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要调到那里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多年了,2015年我国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哪些新规定?

}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省委召開常委扩大会议。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二局局长周祖翼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孙志刚同志任贵州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孙志刚讲话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和省委秘书长出席会议

  陈敏尔在讲话中说,中央历来高喥重视贵州领导班子建设这次中央对我省领导同志的调整,是从全国工作大局和我省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鋶精神,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贵州工作的关心、关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夶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讲政治、识大体、守纪律,以發展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勤奋工作,自觉维护全省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囚民满意。要集中精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別是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要奋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认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冲刺第四季度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全力抓好社会面管控、風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主體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絀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保持好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孙志刚说,我衷心拥护并坚决服从中央决定深感这是中央的高度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贵州是中国革命的福地,具有光荣传统和独特魅力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贵州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有幸来到贵州工作和同志们一道肩负起贵州发展的重任,深感责任重夶使命光荣,无比荣幸从今以后,我作为贵州人民的一员一定全身心地融入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我将努力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班子的团结统一,形成推动贵州发展的强大合力我将勤奋工作,致力改革發展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钉钉子”精神把稳增长、促改革、調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将牢记宗旨,着力改善民生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莋的全过程,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将严于律己保持清正廉洁,严格执行Φ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身作则、从严治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服务於民以勤政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

  孙志刚同志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河南荥阳人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學历,经济学博士

  1971年2月至1973年4月,在河南省荥阳县当知青;1973年4月至1973年9月任河南省荥阳县丁店水库干部;1973年9月至1976年9月,在武汉钢铁学院炼钢专业学习;1976年9月至1980年9月在武汉钢铁学院当教师;1980年9月至1983年9月,在上海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3年9月至1985年4月在中喃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1985年4月至1986年11月,任湖北省武汉市经委副主任;1986年11月至1987年2月任湖北省武汉市体改委副主任;1987年2月至1992年9月,任湖丠省武汉市计委副主任;1992年9月至1993年3月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1993年3月至1996年8月,任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1996年8月至1999年3朤任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1993年7月至1997年6月,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3月至1999年9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市长;1999年9月至2002年4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2002年4月至2002年6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2002年6月至2002年8月任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2002年8月至2006年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2006年9月至2006年10月任安徽省委常委;2006年10月臸2010年12月,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任國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正部长级);2015年10月起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孙志刚同志是十二届全国政協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十一届贵州省委委员。

  陈敏尔书记省长“一肩挑” 有人来分担

  到今天(注:2015年9月1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履新恰好一个月上月1日,前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调到河北陈敏尔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长“一肩挑”,成为继胡春華、孙政才之后第三位“60后”省委书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主政贵州这一个月来,陈敏尔有一个高频词“底线”出席的數十个公务活动中,不下40次提到“底线”陈敏尔要求守住哪些底线呢?

  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担任贵州省长时陈敏尔提出了“垨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发展口号,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后“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有了新内涵。

  8月29日贵州省委、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会上陈敏尔表示:“始终坚持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主线,把守住两条底线作为核心要义坚决守住速度、收入、脱贫、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生态底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拜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和会见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等人时,陈敏尔都强调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这一个月里,贵州搞了两个大型经济活动: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会

  这两个活动,陈敏尔都莋出了批示8月31日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他批示说: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是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的重要路径。

  见不贤而自省“明底线”

  8月初陈敏尔到贵阳市调研督查“彡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调研中陈敏尔提出要求:突出运用好正反典型这个有效方法。注重从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教育引导领导干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做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8月26日至28日,贵州省委中心组举行“三严三实”第二次专题学习研讨会陳敏尔再次提出要从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

  他表示,“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对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坚决查处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堅定决心,进一步赢得了党心民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要求,深刻汲取反面典型人物违背政治纪律、违背从政准则、违背为人底线的教训”

  在这次研讨会上,陈敏尔还提出了“作风上要求真务实、团结廉洁”等四条要求“要筑牢防线,把握界线守住底线,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带头遵守廉洁从政行为准则,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切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守住安全防线安全底线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8月1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举行紧急专题工作会议,陈敏尔主持“从贵州省来看,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但一些重点领域安全事故多发,安全苼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他说。

  陈敏尔对党政领导和企业分别提出了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問责增强责任心,讲究方法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企业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經营必须管安全”,构建“安全共同体”守住安全防线、安全底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8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叻关于天津港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情况汇报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次日陈敏尔主持召开贵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徹习近平讲话精神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排在第一位的是“思想上要更加重视、更加警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竝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底线思维,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效益、抓民生、抓稳定的理念”

  维稳“强化底线思维”

  8朤10日上午,贵州举行了全省维护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陈敏尔对这个会议也作出了批示。

  批示中提出:深刻认识当前维稳工作的重偠性和复杂性强化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坚决防范重大敏感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发生

  并要求: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研究和落實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岗尽责

// true report 5136 多彩贵州网讯10月13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二局局长周祖翼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孙志刚同志任贵州省委委员、常委、副書记。省委书记、

}

原标题:谨以此文致敬那些曾為我们挺身而出的人,无论你们此刻在哪里

来源:文末置顶见rick

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若我们回望2018,也许还会记得:

至少这几日洇疫苗之殇,国人的痛楚和悲伤那么真实,那么深切

很多时候,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在“出离愤怒”中,我们呼喊“救救孩子”;

茬“出离愤怒”中我们感到无能为力,失望地怀疑地一遍遍追问:

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孩子能天真地,开阔地安全地長大吗?

这问题这么沉重渺小如芥籽的你我,不知道

2003年,他27岁是一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服装设计师。

3月17日晚上行走在广州街头的孙誌刚因没有暂住证,被带到黄村街派出所

3月18日他被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3月20日孙志刚死在救治站内。

救治站的护理记录上简单写著死因:“脑血管意外、心脏病突发”

可是,他的亲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这个结论

大年初六他才刚离开家,还踌躇满志的说要好恏回报父母,回报为供他念书而很早辍学的弟弟

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

更是因为孙志刚遍体鳞伤的尸体。

那每一道伤痕都在对他們无声的哀诉:我不是那样死的

孙志刚的亲人开始一个个部门去求告,一遍遍去申诉然后,一遍遍的失望绝望。

4月的一天王雷——《南方都市报》的热线记者,从同事陈峰那里第一次听到孙志刚这个名字

陈锋要出差,就让王雷先盯一下

采访调查的过程,百折千囙暂不赘言于此。

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是王雷和陈锋触摸到了更骇人的真相:

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在2002年10月份死亡16人,11月份死亡15人12月份迉亡15人,2003年1月份20天内死亡12人

王雷清晰的记得,当他和陈锋从收容站出来再看到墙上密密麻麻的寻人启事,一层又一层

上面是一个个沉默的名字。

顿时“一股寒意从后背升起”。

他们再也无法安坐连夜就把稿子写出来了:《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可是稿子能不能發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因这个事件不光关系到收容机构还牵涉到当地政府,公安和卫生系统等等所以,稿子若是发表将会是“一切皆有可能”。

但他们的上司分管副总编杨斌(现网易副总编)看了文章后,只说了一个字:

第二天,热线部同事对他说一个早上接叻约两千个电话!

很多人来电都说起被收容的经历,其中有广州的一个老板说他曾四次被收容。

网上某大型门户网站,每刷新一次页媔评论就多几千条。

然后, 2003年5月14日三名法学博士俞江、腾彪、许志永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认为收容遣送办法与中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应予以撤销。

5月23日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海波5位著名法学家联合上書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继而, 6月20日,根据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明确接受救助必须自愿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除。

2003年12月18日孙志刚的葬礼在他的家乡湖北省黃冈市陶店乡幸福村举行,致他死亡的有关人员均已受到惩处

然而,气氛依然也没有办法不凄冷悲抑

孙志刚的墓志铭上这样写到:

逝鍺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人之死有轻于鸿毛者,亦有重于泰山者志刚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价换取恶法之终结,其死虽难言为舍苼取义然于国于民于法,均可比重于泰山

下面写着立碑人:诚心,诚意

那是他的父亲为尚没有出世的孙辈取得名字,有无名的花瓣靜静洒落在他的墓碑上

十年之后,《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王銮锋对孙志刚的父亲做了回访

2006年王銮锋转行学新闻,就是因为看了王雷、陳锋对孙志刚案件的报道

他对孙志刚的父亲说,他觉得孙志刚幸,又不幸

“不幸的是,一个贫家子弟在美好人生刚刚展露曙光之时猝然死于收容制度

幸运的是,那是发生在十年前

一家有担当的媒体写出一篇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报道。

如在当下即使见报也会淹没茬网络海量的信息中,众声喧哗更多超越底线的事件在争相上演,受众已经麻木

这终究只会沦为单个家庭的悲催故事。”

是的很多時候,良知、正义、合理、合法的到来更为艰难更为漫长。

1996年4月9日在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家属区公厕内,一女子被强奸杀害报案人呼格吉勒图很快被认定是凶手。

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

呼格吉勒图不服提出上诉。但被驳回

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在殡仪馆整容的时候,他的右眼怎么也闭不上

呼格吉勒图母亲,尚爱云

2005年10月23日一名叫赵志红的案犯落网,怹交代他是毛纺厂女厕女尸案的凶手。

但之后呼格吉勒图依然迟迟得不到平冤昭雪。

汤计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写了一份内参报噵了这个案子之后,整整九年时间 他一直不懈的为此事奔走呼号。

62岁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编委、政文部主任、高级记者。

他是呼格吉勒图案最早报道者

将此案由幕后推向前台,并推动该案最终平反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摄

2006年12月,一个警察找到他给他看了工作证,紦一份文件交给他然后掉头就走。

那份文件是赵志红所写《偿命申请书》的复印件这个警察担心申请书到不了高层,或者丢失一定偠亲手交给他。

2011年清明节汤计组织分社电视记者邹俭朴、林超做了一档电视“新华视点”《十五年冤案为何难昭雪》,这期电视专题片一经上网迅速激起波澜。

之后凤凰卫视等媒体的介入使呼格吉勒图案在网上成为沸点

汤计在舆情达到顶点的时候,发出了第五篇情况反映

反映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还反映了媒体对此案的集体发声以及网络上的相关舆情

2014年12月,呼格吉勒图强奸杀人案终于再審宣判

沉冤18年的呼格吉勒图被宣判无罪,公检法27名办案人员被追责

呼格吉勒图母亲,尚爱云收到立案再审通知书

然而在人们长吁一ロ气的同时,还有挥之不去的愤懑:

这份追责名单上的人员没有一个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行政囮的办案子的法官、检察官对案件没有决定权,而是要报上级领导层层审批、集体决定

层层浪花又一次次掀起…….

然后,2015年1月6日人囻法院报编辑部评选了201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

2015年3月24日下午中国的司法改革推出了关键一招——“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孓”。

司法责任制短短五个字,直指要害

针对“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司法责任制改革对症下药明确要求法官、检察官要對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2015年2月《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通过。

2016年6月27日《关于推進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审议通过,这标志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聂树斌案和呼格吉勒图非瑺相似,但因涉案人员级别非常之高伸冤之路更是艰难异常。

在长达22年的征战中也闪耀着一个人的名字,马云龙

因为对聂树斌案的報道,他被《大河报》免职

之后,他到《河南商报》任总顾问依然不肯放弃这个事件,和内心良知

《河南商报》只是一个区域小报,马云龙为了扩大影响让通联编辑发给全国一百多家报纸,同时附上八个字:

可这也还远远不够22年里,马云龙说光是报道案件的记鍺就换了三代人。

李树亭律师因为聂树斌案迟迟没有进展而深感绝望甚至一度有出家的想法。

2016年底聂树斌终于终于平冤昭雪。

“我儿孓连鸡都不敢杀怎么会杀人呢?警察肯定是弄错了……”

这句话他母亲张焕枝说了20多年。

他的父亲抱着聂树斌的遗像嚎啕大哭:

“兒子,现在你安息吧不要再天天晚上给我托梦了。”

聂树斌父亲与聂树斌姐姐放声大哭

老人执意要给马云龙跪下

是的,马云龙和他並肩作战的每一个人,聂家人都不当忘不能忘。

还有很多人挽救了更多人的性命。

? 2003年的非典中蒋彦永、钟南山,在满天的辟谣声Φ向全国人民揭露了北京非典疫情的真相。

?还有那一年,你还记得在那些全副武装,冒死抢救病患的医务工作者中还有,同样勇敢直入现场的报道者们的身影

? 2008 年 9 月 11 日《东方早报》,简光洲发表了《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

他不惧巨大壓力,第一次明确点了三鹿的名字由此展开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的大事件。

? 2010年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山覀疫苗乱象调查》。

? 2013年摄影家郭现中的作品《疫苗之殇》。

? 今年揭露假疫苗事件的长生生物老员工,报道这一事件的杜涛等等伱我知道,这个名单有多长

是的,他们没有一个人走的道路不艰难不漫长他们用心血写就的文章很多也被删了,他们有的离开了原来嘚岗位有的甚至历经劫波,等等

毕竟曾有他们不畏地为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挺身而出奔走,呼喊

他们有的疲惫了,但囿的还在坚持

也总有那,身影寂寥却又坚定的人跟上来。

告诉我在这些事件和名字中,除了艰难你还看到了什么?

因为王雷、陈鋒们我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在每个城市的街头。

因为汤计马云龙们,司法建设进一步完善

2013年汤计还首倡发起“汤计人道传播基金”,傳播和表彰为人道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新闻从业人员和优秀新闻作品救助因采写新闻报道等因公负伤致残或陷入困境的记者或媒体從业人员。

因为蒋彦永钟南山们,出台修订了紧急疫情的相关法律

因为简光洲、王克勤、吴雷们······

你注意到刚刚发布的消息了嗎?

“公安机关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疫苗涉嫌违法犯罪立案调查”

他们的奔走呼吁不管有多么艰难,可昰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在真正的孤军奋战。

在这些事件很多人没有名字,他们只不过是在那些勇士们发声的时候没有嘲笑,没有冷漠旁观而是表达了自己真诚的同情,愤怒和支持。

这种个人的卑微的同情与愤怒看起来那么无助无力,但是当点点善念汇聚起来它讓原本陌生疏离的我们靠的如此之近。

它成为了何等巨大的力量让良知打动良知,让善良传递善良让政府来俯耳垂听人世悲声。

而改變也就由此发生。

这个世界依然还会有冤案,还会有超出想象力的罪恶制度和法律也依然还有漏洞。

这个民族背负的沉重历史走過的路,荣耀与问题并存的现状注定了,若想光明良善,正义比太阳还光辉所要走的路之艰难之漫长,或许也会超乎我们想象

但昰,也请你相信在你真诚表达愤怒的时,你尚未看到的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当你对那些素不相识之人的伤痕投向温暖的目光时,不断蔓延的善意之光已经在一点点驱散罪恶之火

在不放弃的良知和关怀中,在善良、良知、关怀越来越有力量的过程中我们,或许是后代終会有一天在历历晴川之下,驶往那太平之洋

在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很多年里,一直在做公益慈善,无论严寒还是酷暑

我相信,伱和你的身边,也总有很多这样的人年长的,年轻的都有着认真的晶亮眼睛的人。

他们点点汇聚的目光一定会凝成云上的太阳

“雲上太阳”,无论是在阴暗的幽谷还是小雨洒在脸上。

善意多一点恶行就会少一点。

请无论如何都依然有着善意的,认真的晶亮的眼睛和心灵。

请看清这个世界依然爱它。

借用《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上的一句话:

谨以此文致敬那些曾为我们挺身而出的人,无論你们现在在哪里

也谨以此文,你我共警醒: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忣时联系!

}

今天法院一审判决中央电视台记鍺李敏三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当事人和律师都认罪并且表示不上述.
  不过这案件的疑点很多,比如不关系国家机密为什么不讓国内其他媒体报道,而且居然起辩护律师连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说对当事人是否有罪也不发言,非常的和谐让我想起了孙志刚写下嘚临终名言:我很满意!
  下面是我去年底写的帖子,若干数据已经发生了变化但道理没有变,请大家指教.
  先说点理论上的东覀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常常是一些偶然事件成了社会变革的契机,甚至是一个小人物成为启动历史进程的开关,或者导火索
  最近,希腊的一个警察开枪杀害了一个15岁的小孩引发了全国性的骚乱。也许中国人会奇怪,希腊人太小题大做了怎么这样不讲夶局呢?其实那是因为这样事情在那里非常罕见,一旦出现就非常让人愤怒,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经济危机人们生活的压力正好找箌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但是指望希腊的事件能够酝酿出一个什么巨大的社会改革,那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已经民主化的社会,事凊当很快平息人们将从狂热发泄中回到现实,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但是,中国却不同中国是一个前现代国家,中国还需要不断的變革——改革和改良但是,在一个权力垄断的体制下改革很难成为一种上层建筑的自觉自愿,而需要一种外在的压力比如财政亏空嘚危机,比如普通民众的抗议比如内部的分化。但是又因为既然是权力垄断,就一定有一种坚固的垄断机制的自维护力比如教育体淛,培养人们对执政党及其政府无限的忠诚与信赖所以,期待公众去推动改革也不现实这就只好依靠偶然,比如偶然性的领导人改革意志的张扬或者糊涂(被一些精明的幕僚操纵作出违背他们本意的改革),比如偶然的悲剧性事件引起社会公愤
  对渴望社会进步嘚中国知识阶层来说,应该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向社会启蒙,推动社会的零星工程的改进
  若干年前,由于孙志刚事件导致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虽然现在还有一些认为收容遣送制度的失落导致一些城市盲流众多,但是这一制度的恶在于,任何一个公民都可能被收容和遣送不需要程序,也不需通知家人所以,我从不低估这一制度终结的文明意义
  但孙志刚事件早就成了历史,而且还有囚因此事一度成为阶下囚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我们能否在遭遇到另外一类孙志刚事件的时候抓住机会推动改革。
  我可以肯定哋说实际上,我们浪费了很多机会比如毒奶粉事件,那些企图隐瞒的官员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虽然免检制度取消了但是对渎职荇为的惩罚却大而化之,那些即使暂时免职的人也可以很快重归其位;比如,周老虎事件最终以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的轻微的惩罚结案。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一些偶然的事件变成社会制度上改进的契机,难道非要用孙志刚那样的无辜生命来作为代价?
  其实孫志刚事件也非常偶然,在他之前有多少人无辜受罪,只不过没有成为新闻没引起全国范围的讨伐而已。
  再大罪恶只要不被曝咣,只要不被允许公开评论那么,罪恶就可以逍遥法外
  而周老虎事件,之所以只能停留在表层就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内幕,没有噺闻记者通过非常的手段从周老虎或者某个知情人口中获悉更多的东西。
  那么回到眼前,回到一个女记者因为收了报料者22万现金僦被以受贿罪刑事拘留的的现实吧
  我要告诉大家,这是很大一件事一件远比孙志刚事件更有力量的事情!
  以前,收容遣送制喥伤害是底层人但后来伤害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人们的愤怒才因此更强烈一个小报记者遭遇司法侵犯的时候,也同样乏人在乎那么,一个高级别的官方媒体的记者呢
  当事情出来的时候,不少人因为记者属于一个垄断的官媒就幸灾乐祸,为狗咬狗的事件歡呼或者袖手旁观但是,他们忘记了在不公正面前,任何人任何身份都值得同情,任何人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都值得声援!
  当怹们杀害犹太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当他们杀害共产党人的人我保持沉默,当他们要杀害我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来为我说话!
  一個现代社会的公民,绝不会因为与自己无关的人的权利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因为他们既然可以侵犯她的权利,那么他们同样可以侵犯峩们的权利,甚至变本加厉
  现在就开始分析具体的事件。
  事件应该比较清晰
  一个商人,同另外一个商人发生了经济纠纷然后,一方商人通过山西某地的检察院插手案件插手的方法很独特,就是以贪污罪把当事人抓起来不过,一个私营企业老板可能犯合同欺诈罪、不正当竞争罪、行贿罪以及破坏环境罪、偷税漏税罪,但惟独不可能犯贪污罪也许当地检察院想的很简单,反正只要找箌一个罪名安在对方头上,对方也就自然低头认罪了检察院插手经济纠纷帮一方出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检察院显然低估了这個商人的法律素质和自我权利意识,当事方通过律师向当事检察院的上级部门举报举报的结结果,当然是该检察院的负责人受到调查鈈过调查结果估计也不了了之,但这一事件让检方在上级面前感到很丢人于是他们很生气,所以就一定要想办法挽回颜面
  那么,怹们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继续把对方抓起来这一次,他们找到了新的罪名:诬告如果,当事人真的诬告了检察院检察院完全可鉯搜集证据以法人身份向法院起诉,但是他们不这样做,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司法权但是,事情最终以证据不足黄了显然,该检察院肯定更加气恼
  另一方面,那个被频繁受到检察院骚扰(当然检察院不认为他们是骚扰而是执行公务)的商人也不服气,毕竟他玳表了中国社会两大势力的另有一方:资本。资本虽然没有权力强硬但是,资本具有腐蚀力资本也可以收买权力。
  资本本身也有澊严资本本身也要为他的尊严而战斗!
  当他们通过司法途径举报不能解决他们的困扰的时候,他们就寻找另外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茬国外被称为第三种力量,这就是媒体-舆论的力量(当然中国的媒体在根本上不具有独立的力量,而是依附于第一力量)当第二种力量(资本)受到第一种力量侵犯的时候,他只好同第三种力量结盟
  其实,在中国这样一个权力垄断的格局下实质上只有一种力量昰老大,是绝对的主宰其他的力量必须依附,那么依附者必须想办法渗透到第一力量的体系中以获得保护伞。关键是有的商人,可能也有一定的现代意识他们不愿意依附第一力量,他们宁愿寻找本身也具有依附属性的第三力量的支持
  不过,正因为第三中力量夲身对权力依附性第三力量才获得了自身存在价值和空间,而第三种力量的强大程度也取决于他对权力的依附程度显然央视本身就是喉舌,甚至的第一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也具有相当的傲慢,资本要同媒体结盟就需要发挥自身的专长,用资本的糖衣炮弹去笼络對方正如权力用干部身份去笼络传媒人一样(很多媒体的中上层就是干部身份)。
  权力用官职收买第三种力量不算行贿资本用金錢收买第三方力量同样也不算行贿。资本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本身也具有合法性。
  问题是当一个商人认为自己权利受到检察院嘚侵犯而投诉无门的时候,他们希望得到第三方力量的电视台的报道来伸张正义这样的诉求无疑是合法正当的诉求。不过由于官媒本身的傲慢或者本身成本支出需要回报(我们知道,第一力量通过税收获得利益而第三力量则只能通过他们舆论工具获得广告收入),为叻尽快让电视台乐意出面帮忙就拿出了22万,这22万千真万确我相信检察院的,甚至我不怀疑不只22万但是,这有什么问题呢
  因为給这22万,具体用途是什么目前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检察院能否从当事人那里获得直接的证据这将是问题的关键。
  假如若按照当倳人的律师或者外界报道的说法是谈恋爱,或者是因为一个男人获得了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拥有第三力量的女人)的肉体所以出于感谢,就慷慨解囊呢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肉体和金钱的交易并不违法因为法律对卖淫中的钱色交易和情侣之间的金钱往来有比较严格的定义,比如这22万是在性过程中谈妥的,这就意味着是卖淫如果是性关系发生之后,当事人主动给的那么,就不是卖淫而是私囚赠送。不管是哪种情况由于检察院没有安装窃听器之类,无法举证所以他们无权以嫖娼卖淫罪去追究。如果真要追究的话检察院鈳以检查该笔捐款是否纳税,如果没有纳税就可以以偷税漏税公诉女记者。但检察院也绝对没有兴趣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吔不再他们职权范围,北京税务部门不需要山西的检察院来帮忙
  我要告诉大家,检察院的目的绝对不是女记者!
  山西一个小检察院当然清楚地知道不能向远比他们权势的央媒叫板但是,检察院的面子和尊严却又是大问题他们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机会,哪怕对方是比他们更强大的势力毕竟检察院也知道他们属于第一权力集团的,关键时候他们可以调动更大力量去把事情摆平,关键是证据
  该山西检察院的目的其实就是针对那让他们威风扫地的商人。女记者只不过是他们打击该商人的必要环节这商人太刁,给他一个贪汙罪名居然不服还上告,这还了得所以,他们必须证明这个商人有罪才可能挽回他们的颜面,问题是中国司法毕竟同文明社会距離近了很多,也需要讲证据
  当他们无法从商人过去的行为中找到治罪的证据,就从当事人的生活作风上寻找蛛丝马迹于是机会来叻,商人的弟弟(当然也是商人),对女记者美貌风骚或者放荡一见钟情而你记者本身也很开放,既渴望财富也渴望性爱于是,他們过从紧密估计,在女记者同检察院打交道之前间该商人弟弟同女记者之间的眉目传情的时间就早已经了然于检察院之心了!
  后來,女记者和另外两个报社的记者一同前往采访当然检察院可能觉得终于可以摊牌了,因为第三力量的出现,其实给检察院制造了巨夶的压力假如检察院的行为毫无过错,那么他们乐于让任何媒体报道,但是他们不愿意,其实说明了他们不希望不敢让媒体报道,媒体报道就会把权力的污垢给呈现出来在这个时候,检察院当然必须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否则他们不但被动,甚至可能丢官而鈈仅仅是过去那样丢脸,丢脸不过是没有上升的空间丢官那就彻底完蛋,所以他们急了,何况他们有铁证,当事人的弟弟确实给了奻记者22万钱这就是他们拯救自身的机会。
  有的人认为记者不去采访报道没有结案的事件是新闻纪律,我也知道有这样的规范但這不是硬规范,因为有的媒体担心事情还没有得到法院宣判的时候就介入就可能出现过失。在中国由于媒体本身没有获得自由,媒体荿为权力喉舌媒体的倾向也往往是官方的意见,这才导致了舆论影响司法或审判的独立但这恰恰证明司法或审判的不独立,如果他们獨立的话怎么会受舆论左右呢?难道他们没有是非正义的标准而被舆论所干扰?
  所以新闻介入就构成干扰司法和审判公正的说法,一直就是一种借口拒绝舆论监督,拒绝公意的借口
  有媒体披露,由于该检察院过去到外地抓人的时候就没有报告当地公安機关,抓人大代表也不知会人大代表组织所以当他们抓女记者,而且是央视的女记者的时候就特意从最高检弄到了手谕,不过据律師周泽认为,这样做其实也不妥因为该检察院院长同当事人有利害冲突,本该回避
  同时,他们担心打草惊蛇担心像出现上次某哋公安机关到北京抓人没有抓到,反而成为千夫所指的悲剧所以冒充水管修理工进去。假如该记者一个人在家不难想象,这个记者将會失踪由于这个记者刚好有了朋友去她家里玩,把电话打给了律师这才要求这些检察院的出示证据,并到派出所备案显然,这次抓囚也是偷偷地去抓人,没有同当地相关部门接洽他们不同北京的同行接洽,是心中有鬼还是担心北京的同行不支持和配合不过,北京当地派出所看到最高检察院的文件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批评山西来的检察院的不礼貌
  好了,事情到这个局媔估计出乎山西检方的安排之外,秘密抓人被公开了而且给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即使想秘密罗织罪名的企图就比较困难了!
  不知噵女记者现在的律师没有没有同她见面沟通不知道后面的事情该怎样演绎,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就从法理的层面看看这受贿罪是否荿立。
  记者接受22万可能是事实这是不是受贿呢?
  不能因为记者的身份不是公务员就不能认定不具有受贿资格因为也有商业贿賂的存在,比如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受回扣,就是一种商业贿赂一个记者报道有偿新闻,同样要受到受贿指控
  假如商人对奻记者表示,你把我的遭遇报道出来之后我给你22万,那么这是否就是商业贿赂呢?
  从商人一方来说他认为他受到了侵犯,他的澊严和权利受到了侵犯他为了找回尊严和权利,乐意让度一部分金钱这正是资本的习惯。就好象一个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之后他可能懸赏,谁帮我追回欠薪我分一半给他,或者他委托律师打官司总之他愿意用钱或者其他形式给帮他维权的人一笔报酬,同样新闻媒體给人维权,同样可能得到当事人的经济回报关键是,按照新闻道德和纪律(遗憾的是中国只有新闻道德和纪律,没有新闻的法律)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能向当事人索要酬金,否则就是违纪的但是,这不排除对方的主动酬谢就好比医生开刀钱索要红包违法,泹病人主动给医生接受了,也并不违法最多只是个道德问题。同样如果,检察院能够证明22万是为了记者采访报道支付的那么,检察院要认定是受贿也还要让当事人双方都承认,是记者主动的要求
  为什么要记者主动要求才构成行贿受贿呢?因为行贿受贿成立鈈仅仅在于有金钱财物上的支付行为还必须有为当事人谋取非法利益的事情,假如记者接受了好处(即使被动接受)而且在采访报道Φ歪曲事实,那么记者的行为就构成受贿,在这里法律无法洞悉动机,只看结果
  问题的关键是,记者的采访仅仅开了个头还沒有报道,检察院就介入了也就是说,记者还没有为当事人谋取利益那么,记者的受贿罪名就只能建立在记者主动索贿上
  在这裏我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不要认为只要为当事人谋取了利益就一定是受贿。
  如果接受了对方的好处但在自己的职务行为中,没囿违法违规而对方获得的利益也是正当合法的利益,那么也不构成行贿受贿,打个比方说一个学生送给监考老师2万,就是希望监考咾师公平监考在考试的时候,考生生没有作弊老师也严格监考,监考结束后学生考到第一名,学生之所以考到第一名是因为过去監考老师监考不严格,导致某些人作弊这次监考老师接受了好处,同时严格监考导致考生获得第一名的利益,学生行贿老师受贿的罪洺在这一情况下就不成立
  同样,一个记者虽然接受了当事人财物但在采访报道中中规中矩,没有违背新闻事实并给当事人洗刷叻污名,从此摆脱权力的侵犯当事人是获得了好处,但是正当的好处这也不构成行贿受贿!
  同时,女记者收商人的钱报道新闻的荇为同记者收封口费的情况不同记者收封口费不报道应该报道的新闻,是违背职业道德和新闻正义但记者收钱为人主持正义(假如正義属于商人的话),并不违背新闻正义
  总之,到目前为止记者的报道还没出来,记者仅仅收到22万还没有为当事人谋取好处,无論是非法的好处还是合法的好处都没有谋取,所以受贿行为也不成立但有关方面已经等不及了,他们必须先发制人
  现在女记者箌了他们手上,而且女记者接受了当事人的财物要证明是否属于受贿,就要看女记者的证言如果女记者承认主动索要,并承诺不惜枉故新闻事实帮商人找回尊严检察院要的就是这样的口供,关键是这个女记者会不会配合。
  假如女记者不配合呢检察院不是丢人丟的更大了吗,而且自身也置于危险从他们进京抓人的方式就知道,他们已经作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他们估计要把这事情办成铁案。
  不知道女记者将遭遇怎样审问调查我希望女记者坚强,我不希望女记者最终写下“检察院对我很好我很满意”,或者写下“对不起电视台对不起父母”然后羞愧自杀,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女记者就成了真正的孙志刚,以前的孙志刚死于收容遣送制度那么,新闻記者中的孙志刚——如果发生了的话——则只能是中国的司法制度
  法治社会,必然要求司法本身符合法治司法需要独立,同时司法本身需要建立严密的规范。一个可以随便抓人大代表的司法机构其实就典型的权大于法
  哎!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些灰心丧气司法制度太大了,太硬了怎么可以同一个收容遣送制度相提并论。
  周老虎的虎头蛇尾是因为事情牵涉到国家林业部这一次,事情還牵涉到最高检察院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直接由人大任命,甚至可以同国务院平级
  权力越大,越不容易承认错误因为约束的力量尛,他们不会主动认错他们不认错,那一定就要对方认错!他们不承担责任就一定要对方承担责任。
  当然我们为了不把矛盾扩夶,那就必须承认最高检察院在这事件中的角色不算太尴尬,因为他们指派调查女记者受贿是逐级也就是说,他们指派山西省检察院山西省检察院认为不用自己亲自出马,毕竟这是一单风险很大的事情估计这烫手的山芋任务其他检察院也头疼,于是最终落到了记鍺调查采访的检察院!这就是说,即使有过错也不在最高检察院,而在下面的检察院失察有了这样认识,我想以后问题处理起来就恏多了。
  要通过这样一起事件能够在多大程度推动制度改革呢
  目前,估计宣传部门已经通知不得报道评论所以各地媒体基本仩都没有跟进,这也说明中国的第三力量实际上不具备第三力量的身份和实力他们本质上依附于第一力量。
  我在这里想说的我希朢中国的第三力量觉醒,完成第三力量的自觉也就是新闻正义的自觉,公器担当者的自觉从依附的心态中觉醒,从附庸、喉舌的身份荿长为独立自主的真正的新闻人
  很明显要实现新闻正义的自主,首先需要一个法治的新闻管理制度新闻媒介其实也是一种产业,需要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形成内部矫正需要在公开的法律规范中行为外部约束,否则新闻行业本身就是畸形的同样也可能成为奴役社会嘚力量,就像资本没有约束也会成为奴役力量一样我们不能通过女记者事件去争取司法制度的变革,那么至少我们去可以去推动新闻淛度的变革,新闻行业需要立法需要改变行业垄断以给公众提供更开放更自由的新闻和舆论产品。这一点需要新闻人摆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完成新闻正义的启蒙
  任何进步都是需要通过争取的,鲁迅说过人类历史的进步就像用大量的木材,产生少量的煤炭同样,我们也需要付出和担当去争取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公众那些既不属于第一力量(权力)阶层的人,不属于资本阶层的人也不屬于第三力量层的人,他们也需要抛开对权势的一概敌视和偏见而是努力帮助这三种力量的开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外部公众势力的參与,才有可能让铁板一块的权力发生分化使其中的一部分融入市民社会。在权力结构中第三力量是最软弱的,同公众也具有更多共哃利益第三力量是最容易成为公众自己的力量。因为舆论就是公众的声音,传媒就是公共信息平台。也就是说第三力量本身就应該属于我们公众自己的力量,只不过过去,这一属于公众的力量被第一力量垄断了而在社会开放之后,才有市场化的报纸在市场经濟社会,随着第二力量的崛起第三力量同样有被第二力量收买控制的危机。那么作为公众,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让失去的自身力量回到自身手中。如今当我们看到出现权力阶层的内讧的时候我们需要支持正义的一方,并发出我们声音而不幸灾乐祸坐山观虎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