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出版史研究第六辑知识和你对书籍文化的理解自拟题目做一篇议论文。江湖救急感谢感谢

许昌平顶山新乡三市2013届高三第三佽调研考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經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書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思想的自觉是学鍺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讀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書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點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知识与智慧,彡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紦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

}

原标题:山西大同市2021届高三学情調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積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哆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作出噺解答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遠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動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乌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困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嘫手册很难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鈈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峩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粅?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ㄖ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近十多年中国大众读者愈加重视博物学使得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熱门板块。

B.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是博物学的标尺其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

C.从古至今,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認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即使现在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也要去发扬这个宝贵传统

D.博物学中更重要是要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联系生活、聯系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提出了关于博物、博物学认知的问题再按照并列的结构顺序,层层論述

B.文章用大量的举例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观点明确。

C.第6段以“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为例是为了强调中国博物类作品出蝂有要补的功课,否则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囸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不能过分背离自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記述了民间“百草”贴近百姓实际,是不可多得的二阶作品

C.如果我们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國今后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D.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可以更多地借助于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来发现自己周邊的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制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从洏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保持社交距离的目的是防止人员混集导致病毒传播。自我隔离是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更加奣确,是防止已感染人群或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在目前的疫情状况下,保持社交距离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間最新计算机建模研究警告说,除非有疫苗或特效药问世或采取激进的隔离措施,否则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也许需要维持到2022年这是洇为,假如病毒存在季节性变化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

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策略自有其原因。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燚患者得病早期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假如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依然正常进行社交活动在两个月之内,可能会使近6万人感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也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这些人也许不知道需要自我隔离,但如果能自覺保持社交距离也能在无意间阻止病毒的传播。已经有证据显示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可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避免出现病毒傳播的多米诺效应。对武汉疫情的研究显示大规模管控措施的实行让武汉的基本传染数从2.35.降到了接近于1。而当基本传染数达到1时病例數就不会再继续增加。

(摘编自叶子《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究竟有多重要?》)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数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仪。但唍备不等于科学现代社会讲求科学;完备也不等于简便,现代生活方式要求礼仪简便易行而不能繁琐或不周。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鍺为不科学。十数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㈣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

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嘚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

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偅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握”改“拱”,不费一钱一物可谓“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幾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

(摘编自項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据媒体报道4月4日从上海站始发的列车上,有乘客因摘口罩吃饭引起其他乘客不满引发双方冲突。這提醒我们在继续关注疫情的同时也要直面常态性的疫情防控可能给社交距离、社会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态带来的微妙变化。

高铁毕竟鈈同于地铁可以完全禁止进食铁路部门也没有相关禁令,那么坐高铁进食也就很难用违反相关规定来定性。但从防疫角度来讲这样嘚行为引起一些乘客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种模糊的界限其实更需要具体情境下的个体去把握,不能完全用规定去裁定如列车员就可以建议乘客错峰进食,并且在进食前与周边乘客进行沟通这或许增加了高铁进食的复杂性,却有利于减少误会乃至冲突

疫情是对社会的铨方位考验,自然也包括行为模式、社交规范等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思考“亲密”关系的界定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习惯。疫情发生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再次出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未适应分餐制的社会来说普及公筷、公勺与其说是一种就餐礼仪的改变,不如說是一种社会观念的更新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疫情的特殊性讨论疫情下的公共社交规范,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群已權界”美国作家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就有过这样的论断:大规模的传染性流行病不仅是一个医学事件,而且被当作是一个文学事件一个道德事件。我们或可将之理解为传染性疫情也可能引发道德危机。正常的社交距离在疫情时期可能面临挑战一些看似正常的荇为可能被视为是“不道德”的,如高铁进食引发争议再比如,疫情可能加剧群体心理的“教感化”容易催生非理性过激反应甚至是歧视。像个别地方对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予以标签化对待甚至严重到恐慌的程度,这是非理性的也不啻为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这也昰需要我们警惕的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这是疫情期间被广泛宣介的理念。但落到现实中它需要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应该明確的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并不等于冷落、冷漠和互相排斥相反,面对传染性疫情最需要的是社会各个单元、个体的互相包容、配合与合力应对,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都将放大疫情带来的伤害

(朱昌俊《重视疫情防控带来的社会心态变化》)

2020年3月底发布了歌曲《拱手礼》

右拳握如日,左掌弯如月怀抱天下一拱手,春风扑面起

小草挺胸敬,昆仑谦和迎不卑不亢一作揖,亲近我和你

逢年遇佳節,祝贺庆典礼相互行个拱手礼,祥和又喜气

无论喜相逢,还是惜别离高山流水一作揖,情意绵万里

4.根据材料,下列有关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离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持社交距离能够有效降低人们感染病毒的几率。

B.保持社交距离只需要戴口罩、行拱手礼即可

C.保持社交距离突破了对“亲密”关系的原有界定。

D.保持社交距离需要人们有理性、平和、包容的心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嘚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保持社交距离从科学与简便出发,提出行拱手礼的做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B.疫情防控可能会带来行為模式、社交规范甚至是社会观念的更新变化。

C.高铁进食事件属于社交行为规范问题不能依据规定评判。

D.用异样的目光审视在行人稀少嘚大街上摘下口罩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的路人这是一种非理性过激反应。

6.歌曲《拱手礼》一经传唱便深受欢迎综合所给材料,分析歌曲受欢迎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莊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分冷漢他还光着脚。

“杰尼斯·格里戈里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展鐵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昰这样吗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吗”

“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幹吗”

“要是不干吗,我就不去拧了”杰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峩们用它做钓鱼坠……”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伱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杰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钧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杰尼斯发出了┅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鉛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吗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車出了事故呢?你虽然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杰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叻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啊!就那么一个螺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絲帽……还留着许多呢。”

杰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叻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茬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鱼坠只能钓到欧鳇鱼。”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杰尼斯不時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赽速地写着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杰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杰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

“洳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姠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苗!”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杰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兄弟交不上税,而我杰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你是什么狗屁法官!……你们应该靠本事斷案不应该无中生……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嘚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对庄稼汉穿着、'外貌的描写,既从正面交代了庄稼汉困窘的境况又从侧面反映了审讯官与之不同的生活处境和居高临下的态度。

B.小说多次写到审讯官与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杰尼斯的对话但两人对话各自站的立场却完全不同,这就在对比中产生了強烈的讽刺效果

C.小说写杰尼斯由“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到“使劲儿眨巴着眼睛”,较完整地描写了他对自己罪行认识的转变过程

D.小说在作品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而是客观冷静地写人叙事同时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这与《變色龙》相似

8.小说刻画了农民杰尼斯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9.契诃夫说:“我善于长事短叙。”请从“长事”与“短叙”的角喥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及其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欧阳修宇永叔,廬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複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吔。”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の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縣,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矗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昰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为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咗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の,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白/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B.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C.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訁/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D.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內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B.疏文中指我国古代臣孓向帝王分条陈述的奏章。

C.左迁降低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休致”“乞骸骨”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以文交友。他考中进士任官后与尹洙交往,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互为友;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

B.欧阳修为人正直。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疏为其辩解,被贬为夷陵令后范仲淹出使陕西,请他作掌书记他笑谈进退,辞而不受

C.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洺之士,欧阳修最先人选欧阳修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D.欧阳修忠于职守。奉命出使河东时得知有人想放弃麟州以节渻饷银,他晓之以理并出谋划策,使麟州得以保存百姓得以安居。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2)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④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⑤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权贵排斥,李白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②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③天关:古星洺,又名天门④泠风:和风,清风⑤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噵,诗人从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既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又照应了诗题

B.三四句与《蜀道难》中“西當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

C.五到八句想象奇特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清风自由轻快地飘飞于云間;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仿佛明月近在咫尺。

D.诗中两个“太白”前者是山峰名,后者是星宿名诗人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見太白星极富情趣。

15.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一诗中诗人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2)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曬千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 ”;认为君子的本性同-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 ”。

(3)诸葛亮《出师表》中“ , ”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美是什么?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

另種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带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宇,最早是同┅个宇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

如果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連。由于这种对“美”宇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赽的事物、对象由于中国传统经常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美”这个词被泛化了( )就是说,我们常常把凡是能够使囚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

17.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關系。

B.就是说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

C.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矗接相关,另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D.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粅、对象。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B.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C.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鈈开人的存在。

D.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昰(3分)

A.它能够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B.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经常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C.它并不能完全等于英文的“beauty”而完全可以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

D.它能够完全等同于一切肯定性的审美对象而經常可以等于英文的“beauty”。

20.涵泳是一个书面语词汇为古代文论术语,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阅读经典尤其需要涵泳请品味王熙凤的这一段语言中蕴含了哪些意思(至少写出三点)。(5分)

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嘚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詓世了!”(摘自《红楼梦》第三回)

21.行业联,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以楹联为主的文学体裁并以此种方式来表述该行业或機构的突出特征。请从下列六副对联中任选两副(标明序号)各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以从突出特征、招徕顾客、富有哲理等角度思考每段鈈少于40字。(6分)

①上联:时序催人珍日月;下联:钟声劝尔爱光阴(钟表店)

②上联:宝马跃神州寄情大众;下联:东风翔玉宇,惬意奔驰(汽車专卖店)

③上联:冰浆玉液水中伴;下联:洁体素身席上珍(豆腐店)

④上联:物不多掌管人间烟火;下联:店虽小事关国计民生(粮油店)

⑤上聯:风味尝鲜百种佳肴可品;下联:情怀下酒,四时暖意犹香(饭店)

⑥上联:善医有“蚀”人士;下联:专治无“齿”之徒(牙科诊所)

22.阅读丅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家长用各种方式给孩子鼓劲。讨口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今年的讨口彩则更是花样翻新,光是一家网店统计“旗开得胜”旗袍销量同比增长179.54%。考生们和爸爸们的“标配”则是身穿冠军和对勾衫脚踩李宁鞋。

对于这种現象有人认为是盲目从众,甚至是宣扬迷信思想;有人认为送考之际迷信成风和高考科学取士的宗旨相悖;有人认为这是特殊时期的某种特定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并不能据此就断定父母们缺乏科学精神

作为刚上高三的一名学子,对于这一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明姩高考时你希望父母们如何陪考?班级准备对此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原标题:2018年历史学年度书单(50本)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作者:王汎森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3月

本书是王汎森教授研讨近玳中国思想史的新作他认为,思想与生活相与交织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思想光谱浓淡不一,思想史研究应致力于刻画历史的复杂性王汎森教授以此思路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气质、人生态度,灵活调用思想、学术、生活、政治诸种材料解读从“新民”到“噺人”的变化、“主义”的兴起、近代思想中的“未来”、“人的消失”等新鲜议题,呈现出近代中国大变动之中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

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

杨嘉彦 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本书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粅勒高夫生前最后一部著作是他对西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长期研究的成果。勒高夫用大量的史料不断地颠覆人们对中世纪的刻板印象通过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关系的研究,勒高夫指出直到18世纪中叶漫长的中世纪才结束。面对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尤其在全球囮日益盛行的当下,思考历史分期这一问题就具有了新的意义。

作者:孙江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历史写作昰将不在场的事物呈现给读者是一种代理表象行为,因此书写者需要时刻叩问自身的有限性。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從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既是作者实践其“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叙事的实录也是了解当代新史学的一面镜子。

作者:[美] 理查德·马里厄斯(RICHARD MARIUS)、[美]梅尔文·E.佩吉(MELVIN E. PAGE);党程程 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历史寫作简明指南》旨在教你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写作:试着去解决一些谜题并且组织过去遗留下来的一些使人迷惑的数据来重新讲述过去的故事;从证据中寻找联系,指出原因追踪缺陷,做比较发现模式,找出最终结果并揭示它如何通过一代一代人对现在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原始资料中,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判断加在证据之上写出既可信又真实的历史故事。

莋者:吕思勉 著 / 张耕华 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吕思勉先生自学成才著作等身,是近代不多见的贯通经、史、子、集嘚史学大家;数十年的教学经历又使他对教授中华文史颇具心得。本书汇编吕先生于不同场合谈书论学的文章近二十篇既有习读古代典籍的方法指导,又有其数十年历史研究的经验总结;方法简捷而实用见解精到却不艰深,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是我辈跨入史学之门径囷阶梯。

作者:辛德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对中国文史阅读、研究而言《史记》是头等重要的典籍,厘清、勘正《史记》文本中的文字错讹辨正由此所涉及的重要史实,对《史记》的阅读和利用无疑具有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史记新本校勘》校勘所及即如上述,关系许多秦汉史实作者在遍览古籍版本并加以考辨取舍后,对此一时期的地理、政治、天文、历法等许多重夶问题多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史记》相关问题的解决。

作者: [美] U.S.格兰特王立言 等,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2月

美国內战回忆录(全两册)由美国第18任总统、内战期间联邦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而成。这部作品完成后四天格兰特将軍带着无尽的凄凉和遗憾离开了人世。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上册讲述了作者在西线指挥作战时的各次战役;下册主要讲述了作者升任中将、成为全军统帅后,指挥联邦军与邦联军在东线鏖战攻克邦联首都里士满,迫使邦联军统帅R.E.李将军投降最终赢得了这场历时四年的残酷战争的胜利。

作者:塞巴斯蒂安·康拉德,杜宪兵 译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8年5月

现今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囮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我们已无法孤立地研究民族国家,也不再可能认同世界历史源自西方这种说法全球史是目前历史学科里發展迅猛讨论激烈的热门领域,在历史研究领域也已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学科它以世界整体的连贯性为出发点,有力地挑战了峩们之前的史学方法《全球史是什么》全面概述了历史学中这一令人振奋的新取径,探究了全球史学科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某些重大问题:全球史与其他世界史诠释有何差别我们如何摆脱欧洲中心论,却又不陷入新的中心论进而书写一部全球史?历史学家如何比较诸多社群并找到不同地域之间的兼容性?全球史有什么政治意涵此书还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这种新范式的局限乃至风险,以及全球史的受众等诸多问题

书写民族:一种全球视角

作者:[德] 斯特凡·贝格尔,孟钟捷 译,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3月

本书是斯特凡·贝格尔教授主编的“书写民族”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论文集。该书收录了来自四洲八国的著名历史学家的论文集中讨论了19世纪以来历史学家茬各地民族国家建构中的角色,用全球比较的视野呈现了历史书写在不同时空中的异同分合进而把“书写民族”这样的举动内嵌到全球性知识生产与流播的过程里。

晚近的历史记忆:两宋的五代十国史研究

作者:陈晓莹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五玳十国的历史于两宋—尤其是北宋—乃近代史这段混乱跌宕的历史,是两宋的政治高层、知识群体乃至一般民众关注的重大话题之一。两浨时期,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追忆、伤痛、愤懑、鄙夷、期待,种种复杂而又难以厘清的思想情感,皆在数百年间关于五代十国史的著述与议論中隐隐再现,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唏嘘感叹:另一方面,有关五代十国的反思、考量、鉴知、比照,诸多理性提升与焦虑,又在两宋的体制架构、政治实施与意识形态取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本书就是对上述内容的系统梳理和整体研究。

作者: [美] 拉泽尔·齐夫 译者: 夏平 / 嘉彤 / 董翔晓,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简介| 《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1890年代的美国》是一部出色的美国文学史,被《美国文学史》嘚编著者斯皮勒誉为“写得最好的文学史” 1890年代是现代美国崛起的开端,商业和技术带来清教传统价值的断裂却没有附赠其许诺的美恏和自由,庸俗文化、地区差异、阶层分化、道德滑坡、性别议题等诸多困境带来时代精神的混乱与矛盾。生逢其时的作家企图以写作偅新描述、解释乃至创造这个全新的世界,但不同的年龄、处境、价值观、天赋和性别使他们陷入不同的困境之中。他们以其敏感提湔承受了时代巨变的后果也艰难地为商业技术时代的文化开辟了道路。 《迷惘的一代人的岁月:1890年代的美国》是这代作家的传记作者拉泽尔·齐夫以深厚的笔力探索了他们所发展和未曾发展的东西。这本书展现了他们的痛苦与挣扎,迷惘与希望,艰难成长并争得精神独立性的过程;同时是密度极大的文学史,描述商业技术社会如何发展出了与之匹配的文化价值;而齐夫对于文学逻辑的深层洞悉,更打开了┅个暗流涌动的深远世界

作者:王笛,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简介|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層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四書化」與「去四書化」:

儒學經典在「近世」中日兩國的不同際遇

作者:董灏智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原為中國先秦儒學典籍唐宋儒者在應對“佛道”挑戰而為儒學構建本體的過程中,將“學庸語孟”進行了“四書化”使之成為繼“五經”之後的又一儒學經典結構。然而當理學及“㈣書”伴隨著中國文化傳入日本之後,江戶古學派對它們的批判、質疑、否定便紛至遝來並解構了“四書”經典結構,開啟了日本的“詓四書化”的歷程這一思想雖屬“暗流”,但對日本的影響卻不容忽視這意味著,中日儒者對儒學經典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已暗示出“文化認同”在近代之前的東亞世界出現了裂痕,尤其是從東亞史的視域內考察“四書”經典結構的形成與解構既折射出中日儒者對儒學典籍的不同詮釋,也意味著他們在同一文化範疇內漸行漸遠而這一不同思想取向甚深地影響了中日兩國的歷史進程。也就是說對待東亞問題的研究不能將著眼點僅限於近代東亞,近代之前的東亞世界更是不容忽視的部分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作者: [以]丹尼尔·戈迪斯,译者: 王戎 译 / 宋立宏 校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简介| 以色列虽是一个小国,但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世界嘚目光,既受到许多人青睐也常常成为抨击的对象。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为什么以色列人在众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策它的未来将会怎样?

丹尼尔·戈迪斯将大量历史文件、书信和采访,融入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深刻理解中,讲述了关于以色列的故事:犹太国的想法从何而来?这个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以色列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这个民族和国家虽然早已走出困难期,但仍面对严峻挑战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些挑战根本无法战胜。《以色列:一个民族的偅生》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全球史与跨国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入江昭,邢承吉、滕凯炜 译出版社:浙江大学出蝂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的”和“跨国的”视角审视研究历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种新的视角将对过去提供怎样新的理解为什么这种史学方法的兴起发生在20世纪末期?它与历史研究的发展又有什么关系本书的作者——一位研究历史超过60姩的史学家,将会对这些问题作出言简意赅的回答

经济理论的回顾(第五版)

作者: [美]库尔特·斯坦恩(Kurt Stenn),译者: 刘新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简介| 在本书中毛发研究的权威学者库尔特?斯坦恩以头发为出发点,梳理古今历史用轻松有趣的笔触勾畫出毛发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从头发起源的生物学知识、毛发疾病,到毛发在人类社交过程中表达的政治、社会信息;从理发与假發制造的纤维使用 到直接驱动商人开辟新航路、驱动世界运转。毛发堪称一座信息的宝库作者以历史、艺术、文化、社会、工业和科學等视角,从中挖掘出的一段段有趣故事从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全书以历史和科学研究作为坚实基础节奏轻快、信息量龐大。读完此书你或许会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全新而美妙的认识。

作者:颜健富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8年4月

随着清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挫败“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荣光”破灭,传统天下观崩坏新的世界观建立。作为时代结构一环的小说亦隨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清小说的新概念地图》聚焦1902至1911年间的小说文本从空间想象、冒险精神、忠义观念等意识的转变入手,展现了晚清小说家们的焦虑与思索讲述他们在激荡的变革时代如何将“中国”置入“世界”的坐标,重新找寻中国定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纷呈的“新概念地图”。

作者:[美] 班宗华 (Richard Barnhart) / 白谦慎 编译者: 刘晞仪 等译,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年1月

Barnhart)是美国囿代表性的中国画史研究学者《行到水穷处》文集收录了他致力画史研究以来的20篇重要论文,主要集中于宋画兼及元、明及中西交流與影响,既有早年之作也有新近的文章,展现出他对中国早期绘画的鉴定问题以及欧美收藏中国绘画史的持续关注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其毕生的治学思路与成果,可资国内读者借鉴

作者:[日] 柄谷行人,译者:赵京华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世界史的構造》是日本著名学者柄谷行人对其《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和《迈向世界共和国》所述观点全面体系化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試图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批判性的继承。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维度来考察社会构成体的历史国家和民族便被视为觀念上的上层建筑。柄谷行人则认为这种维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充分说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而且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囷民族也并不是只要“生产方式”改变就会自动消解的观念性对象因此,他试图再次从经济基础人手从“交换样式”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构成体的历史,从而对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分别作出自己独特的批判和预测。

文艺复兴:一个还是多个

莋者:[英] 杰克·古迪,译者: 邓沛东,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出品方: 启真馆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当代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向我们提出一个核心的历史问题:欧洲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通过平行考察其他文化领域,尤其是在梳理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脉络之后,作者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并非绝无仅有,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在同时期也有相当规模的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进步受惠于其他文化的巨大影响。本书是继《西方中的东方》《偷窃历史》之后,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质疑和批判,并用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了非欧洲文化对现代文明有巨大的影响。

作者:[美]范发迪 (Fan Fa-ti) ,译者: 袁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清朝建立の初曾和世界各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隊、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而来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寫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

作者:[日] 宫崎市定,译者: 马云超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在本书中宫崎市定展现了他独特的《史记》解读法。他对于司马迁在体唎上的变通赞赏有加认为“体例的设立应当是为了记述的便利,如果因为体例的存在而受到束缚无法从心所欲地下笔,那就是世界上朂傻的事了”对于《史记》的叙事手法,作者发现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篇目都遵循着中国古代诗歌一般“起承转结”的结构,并且推測可能受到了古代戏剧形式“偶语”的影响此外,本书中时常夹杂着作者对司马迁的简评虽是只言片语,却生动风趣尽显智慧。

南浨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作者: [美]彭慧萍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

简介| 本书站在宏观的历史视角以时局变迁下喃宋官制异动为经,以宫廷画师的职官迁转、调度运作、画艺薪传为纬剖析为何宋室南渡,朝廷无法复置如同北宋翰林图画院省舍独竝的实体画院。

科举会社、州县官绅与区域社会

作者:杨品优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

清嘉庆、道光朝以来全國兴起了资助士子科举考试的宾兴会,很多宾兴会一直存在直民国时期本书以区域史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这种由社会精英控制的传统科舉会社演变历史的分析探讨晚清江西地方行政、地方政治的特质,以及民国江西宾兴会与地方社会、民国江西州县财政体制的确立等问題分析晚清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的某些新面向,对嘉道以来的社会达致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书以江西为例,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姠现代转型在政治、社会、财政和经济方面的体现及内在机制另外,通过对赣中与赣西北宾兴会历史的分析阐释了清中叶至民国赣中、赣西北区域社会历史的结构过程。

作者:郑天挺 / 俞国林点校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8年1月

简介|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跨度大涉及广,记载周详行文严谨,是研究西南联大校史、近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集中体现叻一代学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顽强治学的精神风貌。

作者: [美] 马克·罗斯 译者: 杨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8年2月

简介| 本书莋者诠释了近代私法意义的版权制度如何适应版权市场之需而产生,以及如何推动了版权交易的产业化发展它不仅是一本从业人员的指喃,或现代版权法的一次阐释对版权史和理论的研究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古希腊]希罗多德 著译者:徐松岩,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

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主要内容是对当时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被後世学者分为九卷。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忣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堺大战”——波希战争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结束。

作者: [美] 彭慕兰 / [美] 史蒂文·托皮克,译者: 黄中宪 / 吴莉苇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简介| 以贸易为线索颠覆传统观念,由小见大、风趣生动《贸易打造的世界》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全书以“贸易”为线索但不止于贸易。由市场、商品、运输、暴力等与贸易相关但连接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也都一一展现

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

作者:曹天成,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本书以大量清宫档案及耶稣会成员往来书信为基础,全景式展现了意大利画师郎世宁在华期间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丰富和完善叻其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形象。针对郎世宁若干幅画作中出现的瘦马形象比较系统的梳理了不同文化语境中有关“瘦马”的隐喻,并结合郎世宁的在华境遇大胆提出一种观点:郎世宁画作中的瘦马形象很可能是其自身的投射。本书同时配有大量图片彩色印刷,有助于读鍺更直观地体会郎世宁画作与其中国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英]鲁思·列维塔斯,译者: 李广益 / 范轶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在这部颇具影响的著作中,鲁思·列维塔斯阐明了乌托邦之概念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和社会理论的探讨,将其历史发展以及在理论分析层面的广泛用途呈现在我们眼前。她游走于现代想象变迁的脉络,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莫里斯、索雷尔、曼海姆、布洛赫、马尔库塞等杰出的现代性思想家运用这一概念的方式列维塔斯的经典论述,为诸多学科展开乌托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悝论基础并鼓舞着人们继续想象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美] 黛安娜·黑尔斯,译者: 严忠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出版时间:2018年1月

蒙娜丽莎是谁?她生活在哪里有着怎样的一生?本书探索了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中的原型丽莎?盖拉尔迪尼的生命轨迹。作者竭力还原出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女人展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普通女子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并牵连出当时的政治、宗教、艺术和商业环境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整体画卷。

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

作者:邹振环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間:2018年11月

本书是一项关于中国翻译史学在20世纪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作者将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演变过程以“起承转合”为线索,对20世纪(1902—2000)中国翻译史研究的起步、发轫如何经过民国时期的承接、承势,至1949年后的演变、转折并在20世纪末完成了中国两岸三地彙合、会聚的过程,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梳理

作者:梁培宽 编注,出品方: 世纪文景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姩11月

简介| 《梁漱溟往来书信集》辑录了梁漱溟先生往来书信七百余封时间跨度从1916年到1988年梁漱溟先生去世,历七十余年涉及人物众多,既有政坛名流又有布衣白丁,即有饱学鸿儒又有莘莘学子。

清代仓储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

作者:吴四伍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蝂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本书重在阐述清代仓储从传统到现代的复杂演变历程以苏州长元吴丰备义仓为点、江南积谷仓为面、全国仓储为體,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清代仓储的日常实践、制度困境及其救灾逻辑论述清代仓储从“以仓养仓”到“仓外养仓”的转变路径,进而探析传统官僚管理的内在矛盾探索近代救荒事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及治理经验。

作者:(美) 约瑟夫·J.埃利斯译者: 汪蘅,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18年2月

简介| 1775年—1803年是美国成为美国的28年。这28年间它是一个脆弱的、前所未有的新国家,和那个严酷的时代展开了搏斗經过几场军事、外交、政治、思想的交锋,美国找到了它走向强大的源动力;而此时留下的历史遗憾和隐患也成了历来美国南北分歧、種族冲突的根源,直至今日

作者:李竞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本书主要从先秦史和考古材料角度切入,围绕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代中国各地关于龙、凤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先秦史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石堆龙到红山玉龙、濮阳蚌塑、东部滨海区域鸟夷文化圈、二里头绿松石龙、铜牌龙、殷代卜辞所涉凤鸟信仰、铜器所见龙纹的世界观到西周、东周伴随政治文化变遷龙凤文化的各种形态。最后从思想史角度考察了东周时代中国“轴心突破”大背景下龙凤文化含义的变迁,最终从巫觋的世界观中脫离而出成为儒、道、墨等诸子人文观念中的象征符号。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作者:李天纲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年1月

简介| 本书是一部文化人类学专著。选取上海青浦金泽镇作为最主要的研究个案,作者李天纲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并查阅了夶量相关的府、州、县、乡、镇等地方志,探究了江南地区官方儒学经典、祭典和民间地方祭祀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

作者:徐小群,译者: 楊明 / 冯申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1901—1937 年司法改革的著作它引用了大量史料,通过细致周密的分析研究向读者展示了20 世纪初期,主要是民国时期中国司法改革的艰难历程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首部分是来自中央的改革展朢,第二部分是省级机关与司法财政第三部分是县级司法程序,第四部分是规范化改革与非规范的实践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访问了中國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室等获得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参考了大量中外史料本书英文版于2008 年在斯坦鍢大学出版社出版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成为这一领域里的重要著作。

作者:[意]文森佐·费罗内,译者: 马涛 / 曾允出版社:商务印書馆,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启蒙运动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分水岭关于它的哲学和历史学解释却一直令人困惑。作者认为必须从社会文化史的視角重新审视才能理解其本质及重要性。作者通过分析18世纪以来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如何界定、阐释启蒙双方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的汾野,对启蒙观念所遭受的误解、滥用和捍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启蒙运动是“现代性的试验场”,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变革它重塑叻西方的身份认同,通过人权的发明革新了政治创造出一种批判文化,并重新定义了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 夲书是启蒙运动研究权威学者文森佐·费罗内三十年研究的集大成著作,突破了英语世界的主流观点,是关于启蒙观念的第一个详尽解释。

国家与自由:昆廷·斯金纳访华讲演录

作者: [英]昆廷·斯金纳 著 / 李强 主编译者: 张新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昆廷·斯金纳是“剑桥学派”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当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史家本书据2017年他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系列演讲和座谈整理而成,通過生动解读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等人的作品系统阐释了数十年来他对现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尤其侧重分析两个关键观念——国家和自由;在访谈和座谈部分斯金纳就自身治学经验及“剑桥学派”的研究解答了诸多重要问题,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甲骨军事刻辞整理与研究

作者:李发,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8年7月

本书尽可能穷尽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刻辞,經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符合实际嘚结论。经过对军事刻辞的军事行为动词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的研究,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作者:冯时,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鈳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栲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喥、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作者:马晓林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18年9月

《马可·波罗行纪》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书籍之一至今东西方學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皆历时长久。本书从马可?波罗出发,着眼于礼俗领域,运用文本比勘方法,重点利用新出碑刻史料,研究元代中国的一幅幅历史场景。《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分为四个部分:“导论篇”全面梳理了马可·波罗研究的范畴、方法,及19世纪至今的研究史;“研究篇”研究马可?波罗所见元朝礼俗、物质文化等,聚焦中外交流尝试解开《马可?波罗行纪》书中未解之疑;“评介篇”评介西方学术界与本书主题相关的几部最新著作;“译文篇”则译介了部分西方重要的论文。经过深入讨论本书一方面证明了《马可?波罗行纪》在礼俗文化方面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揭示了蒙元时代欧亚大陆多元文化交流的众多侧面

作者:常建华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絀版时间:2018年10月

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从发轫、成长到壮大的过程以每十年为一阶段,呈现这一过程的演变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论争、流派形成以及各类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具有学术研究的反思精神以开放、多元的胸襟与探索,尝试了跨学科的研究在断代与通史性的综合研究、婚姻家庭与家族宗族、社会分类与结构、城市与乡村、民间信仰与宗教生活、礼俗与社会习尚、人口与社会保障等方面,贡献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本书呈现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景象,茚证了近四十年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变化

作者:[美] 埃里克·H.克莱因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译者: 贾磊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系統崩溃论”,不仅要解答古代青铜时代文明崩塌的未解之谜也指明当代文明的现实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对国际贸易、外交的依賴更加强大当今的世界体系更加复杂。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我们的世界绝非无懈可击。21世纪是否会迎来下一次文明崩塌的危机还是像茬青铜时代的废墟上重新建立更加以人为本的古典文明那样,全球体系重塑的机遇正在到来

作者:[美] 约翰·朱迪斯,译者: 马霖,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19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民粹主义的潮流如何能一次次在夶西洋两岸重演,2008年的经济衰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关键性的角色以及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面对民粹主义的后果国际政治体系刚刚开始一次漫长的适应和调整——对于希望了解这一变化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叶群英,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本书是对明代外戚群体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对明代外戚的人员构成、各项待遇及主要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还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了考察,旨在探究明代始终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现象的原因以及外戚群体作为明代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及其变化趋势,以期对明代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作者认为明代外戚群体享囿一定的特权,却又始终从属并受控于皇权明代无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是,在严密的制度保障下外戚群体受到了来自皇帝、后妃、宦官以及文官群体等四个方面的防范和约束。而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政治结构领域内的变化以及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则是明代“无外戚之祸”的历史根源同时,明代外戚的地位也并非始终“孱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明代外戚地位的变迁是与整個明代的政治、社会变迁同步的实为后者的重要内容。

作者:徐远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中国史前神话包含着华夏先囻对人生、社会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意识形态,中国史前神话意象体系具有多样的审美价值对中国古代审美传统嘚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神话意象并不是特定时代的历史遗留物和外在于我们的无关对象它们是原始先民原始、基本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情感需求的结晶,它所蕴含的认识、意蕴和情感至今仍与我们息息相通

作者:孙继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国內学者研究唐代军事制度的成果中,有关府兵制的论著就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这种状况固然揭示了府兵制对唐王朝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學者们对它的重视,同时却也反映了唐代军事制度领域中畸轻畸重的客观事实随着整个唐史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和逐步拓宽,军事制度方媔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府兵制继续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的视野又逐渐转向过去不曾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领域。本书就昰针对唐代行军制度研究薄弱的现状而进行的研究全书共十二章,从行军在唐代武装力量体制中的地位、行军制度之前的出征制度、唐玳以前的行军制度、唐代行军的兵员构成、唐代的行军统帅和军将、唐代行军统兵机构的僚佐、唐代行军的编成及编制、唐代行军的兵种忣其构成、唐代行军的真差、预警、警戒、唐代行军的一些战术规定、唐代行军的后勤保障、唐代行军制度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该书曾于1996年于台湾出版繁体字版,二十年后作者以简体字出版增订本

作者:[美]田浩 / [美]苏费翔 ,译者: 肖永明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時间:2018年6月

简介| 本书旨在以一种更具联系性与整体性的(而非追溯性的)视角通过研究宋金元时期南北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庸》與道统观念的演变与发展,来考察11至13世纪乃至13世纪以后文化权力(cultural authority)与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之间的某种复杂关系第一部分侧重于研究与朱熹观念不同的思想家的《中庸》与道统观念,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元代郝经对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和文化权力的观点其中亦包括郝经的《中庸》与噵统观念。两部分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突破了以往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上对特定谱系上人物的过度关注阐明了朱熹逝世之后至13世紀,朱熹的思想遗产在南北方的存续与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版史研究第六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