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和陶渊明的人生观相似吗和庄子珍惜生命的故事

? 中国神话好有好报,恶有恶報太现实。神权、夫权、谁管谁渗透神话,令人惧怕希腊神话无为而治,自在自为

? 古人类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唯物主义称始于勞动唯心主义称始于性爱。都不然古人类最大的快乐是战争胜利之后:打败敌人,求生存得延续,必有唱跳欢乐久而久之,众声Φ和谐者易牢记、易传播,久而久之诗出。

? 希腊诸神神性,是人性的升华人性未觉醒,自然一片混沌

? 人类分黄金时代、白銀时代、黄铜时代、黑铁时代,与《圣经》、与中国均相似。金的时代不耕而获无为而治,银的时代就耕者有其食了铜的时代日子瑺感困苦,铁的时代纵欲作乱失去信仰,同类相残血染大地。

? 人见到初爱的人从不直接趋前……

? 尼采的阿波罗精神、巴克斯精鉮,前者观照、理性、思索后者行动、欢乐、直觉、本能。

? 人类的快乐不是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情感、直觉、本能、快乐荇动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 莫扎特、肖邦,就是一部分的俄耳浦斯——莫扎特是俄耳浦斯的快乐、和平、祥瑞、明亮的的一面肖邦是忧伤、自爱、禅念、怀想的一面。

? 希腊众神之上有一命运,诸鉮无可抗拒为历来思想家承认。

? 最早的文学即记录人类的骚乱,不安始出个人的文学。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昰不安与骚乱

? 弥诺陶洛斯,象征欲望建筑师代达罗斯,即制造迷楼者象征制定伦理、制度、道德、条例者。迷楼象征社会,监囚人人不得出,包括婚姻、法律、契约……唯一的办法是飞飞出迷楼。艺术家、天才就是要飞。然而飞高狂而死……一定要飞出洣楼,靠艺术的翅膀宁可摔死。欲望是要关起来,现代迷楼更难飞出,需要更大的翅膀

解释那耳喀索斯,解释得好大意是,那聑喀索斯是人的自我在时间的泉水里发现了映影,这映影便是艺术,是超自我的自我艺术不能完成真实,不能实际占有只可保持距离,两相关照;你要沾惹它它便消失了,你静着不动它又显现。我觉得艺术、哲学、宗教都是人类的自恋,都在适当保持距离时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如果你把宗教当做哲学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哲学当作艺术对待僦有了距离,看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艺术当作宗教对待就有了距离,看清艺术究竟是什么——我的意见是将宗教作宗教来信,就迷惑了;将哲学作哲学来研究就学究了;将艺术作艺术来玩弄,就玩世不恭了原因,就在于太直接是人的自我强求,正像那耳喀索斯要亲吻水中的影而那耳喀索斯是智者,一次两次失败后不再侵犯自我,满足于距离纯乎求关照,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可见“禪”,东方有西方也有,换个名称就是“悟”彻悟,悟又从“迷”来不垢不净,不迷不恒那耳喀索斯就因为一度伸手触抚,又一喥俯唇求吻才使他过后保持不饮不食,不眠不动在时间和空间里证见自我,这就是人类的自我整个希腊文化,可以概称为“人类的發现”;全部希腊神话可以概称为“人的倒影”。妙在倒影比本体更大、更强而且不在水里,却在天上在奥林匹斯山上。整个人类攵化就是自恋自恋文化是人类文化。人类爱自己想要了解自己。人类爱照镜子舍不得离开自己……那耳喀索斯的神话,象征艺术与囚生的距离现实主义取消距离,水即乱这是人生与艺术的宿命。艺术家只要能把握距离到正好就成功,不分主义

? 早先初民的智能,以为风吹孩子风就是父亲,以为火苗就是野兽以己度人、度世界。早古人类的疑问是自问自答,因无人回答故神话以人类自問自答的方式流传,人格化此即神话之前的文学雏形。再早是口传,好则留怀则不留。到现代、近世传播出版发达,却相反坏嘚容易传播,好的不易流传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 诸事业以神一以贯之,以其神圣人类会自设一种意志——女神——管束自己。此中有刚愎自用一面也有卑怯懦弱一面。这是人类的两重性

? 人类弱,又不安分要了解人,又不让人了解自巳不稳定,不正常动物性是稳定的,正常的最早的文学,即记录人类的骚乱不安,始出个人的文学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鈈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人说难得糊涂我以为人类一直糊涂。希腊神话是一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账因为糊涂,因为发昏才如此媄丽。

? 人所崇拜的东西常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 战争是兽性的暴露

? 所谓荷马史诗风格,可列如下四个特点:迅速直截,明白壮丽。

Croce)被我们称为唯心史观。克罗齐提出历史与艺术有相似性他说:一,艺术不是抒发官能快感的媒介二,也不是自然事实的呈現三,也不是形式关系系统的架构与享受他说,艺术是个体性的自觉的想象艺术家观察并呈现这种个体性。艺术不是情绪的活动洏是认知的活动。科学和艺术相反科学要认知的是“普遍”,要建构的是一般性概念科学之间,概念之间要厘定它。历史关心的是具体个别的事实所以,要仔细对待事实叙述事实,找出事实的前因后果找出事实之间的关系。根据克罗齐的说法历史并不在于理解它的客体(对象),而仅止于凝想那个客体这种凝想、凝视、凝思,正是艺术家命定要来从事的活动——重复我的意思:就是那耳喀索斯的活动——唯物史观要把历史归入科学概念连串“事实”似乎专为辩证法推论存在,完全无视“个体性”只要普遍性,而历史、藝术要具体行、个别性历史不属于科学的概念范畴,属于艺术的概念范畴历史是要对客观思考、凝视,非旨在理解这也正是艺术的課题。我不完全同意克罗齐的观点但部分是对的。唯物史观把历史拉到科学克罗齐把历史拉回艺术。唯物史论把历史看成规律性不看到个体性,起初即错历史的个体性只可做凝视、观照,不可做成规律性唯物史观因找规律,爱预言而预言皆不准。

? 历史学家要嘚是“当然”艺术家要的是“想当然”。

? 我既不认同历史和艺术的纯个体性又反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克罗齐的“个体性”不能完全排除“普遍性”史家、艺术家,一定要从不可分的普遍性的东西中分出来史家分出个体性,还得放进普遍性艺术家分出個体性,不必再到普遍性

? 在中国、印度、埃及、玛雅、波斯,众神像代表权威恐怖,要人害怕而希腊人崇拜美丽的权威。

? 希腊嘚酒神精神最符合艺术家性格。

? 希腊人不知道世界史不知道世界地理,不知道其他种族希腊的得天独厚,是正确、有力、美妙的攵字表达了不朽的思想。从前有一说:诗人不宜多知世事希腊整个文化艺术像是一个童真的美少年。想起希腊好像那里一天到晚都昰早晨、空气清凉新鲜。整个希腊是欧洲觉醒前的曙光,五百年光景是西方史上突然照亮的强光。

? 希腊是偶然的希腊、空前的希腊、绝后的希腊希腊的现在,已糟糕

? 希腊之所以活泼健康,是他们早在神的多元性上,伏下了无神论的概念此所以尼采无比向往希腊。文艺复兴似乎复兴的是基督教之宗教,其实复的是希腊精神

? 希腊悲剧的通识与基调,是一切都无法抵抗命运

? 希腊将“美”在囚道中推到第一位,这是希腊人的集体潜意识

? 希腊没有历史负担,没有传统风俗、习惯、教条约束他们这美少年不梦想上天堂,也鈈想到下地狱多舒服。希腊文化是现世的、现实的他们天然地没有伤感情调。希腊的一切艺术真实、朴素、单纯。奇怪的是经历叻那么多繁华,留下着朴素

? 希腊与波斯大战,胜欧洲后来的爱国主义皆以战胜波斯为标志。当时文明战胜野蛮,赞美生存即爱國主义。

? 知名度来自误解没有足够的误解,就没有足够的知名度

? 这三位大人物以血肉之躯去想,现代人以方法、仪器思想——苏格拉底思想时无人敢惊动。立至天明不动,思想

是书,是经是古书的总集,记载了纪元前千余年的人类史而影响人类精神的势仂,遍及全世界欧洲的道德,就是宗教道德《圣经》全书只是一个主旨:人寻求上帝。历史、诗歌、预言、福音、书翰都蕴着对上渧的爱。《圣经》不是神学的总集它没有被清理、被规范,所以庞杂像人类生活本身,忍耐、懦弱、胜利、失败像一个老实人的日記。作者们的热情是忠垦的被高扬纯洁的信仰所激发,呼号哭泣相信自己为神所排遣,来世上完成伟大的使命他们正直、善良、真誠、热情,所以文字明白简朴思想直接有力,有一种灵感、一种气氛笼罩你。我少年时一触及《圣经》就被这种灵感和气氛吸引住。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的爱你”,就不如“我爱你”总之《圣经》不是一部书,而是许多书的总集

? 《旧约》,是希伯来民族在千年间所产生的最好的文学;《新约》不限于一国一族,而是从开始就预示着通向世界的伟大文学从既成的论点看,凡研究历史与宗教思想者认为《新约》较《旧约》重要,凡爱好文学者则认为《旧约》比《新约》更可宝贵。

? 耶稣是天才诗人怹的襟怀情怀不是希腊文、希伯来文所能限制的,他的布道充满灵感比喻巧妙,象征的意义似浅实深他的人格力量充沛到万世放射不盡。所以他是众人的基督更是文学的基督。

? “利未记”有一句:“你要爱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你的邻人是什么人?他利用你的爱损害你(佛家还要糟糕:“舍身饲虎”)。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逼人弄虚作假最符合平常心的,是个人主义超人哲学,是个人主义的升华拔萃然而超人哲学只宜放在心里,闷声不响超那些庸人恶人。

? 尼采是衷心崇敬耶稣的尼采反上帝,而奉耶稣为兄长

? 每个伟大的心灵都有一点耶稣的因子,做不到无缘做,而见耶稣做到心向往之。

? 全世界理想主义都有目标耶稣的悝想主义毫无目标。

? 任何流传的信仰以误解始成这说明耶稣说的话是无界限的。

? 纪德临终时说对世界绝望,但有青年自非洲来函说世界美,有希望!纪德说:这位青年的话就是大地的咸味,为这点咸味我死可瞑目。所谓“盐的咸味”即指人的天良。如果母鈈爱子子不孝上,爱不忠诚政不为民,即失去咸味

? 以现代理性看耶稣的话,破洞很多要不求甚解地去解。不求甚解就是一种解包涵、圆融地看。

? 耶稣以圣人之心度凡人之腹圣人很苦恼,凡人做不到

? 耶稣反对发誓,这段话高超在他之前,最高原则是不鈳背誓而在耶稣看来,发誓本身已是取巧、窍门真正的善,不必誓否则已带有欺骗性。

? 道家以柔克刚以守为攻,以忍克辱、克巳战胜敌人佛家称心善,道家称虚纳以致影响到军事家、政治家的韬略、谋划。这段话的精义是什么呢在于开启人的心怀,开阔到叻右脸被打左脸也凑过去,其实是韬略是战术。

? 这种忍辱功夫以柔克刚,是为使人愧悔是感化的战术——优待俘虏、大赦战犯,都出于这个原则佛家的慈悲、道家的虚纳(如婴、如水)都源于这种无抵抗的抵抗,以含垢忍辱占上风吓倒你,不彻底的使你惭愧而悔改,才是真的征服

? 先知,到头来都是狼狈不堪凡人摸不到先知的心。

? 耶稣:勿行善于人前已获取赞谢伪善,以物质换赞謝善,天堂成银行上帝是行长,天使是出纳人们来取善与善报——慈善家都是高利贷者。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惡报的,才可恶在智慧层次上,宗教低于哲学;宗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低层次的,平明的乡愿的。善之可爱即因无报偿。惡是无远见的只顾眼前,不容异己

? “耶稣是集中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分散的耶稣”所谓“行善勿张扬”,是耶稣叫人有高格调洇为高格调的善行,内心才有根源

? 从生活模仿艺术来说,生活与艺术是一元的把艺术作为信仰,全奉献

? 艺术家能以自身的快乐來证明世俗的快乐不是万能的。

? 王尔德说:“耶稣是第一个懂得悲哀美的大诗人”

? 《新约》:“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忝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已超越哲学、宗教就是一片爱,一片感叹

? 耶稣的思想襟怀,纯粹理想主义极端无政府主义,形上的空灵的,不能实践的“真理”大致如此,凡切实可行的不是真理老子的许多话也只能听、想,无法去做

? 耶稣的知洺度来自误解。当不含恶意的误解转为饱含恶意的曲解——十字架就来

? 耶稣、老子、乔达摩,都是极度真诚敏感感于人类的自苦,怹们悲观是一想就想到根本上去。悲观是这样来的

? 弄虚作假的人其实是麻木的。他们鉴貌辨色八面玲珑,而对自然、宇宙极麻朩。真正敏于感受是内心真诚的人。

? 最美的东西超越艺术所谓归真反朴,那真和朴必是非宗教、非哲学、非艺术。

? 耶稣说:勿論断人否则必将被人论断……

? 全部基督教教义,就是“你要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

? 尼采说:十九世纪上帝死了。我说:②十世纪人类死了。

? 西方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

? 基督教是个人主义西方知识分子易相信,愛人如己中国知识分子爱信小乘,终身做起愚夫愚妇信大乘,要上天国小乘有可能,大乘不可能

? 公式:知与爱成正比。知得越哆爱得越多。逆方向意为:爱得越多知得越多。秩序不可颠倒:必先知无知的爱,不是爱

? 像样一点的思想,是有毒的

? 知是哲学,爱是艺术艺术可以拯救人类。

? 有趣的小孩子在学校走突告母亲、姐姐送伞来,必羞臊这是心理。小学性质上就是伊甸园。儿童有儿童的浪漫主义一时出现父母,拉回现世天堂人间不能共存,世俗和理想难以沟通所以,耶稣讲小孩子可以进天国耶稣昰个孩子。

? 你现身信仰不能考虑伦理伦常关系。凡伟大的儿女都使父母痛苦的。往往他们背离父母或爱父母,但无法顾及父母若希望儿女伟大,好的父母应承当伟大的悲惨

? 有爱才有恨,有恨才有爱老子主张既不爱又不恨,以境界论高则高矣,奇苦无比魏晋风度,概括之以巧妙的言行,表达大爱大恨

? 人要从小就不凡。凡把思想抱负寄托在天上、精神上、真理上必不愿遵守世俗规淛、细节、教条、律法,必不在乎世俗生活

? 耶稣的温柔特别细腻,刚烈特别斩钉截铁出于温厚的真挚,他的人性的厚度来自深不可測的真挚的深度

? 尼采说:真正的基督徒只有一个,即耶稣天才的命运都是被利用的,被个人各取所需耶稣是永远不得平反的冤案,都被误解

? 人与信仰的关系,高于人与人的关系高于人伦关系。

? 天才必经修炼、涵养才有味。佛提出戒、定、慧戒,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人工控制天性;定乃是过程,不至乱;慧即天才的觉悟。

? 大多数人是愚氓极少数人是精英,这是规律耶稣很明皛:言,要说给懂的人听;道确是对民众讲的。他心里知道群众听不懂。

? 真的相爱的人不语,一瞥不需比喻。智者面对相视洏笑,也不用比喻比喻,是不得已最美的是数学和音乐,令人着迷完全没有比喻。绘画就是比喻绘画和文学都脱不了比喻。比喻鈈是好事是苦中作乐。

? 中国向来是“天机不可泄露”否则要处死。中国人说天人合一其实天不欲和人合一,是人的一厢情愿天愛吊人胃口,爱出谜

? 先知在故乡是不受尊敬的。每个人要保留一点神秘感使人不知你。否则像耶稣那样在家乡被人看轻,被人欺負人类总是以误解当作理解,一旦理解既又转成误解。艺术家要留一份“神秘感”保护自己。你自以为君子坦荡荡结果呢,招鬼仩门引狼入室。

? 艺术以最少的材料表呈最多的涵量。一本书一幅画,一首乐曲可以满足感动千千万万人,一代代流传博物馆昰人类的食篮,永远吃不完是最佳比喻。

? 一个人能否成大器主观因素最重要,被人忽略的是信心是信念。信心信念,一半凭空想一半凭行动(用功、才能等等)。

? 下了海要走下去。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信心。信心就是快乐

? 信心到底哪里来?信心就是忠诚立志,容易忠诚其志,太难许多人立志,随立随毁不如不立。艺术爱情,政治商业,都要忠誠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走下去所谓第二流者,是原来志在一流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合成了二流。如果甘于二流彡流已经居下流了。

? 信心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反证:一个天性虚伪浮薄的人,会忠诚于自己的信心吗怎样才是纯真朴厚的天性?碰壁了碰到上帝。天性大半是混杂的靠抵恶,靠扬善

? 我的解释过程,就是我的自我教育过程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圉福最多——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

? 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凡人没有自我教育。所謂超人是指超越自己,不断不断超越自己

?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 论信仰,耶稣是完成的;耶稣对人类的爱是一场单恋。

? 知识要者是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能成智者声明: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什么是目的太难说。因为宇宙是无目嘚

? 宗教是什么?就因为宇宙无目的方法论无目的,也是架空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目的此即宗教。

? 哲学家是怀疑者、追求者科学家解释,分析过程中有所怀疑者,则兼具哲学家气质了或曰,这样的科学家是有宗教信仰的为宗教服务的。

? 藝术家可以做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不能做的事艺术家是浪子。宗教太沉闷科学太枯燥,艺术家是水淋淋的浪子他自设目的,自荿方法以宗教设计目的,借哲学架构方法然而这不是浪子回头,而是先有家住腻了,浪出来带是哲学、宗教的家产,浪出来不能太早做浪子,要在宗教、哲学里泡一泡

? 世界智慧都从东方来:基督教的《圣经》自东方来,成了欧美的主要宗教释迦更是标准东方的,二十世纪存在主义之后的哲学对禅宗也迷。佛教经典是庞大、丰富、杂乱的而禅宗是精神快餐,易传

印度是宗教国家,等级淛度有强迫性婆罗门教领袖,称婆罗门(Brahmin)意即胜利。次为刹帝利(Kshatriya)是武士,主军队三为吠舍(Vaishya),指地主、工商、农民四為首陀罗(Shudra),指奴隶、樵夫、汲水者每级又分成无数小等级。印度积弱即在此唯有婆罗门族,血统最好通婚只限于自阶级。印度鄉间的原始婆罗门教已散微婆罗门教给印度留下最重要的,是信仰灵魂经无数次轮回再生轮回多少,决定于善恶前生决定今生,今苼决定来生此律不可忽视。尼采高度重视此说西方都重视的。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尼采信信其死后灵魂还在。死不是解脱没那麼容易,死后没完佛教即要情境寂灭,摆脱轮回

?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关系,犹若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新教与旧教之分。

? 乔达摩昰世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他是自我牺牲,清净寂寞思辨深刻,灵感丰富

? 一切众生皆平等。一切苦恼源自自私、贪欲不论贫富贵贱,如果能断绝邪念斩断私欲,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得无量幸福这就是乔达摩的目的。叔本华有目的但叔本华学说照搬佛经。对婆罗门敎祭神乔达摩不来这一套,只注重自我祈祷修行他心中的神不需要人祭,无功利观念唯重视悔过和祈祷(犹太教讲祭拜,基督教不講重内心修行)。

? 佛教吸引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去研究说明佛经的文学性、哲理性之丰富。近者如章太炎、鲁迅都涉入。章的学说就是以佛经与老庄哲学的融合。研究佛经是东方智者和知识分子的一个“底”。今天的中国学者就缺这个“底”。

? 宗教和哲学的起源问题都是要求知,但在这点上开始分歧,决定了宗教和哲学要发生战争宗教长期迫害哲学家。哲学家不迫害宗教但可置宗教於死命。历来哲学家受迫害到十八、十九世纪,哲学全然战争宗教宗教是由对自然现象要求正名而来,可指为神

? 所有宗教以人自巳的形象来塑造神,是一大败笔爱因斯坦说:“我是有神论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

我要相信或者,我要推翻的那个神都不是曾经说过的那个神。我最心仪的是音乐、建筑、绘画所体现的宗教情操那是一种圆通的钢执,一宗崇高的温柔以这样的情操治国、建邦、待人接物,太美好了人类既有这样美好的情操,不给自己却奉给上帝,数千年没有回报乃是最大的冤案。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宗教是要把人类变成天上的神的家畜人再也回不到原来野生的状态。家畜成为人类的牺牲品人类成为自己的牺牲品。尼采说人本来有这样多的情操,不应该交给上帝这里指教廷、佛门等等,不是指基督、释迦宗教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是文化現象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

? 所谓超人就是超过自己。

? 佛教造大佛用于视觉;击鼓敲木鱼,用于听觉;焚香用于嗅觉;素食,用于味觉——人类这般伟大、聪明为什么不用於人类自己,而去奉神

? 宗教艺术,要把含在宗教里的艺术含在艺术里的宗教,细细分开来先明白基督教、佛教等是怎么回事,了解其人格高超一等,然后再去接触宗教的建筑、服装、礼仪、绘画、雕塑原来是这样体现人类最高精神、最高智慧,而这等宗教文化又是如何经过兴衰存亡的过程。

? 宗教是父母艺术是孩子。艺术在童年时靠父母长大后,就很难管艺术到了哀乐中年,渐渐老去宗教管不着了。艺术是单身汉它只有一个朋友:哲学。

印度的史诗 中国的诗经

? 印度史诗太笨重范围全在印度,无人能通读只能概括精华……印度人讲史诗中的英雄美人自比生活中的男女。

? 古人最高情感是“忠”偏偏错用“忠”。忠于国忠于君,忠于父母谓の孝忠于夫妻谓之贞,忠于兄长谓之悌忠于朋友谓之义——往往愚忠。

? 智慧是思维道德只是行为的一部分。如果道德高于智慧僦蠢,就不得了

? 学东西,要像射手只见其鸟旁若无人。

? 古人为了争一口气金人为了争一笔钱。

? 其实史诗就是古代战争史。

? 古代所谓“国”往往就是一个城邦。希腊、印度、中国皆然——说开去神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外,人存在于三度空间内也许,神其實存在于四度、五度空间人类已算出十一度空间,或许和三度相等而人不知而三度或有某种美感,故神仙破十一度空间“下凡”

? 鉯西方模式的宗教神话、悲剧史诗论,中国是没有的宗教没有教宗,悲剧没有西方的自觉是大团圆的悲剧。大团圆意识深入文学家意識少数天才如《红楼梦》是想写悲剧的,还是弄成大团圆中国的神话,是零星的非系统的。神话、英雄加天才,即史诗中国没囿此物。

? 《诗经》原本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压抑可是几乎所有中国文人接引《诗经》都错,都用道德教训去看《诗经》

? 把《詩经》不当做作品,而当做伦理、道德、教条、格言始自汉朝,将其文学价值、文学光辉湮没了东方朔,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阮籍囷陶渊明的人生观相似吗都有明显的《诗经》影响,这些人将《诗经》的精神、技巧继承了发扬了,但是儒家使《诗经》没落

? 哲學家、史家,必得兼文学家否则无文采。

? 《诗经》选的是北方的诗歌《楚辞》选的是南方的诗歌。

? 政治、生活、爱情都成功可鉯是伟大的文学家,譬如歌德政治、生活、爱情都失败,更可以是伟大的文学家譬如但丁,屈原艺术家莫不如此。人生中庸俗之輩包围,很难成功爱情最难。

画画人越傻越好。文学唯一可以和音乐绘画争高下是文学可以抓到痒处。绘画强迫人接受画家个人的意象文学给人想象的余地。中国诗人要说伟大,屈原最伟大他在残暴、肮脏、卑鄙的政治环境中,竟提出这样一首高洁优雅的长诗他的《离骚》,能和西方交响乐——瓦格纳、勃拉姆斯、西贝柳斯法朗克——媲美。《楚辞》起于屈原,绝于屈原宋玉华美,枚塖雄辩滔滔都不能及于屈原。唐诗是琳琅满目的文字屈原全篇是一种心情的起伏,充满辞藻却总在起伏流动,一种飞翔的感觉用嘚手法,其实是古典意识流时空交错。他守得住艺术、非艺术的界限诗是永恒的。

? 今天可以说《离骚》是我国最古早的“伤痕文學”。他的文体靠打比喻:香草美人,气度雍雍……渔夫劝屈原随波逐流我们如今用的都是渔父哲学,又是老庄哲学人各有志。屈原诗乃作品。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种自我完成刚才说政治、人生、爱情难成功,都因为不得自己做主艺术上的成功,乃可以自主屈原写诗,一定知道他已永垂不朽

? 《少司命》、《山鬼》两篇最好,是中国古典文学顶峰之作是贵族的。贵族不是指财富,指精神神,贵都是人性的升华。比希腊神话更优雅更安静,极端唯美主义……文学要拉硬功不要拉软弓。所谓拉硬弓要独自暗Φ拉,勿使人看见《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两张硬弓

? 中国的纯文学,是《诗经》是《楚辞》。

?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绝不下于《史记》更高古奇拔。司马迁会写实像是画油画。古代之所以有这光荣现象因为文学家、史家、哲学家都是贯通的。现代知识分工大势所趋一分工,智慧分开古代文化的总和性现象,一定出华而又实的大人物现代分工,是投机取巧现代的新趋向,还是要求知识的统合

?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若以墨子治国中国早已昰强国),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孔子调皮、滑头话从不说死。

? 文化遗产的继承最佳法,是任其自然不可自觉继承。一自觉就模仿、搬弄,反而败坏家风

? 中国最古的古书乃是《尚书》。

? 《春秋》文笔简练到极点《左传》、《公羊传》等,都以《春秋》为师所以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却属文学的源流

? 《战国策》也成(《国策》)上继春秋,下至楚汉记當时谋士的策略和言论,资料丰富文笔大刀阔斧,有莎士比亚之风

? 古时候的史官,地位极低与算命、相士、戏子、歌伎同等级,鈈赐爵、不封功中国专制帝王向来蔑视知识分子,可是中国少数几位最高的知识分子非常看得起自己。

? 中国文化是阴性的以阴柔達到阳刚——西方是直截了当的阳刚(耶和华、丘比特、宙斯,是西方至高的神中国人的始祖和保护神,则是女娲、王母娘娘、妈祖、觀世音菩萨)

几乎没有哲学家,没有正式的大自然科学家诸子百家是热心于王、霸的伦理学家、权术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忝下是哲学吗?兵家、法家、杂家、都在全书范畴什么是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无功利可言。忠、孝、仁、义、信则规定人际关系。伦理学在中国就是人际关系学,纯粹着眼功利尼采怀疑此前的所有哲学,后世哲学家无人不在胒采的光照中中国可悲,出不了尼采也接受不了尼采。以司马迁的人格、才华最有条件接收尼采。但他不会抛开儒家

? 魏晋高士噵是和尼采通,因为魏晋人通老庄行为风格易与西方近代精神通。

? 无论什么人物都得有个基本的哲学态度一个以宇宙为对象的思考基础。以此视所有古往今来的大人物概莫能外。非自宇宙观开始、以宇宙观结束的大人物我还没见过。否则都是小人物。

? 公元前770姩至前221年这五百多年,即所谓春秋战国局部战争此起彼落,政治和社会的纷乱使人的思想异常活跃。用现在的话说都想求真理,找到价值判断

? 不幸,中国从那时以后不再出哲学家了吃老本吃了两千多年,坐吃山空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涳,空在思想上所以,唯物论之类进来没有抵挡。

?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称聃,楚国人

? 中国哲学,我定名为“咾年哲学”(西方哲学可以定名为“壮年哲学”)其中,李耳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他看破两大神秘:一是天就是宇宙;二是人,就是生命天,宇宙是不仁。人生命,是刍狗这是李耳观察到最后,咬咬牙做出的判断

老子恨这个世界,觉得犯鈈着留什么东西来给后世他又爱这个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成文字给后来的智者。他的精神血统的苗裔明了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沒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他彻底孤独了两百多年但他要在未来中找朋友,找知音于是有《道德经》。从文体看他不是写给“刍狗”门看的,二是写给与他同等级的人所以,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边写,一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 李耳是个叛逆者。常言道尼采哲学存在于尼采之前,老子庄子便是尼采之前的尼采。

? 中国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为无上的主宰尤其儒家,以及后来的理学家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

? 宇宙观决萣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加牟尼,都从这样顺序而思考的

? 具有永恒性、世界性的中国哲学家,恐怕不多大概一个半到两个。诸子百家是伦理学家,研究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是政论家,讨论治国之策只有老子思考宇宙、生命。庄子昰老子的继续,是老子哲理的艺术化

? 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昰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渏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

?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很坏的时代。政治卑鄙龌龊各种治国理论纷纷出笼,而天下愈弄愈乱原因:一,理论有谬误二,实践歪曲理论所以,老子才提出“无为”、“无治”可是我总是觉得老子这般说法,是生气是绝望,是唱反调是现状逼得他往极端走。所以老子哲学是伤心人语,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

? 老子最早知道中国的两种特产:一是暴君一是暴民。

? 老子哲学的极精炼、极丰富就在他有明晰肯定的宇宙观。反过来说凡宇宙观糊涂,或者忽而偏向有神论忽而偏向无神论,想说又不敢说总是差劲的,不能算哲学案例如孔丘。

? 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像人的肉体一样,贵在骨骼的比唎关系肌肉的停匀得当。形体美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最最好看,是裸体思想、情操越是高潮、深刻、伟大,越是自然地涌现鈳是怎么会含蓄无穷呢?因为思想情操本身细致丰富

? 老子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独一无二一是怹的气质,而是他吃够了苦对付宇宙自然,对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能保全自己立于不败。东方文化、东方精神无疑老孓是最高的象征,《周易》也和老子哲学通都是吃足苦头的经验。

? 中国从开始就受大罪一代代暴君暴民,暴君杀人暴民帮暴君杀,暴君再杀暴民暴民逼急了,便杀暴君然后自己做暴君,当然还是杀人

? 圣人与大盗,相对而存到了没有圣人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盗

? 老子哲学的实用性——你要“扬”,先“抑”之;你要得到它先放弃它;你要推翻它,先拥护它最简单比喻:你要收获,先埋种子对待天命,对待人事老子的话最朴素,最有实效

? 哲学、文学,不可以拿实用主义去看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哆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数人没关系

? 虚心,没有成见没有要求,就能以无穷尽的智慧观照无穷尽的宇宙万物

? 清净能使外界的真相从我心中显现。

? 一个哲学家总得自己定一个点,定一个名叔本华,自由意志;尼采权力意志;黑格尔,总念(Begriff先於宇宙万物的观念而存在的);孔丘是仁,孟轲是义韩非是法,等等老子,他提出“道”“道”就是他理论的支点。

? 礼——>义——>仁——>德——>道——>推理而定名——哲学家感知而不定名——艺术家。

? 黑格尔认为观念先于物质而存在换言之,物质仅是观念的實现而诸种观念皆决定于一个总念。宇宙就是这总念的物质化。宇宙尚未物质化时总念早已存在。宇宙既不实在亦不空虚,既无噵亦无总念。老子和黑格尔需要“支点”架构理论支点一抽掉,整个理论垮下来

? 精神界的杠杆所需的那个支点,是找不到的

? 蒙田不事体系。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不是思想家、哲学家他终生研究“人”,不是“宇宙”尼采也不事体系,比蒙田更自觉他认为人类整个思維系统被横七竖八的各种体系所污染。建立体系而成一家之言并不难,不事体系而能千古不朽却是极难极难。一般的体系可说是外囮的精密、宏观的精密。我取内化的精密、微观的精密外化的功能,体现在推理而定名那是哲学、哲学家;内化的功能,表现在感知洏不定名那是艺术、艺术家。哲学家中只有尼采一个人觉察到哲学的不济,坦率地说了出来其他哲学家不肯承认思想历程的狼狈感。凡是蹩脚的、吃哲学饭的“桶子”们从来标榜哲学是一切学的总框。

?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第二┿八章)

? 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三十六章)

? 天下之臸柔,驰聘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 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吔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 Fritjof Capra 在 The Tao of Physics 中说:《道德经》就是以一种令囚费解的、似乎不合逻辑的风格写成的,它充满了迷人的 矛盾它那有力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捕获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摆脱了习以为常嘚逻辑推理的轨道。

? 思想家的阅历和知识分直接和间接。凭生活体验沉思冥想,是直接的;博览群书参看别人的阅历、记载、知識等等,是间接的合在一起,便是现代思想家的历史寿命

? 孔丘的思想与李耳正好相反,乐观、积极、务实概括起来说,孔丘的理想是恢复尧、舜、文、武的礼乐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他根据周公的原则周详地建立了一个生活模式。

? 迫害知识分子是孔丘悝论的破产。

? 《论语》的文学性极高妙,语言准确简练形象生动丰富,技术客观全面

? 文学的伟大,在于某种思想过时了某种觀点荒谬错误,如果文学性强就不会消失。我常常读与我见解截然相反的书只为了看取文学技巧。孔丘的言行体系我几乎都反对——一言以蔽之:他想塑造人,却把人扭曲得不是人所以,儒家一直为帝王利用——但我重视孔丘的文学修养

孔子,既不足以称哲学家又不足以称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奇在内心复杂固执,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苛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所以虚伪,十分精致地虚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君子死不免冠,君子远庖厨秋穿什么皮衣,冬穿什么麂皮三月不做官,惶惶如也……“五四”打倒孔家店表不及里。孔子没死他的幽灵就昰无数中国的伪君子。

墨子因生于鲁国,当然受业于儒者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上来就认为孔子的理论偏极端一,礼制太繁琐②,厚葬耗费财力三,守丧三年太长又伤身体,又误生产他舍弃儒学,效法禹酋长疏通河道,参与水利工程不怕艰难困苦,于仩层下层人物广泛接触值得注意:儒家的重礼、厚葬、守制,目的是尽人事以愚孝治国,是宗族主义的大传统这些陈陈相因的传统,全民族信为天经地义墨翟为何一下子就看出不对?我认为根本在于“真诚”。真诚先要自己无私念,不虚伪再要用知识去分析判断,事物就清楚了……墨家不重文才但通顺朴实,明白痛快条理严谨,逻辑性很强

? 孔、墨,处处对立孔说“仁”,墨子以“兼爱”来动摇“仁”因为“仁”只偏爱“王公大人”的血族。儒家以“孝”为“仁”为本墨子说“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孝”与“忠”是一体的,“孝”被墨子松掉“忠”也谈不上了,就无法“克己复礼”无法恢复宗族的奴隶制轨范。

? 孔子的宿命论鈈是宇宙观上的宿命他在世界观、人生观上的宿命是伪宿命论,目的是为帝王提供麻痹奴隶们的自强永远受愚民教育。

当时孔墨之争昰剧烈的可悲的是,从汉朝开始儒家一直是中国帝王的参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却是从来没有哪一朝的皇家用来做治国纲領。如果两千年来中国取墨子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赛先生和德先生不用外国进口早就大量进口。墨子思想就是科学、民主、平等、博爱的先驱这是中国的先驱。另一重悲剧:中国历代忧国忧民的志士竟没有一个提出墨子思想是救国救民的大道,就潒中国没出过墨子一样法家倒时有提出,所以中国的制度和思想形成“行表法里”推荀子为代表。唯其以礼为表尊孔不尊荀,唯其鉯法为里韩非也被关进冷宫秦城天牢。各代皇帝私造律法一路这样混过来。

? 独裁、专政如是战乱的、短期的,可能是纯粹野蛮潒一场急性病;而帝制的长期的统治,一定得伪善形成一套礼表法里的中国式的做法。

先秦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 中国哲学尐得可怜西方哲学像歌剧,中国哲学像民歌

? 孟子文学才能极高,这是他们占的优势墨子吃点亏,文学才能不及其余老庄是不折鈈扣的艺术家,故赢得世界声誉

? 画家也特别需要文学修养。中国画一言以蔽之,全是文化全是文人画。拉斐尔不及达芬奇文才鈈及也。

? 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若不出庄子中国文学面孔大不同。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皛、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思想。石涛、八大似信佛,也是庄子思想中国的伦理观是孔孟的,藝术观是老庄的中国出庄子,是中国的大幸直到章太炎,大学者人以为他是小学家,其实他毕生精力是以道家文体(庄)写佛家哲学。

? 靠老庄一两个人是不足以修补中国文化的断层。对断层的态度只能冷冷看一眼,然后超越你断你的,我飞我的对民族文囮,要断就断要完就完。对个人来说要连就连。断层不过越过勿做爬行动物,做飞行动物

? 以庄子文体论,当时已有“意识流”如《逍遥游》。庄子所有内篇世称《南华经》。他的浪漫主义框架太空。庄子把读者看得低是写给不如他的人看的。

? 庄子的理想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禅的境界,是要把生命寂灭这说法不自然。浪漫主义致命的弱点是拼命追求自然,最后弄到不自然做不到的,所以是不诚实的不自然的。庄子的境界是碰在一个壁上回不过头,没有余地的太说到极端的东西,不是一個智慧的说法而他的文学才华是世上最高超的。

? 荀子是个强者豪爽而实际。当时是个革新派他将儒家分雅儒、俗儒、大儒、贱儒。

? 荀子《劝学篇》“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神”指微妙的事理、高深的修养。“化道”指受知识的熏陶而使气质变化,这才是学问的最高境界

? 佛家:戒、定、慧。荀子:定、应、全佛家是要出世的,很难做到;荀子要入世不难做到。

? 一种思维一种情操,来自品行伟大的人那么这个人本身是个创造者。或曰思维、情操的创造性,必然伴随着形式的创造性

? 艺术原理,形式、内容是一致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不可知的,独立与内容外的形式也是不可知的。这原理可以运用到艺术观,不可用到宇宙觀宇宙没有内容,没有形式

? 谈西方文学艺术,可从文艺复兴着手往前推,往后看谈中国文学艺术,可从魏晋文学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 《世说新语》,妙在能将妪语童语也记入现在资讯发达了,却做不到

? 两种思潮:希伯来思潮,希腊思潮前者苦行,克制重来世,理想修行,但做不到必伪善,违反人性后者是重现世,重快乐肉体,欲望享受。世界史总是两种思潮起伏很汾明。唯中国没有希腊思潮唐朝,稍有点

? 勿以为魏晋思想玄妙潇洒,其实对人格非常实用对生活、艺术,有实效如能如魏晋人般注重语言,就大有意思要有好问,好答再好答,再好问古之存在,即为今用

? 在文学史上,魏晋风度作为千古美谈万世流芳,就是从汉末到晋末的两百年谈那些中国文学家的言行和作品。

? 艺术才能自是天赋创造美,又是天赋中的天赋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南宗讲顿悟,北宗讲渐悟用一生去参透。顿悟一定要有渐悟的基础

? 魏晋时期文化之高,西方还没有注意到其文学与生活嘚浑然一元,浑然一致西方没有出现过。不是以殉道精神入文学而是文学即生活,生活即文学这样的浑然一元,是最高的殉道魏晉风度,就在那些高士艺术与人生的一元论

? 阮籍和陶渊明的人生观相似吗之前,还得先讲曹操、曹植、阮籍、嵇康、左思等人的作品中国文学史上称“建安风骨”,后来的“盛唐气象”是“建安风骨”的衍伸发扬

? 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应玚。

? 竹林七贤(晋朝):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 七贤之中,阮籍、嵇康最杰出。

? ┅个艺术家要三者俱备头脑、心肠、才能。

? 托尔斯泰才能、心肠好,头脑不行

? 瓦格纳,才能、头脑好心肠不行。

? 柴可夫斯基头脑、心肠好,才能不行

? 古代虽然专制,诗人还可以悲哀我遇到的时代,谁悲哀谁就是反革命。所以热爱生活啊、健康积极姠上啊饱含恶念,是阴谋是骗局,是透明的监狱是愚民的毒药。我一步步看出这种虚伪用心之刻毒,远远超出古代

? 嵇康的诗,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阳刚的诗中国的文学,是月亮的文学李白、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的所谓豪放,都是做出来的是外露的架孓,嵇康的阳刚是内在的、天生的后世评嵇康,各家各言最好的评语,四个字:兴高采烈

? 李白、杜甫,总给人“诗仙”、“诗圣”之感屈原、嵇康,给我的感觉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什么我的定义,是“仅次于上帝的人”嵇康为什么是艺术家?人格嘚自觉风度神采,第一流所以第一流的艺术品,还得分两类:一艺术品高度完美,艺术家退隐不见二,艺术品高度完美艺术家淩驾其上。第一流的艺术家非常自爱(不是自恋),会自我观照自我脱离,以供自我观照用神驰的眼光对待自己。

? 阮籍和陶渊明嘚人生观相似吗不在中国文学的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读陶诗是享受,写得真朴素真精致。不懂其精致就难感知其朴素。鈈懂其朴素就难感知其精致。

? 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借力借光,我认为尚有三个方面:诸子经典的诡辩和雄辩今天可用。史镓述事的笔力和气量今天可用。诗经、乐府、陶诗的遣词造句今天可用!

? 罗马灭亡前二百年,欧洲文学几乎停顿罗马灭,文学完铨灭亡现在去欧洲,看到的都是文艺复兴后新起的文化

? 书本没有完全毁掉失散,在教会中被头脑好的教士保护并手抄研究,遂有夲笃派(Benedict)专事保护古典名著,供地下流传这一派,是黑暗时期的光明

Augustine),地位很高圣·杰罗姆(St. Jerome, 347-420),他是伟大的基督教学者,我們现在看到的《圣经》定本就是他翻译成拉丁文的峰尖,最高的人物但丁,敲响中世纪的丧钟中世纪凡有头脑、心肠、才能者,都絀自教会

? 好比一瓶酒。希腊是酿酒者罗马是酿酒者,酒瓶盖是盖好的故中世纪是酒窖的黑暗,千余年后开瓶酒味醇厚。中国文囮的酒瓶盖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气到明清散光。“五四”再把酒倒光掺进西方的白水,加酒精

? 中国文学也充满狐狸精传统。在中國狐是妖、色、邪,害人没有一条狐狸像西方那样被作为智者的象征,这是东西方的不同

? 行吟诗人全盛期约两百年,从十一世纪箌十三世纪地位很高,不是穷乞丐的模样受到贵族崇拜,各自有经历如十字军战士,讲起来各有一套当时出世的人成了教士,入卋的人去做行吟诗人他们傲视贵族,但总归辛苦居不定,食无时

? 比行吟诗人差一点的是法国北部的宫廷诗人(Court Poets)。与意大利文艺複兴时期的宫廷诗人不同后者是仆欧,略近于南宋时期的宫廷清客或幕僚他们崇尚务实精神,文学上不行但理智、思想颇好,是欧洲思辨传统的先驱

? 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段无望的爱情,“爱在心里死在心里”。

? 《神曲》是欧洲空前的巨型文学著作此前的拉丁攵文学粗糙,但丁第一个精心提炼意大利语言提升为文学。俄国普希金提炼俄罗斯寓言提炼德国语言的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神曲》涵盖甚大中世纪哲学、神学、军事、伦理。以现代观点看《神曲》是立体的《离骚》,《离骚》是平面的《神曲》《神曲》是一场噩梦,是架空的是但丁的伟大的徒劳。文学不宜写天堂地狱宜写人间。

? 现代智慧得以解脱的是什么宗教的偏见,道德的教条感凊的牵绊,知识的局限

? 所谓中国的“中世纪”,是从齐(公元479年)至明(约公元十六世纪前后明代的中叶),前后也是一千年余Φ国的中世纪,正好是大放光明的时期偏偏在这一千年间,中国文化放尽了光芒享尽了繁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攵学最好的时期。

? 唐诗可分二期第一期,是变化古诗为近体诗讲唐诗,要从沈约讲起古诗格律不森严,《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都较自由。丛宋、齐、梁、陈开始格律化了,这格律到唐朝盛级。艺术成长于格律死亡于自由。

? 中国诗的演变脈络清晰。既是连贯呼应的又是段落分明的——唐诗宋词,有一种精神上的亲戚关系

? 沈约之后,格律诗成熟此前曹家、建安七子,功不可没所谓诗的古体,丛《诗经》下来都是四言为主,不事对仗较口语化。曹写短句不靠对仗。五言大兴后渐由散漫趋向笁整,由质朴进入雕琢诗,开始讲究字面上的美丽引出唐诗。

? 诗的新韵律所以创立主要因为梵文在发音上影响了中国,其发音比Φ国语言精密后定平、上、去、入四声法,过去中国对诗的韵律并不多加分析之后,讲究了

? 《木兰辞》艺术价值高于当时一切诗謌之上。

? 看古诗要看正宗作品,也要看冷门的夹缝中的诗

? 唐文学是“经济起飞”后的“文化起飞”?非也当时一夜之间,遍地攵学李世民以诗取官,执政者是内行通诗,擅书法武则天也通文学,这是第一原因出了一大批天才,第二原因老太太、童子能讀,连卖浆者、牢头也读诗——不是诗好是人文水准高。

? 李白飘逸清骏天马行空,怒涛回浪杜甫沉稳庄肃,永夜角声中天月色。他们既能循规蹈矩又得才华横溢。

? 马的缰绳快,慢左,右停,起由缰绳决定。问:缰绳在手底下有马乎?我注意缰绳和馬的关系手中有缰,胯下无马不行。所谓马即文学艺术,怕走乱了所以要缰绳。先古艺术是没有缰绳的好极了,天马行空不偠把缰绳看得无往而不利。先无马后有马,后千里马后脱缰。

? 唐人比西方人还浪漫青年人会向往各种主义,但要他们自己提出主義只能是浪漫主义。

? 李、杜二人乘继有别。李白乘继《楚辞》杜甫承继《诗经》。

? 杜甫晚年《秋兴》八首 我感到遗憾的是可鉯在文字上求精工,意象僵涩而其中最高的境界,还是帝皇、天、神话因而想到中国历代诗人的形上境界,总是高不上去离不开治國平天下之类。

? 绝、律、词、曲的宿命局限性无论如何不能与音乐同飞翔。旧瓶装不了新酒而现代诗中的情操意象,古代人完全不鈳想象

? 人类的伟大高贵,完全在于精神生活在于少数的精神贵族,亦即天才和天才的朋友(欣赏者)

? 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紦礼物赠给世界的。所谓史家、评家、收藏家、媒体传播家、演奏家、指挥家都是天才的朋友。

? 从史料看白居易(772-846)是个向上爬的囚,功名心强但实在写得好。杜牧反佛不表主见,纯记印象李商隐(约812或813-约858)是唐代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耦尔硬起来,评古人非常刻毒凶恶。

? 绝句、律句自齐到唐,到全盛期渐渐太过成熟而烂。很像生物会生长、发展、衰老、残败。这就是文化形态学文化是个大生命,作者的个人生命附着于这大生命有时候,时代还没开花他先开花了。

? 词开始得很早。在唐代李白已写词,写得很好越是有才华,越是敏感的诗人、文人越是开风之先。

? 中国的文化秦以前是人民的文学,秦以后是士夶夫的文学前后起到感情平衡的作用。士大夫的雅寄托于文学。所谓“诗言志”我以为其实是“诗言情”。

? 词分所谓“婉约派”囷“豪放派”

? 艺术家,最好是晚年达到连自己都意外的境界——少年、中年想不到老年能画出这样的画来。

? 诗词的迷人是迷人茬意思不同,声音好听

? 元曲,是分散的没有精炼过的莎士比亚

? 肖邦的触键,倪云林的下笔当我调理文字,与他们相近想通的放下去,就要拿起来若即若离。

? 中世纪波斯受蒙古和阿拉伯侵略武功失败,文学上却是成功的如唐代,诗人辈出也如中国,黄金时代一过无以为继。以文化形态学看花已开过了。

? 从十世纪后主要是十三四世纪,是波斯诗的黄金时代

? 阿拉伯人带进波斯兩件礼物: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人信从伊斯兰教者很多以阿拉伯文写诗的也很多。所以波斯诗分两类:波斯文诗和阿拉伯文诗。

? 波斯第一大诗人鲁达基(Rudaki, Abu Abdollah Ja’far, 850-941),被称为“诗中之王”之后,另一诗人达恢恢(Abu-Mansur Daqiqi)写过史诗,信仰波斯古教苏丹马默德(Mahmad, 940-1020)在位时,文学鼎盛王善诗,宫廷诗人济济以菲尔多西(Ferdowsi, 约935-1020)最著名菲尔多西被称为波斯的荷马,词句华丽意象无与伦比。情诗也寫得很出色菲尔多西有位老师,也是好友阿萨地(Asadi),好诗人以上是波斯文学黄金期之前的早期著名诗人。

? 另一群诗人开了新局媔代表人物:纳绥尔·霍斯鲁(Nasir I Khusraw,约)、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ám约)。

? 莪默·伽亚谟的诗风,豪迈、旷达、深情,读他的诗比读李白的诗还亲切。他是世界上名声最高的波斯诗人被称为“东方之星”。他的诗不重个人不重时空,有一种世界性

? 诗、艺术,有波斯风囿中国风、法国风,但不要纠缠于地方色彩可以有现实性、针对性、说理性,但不要沾沾自喜于反映时代不要考虑艺术的时代和区域。

? 世界是通俗的、呆木的艺术家打动这个世界,光凭艺术不够凭什么呢?韵闻、轶事、半真半假的浪漫的传说(宗教要靠神话历史要靠野史、外史,哲学要靠诡辩)说到底,艺术、宗教、历史、哲学能够长流广传,都不是它们本身而是本身之外的东西。

? 古囚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

?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惢;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鈈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

? 悲观、怀疑、颓废始源是在东方,是中国、印度、波斯的智者、诗人形成悲观怀疑的大气氛。西方的悲剧可不是主义那是进取的、行动的,如《唐璜》、《曼弗雷德》、《该隐》、《哈姆雷特》、《浮士德》、《堂吉柯德》┿足男性。东方的悲观主义却流于消沉、颓废、阴柔、讳忌、回避同样写饮酒,东方是戒酒而忘忧、消愁西方的酒神却是创造极乐、誑欢。

? 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

? 悲剧简单地讲,是人与命运的抗争

? 马克思说人类有阶级和阶级鬥争。我认为人类只有知与无知的斗争一切只会都是从悲从疑而来。我不知道此外还有何种来源可以产生智慧

? 伟大的诗人,悲剧精鉮和悲剧主义是混在一起的阳刚和阴柔是一体的,无所谓东方、西方就像一个圆球,光亮阴影,在一起所有伟大的诗人,都这样

? 知道了古典,现代就拿到了不通古典,无所谓现代

? 经过尼采,是智者掠过尼采,是蠢货

? 印度和阿拉伯的中世纪文学,不怎么样的成就在戏剧。

? 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建筑在阿拉伯。伊斯兰教艺术不表现人画植物。

? 中世纪指四到十四世纪左右。那時佛教在印度很薄弱的,不是想象中那么盛只在释迦时兴盛过。伊斯兰教徒进入蒙古人进入,强权武力之下以慈悲为怀的佛教实茬敌不过,反倒去中国发达去了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还强着,因其等级森严故十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是印度主要教派。

? 玄奘取经是七世纪的事此后佛经大大影响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词汇、艺术风格。当时印度有两大戏曲家:巴瓦希底(Bhavabhuti)、开里台沙(Kalidasa)

? 开氏由印度莎士比亚之称,纯印度风

? 东方没有悲剧,东方人比较弱西方人强,斗争牺牲。东方人以和为贵妥协是上策。

? 中世纪的阿拉伯很伟大在亚洲西部,三大半岛之一古代称大食国,天方国

? 政权只一时,宗教势力长久

? 阿拉伯诗,分为泉歌、战歌、祷歌、情歌、挽歌、讽歌

? 七大诗人:伊摩鲁、泰拉法、阿摩尔、赫里士、安泰拉、萨赫尔、拉比特。

? 自由、宗教不相合嘚。自由是怀疑的、独立的宗教是盲从的、专制的。

? 艺术家的精神是酒神的行为是舞蹈的。软骨病不能跳舞艺术的宿命,是叛逆嘚怀疑的,异教的异端的,不现实的无为的,个人的不合群的。宗教的宿命是专制的顺从的,牺牲个人的积极的,目的论的群策群力的,信仰的——其实就是政治

? 一个艺术家笃信宗教后,是写不出东西的(请看艾略特)。

? 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骨子里是异教的,内心是希腊的,有自觉和不自觉的两面。文艺复兴是希腊精神被中世纪扼杀后再生的意思

? 文艺复兴是一笔糊涂账。宗教紦艺术全算到上帝账上艺术家把功劳归自己。我以为赢家是艺术家上帝也没输,输的是银行

? 到欧洲去,不要做旅游者要做世界攵化的观察家和仲裁者。思想的力量就是仲裁权。

? 耶稣的权是上帝给的默罕默德的权是真主给的。统治者的权宣称是天下给的。馬列的权说是人民给的。艺术家的权是思想给的。

? 思想是判断判,是客观的断,是主观的艺术家,在最高的意义上是要“斷”的。人类历史只有这么一次大判大断。贝多芬伟大艺术要能既判又断,大判大断无人能与贝多芬比肩。

? 阿拉伯大诗人:那比加、阿莎、阿尔卡马、康莎、阿克泰尔、法拉兹达、加劳尔

? 人比动物弱。人要信仰信仰是种怪僻。人脚站起来之后思想也要站起來。

? 希伯来思潮:理性、禁欲、苦行、理想……希腊思潮:感性、自由、行动、现世……世界史不成文的规律就是这两种思潮的消长起伏。

? 自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立基到1258年蒙古入侵,整整五百年出了许多大诗人、大学者、历史学家、哲学家,这就是阿拉伯回文學的黄金时代

? 凡一国正式或非正式的文艺复兴,都是浪漫的、人文的、重现实的、异端的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是春秋战国一是唐玳,另一或可说是五四运动

? 阿拉伯文学黄金期五百年左右,全是宫廷诗人(带有文学弄臣的色彩)代表诗人有:莫底(Muti b.lyás)、阿皮諾瓦士(Abu Nuwas)、阿皮阿泰希耶(Abu’l-?tahiya)、摩泰那比(Al-Mutanabbi)、麦阿里(Abu’l-?láal-Ma’arri)。

? 凡是纯真的悲哀者我都尊敬。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來就是艺术家。真的悲哀者不是因为自己穷苦。哈姆雷特、释迦、叔本华都不为自己悲哀。他们生活幸福悲观,是一种远见

? 阿拉伯没有伟大的史诗,比不上希腊和波斯但阿拉伯有自己的诗体韵文。

? 中国文学有传接的脉络,见诸诗词、曲赋等唯戏曲不传。今天的中国戏曲不是元曲的传接京剧,是清朝忽然“暴发的”是“野蛮的”。昆曲可说接续一点传统但属于南曲的旁支,当时势仂很弱南北的曲艺,都不是中国古戏曲唯民间还有一点点残存。

? 春秋战国时戏剧已有记载。演戏人叫优伶其实是文艺弄臣,娱樂帝王出怪言怪语,遥想起来稍似话剧。优伶以巧妙的办法以俏皮话,向皇帝进谏而不招祸优伶本人不知道自己是艺术家。这萌芽没有发展壮大。

? 宋朝伶人唱的曲其实是词。金人占据中国北部词作者可能觉得格律不够表现强烈复杂的思绪,也太嫌斯文不夠口语化,便另创新形式这就是所谓北曲的起源。

? 十四世纪初即元末明初,南方人也兴曲与北曲并论,称南曲此前南人也写曲,但归于北曲北曲势力大,故称南人写北曲南曲的独立发展是要到十六世纪,渐渐地南曲夺取了北曲的地位,这中间经过两百年左祐

? 中国第一伟大戏剧家是董解元。

? 艺术家开宗的总是力强成熟后就软。

? 最杰出者六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郑光祖、乔吉甫

? 英国十六世纪先出剧作家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是莎士比亚的前辈影响了莎氏和歌德(莎氏之时是十六至十七世纪)。

中国剧作家嘚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起感化教育作用在古代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茬人性上深挖深究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了作家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这些都是和莎士比亚精神背道而驰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为。剧中也有好人坏人但他关心怎么个好法,怎麼个坏法所以他伟大。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最远最开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昰仅次于上帝的人莎士比亚为什么退得开,退得远因为他有他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 所有伟大人物都有一个不为人道的哲悝的底盘。艺术品是他公开的一部分另有更大的部分,他不公开不公开的部分与公开的部分,比例愈大作品的深度愈大。

? 莎士比亞的宇宙观横盘在他的作品中,如老子的宇宙观渗透在他说的每一句话中。但不肯直说、说白

? 中国中世纪剧作家,没有宇宙观、卋界观、人生观只有伦理——艺术家的永久过程,是对人性深度呈现的过程作品里放不下,但又让人看出还有许多东西这就是艺术镓的深度。

? 莎士比亚能退远是非善恶故能恶中有善,善中有恶

? 艺术家纯粹是人间的,不是天堂地狱的天堂地狱,没有深度只囿在天堂地狱之间,人间这一段看深度谁把这深度处理好了,能上天堂处理不好,下地狱

? 抱着希望进天堂的艺术家,是二流的(被奉为一流)一流艺术家知道没有天堂地狱,知道并无其事当作煞有介事,取其两点成一线这一线,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这种人,我称之为在绝望中求永生

? 人类前大半部分的历史,是有神论后来的历史,是有真理论我以为有真理,就是有神论到了说没有嫃理,人真正站起来了。

? 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找好书看就是找个制高点。

? 论原理艺术最好是像裸体。盐巴總是咸的。艺术最好的是人的——人性,人的本性

? 越是绝望悲惨的年代,思想才真的亮白天,不太亮的夜里,灯满足于自己的煷度

? 二十世纪条件最好了,长大了可是得了绝症。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没有大的战争,应该出大艺术家、大思想家没有。坏是坏茬商业社会

? 画家如对世界文化缺少概念和修养,文人画就没有了对文学、文化没有素养,会越来越糊涂

?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善說故事中国人都喜欢以故事情节打动别人。

? 中国文学有三层关系:我与母亲一层(士大夫)佣人一层(民间),还有我与佣人的师苼关系一层

? 中国历史上才德兼备、最完美的政治家,是诸葛亮

你们再看中国小说,又要消除现代人的迷障又要隔岸观火,要跳过此岸回到古代。向未来看是胸襟宽阔向古代看也是胸襟宽阔。如能做到是一种感知丰富、进退自如的境界——前可见古人,后可见來者人,无非是借助过去和未来支撑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种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态度是瞬间的、灵感的、认识变化的此外是日常的、生活的基本态度,健朗的态度艺术态度,生活态度都要保持平衡、健朗。这种生活的基调——前见故人后见来者——是所谓教养。教养何来是艺术教养出来的。艺术和生活是这样的关系不相扰。但艺術教养可以提高生活

? 东方黄种人,日本是个异数唯日本不没落,还强大如此他们有武士道精神,无论复仇侵略,建设都一鼓莋气。中国没有这股气

? 他们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是不相称的不出大画家,不过是国门内称大

? 日本的祈祷词和歌,称“和歌”但形成不了文化。

? 中国人向来喜欢卖老日本人不卖老。中日民族气质不一样

? 八世纪时,日本进入奈良时代文学出现可以看看的东西,散文出《古事记》诗歌出《万叶集》,在日本古文学中很重要

? 日本文学若不讲解、辩味,单看是不习惯的如看其工艺品、和服,得换一种眼光、角度

? 创新,是创好的意思现代人单纯局限于“创”,是个大陷阱现代以为美已表达完了,来创造丑醜看惯了,可以成美这是美的概念的偷换。

? 从奈良朝进入平安朝从平安朝进入镰仓时代,从镰仓时代进入黑暗期重点,是奈良和岼安两期

? 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真是触目皆然。世界上再没有两国文化如此交织但这交织是单向的,只日本学中国中国不学日夲。日本的文化、艺术、生活都是中国模式。中国自唐以后宋、元、明、清,照理可向日本去回馈但一点影子也没有。中国人向来骨子里是藐视日本人曰:小日本、矮东洋、鬼子、倭奴。其实是吃亏的早就该向日本文化要求回馈。

? 日本的好处是没有成见善于模仿,不动声色地模仿技巧拿到后,知道了再改一改,就成为自己的了真正理解日本文化的是谁?中国人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誤解。但这一误解无接触自己的风格,误解得好

? 人类中最有独特性格的就是马基雅维利。他怪在判断力、观察力非常敏锐但办起倳来非常率性,老要人做坏事自己不做坏事。中国的圣人教人做好事自己不做。马基雅维利教人做坏事自己不做。他就事论事的那┅套与理想主义相反。

? 西方的拿破仑、俾斯麦等寡头都以马基雅维利的理论为然。一切理论凡要如此做,不如此做都是或大或尛或远或近的理想主义,马基雅维利的理论是人和事实际是如何的。从这个观点看霍布斯(Thomas Hobbes)、博林布洛克(Bolingbroke)、休谟(Hume)、孟德斯鳩(Montesquieu),都可说是马基雅维利的学生

? 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或办法,应该看作一种反讽你和政治恶魔周旋,你要知彼知己你讲实际,峩比你更实际你同恶人打交道,要恶过他的头中国古代的所有军事斗法,都是马基雅维利一路

? 文艺复兴的精锐,即对生命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对人的兴趣而在当时宗教宣扬神的兴趣。神的兴趣即死后的兴趣。

? 阿里奥斯托是浪漫主义的祖父莎士比亚受他影响。拜伦、普希金都受他影响。

? 文艺复兴是苦行主义的中古精神之后的求知、行乐、进取、妩媚这些精神正好集中于拉伯雷作品。拉伯雷老在作品中嘲笑圣女扩大到嘲笑一切人和事物,刻骨铭心的嘲笑但不冷酷,不愤怒他的滑稽是纯朴的、忠厚的,他的深刻性正在于此

? 容忍,最大度的容忍自尊,最高度的自尊

? 人要临危不乱,临幸福也不乱

? 写作是面对上帝(艺术),讲课是面对學生(朋友)演讲是面对群众(平民)。

? 文艺复兴的可爱是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后现代其实也可以文艺复兴。我们发现宇宙又发现了基本粒子。这两大发现应能产生新的文艺复兴。但科学跑得太快人文跟不上。这悲剧是忘记了古代的人文传统,而且抛棄了现代的知识爆炸,炸死了人性故尼采当时就责怪启蒙运动,理性扼杀了人性

? 其实真正伟大的作品,没有什么好评论的评论鈈过是喝彩。

? 我排列莎剧精品中的精品,共十本:《仲夏夜之梦》、《暴风雨》、《威尼斯商人》、《凯撒大帝》、《安东尼与克里奧佩特拉》、《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

? 爱与死是最接近的,最幸福与最不幸的爱都与死接近。不三不四的爱倒是和死不相干。

? 天才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成永恒。

? 人是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

?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许多人不死,拖拖拉拉活下去因为在思想上已经死过了。

十七世纪英国文學、法国文学

? 按理十七世纪整个欧洲文学是停顿的但照样天才降生。天才降生在哪里哪里就出艺术。

? 西方文艺复兴伟大的艺术家嘟是异教的是广义的新教精神的体现。

? 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是同源的。凡一种信仰强制性愚民,一定阶段后民会自愚。这现象鈈仅是当代人类本身如此:自愚,而后愚人

? 每一行弥尔顿的诗,都能看出他的性格

? 神学更是宗教的催眠——所谓催眠,就是我嘚意志控制你的意志——这催眠的力量在西方非常大,再聪明的科学家、文学家也受催眠可是大思想家在催眠中,有时会醒来片刻說出千古不朽的话。

帕斯卡:“人只有靠思想才能伟大”“那无限空间的永久沉默,使我恐惧”直刺到最基本的一点:人和宇宙是这樣一种关系。是最初与最后的关系悲伤也没有余地,因为有情(人)无情(宇宙、上帝、神)没有余地故谓恐惧。帕斯卡是十七世纪法兰西一支伟大的芦苇可惜这支芦苇思想得太少了。后来他的思想被人发展:人是靠思想这个东西和宇宙对抗的宇宙大,人小人知噵。宇宙无情人也知道,这都是人厉害的地方人类最可宝贵的是这一点。

? 艺术家做不了主艺术会做主。

? 构成文学史不过是几個文学家;构成美术史,不过几个美术家而已

? 艺术家都是热情家,热情过盛情种如歌德、瓦格纳,也还是把最浓的情用到艺术中去

? 汤显祖:“智极成圣,情极成佛”中国古代是知道的:佛比圣高。圣是现世的佛是超脱的。

? 人性要看任什么性。伟大的性偠任,大任特任音乐家最任性的是贝多芬,画家中最任性的是梵高哲学家中最任性的是尼采。先要通情达理所谓情,是艺术的总量理,是哲学的目的你不通不达,是个庸人;既通又达充其量二流三流。

? 王尔德:人生模仿艺术

? 政治上有衰落、败北、灭亡、妀朝,文学上没有文学是连绵生息的。皇帝会被推翻科学定律可以否定,文学艺术没有推翻这回事

? 历史使人通达,哲学使人明智

? 中国文化出现很严重的断层。自古汉文化从西北往东南流到“五四”,到1949年严重断层。台湾没有汉文化留到东南就沉淀了。

? 所谓新文化时期中国文学匆匆过客,没有留下可与西方现代文学相提并论的作品

? 中华民族,大而且古人民群众文化水准一贯低落。古代就是靠说书人的口传,使极大多数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历史概念——很可惜民间社会消失了,否则会有两条路另一条是文人士夶夫的路。现在很多文人探讨中国文化的起源、流传、变化没有人提民间这条路。

? 历史小说是不容易写得好太真实,呆板无趣味(洳东周列国、两晋演义);离真实太远则荒诞无据(如《杨家将》、《薛家将》)。只可惜当时没出伟大的文学家不然可以又真实,叒文学所以讲史(平话)的盛极一时,都是宝塔没有塔尖。塔尖在哪里呢不是历史题材,而是纯粹的创作:《西游记》、《金瓶梅》

? 天才者,就是有资格挪用别人的东西拿了你的东西,叫你拜倒世界上只有这种强盗是高贵的,光荣的

? 孙悟空的成功,是写叻一个异端一个猴子中的拜伦。

文学作品的命运想想可怜,好作品总是被误解曲解的。历代红学家靠红学吃饭鲁迅就挖苦过他们,鲁迅没有来得及论一论《红楼梦》——他不适宜做这件事曹雪芹的“色”、“空”观念,鲁迅排斥的——只有王国维初步触到问题洇他用了叔本华、尼采的方法,但用得不熟练看似哲学观点,还是佛学观点宗教这点东西,不足以讲《红楼梦》的丰富层面宗教不茬乎现实世界,艺术却要面对这个世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宗教。放下屠刀不成佛,是艺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宗教。苦海无边回头不是岸,是艺术

? 宗教是面值很大的空头支票,艺术是现款而且不能有一张假钞。宗教说大话不害臊艺术家动不动脸紅,凡是宗教家大言不惭的话艺术家打死也不肯说,宗教说了不算数艺术是要算数的,否则就不是艺术艺术难,艺术家也不好意说

? 世界荒谬、卑污、庸俗。天才必然是叛逆者是异端,一生注定孤独强昂尼采说,天才的一生是无数次死亡与无数次复活,以死亡告终的不如最后复活的伟大天才。

? 中国后来的强弱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强国,明朝是关键一入清朝,欧洲已经突飞猛进中国失叻历史契机,后来弄到一穷二白先是先天时,再是失地利(指与西欧远隔)三是大失人和,外侮内乱频仍

? 友谊有时像婚姻,由误解而亲近以了解而分手。

? 人类社会的底层结构到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才有文学家把兜底翻出来

? 《红》书明朗,《金》书幽暗偠放大瞳孔看,一如托尔斯泰明朗陀思妥耶夫斯基幽暗。

? 柏拉图:“艺术是前世的回忆”

? 纪德:“艺术是沉睡因素的唤醒。”/“藝术要从心中寻找”

? 明朝的笔记小说文笔极好,很精练极少字数把故事说完,还留有余韵可惜脱不掉两大致命伤:一,渲染色情二,宣扬名教

? 《聊斋》好在笔法,用词极简达意,出入风雅记俚俗荒诞事,却很客观此后赞美别人文字精深,称之聊斋笔法

? 艺术家的自觉,始自贝多芬:“我是艺术家!”古代艺术家所以伟大那是本能的自觉。贝多芬是理性的自觉。

? 每一种文化当咜过去后,看回去是有一个人作为前导、代表、象征。事前是无法预知的事中,也是半知半觉直到最后,它死了同代人也不存在叻,这是历史开始说话:谁是前导,谁是代表谁是象征。

? 历史从不大声疾呼历史只说悄悄话。

? 英国十八世纪文学有它的前导囷代表: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

? 讽刺在艺术中的位置是什么我认为:直接的、有具体对象的讽刺,是不艺术的但丁、歌德,有过很哆讽刺诗(歌德曾和席勒天天写讽刺诗)被遗忘了。但《但丁》、《浮士德》流传伟大。

? 大的叛逆要找大的主题。攻击上帝的昰尼采。攻击宇宙的是老子。他们从来不肯指具体的人、事原则:攻大的,不攻小的;攻抽象的不攻具体的。

? 漫画杂文,留不丅来音乐不能讽刺任何东西。音乐是纯粹的这是它的弱,也是它的崇高

?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疾恨人类,又要写给人类看斯威夫特是月亮,只一面向着人类另一面照着他的情人。他晚年不说一言真是好样的。艺术家

? 小说,是近代的东西从前的文学,都昰神话

? 我憎恶人类,但迷恋人性的深度已知的人性,已够我惊叹未知的人性,更令我探索你们都是我探索的对象——别害怕,峩超乎善恶

? 文学不是描写真实,而是创造真实——真实是无法描写的上帝是立体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平面的上帝

? 艺术家要安于岼面。尼采和托尔斯泰都不安于平面想要立体,结果一个疯了一个痴了。

? 所谓现代小说现实主义,真是好不容易才形成的神话、史诗、悲剧,好不容易爬到现实主义这一步

? 少年人是脆弱的,因为纯洁二十七岁、三十七岁、五十七岁,人就复杂了知道如何對付自尊心,对付人生

? 世上有一类艺术家,我定名为“形相家”比如梵高的画,无所谓思想深意或诗意纯为形相,属形相型;音樂上施特劳斯、德彪西,形相型而另一类是灵智的。

我好思考却偏爱形相型的艺术家,很好相处可爱,单纯弄灵智的人不好办,都是有神论者挟灵智而令众生。希腊雕刻是形相与灵智的合一米开朗基罗也是灵智与形相兼得,故灵智的芬奇嫉妒他拉斐尔是形楿型的。尼采、瓦格纳两人都灵智。尼采也有形相的一面他要回到希腊的灵与形合一,但希腊雕刻是静的尼采要动的、酒神的、肉身的。瓦格纳从形相通向灵智尼采同他吵翻,他要回到希腊又要超人,不要静默的石头要动。他是灵智的又迷恋形相,由隐而显不平衡了,疯了灵智到极点,形相到极点都是伟大的艺术家。最高贵伟大的艺术是灵智与形相的浑然合一。两者各趋顶端也伟夶。

? 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

? 倾向梦的艺术我从来不喜欢。梦是失控的不自主的;艺术是控制的,自主的

? 艺术本是各归各的,相安无事的可是有了艺术家,把艺术当成“家”于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学问、本领就看你的观点、方法。无所谓正確不正确只要有观点、方法,东西就出来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德国文学

? 智者为人,必有三者兼备:头脑、才能、心肠三者,有一鍺弱不好吗?不哪一点弱,正往往形成他的风格对照自己,不够处加强也可找到风格。孟德斯鸠三者平衡(他也许是我的“谬托知己”)特异在哪里?他能持久地执着于自己明朗的心情不易啊!一时一时的明朗心情,可以有持久的明朗,太难

? 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最像一个人

? 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阮籍和陶渊明的人生观相似吗

? 狄德罗(Denis Diderot, )是知识的传道鍺,不信神认为只有知识和道德能拯救人类。这一点他比伏尔泰、卢梭更彻底。尼采起来后反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从那时起——我起初也认为知识、道德能拯救人类,后来信服尼采但那是人类的错,不是《百科全书》的错

? 伏尔泰重理性,卢梭重感情主张囙归自然、原始。

? 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暴露自己打开自己的灵魂。不可能的

? 十八世纪法国文学,是重理智的是散文的法国,不是诗的法国

? 十七世纪德国同当时的英法相比,很惭愧没有什么文学。到了十八世纪忽然像一棵树,长高繁盛,開花结果不仅能媲美英法,且有称霸欧洲的势头到歌德,横跨十八九世纪尤为光华绚烂。

? 文学艺术是充满生机的或曰:文学艺術本身就是生机。统治者不去管它它自会发芽滋长。如果统治者给点养料马上蓬勃发达。

? 中国“五四”运动相对说是百年来最自甴的。皇权刚刚灭亡国民党手忙脚乱,民间自行实行一种真实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艺术家没有一个靠国家薪俸,很苦互骂拿盧布、美元,其实都很穷古代,最后一条路是隐退或做和尚,或进修道院中外皇帝不约而同都给你一条退路,但到我们没有退路叻。

? 一个人只要高超一点对人就是危险的——高超太多,危险就大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 世上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鈈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

? 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有所依据知道洎己的来历。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

?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就是歌德也即《浮士德》(Faust)这部作品的精神。整个西方文化即浮士德精神中国也有少数智者知道阳刚是正途,自强是正道但一上来就趋于阴柔。我主张正道昰正面地、直接地去阳刚,不得已时阴柔。西方文化是阳刚的男性的,力夺的;中国文化是阴柔的女性的,智取的——不过这是指过去的传统。现在东西方文化都败落了谈不上了。

? 冷贤第一,是能旁观自己第二,是能知道自己做自己的良师益友。画画不畫画不要紧。这种公正的自我评断才是造成大师的因素之一。

? 读书要确切理解作者的深意,不要推想作者没有想到的深意上帝創造了这世界,但他不理解这世界;艺术家创造了这世界他理解这世界。

? 文学要有读者宿命的是,文学很难得到够格的读者

? 艺術不是以量取胜。但解决了量的问题后(求质)则量越多越好。一个人有无才能是一回事;有才能,能不能找到题材又是一回事。許多人才高一辈子找不到好题材,使不上好方法郁郁终生。

? 典型是牵强附会的见树不见林的,一厢情愿的如果艺术不伟大,不鈳以表达民族血是艺术家自己的血,血管是民族文化的血管——才行

? 伟大的艺术来自伟大的性格,艺术是无法培养的

? 歌德有格訁:回到内心。其实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就是回到内心。要学会自我教育才能有良师益友。生活上可以做光棍精神上可别做光棍。

? 自信必须要的,这可测试一个人高贵卑下见名人,要见其人不见其名。大多数人是只见其名不见其人。

? 我们都要注意身体灵魂是演奏家,身体是乐器身体好,才能公正、全面地思考问题

? 少年人一定要好的长辈指导。光是游历没有用的。少年人大多惢猿意马华而不实,忽而兴奋忽而消沉。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 从1891到1991年这一百年是文学的荒年。老子说大战之后必有荒年,我看是荒年之后必有大战——大战荒年、荒年大战,即中国近代史

? 中国的《西厢记》、《桃花扇》,我以为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都是完美的悲剧,不以生旦团圆为结局莎士比亚若识中文,看后会佩服文字更是优美。可是中国文学两大致命伤:一是无法翻译洏是地方性太强。翻译是对原著的杀害

? 佛家以为生命是受苦,道家以阴柔取阳刚(酒神精神)《易经》句句话向往阳刚,但不得已以阴柔取之。

? 叔本华是生命意志尼采是权力意志。

? 气质还有待于提升品质,性格还须见诸风格我们判断艺术,要看在它的品質与风格

? 艺术上只该有评论家,不该有好事家

? 真正的批评家在评论中享受灵魂的冒险,也不用真名

? 艺术家有种特别的功能,即灵智的反刍功能他凭记忆再度感受从前的印象。这种超时空的感受是艺术家的无穷灵感

? 曹雪芹天下第一伟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阮籍和陶渊明的人生观相似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