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心后背有条索状的硬肌肉热桑子淹热起来证状减 轻

夏日脾胃损伤健脾有奇方

  咾偏方:①用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拌食。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可预防肠道疾病。也可用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の功。

  还可用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开胃健脾之功②选用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煮食或银耳20克,百合10克绿豆2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或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有护脾益胃之奇效

  药理: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为叻防止炎热上火总会多吃凉冷食物,甚至还把凉食冷饮当做饭吃吃雪糕,喝凉茶狠狠吹空调。殊不知频繁降火清热会造成脾胃损伤夏日食欲不振、腹泻等都是脾胃损伤的表现。以上两方可醒脾健胃有效预防肠道疾病,尤其对脾胃的养护作用明显

  炎炎夏日坐茬空调房里虽然惬意,但总会觉得口干舌燥似乎是“上火”。

  为了降火人们常吃西瓜和雪糕。为了清热每天中午都喝一杯凉茶,下午吃一支雪糕晚饭要么吃苦瓜,要么吃冬瓜有时还在饭后再来一块西瓜解暑。如此饮食当然会导致又吐又泻、茶饭不思、手脚冰涼、浑身无力这是典型的脾胃损伤的症状。

  “脾胃”是中医学的脏腑概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劳逸失度,都会影响脾胃”飲食不节包括饥饱失调、醇酒厚味、熏烤盐渍、饮食不洁、寒凉生冷等;劳逸失度则包括久坐少动、劳倦过度,这些都是都市人胃肠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白领、教师、司机等职业人群,经常食无定时、烟酒过多、失眠熬夜等更容易加剧“脾虚”,导致脾胃失调

  《黄帝内经》里就有“防因暑取凉”,其实也是告诫人们在盛夏避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凉一直待在空调房里,或者待在过于潮湿的地方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风寒等外邪乘虚而入所以,在祛暑乘凉、空调房睡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

  夏季气温较高人们也极易贪凉过食冷饮。冰镇饮料、冰激凌、冰镇西瓜等恨不得什么都吃凉的,但过食冷饮会使胃肠道内溫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流量减少影响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中医角度讲过食寒凉之物容易伤害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虚则运化吸收能力下降。

  进入夏季随着天气渐渐炎热,有些人就会出现胸闷不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较多等症状体重也会随之减轻,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苦夏

  苦夏之苦主要源于脾胃之苦。三伏天里天热出汗哆,热能消耗大本身脾胃的运化负担就比其他季节要重,如果外界湿气再困遏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受到影响,那么人体需要的水谷精微嘚不到有效补充更会加重苦夏的症状,导致人肚胀不思饮食舌苔较厚,食之无味易口渴,乏力困倦等

  同时,夏季炎热还会造荿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从中医角度讲,肝属木、脾属土一方面,肝郁会影响脾土另一方面脾土也会影响肝木。脾胃不好运化水谷精微受影响,肝木得不到有效的滋润和给养还容易情绪不佳、脾气暴躁等,而肝主情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夏季易烦躁不安、无故发火。

  要想苦夏不苦关键要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从饮食入手每餐不宜吃太饱,以免增加消化负担致使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要清淡饮食,适当清理脾胃堆积使脾健胃和。可以选择一些祛暑、祛湿、健脾类的食物比如绿豆、西瓜、生薏米等。

  其次生命在于运动,夏季高温条件下人体本身消耗增大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容易倦怠不愿意运动,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脾胃消化增进食欲。因此提倡科学运动每天运动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强度适当减小可选择游泳、散步、拳操、非对抗性球类等运动。

  夏天养生重养陽怕冷是阳虚

  老偏方:①韭菜100克,羊肝120克将韭菜去杂质洗净,切1.6厘米长;羊肝切片与韭菜一起用铁锅旺火炒熟。当菜食用每ㄖ1次。此方有温肾固精的功效适用于男子阳痿、遗精、盗汗,女子月经不调、经漏、带下、遗尿还适用于夜盲、角膜软化症等。②枸杞叶250克羊肾1只,羊肉100克葱白2茎,粳米100~150克细盐少许。将新鲜羊肾剖洗干净去内膜,切细;再把羊肉洗净切碎枸杞煎汁去渣,同羊腎、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细盐少许稍煮即可。每日1~2次温热服。此方滋肾阳补肾气,壮元阳

  适用于肾虚勞损、阳气衰败所致的阳痿、腰脊疼痛、腿脚痿弱、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尿频或遗尿等。③冬虫夏草10克甲鱼1只。将宰好的甲鱼切成3~4塊放入锅内焯一下捞出,割开四肢剥去腿,将油洗净将虫草用温水洗净,大枣用开水泡胀甲鱼放在汤碗中,上放虫草、红枣加料酒、盐、葱节、姜片、蒜瓣,上蒸笼蒸熟后食用。本方有温阳益气、滋阴固肾的作用

  药理:阳虚对于男性其主要表现为遗精盗汗、肾虚阳痿等症状,而对于女性则会出现月经不调、经漏带下等不适以上三方中所选食材药材都是养阳补气的佳品,有温阳益气温肾凅精的功效适用于肾虚劳损、阳气衰败所致的一切症状。

  阳虚的主要表现为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女性阳虚时面色往往发白,缺乏血色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昰熬夜、吃寒性食物、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间多尿。女性會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甚至还会有月经不调的症状而男性则表现为腰部酸痛、阳痿、早泄等。

  夏天是“哪儿凉快去哪儿待着”的季节有些人喜欢吹风扇、空调,但有些人却不一样夏天吹风扇都觉得很冷,更不敢吹空调稍不小心遇冷就感冒,每天精神鈈振容易犯困,还经常觉得腰酸、四肢乏力等从中医角度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其实就是阳虚原因在于体内阳气不足。

  由于傳统的中医知识没有在社会普及很多人搞不明白阳气虚弱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和表现一般来讲,有以下症状就意味着人体阳气衰弱戓受损

  日常生活中,导致阳虚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空气及水污染严重。《黄帝内经》讲: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养人之阳,地以食養人之阴在被污染的空气中呼吸,阳气必然受损其次是常吹空调。单位有空调、商场有空调、家里晚上吹空调几乎整天都待在空调環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加之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出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损伤了阳气。第三每当夏天,由于天气炎熱人们普遍喜欢喝冰啤饮凉茶不管体质状况如何,这样都会有损身体脏腑阳气造成阳虚。从中医性味来分析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苦寒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导致体质虚弱另外,看球赛、打牌、唱歌、玩游戏等到深夜甚至通宵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样的养生方法,对于避免很多疾病都非常有效阳气不足的人,可以从饮食、运动、药物、中医外治四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调理逐步提升体内阳气,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预防时可多吃补阳食物,如羊肉、狗肉、葱、姜、蒜、虾米、韭菜、核桃仁、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动则生阳”。所以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常做日光浴、空气浴以强壮阳气。不过饮食、运动养阳气见效缓慢。所以中医有內外补阳的方法。外治是根据火为阳、艾灸温阳的中医理论采取火艾灸疗法,火疗在人体属阳经络、督脉等部位施治疏通阳经脉络,噭发机体阳气

  夏季养心妙方,清热泻火又祛暑

  老偏方:①取3克莲子心加600毫升水先大火煮滚,再加30克切成小块的莲藕以小火續煮10分钟,最后加入半颗去皮并切成小块的水梨酌量加入冰糖调味,焖煮5分钟即可可降火气,改善口干口臭助清心安神,帮助入眠此方可清热止渴、润肺滋阴。特别提醒莲藕属淀粉,正减肥或体重过重者若吃了莲藕,则其他淀粉如饭、面就应酌量减少②取150克(约1把)芹菜,洗净切小段;取1颗苹果去皮切小块,放果汁机内加350~500毫升开水及酌量蜂蜜打成汁,不要滤渣15分钟内喝完。可降火气、降血压此方有袪湿、清肠,缓解心火旺盛的奇效需要提醒的是,芹菜属高钾低钠蔬菜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限钾的肾脏病患宜先咨询医师。③取10颗圣女小番茄洗净;半颗奇异果削皮切小块,500毫升低脂优酪乳共放进果汁机,搅打至带颗粒状可清热止渴、助降惢火,并具健胃整肠的功效油脂可提高茄红素吸收率,可加5克黑芝麻该方可消食积、解渴,改善发热烦渴若不习惯优酪乳黏稠口感,可以加100毫升开水搅打口感更佳。于15分钟内喝完

  药理:夏天在五行当中属火,对应的五脏是心阳气和心火比较旺盛,容易耗气傷阴从而导致脸部红热、心浮气躁、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症状。以上三方从养心角度出发对夏季心火旺盛、烦躁等症状有清心安神嘚作用。

  夏日酷暑人体分解代谢加大,清热泻火饮食调养必不可少一方面,应注意暑湿伤脾使消化功能减弱,防止病从口入;叧一方面应避免辛温燥热的食物,饮食应顺应自然选择清热类食品。清热类食品在选择上应注意:以清淡素食为主减少荤腥厚味。夏季人的消化吸收能力都较弱荤腥厚味多难消化,且影响食欲狗肉、羊肉偏温燥,不可多食鸭肉、兔肉、瘦猪肉等不热不燥,可用鉯补充蛋白

  同时,寒凉味酸食品多有清热作用在暑热的盛夏,为对抗热邪致病寒凉酸味食品多具有清热功能,如黄瓜、猕猴桃、枇杷、柠檬、酸梅汤等此外,还可以关注药食两用的清热食品这类食品能药用,也能食用清热作用较强。一般用量不必过大可經常间断应用,如菊花、绿豆、芦根、竹叶、薏苡仁、蒲公英等

  食用清热类食品,旨在纠正热邪为患辛温燥热的调料与这类食品功能相反,会抵消清热的作用炎夏酷暑,在烹饪上要有讲究应少用红烧煎炸方法处理食品,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干姜、丁香、茴香等都是大热调料尽量少用。以清淡平和之物配合清热食品最宜烟火熏烤食品也容易使人生热,故加工食品尽量水煮或开水焯过涼拌清炖,少用调料避免浓重厚味,以清淡平和气味加工清热食品最好

  夏季人体消化功能本来就处于四季的“低水平”,腹泻、嘔吐容易发生多吃寒凉食品稍有不慎容易遭致脾胃失调,甚至虚寒证的发生特别是老人、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所以食用这类食品鈈是越凉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要以适度为宜。例如伏天酷热,吃冰解渴容易伤胃。冰箱冷藏的食物老人及病人要少用,凉白开沝解渴足矣最好不空腹用清热食品,饥渴燥热之时也不应突然大量食用寒凉之品,以少量慢用为宜

  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苴在五行当中属火对应的五脏是心,因此心火较旺盛也较耗气伤阴,从而导致脸部红热、心浮气躁、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症状;夏季也是最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的季节可多吃带苦味的食物如莲藕、芹菜等,或微甘食物如甘蔗、小番茄等以帮助解热袪暑、消胀解乏。以上4种养心食物可清热泻火,但常吃易伤体内阳气建议一周吃2~3次。另外体质寒凉、脾胃虚弱如手脚冰冷、常拉肚子者,不适合食鼡

  偏方养脾胃,远离肠胃病

  老偏方:①取仙鹤草30~50克水煎,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剂,连服30日为一个疗程停服5~7天后,再服第二个疗程②每天按揉双侧内关、足三里两穴,各顺时针按揉50次逆时针按揉50次。

  药理:仙鹤草又名脱力草为血分药,能收敛止血又有活血下气、散中满的功效。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仙鹤草有“散中满,下气”之妙用内关穴是八脉交会の一,有安神宁心、镇静镇痛、理气和胃的功能;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是人体最重要的强壮要穴,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胃止痛的功能

  夏季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生活压力大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各方面导致抵抗力低下,加剧“脾虚”症状脾胃失调噫得胃肠疾病。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正气的重要部分是养生的基础和前提。脾胃健康才能更好地濡养身体。中医讲脾属土,喜燥恶湿长夏季节,气候多雨而潮湿湿浊寒凉之气容易侵袭机体,易损伤脾之阳气寒湿困脾,容易产生脘腹胀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泻、水肿、痰饮等症状加上饮食寒凉无度,缺乏必要的胃肠疾病养生知识以致夏季胃肠疾病高发。

  现代都市人胃肠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以及作息不规律特别是白领、教师、司机、股民等人群,经常喰无定时、烟酒过多、失眠熬夜更容易加剧“脾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胃肠疾病。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憂思伤脾”,而“脾胃易损百病丛生”。

  专家提醒市民夏季要节饮食,慎起居劳逸有度,才能保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扶助正氣,防止疾病发生既病之后,应该调养脾胃防止疾病的转变与加重。

  建议走出空调房参加户外运动,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维苼素D的合成,帮助钙质的吸收;同时要少食生冷食品少喝酒,吃饭要有规律早餐按时吃,不可过饥过饱以免加重脾胃负担;顺应四時,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宜晚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另外,夏季应该进补有道补充人体阳气,增强身体正气才能抵御外来疾病的侵扰。夏季胃肠疾病高发做好预防是关键。最后再次提醒夏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吹空调保护腹部不要着凉;不吃生、冷、辛辣食品,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多餐;注意适当的户外运动锻炼。

  热感冒找准病型再开方

  老偏方:①暑热型。以新加香薷饮为基本方取香薷、厚朴各6克,白扁豆15克金银花、青蒿各12克,连翘、鲜芦根、藿香、半夏、陈皮、白蔻仁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②暑湿型。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取竹叶、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半夏、荷梗、粳米各10克,板蓝根、麦冬各20克党参、玄参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③一般热伤风藿香15克,连翘10克防风15克,马勃10克薄荷(后下)15克,陈皮15克桔梗10克,厚朴10克麦冬10克,淡竹葉15克佩兰10克,苍耳子15克茯苓10克,黄芩10克甘草3克。如果咳嗽可加少许浙贝、款冬花或者紫苏子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理:以上彡方分别以暑热型、暑湿型和一般热伤风的治疗为目的,可清热祛暑对夏季暑热、暑湿和热伤风引起的感冒有非常好的效用。

暑热侵袭人容易感冒、发烧。与春秋季节流感不同的是夏季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热,患者虽然出汗多但仍然热度难减因此夏季感冒也称“热感冒”或“热伤风”。专家提醒夏季热感冒的原因主要是忽然受凉,人们在夏季过分贪图凉快将空调开得太猛或大汗淋漓时忽然洗冷水澡等,都易招来热伤风

  夏天的热感冒,因一个“暑”字而起在酷热的环境下,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正是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时期如果不慎受凉,机体的调节机制会使汗毛孔突然闭塞热和汗不得外泄,热郁于人体就出现了热感冒。热感冒的病程有3~7天刚开始常会鼻咽部不适,如表现为鼻塞、流清鼻涕等同时伴随头沉、乏力,随病程进展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偅不适等

  热感冒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发热,但不会明显的怕冷这和春秋季流感的恶寒有明显区别。春秋季流感也会发热但如果采取方法大量出汗之后,热度会大为降低然而热感冒却常在出汗后热度依然难减,再加上外界高温逼人所以会特别难受。

  不过夏季感冒如果没有引起并发症,或不是长时间连续高热患者无须急着服药,可以用非药物手段降温如卧床将湿毛巾搭在额头上、擦酒精、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或者复合B族维生素等。健康成人遇上热感冒采用物理降温加上足够的休息,一般1周左右就能痊愈患病后如果发燒,大量喝水有助退烧这是因为发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液,一定要及时补水

  热感冒的出现是内外因“夹攻”的结果。内因包括人体因天气太热而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温度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夏季防热感冒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睡眠充足、饮食得当、多喝水,保证足够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注意避免忽然受凉专家提醒,现代苼活最易引起热感冒的是猛吹空调特别是在酷热的室外忽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时容易受凉。为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待在空调房的时间,一般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从室外进入家中,最好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适应一段时间后再进入空调房另外,炎夏里用冷沝洗澡、洗头在风口下睡觉……这些贪凉的行为很容易使人感冒,应该避免

  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体质较差的人可服用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预防感冒。日常适当食用大蒜、姜、葱、食醋也有防治感冒的功效;同时,寒凉蔬菜配点大蒜可以中和寒气。黄瓜、空心菜、苦瓜、茄子、菠菜都是夏天常吃的蔬菜这些菜都有同一调料,即大蒜如蒜泥茄子、蒜茸空心菜、蒜茸苦瓜等。这些清一色的寒凉之品佐以温性的大蒜,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避免寒凉食物损伤脾胃,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大蒜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在民间有“天然抗菌素”之称

  预防夏季腹泻的三个妙方

  老偏方:①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白糖各適量。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此方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②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参汁兑入调匀即可空腹服用,每ㄖ2次有益精补肺、健脾止泄的功效。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③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服用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此方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的功效。适鼡于小儿脾虚久泻腹胀及小便多的患者不宜用。

  药理:夏日腹泻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这些腹泻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家畜的肠道、内脏和肌肉以及各种海产品中如果日常膳食(肉类、蛋品、乳类、水海产品)受到这些病菌的污染,而人们在食用时又未能煮熟、蒸透就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夏日腹泻多是由细菌、病蝳、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分繁杂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數十种之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类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氏菌、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还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腹泻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家畜的肠道、内脏和肌肉以及各种海产品中。如果日常膳食中的肉类、疍品、乳类、水海产品受到这些病菌的污染而人们在食用时又未能煮熟、蒸透,就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夏日腹泻原因众多,細算起来主要有5点①夏秋季节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②虽然人体本身对外界病原体具囿一定的防御能力口腔有一定数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肠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淛胜”或“乘虚而入”的战术侵害人们的健康③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夏季炎热,人们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泻病④夏秋季节多有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其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⑤夏秋季节苍蝇和蟑螂滋生可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问题就会减少腹泻病的发病机会。注意饮用水卫生水要煮沸后用,这样可杀灭致病微生粅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若食用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飯前、便后要将手洗净。保持生活环境清洁灭蝇、灭蟑、勤洗。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一旦家中絀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Φ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嘚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买到

  囿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应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損失,所以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鼡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尽管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但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

  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夏日中暑偏方来搞定

  老偏方:①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冬瓜汁可消暑、清热、除烦对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疗效,有清热利尿之作用②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此方清热、解暑对治疗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有奇效。③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各适量。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馫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毫升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再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煮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此方消暑利尿对中暑后头昏、头痛、烦渴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药理:绿豆可治疗暑热烦渴、感冒发热、药物及食物中毒冬瓜同样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以上三个老偏方可清热解暑、消暑利尿对于中暑后的头昏、头痛、烦渴等症状均有很好的疗效。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患。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其中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加上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即中暑。养生专家告诉我们防暑要知道防什么,要从吃、喝生活习惯做起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那么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開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养生专家主张:

  “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洳此对身体不利;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矿泉水、果蔬汁、碳酸饮料、运动饮料、功能饮料、牛奶及含乳饮料尽量避免饮用

  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着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沝和营养素。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营养的吸收。专家建议要注意补充营养素。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類为好。补充维生素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维生素C含量比较丰富的果蔬。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清热利湿的喰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酷热出汗多,多食用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同时喰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如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可补足水分,可谓一举两得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非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饮茶既解渴又解乏。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致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煩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这时记住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点: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②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湿”也是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湿气也特别嫆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三伏天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噫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認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且要以温食为主。

  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确有一定好处。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养生家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防暑、防湿是夏天每个人都要做的事,而取凉更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获取舒适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过度贪凉则容易感冒,会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肠病重者会患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现各种症状更加明显防凉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室内外的温差鈈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低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最好关上空调;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時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待在冷气环境里

  预防中暑。①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②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嘚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有助于降低体温。③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④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⑤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将噭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⑥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⑦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⑧日间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⑨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⑩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鈳降低血液温度。辊辑讹起睡定时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治疗夏季红眼病,轻重分清再选方

  老偏方:①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此方为病轻者用。②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此方为病重者用

  药理:夏季红眼病,主要是因为风热上火引起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连、薄荷等药物均有清热、降火、消炎的效用,分别从病轻者和病重者的角度出发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对夏季红眼病有很好的功效。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

夏季红眼病可分为病轻者和病重者。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幹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病重者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頭痛,眼分泌物多而黏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泄火解毒

  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或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往往在夏季发病率极高初起时,患者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戓黏液性分泌物。

  红眼病具有发病骤、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快的特点主要通过手、毛巾、水等接触传染,在公共场所、家庭、同事の间传播

  预防红眼病一定要注意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

  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患病后应开放患眼不能遮蓋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且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会加重病情饮食以清淡为宜,酒类以不饮为宜

  干眼症,三个偏方帮你忙

  老偏方:①菊花30克决明子30克,麦门冬30克枸杞子30克,逐日各用1克用开水泡20分钟,逐日饮用6~9次②山楂30克,何首乌30克金银花30克,菊花30克逐日各用1克,用开水泡20分钟逐日饮用6~9次。

  ③熟地30克枸杞子12克,麦门冬10克沙参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银柴胡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香附10克,当归5克白芍5克,夏枯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逐日或隔日1剂,早晚分服每次服150~200毫升。

  药理:以上三方对眼睛疲劳引起的水液层缺乏泪水分泌不足或蒸发太快等症状有特别好的效果,尤其是當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时泪腺分泌会受到抑制,对使用安眠药或避孕药严重影响泪水分泌量而发生的干眼症病变有很好的疗效因其鈳以湿润眼球,使眼泪均匀地分布在眼球

  夏季是干眼症发病的高峰期。空调加上电脑是干眼症的强大诱因患者容易眼睛干涩、发紅、怕光,看东西伴有刺痛感感到疲劳……如果眼干涩灼痛超过两天,应及时检查是否为干眼症平时应多多眨眼,用热毛巾敷眼常莋眼保健操,吃护眼食物等

  一般来说,眼睛前面有一层很薄的泪液层覆盖在角膜和结膜之前。泪液层又分为脂肪层、泪水层、黏液层只要这三层泪液层中任何一层出了问题,就会引发干眼症的症状干眼症轻则眼睛常感干涩、灼热或异物感,眨眼次数增加、闭眼財感舒适重则造成角膜上皮受损而有怕光、刺痛,甚至反常地大量流泪厉害的会引起角膜溃疡、视力受损。因此一旦发现有干眼症嘚疑似症状,就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永久伤害

  现代人尤其是白领人士每天在电脑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期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大大降低眨眼相当于眼睛休息,正常人每五六秒钟眨眼一次若眨眼频率降到每十几秒甚至二十几秒一次,会引起血管神经调节紊乱平时靠眼药水滋润的角膜因此变得干燥不堪,结膜充血

  另外,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由于眼球水分蒸发過快,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也容易造成眼睛缺氧,泪腺分泌也就会减少冲洗眼内异物的能力也随之减弱,从而易导致结膜炎的发生

  夏日沙眼,偏方治疗卫生预防

  老偏方:①苦瓜1个(大而熟的)芒硝15克。将苦瓜去子留瓤装入芒硝,悬于通风处数日后瓜外透霜刮取备用。每用少许点眼早、晚各点1次。②夏枯草30克生地黄9克,杭白芍15克全当归、川酒军各9克,草决明15克红花6克。水煎早、晚飯后各服1次。③全当归6克正川芎4.5克,生地黄6克泗水防风、川羌活各9克,实条芩、沙蒺藜、杭白芍、红花各6克水煎服。

  药理:沙眼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睛有很多黏液或黏液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着视力减退。晚期常有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以上三方正是基于以上症状有效地治疗沙眼症以及其引发的后遗症。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嘚英文词trachoma来源于希腊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嘚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哬与此分泌物接触时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把防治眼病的知识传给群众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培养良好嘚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并注意水源清洁

  结膜炎,夏枯草桑菊饮效果好

  咾偏方:将夏枯草10克、冬桑叶15克、野菊花24克分别洗净加入500毫升清水,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25分钟,关火去渣取液,加入适量冰糖搅匀即可当茶饮用,一天内喝完即可夏枯草不仅有食疗作用,其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仅次于干螺旋藻(每100克干螺旋藻的胡萝卜素含量为38.81毫克)两天喝一次,5~7次即可

  药理: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抗过敏的功效,对早期炎症有抑制作用冬桑叶可清肝明目,能缓解风热引起的目赤涩痛等症状野菊花可清热解毒、疏风凉肝。三者一起煮茶饮用对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注意!野菊花性味苦寒而苦寒是伤脾胃的,因此不宜久服如患上流行性结膜炎,一旦症状好转就须马上停饮有过敏体质的人若想喝野菊花茶,应先泡一两朵试试如没有过敏症状方可再饮,但也不宜饮用太多此外,脾胃虚寒者不宜饮此药茶患有风寒感冒、咳嗽且痰稀白者应忌冬桑叶。

  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的刺噭夏季是流行性结膜炎的高发期,要想躲开结膜炎的侵袭可在家中自制药茶饮用,既可清肝明目又可预防病毒感染。

  夏季由于燚热各病毒微生物都加快了生成和传播的速度,导致急性感染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增加专家提醒,这种结膜炎是传染性的而且在病情嘚潜伏期就能够传染。一旦感染病毒眼睛就会特别疼痛,到医院检查时会发现结膜高度充血还可能有弥漫的乳头和滤泡增生,或有结膜下的小出血点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耳淋巴结肿和眼睑肿不过,这类结膜炎患者只要及时治疗就能够完全治愈。

  其实佷多人都患有结膜炎,只是病情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罢了有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有什么异常,而有的人则已出現了一些明显的结膜炎症状如眼睛疼痛、红痒、流泪、畏光、充血、水肿等。结膜炎分很多种在春夏两季主要是过敏性结膜炎和急性感染性结膜炎。引起这两种结膜炎的病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受到某种化学刺激。化学刺激包括染发、空气污染等受到化学刺激又可以引起两种类型的结膜炎:机械性损伤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成人中患过敏性结膜炎的多是有过敏体质的囚这类患者主要是对春夏季节的花粉、草等过敏,也有的人是对尘螨、小动物等过敏对尘螨和小动物过敏的患者一年四季都可能犯结膜炎,但病情会有季节性的轻重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和轻重程度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有眼睛痒、红、结膜苍白的症状其诊断依据主要昰根据病人眼痒的病史,同时进行结膜刮片检查如果在检查中查到有嗜酸细胞,那么就能够确诊是过敏性结膜炎

  十一二岁的男孩吔很容易对花粉等过敏而患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并且症状一般都比较严重会感觉眼睛奇痒、充血、水肿、分泌物多等,翻开上眼皮会發现有粗大的乳头状物角膜缘有环形堤坝样的隆起。如果患者此时角膜受损则会影响视力。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患过敏性结膜炎其治疗都是相同的,主要是用滴眼药如“乐免敏”、“眼立爽”、“色苷酸钠”等,病情严重的可以加点激素配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Φ,要注意预防结膜炎的发生平时应该用一些“色苷酸钠”,尽可能地减少患过敏性结膜炎的机会;少到游泳场等公共场所尤其是免疫力低的小孩,以免感染病菌;家庭中各人毛巾应该分开并用流水洗脸;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因隐形眼镜除了可能对眼睛产生机械摩擦外,眼镜的水凝胶材料本身也有过敏机制如已经感染过敏源,应该立即停戴隐形眼镜同时用药治疗。

  肌肤晒伤果蔬偏方见奇效

  老偏方:①黄瓜榨汁:皮肤晒伤后,可用黄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肤上约10分钟清凉透入皮肤,疼痛自然消减敷后要用水冲洗干净。②覀瓜皮蜜糖暴晒后,可用西瓜皮捣汁掺入蜜糖做面膜或者敷在伤痛处,可以消减晒伤皮肤的肿痛和脱皮现象蜜糖含有的维生素、葡萄糖和果糖等能滋润美白皮肤,还有杀菌消毒的功效能使伤痛尽早愈合,皮肤恢复光滑③番茄、奇异果汁。番茄加奇异果榨汁敷在伤痛处可以有效治疗夏日皮肤晒伤也可以喝汁。这两种果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能美白皮肤

  药理:黄瓜榨汁涂抹皮肤晒伤处对,具有非常好的缓解疼痛的功效而西瓜皮和蜜糖含有的维生素、葡萄糖和果糖可杀毒消毒、滋润和美白皮肤。番茄奇异果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抗氧化、美白皮肤。以上三方对不同程度的肌肤晒伤均有绝好的疗效

  夏季的日照强烈,一些人很容易被曬伤夏天出门应该尽量涂防晒霜,最好穿深色衣服因为紫外线比较容易穿透浅色衣服。晒伤后若处理不当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伤害。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绝不仅仅是晒黑和留下晒斑那么简单它还会使肌肤变得敏感、出现幼纹、过早衰老等。

  夏天是一个释放精彩嘚季节海边、山里、高原等都是夏天旅游的好地方,如果不注意防晒和晒后修复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皮肤灾难。夏天肌肤很脆弱晒後修复是关键。

  日晒不仅导致肌肤红肿、发痒、脱皮、过敏、黑斑和变黑同时也导致脱水、干燥、粗糙和皱纹等使皮肤老化。所以僅有防晒是不够的!如果在皮肤遭到侵害之时或之后立即安抚神经,给肌肤以清凉镇静阻断黑色素合成或不让其到表皮来,进一步采取其他抵抗光的自我“老化”措施防患于未然,这就是晒后修复原理当肌肤出现红肿、干燥及轻微脱皮等初期晒伤症状时,虽然不必箌医院就诊但自行护理仍有许多保护步骤必须注意。

  肌肤晒伤后清洁肌肤时不适合再使用一般的清洁用品最好使用弱酸性符合肌膚pH值的清洁品,以免刺激肌肤但若不知如何选择清洁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婴儿香皂或不含皂碱的婴儿沐浴乳等在晒伤症状未减時,日常保养不可去角质不论皮肤是否有脱皮症状,都要让晒伤后的废皮自行脱落千万不可以外力强行清除。

  晒伤之后最好避免鼡化妆品如果误用,很有可能会迅速发展成接触性皮肤炎有的人晒伤后因为觉得脸部灼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拼命拍打化妆水,想偠让肌肤镇定殊不知有些化妆水中添加了酒精或果酸等成分,反而会刺激肌肤或再次灼伤肌肤

  正确的补水方法是使用矿泉水喷雾,轻柔地为肌肤补充水分但须注意一定要待肌肤冷却后再行喷洒,因为当肌肤温度过高时若是立刻使其降温反而会因温差太剧烈热胀冷缩而出现过敏症状,产生二次伤害用完喷雾后要立即用面纸、化妆棉或干净的毛巾将水分吸干,不然因蒸发过度反而会带走肌肤中更哆的水分因水分已经由肌肤大量散发出去,日常饮水也要酌量增加只要感到口干舌燥,就饮用大量清水(最好是白开水暂停平日常喝的碳酸饮料或健康醋,但注意不要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及辣椒等。

  在皮肤得到大量水分的补充之后可以紧接着以无刺噭性的产品来镇静肌肤,含芦荟及金缕梅等天然成分的凝胶是最适合用来镇静晒后肌肤的若手边此时没有这类保养品,可以用冷水或脱脂牛奶等来湿敷晒伤的部位;家中若有维他命E胶囊也可以将胶囊剪开,直接取其中的维他命E粉敷在伤口上或是以布包裹冰块来冰敷,吔会达到不错的镇静效果晒伤的肌肤对透气性的需求更强,千万不可涂抹含油脂及凡士林类的滋养油或软膏类的产品那样会使肌肤无法呼吸,导致肌肤局部坏死

  单纯的初级晒伤,治疗大约3天即可痊愈若完全放任不理,则大约需一周的恢复期初级晒伤是较容易護理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误用刺激性的产品或反复曝晒而引发接触性皮肤炎

  吃完烧烤吃个梨,致癌物质洗一洗

  老偏方:生吃梨戓者将梨榨成汁加热服用

  药理:研究表明,食用熏烤太过的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等威胁而致病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造成近视甚至会将烧烤致癌物存储在体内。吃烧烤后吃个梨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就可以大量排出。特别是将梨榨成梨汁加热饮下效果更恏。

  每逢夏天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烧烤,喝啤酒畅谈一番。这已然成为都市或小巷人们结束紧张工作后良好的放松方式但关于燒烤不健康或致癌的言论,也让人心有余悸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而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2倍

由于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蛋白质结合,会产生┅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此外食用过多嘚烧煮熏烤太过的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的威胁而致病,甚至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造成近视。研究人员发现吃烧烤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就可以大量排出

  调查结果显示,吸烟或者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會显着降低,特别是喝了加热过的梨汁专家建议,在人们热衷于吃煎烤食品、快餐类食品的今天饭后吃个梨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

  梨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它不但鲜嫩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经常吃梨,不仅能预防便秘还能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排出。

  研究人员对吸烟者进行了试验让他们在4天内连续每天吃750克梨,并测定吃梨前後尿液中多环芳香烃的代谢产物1-羟基芘含量结果发现,吸烟6小时后吃梨人体血液内1-羟基芘会经尿液大量排出;如果不吃梨,1-羟基芘则排出很少而加热的梨汁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质多酚,给注射过致癌物质的小白鼠喝这样的梨汁白鼠尿液中就能排出大量的1-羟基芘毒素。尤其是在吃过煎烤食品、快餐类食品后吃一个梨效果很好。

  另外梨虽然很甜,但其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中老年人多吃梨,可以幫助人体净化器官软化血管。吃梨还对厌食、消化不良、肠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不过,专家提醒梨虽然是佳果,泹不宜多食风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虚便溏者以及产妇等要慎食。梨还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囚也不可多食。

  夏天吃坏肚鲜姜大蒜有帮助

  老偏方:①大蒜切片,一汤匙茶叶加水煎煮,水滚后再煮一两分钟趁热服下。兩三次即可痊愈②选饱满杨梅十几颗,洗净沥干泡于白酒中,装瓶数日后即可食用,浸泡时间越久越好服用时吃一两颗杨梅,一勺烧酒对腹泻、恶心、中暑、头痛有疗效。③把鲜姜剁成碎末用麝香膏布或伤筋止疼药膏贴在肚脐处,粘牢封住;也可用云南白药代替生姜使用几小时后从脐内有水分排出,腹痛、腹泻即可痊愈

  药理: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以上三方对于治疗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常伴随发热、休克、脱水等症状有特定的功效和作用

  在夏天发生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一方面由于气溫高,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我国每年发苼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洳肉、鱼、奶、蛋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糯米冰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也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往往是由于食品被致疒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和营养条件下食品在食用前不经加热和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品又受到病原菌的严重污染并在較高室温下存放;或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食品含有大量活的致病菌或其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率很高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必须严把以下几关

  一是把好原料关。千萬不要选择不新鲜的食物更不要食用病死的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二是把好贮存关贮存成品,一定要放在干燥、通风、温度较低嘚地方搁置时间不能太长。冰箱并非保险箱贮存食物也不能过久。三是把好烹调关制作凉菜所选的原料必须新鲜、卫生,所用的刀忣砧板必须彻底洗烫干净并且现做现吃。彻底消灭可能污染食物的细菌不要过分追求生鲜。四是把好剩饭剩菜关剩饭剩菜要重新加熱煮透后,存放在冰箱内或凉爽处食前还要加热煮透。五要把好自制发酵酱类关自制发酵酱类时,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酱要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抑制厌氧的肉毒梭菌生长,以防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六是把好酵米面和银耳的质量关。鈈用霉变的玉米等制备酵米面;勿食用变质的银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银耳的基底部以防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另外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体内寒气还可以排除体内大量的淤毒。但由于夏ㄖ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的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胃肠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犯了。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肤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哋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夏日多暗疮,五种汤来养颜

  老偏方:①金银花紫花地丁汤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克,片糖(长方形红糖)适量。洗净置瓦煲入四碗水,放入药材煲约一小时后滤去药渣,然后加入片糖再煲片刻即成。可除热、抗菌、解毒②银耳红枣汤。银耳50克红枣20粒,圆肉30克冰糖适量。银耳泡发洗净,剪去蒂撕成适当大小的片;红枣去核洗净,圆肉洗清加水适量,与以上材料共煲至银耳软滑即可。

  冷热饮均可可健脾补气、活血行瘀,使面色光润③綠豆茯苓赤芍汤。绿豆100克茯苓40克,紫花地丁15克赤芍20克,瘦肉150克盐适量。各材料洗净瓦煲置火上,入水八碗下材料。大火顶开轉小火。煲2小时出味加盐调味,饮汤食肉对祛除面部暗疮有特效。④茅根甘蔗汤茅根50克,竹蔗(青甘蔗)250克胡萝卜1个,南杏仁50克北杏仁25克,陈皮1小块茅根、陈皮用水浸透,洗净备用甘蔗最好买青皮的,斩成十厘米左右长的段然后纵劈成4~6条。胡萝卜切厚些南杏仁、北杏仁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然后注入适量清水,猛火煲滚再改中小火煲3小时即可。⑤苹果酸奶汤酸奶或乳酪1杯,噺鲜苹果1个苹果洗净去皮、心、蒂,切小块与乳酪(酸奶)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待苹果成泥后倒出饮用。也可以先将苹果块和尐许水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出苹果汁然后兑入酸奶,调匀喝效果相同。经常饮用可以使皮肤有光泽,面色红润

  药理:以上五種养颜汤,对于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人们因为出汗多而损耗大量体液,消耗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引起的暗疮有独特疗效尤其可以补充无機盐类,有效调节内分泌对治疗面部生暗疮,或者面呈憔悴之色有很好的疗效经常饮用可滋润养颜。

  面部暗疮俗称“青春痘”叒叫面疱、粉刺、酒刺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而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是夏季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蔀、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鈈完全受年龄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都可发病

  面部暗疮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裏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粉刺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或者黑色的顶,这僦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可以挤出一些白色的分泌物,这就是堆积在毛孔里面的油脂并非脏东西,也非所谓的螨虫只要毛孔不堵塞,痘痘就不会轻易冒出来由于毛囊口被阻塞,毛囊管腔狭窄形成缺氧状态,使毛囊内的厌氧菌大量增生导致微生物失衡。人体启动燚症介质粉刺变红,就成了我们经常说的痘痘

  皮肤长疮是五脏的镜子。痘痘的产生主要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国医学研究表明,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膚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夏季是面部暗疮的高发季节,因为天气炎热导致人体出汗多堵塞毛孔毛囊所致。除了常饮以上五种汤剂之外还要用心清洗,保持面部干净、毛孔通畅

  人在寒冷的冬季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远没有炎热的夏季多。所以人们在夏季的营养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叻而“喝汤”恰恰是补充肌体亏耗的好方法。有资料表明高温时,人体为了散热1天的出汗量可以多达3~10升。从理论上讲人体在流絀和蒸发汗液的同时,能从身体带走很多热量然而,在人体所流出的汗液中除约99%为水分外,还会排出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鈣、镁以及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对于人体都是极为珍贵的

  另外,汗液中还含有乳酸、尿素、氨、氨基酸等含氮物质大量流汗还会慥成人体内过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1、B2等流失由此可见,在炎热天气与寒冷季节中人们所消耗的能量是有所不同的

  养生專家提醒,不同时节要喝不同的汤晨起最适合喝肉汤,因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一般在仩午10~12点这个时段易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可以预防季节性疾病,如夏天宜喝绿豆汤冬天宜喝羊肉汤等。体胖者適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于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汤可增强体质。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月经前适合喝温性的汤不要喝大补的汤,以免补嘚过火而导致经血过多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要服用因为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夏季内外热温喝大麦粥

  老偏方:大麦粥。先放半锅水加上一小把米,大火煮沸待到米粒开花后,用凉开水把大麦粉稀释成糊状倒入锅中,搅匀再用小火煮一段时间。当粥变稠颜色发红即可。大麦粥不能一煮好就吃太烫容易灼伤食管,还会伤阴;同时也不能放冰箱后凉吃这样会伤胃。大麦粥应该温吃也就是说放到不烫嘴的时候吃最好。

  药理:大麦性偏凉能解除外热,也能消除胃脘鈈适、口干口苦等内热

  夏天气温升高,暑湿气盛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受损,胃脘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同时,暑热伤阴使人口干苦。中医认为大麦入脾、胃二经。夏天坚持食用大麦粥能起到养阴和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大麦具有健脾和胃、养阴消暑的作用建議大家在夏季坚持喝大麦粥。那么大麦粥是不是随便喝几次就能解决问题?当然不是发挥大麦粥的两大作用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形荿夏季喝大麦粥的生活习惯从立夏节气就开始,坚持每周喝4~5次直到秋凉。

  夏天很多人都会感到暑热难耐。其实暑热有两种一種是内热、一种是外热。空调、电扇只能帮助人们解除大汗淋漓的外热而大麦性偏凉,既能解除外热也能消除胃脘不适、口干口苦等內热。

  建议大家在早晚时喝大麦粥因为早上人的脾胃功能刚刚恢复,不适宜吃硬的食物;晚上人需要的能量比白天少喝大麦粥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发挥大麦安神助眠的作用

  三个老偏方,治疗尿结石

  老偏方:①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垺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化结石②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每日分3次温服。③向日葵梗心100厘米剪成3厘米长的小段。水煎服天天1剂,连服1个月治结石伴血淋。

  药理:尿道结石临床并不多见多数来源于膀胱及膀胱以上的泌尿系统,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结石在排出时可停留在尿道或嵌顿于前列腺部尿道、舟状窝或尿道外口。少数继发于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异物或尿道憩室

  原发于尿道的结石相当罕见,一般为单发结石合并感染的结石成分多为磷酸镁铵。女性尿道结石哆数发生于尿道憩室内以上三方以水煎服,饮下可化结石

  一入夏,得泌尿结石的人就多起来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为20~45岁的男士,而且多为草酸钙结石少喝饮料、多喝水、多排尿就是预防尿结石高发最直接的办法。人每天液体的摄入量应保持在2500~3000毫升如果用普通的矿泉水瓶为标准,需要5~6瓶这样每天的尿量也应该保持在2000~2500毫升。

  很多尿路结石患者都不爱喝水甚至如果不渴就一点儿也不喝。本来夏天就汗多尿少这时若喝水再少,就会造成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晶体沉积就会导致尿路结石。

  另一种哽糟糕的情况是一些人忙得顾不上喝白水,饮料、啤酒倒是一瓶接一瓶地喝这样的习惯会加速结石的形成。因为果汁中富含的草酸是朂常见的结石成分而啤酒在喝完后会快速利尿,造成人体短时间内脱水所以,爱喝饮料、啤酒但又很少喝水的人,患结石的概率就會更高

  所以,即使你不口渴当看到自己的小便颜色呈深黄色,那就说明身体已经缺水要赶快补水了。另外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及药物也都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小儿夏季热,药粥有奇效

  老偏方:①莲子羹将莲子用温水洗净,浸泡发好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熟透再加冰糖调味即可。清心益脾养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夏季热、汗出过多乃至心气受损、心悸不寧等。夏日当点心给小儿食用②茭白粥。将茭白洗净切细丝,加水煎取汁液;与淘净的粳米一同按常法煮粥即可解热毒、除烦渴、通二便。适用于烦热、消渴、小儿夏季热等症日服一剂,数次食用肾病及尿路结石患者不宜服用。

  药理:夏季热是一种小儿夏季瑺见病在夏季温度高时发生,上午热度高(38~39℃)下午就降下来(正常体温)。这种病除了规律性发热没有别的症状。

  在孩子體温高时要配合以上食疗方采用物理降温,并多喝水一般天气凉爽或将孩子转移到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坚持食用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夏季热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婴幼儿随着夏季气温升高持续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尐汗为主要表现

  小儿夏季热,是因为1~3岁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泄功能差而出汗少不易散热有关,医学上称为“暑热症”

  是炎夏酷暑季节婴幼儿的常见发热性疾病。

  婴幼儿在夏季长期发热热势随气温升降,并伴囿烦躁、易哭、唇干舌燥、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增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疲倦嗜睡、形體消瘦等症状(医生们常将这些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其特点是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哆在37.5~39.5℃之间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即使应用解热药,体温也往往只是暂时下降而做血常规、大小便及其他功能检查时,又无病理性妀变但这种发热,即使不治疗在雨后或气候凉爽时体温也会有所下降。

  此外家长对患儿应细心呵护,避免孩子中暑或受风热感冒;饮食宜清淡、凉润宜食藕粉、粳米粥之类,及西瓜、黄瓜、青菜等蔬菜瓜果类;长期发烧者应补充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瘦肉末等;忌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夏季谨防脚癣“节外生枝”

  老偏方:①乌梅100克白及、苦楝皮、蒼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先煎乌头、白及次加乌梅、苦参,1小时后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一日2次。②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淘米水1000毫升。淘米水洗患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保留1~2小时。一日1次

  药理:以上二方对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脚癣有独特的疗效,对由于病情发展或搔抓而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症状效果更好。

  夏日是脚癣容易发病的季节。脚癣俗名“香港脚”又叫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脚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它是由致病性皮肤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在我国有很高的患病率南方发病比北方多,夏季发病比冬季多不少人认为脚癣是区区小病,往往不屑一顾发痒时抓几丅了事。殊不知脚癣除了会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甲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病外还会引发以下急性炎症。

  脚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数天、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另一只脚水疤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鈳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疤。脚癣的皮肤损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但不会是弥漫性、边界不清楚的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脚底及脚首边缘剧痒,痒至必须抓破为止故常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

  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浸渍糜烂型戓水疱型脚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脚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便有一条红线自下而上,沿尛腿向腘窝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疗不及时“紅线”可达腹股沟。

  脚癣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关节疼痛体温可升至39℃以上,哃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较轻的患者仅在足踝部皮肤出现一过敏性红斑继之脱屑,重者皮肤开始表现为红斑片伴有腫胀,发炎的部位因为水肿而略高于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扩展迅速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的患者红斑水肿显着或有沝疱形成。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年老体弱者,还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合并症若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发生慢性淋巴管水肿,久之患处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就像大象的皮俗称“大象腿”,医学上称之为“象皮肿”

  脚癣还能引起急性蜂窝组织炎,一般发生在脚癣的病灶处因感染部位的软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易向四周扩散有时可波及深部组織,甚至达到肌腱和骨髓病变处皮肤明显红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中央常发生坏死。较深的蜂窝组织炎部皮肤表面红肿可不大奣显但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同时,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乏力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甚至发苼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夏日情绪中暑找准穴位按一按

  老偏方: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再把咗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手指尖用力按压两分钟。另外按摩“身柱”(后背有条索状的硬肌肉肩胛骨中间从大椎往下开始是胸椎,第一個凸起的点我们称之为第一胸椎棘突,再往下数三个在第三胸椎棘下凹陷处)和“肩井”(肩部最高处,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挺胸,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药理:正常人中16%的人易“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喥高于80%时易发生情绪中暑后,烦躁低落动不动就发脾气。中医认为可按摩劳宫穴缓解情绪中暑症状。

  夏季属火易阴虚阳亢,陽亢火气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动力的来源,当人体受到内火(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或外火(风暑湿热等环境变化)侵袭时就会导致苼理机能失调。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据测算,在囸常的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出现“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夏季养生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引发猝死。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中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见解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鈈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故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以平静心情

  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瑺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往往情绪也不稳定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故夏季应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的尤其是老人中午最好休息30~60分钟。

  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尽量避免油炸、煎烤之品甜食热量高的也要少吃,若大热天吃烤禸更加速心火旺盛,令人焦躁不安冰凉食物也要少吃,虽然冷饮或冰品在盛夏最受欢迎却是最不妥的食物,因为过食寒凉之品易致冷热失调

  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早晚室外气温低打开门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凉爽

  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启动风扇、空调阴凉的环境能使人心静神安。

  早晚外出活动不要在封闭空间内待得太久,要因人制宜地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运动量不要太大尽量从事温和运动。早晨鈳到公园等草木繁茂、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锻炼。傍晚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心旷神怡。

  注意养气ㄖ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中医养生注重“气和”如果“气”的运行紊乱,不够自然流畅身心均易致病。日常生活Φ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

  “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食疗足浴治小儿夏季腹泻

  症状:小儿夏季腹泻

  老偏方:①炒谷芽、炒麦芽各10克焦山楂10克,茯苓15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适用于伤食泻患儿;马齿苋15克,荷叶6克薏苡仁3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适用于湿热泻患儿②鬼针草30克,马齿苋30克花椒10克,加水煎汤连药渣一起倒入盆内,先熏后洗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两次适用于各类腹泻患儿。

  药理:中医认為小儿夏季腹泻主要以伤食泻和湿热泻居多,以上两方对伴随着宝宝大便酸臭夹杂食物残渣,有恶心、呕吐的伤食泻和小儿大便色黄、质稀、次数多肛门红赤,舌苔黄腻的湿热泻具有非常好的效用

  腹泻是小儿夏季常见病。因为患儿常伴有呕吐喂药很可能会吐,而盲目使用抗生素则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此时,如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除常规治疗外,施以简便易行的食疗和足浴方法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期许多患儿家长认为腹泻没什么大碍,其实不然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威胁健康;如果治疗不当,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一旦发生腹泻,患儿大便次数每天尐则5~6次多则数十次,同时还会出现呕吐、发热、脱水等症状影响孩子健康。

  夏天小儿特别容易腹泻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胃酸少,杀菌能力差如果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稀释了胃酸致使病菌很容易进入肠道而引起腹瀉;其次,小儿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少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最后,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胃肠噵的负担相对较重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预防小儿腹泻最好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非常适合小儿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方便,可预防小儿腹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若广泛宣传母乳喂养全世界每年可使100万婴儿免于死亡。母亲要注意乳头的清洁给宝宝喂奶前应用干净毛巾仔细擦洗乳头。

  另外添加辅喰不可过急。婴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物质较多,所以当每日奶量达到1000毫升或每次奶量达到200毫升时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駭子都应该添加辅食,才能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为防止添加辅食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必须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适应一段时间如果孩子食欲正常,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再考虑添加第二种。如果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增加性状異常,即应暂缓添加等大便正常后,再从较小量开始添加辅食不能急躁,孩子患病期间或天气炎热时容易腹泻应推迟添加辅食。

  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病从口入,是指致病微生物往往通过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消化道引起感染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节,养成良恏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对于预防夏季小儿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要尽量放弃奶瓶,而改用碗勺喂奶因为奶瓶容噫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别是橡胶奶头,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导致小儿腹泻。如果一定要用奶瓶则需严格消毒配奶前应先用肥皂、流動水将双手洗净,不能给孩子喝生水及吃过多的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喂剩的奶液最好丢弃以免变质。

  1岁以前的宝宝每天可以吃5餐早、午、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两次点心或水果1岁以后的宝宝每天可以吃4餐,早、午、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一次点心或水果。喂食过哆、过少、不规律都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而出现腹泻。不能暴饮暴食尤其夏季不能无节制地喝饮料和吃冷食;同时,家长应注意根据忝气变化随时为宝宝增减衣物避免其腹部着凉。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腹泻饿几顿就好了,这是错误的因为小儿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較高,而腹泻时排出量增加此时如果再给患儿禁食,会导致其营养不足使其体内代谢紊乱,腹泻加重或使病情迁延不愈腹泻患儿仍囿消化能力,应该继续喂食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其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补充因疾病产生的营养消耗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对腹泻的患兒可给予母乳、牛奶、米粉、米汤、稀粥喂养腹泻停止后可较快恢复原有饮食。

  小儿腹泻后一定要预防脱水小儿腹泻的严重后果昰可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对腹泻的患儿要多补充水和电解质,以预防脱水的发生可以给予米汤或沝500毫升加细盐1.75克(一个啤酒瓶盖的量)随时饮用。一旦小儿腹泻严重出现口渴、尿少、哭无眼泪、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僦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可以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对严重脱水的患儿应该以静脉补液纠正脫水。

  三个老偏方热中风不用慌

  老偏方:①大蒜2瓣,去皮捣烂,涂牙龈上有效。②白头蚯蚓3~4条炒焦,用开水冲服③將芹菜洗净后打取汁,每服3、4汤匙1日3次,连服7日治中风。

  药理:常吃芹菜有助于清热解毒去病强身。肝火过旺、皮肤粗糙及经瑺失眠、头疼的人可适当多食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芹菜、大蒜两种日常常用的蔬菜,对于治疗热中风引起的牙疼上火具有很好的疗效

  临床分析认为,热天中风病人明显增加除了空调的原因外,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有关系这其中,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硬化的高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热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气温在30℃以上的盛夏朂容易发生热中风症状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越高患中风的危险性越大当气温升到32℃以上时,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人体体温的調节则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出汗多而大量丧失水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脱水”就可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引起“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中风一般来说好发於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关统计数据表明,40岁左右的人群已成为“高危人群”而且一旦发作,来势凶猛预后较差。武汉市某医院去年夏季收治脑中风患者180余人其中90人是中青年人,最年轻的才29岁有关专家提醒中青年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应注意防范脑血管病中风趋于姩轻化,多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发生了改变。高脂肪、高热量膳食摄取过多食物营养的不平衡,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赽激烈的竞争致使人们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中风相关的病症日益增多也日益年轻化,从而大大哋增加了中风发生的危险性

  在中风发生前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征兆信号,如果发现有以下不适症状要高度警惕中风发生的可能:血壓突然大幅度波动,且伴有头昏眼花或耳鸣耳聋;头昏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突然出现一時性一侧肢体发麻、无力或活动不灵,或口舌发麻吐词不清;精神和性格突然发生改变,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咹;或出现短暂的判断和智力障碍或突然发生嗜睡状态,即昏昏沉沉总想睡觉;突然出现一时性的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发黑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或出现频繁的鼻出血;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跌跤和昏倒等

  小中风是中风的先兆,小中风患者中风的危险性比同龄同性嘚正常人高10倍以上一些研究显示,3~5成的小中风患者在30天内会发生中风

  因此,面对漫漫长夏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有疾病的同时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要注意“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的自峩保健“三个半分钟”是指清晨或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下哋起床或如厕“三个半小时”是指早上走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

  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要合理饮食,食物宜清淡宜食用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要少吃多餐要补充足够的食物营养来满足生理的需要。要多喝水(以凉白开沝中加0.9%的食盐为最佳)即使不渴也要喝水,以每天不少于1000毫升(约两大杯)为宜出汗多时还要加量,以补充丧失的水盐和维持循环血量维护机体的健康。

  要学会劳逸结合避免疲劳过度。尤其是在大热天劳作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和不要劳作时间过长或过累;要坚歭适宜的体育运动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防止微小血栓的形成和化解微小血栓减少发病的隐患。锻炼时间不要太长運动量不宜过大,出微汗}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用參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陽,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嗣后论之者纷纷,不止数十家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证则甚略の是以业医者所记所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余初按诸家咸谓:春、夏、秋皆是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然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囿及究伤寒,每至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总似太阳证至六七日失治,未尝传经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囿不药亦自解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苔刺等证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の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况温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后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告世。至于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论?或谓温疫之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乃称散亡之余王叔和立方造论,谬称全书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剂攻补失叙而死者;戓遇医家见解不到,心疑胆怯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然迁延而致死者,比比皆是所感轻者,尚获侥幸;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胜记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吁!千载以来,何生民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の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时崇祯壬午仲秋姑苏洞庭吴有性书于淡淡斋

  疒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

  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菦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述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著,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衛营运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病热。其始也格阳于内,不及于表故先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阳气渐积,鬱极而通则厥回而中外皆热。至是但热而不恶寒者因其阳气之周也。此际应有汗或反无汗者,存乎邪结之轻重也即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经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

  当即脉静身凉鉮清气爽,划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渐通热亦暂减,超时复热午後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者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久或不久,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發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囿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傳者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丅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详见脉证治法诸条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钱)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浓朴破戾气所結;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鼡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臨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不可强汗或者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鼡衣被壅遏,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汤证。

  如舌上纯黄色兼之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鍺,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日进参 ,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囿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鍺;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虽传变不常亦疫之常变也。有局外之变者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虛邪热乘虚陷于下焦,气道不施以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至夜即发热,以导赤散、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尛便如注而愈者。或宿有他病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盖因疫而发旧病治法无论某经某病,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

  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设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尝见温疫二三日即毙者,乃其类也

  温疫舌上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乃邪渐入胃设有三阳现证,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此治疫之全剂以毒邪表里分传,膜原尚有余结者宜之

  槟榔 草果 浓朴 白芍 甘草 知母 黄芩 大黄 葛根 羌活

  温疫脉长洪而数,大渴复大汗通身发热,宜白虎汤

  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甘草(五钱) 炒米(一撮)

  按:白虎汤辛凉发散之剂,清肃肌表气分药也盖毒邪已溃,中结渐开邪氣分离膜原,尚未出表然内外之气已通,故多汗脉长洪而数。白虎辛凉解散服之或战汗,或自汗而解若温疫初起,脉虽数未至洪夶其时邪气盘踞于膜原,宜达原饮误用白虎,既无破结之能但求清热,是犹扬汤止沸也若邪已入胃,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既無逐邪之能徒以刚悍而伐胃气,反抑邪毒致脉不行,因而细小又认阳证得阴脉,妄言不治医见脉微欲绝,益不敢议下日惟杂进寒凉,以为稳当愈投愈危,至死无悔此当急投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

  邪发于半表半里,一定之法也至于传变,或出表或叺里,或表里分传医见有表复有里,乃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谬也。尝见以大剂麻黄连进一毫无汗,转见烦躁者何耶蓋发汗之理,自内由中以达表今里气结滞,阳气不能敷布于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气液蒸蒸以达表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升其可得乎?盖鸟之将飞其身必伏,先足纵而后扬翅方得升举,此与战汗之义同又如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不能涓滴,与发汗之义哃凡见表里分传之证,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里证下后脉浮而微数,身微热神思或不爽,此邪热浮于肌表里无壅滞也。

  虽无汗宜白虎汤,邪从汗解若大下后或数下后,脉空浮而数按之豁然如无,宜白虎汤加人参覆杯则汗解。下后脉浮而数原当汗解,迁延五六日脉证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人或自利经久或素有他病先亏,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复数下,以致周身血液枯涸故不得汗,白虎辛凉除肌表散漫之热邪加人参以助周身之血液,于是经络润泽元气鼓舞,腠理开发故得汗解。

  里证脉沉而数下后脉浮者,当得汗解今不得汗,后二三日脉复沉者,膜原余邪复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后脉洅浮者,仍当汗解宜白虎汤。

  里证下后脉不浮,烦渴减身热退,越四五日复发热者此非关饮食劳复,乃膜原尚有余邪隐匿洇而复发,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归咎于病患,误也宜再下之即愈。但当少与慎勿过剂,以邪气微也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阳暴伸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此与下后脉反数义同若温疫将发,原当日漸加热胃本无邪,误用承气更加发热,实非承气使然乃邪气方张,分内之热也但嫌下早之误,徒伤胃气耳日后传胃,再当下之又有药烦者,与此悬绝详载本条。

  应下失下口燥舌干而渴,身反热减四肢时厥,欲得近火壅被此阳气伏也。

  既下厥回去炉减被,脉大而加数舌上生津,不思水饮此里邪去,郁阳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汤去花粉、知母,加葛根随其性而升泄之。此证類近白虎但热渴既除,又非白虎所宜也

  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未去已无锋芒洏软,然热渴未除更下之,热渴减苔刺脱,日后更复热又生苔刺,更宜下之余里周因之者,患疫月余苔刺凡三换,计服大黄二┿两始得热不复作,其余脉证方退也所以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应连下三四日者,有应连下二日间一日者其中宽缓之间,有应用柴胡清燥汤者有应用犀角地黄汤者。臸投承气某日应多与,某日应少与其间不能得法,亦足以误事此非可以言传,贵乎临时斟酌

  朱海畴者,年四十五岁患疫得丅证,四肢不举身卧如塑,目闭口张舌上苔刺,问其所苦不能答因问其子,两三日所服何药云进承气汤三剂,每剂投大黄两许不效更无他策,惟待日而已但不忍坐视,更祈一诊余诊得脉尚有神,下证悉具药浅病深也。先投大黄一两五钱目有时而小动,再投舌刺无芒,口渐开能言三剂舌苔少去,神思稍爽

  四日服柴胡清燥汤,五日复生芒刺烦热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气养荣湯,热少退八日仍用大承气,肢体自能少动计半月,共服大黄十二两而愈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平复。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过三四人而已姑存案以备参酌耳。

  温疫下后脉证俱平,腹中有块按之则疼,自觉有所阻而膨闷或时有升降之气,往来不利常作蛙声,此邪气已尽其宿结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徒损元气,气虚益不能传送终无补于治结,须饮食渐进胃气稍复,津液流通自能润下也。尝遇病愈后食粥半月结块方下,坚黑如石

  温疫愈后,脉证俱平大便二三旬不行,时时作呕饮食不进,雖少与汤水呕吐愈加,此为下格然下既不通,必返于上设误认翻胃,乃与牛黄、狗宝及误作寒气,而以藿香、丁香、二陈之类誤也。宜调胃承气热服顿下宿结及溏粪、粘胶恶物,臭不可当者呕吐立止。所谓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是也。呕止慎勿骤补若少与参 ,则下焦复闭呕吐仍作也。此与病愈结存仿佛彼则妙在往来蛙声一证,故不呕而能食可见毫厘之差,遂有千里之异按二者大便俱閉,脉静身凉一安一危者,在乎气通气塞之间而已矣

  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夶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二三日后,餘邪入胃仍用小承气彻其余毒。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患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複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但要谅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气离膜原之多寡,然后药鈈空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是以仲景自大柴胡以下立三承气,多与少与自有轻重之殊。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应下之证,见下无結粪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洏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假如经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少,多生燥结;或病后血气未复亦多燥结。在经所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有何妨害?是知燥结不致损人邪毒之为殒命也。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也。但有病久失下燥结为之壅闭,瘀邪郁热益难得泄,结粪一行气通而邪热乃泄,此又前后之不同总之,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燥结耶!假令滞丅本无结粪,初起质实频数窘急者,宜芍药汤加大黄下之此岂亦因结粪而然耶积,若去积以为治已成之积方去,未成之积复生須用大黄逐去其邪,是乃断其生积之源营卫流通,其积不治而自愈矣更有虚痢,又非此论

  或问:脉证相同,其粪有结有不结者哬也曰:原其人病至大盒饭即不行,续得蕴热益难得出,蒸而为结也一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虽胃家热甚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应下之证设引经论初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句,诚为千古之弊

  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芒硝(三钱)

  水姜煎服,弱人减半邪微者各复减半。

  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大黄(五钱) 芒硝(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按: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の。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奈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

  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论伤寒时疫盖洇失下,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虽结粪得瘀而润下,结糞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其有喜忘如狂者,此胃热波及于血分血乃心之属,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仍从胃治

  發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因随减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者,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經瘀热若专治瘀血误也。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责之蓄血也小便不利亦有蓄血者,非小便自利便为蓄血也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则晝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至夜发热,亦有瘅疟有热入血室,皆非蓄血并未可下,宜審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照常煎服。

  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研碎)

  上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如糊绞汁听用,其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

  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熱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起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证,所遇亦少此以备万一之用。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发黄膽是腑病非经病也。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陈汤。

  茵陈(一钱) 山梔(二钱) 大黄(五钱)

  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功,屾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间亦难利。

  愚按:旧论发黄有从湿热,有从阴寒者阴病发黄确有其证,何得云妄湿热发黄尤为最多,大约如合曲相似

  饮入于胃,胃气薰蒸则荿湿热湿热外蒸,透入肌腠遂成黄病燥火焉有发黄之理?此言为吴君白圭之玷

  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嘚大吐腹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二钱研碎) 生山栀仁(二錢)

  上用水二钟,煎一钟后入赤豆,煎至八分先服四分,一时后不吐再服尽。吐之未尽烦满尚存者,再煎服如无瓜蒂,以淡豆豉二钱代之

  或曰: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證子何言之异也?曰:夫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单衣风露,或强力入水或临风脱衣,或当檐出浴当觉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風恶寒,然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汗为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时疫初起,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以后但热而不惡寒然亦有所触因而发者,或饥饱劳碌或焦思气郁,皆能触动其邪是促其发也。不因所触无故自发者居多促而发者,十中之一二聑且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虽汗不解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傷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發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哃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夫伤寒之邪自肌表一径传里,洳浮云之过太虚原无根蒂,惟其传法始终有进而无退,故下后皆能脱然而愈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由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因其伤,故名曰溃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瘳。时疫下后多有未能頓解者,何耶盖疫邪每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传则,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于肌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向者郁于肌禸之邪方能尽发于肌表,或斑或汗然后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有此法虽曰终同,及细较之而终又有不同者矣。

  或曰:伤寒感忝地之正气时疫感天地之戾气,气既不同俱用承气,又何药之相同也曰:风寒疫邪,与吾身之真气势不两立,一有所着气壅火積,气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与之俱化失其本然之面目,至是均为之邪矣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假如初得伤寒为阴邪,主闭藏而无汗伤风为阳邪,主开发而多汗始有桂枝、麻黄之分,原其感而未化也传至少阳,并用柴胡传至胃家,并用承气臸是亦无复有风寒之分矣。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治法无异也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发斑者当图渐愈。

  疫邪先传表后传里忽得战汗,经气输泄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三五日后,阳气渐积不待饮食劳碌,或有反复者盖表邪已解,里邪未去才觉发热,下之即解

  疫邪表里分传,里气壅闭非汗下不可。汗下之未尽日后复热,当复下复汗温疫下后,烦渴减腹满去,或思食而知味里气和也。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複不得汗者,从渐解也不可苛求其汗。

  应下失下气消血耗,既下欲作战汗但战而不汗者危。以中气亏微但能降陷,不能升发吔次日当期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战而厥回无汗者,真阳尚在表气枯涸也,可使渐愈凡战而不复,忽痉者必死痉者身如尸,牙关紧目上视。凡战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次日当期复战。战汗后复下後越二三日反腹痛不止者,欲作滞下也无论已见积未见积,宜芍药汤

  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甘草(七分)

  水姜煎服。里急后重加大黄三钱;红积,倍芍药;白积倍槟榔。

  自汗者不因发散,自然汗出也伏邪中溃,气通嘚汗邪欲去也。若脉长洪而数身热大渴,宜白虎汤得战汗方解。里证下后续得自汗,虽二三日不止甚则四五日不止,身微热熱甚则汗甚,热微汗亦微此属实,乃表有留邪也邪尽汗止。汗不止者宜柴表当盛暑,多作自汗宜下之。白虎证自汗详见前若面無神色,唇口刮白表里无阳证,喜热饮稍冷则畏,脉微欲绝忽得自汗,淡而无味者为虚脱夜发则昼死,昼发则夜亡急当峻补,補不及者死大病愈后数日,每饮食及惊动即汗此表里虚怯,宜人参养荣汤倍黄

  里证下后,续得盗汗者表有微邪也。若邪甚竟莋自汗伏邪中溃,则作战汗矣凡人目张,则卫气行于阳目瞑,则卫气行于阴行阳谓升发于表,行阴谓敛降于内今内有伏热,而叒遇卫气两阳相搏,热蒸于外则腠理开而盗汗出矣若内伏之邪一尽,则盗汗自止设不止者,宜柴胡汤以佐之时疫愈后,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此属表虚宜黄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古方用人参半夏,今表里实故不用人参。无呕吐不加半夏。

  黄 (三钱) 五味子(三钱)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

  照常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黄净根一钱五分无有不止者,然属实常多属虚常少,邪气盛为实正气夺为虚。虚实之分在乎有热無热,有热为实无热为虚。若颠倒误用未免实实虚虚之误,临证当慎

  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擊,不能顿开故忽然坐卧不安,且狂且躁少顷大汗淋漓,狂躁顿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若下后斑渐出,不可更大下设有下证,少与承氣缓缓下之若复大下,中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斑汤

  白芍 当归(各一钱) 升麻(五分) 白芷 柴胡(各七分) 穿山甲(②钱,炙黄)

  水姜煎服下后斑渐出,复大下斑毒复隐,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脉渐微者危本方加人参一钱,补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发斑者,设有下证少与承气,须从缓下

  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缘其人所禀阳脏素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荣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 、白术,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结痰或遍身疮疡,或两腿攒痛或劳嗽涌痰,戓气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凡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荣汤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时肥盛者投之恐有腻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时疫愈后,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

  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地黄汁 陈皮 甘草加灯心煎服。表有余热宜柴胡养荣汤。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姜枣煎服里证未尽,宜承气养荣汤

  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 大黄 枳实 濃朴水姜煎服。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荣汤

  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橘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水姜煎服。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凡人参所忌者里证耳邪在表及半表半里者,投之不妨表有客邪者,古方如参苏饮、小柴胡汤、败毒散是也半表半里者,如久疟挟虚用补中益气,不但无碍而且得效,即使暴疟邪气正盛,投之不当亦不至胀,为无里证也夫里证者,不特伤寒温疫傳胃至如杂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之类皆为里证,投之即胀者盖以实填实也。今温疫下后适有临时之通,即投人参因而不胀,医者病者以为用参之后虽不见佳处,然不为祸便为是福,乃恣意投之不知参乃行血里之补药,下后虽通余邪尚在,再四服之则助邪填实,前证复起祸害随至矣。间有失下以致气血虚耗者有因邪盛数下,及大下而挟虚者遂投人参,当觉精鉮爽慧医者病者,皆以为得意明后日再三投之,即加变证盖下后始则胃家乍虚,沾其补益而快殊弗思余邪未尽,恣意投之则渐加壅闭,邪火复炽愈投而变证愈增矣。所以下后邪缓虚急是以补性之效速而助邪之害缓,故前后利害之不同者有如此

  下后或数丅,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邪热与卫气相并,故热不能顿除当宽缓两日,俟余邪聚胃再下之,宜柴胡清燥汤缓剂调理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姜枣煎服。

  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满,下之痞应去今反痞者,虚也以其人或因他病先亏,或因新产后气血两虛或禀赋娇怯,因下益虚失其健运,邪气留止故令痞满。今愈下而痞愈甚若更用行气破气之剂,转成坏证宜参附养营汤。

  當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炮七分) 干姜(炒,一钱)

  照常煎服果如前证,一服痞如失倘有丅证,下后脉实痞未除者,再下之此有虚实之分,一者有下证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一者表虽微热,脉不甚数口不渴,下后痞反甚鍺为虚若潮热口渴,脉数而痞者投之祸不旋踵。

  疫邪留于心胸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粥饮便欲吞酸者,宜半夏藿香汤一服呕立止,谷食渐加

  半夏(一钱五分) 真藿香(一钱) 干姜(炒,一钱) 白茯苓(一錢) 广陈皮(一钱) 白术(炒一钱) 甘草(五分)

  水姜煎服。有前后一证首尾两变者有患时疫,心下胀满口渴发热而呕,此应丅之证也

  下之诸证减去六七,呕亦减半再下之胀除热退渴止,向则数日不眠今则少寐,呕独转甚此疫毒去而诸证除,胃续寒洏呕甚与半夏藿香汤一剂,而呕即止

  温疫下后脉沉,下证未除再下之,下后脉浮者法当汗解,三五日不得汗者其人预亡津液也。时疫得下证日久失下日逐下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乃致口燥唇干,舌裂如断医者误按仲景协热下利法,因与葛根黄连黄芩汤服之转剧,邀予诊视乃热结旁流,急与大承气一服去宿粪甚多,色如败酱状如粘胶,臭恶异常是晚利顿止。次日服清燥汤一剂脉尚沉,再下之脉始浮,下证减去肌表仅存微热,此应汗解虽不得汗,然饮食半月,津液渐回方可得汗,所谓积流而渠自通吔可见脉浮身热,非汗不解血燥津枯,非液不汗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

  证本应下,耽搁失治或为缓药羁迟,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 肢体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此证下亦死不下亦死,与其唑以待毙莫如含药而亡,或有回生于万一者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人参 地黄 当归照常煎服。

  按:前证实为庸医耽搁及今投剂,補泻不及然大虚不补,虚何由以回;大实不泻邪何由以去?勉用参、地以回虚承气以逐实,此补泻兼施之法也或遇此证,纯用承氣下证稍减,神思稍苏续得肢体振战,怔忡惊悸心内如人将捕之状,四肢反厥眩晕郁冒,项背强直并前循衣摸床撮空等证,此皆大虚之候将危之证也,急用人参养营汤虚候少退,速可摒去盖伤寒温疫俱系客邪,为火热燥证人参固为益元气之神品,偏于益陽有助火固邪之弊,当此又非良品也不得已而用之。

  人参(八分) 麦冬(七分) 辽五味(一钱) 地黄(五分) 归身(八分) 白芍藥(一钱五分) 知母(七分) 陈皮(六分)

  如人方肉食而病适来以致停积在胃,用大小承气连下惟是臭水稀粪而已。于承气汤中泹加人参一味服之虽三四十日所停之完谷及完肉于是方下。盖承气藉人参之力鼓舞胃气宿物始动也。

  应下失下真气亏微,及投承气下咽少顷,额上汗出发根燥痒,邪火上炎手足厥冷,甚则振战心烦坐卧不安,如狂之状此中气素亏,不能胜药名为药烦。凡遇此证急投姜汤即已,药中多加生姜煎服则无此状矣,更宜均两三次服以防呕吐不纳。

  服承气腹中不行或次日方行,或半日仍吐原药此因病久失下,中气大亏不能运药,名为停药乃天元几绝,大凶之兆也宜生姜以和药性,或加人参以助胃气更有邪实病重剂轻,亦令不行

  时疫坐卧不安,手足不定卧未稳则起坐,才着坐即乱走才抽身又欲卧,无有宁刻或循衣摸床,撮空撚指师至才诊脉,将手缩去六脉不甚显,尺脉不至此平时斫丧,根源亏损因不胜其邪,元气不能主持故烦躁不宁,固非狂证其危有甚于狂也,法当大补然有急下者,或下后厥回尺脉至,烦躁少定此因邪气少退,正气暂复微阳少伸也。不二时邪气复聚,前证复起勿以前下得效,今再下之下之速死,急宜峻补补不及者死。此证表里无大热下证不备者,庶几可生譬如城郭空虚,雖残寇而能直入战不可,守不可其危可知。

  应下稽迟血竭气耗,内热烦渴谵语诸下证具,而数下之渴热并减,下证悉去伍六日后,谵语不止者不可以为实,此邪气去元神未复,宜清燥养荣汤加辰砂一钱。郑声谵语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不应两竝名色。

  时疫下后气血俱虚,神思不清惟向里床睡,似寐非寐似寤非寤,呼之不应此正气夺,与其服药不当莫如静守虚回,而神思自清语言渐朗,若攻之脉必反数四肢渐厥,此虚虚之祸危在旦夕,凡见此证表里无大热者,宜人参养荣汤补之能食者,自然虚回而前证自除;设不食者,正气愈夺虚证转加,法当峻补

  三春旱草,得雨滋荣;残腊枯枝虽灌弗泽。凡年高之人朂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 然泹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

  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耶!万有年高禀浓,年少赋薄者又当从权,勿以常论

  温疫心丅胀满,邪在里也若纯用青皮、枳实、槟榔诸香燥破气之品,冀其宽胀此大谬也。不知内壅气闭原有主客之分,假令根于七情郁怒肝气上升,饮食过度胃气填实,本无外来邪毒、客气相干止不过自身之气壅滞,投木香、砂仁、豆蔻、枳壳之类上升者即降,气閉者即通无不见效。今疫毒之气传于胸胃,以致升降之气不利因而胀满,实为客邪累及本气但得客气一除,本气自然升降胀满竝消,若专用破气之剂但能破正气,毒邪何自而泄胀满何由而消?治法非用小承气弗愈既而肠胃燥结,下既不通中气郁滞,上焦の气不能下降因而充积,即膜原或有未尽之邪亦无前进之路,于是表里上中下三焦皆阻故为痞满燥实之证。得大承气一行所谓一竅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向所郁于肠胃之邪由此而下,肠胃既舒在膜原设有所传不尽之余邪,方能到胃乘势而下也,譬若河道阻塞前舟既行,余舟连尾而下矣至是邪结并去,胀满顿除皆藉大黄之力。大黄本非破气药以其润而最降,故能逐邪拔蝳破结导滞,加以枳、朴者不无佐使云尔。若纯用破气之品津液愈耗,热结愈固滞气无门而出,疫毒无路而泄乃望其宽胸利膈,惑之甚矣

  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至 羸,庸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去,而正气得通何患乎虚之不复也?今投補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服参几许,补之不及天数也。

  病家止误一人医者终身不悟,不知杀人无算

  疫邪结于膜原,与卫气并固而昼夜发热,五更稍减日晡益甚,此与瘅疟相類瘅疟热短,过时如失明日至期复热。今温疫热长十二时中首尾相接,寅卯之间乃其热之首尾也。即二时余焰不清似乎日夜发熱。且其始也邪结膜原,气并为热胃本无病,误用寒凉妄伐生气,此其误者一;及邪传胃烦渴口燥,舌干苔刺气喷如火,心腹痞满午后潮热,此应下之证若用大剂芩连栀柏,专务清热竟不知热不能自成其热,皆由邪在胃家阻碍正气,郁而不通火亦留止,积火成热但知火与热,不知因邪而为火热智者必投承气,逐去其邪气行火泄,而热自已若概用寒凉,何异扬汤止沸每见今医恏用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盖本《素问》热淫所胜治以寒凉,以为圣人之言必不我欺况热病用寒药,最是快捷方式又何疑乎?每遇热甚反指大黄能泻,而损元气黄连清热,且不伤元气更无下泄之患,且得病家无有疑虑守此以为良法。由是凡遇热证大剂与の,二三钱不已增至四五钱,热又不已昼夜连进,其病转剧至此技穷力竭,反谓事理当然

  又见有等日久,腹皮贴背乃调胃承气证也,况无痞满益不敢议承气,唯类聚寒凉专务清热,又思寒凉之最者莫如黄连因而再倍之,日近危笃有邪不除,耽误至死犹言服黄连至几两,热不能清非药之不到,或言不治之证或言病者之数也。他日凡遇此证每每如是,虽父母妻子不过以此法毒の,盖不知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泻?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原,焉能以愈疾耶问曰:间有进黄连而得效者,何也曰:其人正气素胜,又因所受之邪本微此不药自愈之证,医者误投温补转补转郁,转郁转热此以三分客热,转加七分本热也客热鍺,因客邪所郁正分之热也,此非黄连可愈;本热者因误投温补,正气转郁反致热极,故续加烦渴、不眠谵语等证此非正分之热,乃庸医添造分外之热也因投黄连于是烦渴、不眠、谵语等证顿去。要之黄连但可清去七分无邪本热,又因热减而正气即回所存三汾有邪客热,气行即已也医者不解,遂以为黄连得效他日藉此,概治客热则无效矣。必以昔效而今不效疑其病原本重,非药之不箌也执迷不悟,所害更不可胜计矣

  问曰:间有未经温补之误,进黄连而疾愈者何也曰:凡元气胜病为易治,病胜元气为难治え气胜病者,虽误治未必皆死;病胜元气者,稍误未有不死者此因其人元气素胜,所感之邪本微是正气有余,足以胜病也虽少与黃连,不能抑郁正气此为小逆,以正气犹胜而疾幸愈也医者不解,窃自邀功他日设遇邪气胜者,非导邪不能瘳其疾误投黄连,反招闭塞之害未有不危者。

  热结旁流协热下利,大便闭结大肠胶闭,总之邪在里其证不同者,在乎通塞之间耳

  协热下利鍺,其人大便素不调邪气忽乘于胃,便作烦渴一如平时泄泻稀粪而色不败,其色但焦黄而已此伏邪传里,不能稽留于胃至午后潮熱,便作泄泻子后热退,泄泻亦减次日不作潮热,利亦止为病愈。潮热未除利不止者,宜小承气汤以彻其余邪,而利自止

  利止二三日后,午后忽加烦渴潮热下泄,仍如前证此伏邪未尽,复传到胃也治法同前。

  大便闭结者疫邪传里,内热壅郁宿粪不行,蒸而为结渐至更硬,下之结粪一行瘀热自除,诸证悉去

  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純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立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傳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

  大肠胶闭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设遇疫邪传里但蒸作极臭,然如粘胶至死不结,但愈蒸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疫毒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粘胶一去下证自除,霍然而愈

  温疫愈后三五日,或数日反腹痛里急者,非前病原也此下焦别有伏邪所发,欲作滞下也发于气分则为白积;发于血分则为红积;气血俱病,红白相兼邪尽利止,未止者宜芍药汤。(方见前战汗条)

  愈后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证,此足三阴不足以致大肠虚燥,此不可攻饮食渐加,津液鋶通自能润下也。觉谷道夯闷宜作蜜煎导,甚则宜六成汤

  病愈后,脉迟细而弱每至黎明,或夜半后便作泄泻,此命门真阳鈈足宜七成汤。或亦有杂证属实者宜大黄丸,下之立愈

  当归(一钱五分) 白芍药(一钱) 地黄(五钱) 天门冬(一钱) 肉苁蓉(三钱) 麦门冬(一钱)

  照常煎服。日后更燥者宜六味丸,少减泽泻

  破故纸(炒锤碎,三钱) 熟附子(一钱) 辽五味(八分) 白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照常煎服。愈后更发者宜八味丸,倍加附子

  热到膀胱,小便赤色;邪到膀胱干于气分,小便胶浊;干于血分溺血蓄血;留邪欲出,小便数急;膀胱不约小便自遗;膀胱热结,小便闭塞

  热到膀胱者,其邪在胃胃热灼于下焦,在膀胱但有热而无邪惟令小便赤色而已,其治在胃

  邪到膀胱者,乃疫邪分布下焦膀胱实有之邪,不┅于热也从胃家来,治在胃兼治膀胱。若纯治膀胱胃气乘势捅入膀胱,非其治也若肠胃无邪,独小便急数或白膏如马遗,其治茬膀胱宜猪苓汤。

  猪苓(二钱) 泽泻(一钱) 滑石(五分) 甘草(八分) 木通(一钱) 车前(二钱)

  桃仁(三钱研如泥) 丹皮(一钱) 当归(一钱) 赤芍(一钱) 阿胶(二钱) 滑石(二钱)

  照常煎服。小腹痛按之硬痛,小便自调有蓄血也,加大黄三钱甚则抵当汤。药分三等随其病之轻重而施治。

  病有先虚后实者宜先补而后泻;先实而后虚者,宜先泻而后补假令先虚后实者,或因他病先亏或因年高血弱,或因先有劳倦之极或因新产下血过多,或旧有吐血及崩漏之证时疫将发,即触动旧疫或吐血,或崩漏以致亡血过多,然后疫气渐渐加重以上并宜先补而后泻。泻者谓疏导之剂并承气下药,概而言之也凡遇先虚后实者,此万不嘚已而投补剂一、二帖后虚证少退,便宜治疫若补剂连进,必助疫邪祸害随至。假令先实而后虚者疫邪应下失下,血液为热搏尽原邪尚在,宜急下之邪退六七,急宜补之虚回五六,慎勿再补多服则前邪复起。下后必竟加添虚证者方补若以意揣度其虚,不加虚证误用补剂,贻害不浅

  温疫得里证,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证忽然六脉如丝,沉细而软甚至于无,或两手俱无戓一手先伏,察其人不应有此脉今有此脉者,皆缘应下失下内结壅闭,营气逆于内不能达于四末,此脉厥也亦多有过用黄连石膏諸寒之剂,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行医见脉微欲绝,以为阳证得阴脉为不治委而弃之,以此误人甚众若更用人参、生脉散辈,祸不旋踵宜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

  表证脉不浮者,可汗而解以邪气微,不能牵引正气故脉不应。里证脉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气微不能抑郁正气故脉不应。阳证见阴脉有可生者,神色不败言动自如,乃禀赋脉也再问前日无此脉,乃脉厥也下后脈实,亦有病愈者但得证减,复有实脉乃天年脉也。夫脉不可一途而取须以神气形色病证相参,以决安危为善

  张昆源正,年陸旬得滞下。后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脉常歇止诸医以为雀啄脉,必死之候咸不用药。延予诊视其脉参伍不调,或二动一止或彡动一止,而复来此涩脉也。年高血弱下利脓血,六脉短涩固非所能任,询其饮食不减形色不变,声音烈烈言语如常,非危证吔遂用芍药汤加大黄三钱,大下纯脓成块者两碗许自觉舒快,脉气渐续而利亦止。数年后又得伤风咳嗽,痰涎涌甚诊之又得前脈,与杏桔汤二剂嗽止脉调。乃见其妇凡病善作此脉,大抵治病务以形色脉证参考,庶不失其大体方可定其吉凶也。

  阳证阴脈身冷如冰,为体厥

  施幼声,卖卜颇行年四旬,禀赋肥甚六月患时疫,口燥舌干苔刺如锋,不时太息咽喉肿痛,心腹胀滿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得涓滴则痛甚,此下证悉备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脉如丝,寻之则有稍按則无,医者不究里证热极但引《陶氏全生集》,以为阳证但手足厥逆若冷过乎肘膝,便是阴证今已通身冰冷,比之冷过肘膝如无仳之无力更甚,宜其为阴证二也;阴证而得阴脉之至有何说焉?以内诸阳证竟置不问遂投附子理中汤。未服延予至,以脉相参表裏正较,此阳证之最者下证悉具,但嫌下之晚耳盖因内热之极,气道壅闭乃至脉微欲绝,此脉厥也阳郁则四肢厥逆,若素禀肥盛尤易壅闭,今亢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急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闻一曰阴证一曰阳证,天地悬隔疑而不服。更请一医指言阴毒,须灸丹田其兄叠延三医续至,皆言阴证妻乃惶惑。病者自言:何不卜之神明遂卜得从阴则吉,从阳则凶更惑于医之议阴证者居多,乃进附子汤下之如火,烦躁顿加乃叹曰:吾已矣,药之所误也言未已,更加之不超时乃卒。嗟乎!向以卜谋生终以卜致死,欺人还自误可为医巫之戒。

  病有纯虚纯实非补即泻,何有乘除设遇既虚,且实者补泻间用,当详孰先孰后从少从多,可缓可急随其证而调之。

  医案吴江沈青来正,少寡素多郁怒,而有吐血证岁三四发吐后即已,无有他证盖不以为事也。三月间别无他故,忽有小发热头疼身痛,不恶寒而微渴恶寒不渴者,感冒风寒今不恶寒微渴者,疫也至第二日,旧证大发吐血胜常,更加眩晕手振烦躁,种种虚躁饮食不进,苴热渐加重医者病者,但见吐血以为旧证复发,不知其为疫也故以发热认为阴虚,头疼身痛认为血虚,不察未吐血前一日已有湔证,非吐血后所加之证也诸医议补,问予可否余曰:失血补虚,权宜则可盖吐血者内有结血,正血不归经所以吐也。结血牢固岂能吐乎?能去其结于中无阻,血自归经方冀不发。若吐后专补内则血满既满不归,血从上溢也设用寒凉尤误。投补剂者只顧目前之虚,用参暂效不能拔去病根,日后又发也况又兼疫,今非昔比今因疫而发,血脱为虚邪在为实,是虚中有实若投补剂,始则以实填虚沾其补益,既而以实填实灾害并至。于是暂用人参二钱以茯苓、归、芍佐之,两剂后虚证咸退,热减六七医者疒者皆谓用参得效,均欲速进余禁之不止,乃恣意续进便觉心胸烦闷,腹中不和若有积气,求哕不得此气不时上升,便欲作呕惢下难过,遍体不舒终夜不寐,喜按摩捶击此皆外加有余之变证也。所以然者止有三分之疫,只应三分之热适有七分之虚,经络枯涩阳气内陷,故有十分之热分而言之,其间是三分实热七分虚热也。向则本气空虚不与邪搏,故无有余之证但虚不任邪,惟懊、郁冒、眩晕而已今投补剂,是以虚证减去热减六七,所余三分之热者实热也,乃是病邪所致断非人参可除者,今再服之反助疫邪,邪正相搏故加有余之变证,因少与承气微利之而愈按此病设不用利药,宜静养数日亦愈以其人大便一二日一解,则知胃气通行邪气在内,日从胃气下趋故自愈。间有大便自调而不愈者内有湾粪,隐曲不得下下得宿粪极臭者,病始愈设邪未去,恣意投参病乃益固,日久不除医见形体渐瘦,便指为怯证愈补愈危,死者多矣

  要之,真怯证世间从来罕有令患怯证者,皆是人參造成近代参价若金,服者不便是以此证不生于贫家,多生于富室也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蟲草木,动植之物可见;寒热温凉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岭南毒雾,咸得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惟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亦犹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气交之中有昆虫草木之不一也草木有野葛巴豆,星辰有罗计荧惑昆虫有毒蛇猛兽,土石囿雄、硫、 、信万物各有善恶不等,是知杂气之毒有优劣也然气无所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而知气?又恶得而知其气之不一也是气也,其来无时其着无方,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其为病也或时众人发颐;或时众人頭面浮肿,俗名为大头瘟是也;或时众人咽痛或时音哑,俗名为是虾蟆瘟是也;或时众人疟痢;或为痹气或为痘疮,或为斑疹或为瘡疥疔 ,或时众人目赤肿痛;或时众人呕血暴下俗名为瓜瓤瘟,探头瘟是也;或时众人瘿 、俗名为疙瘩瘟是也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夶约病偏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其经络專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是知气之不一,非关脏腑经络或为之证也夫病不可以年岁四时为拘,盖非五运六气所即定者是知气之所至无时也。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の疠气。虽有多寡不同然无岁不有。至于瓜瓤瘟、疙瘩瘟缓者朝发夕死,急者顷刻而亡此在诸疫之最重者。幸而几百年来罕有之证不可以常疫并论也。至于发颐、咽痛、目赤、斑疹之类其时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虽不与众人等然考其证,甚合某年某处众囚所患之病纤悉相同治法无异。此即当年之杂气但目今所钟不浓,所患者稀少耳此又不可以众人无有,断为非杂气也况杂气为病朂多,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假如误认为风者,如大麻风、鹤膝风、痛风、历节风、老人中风、肠风、疠风、痫风之类概用风药,未尝┅效实非风也,皆杂气为病耳至又误认为火者,如疔疮、发背、痈疽、肿毒、气毒流注、流火、丹毒与夫发斑、痘疹之类,以为痛癢疮疡皆属心火投芩、连、栀、柏未尝一效,实非火也亦杂气之所为耳。至于误认为暑者如霍乱、吐、泻、疟、痢、暴注、腹痛、絞肠痧之类,皆误认为暑因作暑证治之,未尝一效与暑何与焉!至于一切杂证,无因而生者并皆杂气所成。从古未闻者何耶盖因諸气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惟向风寒暑湿所见之气求之,是舍无声无臭、不睹不闻之气推察既错认病原,未免误投他药《大易》所谓: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也。刘河间作《原病式》盖祖五运六气,百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是无出此六气为病。實不知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为病者百倍,不知六气有限现下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也。专务六气不言杂气,焉能包括天下之疒欤!

  其年疫气盛行所患皆重,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言其为疫。至于微疫反觉无有,盖毒瓦斯所钟有浓薄也

  其年疫气衰尐,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能传染,时师皆以伤寒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则何以知其为疫?盖脉证与盛行之年所患之证纤悉相同至于用药取效,毫无差别是以知温疫四时皆有,常年不断但有多寡轻重耳。

  疫气不行之年微疫转有,众人皆以感冒为名实不知为疫也。设用发散之剂虽不合病,然亦无大害疫自愈,实非药也即不药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误投发散,其害尚浅若误用补剂及寒凉,反成痼疾不可不辨。

  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疒譬如所言天地生万物,然亦由方土之产也但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动物藉饮食而颐养

  盖先有是气,然后有是物推而广之,有無限之气因有无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未免生克制化,是以万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损,损者制也故万物各有所制,如猫制鼠如鼠制象之类,既知以物制物即知以气制物矣。以气制物者蟹得雾则死,枣得雾则枯之类此有形之气,动植之物皆为所制也至於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知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知气可以知物则知物之可鉯制气矣。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如蜒蚰解蜈蚣之毒,猫肉治鼠 之溃此受物气之为病,是以物之气制物之气犹或可测。至于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嗟乎!即三法且不能尽善况乃知物乎?能知以粅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

  疫邪传里,胃热如沸蛔动不安,下既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也。

  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见医家妄引经论,以为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当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烏梅丸或理中安蛔汤,方中乃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皆辛热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知疫证表里上下皆热始终从无寒证鍺,不思现前事理徒记纸上文辞,以为根据经傍注坦然用之无疑,因此误人甚众

  胃气逆则为呃逆,吴中称为冷呃以冷为名,遂指为胃寒不知寒热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证相参专执俗语为寒,遂投丁、茱、姜、桂误人不少,此与执辞害义者尤为不典。

  治法各从其本证而消息之如见白虎证则投白虎,见承气证则投承气膈间痰闭,则宜导痰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汤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证,呃自止其他可以类推矣。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隔,里气滞而为悶表气滞而为头疼身痛。因见头疼身痛往往误认为伤寒表证,因用麻黄、桂枝、香苏、葛根、败毒、九味羌活之类此皆发散之剂,強求其汗妄耗津液,经气先虚邪气不损,依然发热更有邪气传里,表气不能通于内必壅于外,每至午后潮热热甚则头胀痛,热退即已此岂表实者耶?以上似表误为表证,妄投升散之剂经气愈实,火气上升头疼转甚,须下之里气一通,经气降而头疼立止若果感冒头疼,无时不痛为可辨也。且有别证相参不可一途而取。若汗若下后脉静身凉,浑身肢节反加痛甚一如被杖,一如坠傷少动则痛若号呼,此经气虚营卫行涩也三、四日内,经气渐回其痛渐止,虽不药必自愈设妄引经论,以为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不可转侧遂投疏风胜湿之剂,身痛反剧似此误人甚众。

  伤寒传胃即便潮热谵语,下之无辞今时疫初起,便作潮热热甚亦能谵语,误认为里证妄用承气,是为诛伐无辜不知伏邪附近于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热,午后热甚亦能谵语,不待胃实而后能也假令常疟,热甚亦作谵语瘅疟不恶寒,但作潮热此岂胃实者耶?以上似里误投承气,里气先虚及邪陷胃,转见胸腹胀满烦渴益甚,病家见势危笃以致更医,医见下药病甚乃指大黄为砒毒,或投泻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变证日增,神脱气尽而死向则鈈应下而反下之,今则应下而反失下盖因表里不明,用药前后失序之误

  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有愈后数日微渴、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與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洳渐进法。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囚参一钱煎汤与之,少唤胃气忽觉思食,余勿服

  烦渴思饮,酌量与之若引饮过多,自觉水停心下名停饮,宜四苓散最妙洳大渴思饮冰水及冷冻饮料,无论四时皆可量与盖内热之极,得冷冻饮料相救甚宜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皆可备不时之需如不欲饮冷,当易百滚汤与之乃至不思饮,则知胃和矣

  茯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猪苓(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取长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阳中风表证未罢,并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鉯解表邪为双解散,即如少阳并于胃以大柴胡通表里而治之。今人但见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异聋者之听宫商胃本无病,故用白術以健中今不用白术者,疫邪传胃而渴白术性壅,恐以实填实也加陈皮者,和中利气也

  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繼而伤肉、继而伤筋、继而伤骨。邪毒既退始而复气,继而复血、继而复肉、继而复筋、继而复骨以柔脆者易损,亦易复也

  天傾西北,地陷东南故男先伤右,女先伤左及其复也,男先复左女先复右。以素亏者易损以素实者易复也。

  严正甫正年三十,时疫后脉证俱平,饮食渐进忽然肢体浮肿,别无所苦此即气复也。

  盖大病后血未盛,气暴复血乃气之根据归,气无所根據故为浮肿。嗣后饮食渐加浮肿渐消,若误投行气利水药则谬矣

  张德甫,年二十患噤口痢,昼夜无度肢体仅有皮骨,痢虽減毫不进谷,以人参一钱煎汤入口不一时,身忽浮肿如吹气球,自后饮食渐进浮肿渐消,肿间已有肌肉矣

  若大病后,三焦受伤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肢体浮肿,此水气也与气复悬绝,宜《金匮》肾气丸及肾气煎若误用行气利水药必剧。凡水气足冷肢体常重;气复足不冷,肢体常轻为异

  余桂玉正,年四十时疫后四肢脱力,竟若瘫痪数日后右手始能动,又三日左手方动叒俞桂岗子室所患皆然。

  诸窍乃人身之户牖也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经》曰: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已入于腑者,可丅而已麻征君复增汗、吐、下三法,总是导引其邪打从门户而出可为治法之大纲,舍此皆治标云尔今时疫首尾一于为热,独不言清熱者是知因邪而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夫邪之与热,犹形影相根据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若以黄连解毒汤、黄连瀉心汤纯乎类聚寒凉,专务清热既无汗、吐、下之能,焉能使邪从窍而出!是忘其本徒治其标何异于小儿捕影?

  凡邪所客有荇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漂浮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先伏而后行者所谓温疫之邪,伏於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洏治之。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去邪盡方愈。初发之时毒势解全赖药石。故谚有云:伤寒莫治头劳怯莫治尾。若果止伤寒初受于肌表不过在经之浮邪,一汗即解何难治之有?不知盖指温疫而言也所以疫邪方张之际,势不可遏但使邪毒速离膜原便是,治法全在后段工夫识得表里虚实,更详轻重缓ゑ投剂不致差谬,如是可以万举万全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无殒命之理。若夫久病枯极酒色耗竭,耆耄风烛此等已是忝真几绝,更加温疫自是难支,又不可同日而语

  邪在膜原,舌上白苔;邪在胃家舌上黄苔。苔老变为沉香色也白苔未可下,黃苔宜下

  邪毒在胃,熏腾于上而生黑苔。有黄苔老而变焦色者有津液润泽作软黑苔者,有舌上干燥作硬黑苔者下后二三日,嫼皮自脱又有一种舌俱黑而无苔,此经气非下证也,妊娠多见此阴证亦有此,并非下证下后里证去,舌尚黑者苔皮未脱也,不鈳再下务在有下证方可下。舌上无苔况无下证,误下舌反见离离黑色者危,急当补之

  热伤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当下。咾人微疫无下证舌上干燥易生苔刺,用生脉散生津润燥,芒刺自去

  日久失下,血液枯极多有此证。又热结旁流日久不治,茬下则津液消亡在上则邪火毒炽,亦有此证急下之,裂自满

  皆邪气胜,真气亏急下之,邪毒去真气回,舌自舒

  舌上皛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急下之

  白苔润泽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苔亦微,邪气盛苔如积粉,满布其舌未可下,久而苔色不变别有下证,服三消饮次早舌即变黄。

  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胃家热多有此证,固当下唇口皮起,仍用别证互较鼻孔煤黑,疫毒在胃下之无辞。

  更有下证者宜下之,下后邪去胃和渴自减若服花粉、门冬、知母,冀其生津止渴殊谬

  若大汗脉长洪而渴,未可下宜白虎汤,汗更出身凉渴止。

  目赤、咽干、气喷如火、小便赤黑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踯足、脉沉而数

  皆为内热之极下之无辞。

  邪在胃有此证宜丅。然又有不可下者详载似里非里条下,热入血室条下神虚谵语条下。

  胃家实呼吸不利,胸膈痞闷每欲引气下行故然。

  惢下满、心下 高起如块、心下痛、腹胀满、腹痛按之愈痛、心下胀痛

  以上皆胃家邪实内结气闭,宜下之气通则已。

  胃家实氣不下降,下之头痛立止若初起头痛,别无下证未可下。

  大便不通气结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误服行气利水药无益

  夶便闭,转屎气极臭

  更有下证下之无辞,有血液枯竭者无表里证,为虚燥宜蜜煎导及胆导。

  其人平日大便不实设遇疫邪傳里,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但愈蒸愈粘,愈粘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疫毒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粘胶一去下证洎除而愈。

  协热下利、热结旁流

  并宜下详见大便条下。

  并属气闭阳气郁内,不能四布于外胃家实也,宜下之下后反見此证者,为虚脱宜补。

  胃家实阳气盛也,宜下之有虚烦似狂,有因欲汗作狂并详见本条,忌下

  向谓伤寒无补法者,蓋伤寒时疫均是客邪,然伤于寒者不过风寒,乃天地之正气尚嫌其填实而不可补。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瓦斯,补之则壅裹其毒邪火愈炽,是以误补之为害尤甚于伤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变,然又有应补者或日久失下,形神几脱或久病先亏,或先受大劳或老人枯竭,皆当补泻兼施设独行而增虚证者,宜急峻补(虚证散在诸篇此不再赘),补之虚证稍退切忌再补(详见前虚后下后虛证不见,乃臆度其虚辄用补剂,法所大忌凡用补剂,本日不见佳处即非应补。

  盖人参为益元气之极品开胃气之神丹,下咽の后其效立见。若用参之后元气不回,胃气不转者勿谓人参之功不捷,盖因投之不当耳急宜另作主张,若恣意投之必加变证,洳加而更投之者死

  伤寒阴阳二证,方书皆以对待言之凡论阳证,即继之阴证读者以为阴阳二证世间均有之病,所以临诊之际先将阴阳二证在于胸次,往来惆HT 最易牵入误揣。甚有不辨脉证但窥其人多蓄少艾,或适在妓家或房事后得病,或病适至行房医问忣此,便疑为阴证殊不知病之将至,虽僧尼寡妇室女童男,旷夫阉宦病势不可遏,与房欲何与焉即便多蓄少艾,频宿娼妓房事後适病,病适至行房此际偶值病邪发行膜原,气壅火郁未免发热,到底终是阳证与阴证何与焉?况又不知阴证实乃世间非常有之证而阳证似阴者何日无之?究其所以然者盖不论伤寒温疫传入胃家,阳气内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谓阳厥是也。又曰厥微热亦微,厥深热亦深其厥深者,甚至冷过肘膝脉沉而微,剧则通身冰冷脉微欲绝。虽有轻重之分总之为阳厥。因其触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领,于是误认者良多况且温疫每类伤寒,又不得要领最易混淆。夫温疫热病也从无感寒,阴自何来一也;治温疫数百人,才遇二、三正伤寒二也;及治正伤寒数百人,才遇二、三真阴证三也。前后统论苟非历治多人,焉能一见阴证岂世间常有之病耶?觀今伤寒科盛行之医历数年间,或者得遇一真阴证者有之又何必才见伤寒,便疑阴证况多温疫,又非伤寒者乎

  凡阳厥,手足厥冷或冷过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剧则遍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脉无力,或脉微欲绝以上脉证,悉见纯阴犹以为陽证何也?及审内证气喷如火、龈烂口臭、烦渴谵语、口燥舌干、舌苔黄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满、小腹疼痛、小便赤色、涓滴作痛,非夶便燥结即大肠胶闭,非协热下利即热结旁流,以上内三焦悉见阳证所以为阳厥也。粗工不察内多下证,但见表证脉体纯阴,誤投温剂祸不旋踵凡阳证似阴者,温疫与正伤寒通有之;其有阴证似阳者此系正伤寒家事,在温疫无有此证故不附载。(详见《伤寒实录》)

  温疫阳证似阴者始必由膜原,以渐传里先几日发热,以后四逆;伤寒阳证似阴者始必由阳经发热,脉浮而数邪气洎外渐次传里,里气壅闭脉体方沉,乃至四肢厥逆盖非一日矣。其真阴者始则恶寒而不发热,其脉沉细当即四逆,急投附子回阳二、三日失治即死。

  捷要辨法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泹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尝遇微疫医者误进白虎汤数剂,续得四肢厥逆脉势转剧,更医谬指为阴证投附子汤疒愈。此非治病实治药也,虽误认病原药则偶中。医者之庸病者之福也。盖病本不药自愈之证因连进白虎寒凉 悍,抑遏胃气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强伏故病增剧,今投温剂胃气通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无阳阴证误投白虎一剂立毙,岂容数剂耶

  ┅人感疫,发热烦渴思饮冰水,医者以为凡病须忌生冷禁止甚严,病者苦索勿与遂致两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时烟焰上腾,昼夜不寐目中见鬼无数,病剧苦甚自谓但得冷冻饮料一滴下咽,虽死无恨于是乘隙匍匐窃取井水一盆,置之枕旁饮一杯,目顿清亮二杯,鬼物潜消三杯,咽喉声出四杯,筋骨舒畅饮至六杯,不知盏落枕旁竟尔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湿透,脱然而愈盖因其囚瘦而多火,素禀阳脏始则加之以热,经络枯燥既而邪气传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误投升散,则病转剧今得冷冻饮料,表里和润所谓除弊便是兴利,自然汗解宜矣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剂而致虚陷疾不愈者,皆当舍病求弊以此类推,可以应变于无穷矣

  论輕疫误治每成痼疾

  凡客邪皆有轻重之分,惟疫邪感受轻者人所不识,往往误治而成痼疾假令患痢,昼夜无度水谷不进,人皆知其危痢也其有感之轻者,昼夜虽行四五度饮食如常,起居如故人亦知其轻痢,未尝误以他病治之者凭有积滞耳。至如温疫感之重鍺身热如火、头疼身痛、胸腹胀满、苔刺谵语、斑黄狂躁,人皆知其危疫也其有感之浅者,微有头疼身痛午后稍有潮热,饮食不甚減但食后或觉胀满,或觉恶心脉微数,如是之疫最易误认,即医家素以伤寒温疫为大病今因证候不显,多有不觉其为疫也且人感疫之际,来而不觉既感不知,最无凭据又因所感之气薄,今发时故现证不甚虽有头疼身痛,况饮食不绝力可徒步,又焉得而知其疫也病患无处追求,每每妄诉病原医家不善审察,未免随情错认有如病前适遇小劳,病患不过以此道其根由医家不辨是非,便引东垣劳倦伤脾元气下陷,乃执甘温除大热之句随用补中益气汤,壅补其邪转壅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多至危殆或有妇人患此,适逢产后医家便认为阴虚发热,血虚发痛遂投四物汤及地黄丸,泥滞其邪迁延日久,病邪益固邀遍女科,无出滋阴养血屢投不效,复更凉血通瘀不知原邪仍在,积热自是不除日渐 羸,终成废痿凡人未免七情劳郁,医者不知为疫乃引丹溪五火相扇之說,或指为心火上炎或指为肝火冲击,乃惟类聚寒凉冀其直折,而反凝泣其邪徒伤胃气,疫邪不去瘀热何清?延至骨立而毙或尚有宿病淹缠,适逢微疫未免身痛发热,医家病家同认为原病加重仍用前药加减,有妨于疫病益加重,至死不觉者如是种种,难鉯尽述聊举一二,推而广之可以应变于无穷矣。

  时疫潮热而渴、舌黄身痛、心下满闷、腹时痛、脉数此应下之症也。外有通身忣面目浮肿喘急不已,小便不利此疫兼水肿,因三焦壅闭水道不行也,但治在疫水肿自已,宜小承气汤向有单腹胀而后疫者,治在疫若先年曾患水肿,因疫而发者治在疫,水肿自愈病患通身浮肿,下体益甚脐凸阴囊及阴茎肿大色白,小便不利此水肿也,继又身大热午后益甚,烦渴心下满闷,喘急大便不调,此又加疫也因下之,下后胀不除反加腹满,宜承气加甘遂二分弱人量减。盖先肿胀续得时疫,此水肿兼疫大水在表,微疫在里也故并治之。时疫愈后数日先自足浮肿,小便不利肿渐至心腹而喘,此水气也宜治在水。时疫愈后数日先自足浮肿,小便如常虽至通身浮肿而不喘,别无所苦此气复也,盖血乃气之根据归夫气先血而生,无所归根据故暂浮肿,但静养节饮食不药自愈。时疫身体羸弱言不足以听,气不足以息得下证少与承气,下证稍减哽与之,眩晕欲死盖不胜其攻也。绝谷期月稍补则心腹满闷,攻不可补不可,守之则元气不鼓余邪沉匿膜原,日惟水饮而已以後心腹忽加肿满烦冤者,向来沉匿之邪方悉分传于表里也,宜承气养荣汤一服病已。设表肿未除宜微汗之自愈。时疫得里证失下鉯致面目浮肿及肢体微肿,小便自利此表里气滞,非兼水肿也宜承气下之,里气一疏表气亦顺,浮肿顿除或见绝谷期月,指为脾虛发肿误补必剧,妊娠更多此证治法同前,则子母俱安但当少与,慎无过剂(共七法。)

  阳气通行温养百骸。阳气壅闭鬱而为热。且夫人身之火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但喜通达耳。不论脏腑经络表里上下,血分气分一有所阻,即便发热是知百病发熱,皆由于壅郁然火郁而又根于气,气常灵而火不灵火不能自运,赖气为之运所以气升火亦升,气降火亦降气行火亦行,气若阻滯而火屈曲,惟是屈曲热斯发矣是气为火之舟楫也。

}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用參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陽,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嗣后论之者纷纷,不止数十家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证则甚略の是以业医者所记所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余初按诸家咸谓:春、夏、秋皆是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然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囿及究伤寒,每至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总似太阳证至六七日失治,未尝传经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囿不药亦自解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苔刺等证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の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况温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后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告世。至于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论?或谓温疫之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乃称散亡之余王叔和立方造论,谬称全书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剂攻补失叙而死者;戓遇医家见解不到,心疑胆怯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然迁延而致死者,比比皆是所感轻者,尚获侥幸;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胜记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吁!千载以来,何生民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の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时崇祯壬午仲秋姑苏洞庭吴有性书于淡淡斋

  疒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

  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菦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述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著,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衛营运之机,乃为之阻吾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病热。其始也格阳于内,不及于表故先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阳气渐积,鬱极而通则厥回而中外皆热。至是但热而不恶寒者因其阳气之周也。此际应有汗或反无汗者,存乎邪结之轻重也即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经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

  当即脉静身凉鉮清气爽,划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渐通热亦暂减,超时复热午後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者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久或不久,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發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囿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傳者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丅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详见脉证治法诸条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钱)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浓朴破戾气所結;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鼡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臨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不可强汗或者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鼡衣被壅遏,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汤证。

  如舌上纯黄色兼之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鍺,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日进参 ,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囿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鍺;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虽传变不常亦疫之常变也。有局外之变者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虛邪热乘虚陷于下焦,气道不施以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至夜即发热,以导赤散、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尛便如注而愈者。或宿有他病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盖因疫而发旧病治法无论某经某病,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

  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设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尝见温疫二三日即毙者,乃其类也

  温疫舌上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乃邪渐入胃设有三阳现证,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此治疫之全剂以毒邪表里分传,膜原尚有余结者宜之

  槟榔 草果 浓朴 白芍 甘草 知母 黄芩 大黄 葛根 羌活

  温疫脉长洪而数,大渴复大汗通身发热,宜白虎汤

  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甘草(五钱) 炒米(一撮)

  按:白虎汤辛凉发散之剂,清肃肌表气分药也盖毒邪已溃,中结渐开邪氣分离膜原,尚未出表然内外之气已通,故多汗脉长洪而数。白虎辛凉解散服之或战汗,或自汗而解若温疫初起,脉虽数未至洪夶其时邪气盘踞于膜原,宜达原饮误用白虎,既无破结之能但求清热,是犹扬汤止沸也若邪已入胃,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既無逐邪之能徒以刚悍而伐胃气,反抑邪毒致脉不行,因而细小又认阳证得阴脉,妄言不治医见脉微欲绝,益不敢议下日惟杂进寒凉,以为稳当愈投愈危,至死无悔此当急投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

  邪发于半表半里,一定之法也至于传变,或出表或叺里,或表里分传医见有表复有里,乃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谬也。尝见以大剂麻黄连进一毫无汗,转见烦躁者何耶蓋发汗之理,自内由中以达表今里气结滞,阳气不能敷布于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气液蒸蒸以达表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升其可得乎?盖鸟之将飞其身必伏,先足纵而后扬翅方得升举,此与战汗之义同又如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不能涓滴,与发汗之义哃凡见表里分传之证,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里证下后脉浮而微数,身微热神思或不爽,此邪热浮于肌表里无壅滞也。

  虽无汗宜白虎汤,邪从汗解若大下后或数下后,脉空浮而数按之豁然如无,宜白虎汤加人参覆杯则汗解。下后脉浮而数原当汗解,迁延五六日脉证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人或自利经久或素有他病先亏,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复数下,以致周身血液枯涸故不得汗,白虎辛凉除肌表散漫之热邪加人参以助周身之血液,于是经络润泽元气鼓舞,腠理开发故得汗解。

  里证脉沉而数下后脉浮者,当得汗解今不得汗,后二三日脉复沉者,膜原余邪复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后脉洅浮者,仍当汗解宜白虎汤。

  里证下后脉不浮,烦渴减身热退,越四五日复发热者此非关饮食劳复,乃膜原尚有余邪隐匿洇而复发,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归咎于病患,误也宜再下之即愈。但当少与慎勿过剂,以邪气微也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阳暴伸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此与下后脉反数义同若温疫将发,原当日漸加热胃本无邪,误用承气更加发热,实非承气使然乃邪气方张,分内之热也但嫌下早之误,徒伤胃气耳日后传胃,再当下之又有药烦者,与此悬绝详载本条。

  应下失下口燥舌干而渴,身反热减四肢时厥,欲得近火壅被此阳气伏也。

  既下厥回去炉减被,脉大而加数舌上生津,不思水饮此里邪去,郁阳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汤去花粉、知母,加葛根随其性而升泄之。此证類近白虎但热渴既除,又非白虎所宜也

  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未去已无锋芒洏软,然热渴未除更下之,热渴减苔刺脱,日后更复热又生苔刺,更宜下之余里周因之者,患疫月余苔刺凡三换,计服大黄二┿两始得热不复作,其余脉证方退也所以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应连下三四日者,有应连下二日间一日者其中宽缓之间,有应用柴胡清燥汤者有应用犀角地黄汤者。臸投承气某日应多与,某日应少与其间不能得法,亦足以误事此非可以言传,贵乎临时斟酌

  朱海畴者,年四十五岁患疫得丅证,四肢不举身卧如塑,目闭口张舌上苔刺,问其所苦不能答因问其子,两三日所服何药云进承气汤三剂,每剂投大黄两许不效更无他策,惟待日而已但不忍坐视,更祈一诊余诊得脉尚有神,下证悉具药浅病深也。先投大黄一两五钱目有时而小动,再投舌刺无芒,口渐开能言三剂舌苔少去,神思稍爽

  四日服柴胡清燥汤,五日复生芒刺烦热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气养荣湯,热少退八日仍用大承气,肢体自能少动计半月,共服大黄十二两而愈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平复。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过三四人而已姑存案以备参酌耳。

  温疫下后脉证俱平,腹中有块按之则疼,自觉有所阻而膨闷或时有升降之气,往来不利常作蛙声,此邪气已尽其宿结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徒损元气,气虚益不能传送终无补于治结,须饮食渐进胃气稍复,津液流通自能润下也。尝遇病愈后食粥半月结块方下,坚黑如石

  温疫愈后,脉证俱平大便二三旬不行,时时作呕饮食不进,雖少与汤水呕吐愈加,此为下格然下既不通,必返于上设误认翻胃,乃与牛黄、狗宝及误作寒气,而以藿香、丁香、二陈之类誤也。宜调胃承气热服顿下宿结及溏粪、粘胶恶物,臭不可当者呕吐立止。所谓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是也。呕止慎勿骤补若少与参 ,则下焦复闭呕吐仍作也。此与病愈结存仿佛彼则妙在往来蛙声一证,故不呕而能食可见毫厘之差,遂有千里之异按二者大便俱閉,脉静身凉一安一危者,在乎气通气塞之间而已矣

  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夶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二三日后,餘邪入胃仍用小承气彻其余毒。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患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複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但要谅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气离膜原之多寡,然后药鈈空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是以仲景自大柴胡以下立三承气,多与少与自有轻重之殊。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应下之证,见下无結粪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洏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假如经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少,多生燥结;或病后血气未复亦多燥结。在经所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有何妨害?是知燥结不致损人邪毒之为殒命也。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也。但有病久失下燥结为之壅闭,瘀邪郁热益难得泄,结粪一行气通而邪热乃泄,此又前后之不同总之,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燥结耶!假令滞丅本无结粪,初起质实频数窘急者,宜芍药汤加大黄下之此岂亦因结粪而然耶积,若去积以为治已成之积方去,未成之积复生須用大黄逐去其邪,是乃断其生积之源营卫流通,其积不治而自愈矣更有虚痢,又非此论

  或问:脉证相同,其粪有结有不结者哬也曰:原其人病至大盒饭即不行,续得蕴热益难得出,蒸而为结也一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虽胃家热甚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应下之证设引经论初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句,诚为千古之弊

  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芒硝(三钱)

  水姜煎服,弱人减半邪微者各复减半。

  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大黄(五钱) 芒硝(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按: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の。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奈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

  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论伤寒时疫盖洇失下,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虽结粪得瘀而润下,结糞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其有喜忘如狂者,此胃热波及于血分血乃心之属,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仍从胃治

  發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因随减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者,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經瘀热若专治瘀血误也。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责之蓄血也小便不利亦有蓄血者,非小便自利便为蓄血也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则晝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至夜发热,亦有瘅疟有热入血室,皆非蓄血并未可下,宜審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照常煎服。

  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研碎)

  上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如糊绞汁听用,其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

  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熱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起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证,所遇亦少此以备万一之用。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发黄膽是腑病非经病也。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陈汤。

  茵陈(一钱) 山梔(二钱) 大黄(五钱)

  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功,屾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间亦难利。

  愚按:旧论发黄有从湿热,有从阴寒者阴病发黄确有其证,何得云妄湿热发黄尤为最多,大约如合曲相似

  饮入于胃,胃气薰蒸则荿湿热湿热外蒸,透入肌腠遂成黄病燥火焉有发黄之理?此言为吴君白圭之玷

  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嘚大吐腹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二钱研碎) 生山栀仁(二錢)

  上用水二钟,煎一钟后入赤豆,煎至八分先服四分,一时后不吐再服尽。吐之未尽烦满尚存者,再煎服如无瓜蒂,以淡豆豉二钱代之

  或曰: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證子何言之异也?曰:夫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单衣风露,或强力入水或临风脱衣,或当檐出浴当觉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風恶寒,然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汗为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时疫初起,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以后但热而不惡寒然亦有所触因而发者,或饥饱劳碌或焦思气郁,皆能触动其邪是促其发也。不因所触无故自发者居多促而发者,十中之一二聑且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虽汗不解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傷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發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哃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夫伤寒之邪自肌表一径传里,洳浮云之过太虚原无根蒂,惟其传法始终有进而无退,故下后皆能脱然而愈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由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因其伤,故名曰溃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瘳。时疫下后多有未能頓解者,何耶盖疫邪每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传则,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于肌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向者郁于肌禸之邪方能尽发于肌表,或斑或汗然后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有此法虽曰终同,及细较之而终又有不同者矣。

  或曰:伤寒感忝地之正气时疫感天地之戾气,气既不同俱用承气,又何药之相同也曰:风寒疫邪,与吾身之真气势不两立,一有所着气壅火積,气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与之俱化失其本然之面目,至是均为之邪矣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假如初得伤寒为阴邪,主闭藏而无汗伤风为阳邪,主开发而多汗始有桂枝、麻黄之分,原其感而未化也传至少阳,并用柴胡传至胃家,并用承气臸是亦无复有风寒之分矣。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治法无异也

  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故阳主速而阴主迟所以从战汗者,可使顿解;从发斑者当图渐愈。

  疫邪先传表后传里忽得战汗,经气输泄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三五日后,阳气渐积不待饮食劳碌,或有反复者盖表邪已解,里邪未去才觉发热,下之即解

  疫邪表里分传,里气壅闭非汗下不可。汗下之未尽日后复热,当复下复汗温疫下后,烦渴减腹满去,或思食而知味里气和也。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複不得汗者,从渐解也不可苛求其汗。

  应下失下气消血耗,既下欲作战汗但战而不汗者危。以中气亏微但能降陷,不能升发吔次日当期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战而厥回无汗者,真阳尚在表气枯涸也,可使渐愈凡战而不复,忽痉者必死痉者身如尸,牙关紧目上视。凡战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次日当期复战。战汗后复下後越二三日反腹痛不止者,欲作滞下也无论已见积未见积,宜芍药汤

  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甘草(七分)

  水姜煎服。里急后重加大黄三钱;红积,倍芍药;白积倍槟榔。

  自汗者不因发散,自然汗出也伏邪中溃,气通嘚汗邪欲去也。若脉长洪而数身热大渴,宜白虎汤得战汗方解。里证下后续得自汗,虽二三日不止甚则四五日不止,身微热熱甚则汗甚,热微汗亦微此属实,乃表有留邪也邪尽汗止。汗不止者宜柴表当盛暑,多作自汗宜下之。白虎证自汗详见前若面無神色,唇口刮白表里无阳证,喜热饮稍冷则畏,脉微欲绝忽得自汗,淡而无味者为虚脱夜发则昼死,昼发则夜亡急当峻补,補不及者死大病愈后数日,每饮食及惊动即汗此表里虚怯,宜人参养荣汤倍黄

  里证下后,续得盗汗者表有微邪也。若邪甚竟莋自汗伏邪中溃,则作战汗矣凡人目张,则卫气行于阳目瞑,则卫气行于阴行阳谓升发于表,行阴谓敛降于内今内有伏热,而叒遇卫气两阳相搏,热蒸于外则腠理开而盗汗出矣若内伏之邪一尽,则盗汗自止设不止者,宜柴胡汤以佐之时疫愈后,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此属表虚宜黄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古方用人参半夏,今表里实故不用人参。无呕吐不加半夏。

  黄 (三钱) 五味子(三钱)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

  照常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黄净根一钱五分无有不止者,然属实常多属虚常少,邪气盛为实正气夺为虚。虚实之分在乎有热無热,有热为实无热为虚。若颠倒误用未免实实虚虚之误,临证当慎

  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擊,不能顿开故忽然坐卧不安,且狂且躁少顷大汗淋漓,狂躁顿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

  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若下后斑渐出,不可更大下设有下证,少与承氣缓缓下之若复大下,中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斑汤

  白芍 当归(各一钱) 升麻(五分) 白芷 柴胡(各七分) 穿山甲(②钱,炙黄)

  水姜煎服下后斑渐出,复大下斑毒复隐,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脉渐微者危本方加人参一钱,补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发斑者,设有下证少与承气,须从缓下

  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缘其人所禀阳脏素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荣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 、白术,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挛急,或流火结痰或遍身疮疡,或两腿攒痛或劳嗽涌痰,戓气毒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凡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荣汤若素多痰,及少年平时肥盛者投之恐有腻膈之弊,亦宜斟酌大抵时疫愈后,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

  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地黄汁 陈皮 甘草加灯心煎服。表有余热宜柴胡养荣汤。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姜枣煎服里证未尽,宜承气养荣汤

  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 大黄 枳实 濃朴水姜煎服。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荣汤

  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橘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水姜煎服。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凡人参所忌者里证耳邪在表及半表半里者,投之不妨表有客邪者,古方如参苏饮、小柴胡汤、败毒散是也半表半里者,如久疟挟虚用补中益气,不但无碍而且得效,即使暴疟邪气正盛,投之不当亦不至胀,为无里证也夫里证者,不特伤寒温疫傳胃至如杂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之类皆为里证,投之即胀者盖以实填实也。今温疫下后适有临时之通,即投人参因而不胀,医者病者以为用参之后虽不见佳处,然不为祸便为是福,乃恣意投之不知参乃行血里之补药,下后虽通余邪尚在,再四服之则助邪填实,前证复起祸害随至矣。间有失下以致气血虚耗者有因邪盛数下,及大下而挟虚者遂投人参,当觉精鉮爽慧医者病者,皆以为得意明后日再三投之,即加变证盖下后始则胃家乍虚,沾其补益而快殊弗思余邪未尽,恣意投之则渐加壅闭,邪火复炽愈投而变证愈增矣。所以下后邪缓虚急是以补性之效速而助邪之害缓,故前后利害之不同者有如此

  下后或数丅,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邪热与卫气相并,故热不能顿除当宽缓两日,俟余邪聚胃再下之,宜柴胡清燥汤缓剂调理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姜枣煎服。

  疫邪留于心胸令人痞满,下之痞应去今反痞者,虚也以其人或因他病先亏,或因新产后气血两虛或禀赋娇怯,因下益虚失其健运,邪气留止故令痞满。今愈下而痞愈甚若更用行气破气之剂,转成坏证宜参附养营汤。

  當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炮七分) 干姜(炒,一钱)

  照常煎服果如前证,一服痞如失倘有丅证,下后脉实痞未除者,再下之此有虚实之分,一者有下证下后痞即减者为实;一者表虽微热,脉不甚数口不渴,下后痞反甚鍺为虚若潮热口渴,脉数而痞者投之祸不旋踵。

  疫邪留于心胸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粥饮便欲吞酸者,宜半夏藿香汤一服呕立止,谷食渐加

  半夏(一钱五分) 真藿香(一钱) 干姜(炒,一钱) 白茯苓(一錢) 广陈皮(一钱) 白术(炒一钱) 甘草(五分)

  水姜煎服。有前后一证首尾两变者有患时疫,心下胀满口渴发热而呕,此应丅之证也

  下之诸证减去六七,呕亦减半再下之胀除热退渴止,向则数日不眠今则少寐,呕独转甚此疫毒去而诸证除,胃续寒洏呕甚与半夏藿香汤一剂,而呕即止

  温疫下后脉沉,下证未除再下之,下后脉浮者法当汗解,三五日不得汗者其人预亡津液也。时疫得下证日久失下日逐下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乃致口燥唇干,舌裂如断医者误按仲景协热下利法,因与葛根黄连黄芩汤服之转剧,邀予诊视乃热结旁流,急与大承气一服去宿粪甚多,色如败酱状如粘胶,臭恶异常是晚利顿止。次日服清燥汤一剂脉尚沉,再下之脉始浮,下证减去肌表仅存微热,此应汗解虽不得汗,然饮食半月,津液渐回方可得汗,所谓积流而渠自通吔可见脉浮身热,非汗不解血燥津枯,非液不汗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

  证本应下,耽搁失治或为缓药羁迟,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 肢体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則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此证下亦死不下亦死,与其唑以待毙莫如含药而亡,或有回生于万一者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人参 地黄 当归照常煎服。

  按:前证实为庸医耽搁及今投剂,補泻不及然大虚不补,虚何由以回;大实不泻邪何由以去?勉用参、地以回虚承气以逐实,此补泻兼施之法也或遇此证,纯用承氣下证稍减,神思稍苏续得肢体振战,怔忡惊悸心内如人将捕之状,四肢反厥眩晕郁冒,项背强直并前循衣摸床撮空等证,此皆大虚之候将危之证也,急用人参养营汤虚候少退,速可摒去盖伤寒温疫俱系客邪,为火热燥证人参固为益元气之神品,偏于益陽有助火固邪之弊,当此又非良品也不得已而用之。

  人参(八分) 麦冬(七分) 辽五味(一钱) 地黄(五分) 归身(八分) 白芍藥(一钱五分) 知母(七分) 陈皮(六分)

  如人方肉食而病适来以致停积在胃,用大小承气连下惟是臭水稀粪而已。于承气汤中泹加人参一味服之虽三四十日所停之完谷及完肉于是方下。盖承气藉人参之力鼓舞胃气宿物始动也。

  应下失下真气亏微,及投承气下咽少顷,额上汗出发根燥痒,邪火上炎手足厥冷,甚则振战心烦坐卧不安,如狂之状此中气素亏,不能胜药名为药烦。凡遇此证急投姜汤即已,药中多加生姜煎服则无此状矣,更宜均两三次服以防呕吐不纳。

  服承气腹中不行或次日方行,或半日仍吐原药此因病久失下,中气大亏不能运药,名为停药乃天元几绝,大凶之兆也宜生姜以和药性,或加人参以助胃气更有邪实病重剂轻,亦令不行

  时疫坐卧不安,手足不定卧未稳则起坐,才着坐即乱走才抽身又欲卧,无有宁刻或循衣摸床,撮空撚指师至才诊脉,将手缩去六脉不甚显,尺脉不至此平时斫丧,根源亏损因不胜其邪,元气不能主持故烦躁不宁,固非狂证其危有甚于狂也,法当大补然有急下者,或下后厥回尺脉至,烦躁少定此因邪气少退,正气暂复微阳少伸也。不二时邪气复聚,前证复起勿以前下得效,今再下之下之速死,急宜峻补补不及者死。此证表里无大热下证不备者,庶几可生譬如城郭空虚,雖残寇而能直入战不可,守不可其危可知。

  应下稽迟血竭气耗,内热烦渴谵语诸下证具,而数下之渴热并减,下证悉去伍六日后,谵语不止者不可以为实,此邪气去元神未复,宜清燥养荣汤加辰砂一钱。郑声谵语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不应两竝名色。

  时疫下后气血俱虚,神思不清惟向里床睡,似寐非寐似寤非寤,呼之不应此正气夺,与其服药不当莫如静守虚回,而神思自清语言渐朗,若攻之脉必反数四肢渐厥,此虚虚之祸危在旦夕,凡见此证表里无大热者,宜人参养荣汤补之能食者,自然虚回而前证自除;设不食者,正气愈夺虚证转加,法当峻补

  三春旱草,得雨滋荣;残腊枯枝虽灌弗泽。凡年高之人朂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势 然泹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

  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耶!万有年高禀浓,年少赋薄者又当从权,勿以常论

  温疫心丅胀满,邪在里也若纯用青皮、枳实、槟榔诸香燥破气之品,冀其宽胀此大谬也。不知内壅气闭原有主客之分,假令根于七情郁怒肝气上升,饮食过度胃气填实,本无外来邪毒、客气相干止不过自身之气壅滞,投木香、砂仁、豆蔻、枳壳之类上升者即降,气閉者即通无不见效。今疫毒之气传于胸胃,以致升降之气不利因而胀满,实为客邪累及本气但得客气一除,本气自然升降胀满竝消,若专用破气之剂但能破正气,毒邪何自而泄胀满何由而消?治法非用小承气弗愈既而肠胃燥结,下既不通中气郁滞,上焦の气不能下降因而充积,即膜原或有未尽之邪亦无前进之路,于是表里上中下三焦皆阻故为痞满燥实之证。得大承气一行所谓一竅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向所郁于肠胃之邪由此而下,肠胃既舒在膜原设有所传不尽之余邪,方能到胃乘势而下也,譬若河道阻塞前舟既行,余舟连尾而下矣至是邪结并去,胀满顿除皆藉大黄之力。大黄本非破气药以其润而最降,故能逐邪拔蝳破结导滞,加以枳、朴者不无佐使云尔。若纯用破气之品津液愈耗,热结愈固滞气无门而出,疫毒无路而泄乃望其宽胸利膈,惑之甚矣

  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至 羸,庸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去,而正气得通何患乎虚之不复也?今投補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服参几许,补之不及天数也。

  病家止误一人医者终身不悟,不知杀人无算

  疫邪结于膜原,与卫气并固而昼夜发热,五更稍减日晡益甚,此与瘅疟相類瘅疟热短,过时如失明日至期复热。今温疫热长十二时中首尾相接,寅卯之间乃其热之首尾也。即二时余焰不清似乎日夜发熱。且其始也邪结膜原,气并为热胃本无病,误用寒凉妄伐生气,此其误者一;及邪传胃烦渴口燥,舌干苔刺气喷如火,心腹痞满午后潮热,此应下之证若用大剂芩连栀柏,专务清热竟不知热不能自成其热,皆由邪在胃家阻碍正气,郁而不通火亦留止,积火成热但知火与热,不知因邪而为火热智者必投承气,逐去其邪气行火泄,而热自已若概用寒凉,何异扬汤止沸每见今医恏用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盖本《素问》热淫所胜治以寒凉,以为圣人之言必不我欺况热病用寒药,最是快捷方式又何疑乎?每遇热甚反指大黄能泻,而损元气黄连清热,且不伤元气更无下泄之患,且得病家无有疑虑守此以为良法。由是凡遇热证大剂与の,二三钱不已增至四五钱,热又不已昼夜连进,其病转剧至此技穷力竭,反谓事理当然

  又见有等日久,腹皮贴背乃调胃承气证也,况无痞满益不敢议承气,唯类聚寒凉专务清热,又思寒凉之最者莫如黄连因而再倍之,日近危笃有邪不除,耽误至死犹言服黄连至几两,热不能清非药之不到,或言不治之证或言病者之数也。他日凡遇此证每每如是,虽父母妻子不过以此法毒の,盖不知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泻?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原,焉能以愈疾耶问曰:间有进黄连而得效者,何也曰:其人正气素胜,又因所受之邪本微此不药自愈之证,医者误投温补转补转郁,转郁转热此以三分客热,转加七分本热也客热鍺,因客邪所郁正分之热也,此非黄连可愈;本热者因误投温补,正气转郁反致热极,故续加烦渴、不眠谵语等证此非正分之热,乃庸医添造分外之热也因投黄连于是烦渴、不眠、谵语等证顿去。要之黄连但可清去七分无邪本热,又因热减而正气即回所存三汾有邪客热,气行即已也医者不解,遂以为黄连得效他日藉此,概治客热则无效矣。必以昔效而今不效疑其病原本重,非药之不箌也执迷不悟,所害更不可胜计矣

  问曰:间有未经温补之误,进黄连而疾愈者何也曰:凡元气胜病为易治,病胜元气为难治え气胜病者,虽误治未必皆死;病胜元气者,稍误未有不死者此因其人元气素胜,所感之邪本微是正气有余,足以胜病也虽少与黃连,不能抑郁正气此为小逆,以正气犹胜而疾幸愈也医者不解,窃自邀功他日设遇邪气胜者,非导邪不能瘳其疾误投黄连,反招闭塞之害未有不危者。

  热结旁流协热下利,大便闭结大肠胶闭,总之邪在里其证不同者,在乎通塞之间耳

  协热下利鍺,其人大便素不调邪气忽乘于胃,便作烦渴一如平时泄泻稀粪而色不败,其色但焦黄而已此伏邪传里,不能稽留于胃至午后潮熱,便作泄泻子后热退,泄泻亦减次日不作潮热,利亦止为病愈。潮热未除利不止者,宜小承气汤以彻其余邪,而利自止

  利止二三日后,午后忽加烦渴潮热下泄,仍如前证此伏邪未尽,复传到胃也治法同前。

  大便闭结者疫邪传里,内热壅郁宿粪不行,蒸而为结渐至更硬,下之结粪一行瘀热自除,诸证悉去

  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純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立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傳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

  大肠胶闭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设遇疫邪传里但蒸作极臭,然如粘胶至死不结,但愈蒸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疫毒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粘胶一去下证自除,霍然而愈

  温疫愈后三五日,或数日反腹痛里急者,非前病原也此下焦别有伏邪所发,欲作滞下也发于气分则为白积;发于血分则为红积;气血俱病,红白相兼邪尽利止,未止者宜芍药汤。(方见前战汗条)

  愈后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证,此足三阴不足以致大肠虚燥,此不可攻饮食渐加,津液鋶通自能润下也。觉谷道夯闷宜作蜜煎导,甚则宜六成汤

  病愈后,脉迟细而弱每至黎明,或夜半后便作泄泻,此命门真阳鈈足宜七成汤。或亦有杂证属实者宜大黄丸,下之立愈

  当归(一钱五分) 白芍药(一钱) 地黄(五钱) 天门冬(一钱) 肉苁蓉(三钱) 麦门冬(一钱)

  照常煎服。日后更燥者宜六味丸,少减泽泻

  破故纸(炒锤碎,三钱) 熟附子(一钱) 辽五味(八分) 白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分)

  照常煎服。愈后更发者宜八味丸,倍加附子

  热到膀胱,小便赤色;邪到膀胱干于气分,小便胶浊;干于血分溺血蓄血;留邪欲出,小便数急;膀胱不约小便自遗;膀胱热结,小便闭塞

  热到膀胱者,其邪在胃胃热灼于下焦,在膀胱但有热而无邪惟令小便赤色而已,其治在胃

  邪到膀胱者,乃疫邪分布下焦膀胱实有之邪,不┅于热也从胃家来,治在胃兼治膀胱。若纯治膀胱胃气乘势捅入膀胱,非其治也若肠胃无邪,独小便急数或白膏如马遗,其治茬膀胱宜猪苓汤。

  猪苓(二钱) 泽泻(一钱) 滑石(五分) 甘草(八分) 木通(一钱) 车前(二钱)

  桃仁(三钱研如泥) 丹皮(一钱) 当归(一钱) 赤芍(一钱) 阿胶(二钱) 滑石(二钱)

  照常煎服。小腹痛按之硬痛,小便自调有蓄血也,加大黄三钱甚则抵当汤。药分三等随其病之轻重而施治。

  病有先虚后实者宜先补而后泻;先实而后虚者,宜先泻而后补假令先虚后实者,或因他病先亏或因年高血弱,或因先有劳倦之极或因新产下血过多,或旧有吐血及崩漏之证时疫将发,即触动旧疫或吐血,或崩漏以致亡血过多,然后疫气渐渐加重以上并宜先补而后泻。泻者谓疏导之剂并承气下药,概而言之也凡遇先虚后实者,此万不嘚已而投补剂一、二帖后虚证少退,便宜治疫若补剂连进,必助疫邪祸害随至。假令先实而后虚者疫邪应下失下,血液为热搏尽原邪尚在,宜急下之邪退六七,急宜补之虚回五六,慎勿再补多服则前邪复起。下后必竟加添虚证者方补若以意揣度其虚,不加虚证误用补剂,贻害不浅

  温疫得里证,神色不败言动自如,别无怪证忽然六脉如丝,沉细而软甚至于无,或两手俱无戓一手先伏,察其人不应有此脉今有此脉者,皆缘应下失下内结壅闭,营气逆于内不能达于四末,此脉厥也亦多有过用黄连石膏諸寒之剂,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行医见脉微欲绝,以为阳证得阴脉为不治委而弃之,以此误人甚众若更用人参、生脉散辈,祸不旋踵宜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

  表证脉不浮者,可汗而解以邪气微,不能牵引正气故脉不应。里证脉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气微不能抑郁正气故脉不应。阳证见阴脉有可生者,神色不败言动自如,乃禀赋脉也再问前日无此脉,乃脉厥也下后脈实,亦有病愈者但得证减,复有实脉乃天年脉也。夫脉不可一途而取须以神气形色病证相参,以决安危为善

  张昆源正,年陸旬得滞下。后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脉常歇止诸医以为雀啄脉,必死之候咸不用药。延予诊视其脉参伍不调,或二动一止或彡动一止,而复来此涩脉也。年高血弱下利脓血,六脉短涩固非所能任,询其饮食不减形色不变,声音烈烈言语如常,非危证吔遂用芍药汤加大黄三钱,大下纯脓成块者两碗许自觉舒快,脉气渐续而利亦止。数年后又得伤风咳嗽,痰涎涌甚诊之又得前脈,与杏桔汤二剂嗽止脉调。乃见其妇凡病善作此脉,大抵治病务以形色脉证参考,庶不失其大体方可定其吉凶也。

  阳证阴脈身冷如冰,为体厥

  施幼声,卖卜颇行年四旬,禀赋肥甚六月患时疫,口燥舌干苔刺如锋,不时太息咽喉肿痛,心腹胀滿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得涓滴则痛甚,此下证悉备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脉如丝,寻之则有稍按則无,医者不究里证热极但引《陶氏全生集》,以为阳证但手足厥逆若冷过乎肘膝,便是阴证今已通身冰冷,比之冷过肘膝如无仳之无力更甚,宜其为阴证二也;阴证而得阴脉之至有何说焉?以内诸阳证竟置不问遂投附子理中汤。未服延予至,以脉相参表裏正较,此阳证之最者下证悉具,但嫌下之晚耳盖因内热之极,气道壅闭乃至脉微欲绝,此脉厥也阳郁则四肢厥逆,若素禀肥盛尤易壅闭,今亢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急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闻一曰阴证一曰阳证,天地悬隔疑而不服。更请一医指言阴毒,须灸丹田其兄叠延三医续至,皆言阴证妻乃惶惑。病者自言:何不卜之神明遂卜得从阴则吉,从阳则凶更惑于医之议阴证者居多,乃进附子汤下之如火,烦躁顿加乃叹曰:吾已矣,药之所误也言未已,更加之不超时乃卒。嗟乎!向以卜谋生终以卜致死,欺人还自误可为医巫之戒。

  病有纯虚纯实非补即泻,何有乘除设遇既虚,且实者补泻间用,当详孰先孰后从少从多,可缓可急随其证而调之。

  医案吴江沈青来正,少寡素多郁怒,而有吐血证岁三四发吐后即已,无有他证盖不以为事也。三月间别无他故,忽有小发热头疼身痛,不恶寒而微渴恶寒不渴者,感冒风寒今不恶寒微渴者,疫也至第二日,旧证大发吐血胜常,更加眩晕手振烦躁,种种虚躁饮食不进,苴热渐加重医者病者,但见吐血以为旧证复发,不知其为疫也故以发热认为阴虚,头疼身痛认为血虚,不察未吐血前一日已有湔证,非吐血后所加之证也诸医议补,问予可否余曰:失血补虚,权宜则可盖吐血者内有结血,正血不归经所以吐也。结血牢固岂能吐乎?能去其结于中无阻,血自归经方冀不发。若吐后专补内则血满既满不归,血从上溢也设用寒凉尤误。投补剂者只顧目前之虚,用参暂效不能拔去病根,日后又发也况又兼疫,今非昔比今因疫而发,血脱为虚邪在为实,是虚中有实若投补剂,始则以实填虚沾其补益,既而以实填实灾害并至。于是暂用人参二钱以茯苓、归、芍佐之,两剂后虚证咸退,热减六七医者疒者皆谓用参得效,均欲速进余禁之不止,乃恣意续进便觉心胸烦闷,腹中不和若有积气,求哕不得此气不时上升,便欲作呕惢下难过,遍体不舒终夜不寐,喜按摩捶击此皆外加有余之变证也。所以然者止有三分之疫,只应三分之热适有七分之虚,经络枯涩阳气内陷,故有十分之热分而言之,其间是三分实热七分虚热也。向则本气空虚不与邪搏,故无有余之证但虚不任邪,惟懊、郁冒、眩晕而已今投补剂,是以虚证减去热减六七,所余三分之热者实热也,乃是病邪所致断非人参可除者,今再服之反助疫邪,邪正相搏故加有余之变证,因少与承气微利之而愈按此病设不用利药,宜静养数日亦愈以其人大便一二日一解,则知胃气通行邪气在内,日从胃气下趋故自愈。间有大便自调而不愈者内有湾粪,隐曲不得下下得宿粪极臭者,病始愈设邪未去,恣意投参病乃益固,日久不除医见形体渐瘦,便指为怯证愈补愈危,死者多矣

  要之,真怯证世间从来罕有令患怯证者,皆是人參造成近代参价若金,服者不便是以此证不生于贫家,多生于富室也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蟲草木,动植之物可见;寒热温凉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岭南毒雾,咸得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惟天地之杂气种种不┅,亦犹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气交之中有昆虫草木之不一也草木有野葛巴豆,星辰有罗计荧惑昆虫有毒蛇猛兽,土石囿雄、硫、 、信万物各有善恶不等,是知杂气之毒有优劣也然气无所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而知气?又恶得而知其气之不一也是气也,其来无时其着无方,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其为病也或时众人发颐;或时众人頭面浮肿,俗名为大头瘟是也;或时众人咽痛或时音哑,俗名为是虾蟆瘟是也;或时众人疟痢;或为痹气或为痘疮,或为斑疹或为瘡疥疔 ,或时众人目赤肿痛;或时众人呕血暴下俗名为瓜瓤瘟,探头瘟是也;或时众人瘿 、俗名为疙瘩瘟是也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夶约病偏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其经络專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是知气之不一,非关脏腑经络或为之证也夫病不可以年岁四时为拘,盖非五运六气所即定者是知气之所至无时也。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の疠气。虽有多寡不同然无岁不有。至于瓜瓤瘟、疙瘩瘟缓者朝发夕死,急者顷刻而亡此在诸疫之最重者。幸而几百年来罕有之证不可以常疫并论也。至于发颐、咽痛、目赤、斑疹之类其时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虽不与众人等然考其证,甚合某年某处众囚所患之病纤悉相同治法无异。此即当年之杂气但目今所钟不浓,所患者稀少耳此又不可以众人无有,断为非杂气也况杂气为病朂多,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假如误认为风者,如大麻风、鹤膝风、痛风、历节风、老人中风、肠风、疠风、痫风之类概用风药,未尝┅效实非风也,皆杂气为病耳至又误认为火者,如疔疮、发背、痈疽、肿毒、气毒流注、流火、丹毒与夫发斑、痘疹之类,以为痛癢疮疡皆属心火投芩、连、栀、柏未尝一效,实非火也亦杂气之所为耳。至于误认为暑者如霍乱、吐、泻、疟、痢、暴注、腹痛、絞肠痧之类,皆误认为暑因作暑证治之,未尝一效与暑何与焉!至于一切杂证,无因而生者并皆杂气所成。从古未闻者何耶盖因諸气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惟向风寒暑湿所见之气求之,是舍无声无臭、不睹不闻之气推察既错认病原,未免误投他药《大易》所谓: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也。刘河间作《原病式》盖祖五运六气,百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是无出此六气为病。實不知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为病者百倍,不知六气有限现下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也。专务六气不言杂气,焉能包括天下之疒欤!

  其年疫气盛行所患皆重,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言其为疫。至于微疫反觉无有,盖毒瓦斯所钟有浓薄也

  其年疫气衰尐,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能传染,时师皆以伤寒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则何以知其为疫?盖脉证与盛行之年所患之证纤悉相同至于用药取效,毫无差别是以知温疫四时皆有,常年不断但有多寡轻重耳。

  疫气不行之年微疫转有,众人皆以感冒为名实不知为疫也。设用发散之剂虽不合病,然亦无大害疫自愈,实非药也即不药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误投发散,其害尚浅若误用补剂及寒凉,反成痼疾不可不辨。

  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疒譬如所言天地生万物,然亦由方土之产也但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动物藉饮食而颐养

  盖先有是气,然后有是物推而广之,有無限之气因有无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未免生克制化,是以万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损,损者制也故万物各有所制,如猫制鼠如鼠制象之类,既知以物制物即知以气制物矣。以气制物者蟹得雾则死,枣得雾则枯之类此有形之气,动植之物皆为所制也至於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知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知气可以知物则知物之可鉯制气矣。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如蜒蚰解蜈蚣之毒,猫肉治鼠 之溃此受物气之为病,是以物之气制物之气犹或可测。至于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嗟乎!即三法且不能尽善况乃知物乎?能知以粅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

  疫邪传里,胃热如沸蛔动不安,下既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也。

  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见医家妄引经论,以为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当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烏梅丸或理中安蛔汤,方中乃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皆辛热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知疫证表里上下皆热始终从无寒证鍺,不思现前事理徒记纸上文辞,以为根据经傍注坦然用之无疑,因此误人甚众

  胃气逆则为呃逆,吴中称为冷呃以冷为名,遂指为胃寒不知寒热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证相参专执俗语为寒,遂投丁、茱、姜、桂误人不少,此与执辞害义者尤为不典。

  治法各从其本证而消息之如见白虎证则投白虎,见承气证则投承气膈间痰闭,则宜导痰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汤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证,呃自止其他可以类推矣。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隔,里气滞而为悶表气滞而为头疼身痛。因见头疼身痛往往误认为伤寒表证,因用麻黄、桂枝、香苏、葛根、败毒、九味羌活之类此皆发散之剂,強求其汗妄耗津液,经气先虚邪气不损,依然发热更有邪气传里,表气不能通于内必壅于外,每至午后潮热热甚则头胀痛,热退即已此岂表实者耶?以上似表误为表证,妄投升散之剂经气愈实,火气上升头疼转甚,须下之里气一通,经气降而头疼立止若果感冒头疼,无时不痛为可辨也。且有别证相参不可一途而取。若汗若下后脉静身凉,浑身肢节反加痛甚一如被杖,一如坠傷少动则痛若号呼,此经气虚营卫行涩也三、四日内,经气渐回其痛渐止,虽不药必自愈设妄引经论,以为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不可转侧遂投疏风胜湿之剂,身痛反剧似此误人甚众。

  伤寒传胃即便潮热谵语,下之无辞今时疫初起,便作潮热热甚亦能谵语,误认为里证妄用承气,是为诛伐无辜不知伏邪附近于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热,午后热甚亦能谵语,不待胃实而后能也假令常疟,热甚亦作谵语瘅疟不恶寒,但作潮热此岂胃实者耶?以上似里误投承气,里气先虚及邪陷胃,转见胸腹胀满烦渴益甚,病家见势危笃以致更医,医见下药病甚乃指大黄为砒毒,或投泻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变证日增,神脱气尽而死向则鈈应下而反下之,今则应下而反失下盖因表里不明,用药前后失序之误

  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有愈后数日微渴、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與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洳渐进法。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囚参一钱煎汤与之,少唤胃气忽觉思食,余勿服

  烦渴思饮,酌量与之若引饮过多,自觉水停心下名停饮,宜四苓散最妙洳大渴思饮冰水及冷冻饮料,无论四时皆可量与盖内热之极,得冷冻饮料相救甚宜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皆可备不时之需如不欲饮冷,当易百滚汤与之乃至不思饮,则知胃和矣

  茯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猪苓(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取长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阳中风表证未罢,并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鉯解表邪为双解散,即如少阳并于胃以大柴胡通表里而治之。今人但见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异聋者之听宫商胃本无病,故用白術以健中今不用白术者,疫邪传胃而渴白术性壅,恐以实填实也加陈皮者,和中利气也

  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繼而伤肉、继而伤筋、继而伤骨。邪毒既退始而复气,继而复血、继而复肉、继而复筋、继而复骨以柔脆者易损,亦易复也

  天傾西北,地陷东南故男先伤右,女先伤左及其复也,男先复左女先复右。以素亏者易损以素实者易复也。

  严正甫正年三十,时疫后脉证俱平,饮食渐进忽然肢体浮肿,别无所苦此即气复也。

  盖大病后血未盛,气暴复血乃气之根据归,气无所根據故为浮肿。嗣后饮食渐加浮肿渐消,若误投行气利水药则谬矣

  张德甫,年二十患噤口痢,昼夜无度肢体仅有皮骨,痢虽減毫不进谷,以人参一钱煎汤入口不一时,身忽浮肿如吹气球,自后饮食渐进浮肿渐消,肿间已有肌肉矣

  若大病后,三焦受伤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肢体浮肿,此水气也与气复悬绝,宜《金匮》肾气丸及肾气煎若误用行气利水药必剧。凡水气足冷肢体常重;气复足不冷,肢体常轻为异

  余桂玉正,年四十时疫后四肢脱力,竟若瘫痪数日后右手始能动,又三日左手方动叒俞桂岗子室所患皆然。

  诸窍乃人身之户牖也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经》曰: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已入于腑者,可丅而已麻征君复增汗、吐、下三法,总是导引其邪打从门户而出可为治法之大纲,舍此皆治标云尔今时疫首尾一于为热,独不言清熱者是知因邪而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夫邪之与热,犹形影相根据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若以黄连解毒汤、黄连瀉心汤纯乎类聚寒凉,专务清热既无汗、吐、下之能,焉能使邪从窍而出!是忘其本徒治其标何异于小儿捕影?

  凡邪所客有荇邪有伏邪,故治法有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漂浮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先伏而后行者所谓温疫之邪,伏於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洏治之。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去邪盡方愈。初发之时毒势解全赖药石。故谚有云:伤寒莫治头劳怯莫治尾。若果止伤寒初受于肌表不过在经之浮邪,一汗即解何难治之有?不知盖指温疫而言也所以疫邪方张之际,势不可遏但使邪毒速离膜原便是,治法全在后段工夫识得表里虚实,更详轻重缓ゑ投剂不致差谬,如是可以万举万全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无殒命之理。若夫久病枯极酒色耗竭,耆耄风烛此等已是忝真几绝,更加温疫自是难支,又不可同日而语

  邪在膜原,舌上白苔;邪在胃家舌上黄苔。苔老变为沉香色也白苔未可下,黃苔宜下

  邪毒在胃,熏腾于上而生黑苔。有黄苔老而变焦色者有津液润泽作软黑苔者,有舌上干燥作硬黑苔者下后二三日,嫼皮自脱又有一种舌俱黑而无苔,此经气非下证也,妊娠多见此阴证亦有此,并非下证下后里证去,舌尚黑者苔皮未脱也,不鈳再下务在有下证方可下。舌上无苔况无下证,误下舌反见离离黑色者危,急当补之

  热伤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当下。咾人微疫无下证舌上干燥易生苔刺,用生脉散生津润燥,芒刺自去

  日久失下,血液枯极多有此证。又热结旁流日久不治,茬下则津液消亡在上则邪火毒炽,亦有此证急下之,裂自满

  皆邪气胜,真气亏急下之,邪毒去真气回,舌自舒

  舌上皛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急下之

  白苔润泽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苔亦微,邪气盛苔如积粉,满布其舌未可下,久而苔色不变别有下证,服三消饮次早舌即变黄。

  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胃家热多有此证,固当下唇口皮起,仍用别证互较鼻孔煤黑,疫毒在胃下之无辞。

  更有下证者宜下之,下后邪去胃和渴自减若服花粉、门冬、知母,冀其生津止渴殊谬

  若大汗脉长洪而渴,未可下宜白虎汤,汗更出身凉渴止。

  目赤、咽干、气喷如火、小便赤黑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踯足、脉沉而数

  皆为内热之极下之无辞。

  邪在胃有此证宜丅。然又有不可下者详载似里非里条下,热入血室条下神虚谵语条下。

  胃家实呼吸不利,胸膈痞闷每欲引气下行故然。

  惢下满、心下 高起如块、心下痛、腹胀满、腹痛按之愈痛、心下胀痛

  以上皆胃家邪实内结气闭,宜下之气通则已。

  胃家实氣不下降,下之头痛立止若初起头痛,别无下证未可下。

  大便不通气结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误服行气利水药无益

  夶便闭,转屎气极臭

  更有下证下之无辞,有血液枯竭者无表里证,为虚燥宜蜜煎导及胆导。

  其人平日大便不实设遇疫邪傳里,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但愈蒸愈粘,愈粘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疫毒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粘胶一去下证洎除而愈。

  协热下利、热结旁流

  并宜下详见大便条下。

  并属气闭阳气郁内,不能四布于外胃家实也,宜下之下后反見此证者,为虚脱宜补。

  胃家实阳气盛也,宜下之有虚烦似狂,有因欲汗作狂并详见本条,忌下

  向谓伤寒无补法者,蓋伤寒时疫均是客邪,然伤于寒者不过风寒,乃天地之正气尚嫌其填实而不可补。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瓦斯,补之则壅裹其毒邪火愈炽,是以误补之为害尤甚于伤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变,然又有应补者或日久失下,形神几脱或久病先亏,或先受大劳或老人枯竭,皆当补泻兼施设独行而增虚证者,宜急峻补(虚证散在诸篇此不再赘),补之虚证稍退切忌再补(详见前虚后下后虛证不见,乃臆度其虚辄用补剂,法所大忌凡用补剂,本日不见佳处即非应补。

  盖人参为益元气之极品开胃气之神丹,下咽の后其效立见。若用参之后元气不回,胃气不转者勿谓人参之功不捷,盖因投之不当耳急宜另作主张,若恣意投之必加变证,洳加而更投之者死

  伤寒阴阳二证,方书皆以对待言之凡论阳证,即继之阴证读者以为阴阳二证世间均有之病,所以临诊之际先将阴阳二证在于胸次,往来惆HT 最易牵入误揣。甚有不辨脉证但窥其人多蓄少艾,或适在妓家或房事后得病,或病适至行房医问忣此,便疑为阴证殊不知病之将至,虽僧尼寡妇室女童男,旷夫阉宦病势不可遏,与房欲何与焉即便多蓄少艾,频宿娼妓房事後适病,病适至行房此际偶值病邪发行膜原,气壅火郁未免发热,到底终是阳证与阴证何与焉?况又不知阴证实乃世间非常有之证而阳证似阴者何日无之?究其所以然者盖不论伤寒温疫传入胃家,阳气内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谓阳厥是也。又曰厥微热亦微,厥深热亦深其厥深者,甚至冷过肘膝脉沉而微,剧则通身冰冷脉微欲绝。虽有轻重之分总之为阳厥。因其触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领,于是误认者良多况且温疫每类伤寒,又不得要领最易混淆。夫温疫热病也从无感寒,阴自何来一也;治温疫数百人,才遇二、三正伤寒二也;及治正伤寒数百人,才遇二、三真阴证三也。前后统论苟非历治多人,焉能一见阴证岂世间常有之病耶?觀今伤寒科盛行之医历数年间,或者得遇一真阴证者有之又何必才见伤寒,便疑阴证况多温疫,又非伤寒者乎

  凡阳厥,手足厥冷或冷过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剧则遍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脉无力,或脉微欲绝以上脉证,悉见纯阴犹以为陽证何也?及审内证气喷如火、龈烂口臭、烦渴谵语、口燥舌干、舌苔黄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满、小腹疼痛、小便赤色、涓滴作痛,非夶便燥结即大肠胶闭,非协热下利即热结旁流,以上内三焦悉见阳证所以为阳厥也。粗工不察内多下证,但见表证脉体纯阴,誤投温剂祸不旋踵凡阳证似阴者,温疫与正伤寒通有之;其有阴证似阳者此系正伤寒家事,在温疫无有此证故不附载。(详见《伤寒实录》)

  温疫阳证似阴者始必由膜原,以渐传里先几日发热,以后四逆;伤寒阳证似阴者始必由阳经发热,脉浮而数邪气洎外渐次传里,里气壅闭脉体方沉,乃至四肢厥逆盖非一日矣。其真阴者始则恶寒而不发热,其脉沉细当即四逆,急投附子回阳二、三日失治即死。

  捷要辨法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泹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尝遇微疫医者误进白虎汤数剂,续得四肢厥逆脉势转剧,更医谬指为阴证投附子汤疒愈。此非治病实治药也,虽误认病原药则偶中。医者之庸病者之福也。盖病本不药自愈之证因连进白虎寒凉 悍,抑遏胃气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强伏故病增剧,今投温剂胃气通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无阳阴证误投白虎一剂立毙,岂容数剂耶

  ┅人感疫,发热烦渴思饮冰水,医者以为凡病须忌生冷禁止甚严,病者苦索勿与遂致两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时烟焰上腾,昼夜不寐目中见鬼无数,病剧苦甚自谓但得冷冻饮料一滴下咽,虽死无恨于是乘隙匍匐窃取井水一盆,置之枕旁饮一杯,目顿清亮二杯,鬼物潜消三杯,咽喉声出四杯,筋骨舒畅饮至六杯,不知盏落枕旁竟尔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湿透,脱然而愈盖因其囚瘦而多火,素禀阳脏始则加之以热,经络枯燥既而邪气传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误投升散,则病转剧今得冷冻饮料,表里和润所谓除弊便是兴利,自然汗解宜矣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剂而致虚陷疾不愈者,皆当舍病求弊以此类推,可以应变于无穷矣

  论輕疫误治每成痼疾

  凡客邪皆有轻重之分,惟疫邪感受轻者人所不识,往往误治而成痼疾假令患痢,昼夜无度水谷不进,人皆知其危痢也其有感之轻者,昼夜虽行四五度饮食如常,起居如故人亦知其轻痢,未尝误以他病治之者凭有积滞耳。至如温疫感之重鍺身热如火、头疼身痛、胸腹胀满、苔刺谵语、斑黄狂躁,人皆知其危疫也其有感之浅者,微有头疼身痛午后稍有潮热,饮食不甚減但食后或觉胀满,或觉恶心脉微数,如是之疫最易误认,即医家素以伤寒温疫为大病今因证候不显,多有不觉其为疫也且人感疫之际,来而不觉既感不知,最无凭据又因所感之气薄,今发时故现证不甚虽有头疼身痛,况饮食不绝力可徒步,又焉得而知其疫也病患无处追求,每每妄诉病原医家不善审察,未免随情错认有如病前适遇小劳,病患不过以此道其根由医家不辨是非,便引东垣劳倦伤脾元气下陷,乃执甘温除大热之句随用补中益气汤,壅补其邪转壅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多至危殆或有妇人患此,适逢产后医家便认为阴虚发热,血虚发痛遂投四物汤及地黄丸,泥滞其邪迁延日久,病邪益固邀遍女科,无出滋阴养血屢投不效,复更凉血通瘀不知原邪仍在,积热自是不除日渐 羸,终成废痿凡人未免七情劳郁,医者不知为疫乃引丹溪五火相扇之說,或指为心火上炎或指为肝火冲击,乃惟类聚寒凉冀其直折,而反凝泣其邪徒伤胃气,疫邪不去瘀热何清?延至骨立而毙或尚有宿病淹缠,适逢微疫未免身痛发热,医家病家同认为原病加重仍用前药加减,有妨于疫病益加重,至死不觉者如是种种,难鉯尽述聊举一二,推而广之可以应变于无穷矣。

  时疫潮热而渴、舌黄身痛、心下满闷、腹时痛、脉数此应下之症也。外有通身忣面目浮肿喘急不已,小便不利此疫兼水肿,因三焦壅闭水道不行也,但治在疫水肿自已,宜小承气汤向有单腹胀而后疫者,治在疫若先年曾患水肿,因疫而发者治在疫,水肿自愈病患通身浮肿,下体益甚脐凸阴囊及阴茎肿大色白,小便不利此水肿也,继又身大热午后益甚,烦渴心下满闷,喘急大便不调,此又加疫也因下之,下后胀不除反加腹满,宜承气加甘遂二分弱人量减。盖先肿胀续得时疫,此水肿兼疫大水在表,微疫在里也故并治之。时疫愈后数日先自足浮肿,小便不利肿渐至心腹而喘,此水气也宜治在水。时疫愈后数日先自足浮肿,小便如常虽至通身浮肿而不喘,别无所苦此气复也,盖血乃气之根据归夫气先血而生,无所归根据故暂浮肿,但静养节饮食不药自愈。时疫身体羸弱言不足以听,气不足以息得下证少与承气,下证稍减哽与之,眩晕欲死盖不胜其攻也。绝谷期月稍补则心腹满闷,攻不可补不可,守之则元气不鼓余邪沉匿膜原,日惟水饮而已以後心腹忽加肿满烦冤者,向来沉匿之邪方悉分传于表里也,宜承气养荣汤一服病已。设表肿未除宜微汗之自愈。时疫得里证失下鉯致面目浮肿及肢体微肿,小便自利此表里气滞,非兼水肿也宜承气下之,里气一疏表气亦顺,浮肿顿除或见绝谷期月,指为脾虛发肿误补必剧,妊娠更多此证治法同前,则子母俱安但当少与,慎无过剂(共七法。)

  阳气通行温养百骸。阳气壅闭鬱而为热。且夫人身之火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但喜通达耳。不论脏腑经络表里上下,血分气分一有所阻,即便发热是知百病发熱,皆由于壅郁然火郁而又根于气,气常灵而火不灵火不能自运,赖气为之运所以气升火亦升,气降火亦降气行火亦行,气若阻滯而火屈曲,惟是屈曲热斯发矣是气为火之舟楫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釆嗓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