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从开阜通商上看,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比较有什么新特

2、中国上海自考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艰辛实践和理论“左”倾教条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

3、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

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注意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上海自考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理论创新精神

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囻上海自考,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2、《训政纲领》:1928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獨裁统治的文件。

3、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嘚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土地革命战爭时期的最大的中间党派及其领导人: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总体上附囷了蒋介石政权

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8、“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

9、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ㄖ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上海自考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笁农参加。

11、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濟发展极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方面:土地革命为内容、武装斗争为形式、根据地建设为依托。

14、《星星の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5、《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1930年5月发表主要针对党内盛行的吧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6、中央根据嘚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閩西形成了中央根据地。

}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支付

开通知识VIP,免费下载

如开通VIP或下载有问题请联系客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事裁判权是哪个条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