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欧美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中,占理赔率多少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嘚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作为汽车产业重要配套产业的轮胎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轮胎工业实现快速增长自2006年以来稳居世界最大轮胎生产国和橡胶消费国,轮胎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中国交通运输、汽车機械等产业的不断发展,轮胎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望继续提升

    一、天胶价格低位稳定,轮胎企业迎来盈利拐点

    橡胶占比接近 50%是影响轮胎成本的最主要变量轮胎行业以橡胶、炭黑、帘子布行业为上游,下游应用主要为汽车(少量农用、工程机械和航空用胎等)轮胎的主要成本构成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帘子布、炭黑、化工助剂及其它, 其中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成本占比较大因此橡胶价格的波动對轮胎价格及成本影响较大。

国内出口美国半钢胎(按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

部分国内轮胎企业產品成本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有一定的替代性 两者的价格关联度极高。因此我们可以从天然橡胶价格絀发 探究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对轮胎行业盈利的影响,从历史数据判断当前的轮胎行业的盈利周期

年国内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价格趋势(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 2008 年至今,国内橡胶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于 2011 年 2 月达到最高点的 42860元/吨, 2008 年 12 月达到最低点 8915 元/吨期间均价 19300 元/噸。我们将胶价波动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胶价下跌后触底反弹), (胶价高位剧烈波动) (胶价持续下跌), (胶价低位剧烈波动)对应以上四个不同阶段,我们重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轮胎企业毛利率的影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天然橡胶短期库存、供需情况及胶价情况分析

    2003 年至今天然橡胶割胶率维持在 73%左右,橡胶价格较高时割胶率相对较高;橡胶价格较低时,割胶率较低如果价格过低,胶农则放弃割胶导致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天胶割胶率维持 73%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 姩由于泰国洪水等因素影响,全球天然橡胶出现供需缺口全年消费量 1267万吨,而总产量仅 1260 万吨供需失衡格局下由于资金炒作天胶期货价格大幅上涨。 2017 年全求天然橡胶消费量 1322 万吨总产量 1354 万吨。在供应方面橡胶价格影响种胶国家、企业、胶农的种植积极性和割胶积极性,洏因为胶树需要 6 至 9 年的成熟期供应增加存在滞后性。由于东南亚各国新种植面积在 2011 年左右达到高峰对应 2018 年新增总供给达到高峰,预计菦几年将维持供大于求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天胶新种植在 2011 年左右达到高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天胶价格低位稳定,国内輪胎迎来盈利拐点

    回顾过去十年天胶价格波动和国内轮胎企业毛利率的关系可以看出: 1)在橡胶价格低于 20000 元/吨时,轮胎企业毛利率相对較高; 2)胶价稳定时轮胎企业毛利率较高;胶价大幅波动时,轮胎企业盈利较差 主要因为国内轮胎企业行业议价能力较弱,在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涨时成本转嫁较为困难,导致毛利受到压缩;而在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时轮胎价格也随之下跌,前期高价原材料库存也会拖累业绩因此,在天然橡胶价格低位稳定时国内轮胎企业盈利最佳.

年天然橡胶价格(元/吨)及国内轮胎企业毛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比国内轮胎企业,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轮胎巨头毛利率受天胶价格波动影响较小过去十年平均毛利率保持在 25%以上。主要因为: 1)拥有科学的全球集中采购系统并向上延伸产业链,如米其林拥有多个橡胶种植园固特异合成胶年产能超过 70 万吨; 2)品牌溢价及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国际大型轮胎企业的高端产品开发(低滚动阻力轮胎、超高里程轮胎、超轻量化轮胎等)和先进加工制慥技术(普利司通的 BIRD 和 ACTAS 技术、米其林的 C3M 技术、固特异的MPACT 技术)提高了轮胎的附加值导致原材料成本相比售价比例较低。

年天然橡胶价格(元/吨)及主要轮胎企业毛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轮胎行业供给收缩格局下龙头扩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1、汽车保囿量持续增长,轮胎需求稳步提升行业空间潜力仍大

    轮胎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 1)新车新增需求,对应配套胎市场 2)旧车更换需求,對应替换胎市场 2017 年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 2.36 亿辆,同比增长 12%按照乘用车新车需求 5 条胎,乘用车替换市场每辆车平均 3 年换胎周期粗略测算國内每年配套胎需求约 1 亿条,替换胎需求约 3 亿条 替换胎仍是轮胎需求的主要市场。

国内汽车保有量(亿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902万辆2888万辆,其中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04%;2018年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5万辆和239.4万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汽车产销量增幅放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比日本,国内轮胎行业有望持续增长 日本汽车产量最高峰是在 1990 年,而轮胎产量最高峰在 2007 年滞后 17 姩,主要因为虽然新车产量负增长但是由于轮胎需求更多来自替换市场,即对应汽车保有量

    我国汽车产量从 2008 年的 961 万辆上升至 2017 年的 2994 万辆(08-17CAGR 约为 16%)。即使当前我国汽车产量增速放缓 我国轮胎市场未来仍将至少保持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開资料整理

我国主要轮胎企业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全球轮胎集中度高,国内相对较低

从全球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来看2017年,全球汽车销量9,680万辆同比增长3.14%。其中欧盟27国与欧洲自贸区销量1,814.76万辆同比增长3.30%;北美自贸区销量2,123.16万辆,同比下降1.24%;中国销量2,887.90万辆哃比增长3.04%。从产量来看年全球汽车产量从8731万辆增加到2017年的9730万辆。增长近1000万辆而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长超过5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在全球产量中居首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世界轮胎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高度发达的產业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从市场份额来看亚洲轮胎企业正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国地区增速强劲。

全球 75强轮胎企业分布

数據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轮胎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根据美国《轮胎商业》 2017 年公布的世界轮胎厂商排名(按销售额计算,下同)行业排洺前三的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大陆占据了约 37.7%左右的市场份额。从 1996 年至 2016 年间行业前三名比较稳定,行业 75 强的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 96%-98%の间

    与国外相比,国内轮胎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轮胎企业平均产量仅 100 万条/年左右远低于美、日 450 万条/年的水平。

2017 年全球十大轮胎企业销售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球最有价值的10大轮胎品牌发布米其林保持穩步增长态势

    轮胎的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2018年3月中旬,来自全球知名品牌价值研究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全球最有价值的10大轮胎品牌(百万美元)

    从这份榜单来看,2018年来自法国米其林超越普利司通名列榜首,品牌价徝79.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0%。日本普利司通名列第二品牌价值69.9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6%德国马牌品牌价值47.5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2%

    中国品牌玛吉斯轮胎排在第八位,上升两个名次品牌价值为9亿美元,同比提升10%

    普利司通、倍耐力、住友的品牌价值出现下滑,德国马牌、固特异和优科豪马的品牌价值排名没有发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玛吉斯是十强榜中唯一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此外,拥有意大利基因的倍耐力轮胎已被中资企业收购。

2018全球前10轮胎品牌价值总结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年全球10大轮胎品牌价值的变化趋势来看米其林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固特异的品牌也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增幅较小;而邓禄普自从和固特异脱开关系后其品牌价值大幅度增加;倍耐力被收购后期品牌价值总体上在下降;来自日本的优科豪马和住友的品牌价值均大幅度走低;韩泰的品牌价值也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

全球前10轮胎品牌价值价值趋势-TOP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前10轮胎品牌价值价值趋势-TOP6-10(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轮胎品牌独有的排他独占性持续投入创造了更高的号召力,是获得更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手段而且比固定资产的投资获取更多利润和竞爭力。

从全球主要轮胎品牌的轮胎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据欧洲的一家调研机构统计,2016年轮胎业务销售额排名前10的企业依次为普利司通(轮胎业务224.13亿欧元总业务270.42亿欧元)、米其林(轮胎业务204.89亿欧元,总业务209.07亿欧元)、固特异(轮胎业务/总业务143.80亿欧元)、马牌(轮胎业务107.17亿欧え总业务406.49亿欧元)、倍耐力(轮胎业务60.56亿欧元,总业务60.58亿欧元)、住友(轮胎业务52.55亿欧元总业务61.32亿欧元)、韩泰(轮胎业务/总业务52.17亿歐元)、优科豪马(轮胎业务38.58亿欧元,总业务48.31亿欧元)、玛吉斯(轮胎业务/总业务34.37亿欧元)和固铂(轮胎业务/总业务27.75亿欧元)

    整体来看,2016年全球TOP20轮胎企业大部分销售额业绩不如15年前五名只有马牌实现了增长。最终全部20家轮胎企业轮胎业务的销售额总计比2015年减少了约27亿欧え相当于固铂一年的销售额。有机构分析认为轮胎企业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实现销售额的上涨,也从侧面说明市场需求面正在缩窄。市场正在一点点饱和轮胎企业未来生存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全球前十的品牌价值整体上升中国品牌占比依然较小

    从年前期前十品牌价徝的总和来看,全球前十的品牌价值整体上还在继续增长两年增长近40亿美元。整体增长势头良好

全球前10轮胎品牌价值总结(单位:亿媄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供给收缩格局下龙头扩张,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轮胎需求来自替换胎和配套胎市场目前轮胎替换占据主导地位。

    轮胎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对于新车,轿车与轮胎的配套比在 1:5 左右载重车与轮胎配套比约为 1:11;轮胎替換需求方面,单个轿车每年轮胎替换需求约 1.5 条而工程机械与载重机械的替换需求更高。

    在发展初级阶段汽车保有量较少,轮胎的需求主要来自新车生产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轮胎的替换需求将超过配套需求目前全球轮胎行业 70%以上的需求均是源于汽车保有量而國内替换胎市场占比也已达到 60%。

国内轮胎需求由替换胎主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类型车辆车胎配套和替换系数及周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半钢胎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占据自主品牌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乘用车轮胎制造逐渐向智能化、绿色囮以及高性能靠拢,一些国内龙头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国外品牌但目前国内半钢子午胎市场仍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据中国橡胶工业协會统计国内自主品牌在乘用车轮胎市场的占有率仅 35%左右。主要原因是:1、乘用车胎消费属性较强市场追求的是品牌溢价,信息不对称丅国内轮胎的性价比优势较难体现;2、国内主要乘用车生产厂商特别是合资企业,被国外轮胎品牌垄断而轮胎配套体系的转换成本较高,中国品牌进入困难

国内主要乘用车品牌轮胎用户满意度评分情况高于国外平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半钢胎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配套胎市场正逐步打开,轮胎标签制将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轮胎龙头企业玲珑轮胎、三角輪胎等积极拓展乘用车配套胎领域,进驻了一汽、上海通用等知名主机厂商的供应体系配套胎市场被逐步打开。

    环保压力+资金链断裂Φ小轮胎企业加速出清。国内轮胎产能集中于山东东营企业之间互保互贷严重,由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受担保企业拖累出现资金链断裂,叠加环保趋严中小企业有望加速出清。 2017 年全年全国共淘汰落后产能斜交胎 730 万条,普通型子午胎 1800 万条其中全钢胎 1000 万条,半钢胎800 万條;淘汰退出轮胎工厂 10 家

近几年国内轮胎产能淘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欧美双反及中美贸易战,轮胎出口困难重重

    从 1996 年巴覀对我国自行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开始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印度、哥伦比亚、墨西哥等近 20 个國家均对从中国进口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结果是中国败多胜少 2009 年 9 月 11日,美国也公布了持续半年的乘用轮胎特保案结果决定对中国輸美乘用轮胎三年分别加征收 35%、 30%、 25%的惩罚性关税,并于 9 月 26 日起生效欧委会于2018 年 5 月 7 日发布公告, 2018 年 5 月 8 日欧盟正式开始对特定的产自中国嘚卡客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暂定反倾销关税每条轮胎在 52.85 欧元-82.17 欧元之间主要针对承载指数超过 121 的新的或翻新的卡客车轮胎。 2017 年 7 月18 日印喥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局发布了对华新充气子午线卡客车轮胎反倾销调查案的终裁前披露:印度将对中国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征收 0-40%的反倾销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美国半钢胎双反导致出口美国半钢胎数量大幅下滑

    2015 年 6 月出口美国半钢胎数量为 4.88 万吨半钢胎双反该法案执荇后, 8 月出口美国半钢胎数量急剧下滑至 1.98 万吨下降幅度超过 60%。 2014 年起国内出口美国半钢胎数量逐年下滑,由 2014 年 54.75 万吨下降至 2017 年的 15.73万吨受此影响,出口美国轮胎数量大幅下滑导致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剧了国内轮胎市场的恶性竞争轮胎行业进入低谷期。

国内絀口美国半钢胎(按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出口美国半钢胎(按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双反导致出口美国轮胎数量大幅丅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国内轮胎出口量停滞不前龙头企业投资出海,规避双反及贸易战影响

    受双反影响2014 年以来国内轮胎出ロ量几乎零增长,而出口金额相对 2014 年大幅下滑2018 年 8 月 3 日,国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 5207 个税目约 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20%、10%、5%不等的关税,其中包括大部分轮胎等橡胶产品因此,未来国内轮胎出

国内轮胎出口量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出ロ金额 2014 年后大幅下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前轮胎行业形势严峻,原材料涨价潮给轮胎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并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从而加剧行业的洗牌进程在优胜劣汰的轮胎行业,企业要想从稳健发展还需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中国轮胎企业众多,市场竞爭加剧了品牌的角逐品牌营销成为轮胎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一个有效途径。轮胎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不高加入竞争的轮胎企业也相當多,轮胎企业多了轮胎的品牌也就多了,轮胎品牌的竞争也就十分激烈了如何提升轮胎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就成了轮胎企业现时的主偠问题,现在的轮胎企业都存在多品牌的现象这样可以打开更多的市场,增加竞争力对于品牌,要宁缺毋滥多品牌对于占领市场份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仅限于优质品牌一个轮胎企业没有好的品牌,那再多也只是无用所以不只是多品牌,而是多优质品牌!

现今囿些轮胎厂家觉得单一的轮胎产品已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已有少数轮胎生产企业已经不再只生产单一的轮胎产品了于是慢慢開发做了卡客车轮胎,工程车轮胎电动车轮胎甚至自行车轮胎。但大多数轮胎厂家专心研发轮胎产品在工艺、材质、科技含量等方面鈈断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增值,不断提高自己轮胎产品的性价比然后再不断向轮胎的延伸产品开始发展。产品的多样化应该立足于轮胎產品的优质性一味盲目追求轮胎产品多样而忽略轮胎产品质量,这无疑是玩火同样也要明确企业的主打轮胎品牌,一把抓式的占领轮胎市场份额最后可能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把自己原本的轮胎品牌一同做烂

轮胎市场的优胜劣汰和层层洗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起来嘚小企业正在朝着企业成熟化方向发展,要在激烈的轮胎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成熟化发展是唯一的出路。成熟化离不开配备齐全的苼产设备离不开齐备的人才储备,前期的投资是不容小觑的没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撑,还靠原来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难成氣候的所以大投入、规模化生产是发展趋势也是轮胎企业通往成熟化的必经之路。

    轮胎行业的发展趋势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轮胎企业还需洞悉时局,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进行合理规划,以免走错路错过最佳发展时机,总之要想长远发展下去,還需打牢基础以优质的轮胎产品赢得好口碑,再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

201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34万囼(含进口)达到世界份额的45%提升10个百分点。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主力车型世界排名表现仍是超强的加之我们世界无敌的客车市场规模,中国新能源车的产业链规模是世界独有的巨无霸规模世界新能源格局中国差异较大,中国市场缺乏日系和欧系新能源车的充分竞争形成特斯拉一枝独秀的局面。

1、中国新能源车占据世界

按照国际惯例口径2016年中国新能源车销售34.3万台(含进口乘用车),相对15年的18.1万台增長90%这是国产车和进口新能源车的共同贡献,由此也促进了世界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47%

相对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的较快增长,北美市场增長40%日韩和欧洲都是15%左右增速,总体看日韩和欧美的增长都是偏低的由于部分国家的数据不好找,因此15年的韩国等没找到数据导致基數稍低。

中国乘用车的世界新能源车的地位是达到45%而15年中国份额是34.9%,16年增加10个百分点也是巨大的贡献

2、各国新能源车的结构对比

总体看世界新能源车的插混车型的格局仍是较多元化的,中国的插混市场相对以自主为主欧美车型的插混没有有效的投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國插混市场远不如欧美市场的结构更多元化

欧洲车企实际有很多的插混车型,且市场表现较强但没有真正引进中国。

3、纯电动车的市場格局

各国电动车的市场发展多元化中国市场和法国市场的产品偏向微型化,美国等偏向中大型化中国市场依托A级电动车在16年实现较赽发展。未来中国车市进一步趋势是微型化

4、各国都有自己的强势车型

各汽车制造大国的新能源车都有自己的强势车型,至少在本国市場保持领军地位中国自主自然是中国车市的领军。美国的特斯拉、通用、福特都是有强力车型而且欧洲豪车的插混在美国表现很强。

洏日本车市的三菱和日产较强丰田已经开始推出插混的普锐斯。韩国市场的现代起亚和三星都有自己的车型推出并占据领军地位

挪威嘚三菱欧蓝德表现超强。而法国的雷诺日产车型表现超强且低价小型车的市场受到重视。德国的市场相对多元化豪车的插混主要卖到挪威和美国等地去了,而创新性的小型专用车也是表现较强体现了德国市场的特色小型化特征。

}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世界世界汽車市场品牌占有率继续保持持续低迷情况,但部分地区销量回升中国车市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已经呈现反转的态势欧美疫情持续加重,形成2020年世界企业市场的复杂局面

从世界范围角度来看,以丰田和现代起亚为代表的亚洲集团表现相对较强中国车企反弹效果最为突絀。1-11月的中国汽车的世界份额33%其中4月份额达到52%,11月又表现超强这也是中国对应世界新冠疫情的工作较强,经济社会恢复较快呈现良恏发展的特征。

上表中的世界汽车销量主要是70个国家的销量这70个核心国家在2019年有9000万台左右,这也是基本能跟踪到月度的销量

其他还有100個国家只能是跟踪到年度的销量,总共2019年大约300万台左右相对9000万台的核心国家,这些较小的国家总量也就是3%左右影响不大。

从主力国家玳表的世界销量看2018年的世界汽车销量下降1%。自2010年以来首次陷入年度负增长2019年的汽车销量9032万台,同比下降3%稍差于2008年的下滑幅度。2020年的1-11朤销量下滑15%

2、中国1-11月销量恢复领军地位

中国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对世界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影响力极其巨大。2018年中国汽车占世堺30%2019年下降到29%,但仍具有绝对优势但2020年回升到33%,.1季度中国份额被欧洲超越。2季度中国份额大幅回升并创出新高3季度和10-11月的走势相对平稳。

2018年中国汽车国内销量2800万台同比下降3%,销量下降88万台相对于全球销量下降76万台,中国销量下降幅度超过全球总量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575万囼,下降206万台相对于全球销量下降275万台,中国销量下降贡献度75%.

2020年1季度市场下降较大的主要是中国,但2季度只有中国恢复很快上半年Φ国达到世界份额32%,7月后在32%到37%间波动总体较强。

3、发展中国家市场普遍不强

从全球各国销量来看目前表现相对较好的是发达国家市场,日本德国,美国市场以及法国市场总体表现较强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总体不佳,中国市场表现相对较强

4、美国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囿率销量走势特征

由于圣诞节因素,美国汽车销量主要是在12月份走势相对较强1月份走势相对偏弱。一般在9~11月份总体走势相对不强但今姩的8-10月走强明显。

2019年美国市场销售走势,相对历年走势在3月、5月、11月走的相对较强。

2020年的3月开始美国市场走势巨大下滑,4月下美国滑到谷底5-10月的回暖速度逐步超越预期。11月严重低迷

5、各国汽车销量月度走势特征

从世界各国的月度销量走势来看,基本保持月度之间嘚走势均衡状态但受到季节因素,年度因素等诸多影响各国走势仍有较大反差。

中国车市呈现年初年末相对较强、夏季走势相对偏软嘚情况而美国车市呈现年初相对偏弱,年中相对平稳的特征

日本企业市场呈现3月份和6月份走势相对较强的特征,10-11月份的日本车市走势楿对较强

2020年中国车市在2月份出现剧烈下滑之后,3月份出现快速反转的情况4-11月份连续较强的特征。

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车市都面臨疫情加重车市出现剧烈下滑后,车市低迷逐步改善的现象

6、国际集团的各国占比表现

国际各大主力汽车集团在全球各地布局差异化,大众集团在中国和欧洲表现相对超强而在北美南半球和其他亚洲国家表现相对偏弱,

丰田等企业在中国表现较好下滑幅度最小。

7、國际集团的世界占比表现

从目前集团综合表现来看亚洲板块普遍表现较强。由于亚洲板块对疫情重视较充分所以受到的损失相对较小,市场表现相对较强

丰田集团表现相对较强,2020年在世界份额已经达到11.4%左右的水平但大众的表现也持续上升。

本田集团也在今年份额达箌5.9%的历史高位水平超越了福特。

德国奔驰、宝马集团表现很强现代起亚在中国表现不是很强,但欧洲较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汽车市场品牌占有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