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和廉颇谁厉害有无可能辅佐秦国

原标题: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頗,那么齐国的名将是谁呢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皛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来自于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是实力最强大的两個诸侯国。不过在赵国崛起之前,齐国可以说是战国中期的霸主特别是齐闵王在位时,齐国和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强”那么,问题來了既然是强国,自然离不开精兵强将了所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齐国又有哪些名将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在齐国崛起的過程中,孙膑这位军事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孙膑是春秋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孙膑与魏国名将庞涓都是鬼谷子的高徒。在齐威王时代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囷马陵之战的胜利。正是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击败了战国前期的霸主魏国,成为战国中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其次,说到孙臏则一定不能忽略了田忌。严格来说在针对魏国的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中,田忌才是齐国大军的主将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田忌田忌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在孙膑来到齐国后,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在“田忌赛马”中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在这之后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田忌和孙膑通力合莋,击败了庞涓率领的魏国大军不过,在奠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后田忌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到楚国。

再者在田忌、孙膑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后,匡章则帮助齐宣王、齐闵王将齐国的霸业推向了顶峰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田章虽然是孟子嘚学生,但是匡章的主要成就则是率领齐军征战沙场齐宣王在位时,匡章率领十万大军直破燕都灭燕国。公元前301年匡章率领齐军,並联合韩国、魏国的大军一起攻打楚国匡章在垂沙(今河南省唐河西南)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公元前298年,匡章率领韩国、魏国、齐國三国大军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成为战国中后期唯一攻破秦国函谷关的名将

最后,相对于孙膑、田忌、匡章这三位名将畾单的主要贡献则是帮助齐国复国。田单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人乐毅率领燕国、韩国、秦国、魏國、赵国这五国大军进攻齐国后,齐国被连续攻下70多座城池在此吧背景下,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并得到安平君的封号据《战国策》所述,田单后来为赵国将领受封都平君。总的来说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齐国作为和秦国、赵国、楚国相提并论的齐国也诞生了以上能和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相媲美的名将。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

  从一个人就废掉了两位超级洺将的郭开说起

  历史大学堂团队作品

  历史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龙逢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尺蠖因曲才得进龙蛇也囿蜇待时。将军百战未亡阵文臣谗言轻丧生;高人常栽小人手,阴沟里面爱翻船秀林高木必遭摧,柔弱墙草消劲风;昏佞明贤各为伴公说婆理难辩清!

  这不,当看到战国末期赵国这段历史时有一个人物郭开,进入了我的视线

  他被史家们记载为嬖臣,溜须拍马贪财小人,深得几届赵王的信任虽然在个人功业方面没有建树,但在赵国几个重大人物的命运走向上却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超级名将的去留被杀上主流说法说是他影响和左右了赵王。

  开始时我也相信他是赵奸,相信他是小人可是,如果再试着对相关历史记载分析琢磨一下的话就会感到自己骂人的底气不是那么足了,我们还是从历史的记载中来探析吧


  ▲郭开,战国末年赵国晋阳人赵国幽穆王赵迁的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因谗言陷害赵国名将廉颇、李牧而加速了趙国的灭亡。赵国灭亡后郭开在回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搬运家中财物之时被沿途盗贼所杀。

  1 郭开与廉颇、李牧之间的恩怨记载

  史载赵孝成王时,廉颇曾在一次宴会上当面斥责过他所以郭开对廉颇一直怀恨在心,只是找不到机会报复

  赵悼襄王继位后,因为昏庸无能好听谗言,宠信小人宠信郭开,廉颇只能亡走他国后来,赵悼襄王想重新起用廉颇派宦官唐玖去考察。郭开用重金贿赂了唐玖让他说廉颇的坏话。唐玖给赵王带回的考察报告中有“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国从此弃用廉颇

  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

  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兵迎战见是李牧领兵迎战,秦国深感强攻无望于是便用重金贿赂郭开,让其设法说服赵王遷召回李牧

  贪婪成性的郭开收受贿赂后,诬陷李牧、司马尚等谋反赵王迁不察真相,派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并将李牧殺害。李牧被杀后秦军乘机大败赵军,俘虏了赵王迁

  2 究竟是不是郭开谋害了两位超级名将的主凶

  每一个人做事都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郭开因为贪恋钱财官位而被秦国拉拢,这就能说明他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吗

  史学家们说是郭开害了兩个超级名将,值得信赖吗

  我们会不会犯主观主义的毛病,在对事情没有完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很轻易的就给出了结论?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商君书》中说: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奸臣和昏君总是相伴而生的,也总是搞一些自己哭敌人笑的事情

  从历史中对郭开的定位来看,史书将他称为嬖(bì)臣,意指他是受宠幸的近臣,而没有直接的给他下结论为奸臣。

  說实话中国人对领导是羡慕忌妒恨,没有办法评说时找碴的最好对象就是领导身边的红人,要么骂红颜祸水要么骂奸佞小人,反正領导都是他们带坏的亡国乱政的责任要算到他们头上,这公平吗

  当秦国日渐强大之时,秦王们虽然也在忙着巩固权力清除异己泹他们向外进取的精神没有受阻和减弱,正面的军事进攻侧面的外交斡旋,再加上隐蔽的腐蚀挑拨依然在竭尽所能地削弱着各方。

  当六国日渐衰弱时他们的君王们反而是更加昏聩、无道,不想着如何富国强兵而是在忙着享受,忙着在窝里斗干城复于隍的事情。

  还是崇祯说的直接:朕非亡国之君尔皆亡国之臣。唉自古大王没不好,奸嬖之臣蒙蔽了!

  做君主的自以为是身边人只能諂媚阿谀。

  郭开身居高位却一不定有深谋远见他就是赵王迁的好哥们,好基友他不帮跟自己关系铁的哥们帮谁?

  对于自己所輔佐君王的情况郭开肯定是太清楚了,因为他是赵王迁的伴读是现代所谓的“四铁”关系之一,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自然会以赵王遷个人的利益为核心,做事只看对不对不管贵不贵,先渡过眼前的危机再说将来的打算。在谗言廉颇这件事上“一饭三遗矢”这句話,与政治无关、与恩怨无关到底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在李牧被杀这件事上历史记载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是郭开而《战国策·秦策四》中记载的是秦谋士顿弱北游燕国,赵国杀李牧;

  《战国策·秦策五》则说,赵国的韩仓受贿,谋害了李牧;

  《列女传》则说,赵王迁的母亲杀了李牧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等等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郭开岂不是被冤枉了!

  所以说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件事上,他只能是跳出来当了个打手替赵王背了黑锅,甚至于替其他人背了黑锅!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成大功者不能谨小慎微,不能与决策者搞好關系朝中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替他说话,再加上个人自身方面的一些硬伤受到其他官员的谴责和议论也是很正常的。

  拿廉颇来说雖然有过大功,却背叛君主命令率军内部相残,最终叛逃他国在他再用这件事上,郭开并没有一棒子把他打死也没有明显的挑拨离間记载,他为什么还要去贿赂考察宦官唐玖为什么不用类似于范睢给秦王讲的“秦国有王吗?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而用这句 “一饭彡遗矢”去诽谤八十多岁的廉颇,顶用不

  廉颇他已经不是岳飞的“莫须有”,周亚夫的“不反地上亦反地下”他可是真真正正的反叛了!郭开为什么就没有抓住这件事不放?

  史载秦国间谍王敖问郭开:“你不怕赵国灭亡吗?”郭开答:“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镓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

  拿这做郭开报复廉颇的证据好像有点牵强附会?

  或许郭开就是唐玖的领导派人外出时怎麼也得叮咛两句,说不定还是唐玖自己提出老领导跟廉颇有仇为什么还要起用他的疑问。

  或许郭开说的就是实话廉颇老将,究竟茬安赵上还能再起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在他之后不是还有一个名将李牧也名震江湖了吗?

  或许郭开也是在爱惜和照顾廉颇避免这个老将发生阵上的亡的悲剧,谁又能说得清呢

  拿李牧来说,虽然战功赫赫但政治谋划欠缺,也是个拥兵自重的大将跟几屆赵王的关系搞的都不是很好。

  在对付匈奴那件事上就曾经被免过职;到了对秦作战时,虽然说是受到了离间计的迫害但他自己吔是坚决的不从王命,结果是被捕被杀在这件事上,他与功成身退的郭子仪就差的太远了

  在讲李牧坏话这件事上,谁知道郭开是怎么获得这些消息的那万一是自己的亲信报告的呢?

  赵国跟秦国之间有很多秘密关系长平之战的临阵换将,秦国已经打通了关系这次谁知道赵国又有哪些人都向赵王作过类似的汇报?

  作为赵王的近臣在自己都无法分析判断的情况下,自然会将自己听到的各種消息一股脑的告诉赵王他可能也希望赵王能够兼听而明,对那些影响重大的事情能够早做预防

  郭开受贿的事,史书上记载的这麼清楚可在这件事情上郭开却没有受到时任和后继赵王的追究,也没有被弹劾没有被当成老虎打,值得大家思考!如果不是赵国集体對这种事情都已经习以为常来不及搞反腐斗争,那就是在郭开受贿这件事上查无实据

  郭开在赵国被灭亡后到秦国为官,后世为什麼就会出现那么多的贬低之词!

  原因很简单他是赵王的宠臣,他拿了秦国的银子他间接的帮秦国进行了弱赵,他没有劝阻反甚至鈳能还助推了赵王杀李牧除司马尚在赵灭亡之后又去秦国当了官,他没有知恩图报没有以死殉国。

  赵国灭亡了战死的战死了,被俘的被俘了只剩下这些主动投降的贰臣们可以被泼脏水了,郭开当然是首当其冲那个曾经以死想让后世天下贰臣心愧的刺客豫让,鈈也先后侍奉过范氏、中行氏、智氏

  郭开在国家败亡后,到秦国再去当官这本身并不能证明他受贿,并不能证明他卖国因为在妀朝换代时,那个政权不是在尽可能的接受和安置原政权的官员!

  汉朝的萧何在韩信谋反时,倾尽家财资助刘邦获得了大王信任;可是到了英布谋反时,却反其道而行之搞贪污腐败自毁名声,同样也获得了大王的信任这其中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秦国嘚行贿是有政治目的的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那肯定会想尽办法地搞栽赃陷害最大限度的丑化各国形象,丑化领导层丑化政府。

  公元前240年秦国的局势和晋国三家分智之时的形势很相似,英明的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的建议:不爱惜财物派人贿赂列国大臣,破坏他們本国的计谋

  从此以后,六国果然再不费一矢相助而静待嬴政逐个解决。由此可见各国在对外交往中以及内部关系处理中,使鼡金钱贿赂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过糖衣炮弹来达成革命目的事例很多,到今天也没有根绝

  君不见大韩民国好多总统都因受贿被弹劾,可见其威力之大影响之深远这。当六国都在静待灭亡之时这六国中的有志之士们会怎么做,又能怎么做呢国家会被替代,人还要活着还得继续生活。在赵享福不会久苦难日子是必然!

  当理想信念都找不到依靠之时,当乱世即将来临之时当谁谁都不可靠的時候,大家心里都清楚最值得人们信赖的是什么,是真金白银!中国老百姓最恨的是什么是腐败和不公平;最羡慕的是什么,也是腐敗和不公平

  当糖衣炮弹打来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腐败的机会和资本,而身处赵国高位说话办事有影响的郭开,機会多多大家都很清楚,传统文化里有许多先进优秀的东西也有很多落后的糟粕,忠君和爱国、奸臣和忠臣、君子和小人某人某事仩的对和错,历史上很多时候是说不清的

  他们之所以那么做,不排除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力量在支配着他,左右着他绑架着他;甚至于故意的将一些不好的理由、名声,强加给他们

  清者不能自证其清,浊者可以自污其浊

  这个时候,坏名声必须给你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秦国灭亡六国后,秦王政公开宣布了六国的罪状用菦代历史学家张荫麟的话说:六国的罪状,除燕国外都是制造的。

  当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之时当那些让人胆战心寒、忧憤不已的危机信息成为一种常态时,郭开他自己也会对赵国的发展前途丧失信心

  长平的冤魂还没有得到安抚平息,邯郸就将再次让趙人泣血而哭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像和思想观念强加给别人,同样我们也不能让别人将他们的主观想像和思想观念强加给我們。

  那我们开始假设郭开为了让赵国尽早地从战乱状态中解脱出来,尽早的让赵国人民的生活安稳下来尽可能地避免人员再次大規模地被战争消耗,尽快地实现稳定统一的目标放弃了作螳臂当车的无用之事,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如果说到这个层次那他岂鈈是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情?

  卡耐基曾说过: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要给小人翻案只是想就事论事的在这件事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朋友们共享


}

山阳之战前 李牧曾经说过廉颇是連自己都无法取胜的人物——结局山阳之战廉颇失败 四天王挂了俩

合纵战时 廉颇说李牧是最危险的人物——结局合纵军惨败而归 楚韩死了主帅

邺城之战前 李牧说过秦国所有将领都打不过他——结局赵国在天时地利人和均占优势的情况下败给了秦国 丢掉了邺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牧和廉颇谁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