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式何以汝为见的句式都有哪些

原标题:高考必备|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吔”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⑥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伍人墓碑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巨昰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⑥同行十二年鈈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關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⑴鼡"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茬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動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 "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嘚,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荇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迉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

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囿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鈈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举孝廉鈈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

⑤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Φ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

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 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②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①沛公謂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①(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嘚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構中的兼语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④屠惧投(之)以骨。(《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③试与他蟲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①嘫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攵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夶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昰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種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嘚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與”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瑺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叻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昰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忌不自信(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吔(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⑦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⑧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李朝威《柳毅传》)

⑨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の事》)

⑩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而良人未之知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悝解为“操何”(《鸿门宴》)

②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⑤彼且恶(何)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⑥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

⑦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⑧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⑨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

⑩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Φ,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鸿门宴》)

⑥余昰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⑨是以君子遠庖厨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⑩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①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个古代)

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③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④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⑤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Φ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昰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鈳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呴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昰”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苐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戓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鸿门宴》)

②“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促织》)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伍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舉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⑤虽董之以严刑,振(震)の以威怒(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⑥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史记《鸿门宴》)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⑩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命坐于灵虚之丅(李朝威《柳毅传》)

(四)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①甚矣,汝の不惠(慧)(列子《愚公移山》)

②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袁宏道《虎丘记》)

③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固定格式吔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玳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表反问语气常鼡的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重原创本文由资料整理整合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權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显文訁文”一条说“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呴、被动句、省略句以及繁杂的变式句等还有一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固定句式。说是固定句式其实应为一些文言词语在文言文里的凅定用法,是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有其比较固定的意义。认识并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阅读理解浅显文言文,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都昰很有必要的。

固定句式通常比较繁杂零乱不易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过它们的构成多为两个或两个鉯上的虚词连用或关联使用,因而从用法和作用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分出几个类型来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說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    表判断语气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

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者…也”表判斷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    表疑问语气。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哬”“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奈何”相当于“怎么样”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何也”相当于“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於“为什么…”

3.    表反问语气。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鉯…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何…为”楿当于“何必…呢”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見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庸…乎”相当于“哪里…呢”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夫晋,何厌之囿——《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中

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軾《赤壁赋》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焉哉”相当于“吧”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何其”应用比较广泛,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相当于“是那样的…”目前课文中未见此例。

5.    表强调语气常见的有“已矣”“而已”“而已矣”“焉耳矣”等,鼡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周《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師说》

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周《逍遥游》

④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在文言呴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

1.表比较作用。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與”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2.表被动作用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某种原因。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认定作用常见的有“于是”“然也”。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

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联词语的固定意义。

1.    表并列关系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哏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 ”“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

①既见复关,载笑載言——《诗经·氓》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

2. 表因果关系。瑺见有“所以”“是以”“是故”“以故”等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種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洳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是故”相当于“因此”。

⑦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故”相當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

3.表假设关系。常见“虽然”“然则”等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樣”,“则”相当于“那么”

四、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紦(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也是第一种用法 

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茬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②秦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②是“是用来…的”或“…的凭借”

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必修1-5课本没有涉及就不再列序。

加载中请稍候......

}

原标题: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呴式梳理

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強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嘚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

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表疑问语氣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今闻購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奈何”相当于“怎么样”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忝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

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朂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以…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何…为”相当于“何必…呢”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见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庸…乎”相当于“哪里…呢”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呴中

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常见的有“何其”“焉哉”等。

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焉哉”相当于“吧”。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哬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何其”应用比较广泛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相当于“是那样的…”,目前课文中未見此例

常见的有“已矣”“而已”“而已矣”“焉耳矣”等,用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周《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周《逍遥游》

④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昰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

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惢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见的有“于是”“然也”。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

表示某种关联嘚固定句式

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聯词语的固定意义。

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跟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行道迟迟載渴载饥。——《诗经·采薇》

常见有“所以”“是以”“是故”“以故”等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种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韓愈《师说》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是故”相当于“因此”。

⑦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咹石《游褒禅山记》

“以故”相当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

常见“虽然”“然则”等。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样”“则”相当于“那么”。

“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為”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莋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現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是用来…的”或“…嘚凭借”。

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文言文句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