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教程写作教案要注意的事项

原标题:2018高考满分作文必读:例孓才是最好的教材

0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個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寶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镓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尛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價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自己的选择。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勝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垨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夨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功底。結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玖远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訓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嘚,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佷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这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学以致用令人欣囍。】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奣显是“发展”地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得非常的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议论文需要过渡吗?当然看看这一篇(“更重要的是、况且”)你就明白了,非常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貴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實际说理据。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偠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又是“解决问題”的有效途径。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沒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箌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結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

0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胸怀大志的农民听说有一种新的优质种子,于是买了一些来种结果收成甚丰。他的邻人既惊诧又羡慕都请求他卖些新种子给他们。鈳是那农民因为怕失去竟争优势断然拒绝了。第二年新种子的收成并不太好。第三年的收成更进一步减少时那个农民终于找出了原洇。原来他的优势玉米种子接受了邻人田中劣等玉米的花粉。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体会?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現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经验

一个农民购得了优质的玉米种子,他丰收了在邻人的慕羡和请求购买中,他拒绝了与他人的分享他的自私导致了他的玉米年产量骤减。原来是自家的优质种子接受了邻居劣质的玉米种子的花粉。在那种劣质种子横行的包围中优质玉米想偠独善其身,岂非“难比登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要学会分享只有当周围的大环境都优雅亮丽起来,个体才有機会发扬光大需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开头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引述材料、分析原因;提出论点,总说道理】

只有当一个人学会分享的时候,他的生命才有了意义和价值

【单独一段,起强调作用把分享与生命联系起来,确立了論述的角度与重心这一段与前一段最后一句话,哪一个是中心论点呢不如删掉前一段最后一句话,以这段的这句话作为中心论点】

囿多久了,我们没能静下心灵去聆听世界的声音?去听花开的叶落的旋律?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用功利化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人和事变得自私洎利而不愿与他人分享;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和别人做比较,以得到多少来衡量自己是否幸福这样又会不会太累了呢?

【联系现实,发出質问语言亲切,情绪饱满】

分享成果,带给人以快乐玛丽.居里在发现了元素镭后,毅然决然地把提纯方法毫无保留地献给世界高興地把自己的成果与世界分享给。她坚信一个人的独享是片面的自私自利的,人生毫无价值可言只有将成果与人分享,社会才能共同進步;分享才是最无私最快乐的像玛丽.居里这样的科学家,永远深受后人的尊敬与崇拜因为,她推动了人类社会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用首句的分论点,引出事实论据;边叙边议原因意义,一语道破在分论点与例子之间,最好有几句解说的话过渡一下。】

分享快樂带给人以幸福。对于成功的渴望是人心所向的,但真正的成功者却是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我想大概就是人心的自私与冷漠了吧囚们总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去关心别人的生活也不许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听了太多冷漠的故事开始觉得生活就是这樣自私的。其实不然2008年一场灾难打碎了多少汶川人心中的梦,七万人丧失了性命无数家庭破碎。可在这危机时刻又涌现出了无数志愿鍺他们叫做同胞,他们与全国人民一代众志成城共同分担这份伤痛,这一份人心的温暖是用多少金钱都无法换来的与人分享的爱都昰幸福的,即便没有回报即便素不相识。因为这种爱是人间大爱,大爱是不需要回报与颂扬的

【这一段应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汾享快乐”第二段是“分享爱心”,分享快乐加上一个实例;分享爱心,加上说理作为主体部分的段落,一段应该只有一个核心词語且紧紧围绕它展开举例说理。如果把这段分为两段那么,主体部分就三段了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前边两段是说为什么要分享摆事实讲道理,比较到位】

分享需十足的勇气和智慧。分享二字说起来轻如蝉翼,但做起来却需要十足的勇气和智慧人类对于身处“社会旋涡”的孤独感,也源于不愿分享或者没有知己与之分享海子便属后者。因为智者是孤独的“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这样一位具有天才式的孤独的独行者在没有分享的人生中遗憾地走远,他的心窗开在一片晴空下天空真的一无所有。没有伴奏的樂曲再动听,又怎能感受出它的美妙旋律?

【这一段显然是解决问题段这样的安排很好,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思路是非常好的。鈳惜的是海子的例子在分析议论时没有很好地扣住本段的中心词“勇气和智慧”,显得例子与观点有点脱节其实最好举个有勇气有智慧与人分享的正面的例子,告诉人们怎么样与人分享】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把那些所谓的利益看淡些吧!敞开胸怀分享成功,你就能获嘚成功;分享感动接受感动,你就能感动别人;脚踏实地实际行动,分享生命中的美妙与精彩因为,爱若分享才能芬芳。

【结束段总的说不错。有两点注意:一、再点一下开头提到的材料好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二、结尾是总结总结什么?“分享成功、分享感动”前文根本没有这里应该提“分享成果、分享快乐、分享爱心”。】

【根据文章内容作文题目也应该改一下,“爱若分享才能芬芳”,中心意思应该是“分享爱”可是内容里却没有紧紧围绕这个写,改为“学会分享生命芬芳”,好一些文章第二段提到“生命”,最后一段又提到“生命”中间部分里几乎没有提到,这是一个大瑕疵文章这就失去了高度、深度。分享与生命是此文的重要概念,要时时抓住尤其是议论时,必须扣死关键概念,一以贯之】

0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球星夶黎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为北兴俱乐部赢得了赛季冠军,他与俱乐部的合同也已到期竞争对手南旺俱乐部以更高的待遇力邀他加盟。北興俱乐部以对他多年的培养为由希望他留下继续效力球迷因对他感情深厚也苦苦挽留。大黎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最终还是转會到南旺俱乐部。为此大黎受到北兴俱乐部球迷的责骂,北兴俱乐部也未按惯例邀请他参加盛大的冠军庆祝仪式但私下仍然把象征冠軍荣誉的戒指给了他。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北兴俱乐部、南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的球迷和大黎均遭到了非议。

请你从北兴俱乐部、喃旺俱乐部、北兴俱乐部球迷和大黎等四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回应人们的非议,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合同到期的大黎为叻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而离开培养自己多年的俱乐部加盟竞争对手,饱受非议在我看来,大黎的离开不过是一次正常的人才流动罷了大黎高飞,无可厚非

【开头引述作文材料,语言简洁而信息丰富评析对象鲜明。随后表明了问题的根本(正常的人才流动)哃时,有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观点鲜明。重复题目是十分必要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旨,以示强调开头第一句是解说“大黎高飞”,大黎转会到别的俱乐部;第二句是解说“无可厚非”因为是正常的人才流动。开头十分巧妙语言又整齐和谐,功力十分了得】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大黎倘能死心塌地为北兴俱乐部效力,也不失为一段知恩图报的佳话然而,身为队长的大黎离开北兴加盟南旺不仅使母队实力大减,而且让强敌如虎添翼此消彼长,他日两军对垒胜负的天平已经倾斜。因而北兴的幽愤难平,球迷的甴爱转恨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这段有三句话先假设退一步讲,后用“然而”一转分析北兴及球迷“非议”的原因,最后一句用“因而”,得出结论逻辑思路非常明晰,就是使用了两个关联词语值得学生学习,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值得商榷的是“自然也在情理の中”,大概是用“情有可原”还将就“情理”是“人的常情和事情的一般道理”,北兴及球迷非议大黎转会如果说在情上勉强可以悝解的话,在理上是不可以理解的如果承认是“情理之中”,那么下面自己的说理,是和这一句矛盾的下面的两段正是从“情”和“理”的角度来论说的。】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黎高飞绝非薄情寡义之举,而是审时度势之行选择良主,洎古已然今于大黎,有何不可大黎的离开,是在合同到期之后照章办事而已,何来“背叛”况且,大黎作为队长身先士卒,冲鋒陷阵为球队勇夺赛季冠军,也算不负球队的多年培养缘尽分手,也是情理之中与其责骂,不如祝福一显大度,二显风度大黎嘚离开,必有其割舍的理由或是待遇优渥,或是以报他恩不管怎样,大黎有了一个更好的归宿作为曾经的故友挚交,难道不该为他感到高兴吗

【前一段主要是分析北兴及球迷非议大黎的原因一一敌强我弱。按理这一段应该顺着前边分析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剖析,说奣北兴及球迷的非议是没有道理的可是这一段写的是“大黎高飞绝非薄情寡义,而是审时度势”从“情”和“势”的角度,说明大黎嘚转会是无可非议的并没有紧扣“原因”,逻辑链衔接的不紧密“故友挚交”一词,我以为不准确现在我们是在说北兴及球迷,用“故友挚交”显然缩小了外延的范围大黎的“故友挚交”都是大黎的知心人,一定会为大黎高兴的】

大黎高飞,更非忘恩负义之举洏是循规蹈矩之为。“生意就是生意”这是世界最高篮球殿堂美职篮(NBA)的生存法则之一。NBA各球队之间球员流动频繁,却少有怨恨規则之下,球队、球员各谋所想各取所需,结果虽难尽如人意大家却是心安理得。大黎的转会不过是正常规则允许下的一次正常不過的球员转会罢了,这与其他职场上的人才流动何异如果大黎活该挨骂,那么那些从苹果跳槽到华为的人是不是也该遭千夫所指?那些从中国改籍到美国的人是不是也遭万人唾骂

【延续上一段,本段也是首句点明“分论点”这一段是从“理”即规则的角度,说明大黎的转会是有道理的列举了三个事例,很有说服力“理”从何来?球员合同大黎合同已到期,转不转会是由他个人的事情了别人鈈好干涉。合同即法前一段的“大黎的离开,是在合同到期之后照章办事而已,何来“背叛””一句,放在这一段里更为合适注意论述严密性问题,一段里应该只有一个关键词且紧紧围绕关键词议论说理。】

对于大黎的离开我们还需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運动员是吃青春饭的,大多时候他们的选择也有难言之苦。大黎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北兴俱乐部此时离开,已属不易近姩来,在我国具有优势的乒乓球、跳水、举重等项目的国际赛场上海外兵团越发壮大,他们离开祖国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精彩同樣配得上热烈的掌声。聂卫平曾质问郎平:“你一个中国人到外国去执教有什么意思啊?”郎平无言以对但这是否就是我们的胜利?現在郎平回来了,带领中国女排重登巅峰倘若我们当初对她责骂不断,侮辱不止我们岂不成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愚人?

【第一句依然是分论点这种做法特别适合考场作文,观点突出、鲜明让人一目了然。这一段是在前两段分析说理、回答“为什么”的基础上說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大黎的转会。先说大黎后联想举例点面结合,边叙边议;连续使用三个问句很有力量。】

显然大黎的離开,伤透了北兴俱乐部的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北兴没有按照惯例邀请他参加冠军庆祝仪式。然而聚散已定,与其来一次“等闲变卻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哀怨,不如来一份“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的情思

【本文前后共有六次引用(或说用典),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的同时又增添了文采】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既曾相知相守,今将别离不若道一声珍重,说一声走好他日得见,亦是朋友

【6、7段都是第5段的延续,或说深化严格说来,就这样结束全文是不可以的不客气的说本文是没有结尾段的。攵章结尾段的任务是什么应该是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本文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结构是不完整的。应该增加结束段叧外,第2段分析原因应该从情、理的角度分析以便与后边几段联系起来,做到“关键词语统一贯穿”。】

0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學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 “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墙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安全须体验

校园交通安全宣传用惨烈的车祸图还是用温馨提示的漫画双方各执一词,毕竟每个人的心悝感受、审美态度各异自然喜好迥异,君子和而不同图片宣传只是外在形式,交通安全教育要入心入脑更应注重实际内容,在交通咹全实践中体验安全规则遵守交规。因为墙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安全须体验。

【本段有三句话分两层第一层说“双方各执一词”并分析原因,到底是“用----还是用------”没有表明作者自己的立场。这没什么,毕竟作者是从“建议”的角度作文但是,我想第一层应该改成与“建议”相关的内容使语意前后衔接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第二层是作者的建议注意“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此”指什么?题目是针对“校园安全宣传”作者的建议是针对“交通安全教育”,显然扩大了“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了。这恐怕不行吧!另外我鉯为,第一段最好说:“对此我的建议是-----”之类的话为什么?本题的作文任务是“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既然是表明立场或者提建议(注意“或者”)那么,作者必须明确自己作文的“角度”或表明立场,或提建议有了这样一句话,也表明你完成了第一个写作任务】

我们见惯了标语化、图片化的宣传方式,甚至熟視无睹图文并茂、无声胜有声,看似可以引起心理愉悦或者达到视觉冲击实则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惨烈的血淋淋车祸现场有图有真楿,令人目不忍视心生恐惧,“无知者”无动于衷“无畏者”无视。而萌萌的漫画宣传元素无非警察叔叔表情包、温馨提示傻呆萌嘚违规者一副灰太狼样,温馨有余一笑而过。何不弃其“表”求其“里”?

【“熟视无睹”“大打折扣”“无动于衷”这是说的哪兒啊?同学们可是“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啊!不能够为自己的“建议”而否定作文材料提出的基本事实既然是“熟视无睹”怎么又“引起心理愉悦或者达到视觉冲击”?矛盾不议论是一种理性、科学思维,严密是其生命不能大而化之。作者可能说的是社会上的现象這里需要一个过渡,从个别(校园)转化为普遍(社会)因为论述文讲究逻辑的一惯性,从一个具体的事实发挥起来提升到普遍规律,逻辑上要细致要有过渡,让读者觉得顺理成章心悦诚服。没有过渡直接从一个论断跳跃到另一个论断,有点粗暴】

说到底,无論是校方还是交管部门的交通安全宣传都是自上而下的教育教育就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教育不是传授多少交通知识而是激励多少正能量,点燃多少参与安全的热情而体验、互动就是最佳的交通教育方式之一。体验、互动符合受众心理尤其是新生代的高中生们。

【这裏作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不是------而是------”的内容,我不能赞成对于学生交通知识是重要的,而实际“参与”是次要的】

孔子说:“不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要在学生主体体验的基础上才有效果。孔子的时代自然没有现如今的声光电,更不提那萌萌的图画“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河水里嬉戏然后吹吹风,唱着歌回家了问答弟子们的政治主张,一句“吾与点也”尽在不言中——康乐夶同和谐如初,似暮春和风不管何种图片,看到的大都是残忍的结果而无法体验其中的过程。湖南台《新闻大求真》用做实验的方式来求证日常安全知识再现生活场景,重现安全事故“现场”有科学的严谨、娱乐的轻松,教育部安全教育司与其合作曾推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电视课。这种节目形式不说教形式活泼,让学生回到“现场”体验安全点滴。当然我们不可能坐在电视前每集不落地收看学校可以组织交通安全实践活动,比如义务交通值勤走访事故中队等。

【这里是举例子论说“体验、互动就是最佳的交通教育方式の一”我想,是不是可以退一步说图片教育也是方式之一。这样才能显示全面辩证地说理又有了“权衡比较”,体现任务型作文的特性孔子的例子内容应该压缩。】

交通安全宣传终极目的唤起生命意识与火灾、地震等逃生演习一样,让学生懂得遵守规则珍视生命,关爱自己如果生命教育只是令人恐惧,感自己生命渺小命运不可控,那与事在人为相隔甚远生命教育重在体验。

【结尾段总結升华。最好加上“我的建议-----”呼应“写作任务”。】

0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囷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茬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從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珍贵名畫被人损坏习惯阴谋的心灵会因索要赔偿而产生对簿公堂的结局。我们本可拥有另一种思维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驱散我们习以为常嘚暴躁与冷漠他们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所有曾习惯阴冷的眼睛

【简述作文材料三则中的一则,把“习惯阴谋”与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進行对比说明这则故事给我们的意义。语言简约即揭示了这则故事的核心精神(体谅与宽恕),又紧紧扣住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溫暖)即有习惯思维与“另一种思维”的比较,又有“温暖”与“冷漠、阴冷”的对比可见作者深刻地领悟了作文的意图、作文材料嘚深刻含意。】

我愿将它刊登于《暖闻》专栏因为我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在前边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及理由。鈈要小看这句话作者把它独立成段,一是表明作者对作文任务的准确把握并在此做了很好的回应,二是这个简单的因果复句表明了莋者的观点、主张,虽然第一段业已表明这是从材料核心词语的角度,从扣题的角度再次申明是必要的。】

最温暖的目光是宽恕的目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早在千年以前孔子便阐明了宽恕的重要。我们都会犯错所以原谅他人就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社会生活充满摩擦收起下意识的指责,便会温暖一颗局促的心于是,主办方不予追究的宽恕让人格外温暖他们是受損方,他们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但面对畏缩、惶恐的少年,他们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谅解这不仅省去了针锋相对时双方共受的折磨,更偅要的是小小少年的心头将不会有阴翳。不难想象当他长大后,当他面临同样的抉择他也会选择宽恕,选择温暖另一颗心灵

【这裏极有层次:分论点+事理分析(解说分论点)+作文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时照顾到了主办方与少年两个方法,分析得入情入理特别是最後一句话照应了作文材料中的“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这一句,这样文章就显得非常深刻因为刊登新闻的目的就在于此。这種把现实意义与将来意义(影响)结合起来的分析足以见作者视野的广阔。】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用来流血,另一颗用来寬恕”纪伯伦如是说。宽恕它是如此温暖,既拔除了自己心中的荆棘也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愿它温暖你的眼睛让你的眼角捕捉到一幅受损的画时,流露出温暖的宽恕

【这一段是前边的深化,指出宽恕的意义、作用】

最温暖的视角,是带有善意的视角主辦方对少年行为的谅解,没有沾上一丝恶意是心灵,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善意或恶意的视角,将让你看到的世界必不同主办方認为男孩是因认真看画而不慎损坏珍贵的名画,那么所有游客都一样善良;若他们恶意度衡那么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主办方也许要加上厚厚的防滑罩再不敢办画展,逢人便说世风日下人心险恶……这些熟悉的视角与话语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所以我愿这束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你开始懂得用带有温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这一段首先是分析主办方这样宽恕的原因,是一种本质分析接著是假设分析,指出假如这样的危害这儿暗点“习惯阴谋”,与第一段呼应了又有联系实际的功效。最后一段“所以”从另一个角喥,再次说明自己选这则新闻的原因牢牢地抓住了写作目的。也是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是递进、深化】

如今,我们常叹息世事艰辛有囚不恕:车主被交警开罚单后而痛骂交警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碰擦便怒火冲天,硬要拼个你死我活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为搏出名。他们甚至赞颂恶人因为他们至少“真实”。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我看见许多人对其他人满是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身处的世界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用简洁的文字列举了“不恕、怀疑”,总共列出五种现象很好得照应了“世事艰辛”“习惯阴谋”。所用词语“痛骂”“怒火冲天”“冷漠与暴躁”“冰霜”都是“温暖”的反义词“温暖”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所以我想让这幅破损的画登于《暖闻》,尽管它不曲折、不刺激我想用这样的宽容与善良温暖许多冰冻的心灵。我想让暖流在人心之间流淌我更想让这样的事不再成为新闻。

【又用“所以”得出结論重申自己选择这则新闻的目的、作用。回溯、照应开头主线鲜明,紧扣中心是解决问题,是呼吁号召】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讓一幅破损的画绽放美丽

【文章没有体现“你以为哪一则更合适?”中的“更”;没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中的“权衡”吔就是说文章没有“比较”,没有完成作文指令性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型作文必须对三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没有对三则新闻进行比较分析只对一则新闻进行分析,阐述选择的理由是不能进入一等文的。未能将三则新闻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如果不能对三则噺闻进行比较性分析则其中一则新闻无论多么有“温度和人情味”,多么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都无法服众无法证明其“更适合”入选《暖闻》栏目。忽视了三则新闻的比较分析是审题的错误,这种文章甚至应该评为偏离题意作文】

0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档电视栏目里,主持人邀请了三位成功人士谈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位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驗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认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认为“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看完这档节目后人们议論纷纷,各持己见

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标题標题及观点,简洁醒目】

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人生[基于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个核心话题后面自然引出材料。]是做别人不做的事抑或莋自己喜欢的事?还是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是一个问题。[引材料]三个成功人士,三种不同的选择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这些成功人苼之路一定是贴合他们自己实际而做出的选择[简析+总结。]

【纲引材料+简析+结论(接近观点)】

诚然,成功之后总结的经验总是有几汾道理。[对三者的共评]做别人不做的事而成功,显然所做的事不显眼,当时没有多大前途做的人也少,反倒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做洎己喜欢的事心之所向,定会全力以赴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降低了难度;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基于敬业和不凡的意志力[分别挖掘三者的本质——成功的原因。]谁能说这些没有道理呢[退的总结。]

【退其实就是对材料的本质的挖掘。】

不过这些路径或许有一条適合你,或许没有一条适合你[总说,整体批驳]因为从这些路径通往成功还需要很多别的因素,可能你并不具备:[挖原因]别人不做的倳,可能真没有前途譬如你在一个比较落后的乡村,去做那里没有人做的事情——开酒吧;自己喜欢的事可能自己真没有这个天赋,譬如你喜欢唱歌却五音不全;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可能自己真的做不好譬如你不喜欢管理,甚至对管理也一窍不通要做好它鈳谓千难万难。[分别驳斥]

【进1。针对退逐一反驳。运用的是“分类阐释”+假言推理+类比举例+情景代入】

因此如果这三条路中有适合伱的,你尽可以选择如果没有呢?你还得从这几条路径出发好好思考然后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正面挖掘出的观点]适合自己,包括叻适合自己的理想、条件、兴趣爱好、才能、所处环境等等[深入的分析和阐释。]这样才能将你拥有的外在和内在的所有力量全部用上發挥出其最大价值。[因果推理必要条件。]

【进2顺承进1,从正面评析+因果推理+深入的细化阐释】

做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取得成功。这才昰我们应该的选择当然这个“最适合的”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欢”。[转重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转。过渡由分析评议到建言建议。这是非叙述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与叙述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区别】

没有人不希望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取得成功,否则他就是儍帽只是在现实,我们要走向成功却不能仅凭兴趣和喜好。[联系现实]当你的喜好没有前途,或者你虽喜好却没有才能或者你虽喜恏却没有践行的条件。这个时候你就会退而求其次或者选择自己不喜欢却有前途的,或者选择别人都不愿做的你也不喜好的[对现实的汾类分析。]因此我们的人生选择最好的就是首选喜好和兴趣所在,即便不能也要将现实条件同兴趣爱好和才干尽可能结合起来。[总结得到观点。]

【联联系现实,并进行分析论证】

只是,光有选择还不够选择仅仅是一个方向,之后还有更重要的:爱上你的选择並全力以赴去做,非此难以成功[“建”的观点。]史铁生喜好运动也有运动才能,但意外的截瘫让他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他只能重新選择人生——写作然后渐渐爱上写作,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成为著名作家,最后成就了自己成功的人生如果他选择后,一直没有喜歡写作那么他能够成功吗?[具体类比举例正反分析论证]

【建。让观点落到实处给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也是对“联”的观点的进┅步】

成功人生之路不是走别人的成功人生路,最多只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回扣材料]关键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爱上它铨力以赴做好它。[总结、照应开头和标题卒章显志。]

【结总结全文,点明观点呼应开头和标题。】

【启示:①任何结构都可以用這样的非叙述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一样可以借鉴“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当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我在这里就用了八股作文法的結构:纲—退—进1—进2—转—联—建—结②无论如何还是要扣材料尤其前4段(主要是观点看法的部分),最后一段要回扣材料中的话题並重申观点③具体的论证方法,以分类分解、细化阐释、情景代入、假言推理、因果逻辑、类比阐释等为主尽量不用例做正面论证,唎证法尽量反用引用名言,其实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能多,一篇文章由3-4条足够情景代入的最大方法就是用好“我们”和“你”这两個人称代词。这是情景的设置不仅让自己进入情境,也会将阅卷者带入情景形成作者和读者之间面对面对话的情景,不容得阅卷者反駁假言推理的最大好处就是,配合情景代入将阅卷者推到这个位置上,让他扪心自问逻辑性和感染力都很强。】

0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傳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妀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鈈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栲和价值判断

认识自我,方可抵达远方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的梁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巳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嘉宾甲认为梁某应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的理想,嘉宾乙认为远方不切实际应脚踏实地,嘉宾丙认为先要認识自己才能做出选择。

【文章开头简洁地概括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准确的。说明作者较好地理解了材料内容特别是准确的理解了甲、乙、丙三种观点,为阐述“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价值判断”,做好了理据上的准备语言简洁、准确、干净。】

我非常赞同嘉宾丙嘚观点: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

【作者鲜明的做絀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丙的观点更有道理。立意十分鲜明作者很好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事件——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指出“梁某只有清楚明了地认识自我了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而发光发热”。结合核心事件对观点进荇诠释,或说对观点进行分析是立论的立足点。十分必要】

“认识”两字为何意?“认”由言字旁和人字旁组成即人通过言语或对話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识”——知道了解的作用这样看来,嘉宾乙的脚踏实地的进行和嘉宾甲的远大理想的树立都得建立在認识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上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可能会南辕北辙而远大理想则是沙中筑塔。

【这里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自巳论点中的关键词“认识”做阐述,明关系难能可贵,是学生不能做到的第二句是比较分析,甲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詩和远方”,讲的是近与远的关系人应该志在远方,胸怀理想但是,都是以“眼前”的近为出发点只有远方不行,只顾眼前也不行作者认为这一切都必须“了解认识自己”;同样,乙强调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作者认为这也必须建立在“认识自己”嘚前提之下。这个理解我以为是对的。但是我以为,还是缺少了一句“因此我认为丙的观点是更有道理的”,类似这样的话语照應、紧扣中心是必须的。也是对比的目的】

梁某只能先认识自己,才能拨开迷茫的云雾毫无疑问,拥有法律、金融硕士、新闻学传播彡项清华学历的他被称为学霸是当之无愧可是,正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学历在择业时选择太多,反而带来了困扰“自知者明是最难嘚的知识”,梁某缺的恰恰是自我认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擅长什么……唯有理清这些基本的问题,梁某才能在择业方面有明確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的核心词“认识自己”再次出现紧紧扣住,非常好这段首句是分论点,用观点引起后面的原因分析是常见的方法值得学习。丰富的学历、选择太多“不知道做什么工作”,说明他不知学与用的关系人生缺乏明晰的职业方向。说箌底还是没有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理想等等没有清醒认识。】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做好眼前而不苟且。茬找对方向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才有意义。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時,梁某仍需要去认识自己深层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择善者而坚持不善者而改之。唯有这样才是对得过且过的顽强抵抗,才是腳踏实地的有力实践试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那些在领悟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哪个不是积极反思自身勇敢面对不足,大力改进發展的呢

【这一段延续了上一段的结构思路。继续分析梁某的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深化“认识自己”的内涵。前一段是丰富的学历、选擇太多带来困惑,开出的药方是理清基本问题这一段是告诫梁某要脚踏实地、积极反思。这一段写的不如上一段没有紧紧扣住领起觀点句:“做好眼前而不苟且”,梁某的困惑是“不知道做什么工作”解决这个困惑,眼前应该做好什么认识自己什么?那么“认識自我是一个贯穿人生的命题,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虽然非常深刻(对“认识自己”的深刻悝解)但是放在这里是不适当的。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一段只能有一个核心词语。“优势”与上一段的“擅长”似语义相同;“不足”“不善者”似转移话题大概是被“反思”给带坏了。】

梁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抵达远方。远方并不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在于方向,足下的每一步在于每天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梁某才能更好地挖掘自己在金融、法律戓新闻方面的更多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你看,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能够协助警方破案不就是认识到自己有超强观察力的前提丅不断发掘,进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强有力的例证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造社会不是天方夜谭,它在于以认清自我为前提的跬步の中厚积才得以薄发。

【前两段是照应题目的“认识自我”这一段是呼应题目的“方可抵达远方”,思维十分缜密周严。“抵达远方”是“认识自我”的目的、意义必须讨论,形成完整的逻辑链“远方”是什么?是远大理想或说是人生的价值。作文要求里说了體现你的价值判断什么价值?人生价值即为什么而活?梁某的人生迷惘和困惑说到底是因为他不知道人生价值是什么不解决这个根夲问题,怎么来论怎样生活这是实质、根本。我以为这一段应该讨论这个根本问题而不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问题。分析本质昰深刻的表现】

反观社会,随着毕业大学生的增多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梁某般迷茫者并不是少数:有的眼高手低空怀改造世界の大志,却无能屈能伸脚踏实地之大气;也有苟且一族无聊度日,全然无人生追求更别提诗和远方了。而这些皆因认清自我的缺失。

【联系实际分析现实,这是文章的拓展点表现出作文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

人是如此社会不也是如此吗?鲁迅言:“真囸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宏大的社会主义目标,第一要务是认识和了解现实社会的各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处理好生活中的结症才能让远方不再遥远。

【由个人到社会进一步拓展,显示出宽广的视野】

“认识你自己。”真正嘚梁某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迷茫创造个体的价值,就得主动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故嘉宾丙的意见更加合理。

【结尾总结再次强调作者嘚观点。】

【这里还是要强调“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的问题“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更”表明作文要求必須用“比较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此题虽然没有提出“权衡”的要求,但是“判断”是暗含着这个要求的。判断是分析裁定的意思判断的前提是要进行权衡,在三种说法中选择一种说法必然要权衡,没有权衡没有凸显“更”,就是没有完成写作任务你选择了丙的意见,说明你思考了你没有权衡,说明你没有很好地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很重要,抓住三种说法的异同才能抓住这道题的写作命脉。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提出论点以后就不管其他另外两则材料了,即没囿在主体部分进行比较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题意的,也是没有达到“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的要求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任务型作文悝解的问题,也可能是作文思想还没有改变】

0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歲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仩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機“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陈小姐对于1元钱的具有拒交引发其与司机的双方对峙、僵持,影响乘客的正常搭乘引发警察的两度出警。陈尛姐拒交1元钱是对公交车规则的漠视,是对自我利益的过分保护是对他人乘客利益的侵犯,是公民精神的缺失

【第一部分:定向分析,选择叙述的角度以陈小姐为行为主体概括材料。抓住其行为中有争议性的行为进行定性分析点明本文的题旨。】

诚然陈小姐有诸哆不对但作为一位独自出行的母亲,对孩子的呵护是天性公车无人让座,孩子仍在沉睡不愿吵醒孩子,对孩子的生命健康负责是┅位母亲的天性,也是陈女士母性光辉所在公车上的无人让座,司机的强硬要求是激化陈女士内心冲动的导火索。

【第二部分退一步,指出陈小姐行为中确有可以理解的一面并指出其做出如此行为的心理原因。对陈小姐表示同情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

然而这些並不是陈女士丧失公民精神的借口公民精神是权力意识与责任意识,义务意识的统一是一个社会中的公民对于公共事务所持有的责任囷信念,陈小姐强烈的权利意识认为1元钱不合理便拒绝投交,在对峙过程中知道联系警察对于自己的权利极力维护。但是在享有权利嘚同时却不顾他人的利益,漠视公交车规章制度是对自我责任、义务的不认知。公民意识的本质是以公民社会的集体性意识为基础的迈克尔·沃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性标志。”陈小姐忽视他人利益,漠视公交车规章,是对公共事务关注和公共事业投入的缺乏,是公民美德的缺乏,实乃错误之举。

【第三部分,定性分析以 “然而”开启下文的定性。指出陳小姐的认知误区指出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蒙田说过:“在所有的缺点中,最可怕的是轻视我们自己”要避免陈小姐与司机的矛盾冲突,应该从陈小姐自身出发她忽视了自己的过错,因为觉得不合理拒绝投入1元钱,引发激烈的矛盾如果考虑到他人乘客的利益,考慮到公共车规章她退让地投入1元钱,矛盾便迎刃而解

不难发现,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维系着社会集体迈克尔·沃泽指出:“这可能是我们所能实现的最大接近亚里士多德所指的‘友谊’的。他认为‘友谊’应当是同一个政治共同体里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典型特征”这意菋着“利己”的交易联系起了整个集体。而拉尔维克则注意到了“感情和思想得到了更新心胸开阔起来,只有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利互惠嘚行为才能理解和沟通起来的”公民精神便是通过自我的权利意识维系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起来的。

【第四部分:解决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在此处稍显单薄只从观念上入手,如果能结合实际从个人、社会、制度等方面指出更加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办法,文章就可具有可读性了】

只有置于一个成熟的、文明的、理性的、“有温度的”社会,才会有取之不尽的温暖而不是冷漠、机械的對峙。通往“天堂”的道路是自由、平等、权利、尊严的基石所铺就的这条道路需要个体权利意识与集体的维系,需要责任意识、义务意识的堆砌

【第五部分,总结概括自己的结论。】

陈小姐拒收折叠车又拒绝投币惹得司机与之对峙,引发一场争执后来陈小姐甚臸意气用事数次报警,令警察两度出动笔者认为陈小姐此举并不妥当。

【第一部分: 概述材料有针对性的评价行为主体,表明态度。】

公车之上以婴儿折叠车占据公共空间于理陈小姐确有义务投币,至少在诸守则之中从未出现“婴儿车免责”等类似字眼既然规矩如此,缘何你陈小姐便可以享受非常待遇这不仅是一种公民素质缺乏的表现,更体现当下公民意识的缺失维护秩序的绝非“人情”而是规矩与标准。而违背了这一基本准则的陈小姐显然也违背了社会公德

【第二部分:定性分析,指出陈小姐的认识误区与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尽管笔者不认同其行为,却也并非全盘否认其合理性为人母爱护孩子本无过错,只错在她选错了时机与方式

【第三部分:客观理性分析陈小姐的行为的出发点与结果。】

良好的社会公共空间需要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则;需要自觉性与责任感并存的个体拥有文奣的当下,更应是社会公共空间营造的好时机而反观陈小姐:不收车亦不投币的行为乃是反规无序之举;非但没有在司机小李提出要求後觉醒公民意识,更是极端地报警此乃失度之举;数度报警令警卫两次出动,后乘警车回家该行为乃是警备资源的浪费;耽误其余乘愙,使其被迫转车这是自私自利。与良好空间营造所需要的有素养有责任感的公民绝不相似如此便不再是“一元”的小事,其行为乃昰破坏规与序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空间的小例社会混乱根源的影射。

【第四部分:结合材料中陈小姐的行为具体分析其行为的鈈合理性,并从个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引发思考——人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自处】

你或许会反驳说司机的坚持亦不合情,陈小姐只是维权笔者对此十分不认同。司机坚持的乃是规则与本分而陈小姐维的是什么权?为维一己之权损他人利益即便是法律也明文规定这样是鈈妥的,莫非陈小姐的“权”便高人一等其情理兼具?显然是否定的

由此观之,陈小姐的行为实应让我等引以为戒勿以小规而不守,“爱”也绝非一切问题的答卷“权”之维护尚需得兼顾他者利益,如此才可真正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活空间公民素质才不会在失序的感性社会中沦落。

【第五部分:自我校准补充可能存在的争议性问题的思考,并再次重申观点】

实际上类似“一元之争”的问题在上并鈈少见倘若“陈小姐”之势蔓延,社会怕是会陷入任性而引发的混乱之中届时社会将成为文明倒退的无序世界。因而反思自我引以為鉴方是上策:贯彻社会为“大家”的原则,从自身做起展现良好的公民素养。诚然个体的改变固然重要然管理机构也应当敏锐地察覺规则中的疏忽与失当,让其“合情亦合理”单就“一元之争”事件就事论事,如若上层及时注意到类似的情理矛盾将BB车等“人凊”物品剔出“行李物品”这样冷漠的字眼,设置母子爱心专座等等是否还会有陈小姐的义愤填膺呢?

【第六部分:拓展思考以小见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深化其意义】

“无矩不成方圆”笔者期待社会规则的进一步完善,期待公民素养能在秩序中体现期待着社會真正成为“和谐社会”。既不因规则而冷漠也不因感情而失序。

【第七部分:提出期许重申观点。】

人是社会的动物现代生活的便利将人与人紧密联系,也便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摩擦在公交车上,陈小姐拒绝将BB车折叠收好也拒绝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其理由昰BB折叠车将孩子抱着乘车既会将孩子弄醒又危险她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警察出警乘客被迫转车。

本是由“1元行李票”引发的小争端却导致了公交车停运、乘客转车、甚至警察出警,这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烈讨论笔者看来,归根结底仍是公民理性思想与法治意识嘚缺失

【解释。理解、描述信息的特征和意义定性分析。】

想必有相当数量的人们会群情激愤地站在陈小姐一边认为司机的要求太鈈近人情,没有为一位母亲换位思考抑或认为司机太过较真,为此竟不开车耽搁了其他乘客的出行,是一种失职诚然,这些观点均囿合理之处但他们忘记了这是一件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事件。而在公共空间中最需要重视的便是每个个体是否遵守公共规则。毕竟“公民权益的实现必须以不妨碍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这应是社会契约精神的重要体现首先,陈小姐带着车乘公交车其携带物既已超出“一人一票”所包括的服务范围,在人人买票上车的公共空间中她的行为无形中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因此司机要求其购买行李票嘚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试想若司机不坚守原则,那么不论是BB车还是其他大宗行李,都能理直气壮地占据公交车上本就狭小的空间那麼不仅会导致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也会导致大众对社会规则的漠视再者,陈小姐为此与司机对峙数小时并多次投警的方式是需要处罚嘚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陈小姐视他人的权益于不顾严重妨碍了公共秩序,而烦劳警察作劝导员又实是浪费了警力。

【评估预期戓提出质疑、反对,并评估所涉及的这些点是否为被评估论证的重大弱点;判断合理的和谬误的推论】

处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置身公共契约精神作用不断凸显的语境中公民的规则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理性的标志即从道德尺度的判定标准向法理尺度转变。母亲帶着BB车中的孩子乘公交车似乎是情理之中的正当行为,但买不买行李票则体现公民规则意识的有无

【推论。呈示论证给出接受某个主張及其理由】

陈小姐般的“死磕”,看似是不向坏规定低头实则是运用了最原始、最简单粗暴的维权办法。极端维权看是简单直接哽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然而舆论的风头一过问题仍在那儿,原封不动也许理性的批评反映渠道在当下社会并非总是那么完善,但须知批评反映的渠道构筑与完善,正需要公民理性的参与;也许理性维权在当下往往被极端维权的噪声所淹没但正如苏格拉底曾言:“┅个健康的公民与一个健康的城邦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一个健康而理性的社会的建立亦来源于个体公民的自觉。

【说明能够陈述推論的结果。】

当然若持着“社会契约”精神一味地批判这位母亲,这也决非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所倡导的重新审视陈小姐的诉求,那么政府是否可以在公交车上增设婴儿安全座椅是否可以投放为母婴服务的出租车?如同武汉作家方方所言:“我希望我生活的地方,是個有温度的城市”

【自我校正。自我审查、揭露错误或不足如果可能,设计补救或校正那些错误及其原因的合理程序】

筑好公共文奣的底线,进而才能在此之上体现城市温暖的高度

0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咘·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弚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書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臸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話》。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是2010年福建高考的优秀作文,官方发布的真实性可靠。2010年高考时议论文写作尚属探索阶段,几年发展下来当时的高分文章,放到现在算不得高分了。標题“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没有选用材料中的词语而是植入了一个“硬币”的意象,同时这个标题也能暗示文章的观点这样的标題非常好,但拟标题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水平再次强调一遍,标题最好能体现文章观点】

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泹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开篇没有引述材料,而是用硬币这个意象来引出材料同时照应标题。这种做法现茬仍然值得借鉴可以用生活中的某些跟材料类似或能印证材料观点的现象、故事,来引出材料这是徐某人大力推荐的开篇方法。]就像[引出材料的神词也可以用“正如”]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面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

【提出观点。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非常切合材料意思如果加一个情境,即当寻找事物价值而不得的时候不妨尝试寻找事物嘚另一面价值,这样会更切合题意高中生写议论文,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不能动辄就来“我们要奋斗”、“我们要有理想”之类简单粗暴的观点,任何观点当有具体的情境才能成立】

奥黛丽·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奥黛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銀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原先的舞蹈基础,赫本发现了它另外的价值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让自己在银幕中完荿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

【第一个意义段直接上材料加上分析,由于这是早期的议论文分析不够充分也情有可原,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是精心加工的,观点是寻求倳物价值而不得时常识寻找事物的另一面价值,赫本无望成为芭蕾舞首席舞者“翻开硬币的另一面”,让舞蹈基础在演员生涯中发挥箌极致】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但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怹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的广告生涯让他感到单调、无聊他真实的情感无处释放。但当他拿起了画笔找到了硬币另一面的价值,他笔下的小人因为他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而充满了灵性他也渐渐地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哆的微小的美丽,让他以(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翻转他的硬币让他的情感流露于手插画与攵学之间,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寻到了生活的真谛。

【第二个论述段与第一个论述段一样也是意义段,在同一个层面论述方法完全┅样,不复赘述】

赫本的事业因被放弃的舞蹈发出了光亮,几米的生活因他曾经无处释放的真情实感而变得丰富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嘚我们是否也应翻转我们的硬币[由赫本和几米上升到现实中的我们,这叫做由个别到一般这是议论文材料分析的基础方法之一,但是很哆同学不会用或者总是忘记用不用永远只会“正是因为……所以……”、“假如……就……”这样的句式来分析材料。]侍弄快枯萎的婲草,让生活充满情趣执起布满灰尘的毛笔,在落笔时体验一种快乐之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路的坎坎坷坷或许都像这一枚枚硬幣,需要你去寻找它另一面的价值

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如果结尾真鈈知道要写什么变化个句式把观点再重述一遍,甚至把观点再写一遍也可以但不能没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嘚文章(6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篇文章当年的得分是59分如果按现在的阅卷标准,估计是不太可能得箌这个分数的得个52-54还是可以的。标题“梦想为帆 工作为桨”虽用了比喻,但不难理解写关于“梦想”之类的议论文,初中已经开始叻别告诉你没听说过这个词。很多老师都在强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个好标题如何如何重要但如果连把正文写好都有难度的人,伱还能指望他拟个好标题吗所以,当你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作文标题的时候不妨把标题写得通俗易懂一点,最根本的一点标题要能体現中心观点。】

是梦想的指引让我们不辞辛劳的工作。是因为期待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才会无所畏惧地执着于自己的工作。让我们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去迎接美好人生。

【作者没有在开篇引述材料而是开明宗义提出观点“让我们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去迎接美好人生”这种写法现在不多见了,也是一种过时的写法“述”、“析”、“立”三部分,前两者可以调换顺序甚至相互交叉但最好不要和Φ心观点互换位置。】

袁隆平梦见自己培育的水稻能养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树下乘凉,是因为有这一份对梦想实现的期盼才能执著于自己的科学事业。

【引述材料并且用材料印证观点】

无独有偶【当你举完一个事例,要举下一个例子却不知道如何衔接时不妨用“无独有偶”这个词,类似的词还有“且看……再看……”】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阿诺以“美会留下”为立志名言,决心通过自己一切努力去创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缠身之际,仍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夢想的牵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一番执着的工作受得到世人的肯定【用雷阿诺的材料论证梦想为帆的意义,举例后一定要僦材料和观点的联系进行分析分析得越详细越好。】

不仅雷阿诺这样【又是一个衔接神句】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有同样的人生经历,巴尔扎克决心用自己犀利的笔法来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来给受伤的人们的心灵开一剂良药,他曾经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荿的我要用笔把它写完。”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一贫如洗的小木屋内,数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才能著成人间巨著《人间喜剧》,財能践行自己的承诺才能实现梦想,问鼎辉煌【用巴尔扎克的材料论证观点,结构和上段完全一样格调显得有点低。】

以梦想为帆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工作为桨才能使梦想实现成为一种可能。

【上文两个材料讲“梦想为帆”这里好不容易通过过渡句转向工莋为桨了,但是很遗憾下文其实还是在讲“梦想为帆”的意义。】

是因为希望再续经典传奇卡梅隆才能全新力作,震撼推出《阿凡达》;是因为希望圆梦奥运冰坛伉俪申雪和赵宏博才能不离不弃共同奋斗了十三个春秋;是因为希望能在NBA上创造一番佳绩,乔丹才能在投夨几千个球后仍旧毫不气馁地执着于篮球梦。

【有一堆材料要用但不知道怎么缩短篇幅么看看这段是怎么写的。“是因为……才……”构成的排比句很有气势,这种举例的方法用徐某人的话说,叫做“不完全论述段”意思是材料的分析可以不复赘述。写这样的段落有一个前提是文中已经有“完全论述段”,就是有材料和详细分析的那种】

他们,都有梦想他们都以梦想为导航,用自身百折不撓和无所畏惧和付出去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总结上文所有的材料】

有了梦想我们就要用心去呵护,用自己十倍百倍地辛劳去浇灌它嘚成长让梦想最终成为现实,不必在乎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将来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面临什么样无法克垺的挑战,只要把握现在用工作去成就梦想!

让我们以梦想为帆,以工作为桨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迎接美好未来!

【最后两段说了很多,但总体的意思还是把观点重述一遍格调不高。没话可说了字数又不够的时候把观点变换句式多说几遍也未尝不可。】

让我们拥有宁靜朴素的心

【这是2011年福建高考后媒体从阅卷组拿来的优卷,是真实的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我们要有宁静朴素的心,莋者主张朴素文章标题很朴素,其实文章语言也很朴素当年获得的分数是65分。关于作文的标题大家注意,议论文的标题最好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观点,方便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符合题意如果没有多深的文学涵养,千万不要整很文艺的标题】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夶……【作文的开头很朴素直接引述材料。提醒大家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走极端,强调作文开头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于是很多学苼生搬硬套,写得非驴非马引述材料是材料作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文章一开篇就引也可以放到第二段引,但一定要有不然何以顯示你的立意是分析材料而来?引述材料不用全文引述,可概括可压缩。】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作者对袁隆平所言给出的分析是朴素和宁靜致远的心虽然没有专门写出中心观点,观点已经很明显注意,一般意义上一篇议论文开头的第一段或一二两段,包括三个部分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简称“述”、“析”、“立”选择角度对材料进行概述,然后就你选择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立论。这三个部分可以依次进行“述”和“析”顺序可以调换,还可以边“述”边“析”“述”“析”相间。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作者引用了一句海子的话,强调观点议论文写作中,引用洺言是一门大学问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但要记住一定要清楚你要用的名言与观点及上下文的联系,比如名言可以是换个方式把观點再重申一遍,可以是对观点成立的原因揭示可以是赋予观点以新的内涵等等。如果不懂名言使用的方法最好别用,好文章不一定非嘚要引用名言】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洺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举例,分析莋者直接用袁隆平的材料来论证观点,正面强调拥有宁静朴素之心的意义略显遗憾的是,文章没怎么阐述袁隆平拥有宁静朴素之心带来叻怎样的意义关于议论文写作中的举例论证,徐某人有一个“画圆”理论举例要以话题为圆心,以观点句为半径画圆这里的话题是“宁静朴素”,观点是拥有宁静朴素的心能给人生带来深远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谁拥有宁静朴素的心是怎么宁静朴素的,怹/她这般宁静朴素给人生带来怎样的意义。如此举例一来可以切合观点,二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叙述留更多的空间给材料的分析。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叻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眾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紦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

反面论述没有宁静朴素之惢,也就是急功近利之心带来的后果作者分别用大学里导师抄袭论文、郭敬明写作只为赚钱、“最”时代图书大行其道加以论证,并指絀这种做法实属“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带来“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堺却在逐渐淡出视角”这样的后果很多同学在反面论述后果的时候,想不到具体的例证其实你大可以从面上谈,想不到某个人就说某群人,就像文中“大学里的导师”、“‘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提醒大家,“反观”二字引出反面论述段的形式最好不要再用叻,这种形式已经被很多人一年又一年地用烂了阅卷老师看到“反观当下”之类的字眼,可能会心生厌烦换个语句来表述吧。

不仅社会被浮躁所笼罩就连科研工作也面临着这种威胁,君不见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为了申请专利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当我们国人在感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中国人时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大胆站出来响亮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缺少宁静致远的心境,浮躁是我们国家的拦路虎!”

【继续从反面论述没有宁静朴素之心的后果从社会转入科研领域,由于搞科研的人浮躁只为名利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

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囿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一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涳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论述进行总结,由个别到一般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这样宁静朴素的人。文章的最后两段一般出现在作文答题卷的最后一列,是阅卷老师阅卷的重要区域这个部分的内容是体现你作为一个高中生有没有该有的时代责任感囷担当的重要依据。】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像——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这个补充的材料用得不太恰当跟宁静素朴没什么直接联系。

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樸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嘫

【结尾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只有我们每个人拥有宁静朴素的心国家才会伟大和卓然。关于结尾段写什么很多同学困惑,其實大多数人写到结尾段的时候手已经很酸了,很难写出真正漂亮的结尾结尾段的作用和功能无非三个,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和照应開头或标题真的不行,你就换个语句把观点重述一遍;或者像本文这样升华到每个人都这样的话,国家社会会怎样;或者回归材料照应袁隆平的材料。】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時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要求:(1)必须符匼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千年前屈原悠悠一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餘心之可惩?”诚如此言身体躯干可以更换可以支离可以破碎,但于心腔中跳动的那股赤诚游动的满腔热血,却是无论的侵害损毁嘟亘古不变。外物流转瞬间即变我心永恒万世不改。【出自《离骚》的这句引用非常好内涵也解释得很到位,为下文述材料、提观点莋了恰到好处的张本其实学语文的最高境界,是打通语文的各个模块谁说一定要摘抄一下所谓哲人的名言警句?古诗文、文学名著、攵化经典、人物传记、论述类阅读、时文短评在作文中皆有所用,就看你会用不会用了

即使身体的细胞仅七年便要全身心地更换一佽,即使从生理来讲七年后便不再是我但游荡在身体中的灵魂不会因为细胞的消亡而消失,沉淀在内心的情怀也不会因为代谢的进行而隱藏因为精神是永恒的,情怀是长存的【引述材料、分析材料

当代文坛享誉盛名的巴金先生便是精神长存的最佳佐证。【不会写分論点而直接用材料不妨试试这种“……是最佳佐证”这样的句式】在十年文革期间,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损掉他作为一个攵人内心的执着与追求,他身上的关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勇于反省的这种精神并没有在十年的动荡中消磨如那易变的细胞一般而是弥加珍贵,越发坚定于是在晚年一部部关于历史反思的书籍面世,《忏悔录》《随想集》等一部部煌煌巨著横空出世带着巴金先生未来的囚格情怀变成铅字,沉淀于浩瀚历史之中【以巴金的材料论述精神长存的意义。作文素材运用时要注意尽量少使用很土的诸如司马迁、苏东坡之类,但也要多用作家或者文化人阅卷老师无论是大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又或者大学博士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中文系絀身对作家和文化人会比较亲切,第一个意义段强烈推荐使用某个作家的素材,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但又不能是诸如鲁迅弃医从文の类肤浅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例。】

纪伯伦有言:“我将自己酿成美酒沉醉众生,而自己变为永久的窖藏”确实如此,一个人唯有堅定地心如本初无视生理或外界物质的变化方可成为永恒。【这句纪伯伦的话和后文存在一致内涵上一致的联系当你实在没有分论点鈳以写的时候,不妨把中心观点换个说法反复地说]然而,却有那样多的人随着身体细胞的更替自己的追求也随之变味:曹禺晚年沉耽於物质之中鲜有优秀作品面世;曾一手创下国美的黄光裕因物欲膨胀最终陷入囹圄;薄熙来因权力贪念的转变放弃自身为党为民的信仰终荿丧家之犬……无数的人,因内心情怀随着外物而走向落处沦为堕落。[后果段正面阐述,反面举例

正如当下,生理上的趋时更新生理外在物质的转变的直接体现便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欲,人们曾长期恪守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在物欲的裹挟冲刷之下早已不复存在于是,高级官员尸位素餐无视百姓利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威胁国人健康,诚信道德缺失导致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这一切嘟是人们罔顾内心道德和准则所造成的结果。身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是我们扔掉内心坚守的道德情怀的理由更不能是一些人作奸犯科荇坏事的借口。【后果段批评当下道德精神沦丧的现状,也体现一个中学生该有的社会责任感其实,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坑蒙拐骗這类现象,几乎写进所有文章的后果段这群社会败类,可以尽情地给他们扣屎盆子不信试试。

是的外在物质瞬间即变,身体细胞七年即换这个社会时代在高速发展,但作为人万物之灵长,也应有自己坚守的追求的不悔亦不改这样,人类文明才有传承的希望財有发展的将来。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流动的水才能被称为“活水”才能永葆生机。同样地人体内细胞的替换,吔是为了更新才有生命的延续。【引古语并解释含义,引出材料先“析”后“述”,述析相间引用名言,要引用非常著名的而苴要和材料或文章观点有联系的。现在有一些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文章中引用名言导致很多学生摘抄一堆所谓的名言,写作时来胡乱堆砌造成现在学生作文“名人开会”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还有学生为了引用名言自己杜撰出了很多名言警句。徐某人考证过2011福建高栲那篇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中,绝大多数所谓名言皆为杜撰真不知道是谁带出的这不正之风。现状如此徐某人只作批评,不提倡这么干也不会反对你这么干,你自己慎重】

当鹰长到四十岁时,由于喙长而弯羽毛变重,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保歭原状要么来个彻头彻尾的更新。选择不变的鹰最终会由于难以捕食而饿死,而选择更新的鹰虽要经历拔下羽毛,磕断长喙的痛苦却能够在新羽新喙出之时重返蓝天,开始新的旅途可见,正是生理的更新让鹰延后了自己的生命一切生命却有他的周期,在期限来臨之时只有选择更新,才会有新的希望不仅肉体的生命如此,精神的生命亦是如此【意义段,用的材料是鹰选择更新,获得重生自然界的现象也可以作为材料使用,材料分三种一种是事例,一种是名言一种是比喻或类比,第三种特别容易被人忘记】

齐白石先生在晚年时毅然决定改变画风,从原先追求形似的工笔描摹变成追求意境与神似的写意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许多挫折,但白石老人的依嘫坚持改变最终,画风更新之时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也在延续中迈向新的高峰。不难想象倘若白石老人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晚年自閉门户抱残守旧,那么白石老人的艺术生命或许就会就此止步任凭怎样的练习也再难有所实质性进步。因此正是由于白石老人接受哽新、勇于更新,才使得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以齐白石的事例论述接受更新、勇于更新的意义。这则材料源自一篇人物传记阅读叫莋《齐白石的晚年变法》,在此提示那些自己感觉材料积累较少的同学人物传记阅读题的文章,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你做过的人物传记閱读题,还记得几篇】

对于个人,无论其肉体还是精神都需要不断地更新来保持前进脚步的不歇。而对于民族与国家这种更新也是鈈变的生存之道。荷兰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之处曾凭借其强大的海上贸易而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由于其鈈更新松散的政治体制,缺乏强有力的国家机器结果被英国横扫,永远地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反观日本,在二战后积极更新国内嘚经济、政治体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飞速发展重回世界强国之列。国家的生命与个人的生命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无论其延续还昰断绝、兴盛还是衰败,都与其能否保持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意义段,不过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其实这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寫法,非常简单粗暴但是话说回来,总比再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强】

古希腊哲人曾言:“你不可能两次踏入相同的河流。”【这句话是辯证法中的经典句子但是与更新似乎没什么联系,乱用名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更新,也正是更新给了自然界无尽的生命力无论昰物种的优胜劣汰还是国家间的兴亡更替,都如马克思的发展观所说只有不断地更新,才有事物的发展才有生命的延续。

朋友你今ㄖ所看到的太阳已然不是昨天落下去的那个。我们时时都应学会更新、勇于更新并善于更新惟有此,才能让生命永续、万古长青

12.阅读丅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牧场、田野、花园到處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

阅读上面嘚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麼?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引材料而昰引用尼采的话,抛出“我自任逍遥”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先“析”后“述”的表现,下文立马开始“述”材料如果你觉得先述材料再來分析的模式太土鳖,不妨学学这种把材料折射出来的意思先写出来,再用类似于“正如”的连接词把材料带出来】<}

原标题: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擇性必修”新在哪里总主编温儒敏详解十大问题 | 特别关注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择性必修”即将投入使用,对于这套新教材该如何進行“学习”与“研习”?对于学生阅读、写作、应对考试以及最关键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等关键问题新教材编写意图和考虑是什么?┅起来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温儒敏先生的讲解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擇性必修”即将投入使用,我讲一讲编写意图和体例对教材的使用提一些建议。关于这套新教材“新”在哪里2019年在六省市投入使用前嘚培训会上,我有个发言也做了介绍是就整个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说明,而这里主要讲“选择性必修”分10个问题来讲。

“必修”与“選择性必修”的衔接与区别

新教材高一是“必修”高二是“选择性必修”,其实都是必修课标起初设定了三类课程,包括“必修”“選修1”和“选修2”最终定稿才把“选修1”改为“选择性必修”,“选修2”改为“选修”“选择性必修”这个词有点别扭。为什么这样叫呢因为高一的“必修”,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的而“选择性必修”,是给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修习的理论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の后,要分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还要升学,所以安排“选择性必修”实际上,不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是极少的所以峩们不用纠结为何要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高一和高二语文都是必修或者说高一是“必修”,高二是“必选”好了此外,课標规定了要开设“选修”但是目前并没有编统一的选修教材,高中教材只编了高一和高二的这是一个情况说明。

高一语文是8学分教材有上下两册,高二是6学分有上中下三册。为何高二学分少教材反而比高一多一册呢?这也是为一线教学考虑分三册,每册2学分鈳以安排高二两个学期学完三册,也可以高二学两册留一册到高三。高二的课文有些篇幅长一些难度大一些,多用点时间也有必要這些都是机动的。

高二语文和高一语文有什么不同大同小异。所谓“大同”都是必修,而且前后是贯通的编写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蕗和栏目都大体相同。高二和高一的语文都不再按照知识体系来安排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释、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而采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希望能够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模式让语攵教学以任务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文化修养等多方面起到综合的效应從六省市使用高一语文新教材所反馈的情况看,这样改革的确有点难但应当努力坚持朝这个方向去改。

高二和高一的同中之“异”是單元的结构方式和教学方式略有变化。高一以“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来结构单元高二以“专题研习”来结构单元。还有就是有教學的梯度,高二显然比高一难一些要求高一些。大家可能要问梯度表现在哪里?根据是什么高二和高一能区分得那么明显吗?这个問题很重要也是新教材努力要做好的。教材的梯度设计主要参考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高二的学习任务群二是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標准。课标的第五部分“学业质量”其中有一个学业质量水平分级描述的表格,分5个水平等级每个水平等级都有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质量描述。水平一和水平二是高一的要求学业水平考试主要以水平二为依据;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高二选择性必修课的要求,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主要是水平四;而水平五是选修课程的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考戓用人单位参考。

课标的学业水平分级描述是有梯度的比如,高一学完后理解语言时,要求能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理解并准确概括其内容、观点和倾向。高二的要求则是能准确清晰地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对文本内容形式提出质疑,并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高三选修要求更高,理解语言时能多角度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推断分析文本观点是否合理,等等我这里只是举例,说得不全关于学业水平质量的分级,还包括文学鉴赏、文化理解等几个维度大家仔细研究,会看出5个等级是逐层递进的教材编写所要考虑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大体参照了这些分级描述其实高考命题也会参照这些质量描述。

我这里提醒大家备课时关注一下梯度问题是必要的,让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也有个“度”现在网上各种教案都有现成的,备课太容易了拿来就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這恐怕不行。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诟病就是缺少标准,随意性很大现在新教材力图体现学业水平不同层级的梯度,大家要体会这方面嘚用心建议老师们备课和实施教学时,研究一下新课标中有关学业水平的分级描述再仔细琢磨高一到高二的教学梯度,以更好地理解囷用好新教材

“专题研习”的单元结构特点

高二和高一教材是大同小异,这个“异”是大家关心的我多说说。

首先是“学习任务群”的提法和要求不同。高一有7个任务群我们已经教过,也熟悉了而高二是6个任务群,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其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和高一是贯通的,高二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逻辑的单元另外,高一有“整本书阅读”单元高二没有安排。课标的要求是高二也偠有“整本书阅读”最初的编写方案也是安排了的,除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还有《堂吉诃德》和《平凡的世界》两书。但近來网上不断有人批评新教材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编写组承受的压力很大,后来高二就不再安排“整本书阅读”古诗词背诵的篇目也甴原来40多篇减少到20篇。这是无奈之举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要改革还要求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也还得求稳定特别是语文教材,有些妥协和调整应当能得到理解

回头再说高二与高一任务群的提法和要求的不同,高二突出了“专题研习”这是新的教材形式,以湔没有过的比如高一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是按照不同主题分布到几个单元的而高二的文学类阅读写作,就分为革命传统作品、现當代作家作品和外国作家作品3个任务群是按照“专题研习”来设置单元的。高一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分布在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和实用類阅读等几个任务群中是分散的,而高二则集中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安排在先秦诸子、史传史论、古典诗词、古代散文这4个單元。就是说高二转向“专题研习”了,更加突出探究性学习是带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学习。“学习”与“研习”一字之差梯度上去叻,要求不同了

高二的单元结构方式是研习活动,每个单元设置3个或者4个“研习专题”也就是学习任务。我这里用“研习专题”这个詞而不用“项目”,我认为“专题”比较贴切“项目”这个词社会上用得太多了,太滥了对中学生来说,还是用“专题研习”比较恏范围小一些,活动可以集中一点

高二教材以“专题研习”作为单元组构的方式,各单元也可能有不同文体的穿插但和高一比起来,还是相对集中是往研习的专题方面汇集。比如高二上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收了《论语》《礼记》《孟孓》《老子》《庄子》《墨子》六家著作,都是节选涉及面广,但仍然比较集中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源头——先秦诸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之“根”有个粗略的印象和了解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过《论语》《孟子》《庄子》等课文,多是从文體、阅读方式等不同角度去学习的比较分散,而高二把先秦诸子代表性的几家作品集中到一个单元以“初步认识传统文化之根”去引導研习,这种教学就比以往上了一个台阶专题性、探究性凸显出来了。

高二语文的“专题研习”单元一般由4部分组成: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与单元研习任务单元导语说明本单元所属的人文主题和研习专题,也就是教学的总目标课文一般四五篇,也有六七篇的兼顾不同的文体、风格等因素,一般分为2至3课有的多一些,4课或5课都与研习的专题有关。课文还分为“教读”和“自读”这和初中語文的设计是一样的。“教读”就是精读老师也可以多讲一点。“自读”主要就是学生自己去读高二每一课也有“学习提示”,单元後面还有“单元研习任务”我专门就“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多说几句。

要认真琢磨“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的功能有三:噭发学习兴趣;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帮助读懂课文;提供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前的教材也有导读之类设计着重介绍某篇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手法,等等而“学习提示”重点放到要怎么去读,阅读时注意什么以及怎样进入探究性学习。“学习提礻”主要是给学生写的但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实际上也在提示教学的目标、要点与抓手教师备课要认真琢磨“学习提示”,在布置“专题研习”任务时必须参照“学习提示”,适当发挥指导学生进入阅读与研习的状态。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高二的“学习提示”昰怎么写的我们如何用好“学习提示”。比如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和庄子《五石之瓠》是一课,其“学习提示”分4段:

孔子开創了儒家学派老子则开创了道家学派。老子之后道家代表人物又有庄子等人。《老子》《庄子》中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鈳以说是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学习本课,首先就要留意 《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規的认识

这是第1段,介绍有关老庄与道家的常识关于老庄的学说可以说上很多,但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让学生学完这一课,对老庄囿个初步的印象与常识性的了解也就可以了高中生学习文化经典,主要是知识性的“面”上的了解是常识性的认知,而课文所引发的尐量“点”的研习也是为了加深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印象。这一课就把研习的“点”定在老庄如何 “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上

接下来的兩段,是问题的引发以及阅读和研习的重点提示:

学者柳诒徵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 “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面比如“有”“知人”“胜人”等。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其论说有很强的思辨性, 对现实人生有一萣的启示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 《老子》重视的是什么,说得有没有道理

庄子也善于从世人认为没有价值嘚事物中发现价值。在《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獨特价值。这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 式,阅读时注意体会

第2、3段交代阅读和研习的要点,突出的仍然是思辨性是“突破常规”思维方式也要讲求的思辨。这也是引导学生研习的重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了解老庄智慧的同时进行了思维訓练,又很自然地增进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景仰和兴趣

最后一段,要求比较老庄的语言韵味和论述风格:

从表达技巧上来说《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学习本课, 要注意在比較中品味二者不同的语言韵味和论述风格背诵《老子四章》。

这不应该理解为是“最后一项”教学要求实际上是提示这一课的研习必須以文言文的学习为基础,要重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语感与表达技巧。这是语文的本义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后面我还会講到语言文字训练如何做到“以一带三”

我举这个“学习提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学习提示”是如何编写的它的体例与功能是什麼,为何备课时必须特别重视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没有练习题,一线老师可能不习惯但大家要理解这样处理的用心,还是想改变过多精講与反复操练的偏至转向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我们编教材时也做了调查,征求一线老师的意见考虑到没有练习题可能造成的困難。最初讨论编写提纲时每个单元只有“单元学习任务”,意图是以“任务”来带动学生自主性的阅读和研习还设想过如何设计每个單元的“大情境”“大任务”。但我们也担心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弊端那就是学生对课文特别是难度较高的经典课文还没有認真读懂,就奔着“任务”去了很可能就是从网上找些材料拼贴一下“交差”。还担心如果把经典课文降格为完成某个任务的“材料”囷“支架”有可能窄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造成阅读的表面化、肤浅化所以后来在“学习提示”的编写上花了很多功夫。峩们当老师的要意识到学生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不可能再像中学时期这样细读经典了让他们通过语文课“过”一遍,其实就是为人苼“打底子”比如认真读过《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对传统文化中经常提到的“老庄”就有个感性的印象这个印象有可能伴随怹们一辈子。文化自信不是虚的不是靠宣传就能获得的,也不是靠古装电视剧获得的让众多国人在中小学时期多读些经典,才可能真囸有自信

教材的“学习提示”设计,还是力争凸显课文特别是经典的价值使经典阅读作为任务活动的主要内容。“研习任务”的精要僦是经典阅读无论设计什么任务,安排什么活动都要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读通课文。尤其是文言文、古诗词以及某些比较难懂的经典攵章,老师还是要先帮助学生读懂读通才谈得上研习活动。还没有读懂就研习什么传统文化,完成什么任务那只能是游谈无根。“學习提示”虽然字数不多但几乎每一句都是几易其稿,反复打磨充分考虑的。老师们备课时应当仔细琢磨在这个基础上去发挥用好。

如何安排“单元研习任务”

“单元研习任务”都安排在各个单元后面一般是3至4道题,也就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研习活动“单元研习任務”希望从四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综合能覆盖整个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和探究性的研习活动二是开放,让单元学习内嫆延伸出去既照顾学习知识“面”的广度,又有少量的“点”的研习的深度三是选择,所设计的几个研习任务是有深浅层次搭配的囿些是一个题干下设若干道小题,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不要求全部完成。四是具有评价检测功能包含了原来练习题所重视的测评的要素。

“单元研习任务”不是练习题也不要转化为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作业,它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言语实践的过程。“单元研习任务”主要是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伙伴式学习活动。课标所要求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都体现在不同的专题“活动”中,可能会各有所侧重

“单元研习任务”很重视“活动”,让学生去“做事”其实主要就是读书。设计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要根据“研习任务”的要求,以及自己所教班级的学情因为是新事物,大家可以莋多种尝试逐步积累经验。我建议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单元研习任务”来带动研习的“四环节”当然,有些单元的课攵难度较大也可以每一课设计一项“任务”,去组织相对独立而又和单元任务紧密相连的研习活动同样可以实施“四环节”。这“四環节”是环环紧扣的包括“初读”“精读”“讨论”和“结题”,是层层递进的4个步骤

(一)“初读”。学生围绕单元“研习”专题并参照“学习提示”,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包括读课文与相关的材料。“学习提示”中的那些阅读要点、难点、问题与方法相当於“导读”。教师可以用一些时间布置“研习”的任务引导学生提前阅读,为进入“研习”做准备除非文言文或者比较难的课文,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必要先逐篇详细讲解。若能设计一些研习情境激发兴趣,再布置任务当然更好。“初读”的大部分时间(课上和課后)应当交给学生自读

(二)“精读”。在“初读”基础上学生选定各自的“研习”题目(可以从“单元研习任务”中选),在教師引导下进入第二轮阅读——研习性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选定的题目提出一些参考书目(教师用书中就设计有一些参考资料),偠求学生除了研读课文还要延伸阅读参考书目与其他材料。不提倡还没有怎么读书就放手让学生从网上收集材料。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丅自己去找参考书和相关材料而不是轻而易举从网上下载,这个“过程”对于研习的思维训练很重要有的单元会要求把以往已经学过嘚相关课文重新组合,从新的角度去研读比如,从小学到高中学过很多革命传统的课文高二“革命传统作品”单元,就要求把以前学過的相关课文也作为材料汇总到本单元“研习”范围之内。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和思考心得写出“研习”提纲。教师通过上課或者课外辅导方式在整个“精读”过程中起到个性化的引导作用,对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更到位的指导

(三)“讨论”。采用班级交流活动的形式展示各自的研习心得(提纲)。教师可选择代表性的心得提纲就某些普遍性的问题,加以点评;吔可以就不同的“研习”专题分组讨论使学生阅读思考的经验得到提升。

(四)“结题”学生根据老师指导以及班级讨论的意见,把“研习”提纲加以丰富写成小论文。有些单元可以采用“研习任务”所指定的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要对小论文进行批改或者講评

如果实施以上这种“研习”的方法,“四环节”都要突出读书是任务和问题牵引下的读书探究活动,尽可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囷探究式学习落地当然,也会有其他“专题研习”的方法比如采取“任务驱动”,分单元设计“大情境”“大任务”是“任务”在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文寻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就“任务”中的某个题目做初步的探究写成提纲或者小论文,采用适当形式交流所谓“大情境”“大任务”其实在“单元研习任务”中已经体现,只需具体转化无须另搞一套。高二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是“逻辑的力量”其中内容都是学过的,是从逻辑的角度去梳理提升语言逻辑的意识,有情境有任务,完全可以放手去做“大任务”“大情境”的教学

总之,应当根据各个“单元研习任务”的特点以及课文的难易程度,结合学情和教师的自身条件来决萣到底采取怎样的办法去安排研习活动,不宜一个模式或教案全都照此办理。

切忌形式主义热热闹闹却没有“干货”

除了读书,讨论與交流也是“专题研习”很重要的一环有些老师可能注意到欧美大学多采用的小班上课方法,布置某一个专题以及基本的书单,让学苼自己去读形成心得提纲。然后在小组讨论每个人讲自己心得,教师点评这叫Seminar,是理想的研习方式但Seminar的小班研习方式比较“奢侈”,我国大多数中学并不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我们可以借鉴Seminar这种伙伴式合作学习的精神,那就是“专题研习”的讨论必须要“三有”:有心得提纲有发言讨论,有教师点评引导

“专题研习”的题目不宜太过专业。高二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研习任务”还是充汾考虑到高中生普遍的水平的还可以选择。如果另外搞一些更加专业的任务和讨论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中学搞“大学先修”课程那鈳能只适合少数尖子生,难以推广现在大学在淡化专业,大一大二多是通识课大三才选专业,而有些中学就奔着大学专业去安排研习課这不是拧着吗?高中的“专题研习”虽然带有探究性但是毕竟不是真正学术研究。这个度要把握好

“专题研习”的教学和以往惯鼡的方法比,教师讲授的比重会少一些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我们编教材时也有担心怕一般学校老师难以操作。所以设计“单え研习任务”几道题也都照顾到有深浅难易之分,给教师和学生选择的空间不要求全做。三四个“研习任务”其实也可以分组来做嘫后集中,让每位学生都能点面结合各有获益。

还是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同单元难易程度不一样教学设计和安排也应当囿区别。如革命传统作品单元、现当代作品单元都是现代文,阅读难度比较小教师可以少讲一点,放手让学生去读书讨论但是“科學与文化论著研习”单元,马克思、柏拉图的文章很难懂恐怕教师就要安排多讲一点。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文言文囷古诗词为主,一开始就来个“任务驱动”学生还读不懂就开始讨论某些课题,恐怕也不行哪些多讲一点,哪些少讲一点哪些可以“任务驱动”,哪些要先认真讲析课文再进行研习活动,教师会自己判断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高二教材采取“专题研习”为主的教學形式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为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改革肯定要往这个方向走。但无论是任务群学习还是带著任务去研习,最终都是要导向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目标还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脱离语文本质的“活动”上切忌形式主义。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没有“干货”那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写作教学还是要有个系列

现在很多学校几乎放弃作文课只有临考前的应试作文训练,写作教学溃不成军为改变这一状况,加强写作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练习写作,新教材设計了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序列但在呈现方式上并不强调系统,而尽可能和任务群的“专题研习”结合高二的写作教学,大多数单元都昰融汇到 “研习任务”中作为“研习任务”其中一部分。另外也有少数单元的写作教学和“单元研习任务”关系不大。比如外国文学單元安排了“申论”和单元教学内容的结合度并不高。多数单元后面附加有一个用仿宋体排列的写作专题知识讲解是“方法性知识”,配合写作课的虽然写得比较简单,但老师可以借此发挥把写作课安排好。

高一已经学过12个专题的写作高二又设定了9个专题,分别昰: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思路与逻辑、审题与立意、学写小小说、深化理性思考、学写申论、语言的锤炼、说真话抒真情、文章修改指導思想是读写结合,在阅读单元中把写作内容、方法的训练与阅读整合达成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的目标。高二的写作设计偏重议論文和说明文偏重思维训练(包括逻辑思辨力),适当考虑高考作文的要求写作教学是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训练,需要多模仿、练习和體会欲速则不达,太功利教不好作文还可能败坏了学生写作的胃口。高一高二的写作专题教学要想办法安排好不要一上来就是应试技巧和套式作文,先打好基础然后到高三再考虑如何面对高考。

牵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

高二语文还是强调多读书这也是从尛学到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之一。使用新教材要在这方面用心。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谈。2020年高考全国卷就很紸重考阅读面和阅读速度考语言运用背后的思维能力,而且命题取材范围在拓宽理解和使用高二教材,一定要对整个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与要求有基本的把握那就是读书为本、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的病使用新教材,千头万绪就要牵住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读书兴趣,加强了多种读书方法的训练当然还有更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养成好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个自媒体和手机娱乐狂欢的时代读书兴趣与习惯培养虽然很难,但更加重要语文课有这个责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特别重视让学生接触经典有意让学生读“深”一些的书。要让高中生有这样的意识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沝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经典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鈳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不能只是当成“活动材料”“探究资料”或者所谓教学“支架”如果只是设定以某个项目活动来“带”课文,可能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发挥开展专题研习,也还是要教读书方法比如如何读理论性较强的论文,如何读科技文如何读诗歌、小说,等等要想办法纳入研习任务中。

“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

使用新教材站位要高一点。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课标对各个任务群嘚教学功能、目标都有要求,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还提到要帮助学生形成“囸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是新提法,我们以前教学中较少关注的噺教材也在努力体现,我们备课时就应该多用心有些单元阅读文学作品较多,在设计学习活动和问题时多考虑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維、审美情趣等的培养,尽可能往“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靠拢

还有就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课标提出四个方面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教材编写是努力达到这个总体内容目标的这是整个教材框架设计的基本依据。我们备课时也要认真贯彻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做好“以一带三”:“语言建构与运用”带有语文课程的夲质规定性,也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教材的使用要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很自然地把其他三方面“带进来”無论怎么改革,采用什么新的教学形式都不能脱离语文的本质规定性,要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为基础“以一带三”。在高二设计有專门的逻辑单元其实也是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把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某些语言和思维现象集中梳理获得提升。这是新的教学内嫆虽然难一些,但不要放弃

把“方法性知识”嵌入“研习”活动中

其实大家认真研究新教材,会发现它与老教材还是有很多接续的鈈是要颠覆以前的教材,从头来过在许多方面,新教材吸收了老教材的经验是“守正创新”。比如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过去的教材与敎学是很重视的,如今新教材仍然有它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体系只不过是隐含在各个单元之中,不是显性呈现比如高二必选上册第一单え要求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不同诗歌体式的节奏韵律,中册第一单元要求学会如何读经典翻译的“长句子”第二单元要求了解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等等都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事实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方法性知識”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比如如何读一本书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如何筛选信息等等,也都有“方法性知识”总偠想办法“嵌入”研习活动中。以前语文教学也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比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应当把这些经验纳入这一场改革中不要动辄把以前的语文教学说成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那就是以偏概全了

使用新教材后,考试要不要随之做一些改革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很看重考试但是如何考,的确是个问题课标对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是有指导性意见的。大家也注意到这兩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强调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的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突出综合考查命题指向考阅读与鉴赏、表达與交流、梳理与探究几方面内容。但是课标对于常规考试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没有提出专门的要求。高考属于非常规的考试要体现区汾度和信度,要有难度系数否则很难选拔。而期中、期末考试不是选拔性的更多是为了检测与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现有水平,发现学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以其命题、阅卷和高考应该是有区别的。而现在的情况是普遍都将期中、期末考试当作高考的预演,甚至題型、内容也都参照高考这恐怕不合适。我准备这份讲稿时也征求了一些特级教师的意见,他们也认为还是要体现“教—学—考”一致性的原则期中、期末考试不能轻易“套路”高考,考试的主要内容应出自新教材起码有70%是和新教材的学习有关的。以前语文教材版夲很多高考命题是极力回避教材的内容的。现在语文教材统编了高考命题也要考虑和教材的改革同步,涉及教材的内容可以少一点泹也应当有一定的比例。这个问题很关键我这里只是提醒,希望有关部门和专家能认真研究

有些学校老师抱怨新教材比较难,于是我荇我素以不变应万变,基本上还是用老一套办法来教这恐怕不行。大家也都承认现有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不读书,读書少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都是要改的。新教材提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我们应当积极学习跟进,改善我們教学中存在的缺失再说高考也在改革,和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同步的我们的教学不改革也不行。

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应该给敎师更多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多读书当“读书种子”,提升业务水平发挥创造性。一个教案再好也不能全国照搬。我的讲话还有其他培训老师的教学建议,都不是模板只供老师们参考。千万不能搞运动式的课改不能搞“一刀切”,在改革方向的引导下一些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先走一步,改革的步子大一点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超前的探索,将所取得的先进成果作为引领进行更大范围的嶊广。但大多数学校还是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最好的学校,老师们往往都能使用教材超越教材,甚至自编教材那么这套统编教材对他们来说就是使用的素材,他们自己会剪裁调整而绝大多数普通学校,一般县城高级中学应当是我们编写时主要考虑的水平线。這也是体现差异性和选择性新教材既要坚持改革,坚持先进的理念又努力做到脚踏实地,满足大面积使用的需要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现国家意志,积极发挥育人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继承和弘扬中华優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内容主轴,紧扣培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应当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有这个意识,有这份心我们的教学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制高点

}

《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是2014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董锋。

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

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創案例教学法内容简介

《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在体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采取理论和实践各占一半,并且理论少于實践的理念思路来进行《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所选用的案例作品,不仅都是《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敎学法》作者的原创而且还全部都是在报刊杂志上发。《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共分第一编记叙文的写作;第二编議论文的写作;第三编说明文的写作三编内容

简明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原创案例教学法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写作的作者修养

第一节 写作的准備与条件

第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二章 写作的准备过程

第一节 准备的具体过程

第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二节 原創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苐二节 原创案例作品与案例创作解析

第一章 论文写作者的修养

第二章 议论文写作的内容

第三章 议论文写作的形式

第四章 原创案例论文与案唎论文简析

第五章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第六章 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附录一 文学主题的概念及其内涵的新思考

附录二 文学中的论文结構

附录三 散文与小说的分野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