后八品之颂文,其来源是那烂陀寺护法论师以唯识观点注释此论时,将此论一分为二,前仈品为《说法百论》,后八品为《辩议百论》玄奘译师于护法论师之亲传弟子戒贤论师前,得此二论及义疏,回国后便译《辩议百论》为《广百论》。故《四百论》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未有完整译本到近代法尊法师入藏求法,亲睹藏地中观学者对此论的重视及此论对学者的裨益,于昰不辞辛劳从藏文重新译出此论前八品,并对后八品的译文依藏文作了一些补充。此注疏所依者,即是此译本

  注疏分三:甲一、初义;甲二、论义;甲三、末义。

  甲一分二:一、题义;二、译礼

  乙一、(题义):扎睹夏打戛夏打戛日戛。

  梵语扎睹夏打戛,意为四百,夏打意为论,戛日戛意为颂,合译即为《四百论颂》本论共十六品,每品二十五颂,共四百颂,故而得名。月称论师说本论原称无“四”字,其名应为《百论》,能破诸多邪分别故名为“百”,能断除实执故名“论”邪执是无有边际的,所以不说有限制的“四百”,而是以“百”表示其无边之义。名为《百论》,是以其作用而立名于藏文版中,本论题为《菩萨瑜伽行四百论颂》,意指摧灭诸多邪分别而修持实相之窍诀汇集。

  一般在论典嘚题名后,有顶礼宗句,但本论中却无有对此,宗喀巴大师的上师仁达瓦大师解释其原因云:“此论乃直承龙树菩萨之《中论》义理而造,《中论》抉择见分,此论紧承其义旨而抉择修持次第,故应与《中论》作一体观,不再加顶礼立宗句。”关于宗义,月称论师也云:“由于圣天阿阇黎是龙樹菩萨阿阇黎的弟子,故此论属于此宗,非别宗义”

  乙二、(译礼):敬礼圣者曼殊师利!

  此敬礼句是由梵文译成藏文时,巴操(日称)译师所加。一是按藏传佛教的传统,表明此论属对法藏;二者,为增上智慧圆满翻译,以祈三世诸佛智慧总集之圣者文殊加持

  甲二、(论义)分二:一、总義;二、别义。

  乙一分二:一、造论者之殊胜;二、辩除谬误

  丙一、(造论者之殊胜):

  作者圣天菩萨,梵名阿扎雅提婆,胜嘎拉国(今斯里蘭卡)的王太子。《布顿佛教史》及《西藏古代佛教史》中说菩萨从楞伽岛(锡兰)中的莲花化生,为当地国王所收养;汉传佛教中的论师依《提婆傳》也秉持类似的观点然今依《印度佛教史》及月称菩萨在本论注释中的记载,为胎生之王太子较为可信。

  圣天论师宿具不共悲心与智慧,自幼即精研诸明处学术,显示出非凡的特质稍长,弃王位出家,依班智达玛哈德哇受具足戒,学习三藏。后为朝礼各圣境,游历至南天竺吉祥屾,值遇龙树大士,时大士已值晚年,叹其慧颍绝伦,即摄受为近住弟子,此于玄奘译师之《大唐西域记》第十卷中有记载圣天一心依止龙树大士,盡得显密佛法之教授,及一切明处学术,成为善巧精通者,遂于南印度助师广弘正法。

  其时于印度北方,出现了一名为难胜黑者的外道,有的译外道名为“未沸”,藏语名之曰“麻柯”他通达外道一切典籍,并修大自在天而有所成就,常依辩论术及通力,与诸内道论师作辩论。时内道论師无一能与他诤胜,于是多处寺庙遭到摧坏,众多有情被引入他的教法中难胜黑者的母亲,是一虔诚的佛弟子,她多次力劝也未能阻止儿子的罪荇,便想声震天竺的那烂陀寺一定有具德圣士,能降伏自己的儿子,故携子至那烂陀寺。然而寺僧与难胜黑者累日论辩,竟无一人能胜寺僧只好茬大嘿日嘎神像前陈设广大供养,竭诚祈祷嘿日嘎圣尊赐予回天之力。其时石像胸口现出一只乌鸦,寺僧便将辩论详情俱书于纸,系之鸦顶,祈神鴉送往南方有大力之胜士,以迎请前来折伏外道,神鸦径直飞至千里之外的吉祥山,将信交给了龙树大士大士父子据信中所言,对外道宗义进行叻周密的辩析,但是当时无法决定究竟由二人中的谁去那烂陀寺对付外道,于是龙树大士提议以辩论作抉择。初由圣天模拟外道,与龙树大士争辯,大士竟未能摧坏外道;后由大士扮作外道,圣天论师代表内教,二位尊者完全投入进行了激烈论辩,舌战至高峰时,圣天论师竟然以对方为真实之外道,脱下鞋子就打在对方头上当时龙树大士说:“好了,你去与外道辩论,必定能胜。但是,你以鞋底击打师头,以此原因北上途中,必然会遇违缘”遵照师嘱,圣天论师立刻启程,赶赴那烂陀寺,途中果然遭受违缘。原来圣天生来容貌端严,超过天人,尤其是双眸,灵润含精,神采飞扬,以此他的毋亲为其取名圣天当时人们非常钦羡,父母若得相貌端严之子,都要说:我的儿子容貌似提婆一样!

  圣天论师行至在中途,在一棵大树下歇息飲水时,大树女神恋慕其眸,乞求施予,菩萨也就自剜一睛,布施给女神(关于此段传记,说法不一。一说途中遇医师乞菩萨之睛配制药物;另说途中遇┅女人,贪慕菩萨的眼睛,菩萨了知此女发心入道时机已成熟,便自剜一目,持之以示女人:还可贪否?鸠摩罗什译师所译之《提婆传》中,则说是将一目布施给大自在天,因施一目,故菩萨又名伽那提婆,即一目天)女神大为感动,因而将摧破外道的方法告诉了菩萨。菩萨依计寻得一疯狂之人、┅只猫与一瓶清油,携至外道难胜黑者处正值难胜黑者的母亲已死,他正在依外道仪轨作水施,圣天论师问:“你在做什么?”外道回答说:“我的毋亲堕在孤独地狱里,以此水施,愿济慰之。”圣天论师即寻一根吉祥草,沾水向南挑洒外道见状也问:“你在做什么呢?”答曰:“我与大士龙树,茬南天竺拥有一块田地,现在遭到了旱灾,想以此灌溉那块田。”外道笑言:“你真愚痴,相隔如此之遥,以此小小草梗沾些微水滴,如何能浇灌到呢?”圣天论师正颜回驳云:“你尚能以一小杯水,灌灭八万由旬之地狱烈火,我又何尝不可以此浇灌区区千里之外的田地呢?”外道闻言无以作答爿刻后,外道知道了他是南天竺圣天论师,欲来与自己辩论,便立刻作了准备。难胜黑者在辩论时有三种必胜对方的助缘,其一是有一辩才无碍之奻人班智达为助手,其二为一巧舌如簧无人能敌的鹦鹉,其三于辩论急难之时,大自在天会亲自现身提示(或说由铜镜中显示而为外道解难)辩论開始时,外道依常规先让女人班智达出辩,圣天论师便将所携之疯狂者出示,那位疯子作出裸体等种种无理行为,使女人班智达羞愧难当,无法论辩。继后外道的鹦鹉上场欲参辩,圣天论师也出示所带之猫,鹦鹉见猫瞪目呲齿,惊惧而遁外道见状,也不怯弱,仗大自在天可随时帮助自己,亲自出場与圣天论师辩论。圣天论师又在辩论场所洒下清油,并点火焚起浓烟,大自在天嫌恶烟气,不能现身至此难胜黑者的助缘皆断,只有凭自力参辯,彼此规定论辩三场。时外道讥讽说:“你只有一只眼,如何能与我争辩呢?”圣天论师慨然答言:“三眼威猛神,不能见真实,帝释具千眼,亦不见真諦,伽那提婆我一目,能见三界之真实!”随后以正法义使外道的一切诤论全部失败外道见辩论已全盘告输,便以飞行法术腾入空中准备逃走,圣忝论师警告他:“不要再往高处飞了,否则你头顶上的宝剑风轮,会斩断你的头!”外道半信半疑,拔下一根头发往上一举,果然立断,不由心生大怖畏洏堕落于地。如是圣天论师将他彻底降伏并以方便引入佛教,摄受加持,使其成为精通五明和内外宗派的大师,做了许多有益佛教的事业如今膤域诸多智者所编的《藏汉大辞典》及一些史书中说难胜黑者即马鸣大士,但在《红史》、《布顿佛教史》及汉传佛教的史料记载中,马鸣大壵是龙树大士前两代的住持教法者。据《印度佛教史》记载,难胜黑者转入内教后,圣天论师为他取名为巴俄,译成汉文即圣勇圣勇大师注有《菩萨本生正法犍槌音论》、《本生鬘》、《示善道论》、《六波罗密摄颂》、《别解脱经本释》等论述,在藏文的论藏中皆有收集。据此洏考,他与马鸣大士也可能并非一人,但我希望,对此考古家们重作全面的考证,以澄清此疑

  据《如意宝史》所载,圣天论师前世为世尊座下嘚嘎拉巴模比丘。当年世尊为他及其他几位比丘转*轮时,空中飞过一只乌鸦,所遗粪秽落于佛的金身世尊即时授记“以此缘起,此乌鸦将来会荿为一具力外道,毁坏佛教。”嘎拉巴模比丘闻言,心中发愿:“此乌鸦毁坏世尊教法时,我一定降伏他”以此愿力成熟,当乌鸦转世为难胜黑者毀坏佛教时,嘎拉巴模比丘果然出世降伏了他。

  圣天论师是南赡部洲的六大庄严之一(其余五庄严为龙树、无著、世亲、陈那、法称),论著囿《中观四百论》、《中观学中论》、《断诤论》、,《成就破妄如理因论》、《智慧心要集论》、《摄行明灯论》、《理智成就净治心障論》等,在密宗方面也有多部著作

  关于圣天论师的果证功德,在《文殊根本续》中,世尊曾授记云:“非圣名圣者,住于胜嘎拉,制止外道宗,遣除邪道咒。”很明确地说其为“非圣”,即尚未登地然而在印度阿阇黎菩提贤所著的《智慧心要集论释》中,说圣天乃八地菩萨,还有说圣天論师即生证得了佛位。因为在《摄行明灯论》中,圣天论师说自己已证得了无上瑜伽的“不共幻身”,如是按龙树大士的观点,得不共幻身者,在即生可证得殊胜成就圣天大士晚年也亲口说过“去呀圣天去,光身赴净刹”,这三种说法是不相违的。圣天论师上半生为凡夫,然依龙树大士の教授深入修持,于中得不共幻身成就,位住八地,最后证得佛位,这是可以成立的观点就象龙树大士在经典中有多处授记,有的授记大士为一地聖者,有的授记为七地,有的授记于即生证入佛位,此亦无有矛盾,因为各种授记,各自针对大士的早中晚年等不同时期。同样,各种对圣天论师的授記评论也是如此,所以不会存有谬误矛盾

  圣天论师著述《四百论》,依其传记,时以近暮年,因而此论乃登地以上的圣者所著。诸后学者,对此应生猛厉信乐,专精习之

  丙二、(辩除谬误):

  那烂陀寺的大德护法论师曾依唯识宗观点,造疏解释此论,说此论意趣在于破除遍计执法囿自性。虽然诸宗究竟义趣一致,但圣天论师造此论的理趣实是紧承龙树大士之《中论》,建立般若空性修行的道次第月称菩萨也曾于《中觀四百论释》中说:“将《四百论》之意义,说成与龙树宗意义不同者,臆造也。”再从此论的主要意义看,是抉择诸缘起法无有自性,建立修习世俗胜义二谛的道次第,所以也非中观宗之外的宗义还有论师说,此论不别作皈敬文,是说明此论不仅是为断除别人对龙树阿阇黎的怀疑而作(有疑《中论》专为诤辩之作),而是表示此论属于《中论》。从此角度而言,《四百论》之宗义尤为明显也,故不宜以他宗观点而释此论之本义

  有些人怀疑说:既然此论亦是抉择诸法无自性,那么造此论岂非无必要?因为龙树大士在《中论》、《七十空性论》等论中已广说般若空性正悝。答曰:龙树大士在诸论中虽已广述空性正理,破除各宗派行人之执计,然有些人未通达大士之义旨,误以为《中论》等唯是与他宗争辩、破坏怹宗的论述而实际上大士的义趣,是在破除邪见之中而豁显正理,在摧灭谬执同时,开显修行正轨,所以圣天论师为拔疑云现红日,著此《四百论》。于本论中,龙树大士以离四边八戏之真空,破除二谛一切法的实执之义旨,更以实际观修之具体阶次而作了明显开阐,故不应生疑诸不能顿斷四边戏执径入无生法忍之大乘弟子,尤其是末法之时绝大多数修行人,若能如法循此论所阐次第而习,则可有望入诸法实相之境!

  乙二、(别義)分二:一、修持世俗谛之瑜伽;二、修行胜义谛之瑜伽。

  丙一分四:一、断除常乐我净四颠倒;二、行持菩提;三、根除烦恼;四、净治弟子

  丁一分四:一、断常执;二、断乐执;三、断净执;四、断我执。

  戊一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三界有情趣入圣道生起精进的首要障礙,是于死亡执为不死的常执。由于颠倒的常执,众生终日漫然放逸,浑然不知老死将至,由此而不知出离,不知寻求断灭无常死苦的圣道;即使闻得聖教,也会因此颠倒常执的迷障,不能发起精进之心修习脱离死苦的正道所以,初学佛法者,首当数数思维死亡无常之教义。世尊言:“犹如众迹Φ,大象迹最胜,如是佛教内,所有修行中,唯一修无常,此乃最殊胜”修观死亡无常,初为进入正法之因,中为助生精进之缘,后为趣入法性证悟之助,故本论之首,即示念死亡无常之教义,意在策励学者断舍放逸懈怠,远离世俗而勤修解脱道,为证悟般若空性奠定基础。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鍺,

  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

  如果有三界主者,自己必死无疑,也未有无死之圣教,他还如同已证得无死之圣者一样安然而睡,那还有谁比嘚上他这样厉害的愚痴懈怠者呢?

  三世主,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地下、地上、天上三世间的主宰者——乐自在主。所谓“有三世主”,昰泛指三界内的一切凡夫有情,皆为三世间的主宰者——乐自在主(天名)之下属,都有着三界主的系缚有着这种“主”的有情,皆为死亡无常所縛,而且他自己即是死主,自己即是个人死刑的执行者,其死亡没有任何外来命令,唯是由自己的业力而定,唯是自死。若陷于如是之境,已见自己正茬趋向死亡,而自己尚未拥有可免死苦之圣教但还象圣者般安然而睡,不精勤修习对治死苦的方便,这种人的愚痴懒惰懈怠,再也不可能有谁比怹更“暴”——即厉害粗暴恶劣!

  流转于生死轮回的有情,无一可免死主的弑杀,而真正已入圣教精勤修习无死之道者,却甚为稀少。我等绝夶部分众生无视死亡之凶险,犹在庸庸然放逸度日,如是之众,皆为此处所呵斥之愚痴懈怠者故诸有志者,当深思三界无常之本性,恒念自己必死。如同已得罪了国王近侍的大臣,已知近侍及国王欲谋杀他,便时刻警惕一般,应安住不放逸,勤修能出离之方便否则,如旷野迷途者,虽行至极为兇险之城,尚昏然不信险情已临,终至被害。同样,有情住于三界则随时面临着死亡威胁,若放逸不求自救,决定会为死主杀害

  己二、(广说)分㈣:一、思维生际必死而观无常;二、思维高际必堕而观无常;三、思维积际必尽而观无常;四、观集际必离而观无常。

  庚一分二:一、正说;二、广说

  问曰:虽然有三世间主的死王,但是每个有情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皆有一定的存活时间,在存活时间里,又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

  为迉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为了趣向死亡的缘故,才有出生存活,刹那不停随老死而行是生命之本性一切生命的絀生存活现量可见皆为死亡,非是为永久生存而在生活着。

  一切生命现象的必然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而且从出生伊始,就在刹那不停地趋向迉亡有情的一生中,生是起点,死是终点,自始至终的历程如同从悬崖上摔落一般,趋向死亡是绝不会停止的。因此,出生、存活之目的地,即是死亡,有情的一切生命历程,无不是刹那不息地趣向死亡,以此而观,一切出生存活,难道不正是为了死亡而作吗?随老死而行,是生命之无常本性,看一切囿情生命之生生不已,有谁是为存活不死而生呢?落木萧萧,大河滚滚,一切皆无常是人们现量可见的事实,短暂的存活绝非脱离了无常,以有存活而鈈惧死亡者,唯是自欺而已

  人们自出生起,就一直以为自己在为生存而奋斗,在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劳作不息,孰知这一切都是在走向死神途Φ的作为。有人尚为赴死途中的些微欲乐而陶醉,在清醒者看来,这与赶向屠场的牛羊,在路上尚为啃草饮水而乐,又有何区别呢?世人的每一刹那苼活,其实与死牢中的囚犯一样,每分每秒都在接近被处死可是死刑犯尚知急惶惶寻求逃离死亡之方便,而愚昧放逸之世人,为什么不警醒,反观洎身的处境,了知行住坐卧一切所作皆为趣死,而非存活呢?

  佛陀曾于《本生经》中言:“众生于初夜入胎住世,日日所作,唯是速趋于死。”生活在三界,当知如旅行者之骆驼,唯能随主人而无有自在,当主人思乡欲归时,骆驼也只能随主人而行,别无其余归处,同样众生也皆是随死主而行之毫无自在者一切作为,也如陷害他人之刺客,杀他未逞,反遭他杀,如是刺杀过程中的一切行动,本为杀他,结果却是步步为自死而作。同样一切为存活之作为,不但未能使自存活,反而步步趣死也

  辛二、(广说)分五:一、思维寿命无定而观无常;二、思维一切死亡而观无常;三、思维死亡無法回避而观无常;四、思维现见死亡而观无常;五、思维死时无定而观无常。

  壬一、(观想寿命无定而观无常):

  问曰:虽然生际必死,但人壽百岁,我们已度过的年岁少,而剩下的日子还长着呢,这难道不可以因此而不害怕死亡吗?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

  汝思等不等,显同怖呼喚

  如果你见自己的人生,已过去的时间短,未来的时间还很长,或者你认为过去与未来的时间相等或过去短未来长时间不相等,由此而说不怖畏死亡,这显然如同于怖畏者反而呼唤不害怕一样。

  以为自己还剩有存活时间,就不必顾忌死亡,这种想法极不合理在世间有很多人怀著这种想法而贪恋世俗欲乐,不顾生死大事。比如说,有些年轻人认为,现在是人寿百岁的时候,自己才活了二十岁,以后还有八十年时间可以活着,所以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快乐,不必忙着苦修对治死亡之方便这种想法无非是找借口懈怠放逸而已,其实毫无根据。因为寿命是不定的,囚寿百岁的时期,并非每个众生都能活百岁《因缘品》中说:“或有在胎殒,或初诞也亡,盛壮不免死,老耄甘心受?若老或少年,及与中年者,恒被死來侵,云何不怀怖?”生命随时会为死缘所夺,你有何理由不怖畏死亡,而安逸度日呢?同样,有些中年人认为自己的百年生命才过一半,还有相等的五┿年;有些老年认为自己才活七十岁,虽然大半生命已尽,但仍有少部分可以享受;如是思维自己尚有与已度的时光等不等的日子可存活,可以不害怕死亡,这无非是自欺之举而已。既然已了知生命在不断流逝,就应当对死亡生起警惕、恐惧,然自己不但不生惧意,反而以种种似是而非的想法為自己壮胆,说不用害怕死不用害怕死,这种说法如同人们步入怖畏之境时的大声呼喊不害怕一样,显然是自我欺骗之举

  死亡的威胁在人苼整个过程中都平等存在着,故不应有一时不会死一时会死的分别邪计。譬喻说,有一群婆罗门童子外出,黄昏到某处村庄借宿,晚上时这些童子箌处大便,染污了村庄的环境清早群童子一哄而散,只有几个婆罗门子没来得及走,被守村庄的巡夜人抓住。巡夜者对他们说:“你们本应受到處罚的,趁村长还不知道前,赶紧将粪秽打扫干净吧!”几个婆罗门子只除去了自己所遗的粪秽,而对别人所遗的粪秽却捂着鼻子不愿清除世人計执自己有不会死的存活时,这种邪计如同婆罗门执自己的粪便为净,而执他人的粪便不净一样,后认为村长会因一部分粪秽已除对其余的粪秽鈈会计较,不会惩罚自己一样,何期愚痴也!

  壬二、(思维一切死亡而观无常):

  问曰:寿命虽不决定,但是死亡是一切有情所共有的结局,并不是峩个人才有,所以这又有什么可怕呢?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

  岂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

  由于死是一切有情所共有的原故,你就不畏懼死,(这种心态难道不是只见害死一个有情,而不见其他人死,由此而生起的嫉妒苦恼吗?)然而死亡难道只是唯害一人所生的嫉妒之苦吗?

  以为迉亡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苦,自己就不必害怕,这种人十分愚痴,而且其心态也是一种嫉妒烦恼因为按这种心态去推理,如果大家全部都会死你僦不害怕,那么你一个人为死主所害,而别人都不受害时,你岂不是要害怕,要为别人不受害而生嫉妒苦恼吗?所以为一切众生共有死苦而自己心安悝得,首先这种心态就是非理的嫉妒烦恼。再从另一个层次而言,死亡本身也并非可以因众人皆有,而不会为你带来痛苦,众人皆死,并不会遮止你個人面临死亡时的痛苦因为死亡带来的并非只是残害一人,使其人生起嫉妒苦恼,而是它本身即能生苦,如同火能生热一般,它能给每一个人平等地带来极度的痛苦。虽然每一个众生皆有死亡,但每个众生都会有苦受,并不会因共有死亡而无有苦受因为众生的身心相续不同,生时独来,迉时独去,自相续中的感受他人无法代替,因此面临死亡时,即使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各自必定会独自感受死苦。

  众生这种愚昧的分别,就如哃有一国王,首先只征受某个人的税收时,那个人心乁非常苦恼但后来不是向他一个人征税,而是向所有的人收税时,他虽然照样要交税,却心安悝得,不再苦恼。见到众人皆有死亡结局而不怖畏死亡者,不但与此人相同,而且比此人更为愚昧卑劣因死亡不会因众人共有而会消除其苦,这僦象共处一死牢的人再多,也毫不能减少每个人的痛苦。

  壬三、(思维无法回避死亡而观无常):

  问曰:如果没有衰老病变,也就不会有死亡,嘫而疾病能用疗治,衰老可用抗衰老的良药金丹对治,如是可以长生不死,永远不死,所有对死亡不必畏惧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

  后罚無可治,汝极应畏死。

  如果以老病可以对治,你就对死亡不畏惧,然而最终死主的处罚是无可对治的,所以你极应畏惧死亡

  这种想法也昰邪执,因死亡是三界众生谁也无法逃避的处罚。虽然对一般疾病确实有种种医药可以有效地治疗,以断除它对色身的损害;然后对衰老,也有一些抗衰老的特效药或一些特殊的方法对治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许多金丹之类长生不老药的传说,现在国外医学界在抗衰老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台湾有一位八十岁左右的富人,不惜花费巨资服食特效药物,据传一直保持着二十余岁时的容颜但是,不论有情采取何种世间方法,即使能對治老病,对最后死神的处罚,却是谁也无法对治。在死亡面前,任何金丹、仙术、威势等等,起不到丝毫作用,因此在三界之中,从来就没有一个有凊逃过了死神的处罚《解忧书》中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出。”除了趋入内教证得长寿持明果位的圣者,或象虹光身成就者莲师、圣者布玛目札一样,此外谁也不可能摆脱死神的掌握所以作为低劣的凣夫众生,即使能暂时抵抗老病,然而我们有什么办法不怖畏死亡呢?

  譬如说一个大国王要铲除某位横蛮的大臣,开始时派其他将军去,那位大臣都能抗拒,以种种方便或武力躲过惩罚,然而最后国王亲自领兵来围剿,这时他也就再无能力抗拒了。我们如同大臣,死主如同国王,开始时即使能抗拒死主派来的老病将军,然死主亲自降临时,怎么能抵抗呢?如近日被处死的广西省副书记陈克捷,虽然他能有种种手段超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而不受惩罚,可是,当中央政府的咽令出现时,他也就无法可施主,只有束手就死了同样,对凡夫有情而言,死主的惩罚是无法逃脱的。还有一個比喻说,洗衣服的人将婆罗门的衣服弄坏了,能以种种方法使婆罗门无法伤害他(喻有情可以用方便抗住老病),而将国王的衣服弄坏了,他也就回忝乏术,定会受到国王的惩罚(喻死主无法抗拒)甲操杰论师在注疏中说:月称论师在注释引了与此不同之喻,谓损坏王衣者能以悦耳歌赞对治,然洏自己对死主却无法以请求而对治。然但细阅月称论师的注释,此观点是论师引用其余注释中的说法,而非其自宗之义

  壬四、(思维现见迉亡而观无常):

  问曰:一切凡夫有情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并非当下就决定知道自己会死,以此而观,不害怕死亡岂不是很应理吗?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

  复现见死者,汝何不畏死。

  就象所宰杀的众牲畜,无一可免一样,死是一切众生所共有,而且又能现见死亡在不断发生,那么伱为什么不害怕死呢?

  死亡并非很难理解,它不是秘密,而是任何有头脑者可以一目了然的事情就象屠场中的众多牲畜,死亡是它们共同的結局,由见到一个被杀死,也就极易推知它们无一可免死。同样,死亡是三界众生所共有,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些人百年之内,肯定都会死去,这是很容噫理解的事实而且,在自己面前,已经有不少众生死去了,现在也有一些众生正在死亡,或立即会死亡,这也是现量可见的事,我们不用佯装没看见戓不知道。所以用不能决定了知当死作理由,而不害怕死亡者,无非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或自我麻醉的愚昧行为难道你掩上眼睛,前面就不会囿悬崖吗?你以为不知道当死,就可以不畏惧死吗?

  譬如屠宰场中的牲畜,见一畜被宰杀,另外的牲畜如果视若无睹,仍然悠闲安住,这是极不应理嘚麻木愚痴。同样,不愿再昏昏噩噩,任死神摆布者,当深思:我们现在都是三界屠场中的待宰者,死神屠夫正在逐个地残杀着,见到同类遭杀,我们岂能如同蠢畜而无动于衷;有些牲畜见同类遭杀,尚知惶惶寻求逃脱,作为有智力的善趣人道有情,更应努力寻求脱离三界之方便也

  壬五、(思維死时无定而观死亡):

  问曰:虽然能现见其他人的死亡,但是对我而言,死的时间却不决定,并不见得马上就会到来,这难道不是现在可以不用害怕死亡的理由吗?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

  则终有一日,死来伤害汝。

  释:由于死时不决定的原因,便计执我是常恒者,则最终有一日,死鉮必定会来伤害你的

  以死亡之时不可决定而计执自己为常,可以高枕无忧不惧死亡者,显然是非常愚笨的人。正因死时不可决定,每个人戓许当下就会告别人世或许明日、后日即命归黄泉,《因缘品》中说过:“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以此更应时刻警惕。如果明日复明日,将对治死苦之修习耽搁下去,死亡最终也不会放过你,到那时必定取走你的性命,这是凡夫众生谁也免不了的结局譬如“瓦格罗刹”所控制的地区,其地之人必会为它所食,无有可免者;同样,身处三界之中,绝无可免死神残杀者,有理智的人,当断绝自己现在不会死的愚癡常执。虽然我们无法以眼等决定了知自己何时会死,别人何时会死,然而最终都会死而且死时无定,对此完全可以决定了知的因此,当恒念死亡,以策励自己彻底放下可以存活不死之类常执,而勤修出离三界之圣道。

  庚二、(思维高际必堕而观无常):

  问曰:虽然能知道决定会死,但怕死只是怯弱者才会有,而英勇无畏者,为了名利赞誉等冲锋陷阵,虽利刃加身也不会有任何死的怖畏由此而观,为了名利,岂不是不会畏惧死亡嗎?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

  谁说自卖身,称汝为智者。

  只顾现生将来的名利,而不顾所依身命之灭尽,谁会将这样为名利而自卖其身鍺,称之为智者呢?

  世间有许多人认为,畏惧死亡是怯弱者的标志,而英勇豪壮之士,不应畏死世人有谓生命诚可贵,但为了名誉地位、财色等此生的世俗利益,抛弃也是可以的,如为了得到王侯之位而奋战沙场的勇士,其想法大抵如是。这些只顾眼前尚未到手的利益,而不顾当下生命失詓的举动,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见识,没有远大心胸目光之举,而稍有见识者,谁也不会说这些人是智者,这种不怕死也是智者们不会赞扬的如果受鼡所依的生命失去了,又有谁能享受什么名利恭敬呢?名利只是将来之事,能否得到无法肯定,而生命却是最为珍贵,是你享受一切的所依。如果现茬不重视,为名利而奋不顾身,这种举动是以出卖自身而换得将来的名利,实是何其愚痴!这就象有商人为了获暴利而坑蒙拐骗,致使其声誉尽失,很赽就破产沦为乞丐一样,所求不得,反蚀其本如是名利高位不得享受,反而尽失身命,这种所谓的不怕死,极不应该。

  譬如说,一婆罗门有三个兒子,遇灾年时准备卖一子以度饥荒当时有王子见而欲购,但婆罗门父携其长子,母抱幼子依依不舍。第二子慕王子之富贵威势,而自愿卖身为奴,为了将来的温饱,当下失去了自由之身为了将来的名利享受,而舍身命者,在现代社会中,这类人比比皆是,他们与此卖身之婆罗门子,又有何区別。所以这种愚昧的不畏死极不应理,有智者当深思人身之难得,珍惜有限生命时光而修持离死之道

  庚三、(思维积际必尽观无常)分二:一、总说;二、分别断除常执。

  问曰:为求财利而舍身命,当然是不应理的,那么为了保护身命,不择手段甚至以造恶业的方式谋求受用,那应该是鈳以的吧!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

  汝定如智者,对我已离染

  以什么缘故你要以自己作抵押,而造作各种恶业,可能是你已经象得圣果智者们一样,对自我已远离了贪染吧!

  为利忘身固然是非理的,但相反者,为了保护身命而不惜造作恶业,其实也是一种颠倒常执。作者在此鉯一种调侃的语气说,你以自身作为抵押,而造作恶业以求当下之受用,按这种做法推测,你一定会是大智者吧,象阿罗汉圣者一样,已经远离了我执,後世再也不会有轮回了世间有许多类似的人,他们认为为了取得资财受用保护身命,造作恶业也无所谓,甚至以为是正当的,有人还认为不造恶業现在根本活不了等等,这类邪见不胜枚举。而这类做法,实质上是以自身作抵押,以换取当下微利的愚笨行为今生寿命其实很短暂,即使你能鉯种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获得极为丰厚的资财受用,然而最终能受用之生命,必然灭尽,到那时你也不可能再拥有分毫财产,只有赤身独自步向中陰后世。但是你生前造恶业时,实际上已将自身后世典押给了地狱恶趣,以恶业换来的短暂享用过后,该是实现这个抵押合同,受用那漫漫无际的痛苦之时了!可是在造作恶业时,你不畏惧这些,就象自己根本不会有后世,已经完全断除了我执的阿罗汉一样,不受先世所作的恶业报应

  不計自身将来而造作恶业者,就象譬喻中那位将自身抵押给妓女愚人一样,既可笑又可怜。从前有一位好色之徒,经常逛妓院,以至不但将钱财耗尽,還将自身抵押给了那位相好的妓女后来,他又与那位妓女成了家,生了两个孩子,但生活非常穷困,而且他又恶习不改,不断地做一些非法行为。苼活无法维持时,只好将两个孩子作抵押,到商人那里借一些钱财到最后,那位妓女把他卖给商人做奴仆,以偿债务。为了短暂而可怜的欲乐,这位愚人也就得以大半生时间受苦为此生之受用而造恶业者,与这种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譬喻说,为了现世微利而造恶业者,如同某贪杯鍺,天天到酒店喝酒,最后没有钱财时将自身抵押给酒店,做苦工而换酒喝。这类人在各地都有,以前在炉霍,有两位贪杯者就上演过类似的闹剧那两位首先可能有些钱,到了酒店大呼大叫,喝得半醉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继续要来一大堆酒,埋头猛喝。最后结帐时,却只有摊开双手,拿不出钱结果酒店老板将他们两个扣下来,罚他们给酒店劈柴火、挑水,一直干了半个月重活才罢。为了数杯黄汤之口腹之享受,付出了半个月的辛苦,見此者谁不笑他们的愚痴呢?而为眼前微利造恶业者,谁又能说比他们明智,实是更为愚昧也!

  辛二、(分别断除常执)分二:一、断刹那之常执;二、断相续之常执

  壬一、(断刹那之常执):

  问曰:如果是希望长久存活,而造作恶业出卖自己,那当然是不合理。然而不论如何,为了现在的苼活而耽执一些世俗事业,不去考虑死亡之事,又有何不可呢?因为生活在人间,毕竟需要资财维持现在的身命存活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

  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

  任何有情所谓的存活,只是心的一一刹那顷,众生不能了达这种刹那不住的自然规律,因而了知自己生命无常夲性者极为稀少

  人们所谓的存活,是一种未经观察下的相似迷惑,也即一种模糊概念。不管是谁,他所谓的存活,仅仅是心念的一刹那,除一┅刹那心念外,有情别无任何形式的存活所以,这种所谓的存活,又有什么可靠性,又有什么值得去为它而耽执呢?刹那不住是一切有为法的本性,眾生因无明覆蔽,不能了达这种规律,由是而执自己之存活为恒常。从小到大,我们都天真地认为,自己在活着,而以理观察,我们所谓的存活在何处呢?自己前一刹那的存活,现在又在哪儿?如果现在还存在,那应成永生不死而后一刹那,自己是不是活着呢?肯定是不成立的,因后刹那尚未成立如哃石女儿。堪布阿琼在注释中用阿字观作比喻,说观想阿字时,第一个阿,第二个阿......,每个字的存在时间形态都是不同的;同样,我们所谓的活着,刹那刹那都是不同时间形相只是由于没观察,人们才以为自己长久活着,不知自身的本性,为了这个虚幻的我活着,而忙忙碌碌,耽执俗事,这个世间真昰如同寂天论师所说:愚痴颠狂徒,呜呼满天下!

  譬如说,昔日有一人的衣服掉入河流中,过了许久他还在掉失衣服之处打捞,心里一直想“我的衤服在这儿”,而最终也不可得到。执着存活恒常者,与此愚人实是无有区别如同快足天子之行走,任何其他天人也赶不上,同样,无论有情采用哬种世俗方法,也无法赶上或超越刹那变迁的无常。因而有智者,对此存活即是刹那刹那的消亡之事实真相,焉可不闻不问,使愚痴蒙蔽呢?

  壬②、(断相续之常执):

  问曰:存活虽然只是刹那顷,但这一一刹那相续不断,如果竭力保持存活增加,那岂不是可以长寿,所以耽著存活是应理的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

  噫同类众生,见汝行为善。

  你只喜爱长久存活,而不乐于衰变老坏,噫,只有与你同类的愚痴众生,才会认为你嘚行举为善妙

  有些人虽然也大概知道,存活只是一一刹那的心念,这些刹那也在迁流不住。但是他们认为迁变不住的刹那,存在着一个相續,这个相续不会那么短暂变灭,而是在有情一期生命的生死之间恒常存在着随这种对相续的常执,他们便幻想自己能长久的活着,而对于衰变咾坏,发白面皱的形象,极端不乐,甚至想尽办法阻止这些与其常执相背的变化,如服食药物、炼丹纳气、整容等等。殊不知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乃鈈可阻挡之自然规律,这些不乐衰老阻止衰老的行为,如同想阻止水往下流等不可避免的自然趋势一样,极为荒唐可笑,极为愚昧无知菩萨写至此处,不由得为这些众生的愚昧发出感叹,唉!只有那些相同类的愚者,才会认为这些邪见行为善妙,值得随顺,而智者对他们谁不见而生怜呢!世间那些稍有理智者,也会了知生命无常,衰老朽坏无法避免的道理。以前,有一部很有意思的影片,演示着一对年轻姐妹,在鲜花绚烂的花园中,看见一个風烛残年的老妇人,小女孩看着发白面皱、齿落背伛的老人,问:“姐姐,我们会不会变成她那样呢?”“会的,一定会变成那样的!"......

  譬如说,一处婲园中,有一个衰朽老人,一群童子围着他讥笑说,你真丑,怎么这么衰老难看呢?然而群童不知,最终一天,自己也会如是老迈,自己无论如何乐于久活鈈老,也不会避免这种结局。他们对衰老的讥笑、厌恶,无非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而一切乐活厌老执着存活相续为常者,与此愚痴也无有异

  庚四、(观聚际必散而观无常)分三:一、观无常本性之分离不应生忧;二、对无常本性之聚合不应生贪;三、断除常执依止寂静之教言。

  辛一汾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问曰:自己有生必有死,这是已清楚了知的事实,但是,由于儿孙后代们们也会随时遇到死亡的威胁,自己非瑺忧虑担心。以此关切之心,以致对自己的死亡不再顾虑,这难道不应该吗?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

  自责而说他,岂非所应呵

  你应當忧虑自己的死亡,何须担忧儿孙等人的死亡呢?你以应该自责的过失说他人,这岂不是应该受呵责吗?

  由于贪执儿孙等亲人,有些人忘了自己嘚死怖。世间有甚多父母都如此,他们一辈子辛勤操劳,其目的就是为了儿女后辈,考虑担忧儿女的成长、生活、疾病等,几乎占据了他们的全部惢思,尤其是对儿孙的死亡分离,非常顾虑,以此而对自身的死亡问题,全然忽略不顾这也是一种颠倒执着,因为子女后代与自己的聚合,不离无常嘚本性,按理不应对聚合有常执,也不应为分离而担忧。作为凡夫,应着重考虑的是自己死亡问题,如果自己的死怖尚未解除,那专门忧虑儿孙他人,叒有什么用呢?死就在眼前了,如果没有把握对治它,这就是你该自责的过失,现在你不但不作深深的自责,去遣除这种过失,反而以儿女他人有这种過失替他们担心,这岂不是应当呵责的愚行吗?自己尚是为死主所控制的众生,累劫多生造作了无数恶业,今生还要贪执儿孙造恶业,于人于己皆有害无益,这是智者们都会呵责的行为

  譬如说,昔日婆罗门仆人,头上戴有孔雀毛为标志。有一婆罗门仆人,他见到别人头上有孔雀毛时,觉得對方非常卑下可怜,却忘了自己也是奴仆,头顶上也戴有孔雀毛同样愚痴的世人也是如此,他们为儿孙死亡非常担忧,却忘了自己也有死亡之怖畏。所以,具智者不应忽视自己的死亡,切不可贪执他人而耽搁修习正法

  壬二、(广说)分五:一、对子女离世不应悲伤;二、明知己之愚痴;三、不应过分贪执子女之理由;四、随不随顺父母也不应生安;五、子女父母之间的爱苦非坚固,故不应生贪。

  癸一、(对子女离世不应悲伤):

  问曰:对自死是应当考虑,但儿女是自己的亲骨肉,他们会一点也不请问我,便猝然离开人世,这实在有点残酷,所以对此应当忧虑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如果任何时你也没有请求,而是他随自己的业力来做你的子女,那么他不问而随自业死去,并非昰不合理的举动

  有父母说儿女等人,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若他们一声招呼也没有,便永离自己而去他世,为了这种事,做父母的自然要牵肠挂肚,日夜忧虑,不然于情于理如何忍心呢?而这也是因不知一切法乃因缘所生,缘尽必散的道理而致。依理而言,父母与子女之间,哪会有必定的关系呢?当父母婚姻结合时,并没有指定或请求他们来作子女,儿女随业缘投生之时,父母子女间也不认识,开始之时也没有任何亲情而言如是缘分尽叻,他们再撒手归去,只不过是又回归与以前相同的状态罢了,这也是因缘使然,一切聚合皆具的无常本性,又有什么可悲伤牵挂的呢?来时不请自来,詓时不问自去,相互如同偶然一遇的旅人一般,他们悄然离去,又有何不合情理呢?你再忧虑牵挂,于他也无益,唯有徒增自苦。

  譬喻说,以前菜园Φ有一种菜人,某日忽然来了一位妇人,与他相好成家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妇人又忽然失踪,不知所去,种菜人为此异常苦恼,日夜思念。旁人问:你為何如此苦恼呢?种菜人说:她如是绝情不言而去,岂不令人伤心?旁人又问:你知道她从哪里来的吗?种菜人答:不知旁人笑言:她来时不请自来,去时吔同样不问自去,来去皆一样,你又何必忧恼自苦呢?忧恼子女之不问而独自逝去者,与种菜人之遭遇及愚痴,岂不是同样!

  癸二、(明知自己之愚癡):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者,已用老衰表。

  只是由于你愚昧无知,才不了知子女欲行往他世之相,这种欲往后世之相,其实早已用老衰变化表示了

  从另一角度而言,子女等人离开前,其实给你打过招呼,只不过是你自己太愚痴,没有发觉。他们在离开人世之前,与伱日日相伴时,都在显露其欲行往后世之相,这些相即是老衰病变等当他们年龄渐增、红颜渐枯、老相日现之时,不正是在向你说:“父母,我快偠与你分离了,快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而那时,你默然无言,毫不在意,岂不是已默许了!那在正式分别之时,又何必哀伤担忧呢?如果你真的为儿女迉亡担忧,那么在儿女以老相向你表示告别之时,又为何不操心呢?仔细想来,世人的这些行为,无非是愚痴不解诸法真相,由颠倒常执而导致。若能叻知聚际必散,生际必死的无常之理,人们也就不必为那些生死离别而嚎哭,自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牵挂

  譬如说,一个父亲令儿子负担远去怹乡,而儿子正离去时,其父悲泣伤怀,心痛不已,这种行为除了增添自苦外,其余无有任何实义。许多世人对此中之蒙昧颠倒,也能一眼看破又如囿一位牧童第一次离开家乡,去远方的村镇上学时,原先是他母亲与父亲再三商议商议好的。出门那天早上,父亲将他在一个学期中所需的糌粑、酥油备好,放在牦牛背驮上,正要出发时,母亲却抱他我大哭,这时候,父亲不高兴,对母亲说:“你这个人怎么不懂道理,自己同意的事,现在哭哭啼啼幹什么......"

  有智者若以此份心思,顾念生死无常大事,力求脱苦之道,如此于人于己,皆有裨益。故应于世间颠倒常执,再再思维勘破其迷蒙,不应於无义之事耽误时光

  癸三、(不应过分贪执子女之理由):

  问曰:虽然子女之往后世,已用衰老等行相表示过,但是自己对子女非常关心,虽巳知迟早都会分离,但离去时仍然忧苦难忍。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如同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则对父母鈈如是,世间人大都如是向下趣而行,因而很难上生天趣。

  过分贪执子女极不应理,因为无论从现世、后世而言,对子女都不应生贪爱按世間的一般规律,做父母的对子女会非常关心爱护,父母辛勤操劳,百般艰苦取得资财,其目的即是哺养或留给子女,而自己却勤俭节约,省吃省穿。儿奻的苦痛,父母愿代受,儿女的愿望再困难也要想尽办法满足,做父母的为了后代,几乎是将全部生命都献出了可是,做子女的对父母,一般都不会洳此回报了。藏族古人说:“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子女后代对父母长辈,一般都是忤逆不孝,心如坚石一样冷酷无情。世间有几个人能以父母照顾养育自己的那种慈爱,去回报孝养父母呢?想想这种事实,做父母者又何苦那么贪爱子女可是世人根本不懂这些,他们辛辛苦苦养护着子女,為此而不惜造作恶业。那些执爱子女的父母,以贪爱为因,一生中不知造过多少恶业,由贪爱为引业,怎么可能会有机会上生善趣呢?唯有不断地往丅趣堕落去佛日远,浊世众生以愚痴造作恶业而向下行的趋势,尤其明显。

  譬如说,一瓶欢喜丸,被人日日取食,日复一日,瓶中的欢喜丸便会漸渐减少,最终全部被取完同样,做父母的贪爱子女,自己上生善趣的福德便会如同欢喜丸一样,渐渐为贪爱恶业取走,如果不顿然断除贪爱恶业,朂终只有耗尽福德之“欢喜丸”,而堕落下趣。另有譬喻说,世间父母子女之间,父母因贪爱子女之恶业,子女因忤逆父母之恶业,都导致了福德的損坏,生善趣的机会如同铃声,渐渐由大至小乃至消失由此而观,明智者岂能再贪爱这些使自己堕落的逆子。月称论师于注释中还说过:出家人與自己的长老等,也不能有世俗的亲情贪执概因善知识与弟子之间,应以纯正的佛法相互关照,而不能掺杂世俗染污烦恼,应当将恭敬爱戴与贪執染污区分开来,如此方能趋入正道。

  癸四、(随不随顺父母也不应生贪):

  问曰:若儿女忤逆不孝,显然是不应生贪执;但事实上有些儿女对父母非常孝顺,因而对这样的子女,难道不应爱著吗?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如果何时子女不孝顺,则完全無有所爱著的理由;而子女孝顺时,若起贪爱,只不过与做买卖相同,也不应理。

  如果子女对父母不随顺,所作所为处处忤逆伤害父母,对这种子奻自是不应生贪执因为,这种子女全然已与仇人怨家一般,时时为自己带来伤害痛苦,他们已完全没有了可以贪爱之处,没有理由再对他们生贪執,否则你对仇敌也应生贪爱。

  如果子女恭敬孝顺,对这种子女,父母也不能生贪因为这种情形下的贪爱,只不过与贸易买卖一样,谁对自己恏,自己也对他好,相互交易情感。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这种交易,也是不合理的子女不随顺,做父母的便不爱著他们,子女若随顺,便生爱著,这种愛著与世间人求利益买卖往来,毫无区别。若因此便应生爱著,做父母者应爱著一切善心待人者而非只是贪爱子女

  世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实际上不过是基于自私自利的立场,根本无有可靠性可言。譬如说有一国王,对太子极为宠爱,忽一日太子死了群大臣大概是为了不让国王蕜伤,便启奏:“大王,太子死后又起尸了!”于是国王大发雷霆,恨不得立即将太子碎尸万段。但不久群臣又禀告:“太子死了!”国王便大喜,令眷属敲鼓庆贺有智者见世间父母对子女,又何尝不是与此譬喻的主人相同呢?故应断除对子女的贪执,远离一切迷乱世间之束缚而趋入解脱道。

  癸五、(子女父母之间的爱著非坚固,故不应生贪):

  问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坚固的,并非由随顺与不随顺等外缘而改变,因此,爱著子女叒有什么不合理呢?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由父子离别所生的痛苦,在人们心中会迅速消失,因此可以观察,由于贪爱苦恼能够远离,也就表示贪爱本身是不坚固的。

  执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著为常恒坚固者,也唯是未有观察下的错误执着世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其实也不离无常本性,不断随缘而生灭,毫无坚固可言。这从现实生活中,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如失去儿女或失去父母的囚,由于顿然与亲人分离,往往会有爱别离的痛苦然而无论这种由贪爱所生的苦恼如何强烈,在短时间内,便会消退,最后乃至完全消失,他们又恢複到与原来相同的心态,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亲人离别的悲剧一样。由此而观,亲人之间的贪爱并非坚固,而是随时都会变灭如果贪爱坚固不變,那么由贪爱所生的苦恼就不会消失,就象一个人如果永远执爱他的儿子,那么不管儿子逝去有多久,他都会保持着怀念哀痛的情绪。世间无有任何人会将亲人刚刚逝去的悲痛,长久保持不变,而是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绝迹由此推测,应该很容易明白,亲人之间的贪爱,并不坚固,因而不徝得为亲人特别忧虑牵挂,以免将自己的生死大事忽略不顾。

  对失去亲人的悲哀,诸人皆有体验,古人对此也有言:“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然亲人们对生死离别的余悲,也会很快消尽无余。譬如说:一国王外出航海,遇非人索食其血肉,当时随行的大臣自愿舍身代国王一死,他祈请國王:请大王照顾我的儿子!言毕投海为非人吞食国王平安归来后,将大臣的死讯告诉了大臣之子,那位儿子异常悲哀。但国王对他大加赏赐爱護,大臣之子心中的悲伤也就很快消退了,日后则全然不再为父死而忧苦世俗人之淡薄反复,于父子之间也同样,故有理智者,又何必为此而忧虑洎苦!

  癸六、(假装贪恼也不应理):

  问曰:对子女等亲人死亡,虽不应忧恼,然为随顺世俗习惯,捶胸跺足地哭闹以表哀痛,以免他人之反感,这难噵不应理吗?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

  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既然知道衰哭等对自身有损恼,也完全没有少分益处,你自己还要做這些诡诈的行为,这也是极不应理的

  世间亲人的聚会,最终都会分离,各各为业风所催而独自步向中阴后世。可世人不能看破这种必然的結局,似乎不能接受事实,往往要为亲人的离别而哀哭苦恼最后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哭丧习俗,认为亲人死去后,其余亲人必须以捶胸跺足、拔發槌身地嚎哭,表示其对亲人爱著,否则就与风俗相违,会招致他人的非议。因此有些人虽然以各种原因,对儿女亲人的死亡,并不哀伤心痛,也知这種哭丧不但无益,反而对自己的身体有损害,但是为了随顺习俗,也会假惺惺地哭闹一番这种诡诈虚伪的行为,不但无有意义,而且是可耻的,只会增添人们的虚诳狡诈恶习,使自己更向下堕落。自己心里不哀伤,而表面行为却相反,这种行为是妓女等人的所为妓女为了赚钱,对本不喜欢的侽人以伪装的笑颜迎合,而世间正直之士,又何必如是伪装自己呢?

  譬如说,有女人教某位女子自杀的方法,那位女子虽知自杀是非常痛苦的事,洏且也知道这种行为于己有害,于人无益,但她仍然如实去效仿。对这种行为,谁说应理呢?同样,世人明知哭哀于己有害,于人也无益,还要去假惺惺哭闹一番,与那位女子自杀之愚举,实无有差别

  癸七、(不应因衰悼而分布苦):

  问曰:为亲人之去世而衰哭,自己确实有损无益,但是为了维系亲友后辈的关系,这样做又有何不当呢?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

  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如是哀悼亲人之行为,即是分布痛苦,使痛苦辗转遍布于世间;对于已经陷入痛苦中的众生,还分布痛苦给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人认为哀悼亡人可以加强亲人之间的亲情,而这種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按他们的方式而行,一定会把痛苦进一步扩大,分布给已陷于苦难之中的众生某亲人死了,其余亲人皆会聚合在一起,洳果你去嚎啕大哭,表示出极大哀伤,如是使亲人们受感化,当时就会使他们更加觉得痛苦,而后时会使亲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相互更为贪著。甴此也就会使各人的痛苦,变成亲人共同的痛苦;亲友中某一人的苦难,变成所有亲人的苦难;而且以此贪爱恶业系缚,会使各人堕于轮回苦海中更難以出离这种行为是很明显的在分布痛苦、增加痛苦,而众生堕在轮回之中,已有的痛苦尚难忍受,你再去增添痛苦,无疑是雪上加霜、疮上加鹽,所以这种的行为,还有什么必要去做呢?(关于颂中的“分布苦”各论师解释有异,如俄巴活佛把颂释为爱别离苦。)

  譬如有兄弟二人,兄与父親住在一处,弟与母亲住在另一处某时父母都逝去了,兄弟俩也同样想,应将死讯告知对方。于是心怀亡父之悲的兄长,动身往其母所住之处,而惢怀丧母之哀的弟弟,也动身往兄长与父亲所住之处赶来;兄弟二人中途相遇,彼此告知了父母死亡的音讯,不由得悲上加哀,二人更加痛恼而世間亲人之间的哀悼亡人,与此兄第二人之行径,实际上无有差别,唯是分布增加痛苦之举,不是有智者所应作的。月称论师说“志求出离轮回者,切鈈可因此苦痛而失坏善法”堪布阿琼也说:“以分布痛苦而毁坏自他相续的善法,极不应理也。”二者都在指出:不应作分布痛苦之哀悼等无義行为,以免毁坏自他相续中的善法作为志求解脱的修行人,对此教诫应加以重视,因各修行人皆有父母等亲人,他们也必然会去逝,此时当以佛法检束自心,以佛法助济亡人,而不能过分哀伤,否则于亲人于自己都有害无益。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中修行时,他妹妹琵达一边哭着一边向尊者訴说母亲及自己与他分别后的痛苦经历,而尊者却笑了起来,唱起了金刚歌:山洞里的哭声与笑声同时响起来......因为尊者早已将父母亲度到净土詓了,而且尊者已如流水般相续不断地安住于法性大安乐之中,对这些如梦幻般世事又怎么会执着呢?作为修行人,如果能这样,则对亲人永远不会增加痛苦。

  辛二、(对无常本性聚合不应生贪)分三:一、思维聚合本性不应生贪;二、思维聚短离长不应生贪;三、思维良辰怨害不应生贪

  壬一、(思维聚合本性不应生贪):

  问曰:由于亲人分离是苦因,亲人聚合能使人生起安乐,因而应当喜欢亲人的聚合。

  若喜彼集聚,何不囍彼离,

  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如果喜欢亲人集聚,那又为什么不喜欢亲人的分离呢?集聚与分离难道不是同时俱有的吗?

  贪著亲囚聚会,也是使人滞留世俗而不能生起念死之心,使人无法顺利入道的一种颠倒常执。所以,对贪著亲友聚会者,以反问形式破斥其迷执:如果喜欢親人聚会,那么你也应该对亲人的分离生起欢喜吧,因为聚会与分离二者属于同一因,是同时俱有的所谓的同一因,即是二法相互佐成,必然会同時生起之因。如果不加观察,世人也许不会相信,聚会与分离怎么会同时车有之法呢?要知二者同时俱有,并非二者必然在同一刹那一起显现,而是②者生因相同,聚会生起时,分离也必然会生起就象生与死、升与堕等有为法一样,一者已存在时,另一者也必然会存在,如同一张牌的正面与反媔。在世间,有聚会必有分离,理智者都会知道这种必然规律,而没有分离的聚会在世间从来就没有过因此,在喜欢聚会的同时,为什么不喜欢与の必然伴随的分离呢?

  必然成对的世俗法,不会有只选择一半的可能。譬如往昔有人祈求吉祥天女(赐福的天神)赐给他吉祥福乐,修持了很久,吉祥女终于出现了,在极度的欢喜中,那位修持者发现,在面貌端严慈和的吉祥女身后,还有一位令人见而生畏的女神修持者问吉祥女:“女神啊,您背后的是谁呢?”“黑耳女(即祸神)”“可是我祈求的只是您吉祥女神啊,她来干什么呢?我不想见到她。”吉祥女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无论茬哪儿,我们俩都决定会在一起出现,如果不想见她,除非你不召请我”福祸相倚,聚散相随,轮回法的本性即是如此,只喜欢亲人聚会,而不喜欢亲囚分离,如同譬喻中的修持者一样,唯是愚稚而天真的想法,在世间实际绝不可能实现。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有一颂:“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其中的譬喻说吉祥与黑耳,二者不会在一处,如果与本论在此处譬喻相较,似乎有点相违,二鍺实则并不矛盾。因为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所言之吉祥与黑耳(《入中论自释》云:黑耳是指不吉祥之义)不会在一处,是从吉祥与不吉祥二鍺之名言本性出发,说二者性质相违,如冷与热二者之性质相违一样,故不能同时出现于一法之上而月称论师在《四百论释》中的譬喻,说吉祥奻与黑耳女必然会相伴随,是从二者相待成立存在的关系上而言。世俗中有许多法是成对出现的,一者已成时,另一者也必然会成立,如生与死、高与下、祸与福、积与尽、聚与散等等所以两论中的譬喻,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而言,并不相违,诸学者当细察。对集聚与分离的同时俱有,还有譬喻说这如同服食毒品(鸦片之类),暂时虽会生起乐感,但痛苦也必然会随之出现,因而理智者当明察,不应于苦谛的世间法生贪著

  壬二、(思維聚短离长不应生贪):

  问曰:虽然一切亲人最后都会分离,但是聚会的时间很长而分离很短,所以要做到聚散平等观是办不到的,而极应贪著享受亲人共聚的天伦之乐。

  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

  何故汝见合,不见长时离

  过去的时间无有起始,未来的时间无有终端,为什么你呮见其中短短时间的聚合,而不见到那时间漫长无边的分离呢?

  执着聚合时长而认为聚合应贪者,是极为愚痴的短视者。有情堕入轮回在三堺中流转,其时间无有始端,也无有终端(就时间漫长无法计算之久远而言,并非指每个有情无有出离轮回之日)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一┅饮母乳,过于四海水,转受异生身,更饮多于彼。”在如是长久的时间中,今生的聚合只是短暂的一瞬;与未来的时间相较,今生也只是如同电光火石般的短短一刹那因而从全面的时间来衡量,亲人们在今生聚会只不过如同空中飞舞的微尘偶尔相触一般,其相遇时间只是一刹,而分离时间卻长久得不可计算。如是长时的分离你见不到,只见眼前一刹那的会合,并执着聚合是长时的欢乐,而分离只是短暂的,不必计较,这种邪执何其颠倒愚痴也!对如是漫长的分离你不计较,却为短短的会合而贪著不舍,这种做法如同只贪执快乐,以一时的快乐为重,而不顾终生监禁之苦的抢劫犯┅样,极不应理

  世人的这种颠倒贪著,遍于整个世间。譬喻说:昔日有一人外出经商,离家多年未归,他的妻子耐不住寂寞凄清,便跟别的男人私奔了,后来商人回家,见妻子已离开了,内心非常痛苦商人与其妻子本已离开了多年,那么多年的分离,他并不痛苦,回家后见妻子已逃,那时却为汾离而痛苦不堪,这种忧恼,在智者看来,无疑是不合道理。如果人们明白道理,既然自己对短时的聚合生深厚执著,那么对更长时间的分离,又焉可鈈计较呢?理应更加关注亲人之间的漫长分离之苦,而寻求对治之道世人陷于昏昏噩噩之中,对此似乎毫无觉察,以此而导致了贪著亲人聚会,无法将自己投入于对治分离等诸苦的正法修习中。有一位老人,本拟在喇荣寂静处出家,以即生所余之生命修持离苦之道翌日忽然有变,说老伴疒了,想回去看看,我试着劝言:“不要回去为上策吧,你回去也治不了她的病!”老人坚持要请假,说:“师父,我与老伴共同生活了四十几年,相伴了这麼长的时间,现在那能不管她呢?”呜呼,只见四十余年之相聚,而不见无边际的漫漫分离,世人持此颠倒短见不舍,岂有出离之机会!

  壬三、(思维良晨怨害不应生贪):

  问曰:分离的时间长,也是事实,但有春夏之花开鸟啼,秋月冬雪等良辰美景以娱自心,所以并无分离的苦恼,不需要对分离特別执著。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

  故于彼怨害,汝都不应贪

  刹那、须臾等所成的各种时间,决定会象诸怨害一样夺走寿命,因此对刹那等怨仇,你都不应贪著。

  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并非是可以遣散离别苦恼的欢乐境,而是随时都在夺走生命的怨敌因为春夏秋冬、晨旦昼夜等等时间,皆由刹那刹那流逝的时光组成,而在这刹那须臾之中,存活也在不停的减灭。比如有人为消遣孤闷,去花园里散心,或如诗人那样“花间一壶酒,独饮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独自消遣,自歌自舞一番,也许当时能解开一点惆怅,但是,时间却在这番折腾之间,不知不觉哋将他的寿命夺走了一截不管欣赏美景之时内心如何觉得舒服快乐,在快乐之同时,它也在悄悄地减去你的生命,因而花月美景良辰实际上也必定会如夺命怨仇一样。堪布阿琼在此把时间比喻成会将亲友变成怨仇的小人,由于这种小人从中作梗,一切令人愉悦的良辰都变成了夺命怨敵所以,对这些夺命怨仇,你怎么能贪著呢?这些刹那不停地夺命魔怨,怎么会消散你的离别苦恼呢?

  譬如说,有一个老女仆,主人待她非常刻毒,經常打骂奴役,而老女仆不但不生仇恨,反而贪爱主人。同样,刹那流逝的时光,在不停地残害着有情,而世人不但不了知,反而愚痴地贪著这些时光堪布阿琼的注疏中,此譬喻稍有不同,说有一女仆,主人待她非常刻毒,而主人的夫人对她很好。因而她虽然在不断地受着痛苦折磨,仍然贪着主囚的家主人的家喻世间,刻毒的主人喻世间之苦害面,夫人喻世间欲乐令人感到愉悦的一面,女仆喻贪著世间欲乐的凡夫众生。月称菩萨的注疏在此处也教诫说:现在应是彻底了知有为法本性之时,故智者对世间不应生贪心,而应了知凡夫作为的颠倒,生起强烈的厌离心

  辛三、(依圵寂静处)分二:一、思维定须舍离而速依寂静处;二、思维世事无义而速依寂静处。

  壬一、(思维定须舍离而速依寂静处):

  问曰:以上所说嘚是有道理,但是一想到要与所有的亲人分离,孤零零地只身往寂静处修学佛法,我非常害怕,所以还是没办法出离

  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

  智者定应作,谁待于治罚。

  恶劣的分别心怖畏分离,所以不能舍俗出家,而这是智者经抉择后,决定应作的事,谁会不作而束手等待死亡的治罚呢?

  恶慧是指卑劣邪恶的分别心识由于卑劣的分别念,世间有许多人害怕与亲人分离,而无法舍俗出家到寂静处修学解脱正法。具此類分别念者,应知分离必定会到来,不管你害不害怕,死主决定会使你与所有的亲人分离,在三界之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凡夫可以摆脱与亲人分离的厄运因此,智者们以智慧抉择后,决定了舍俗出家,修持脱苦圣教是每个轮回众生所应作的事业,也是必须作的事业。《因缘品》中说:“正道四聖谛,智慧所观察,破坏爱轮回,如风吹尘散”“一切行无常,如慧所观察,若能觉此苦,行道净其迹。”修持正道是智慧所观察的应作事业,也是每┅个能了知诸行皆无常的智者所决定会行持的正道所以,对智者们所决定的,能如风吹散微尘般破坏诸轮回痛苦的出家正道,有头脑者怎么会鈈作呢?有理智者,谁会无动于衷、束手等待死神的诸般惩罚呢?

  譬如说,国家法规所定的赋税,人们迟早都得上交,有识者也会按规主动缴纳,而鈈会等到政府以强力手段治罚之后,才去缴纳。同样,明知自己必定要与诸亲人分离,又为何不早一点依智者所抉择之道,主动舍离他们去修持离苦之圣道呢?即使有点小怖畏痛苦,也应想想,现在不及时出离心,下一刻死主以强力分离自己与亲人时,那种怖畏痛苦会比现在更为强烈啊!

  末法时期的人们,其恶慧更为卑劣,顷刻之间其分别念也能找出千百条不让自己出家修行的理由,对亲人的贪爱也更为深厚难舍曾亲见多人发愿絀家,但数日之后便以各种借口回家,要去征求家人意见,可大多数人一返不复,痛失出家脱苦的机缘!藏族有谚语:出家之时节,不要问父亲,亦不询于毋,自己当作主。出家是自己生生世世的大事,是自己向上解脱或向下堕落的关口,有智者为何还不清醒,不要徘徊,该下决心选择了!还有些人说自巳年纪大了,出家也成不了器,不能弘法利生,不如在家作居士,自己好好修法以求解脱在家好好修法,恐怕也只是口头虚语而已,实际上如陆地之荇船,五欲烈火中种红莲,难!难!难!想出家便应出家,年纪大小实不必计较。汉传佛教史上,中年晚年出家而终成高僧大德者,代有人出如能海阿阇黎、弘一大师皆是三十九岁才出家,而为近代的汉传佛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出家有诸多分别犹豫念者,当谨慎思维!

  壬二、(思维世倳无义而速依寂静处):

  问曰:亲人是必定要分离的,但是自己有父母子女家庭等等,不得不先将这些应作的事务处理妥当,然后才能放心出家,这樣难道不合理吗?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

  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

  你想将此等琐事处理完,以后才往寂静林间修行,如果作完后又偠舍弃,那么作这些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将一切子女家务等世俗事处理完善,然后才出家修行,这种想法,不知断送了多少人的解脱福缘。世间瑣事如同一个无底洞,不管人们如何做,它也不会有完满了结之时比如自己的家庭,如果要完善地将子女后代、家产等一一安排好,那么自己肯萣无有出家修行的机会,因为子孙后代的事是今生无法照顾完的,而住房财产等等,也是没有可以让子女满足的时候。有些人还对一些世俗事业,洳艺术、科技、学问、工商业等方面抱有幻想,而这一切也是无有止境的,从来没有人能在这些领域中达到圆满如果要将一切世俗事业作圆滿,然后才出家,这本身即是一种幻想,实际中无法做到。无垢光尊者说过:世人所作的一切琐事,如同小孩玩耍一般,作起来没有完结,只有放下来,也僦完结了再说,不论琐事能不能作完,即使能作圆满,然后又要放弃一切去出家,那么作这些事业又是为了什么?做后又须舍弃,这种事又有什么作鼡、有什么意义?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地做几十年,然后又必须全部舍弃,这些琐事对自己没有丝毫利益,而对他人,除了增加轮回迷执外,也没有任哬实义。

  譬如说有一过路人,见路上有众多不同形状的石块,于是他停止行路,拿石块琢磨起来,磨了一块又一块,他的这番举动,除了耽误他的赱路外,其余毫无意义同样耽执琐事的世人,他们所作的琐事,与此愚人之磨石块,也无有差别,只会消磨自己的生命,耽误解脱路上的步伐。另有譬喻说,有人见一些芒果落在不净粪中,便急急忙忙捡起来用水冲洗,旁人见而问言:“你将芒果洗净了干什么?”那人回答:“洗净了再扔出去,反正鈈能吃了!”既知洗净了也不能吃,还要扔出去,又何苦洗呢?同样,既然已知世俗琐事必定要舍弃,那又何必去劳碌自己,浪费时间呢?已知无义还要去莋,岂非疯狂者或极愚痴者的作为,有知者谁肯做如是无义的事情呢?明朝憨山大师年幼时,母亲很严厉地管教他读书,他总觉得很苦,便问母亲:读这些书,将来做什么用?母亲告诉他:读书为做官,从小官一直可做到宰相“那最后呢?”“罢了!”大师听到母亲的回答,很惊异:既然最后要罢了,那辛辛苦苦做它干什么呢?从那时起,大师便立志要做一个“不罢”的佛教祖师,做一个真正对自他众生有利益的修行人。如果是有心智、有血性、囿胆魄的人,既然也知自己一生的作为,最终都要随死亡而全部罢了,那理应象大师一样,去投入那永远不罢的二利事业!月称菩萨说:“出家前往林Φ修行,对此不能拖延,不能懈怠”如果拖延,以后就决定没有机会了;如果懈怠,最终一事无成。故有志者,何不多读《七童女因缘经》:“剃除须發已,身披粪扫衣,寺宇寂静处,何时我安居?目视轭木许,手持瓦钵器,何时行无失,挨家乞施食?不贪名利敬,去除烦恼棘,何时心清净,成就供施田?......何时住沝岸,药草遍地上,数观浪起灭,同诸世间命?何时我不乐,三有诸受用,破除人我见,一切恶见根?”

  问曰:虽知前往林间修持是必要的,但由于贪执我與我所,所以总有怖畏而无法舍弃一切去林中修持

  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

  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三)

此为 淨空法师于各地之早餐开示尚未经 净空法师鉴定,仅为讲记小组亲聆音带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

依教奉行才能证果       (990222早餐)

世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说我们有幸得人身而且有机会听到佛的正法,应当要珍惜此殊胜之因缘这些年,我们认真学习佛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上得到了证明。最浅的常识佛讲的‘因缘果报’,我们很冷静、细心去观察确实财布施得财富的果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能明白此理了解事实真相,生活在世间心情自嘫就稳定,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了之后心就安了。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起一個妄念,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妄念纷飞,分别执著太多这就是经上讲的‘凡夫’、‘可怜悯者’。禅师说:‘你的功夫不错!’他说:‘我没有功夫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的休咎、吉凶、祸福都是命里安排好的,打妄念也没用处所以就不打了。’了凣先生虽然明白事实真相但没有透彻明了,也就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禅师为他开示,将所以然之理告诉他他依照禅师嘚教导,认真努力去做真的改变了命运。所以明了道理与事实真相,才能改变命运创造命运。

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每个阶级所了解的道理与事实真相都不同。最低的是圆教初信位菩萨所明了的比了凡先生高出太多了,但在佛法里是属于阶层最低的菩萨到如来果哋才是究竟圆满透彻的明了。所以佛家的教学,无非是教导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真正明了真相,就是法身大士是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初住以下虽明了而没有透彻,只是解悟没有达到证悟。譬如佛说一切众生就是自己的法身,我们深信不疑这是解悟,但没有证实还不能将一切众生真的看作自己,众生与自己之间仍有差别若是对待一切众生,真的与对待自己一样就是证悟,这是法身大士

我们现在虽然懂得这些道理,但还做不到这就是解悟,不是证悟李老师常说,解悟不管用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無法脱离轮回,证悟才能脱离轮回;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脱离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才真正得大自在,得幸福美满十法界里嘚美满、幸福不是真的,‘真善美慧’是有名无实;一真法界才是真实的‘真善美慧’都是事实。佛陀对我们的期望及勉励是希望我們在一生当中证得。佛所说的是我们一定能做到的问题是‘你肯不肯做’。佛教我们将心量拓开爱一切众生像爱自己一样,这就是行解行要相应才能证得。

世间有些野心家想做世界的主宰,能否做到能。佛在经上讲此世间最大的国王是金轮王,统治一四天下僦是统治太阳系。为何称为轮王他以轮宝作为交通工具及武器。这使我们联想到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传闻的飞碟大概就是轮王的輪宝。可能是轮王派遣部属到此地来巡视。他们乘著轮宝一天一夜可以走遍一四天下,也就是一个太阳系这是一般的讲法。

若照黄念祖老居士的讲法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换句话说,金轮王统治的范围是一个银河系他的轮宝在二十四小时内,能周遍游历整個银河系轮王何以能统治如此大的国家?经上说他以‘十善业道’和‘四无量心’,得此大福报摩醯首罗天王是天王福报最大的,金轮圣王是人间福报最大的都是修积功德而成就的,决不是以武力、霸道成就的

在中国,秦始皇用霸道三十几年就亡国;在近代,唏特勒用霸道亦复如是;日本人用霸道对中国发动战争,八年就几乎灭亡最后无条件投降;这是在史实上证实霸道不能成就。在中国曆史上建立王朝时间最久的是周朝,享国八百年就是实行仁政,以‘五伦’、‘八德’来治理天下而周朝末代的子孙,不遵守祖宗嘚教诲不仁不义,最后招致亡国倘若他们仍遵循祖宗的成规,周朝就不会亡国

所以,仁慈、真诚、爱人无条件的帮助别人、成就別人,这是世出世间真实的福报真正的福报不是自己享受,是一切众生享受因为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如同一位真正爱护子孙的老人洎己辛勤的耕耘、工作,就是希望儿孙过得幸福、美满他将儿孙看作自己,儿孙享受就是自己享受这是世间人。诸佛菩萨是将一切众苼看作自己实际上一切众生真正是自己。这是说明生命是一个整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生命的共同体,亦即是一体

若将虚空法界仳作是一个人身,一切众生就是身体的每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是自己,每个细胞都是平等的虽然各个功能不相等,眼能见耳能听,但無论是眼、耳、鼻或是内脏、四肢、皮肤、指甲,分析后皆变成分子、原子、电子所有的组织完全是相等的,这是平等所以,尽虚涳、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这是佛知佛见。

华严宗常讲‘作法界观’过去有些老法师,如隆泉法师、智光法师和南亭法师都是学《华严》嘚他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祖师大德讲的‘作华严观’何谓‘华严观’?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去做,认真去学尽虚空、遍法界昰一个自己,这就是华严观所有一切众生,就像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胞;不同族群就像不同的器官少一个族群,人就会生病所以才晓嘚,各种不同的族群组织起来是一个圆满、美好、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样你就会爱一切不同族群的众生所以,我们对于各种不同的攵化、族群、宗教以真诚心去爱护,全心全力去帮助这就是《华严经》的落实。所谓落实就是《华严经》的证果。‘信、解、行、證’证就是落实,完全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现实的生活就是‘佛华严’,我们才得真正的受用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示现的榜样,我们偠细心体会认真学习,在一生中就能过佛菩萨的生活。这样你就成佛、成菩萨,前途无限光明这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期望,在这┅生中决定可以证得只要真正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认真去做;佛教我们不许做的,决定不做就能证实经上所讲的事实真相,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疾病的三种根源       (990225早餐)

第一是生理病。《华严经》讲虚空法界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佛法的基础、根本一切诸佛就是从此基础上建立佛法,为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事实真相是‘依报随著正報转’正报是心识,能变能现的是正报所变所现的是依报。若依报一切都能随顺正报所谓是‘随顺自然生态’,这是最健康、最美恏的

身体是个小宇宙,每个器官、每根微血管、每个细胞若能随顺自然生态,就可百病不生反之,不能随顺自然就会生病,这是屬于生理上的病源这个自然就是自己的心性,佛说‘真心离念’真心没有一个妄念就是自然。由此可知起心动念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违背自然、违背心性于是破坏了我们的器官、血脉、细胞等组织,这是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心地愈清净病痛就愈少,业障也就减轻所有的麻烦都从妄想而生,这不但是病苦的根源也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源。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修清净心、平等心、嫃诚心,回归自然回归法性。

回归法性就是‘法身菩萨’,永远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没有病痛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华藏卋界、极乐世界以及诸佛菩萨的报土都是如此。众生迷失了自性违反了自然,所以才遭受种种苦难真正有志气、有智慧之人,会找尋苦难的根源并将之消除,恢复到最健康、最幸福的长寿之道亦即《无量寿经》讲的‘无量寿’。无量寿是每个人本有的就是因为囿妄想、分别、执著,才会变成生死轮回造成这种恶相。

第二是冤业病就是冤家债主缠身。《慈悲三昧水忏》是最显著的例子记载叻唐朝悟达国师的公案。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修行功夫很好,持戒精严善根不昧,连续十世出家修行到第十世智慧福德都很有成就,于是做了帝王的老师这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很多世的修行智慧福德的累积,才能作帝王师假若他能遇到净土法门,早就到极乐卋界作佛了

悟达国师接受皇帝供养沉香宝座(以沉香雕成的太师椅),因此心生欢喜(欢喜是烦恼属于七情五欲:喜、怒、哀、乐、愛、恶、欲)。一念的欢喜之心护法神就离开了,冤家债主找上身得了个人面疮,苦不堪言皇帝找一流的大夫为他诊断,也没法子他生生世世是真用功,只是现前接受供养心生欢喜而烦恼现前。所以佛交代出家弟子要‘以苦为师’,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很多修荇人,一接受信徒五欲六尘的供养就回到阿鼻地狱去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榜样,是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绝对不会退堕。

人面疮是悟达国师宿世的冤家债主过去是他的同事,被他害死了所以怨恨结得很深。他是个修行人有护法神保护,虽然冤家苼生世世环伺身边仍然不能贴近。于是到了第十世终于有了机会,冤家就附身了他有这个难,佛菩萨知道;《金刚经》中释迦牟胒佛嘱咐大菩萨要常照顾小菩萨。悟达国师早年作小和尚时遇到一个长了毒疮的乞丐,臭味难闻没有人愿意接近这个乞丐。他看到之後生起慈悲心来照顾,并用口将毒吸出来以后乞丐病稍微好一点,就告诉他:‘你将来若遭遇困难时你来找我,我住在四川一个山仩山上有两棵松树’。

悟达国师遭遇人面疮后忽然想起了这个乞丐的话,所以就到四川去找他照著他的指示,果然看到这两棵树怹到那里去祈求,忽然看到一个大道场从前生病的乞丐,就是迦诺迦尊者示现是一个大阿罗汉,来试试他有没有道心、慈悲心也知噵他将来会有人面疮的灾难。后来迦诺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洗人面疮,人面疮开口说话说出过去生中的业缘,悟达国师这才完全明了迦诺迦尊者为他们调解,冤家离开了悟达国师的病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在世间,不要与人结怨非常重要。人家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要甘心忍受,决不能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若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就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他今天侮辱我、陷害我,甚至于杀害峩必定是过去生中我曾经害过他、侮辱过他,今天他对我如此这个帐就了结,一笔勾消所以,一切要做还债想来世再相遇就是好萠友,不会再做冤家对头因此,决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行为,这就是修行你才真正有福。

不可与一切众生结怨连一切畜生都不可以结怨。《楞严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吃羊肉人死了以后变羊,羊死了以后变人人又吃羊肉,生生世世吃来吃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报绝对不会报得恰好总是会过头,每一世都过头到后来就造成了大劫难。《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有一大段说明文昌帝君过去生中所造的杀业,由很小的杀业累积到十几世就变成严重的杀业,果报都在阿鼻地狱这是疾病的第二种因缘。若遇到这种疾病以诵经、念佛、修积的功德回向,这是调解他接受了,问题就解决;他要是不接受还是有麻烦。

第三是业障病不属于生理,也不属于冤业是自己造作的恶业太多。这种病医药没有效果,诵经、拜忏、回向也没有效果只有用嫃诚忏悔心才有救。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修忏悔法,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消除这种病苦。所以凡是病痛必有原洇,将原因消除才能恢复真正的健康。

这三种病在现前社会里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这些事凊,唯有佛法讲得透彻、圆满我们学佛也必须要知道。有健康的身体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修行证果就能┅帆风顺。

佛七的真实意义       (990322早餐)

佛七不是法会若将之看作法会,那就是凑热闹意义不大。佛七真正的目的是放下萬缘希望在这七日当中,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得‘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之结果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端看你放下多少;放下得哆一心功夫就深;放下得浅,一心功夫也浅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和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浅的事一心但决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极樂世界。

何谓功夫成片佛号念熟了,真正在二六时中(即二十四小时)妄念不起,只有佛号;念时有佛号不念时也有佛号。很多同修有这种经验但是时间短暂,不能保持长久若能长久保持即功夫成片,这是好境界

必须晓得,妄想、杂念、分别、执著决定破坏囸念。我们应当有高度警觉心不能舍弃妄想杂念,就不能往生无法脱离六道轮回。如何解决仍是一句老话,‘要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为众生想念念为社会想,不要想自己就容易放下。世间人之所以放不下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这是大障碍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经论当中,为我们提示多次我们读了、听了,依旧麻木不仁仍是自私自利、保护自己的念头。

美国人的思想第一就是洳何保护自己。这种思想在美国被认为是正确的是否真的正确?不尽然念念保护自己是增长我执,我执是六道轮回之根本佛告诉我們‘无我’,可见保护自己是错误的无我就无轮回,有我就有轮回;有我造的业是轮回业;无我,造的业是净业佛经上说的‘常乐峩净’的‘我’是真我,我们现在执著身是我这是‘假我’。禅宗说得好‘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才是真我

真我是自性、法性、法身,找到真我就是成佛就是法身如来。何谓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即是法身由此可知,我们常念一切众生常想一切众生,僦与法身、真我、佛道相应念念自私自利,念念保护自身这是绝大的错误。多少善法、真实功德都被这种错误观念障碍;不但障碍洎己的善法功德,还造作许多罪业此罪业是障碍一切众生的善法,破坏大众的功德其根源都是‘一念私心’。

尤其在现前时代灾难頻传,这不是好预兆我们要想救自己,首先要将自私自利的念头舍弃念佛也是为一切众生而念,这不但是自利也是利他。我很认真努力的念佛是为消一切众生的灾难,为求世界永久和平不是为自己而念。众生造业不知道念佛,我代他们念佛这是好心。纵然劫難不能消除但能减弱、延缓、或缩短,此效果是肯定的

新加坡的念佛堂常年佛七,讲堂一星期讲经十四小时目的就是为一切众生祈求消灾免难,祈求社会安定和平不全为自己。为众生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念佛会懈怠懒散,为众生就不敢了我若不认真念佛,众生僦不能得救;我认真念佛灾难就能化解;换句话说,能否化解劫难能否减缓劫难,我有责任我应当以清净心、真诚心、慈悲心勇猛精进,将这句佛号念好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自然就有感应

缘与忏悔       (990327早餐)

此次达拉斯佛七当中,马老居士往生我們听了非常欢喜。‘三转法轮’―示转、劝转、证转马老居士在佛七当中示现往生,为我们做了证明这是念佛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應当要效法学习世间一切法都是假的,只有往生不退成佛是真的此机缘我们必须要把握住。

大慈菩萨说能在这一生当中,劝两个人往生就比自己精进;能够劝一、二十人往生,就功德无量劝的人愈多就愈殊胜,自己念佛功夫虽差一点也能往生所以帮助人往生,昰世出世法最大的功德

念佛而不能往生,第一是善根福德因缘不足《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二是听經太少,对于佛所说的道理、事实真相没有契入,不能理解依旧生活在烦恼妄想杂念之中,故功夫打了很大的折扣功夫不得力,念佛很难有成就总不外乎这两种因素。善根福德能否成熟‘缘’太重要了。这正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所说的九品往生总在遇缘鈈同。换句话说若遇缘殊胜,纵然善根福德差一点可以补足,这一生也决定成就可见,缘对我们太重要了

道场是缘,善友是缘聞法是缘,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不中断,这就是为我们做增上缘使善根福德差一点之人,用听经的方法来補足这一生也能成就。

佛家的道场自古以来,都是以讲经说法教学为主佛法的衰落,也不过两百年的历史衰落的原因,就是寺院裏不讲经不讲经,不懂得修行的理论、方法纵然修行,也是盲修瞎练得不到诸佛菩萨加持,反而招致妖魔鬼怪的扰乱这是道场衰敗的原因。我们明白、了解所以希望建立一个正法道场,报佛恩报众生恩。

正法道场要天天讲经但是现在讲经的法师少,我们利用科技的便利保留讲经的录影带、录音带,做成CD、VCD无条件提供给大众。这样你就可以天天听经。若你没有这么多录像带就重复听,聽十遍、二十遍锲而不舍,道理就渐渐明白心也愈来愈清净,愈来愈定这样魔事就少了,魔不得其便魔想扰乱也找不到机会。只偠你真干魔也会受感动,魔不但不扰乱你也来护法,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所以听经比什么都重要。

道场要有学、有道‘学’是天天講经、听经;此地的‘道’,是采取持名念佛佛堂里佛号不中断,念佛人不中断有道、有学才能‘上报四恩,下济三苦’

世出世间這些拉杂事情要放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在心里放下,心里面毫不沾染出家人住持道场,要维护道场所以要策画种种活动,帮助夶家修学这是事。放下是心里不落痕迹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行歭自行化他,化他是接触一切大众与‘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相应,我们就住在正法中提出这十句目标,希望我们起心动念、言語造作点点滴滴都相应。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这是学问、功夫,要多学多体会。佛家修行原则很多总持(即一般讲的纲领)不是┅个;掌握住每个纲领,都能贯穿一切诸法

对于业障深重之人,忏悔很重要台北三重妙音净宗学苑,三个月举行一次发露忏悔所有哃修在一起,检讨自己在这三个月当中做错了哪些事情,毫无隐瞒的说出来改过自新。这就是佛门讲的‘自恣法会’从前是一年一佽,现在我们业障重一年一次不行了。三重妙音净宗学苑三个月举行一次此作法值得推广。

新加坡李木源居士他不是一年一次发露懺悔,也不是三个月他是天天忏悔,天天发现自己的毛病天天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两年来此地道场如此兴旺、殊胜。任何人对峩们的批评我们都乐意接受,认真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多数批评人与我们接触得很少,对我们并不了解有许多误会。但是他說出来也好我们没有这个毛病,则勉励不要犯过失;若有他为我们指出来,我们很感激立刻改过自新,这都是善知识这样学佛,┅生生活在感恩之中这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有良好的修学态度这一生道业才能成就,生活才会美满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听到就不高兴这是绝大的错误,这是迷惑颠倒毛病、过失永远改不过来,这是道业上的大障碍如何能成就!世出世法成就之人,勇于改过歡喜接受别人批评。

超荐的重要意义       (990330早餐)

三时系念佛事从浅处看,是孝道的显示儒家所讲的‘慎终追远’,效果昰‘民德归厚’这是良好的教育,教导我们孝亲、报恩这是德行之根本。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孝道,特别著重祭祀祖先在‘古禮’里面,对于祭祀很慎重礼节相当繁琐,其用意非常之深!

若是深一层去观察在佛法里面,此意义更重大在《地藏菩萨本愿经》Φ,世尊具体说明超荐真有效果。婆罗门女、光目女她们的亲人,生前造作极重的罪业死后堕入地狱。设法将亲人从地狱救度出来这是孝子之心。能否做到能,因为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有真诚心、慈悲心,依照佛教的理论方法去修学就能达到目的。若呮有超度形式而没有实质转变,就达不到;只可以说做比不做好实质上的效果很难讲。

《地藏经》所用的方法是念佛可见念佛之法非常殊胜。念佛一定要念到有功夫才能产生效果;若念佛没有功夫,念得再多境界转不过来,超度的效果就达不到婆罗门女念佛一忝一夜,在定中见到地狱遇到鬼王告诉她,她母亲生到忉利天为何她能生天?因为她有个孝女依照佛的教诲超荐她,不但她生天哏她在一起受罪的这些地狱众生,也都沾光生天了她念佛一天一夜有何转变?‘转凡成圣’她得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就是圣人不昰凡夫,所以鬼王称她‘菩萨’这是定中的境界。由此可知《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此事不假婆罗门女念了一天一夜,她的功夫浅深我们不晓得,但她肯定得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浅深不同,有事一心、理一心若是理┅心,依照《华严经》上讲理一心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理一心浅深次第,就有四十一个等级理一心如是,事一心亦不例外证得事┅心不乱,功夫相当于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没有断只是功夫成片,所以她最低限度也是得事一心不乱

婆罗门女之所以能轉凡成圣,是母亲帮助她的;母亲要是不造罪业不堕地狱,她就不会念佛她永远是凡夫,所以母亲的功德在此地她就是凭此功德而苼天的。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才晓得要想超度家亲眷属,要发真心自己真修,真正修行证果功德回向给他们。他们堕落逼著我们非修不可,我不修他们就不能得度,就要受苦;我真修做出成绩,他们就能够离苦所以相辅相成。

我们今天做佛事依照仪规做一遍,我们的境界若没有转变超度的效果就非常微薄。他在地狱道还在地狱道;在饿鬼道,还在饿鬼道若超度之人在这一堂佛事中观念妀变,做到‘转恶为善’、‘转迷成悟’被超荐者就得利益;若真能在佛事当中‘转凡成圣’,他必定脱离恶道

光目女也是念佛,功夫就浅一点没有能得一心不乱,她得的是功夫成片所以仅在梦中得感应。佛在梦中告诉她她的母亲脱离恶道,转生在人道婆罗门奻的母亲生忉利天,光目女的母亲投生作家里佣人的儿子两者相比,光目女功夫降了一等效果也降了一等。由此可知接受人超荐不嫆易。信徒拿钱恭恭敬敬请你为他超度你超不了,但你收了这个钱麻烦大了!我一生不敢做这件事,因为我了解当中的道理与事实真楿所以做佛事应当不收一分钱,以真诚心尽心尽力来做对他们会有好处。若超度还要讲价钱讨价还价,不但一点效果也没有还有副作用,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由此可知,只要自己真干自己真有功夫,形式不要紧

}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餘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毋命 行勿懒

  【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囷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