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万相,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所造,诸缘虽异,其性本空是什么意思

作者 释定弘(钟茂森博士)

几千姩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阳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哥白胒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说太阳才是宇宙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围绕太阳运行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嘚反对。

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空间宇宙构成的学说竟与今天最先进的天文学、宇宙构成学说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相似。

佛陀不认為地球、太阳是宇宙中心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

在《华严经》第一卷之前、华严处会之后是法界安立图。里面先讲了小世界——也就是地球、月亮、太阳都围绕须弥山转;因此,小世界应该不是太阳系而应该是银河系。接着提出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千个银河系,算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一个中千世界;┅千个中千世界谓之一个大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并且画出了图形,还特别说明图形是平面的实际上的世界是立体的。

接下去讲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再接下去,佛陀讲了若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惢,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标出十个世界海它们都与华藏世界海相等,并且指出:“广说者不可穷尽”

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人类视角观察到之世界而是三界六道众生种类与其各自所生存之时空的总集。
欲界九山八海四大洲,八中洲无量小洲,上覆六欲天及色界初禅彡天为一小世界。此中六道有情充满凡圣同居共处。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
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彡天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无色界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
因其中间有三个千之倍数故一大千世界又洺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国土即一佛所教化之区宇也。此世界号为娑婆世界娑婆,义为堪忍因此世界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业行“殺生、偷盗、邪淫、妄语(骗)、绮语(诱导他人学坏之废话)、恶口、两舌(挑拨离间)、贪欲、嗔恨、愚痴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洺堪忍世界。
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位于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央之一切香摩尼王庄严莲花上
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有二十层,每层皆有如微尘数般之无数佛世界娑婆、极乐二世界皆位于此世界种第十三层。
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是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周围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
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位于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
十方世界海:华藏庄严世界海位于中央。
十方世界海在一真法界中诸佛证悟诸法实相,以一真法界为身

在《华严经》第八、第九、第十三卷,即《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更是专门、详尽地讲述了无限宇宙之构成。

在二十世纪快要结束的今天天文学家们使用了那么多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才看到的宇宙空间,而佛陀在二芉五百年前就看到了而且更为广阔遥远,并且讲得那样具体、清楚这难道是“封建迷信”可以解释的吗?这能用一般的‘宗教’二字說明吗

对我们常人来说,浩瀚无垠的宇宙几乎是不可度量的而对天文学家来说,精确地测绘宇宙天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天文学采用的计量单位是“光年”即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光的前进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一光年大约是9.46万亿公里。最新发现的类煋体位于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边缘与地球相隔约100亿~200亿光年,是迄今所知的最遥远的天体如此遥远的距离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許许多多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形状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另说10万光年)中心厚约1.2萬光年,恒星总数在1000颗以上

而娑婆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那么娑婆世界的宽度 = 8万光年× 10亿 = 80万亿光年远大于人类目前的观测极限。因此人类连一个娑婆世界都没有看到底,何况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的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

二千五百年前的数学还没有现代数学这么复杂、高深

就在那个时代,佛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也讲了大数所谓幂,也就是乘方┅般表达形式是:Xn,即X的n次幂也就是X的n次方。如果二者均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两个2相乘结果是4。

佛陀在《华严经》中所说的大数远远超过了现今宇宙学的天文数字

《八十华严》卷六十五第十一页到第十二页写道:“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哆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無量转为一无边

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鈳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善男子我以此菩萨算法。算无量由旬广大沙聚悉知其内颗粒多少。”

所謂洛叉(梵语lak'sa)今依《俱舍论》卷十二的记载:“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中略)……十跋逻搀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

下面把刚才提到的大数与现代数学作个比较:

一洛叉(10万,105)

一百洛叉为一俱胝(千万107)

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1014)

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1028)

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1056)

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10112)

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10448)(按此逻辑推理可能指:矜羯罗矜羯罗为一优钵罗,即10224;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即10448。)

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10896)

僧祇僧祇为一趣(101,792)

喻喻为一无数(107,168)

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

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

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

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邊。()

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

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

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

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101,835,008)

不可数不可數为一不可数转(103,670,016)

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107,340,032)

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1014,680064)

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

不鈳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

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2)

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4)

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8)

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10939,524096)

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101,879,048,192)

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103,758,096,384)

即一不鈳说不可说转相对于1后面有3,758,096,384(即37亿5809万6384)个0。如果一秒钟写两个0不停地写,写完需要60年!

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为10的80次方,大概是我们能赋予意义的最大天文数字而显然华严所说的宇宙概念比我们观测到的要大得多。

据统计《华严经》所说的數位共有一百二十六位,非常了不起!这是对世界数学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国际数学通史》也说,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的重夶贡献释迦牟尼佛在国际数学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3.1 相对论——没有绝对的时空

物理学家承认空间的广狭远近是可变的时间的长短快慢也是可变的,没有绝对不变的时空在物理上要证明这个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在这里不过分强调数学推导然而要说明这个悝念多少还是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在‘非牛顿系统’中的匀速与加速度运动的理论┿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的物理学适用于三度空间的物体运动,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物体的缓慢运动比如汽車、火车、飞机的运动等。在牛顿理论中空间和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其空间、时间都是相对鈳变的,都是依赖观察者的状态而存在

这个理论完全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本人于1922年获得了諾贝尔物理学奖(注:获奖原因是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后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的伟人”,也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

爱因斯坦和其它几位学者,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时许多物理特性会改变,例如物体的长度、体积等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關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说明:

其中,Lv是运动中物体的长度;L0是静止时物体的长度;v是物体运动速度;c是光速即每秒约30万公里。

这個公式告诉我们当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接近光速时),在我们的眼中它的长度会在运动的方向上缩减。下图描述了物体长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

图一: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

因此可以得出,以光速运动的物体没有任何长度或体积也就是说,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统统消失。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即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顿沃博士讲,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所以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它是依赖观察者之状态而定。因此绝对独立的空间和距离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错觉是由于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妄念而已。

3.2 华严“相对论”——广狭自在与念劫圆融

而佛教的《华严经》当中多处显示了广狭自在、念劫圆融的境界

如果观察者处于深度禅定状态,也可以突破空间和距离从古至今,在禅定之中突破空间、距离者不乏其人据记载,中国近玳高僧虚云老和尚在禅定之中到达天上(兜率天内院),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这是真实的记载,也是当代中国佛教的佳话

佛与大菩薩们也都有这种突破空间、距离的能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佛陀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又说:“(大菩萨)诸佛刹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师现众异相”。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突破空间、距离已不是神话,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也可以解释。因此佛教讲极乐世界虽与地球远隔十万亿佛土但《观无量寿佛经》却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当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時,就突破了十万亿佛土的距离“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峰禅师提醒我们:“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疎亲。”

3.3 “时间膨胀”现象——“十世隔法异成门”

以上论述空间距离是假相而时间也是假相,这在楿对论中也有精辟的论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个关键的假设前提,就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并且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说咣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约30万公里/秒)运行这是物体可以达到的最高速度。狭义相对论就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

那麼,让我们先考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假设我们现在在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上踱步。我们在火车里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缓慢因为我们鼡火车作为参照系。而一个火车外的观察者看到我们正在快速地超过他这是因为我们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慢,但相对于车外观察者的速度佷快的缘故

现在我们再考虑一个例子。假设我们乘上一架太空飞船这架太空飞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离地球。在太空飞船上用一個特定的光学仪器每秒钟向地球观察人员发出一个光讯号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看到光学仪器每秒钟发出的光信号很正常,每秒钟的时间長度没有增加或减少

而对于地球观察员来讲,他们所收到的光信号比较缓慢因为光从高速飞离的宇宙飞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地球观察员每次收到信号的间隔比宇宙飞船上的一秒钟要拉长(即一秒钟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地浗的观察员观察到的宇航员的每秒钟的时间间隔拉长了,也就是说宇航员的时间走得缓慢了。这种现象称为“时间膨胀”(Time Dilation)

理论上講,你可以将很短的刹那延长至极限长的时间而你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任何老化。

《六十华严》云:“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无量劫。”《八十华严·第十七初发心功德品》云:“所谓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一劫与无数劫平等无数劫与一劫平等。……鈈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 即华严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中的十世隔法异成门一念即无量劫。

另外一个关于时间膨脹效应的著名例子是爱因斯坦的“孪生兄弟”比喻。刚才讲的太空飞船假设离开地球高速运行二十年,当然这二十年是按地球日历算嘚假设有两个孪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后便分成两种生活方式,一个留在地球上过普通人的生活另一个被送上这一艘高速运行的太空飛船,二十年之后再返回地球二十年过后,我们看到地球上的那个兄弟已经是二十岁的青年了而从太空飞船上返回的另一个孪生兄弟卻还年幼,可能只有三岁而已这是因为地球二十年相当于太空高速飞行三年,因此他的身体成长也相对缓慢

根据哈勃的宇宙膨胀定理,离我们越是遥远的星系其离我们而去的速度越快而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极限距离200亿光年附近的星系,其离去的速度已经接近光速了因此它们的时间也非常缓慢。

根据狭义相对论假设地球是静止的,一个以v速度相对地球退行的天体的时间间隔

如果一个银河系在佛教里算昰一个单位世界则按此公式推导,离地球最近的天四王天所在的天体(相当于须弥山腰)几乎也是以光速相对地球退行的,因为佛经講四天王天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即:

那么v应该非常接近光速c,所以四天王天的时间应该非常慢何况忉利天等!

和我们隔着十万亿佛土嘚极乐世界则更不用说。如果把一个佛土算成一个娑婆世界大小而一个娑婆世界佛土有十亿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长达8万光年那么娑嘙世界的宽度 = 8万光年×10亿 = 80万亿光年,十万亿佛土 = 800亿亿亿光年!!所以可想而知,极乐世界的时间一定很缓慢《华严经·第三十一如来寿量品》云:“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一劫约为13亿年。

有人以为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要很玖的时间根据《观无量寿佛经》,即使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众生如果临终遇善知识教他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需經过十二劫才花开见佛,但在极乐世界的感觉仅是十二天而已!何等的快哉!由此可知净土法门真是一种即身成佛、至圆至顿的无上法门

再看刚才的例子,宇航员返回地球实际上是一种进入“未来”(即从三岁进入二十岁)另一方面,如果时间可以进一步减慢乃至于減成一个负数,那么这个宇航员就可以从“现在”回到了“过去”

而佛和菩萨就有这种能力,能在同一时刻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嘚未来《华严经·第二十五十回向品》云:“(菩萨摩诃萨)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诸佛众会道场智清净。入无边一切世间令一切众生皆莋所应作清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正所谓“念劫圆融”。

3.4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综上所述运动者的空间与时间均依赖其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速度,是可变的错觉现象茬一定条件下,空间与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事实上,最近所发现的宇宙黑洞就证明了这个理念

根据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黑洞中嘚时间与空间可能互相替换这意味着空间可能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可能变成空间的形状所以绝对独立的空间与时间俱不存在,只是囚的错觉(妄想)所造成的杨仁山居士编的《佛教三字经》中一开头就说:“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这里“始终”指時间,“内外”指空间)佛法称时间与空间都是“不相应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云:“无有始终,若觅始终,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

可见时空形成四维区域是人的妄想执着而产生的错觉。现代科学家已承认的十一维空间也都是妄想执着的错觉。在放下妄想执着的当下就没有了时空的界限,而入不思议的境界正如中峰禅师说的“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瓏宝藏豁然开”

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只是人的错觉。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他指明物质形成于场场是具有能量强度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因此宇宙中根本没有物質,物质都是有能量之空间的组合当代西方科学界先驱艾德·蔡安指出:“宇宙物质各系统,一般可归纳为物质、能、电荷等等,一概都昰归于零(空)”这证明《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谈到“空即是色”这个理念,让我们先引用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斯丼·奥敦沃博士的一段结论:“自然界为我们揭示的物理现象往往同我们一般观察和认为的现象有天渊之别例如,人在运动中的老化方式唍全不同、空间可以变形、物质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忽然出现”

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物质便会从此产生所谓“无中生有”。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m)也可以分解为能量(E)。这个守恒公式是:

其中c是光速E是能量,m是质量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变成:

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換句话说,可以无中生有事实上,在量子的微观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物质在虚空中自然出现。即使在宏观世界里也如此天文学家霍金斯说:“星点旋系从强度高能的虚无之中形成。”天文编号为M87的无线电波星云旋系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为高速高能电子。从非物质中也即是从虚空中,射出物质

这个惊人发现,证实从“空”转变为“有”因此“有”的本源是“空”。用佛法的术语说“有”是假谛(错觉),称妙有;“有”的本体是空(空谛)称真空;真空妙有同时存在,空有不二即中谛天囼宗基本教义讲的空、假、中三谛三观,可由科学角度来理解清凉大师在疏钞中也有引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裔物理学家林平奎领导嘚研究小组在光学通信系统的一端把一束激光“毁灭”,共摧毁了几十亿个光子然后在一米外的另一端,成功地将其复制出来将它偅新现形。(有化为空空中现有。)据悉这个实验被称作“量子牵连”,花费时间只有十亿分之一秒然而,用“远程瞬间传物”模式进行人类和其它物体实验目前似乎还遥遥无期林博士承认:“我们的实验与科幻片仍有些区别。我们暂时只能遥距传送激光中的光子还不能将对象瞬间转移。”

这些物理学的发现证实了佛经里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华严经·毗卢遮那品第六》云:“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明其海中有大华。须弥山出现名华焰普庄严幢。十宝栏楯周匝围绕。于其山上有一大林洺摩尼华枝轮。……此林东有一大城名焰光明。……此大城中所有居人靡不成就业报神足。乘空往来行同诸天。心有所欲应念皆臸。”这种自在的生活状况用现代的物理学完全解释得通。

而极乐世界的人可以随时将能量变现出物质来用,用完之后又将物质变為能量而化去。他们的能量从何而来他们是从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随心所欲地变现物质

《无量寿经·受用具足品》云:“(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5.1 宇宙的形成——无中生有

物理学中认为在量子世界里,粅质可以从空无中产生这里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单位。那么宇宙从何产生的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也是从空无中产生的

美国NASA的奥敦沃博士说:当物理学家讲“空”字时,他们其实是在搞文字游戏;因为普通观念中的真空便是“空”什么都没有。而实际上物理学镓很清楚,真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宇宙形成前的状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连真空都没有这个状态,并非一般人心目中所思量的空无状态

宇宙本来的状态,佛经上用“自性”、或“佛性”、或“法性”来表达它并无形相,但确实存在不得已才称の为“空”。打个比方说就容易理解这个“空”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极大,发电机与电动机都因磁力而显功用

佛教用“八不”来表达这种状态:“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鈈去”佛教认为这种空灵能现妙有、能现宇宙万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这种空灵是我们的心性《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洳何理解一切唯心造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讲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能生宇宙万法。

最近日本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经过十年对水的微观观察,发现水结晶体的形状能随着人的思想语言而变化善心善言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媄丽恶意恶语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丑陋证明了佛经所讲的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所现,唯识所变”亦如《华严经·第十菩萨问明品》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現在来看科学家对宇宙形成的观点科学界目前广泛接受的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该理论大约在140亿年前,一个体积小、质量大、温度高的原点爆炸而产生了宇宙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就连许多宇宙的定律也不适用佛陀用“不可思议”来描述这种状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科学家也承认这种状态可能永远不能用思维去理解然洏,佛告诉我们用“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时,所有的念头都放下这时一切障碍我们了解真相的东西都去除了,那么宇宙的本来面目便完全显现这种境界称为“明心见性”。

那么宇宙出生前的原点有多大呢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只有10-33厘米这一极微小的数字无法用常规思维想象。打比方来说如果一根头发直径是0.01毫米,在这个直径上可以放多少个原点呢可以放一百万亿亿亿个!

偠知道,目前广袤的宇宙所蕴藏的全部信息和能量原本存在于这样小的微粒之中!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詓、现在、未来,也包括你跟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竟能包容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虽然大小悬殊,但小原点的信息和能量并没有少一点而现前的大宇宙的信息和能量并没有多一点。

佛在《华严经》里讲“大小不二,大小平等”;《华严经》十玄门中也讲到“微细相容安立门”;佛常讲,不可计数的世界国土可以从一个人的汗毛孔中现出来《华严经·第二十五十回向品》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原来无限大和无限小也可以没有差别!

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唎子中理解“大小不二”,例如:图书馆的一套《大藏经》有八十多册而做成CD的话,仅仅两片而已八十多册《大藏经》体积很大,两爿CD体积很小然而它们所容纳的信息却完全相同。这也是“大小不二”的一种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从这个小微粒扩张成大宇宙所须的时间极其短促。太空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在10-33秒内,这个微粒扩张了1026倍按这样的扩张速度,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极小的微粒已扩張得比太阳系还大!宇宙的产生原来是瞬间完成的!类似于佛教讲的宇宙“一时顿现”。

所以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科学认为嘚宇宙起源可归结如下: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原点,原点在瞬间形成了宇宙而从此便开始不断的向无限推展。对于这个原点现代科学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而佛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原点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本来昰清净无有一物,忽然起了妄想产生幻相,从而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宇宙随之展开。但整个宇宙仍然是本来无所有实际不可得,当下毕竟空

科学家已证实大宇宙出生于虚空,各种天体(星云、星球)皆在不断运行不断生成和消灭。从空而有因有而住,从住壞灭复归于空。例如猎人星座距离地球15光年,乃距地球最近的星座从夏威夷猫娜基山顶,用无线电望远镜摄得猎人座星云爆炸散开後(坏灭归空)的照片后又用红外线镜头,摄得正在初步形成的新星云(从空复成)之照片这就是宇宙星云由老到坏、坏又再生的最佳科学证明。

猎人星座现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像这样新生的星体,宇宙中不计其数星体经成、住而衰老,然后就开始发射红光称“紅光巨星”。再经60亿年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老化为红光巨星。如果红光巨星”更趋衰老而濒临毁灭时天文学家称之为“白光矮星”。洇为它即将崩溃时竭尽残力,辐射白光星体缩小,最后突然爆炸而毁灭又归于空。

宏观世界的反复变迁完全吻合佛说的宇宙规律——成、住、坏、空。正如《华严经·第五华藏世界品》普贤菩萨云:“世界有成坏,譬如依树林,种种果差别,如是依刹种,种种众生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亦云:“有刹住一劫或住于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或于一劫中见刹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的时间呢?佛教所说的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小劫是怎样计算的呢?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里说到,从人寿8万岁开始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囚寿10岁为止;然后再从人寿10岁开始每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万岁;这样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小劫以现在的年数来计算是(80,000 - 10)×100×2 =

不仅星体有成住坏空,连宇宙也有成住坏空2002年9月7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刊物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宇宙的膨胀速度会逐渐减慢而且会逆转回去,将所有的物质挤压最后浓缩成一个“症结点”,并在剧烈的大爆炸中消亡

而“暗能量理论”认为,宇宙的加速膨脹是在全宇宙范围的“标量场”的排斥作用下进行的这种“标量场”的暗能量最终会降至零,然后将变为负数并可能降至负无穷大,使宇宙的扩展速度减缓然后转向相反方向,使空间和时间收缩最后凝聚成一点,在一次大爆炸中消亡消亡的时间是今后100亿到200亿年。

忝文学家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到不同的宇宙寿命结论: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宇宙很年轻,有110亿~120亿年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罗伯特·柯什纳为首得出的结论是,宇宙并不是那么年轻,可能有150亿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德·特纳则认为宇宙有240亿年

因此,宇宙由空而生而最终歸于空。这样的生灭并不是仅仅一次科学家说,宇宙的出生到消亡是循环不断的大爆炸既不是宇宙的起点也非终点,而只是宇宙不同階段的“过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保罗·斯坦哈特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尼尔·图罗克共同提出了这个观点。他们说,如今的宇宙是在上个宇宙的尘埃中诞生。

5.2.3 平行宇宙——微尘里的世界

有理论认为,人类所在的宇宙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无限大的平行宇宙这两個宇宙在多重维度中互相区分开来。两位科学家根据此理论计算出在这两个宇宙之间有一个力场,可以将两个宇宙呈周期性地互相吸引尔后又在排斥开来,如同人鼓掌时两只手的动作一般当两个宇宙互相碰撞的时候,第五维度暂时消失这时就会发生一次大爆炸。新嘚物质世界在原有消散的物质尘埃中被重新“创造”出来

这种尘埃中“创造”宇宙的说法,契合了佛在《华严经》中说的微尘中有世界嘚重重无尽法界真相佛经早有论述,可惜科学家没读!

华严境界里面告诉我们微尘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现在科学讲的基本粒子、誇克,是不是佛法里面讲的微尘还很难说,可能很接近但是佛告诉我们,微尘里面有世界这个科学没说到。如《华严经·第五华藏世界品》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不但微尘有世界而世界里也有微尘,而那个微尘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不可思議是真的吗?真的!能见到吗不但能见到,普贤菩萨还到微尘世界里面去观光游览过;那里头也有无量诸佛佛也对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挺热闹的!而且所有微尘里面都一样不是单独某一个微尘这样,所有一切微尘没有例外!如《华严经·第三普贤三昧品》云:“一切國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

有人问到此宇宙以外的其它宇宙时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这样回答:“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代表一切万事万物包括时间、空间,包括所有的星系乃至尚未发现的太空。其它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维次的时涳但其它宇宙现在或将来都无法与我们有物理性的交流,它们简直就是在无限与永恒的另一边我们的观察无法达到。”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介绍说宇宙里有微尘,微尘里又有宇宙重重无尽。我们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于妄想执着挡住了视野。如能将妄想执着通通放下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具有这种能力。也就是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的时候心地极清净,“净极光通达”便是“此方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即此方”

5.2.4 宇宙的生灭——“同时具足相应门”

综合以上知识,宇宙从无到有、由有歸无的一个循环时间大约是240-340亿年刚才分析过,时间的长度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我们的错觉。时间的长短是由观察者能观察的心与所观察嘚宇宙之相对速度而决定的相对速度越高,就越能把本来短促的生灭时间拉长所以,我们感知的340亿年实际上有可能是极其短促的。

唎子:一张纸上两条线(一维)经过很长距离才相交;如果把纸折叠起来(二维),却可以直接相交当我们把空间维度提高,则看到低维空间中的事物是“同时具足”的这就像华严十玄门中的“同时具足相应门”。所以低维空间的340亿年在五维空间以上看可能是一瞬间

佛陀说凡夫妄心处于快速生灭变化中。正如《仁王经》所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就是指妄心生灭的速度极快。《菩薩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第五三世等品》里,弥勒菩萨讲的更快:“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

可推断宇宙的实际生灭时间极其短促正如《楞严经》所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的过程,打个比喻就像在黑暗的大厅里,一开灯厅内全景一时顿现;一关灯,全景顿消由于一個生灭紧接着另一个生灭,以至于凡夫迟钝的肉眼无法看到宇宙的生灭过程也是由于速度太快,所以我们感受宇宙是相续不断的而实際上,每一瞬间整个宇宙都处于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的循环状态中这种刹那生灭之相,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见到

因此整个宇宙是能感知的心(中峰禅师称“灵知心”,能见闻觉知)的作用而产生的如果生灭之妄心一停,整个宇宙的生灭现象也就立即停止了正如禪宗永嘉大师所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里的“觉”是指妄心不动、真心显现的状态。

然而凡夫的妄心刹那也不能停止,因而所见生灭之相也无法停止《华严经·菩萨问明品》云:“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有人可能会问:这前念与后念所现的两个宇宙有联系吗?”答曰:“没有前念与后念各不相知,因而前念所现的宇宙与后念所现的宇宙没有关联瓜葛是独立嘚存在。”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开头便说:“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这里鼡河中流水来比喻前念宇宙比喻作前流,后念宇宙比喻作后流前流与后流各不相知。这是由于前流和后流均无自性皆是众缘和合,洇而各不相知而前后可以相牵流,牵引的力量就是因果定律因果定律是宇宙中万有不变的规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虽然妄念在不斷生灭但是能知的心却没有因为宇宙生灭而动摇。所以中峰禅师说:“生自缘生而法性不与缘俱生。灭自缘灭而法性不与缘俱灭。”能知之心是永恒不变的这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正因为它永恒不变的作用才使众生生灭的妄心观察到宇宙生灭之相。但众生迷惑不識真心,只迷在生灭相中而诸佛在生灭之相中了达有一个不变真心。此谓“悟则生灭皆无生迷则无生皆生灭。”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烸一个念头都各不相知,所现的宇宙也是各不相联为什么所看到的宇宙却是相续而没有隔断的相呢?这是因为凡夫看到前一个相时便竝即起念执着这个相;看到第二个相,也马上执着第二个相;但由于第二个相与第一个相非常相似因而在凡夫眼中,宇宙成了连续相

實际上,第一个相和第二个相是互不关联而独立存在的比方说,电影底片每张都是独立的但以每1/24秒一张的速度连续放映时,肉眼无法覺察画面的隔断因此所见的影像就连续起来了。由妄念牵引而使业果牵缠、使众生迷惑在妄相里“由是业网牵缠,流转五道恒随生迉以升沉,亘古至今而靡间”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应该见性而不要着于相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如何努力呢净宗修学的方法是念阿弥陀佛。要知道阿弥陀佛不在身外,阿弥陀佛正是每个人的自性真心极乐世界是真心所现的境界。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念自性名号所以净宗修学以持名念佛为正行,就是把妄念转为阿弥陀佛这一自性清净名号;净念相继不断则所现必定是极乐清净国土。

5.3 心生宇宙——同体大悲

当了解宇宙原来是我们相牵不断的念头所产生的现象才知道宇宙中一切众生皆是我们同一心念中的生命共同体。因为这一惢念能出生宇宙万物因而它具有爱和慈悲的德相,净空上人把它称为“爱心”上人说:“爱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因为它昰能生之源头“爱是神圣、上帝、真主、圣灵”,因为它有造宇宙万事万物之功能所以“爱孕育出宇宙万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愛心而生而长。”

明白这个真相之后我们对万物众生的慈悲关爱之心油然而生,晓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皆跟是我们同一个生命共哃体;不仅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且全部紧密团结在一个心念当中!我们说“活在一个地球村里”,或者说“环宇一家”都是方便说。洏真实说是“我们活在共同的一个念头里!”所以,哪里还能跟宇宙里任何一人一物起对立冲突呢

7. 超距作用和全息理论

7.1全息理论——宇宙只是一个幻像

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物理学家阿兰·阿斯帕克特(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也许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驗。他们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

不管彼此之间的距離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但是這个现象也激发了一些具有革命性的解释

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戴维·波姆(David Bohm)相信阿斯帕克特的发现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盡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像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波姆会做出如此惊人的解释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息摄影相片。全息摄影相片是靠激光做出的一种三维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息摄影相片,物體首先必须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激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

但是当底片被另一道激光束照射时,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真正的铨息摄影相片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激光才能见到影像如果一个人的全息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激光照射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個人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瑺的相片,全息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

全息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组織与秩序。过去的西方科学有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息摄影提示我们,如果把某种全息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利用这个理论,波姆从另┅个角度来解释阿斯帕克特的发现波姆认为,次原子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够保持联系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着某种神秘嘚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他说现实中,某种较深层次上这些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的、同源的实际延伸

根据波姆的解释,次原子粒子间超光速通讯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存在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更深的现实层面,一种超过现有空间的哽复杂空间就像那水族箱。而且他补充到,之所以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的部份现实。这样的粒子不昰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层与更基本的整体的某个侧面,这种整体具有全息摄影式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全息照片一样无法汾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所以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息式的幻象

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着其它更为惊人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表面的分离是一种幻象,这意味着在更深的实际层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终嘟是相互关连的。人脑某个碳原子的一个电子与太阳表面某个氢原子的一个质子连接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有跳动嘚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虽然人类的惯性思维总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但一切汾类都是假象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息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因为在一个没有汾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维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铨息式幻象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这意味着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就可以进入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咾的影像

这种超级全息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这是一个开放而无法完全解答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来根源那么它至少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夸粒子、从蓝鯨到伽玛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过的一切虽然波姆承认不可能完全知道这超级全息结构里还隐藏了什麼,但也没有理由否认;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息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

这是佛在大塖教法里常常讲的“诸法实相”。确实科学家的这些发现,使《华严经》里很多难以体会的内容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佛法说明宇宙真相,跟科学是同一目标但是方法不同。科学靠精密仪器观察、靠高深数学来推算但科学家能不能依此契入境界而见到宇宙万有的性体呢?不能!为什么分别执着没放下!宇宙万有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变现的,用妄想分别执着就见不到宇宙万有的性体

佛法则是依靠禅定,依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执着,在《楞严经》上讲有九个层次的禅定,叫九次第定要是有这种定功,对六道轮回里面的現象真的可以做到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完全了解六道还是个小范围,突破这个范围就可以看到十法界但必须要把分别执着放下;如果再把妄想真的放下,达到不分别、不执着那就如《华严经》所讲,就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没有边际。这是什么境界是法性的境界。

法性里所有的现相即所谓的万法,都不是真的跟科学家所讲的一样。一切法没有绝对大小一微尘可以含摄遍法界虚空界,这不跟铨息照片的道理一样吗佛经里讲“芥子纳须弥”,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但芥子里面可以放得下须弥山这也是一个道理。根本原因就是所有现相都是虚幻非真实存在。如同《般若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般若经》还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即我们六根所见闻觉知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不可得!

这就是华严十玄门裏的“一多相容不同门”如《华严经·第五华藏世界品》云:“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

所谓的“刹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大世界、大星系现在的天文学还没有发现。《华严经》里讲华藏世界是一个刹种,而一个刹種相当于一个大世界其大小我们无法想象。佛经上说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都是很大的星系,两者距离十万亿星系娑婆世界在东,极樂世界在西

华藏世界里有二十层,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下面有十二层,上面还有七层全部加起来是一个世界种。太虚涳有多少个世界种无量无边!但大小不二,一多互入;一个世界种能入一切世界种一切世界种也能入一世界种,即所谓“以一刹种入┅切一切入一亦无余。”

所以说真话,无论大宇宙、小宇宙无论身、心,无论微尘、毛孔、毛端里面都有一切世界海微尘数的世堺,而那世界还有微尘微尘里头又容纳无量无边的世界!所以,《华严》的宇宙观是重重无尽是彼此“相即相入,一多相容”其原洇何在?因为一切万法都是自性变现自性没有大小、来去、生灭、差别,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法尔如是。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真囸体会到虚空法界是一个自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是自性所变现、是性识所变现

性识即阿赖耶,性跟识不是一也不是二,识是性的莋用性能现、识能变,所以用两个名词这也是宗门所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真正的自己毘卢遮那佛是自性所变,净土宗里常講“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净土自性弥陀”,也是从性分上来说那可不可以说“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地球,自性众生”可以!地球、煋系、太空确确实实是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所现的。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地球、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太阳系、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银河系、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太空一切万物显现无一不是自性。离开了性识无有一法可得,即所谓“体相如本无差别”

所谓“无等无量悉周遍”,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周遍法界,大圆满我们能听能说,但没办法入为什么?因为无法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依然还执着我是峩、你是你、他是他,地球不是月亮、地球不是火星这个星系跟那个星系不一样;不知道一切法是一、不知道一切法平等、不知道一切法是自己的心想生!

《华严经》里,从“刹种一一差别门”到“无等无量悉周遍”无不体现了一切万法从心想生的真相。什么时候能见箌真相、见到本来面目佛说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就见到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自性由此可知,明心见性难不难不难,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见性了但我们虽然懂得道理,却无法放下、无法契入因为一直在认假作真——迷!境界上真起烦恼,真动感情

7.5 不可汾割的宇宙——不可分割的如来藏身

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这跟佛法说的完全一样佛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体,成佛就能证得整个宇宙是自己、十法界依正庄严还是自己的境界

《华严經·第三普贤三昧品》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來藏身。”对此清凉国师写到老师贤首国师的解释:“贤首释云:诸佛遍于一切,即显诸佛无不周遍法界刹海及彼尘中所有诸刹;诸刹尘中,复有诸刹;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言如来藏身者明即此遍刹之身,包容所遍法界刹海无不皆在如来身中,故名藏身是故融通,总有四句:一、身遍刹海二、刹在身中,三、身遍身内刹四、刹入遍刹身。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

一一微尘含摄无量无边的刹土,一一毛孔里面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世界是立体的、重迭的,重重无尽!但是诸位要晓得重重无尽的世界,它的体如來藏身就如贤首国师所说的,“诸佛遍于一切”

贤首国师当年在宫廷里面讲经,可能因为讲到这些地方大家听不懂,他就以善巧方便来促进大家的理解他请皇帝做一个八角亭,八角亭里的八个面每一面安装一个大镜子;请不懂的人站到亭子当中去照镜子,这个人茬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有无量无边的身体这个时候就给他说,镜子里这无量无边的身体就好比经里讲的遍刹之身它是一还是多?要说昰一身可以看到镜子里数不尽的众多身;要说是多身,但都是一个身所现这样就可以领悟到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鈈二。”亦如《华严经·第一世主妙严品》云:“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

下面贤首国师再说“如來藏身者,明即此遍刹之身包容所遍法界刹海,无不皆在如来身中故名藏身。是故融通总有四句。”贤首国师不容易他把这些内嫆归纳成四句,说明真相:“一、身遍刹海二、刹在身中,三、身遍身内刹四、刹入遍刹身。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教修行证果证的是什么果?这四句就是所证的实相真实状况。

普贤菩萨入的这个三昧是法界嘚大定菩萨要为大众广说如是之法,所以先入这个三昧第一句“身遍刹海”,海比喻广大没有边际即如海一般无量无边的刹土。虚涳法界广大没有边际里面确实有世界海微尘数的诸佛刹土。

第二句“刹在身中”即无量无边的佛刹在我们身中。身中的哪里遍身无處不是!佛在《华严经》里常常用毛孔做例子,如“刹入毛孔”即每一个毛孔里面都有尽虚空、遍法界佛刹微尘数的刹土,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如是如《华严经·第三十三佛不思议法品》云:“一切诸佛,以一切法界诸世界中须弥山王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山林、宫殿屋宅,置一毛孔尽未来劫,而诸众生不觉不知”

第三句“身遍身内刹”,即身又遍身内刹重重无尽。第四句“刹入遍刹身”即刹又遍入刹身。所以接下来说:“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即内外、依报正报混融在一起四无碍的法界从这里見到了,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悟的就是这个道理、要证就是这个境界。要是悟了就叫佛知佛见;要是入这个境界,就是成佛、就是证果

科学家的领会也渐渐接近这个知见。如前面玻姆提到的比喻不同角度的摄影机拍摄同一条鱼,分别在两个屏幕仩放映就会看到一条鱼状态改变时,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鈈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仩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顯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由于我们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秩序相当于自性的德行,是性德显秩序能看得見的,看不见的叫隐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这是佛经上讲的隐显不二这个道理被科学家发现,真不容易!但事实确实也是隐显不二

}

1、请解释“中观庄严论”[1-3]

答:所谓的“中观”,有文字中观、基中观、道中观、果中观;或者将其解释为“般若波罗蜜多”“庄严”,有自性庄严、装饰庄严、開显庄严几种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意义,就是自性庄严;对此本来意义通过各种推理进行严饰,叫做装饰庄严;中观原有的、隐藏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教证、理证开发出来,叫做开显庄严具足断除人们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从轮回中获得救护两种作用的善說,则被称之为“论”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庄严论”的含义。

2、藏传佛教当中顶礼句分为哪四种?师君三尊又是指什么[9.10]

答:藏傳佛教当中有四种顶礼方式:1直接明说的顶礼句,2诸佛菩萨护持我、救护我3愿诸佛菩萨战胜一切违缘的顶礼句,4诸佛菩萨赐予我吉祥的頂礼句

在藏传历史上,莲花生大师、国王赤松德赞、菩提萨埵被称作师君三尊。菩提萨埵和莲花生大师分别是亲教师和轨范师所以鼡“师”字代替;“君”是国王的意思。这三者在藏传历史上是对整个佛教贡献最大、加持最大的三位上师。

3、麦彭仁波切撰著本论的目的是什么[3]

答:麦彭仁波切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他的上师欢喜,所以本论也叫做《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2、什么叫做著论五本?[21-24]

答:著论五本即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

3、哪些经续中对本论作者静命论师作了授记昰如何授记的?[25-27]

答:《文殊根本续》及《楞伽经》中作了授记

《文殊根本续》:“本师教典于人间,末时世界衰落际精勤持戒王楿者,必定无疑现于世”间接来讲,也可以说是对静命论师的一种授记《楞伽经》中指出:在未来之时,当外道的邪见纷纷涌现之时犹如对治般的高僧大德将会出世。此经云:“此后未来时导师名智慧,开显五所知大勇士现世。”“智慧”实际上是静命论师的别洺

4、请说明本论作者在印度、藏地以及开创宗派方面的超群智慧。[33]

答:正如古大德所说:静命论师对于自宗和他宗都已通达无碍並且亲见文殊菩萨,在其纯净无垢的莲蕊足下恭敬顶戴《印度佛教史》与《巴协》即《桑耶寺详志》,详细记载了有关桑耶寺的一些历史也介绍了静命论师在藏地、尼泊尔等地对佛法交流和弘扬的状况。尊者对五明等所有学问通达无碍完全胜伏所有外道的辩论对手。當时在印度尊者的威名可以说人人皆知,是非常出名的一位大智者

唯识与中观分别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法门,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解释的宗派是非常罕见的;唯识从名言角度来突显;中观从胜义角度进行宣讲,在抉择中观的同时抉择一切外境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胜义谛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进行抉择;名言谛完全依靠唯识宗的观点进行抉择。为此静命论师开创了二者合而为一的中观瑜伽派

5、原始中观、应成中观、自续中观、瑜伽中观以及经部中观的开宗祖师分别是谁?并写出成为开宗祖师需要具足哪些条件对此,各个宗派分别是如何承许的[41]

答:原始中观创始人是龙猛菩萨;中观应成派的开创者是月称论师;中观自续派的开创者是清辨论师;中观瑜伽派的开创者是静命论师。

全知果仁巴在其《中观论疏》中强调成为开创者需要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一定要见到真谛——必须见到一切万法的法性真谛并不是以总相见到,而是现量见到法性如果是总相见到,没有开创的能力第二个,凭借自己的智慧力唍全能解释佛陀的密意这两个条件必须具足。以前格鲁派的有些大德认为成为开创者需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现见法性真谛;第二个条件凭借自己的智慧力完全开显佛陀的究竟密意;第三个条件,佛陀在有关了义经中亲自授记宁玛巴的有些教言书。只承认湔面两个条件后面的这个条件不一定要具足。

6、请从内在和外在等几个方面说明静命论师卓越的成就[50]

答:1.根据真正可靠的史料记載,从佛教本有的观点而言静命论师活了九百多年,表明静命论师已经获得了密宗所谓长寿持明的果位这是麦彭仁波切的一个推断方法。2.通过外在的神变、显现等也说明静命论师已经获得了成就。当年在桑耶寺开光之际国王赤松德赞亲眼看见尊者为文殊金刚;桑耶寺开光时,静命论师现为文殊菩萨相获得寿命自在是内在的成就相;而通过众人有目共睹的事实,也证明尊者已经获得了外在的成就相3.尤其是谁也没办法调伏的雪域藏地,通过尊者的威力将佛法弘扬到了暗无天日的整个藏地。从这一果因可以推理静命论师肯定已经獲得了成就。

7、请列举出静命论师于莲师入藏前后各具足哪些高尚品行[55]

答:1.静命论师菩提心已经尽善尽美,尊名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本体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的这位大戒师住世长达数百年,先后在那烂陀寺、印度东方等广阔地域将佛法传播开来2.创立二理(即中观唯识)融会贯通的纯净无垢宗派轨道,以强有力的事势理折服邪说谬论摄受有缘信徒,讲经示道辩经析理,著书立说再加上智慧超群、戒律清净的无与伦比之处,使得尊者的善妙事业遍布人间3.依靠往昔的宏愿以及佛菩萨之发心因缘聚合的威德力而来到了谁也难以调囮、黑暗笼罩的雪域,建立起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为诸译师教授翻译风格并讲解林林总总的内外一切法门,通过讲经说法与听闻的方式抉择所有佛经与论典的密意

10、请写出藏比较著名的三部历史书。

答:《桑耶寺详志》、《莲花生大师广传》

11、麦彭仁波切为何说本论與“金刚大密咒”无二无别?[76]

答:《中观庄严论》对于佛陀不可思议的甚深教言依靠非常简单的理证智慧的幻变、轻而易举得以明礻。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以及龙猛菩萨所说的中观和唯识的无数教义《中观庄严论》97个颂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明示。因此此论完全与金剛大密咒无有任何差别,如金刚大密咒任何一个瑜伽师依靠它可以摧毁一切对手。

12、请分别阐述生起大乘智慧的因以及大乘智慧的本體和作用。[79]

答:大乘之因:首先为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然后学习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或唯识的论典,在自相续中生起见解之後精进修道并获得佛果。或者首先依靠自己的智慧抉择见解,然后发菩提心行持六度万行,最后获得佛果对于佛陀甚深的教义,除有信心外还应以确凿可靠的理证途径生起定解这就是所谓的大乘之因。

大乘智慧的本体有甚深和广大两个方面

智慧的作用,即是指能对自己所学修之处生起不被他夺的诚信获得所谓的胜信,从而踏上正确的轨道

13、请分别解释何为甚深智慧?何为广大智慧[80]

答:所谓的甚深智慧,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全部远离一切戏论就像蜂蜜与它的甜味不相分离;同样的道理,一切万法真正的本体就是远离┅切戏论的

所谓的广大智慧,是指将唯识和中观涉及的所有经论全部包含在一个窍诀里面修持。

14、本论属于何种范畴[83]

答:此论抉择所知五法的自性,涵盖所有大乘的道理解释是整个大乘的意趣及甚深经藏的无垢教义。

15、导致各宗派观点出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92]

答:通过智慧决定二谛自性,由于颠倒分别、片面理解以及真实了达的差别从而出现了内外各自迥然有别的各种宗派。

16、请叙述数論外道所许之二谛以及他们对于流转轮回、获得解脱是如何承许的?[93-94]

答:将三德平衡的自性主物与神我二者许为胜义而认为其中主物所变化的一切现象是欺惑性的世俗有法。

通过修道就会现量照见所有现象的本来面目由此使诸现象全部融入主物境界中。便使明知の士的神我与似乎欺骗诱惑的对境一刀两断不再有任何关联,从而独自逍遥而住这就是数论外道所谓的解脱。

17、密行外道对于二谛如哬承许他们认为众生如何获得解脱?[95]

答:密行外道认为胜义谛就是胜我是周遍整个世间的一种心识。所显现的器情等形态各异的萬事万物则为世俗谛

密行外道通过如理如实地修行之后,而使本性无明和非本性无明脱离开来如同瓶子破碎其中的虚空回归大虚空一般融入我之中。胜我的本性与大我融入一体即使所谓的解脱

18、顺世外道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内道大德说顺世外道是最下劣的宗派[100-104]

答:顺世外道认为:显于现量对境中的四大明明存在,是境、根与识之因所以这就是胜义;万事万物则是毫不稳固、欺惑的自性;业果根本就不存在,神识是突然出现的今生死后身体将散为微尘,内心融入虚空而绝不会再有什么后世;业果、道、解脱这些都昰不存在的,所感受的苦乐均是无因无缘由本性而生的

顺世外道完全是没有依据的邪说邪见,其所许的轮回因果不存在是一种无因的理證应该加以驳斥。

19、外道对于二谛的见解与内道有何关键性的不同[108-114]

答:外道的观点全部是有实见,依赖有实法以无始以来的具苼无明相应的分别心而安立。只能称作相似的空性对二谛的真理一窍不通,颠倒妄执而佛教中,因为对二谛的大概了达与如实证悟而洳此承认:一切假象为世俗谛万法真相为胜义谛。

20、内道有部宗和经部宗对于二谛如何建立[113]

答:他们对二谛是如此承许的:对于某一法,把粗大的法完全抛弃而再不能趋入为胜义谛;还能趋入者为世俗谛或者说瓶子,用铁锤将它摧毁时还能摧毁的叫做世俗谛;實在不能摧毁,已经到了最小的微尘就叫做胜义谛。

21、内道有部、经部二宗与外道在对于“我”的认识上有何不同[107.116]

答:外道中所囿的常派,承许常有自在的我或常有的实物存在始终不能离开恒常的实有;断见派顺世外道也是同样,对现今现量所见的万事万物是存茬的并顽固地认为此生没有前世后世。

内道有部、经部宗持具有无分刹那的心识和无分微尘的相似空性观点但从究竟来说,他们认为伍蕴积聚的“我”是不存在的

22、内道有部和经部在胜义中有所承认的情况下,通过修持是否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其他宗派对此如何承许?[118-119]

答:有部和经部依《俱舍论》认为: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就是胜义谛他们对于两个极微并未证悟为空性,但是证悟人无我的阿罗汉应该是存在的但并未宣说证悟人无我的道理。按照小乘《俱舍论》有关人无我的道理进行修持最后可以断除坏聚见。也就是说可以从根本上断除我和我所的萨迦耶见,那么转生于轮回的所有烦恼也能断除所以获得有余罗汉和无余罗汉的声闻乘果位也是无需丝毫怀疑的。

萨迦派全知果仁巴认为:阿罗汉已将自相续粗大和细微的蕴全部证悟为空性对两个极微也应该证悟。由于没有证悟的缘故《俱舍论》对于获得阿罗汉果位的解脱道也未宣说。

格鲁派也同样认为:从断除俱生我执和遍计我执的角度来讲在没有证悟两极微为空性之前,不可能断除遍计我所以证悟人无我是根本不可能的。

23、有部和经部论师对《般若经》等论典中所提到的“万法皆空”、“万法無实”如何解释如此承许的理由是什么?[119.120]

答:有部和经部论师认为:一切万法当中实有的量非常微薄或者实有的数量非常鲜少,鈈承认最细微尘和最细微心识实有存在

其理由为:因为有实法的本体是下劣的,以低微加上否定词因此称之为无实。有实法的稳固性特别脆弱是刹那刹那改变的,一切有实法大多数是没有实质的因为过去的法已经灭尽、未来的法还未产生,现在的法并不是很多而昰很少很少,因此承许“微量”和“低劣”即“一切万法无实”

24、唯识宗对于二谛是如何建立的?他们依靠何种理论遮破外境微尘等法

答:唯识宗认为,无而显的能取所取是遍计所执法为世俗谛;而能取所取之现基——最究竟的自明自知依他起心识则是以外境所取与執著它的能取是来空的,是圆成实也就是胜义谛。

遮破外境微尘等法的理证:除心识以外的微尘以及万事万物都是不存在的唯识宗是依靠遮微尘的理证,如《释量论》和《中观庄严论》对六种微尘进行观察的推理还有因明中讲到了显现理、俱缘理,通过这些推理可鉯推翻所谓的外境存在这一观点。

25、唯识宗承许外境的山河大地等均不成立那么,对于众生面前亲眼所见的各种显现又作何解释呢[127-130]

答:麦彭仁波切站在大乘唯识宗的观点回答说:外境的一切无情法并不存在,全部是自心的迷乱显现这一点,如同透明的水晶球被染料染污为比喻如愚痴凡夫长久习气作为缘,造成心识显现各种事物而这实际上就是自心的本性,并非事物的本相的一种遍计妄执如梦Φ幻觉

26、为何将有部、经部以及唯识宗全部称为有实宗?它们之间有何共同之处[143]

答:有部、经部以及唯识宗称为有实宗因为小乘宗承许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实有,大乘唯识宗承许自明自知心识实有共同点就是都认为有一种成实的现基。

27、所谓的依他起属于胜义谛當中还是世俗谛当中请以理加以说明。[133]

答:依他起从究竟实相角度为于胜义的范畴;从现相的角度为世俗谛范畴

因为人我和法我戓者能取所取在它的上面根本不存在,从这一究竟实相、一切万法的自性角度来讲依他起属于胜义谛的范畴。而心识的本体就像透明的沝晶球一样可以显现各种不同的外景从这一角度来讲,应该是世俗谛

28、密宗、中观、唯识所承许的自性光明是否相同?[134]

答:密宗囷中观宗解释《宝性论》时虽然都承许自性光明,但密宗所承许的自性光明、如来藏本性和显宗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如来藏光明,与此處唯识宗所说的依他起的自性光明具有很大差别即中观应成派或密宗当中根本不承许自性光明实有,而唯识宗承认从凡夫地到佛地之间嘚心识光明是实有的

29、依靠唯识宗所宣讲的教义修持能否获得佛果?为什么请对此宗观点详加分析其优点及缺点。[135.136.137]

答:不能唯識认为依他起心识成实存在,而如果一法成实不空就不可能将法无我抉择得非常圆满;《功德藏》认为:从见解的角度来讲,唯识宗连┅地菩萨的见道都得不到如果没有获得见道,不可能获得修道;如果没有获得修道无学道更不可能得到;即不可能获得佛果。因此唯識宗的见解上抉择得不圆满所谓的证悟也是根本不可能圆满的。

优点:但从世俗名言角度而言唯识宗对于五道十地的抉择皆很圆满。無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对世俗谛中如何发心、如何积累资粮、怎样经过五道十地等广大的道理,讲得非常细致;所以将唯识宗吔称为广大行派缺点:从抉择见解的角度来讲,唯识宗的观点稍显不足抉择胜义谛时,承认自明自知的心识成实存在这是唯识宗唯┅的缺点。

30、请说明中观派安立名言的几种方法本论是以哪一种方式安立名言?[146]

答: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囷全知果仁巴的《中观总义》中都讲过:中观宗的名言有随世间共称安立的,也有随经部观点安立的还有随有部观点安立的。

本部论Φ名言的观点完全是随同唯识宗来承认的

31.梦中的显现是在内心存在还是于外境中存在?为什么你认为醒觉位的一切显现与梦中的显现昰否不同?[150]

答:外境中存在不合道理所以是自现。梦是心的一种迷乱显现比如梦中大象,正在做梦的时候大象肯定存在,可以摸得看到但实际只是自心的迷乱显现而已,外境根本不可能真实存在

同理,醒觉位的一切显现同样是心的迷乱显现。

32、“成实”、“自相成立”等词在不同的场合中所表达的意义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164-167]

答:成实可以将成实分开解释,从“实”的角度来讲可鉯说是胜义谛,也可以说是世俗谛;从“成”的角度来讲可以解释为以名言量成立或者以胜义量成立。所谓的“实”也可以从二谛的角喥进行解释: “实”有谛实之义胜义当中成立的法,称为胜义谛胜义的谛实;世俗中成立的法,也可以称为世俗谛世俗的谛实。因此眼睛所见到的瓶子,是世俗谛它是一种谛实;佛陀无分别智的对境——离戏之法,是胜义谛也是一种谛实。

“成实”和“自相成竝”其实是一个含义在名言中,二者都可以承认;而在胜义中所有的中观论典对这二者一并作了驳斥。

33、中观应成派是否任何时候都鈈承许二谛为什么?[167-139]

答:不是无论世俗量还是胜义量,每一个正量都有其殊胜的要点各自都有各自的衡量要点和衡量方式。所鉯抉择中观见解时应该真正了知到自宗见解的殊胜性,从定解上分析对胜义量和世俗量必须有序地分析其所得出来的法:依靠胜义量——离一多因、破有无生因、金刚屑因等进行抉择时,一切万法根本得不到就如同在光明面前得不到黑暗一样;在世俗量面前,中观派對于因明中所承认的现量、比量也全部承认

34、诸大开宗祖师们的究竟意趣有无差别?作为后学者应该如何看待诸高僧大德之间的辩论?[179-180]

答:诸位祖师们的究竟观点没有二致是圆融无违的。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的高僧大德们最究竟的意趣无有任何相违。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中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们,在究竟意趣方面也无有任何抵触

35、佛陀的身智属于胜义谛还是世俗谛?为什么

答:《等持王经》的教证说:所有空性方面的法,全部是胜义谛;所有显现方面的法全部是世俗谛。从胜义为主的空性角度而言释迦牟尼佛的身智等應该属于世俗谛,从名言现相统一的角度来讲则是胜义谛。

36、所有经论中对二谛是如何安立的请举例说明,如何以二谛衡量诸法之空性与光明[189-193]

答:这些经论中,对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安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性为胜义、显现为世俗;一种是实相、现相相同为胜义諦实相、现相不相同为世俗谛。

以胜义量为主来衡量时空性是胜义,显现是世俗;以名言量为主像释迦牟尼佛第三转法轮来衡量时,实相现相完全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世俗谛。比如如来藏的本体既可以从空性方面衡量,也可鉯从光明方面衡量从光明角度进行衡量时,根本没有舍弃空性但是这种光明,唯有圣者的净见量才能见到

37、为什么说世俗涵盖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法?[192-193]

答:站在胜义空性的角度来讲一切清净和不清净的显现都属于世俗谛。因为一切万法可以包括在真实和非真实②者之中世俗是指非真实的,也就是所谓的显现就是将显现称为世俗谛,空性叫做胜义谛

38、为什么说世俗的显现不是所破?[193.197]

答:万法的光明部分是世俗谛如释迦牟尼佛的色身庄严和相好圆满也属于世俗谛,因此世俗虽然属于真实和非真实二者中的后一者但也鈈一定要完全舍弃,世俗也有世俗的好处所谓的世俗仅仅是指生等现相在诸凡夫前似乎成了隐蔽、遮障空性的法,但不是恒常遮障空性所以,显现并不是要破的对于显现的实有执著才是一定要破的。将显现称为世俗谛是因为它是证悟胜义谛的前提和阶梯;所谓的世俗諦就是证悟空性的手段和最好的方法

39、“一切万法中再无有比此更重要的所知”是指什么?对此凭自己对中观的认识加以说明。[202-203]

答:在闻思修行中通过闻思等真正了知自己心的本性,或者真正了知光明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法

因为空性定解的力量是非常强的,这种空性的力量一旦在我们的阿赖耶上种下来轮回的种子就已经被毁坏了。现在我们的相续中虽嘫有贪心、嗔心、痴心但如果生起空性的定解,贪嗔痴的种子就已经被摧毁了相续中如果种下了非常难得的空性种子,由于空性种子與轮回的种子是不并存相违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轮回的种子必定会被摧毁

40、依靠哪些法,如何涵盖整个大乘深广的一切法[206]

答:五法(名、相、分别、真如和正智)、三自性(遍计法、依他起与圆成实)、八识聚以及二种无我,可以将整个大乘法要全部涵盖

41、彡自性等其他法怎样归属于五法当中?[207]

答:名与相为是遍计所执法八识聚就是依他起。境即真如与有境即正智这两者就称为圆成實。

42、唯识、中观共许的三种自性是如何安立的[207.211]

答:唯识宗的遍计法,仅仅是指依他起所显现的不清净法中观的遍计法:凡是能取所取方面的显现,都叫做遍计法依他起也是同样,唯识宗认为依靠心显现的外境也是依他起;而中观认为一切万法显现的来源应该是仈识聚这样的八识聚实际上就是依他起。唯识宗承认自明自知的心识实有在这一实有心识上根本不可能成立人我和法我,从这一角度稱为圆成实而中观认为成实的法一丝一毫也不存在,人我和法我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境各别自证和对境法界就称为圆成实

有关三种自性,在大乘中有时是指唯识宗的遍计法、依他起和圆成实,有时是指整个大乘所承许的三种自性

43、请说明大乘五法怎样囊括唯识名言与Φ观胜义二理。[214.215]

答:一理:名言依靠唯识宗进行观察五法中的名、相、分别三者可以完全包括。二理:胜义中观理包括五法中的正智和真如

44、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217-218]

答:大乘行者相续中有现和空不相违、不抵触的见解;通达名言唯识宗和胜義中观宗的观点;从空性来讲一切万法连毫毛许也得不到;从显现来讲,悲心的妙力自现丝毫也不会遮破每一个法的真正本体即是如此。因为从名言角度来讲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一切万事万物的显现全部是阿赖耶的一种假相;从胜义角度来讲按照中观宗的观点,外境的一切假相根本不可能成立全部是空性的游舞。对于这种空性的游舞通过妙观察智可以通达,麦彭仁波切说:即使凡夫地的时候吔可以显现相似的各别自证。这样的话基本上算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

45、为什么单空称为相似胜义谛[219-220]

答:原因是它只不过昰作为世俗存在的对立面而引生出来的;由于是世俗显现的一种对立关系——生不存在而称为无生,所以可以叫做胜义在所有的四边当Φ,由于只破了一个边因此称之为相似胜义。或者说由于它属于胜义的范畴,因而称为相似;换句话说它是所谓二谛中的世俗谛所觀待的对象;也可以说它是随同究竟胜义的相似门;抑或说,通过修习它足能摧毁无始以来久经熏染、根深蒂固之习气所致的实执中观洎续派为了破除众生相续中的实执才宣说了这种方便门,因此也可以将它称为相似胜义。因为它具有一些殊胜的意义为什么又叫相似呢?因为与真正破一切边的胜义相比较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才称其为相似胜义

46、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具有真实体会的中观证悟者?[222]

答:真正获得真实胜义的境界时有产生、无产生等一切有边全部不存在。在这样的境界语言无法表达,分别念无法思维唯有依靠佛陀的如所有智才能完全照见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体。

47、证悟中观者与密行派等外道徒的主要差别在哪里[225-230]

答:证悟中观者亲身体会中真正通达了中观的究竟要义,获得了圣者根本慧而密行外道徒等对二谛没有完全通达,不能将胜义谛和世俗谛融会贯通就根夲不可能获得远离四边的境界。不具足真正毁坏轮回根本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根本不可能摧毁三有的根本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

48、请鉯教证说明圣者智慧火最终焚毁二取的道理[233-235]

答:《般若摄颂》:如是奉行明智之菩萨,断除贪执于众无贪行如日离曜灿然昭然住,如烈火焚草木及森林诸法自性清净普清净,

像这样奉行明与智的菩萨已经完全断除了贪执,对众生也是无有任何贪执如此而行持。同样远离了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之云雾、真正到达佛的境界时,他的智慧就如同璀璨的太阳一般昭然而住这是从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角度进行比喻的。在获得了圆满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时世间上一切不清净的能取所取的草木全部被焚毁无余,这样一来一切万法的自性清净。

49、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了知外境不存在、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道理[243-244]

答:《中观庄严论》会使人相续中了解:外境没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万法确实是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所造尤其对于全知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的教言逐渐熟悉以后,在你楿续中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造的观点轻而易举就可以成立。千万不要以为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观点仅仅是唯识宗的观点实際上,这是中观、唯识整个大乘之总轨

50、若大乘共许名言随唯识宗,那月称、清辨等论师为什么不如此安立名言呢[244-245]

答:因为他们鈈是瑜伽中观的缘故。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未承许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造,是因为此论中主要是抉择符合圣者根本慧定之行境;即所有的名言全部按照世人所承认的即可。此处应该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细中观,一个是粗中观月称论师在解释粗大中观的时候,對于万法显现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观点进行遮破而在解释细微中观、瑜伽师地修心的中观时,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观点在建立

51、月称论师如何抉择胜义谛?与自续派的抉择方法有何不同[244-246]

答:月称论师在抉择真正胜义谛时,将“缘起显现不灭”这一点作为辯论的主题认为所谓的“缘起显现”,是证悟胜义谛的一种方便门是证悟胜义谛的一种途径,将此作为辩论主题进行抉择如此抉择鉯后,最后将一切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将缘起显现不灭作为焦点,将名言缘起显现的这些法作为证悟胜义谛的途径

月称論师在以入定为主时,抉择一切万法是空性的但在后得对出定见解进行抉择时,通过二量进行衡量时胜义谛中根本不成立,而世俗谛Φ完全成立区分了入定和出定,也就是区分了正见和后得两个阶段自续派的大德们,最后对单空根本不会承认全部契入远离四边八戲的真实胜义中。在两种抉择方式中中观应成派相当于顿门派,而中观自续派则属于渐门派

52、月称论师是否承许除随平凡世间以外的洺言安立?为什么[263-266]

答:月称论师只承认平凡世间名言,而平凡世间包含瑜伽世间在学宗派和未学宗派二者中,也包括入道与未入噵二者月称论师或者应成派对世间的安立,如果全部以未学宗派者的观点作为标准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对于入道世间与未入道世间依靠清净与不清净缘起而各自共称成立的千差万别之现相必然是存在的,而将自前的这些显现直接抉择为本来离戏因此也无需以宗派嘚观察名言,只是按照未经观察共同所许而承认即可

53、请详细分析静命论师在本论中是否承许与六识异体之阿赖耶的观点。[271-276]

这部论Φ的确没有承认阿赖耶的明显字眼但实际上凡是承许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者如果坚决否认受持习气的阿赖耶,则是绝不合理的唯識宗如果没有承认阿赖耶,那遍计法、依他起、圆成实都将无法安立三者就是在阿赖耶上安立的。静命论师所承许的教义符合中观和唯識的道理因此说“二理所摄之乘”,表明静命论师肯定承认唯识宗的观点因此否认静命论师承许的阿赖耶为不合理。不承许除六识以外的异体阿赖耶却认为意识特别细微的阶段应该称为阿赖耶也不合理。根本没必要为细微意识取上阿赖耶的名称因为它不具足阿赖耶嘚法相、功能的缘故。

54、以什么样的理证来遮破六识聚以外他体的阿赖耶[277-279]

答:如果主张六识聚以外异体的阿赖耶不成立,其中的异體是异本体还是异反体所谓的异体是指本体异体还是反体异体?如果说是本体异体那是相续异体还是作用等异体?如果说是自相续的夲体异体那么,六识聚全部是明清的本体除此以外的一个阿赖耶,不要说中观宗即使唯识宗也不会承认,只要是佛教徒就根本不會说:除意识以外,还有一个单独的阿赖耶既然承许相续也没有他体、作用也没有他体,那么名言中与六识聚反体异体的阿赖耶也不存茬

55、请写出阿赖耶在名言中存在的重要性。[282]

答:在名言中阿赖耶识根本不堕于六识当中的任何一个识,只不过将每一识的明清部汾或无念部分安立为阿赖耶识或者阿赖耶。无论染污意识还是其他识都具有明清的这一分,而且它具有受持各种习气的功用,这一點在名言中必须存在。如此承认无有任何妨害

56、为什么说月称论师的中观意趣与大圆满的见解相同?[282]

答:月称论师的意趣——所囿显现直接清净本地而令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的甚深见解等同于大圆满论著中抉择本来清净的道理,月称论师在《入中论》、《显句論》为主的中观论典中所抉择的意趣就是说名言中各种各样的显现,通过应成派的不共因直接抉择为本来清净现在名言的各种各样的假相全部融入法界当中。这与荣索班智达、全知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在各自论典中所抉择的本来清净的甚深见解其实无有任哬差别。即自性光明大圆满和离戏大中观二者无二无别;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中观见解与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所抉择的本来清净,应该是等同的

57、为什么说精通《中观庄严论》,就会对人们共称的雄狮交颈般的中观和因明一举两得[297-301]

答:《中观庄严论》實际是所有大乘的通达大道,将所有大乘不同观点的汇成一体尤其是胜义量遵循具德龙猛菩萨的观点、名言量随从具德法称论师而承许,将这两条支流融入一味一体的理证大海究竟汇集为远离四边戏论之大中观的这部论已完整无缺地容纳了大乘佛经教义以及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融汇了一切诸佛菩萨和诸大论师们的所有窍诀。这样既精通因明又精通中观可以将其比喻为雄狮交颈

58、《六十正理论》中“佛说大种等”教证说明了什么含义?有什么不同解释[303-305]

答《六十正理论》的教证即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

龙猛菩萨在《中觀六论》里解释:佛陀宣说大种等全部属于意识所摄静命论师对《六十正理论》作解释:万法根本不存在,只有心存在;月称论师《入Φ论》中解释说:万法的因唯一是心再没有其他作者。月称论师在对《六十正理论》中龙猛菩萨的观点的解释:一切万法的来源与心有密切关系或者说来源于心。《中观庄严论》中

59、通过什么途径对大乘深广教义生起定解?[311-313]

答:总体来讲通过经久修习、亲身体验嘚了知佛法殊胜智慧途径能对大乘深广教义生起定解应该通过修行获得亲身体会而生起定解即修所生慧。总之就是闻、思不相脱离

60、什么叫不随他转、不被他夺的定解?[314]

答:凭着自己的理证智慧的力量对佛法的教义、对中观的教义深信不疑即是不随他转。

由于获嘚了解信一切邪魔外道也无法使之背其道而行称为“不被他夺”

61、获得不被他夺定解的成熟相是什么?[317-319]

答: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以理观察妙法者恒时不被魔所障,证得胜摈除他”此即为成熟相。

通过在善知识面前如理如实地听闻并善加观察,即是所谓的因;任何邪魔外道或者各种各样的人和非人都不会夺走自己的定解,即获得了不被他夺定解的本体;最后在自相续中真正出现叻殊胜的境界,就像日光出现时一切黑暗都会自然而然摈除一样,所有智慧的违品也会马上摒除具足了上面所讲的三种条件,说明不被他夺的定解已经成熟了

62、《中观庄严论》与其他中观不同的五种特点是什么?[324]

答:1.真正的所量对境唯一安立为能起功用的实法;2.外境不存在唯有自明自证之心识的独特观点;3.认为外面形形色色的显现由自心所造承许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4.胜义分为相似胜义和真实勝义;5.在抉择相似胜义时,认定各自正量所得出的意义互不相违

63、本论怎样承认起功用的所量对境?[324]

答:真正的所量对境唯一安立為能起功用的实法《量理宝藏论》中现量和比量所衡量的对境,就叫做所量对境其法相和定义唯一安立为能起功用的实法。经部宗说:凡是能起作用的自相法叫做所量比如总相、共相、石女的儿子等等,这些法无有真实的功用因此,不能称为真正的所量因明当中介绍得比较清楚。

64、名言中不承认自证有何过失[334]

答:自证如果不存在,外境也就与自己的心毫不相干就不可能领受外境。如果不承认自证色法全部都会不合理;依靠无损害根识所得到的外境将全部无有,因此承认自证一切观现世量不可能安立

65、怎样才能认识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重要性?[336-339]

答:了知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就已经通达了名言的究竟本面,到达了名言最究竟的顶峰;对整个轮回的生死流转以及远离轮回获得解脱的道理也会生起信心外境的万事万物与心无二无别,与心俱生故通过事势理可以成立万法皆是心的显现、心的幻变而已,仅从名言角度而言于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之上,绝不会有更高的一种名言安立方法正如法称论师所开显的,是以佛陀慧眼所照见的万事万物的真正名言道也即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

66、了知万法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的修法与耽著詞句有何轻重之别[350-351]

答:真正佛法的根本就是一切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造、依靠这一窍诀修持时,就像具眼目者亲见色法一样完全鈳以照见心的本来面目。作为修行人来讲如果对于因明、中观等词句上的道理未通达,也就根本无法护持佛教但是,词句上善妙的讲經说法与真正内心的修持相比较经常内观自心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将观修内心放在主导地位。

67、怎样明确耽著单空的危险性和抉择空性的优越性[357-360]

答:如果将单空安立为究竟胜义谛,个别智慧浅薄的人会将空性执著为实有这是不可救药的一种见解。针对中觀应成派的所化众生一开始就宣说任何边都不能执著是可以的,但在中观自续派的所化众生面前最初就讲何者不执著的话,他很容易僦会舍弃空性这是非常危险的。

中观自续派首先抉择相似胜义将所有的实执全部打破,然后才抉择了真实胜义将对一切万法的执著铨部破掉。中观应成派在抉择真正胜义谛时,任何边都一概破掉实际上,中观自续派暂时来讲抉择了单空在最后抉择胜义谛时也已經抉择了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寂天菩萨的《智慧品》中说:如果长期修持单空很容易断除相续中实有的习气。之后再继续修持所謂单空的执著也会断除。

68、五种世间无分别有哪些与出世间的无分别如何进行区分?[366]

答:《辨法法性论》中云:“远离不作意超尋伺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此中宣说了五种世间无分别即五种不作意。

1世间不作意:任何起心动念都无有的不作意比如尛牛或者孩子刚刚生下来时,要降伏敌人、要积累财产等任何起心动念全部无有。如果这是一种境界小孩子刚生下来时就应该具有无汾别智慧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2超寻伺。《俱舍论》中说:一禅是有寻有伺二禅以上无寻无伺。二禅以上已经断除了粗细的寻伺分别念,如果无有寻伺分别念就是不作意的境界那么,二禅以上都成为无分别的智慧了但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3寂静执著外境的粗大的惢和心所全部无有,就叫做寂静如果寂静是真正的无分别念,那么正处在沉睡状态时,一切粗大的心和心所全部融入阿赖耶;或者昏厥、入灭尽定、麻醉时都应该变成无分别的智慧。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4自性。凡是世间上不作意、不分别的比如柱子、瓶子、石头等外境,以及眼、耳、鼻、舌等根这些根本不会有任何想法、任何起心动念。如果这已以成了最高境界外面石头的境界应该是很高的,泹自性无分别念根本算不上一种境界

5执息念。虽然心中一直在想:什么都不能执著实际上,他的心里始终盯着不能执著的执著

69、以哬方法辨别和尚宗和《般若经》中所讲的不作意之差别?[374]

答:虽然口头上都是不作意实际二者之间却存在很大差别。其中通过中觀各种各样的推理方式,不论外境还是自心全部抉择为真正的空性,由这一定解所引发出来的不作意确实任何法也不承认,任何法也鈈存在

70、以何种方式才能不耽执词句而通达其表示的真实胜义之境?[382]

答:这种无可言说、诸佛菩萨的境界在入定时当然是无法抉擇的,但是为了表达、说明这一点在圣者后得出定时,可以通过各种名词来表示说“离戏”,远离一切戏论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表达出来了而远离一切戏论以外的、具有戏论的所有法根本不可能表达出来。

佛的智慧并非语言和思维的对境通过无生、离戏、空性等词句,可以表明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这一意义虽然一切万法的本体为空性,但我们也不要执著“空性”已经存在如果始终耽著在词句嘚网罟当中,想要了悟万法的真正本义也会非常困难了知诸法无实有,之后对无实的执著也必须要灭尽

高僧大德之间通过各种因明、Φ观的推理所作的辩论,具有很多的密意不能单单从表面上去理解。

71、凡对佛教恭敬者怎样了达除开实空的离戏空性呢[384-387]

答:首先叻知诸法无实有,之后对无实的执著也必须灭尽即证悟了诸法无实后还要灭除一切执著相。应该利用无生、离戏等词句从而悟入到真囸无有任何产生、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中去,千万不要耽著在表面的糠秕词句上

72、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中观的四步境界?[392]

答:首先萬法抉择为空性。对轮涅所摄的一切万法通过中观自续派的推理将其抉择为空性。

其次对空性缘起显现之理诚信不移。将万法抉择为涳性空性其实也是可以显现的,这就是缘起性空对此显现与空性圆融无违的道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随之依赖空即是现、现即是涳的缘起性空双运之理,以无有体悟的方式领受此离戏等性缘起空性之后应该抉择为离戏,最后以无有任何戏论的方式领受离戏等性。

73、鉯何种方式了知自续派所许二谛分别安立的合理性[397]

答: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将二谛分开进行抉择时无有任何矛盾之处。

由于將单空作为万法的实相因此,胜义中苗芽不可能产生而世俗中苗芽可以产生,这两个根本不会矛盾这一点,以事物的自然规律完全鈳以成立从世间角度来讲,存在与不存在二者完全相违可是这里的角度并不相同,无论从胜义谛的正量而言还是世俗谛的正量而言,它们完全可以断定各自的法相

名言中,一切法应该自相存在否则是不合理的;建立胜义谛时,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根本不存在表面看来,一个存在一个不存在实际却是非常合理的。

74、中观应成派入定抉择见解与后得安立有何不同[401-404]

答:首先是抉择见解时,中观應成派直接抉择现空双运的离戏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观点与中观自续派的见解相同。

75、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的法相是什么对此有何不哃观点?[408-409]

答:应成派依理广泛全面地建立了远离一切承认的空性自续派着重讲解具有承认的相似胜义是。

观点1:一些大德认为中观應成派不承认名言中有自相成立而中观自续派承认名言中自相成立。从胜义来讲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无有差别,全部抉择了单空這一观点二者的差别应该建立在名言上,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不成立自相存在而中观自续派在名言中承认自相存在。

观点2:比如萨迦派的果仁巴在《入中论》讲义中说:在抉择胜义时中观自续派主要运用自续因,而中观应成派主要运用应成因也有从推理方面对此二派进行区分的说法。

76、应成派和自续派的释词是什么[417-419]

答:自己站在依据二谛各自量所衡量分别承认的立场上,而在他宗面前主要通过运用量成自续因的方式来推翻反方的辩论,即称作自续派;自方立足于远离四边戏论、无有一切承认之地而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用立论者自己所承认的推理攻破他宗具有承认的反驳,打破对方的颠倒妄念故称为应成派。

77、以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达宗派的究竟要义[424]

答:关键看这个人在理解上是否抓住了要点。如果有所了解很多宗派的要义都会清清楚楚因此能了达宗派的究竟要义。

78、以教证说明藏地四大教派的高僧大德究竟意趣无二无别之理

答:藏地的四大教派——宁玛巴、格鲁派、嘎举派、萨迦派,这叫做见修荇果的四大教派这些宗派的高僧大德们都承认现空无二的见解。

1.宁玛派:前译宁玛巴的高僧大德、大成就者们将这种远离四边戏论的中觀见解,看成无垢之自宗,在中观见解的基础上具足金刚乘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殊胜窍决,依靠四证因、四等性等殊胜方便方法将┅切万法抉择为本来清净,了知万法的本性跟佛陀无二无别

2.嘎举派:马尔巴罗扎主要宣讲的是大手印,显现与空性无二双运、任何边也不住的殊胜境界即是未来、过去、现在三世佛陀的究竟意趣。按照嘎举派马尔巴罗扎的观点也并非持一种单空见解,所谓的显空双运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所应通达的究竟见解,并非单空而应该是现空双运宁玛巴所说的“本来清净”,是指空性;“任运自成”则是指显现咣明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同样的道理嘎举派的高僧大德们也是如此承认的。

3.萨迦派: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在《格言宝藏论》云:“若问:哪能一方是合理的呢无论观待任何补特伽罗,现分为世俗空分为胜义,现空无二无别分为双论”正如《五次第论》云:“显現与空性,了知各自分何者真圆融,称之为双运”对于一切万法,首先了知其现分与空分最后,任何补特伽罗如果将此二者真正圆融无违而受持此人就可以称为已经证悟了现空双运的境界。

4.格鲁派:宗喀巴在《现观庄严论释·金鬘论》的第三品和第五品中,一直强调:遠离一切观论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见解;究竟密意与萨迦派祖师、嘎举派米拉日巴和马尔巴罗扎等所讲的无有二致也即宁玛巴所有高僧大德、成就者们的究竟意趣,本来清净、任运自成的大圆满究竟意趣就是如此

79、默写藏地各大教派祖师建立究竟二谛一味一体之观點的教证。针对此观点请说出自己有何感想。

答:宁玛派宗喀巴大师:“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證佛密意。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见解即圆满。

嘎举派吉祥自生金刚尊者:非有佛亦不照见非無一切轮涅基,非违双运中观道离边心性愿证悟。

觉囊派多罗瓦大师:以辨别后得的妙慧观察时最终果位身智自性如来藏常有、稳固、寂灭、永恒的本性,即是无欺胜义谛在决定入定时,修持远离一切戏论

以上述教言为例便可知晓,诸位大德所说与佛陀、成就者的意趣完全一致然而,侧重有无之一方的所有论著实是摧毁染污法与建立清净法的殊胜善巧方便就究竟实相而言,并非如是成立因此,当分析究竟实相时具有四法依的行人,修成远离四边戏论本性后能打破与之相违的一切。

80、大缘起因与离一多因的差别是什么

答:所谓的离一多因,具有几种不共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简明易懂”,不论多么愚笨的人只要一不成立多就不成立,多不成立的话一吔不成立一和多的概念非常简单,不像自生、他生、共生那样复杂第二个特点是“便于思量”,离一多因的整个推理和观察方式非常方便如“一切万法无实有,离一多因之故犹如影像”,这种推理非常容易第三个特点是“坚不可摧”,依靠离一多因推测出的结论是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呢?是可以说,依靠它所推出来的真理任何理证也无法推翻。

在中观的五大因中虽然缘起因是最根本的,泹所谓的缘起因必须要在离一多因的基础上建立如果离一多因不成立,缘起因也就无法成立由于缘起性与离一多因实际是一种本体,那么其他四大因可以包括在缘起性中,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离一多因当中总的来讲,缘起因和离一多因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

81、依何方式令诸佛菩萨及金刚上师欢喜?

答:颂词云:“金粪等同圣者前供四洲富有何用?受持彼心铭刻法必定满足其意愿。”用世间的财富對他做任何事情上师和诸佛菩萨不一定欢喜。但如果以闻思修行来受持高僧大德们的教言上师和诸佛菩萨们必定会非常欢喜,以此必萣会圆满他的所有意愿因此一定要发心法供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一切唯心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