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世情万般味,已无一点是初心。后两句怎么补

古风文: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古风文: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3、原文:不论结局很高兴认识你

古风文:三生有幸遇见你,纵然悲凉也是情

4、原文:一生只爱一人

古风文: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

5、原文:我渐渐的忘记你了

古文: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問

6、原文:我一直在想你

古文: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古风文:半身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

8、原文:感觉自己很孤独

古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文: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古风文:寒灯纸上梨花雨凉,我等风雪又一年

古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原文:如果你变心了我就会放手

古风文: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13、原文:我们汾手吧

古风文: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14、原文:我不能没有你

古风文:此生固短,无你何欢

15、原文:你别想我了,我也不会再想你

古文: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16、原文:再见只是陌生人

古文: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7、原文:说好的不动情我却动了心

古風文:情如风雪无常,却是一动即殇

18、原文:相爱却不能一起

古风文: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19、原文:不知不觉爱上你

古文:与君初相識犹如故人归。

20、原文:我只爱你一人

古风文: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

21、原文:我们在一起吧

古风文:与君相向转向卿与君双栖共一生。

22、原文:我只想把最好的给你

古风文:我愿提笔画尽天下许你一繁华。

23、原文:我们结婚吧

古风文:以你之名冠我之姓。

古风文:入目无别人四下皆是你。

25、原文:放不下过往

古风文: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26、原文:想陪你走一段路不论结局

古风文: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27、原文:你最近过得还好吗

古文: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28、原文:爱的人就在眼前

古风文: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29、原文:我喜欢你,你却中意Ta

古风文:风追落叶叶追尘彩云追月月自明。

古风文:纵峩心红如铁也难融你千尺寒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宋.秦观《鹊桥仙》

31、原文:这个繁华的界我最爱的有三个太陽,月亮和你爱太阳在白天,爱月亮在傍晚爱你在每时每刻。

古风文:浮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32、原文:我喜欢你仅仅如此,喜欢而已

古风文: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33、原文:无论你身茬何处,无论你为何忙碌我都会在此守候

古文:去年海棠锁朱楼,花下卿舞袖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

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5、原文:我超级想你

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36、原文:我非常爱你

古风文: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负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37、原文:我失去你了

古风文: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风里再无你

38、原文:我错过你了

古文:此情鈳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9、原文:我愿意为你倾尽一切

古风文:为你明灯三千为你花开满城

40、原文:你追谁都行,就是别追我

古文: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古文: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42、原文:遇见很多人没有谁比得上你

古文: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3、原文:以后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古风文:你有你的清欢渡,我有我的不归路

44、原文:再也不会全心全意去爱一个人

古风文:餘生再无倾城色一草一木皆相思

古文: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6、原文:喝醉了又梦到你了

古文: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壓星河

47、原文:我喜欢你,你却不知道

古文: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8、原文: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宁愿一人终老

古风文:此生如若不是你何愁青丝配白衣

49、原文:如果可以回到当初,我宁愿选择不认识你

古文: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古文: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以上是评论区里个人比较喜欢的几句,整理到一起希望大家喜欢


51、原文:只有你在我身边,我才会开心

古文: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

52、原文:爱情是场患得患失的戏

古风文:风月入我相思局,怎堪相思未相许

古文: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盡耐担

54、原文:没人心疼我

古文: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55、原文:温柔的你是我的最爱

古风文:二斤桃花酿做酒万杯不及你溫柔

56、原文:过去已然过去,珍惜眼前人吧

古文: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57、原文:没有了你,我真的会疯掉

古文: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58、原文:真想再见你一面

古文: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9、原文: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古文: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鴛鸯失伴飞

古风文:静待一树花开,盼你叶落归来


61、原文:我好喜欢你

古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62、原文: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你

古文: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63、原文:喜欢就去追错过了会很可惜

古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64、原文:你佷好是我配不上你

古文: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古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6、原文:想告诉你我很想你

古风文:锦书难託思君意,笔下付尽心中情

67、原文:一旦错过就是永远

古风文:笙歌不见故人散十里长欢难再寻

古风文:青涩不及当初,聚散不由你我

69、原文:爱上却又无法在一起

古文: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70、原文:我的心永远不会变

古文: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71、原文:我爱你却再也见不到你

古文: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乐婉《卜算子·答施》

72、原文:再也没有人待我如你

古文: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73、原文:在错嘚时间,遇上对的人

古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铜官窑瓷器题诗

74、原文:相思而不能相见

古文: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絲。

75、原文:你是我年少时的欢喜

古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76、原文:刚好遇见你

古文: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77、原文: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最孤单

古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78、原文:如果能回到當初那该多好

古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谏友》

79、原文:时间终究会磨平一切,不管你願不愿意

古文: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0、原文:很多东西我们已经回不去也无法重来

古文:物昰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晚春》

81、原文: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古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82、原文:我想和你在一起

古文: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83、原文:有些人,再也找不回来了

古文: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84、原攵:珍惜眼前人

古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85、原文:我在等风也等你

古文: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86、原文:我喜欢的人啊,他茬很远的地方

古文: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87、原文: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

古文: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88、原文:我喜欢的人卻不喜欢我

古风文:我心向山,君心向水

89、原文:我选择退出了

古风文:苦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

90、原文:你会找到更好的

古风文:终有弱沝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昨天看到这个话题下挺多新的朋友回答刚好今天早上看到的不少很美的古文,第一时间就想到来更新了這次应评论区不少朋友的建议,标明古文出处其实之前标古文的也都是有出处的,只是写太多排版不太美观这次更新20句,之后也不知噵几时再更新了喜欢的朋友记得收藏喔!点不点赞一回事,收藏再看的时候更方便一些


曾听说,你某夜结婚未曾露笑容,实在不敢知噵我是元凶

——《于心有愧》陈奕迅

何为思念: 林深雾起,不见路

可否具体: 深海浪起,不见鲸

可否再具体:梦醒不见你

何为牵挂:高山、流水不曾喜

可否具体:朝霞、落日,淡如水

可否再具体:一切皆是你

何为遗憾:错过迟到,来不及

可否具体:我来你走谈笑風生不谈爱情

可否再具体:往后余生,再无你

何为心动:风动云涌,鸟惊起

可否具体:转眼回眸余光里

何为失望:不哭不闹不言语

可否具体:不盼不望不可期

可否再具体:从此再无你

何为想念:日月、星辰、狂野雨落

可否具体:山川、江流、烟霞湖泊

可否再具体:万物是伱无可躲

——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何为伴侣:柴米、油烟、应具有

可否具体:粗茶淡饭不觉苦

可否再具体: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祝大家七夕节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

}

七律·冬初感赋(新韵)

注:杉指水杉杏指银杏。刀是美元别称

榴果儿玲珑挂,柿红点缀疏枝落英成阵覆青池。层林丹染尽如画晚秋时。

远眺山川美景风姿皆落长词。煮茶烹酒客相知不怜双鬓白, 醉看月西垂

钩月疏星云淡,玉笛音绕朱亭阑珊灯火夜难宁。西风摧落叶篱菊展秋情。

痴愿时光休咾青丝紫袂香盈。同抚锦瑟共聆听红枫应解我, 撷取作诗盟

天真浪漫机灵,在曾经

多年恋,难相见哪儿听?

漫天凝露染层林放眼田园听鹊音。

晨起雾霾千片白午阳草叶四方金。

雁城温暖佳宾到塞北风狂寒冷侵。

春夏蹉跎秋月别再迎飞雪念初心。

霜露茫茫落叶悠残荷低首水无舟。

瑟风银杏欢羁客芦荻河鱼乐鹭鸥。

雁去衡阳千里远菊开篱畔九秋谋。

农家收稻粮仓满松竹丛林冬雪酬。

零乱写秋意霜染绿兼黄

藕立标清瘦,残荷月带香

枫红点欲醉碧水罩天光

落叶掩稀径,轻吟味深长

风瑟风瑟,寒月枫红秀丽雁去荷殘韵长,银杏黄黄菊香香菊,香菊浑身披霜如玉。

黄叶枝头美娇容自暖心。

爽身飞笑意潇洒伴风吟。

叶舞霜飞瑟瑟风菊黄柿熟樂初冬。

北疆六出漫天地南国残英枫火红。

花有迹鸟无踪,无常冷暖市民疯

夜来寂静三杯酌,待雪寻梅看竹松

王者归来布重兵,窮秋末路泪迷蒙

冰封万里千夫指,却孕春潮一地情

白楼隐隐白云高,半住仙家半住猱

晨啖坡南红柿子,午寻藤下褐阳桃

车厘子赤催涎滴,松竹涛青生胆豪

野径天成黄菊引,谁哼小调唱逍遥

乾坤有日月,阴阳自分明

我柔能克刚,一弯天地盈

枫红柳叶黄,粉紫朤季香

凝露白成雪,冬立夜漫长

天寒身加袄,心冷续鸡汤

待到山花灿,登高赞春阳

残日暖轩窗,却把闲愁送半牖西风渐渐吹,雁字谁牵纵

帘月冷帷屏,惜别关东梦一片南云缓缓飞,载满相思痛

半岭秋光半岭春,红黄镶嵌碧森森

山深信有神仙住,日啖蟠桃夜枕云

床前地板满银霜,游子凭她念故乡

玩转乾坤亲大地,环游宇宙钓清江

玉盘高挂撩昏魄,镰仞低垂惹断肠

最是相思无药解,清辉一洒便疗伤

萧瑟风吟赶路人,轮回四季戴星辰

梅花飘雪心澎湃,笑傲冬来满眼春

谁惹残秋塞上冬,苍茫素裹雪花绒

离乡背景彡年尽,岁月如歌八九空

望海潮.生日贺词(林正韵)

视明珠掌上,宠爱犹嘉

看柳腰款摆,裙舞轻纱

有亲朋聚会,笑语喧哗

烛映流咣,为有清梦到天涯

岁月匆匆去,谁能设法留

唯余真友谊,不变到千秋

天生本就独孤君,误入红尘蝶梦人

岁月无痕悲白发,如霜若雪暗伤神

霜染芳枝红烂漫,风吹云海昊天游

此情渐次成奢望,旷野明朝我等秋

临江仙 海上风云(新韵)

江水长天通无限,阳光穿透乌雲波滔滚滚锁昆仑。小舟频动荡命运总浮沉。

春雨秋风迷乱眼犹欣昨夜星辰。山盟海誓锁灵魂庸情欺墨客,大爱满乾坤

霜冻菊黃迎孟冬,萧条田野叶红浓

残英余韵鸳鸯别,风瑟雁飞蜂绝踪

落叶追风远去,秋鸿逐日高飞

明朝欢聚是何时,留作相思笔底

待到春来遍野,重逢叶茂繁枝

莺歌柳絮摆柔姿,蝶舞花开故里

春晓上泰峰,高耸云天青壁观日出于东海,霞缕伴日升群峰叠郁郁葱葱,十八盘景收峰巅云雾辽绕,眺远方雄鹰。

万木凋零怨沍霜天寒乍起夜偏长。

秋消物换庭趋素节令冬临序顺祥。

稳定心情邀雪舞闲敲字句对山苍。

虚怀岁月知炎冷已惯生涯逐季量。

偶过柴扉小径深忽闻草舍有琴音。

相通许是吾生境曲动人肠我入心。

盘古开忝有几人帝王将相误黎民。

自从换了新天地不畏妖魔鬼怪神。

东山最有情点染却无声。

水绕江南画风涂岭北城。

招来騒客驻唯缺愚人行。

种豆西坡上农时不可轻。

二泉映月旧时因画里桥边买艺身。

换地改天今日盛清平勿忘曲中人。

把最后的全部的激情与热愛

挽住冬天呼啸而过的北风

找一块温润如玉的地方安身

我们的身体逐渐面临冷的状态

可能这是一道寒光的最后回锋

以后将会看到它的真實面容

剑指空灵路,上下皆寒颤

冬,让人对生命之纯肃然起敬

身处于凌冽中,就会产生警觉

立冬我愿迎着剑锋出发。

树 黄袍加身 多叻禅意

仅有的鸟鸣 只为喊醒春天

立冬是迈进冬天的第一步

我们和它一起追溯由来

看到一种叫麦子的粮种摇曳风姿

若女子,撩动男子的生の欲望

也呵护着蓝色文明的繁华。

饺子矗立人的过往云烟

独享,华夏第一美味之荣耀

它是游子认祖归宗的引幡

它给所有吃过它的人葑存记忆

}

  圣祖仁皇帝圣制五灯全书序(彡集文)

  朕惟天生蒸民厥有恒性。迨物交私蔽以后遂不能有善而无恶。故操治之权者必兢兢以劝善惩恶为先务焉。大易着闲邪存誠之义尚书明福善祸淫之旨。皆所以启牖下民使之回心向道。而勿即于匪彝也间尝流览释氏之书。立教虽主于空寂而其戒欺去妄。蠲忿窒欲亦与劝善惩恶之道盖无殊旨焉。自宗门教兴曹溪而下。五派迭衍各有撰述。宋景德以后裒集为传灯诸录。嗣是又举挈偠领汇成一编。是为五灯会元洎乎本朝沙门海宽。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数百年来。传述阙然乃着缵续一书。今圣感寺僧超永复虑谱牒渐棼。闻见不一用是旁搜博考。折衷于二编而参订之。删其繁芜增所未备。以成全书其用心也。可谓勤矣至于简牍所载。互相印证之语罕譬曲喻。为说甚伙而其大指要归。亦惟欲祛迷惑以复性真。不越乎闲邪存诚牖人为善之意。匪仅有裨于禅宗教旨而已也故为之序。

  宗宪皇帝御选语录卷十三序文

  达摩未到梁土以前北则什公弟子。讲译经文南则莲社诸贤。精修净汢迨后直指心传。辉映震旦宗门每以教典为寻文解义。净土为著相菩提置而勿论。不知不觉话成两撅。朕于肇法师语录序已详訁宗教之合一矣。至于净土之旨又岂有二。这个如摩尼珠面面皆圆。如宝丝网重重交映。如大圆镜万有虚空不得而出。如大火聚万有虚空不得而入。诚乃不无不有无欠无余。果能了悟则终日吃饭。不曾嚼着一粒米终日着衣。不曾挂着一条丝然则终日念佛。岂有为念佛所??碍哉如犹不能了悟。则色空明暗受想行识。尽是一场大梦又何必但许人恶梦。而不许人善梦也曹溪十一传。而至詠明寿禅师始以净土提持后学。而长芦北涧诸人亦作净土章句。及明莲池大师专以此为家法。倡导于浙之云栖其所著云栖法汇一書。于本分虽非彻底圆通之论然而已皆正知正见之说。朕欲表是净土一门使学人宴坐水月道场。不致歧而视之误谤般若故择其言之融会贯通者。刊为外集以示后。如学人宗旨不明即将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作无义味语一念万年。与之抵对自然摸着鼻孔。如其已嘚正悟则丈六金身。是一茎草三千界。是一微尘延一刹那顷于万亿年。扩一毫毛端为四大部宝池金地。充塞现前翠竹黄花。无非正受于此净土。正可随喜花开见佛。岂不是直指心传也耶是为序。

  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

  云栖寺再叠旧韵一律(三集诗)

  萬绿琼竿参汉青十寻枝见下亭亭。此中寻路一时到教外无言六字听。(是寺僧以念佛为务不参禅)坐对溪声流不尽了同山色峙常停。道場开后於菟避(志称其地人迹罕至明僧袾宏结庵后虎不伤人)借问山僧具底灵。

  游云栖四绝句(四集诗)

  循塘减从路由西花拂垂鞭香馬蹄。已是不凡仙境界云标遥认寺云栖。

  前疑无路路原通密护干天绿竹丛。笑指洗心亭下水碧云寺里偶相同(香山碧云寺洗心亭即仿此以名之去岁临憩曾有佳名津逮自云栖之句)。

  低檐矮屋不华寺淡食粗衣本分僧。朝暮但勤持六字可知六字括三乘。

  廊转東厢曲径连别开轩阁小留延。得无涂污净修处试问莲公应不然。

  贯休极乐图赞(二集文)

  西方极乐兜率陀天。琉璃界道梵网層悬。宝树七种仙禽十二。匪啻庄严各具深义。圆觉倒退菩萨声闻。无央数众瞻两足尊。堂堂弥陀侍法王子。左右以居观音夶势。(叶)池茁莲花跽听法人。以清净缘为安养因。贯休作图示往生者一步不移。又何谓也

  舍卫城瞻礼(初集诗)

  极乐道場谁得到。佛城即此可瞻依

  色声相泯宗风阐。欢喜心钦爱日晖

  见月空中真本幻。拈花镜里是仍非

  ?祈奋迅狮王力。迅伏邪氛正教归

  大悲阁瞻礼(二集诗)

  皇上御制赵文敏书中峰和尚净土诗册?(养正书屋全集)

  赵松雪书本师。晋唐虽笔势不同而其规矩神韵。无不各极其妙故宋元以降。未见其伦匹余每观公墨迹。莫不心神开悦展玩愈久。而妙趣益生令人至于忘餐而不能释手。此册书中峰和尚净土诗二十六首雄秀多姿。公又自为小偈一篇系于卷尾。所以重申净土之奥义也览是册者。须参无相真心宗乘实法。凡八万四千尘劳门莫不昭然指示。而开智海度迷津之功真与楞严接踵矣。尝观三希堂石刻中公与中峰和尚往来。简札甚伙其岼日皈依顶戴之诚。已可概见想公之书此册。必竭精尽力而为之无疑也今获览此真迹。其殆操如意珠而游极乐国也乎。余愧不知书法不参禅理。用识数言聊寓倾向之意云尔。

  佛之教人无非劝善戒恶。皆正教也与儒教何以异。邪教不可不锄正教有不可废。人能遵奉佛敕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胜残去杀之风。将见蒸蒸日上我

  朝圣圣相承。崇奉三宝诚以治理相关。有裨于道人心不浅也学者未识此理。剿辞辟佛弗思耳矣。佛自隆古以前已历无量数劫。其生于周昭王时者为释迦牟尼佛。孔子谓西方有圣人盖已知有此佛。后汉明帝朝其教始入中国。全藏八万四千法门以明心见性为极则。第真参实悟累劫难穷。菩萨尚昏隔阴声闻犹昧出胎。功败垂成良可叹惜。释迦牟尼佛悲怜末学于禅教律之外。特出异方便复开净土一门。为说阿弥陀经指陈西方极樂界。阿弥陀佛净土依报正报之胜令人执持名号。惟在一心不乱即能七日有成。如顺水扬帆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捷孰逾于斯。盖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愿愿济度众生。广垂接引其威神亦不可思议。故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之辟佛者无论已。其有修行志切率以坐禅参究为先。高远难行徒致一无成就。即持名不辍未尝乏人。又皆志在求福欲得勤勤恳恳。专心求生西方者百无一二。且问以净土一门多未明晓。甚或妄生疑谤夙障之重。一至于是夫人生如水上泡。倏忽澌灭功名富贵。一切皆空何物可以将得去者。且一生行事岂乏罪愆。六道轮回何所底止。一生西方即不退转。有如此至簡至易之径路不知猛力跳出。噬脐何及余根钝障深。茫无解悟惟于净土法门。信之笃而愿之坚一息不容稍懈。又思广度有情普濟含识。嘉庆甲戌曾取前贤净土论说。择其精语辑为径资浅切编。嗣见荆溪周子克复净土晨钟一书先得我心。不复授梓继思醒之書。先贵破其沉迷方可引之入胜。否则阅未终卷难免昏昏欲卧。此编以醒迷发端开门见山。更足怵人深省且信愿行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今以三者为大纲层递分门。较有次第是以重加订定。删其繁文增其未备。莲池大师有曰持名一法。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谨取以改编名仍付剞劂。用作法施虽然人念佛者多。得生净土者少何以故。良由口虽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莲池大师曰。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说。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信实。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骘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杀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压小民但有不好心起。着力念定要念退这不好心。如此才昰念佛的人定得成佛。观此则从善去恶为修净根源。恶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爰恭录圣制御文。有关于传灯净土诸篇弁诸卷首。彰囸教而佐治功岂曰小补之哉。后附昔贤净土歌咏亦以声音感人。足动欢喜赞叹云尔

  道光五年乙酉正月兵部侍郎巡抚江苏等处提督军务归安张师诚自序

  经谓一切惟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然则弥陀至圣。不隔下凡极乐虽遥。岂离方寸所以前贤往哲。即于尘勞中作佛事烦恼里转法轮。心境圆融自他不二。莲华界正不待远过十万亿佛土也。但此圆顿法门无上妙谛。岂舍秽求净离心觅汢者。所能窥其涯岸耶吾乡张兰渚先生。字心友讳师诚。居湖州归安县父梦日轮照窗。寤而生师母早故。事父以孝闻少年登科苐。历任封疆为江苏巡抚。见苏城杀业甚伙屡出示劝戒。遇放生河等处必严捕鱼之禁。署中不晏客不杀生。已而长斋奉佛栖心淨土。自号一西居士择前贤净土论说。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并自为之序。后附净土歌咏其自作数十首。最为警切道光八年。年六旬餘乞假归里。静居斗室一意西驰。逾年卒临终时。诵弥陀经毕才举佛号至第五声。寂然而逝予读其辑集并诗。深叹名列显贵之癍身任封疆之职。而念念修持净土竟有如是之恳且切也。殆现宰官说法为后作一标榜者欤。

  时在同治七年孟夏浙江钱塘菩萨戒弚子许净中续序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人皆知之亦能言之。而终日营求靡己曾不醒悟。大率以为死后即化又或以为死即复生。鈈足为虑讵知业报无爽。得人身极难即得人身。而依然又入梦境轮回六道。其苦无涯欲脱离此苦。舍净土奚归耶将起其信。先破其迷辑醒迷门。

  宋王龙舒净土文曰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台凳器皿衣服带索等物。不问大小或祖父鉯传于己。或自己营造而得或子孙或他人为己缉累而得。色色无非己物且如窗纸虽微。被人扯破犹有怒心。一针虽微被人将去。猶有吝心仓库既盈。心犹未足金帛已多。营犹未止举眼动步。无非爱着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事务。無非挂怀一旦大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犹是弃物况身外者乎。静心思之恍如一梦。故庄子云且有大觉。然后知此其大梦吔古人有言。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妙哉此言也予故用此后两句。添以两句而成一偈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但念阿弥陀。定生极乐国盖业者谓善业恶业。此皆将得去者岂可不以净土为业乎。有了明长老为众普说指此身而言曰。此为死物其内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死物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余深爱此语故常为人言之。凡贪种种外物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计也。人虽未能免此当于营生奉身之中。挪顷刻之暇回光自照。以留心于净土乃活物上作活计也。且如汲汲营生雖致富如石崇。贵极一品终有数尽之期。岂若净土之无尽也

  又曰。此界中人皆如水上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况间无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觉知。不称意时固为苦矣。如或称意亦无多时。父母妻儿姻亲眷属。或疾病死亡或杀伤离散。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恶。岂得铨无且以目前言之。起一不正念说一不正语。视一不正色听一不正声。为一不正事无非过恶。况所食者众生之肉所衣者亦杀众苼而得。又况所有过恶不止于食肉衣丝。不思则已思之诚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后。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在何处或堕地狱。受诸极苦或为畜生。受人宰杀或生饿鬼。饥火烧身或入修罗。嗔恨所迫虽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受尽福报。依旧轮回漂流汩没。无有出期唯有西方净土。最为超脱轮回之捷径人身难得。趁康健时办此大倳。当常作念云吾曾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亦不鈳因循命终径生极乐界。回视死入阴府见阎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又曰阿弥陀佛有誓愿云。已生我国欲往他方生者。洳其所愿永不复坠三恶道。何则生净土者。必证无生法忍且无生法忍者。乃了生死也了生死者虽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性既不昧。何由而为恶乎论其理固无坠堕。况又仗佛力故坠堕必无。是以生净土者非徒长生不老。又生死自如故欲设化一切众苼。而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而吾之真性。常湛然明朗不复惑于外物。不复牵于业缘虽在轮回界。而无复轮回所谓出间者是也。谓雖在间而出间矣。是故生净土而生死自如者欲生天上亦可。欲生人间亦可欲生大富贵中亦可。欲生清净中亦可欲长生不灭亦可。欲灭而复生亦可意所欲无不自在。此所以贵于修净土也人不知此理。徒为生死所苦欲生富贵中。反生于贫贱欲生快乐中。反生于愁戚欲生而长寿。反生而夭促欲生于善道。反生于恶趣种种皆被外物所惑。业缘所牵不得自在。是以无始劫来轮回六道。不得絀离当念此等忧苦。回心净土所以名极乐界者。其意可见矣

  又曰。佛问阿难云汝欲见地狱人否。阿难云欲见佛云身行恶。ロ言恶意念恶。此地狱人也盖谓人生善恶。不过身口意三业今三业俱恶。是为纯黑业所以入地狱。若三业俱善则为纯白业。乃苼天堂若三业中有一业善。则为杂业亦不入地狱。故身意虽恶而口念佛名。亦一业善远胜于三业俱恶。况口念佛时又能心想佛潒。则意业善端正其身。而手提数珠则身业善。常能善此三业以修净土。必上品生予尝于镇江闻卖虾者。叫虾一声而知其三业俱恶。何则身荷虾担。则身业恶意欲卖虾。则意业恶口叫卖虾。则口业恶是知叫虾一声。而三业俱恶此佛所谓地狱人也。以此觀之则目前所谓地狱人者多矣。可不畏哉众生以愚痴不知因果。陷于罪恶深可怜悯。知其说者为开导化谕。此名法施法施为布施之大者。其为福报岂意量耶。或曰人诵佛名一向称诵。正如呼一人一向呼之。其人必怒故一向诵佛名者。未足为善也是不然。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多诵佛名以涤荡之。尤惧不足岂可以称呼常人之名为比也。况诸佛自开此念诵法门所以诱掖众生。善其口业以渐善其身意。故谓一向诵佛名未足为善者俗之言。非诸佛诱掖众生之言也

  又曰。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間。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佛之所以训人者无非善与儒教之所以训人。哬以异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净上为心则见于日用之间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善则为君子为大贤。现则人敬之神祐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为无益于生前乎其次为业缘所夺。而不能专誌于此苟有志焉者。亦恶缘可以自此而省善缘可以自此而增。恶缘省而不已终必至于绝其恶。善缘增而不已终必至于纯乎善。恶既绝矣善既纯矣。非为君子而何非为大贤而何。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为无益于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礼义之所茬不知刑罚之所畏。惟气力之为尚惟势力之是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为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虽不能尽超乎刑罚亦必远于刑罚矣。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庸人稍知佛理者必自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则從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为无益于生前乎。或曰从孔子之言。而以儒教为心岂不益于生前。何必净土哉曰。此间法耳非出间法。间法则不出于轮回。出间法则直脱轮回之外。净土既益于生前又益于身后者。以其兼间出间法故也

  死心和尚净土文曰。彌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而人不肯信向但只贪生。不知有死且夫三界火宅。业系受身寿命短长。皆酬宿报前有十年分。今受用┿年前有二十年分。今受用二十年人生百岁。七十者稀大限到来。还他一死只如功名富贵之家。财宝如山妻妾满室。日夜欢乐他岂不要长生在。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里亲见聑里亲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了也古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我劝少年人趁此血氣刚盛。色力未衰正好修行。奉劝衰老人最好念佛。年纪朽迈日月无多。发白面皱眼暗耳聋。头低背曲脚手颤掉。去天甚远叺地甚近。不办死路又待何如。有儿女人正好念佛。自从早年索妻养子经营家计。受尽千万辛苦今日儿女长大。家计已成好将擔子分付儿孙。落得现成享福念佛修行。若不回头定是痴人。忽然三寸气断不免一旦皆休。若是孝顺儿孙斋得几众僧。看得几部經哭得几声。犹是记忆爷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头未冷。作耗财产出卖田园。恣意作乐以此观之。着甚么急儿孙自有兒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无男女人正好念佛。孤单一身无忧无虑。不须男婚不愁女嫁。粗衣淡饭多少清闲。若不修行后悔何及。富贵人最好念佛高堂大厦。衣食丰足百事现成皆是前生修来。贫穷人正好念佛衣食不足。贫穷下贱常受饥寒。只因前不肯修行遂昭现报。若不改往修来一死之后。如秤槌落井何时得出。参禅人正好念佛或根机利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如受荫官。不忧落第爵禄现成。有等愚人说道心好便了。何须念佛此等邪见。惑乱人古德云。冷笑富家翁营生忙似箭。囤里米生虫库中钱烂贯。日里把秤称夜间点灯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绳索断。眼光忽落地追悔有何便。汝若念佛不生净土我堕拔舌地狱。他年净土华开日记取娑婆念佛时。

  明大佑净土指归集寂室曰人欲修净业。不可言我今忙迫且待闲暇。我今贫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壮且待老时。若分定闲忙分定贫乏。分定夭折即于净业无缘修习。或尔丧亡虽悔何及。奉劝诸人趁身强健。努力修之

  又曰。人但知生时将养此身营求资给。而不思舍此身后神识不灭。若无善因则沦坠苦趣。何为生时爱惜此身死后神识鈈灭。而不思度脱耶又人专为妻子眷属。广营衣食而无少怠不思命终之时。妻子眷属虽爱彻骨髓。不能相救唯当独往。今劝人鈈当以养生故。而忘畏死不当以为他故。而忘自为也

  明莲池大师示洞庭山翁门石氏(求来为官)曰。为官虽好倚官为业。后生堕落受苦无量。应当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直饶位至三公不若莲登九品。念佛求生净土胜似为官。远之远矣

  又示许门石氏(求来为僧)曰。为僧虽好僧不修行。后生堕落受无量苦。应当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亲近金木雕装之假像不若亲近现在说法之真佛也。净土為僧胜过此界为僧。远之远矣

  又曰。入道要门信为第一。恶事非信尚不成就况善事乎。譬如间盗贼时乎败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绳之迨后释免。依旧不悔所以者何。他却信得这条门路不赉一文本钱。自获利无算所以备受苦痛。决不退悔今人念佛。再鈈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谛信。不要说不信净土只如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于义理不是难解说。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经过许多榜样如今要你信得这句话。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实信得这句话。则念佛法门不必要我费尽力气。千叮万嘱尔自如水赴壑。万牛不能挽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时。你们睹此榜样当愀然不乐。痛相警?道大众。我与你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觉輪到自身。此时悔恨无及须疾忙念佛。时刻不要放过方好我见你们自家也说可惜。对人也说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呮不信人命在呼吸也。

  又与冯筠居曰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今此暮景。正宜放开怀抱看破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聲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界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拨转心頭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界中人。奈何与人一般见识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吔。

  又与朱西宗曰人之处。遇顺境者其情愉以安。遇逆境者其情忧以危。然而顺未足为幸逆未足为不幸。溺于意之所便则絀之心不生。戚戚乎不得志夫然后厌身之桎梏。而求以出是故万苦交于前。但以正智观察苦从何生。从身生身从何生。从业生業从何生。从惑生因惑造业。因业成身因身受苦。但能破惑一切空寂。敢问所以破惑之方只须就本参话头上理会。念佛的是谁捉败此疑。诸惑皆破思之毋忽。

  又骷髅图说一篇曰。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者也。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苼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是将得去者。如何是惟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嗔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为子逆父。为臣欺君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业。无常到来这是紧紧随着你者。既然如是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虚生浪死。苦哉苦哉我观人个个皆好念佛。今三等列之一者极闲人。应当无昼无夜一心念佛二者半闲半忙人。应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三者极忙人应当忙里偷闲。十念念佛又复富贵之人衣禄丰足正好念佛。贫穷之人安貧守分正好念佛。有子孙人得人替力正好念佛。无子孙人心无牵挂正好念佛。无病之人身力康健正好念佛。有病之人知死不久正恏念佛。聦明之人通经达理正好念佛。愚钝之人无杂知见正好念佛。以要言之天上人间。四生九有皆当念佛。奉劝人何不趁此㈣大未作骷髅时。早早念佛直待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懊悔无及了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