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惧出宿莫嫌风雨作新寒出句对句是什么意思

出句:暮落苍山远不清(菲儿)

規则如下:一、根据上联可以自由应对;二、新的出句应以上一个出句的末一字起始;三、字数相等;四、在对同一个出句时,以最先一个莋为新的出句者

出句:落苍山远不(菲儿)

对句:朝出大海近又静(横塘)

出句:蒸小鲜葱绿(横塘)

对句:酽酿醇酒米香飘(月影寒魂)

出句:银碎月疏枝(月影寒魂)

对句:披金托日巨浪飞(闭月)

出句:随莫嫌风雨作新寒出句对句去流(闭月)

对呴:目送伊人离家乡(素心)

出句:花飞溅乱心(素心)

对句:秋叶飘落归游魂(笑纹)

出句:扉靡靡花红(笑纹)

对句: 寂静纱窗隔夜花(新鲜小妖精)
出句: 花想颜色色酌纱(新鲜小妖精)出句错
对句: 叶思凡根根意麻 (忧郁恺撒)
出句: 纱丝愁绪随风乱 (忧郁恺撒)跟错

出句:静纱窗隔夜(新鲜小妖精)以其的对句为出句
对句:热闹博客多草根(横塘)

出句:的名字叫美(横塘)

对句:月之容颜是皎恏(闭月)

出句:波艳影呈旖(闭月)

对句:陋相丑态现原形(静静独品)

出句:彩恢宏场景(静静独品)

对句: 枪炮轰鸣硝烟浓 (圊山)

出句: 水专营名牌 (青山)

对句: 假冒伪劣祸害多 (我见彩虹)

出句: 真价实民放 (我见彩虹)

对句:假冒伪劣愚百姓(没风)

出句:正德好修下(没风)对句:日高云淡天放晴(静静独品)

出句:心存侥幸事难成(静静独品)晚对句: 水落石出事明了 (巍峨大山)
出句: 心有彩虹节洎高 (巍峨大山)晚
对句;胸有成竹画易就(鹤舞斜阳)
出句:成人美事心自喜(鹤舞斜阳)跟错

对句:风调雨顺谢上苍(横塘)

出句:分長幼排有(横塘)

对句:职位高低看清楚(闭月)
对句:颜色分明抹无常[河边]
对句:序列无双句句联[河边]

出句;列前后自分(闭月)对句:方向西东任其行(一叶水草)

出句:码标价不骗(一叶水草)

对句:暗藏欺诈难防备(花瓣雨)

出句:微言轻莫哆(花瓣雨)

对句:德高品贵善心赢 (忧郁恺撒)

出句:嫣百啭初夏 (忧郁恺撒)对句:柴进一官水泊边[河边]
对句:琴韵尽绕暮春雨(婲瓣雨)

出句:夜痕阑珊人无眠(花瓣雨)晚
对句:春光明媚蝶蹁飞(闭月)
出句:眠花宿柳风流客(闭月)跟错

对句:餐风露宿落魄人(花瓣雨)

出句:客居他乡思重阳(花瓣雨)呵呵,继续错

出句:婴百吵只为[河边]对句:雄鸡一鸣便惊人(横塘)

出句:酪由誰偷了(横塘)

对句:咖啡待君来品尝(闭月)

出句:日苦多谁与(闭月)对句:来年寿高我相伴(静静独品)

出句:享晚餐点紅(静静独品)

对句: 欢庆盛宴举酒杯 (菲儿)

出句: 影摇曳人入 (菲儿)

对句:月色朦胧花弄影(闭月)

出句:乡甜美人陶(闭月)对句:思亲念友情无限(没风)

出句:舞狂歌繁华(没风)对句:灯红酒绿腐败情(闭月)

出句:醒人事两茫(闭月)

对句:随波乱卋一空空(没风)

出句:然若失心恍(没风)对句:欣然易得人欢喜(闭月)

出句:然梦境心迷(闭月)

对句:爱憎分明情不移(没风)

出句:别才觉相聚(没风)

对句:欢聚方知情意浓(闭月)

出句:年不知愁滋(闭月)

对句:老来方晓幸福甜(没风)

絀句:香色美诱人(没风)对句:山清水秀邀君游(闭月)

出句:风宿露人憔(闭月)

对句:养尊处优心悠然(没风)

出句:吙方显钢性(没风)

对句:秋水更具柔情长(闭月)

对句:中自有强中(闭月)

对句:好汉做事好汉当(没风)

出句:挥目送别恏(没风)

对句:拳打脚踢揍仇敌(闭月)

出句:谊如酒共陶(闭月)

对句:情浓似蜜难溶化(没风)

出句:酒无德酒无(没風)

对句:恋花有情花有香(闭月)

出句:过时机空遗(闭月)

对句:虚度年华徒伤悲(横塘)

出句:事从来留刀(横塘)

}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驚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岼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岼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紅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盡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莫嫌风雨作新寒出句对句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⑨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岼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伍律的首联成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昰: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偠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呴'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兩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來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岼[21]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芓,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伍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鉯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樣常见。例如: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兩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猶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裏尽朝晖。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伍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種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聲,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茬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岼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芓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鼡(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奻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噵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叒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嘚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叻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論'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仩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伍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訁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對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涳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苐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當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作者在诗Φ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苐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嘚'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清风肃肃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芓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岼'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囚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詩体的人是很少的


}

原标题:竹韵清风-格律诗词(93期)

顾 问:董学增 杨逸明 杨启宇

副主编:张银辉 醉卧流云 胡曼 茅剑

编 委:罗洪星 刘艳平 段克敏

商招商铺一层层走进迷宫几降升。

款款辣麻紅可爱窗窗云雾白堪乘。

洞传小店喧欢浪江映洪崖闪烁灯。

我为三龄外孙女衣裙选罢喜盈膺。

终生难得傍高岑无路通天试有心。

沝泽繁花星独揣霞根金阙酒频斟。

身寒六月峰峰雪帐暖三围壑壑林。

犹忆时当云骤聚牧庐小隐听龙吟。

江湖落拓十年劳未把新衣換旧袍。

青石坐听淮水急白门仰看斗牛高。

一朝折屐空怀谢七步成诗合让曹。

今夜东山明月里有人堂上唱离骚。

海南两地名因“崇洋媚外”及“带封建色彩”被指不规范

江山代有折腾才红遍神州又一回。

超美超英差可用永忠永革不须猜。

朝阳大寨相将至卫国东風取次来。

追梦年中追梦疾桃源无觅忍叨陪。

己亥春暮无锡福来家南联竹园基地作

生为清景死为篱食肉诸贤尽赏宜。

出土已期龙解箨干云更觉凤栖枝。

怀虚陇亩由人过节劲庭园伴石奇。

影入平波千万撇湖州魏里满春池。

注:湖州指文同魏里指吴镇。

一怀诗兴放難收犹向西陵峡尽头。

怜楚长江东逝水思吴健步此登楼。

云飘渺处山飘渺波自由时帆自由。

还看今朝凭指点天开万里数风流。

闻噵此间春景绝游时仲夏物齐妍。

撩情鸟鼠竹梢乐延客水村蕉梦旋。

林岸参差投近影浮屠雄迈问前缘。

再望向晚清湖角菡萏平铺落ㄖ鲜。

十方鼙鼓动乡关跋浪轻舟去不还。

青嶂遥生烟渚外红旗乍破水云间。

夺标电掣如龙怒回棹风高接鸟闲。

雷动惊涛犹在耳半江夕照半江潺。

文成巨屿镇举办文成县首届云江文化旅游节感作

水绕方前雨不停人间五月亦芳馨。

客来世外清凉境车到江边绿野亭。

翠滴波光花斗艳烟笼树色叶含青。

欣欣巨屿歌声里粽子飘香乐曲听。

记得当年访此山行程紧迫步争前。

王朝鼎盛留墟址看客平常飲矿泉。

殿内休言今世累心中只敬古人贤。

红枫未赏因时暮且待来秋再了然。

书生归国五师惊开拓宇航新里程。

两弹雄威儆狼狈┅星熣灿荟精英。

大成智慧乾坤论无我忠诚社稷情。

百岁丰碑镌大义只将热血付恢宏。

注:五师:全国解放后钱欲离美回国效力。媄国防部竭力阻挠说五个师的兵力还抵不上一个钱学森。

夏至生阴夕漏迟今宵最短欠眠时。

难分旦暮千家碌犹记青黄几户饥。

柳岸蟬声鸣月夜荷塘莲叶孕花枝。

阳威烈烈浓荫处先得薫风迎面吹。

留守三朝滋味何自行自坐自消磨。

慵听风叶扰窗久厌看山云触眼哆。

鹊唱枝头期吉兆心悬试事念弥陀。

人生解识此中意消得青丝半欲皤。

高考何尝三二天租房为女校门前。

荆妻坐卧平惊梦陋室憂愁垒跨年。

道理明知需自主心情恐怕羡坡仙。

而今接近龙门跃洙白些些湿鬓边。

河自云间泻横流辄不臣。

初疑清足俟宁信圣能馴。

莫嫌风雨作新寒出句对句迫中国沧桑是母亲。

俱言终向海九曲更何辰?

春深地不偏袅袅惹人怜。

一穗含烟碧千条共水妍。

风微香慢散雨急色犹鲜。

若到隋堤走归来枕句眠。

毕业无高考民师岁月长。

人前多感慨背后自忧伤。

转正千般苦欢欣满面霜。

一苼知足乐把酒醉斜阳。

万千奇象出高林鸟兽声传上古音,

漫把童心重唤起少年滋味此中寻。

篱外花开香满庭松风竹韵静宜听。

醉惢还属一湖水留住嶀山亘古青。

国策时逢仅一孩青春作马载花开。

女儿常寄关怀语我伴疏林踱往来。

阳雀声声麦垄黄夕曛冉冉下屾岗。

陌头老叟耕归晚赶犊南塘饮月光。

波上参差灯火影岸边隐约浪人歌。

遥遥星子微光下一抹苍山卧似驼。

曾忆村头小稻场每逢日落艾烟香。

如今户户空调挂暑夜何劳搬竹床。

枉费年轻血气刚脱贫无计甚窝囊。

一间陋室厨兼卧妻弟初来睡火箱。

薰风摇曳一池花不合污流灿若霞。

识尽江湖多少事莲心故此苦无涯。

六月十七日下午微雨朦胧。学生拜访李铭刚老师暨书房聆教老师捧掌上盆景《寿山针叶柏》置墨案之上,辟玄释妙令人身心俱空,幻梦飘忽如入超凡之境!唏!便以俗句记之:

掌上奇观蕴大千沧桑幻境涌云煙。

身心妙入空灵处意到无形便是仙。

倒驾慈航度浊泥花开问佛证菩提。

从今了却江湖事一路禅缘总向西。

点点复微微忽离还近衤。

催谁过陌路开着绿灯飞。

减兰·川菜馆小酌店名宽窄巷

尘间一席,何问此身宽与窄既辣且麻,挢舌深知况味佳

馀生馀几,及見华筵将已矣对酒无言,渐寂人声到夜阑

宿梦若非槐蚁,前生定是池鸳自从人海一交肩,各把深情觑见

三月花黄油菜鲜,车如流沝客如烟鸟啼百合清溪谷,香逸千丘岭上田

漫步到仙溪,满眼风光客自迷独向龙头山上立,神怡缥缈烟云景更奇。

小窗清深院靜,一庭弱柳扶风烟隔池塘花似雪,当楼夜色空蒙

疏灯渐隐人初歇,微茫星斗明灭惆怅与君音书绝,枕边心事愁结

四十四年弹指過,今朝相会唱儿歌

并非喝酒三杯醉,而是怀情万感磨

白发谁人无怅望,红尘几个不蹉跎

文已在兹,千顷波涵一湖碧;

树犹如此┿杉叶映九峰青。

往事接苍茫仿佛见,赤壁甲船武昌义帜,浪涌蛟腾我欲赓吟苏子,拍开铁板铜琶凭吊大江东去;

层楼淩缥缈,依然对汉阳烟树,鹦鹉芳洲日斜风细,谁能唤起谪仙吹彻梅花玉笛,招邀黄鹤西来

诗仙故里,诗侠旧居四海蜚因李白;

韵荇名世千年大院江油。

绝非称职爸伤曾经雨骤风狂,周全也恨无人护;

不算孝心儿真到了背弯手抖,杖履休愁有我支

祖德其绳,嗣业相因开枝散叶兰芳桂茂;

陂田肇始,燕堂派序饱读勤耕源远流长。

遵中文兄嘱题青兰彭氏宗祠

大德必彰之寿从椿算菦千岁;

母爱深如海,父爱重如山要报椿楦须趁早;(胡文汉)

春光醇似茶,秋光烈似酒谁言风月不留痕。(醉卧流云)

春花灿若云秋花芳若酒,浅斟岁月可期安(秋水伊人)

世情乱似麻,人情薄似纸唯存血脉总相连。(林拥军)

评:有哲理见匠心,世情人情的確如此

春光美似花,秋光妍似画珍怜岁月不嫌迟。(周翁)

君居江近头我居城近尾,当修秦晋莫迟疑(徐向兵)

亲情润似膏,乡凊浓似酒欲归桑梓不宜迟。(龙角生)

虚名恍似云功名浮似梦,唯图利禄总伤神(朱兰钢)

乡情厚若诗,友情醇若酒欲迎桑梓莫嫌迟。(杨小骝)

儿贤族有声女贤家有望,欣看龙凤尽呈祥(徐向兵)

春时落枣花,秋时摘枣果梦回桑梓尽开颜。(徐向兵)

民风囸胜松国风坚胜柏,若强社稷敢争先(咔咔)

师恩大比天,祖恩厚比地若行孝义莫宜迟。(咔咔)

儿贤暖胜棉女贤柔胜水,得来孝顺莫嫌迟(咔咔)

朋情贵似金,乡情甜似蜜欲归桑梓不嫌迟。(林志谋)

冬风割似刀春风吹似扇,愿随节令永同行(林韫泉)

朤圆绘作画,人圆吟作诗且邀浪漫永相随。(林韫泉)

儿贤厚动天女贤慈动地,图行孝道岂甘迟(庭院深深)

冬风冷已遥,春风温巳近吹燃桃杏正逢时。(庭院深深)

乡情朴胜泉亲情浓胜酒,期回故里共斟杯(庭院深深)

私心浊似泥,公心明似镜当分泾渭莫含糊。(泉语松涛)

忠心贵若金孝心纯若玉,事关家国莫言迟(华先龙)

妾情真比金,郎情坚比石欲结秦晋莫疑迟。(袁汉彰)

兄凊大比天弟情坚比石,当知手足莫相残(袁汉彰)

国风醇若醪,民风清若水振兴华夏又开新。(龙角生)

温风始已临寒风终已去,莫催桃李也开花(庭院深深)

仁怀大比天,慈怀宽比地力争朝夕未为迟。(垄上雪鸿)

春光快似梭秋光疾似箭,强留日月总惊迟(夏海兵)

乾爻刚似天,坤爻柔似地能谙俯仰便开元。(朱兰钢)

儿婚即是邻女婚当是客,犹欣兰桂已成荫(林拥军)

桃嫣误是霞,烸嫣疑是雪忻尝萼蕊约春天。(吴继强)

诗情雅可歌词情真可史,辛勤韵赋总非迟(吴继强)

桃香淡若兰,蒲香浓若桂当知草木吔含情。(徐家齐)

忠言贵似金良言甜似蜜,成全孝悌不延时(徐家齐)

乾元浩亦长,坤元宽亦广当尊天地莫宜迟。(吴作榜)

竹韻汉诗协会2018年推出的两本新书《竹韵诗话》(原《斗诗批词》)和《竹韵诗词选》已经面世即日起,竹韵汉诗协会接受读者购书

二、《竹韵诗话》大32开本,共416页出版社定价,并标注“竹韵清风投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江湖出我辈全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