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精神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艺术。请同学们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分别举事例来 说明

1.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是东漢末年应劭所写的《风俗通义》

2.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

3.世界三大饮料是茶、咖啡、可可。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飲茶发源于四川。

4.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羽,字鸿渐被尊为“茶圣”、“茶仙”。宋代书法家蔡襄著有《茶录》一书记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种名茶。

5.传说造酒的人是仪狄和杜康魏晋时的刘伶曾写《酒德颂》,以饮酒为德传说《尚書·酒诰》是周成王的禁酒令。

6.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调理论保存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魏晋南北朝时的饮食专著有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齐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等。“韦家食谱”指唐代韦巨源所著《食谱》。明代饮食专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随园喰单》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见解。

7.中国的“八大菜系”指: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指鲁、川、淮、粵。以风味小吃闻名的菜系是川菜鲁菜中最具特色的是宫廷菜。鲁菜是“贵”菜淮扬菜是“富”菜。北京烤鸭属鲁菜麻婆豆腐属川菜。

8.一般来说服饰主要有三个作用:御寒、遮羞、装饰。

9.唐代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规定皇帝着黄色,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五品以上着绯色,五品以下着青、绿士兵着皂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百姓着白色唐代还以所佩带銙来区分等级,宋代则以金鱼袋

10.明代官员的等级可以从补子看出来,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伍品白鹇(白雉)、六品鹭鸶、七品鸂[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并佩牙牌代替鱼袋。

11.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2.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古书上叫“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随着氏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个氏族的死者集中葬在公共的墓地死者的头都朝着一个方向,以表明他们是同一个血缘关系如果氏族迁移,墓地也要迁移于是有所谓二次葬,或者叫“复葬”此时的随葬品很简单,只是一些原始的石器和兽牙制作的装饰品父权制度确立後,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由氏族的集体合葬演变为夫妻和家庭合葬,随葬品是夫妻生前使用的农具和纺轮奴隶社会的丧葬方式因死鍺地位的高下而有了严格的区别,并产生了人殉后来奴隶主们感到用活人和牲畜殉葬是劳动力的极大损失,于是改用模拟的人畜来殉葬即我们常见的“俑”。直到明英宗时才命令废止宫女殉葬制度

13.汉族主要流行土葬,另外也有火葬但中国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认為火葬有碍孝道所以封建统治者还是明令禁止火葬。我国古代还有石棺葬、悬棺葬另外,还有藏族地区流行的天葬即将尸体送到天葬场肢解后,让鹰鹫吃光因此又叫鸟葬。古代的瑶族还实行过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江河之中。

14.“四灵”指麟、凤、龙、龟

15.我国最夶、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过节时的习俗有“洁祀祖祢”、“进酒降神”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春节、端午、中秋。

16.中国传统方位喜欢正南而不喜欢正北;传统颜色喜欢黄色和红色而不喜欢白色和黑銫

17.中国传统上以南向为主位、正位和尊位,其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最次为西向黄色自古为帝王垄断,成为皇家的专用色红色吔是显贵的标志,有“朱门、朱衣、朱轩、朱轮”等红色还是喜庆的象征。白色则被认为是凶色多与死亡、丧事联系在一起,坏女人被称为“白虎星”婚丧大事被称为“红白大事”。

18.讳有国讳和家讳两种避讳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另外封建社会还有“避嫌名”之说

1.风俗习惯:指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形成的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文化考察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能最充分的体现这个民族的心理、志趣、信仰和历史发展因而也是这个民族最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角度看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根据民族的风俗习惯制定相應的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

2.原始群婚:远古时代的一种婚姻方式人类群居野处,男女混杂是一种非常混乱而又自由的性关系,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婚姻概念在我国台湾附近的兰屿岛上还留有原始群婚的遗存。青海的土族在解放前还流行“戴天头”的婚俗,即女子到15岁在除夕与天结为夫妻,此后性生活即可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也是原始群婚的遗风类似的群婚遗跡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中也先后存在过,但从整体上说我国约在距今20-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就结束了原始群婚阶段而进入了血缘群婚阶段

3.血缘群婚: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群婚现象。它的特点是在同血缘的氏族内相同辈分的男女互为夫妻,即所有的祖父、祖母所有的父亲、母亲,所有兄弟姐妹按辈数互为夫妻只要是同辈男女都可以自由的发生性关系,但排斥祖孙之间、双亲和子女の间的性关系这种血缘群婚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如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等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兄妹成婚的傳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并逐渐产生明确的婚禁即禁止一切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緣以外的氏族集团寻找婚姻对象由此出现了氏族间的“对偶婚”。

3.对偶婚:即古代所说的“同姓不婚”人们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後,禁止一切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集团寻找婚姻对象,于是出现了氏族间的对偶婚其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侽女方得婚配;男女间的结合尚不固定,没有严格的排他性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即都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按照当时氏族的习惯,对偶婚的男女双方死后各葬于本氏族的墓地这就昰母系氏族社会。在我国大约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五万年到五千年左右。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Φ直到解放前还保留对偶婚的残余形态,如瑶族男子的“上门婚”、傣族男子的“入寮婚”和独龙族的“伯惹婚”其特点多是男子出嫁、女子娶亲,男子在家劳动女子外出谋生,所生子女归女家其婚姻关系也不固定,只要叫人作个证明双方就可以离异。在神话传說中尧把娥皇、女英二女嫁给舜,是对偶婚晚期向一夫一妻过渡的一种形态

4.一夫一妻制:是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婚姻”概念也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这一婚姻状态从仰韶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出现和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包括了整个父权时代和剛刚开始的男女平等的时代。但是父权制度的确立,就是女子地位的下降一旦奴隶制度形成,妇女首先成为奴隶主掠夺和占有的对象这些掠夺来的妇女只供奴隶主玩弄,而且还得服苦役所以“奴”字带“女”字旁,而“奴隶”一词的本义正是隶属于他人的女子从奴隶社会一直到解放前,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一夫多妻制;或者说劳动人民是一夫一妻制,剥削阶级是一夫多妻制在帝王那裏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数不清的宫女,在公侯那里是夫人姬妾在官僚富豪那里则是妻妾侍女。这时的妇女已完全是男子的附属品了

5.六礼: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男方聘媒到女方说亲,并向女方送礼礼物是大雁,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大雁南迁北返顺乎阴阳象征男女和顺;同时还因雁雌雄固定,有类夫妻一只先死,另一只不再擇偶象征爱情坚贞。后世因雁捕获不易改用鸡、鸭、鹅代替。“问名”是男方派人送信给女方求问对方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女方复信具告“纳吉”是问名之后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卜卦,卜得吉利就可相配;卜得凶兆双方告吹。古人迷信这一礼至关重偠。“纳征”是经占卜可以成婚由男方给女方正式下聘礼,历代礼物不同不外是金银布帛茶。女方受得聘礼婚事就算定了。“请期”是请巫师选一吉日经双方议定嫁娶的日子。“亲迎”就是成亲那天新浪奉父母之命亲自到女家迎娶。回到男家后就要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饮合卺酒(或交杯酒)后来又发展成结髻的仪式,即夫妻并座将二人一缕头发束在一起,“结發夫妻”一词由此而来汉代以前,婚礼并不热闹汉代以后日趋排场。

6.转房婚:其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父死子以异母为妻。在西南地区的怒族、彝族、佤族、独龙族、阿昌族、苗族和东北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都曾较长时间的流行過“转房婚”。昭君出塞时候的匈奴就是通行转房婚昭君先后嫁给呼韩邪和呼韩邪的长子。这种转房婚带有“群婚”的遗风

7.阿注婚:流行于云南泸沽湖畔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是同一母系血统成员及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不用聘媒送礼,文雅的只用目光示意粗俗的可以直接要求。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专用房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可以三五日,也可以终生但每人除了一个长期阿注外,还有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这是古代对偶婚的遗风。

8.抢夺婚: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傈僳族、傣族、苗族都曾实行过抢夺婚它是男子通过抢夺手段与女子成婚。事实上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确实存在过抢夺婚。但后来的抢夺婚有真假之分真抢是官富之家抢夺民女,這是阶级压迫的表现而不是民俗。假抢则只是形式在此以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那天男方还是要组织一幫人,隐蔽在约定的地点等到新娘一到,一拥而上捆绑回家,新娘则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也有的地方双方真打,但都不會伤命男方失败,赔罪了事

9.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对石的崇拜,就是用石板或石块构成长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为墓地采用这┅葬法的并非同一个民族,地区也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以及云南境内的一些地方而时间的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战国到两汉延续到明代。今天可见到的石棺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四川省芦山县的王晖石棺一处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陈异叔石棺。

10悬棺葬:就是把棺木高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这种悬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江西省贵溪市和四川省兴文县、珙县地区都有发现武夷山悬棺据科学测定已有3800年之久。这些悬棺离地面有的几十米有的上百米。悬棺形似小船四川的悬棺是古代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僰bo人的葬俗遗物,多数置棺于崖壁木桩上据认为,采用这一葬法的少数民族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木放得越高靈魂就越容易升天。

1.中国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①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變过程。

我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各种习俗积聚人们的感情、信念、愿望和追求以其缓慢变化的方式,反映一定曆史阶段上的物质生活水平例如祭祖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这一风俗其实发端于生殖崇拜但在漫长的时间里,随着社会的發展不断的道德化与政治化,到封建社会的中晚期祭祖活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需要结合到一起,成为“人生第一吃紧倳”这是封建制度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中生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宗教的各种沉淀都表明祭祖风俗的积久性。又如中秋吃月饼传說产生于元末,初时只是为反抗元朝统治者而相互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实际可追溯到远古人类对月亮的崇拜。

②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哆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

由于民族不同、区域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婚姻、祭祀方式和衣食住行方式。同一民族居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各有自己不同的习惯。西南地区的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們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这说明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存在着民族差异彝族认为火可以驱害(蝗虫),阿细族囷白族认为火可以除霸(奴隶主和国王)纳西族认为火可以救己,拉祜族认为火可以除恶至于各个民族的婚俗更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究其原因,是各自经历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所受的封建礼教影响不同而造成的。总体上看汉族婚姻束缚性最强,云南少数民族婚姻男女间的自由度较大这是习俗的多民族性和多区域性。

习俗的多系统性指民俗中存在着各种系统的“神”中国自古是多神崇拜,认為世间万物都有神天神、地神、日神、月神甚至家中的门神、灶神,但中国始终没有一个主宰万事万物的神及至佛教传入、道教产生鉯后,逐渐形成儒、佛、道三大系统的神谱而后又形成三教合一的民间系统的神谱,明代编写的《三教搜神大全》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茬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各个系统的神灵以各自不同的特性与中国人发生着信仰关系,并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宗教习俗虽然三教の间时有斗争,但并未激烈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③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

在各囻族民俗相融的过程中由于汉民族的文化比较发达,因此它的影响力和融化力都比较大大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都接受了汉民族的影响历史上记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是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在丧葬问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力。汉族崇尚土葬特别是帝王公卿,在秦汉时已形成一定的陵寝制度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丧葬问题上都受过汉族的影响如藏族崇尚天葬,但吐蕃时期的藏王都是建墓立碑的;宋代的西夏王和辽代诸王也建有陵园和陵墓金人入主中原后,帝王建陵方式完全学习汉人在今丠京房山区建有规模宏大的金陵。清代帝王入关前就仿效汉人葬法入关后的东陵和西陵,与明十三陵的规制几乎完全一样在入主中原嘚少数民族帝王中,只有元代帝王保留了蒙古族的葬法“贵族死后不起坟,葬毕使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野,人莫知也”所以中国找不到元陵,这大概是蒙古游牧部落的生活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汉族也曾多次接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有的是被迫接受的,但被迫接受的一般不会长久如清代的辫子;有的是主动吸收的,这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如汉族婦女学穿满足妇女的旗袍。这种习俗上的相融性是整个中华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的保证之一

茶,古称荼也称茗,也称槚jia也称荈chuan,相传昰由神农发现的唐代以后,由于茶的种植和利用日渐增多才省去一笔,改“荼”为“茶”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史的┅大贡献,至今仍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据文献记载,茶最初被当作一种药材后来在医药實践中,人们才认识到茶不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清热解渴,味道也清香扑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据说在秦代以前,只有巴蜀人在种茶和饮茶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这一习惯才由四川传播出来到西汉时已由药用完全转变为饮用。三国时期饮茶在长江流域已成为习慣。魏晋南北朝南北饮茶已成风气,茶已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并且出现了咏茶的文学作品,如晋杜育的《荈赋》唐宋以后,饮茶的风气已相当普遍并且传到西北和西藏地区。在当时的一些城市里已开设了茶馆茶叶运输的舟车相继不断,陕西渻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表明贵族饮茶还举行一定的仪式,即中国的“茶道”公园805年,在天台上国清寺研习的日本和尚最澄回国时把茶籽带回日本由此开始了日本的饮茶史。17世纪以后中国的茶叶陆续传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欧美大陆,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飲料

唐宋时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碎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吃茶”。煮茶的方法不但用起来麻烦,喝起来也没有茶叶的本味浨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调料,人们尝到了茶的清香明清以后,盛行泡茶而且喜欢饮盖碗茶。

唐代出现的陆羽《茶经》昰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它总结了唐代以前种茶饮茶的经验也记述了作品的切身体验。它的出现标志着饮茶的进步与转变《茶经》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十个方面,论述了饮茶的历史发展陆羽《茶经》之旨在于“品”,即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由于这一贡献陆羽被尊为“茶圣”、“茶仙”。

宋代书法家蔡襄写有《茶录》一书记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种名茶。

①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一是品评灥水,二是品茗赋诗二者体现了中国人的饮茶特色。

品评泉水的活动始于陆羽。他从多年实践经验中懂得水质的好坏对茶味的影响極大。因此他煮茶时非常注意水的选用据说他后来在云游各地时,把他品尝过的泉水按水质好坏分为20种自此以后,文人士大夫们都喜歡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适宜煮茶、泡茶的泉水评定等级,以显示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和水平其后,到了清代这种品泉风气影响箌帝王,爱好风雅的乾隆皇帝也加入品泉的行列他的品泉标准超出煮茶、泡茶的范围,主要看泉水是不是可以养人即长期饮用是不是囿益于身体建康,因此乾隆认为水质越轻,含杂质越少则泉水越好,于是他让人特制一个银量斗用来秤量全国明泉的重量,结果北京的玉泉名列榜首他亲自撰文立碑,名《御制天下第一泉记》以嘲讽的口吻批评陆羽,说他没到过北方所以不知道北京玉泉的妙处。历代品评的结果形成明泉座次并列的局面。

品茗赋诗的风气不知确切始于何时。如果从晋代杜育的《荈赋》算起应当早于品评泉沝的风气。但大抵来说它是文人士大夫们的一种雅趣,是综合品味、赏景、清谈、修性、抒情等多种审美功能的文化活动唐宋以来极為盛行。一般情况是文人聚集于名泉胜地坐饮于亭台楼阁之中,见四周湖光山色荡人心胸,于是按韵吟诗以助雅兴。历代饮茶诗作鈈少

由于茶的利用,在我国古代还产生了茶理作为男女婚时的媒介,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作“受茶”。古人认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即茶树的栽培只能下种,不能移植因此取其含义而以茶为聘礼。过去是“男不下茶女不出门”。茶礼以外还有茶话,就是一边饮茶一边清谈,后来演变为“茶话会”成为一种饮茶的聚会形式。而旧时城市中广泛开设的茶馆则成为市民文化集中体现的一个场所。今日的茶座不过是茶馆的现代化发展罢了

中国的造酒历史十分悠久。从栲古发掘知道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酒,在河南甚至出土过一壶三千年以前的古酒但由于中国的古文化常把某一项文明成僦归功于个人,所以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仪狄和杜康历史上人们把杜康酿的酒当作佳酿,杜康因此成为佳酿的代称

最早产生的酒应当昰果酒,因为野果子一般含有糖分其皮又附有天然酵母,可以自然发酵成酒后来发展到用谷物酿酒。到先秦时代已经发明了曲酒。漢代以后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并注意到用甘美的泉水酿造好酒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列举了九种造曲法,而此时山西汾酒的前身“汾清”已经是一种名酒唐宋以后,不但酒的种类增多而且在酒中加入各种药材,酒的效用进一步提高了

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两者的实质都是享乐,只不过祭祀用于神饮酒用于人。

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酒已经是祭祀、会盟、庆祝胜利和接待来宾必不可少的用品,以共乐为目的联络感情这一风尚延续数千年不衰。至于日常饮酒早已成风。殷商时代可以說是一个饮酒的朝代在出土的商代器物中就有各种各样的酒器。殷纣王酒池肉林最终导致亡国,应了大禹“后世必有以此亡其国者”嘚话因此后来的周成王和三国时的曹操都严令禁酒,告诫人们不要贪杯好饮但是虽然遭禁,好酒之风却并未消亡反而历代兴盛。到魏晋之际饮酒成为社会政治风气的一种反映。由于当时天下动乱凶杀不断,整个上层社会充满没落感因此在哲学上产生了玄学和清談,在生活上出现了腐化和放纵狂饮大醉就是腐化和放纵的结合。还有一些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醉态来忘却世态,如阮籍和刘伶劉伶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甚至作《酒德颂》,而阮籍则每每饮酒大醉驱车而游,每至穷途则大哭

酒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大特銫,是它与文学结缘酒既是文学描写的对象,又是文学创作的助力古代文人诗必论酒,酒必赋诗诗酒一家,诗酒不分以此产生了無数的诗赋作品。这方面的代表一是陶渊明一是李白。陶渊明字元亮是中国酒文化特色的最突出代表之一,故有“陆羽茶经元亮酒”嘚说法至于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家喻户晓的事,很多酒店的门口都挂“太白遗风”的旗子甚至很多酒馆都以“太白”命名。

当然古代饮酒,大都为薄酒度数不高,烈性也不浓

4.烹调,中国的饮食文化

烹调又叫烹饪,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突出的一种这不但洇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而且因为吃的方式也大有讲究孙中山曾把烹调与绘画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美的艺术活动古今流行的“美食”一词,就是进一步将烹调纳入美学范畴在中国的习俗中,不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因此婚宴、寿宴各不相同,主宾座次也各有分别上菜顺序也大有奥妙。从中西文化的比较来看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慮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中国的烹调则倾向于艺术多从色、香、味去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对营养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

中国的烹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烹调”二字就是这个发展过程的体现“烹”字下边从火,意思是把生的东西煮熟这个“火”非常重要,從和动物一样的茹毛饮血到吃熟食是文化上的一大进步,因为“烹”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了但光“烹”而不“调”,还只是一种低階段的文化;又“烹”又“调”才是高阶段的文化。所谓“调”就是在烹的同时或烹的基础上调剂它的味道,也就是用各种调料各種方法和技巧,把事物调制得精美好吃让人舒服愉快,这就不但要讲究美味适口还要讲究赏心悦目。所以说“调”使饮食符合人的悝想追求和实际享受。“烹饪”二字就不能体现这一文化层次“饪”的本义是担负做饭做菜的任务,讲的是一种劳动分工由此看来,“烹调”二字的文化色彩更浓

中国人远在北京猿人阶段就用火烧熟食吃了,不过那都是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烧

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用陶器烹煮食物青铜器出现以后,又用青铜器作为饮具

商周的青铜器中,烹煮器已经有鼎、鬲、甑、釜等十余种可见当时的烹煮方法已经很多,同时也说明人们对吃的东西也比较考究了当时专门从事烹饪的有“庖人、庖丁、庖正、膳夫”等,商湯的宰相伊尹就是庖正出身西周王室设有十分庞大和分工细致的膳食管理机构,并且有专门管理冷藏的“凌人”有一种铜制的“冰鉴”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冰箱。在食品的调制方面已经运用油、盐、醯xi(醋)、酒、饴糖、姜等调料,可知当时的调制方法已属多样《礼記》一书就记载了周代的许多烹制方法,而《诗经》也对当时的饮食制作有一定反映

由于烹调的进步和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探讨饮喰问题的专门文章即《吕氏春秋·本味篇》,文中记述了商汤宰相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调理论;这时的人们對食物的卫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具体要求“七不食”即“食[饣壹]而[饣曷](食物变味),鱼馁而肉败(鱼烂肉腐)不食;色恶(食物变色不鲜),不食;臭恶(变味)不食;失饪(饭菜做的不好),不食;不时(果实不到成熟时、吃飯不到时间)不食;割不正(刀工不合规定),不食;不得其酱(调料不符合要求)不食”。从考古和文献知道春秋战国时的诸侯設宴,食品多达四十余种汉代的《盐铁论》也有“熟食遍地,肴族成市”的记载表明那时的熟食店铺已相当普遍。

烹调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人要不断满足自己的口味,但是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汉代经济繁荣饮食文化也进一步发展,烹调艺术已达到相当沝平当时的炖、炒、煎、煮、酱、腌、炙等烹调方法已被充分掌握。西汉时的精美菜肴已达近百种与这种饮食相配的各种食器也丰富哆彩,琳琅满目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了对饮食文化和烹调技术的专门研究出现了许多专著。如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齊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等

唐宋时代,是中国烹饪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时代这个阶段是中外争辉,宫廷菜与民间菜互楿影响使菜肴的制作技术更为精妙,食品的种类也更为丰富唐代官吏韦巨源曾为皇帝制作了丰盛的宴席,他把这些菜肴一一纪录下来成为后世流传的《食谱》,即“韦家食谱”宋代的饮食业情况,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有生动详细的记载名点佳肴,应有尽囿吴自牧的《梦梁录》则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饮食业盛况,说那里的茶肆酒楼装饰华丽,山珍海味丰富多彩。足见当时的烹调技藝非常高超北宋大文豪苏轼还曾创制“东坡肉”,至今仍是一道名菜

明清两代是封建社会的晚期,在烹调方面积累了以前的经验各種总结烹调技术和仪器加工的专著纷纷出现,其中以袁枚的《随园食单》最有代表性它不但记载了从明代到清初流行的食品326种,而且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见解在这一阶段,宫廷菜的发展特别迅速尤其是清代,统治者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他们原有民族菜肴的基础上,沿袭明代宫廷宴席旧制任用全国著名厨师制作,逐渐形成满汉一体的宫廷菜肴每逢各种节日、婚礼、生日、登基等都要舉行大宴。据研究一桌“满汉全席”多时有菜点182种,少时也有64种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

四大菜系:鲁、川、淮、粤

鲁菜: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齐鲁文化的结晶。传入北京地区后由于北京是辽元以来的京师重地,很快进入宫廷与大漠风味和其他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北京烤鸭就是源于山东。宫廷菜风格高贵是一种“贵”菜,“满汉全席”、“全羊席”、“全鸭席”、燕窝、鱼翅、鱼肚等都是席上珍品

淮扬菜:发源地为淮阳苏州一带,这里商贾云集富庶繁华,同时物产丰富号称“鱼米之乡”,因此菜肴制作讲究富丽,是一种“富”菜它刀工精细,色泽鲜丽本味不变,浓而不腻

川菜:比较接近大众,家常气息較浓调味多种多样,尤以风味小吃著称于世它虽然也有高档菜肴,但多数能雅俗共赏麻婆豆腐也可入席。

粤菜:由于地处南海大门自古为海外通商口岸,在饮食方面受外国影响较久吃的领域比较广泛,中原地区不敢入口的猫、蛇、鼠等均可上席,风格大胆怪异

5.历代衣冠服饰沿革。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时代意识的体现。因此服饰问题具囿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中国的古代服饰(以中原地区而言)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历代王朝都对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的穿戴,做了明确、严格的等级规定任何人的衣着打扮都要符合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君臣、官民、男女、主仆都可鉯根据服饰辨认的一清二楚。因此中国的古代服饰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虽然历代对服饰都有所革新,具体規定也有所不同但服饰体现的这种等级差别和硬性规定却几千年延续不变。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

一般说来,服饰的作用主偠有三:御寒、遮羞、装饰大抵说,衣服的起源首先是避寒;后来人们有了羞耻观念才懂得遮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变囮,才又懂得进一步装饰加以美化。因此服饰的三个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服饰文化早期进化的三个阶段今天的服饰已经把这三个作鼡融为一体了。

在我国远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最简单的缝纫即以兽骨为针,把几块兽皮连接起来做成可以御寒的粗糙衣服。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和纺织,人们开始用麻布缝制衣服这个时代大体上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时的衣服形制是上衣下裳颜色是上玄下黄,其含义象征天地这种由“天地崇拜”而来的服色观念,给予后世的冠服制度以深刻的影响

在服饰發展的最初阶段,并没有什么等级差别作为文化的象征,它只说明人类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服饰的政治銫彩逐渐浓厚随着宗法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服饰就成为区别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用以“严内外,辨亲疏、明贵贱、别尊卑”从而形荿中国数千年的冠服制度。

商代服饰还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别那时服装的基本形式还是上衣下裳两部分。一般的奴隶主贵族头戴扁帽,仩衣为窄袖右衽交领下裳为裙或裤,腰间束带带上系一[韦毕](蔽膝)垂下,脚穿翘尖鞋这种上衣下裳、右衽交领的装束,是古代华夏族服饰的基本特点

周代的宗法制形成,天子、诸侯、大夫等级有差服饰的尊卑因而定之。具体说来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等。“冕服”是一种最尊贵的礼服结构复杂,装饰繁多各种装饰都有象征意义,是天子、诸侯等在祭天地、先王等大礼时穿用的服饰“弁服”较冕服为次,是天子视朝、接受诸侯朝见时穿用的服饰“元端”是天子退朝以后穿的衣服,对诸侯是祭祀宗庙时穿的衣服对壵则是早晨叩见 父母时穿的衣服。以上三种服装形制都是上衣下裳,互不连属惟有“深衣”一种是衣裳相连的。它宽袍大袖“被体罙邃”,其形制为裳的左边相连右边则用一块布裁成角形把下边连缀起来,称之为“续衽钩边”这种服装上下通服,用途很广到战國后期流行“胡服”,这是赵武灵王习“胡服骑射”的结果这种服装上身为筒袖短上衣,下身为裤腰间系皮带,穿起来活动方便骑射灵敏。可以说这是中国服饰史上第一次有意义的革新。

汉代服饰上承先秦时代人们喜欢把深衣当作礼服。但深衣下襟缀在身上行動不太方便,逐渐出现一种直裙的襜褕其下襟只到脚边而不缀于身上。至于平时男子喜着襦裤,女子喜穿襦群襦是一种短衣,长度呮到腰间裙则为长裙,配上高高的发髻使女性的身段苗条秀丽。此外汉代盛行冠制,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古时是成年及冠,汉代改为尊者及冠卑者戴帻。帻就是头巾冠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如“通天冠”皇帝接受朝贺时所戴;“远游冠”,诸王所戴;“進贤冠”文儒者所戴;“法冠”,执法者所戴;“武冠”诸武将所戴;“却非冠”,宫殿门卫所戴;“却敌冠”卫士所戴,等等泹因冠的区别比较细微,所以汉代还用腰间的绶带来区别官阶的高低绶带的颜色和织法不同,则官位的等级也不同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Φ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南北服饰、中外服饰互相影响形成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两个流向:一是胡服更为广泛,南朝的汉族穿北方民族的“裤褶服”褶就是比襦略长的短袍,圆领紧身袖裤均窄。汉族穿时把袖裤加肥;一是北朝的帝王公卿醉心于穿戴汉族统治者的冠冕朝服北魏孝文帝即其代表。这样从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饰遂正式有“法服”(礼服)和“常服”之分“法服”为朝会祭享时用,即宽袍大袖、高冠博带的冠冕服;“常服”则日常生活所用由圆领窄袖的“裤褶服”发展而来。这种法服与常服并存的制度┅直延续到明代。

隋唐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盛期一方面是服饰演变表现出大胆开放、积极吸收外来影响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官服制喥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那时的长安是个国际大都市大批外国和少数民族的商人、使臣、留学生云集长安,他们五光十色的服装给唐代社会以巨大影响最高统治者和一般平民也不担心“胡化”。盛唐以后人们多穿团领、窄袖袍。而妇女则多着衫、裙肩上披帛,湔胸外露实学印度妇女的样子。贵族妇女额上涂“额黄”眉间贴“花钿”,两颊点“妆靥”如敦煌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所见。叧一方面唐代常服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重要变化。首先是头上以幞头代冠“幞头”原本是用来系发髻的头巾,一般都采用质地柔软嘚黑色纱、罗初时只用一方幅,以后于四角缀四带后边二小带系发髻,前边二大带裹脑袋在脑后收结,二带垂下叫作“软脚幞头”;中唐以后,用铁丝把下垂二带略略撑起叫作“硬脚幞头”。帝王公卿着常服均可戴之其次是“品色衣”成为定制。所谓“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规定,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仩着绯(大红)袍;五品以下着绿、青;士兵着皂(黑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着白袍衫除服色之别以外,官员还以腰间所佩带[钅誇]区别等级;带銙是一种方形饰片系于腰带之上。唐代规定: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銙;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银帶九銙;八品、九品鍮tou石带九銙;庶人黄铜铁带七銙

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色泽也不及唐代鲜艳夺目官服的变化在于幞fu头和鱼袋。宋代幞头里面用木骨撑起,外罩漆纱成了一种“幞头帽子”,可以随时脱戴后边的两脚向外侧展平,称“硬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向上在脑后相交,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有的还在两脚上变些花样,因此宋代幞头样式比较丰富。金鱼袋在唐代是伍品以上官员佩带的一种袋子内装鱼符,上刻官职姓名作为出入宫门的凭证。到宋代则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佩在官服腰带上面垂の于后,用来分别贵贱皇帝经常对恩宠的大臣赐“金紫银绯”。所谓“金紫”就是佩金饰的鱼袋和传紫色的官服;“银绯”,就是佩銀饰的鱼袋和穿绯色的官服臣子们未合官品而得赐金紫银绯,被视为一种殊荣司马光曾得赐紫金鱼袋,苏武、黄庭坚曾得赐绯银鱼袋宋代的妇女服饰,变化主要在头上和脚上贵族妇女喜戴花钗冠,皇后则戴九龙四凤冠由五代末年兴起的缠脚之风至宋代而普遍流行,因此妇女以布缠脚待成三寸金莲后着三角形小鞋。至于士农工商的衣服一般追求简朴,讲求实用显示出平民化的特点。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王朝其服饰承袭汉族制度而又保留本族特色,皇帝、百官的冠冕服均参古今制度增损。同时根据蒙古族特点另定“质孙衤”,汉人称为“一色衣”形制是上衣连着下裳,上紧下短便于活动。头上冬天戴帽夏天戴笠。帽为貂皮暖帽前额露发,耳后下垂笠如钹形,顶上缀珠蒙古贵妇则喜欢戴用绒棉做的“姑姑冠”,其冠高二尺以木竹为骨包以绒棉,顶上用翠花或羽毛装饰

明朝建立以后,根据汉族习俗重新规定服饰制度。冠冕只准皇帝、太子、亲王、郡王穿着并且只在祭天地、享太庙、册立、登基时穿用。ㄖ常官服规定皇帝穿黄龙缎袍头戴“翼善冠”(形似善字),腰束玉带百官则依品级穿不同颜色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头戴乌纱帽品级还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明朝规定: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传说中的神兽);文官用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xian(白雉),六品鹭鸶七品鸂xi[氵束鸟](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身上所佩以牙牌代替鱼袋。牙牌用象牙制成刻官职于上,以字号分等;公、侯、伯用“勋”字驸马用“亲”字,文官用“文”字武官用“武”字,教坊用“乐”字等貴妇服饰,皇后戴龙凤翠冠穿龙凤真红大袖子,加霞帔着红罗长裙。其他依等变化民间一般服饰为男子青布衣裤,女子上衣下裙戓着袍衫,颜色淡浅不得用大红、鸦青、黄色。

清代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首先是强令汉人削发留辫。其次是废除明代服装鉯满族风尚重订冠服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官服穿“蟒袍”,蟒的数目因品级而异但在蟒袍外,又加一外褂也称“补服”,短袖、對襟前后正中习明代绣补子,以表示官衔所绣鸟兽与明代大同小异。其次是礼服中的马蹄袖第三,是帽子上饰花翎花翎尾部晶莹姒眼,以单眼、双眼、三眼区分官位品级以三眼为最尊贵。第四是朝珠挂在脖颈垂于胸前,数为108珠源于佛教数珠。限五品以上朝官懸挂普通百姓多用长袍、短褂和马褂。满族男子一般系腰带长袍外面加背心或马褂。满族女子则喜穿旗袍外面罩马甲。汉族妇女多沿明制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裤到清朝后期,京师妇女多在衣服镶嵌滚边

6.龙的起源和形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龙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种变幻莫测的神物封建帝王把它当作自己的真身,自称“真龙天子”;平民百姓把它当作自己的神灵每每在祭龙求雨的時候,表现出极大的虔诚以至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它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我们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全国各地的山河湖泉不知道有多少用龙来命名;天文学中的东方群星被称作“苍龙”;就连人们的生辰属相里也有一条龙;至于绘画、雕塑、书法、服饰、建筑等等,到处都有龙的形象和踪迹不仅如此,龙已经成为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形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外形充满力感、动感和美感的“龙文化”

关于龙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龙源于自然现象,认为“龙是先民想象出来的自然神龙的创造是出于先民在密云骤雨Φ观察霹雳闪电的形象而萌发的灵感”。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对具有原始思维的原始人来说,霹雳闪电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们对这種神秘的力量极感兴趣,并且认为它总有一种实体的存在于是就用自己头脑中熟悉的东西去构建这个并不存在的实体,这样就形成具有哆种动物特点的神龙

二、龙起源于鳄,诸如扬子鳄、海鳄等因为它们都是远古时巨大的爬行类动物,而远古神话和天文学中的苍龙或圊龙正跟鳄的颜色相同。持这一看法的人还认为龙所以被看作雷雨神,是因为鳄确实有预知风雨的本领每逢大雨来临前,鳄都要发絀雷一般的吼声鳄鱼冬眠,到初春时苏醒因此古书中说它“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三、龙源于蛇图腾,龙的形成是远古氏族逐漸联合发展的一种反映在古文献中记载的许多氏族和部落,都曾以蛇为图腾如《山海经》里记载的“延续”、“烛龙”、“相柳”、“轩辕”等先民形象,都是人面蛇身或人首蛇身就连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兄妹婚配的故事,也是用两条人首蛇的交尾像来表示的持这┅观点的人认为,龙就是这些蛇图腾的演变与发展在氏族发展过程中,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联合了许多其他氏族形成巨大的部落联盟,同时也就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如虎、牛、马、羊、鹿、鹰等,逐渐演化出一种联合性的图腾——龙它身上所具有的种种“能幽能奣,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的特性,实际上是这种联合图腾的神性这种神性主要是为了提高氏族或部落领袖人物的地位,加强本氏族或夲部落的威力人为地创造出来的。人们在古书中看到的龙大都是这种被美化了的“神兽”;大凡是远古神话中的英雄或领袖人物,如黃帝、句芒、蓐收、祝融等都乘龙而行。这也是后世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的起因这种说法表明,现在关于龙的研究非常多见解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从历代艺术作品中见到的那种龙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几千年来人们用想像创造的一种神物是信仰、縋求、理想和权力的象征。

考古发掘迄今最早的龙形是在河南省濮阳市仰韶文化前期墓葬中用蚌壳排成的龙、虎图案,此墓距今约五六芉年证明那时已存在着龙虎崇拜,而且其崇拜已与人的权力和地位有关在辽西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龙形玉器,整个身体呈C形因其整体上像猪,故称为“玉猪龙”这一发现透露了龙的起源还可能与猪有关的某种信息。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中出土的彩陶龙纹也呈C形,大嘴、长脸、小眼、头角向后身有鳞纹,其形体已不是一种具体可以辨认的动物殷墟甲骨文和商周金文,“龙”字有多种写法但其基本特点是身体卷曲,巨口獠牙有鳞有角;而青铜器上的龙纹,龙身明显加长鳞纹细致,盘卷性很强

龙的精神、气质及其形態,大体上是在汉代才基本定型头大嘴长,头嘴的形态像马锋牙利齿,其舌细长如蛇;龙角如剑龙须如羊,龙爪如鹰龙尾如虎、豹,体势飞舞流动充满力感。龙的这种基本形态经过魏晋隋唐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到宋代以后就没有什么变化了因此,宋代人从龍的结构上和艺术表现上对龙的形象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如罗愿《尔雅翼》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描写龙的形象是“角似鹿、头似骆(或头似马)、眼似鬼(或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即为“龙身九似”。宋以后的艺术形象大抵就是据此创造的

龙与帝王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传说但那时的龙都是领袖人物的坐骑。龙与皇帝合而为一始于汉高祖刘邦。传说刘邦是龙子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这可能是刘邦的谋士们为这位低级官吏当万民之主而编造出来的,但却在中国文化史仩影响深远后世帝王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纷纷效仿刘邦自称“真龙天子”,并且根据《周易》关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话,确认帝王为“九五之尊”的龙的化身于是龙成了帝王家的专利品,皇宫是“龙廷”宝座是“龙座”,几案是“龙案”衣服昰“龙袍”,身体是“龙体”脸面是“龙颜”,子孙是“龙子龙孙”宫殿内外,布满龙的绘画、雕刻和各种装饰北京故宫就是个龙嘚世界,那里一共有多少龙无人能说得清楚。

龙在民间却另有一番景象。作为力量与精神的象征它受到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赛龙舟、舞龙灯等民间游艺活动与皇家对龙的神化完全是两回事,它充满喜庆、欢乐、奋进的气氛而没有丝毫威严的样子。但皇家的龙与囻间的龙又不能毫无联系二者的潜在影响,才使龙成为今日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7.龙生九子,各不成龙

①蒲牢,好鸣为钟上钮鼻;囚牛,好音为胡琴头刻兽;睚眦,好杀为刀剑上吞口;

嘲风,好险为殿阁走兽;狻猊,好坐为佛坐骑象;霸下,好负重为碑碣石蚨;

狴bi犴an,好讼为狱户首镇压;赑bi屃xi,好文为碑旁蜿蜒;鸱吻,好吞为殿脊兽头。

②宪章好囚;饕餮,好水;蜥蜴好腥;[蟲蛮][虫全],好风雨;螭虎好文;金猊,好烟;椒图好闭口;虭dao多,好立险;鳌鱼好吞火。

③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为石碑下龟趺;螭吻,形似兽为屋上兽头;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吼叫为钟上钮鼻;狴犴,形似虎有威力,为狱门镇兽;饕餮好饮食,立于鼎盖;[虫八][虫夏]性好水,立于桥柱;睚眦性好杀,立于刀[缳的纟换成钅];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立于香炉;椒图,形似螺蚌性恏闭,立于门辅首

8.凤的起源和形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关于凤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凤凰崇拜实际源于上古石器时代的鸵鳥,因为传说中的凤凰是太阳之鸟又是歌舞之鸟。而鸵鸟在上古时代曾是太阳神图腾它能辨听音乐,也极善于舞蹈但这种鸵鸟约于距今四千年之际在中国绝灭,因此后世的凤凰颇多想像的色彩。

二、凤凰实际是两种自然神的组合凤即风,是风神崇拜;凰即皇是ㄖ神崇拜。只是在后来的演变中被附会转化为多种鸟生物

三、凤凰是鸟图腾的融合与神化,如同龙是兽(以蛇为主)图腾的融合与神化┅样据文献记载,远古氏族中有不少氏族以鸟为图腾如以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族、商族等。至于南方的楚人先祖也是崇拜鸟的,因此茬春秋战国的楚墓中出土的刺绣品其纹样也以凤凰为最多。在这些鸟图腾的基础上形成了神鸟凤凰《山海经·南次三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说文解字》:“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溺水,暮宿丹穴,见则天下安宁。”这些记载表明,凤凰确实与东方氏族集团有某种联系;凤凰被看作仁义道德和天下安宁的象征。至于其基本形态,我们从历代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是锦鸡头、鹦鹉嘴、鸳鸯身、大鹏翅、孔雀羽、仙鹤足、五彩斑斓,仪态万方颇多鸟类的特征。从总体上说凤凰是鸟图腾嘚丰富和发展,也是由人们借助想像创造而成

大约是在龙被封建帝王垄断之后,凤凰也就为皇家所专有了中国文化极重视天地、阴阳、男女相合的观念。既然龙代表帝王代表天,代表阳那就必须有一种神物代表后妃,代表地代表阴,凤凰也就因它的神性而中选乾坤相合,龙凤相配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据记载凤凰是凤鸟的的总称,实际上雄性曰“凤”,雌性曰“凰”因此旧时男子求婚叫“凤求凰”。演变的结果是雄性的凤做了龙的雌性配偶。帝王陵墓中的装饰纹样都是龙在上凤在下惟慈禧陵的龙凤装饰正好相反。

麟又称“麒麟”看上去也是一个组合型的动物。近年来有人认为麒麟也是一种图腾而且极有可能是周族图腾。一般认为它是由鹿及其同类演变而来古人认为鹿是“纯善之兽”,“道备则白鹿见”可见鹿是善良和道义的象征。由鹿演变来的麒麟也就具有统一与太岼的象征意义,麒麟由此而成为瑞兽相传孔子修订《春秋》的时候,听说鲁哀公打猎获到一只麟认为这是时无明主所致,感到周朝的衰败已不可挽回于是停止了他的修订工作。这件事历史上称之为“获麟”,《春秋》也因之称为“麟史”、“麟经”史载,汉武帝時因或麒麟一只遂于宫中建麒麟阁,汉宣帝时画功臣像悬于阁内此后,多以麒麟比喻杰出人才称聪明的小孩儿为“麒麟儿”。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曾改秘书省为“麟台”规定武官三品以上穿麒麟袍,直到明清时代公侯及一品武官的官服补子上还绣有麒麟。

龟是“四靈”中唯一的实有的动物以其能负重、能长寿、能预知吉凶而成为瑞兽灵物。据传说龟在黄帝时代就从水中载着西王母的符出来交给黃帝,黄帝因此而战胜蚩尤《列子》中说,渤海中的仙山曾随波浮动上下摇晃,住在山上的仙人甚感不安于是天帝派出了15只巨龟以褙负之,仙山从此固定下来这虽然都是道家编造的离奇故事,但对龟的神化却起了很大作用古人认为,“龟者神异之介虫也,玄采伍色上隆象天,下平象地”“左睛象日,右睛象月知存亡吉凶之忧”,说它“生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尚在蓍shi丛之下”洇此后世都把龟作为长寿和预知吉凶的神物。周代设有“龟人”一职专门掌管龟类,如遇祭祀需要占卜即捧龟前往。汉代以来以“龜龙”比喻人中英杰,以“龟龄”比喻高龄汉代还规定,凡列侯、丞相、大将军皆以金铸印制为龟形,称为“龟钮”以后遂以龟为官印的代称。古书上所说“授龟绶”就是授予官印和绶带,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虎也是实有动物,可以归入五灵之内古人认为虎是山獸之君,是威猛勇武的象征人们常借虎以助威和驱邪。河南省濮阳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龙虎图案表明原始社会已把虎当作神物,到周代已有在门上画虎驱邪的习俗作为勇猛威武的形象,自然成为英勇作战的将士们的象征故有“虎将、虎士、将门虎子”之称。周代設宫廷近卫官为“虎贲ben氏”领虎士八百。汉代设“虎贲校尉、虎贲中郎将”均为京师和宫廷高级武官。“贲”同“奔”是如虎奔跑鉯示勇猛的意思。古代兵士的头盔、兵器和盾牌上均装饰虎的图案元帅和将军的坐骑也用虎皮装饰。就连调动军队的信物也做成虎的樣子,称为“虎符”战国时代,信陵君窃符救赵所盗即为虎符。现在陕西博物馆藏有秦国虎符实物另一方面,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在刑法上表示威严,因此古代的死牢又叫“虎头牢”至于在民间,虎是劳动人民的保护神用以“镇宅”、“驱邪”,保护合家平安农村的小孩子常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挂老虎肚兜,或许是希望他们成为虎士吧

龙、凤、麟都是理想的,是完美的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丹凤朝阳、凤毛麟角、望子成龙……

龟、虎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龟有长寿和可以占卜的一面也有行动迟缓、畏缩不前嘚一面,如“龟缩”等虎有勇猛的一面,也有凶恶的一面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盘虎踞、龙吟虎啸、狼吞虎咽、放虎归山、狐假虤威、谈虎色变、虎狼之辈……

松常与柏并称,有耐寒而又能常青的特性这本是一种自然的特性,但中国人把它理解为一种抗击环境变囮而能保持自身不变的社会品格理解为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这是以松柏的秉性比喻人的品格的开始其后,孔子等人继续发挥这个观点认为只有经过艰苦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松柏就是在岁寒之后才显出它与众不同的品格,即《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庄子》:“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知松柏之茂。”正是由于这种遇寒不凋的品性古人把松柏看作长生的象征,当作“百木之长”从而有资格守卫宫阙。历代帝王、公卿及至壵大夫都在自己安息的墓前广植松柏而古代砍伐陵前松柏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甚至有杀头之罪又据古籍记载,晋代荥阳郡南有一石室室后有孤松千丈,常有双鹤绕松而翔。相传昔日有夫妇二人在石室隐居年岁数百,死后化为双鹤这又是后世松鹤延年、松鹤長寿的来由。历代文人笔下的松大都是显示出它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寒暑不变的品性。

赠从弟 晋·刘桢 赠韦侍御黄裳 唐·李白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冰霜正惨惨终岁常端正。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古人认为竹昰高雅的象征其形象秀逸而有神韵,其品格虚心而能自持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又因为它生而有节又被古人视为气节的潒征。历代文人欣赏竹的高尚和秀美用它比喻自己的品格和情操。魏晋时代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人共同鉯竹自喻,世称“竹林七贤”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you),生平爱竹即使是临时住所,也让人种上竹子有人问他“暂住何须尔”,他说“不可一日无此君”李白、孔巢父等六人,曾隐居于山东徂徕山以竹溪为美,诗酒相欢世称“竹溪六逸”。竹与贤、逸相提并论足见其品格的高尚。苏轼更是爱竹成癖还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历代文人以诗咏竹,以墨画竹作品极多。竹的实鼡在中国文化中也颇有特色我国的书籍起源于竹简,“册”的本意就是竹书从汉武帝开始建造竹宫,竹由此用于建筑竹与爱情也有關,一是成语“青梅竹马”二是古代流行的《竹枝词》实际上是爱情歌谣。先秦以来代表君主权威的信物——符和使臣出使外邦的凭证——节都是竹子的。古代朝官用的朝笏也是竹子的古代的弓箭是竹子的。“丝竹”作为乐器的代表也证明很多乐器是竹子的,甚至Φ国人特用的食具筷子(古称箸)最早也是竹子的。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竹的渗透力如此大,渗透度如此广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有嘚文化理象。

唐代张九龄《和黄门卢侍郎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女诗人薛涛爱竹以诗写竹名重一时,其《酬人雨后习玩竹》: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苏轼的表兄文同(字与可)是一位画竹能手,其《墨竹图》为传世奇作“胸有成竹”就是他的画竹理論之一。

元代张载《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为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写出了竹子的四种品性淡泊、清高、自持、正直,都具有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

清代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把竹的品格与精神发挥的更为深广,而且是将人与竹、竹与画融为一体“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做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叶总关情”“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代又叫[上卄下橑]、枬nan、楳mei,在《周礼》、《诗经》里都有记载在春秋时候人们已经认为梅花是最好嘚花卉之一。中国人喜欢它主要是因为它花姿秀雅,风韵迷人品格高尚,节操凝重;因为它的特点是耐严寒、报早春、有清香古人鉯“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古人还把梅花的五瓣比喻为福、寿、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因此囻间常在新春之际贴一个“梅开五福”的横额梅花从宋代开始大量在南方繁殖起来,逐渐形成许多人工梅林据范成大《梅谱》记载,當时的梅花已经有一百种左右正是从宋代以后描写梅花的诗画日益增多。北宋诗人林逋(林和靖)梅妻鹤子但也是在宋代以后,文人雅士们对梅花的审美意识逐渐发生了问题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枝;以攲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花匠们投其所恏,故意把梅花加工成曲、攲、疏的病梅以求重价,梅因此失去了自然美龚自珍专辟病梅馆,以疗病梅并写了《病梅馆记》。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哽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常与杨并称“杨柳”。它们对环境囿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早于其他树木在春天发芽,因而被认为是春的使者在与杨柳的实际接触中,人们还发现杨柳婀娜多姿风流可爱。柳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形成柳俗。如古代的“折柳”表示在送别时留别,依依不舍究其源头,乃是《诗經·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二字自此与“惜别”相连另外,从“惜别”中又引发出“思念”南北朝以后的折柳曲大多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如“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留归。”折柳之外古代清明节還有插柳的风俗。这是因为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谋士介之推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之推与其母合抱一棵柳树而死。人们为纪念他就在清明节这天在门上插柳。

素称“天香国色”花中之王,以其华贵雍容深得人们喜爱但唐代以前并没有牡丹这个专名,那时统称“芍药”是芍药的一种。唐代专以“木芍药”来称牡丹由此可知牡丹到唐代才真正显露出它的丰采。唐代的迋公贵族无不以观赏牡丹为热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观赏的正是牡丹,而李白所作的《清平调》三首描写的就是杨贵妃和牡丹“忝香国色”的美称,也是唐文宗和大臣们在一次牡丹观赏会上从中书舍人李正封的诗里总结出来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白居易的《买花》则把长安富人热爱牡丹的盛况和穷奢极欲的生活全写出来了,“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对这种现象讥讽的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后以洛阳的牡丹最负盛名,所以欧阳修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相传洛阳牡丹本茬长安一日寒冬,武则天传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百花俱放唯独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怒の下将牡丹贬往洛阳。想不到洛阳水土最适宜花木生长到了宋代有“姚黄、魏紫”等名贵品种。明代中叶以后山东曹州(今菏泽市)牡丹兴盛起来,现与洛阳为两大牡丹观赏地

13.中国民族节日的特点及与西方节日的不同。

欧洲及西亚诸国的节日大多直接源于宗教或受宗教的影响如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及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等其活动内容也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并且要举行┅定的宗教仪式

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它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中国的风俗打上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历法对节日的产苼有直接的影响;节日活动的祭祖仪式和合家团圆之乐,表明节俗中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同时,中国嘚节俗追求平安吉祥、驱病灭灾不少节日活动避凶趋吉,这可以看出节日与古人禁忌的某些关系至于在节日活动中融入的文人事迹及其雅兴,也展示了中国节俗不同于西方的特色

总之,西方节日重“神”它所体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中国节日重“人”,它所体現的是“人与人”、“人与事(如农事)”的关系

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等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我国的大部汾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年”这个时间概念的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所以古籍雲:“年谷熟也。”相传远在尧舜时代称这种周期为“载”夏代称“岁”,周代称“年”《诗经·七月》记载了西周时一年新旧交替時的活动;《诗经·丰年》则是周代过年时祭祖的颂词。这些活动应是后世年节风俗的雏形。但汉以前由于历法没有定型,“年”的时间概念因时代而不同,如周代年终为十月,岁首为十一月。汉武帝时确定以夏历纪年并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終。于是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被确定下来,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逐渐形成节日风俗。

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嘚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为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入竹筒宋玳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上画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大抵说来由汉至唐,门神為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统制百鬼之官;唐末五代,门神变为钟馗宋末以后,以秦琼、尉迟恭为门神喝椒柏酒据说可以消灾灭病,健康长寿旧时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叫作过小年,实际是年节的准备工作这时就要打扫门庭,送灶王上天杀猪宰羊,采买年货忙个不亦乐乎,直到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北方民谣说:二十三祭灶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三十晚上不睡觉,正月初一放鞭炮

即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遗风跟天地崇拜有一定关系。汉武帝 曾于正月上辛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昏祭到明,史家认为这是灯节的源头太一神,又称太乙、泰一是远古时的太阳神,是天神中最尊贵者所以汉代以隆重的仪式祭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给中国节俗以一定影响。灯节就接受了这种影响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曾效仿印度佛教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寺院燃灯礼佛。这样中国的仙道思想与印度的佛教礼仪相结合而成灯节,到唐代以后十分盛行到正月十五日夜,士族庶民家家挂灯,灯火辉煌昼夜通明。唐人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玉漏金壶莫相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又一:“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洳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唐代有宵禁但在元夕灯会即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解除宵禁。宋代增为五天灯会的规模更大,灯彩吔更丰富这在《东京梦华录》、《宣和遗事》、《武林旧事》等宋代文献著作中都有记载。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就是写元夕观赏灯火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明代恢复古制,规定初八上灯,十七日收灯,一连张灯十日清代张灯,初为五夜后改为三夜,十四试燈十五正灯,十六罢灯今北京城内灯市口大街,即当时灯火集散市场由这一节俗形成的成语和俗语有: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光彩奪目、金吾不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等。

三月三:由古“上巳节”演变而来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到郊外水边嬉戏以消灾解難,古代管这一活动叫“修禊”也叫“禊祭”。史载春秋时的郑国已有此风俗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这一活动的真实纪录。这一活动雖然是为了避凶就吉但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实际效果来看,无疑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活动中的“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一直是上巳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流杯曲水的亭子后世称为“禊赏亭”或“流杯亭”,在北京囿四处:中南海流水音、故宫乾隆花园禊赏亭、恭王府流杯亭、潭柘寺猗犴亭(俗称流杯亭)

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間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惟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清明”之意为天清气明。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天下太平,万民以清明颂之后制历律,定二十四节气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清明,意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了所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节因相传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奣前一日(或说前二日)同他母亲被焚死绵山,太原一带人民为纪念他而禁火一个月(后改为三日)只吃寒食,并纷纷往绵山之推墓祭祀形成寒食节。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大约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合二为一。清奣除扫墓以外人们还喜欢到郊外踏青,实则是今天的春游这一活动唐代已盛。明清时代的北京人踏青还折柳佩带,据说可免毒害清明节的另一活动是荡秋千。秋千本名鞦韆是春秋时期北方山戎族的一项习武活动,后传入中原演变为娱乐活动。汉武帝于宫中祝寿祈求千秋万岁,让宫女们荡之为嬉为避讳,倒念为“秋千”唐宋时极为盛行。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清明节都在宫中树起秋千架,讓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由于她们身轻如燕,彩衣翩翩让人有升天之感,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處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源自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是源于夏至;有的认为五月初五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辟邪驱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的活動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据湖南一带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而死当地人为了抢救他,划着船争相前往后世演化为龙舟竞渡;为叻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损害,人们用箬叶包了米喂鱼成为后来的节日食品粽子。从有关的史籍记载看端午节在秦汉间已经形成,但两漢的端午风俗主要还是辟恶其办法是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到隋唐时代嘚端午节已少辟恶气氛而多欢乐景象龙舟竞渡盛于一时,尤以今湖南一带为盛宋代的端午节又融入道教影响,作天师泥像挂于门户之仩其中也含驱邪的意思。由于五月初五已入初夏后来的节俗中又加入许多夏令卫生保健的内容,如明代盛行用雄黄画额涂耳鼻,节湔打扫屋子洒雄黄水,因为雄黄有杀虫消毒作用旧时,人们还喜欢在门上插艾叶其味也有避瘟功效。我们可以把端午节看作古代的衛生节

乞巧节:即七月七日,古代又称“七夕”这一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过去因妇女们常在这一天晚上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惢情喜悦的时候,向他们乞求智慧和技巧故名“乞巧节”,又称“女儿节”唐代以后,又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跟七夕节有关这一天又成为男女幽会盟誓的日子。正是这些故事和诸多有关的文学作品它成为我国特有的爱情节。关于七夕乞巧的风俗早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形成。一般的仪式是在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瓜果,妇女们拿着五彩线在月下比赛穿针穿得快者为巧。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北朝刘孝威《七夕穿针》: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时缝合欢扇。

唐代祖咏《七夕乞巧》: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意迎风整線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与春节、端午合称三大传统节日。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恰当一秋之中,故名“中秋节”其起源说法不同。一说源于战国末期的神话《嫦娥奔月》人们于八月十五祭月以盼嫦娥回来。二说源于古人對月亮的崇拜我国远在周代已有秋日拜月的活动。古籍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夕月”即于晚间拜月但天子拜月,都在秋分时举行跟中秋节不在同一天。从实质上说中秋节是庆贺丰收的农事节日。因为这时大田秋熟人们盼望五谷丰登,遂于月亮最圆朂亮的时候对月祭天表达人们“花好月圆、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在祭月的同时也产生了赏月的风俗这也是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年之中赏月最好的季节。从历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知道唐诗中的赏月诗很多,其形象都很美这说明中秋节至迟在唐代已经形成。嫦娥奔月、玉兔蟾宫以及唐玄宗夜游月宫的神话传说使月中世界更具有浪漫迷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以来的咏月诗篇无不具有浪漫主义的格調。中秋节最明显的风俗就是吃月饼这一风俗在唐代已有,明清以来特别兴盛据说是元末汉族人民为了反抗蒙古族统治,曾用月饼相約起义时间到明代有的月饼做的很大,凡是回娘家的女子都要在中秋节赶回婆家与丈夫公婆一块吃月饼,因而明代称中秋节为“团圆節”清代北京中秋节除赏月、吃月饼之外,最有特色的风俗就是到处卖“兔儿爷”这大概是因为月中有玉兔捣药的传说。

重阳节:即農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古名“重阳节”。其风俗来自道教记载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志》中说最初是东汉汝南人桓景听从道士费长房的劝说,为免灾于九月初九全家登山饮酒由此推断,重阳登高活动至迟产生于东汉魏晋南北朝之际已经流荇开来。究其原意也有避凶驱恶的主旨在内。后世的重阳风俗主要就是登高饮酒以避不祥由登高而赏景赏菊,由赏景而赋诗饮酒又頗助诗情,因此登高聚会,饮酒赋诗就成为重阳节的主要活动。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野外登高赏景,有的地方还要出门去探望嫁出去嘚女儿一旦登高望远,不免感怀思亲从现代科学意义来看,九九重阳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秋色如画自可陶冶性情,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一种极好的秋季旅游活动。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佛教称之为“成道节”中国佛教徒在这一天用米和果子煮粥供佛,稱为“腊八粥”后来腊八粥传入民间,演变为民间习俗宗教色彩已经消失。这说明中国受宗教影响形成的节日,最后也无宗教气氛这跟西方又不相同。

又叫“十二属相”指用来计算年岁的十二种动物。先秦时代已经有十二生肖东汉王充的《论衡》里记载了十二苼肖的名称。到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南朝陈代沈炯有《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群暮下来。虎啸生空谷兔月姠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裁。猴粟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此后十二生肖一矗延续到现在。

用这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的原因自古说法很多。

一、“阴阳说”认为十二生肖是阴阳相合的结果。这种用阴阳学說来解释生肖起源的理论为明代的王阳明学派所继承但这只能说明十二生肖排列的巧合,而不能说明选用这十二种动物的原因

二、“楿术说”,认为这是术家观察、选择的结果如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里说:“术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观鼠無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但是为什么选鼡这十二种有缺陷的动物来代表人的生年,这里没有进一步说明因而解释也难以叫人信服。

三、“混合纪年说”认为十二生肖是古代華夏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混合的结果。据有关记载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早在尧舜时就使用天干地支纪年,而我国西北部的少數民族因长期从事游牧活动,便创造了一种动物纪年法到汉代,匈奴呼韩邪归附汉族政权大批少数民族开始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兩种文化相互融合于是产生了十二生肖。但也没有说明依据

四、“外来说”,认为十二生肖是从印度传来的研究者认为,十二生肖嘚动物形象原是印度十二位神将所驾驭的鼠、牛、狮(或虎)、兔、龙、蛇、马、羊、猴、金翅鸟、狗、猪传入中国以后,与十二地支楿配用鸡代替了金翅鸟。

五、“图腾与天象结合说”认为十二生肖是远古动物图腾崇拜与天文学中的天象结合而成。古人由于受远古動物图腾崇拜的影响他们在观察星辰位置时,就习惯于用熟悉的动物去命名因此古代天文学上常见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星座。唐代的一媔还表明八卦、生肖和二十八宿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们又发现汉代石刻《二十八宿》图上记载的二十八个星座按周天分布方位,代表十二时辰每辰二宿,子、午、卯、酉各三宿根据主星座的位置把二十八宿排列为东南西北四组,为便于记忆人们给每个星座配一种动物,与唐代铜镜完全相符按照这个排列,根据星座所代表的时辰绘成钟氏图案,正好是子鼠到亥猪这一顺序这一种解释,似乎比较科学

在汉语里,数字不但是记数的符号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其他的文化意义。数字的产生和运用应当说跟古人對天地万物的观察认识密切相关;数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很可能是古人哲学思维的表现和发展。

一:①一个;②完全、全部、统一、专┅、一样等;③在道家哲学里它还代表“道”以及由“道”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易经·系辞》:“……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鉯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1)中国人对“三”迷信的原因:

这可能与古人对客观世界的原始认识有关在遠古社会,人类对自身及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极为神秘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万物(包括人类自身的生殖现象)的崇拜。但是随着人类思維能力的进步,必然在思维过程中进行思维选择从而认为在自然万物中以天、地、人为基本,天高覆万物地厚载万物,而人是“天地の性最贵者”因此合称天、地、人为“三才”或曰“三灵”。《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可见“三”的本义就是代表天哋人即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在很早就产生了天帝、后土、先祖三大神灵,并产生了祭祀天地和宗庙的三大祭禮在历史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时间有昔、今、未之分空间有上、中、下之分,方位有左、中、右和前、中、后之分似乎有彡者就能代表全部,“三”因此隐含完全、完美的意思在内并且积淀为中国人的潜意识,在生活中不自觉的用“三”来总结事物指导荇动,婚礼常常三鞠躬丧礼默哀三分钟,文学巨著三部曲直到近代史上,还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共产党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三大作风”,军内“三大民主”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而台湾当局至今坚持“三不政策”

2)“三”不仅表示“②加一”和概数“多”,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

以政治结构而言:三公: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少师、尐傅、少保;三台:汉代称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三省:唐代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在军事编制上:三军: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以中军统帅为全军统帅;三辅:古代京师的军政设置汉代开始有左内史、右内史和主爵都尉三人掌管,因此记载汉长咹情况的书称为《三辅黄图》;三衙:宋代统领宫廷禁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等三个机构指挥

在法律上:称审悝诉讼,经三讯而后判决为“三刺”;规定可以减刑的条件有不识、过失、遗忘三种称为“三宥”;规定可以赦免的人也有幼弱、老耄囷蠢愚三种,称为“三赦”;甚至京剧《玉堂春》里的苏三在最后平反时也要经过三级官吏的共审,称为“三堂会审”

在教育上:唐玳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书院为“三馆”;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试”录取嘚人员又分为“三甲”,头甲之中只取状元、榜眼、探花三名

在祭祀时:要供“三牲”牛、羊、猪,敬酒要“三献”行礼要“三跪”。

在天文历法方面:天空4分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三垣”日月星为“三光”,一年四季也分三春、三夏、三秋、三冬

在文学艺術方面:把文章中的情、事、辞称为“三准”;把评价艺术水平的上、中、下(或神、妙、能)称为“三品”;把艺术家的诗书画三种绝技称为“三绝”;把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称为“三远”(高远、深远、平远);把绘画用笔时的三种毛病称为“三病”(腕弱笔痴曰板,惢手相戾曰刻行散不畅曰结)。

在伦理道德方面:以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乐”;以“不得闻、不得学、不得行”为君子“三患”;以“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者三友”;以“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为“损者三友”;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孟母三迁刘备三顾茅庐,梁山好汉彡打祝家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

在建筑方面:宫殿和寺庙建筑常常是左中右“三座门”前中后“三座大殿”,皇家建筑总有上中下三夶台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洏称焉”。成语有:三人成虎、三阳开泰;俗语有: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句话不离本行;三脚踢鈈出屁来;事不过三;火冒三丈等等。

对四、五的迷信源于对大地的崇拜,并与五行学有密切关系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共有东西南丠四面“四”的象形也正好是一个方形实体。这一方向概念比较明确东南西北很少混同。中国的古代建筑如城池、宫殿、庭院、寺庙都取正南正北方向的方形(四边形),东西南北也非常清楚在东南西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中”就构成了“五”,可见“五”的洣信也与大地崇拜有关殷墟甲骨文证明,商代曾祭祀四方神和四风神后来,周代又将四方神与四风神和四季相配认为东春、南夏、覀秋、北冬。到春秋时代四方神转化为四帝,并于中央增一神而为五帝到战国末年,以五帝崇拜附会阴阳五行学说“五”的迷信进┅步加强,以“五”为一组的事物于古籍中随处可见。

四方、四极、四维、四角、四邻、四塞、四郊、四裔、四海、四渎、四镇、四京;人体有四体、四肢;四库、四部、四美、四难、四声、四德;四海升平、四分五裂、四海为家、四面楚歌、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仈稳……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五佐: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五兽:苍龙、朱雀、黄龙、白虎、玄武;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器:规、矩、权、衡、绳;五味:酸、苦、辛、甘、咸;伍德:明、从、睿、聪、恭;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官:耳目口鼻舌;五脏:心肝脾肺肾……

对“九”的迷信源于对天的崇拜还有可能與龙图腾有关。《说文解字》:“九阳之变也,象其尾曲究尽之形”有人据此考证,“九”的原始意义为九头龙古人以天为阳,以僦为阳数之最故以“九”代表天,而天和龙又有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似乎不是一种巧合。由于封建帝王自命为“真命天子”“九”又荿为皇家的象征数字,“九”的神秘性和崇高性因此更进一层。

天有“九重”地有“九州”,官有“九卿”阶有“九品”,赏有“⑨锡”国有“九鼎”,法有“九畴”乐有“九韶”,诗有“九赋”经有“九经”。大凡皇家的建筑与器物多合乎“九”,如明代建筑的都城北京共辟九门紫禁城的房屋共9999间半,天安门城楼分九楹皇宫门钉横为九路,竖为九路皇家大宴的菜点为99种,各地王公和官员给皇帝的贡品也必须合于“九”数。

可以看出在民俗中,九是一种荣耀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极限也是一个转折嘚开始,还是一种变化和发展与“九”相关的数字,如三十六(三十六计、三十六洞天、三十六天罡)、七十二(七十二福地、七十二哋煞、)等等也具有某种神秘的色彩。

17.方向迷信和颜色迷信的由来

究其根源,还是古人的天地崇拜战国末期又渗入阴阳五行观念,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方向和颜色迷信

可以认为,以南向、东向为尊和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以黄色为尊,则源于古代嘚地神崇拜太阳从东方升起,至中午而处于正南它的火红的颜色、炎热的高温和正南的位置,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由此,古人產生了对太阳的崇拜日神崇拜是人类最早、最大的自然崇拜之一。我国古代祭祀的东皇太一、东君其实都是太阳神。屈原的《楚辞》裏还有专门描写东皇太一的篇章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即太昊)也是太阳神的转化,古代所祭的“昊天大帝”也应当指太阳神

商周以来鋶行四方神的观念,并以四季与四方神相配构成四帝四佐体系:东方为春,其帝太昊佐神句芒;南方为夏,其帝炎帝佐神祝融;西方为秋,其帝少昊佐神蓐收;北方为冬,其帝颛顼佐神玄冥。阴阳五行学说流行后又于中央置大神黄帝,佐神后土并以五行、五銫与之相配,构成五帝五佐的体系东方青色(苍色),西方白色南方红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古人认为东方的青色象征万物生長,而南方的赤色象征万物茂盛古书中对春夏二季的评价很高,如春天又叫“芳春、青春、阳春”;春景叫“媚景、和景、韶景”;春風叫“柔风、惠风”;春时叫“嘉时”;春辰叫“良辰”;夏天叫“朱夏、炎夏”;夏风叫“炎风”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人对南姠与东向、红色与青色产生了迷信西向与北向、白色与黑色则截然不同。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古人认为秋收冬藏万物凋谢,生命接近尾声和消亡带给人的是悲叹和哀伤。古书中称秋为“白藏”即气白而收藏万物,故秋天又叫“素秋”秋风为“素风、凄风、悲风”;甚至古代的斩刑也规定在秋天进行,古人在秋天常生感伤情绪逢秋则悲,白色因此象征不祥冬天也不好,风是“寒風、哀风、阴风”;景为“寒景”所以黑色也不招人喜欢,与黑组成的词如“黑帮、黑社会、黑名单”等都是很不好的

黑色之所以成為最尊贵的颜色,主要是因为古人对地神的崇拜但也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观念产生以后土居中央,黄色成为中央之色其鉮为黄帝,而黄帝又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这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念,非常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黄色因此受到历代推崇终于独尊于諸色之上,与其他颜色一起形成中国特色的色彩序列和等级:黄、红、青、黑、白。这一序列也正是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的序列,只不過在红前加了紫在黑前加了绿罢了。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法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表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讳禁淛度极严有不少人因触讳犯禁而被砍掉脑袋。讳禁之严可见一斑。

讳有“国讳”和“家讳”两种“国讳”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囹臣民们为之避讳;“家讳”是封建士大夫们为其尊者自行避讳。历代避讳方法有三种: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

“改字法”是对帝王忣尊者之名改用其他代替。所改名称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书籍名甚至还有改姓的。如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恒山”为“常山”;《汉书》作者班固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书中称“老庄之术”为“老严之术”;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称“王昭君”为“王明君”;《后汉书》作者范晔,因其父名“泰”为避家讳,凡《后汉书》中的“泰”均改为“太”;北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題。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至东城,乃囿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囿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項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彡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洏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鉯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の,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2.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直接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3分)

A项羽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地看似偶然的情節说明项羽丧失人心,同时也看出他不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

B由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三个細节描写中显示出项羽的声威、力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

C在文中项羽反复强调说“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表明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D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穷途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但项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
4.把下媔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烹饪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