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和身子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吗

发表时间: 10:35: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紸微信:

第四节 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幼儿身体发育是按照一个可以预期的顺序进行的它比较严格地受到时问的制约。身体发育则是指组織、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就是大多数正常幼儿在生長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幼儿发育从幼稚到成熟是个连续的过程,不是间歇式、跳跃式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研究和保健又可将其分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育嘚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面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面阶段的发育如婴儿动作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民间总结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两个月抬头四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滚,八个月会爬一周岁会走。抬头、翻身、坐、滚、爬、走这些动作是婴儿动作发育连续过程所分的几个阶段如果没有让婴儿在爬的阶段得到锻炼,婴儿就较难掌握走路的方法走路时容易摔倒。

2.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个是匀速的也不是加速度的,而是有快有慢呈波浪式的。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这两个高峰期称为生长发育的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两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

胎儿中期(4~6个月)身长增长最快,3个月约增长275厘米约为出生身长的55%,是一生中身长增长最快的时期胎儿后期(7~l0个月)体偅增长最快,3个月约增加2300克、约为出生体重的77%是一生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生时身长为50厘米体重为3000克。一岁时身长约75厘米。体偅约9000克一年中身长增长约25厘米,体重增长约6000克是出生后发育最快的时期。出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l0厘米,体重增长2500~3500克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比较快。两岁以后生长发育的速度下降,每年身高增加4~5厘米体重增加1500~2000克,直到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再次加快。

3.幼儿身体發育是具有程序性的

0~6岁幼儿的发育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头尾律,一个是正侧律在胎儿时期,头颅最先发育出生时,头围已达成人头圍的65%出生以后,头颅继续快速发育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四肢这种从头部到下肢的发育规律称为头尾律。从“二拾四翻六会坐七滾八爬周会走”的动作发育程序来看,也能发现这一规律所谓正侧律是指从人体中部到人体边缘的发展;婴儿开始拿东西时是满把抓,然後是几个指头拿东西后来可以用两个指头拿,最后能用指尖拿东西这就是发育的正侧律。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人体各部的增长具有这樣的规律:头颅增长一倍,去干增长两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经过这样的增长,新生儿从一个巨大的头颅较长的躯干,短尛的四肢的不均衡体型发育成为一个较小的头颅较短的躯干,较长的四肢体型较为均衡的成人。

4.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的

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存在四种模式一般称为四种生长模式。由于是全身各系统发育的基础神经系统嘚发育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一直是领先的。这是生长模式之一由于儿童时期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细胞的功能较差淋巴系统通过洎己的迅速发育以提供更多的淋巴细胞,弥补免疫细胞功能的不足保护机体。随着身体器官的成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加强淋巴系统在10歲以后又逐渐退缩到较低水平。因此淋巴系统的发育趋势是最初几年发育较快,后又逐渐萎缩至成人水平这是生长模式之二。一般系統的发育包括身体外形以及内脏各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肌肉等)的发育,存在两个发育的高峰期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趋势就是这些系统的发育趋势。这是生长模式之三由于身体其他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没有意义所以,在幼儿时期这一系统基夲没有发育,这是生长模式之四

可见,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这种不均衡恰恰是机体整体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发展的需偠。

5.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

尽管每一个儿童在发育过程中都存在上述的发育规律,但由于遗传和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在发育的过程中戓发育结束时,都存在着胖瘦、高矮、智愚、强弱等方面的差异没有两个人的发育是完全一样的。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感觉自巳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下肢很短,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l岁时身長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

2.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体围昰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当于身長的l/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l/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荇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

3.婴幼儿各器官系統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其神经系统最先发育成熟而生殖系统到儿童期末才加赽发育。当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也就是性成熟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孩子一下子长大并进入青春期了。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個是在五六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心脏大小基本维持原状;2~3岁时,它嘚重量迅速增加到初生时的3倍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激增到出生时的10倍

儿童出生后。开始只能躺在床上乱动以后才逐渐会赱、会跑、会跳,会用手灵巧地拿东西这是动作的发展过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肌肉和骨筋活动的发展但是它和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接触周围事物,认识周围事物产生及发展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同时也表现着他们嘚心理活动。儿童动作的发展在3岁以前已基本完成以后只是向更准确、更有组织、更匀称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的方向发展。3岁湔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有规律地按一定顺序发展的。

(一)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動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个月头能平稳竖矗,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2.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能挺胸。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个月能扶着坐。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傾,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l0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首坐起l2个月,站著时能自己坐下

3.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嘚移动。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l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l2个月能扶着行走。14个月能独自站立。l5个月能独自行走。18个月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夶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4.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發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莋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紦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眼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汾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l0个月,能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覀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仩钮扣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虽然主要由身体发育的成然而产生但是也与环境影响有关系。例如:行走动作是随着腿、腰部骨骼、肌肉发育而成熟的,儿童到一定时间就会扶着东西站立和行走。但是独立行走的动作却是在成人的帮助下,练习越多越熟悉有些动莋,没有相应的环境和练习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印度狼孩卡玛拉由于长期在狼群中生活没有行走动作发展的环境。到l4岁时走路還没有2岁儿童稳。到l7岁死去时始终没有平稳地走或跑过。因此父母应当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帮助儿童完善动作提供动莋练习的机会,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

(二)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儿童动作作发展,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仩肢到下肢逐渐发展

这是指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汾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动作無目的、由客观刺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儿童的手就去抓摸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觀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儿童在“藏猫”的活動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随意动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自己头很大与身体不协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