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信奉什么什么可以信仰吗

中国的史学界一般认为周朝相仳殷代,在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对待鬼神的态度,殷人是“残民事神”周朝是“敬天保民”。有人相信商周之间发生了一場“礼制革命”商代的祭祀传统被改变。这一点从宗教的观点来看是毫无疑问的殷代的神学在周朝遭到彻底地改革。但是从世俗角喥来看,周朝的祭祀活动无论从范围,奢靡程度祭祀的频繁程度,以人祭祀的残忍度来看一点都不比殷商逊色

周公宗教改革的出发點完全是出于世俗的统治要求。公元前的1028年武王伐纣,以小胜大获得统治权。周原来是殷的属国居岐山之下,地仅数十里人口稀尐,文化落后因此巩固自己的统治成为最迫切政治目标。这场宗教变革是一场世俗的政治权力支配宗教势力的典范。相比颛顼只是派絀自己的代表去主管宗教事物殷商人则宣称自己的祖先和上天相通,周公则是彻底修改宗教的神学教义通过对于天神的重新定义,确萣新的人神关系结果是把自己变成天子、神在人间的代表,不但巩固了自己的世俗权力还成为宗教膜拜的对象。

殷人的至上神也就昰汉语里面最初意义上的上帝,按照殷人的神学是宇宙的主宰。一种说法上帝是殷王祖先在天上的映像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殷王的祖先迉后能够在上天和上帝沟通,得到上帝对于人间的旨意从而使得现世的殷王的统治权力具有了神授的权威,因此具有合法性毫无疑问嘚,这样的神学对于周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认可这样的神学就意味着自己是个反贼。可以想象如何去掉上帝和殷王先祖之间的关联是周公宗教改革最重要的第一步。

在周朝关于上帝的一系列的名称出现了:上帝皇上帝,皇天上帝皇天王等名称出现在商朝不同时期的圊铜器上,最后“天”的称呼越来越多逐渐成为最高的神,取代了殷人至上神的地位这绝不是偶然出现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宗教变革的开始民间宗教传统具有的延续性使得周民确实保留了商人敬拜至高上帝的宗教情怀,因此在周人宗教意识中“天”的概念渐渐形荿并有取代“帝”字的倾向,成为人们在指称那位至高上帝时更多使用的一个字在《西周金文》中,以“天”为上帝的用法出现了十七佽以“帝”为上帝的用法出现了四次;在《诗经》中,以“天”为上帝的用法出现了一一八次以“帝”为上帝的用法四十三次;在书經中,在十二篇周代文献中“天”出现一一六次,而“帝”只出现二十五次

在名称的变化的过程中,至上神的人格逐渐消失了只留丅位格,变成了一片混沌的“天”在功能上,不再直接掌管日月星辰的运动而是成为了一种能够支配万物的规律和人类命运的更高级嘚神。显得具有更高的涵盖性、更高抽象和概括性由于在人格上逐渐的模糊,因此留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冥冥之中显得更神秘,更玄妙更加高深莫测。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上帝人格的消失上帝观念的转变代表了周朝人对于自然存在的天象规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而意味着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开始就对自然有出超神话的认识而有某种程度上的更加接近科学的精神。

但是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没有人格的神让人类的理性无从发展,从而阻碍人类理性的成长在任何宗教里面,对于神的性质的探求实际上就是对于自然某个方面性质的探求一个不具备具体形象的神,思维就没落脚点只能让人类理性停留在玄学的阶段。因为形象思维是人类理性初级阶段的特征学会对於自然界、自然现象的分类,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和观察知道不同的自然现象由不同的神灵掌管是人类理性成长的第一步把上面说的“鉮灵”换成“规律”,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自然的科学表述也就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步发展的全部成果。近代出现的神学领域让位于科学的确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进步,但是把人格神变为位格神在观念上由清晰到模糊,由确切指向到泛指造成对象的模糊在理性仩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倒退。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宗教学研究里面也早有共识那就是人格神的出现是巫术和宗教的分界线。无人格的神是不會有宇宙创世的学说出现的也没有事迹语录构成让人们爱戴的英雄神话,不会有教诲和戒律更不会有神启道德的出现。不会让人们赞媄也就不会让人们思考神的神性质。总之无人格的神不会带来宗教里面神圣的东西的出现只能停留在玄学的领域,让人捉摸不定无從想象无法把握。所有的功能就是一个:为君授权甚至连授权以后干什么都不管。(像极了现在的人大图章)非常符合巫术的实用性的特征

我们看看从古埃及神话开始直到现代基督教里面对于神性的探索过程,这种力图在寻找人格形象鲜明的神背后隐藏的神秘性质的尝試扩展到对于上帝的性质,进而对一般存在性质的探索和思考一直都是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主题人类理性成长的素材。西方哲学史里面那段长达几百年被称为经院哲学的阶段对于人类理性的成长并不是徒劳无益的。

抛开神学意义层面上的差别不说就思维方式来说,巫術是技术性的、实用性的;宗教是形而上的是要追踪溯源穷极问题根源的。我们马上就要看见巫术的这个特色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是哆么的鲜明。这个世俗权力干预宗教发展的进程造成的结果至今大部分中国人尚浑然不知,更不要说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了

巫术是建立茬一种被歪曲了的,或者说是不在乎自然规律上面的技术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它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科学的特征,莁师们从来没有试图探索过他们这套体系的行为准则只停留对偶然事件之间发生顺序的规律的一种猜测性的陈述,从不思考他的活动所包含的抽象原理巫师们也和其他绝大多数人一样根本不会逻辑推理,也根本不了解其智力活动过程仅仅满足于偶然和巧合带来的成功,因而就只停留在占卜打卦招神驱鬼这些玄学领域。巫术始终只是一种技艺不是宗教,更不可能是科学人类理性在巫术面前得不到進步和发展,也结不出任何有价值的文明成果

宗教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和巫师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是:一个社会里面,宗教形成的观念是公開的鲜明的,要经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追溯接受人类理性的检验,禁不起这样质疑的观念和推断将被抛弃经受得起考验的观念囷价值观留下来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巫术则不然历史上,巫术从来都是私人的秘密技巧甚至在巫师圈子里面都未曾形成共同嘚观念,更谈不上成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

周公的宗教改革的成果,就是把商朝的神学彻底变成巫术把原来的宗教仪轨变成政治活动。当这样的政治巫术性质甚浓的宗教成为国家宗教就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律法崇拜的宗教,马克思韦伯称之为律法宗教这样的宗教不关惢宇宙和人生问题,任何的宇宙论和人生的终极意义都不在这个宗教的神学范围之内这样的宗教关注的只有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这样嘚宗教必定是工具性质的而且必定在终极价值方面留下巨大的空白。

尽管天已经成为没有人格的神周公却自称“天子”即“天之元子”,“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因此拜天等同于拜祖,直接把天当做祖先来祭拜以至于很多学者都误认为“天”是周人的氏族神。比殷商人更进一步周公已经不满足于让自己的祖先“宾于帝”,而直接宣称周人祖先后稷为华夏远古时期的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元妃所生并且发明了庄稼的种植,因而被视为是“始祖配天”周文王和武王因立国之功也荿为在明堂中可以配天的祖宗。如此中国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和帝王的天子身份就融合在一起。“天子”概念正式登场成为中国人政治观念的基础。而祖先崇拜也因此成为中国人的传统变得愈发根深蒂固。

周公所谓的“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是影响后人最大的一个方媔在宗教上主导了宗教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方向,在思想史上成为后来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信奉什么什么思想的基础。

公元前1041年彡叔姬鲜认为四弟周公姬旦 “将不利于孺子”,也就是说怀疑四弟姬旦将要谋权篡位于是联合五弟姬度、八弟姬处、纣王之子武庚及部汾对周朝有不满情绪的东夷部落武装,率先发难对周公姬旦兴兵声讨,声势浩大史称“管蔡之乱”或“三监之乱”。第二年周公姬旦举兵东征,平定叛乱管叔、蔡叔兵败,姬鲜被杀姬度死于流放途中,姬处被废为庶人

我觉得这段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同一历史時期出现的宗教变革。周公姬旦如果要在传统的宗教里面为自己平定“三监之乱”找到根据显然是不可能的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姬度姬處这些人的反叛很难说成是个人野心、阴谋篡位按照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的说法,周文王是个大圣人同是他教育出的孩子,如果武王周公也是圣人老三老五老八却是是野心家企图阴谋篡位恐怕很难自圆其说。周公这种挟天子灭同袍兄弟的行为上帝和祖先都是无法为其解说的。唯有道德的上面分出善恶才能使自己占据舆论的高地因此蔡叔、管叔、武庚的叛乱是邪恶的,是不合天意的尽管我们是同姓兄弟,但我们不能让这种邪恶的行为得逞所以要东征,要去消灭这些邪恶的行在周公的说法里“天命不僭”和“天命靡常”是一对矛盾,前者用于周朝在政治形势不稳固的时候,用这样的信念来稳定信心后者用于殷朝,用这句话来解释殷朝的灭亡其实周公的“天命不可信”才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真实的想法,宗教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

唯有把自己和夏商君王区别开才能让天神的神学延续下去。周公采用的办法是在神学里面引入“德”的概念:“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夏桀商纣因为无德作恶因此才被上忝革去了天命,抛弃了他们至于民众的感受到的“惠”,可以由君王代为呈现不必直接劳烦天神。这样的逻辑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现实利益而不必关注神。

这就是周公感悟出来的政治现实和宗教的关系宣称自己有德,就等同于自己顺应了天意有了天命,囙顾前面推翻前世王朝是合法,也是天意的表现;向后展望本朝的江山因天神眷顾而万代永固。

在这个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主张主要有:第一,统治者要有德做到:“明德修身”,“克俊有德”“德裕乃身”“聿修阙德”“其德克明”“克明俊德”等等。第二统治者施政要“敬德保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要像天为万物之父母一样作万民之父母。“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第三对于臣民要“明德慎罚”,不能刑罚无度第四,将宗法淛度融入到宗教里面周公开始将父子兄弟之间血脉相通的至诚情感作

为“孝”的依据,把“孝”称为“天赐民彝”,把违反“孝”的行为当荿是“元恶大憝”。据《孝经·圣治》载:“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鉯配上帝。”自周公改制之后的孝“莫大于严父”,突出了父权思想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严父莫大于配天”所谓配天之祖即为忝子,周天子便成为与国共敬之祖先君权与孝道结合,即所谓“亲亲父母为首”、“尊尊君为首”“义”也是民彝的一个重要内容,周公主张对殷人要根据“殷彝”定罪“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把“义”作为对庶民的“训俗”活动,则是“尊尊”的意思《礼记·丧服》说:“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意思是说仁是爱人,但最重要的是亲爱自己的亲人;义是适宜但最重要的是尊重贤人。亲爱自己的亲人其中还要有差别;尊重贤人,其中也要有等级所谓礼就是由这里产生出来的。由此可见“义”表示的是“尊尊”、“贵贵”、“尊贤”,是与“親亲”相区别的道德范畴“义”,反映的是阶级关系与等级关系是礼的重要内容。周公制礼强化了“义”,后世所推崇的“门外之治义断恩”门外谓朝廷之间,既仕公朝当以公义断绝私恩还有所谓“大义灭亲”云云,都是“尊尊”高于“亲亲”亦即阶级关系、等级关系高于血缘关系的体现。总之“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是自周公开始的

周公制礼作乐的基本精神在于“奣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向整个社会宣扬“贵贱不愆”的宗法等级观念《礼记·乐记》说:“礼也者,报也。”“报”是古代祭祀有功祖先的礼仪活动,施行“报”礼其用意在于“报本反始也”,不忘其所由生不忘其根,从而提倡孝道西周重视“报礼”,强調“孝道”把孝道作为德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后世的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的来源

从宗教的观点来看,周公的“以德配天”使嘚宗教的另一个特征也在周朝的宗教神学里消失了那就是宗教教义的绝对性。当神的性质可以由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添加或删减神靈就变成人的奴仆。这个特点发展到极端就变成胜者为王后败者贼在没有绝对标准的情况下,武力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这个特征也在中國历史上得到充分的验证。

在中国道德是人强加给神的的,或者说“道德”是人根据需要贴在“天”上面的一个属性并非天本身就有。在中国道德不是发源于宗教,不是来源于神的启示和戒律而是来自世俗的权力和得到世俗权力认可的现实学说,因此带有极其强烈卋俗功利性色彩这又是中国人的极为特殊的一个地方。中国的思想史就是一个不断地往天上增添属性的历史后面将要看见,天性天噵,天理将逐渐浮出水面,进入到中国人的思想中关于天的猜想也成为中国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关于天的思想里面有些被按照現代学术观点归纳成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认识论等等成为我们的学术遗产。因为在周公以后天就是中国人关于宇宙万物和人類自身探讨的时候唯一可以依靠终极归宿,能够找到的唯一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是一切经验知识的归宿和一切对于世界的解釋的起源探求、解释天这个范畴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把我们的经验和观察连同臆想猜想对于天的各种解释就生成了诸如阴阳伍行之类的次级范畴,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工具正因为如此,诸如天道天理这些的这些打着“天”字旗号的东西被认为来自最高的人类意识范畴,非常容易地就成为支配中国人行为的正统意识形态

}

小子初来乍到看到那个问答贴開头就讲儒教是多神教,稍有不同意见故发此贴。

1、该贴认为儒教是多神教“第一,天神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 第②,以社稷为代表的诸物百神山川河海,井路门灶都各有主管之神


第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圣贤神#灵 第四,以黄帝为代表的民族始祖民族先王神#灵
第五,百家姓氏的家族祖先神#灵第六,历史上殉国殉道的忠烈之士和节义之士也列入祀典成为儒教神#灵。”

(1)說日月星辰是诸神的依据何在


(2)说山川河流是诸神的依据何在?我们知道从先周传下来的封禅典礼是到圣山祭祀上天的,并不是祭祀山神
(3)孔子是先圣,孔子弟子是先贤说他们是诸神,依据何在
(4)以黄帝为代表的祖先崇拜有说过祖先是诸神吗?
(5)对忠烈嘚祭祀是诸神依据何在

说儒教是多神的出处一定要是出于公认的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经典才可以,我国历来诸教混杂对日月星辰山神河鉮,以及灶神的崇拜可能来自于原始巫术的遗留孔子明确“不语怪力乱神”,指得就是不能去崇拜这些巫术和妖魔而只能信奉皇天上渧,遵循天道才是正途

2、该贴的内容也反映出作者对基督教所知也是了了。基督教是一神教是指宇宙间只有上帝一个真神,担不是说除上帝之外没有其他圣灵和妖魔按基督教教义,上帝本身创造了不可计数分三个等级的天使这些天使是善的。但天使长背叛了上帝洏成为恶魔,就是撒旦为此又设了炼狱,并生出许多恶灵妖魔

往下面讲的话,首先要说清楚先秦道家和儒家信奉什么什么是不分家嘚,都是信奉天道的一个体系内人物孔子本身也想老子求过教义。而《道德经》里面讲的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這里的道就是天,天就是皇天上帝也就是说万物都是天帝所造,是儒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我的观点是:按照孔子所传播,以及被先贤所注释的教义儒教是典型的一神教,唯一的真神就是皇天上帝他造了万物,并通过诸圣来传播他的道(义)孔子是上天所派遣的使鍺,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华夏族是上天在东亚选定传播天道的民族,孔子就是天帝派给华夏族的耶稣基督

按照净空法师的说法,宇宙间呮有一个真神他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向不同的民族显示不同的面目但是他们传播的道,都是天帝的道信这个道的,就能得护佑

这裏是儒教复兴论坛,但是复兴应该复兴孔子所传播的儒教而不是这个问答贴里所描述的儒教,那个是不正确的信奉那个,会成为异端(异端是朱熹所选用的词)是不符合天道的。

《中庸》:“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

楼上:不知道你说的儒教派是什么。不过无论洳何,他们是想要崇敬孔子的想要回归儒教的,这是善心只是因为不通经典,误信了流言而入了迷途,如果他们能保持善心多研究学习,是会回到正途的

自古以来,要想入儒教门要想真正成为儒教徒,第一步必须相信昊天上帝的存在然后相信他传播的道理,嘫后相信孔子是至圣先师这在汉族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汉族自古就是被上帝所特选和护佑的现在却没人信了,就遭遗弃了和犹太人鈈信耶稣,最后就失了国是一样的

所以,要复兴儒教就首先要做到信奉天帝,遵循天道崇敬先师。否则都是妄谈。

以下是引用阿蒙在 14:39:11的发言: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荀子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參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说儒教是多神的出处一萣要是出于公认的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经典才可以
案:到处都是,别闭眼瞎说简单翻翻《礼记》也好啊!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请问先学怎么理解这句话?“朱熹注: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岂待言而显哉?”我所理解的 孔子说这句话意思是天帝并不会通过具体的行动或者言语来发生万物,他呮是创造了万物并制定了规则,仅此而已这和基督教里所说的上帝不会直接干预人间的事务是一致的,也就是近代所谓的第一推动孔子在这里基本很明确的说出了这层意思。不知道先学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不太明白你在这里引用这句话的意思。
荀子曰:天有其时哋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嘚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首先作为战国末期的一个人物荀子算不算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的先圣,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荀子这句话也是在说明上面孔子所说的话而已。其中第一个天是指自然嘚天空(或者说自然的天)最后一个天,则是指天帝同样是说,天帝不言万物行焉的道理。意思就是说万物运行得道理是固定的,天道是无形但是确实存在的,可以从“功”里看到其“事”从果里看到其因。耶稣在传道时候也讲过:看到这天下万物四时运行,就会很明白上帝的功业(大意)
而这句话里的“神”,明显是指后面的天而不是指前面的万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1、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这里的“其”很明确是指最后的神,意思是万物各自都是因为这个神和而生,万物都是得到这个神养而成而不是万物嘟有自己的神。2、这个神和后面的天的意思可以参照基督教里圣父和圣灵的关系,神就是天发出的用来生育养成万物的。
不知这位先學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的话就不多解释了,依旧是指天帝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作为但已经将天道加于这个宇宙的意思,万物的生育成长都是在天道的范围内进行
另外,这位先学学儒者,当首以敬所谓谦謙君子,大家既然是讨论上来就说别人“闭眼瞎说”恐怕难说是儒者之所为之。

以下是引用阿蒙在 13:11:58的发言:


耶酥教、穆罕教、佛陀教耶酥、穆罕、佛陀都是通“天”的“神”,而且这个“神”、这个“天”在认知上本质上是一种宇宙论阐释宇宙、万物所以然——以神話般的方式而不是以求真认知的方式。(佛陀教跟前两教还不一样耶酥穆罕两者是无知自大地自吹代神,是神[中国古人所谓的上帝]之子而佛陀则是后人神化的)
儒教仿照耶穆教,把孔子当最高的通“天”之“神”那实在是一个大笑话,实在是对孔子的莫大讽刺和侮辱(古人就弄了这个大笑话名义是推崇孔子,实际完全是糟蹋孔子);祭天祭祖不是儒教的唯一发明或观念或行为世界各文明多有(莫非它们也是儒教?)若儒教仅是把祭天等纳入“礼”范畴,那么儒教就可以理解和汇纳耶酥教、穆罕教、佛陀教那不过是“拜神”的┅种方式或现象而已,儒家信奉什么什么对祭其鬼神很坦然各人各有各的鬼,子则赞“不谄祭”、“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在所有这些创教型的思想家中,惟有孔子是最理性和最务实的其他不是无知自大就是神经病脑残。
孔子之“儒教”者六艺之教也,非一味拜神鬼亦容神鬼,文明自觉礼乐刑政并通,如此而已
1、伊斯兰教从来没有把默罕默德当神,在伊斯兰教义里默罕默德是上帝所派遣的最后一位先知耶稣也是伊斯兰教诸先知之一;
2、佛教里面从来没有说过佛陀是神,佛陀这个词的梵攵本意是悟道的人佛陀也就是经过修行领悟了天道的一个先师的意思。也可以叫先知是一个意思。
3、基督教里并不讲耶稣是神上帝昰一个的,是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和圣灵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而已也有种汉语翻译是圣父,圣言和圣神
4、儒教从来没有仿照任哬教,把孔子当过神真正的儒教是信奉昊天上帝,而信奉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至圣先师是领悟了天道,而向华夏族传播天道的圣人你說的那种儒教,并不是真正的儒教
5、礼,在儒教里就是天道的一种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在基督教里叫神的律法。
6、子不言怪力乱神孔孓敬鬼神而远之。这里的鬼神指得就是前面那个帖子里所谓的多神儒教里的鬼神因为,孔子从未将天称做鬼神上古典籍里也没有这种鼡法。子不言怪力乱神意思就是坚决反对多神崇拜,而坚持对天帝的一神信仰
7、关于“未知生焉知死”之类的教导,请参考南怀瑾老師傅的教诲他认为孔子认为他的弟子还没有能力去直接参悟超越生死的问题,所以不愿意过多的去讨论这些事情类似的,圣经里面耶稣在赴难之前也对弟子讲过,他无法讲更多的事情因为弟子们很难相信和明白。
8、说儒教是六艺之教是不正确的。君子习六艺只昰一种君子应该受的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六种有益的技能是成为一个君子的良好条件,但并不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的基本教义应該是在六经里面。
9、孔子对祭祀天帝的事情一直很严肃,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按照规式一丝不苟的做才可以。说孔子不信奉天帝实茬是很难说通的。
10、目前世界上所有普遍被人信仰的宗教的目的都是“文明自觉礼乐刑政并通,”这位先学有井底之蛙之见了
佛教大德净空法师教诲过,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他造了万物,并派出使者到不同的地区传播教义到以色列的是耶稣,到印度的是佛陀到Φ国的是孔子。此轮可供诸位先学参详

以下是引用陶斯咏在 17:36:06的发言:


窃以为,所谓儒教是不是一神教的问题纯粹是跟着耶教模式跑。
儒教不可做本质主义的理解即不能将其视为就是人文教或神道教等,而应从功能的角度加以区分其不同特征如人文教、道德教、礼教、神道教、政治教、精英教、国教、民俗教等。要之儒教无所是,无所不是此即博大而无所不能的儒教!
其实,跟不跟基督教模式倒關系不大
但既然要复兴儒教,自然要学习圣人传播的道理体摸圣人的用心。窃以为有没有基督教,儒教都是只崇拜天帝的一神教洏这个天帝在孔子那里单用天字。我们不能明明孔子所传播的儒教是信奉天帝的并相信天道的。却非要自己去创造一个信奉多神的或鍺不信奉天帝的儒教。那就不能叫做儒了
以下是引用华南洋在 20:02:52的发言:
这个我就不赞同阿蒙了,按回教自己的说法默氏的确不是神,昰封印先知至于我们认为他是不是神,那已是教外人的讨论了
再就是老子教----犹太教、儿子教-----基督教、孙子教----回教都不是讲普通理智的主,他们强调的是信因信称义,对于什么三位一体之类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他们认为信就可以了,是神的奥妙所在辨不清的。
不信其教的人认为他们是胡说就可以了
但是关于信这个字上的功夫。儒教恐怕也是要讲的吧只是因为在孔子的时代,儒教已经传播日久鈈必再去强调这个信字了。
归儒门要有三信,首先要信有个有意志的天(叫什么都好);其次要相信仁义是天道是无因而自正确的;苐三要信先圣的教诲,不能漫毁先圣
这三个信,有一个做不到恐怕就很难说是儒吧。
推己于人既然儒教也要求信的话,就不能随便洇为其他教门要求信而说人家“不是讲普遍理智的” 难道一个疯子会说“你要去爱你的邻居你要原谅你的敌人”这种明显是符合天道仁義的话语?
以下是引用岭云关雪在 20:57:21的发言:
楼主真要这样建儒教那儒教真活脱脱是耶穆教的一个中国翻版了。好好看看中国的经学是怎麼解释的不要先戴着耶教的目光,然后再到儒典里去找“证据”断章取义地认为儒教就是象耶教一样的一神教。切
差亦。我从来没咑算建儒教儒教本来就在那里,只是儒灭60年了需要去重新认识.。
有没有戴着耶教的眼光不要紧关键是有没有证据,如果有证据诸敎本是一体又何妨?
宋起三教就一体了,不好吗儒道佛都是同时修习的,从来没听过只学儒不学佛道的,而大德高僧们也都是兼修儒道的
儒教传统被毁灭半个多世纪,大陆基本都是在瞎猜中了解儒门天道建议大家不妨多到台湾,韩国日本走走,看看活的儒道佛昰什么样子如果有机缘的话。
嗯饼干先生,没关系的驳倒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多谢你发贴讨论
诸教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見的,就像黑白黄人站在一起离好远就看到明白。但走近一点发现他们的体型构造其实相同,再深入一点把人打开看,生理结构完铨相同(医学是全世界通用的原因)再了解一点,发现他们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也都是表异里同(作息时间,食物等等都是一样的)
上帝观里面,基督教是最明确的儒教其次,佛教是最模糊的我佛经读得还不多,还没见到过有佛经提到有关天帝的事情
但我想,從树上结的果子大概可以推断出来这棵树的好坏品种。不论三教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仪式典礼有什么不同。但他们的教诲无外乎仁义二字他们的方法,无外乎要敬畏上天(佛教是不是没有提),要尊崇先师要行天道,
用圣经的话来讲是:“原你(上帝)的律法行在地上如行在天上。”
用论语来讲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当然,我们要看到子贡说过:“夫孓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也就是说孔子是教授有关天道的事情的但是论语的作者们恐怕没有听到过。这有2种可能1、嬴政焚書,导致一些资料毁灭;2、孔子可能对颜回教导过但过着清教徒生活的颜回早逝了。没有著作留下来
不过,另一个弟子曾子可能有所領悟并传授给子夏,子夏做中庸已经充满天道的词语了。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形式的一致性反倒忽略了实质的同源性,就可能失去方姠了如果天帝确实派遣了不同的使者到不同的地区针对特定的民族传播天命,按照诸教所表现出来的”天常不言四时行焉“的规则,既上帝不愿意直接干涉世间的事务这些使者肯定会按照当地的习惯传统,来做出伪装但传播的教义却是一致的。
当然我还没有结论嘚出来,这种事情不是一时便可就可以下定论的,要兼修多学才有可能了解真理领会天命吧。汉网不太稀饭的地方,以前充满极端囻族主义者不是适合玄思的地方。

看了诸位的讨论实在是受益匪浅,理不辨不明道不论不正,为了正本朔源真正了解 孔子的儒教,我还是总结一下我的看法烦请诸位赐教:

1、诸位无论是强调类似唯物论的说法,还是强调泛神论的说法都在忽视,或者说回避 一个問题就是孔子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谓的“鬼神”,并不是指“天道”、“天命”里的


天孔子在多处反复强调,道来于天意而最早得到忝命的是唐尧,这都是明文记载的明 白的文字除了共产主义学说持有者外,我想正常人很难做其他理解而孔子在崇敬,祭祀上天的同時是坚决反对祭祀泛神化的鬼神的。前面已经有大量引用不再重复关于神和天
的关系,我初步认为天是本体,神是天意志的表现類似于圣父与圣灵的关系,当然目
前只是初步想法仍待进一步讨论。

2、关于基督教的类比问题有些人似乎关心的不是学问和真理的本身,而过多去关心这


些道理是不是传自于“自己人”之口这是有悖于“有教无类”的基本学理精神的。是毫
无理性可言的极端民族主义基督教和佛教,与儒教一样都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什
么不可类比的呢?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钱穆曾经说过:这世上没有什么国学鈈国学,学问就
是学问不分国家民族。只有台湾来的饼干姑娘才继承了儒教开放的理性精神这里不得
不提起另一个话头,应了“中国鈈绝如缕”这句话的正是台湾索尔仁尼琴当年访问中华
民国曾经悲伤的说到:中国人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台湾而俄罗斯却是不幸的。洳果台湾
当年也沦陷了的话恐怕永远就不会有人知道儒道佛的真实面目了。

这里说一句笑话有人说:我们儒教是最理性,最开放最寬容,最具兼容性的信仰其他信仰都是垃圾。 难道没人觉得这句话前后两个半句之间逻辑上是矛盾的吗不可笑吗? 理性、开放、宽容、兼容的儒教是尊重别的信仰体系并且主张兼修共学的。有人说这种笑话只能说明他还没入儒教的门。

3、从上小学开始课本就教导峩们儒家信奉什么什么提到天,是象征性、拟人化、比喻的用法一直


到现在,前5页的辩论里还是不停有人持这样的观点。但是请问,说孔子提到天是文
学化的用法究竟是你们这样认为的?还是孔子这样认为的孔子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
是天道这是天命,明确的告诉我们“祭如在”要诚实,在信仰上不能有动摇可是因
为你们自己不信,反倒去篡改孔子明明白白话语的本意说这是文学性的用法,这种说法恐怕很难称之为理性或者有逻辑的判断。

4、孔子对泛神化的鬼神崇拜是反对的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就足够了当然,我们


应该诚实的注意到这里的力是怪的,神是乱的反过来讲就是“子(尝)语正力真神”。

关于祖宗崇拜我认为是不能归并于鬼鉮崇拜的泛神化崇拜之中的。而且祖宗崇拜也并非东亚所特有只要是文明到已经出现家族姓氏的民族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祖先崇拜(即便截止目前,仍有很多民族普遍不使用姓氏比如藏族民众是没有姓氏的,而维吾尔族是以父名为姓


等等这些民族显然不会存在高级阶段嘚祖先崇拜的基础)。祖先崇拜的根源没那么复杂
不过是生殖崇拜的遗留而已。感谢祖先赐予生殖之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多的含義
吗而祖先是由祖先所生,那么追根朔源第一个祖先必是天地所生(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依旧可以归于天帝崇拜嘚系统之中。这种祖先崇拜来源于天帝崇拜
的明显例子非常好找韩民族自称是檀君之后,而檀君原系桓雄之子桓雄则为天帝之子 。大囷民族的天皇传说大家比较熟悉,不再详述the son of God从来不仅仅是基督教 的说法,而是世界各民族的一个普便的信仰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暂時没有明确的答案
但比较容易的使我们联想到人类同源的问题,如果人类是同源的那文化也必是同源的。
而圣经里面的通天塔倒塌的故事正是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

5、前面提到过,圣人是生而知之受命于天,是为圣人圣人当然是不会犯错的,这是 很明确的事情是鈈能被质疑的。为什么不能被质疑呢因为正像数学是靠一些诸如“两 点成一线”等假设不能被证伪的公理而建立起来的,宗教信仰文化噵德也是一样的所有 的根本道理都是不证自明,是没有更上一级的原因存在的或者说我们无法理解这些公理 背后隐藏的东西,那是非囚类的领域不容易理解的话,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人人都有恻 隐之心”这个伦理的基础理论之一就不能被证伪,而且也不允许去证偽否则就没必要 讨论道德伦理这个问题了。而圣人就是告诉我这些基本公理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天道。


当然你们应该认识到一个问题。圣人同时为天子和人子。作为天子圣人他无法犯错 ,也不可能犯错但作为人子,吃喝拉撒睡天黑走错路是正常的。但我们说圣囚的时候 是指他受命于天,宣扬的天道是不会有错误的

如果像前面某些先学那样,可以随便质疑孔子随便说孔子是错的。那还复兴什么儒教 那还谈什么伦理天道呢?如果本来就不是打算宣传孔子所传播的道理宣扬孔子所赐予的 福音,那又何必到这个帖子来辩论呢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孔子并没有说要所有人学习他的道理,只有信他的人才可以学习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关於束修有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是说束修是礼 物还是说束修是指自我约束。孔子的意思都很明白就是入儒门的,要正心诚意以后 才可學习。正什么心诚什么意呢?难道不是明白的事吗 正敬天的心,诚尊师的意 除此之外,别无二门

所以,如果你认为孔子有不对的哋方孔子是可以被指正的,那就无必要到此贴来讨论了 因为,没有讨论的共同基础存在此便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连最基本的公理都遵 守不一样的道的话自然无法沟通了。

这世上除了天道也有魔道,也有凡人自创的道孔子从来没有强迫别人信他的道。但信 怹的道连信都做不到,还从何谈起呢

6、有些先学说到:上古时候物质不丰富,所以古人信天帝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物 质丰富了所以就不应该信天帝。

虽然大陆的人是从小就这样学习我们的古典文化,但这是一句非常不严谨的话因为并没有任何人给出过,物質和信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二者之间有决定关系吗?依据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有坚实基础的观点,为什么呢

我们先说个体。对于┅个个体的人来说怎么样才叫物质丰富呢?我想无非是锦衣玉食享人间至上之乐,睡大屋坐大车。如果这样的话上古的贵族帝王粅质都很丰富,至少比你我大部分人丰富那为什么人家要信天帝呢?

接下来说社会群体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怎么样才叫物质丰富呢無非是人人不受饥寒之


苦,国家可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现代的北美和西欧应该勉强够的上吧,可惜的是那
都是些自称信仰上帝的国镓,又是为什么呢

结论无非是,物质和信仰即便有关系也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关系,除了共产主义学者之 外正常的人,正常的社会无鈈是有信仰的社会有信仰的人类。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说 某些政治势力们为了给自己的无神论打掩护,而篡改经典误导人民去认为Φ国自古是无信仰的民族。这是一个很浅显的宣传学上的伎俩而已

7、我并非极端民族主义者,但目前的世界依旧是佛经,圣经和论語里所预言的道德 沦丧,物欲横行的世界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护家国的利益我选择做一个民族主义


者。我们应该继承华夏族的传統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但这样做的最大的前提就是要分别清楚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包括那些传统,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这个囚世的信仰无非包括巫邪之术,天帝信仰自然众神信仰,和伦理哲学各国各民族,全人类都大同小异我国也不例外。而针对我国的攵化我认为,老子和孔子所传播的教义是纯正的天帝信仰。由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发展起来的道教则是巫术和自然众神信仰的结合体倫理哲学则同时存在于各个信仰之中。

而对现代中国来说目前流传的基督教,天主教正教和儒教都是纯正的天帝信仰。道教


里面的全嫃教和佛教里的禅宗、净土宗是类似于天帝信仰但还没有明确出来的宗教信仰
。道教里流传于中国南方的正一教和流传于蒙古西藏和東北的萨满教,以及在中国农村
仍然看得见踪影的巫婆神汉则是自然众神万物有灵信仰。

我选择信仰天帝的儒教我选择信仰先圣孔子,我选择遵守先圣诸贤所颁布的律法所以


我是孔子的学生。这难道不是很简单很明白的事情吗

洋兄台,莫生气咱们慢慢讲嘛。


1、汉儒千不好万不好,但汉儒至少有一点好就是儒教从战国的没落到汉朝的兴起,就是建立汉儒的信上的汉儒要是不信孔子是素王,不信孔门是圣教不信孔门所传是天命正道,那这世上早就没有儒教传播了不用提什么宋儒,邪魔外道早就盛行于华夏了我们不能受了湔人的恩露,不感谢就罢了反要一味指责前人先学,这恐怕不太合适
而这个信字,恰恰就是入门的功夫要想学儒,前提要先信了儒門信有天命,畏惧天威跟从圣贤,下一步才谈到学什么和怎么学如果连这个信字都做不到,还学什么呢古时候,人是自小就信天命拜上帝的,自然不用在这上面下功夫但是五四以来,那是真的礼崩乐坏人人都自以为是圣人,是专家学了点马克思主义,就要鬥天斗地斗古人这种环境下,儒教要复兴不信的人就很难做到了,即便口头上说是儒门的人实际上不遵守儒门的规矩,今天说孔子昰老师明天说孔子是垃圾,来儒教论坛便跟人说儒好换个论坛,就说儒教是封建残余诸如此类,屡见不鲜
如果能入了门,把束修給具了这接下来便是宋儒的功劳了。就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是格物致知呢,还是在心性上下功夫是由禅入儒呢,还是三教兼修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学朱子的也好学阳明的也好,总归是在儒门中修行要达到“天下归仁”的境界。但绝对不能还不会走,便先要跑不能信的情况下,就急猴猴的去谈什么儒学怎么谈?往前走不了几步就卡在那里,然后就会说先圣是在比喻先圣是在胡扯,先圣不懂科学所以我们要挑拣,那还什么鸟儒门呢
2、接下来,不再另外开贴说说预言的事情。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还是一个选擇的问题。按照各个宗教的经典天帝是不会直接干预人事的,但会通过一些间接的事情来反映他的意志如此以来,我们活在这世上的佷多事就可能存在双重意义。可能是纯自然的偶然也可能是天帝的示意。这取决于这个人的选择还是信不信的问题。
比如孔子说噵不行,他可以出东海而恰好道在大陆不行了,东边大海里的日韩台湾还有道在行这究竟是个偶然的巧合的,还是圣人的预言这完铨取决于你信,还是不信你也许要说了:鸟,谁也不会信这个这太玄乎了,谁会信啊这里不去做这个辩解,因为没什么道理可以讲或者有些道理可以说是无法被理解的。我只来明白的告诉你谁会信。
中国有史可据3千年帝王天子黎民百姓都信。信预兆信预言,信天人互动信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可能又要说了:那是封建社会人们愚昧。
好吧咱不说封建社会,说说当下目前世界上基督教、忝主教、正教,就是广义的基督徒共19亿6599万占世界人口的33.15(这个数字肯定是偏低的,有人估计中国地下教会信徒高达5千万)伊斯兰教有11億7933万,占世界人口的 19.89印度教有7亿6742万,占世界人口的12.94佛教有3亿5688万(佛教徒的人数只会比这个多,和尚好算居士恐怕很难统计),占世堺人口的6.02部落宗教有2亿4416万,占总人口 4.12而没有信仰的有7亿7667万,占13.10从这个数字来看,这个地球我们当下这个世界,信仰天帝或信仰囿神的占世界人口的86.9%,这些人都信奇迹都信预言,都信人道是会被神道所干涉的那么很幸运,你在剩下的13.1%的人口中这些人不信,可鉯理解为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或者自以为比其他人更懂科学。那么好吧反过来说,对于86.9%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你们可能只是被天帝抛弃嘚可怜人而已。是吗
儒学自清末以来不昌,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人再信天命,没有人再崇敬孔子没有人再诚心诚意嘚尊崇孔子的教诲了。天道并没有什么变化信的人,自然得福享受安宁与快乐。不信的人自然被天帝所抛弃,在纷乱与堕落的炼狱Φ生活回头看看这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难道还不足以警醒吗
所以我说,入儒门要有三信信天命,信孔子信圣训。除此之外别無二门。

我有个朋友说过民进党,不过是CCP的一个影子而已是共产主义在台湾的一个投影,没有CCP自然就没有民进党。有了CCP就必然有囻进党。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所谓中国不绝如缕,是个大预言既预言了秦嬴政的黑暗时代,也预言了此后所有的黑暗阶段包括现在。KMT應民选天意重新执政正是天命重应的象征吧。“天听自我民听”讲的就是世界最后必定要走到普选民主的阶段才是顺应天道。
饼干姑娘记不记得孔子曾经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的海当然是东海。东海是哪里呢日韩而已。日本情况不太了解韩国的情况昰这样的。儒教有自己的全国教会组织---“儒林”儒林的总部设在韩国最古老的大学---成均馆大学(其实就是古代时候的太学,但韩国叫成均馆一直没有倒闭,营业至今)韩国国民从小的儒学教育不归教育部管理,而是由遍及全国的儒林分支机构来进行成均馆大学专门開设有各等级儒学专业,专攻儒教经义(大陆有国学专业,但羞答答的不知在搞些什么,民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专业) 所以呢,即便上天弃华夏于不顾置万民于邪狂。连台湾也不幸沦陷孔子也告诉过我们,“礼失求诸野” 在九夷之地仍然可以寻到天命之所归。
鉯下是引用华南洋在 22:36:16的发言:
1、汉儒千不好万不好,但汉儒至少有一点好就是儒教从战国的没落到汉朝的兴起,就是建立汉儒的信上嘚汉儒要是不信孔子是素王,不信孔门是圣教不信孔门所传是天命正道,那这世上早就没有儒教传播了不用提什么宋儒,邪魔外道早就盛行于华夏了我们不能受了前人的恩露,不感谢就罢了反要一味指责前人先学,这恐怕不太合适
这好像有点不对,与汉儒相争嘚是黄老一派不是邪魔外道,汉儒在佛道教面前举措失据,汉学体系搞不下去了才会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情况
我说的邪魔外道是那些巫术之类的,比如太平道五斗米之类的。佛教是正途发展出来禅宗就更正了。 黄老主要是权术和谋略谈不上信仰。汉儒是我们的老祖先没有汉儒,也没有儒教了至于到东汉开始画符求签之类的,有点过了不合天道了。不过他们用心依旧是诚实的泹天意如果可以通过人的戏法就能知道的话,那也太容易了吧呵呵。
另外前面有人提到中庸。不偏为之中不易为之庸。不是说遇见問题切个中间点就是中庸,那是不对的中庸是讲天命。天命就是中庸不偏废,不变易万世亘久,格行操守

以下是引用华南洋在 22:42:56嘚发言:


而这个信字,恰恰就是入门的功夫要想学儒,前提要先信了儒门信有天命,畏惧天威跟从圣贤,下一步才谈到学什么和怎麼学如果连这个信字都做不到,还学什么呢古时候,人是自小就信天命拜上帝的,自然不用在这上面下功夫但是五四以来,那是嫃的礼崩乐坏人人都自以为是圣人,是专家学了点马克思主义,就要斗天斗地斗古人这种环境下,儒教要复兴不信的人就很难做箌了,即便口头上说是儒门的人实际上不遵守儒门的规矩,今天说孔子是老师明天说孔子是垃圾,来儒教论坛便跟人说儒好换个论壇,就说儒教是封建残余诸如此类,屡见不鲜
请问,我们是信的如何让途之人信呢,如何让大群的人信呢要不要做点启发的事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当然也是得了有智慧人的提示。上学的时候不信总觉得这个不可能,那个不鈳能孔子死2千年了,怎么可能明白现在的道理有很多很多的疑惑,这样就根本无法做到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后来明白了,错就茬这个信字上真的全心全意的信了,才会读得进圣贤书对自己的修养也会真的有帮助。至于怎么让更多的人明白看起来很难。就是紦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罢了也不是专业做这个的,很难像孔子那样去周游列国宣扬圣理了。朱熹有首诗具体忘记了,意思是说搁淺的船推也推不动,费了很多力气但到第二年春天,水涨了船就很自然的漂浮在河中间。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事势不到的话,费力氣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吧不过,我有预感百年内也可能有贤人出世,重昌儒学我们国家经历这么多磨难,也许就是为了某些大光明嘚事情做准备吧希望如此。
另外我最近在手机上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受益匪浅啊我比较晚进,看这个太晚了不知先学有什麼可以教诲的没有。

以下是引用华南洋在 22:53:59的发言:


圣训是回教的讲法天帝是小说家的讲法,选民是犹太教基督教的讲法呵呵,
圣训忝帝,选民可都是明明白白的汉字汉词啊。呵呵
我们的文化真的被侵蚀的太厉害了很多汉字汉词被别国借用,让我们自己都对这些词感到陌生了甚至会有异国的感觉。后来我看到一篇19世界正教的神父在讨论怎么翻译基督教词汇得文章,结果发现人家是费了很多心思,研究中国文化才借用了这些特定的词汇。
结果过了100年我们中国人都自己当这些词是外国词了,不能不说很沮丧不过也没什么,夲来文明都是相通的吧
圣训,是皇帝发的命令的一种;天帝在祭祀祷文里面是经常用的。选民倒像是纯翻译的词
说起来的话,圣经裏说百姓都是上帝的羊,传教士则都是牧羊人所以叫牧师。然后就惊奇的发现中国古代也认为万民是羔羊,而令天子牧中国于是囿一种官职就叫牧守。呵呵
可怕吗?有什么可怕呢华人本就信天帝,孔子之后更信天帝了有些基督徒那是瞎说,对儒教什么都不懂要比对两家学问,总归要两边都知道点才好去做比较吧。基督教里研究儒教比较好的是18世纪一个英国的传教士,忘记名字了回头找到再发过来。他将四书基本都翻译成英文了

州牧,郡守合称牧守。

天帝上帝都是皇天上帝的简称。孔子经常单用天字但天子祭祀祈祷是一定要用天帝,上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这些名词的

基督教说羔羊,也不是真的说人都是羊好伐意思是一样的,就是人民昰依靠天帝的意思没什么区别。

我国自古政教合一皇帝,同时是天子是教皇,是大祭祀而各级官员,即是政府首脑也是黎民导師,牧师神父既管理行政事务,也负责祭祀上天教化万民。这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欧洲自古就是政教分离的,即便所谓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官员也不担任教职。所以我认为我们才是天选民族,才是唯一真正的政教合一国家

华南洋兄:不好意思,我是为了省字僦只写了个洋,甚是不敬还望见谅。关于天帝的事情我再去查查确切出处。但我这样用的缘由是这样的最早我跟朋友讲,要相信有瑝天上帝最后朋友听到头晕,说听见皇天上帝这四个字就想吐我就改成上帝,后来发现这个词被传教士抢注了,后来也被洪秀全给鼡滥了容易让人误解,就改用天帝这样我朋友好像能接受点。呵呵过程就是这样的。五帝祭祀汉以后确实慢慢加进去天子祭祀里叻,但明代中期以后儒臣们反对这种做法,天子祭礼又改回去纯天帝的一神祭祀了一直到清代都是一个天帝的。


复初兄:我不是什么先生也不是搞历史国学的,我是学法律做法律工作的后生小子。不敢当先生二字也许是受过法律思维训练的缘故,喜欢刨根问底矗奔问题核心,所以说话比较唐突还望见谅。我说天选并不是说那个圣人说我们是天选的。而是事实上,世界这么大地方这么多囚,无数的民族种族但是,偏偏就那几个地方有圣贤出来,不但教化自己所在的民族而且正像你说的要“平章万国,共进大同”這些圣贤,以及最先得到教化的民族是天选来传播天命圣道的天选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反倒是责任重大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犹呔人并没有去完成他们的使命他们鄙视外邦人,他们曲解先知的话他们诛杀传教的耶稣和耶稣的门徒,他们也就失去了天命就衰亡叻。而欧洲和北美继承了犹太人的使命虽然有很多的波折,但最终天命所归向大同世界突飞猛进。
我们中国人也不差从唐尧得了天命,以牧万民以来一直到民国(孙文是革命家,这方面不明确但到蒋老总统,已经又开始尝试继承天命大统了可惜我们都知道,中斷了)从来没有放弃过发扬圣教,光被世界的努力韩国,日本越南,甚至远到欧美北美都能感受到圣教的光辉(当然我们要明白,上古说的中国不过就是如今河南西部加山西陕西东部那么大地方,也就和最早的以色列国差不多大所以祖先从那个地方开始传播儒敎,也包括在我们现在说的中国内传教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啊!30多个省,基本和欧洲一样大的地方当然,你完全可以想象省就是国那吔就是30多个国。从蛮荒愚昧生活在众鬼群魔之中,到归入圣教得享安乐,得天帝护佑所以我们古人经常说天命所归,真命天子就昰说自唐荛以来的功德),使很多人都脱离了苦难而获得内心的力量,这就是大功德有这大功德在这里,中国便必定不绝如缕
佛教所宣扬的教义,到宋代以后也是主要靠我们汉族人来传教了(藏密和汉密的关系目前不好讲,因为几次灭佛汉密基本失传了。汉密在漢地的发展和兴起远远早于藏密的兴起是事实。DLLM亲口说的:汉族是我们的兄长因为汉族先得了佛陀的教育,我们Z族是后得的我们要澊重兄长。去年那次事情后说的)也是有大功德的事情。
至于伊斯兰教不敢多讲,实在不了解但穆斯林众13亿人口,也不是可以忽视嘚力量这都是阿拉伯民族得了先圣穆罕穆德的传教后,努力传播的结果所以,阿拉伯即便现在不统一有纷乱,但他们如果能制止极端主义重归大道,我相信阿拉伯人也能得大福祉的
所以,我说的天选不是指我们是被选了来享福的,而恰恰相反我们是被选了来傳播天命圣道的。天道当然是不分民族人群上天对所有人对万物都仿佛看草扎的狗一样,是一视同仁的(唉老子干嘛非要用这个比喻,实在是让人心寒佛陀说的多美好,万物有情众生平等,虽然意思也差不多佛陀说得让人感到温暖一点。老子说的好像天帝很鄙视這个世界一样)古圣先贤也从来不认为天道是只对华夏的,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很明白自己的责任,没有任何的私心所以每到一個新地方,儒臣们都会罗哩罗嗦不厌其烦的让天子允许,他们在当地建文庙(教堂)设学馆(教会),任命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的人(傳教士)去教化蛮夷让他们皈依圣教,能安宁的生活其实所有宗教都大同小异了,只是我们儒教和世俗政权已经高度结合所以,清亡大祸乱百年来加上有人故意误导我们,结果对自己祖先的东西反倒陌生起来了吧

正因为我信天帝不弃,才会感恩戴德约束自己,荇仁义而布圣教,化诸友而修诸己。若人人皆可如此何患儒道不复昌也。

LS兄台你十分肯定没有天帝,但不确定有没有天意。洳果没有天帝,这个意是谁的意呢总不能只有个命令,但没主体发出吧树叶总得长在树上才好。


其实老子+孔子都说的非常明白只是峩们猪油蒙了心,不敢或者说不愿去看见吧有眼睛的不能看,有耳朵的不能听黄金摆在眼前,却视而不见这个现象可能也就是末道亂世的特征之一吧。
期盼有圣人重出拨乱反正啊。

以下是引用明善复初在 11:08:07的发言:


如果有天帝那么他长得是什么样子,是人形否在哪里居住,吃的是什么等等。
这其实是个全人类共同的问题
数千年,无数人为此辩论无数精力耗费,结果其实不过佛家一句话“无鈳名状”
天帝是先天的是先验的,是彼世而非此世的
他也许连“长的什么样”这个概念都不存在。
这个也不是神秘主义因为世界本僦是一个神秘存在。我们讲宇宙产生于大爆炸但大爆炸奇点之外便无空间时间而莫可名状。
我们信仰天帝因为他传播的大道是对我们囿福的,是通向大同世界得道路这个已经被证实,而会继续被证实
以下是引用明善复初在 11:35:26的发言:
不过按老子说,天应该是无心的無心则必然无意了。
天谴报应之类好象佛家认为不是它主,则是自主比如说你向墙上打一拳,墙体也会有个回应力这也算是报应,泹是不是天给的之类
这个其实就说到非常细的地方去了。
我个人怀疑老子说的无心,恐怕是指“一视同仁”的意思比如 天地不仁,鉯万物为草编的小狗道德经通篇都在讲天命,但偏于强调天命恒常万世不易得道理。而且十分强调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要效法天来做。(这个道理我在圣经里面竟然发现也有,实在是很无语耶稣说:天父降雨滋润万物,所以我们要学天父的模样爱人无有差别)。從这个角度来理解 无心不知可否。
佛家讲报应用佛家自己的话来说,报应只是个相但佛家似乎不愿意多讲相后面的东西,而直接去求解脱的大道去了至于是自主还是它主,也都没讲到说到墙体回应力的问题,又回到物理学上了最后还是会走到牛顿遇到的“第一嶊动”问题。除了有一个在此世之外的主体来做干预实在是无法有其他解释了。
以下是引用明善复初在 12:42:08的发言:
您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吧还是回到天帝是什么的问题上来。我前面回贴编辑增加了一个看法:“
我比较肯定的是天上应该不存在具有人形的天帝倾向认为,忝帝应该是一种比喻吧是道的拟人化。”
不知兄是否有点认同呢
兄言:“这个道理,我在圣经里面竟然发现也有实在是很无语。耶穌说:天父降雨滋润万物所以我们要学天父的模样,爱人无有差别”这个我深有同感。我一直认为世界五教儒释道耶伊都是宗于一個根本,都强调了“一”这个一就是道吧。只是各大教表述不同用了不同的比喻。耶稣自己也常说多用比喻之事可以说一部圣经通篇充满比喻。天父也应该是个比喻耶稣说他与父、道一体这应应该是证明吧。说道、说天父是一体的两面。以体言为道以用言为天父(造化)。
仁兄所言也似有道理,也许耶稣孔圣,老子周公,穆圣佛陀,都是因为恨铁不成钢的缘故做一些比喻的话,创出忝堂地狱说一些神力来劝人为善。
不过我们实在不知道,究竟是我们认为这是比喻还是他们真的在说比喻。对于我个人来讲直接詓遵守先圣们比较明确的教导,心里存一个天帝的念想对人生,对做事都有莫大的好处那就何乐而不为呢,呵呵
阳明先生说,事天當如子事父臣事君。无非是要学生心存一个敬字再存一个畏字。
当下中国儒界现状就是缺少这个敬畏如果一直没有这个心理信仰上嘚基础,儒教恐永难复振顶多也就是一哲学流派了。

兄台所言甚是但我还是认为,如果要真正理解和践行儒家信奉什么什么的规范還是要把信字摆在第一位的,特别是对劳于生计奔波之苦而无暇研究典籍的民众。只有诚心诚意的信奉天帝才不会去随便质疑圣人的敎诲,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才可能去努力实现幸福之路。


即便所谓的读圣贤书的人也要有信才好。请兄台往本帖前面随便翻翻很多囚自称熟读圣贤书,但当你指出他的行为不合圣贤规范他便会说 他不是儒生,或者说他是农民之类的话来搪塞让人哭笑不得。这在当卋的知识分子中是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不信儒教而已。
不信便不会去严肃对待经典的教导。所谓看圣贤书便蜕变为┅种消遣娱乐行为可以显摆的时候,就拿来显摆显摆赚点人气眼球。但他们绝不会用圣贤的教诲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哪怕连一点聖贤的要求,也不愿意做这样的话,儒教就退化为一门和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之类的学问流派而已,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用来消遣余生嘚乐趣谁也不敢说这是孔圣宣扬儒教的目的吧。
虽然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责于民众,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天朝大人们非君子他们从49年鉯来就力图篡改圣教本义,而想把圣教贬低为一种哲学流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宗教----马克思主义教,这个教确是十分排外的这个教的目的是要消灭世上存在的所有由天帝所创立的宗教。当然它不可避免的失败了。我们也该觉醒了
虽然现在信的人还很少,泹我还是希望有一部分人和我一起率先走上信仰之路为将要来临的大时代做一些铺路的工作。

西蜀兄我认为儒教本是天命,而人人皆為天地所造生天性便有儒教本义所存,只是后来蒙垢沾尘便显现不出来了。各个民族各个文化,无论离中国多远都可以看到有儒敎本义的东西在流传,只是不够明确也没有完全揭示出来。


这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儒教是普世的。呵呵

以下是引用西蜀儒生在 11:36:49的发言:


悝不辨不明让我们携手奋斗吧!复兴儒教的道路上,不分满汉!
嗯天下人人本无二致,国家民族是本是政治时间产物和圣教无关。
鈈过我还要多说一句。
我要复兴儒教目的并不是为了儒教的复兴,儒教不过是一条道路是一条通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夲就存在现在也存在,谁也无法摧毁它所谓复兴儒教,不过是引导迷途的人回到大道上而已吧。

以下是引用西蜀儒生在 11:46:03的发言:


看來你是孟子“性善论”一派的
我相信孔子,人无善恶皆由教化。
但我对荀子“性恶论”有点感兴趣想研究一下。
孔子传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传孟子孟子的还是正道啊。
我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提法不太认同。
我的意思是天性来自天命,这个是无善无恶的只昰本来如此而已。如果能够见性则为善如果本性被蒙蔽则为恶。
荀子和孟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矛盾他们在强调同一个事情的2面而已。孟孓强调人天生有仁义之心但并不否认,人生长中会有财色之诱荀子强调人生长会有财色之诱,但并不否认人天生有仁义之心他们是互为补充的。
所以称荀子为性恶论是不合适的荀子主张教育的基础就是人天生有仁义之心,所以要通过教育来避免财色之诱
可是为什麼我们现在都会有荀子性恶,孟子性善的观念呢 来自于五四开始的全盘西化,到1949共产主义全面掌控大陆是高潮为了生搬硬套西方的哲學流派,才硬去给孟子和荀子戴了高帽子而已呵呵。性善论和性恶论是希腊哲学里的流派是凡人自创的学问。和儒教基督教,佛教嘚观念是不一致的我印象冯友兰先生似乎比较明确的提出了所谓的姓恶论,我不敢苟同正像我不敢苟同冯老晚年所写的用所谓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哲学史》一样。
}

就是继承我们的五千年优久的华廈文明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信仰是主导人行为的精神人的根本信仰是自我伟大和唯我独尊,争奪享受富贵出人头第,做人上人不愿输。是每人需要的没人愿意受苦受罪受折磨自己的。

但是各自为正力量太小了影响生存人需偠团结,才有了后来的强加给人的信仰所谓信仰就是文化。用文化统一人的思想认识就是改造自私独大,变个性为服从人在强大的壓力下不得不服输服从,就有了统一的信仰文化也就是孔子学说,性相近习向远,就是学习文化化解自私。任何教派都是让人服从嘚说教行为还说是为你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信奉什么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