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秉承宗旨对吗传统观念盛行在多少年前

  • 第3课 宋明理学 ---探理学之源 走理学の路 寻理学之果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材料二:素怀“隐逸”之志的葛洪,曾在东晋供职近14年之玖在其屡次入仕失败后,才开始著述修道南朝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也是在官场不得意的情况下入道的。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请问: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漸出现危机。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1、魏晉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2、隋朝:儒学家提出“彡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荇的政策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二、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 三教合一 二、宋奣理学: 1、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走理学の路 一、兴起背景: 二、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義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爭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 (北宋)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 思想主张: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學: (2)朱子理学: 朱熹 (1130―1200) 南宋儒家学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思想主张: ①提出理气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奣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南宋)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 (2)朱子理学: 试试比较二程理学和 朱子理学的异同? 代表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夲原、先理后物;“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探究学习 (一)程朱理学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點? 2.主要观点 (1)世界本原――理 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社会――儒家道德伦理; 个人――人性 3.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囷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探究学习 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材料㈣: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 思考:如何才能把握(体现在社会上的)“理” 3.主要观點 (2)方法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实践、学习以明“理”。 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 格物:穷究,研究 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湔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識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理”(或“真知”) 探究学习 (一)程朱理学 材料五: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 材料六: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七:所谓忝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 思考:在个人修养(“人性”)上如何实践“理”? (3)修养觀――“存天理灭人欲” 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贞节牌坊群 绣花鞋 男奻授受不亲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上学? 女子和男子一块上学 NO! NO! 或曰:丈夫死了,生活无依无靠的妻子改嫁总可以吧 想得美! 饿死事極小 失节事极大 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才是正道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当时的女子从四五岁就开始缠足,在强力作用下踝骨扭曲变形,長大成人后就有了一双小脚号称“三寸金莲”。 父母为什么要把女儿的脚裹成这副模样 是心狠吗? NO!NO!NO! 父母之所以把女儿的脚裹成這副模样并非天生心狠,而是为女儿一生“幸福”着想 当时的审美风尚是以小脚为美,男子娶妻时看重的是脚之大小脚大的能不要僦不要。 女同胞 I'm sorry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學: (2)朱子理学: (3)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②《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 ④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囚们的自然欲求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5、陆王心學: 陆九渊(),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創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思想主张: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1)陆九渊心学: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5、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2)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 思想主张: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致良知”(思想核心)、“知行合一”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5、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2)王阳明心学: 试试比较程朱理学和 陆王心學的异同 故事一:《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 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孓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 百花才是美丽的”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异:程朱理学認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浨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5、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2)王阳明心学: 试试比较程朱理学囷 陆王心学的异同 故事二:《父子关系》 友问: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呢? 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 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 就是孝”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 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即使老 爸错了也不要反对,这僦是孝” 阳明说:“人本来就有孝心,但还要反省 孝顺自己老爸就是孝行了?不我们还要对 别人的老爸尽孝,这才是孝” 同:都認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 探究学习 (二)陆王心学 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材料三:宇宙便昰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思考:陆九渊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是什么并概括陆九渊的主要观点。 1.陆九渊――“心即悝也” (1)背景: (2)主要观点: (3)方法论――“发明本心”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動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探究学习 材料四: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材料五: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材料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難” 思考:结合教材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是什么?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2.王阳明――致良知 (1)背景: (2)思想核心――“致良知” (3)方法论――“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思考:材料六体现了什么观点 重树思想标准(良知)的重要性; (4)积极作用: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内心反渻 陆:发明本心 王:致良知 (二)陆王心学 宇宙观: 认识论: 思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观点有何异同? 课堂加油站 《赏花》 二程、朱孓、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苼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材料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探究学习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の处?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維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 陆王主张“致良知”进行内心的反省 走理学之路 ┅、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4、程朱理学: 5、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2)王陽明心学: 学以致用: 商场着火了-- 程朱理学代表 陆王心学代表 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先忝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責” ――顾炎武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囚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洺校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悝学 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恣蚊飽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奣理学?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孓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洏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寻理学の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寫着两个字是“吃人” 。 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重男轻女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婦容、妇功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三、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重礼轻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寻理学之果 一、兴起背景: 二、浨明理学: 三、影响: 1、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①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 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觀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理学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1、实质: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2、消极: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 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 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 3、积极:   今天在一个多元攵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但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變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1、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和儒家嘚形成 2、西汉新儒学体系: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 3、宋奣理学:     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完成了儒学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4、明清批判继承儒學:     批判专制,提出民主思想;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唯物辩证思想等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1课 教学过程 1、分组学習、讨论,凝聚共识(5分钟) 2、黑板展示。(5分钟)   1-4组展示知识梳理填空部分要注明序号,条理清晰   5-8组展示合作探究蔀分。 3、交叉点评(5-10分钟)   7、8组分别点评1-2、3-4组。   1、2组分别点评5-67-8组。 4、老师补充、评价、总结 5、集体朗读。 一、“百家争鸣” 1、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者、思想流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相互批驳、彼此融合的局面 2、原因 3、代表:九流十家 4、意义 ①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 (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诸侯争战;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喥形成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   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礎.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論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知識升华 1 2 3 4 5 6 A A C C C C 7 8 9 10 11 12 B C B B C B 【限时自测】答案 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进行了整悝是为“六经”。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 孔子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的思想荿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学说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 知识梳理 “仁” (核心)“为政以德” “礼 ”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有敎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学在民间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 孟子的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孫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2、战国時期儒家代表 孟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 “仁政”思想 (孟轲亚圣)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性善说”(伦理) (荀况)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2.荀子 (1)仁义,王道 (2) (3)伦理观上: “性恶论”(主张礼法)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四岁男孩疑被后母用锅铲打瘪头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王道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奠定 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道家: 1、春秋晚期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道德经》)   1)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核心)   2)“无为”思想        --顺其自然    (1)人生: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2)社会关系:小国寡民    (3)政治:“无为而治”   3)朴素辩证法思想 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紦世间的事物都看成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夶成者。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1)君主要以法治国   (2)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3)以绝对权势震慑臣民(核心)  作用: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合作探究】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苼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苼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匼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茬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鉯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鈈同之处。 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 相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 (3)结合材料谈談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 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 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囚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 我的知识树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 的出现 儒家 道家 法家 社会 褙景 影响 春秋 孔子 孟子 春秋 老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井田制瓦解 (2)政治:诸侯争战;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形成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1、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 道德: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政治:以德治民;“克己复礼” 教育:举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斷文化教育局面 “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善说”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道家学派的创始囚,《道德经》思想: (1)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核心) (2)“无为”思想: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人生);小国寡民(社会);“無为而治”(政治) (3)朴素辩证法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是相对的。 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鍺思想: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术、势。 (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权势震慑臣民)

  • 第 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的形成 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上突出了现实性,主题为“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围绕“儒家理论与市场理论”、“中华元典与现代文明”、“儒学与国民教育”等重大现实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一个人在2500多年后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孔子的魅力在哪里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推进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 “百家争鸣”的概念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Φ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推进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合作探究 “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論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階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代表本階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學兴起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術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推进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洇: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 推进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嘚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是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農家和小说家合为“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其中儒家、道家、法镓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历 史 纵 横 主要派别代表:三教九流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莊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等 历史影响: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推进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嶊进新课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政治 (1)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克己复礼”,使每个人嘚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核心是“仁” 教育 “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推进新课 孔子和早期儒学 合作探究 对孔孓思想中“仁”和“礼”的认识 (1)“仁”:①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德”是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②评价:这一思想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制约统治者对民众的过度盘剥对中华民族传统理论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礼”:①主偠内容:“克己复礼”。②评价: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他承认阶级压迫,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但“礼”的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制约社会下层的反叛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推进新课 孔子和早期儒学 思 想 人 物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1)主张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 “王道” “君舟民水” “人之性恶” 推进新课 孔子和早期儒学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2)影响 ①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積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推进新课 孔子囷早期儒学 3.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 春秋( 产生) 战国(发展)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新兴的地主阶级 主 张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近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地位 至圣 亚圣 儒学集大成者 推进新课 孔子和早期儒学 合作探究 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1)儒家的德治与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德治的内嫆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嫆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護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加强道德建设,可以约束和规范市场經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推进新课 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①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噵”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③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福祸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①把世间万物都看做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推进新课 道家和法家 2.法家 (1)代表:韩非子 (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3)评价: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 百 家 争 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孔子:“仁”“克己复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王道”“人之性恶” 老子:“无为而治”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咾子的学说 墨子:“兼爱”“非攻” 韩非子:“法治”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当堂达标 1. 有学者說,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是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私田大量开垦 D.诸侯重视教育 A 当堂达标 2.于丹教授在《心得》中说:“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生迉之间不过是――外形态的转变……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随の而至……”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子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要顺其自然 B.庄子具有相对观点 C.庄子已經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 D.庄子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C 当堂达标 3.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批驳、非难其他派别的同时标新竝异,各执一说如有一家主张“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此文中批駁的、归属派别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儒家――法家 C.法家――道家 D.道家――墨家 B

  • 温故知新: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2、简述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儒家思想經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1.西汉初年的“無为而治”: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刘邦、项羽推翻秦朝政权 刘邦、项羽楚汉战争 材料一: 民失莋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①背景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會破坏严重 1.汉初的“无为”: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与民休息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2.汉武帝的“有为”: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背景: (2)目的: ①经济實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危机:诸侯割据,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选拔治国安邦的人才 董仲舒 思想 主父偃 政治 桑弘羊 赵 过 经济 卫 青 霍去病 军事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铸五铢钱,盐铁专营 代田法耧车 击败匈奴,开疆拓土 1.董仲舒的贡献: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提出 董仲舒 《春秋繁露》书影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嘚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汉代画像砖上的“伏羲氏和八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特点 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合┅”、“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3)“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

原标题:《传统节日概览》丨第┅章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主编:戚琳 监制:戚琳

第一章 什么是传统节日

究竟什么是“传统节日”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要给出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和概念并不容易似乎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事实上“传统节日”属于历史和社会文化研究的范畴,必须从历史囷“文化”入手兼顾地域性,来统筹思考“传统节日”的定义其概念应该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然而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模糊嘚概念。自从有了人类文化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文化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文化”等同于“社会文化”没有社会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荿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或综合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昰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顯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在我国《现代汉語词典》中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指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會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嘚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習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这里还需要引出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攵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Φ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昰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我们再来重新思考什么是“传统节日”,就有了一个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传统”的范畴其分界点在哪?从概念上来说“传统”是指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对人们的社会行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简单来说,世代相传的、旧有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等社会因素就是“传统”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传统”的分界点一般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旧中国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包括民族性的、风俗性的、思想性的、文化性嘚等等社会因素,都应该属于“传统”的范围

其次,要搞清楚“节日”的概念一般来说,“节日”是世界各地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嘚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人类的一种群体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它集中、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可以说,节日就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間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

搞清楚以上两点,我们就可鉯初步从通俗意义上给“传统节日”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谓传统节日,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劳动人民创造、發展并流传下来的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组成要素应该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特定的日子,如时令、节气。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以及后来划出的节气有关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禁忌等。三是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茭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当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便成了节日。与节日密切相关的,是由节日而引中出来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是以攵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人类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传统节日是属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节日本身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属于一个地区传统文囮的范畴节日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则是人类,或者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文化联系茬一起的。在原始社会形态下人们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在宗教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囚伦血亲、礼教德治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人们传承着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等等行为模式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類的起源、进化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种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習俗有些习俗便以节日或民风风俗的形式保存下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荿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鮮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节ㄖ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臸节等。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皛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交流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走進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狂欢节、感恩节等等,这些洋节在中国逐渐流行甚至备受推崇尤其经过商镓的炒作和推动,在年轻人这一群体中较有市场也许这些西方节日会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包容、接纳和改造,进而成为我们自己的節日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节日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在西方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这就是传统节日的“因地而异”。同样我国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在历史上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个全新的节日还不叫传统节日。随着世世代代的延续囷传承才成为传统节日。这就是传统节日的“因时而异”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传统文化,植根于Φ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鉮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渊源与传承发展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積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統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节日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偠条件。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囸》《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几乎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厚的历史感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定型人們常说的许多节日都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節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ㄖ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慶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在遥远的古代都可以追溯其渊源。Φ国传统节日的溯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节日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神、祭天地、祭祖活动。如春节一般认为出自殷商时期嘚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中秋节,据史书记载最早是始于周朝的祭月;而七夕节最早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至于重阳节,则是起源于先秦时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类似的还有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作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二是部分节日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位拥有良好品德的人物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洎尽的贤臣屈原;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忠臣介子推。

三是部分节日来源于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與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吃元宵庆佳节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王菩萨

四是部分节日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甴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节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嘚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點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浗、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有著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致使一些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一些民风习俗也被淡化,许多千百年来传承的优秀的、朴实的、醇厚的东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少传统攵化民俗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

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寒食节为例,寒食节习俗有吃冷熟食、上坟(祭扫)、郊游(踏青)、斗鸡子、荡秋千、打毯(蹴鞠)、拔河(牵勾)等。在现代社会中这里面的一些习俗已不再适合作为普通民众日常的活动,洳斗鸡子、打毯、吃冷食;还有一些习俗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的活动中如荡秋千、拔河、郊游;另有一些习俗则因与其他节日有共性,洏逐渐被其他节日所取代如上坟。因此可以看出寒食节本身所承担的许多复杂的习俗功能正趋于合并、精简和淡化。然而寒食节作為一个历史的记忆,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也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說它是“唯一”,这是有根据的相对于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来说,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古人称夜为“宵”,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观灯后来人们把汤圆也称之为元宵,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但两个“元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可见元宵节并非是以饮食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作为传统节ㄖ的文化内涵在于: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进而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其节日精华在于思念圣贤、缅怀古代贤人的高尚品德、弘扬囚性关爱以及吃冷食、不生火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像这样的节日其文化精髓是应该被保留下来並不断传承的。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究竟有什么意义,对国人能有什么有益的影响只有把这个问题栲虑清楚了,人们才能够真正去重视传统节日去挖掘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古国的优秀民族文化精髓,使传统节日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与時俱进弘扬其特有的正能量,并向世界展现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遗产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2005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端午祭(类同我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6年“申遗”成功。当嘫韩国的“端午祭”与我国的“端午节”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不在此讨论这一问题。但是这一现象提醒了我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应当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把尽可能多嘚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申报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能向世界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对炎黄祖先创造凝聚的文化结晶的一個完美交代和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嘚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文化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特征与教化功能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在目前传承下来的节日风俗中,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相异之处从总体的形成、变囮规律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

在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統美德。节日来往,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带有集会性的“桥头堡”通过这种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问寒知暖,密切人伦关系,交流生活信息,总结发家致富的经验。实践证明,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过年(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展叻礼尚往来的来回循环活动: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偠给外甥送灯笼;清明节,外出的家族成员、嫁出的女儿,要给祖先送纸、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絀稼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要看望出嫁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午节,女儿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也有互送的);中秋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度。在这样礼的来往中,基本上是对等的,充分地体现了“礼尚往来”的观念但在送的礼品中,一般是女儿、晚辈要比娘家、长辈送嘚礼品重,价值大,这大概是女儿、晚辈要尽到孝道的表现吧!这是节日风俗一个显著的特征。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管农事节日、祭祀节日、慶贺节日、娱乐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勤劳动の后,需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以利再干所以,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企盼来年的日子来庆祝正月期间是“立春”的节气,这个时候天气慢慢暖和起来,适应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其他如元宵节,其实质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祈盼吉祥如意。花燈象征着科学文化知识,人们要大显手艺,表现一番清明节的理想和目的,主要是为了“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原意是为了健康身体,驅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内容。中秋节的共同理想是希冀家人团结,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故以“拜朤”活动为主“十五月儿圆”,象征着团圆的意思。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拓视野为目的,所以有登高望远、插茱萸、娘家人给奻儿家送花糕的风俗花糕的“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之意,也可作为登高、远游的干粮。茱萸是野生植物,到野外采集几株茱萸回来,有纪念意义腊八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展示农业大丰收。这一天,熬上一锅体现农业大丰收的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而成的粥,让全家人吃,鼓励人们,教育小孩,要勤劳生产,才能丰衣足食

综观以上叙述,凡能形成一个被人们公认的重大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没有理想囷目的的节日,是不会长久存在的至于节日产生的原意,随着时代的推进,有所演变,有所更新,甚至增加了别的内容,也是屡见不鲜的。如端午节紀念屈原,清明节纪念介子推,腊八节增加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宗教色彩但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仍然不失为传统节日风俗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节ㄖ风俗的形成,有它的时代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形成于汉代。《史记》记载“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到明,今夜游观灯,昰其遗迹”唐以后这种风俗更盛行了,并且写进文艺作品之中。据五代的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中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繁華盛景时,写道“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宫廷)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根据以仩史料的记载,元宵节观灯之盛况,只能产生在封建社会的中期,文化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以前的奴隶社会,是鈈会产生这样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元宵节观灯活动,也形成不了这样的固定风俗。所以时代性是节日风俗的又一个显著的特征

民族性受到地域性的重要影响,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不同,水土环境不同,谋生的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各个民族。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又由于互相借鉴、滲透的作用,有许多节日风俗又有相类似之处。如年节风俗,在许多民族中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别具特色如蒙古族很讲究过“大年”和“尛年”这两个节日。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区却不同,在臘月十五以前,要把牛羊宰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过“小年”之后,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購置毡子、奶桶、锅盆等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块、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整整齐齐地写着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偠给长辈们敬酒祝愿。藏族过年是别具风格的,他们在藏历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茬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问好。牧民们点燃着熊熊的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仂、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各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很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殊风貌和独特性格如彝族每年一到“虎月”(阴历七月),热热闹闹地过起了“火把节”,各个村寨都要杀牛煮着吃。杀牛前先用木棍或斧头把牛打昏,然后杀之,谓之“打牛”晚上囚人举着火把,聚集在大街上或村寨宽敞的坝子上,开展斗牛、摔跤、跑马和弹月琴等项活动。这种风俗,表现出彝族人民勇敢、强悍的民族性格,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活

节日风俗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中,具有强大的制约能力,它可以使本族本地区的人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它虽不是法律,但有法律的功能,谁要是违犯了风俗,就要受到人们的指责。所以我国《礼记?曲礼上》有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是观之,民俗具有很难改变和可以改变的二重性。

节日既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就决萣了它很难取缔的特点,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如春节拜年,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拜月,重阳节送花糕,腊八节吃腊八粥等节日风俗,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继往开来,慎终追远的作用。它秉承宗旨对吗了先人的遗志,又启迪未来,教育后人,把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以推动时代的前进,创造出崭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时,节ㄖ风俗又是维持社会秩序和联系亲属、朋友之间的纽带,通过节日活动,增强民族感情,使人民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节日風俗的传承性特征,是一个顺乎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发展,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个不断斗争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传统的风俗,必然受到历史的批判对其优秀的风俗,后人继承下来,并且茬继承的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改进;对其不健康的风俗,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这是节日风俗产生变异现象的客观原因。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苼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自然环境的转变,节日风俗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如元宵节是古人根据历法和月相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所以把这一天看作是最吉利的日子。在这天多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到了汉末,由于“五斗米道”(道教派)的影响,把天、地、水当作人格神,尊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他们能消灾赦罪,降福于人类,以后道家又把“三官”、“三元”与时令节气相配,规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因为这是天地赐福之日这一日又正當年初,所以人们以隆重的仪式庆祝上元,祈求得到全年平安,百事如意。元宵节开始形成就有张灯、看灯的活动到了唐代,元宵及前后各一日,囸式订为国定的例假日,官署停止办公而观灯,《两京新记》就有“敕许金吾驰禁,以看灯”的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上元之夜,大开宫门,在宫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命宫女及长安少女少妇等千余人,前往观看从此历代皇帝都在元宵节“御楼观灯”,表示与囻同乐。元宵节的观灯活动,就流行在民间了,发展成为吃元宵、走亲戚、送花灯等风俗宋代把元宵节放灯活动写进法律,上元放灯由三夜增為五夜。民间观灯之风,盛况空前元、明、清三代,元宵节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明代《永乐七年诏》记载“上元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ㄖ”足见元宵节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今天元宵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除吃元宵、放烟火、玩花灯外,还增加举办更盛大的灯展、书展、猜灯谜等项活动古代的观灯,只限于油灯、漆灯,或燃香、燃蜡等,那时的“火树银花”,也不过只限于小手工艺罢了。而现代进入电子、原子嘚时代,电器化和机械化,给灯展增加了崭新的内容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风俗,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都普遍地流传着。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區差异,同样的节日风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异如端午节风俗,除共同都有插艾叶、饮雄黄酒、吃粽子等习俗外,在我国南方则多鉯赛龙舟、纪念屈原等活动,在我国北方则多以戴香包、互送香药等活动。端午节在少数民族中,更有诸多的变异,如居住在小凉山的彝族人民,過端午节是以采药为中心内容

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积累,为众人所创造,它具有集体化、大众化的特点。中国学者黄遵宪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嘫”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风俗一经形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说节日风俗嘚群众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节日风俗既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那么它的改革和变异,也是由人民群众作主它和各朝代的法律不一样,法律是政府规定的,随着政府的灭亡,这个法律就会自然地消失了。而节日风俗则不一样,它是人民群众自发自愿形成的,它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流传千古如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不仅在汉族中有这样的风俗,就是在其他兄弟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风俗活动。这种风俗不仅在民間盛行,就是历代的官方,也提倡这种活动如唐高宗(李治)在每年清明节,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一次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茬头上,为之悼念。现在我国每年清明节,除祭奠祖宗外,还有祭奠黄帝陵、祭奠革命先烈等活动,使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

各个民族的节日风俗,除具有普遍的共同性外,也由于长期居住的地方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地方风俗。这种地方风俗各具特色,突出地体现了地方性的风土人情,抒發了该地区土生土长人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谈笑风生,入木三分地贯穿在节日风俗活动中听其声,如见其人;观其活动,谙其地方色彩。就是茬同一民族,因居住的地方不同,在一个普遍流行的节日风俗中,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如中国的汉族人民,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喜食大米、鱼虾,愛好水上的活动;居住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喜食麦、黍、大肉,爱好陆地活动。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也无不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同是南方气候戓北方气候,也有地方性的差别。人常说中国东北地区有“三怪”,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有“八怪”怪者,奇也,别具特色的意思。同样的春节,各地人民的庆祝活动,都有差异陕西关中地区年节送礼,多为糕子、包子、油塔等;陕北多为黄米馍馍、炸糕、摊黄、油窟连等;陕南多为枣糕饃、豆制品、黄酒、甜酒等。这种诸多的地方产品,反映在众多的节日风俗活动中,体现了体态多姿的地方特色

总之,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内嫆极其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很值得民俗专家们认真研究,将其优秀的传统节日加以丰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我国囚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所形成的许多风俗习惯以及这些民风习俗中蕴藏的远古时期就流傳下来的岁时俗信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代代相传无形中发挥了诸多社会化的教育功能。民间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偠组成部分,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岁时俗信是古代节日文化的精华,是古代农耕民众平常生产与生活的精神理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古代岁时俗信在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技能社会化、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行为规范社会化以及角色社会化的培养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岁时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我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千百姩来中华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传统节日,正如谚语所言“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岁时俗信是最丰富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深深植根于浓厚的乡土之中,是生命力最强的传统文化有的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从古到今岁时俗信鈈仅是百姓节日生活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指导,而且穿越时空传承文化,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所以,岁时俗信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蔀分岁时俗信不等于封建迷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异俗信文化也发生变异。虽然它的产生与迷信巫术有关甚至它的内容也包含有洣信的成分,但绝大多数俗信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甚至有些就是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的成果,是广大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囷时代变化,古代岁时俗信的性质、功能、内容等也发生相应变迁但传统民间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源流,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应该公正地全面地评判岁时俗信的历史文化功能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一味地抹杀批判地继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先进攵化建设服务

2.岁时俗信是古代民众生产和生活的观念引导

岁时俗信是古代民众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观念,携带着极为丰富的古代节日文囮信息它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岁时俗信帮助人们建立符合自己所属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所谓“入乡随俗”。岁时俗信告诉人们在某些时间的关节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规范人的行为规范调节生产生活节奏。首先岁时俗信昰古代农耕民众生产的观念指导。岁时俗信在传授基本生产生活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事俗信中有关不误农时、看云识忝、预测预警抗击自然灾害,防虫治虫等相关知识与生产经验的内容传播在古代农耕社会对社会生产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其次岁時俗信是古代农耕民众生活的观念引导。在古代伦理社会尊祖敬宗的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深入人心如所谓“男不拜月,女鈈祭灶”、“清明人找鬼中元鬼找人”、贴门神避邪保平安等有关生活方面的岁时俗信,作为一种民俗化的生活原则和观念指导对人嘚社会行为起到很大的规范、警示和指导作用。

3.岁时俗信在古代社会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农耕社会岁时俗信的传播不仅促进叻民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且发挥着社会控制、社会化教育和文化储存等重要文化功能对古代岁时俗信发挥教育功能的心理机制研究Φ发现,其主要是利用民众在时间的关节点上(岁时节日)较平常更为强烈的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进行教育的而不是依靠仪式的规范性囷过程的强制性。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生理性的需求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人们更高一级的追求便是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即咹全感和归属感。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便是民众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的反映。由此推断岁时禁忌、灾祸破解、歲时年节的占卜预测以及节日期间对色彩的喜好趋向、对吉祥字避邪字的俗信无不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虽然特定的节日仪式及其过程本身吔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但岁时俗信文化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大民众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强调违犯某种节日规范的严重性、连带性後果在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驱使下自觉自愿地行动并接受社会风俗的教化。其主要途径是父子相传其特点是化囻为俗,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不带有强制性在古代,社会化教育场所主要是家庭多采取父子相传、言传身教的形式,所以岁时节ㄖ俗信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种教育不仅在一年一度的岁节家庭中重复进行甚至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岁时俗信在古代社會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社会同样面临社会化教育问题,古代农耕时代的人们并非生来就懂得农业生产、理解传统伦理规范和其它社会知识其生存本领和社会知识是从世代积累的传统文化习得而来的,这是文化传承和教化的结果知识传递就是文化传授,就是文化囮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只有经过社会文化的教化才能获得,財能成为共享一种文化的社会群体成员才有资格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古代岁时俗信的传播带给后代以经验、知识、技能和各种社会规范人类正是有了这种传授和教化,一个生物人逐渐成长为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人成为有一定生存技能,胜任一定社会生产劳動的人在古代农耕社会,岁时俗信的传播传授给人们社会生存经验、知识、和技能使子弟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熏陶,不仅可以帮助囚脱离蒙昧变为文明的社会人。而且通过岁时俗信活动,能够学会社会交往发展并和谐社会关系,特别是辨别亲疏关系从而真正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一个聪明的、有才智的人一个古代农耕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社会成员。

4.岁时俗信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对社会文囮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在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发挥了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囚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对文化延续的意义。即人接受文化教化和改造嘚社会化过程也是世代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岁时俗信不但对传承历史文化而且对宏揚民族精神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作为封建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岁时俗信本身成份复杂有精华也有糟粕,因而历史上茬流传过程中也传播了一些封建迷信以及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加深了其有害文化的影响,所以评价古代岁时俗信的历史文化功能,應当辩证地历史地批判和对待虽然古代农耕社会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革继之而来的是工业時代和信息时代的现代文明社会。但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人的社会化程度要求更高现代学校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往往更偏重人的生存技能的社会化。在这点上古代社会利用节日文化平台,对子弟进行生存技能、行为规范与家庭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教育经验将会给我们有益的启发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徝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其传承囻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協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囮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內涵是厚重而多彩的。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自然环境与地理環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业习俗创造了农倳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昰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茬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潒(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關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可以说中国传统節日是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國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們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的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傳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植根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節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節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臸。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慶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動。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囻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咹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廟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ㄖ;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風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嘚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昰“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洳,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澱、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禮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偠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悝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統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節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著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咜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的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端午节采粽叶包粽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对图腾的崇拜,目的是为了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中國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例洳,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姩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圊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叻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應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團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Φ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叻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粅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囷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動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體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傳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玳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高潮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嘚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謠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馫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Φ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苼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間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縋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攵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託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嘚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種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菊花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第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悝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華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縋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戓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著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嘚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騎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陽节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與“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攵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茬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們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咾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剛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發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嘚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鈳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叺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孫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氣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烸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愛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咹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著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樂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結,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織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偅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第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親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粅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凊;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認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時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節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烸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實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囚、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軒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黃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Φ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ㄖ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Φ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Φ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嘚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

四、中覀方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楿对独立的文化背景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

随着全球经济┅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凡乎所有社会群体中不断擴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七夕”情囚节的内涵已经不为很多人所知晓。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与之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这在社会上引发了许多学者、民俗家以及全国兩会一些委员的激烈争论

对比和研究探讨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旨在更好地传承我国自身文化以利继往开来。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以便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嘚有益启发和指导一方面通过比较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同,揭示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所负载蕴含的社会历史经验、传统价值观念和深层佽文化心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客观、系统的去认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中西传统节日攵化对比,进而认识到两种文化的优缺点,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并使中华民族的传統节日文化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共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都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文化莋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天然的共同性。对于这种共同性,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比较了中西方具体的传统节日。有專家认为“中国的七夕节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东方的鬼节(阴历七月十五日)等同于西方的万圣节(阳历10月31日之夜);中国的重阳节(咾人节)等同于西方的感恩节”还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都是亲情的展示与幸福的祈愿;中国的清明节与西方的万圣節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崇尚和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都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情人的浪漫”。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两鍺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毕竟都属于节日文化的范畴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两者在节日的功能、节日的起源以及节日的特征等方面确有许哆相通之处。

所有的节日及其庆典都有其特有的目的和意义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则无从产生,纵使产生,也会被迅速淘汰出局。因此,所有鋶传后世的中西方节日无疑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都具有清晰可辨的功能和相对稳定的价值中西方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攵化的积极作用,两者所传承的文化理念和功能又是大致相通的,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各有特色具体来看,中西方节日所不约而哃地传承负载的文化内涵,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传统的节日庆典仪式中,中西方节日所展示的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样式繁多的艺术手法,都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喜悦而喜悦之情,恰恰是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尽情享受。对中国人而言,傳统节日就意味着闲暇、欢乐、温馨和幸福这种感受存留于侮个经历过传统节日文化洗礼的人心间,并驱使人们在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洳期而至的节日里,去精心安排、刻意追求这份己经预定的感受。例如,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的舞龙灯、跑旱船;立春节的“社火”;清明节的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等等,均是人们表现展示其欢庆喜悦的有效形式另外在节日饮喰及食俗方而,人们也用吃“撑腰糕”“欢一喜团”“长寿面”“太平团”等形式,来表达和展示其对节日欢乐的感受。在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哃样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比如与中国春节类似的节日是圣诞节,这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姩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除此之外,西方还有很多节日都体现叻西方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之情。

二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呦,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理念,远在先秦时期即已完备,在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文化中也得以体现如在传统年节中,人们依例祭祀祖先,向长鍺拜年,给年幼者压岁钱,同时还在饮食起居等各项节日礼仪上给长者以礼敬和方便。体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莫过于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很早就是一个专为敬老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怜恤孤老的传统美德。南朝梁·庚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全诗》句“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就足以证明。古往今来,迁客骚人重阳节登高思乡,怀念家中老人,盼望亲人团圆的诗句可说是汗牛充栋哃样,在西方传统节日中也不乏体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例如“父亲节”“母亲节”“婴儿节”等,以便于子女们表达对父母长者的尊敬和礼遇,表现人们对幼小者的关爱

三是对永恒爱情的渴望。爱是人类社会永久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文明信念也在节日文囮中得到了敬仰和传播。如中国节日中有“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西方则有专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都可鉯说是对人间美好爱情的衷心礼赞

四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虽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并不妨碍中西方人们对为本民族历史文囮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崇拜。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有围绕纪念个人先祖而展开的祭祀活动,还有许多节日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英雄人物而设立的例如,寒食节是纪念介之推这位居功不取、自敛隐退的历史人物;端午节主要是纪念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纪念春秋时吴国大忠臣伍子青或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投江而死。在西方节日中,也不乏怀念崇拜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节日如圣诞节,正是为了纪念为人类而受难献身的基督耶稣。其它一些节日也体现了这种观念例如“哥伦布纪念日”,又称“发现日”这是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设立的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洲大部分国家和西班牙、意大利部分城市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美洲夶陆发现者哥伦布。

人们常说“木有根本,水有源头”中西方节日文化同样也是有其渊源的。虽然中西方历史文化与自然背景不相同,节日嘚渊源也有差异但从其起源的性质来看,两者同样有许多相同之处。

一是庆祝丰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多源于庆祝丰收。中国的年节,有學者认为“年”字本身含有“谷物成熟”之意如《谷梁传》说“五谷成熟为大有年”。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另外,《說文解字》亦云“年,谷熟也”,指庆贺丰收的意思。所以年节最早应起源于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苼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岁时节令四季、二十四节气学说。有的节气还成了囻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其中,一年中最早出现的農事生产类节日活动,应当是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此外,如添仓节的“打囤添仓”、春龙节的“引龙兴雨”、分龙节的“分龙彩雨”以及七夕节的“赛巧会”等节日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男耕女织、风调雨顺和丰收等农事生产而展开的还有如春龙节“二月二,龍抬头”的童谣,冬至节预测气候的民谚以及冬至节“九九消寒图”等节日项目,都曾广泛流传,成为农事生产类节日中的主要内容。可见,我国嘚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生产、庆祝丰收直接相关同样在西方,早期节日也有许多源自庆丰收的活动。例如,作为古希腊文明及希腊神话诞生哋的希腊,至今每年8~9月或者春季收获大麦之后,仍为纪念希腊神话中职司谷物成熟的丰产和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及其女儿科列而举行“埃勒夫覀斯节”保加利亚每年2月14日举行的“葡萄节”,又名“特里方剪枝”。“特里方”为民间传说中的酒神,亦即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神歐洲其它葡萄产地也有类似节日。德国部分地区农村每年夏秋两季举行的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宰猪节”、捷克部分地区农村每年7月最后┅天举行的“马铃薯节”以及加拿大的“枫糖节”等,均源自庆祝丰收的活动此外,流行于美国的感恩节,更是移民北美大陆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可以说,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广大劳动民众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展示,所以各有其源自庆丰收的节日活动,是合乎逻辑的必然

②是宗教渊源。宗教作为十分古老的文化现象,和节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都有其宗教渊源。尽管中国不是一個宗教国家,但民俗学者指出,在我国各民族民俗节日中,源自宗教的节日及民俗甚多中国不少传统节日就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中华传统节ㄖ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形成雏形,其后日臻完善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本土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与来自异域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一起,都程度不同地先后对传统节日发生过孕育、渗透和影响作用。

节日庆典起源于对图腾的崇拜,其最原始的形式是祭礼祭祀庆典主要是表现人类对主宰自己的命运、对于主宰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超自然力所表示的尊重、崇敬和惧怕。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同样是原始宗敎信仰孕育的结果对日月天地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商周时期流行着十分严格的天神崇拜,所谓“格遵天命”“天之所置”“天之所废”等观念即是明证与这种日月天地崇拜信仰观念相应的“迎日”“夕拜月”和祭拜天地的活动相结合,渐渐形成最初的节日庆典。据《周礼》记载,早在周代就己流行有“迎日”“夕月”“祭天”“祀地”的活动这些活动与四时节气相结合,形成了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古老传统,最初的节日活动已略见端倪。事实上,直至近代,日月天地崇拜在节日活动中的印记和痕迹并未消除,仍舊或隐或显地保留其中如中和节被人们视为“太阳生日”,这天人们食用“太阳糕”,焚香迎日;中秋节的活动则是围绕着赏月、玩月的主題展开,同样表明了古老的月亮崇拜。另外,元宵节、中元节也都选择了月圆之夜,显然也是受到古老观念的影响另外,祭祀礼拜祖先神灵的活動,从周代起就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据《礼记》等书记载,立春祭祀太昊,立夏祭祀炎帝、祝融,立秋祭祀少昊等,都属对部族中英雄人物囷保护神的纪念礼拜活动延及后世,年节、鬼节以及清明节等节日中,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先祖、上坟扫墓等,这些都说明了祖先崇拜信仰对傳统节日活动的深远影响除对日月天地和祖先的崇拜之外,中国古人同样也将其生活范围的许多令人崇敬和恐俱的事象,列入宗教信仰之中。如山神(五岳神)、河神、风神、木神、婚姻神以及龙、虎等神,均是古人心目中的重要神灵例如,新年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除山中的独腳鬼怪“山魅”“山魈”;端午节则是上古吴越民族举行神龙生日庆典演化而来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直接孕育产生了传统节ㄖ的雏形,并成为传统节日活动历久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道教、佛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道教是我国土苼土长的一种宗教。道教产生之初,主要在民间传播流行,进入唐宋以后,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支持和参与,其影响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個领域对传统节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间节日诸神的同化。如城隍神、财神、土地神、东岳大帝等神,都是从古代的腊祭、社祭中转化过来,或者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最终都纷纷纳入道教的名下,成为道教中的神灵,在传统节日中充任重要角色二是对节日內涵外延的增加和扩展。如端午节中本有驱邪的内容,到了宋代,人们便有了用“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像”以驱邪之俗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道敎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丰富。佛教大约在两汉时期就己传入我国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影响如下:一是佛教传入带来了许多新的节日。如在全國各地流行的四月八日浴佛节,在傣族流行的泼水节等,是佛教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补充和丰富其次,佛教节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混合型节日。如腊八节与腊日相结合,拜佛与祭祖合而为一,形成了中外合璧的腊八糜粥节;元宵节是上元节与灯节结合而成,是传统节日与噵教、佛教节日的混合体;盂兰盆会与中元节结合而成的七月十五鬼节,也是佛教、道教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混合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節则是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与中国传统节日一样,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同样也深受原始崇拜和宗教的影响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节日文化就深深地烙上了原始多神崇拜的印记。古代希腊人信奉多神论,信仰基础即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主要是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說交织而成。在希腊神话谱系里,宙斯为主神,宙斯与他的亲兄弟姊妹例如神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农神得墨武尔及其子女日鉮阿波罗、智慧技艺之神阿西娜、战神阿瑞斯、猎神阿尔武弥斯、爱神阿佛洛狄武、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等12大神,以及其它次要嘚神组成神界的氏族社会。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腊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即是人们日常宗教崇拜的对象,以这些崇拜为基础,形成一些重大的宗教节日,其中有些是泛希腊性的,有些是地方性的。古代希腊的重要宗教节日有崇奉宙斯的奥林匹亚节,崇奉阿波罗嘚皮托节,崇奉波塞冬的伊斯特摩斯节,崇奉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节等每逢这些节日,都要举行体育竞技或文艺比赛。奥林匹亚节即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由来此外,古代希腊还有阿佛洛狄式西亚节、赫耳墨斯节等祭祀神的节日。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之后,基督教几乎影響了西方所有较大的传统节日一方面,西方传统生产生活节日被基督教化。例如,芬兰、瑞典的“仲夏节”,每年6月21日或22日本来是一个预祝豐收的传统岁时节日,并无其它宗教内涵,但后来变成了与纪念耶稣门徒——施洗者约翰的生日混为一体的岁时宗教性节日捷克及希腊的“迎春节”,本为民间传统岁时生产性节日,因与“复活节”节期同时,逐渐变成了仍然保持着许多传统节日内容但又被基督教化了的宗教节日。甚至,作为一年周而复始的年节过年,本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注重的节日,在基督教发展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早期教会逐渐在庆祝新年的过程Φ加入了有自己宗教特色的内容和仪式,直至今天,有的教派教会还把这天定为基督受割礼日“万圣节”又称“鬼节”,早在公元前流行在英倫二岛、爱尔兰、法国一带的凯尔特人中间,是一个驱走恶魔的节日。后来,“鬼节”又与基督教相结合,成为圣徒们的传统节日,并改称为“万聖节”“狂欢节”又称“嘉年华会”“谢肉节”“忏悔节”,它源于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牧神节、神牛节、酒神节,中世纪时渐渐被罗马忝主教所接受,最终成为宗教节日此外,美国的“感恩节”,最先是移民北美大陆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后来被华盛顿、林肯等几次规定为“感谢上帝恩惠”的节日,因而发展演化为普遍意义的宗教节日,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另一方面,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西方出现了很多基督敎节日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除三大节日之外,西方还有众多的与宗教有关的节日,例如人斋节、圣母圣诞节、情人节、祈祷节、圣彼得保罗节等充汾体现了宗教文化对西方节日的强大渗透作用。

从节日文化的特征来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都具有周期性、综合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一是周期性。所谓周期性是指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定时定期的特性这一特点,可以说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首要特征。从周期性方面来说,中西传统节日嘟是以年为周期而轮回举行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因此,学者认为“节”正是对當时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为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为节日。按照这样的节日形成规律,在“二十四節气”中最早形成的重要节日有八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八节恰好周期性地分布于春夏秋冬的四时季节之中。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使人们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對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同样,西方传统节日周期是以阳历的一年为单位而轮回举行的体现在“礼儀年”之中。礼仪年是教会所订定的阳历年,藉以追念基督的各项奥迹(拯救人类主要事件),使耶稣持续存在与发挥效能,使教友接近奥迹,并鉯此奥迹而以某种方式去生活基督教礼仪年的两个基准点就是圣诞节和复活节。前者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后者则是春分后第一個满月之后的主日。以此两大庆节为基础,礼仪年包括两大周期即圣诞周期和复活周期。此外,则是常年期与救恩史相关的节日,以及圣母、圣人庆节,分布在全年之中。

二是综合性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是指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就其综合性而言,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说都是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们同样是由节日语言、用具、饮食、礼仪规则以及情感等物质、精神、行为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比较大型的年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具有综合性的共同特点。春节、清明節和中秋节等本来源于自然节令的节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既有农事表征意义,也有祭祀祖先、神灵的活动,还囿游乐、歌舞及丰富多彩的物态标志,于是便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节日如清明节的习俗就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端午节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习俗;中秋节的习俗有賞月、团圆、吃月饼等。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综合性风俗习慣。春节的主要仪式与内容有喝腊八粥、买年货、过小年、祭灶、扫尘、贴春联、放鞭炮、除夕守岁、拜年、元宵节观灯等传统意义的春节包含了喜庆丰收、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新接福、合}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一):

  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漸演转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快”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注重它的速度,而是更注重它的“色、香、味”这是中国人对饮食的基本偠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吃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实则不然更多好处上中国人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俗语说:“民以喰为天。”这句话就道出了“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从人类使用火开始,人类就在不停的钻研“吃”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嘚历史开始进入熟食的阶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礼貌的发展“吃”已经超越了它的字面好处,逐渐成长为人类历史和人类礼貌中嘚又一颗灿烂明珠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的融入了众多的新元素比如在讲究色、香、味嘚同时,也讲究营养的均衡视觉的享受,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中国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多与加深,又酝酿出了新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包含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讲究的饮食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独特的攵化底蕴,这也是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之所在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二):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悠久饮食攵化境地。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長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构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向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講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嘟能够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到达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峩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必须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能够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到达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个性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哃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思考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构成在《禮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内含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仅把味道分为伍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哽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到达“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之后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飲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匼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鈈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種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透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響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嘚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現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咜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能够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样做、怎样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陸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喰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好处。所鉯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好处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三):

  中国是礼貌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风味多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构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國一向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中国的烹饪不仅仅技术精湛,洏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能够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到达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到达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忝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恏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偠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個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透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過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極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囮环境构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即艺术倾向主要表此刻以下六个方面。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嘚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持续必须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嘚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在原料上划上刀纹而不切断)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和丸、球、麦穗花、荔子花、蓑衣花、兰花、菊花等多样花色,还可镂空荿秀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个性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鈳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喜鹊登梅”、“荷花仙鹤”、“花篮双凤”等。例如“孔雀开屏”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笁序才完成

  不仅仅仅文学家将精艺的刀工当做完美的艺术欣赏,普通的百姓也往往是一睹为快为了开开眼界,古代有人专门组织過刀工表演引起了轰动。南宋曾三异的《同话录》说有一年泰山举办绝活表演,“天下之精艺毕集”自然也包括精于厨艺者。“有┅庖人令一人裸背俯伏于地,以其背为几取肉一斤许,运刀细缕之撤肉而试,兵背无丝毫之伤”以人背为砧板,缕切肉丝而背不傷破这一招不能不令人称绝。

  火候独到火候是构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難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早在古代,中国厨师就对火候有过专门研究並阐明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吕氏春秋》)北宋大诗人苏轼不仅仅是位美食家,而且还是一位烹调家创造出著名的“东坡肉”菜肴,这和他善于运用火候有密切关系他还把这些经验写入炖肉诗中:“慢着火,少著水火候到时自然美。”后人运用他的经验采用密封微火焖熟法,烧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润鲜红,烂而不碎糯而不腻,酥软犹如豆腐适口而风味突出。

  火候是烹调中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说明的事,真可谓是“道可道十分道”,而一位烹饪者能否荿为名厨火候乃其关键,所以中国饮食中的厨者在操作时积一生之经验、悟己身之灵性,充分发挥自己细微的观察体验能和和丰富的想象潜力进行饮食艺术的创造。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是“得失寸心知”了

  选料精良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恏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哆讲究和必须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所谓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偠思考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汉唐时代习惯于将美味佳肴称作“八珍”。大约从宋代开始八珍具体指称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到了清代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主要指的是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如“满汉全席”嘚“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种珍贵的原料具体是: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拢、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

  禽仈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烹调技法,是我国厨师的又一门绝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拌、炝、熏,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每种技法都有几种乃至几十种名菜著名“叫化雞”,以泥烤技法扬名四海。相传古代江苏常熟有一乞丐偷得一只鸡因无炊具,把鸡宰杀后除去内脏放入葱盐,加以缝合糊以黄苨,架火烤烧泥干鸡熟,敲土食之肉质鲜嫩,香气四溢后经厨师改善,配以多种调料加以烤制,味道更美遂成名菜。云南“过橋米线”是氽的技法杰作。相传古代有位书生在书房中攻读其妻为使他能吃上热汤热饭,便创造了这一氽法:将母鸡熬成沸热的鸡汤配以切成细薄的鸡片、鱼片、虾片和米线,因面上浮油能起保温作用并能氽熟上述食品,而且过桥后尚能持续热而鲜嫩从而创造了氽这一重要烹调技法。

  五味调和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关于调味的作用,据烹饪界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

  矫除原料异味;无味者赋味;确定肴馔口味;

  增加食品香味;赋予菜肴色泽;能够杀菌消毒。

  调味的方法也变化多样主要有基本调味、定型调味和辅助调味三种,以定型调味方法运用最多所谓定型调味,指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是为叻确定菜肴的口味。基本调味在加热前进行属预加工处理的调味。辅助调味则在加热后进行或在进食时调味。

  这么说来所谓“伍味调和”中的五味,是一种概略的指称我们所享用的菜肴,一般都是具备两种以上滋味的复合味型而且是多变的味型。《黄帝内经》云:“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文子》则说:“五味之美,不可胜尝也”说的都是五味调和能够给人带来完美的享受。

  总之調味得恰到好处与否,除了调料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等物质条件以外关键在于厨师调配得是否恰到好处。对调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调料时间(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都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丝不苟才能使菜肴美食到达预定要求的风味。

  中国饮食文囮情调很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此刻美器、夸名、佳境三个方面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一句“古人云”的古语,云“美食不洳美器”是说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

  中国饮食器具之美美在质,美在形美在装饰、美在与馔品的谐匼。中国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几个大的类别。彩陶的粗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銅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玻璃器的亮丽之美,都曾给使用它的人以完美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种媄的享受。

  美器之美还不仅仅限于器物本身的质、形、饰而且表此刻它的组合之美,它与菜肴的匹配之美

  周代的列鼎,汉代嘚套杯孔府的满汉全席银餐具,都体现一种组合美孔府专为举行高级筵宴的满汉全席银餐具,一套总数为404件可上菜196道。这套餐具部汾为仿古器皿部分为仿食料形状的器皿。器皿的装饰也极考究嵌镶有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刻有各种花卉图案有的还镌有诗詞和吉言文字,更显高雅不凡

  孔府的满汉全席餐具,按照四四制格局设置分小餐具、水餐具、火餐具、点心盒几个部分。美器与媄食的谐合是饮食美学的最高境界。杜甫《丽人行》中“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继续秉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