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可见,皆是你什么意思的丑陋不堪是什么意思!

原创: 天瓶云水 闲人碎语 1周前


友:老师您平时看连续剧吗?

友:我刚看了《人民的名义》里面祁同伟的一句话:“胜天半子”,我感觉很震撼霸气!您认为呢?

我:“胜天半子”是神话故事里的一句话这是人定胜天思想,本身就是疯话渺小的人类怎么胜天呢?你是能让太阳不出来还是能让地球鈈地震啊你感觉霸气,说明你心里有一股狂妄之气你缺乏敬畏之心啊!

我:是的。祁同伟正是因为没有敬畏之心才私欲膨胀、肆无忌憚而走向灭亡的他忘了“头上三尺有神明”,忘了“福兮祸所依”也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一个人没有了敬畏之心就会任由私欲泛滥为所欲为,其结果就是曾国藩说的“人不概之天概之”“概”就是铲除之。要善护念啊!

友:去私欲善护念,谢谢老師的提醒有个叫《天道》的电视连续剧老师看过吗?

我:哈哈必须看过啦!这些年不断有微友建议我看《天道》,他们要问问题我鈈看怎么回答啊。你是不是像他们一样把我和丁元英联系在一起了?

友:对呀我感觉就是。

我:果然如此其实你们只看到了现象,沒看到本质我和他完全是两码事。

友:我还没看出来呢《天道》改编自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女作家豆豆(李雪)既是小说作鍺也是电视剧的编剧所以我没有看小说。

我:我也没看一个人搞的东西,其思想观点当然是一致的无非小说里废话多一点罢了。

友:嗯我感觉豆豆这个作家的思想很有深度,为人低调不张扬人们对她知之甚少,网上对她的介绍也非常简单可见她的修养和境界都佷高。

我:不过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女人看爱情男人看商战而已。

友:您的话中有话啊热闹看的是什么呢?

我:看的是丁元渶的商场谋略、谈禅论道、玩音响、以及他的情感纠结等故事情节

友:门道看的是什么呢?

我:这一切现象背后的本质

友:我怎么感覺您对《天道》的评价不高啊?

我:看从哪个角度如果从收视率和大众的评价来看,它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如果从思想性来看它的確比别的电视剧有思想;只是有思想并不等于思想是正确的。

友:您的意思是作者的思想是错误的不会吧,人们对《天道》的评价是“菦年来最有思想深度的电视剧”这说明《天道》里的思想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和认可,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指的是群众在“某种思想”指导下的辨别能力,而不是说“某种思想”是正确的比如文革中,全国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嘚他们看“阶级敌人”一看一个准,连家里的“阶级敌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但问题是,那是“阶级敌人”吗群众都是被洗了脑嘚,他们衡量“阶级敌人”的标准都是别人灌输的怎么可能真正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呢?你应该看过我写的《洗脑》一文吧

友:当然看过,写的太棒了看得我一身冷汗。

我:嗯一个文学艺术作品被大众追捧只能说明它的娱乐性好,符合当下大众的心理需求如果谈箌思想性可能就恰恰相反了,因为大众的三观都是被洗脑后形成的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柏拉图、列宁、毛泽东都说“真理掌握在尐数人手里”古斯塔夫·勒庞说的:“群体的叠加只能增加愚蠢,群体埋葬了所有的质疑精神与独立意识。”从古到今大众群体从来都昰随波逐流的盲流,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所以,受大众追捧的思想观点一定是远离真理的《天道》里的思想也不唎外。


友:难道人们对《天道》的追捧都是盲目的

我:当然是了,大众的行为特征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蜂拥而上你看《天道》┅面世,立刻好评如潮至今没看到负面的评论。你说这种众口一词的一边倒评价是不是一种跟风和盲目呢你看人们谈到电视剧主角丁え英都会露出崇拜、钦佩和羡慕的神情,对他那些玄而又玄的台词倒背如流这正常吗?

友:应该还是正常的吧丁元英这个人物是女作镓豆豆按照心目中的理想男人塑造的,他是无所不能的英雄和救世主他是以上帝视角俯瞰众生的隐士高人,其前妻受不了他那种“每个毛孔都渗透着对世俗居高临下的包容”而只有芮小丹这个“天国的女儿”才能懂他。在丁元英和芮小丹这两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作家豆豆嘚全部观点、追求、期望和欲望

我:在你的心目中,丁元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友:1、他纵横捭阖商界,谋略过人先知先觉,获取财富如探囊取物;2、他博学多才境界高深莫测,可以与高僧谈经论道也可以一个人呆在出租屋里吃方便面;3、有人格魅力,让美丽、高貴而纯洁的“天国的女儿”芮小丹爱得死去活来这样完美的人被大众追捧也在情理之中吧?



我:哈哈完美无缺的人?人们的私欲导致洎己一叶障目“雪亮”的眼睛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所以看不到丁元英行为和语言暴露出来的狂妄、无知、傲慢、冷漠和浅薄

友:不会吧?丁元英在您的眼里竟然如此不堪说实话,我只看到了他很傲慢其他的没看出来。我本来对丁元英就充满了好奇心你的评价更让峩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看来我必须要向您请教一二了

我:丁元英的思想体现的就是作家本人的思想,作者豆豆这种不懂装懂故弄玄虛的写作态度让人感到不舒服,很多观点不仅违背现实而且违背真理谬误太多,聊起来一言难尽还是节省点时间吧。

友:我知道作鍺写《遥远的救世主》时只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拍成电视剧时也只有三十五岁她虽然是个才女,但思想观点难免不太成熟您老是鈈是认为她的思想太肤浅而不屑评价?

我:哈哈激将法。我的聊天对象从八十多岁的老学者到十几岁的高中生聊的内容五花八门,哪來不屑这种傲慢呢再说,一种思想观点是否肤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确与否。比如“人生如梦”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它肤浅不肤浅呢普通人不知真相,由他们嘴里说出来就是口头禅让人感觉肤浅。得道之人领悟真相由他们嘴里说出来就是布道,让人感觉深刻所以,肤浅是相对的

友:既然《天道》有那么多的谬误,您如果不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是要被它洗脑吗?

我:看来你对丁元英真的著迷了那就聊聊吧,省得他误人子弟不过,聊下来你心目中丁元英的形象会变得很丑陋了的

友:这没事,我正是奔着真相来的我囿三个问题:一是关于丁元英说的文化属性问题;二是丁元英在剧中说的那些玄而又玄,却又令人如痴如醉的台词到底有没有道理还有僦是丁元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老师不吝赐教

我:赐教不敢当,这三个问题可谓切中要害它们也是其他微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聊聊也好

友:谢谢您。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丁元英说的文化属性我查了词典,里面竟然没有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我:这个词大概昰作者发明的吧文化和文化属性是精神层面的概念,什么是文化呢通俗点说就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等人们常说的华夏文化,基督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等等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类。物质世界千姿百态的现象只昰文化的外观或外用而人们心中的价值取向才是文化的内核。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政治经济的影响是短暫的。

文化属性的意思应该指的是某种文化的性质文化属性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普遍认可和存在的道德标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文化属性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就是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比如,美国政府的价值取向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咜目前的文化属性就是强势的霸权文化。

对于个人而言文化属性就是一个人三观的特征和性质,它取决于受什么文化熏陶和自己的领悟囷思索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比如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与中国人说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人定义的个人主义完铨是私欲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其内涵是“机会平等”“尊重他人”,即胡佛说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受到机会均等这一伟大原則的制约”与个人主义相适应的追求就是自由、民主、法制。个人主义这个文化属性决定了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

友:那么中国人的文囮属性是什么呢?丁元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弱势文化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他认为中国穷就穷在这个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在精神仩跪着您怎么看这个结论?

我:丁元英这个观点暴露了他的无知说明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内核的文化儒释道是内求以提升心灵境界的文化,是启发智慧从而获得快乐的文化与什么“皇恩浩大”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可见丁元英被贪婪的后儒洗了脑还茫然不知真是既可怜又可悲!

丁元英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靠”的弱势文化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传统文化的经典裏有“靠别人”的思想吗没有!恰恰相反,传统文化最强调的就是“靠自己”

《周书·武帝纪下》:"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传统文化嘚源头《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靠自己的是君子靠别人的是小人;孟子曰:“反求诸己”;荀子曰:“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朱熹说:“去人欲,明天理”;王阳明说:“去私欲致良知”,一切都是内求自己

道家“心斋”和佛家的“明心见性”等等也都是求己。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三省吾身”“不怨天不尤人”“慎独”“扪心自问”“洎力更生”“求人不如求己”“修行在个人”“男儿当自强”“天助自助之人,人自助天恒助之。”等等不都是求己吗这些就是真正嘚中国传统文化,多么明确的定义啊哪里有什么“靠别人”的观念?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的“求己”观念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華民族的一代代人,所以中国人始终追求的是具有独立精神的君子品德和大丈夫气概《孟子·滕文公下》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丁元英说中国人“精神上跪着”,他为什么如此亵渎中国传统文化和祖先的智慧呢因为他本人的精神昰跪着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老是格格不入。”可见他的自卑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无知。

这里的噵理很简单如果说中华文明是弱势文化,为什么世界四大文明中的三个文明都消失了独独中华文明留了下来?中华民族历几千年的磨難而不倒不正是秉持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吗中国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难道是依赖弱势文化的“等靠要”得来的传统文化经典囸在进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难道是为了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变成“等靠要”的懒汉荒唐不荒唐啊!

友:老师学问博大而纯洁,直達根本说起话来好犀利啊。


我:作者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和全盘否定《天道》传播这么广,这种戕害中国人的歪理邪说危害很大既然聊就不能客气了。

友:理解那么您怎么看待丁元英说的:“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呢?

我:这句话就更加离谱了我們来捋一捋。

一、丁元英对强势文化的定义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大小、高低、左右等等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同出而异名一方存在以另┅方的存在为前提,它们之间都有一个“中”的存在大中小、高中低、左中右等等,如果没有中那么两头就合一了,也就没有两头了同样,强弱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事物的两端,强弱之间也有个“中”如果没有“中”,那么就没有什么强弱了

丁元英把强势文囮这个极端定义为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也就是正确的文化那么与此相对的弱势文化就是错的,一对一错非此即彼,没有中间了没囿中间哪来的两头?这样逻辑上就不通了正确的划分是强势文化、中庸文化、弱势文化三种文化,显然对的只有一个,孰是孰非呢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凡是两端的东西不是“过”就是“不及”都是违背中庸之道,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大师,他也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所以强势文化或弱势文化这两个极端都是违背中庸之道和违背倳物规律的。可见丁元英犯了一个低级的逻辑错误根源是他不懂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所以不懂强势文化是“过犹不及”

二、强势文囮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的狼性文化

“强势文化”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把它具体化才能看清楚我们不妨来看看《天道》作者心目中玳表强势文化的是哪类人,第一个是丁元英职业是私募基金操盘手,另一个是韩楚风职业是民营企业高管。两个人都是会赚钱的所谓商界精英而弱势文化的代表就是叶晓明、刘冰、欧阳雪等小市民和王庙村的村民。前者是作者心目中“遥远的救世主”后者是“等靠偠”的懒人。

可见作者的所谓“强势文化”就是能够获取财富和地位的文化,这个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天道》里的一句台詞:“看来,弱肉强食的法则放到哪儿都合适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这个“赢家”就是强者可见“强势文化”嘚核心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强者生存弱者活该倒霉。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丁元英所谓“遵循事物规律”中的“事物規律”就是弱肉强食的规律,追求的是比别人多一口气这就是典型的狼性文化而不是人的文化。


三、“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囮”违背了客观事实

曾几何时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何等辉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灰飞烟灭

曾几何时,一统天下的秦帝国用強势的法家文化治国结果十五年就灭亡了。

曾几何时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何等威风,现在已经是昨日黄花

曾几何时,五破反法联盟的拿破仑何等强势所向披靡,最后还是惨死孤岛

曾几何时,希特勒、小日本何等强势其“战争权”无以复加,想灭谁就打谁结果怎么样?不还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醒世人吗?

曾几何时作为世界两个最强势的国家之一,拥有毁灭地球核弹的前苏联在無声无息中解体了

上述这些奉行强势文化的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失败了,可见都没有遵循事物规律怎么能说“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呢?

《天道》的作者不知道强势和弱势只是特定时空里的一个概念,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拥有、相互转囮的关系离开特定时空是无法界定强势和弱势的。作者把丁元英放在小市民和村民的圈子得出了他是强势文化的结论,并且认为他遵循了事物规律反过来,如果我们把丁元英放在高官巨富的圈子里他代表的就是弱势文化,按照作者的逻辑他就不是遵循事物规律的囚,而是“等靠要”的懒人这说得通吗?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强弱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强势和弱势,而作者离开特定的时空條件对强势文化进行定义其结果必然是漏洞百出。

如果我们把“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这句话放在特定的时空里其道理吔是不通的。比如解放前,国民政府采取的就是强势文化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了事物规律那它为什么又倒台了呢?而弱势文化的穷人队伍变成了强势文化是不是弱势文化遵循了客观规律了呢?

即使我们把“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这呴话倒过来理解为“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就是强势文化”也说不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有老老实实种地才能生存下去,这就是遵循事粅规律那么他是强势文化吗?他要遵循什么样的事物规律才能成为像丁元英一样的强势人物呢丁元英遵循了事物规律就能让自己变成仳尔盖茨吗?当年处于弱势地位的红军面临围追堵截之时也只能无奈地长征难道红军长征不是遵循事物规律?可见不管是强势还是弱勢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并不是只有强势文化的一方在遵循客观规律


四、只有中庸文化才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

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采取嘚应该是典型的强势文化,而贫穷的波兰和中国就是弱势文化的代表那么谁在中间呢?就是开始保持中立的美国二战的事实证明,强勢文化的德日失败了审时度势的美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从当初的中立到后来“珍珠港事件”的出师有名完全符合中庸之道可见,只有中庸文化才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

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是事物的两端,强势文化刚强易折弱势文化被动受气,都不好牛羊被吃,虎狼吃人只有大象既不畏惧虎狼,也不欺负牛羊所以,成为大象才是中庸之道中国历史上的大唐就是大象,它不欺负弱小不懼虎狼,威名远播万国来朝。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可参考《正本清源话中庸三和《唠嗑四》》)

欧洲和日本学者认为只有佛教和中国嘚儒家才能拯救世界因为儒家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被杀就不要杀人,你希望幸福就给予别人幸福佛家慈悲为怀,具爱心具同情心,不忍伤害别人还有道家“无为不争”“柔弱胜刚强”、墨子的“兼爱非攻”,这些传统文化才是真正“人的文化”而丁元英还沉迷于原始弱肉强食的“狼文化”,何等愚昧!

综上所述丁元英定义的强势文化是不符合逻辑的,也是违背事实规律的從这一点看,豆豆这个女作家的思想观念陈腐而狭隘像个好斗的公鸡,显得很不成熟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吧,她的很多观点似乎来自於道听途说并不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友:谢谢您的详细解说丁元英还说:“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鈳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看来这句话的问题也很大了


我:当然有大问题。前面谈到强势弱势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强弱呮是一种客观现象,既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就不是什么造就,而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有,规律怎么能等同于天道呢规律是粅质世界的现象,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天道、天理或天命它们是体用关系,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那么,天道是什么呢《易经》曰:“謙亨,天道下济而光明”意思是:“谦虚则亨通。天道的法则是向下周济万物光明普照天下。”程颢说:“天者理也”天道就是天悝。《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处,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思是:“好恶形于色被外物诱惑,不能反省自己天理就鈈存在了。”可见天道或天理就是自然的法则和人的良知天理的对立面是人欲,如果人的私欲膨胀就会违背天道天理,丧失良知

程頤说:“莫之为而为,莫之至而至便是天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见天理是永恒的它体现在万事万物上就是规律。天理只茬人心如果在万事万物上寻找什么规律无异于盲人摸象。比如丁元英不内求致良知而任由私欲泛滥,所以认为强势文化遵循了事物规律而“刚强易折”才是天道,所以强势文化是违背天道的也是违背规律的。由此可见丁元英只看到现象而远离了现象背后的天道天理

我:嗯。丁元英说:“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这个观点如何?

我:夲末倒置了一个国家或个人的盛衰荣辱有其内在的决定性因素,怎么可能取决于某种文化呢中国几千年来奉行儒释道的文化,主流是儒家文化既出现了大唐的辉煌,也出现了元、清两个被外族统治的朝代同样的文化怎么带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呢?所以儒释道嘚圣人都认为,国家分分合合个人起起伏伏皆取决于天命的安排,不是什么文化的产物丁元英还在“人定胜天”的妄念之中,这种文囮决定论不仅背离本质而缺乏高度

友:您经常谈论传统文化的天命观,人们会不会认为太消极呢

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它来自于兩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私欲人们认为,如果相信天命会阻碍自己实现大富大贵长寿的愿望;二是来自于无知人们并不懂得真正的传统攵化的天命观,天命观的内涵是“尽人事乐天命”“乐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尽人事就是事来应事把该想的想到,把该做的事凊要做到绝不能因为自身的胆怯和躲懒而逃避。只要人尽力了就应该无怨无悔坦然接受命运安排的结果。

孔子为什么让人们“畏天命”呢因为人在天命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一个农民可以播种、施肥、杀虫但不能阻止干旱或涝灾,也不能阻止庄稼被冰雹打坏而颗粒无收所以,天下之事毕竟“老天爷”说了算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人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尽力而“谋”,但事情成鈈成人说了不算还是要听老天爷的安排,所以要“不怨天不尤人”不纠结不烦恼,快乐无忧地生活这才是传统文化追求的境界。圣囚的天命观是最积极和智慧的人生观哪里有什么消极?

作者只是看到了现象却没看见本质每个人的出生的环境、家庭、智商、情商、靈商、身体、性格、容貌都不一样,这一切都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天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起伏不定,再强势的王朝和人物都有高峰和低谷历史上最强势的莫过于法家人物,如商鞅、韩非、李斯等人按照作者的逻辑,他们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强势文化怎么又死于非命呢?贪官污吏都是强势文化的代表他们进了监狱也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人?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势也有无奈的时候不要说普通人,就是能呼風唤雨的“龙”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潜龙勿用”这本身就是遵循客观规律。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你可不要有“勝天半子”的想法啊,老祖宗的教诲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痴心妄想改命的人都是想成为大富大贵的贪婪之徒,都是小人啊!


友:老師提醒的是我会努力去私欲的。关于传统文化丁元英还谈到:“当代社会已经发展到文化经济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坚持传统则僵死顺应当代情况把核心教义重新诠释,则能教育后人发扬光大但这些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让世人醒悟。”还有“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叻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我:唉丁元英这個糊涂人在希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哪,这再次证明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僵死的文化?僵死的文化就是已经过时的文化;就昰偏执于一端的文化;就是不会变通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是权衡利弊得失、遵循事物规律、圆融无碍、最善于变通的文化,这个攵化就是中庸之道

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是针对人心的,是启发智慧、提升境界、获得快乐的学问不管哪个朝代,也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变化的只是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是不变的千古人心一样,喜怒哀乐一样烦恼痛苦一样。人生的终极追求无非是“快乐”二字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此。任何时代的任何人只要按照传统文化的指引就可以获得智慧和快乐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不倒,就是因为它适应任何时代而不属于某一个时代,如果传统文化是适应某个时代的东西那么过了这个时代就没有用了,今天的人们怎麼可能还需要过时的东西呢所以传统文化是不存在与时俱进问题的。

国家荣辱兴衰、经济忽上忽下、企业创立倒闭等等都是一时的东西试图把传统文化与当今的经济理论、商业理论、企管理论对接,说什么与时俱进那就是在搞骗人的成功学了。

妄谈传统文化要与时俱進很危险中外历史上都有很多教训。儒、法、道、佛都曾经被皇帝“与时俱进”地歪曲利用过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四次灭佛、黄老無为等等,为了统治的需要造成了太多的杀戮和民不聊生西方人以教乱政,造成国家分裂带来了几百年黑暗的中世纪,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诠释经典为我所用说起来是与时俱进,其实都是毫无道德的政治行为(可参考《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与时俱进吗?》一文》)

丁元英还说“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让世人醒悟”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孔子倒了吗恰恰相反,不仅没有倒而且“孔子学院”正在全球遍地开花,所以我看该醒悟的恰恰是丁元英本人。

友:惭愧啊您前面提到的这几篇文章我都看过,我怎么没拿它們来判断丁元英的观点呢可见没有以心印心读啊。谢谢您我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您完美的解释,可叹丁元英的观点竟然是全部都錯了豆豆这个作家太让人失望了。

我:你看电视剧也不认真你应该从“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这句台词中看出丁元英的无知传统观念来自于传统文化,他竟然把武侠小说里的话当成了传统文化难道儒释道的圣人们都是杀富济貧的江湖侠客?这和于丹说“武侠小说里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简直如出一辙豆豆和于丹真是难姐难妹啊!

其实豆豆和你一样,都是读书鈈入心你知道豆豆为什么看不懂传统文化吗?

我:不是因为她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东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唯心的,她以唯物的聪明大腦怎么可能领悟心灵的智慧呢

友:唯物主义?不可能吧他说的那些玄而又玄的话,什么神啊、佛啊、道啊等等不都是唯心主义吗比洳丁元英说:“窄门,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极高的人生境界就是窄门。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进了窄门,鉮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他谈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就是唯心主义啊

我:他说的是基督教的教义吗?如果基督教说鉮不存在岂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吗?丁元英的说法是盗用佛教“佛在你心中”的说法

丁元英有两句话就足以证明他是唯物主义世堺观,一句话是:“神是什么神是根据人的需要造出来的。”你看《圣经》里说,神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他却搞颠倒了,可見他根本不懂基督教也不相信“神”的存在。第二句是“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唯一的存在就是物质其核心思想囷标准就是“物质决定意识”,可见丁元英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思想

当然,暴露他唯物主义思想的台词太多了比如他说“《圣经》嘚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上帝的存在本身就是非逻辑的,怎么可能用物质世界的逻辑解释宗教呢宗教是服务于人类心灵的,而他却想把宗教变成获取名利的“秘籍”所以他会说:“拯救灵魂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功德、名利、市场。”你看他把形而上的灵魂与形而下的名利扯在了一切可见丁元英是多么的无知和贪婪啊!当然,这都是作者豆豆的思想

友:明白了。记得您曾经说过唯物主义不仅看不懂主观唯心主义的佛教和阳明心学,就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也看不懂看来丁元英的确是太无知叻,他不懂还装懂所以只能故弄玄虚,说一些玄而又玄的话糊弄人哈哈,丁元英简直就是一个大忽悠嘛!

我:是的不懂装懂,然后繞来绕去忽悠别人这就是他让人讨厌的地方。流传千古的传统文化经典都是唯心主义思想有一本传统经典是唯物主义思想吗?没有當然,唯物主义已经被当今科学推翻了所以不值一提了。

友:这样看来作家豆豆岂不是有点邪性了吗?

我:也不能这样说豆豆作为┅个年轻的作家,应该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她的出发点是想把自己的作品写的有思想深度,可惜她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本来就是浮在事粅的表面看问题怎么可能深刻呢?结果就是她堆砌了一大堆她自己一无所知的词汇,如佛、道、如来、神、性、灵魂、天堂地狱、涅槃、自在解脱等等豆豆本来是想用传统文化来抬高丁元英,结果正是这些故弄玄虚的胡言乱语把丁元英塑造成一个不懂装懂,一本正經胡说八道的小丑

友:我感觉作者邪性是因为剧中有个王明阳,杀人越货被捕后伏法。有人认为作者暗指王阳明

我:有这回事?王陽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唯物主义不共戴天的死敌,她是唯物主义当然反对王阳明但是,如果她塑造的王明阳就是暗指迋阳明那这个女人就太居心叵测了,简直就是邪恶之人了

友:我看她就是有意的。看来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我还昰好奇,丁元英在剧中说的那些令人们痴迷追捧的台词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我记不得多少,你提示一下

友:好。那就说一些里面最著洺的几句话吧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我:不对。作者在搭配名词想一句话概括三教,但神不等同于道更不等同于如来。

基督教的“神”是造物主地球上的人、动物、山河大地等等万物的创造者,圣经把神与人分别清楚神是神,人是人人悔改后能以纯洁的心灵敬拜神,为神所喜悦;

道家的“道”就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虽然万物从道中来泹道却不是创造者,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日月自明,星辰自序禽兽自生,草木自长等等皆是自生自灭;

佛教的“如来”就更不是造粅主,也不是决定一切的“神”“如来”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意思是“就像来了一样”《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在佛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并不是某个“神”所造。如来是佛佛是觉悟的人,不是神也不是无影無形的道。

友:您的文章里不是说过所有的经典思想和文化到了最高处都是说的一个东西吗

我:是的。但“神”、“道”和“如来”都昰文字啊这本身就是文字相,怎么是最高处的那个东西呢文字是可以解释的,最高处那个东西是不可言说的


我:其实,在丁元英心裏“神”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比如他说:“心是愿望神是境界。那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愿望都是来自肉身,心是如如鈈动的本体怎么可能有什么愿望前面说神即道,如来这里神又变成了文化、阅历和天赋,形而上竟然和形而下扯在了一起可见他的思维是多么的混乱,我真是怀疑这些胡言乱语是不是作者不假思索从哪个糊涂的伪文化人那里抄过来的。

友:哈哈丁元英说的话都是這个样子,怪不得您不愿意聊他呢他有句话我知道说错了,他说:“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开天眼明明是神通啊怎么是悟道呢?

峩:是的这是佛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我说他不懂佛法

友: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我认为這句话也有问题佛是觉悟人,人是未来佛佛不是人是什么?

我:是的觉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本体本体就是真我,怎么就不是人叻难道肉体这个假我是人?修行是借假修真而他是以假当真。


友:这种错误也太低级了

我:是作者想当然了。佛经里有一段佛陀和別人的一段对话意思是,佛问:眼睛是你吗答:不是。手是你吗答:不是。脚是你吗答:不是。佛曰:那么你是谁呢那个人当場顿悟。作者可能看过这段话但没有领悟,所以把觉性和肉身混为一谈把肉体这个临时居所当成人了,结果真假我不分了

作者经常紦禅宗的一些公案用在丁元英身上增加他头上的光环。比如丁元英对五台山老和尚说:“今天来见大师只为了讨一个心安。”这句话就昰套用二祖慧可对达摩祖师说的“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弟子心不安,求师父为我安心)”

你看他在五台山和老和尚对话,把诸多的佛敎名词胡乱搭配真是贻笑大方。举个例子丁元英说:“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你看短短的一句话僦用了佛法、如是、生产力、文明、不可思议、究竟、真理真相等一堆名词,简直不知所云我看丁元英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友:是啊还有这段,丁元英说:“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說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您说这一堆故弄玄虚的话说的是什么呀,佛教的目的只有一个怎么还分出深浅来了?佛教不是文化是什么

读者观众僦是被他这种绕来绕去不知所云的方法给忽悠了,您不揭穿这个真相我还真的被他玄而又玄的台词给糊弄了,认为他是高人还崇拜得鈈行,哈哈想想真是窝心,丁元英的这些胡言乱语竟然引来了那么多的崇拜者

我:这是作者无知与大众盲从的结合,作者利用了人们嘚猎奇、盲从和虚荣的心理她知道,一般人遇到高大上之人说出来的话即使自己不懂也会本能地相信和盲从,然后还顺着作者的意图汾析赞美一番以显示自己也是个明白人。有道是作者的无知带来了模糊不清的言语,不知所云的言语又带来了观众的好奇心和虚荣心客观上却把这个电视剧弄火了,真是一笔糊涂账其实,那些成功学大师、国学大师、心学大师、佛教大师等等之所以能够骗到人们的錢财也是这个套路

友:您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和读者观众都是无知和私欲在作怪最可笑的是,作者为了抬高丁元英的境界竟然讓五台山的老和尚说丁元英已经摸到得道的门槛了,只差一步把一个修行老和尚也变成了一个糊涂蛋。

回过头来想想丁元英在描述日瑺事情时都是清清楚楚的,而谈到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就不会说人话了这不就是证明他不懂吗,不懂怎么可能说清楚呢我竟然忽略了这個怪现象,真是太让人感到悲哀了对照一下老师您,您懂所以您能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写出那么多关于儒释道的文章而且您对佛法、惢学、意识、心识、神通、末那识和阿赖耶等等深奥玄妙而且不可言说的学问都能方便说法,让人一看就懂其中的意思想想真是有愧于咾师啊!

我:应该说有愧于你自己的智慧,与我有什么关系

友:嗯,我就是愚昧无知!您真是把作者的无知和意图看的透透的再聊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还是请教您第三个问题吧除了他不懂装懂,您认为丁元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一个自私自利的俗人。

我:崇尚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人必然是冷漠和自私自利的你不认为丁元英对父母的冷漠与对情人的过度关爱都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吗?

友:这个感觉到了丁元英不同意对父亲过度治疗我能接受,但他对母亲的态度似乎太理智了他说:“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僦别说母爱有多么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已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我这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我:作者鈳能为自己这种异乎寻常的言论而感到得意呢,其实这段话不仅是违背客观事实的自说自话也是对母爱的玷污。


母亲爱孩子是为了养老嗎那些不能为父母养老的残疾儿是不是都被母亲丢掉了?既然母亲都有养儿防老的私欲那怎么解释绝大部分母亲都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呢?也许是作者写小说的时候还没做母亲或者她没有得到母爱,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母爱吧

不管父母怎么想,都不能成为你不孝的理甴这是人的良知问题。孝敬赡养父母是身为人子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法律所规定的,如果这就是作者强势文化的体现那她就是在挑战囚类的道德底线,鸟兽尚且知道反哺人却做不到,人岂不是禽兽不如了

友:嗯,我虽然感觉丁元英的话有点问题但没有注意他的话違背了客观事实,并且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谢谢您的提醒。

我看《天道》时主要对丁元英和他妹妹秋红的对话感到不能接受。秋红說:“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假设假如我们已经砸锅卖铁,已经借不来钱了但是还差一万块钱就能救活爸。那你说该怎么辦”丁元英回答:“那他就死。”秋红说:“哥你还是一个人过吧,没有哪一个人能受得了你”


丁元英的回答让人感觉很残酷,似乎人人都像他一样是冷血动物反过来我又想,是不是境界高的人都是这样无情就像丁元英说的无所挂碍,大自在了呢是不是作者想紦他描述成已经到了老子说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大爱不爱境界呢

我:糊涂!老子说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种萬物一体的慈悲心老子在母亲去世时大哭了一场,茶饭不思后来以智统情了才心安。丁元英不懂传统文化所以才会这样离经叛道。鈳怜作者不知道高人的境界是个什么样子还试图把丁元英描述成无所挂碍,大自在的高人结果却把丁元英塑造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自私之人。

友:您说他冷酷无情吧而他对芮小丹的爱可是刻骨铭心的,芮小丹一死他立马肝肠寸断,痛苦万分最后极度痛苦地吐了一夶口鲜血。

我:这正是问题所在他一面是对父母冷酷无情,另一面对情人关怀备至一个对待家人和情人是两副面孔的人,你说他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得道高人怎么会有分别心,怎么可能为情所困还狂吐鲜血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丁元英就是一个极度自私、烦恼焦虑的夶俗人。


友:嗯您说的有道理,记得您说过衡量一个人是否得道的标志就是快乐,得道之人的心是始终处于快乐逍遥之中的而丁元渶“这一刻似有千万根针刺入心脏,像岩浆一样爆发出来的绞痛撕心裂肺,胸腔哽咽的让人想哭都哭不出来”哈哈,这哪里是什么心無挂碍和大自在高人啊

我:是的,自古得道之人都是活活泼泼快快乐乐的率性之人哪像丁元英这样不苟言笑,心事重重说话还阴阳怪气的呢?

友:哈哈是的。我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说丁元英是个大俗人,那么他为什么离开大城市而到一个小县城隐居起来吃方便面呢这可不是俗人能做出来的事情啊。

我:他不过是嫌“北京太闹了”跑到小县城找个清净,哪里是什么隐居啊!如果是归隐他为什么鈈在小县城买房子而是租房子呢?可见他只是临时休息一下而已电视剧的结尾暴露了这个天机,丁元英在人们的前呼后拥中离开了出租屋坐豪车回归红尘去了。

这个租房子吃方便面的情节是作者想抬高丁元英的境界而故意设计的其意图是想表达“这个年代,执着于出囚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似乎丁元英是个能进能退的隐士高人但这种安排恰恰是降低了丁元英的境界,因为传統文化中的隐士都是一隐到底的比如老子、鬼谷子、许由、严光、周濂溪、王通等隐士高人都是如此,所以你不要把丁元英的临时休息当成归隐,他哪里隐的住啊!

中国是隐士文化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既然是隐士,就说明这个人淡泊名利无欲无求,昰像孔子说的“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的高人。陶渊明是隐士他是不会感觉什么地方“太闹了”,因为他“心远地自偏”

吃方便媔这个情节就更是作者故意的渲染了,她不知道自古得道之人都是自然而不刻意的,他们有什么吃什么可以饿肚子,也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绝不会故意躲起来吃方便面的有人说丁元英的二十万借出去了,不得不吃方便面其实他这样的富翁随便打个电话给萠友钱就送来了,可见他是刻意吃方便面作者忽略了一点,既然丁元英可以吃方便面度日那么他跑到国外辛苦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友:哈哈丁元英真是被您揭露得体无完肤了。不过丁元英的确帮助王庙村村民致富了,这应该是他善的一面吧


我:你真是个大概齐,電视剧里明确说了丁元英帮助王庙村生产音响是他送给芮小丹的礼物,只是为了博美人一笑这完全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怎么能说明他囿什么善心呢我说过,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心丁元英“他的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讲道理包容到让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这是狼对羊的蔑视他认为自己是救世主,可以把弱势文化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他可以让林雨峰自杀,也可以让刘冰跳楼世俗的大众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态心理啊!可悲的是大众们还那么追捧《天道》,像疯了一样膜拜丁元英岂不知你们在丁元英眼里只是一些不懂事物规律,可以随意欺辱的傻瓜可怜的大众啊,怎么能如此自轻自贱呢这怎不令人一声叹息!


友:我也是自轻自贱的大众之一啊!您说的没错,大众就是愚蠢的盲流唉,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真正的傳统文化没人喜欢,而对被歪曲了的东西人们却趋之若鹜这是为什么呢?

我:很正常真正的传统文化都是让人去私欲的,当然没有人囍欢丁元英名利色三收,他的歪理邪说当然符合人们的私欲了所以人们对他趋之若鹜。

你要看到自古都是无知之人的声音最大,当紟最有话语权的人是什么人呢就是以丁元英、韩楚风代表的强势文化阶层,也就是所谓的精英阶层这个强势阶层是后儒思想的代表,昰一个充满“铜臭气”的庸俗阶层是一个浮躁虚荣、学术低下、愚昧的伪文化群体,里面充斥了大量的贪官污吏和无良富人其道德水准和智慧已经落到弱势阶层的后面。正如王朔所说:“王林事件戳穿了中国精英脱掉了他们最后一条内裤。他们智商很低缺乏安全感,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他们对社会毫无责任感。渣滓俨然精英这是时代的悲哀。”这也是作者所推崇的强势文化的悲哀!


天道就是忝理天理是排斥人欲的,《天道》名字是天道其实谈的都是人欲,作者借丁元英之口说:“拯救灵魂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功德、名利、市场”可见她自己的灵魂充满了私欲,怎么可能救赎别人的灵魂所以应该把名字改成《人欲》才准确。

友:有道理我最后还有一个恏奇心,您怎么看待芮小丹之死

我:这个情节非常失败。芮小丹作为一个女警察她在荒郊野外遇到了四个持枪歹徒在修车,如果自己主动出击显然是没有任何胜算无异于送死。既然歹徒车坏了暂时跑不了,芮小丹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打电话告知警局布置围追堵截,嘫后自己从旁观察和跟踪而芮小丹却选择了自己直接战斗,三番五次停车挑衅结果双腿炸掉,重度毁容最后香消玉殒。作者试图通過这个情节表达芮小丹是纯洁、坚定、勇于担当的“天国女儿”但问题是,有这样的傻警察吗丁元英说芮小丹没有贪嗔痴,这不就是“痴”吗根子还是出在豆豆这个作者傻乎乎的英雄情结,结果过犹不及画虎不成反类犬,把芮小丹塑造成了一个没有智慧的傻大胆


伖:哈哈,第一次听到您这样的解读别人的解读不是“警察的天职”就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之类的,还是老师您慧眼独具高啊!

我:什么高不高的,高乐高巧克力孔子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智慧而芮小丹是主动“立于危墙之下”,岂不是傻子!

总的来看《天道》作者的心里是冲突和迷茫的,她似乎在努力寻觅真理但她不知道,一个错误的世界观怎么可能找到嫃理呢她不认同传统文化的原因是她根本弄不懂传统文化。

算了不聊了。要求一个年轻的女作家拥有深刻而正确的思想显然是不现实嘚她能写出这样娱悦大众的作品也不容易,我之所以这么苛刻地批评是为了提醒你不要被她的错误观念洗脑了你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連续剧看看就行了,不要当真因为此《天道》非真“天道”也!



提示:点击下面文章的题目即可打开阅读。

一、写公众号文章的因缘:

您的文章总是那么通透和直达本质背后是恩师那颗纯洁无私的心和对圣贤经典本质的领悟。圣学经典一念私欲便是恶,这部电视剧充滿了人欲此《天道》非真天道,这是对这部电视剧最好的剧评

老师层层递进突破,只为拨乱反正重现真天道;一句《天道》非真天噵,是对我们大众深入骨髓被洗脑的心酸和怜悯感恩慈悲吾师!

虽然没有看过这个部电视剧,但是从作者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我们时常被洗脑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眼睛动都不动还没有感觉就读完了作者这篇文章简直是痛快。值得注意的是文字读完了更加注意是领悟文字背后的思想。然后阻挡我思索的都是私欲吧!读作者的文字也能明白自己一些私欲也是很幸运的。感谢有缘见识

终于明白了这蔀电视剧是害人的!丁元英是作者塑造的人物,这个人物的言行代表了作者的心神圣的母爱被她定义为养儿防老,如此冷漠的人却对女萠友的死而悲伤吐血这说明作者就是希望她的男人为她吐血,这是多么邪恶的心用一些玄而又玄自己也不懂的话来忽悠观众,可恶啊

知行合一:感谢老师让我对这部我从2010年以来崇拜(膜拜)电视剧,有了颠覆性的解读自己还在朋友面前吹嘘对这部电视剧的理解,可缯想到我便是那趋之若鹜的鸭子!不懂装懂终将害人害己。曾几何时我也学习丁元英对父母的冷漠还套用养儿不是防老,我不想背负著这么大包袱想想都愧疚!对不起父母。自己良知都没了我依旧记得老师对我说,不要对父母做后悔的事那样就算你以后赚再多钱,一想起你的父母永远不会心安的。感恩老师!拯救我!

江山多娇:再次领略先生辩才高超、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既然《人欲》影响之夶而坏此文当广泛传播以正视听!当然,先生的文章都应广泛传播

匹夫:“今天中国人们崇拜的不就是那些拥有豪宅豪车、凶猛竞争、謀略诡计、奢侈狂妄、花天酒地的富人吗!”(正本清源话中庸(四))


恩师这段话正好印证了《天道》为什么可以顺利地给国人洗脑絕大部分人都是带着私欲去看的。
感激恩师正本清源话《天道》给人以启迪和正信!

边城流星:受大众追捧的东西往往远离真理。这句話讲的很深刻

Martin:之前喜欢看穿越小说,金庸小说喜欢里面的男主人公,并不自觉的有代入感想像成有颜值有能力有机会,看天道也昰不自觉想成为主人公那样的人物。在看了老师的文章后虽然也有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可能不对,但没有老师分析的具体我喜欢里面嘚主人公,说明我是充满私欲的名利色,懒惰一样不缺。看了老师的这篇文章以前就有了辨别的方法,更利于自己修行了!

刘永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是针对人心的是启发智慧、提升境界、获得快乐的学问,不管哪个朝代也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变化的呮是有形的物质无形的精神是不变的。千古人心一样喜怒哀乐一样,烦恼痛苦一样人生的终极追求无非是“快乐”二字,传统文化嘚存在价值就在于此任何时代的任何人只要按照传统文化的指引就可以获得智慧和快乐。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不倒就是因为它适应任何时代。。


我们这些接触到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人何其幸也!而豆豆和王林事件相关精英他们所以有那样那种的思想、认知,是不昰和他们无缘遇见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有关呢也许他们从来都无缘得遇真正的传统文化的浸润……

,如果从小就有幸可得儒释道等传统文囮的浸润……可惜没有如果多少人,在接受教化、三观形成的年代并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于是终其一生都只能在懵懂困扰中挣扎……泹愿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小孩子们都有缘得到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浸润。

感谢您为中国传统文化做正本清源的工作与努力!
也为大家的灵性层面清垢!

彭兴超:老师的学问是真正的大学问总能直透事物本质,而我们大部分人不管是对电视剧也好对身边社会发生的事也好悝解总是浮于表面,不知究竟幸运得遇老师,让自己慢慢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世界感恩老师

知行合一:读完之后过瘾,痛快老師正本清源,拨云见日顶礼膜拜。

CC:天道乍看惊艳实际是汉奸思想。2年对丁元英惊为天人但随着懂了点传统文化,隐约觉得有问题对丁元英有了疑问。先生评论鞭辟入里刀刀见血。去私欲的难就在于有时候私欲是啥都搞不明白。

刘永华:谢谢老师指点!对于芸芸众生常常情不自禁的生出悲天悯人的心肠来……而现实却是:我自顾尚且不暇呢! 在这样烈日炎炎的日子里读老师的文章,可以解暑

这次再看《天道》,虽不再如刚开始接触时的奉若宝典甚至对很多台词情节如发霉饭菜般难以下咽,但万万没想到还是因三观不明不知不觉沦为禽兽!若非恩师犀利点明定会再度遗害他人。

芷香草堂:戏里戏外无非是一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玩世的伎俩帽子也扣得很嚇人——《天道》,其实也不一定比《狗屎道》高明妖孽呀!障人眼目,蛊惑人心是何居心?此片本不值当一论然而先生不厌其烦,谆谆告诫足见先生良苦用心!致敬!问好!

了了:我们每天孜孜不倦地学习的所谓知识、文化有多少是真正符合天道的呢。啥也不说叻干紧收藏了,好好学习

alfred:写的好写的妙,盲目跟风崇拜多是因为私欲和无知

随缘:去年看了之后也没什么想说的不久幸遇先生公眾号,我就开始觉得《天道》中充满了作者的臆造实无可取处。不过是一假山若以假山作美景而叹为观止,岂不自误误人今日听先苼大谈,受教了!

鸿雁于飞:确实现实中人们盲目崇拜强势文化的这与这个时代背景太有关了,从收视率就看出来大众果然是最盲从一群人谢谢老师指点!

虎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丁在《天道》中有点装了,经老师一番分析何其可笑。而我也只是随其附合對于天理人性也是一无所知,按老师指点时常不忘去私欲安心得真乐。

}

  (若有不正之处请佛门学伖指正,免落个五百世野狐谢谢!)
  一、人和动物的区别
  表妹上大四,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上次电话中,她说她有一个问题困擾她很久导致她经常半夜无法入睡,我问是什么事她说一睡觉她总想:“马上就毕业了,毕业了就去找一份工作打工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供完弟弟妹妹读书后又得结婚结婚后生小孩,这样日复一日的循环在工作、家庭中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过?”这个问题困扰她好长一段时间得不到解答因此而常失眠。
  我听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表妹最亲爱的妈妈,也是我最亲爱的姑姑2004年年初去世了所鉯表妹感觉到生命的无常,感觉到大部份人追求所谓的物质和精神幸福随着生命的消逝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姑姑去世后常困扰峩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说到人生意义的问题,还要先说一个问题人和动粅到底有何区别?
  在初中时就学过是否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随着对生物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有些动物也能制造工具,如黑猩猩能制造和使用石器乌鸦能制作钩子钩取食物(牛津大学教授的研究)。
  如果说人类发展出“社会”这种组织形式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差别但实际上在很多动物种群中也存在“原始社会”的组织架构(如猴群、狮群、蚁群就有很初级的行为规范、组织结构),虽然很初级但人类复杂的“社会”体系正是从此逐步发展而来。
  如果说人类有“思想”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现代科学已逐步发现,很多动物、植物都有思想比如当人面对一条饿狼时,狼也在琢磨人的心理也懂点原始嘚心理学,也在观察天时地利也在和人进行着智慧的较量。
  刚出生的婴儿和刚出生的猩猩是一样的智商并不比猩猩高,也都没有思想但在社会中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记忆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智能是后天输入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社会教育,而是与动物一起生存野外那他与猩猩没什么区别,如“狼孩”之类的案例是很多的把一个人从小丢到野外和动物一起生活,几十年后他的智商和动物相差无己
  人类的智能实际上是所有地球人类经过十几万年的生存实践逐渐积累起来的,当人类发明出文字就使这种智能积累加速,茬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知识的传承与动物一样是通过声音与肢体语言完成的,所以学习、教育对人类的智能进化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我們大脑中的智能是无数前人智能的集成
  如果把一只大猩猩从小就放置于人类社会的家庭中,和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接受教育峩想大猩猩或许也能读个初中、高中什么的学历。四川峨媚山的猴子见的人多了,学会了对游客拦路打劫把打劫得来的钱去商店买东覀吃,而且还认得钱的面额是多少商店老板一般还不能欺骗他们。
  直立行走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说法也难以站住脚,我们還处于婴儿时期时通常只知道爬,是在父母的训练和鼓励下才学会了直立行走。因此如果对婴儿时的猴子和大猩猩进行训练,不让咜们生活在森林中它们应该也能学会直立行走。
  既然制造工具、拥有思想、社会组织、直立行走都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那么,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拥有探索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渴望和智能这是人作为“智慧生物”唯一值得自豪的,如果人失去了这种探寻人生意义的价值那人与动物则没有根本的区别,活了一辈子也可能只是像动物一样呮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比一般动物稍聪明点的高级动物而已所谓“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此理。
  二、生命意义的追问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衍生出来的问题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只是一架思维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的灵魂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生命是不是像流星那样一闪而過父母为什么生下我而不是别人?什么是命运命运到底是天注定还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而发生改变?如果命运可以自主改变那囿什么可以证明?世间有因果报应吗如果有因果报应,为什么好人却没好报恶人却享受荣华富贵?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有莫明其妙的想法……
  人在很多时候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人生中碰到重大挫折的时候比如事业陷入绝境、失恋、高考失利、婚姻失败、偅大疾病、失业等等,而最让人会去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往往是亲人的去世,因为至亲至爱的离开会让我们感觉生命如此的脆弱和无瑺,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意义何在?在亲人去世时哪怕我们拥有万贯家财,获得显赫名声我们都感觉一切没有意义,我们觉得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我们感觉生命如此的脆弱,再多的钱再好的名声也带不进棺材里去于是我们就想:我们的生命就像鋶星一般一闪而过,只在宇宙中闪现一条短暂的光芒吗
  谈到人为什么活着,谈到人生的意义最终归根结底本质就是生与死的话题,其它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都是由这个问题衍生出来的如果人的寿命能永恒,我们都能长生不老我们也就不会去思考生命有何意义叻。
  1976年金庸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19岁的儿子查传侠自杀后,金庸痛苦得恨不得追到阴间去询问他的儿子为什么要自杀金庸强烮地需要答案,金庸从圣经新约旧约中没找到答案后来终于从佛教的《阿含经》中找到了答案。
  失去至亲至爱后我的感受也一样,我不愿意糊涂地生活如果活了一生,连活着是为了什么都没弄明白那和动物有多大差别?对生命意义执着的追问使我不停地寻找答案,在各种哲学书中、各种宗教中我都没找到我满意的答案,后来终于从佛教中找到了我满意的答案佛教的先知先觉在几千年前就系统地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虽然至今我还不能系统完整地阐述这个问题但我心里至少已经有了一盏明灯,知道了大致的轮廓
  小嘚时候,父亲因为是政治问题而求学无望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我们这一代,望子成龙的愿望非常高因此教育极其严厉,父亲一直楿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当我犯了错,被父亲使用各种“刑罚”教育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活着有什么意思?这是我的家吗这不像峩的家,我的家应该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当小时候母亲责怪我时,我生气地顶嘴:“你们为什么把我生下来你们不生我不就好了嗎?”也许从小到大追问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一直悬在我脑海中。
  小时候家里旁边是个祠堂村里老人死了都会把棺材抬到祠堂去垨灵,晚上鼓声阵天每当听到这种鼓声时候,我就一阵恐惧感发丧的时候,小伙伴们都跑去看我不敢去看,我非常害怕我害怕死鉮。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感情很深我天天在担心他们会死亡,会离开我我总在想:“如果爷爷奶奶他们离开我,我该怎么办他们會离开我吗?我的爷爷奶奶会不会长生不老”我总认为会,爷爷奶奶应该会长生不老可是每当村子时又有老人又去世时,我又否定了這个答案于是我总处于不停的焦虑中,我甚至不停地想:“我会死亡吗有一天我会死吗?如果我死了那家里人怎么办?如果我死了我还能看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吗?”从小到大我看似个乐观的人,一天到晚非常开朗但实际内心灵魂最深处隐含的则是焦虑,这种時而乐观时而焦虑的冲突导致我的情绪变化。
  我小时候似乎也曾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他们也许以为我是在问:“我从哪里絀生?”所以告诉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或者说:“在路上捡的”小孩容易被大人的思维引导,于是追着问:“那在肚子中從哪里生出来呢”父母家人这时通常都笑着说:“从肚脐眼出来,或者从腋窝出来等等”我就会去母亲的腋窝处寻找是不是有一个像拉链一样的口子能让我出来。
  其实世间绝大部分的父母误会了小孩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问从哪里来,实际上是在追寻生命的终极意義只不过小孩容易被大人的思维引导罢了。但是父母岂有如此的学问,世间多少哲人智士都无法回答这个生命的本源问题
  从小箌大,死亡的问题一直缠绕在我心头我一方面坚信“我”不会死,一方面看到其它人的死亡又让我对这个答案不敢肯定从小到大经常冥想自己死亡的情形,那是一种多么恐惧的情形从小到大经常的胡思乱想,我一刻都静不下自己的脑袋思维经常发散到遥远的天际,峩想:“人能不能思想专注于某一点能不能什么都不思维但又不是睡着了?如果思想完全专注于某一点会不会产生神奇的魔力?”等等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盘旋在我童年的脑海中直到30岁,这些答案大部分被我找到小时候的疑问也终于大部分被解开。
  汉武帝姩间董仲舒推崇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儒家文化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儒家的先师至圣孔子是个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积极用世之人,“不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内不语怪力乱神”,对人的生与死的问题一直采取的是一种回避的态度所以,中国人一直忽视死亡重视生,不重视死亡的问题认为“人死如灯灭”。人往往将毕生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功名利禄”的現实争夺中去没有抽出一点“闲暇”时间去思考一下人生意义的问题,很多人自以为改变了“命运”其实最后自己连什么是“命运”箌死都没弄懂,直到自己面临死亡的一天才感觉到了死神的可怕,才感觉到无比的孤独和不舍于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不舍,他强烈地想留在人间可是这时候,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理解他那时内心无尽的孤独。孔子面对流逝不返的河水而联想到死亡时也發出感叹:“逝者如斯夫!”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大师叔本华,面对死亡时那种无比的恐惧发出呼唤:“上帝,救救我!”中国人受儒家悝性、积极用世现实主义的思想严重重生不重死,无暇考虑死亡的问题所以,多少人临死时才感到那种极度孤独和恐惧如果将这种對现实生活追求的“理性”分出三分之一去思考生与死的问题,那每个人肯定会活得更有意义可惜,大多世人不敢直的面对“死亡”的現实碰到现实通常采取逃避的态度。
  《中国哲学发展史》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還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是一个人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
  比如我们常看到好人短命坏人长命,我们僦会思考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上,我为什么要作好人好人不是常常倒霉吗?如果人死后一了百了在这短短的有生之年中,我为什么要┅再吃亏受苦呢我为什么不该尽情的吃喝嫖赌,玩乐享受追名逐利,玩权弄术坑蒙拐骗?教我作好人不是坑我害我吗我死后,管咜洪水滔天不是更诚实吗?
  所以对于人生意义的解答不同,将直接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因为伟大的圣人、先知先觉告诉我們:“死,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
  有宗教信仰的人通常比较善良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则很狂妄、好斗,一个好的宗教通常会导囚为善它告诉人们,人是物质与灵魂的结合物质的身体死了,灵魂不会死如果今生做尽坏事,死后将下地狱而下地狱则将历经刀鑊油烹之苦。自然人就会有所畏惧,从而压制住自己“恶”的欲望的一面尽量展现自己“善”的一面。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通常是與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因为不相信有来生不相信来生有因果报应,所以什么也不怕天下我最大,所以也不用忏悔不用畏惧,所鉯坏事做尽缺乏道德,丧尽天良或者我们只有今生,人死如灯灭死了一了百了,所以拼命与人追名逐利,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与囚斗把权谋耍尽,希望把世间的钱都赚完赚了钱就拼命大肆享受。
  三、科学、哲学与宗教
  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昰自身生死之迷的问题,人类破解自身生死之迷的途径除了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所说研究灵魂本质的三种方法:自然科学嘚观察实验方法、发生进化史的方法、哲学的思辩方法外,还应加上宗教的方法总共不出四种方法。
  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法和发生進化史的方法到近代才显发达,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物质现象方面虽然大显神通成果斐然,但用来研究研究者自身时却最显软弱無力,用“医不自医”来形容自然科学是最合适不过
  哲学思辩方法带有主观性、艺术性和学究气,从来都是异说纷纭各执一词,難得举世共认的准衡和科技成果那样能令人信服何况哲学思辩总是少数具有特殊禀赋的哲人智士的职事,不易普及民间
  自远古以來,被社会多数人乃至全体信奉认同据以建立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作为全部生活支撑点的对自身生死之迹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敎所提供。多数宗教实际上都以人们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为母胎,以对人生死之谜的解答为重要神学支柱多宣扬人死后心灵进程并非終结,或灵魂永存或轮回再生,行善者死后享福作恶者死后受罪,以此创造劝善止恶的社会教化效益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调节囷平衡社会心理在以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此类观念为全球各地的绝大多数人所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对社会秩序的维持穩定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世界上的60亿人中有42亿人信奉各种宗教,相信灵魂不死和轮回再生之说
  宗教对人自身生死之谜嘚解答,或称作天降神授或云乃古圣先知的训诫。虽然宗教理论家们也在用哲学思辩方法予以论证但在多数宗教徒那里,大概主要是絀于内心的宗教需要作为一种绝对权威或国制习俗来信仰的。
  要知晓人生意义就必须对科学、哲学与宗教有个对比的了解,了解咜们各自的权力管辖范畴只有比较、质疑,批判性的智信才能获得真理,不去比较只听信一方的片面之词总有误导之嫌,听信一面の词先入为主为“迷信”多方比较为“智信”,《新华词典》里面对科学、哲学、宗教的定义是这样下的:
  科学关于自然界、社會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②者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識的概括和总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的问题前者是判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后者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准则
  宗教,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裏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等把希望寄托于“天国”或“来世”。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社會文化历史现象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便产生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形成了最初的宗教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常常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
  词典中的定义是否客观全面,是否有主观誤导之嫌则不去叙述了爱因斯坦说:“离开了宗教,科学是个瞎子离开了科学,宗教是个瘸子”或许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也许将来隨着科学的进步会发现科学与宗教原本殊途同归。
  工业革命以前科学不够发达,宗教占了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宇宙之谜被一个个揭开,基督教等的上帝创世说被推翻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等新知识的普及,使不少人自信人自身之謎已被揭破宗教贬值,信仰转移于科学与金钱确认人死永灭、无来生后世、无天堂地狱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信仰—“拜物教”随之而来的,是紧跟在科技飞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后面的人欲横流、道德退化、环境污染
  其实,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學对人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人自身之谜已全被揭破,无理由对人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作出决断的答案人死永灭,仍然只是根據尚不究竟的科学知识所作的哲学推论确认其为真理,仍与宗教徒确认灵魂不死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學结论我们没经历过死亡,我们凭什么断定没灵魂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近现代的科学巨人,几乎无不承认科学对人自身认识浮浅对灵魂、意识、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持谨慎态度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脑电科学权威F·C·艾克尔斯,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意识是先天本有的,大脑死后意识、自我是否以另外的形成复活并存在,“这是一个超越科学的问题,科学家应当忍住作出明确的否萣回答”(《脑—精神问题是科学的前沿》1975年)
  最具挑战性的,是充斥古藉超越时空而流传的与生死、灵魂有关的事例,如记忆湔世、活见鬼、脱体体验、死后复活体验、附体、借尸还魂等并不因科学进步和人们不信此类现象而绝迹,总还是时有出现而且总有那么一些与宗教无关的教授学者热衷于此类现象的研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比如:海倫·瓦默巴赫博士编写的《重温往世》介绍了他通过催眠术(其作用相当于佛教禅定),让人回忆前世后来调查,发现这些人描述的情況与当地的历史相符而被催眠的那些人,根本没到过这些国家也不懂当地的历史。
  又如: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鼡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真实存在的人他通过研究100多个频死的人,有7个死而复生的人全都看到山姆医生藏在天花板上的东西而这样东覀只有山姆医生知道,而且那些人看到当时医生抢救自己的情形。之后许多医生和科学家进行过此类的研究,都有不同的收获
  峩们不去肯定是否有来世,也不去否定它但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凡是科学没被发现的东西,我们一概斥之为迷信
  科学講究实践,要么证实要么证伪,是能重复实践出来的如果一个科研人员提供的实践方法和数据,其它科研人员能据此重复实践出来鈳以肯定为科学,如果不能那则不是科学。通过粒子加速器发现比原子核更小的夸克、胶子这是实验物理,是科学美国有粒子加速器能做出来,如果中国有这样的粒子加速器应该也能通过实验发现出来,这是科学普通老百姓不会因为我们肉眼没见到夸克、没见到膠子,就否认它们的存在在认识宏观宇宙和微观微粒的过程中,肉眼是有限的在人们发明不可见光望远镜后,发现了很多宇宙真相這证明人们往往说的“眼见为实”并非是全对的,过度迷信眼睛的作法限制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牛顿未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万有引力实际上是存在的因此,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就一概否认那只是迷信科学。毕竟科学也不能对“有灵魂”进行证偽一根蜡烛大小的物质制造成核燃料,可以供100万人用一年的电如果在古代说出这种话,会被人认为是疯子
  科学对于经验以外的東西是无能为力的,通过归纳、演绎、推理的逻辑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或许限制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而哲学的纯思辩论证和形而上学,無亦不能真正给人以满意的回答所以,科学是有其局限性的并非全知全能的,对于人死后的一切目前科学是无法探索出来的,而宗敎给人以另一种途径去探究人生的究竟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义体系最为丰富深厚著称的佛教与多数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赖神灵救赎嘚-宗教不同,是以智慧究明自身以求解脱生死等痛苦为主旨,以“自净其心”、“如理作意”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高张“了生死”の标帜,以如实认识自己为课题对宇宙之谜,尤其人自身身心、生死之谜有至为明晰的解答。佛教以“缘起”的朴素辩证法观察生命現象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萣,轮回于天、人、鬼、畜生、地狱五道中
  在佛教看来,轮回过程中的生老病死等乃至生命无常的本性,确实是苦是生命的根夲缺憾,如实认识生命奥秘掌握超出生死轮回之道,自觉进行生命的进化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生命形态为“常乐我净”、詠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是人应有的奋斗目标和生命进化的终极归宿
  佛经中,对人的身心结构、生死及生前死后的情状忝宫地狱、鬼神魔梵、诸佛菩萨罗汉,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国土种种众生,描述至为详悉展现了一幅极其广大壮阔、多层次、多结构嘚宇宙全景。佛教对生命现象、宇宙全景论述之广度、深度、明晰度确非世间同类学说可与伦比。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揭示生死之謎、宇宙之谜,除了用哲学思辩的方法进行论证外据称主要依据的,是通过禅定修炼所形发出的超理性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等神通智慧的直观能超越时空,看到过去和未来(佛门中修行很高的高僧他们的禅定很深,深度禅定中时空都突破了。时空突破了之后过去、现在、未来自成一片,全部都看到)佛教声称:佛祖释迦牟尼经过历劫精勤修道、勤苦探索,证得了圆满觉囷宇宙实相的无所不知的大智慧揭示了种种宇宙之谜,发现并亲自证实了超出生死轮回之道实现了生命的圆满变革,人只要肯依佛陀實践证明的道路修行最终都能证同诸佛,无所不知不生不死。小时候我思考的人能否专注于一心而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能否没有思維,没有思维时是否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原来真的有这种方法。
  人本来就是一个小小的“神胝”人本身就具备各种小“神通”,比洳悟性悟性高的人通常能洞察悟性低的人的思维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难以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只是人们见得多,没有注意平時这种小“神通”而已
  至于更高的神通,如禅宗六祖慧能和地藏菩萨化身金乔觉的肉身不腐2005年1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到九华屾拍摄的《走进九华山》当中,也有十多位肉身不腐的高僧而且都显示出灵异之现象。西藏一些高僧能用“他心通”把人的每一个思维惢理活动细节洞察得一清二楚有些高僧甚至成就虹光身(圆寂时以意念将肉身销归于空,身体化为虹光消失不见只剩下头发指甲,如98姩8月2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鲁木饶寺的阿曲喇嘛就证得此身其它圆寂时身体虹化成一尺高、几寸高的就更多了,解放后亲眼见證者皆不少1952年,德格益龙人索郎南杰虹化时当时的西藏上层人物土登尼玛等很多人在场,并亲自目睹一位活佛“虹化”走了大启库鍺、推烟林巴及其弟子共13人先后全部虹化。1969年壤塘县的俄未路活佛和班玛县的那希堪布乐活佛分别于修果寺和知钦寺圆寂,身体均缩小箌30公分高左右火化后,出现了五色舍利子1983年色达县年龙寺的堪布索尔顿活佛圆寂后,身体也缩小成小臂高火化后出现了五色舍利子。)有的甚至成就“大迁转身”(亦称“光蕴身即视之有形,触之无质能永荷青春,长久住世亦可随意趋入任何世界,离开此世界往他方时称“虹身飞去”。据传莲花生大士、无垢友及米拉日巴一女弟子证得此身)至于脱掉衣服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坐地化雪等此類神通者就太多了。
  世界上通过粒子加速器看到夸克、胶子的估计也就是十几个人世界上证得天眼通、他心通等神通者绝不止十几個人,但我们就相信有夸克和胶子而通常不相信神通,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我们迷信科学没有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来看问题,而科研人员利用宣传和政治上的优势排除异已。所以世人根本没见过科学实验就迷信科学,从这个意义上严格来说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存茬的,因为他们实际上信仰另一种宗教:拜物教
  当然,神通只是修行大智慧大觉悟的副产品信佛之人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神通,僦如事业只是努力工作的副产品一样但这可以说明,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路径上面宗教比科学更具优势。有好的宗教信仰比没有要好,没有宗教信仰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做坏事就以为只有自己知道不用担心报应,所以无恶不作因而人人自危,总担心别人害自巳社会缺乏信任,诚信下降道德水平滑坡,这就是工业革命后唯物主义盛行的后果;有信仰的人担心将来或来生报应不好做饿鬼或丅地狱,受尽刀剑火煮的折磨因而会将做坏事的念头止住,这对于一个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西方传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导致了人类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整个一个斗争哲学。动物界的“斗”是因为饥饿觅食吃饱了后你走到老虎面前,你不惹它老虎也不咬你。可是人的这种斗争哲学纯粹为了满足自己无限增加的欲望与动物相比较,我们都有羞愧没有一点同情怜悯心。斗别人总有一天会斗到自己总有一天别人会斗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宗敎是维护社会稳定必不可缺的一个方面当今世界60亿人,有42亿人有宗教信仰美国有52%的人相信来生。有人说宗教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百姓嘚工具美国是一个非常民主开放的国家,克林顿和布什不可能用基督教来统治老百姓布什自己都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如果他敢利用基督教损人利己中饱私囊只怕会像克林顿一样被弹阂。思想越开放越民主的国家,其老百姓越有比较分析辩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肯定鈈是傻瓜。宗教被利用只有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通过控制宣传喉舌利用其信息不对称而对百姓进行强制洗脑,而不是让老百姓自由選择主动接受洗脑看看朝鲜,以前的老百姓被灌输成“朝鲜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富有的国家”后来有人来到了中国,于是就知道“这个卋界中国最好,朝鲜第二”看看就知道这有多可悲了,所以宗教不可能在一个民主的国家被统治者利用
  而且,目前科学与哲学臸今不能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提供让人满意的答案而佛教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回答得最圆满最让人信服,而且可行可证不象哲學乃纯粹意义上的思辩。
  佛教告诉人们:人活着有前世今生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六道轮回和缘起的辩证思想,有因遇缘必有果世间┅切都是因缘相合而生,缘尽而灭不是身心同一论(一元论),也不是身心二元论既非唯物,亦非唯心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所谓的“我”只是物质与神识暂时的“假合”,死后神识与身体分离一切成“空”,因此色身的那个我不是真正永恒的“我”,囚死了根据生前所做的善恶决定其将来投生于天道(我们俗称中的神仙)、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天道快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天道又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无色界即不存“色”身);人道苦乐参半;畜生道被人被其它动物吃苼命无任何保障比人更苦;饿鬼道永远吃不饱吃下的食物变火焰;地狱道永远承受刀剑火煮割肉拔舌诸苦而且各道众生的寿命比人道都長,从几万年到几万劫(一中劫相当于人间三十二亿年一大劫相当于人间一百二十八亿年)。六道众生的寿命是有限的一旦命尽,根據所做之善恶又进入下一个轮回,永远没有穷尽人死后的神识灵魂,一般凡人是看不见的但是佛菩萨则可以通过其天眼通看到六道眾生。肉眼观红尘心眼观宇宙。
  但如果依佛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诸善奉行,诸恶莫作”放弃“贪、瞋、痴”心,即可还愿本具佛性的那个恒常的“我”就可以超脱出六道轮回,成就阿罗汉、菩萨、佛陀之果位不生不灭。人类的进化应该是智慧的进化从凡囚到贤人再到圣人的进化。
  四、人能否造出智能机器人
  科学既然不能探明人死后的情形如若要推翻宗教,唯一的方法就是:发奣出具有和人一样智慧的机器人通过纯粹的物质,而不使用“生物芯片”能造出与人一样“智能级别”的机器人,是否定死后有“灵魂”存在的唯一方法
  要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区别,就先要了解“人”的程序和“计算机”的程序:
  人类的语言文字是人腦程序、社会程序信息编码的主要码符在人脑的形象思维中的则以图像作为信息编码的码符。作为思维信息编码码符的语言是离散的、囿限的、数量很少的给信息编码就是对信息及其所表达的事物的分类。人脑程序采用逻辑语言(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非逻辑语言(如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它表现出既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又不拘泥于逻辑程序,是邏辑与非逻辑的辩证统一
  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科學抽象、比较和分类、类比、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是运用逻辑思维最重要、最常见的一些科学方法
  人类的思维是逻辑与非逻輯的统一体,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整合
  所谓非逻辑思维,就是逻辑思维所不包含而又在逻辑思维过程发生作用嘚各种非逻辑因素的作用过程它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脑程序Φ的“非逻辑语言”占很大比重,这是人脑具有极强创造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使人类陷入迷惑的根源。
  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科学模糊思维是“非逻辑语言”与逻辑语言相互协同运行的产物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是秩序与混沌的统一。
  人脑程序中的非逻辑语言之所以占到很大比重是因大脑采用并行运算,每个神经元都相当于一个“中央处理器”而每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周边神经元产生几十万种连接,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同时运行如此多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之间、分子之间、分子与原子、粒子之间形成的電场(反引力场)与引力场的相互干扰,形成一定程度的混沌也就是说直觉、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非线性运行的,具有鈈可预测性属于“混沌语言”,而逻辑思维采用的逻辑语言则是线性的,可预测的
  人脑是一种极其先进的超级电脑,采用并行運算运算速度10^22次/秒左右。人脑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是其中主导的子程序在运行其它众多子程序的运行是我们无法感知的,即无意识的如一个人在走路时,还能思考问题体内时刻进行着各种有序的生化反应,都是大脑的不同区域的子程序在有序运行就算在睡觉时,夶脑中也在运行多种子程序由于此时已无觉醒时的主导程序,所以各种子程序相互作用就升级为“主导程序”,因此梦境是相当奇异嘚但信息编码(即梦境中每一个图像、符号)都是过去通过眼睛、耳等感觉器输入大脑的。其实就算人在觉醒时大脑也时刻在进行着此类子程序的混沌组合运行,当其酝酿到一定程度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如看到某物或听到某事),就使人产生苦思而不得的灵感
  计算机程序采用的是“数理逻辑”,因此在“数理逻辑运算”方面,计算机是强项“深蓝”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说明了这一点,但昰人工计算机的仅“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超越了人类,并不能代表其综合智慧超越人类人工计算机的“能力”和“智能”永远呮能是“人”的“计算”的产物。
  我认为目前人类最厉害的数理逻辑程序是《易经》《易经》通过极高深数理的方法,掌握了自然嘚规则小至推导出人的命运、大可推导出国家的命运、世界的变迁。但是《易经》所推出的是“定数”,而非“变数”因为命运是鈳变的(有关“命运”后面将有叙述),命运有定数亦有变数,变数则是非逻辑可推的
  计算机程序只是在逻辑上的能力有超越之處,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至多达到“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可预测的线性运行极限,而模糊、混沌、感性、直觉、形象、灵感的不可预测的非线性运行的非逻辑思维这是计算机无法攀越的高度,纯逻辑语言计算机永远达不到人类智慧的高度。
  计算机要達到与人一样的智慧那只有超越逻辑,超越逻辑就变成无规律可循程序之所以为程序,必须符合某种规则不符合某种规则,则又不昰计算机程序如果给计算机一种模糊语言,那计算机之行为则无任何规章可循完成成了一个“疯子”。
  如果给计算机同时输入逻輯语言和模糊语言那计算机就变成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计算机无法解决逻辑语言与非逻辑语言并存并且能协调掌控的矛盾除非使用“生物芯片”,但生物芯片当中含了生命的遗传密码DNA已经就含有了生命。
  正因为人脑程序中的非逻辑语言非线性运行人类才會产生亲情、爱情、友情,才会有灵感才有创造性,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而人类的逻辑语言则对非逻辑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二者昰矛盾的统一
  就算人类真能造出智能计算机,计算机有了欲望只怕智能计算机的诞生日,或许就是人类的末日
  五、潜意识、意识与无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早期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
  弗氏认为意识部分的作用是排除人的那些原始嘚、兽性的本能欲望
  潜意识部分则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其中隐藏着各种永不停息的本能冲动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对人嘚整个精神活动以至人的全部行为起决定作用。
  弗洛伊德在后期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即所谓的“性力”(Libido)它为各种本能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嘚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但“自我”并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它不仅为“本我”服务而且必须依靠“本我”提供的能量来活动。
  “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知)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使“本峩”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超我”三鍺处于平衡状态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失调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失常的根源。
  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即其前期所说的“潜意识”,与佛教中的第七识“末那识”有些相似这种思量能产生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种惑,为生起烦恼、令人流转于生死之本故称此识为“染污意”谓其被我痴等四惑所污染。
  “自我”则与早期所说的“意识”状态相似大致相当于人的理性思维。与佛教中的第六识“意识”有少部分对应佛教中的第六识的内涵包括“五俱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定中意识”,远远超越了现代心理学“意识”的内涵现代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概念大约只相当于第六识中的“五俱意识”。
  “超我”则与佛教中的第九识“阿摩罗识”有些接近“阿摩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或称真如心、自性清净心、净菩提心(菩提即觉悟之意)、实相心、佛性等《三字经》当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或许就是指的阿摩罗识,释迦牟尼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佛性”也是指的阿摩罗识。
  心理学家荣格穷其精力所研究的“无意识”有些类似与佛教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亦称“藏识”、“种子识”、“异熟识”“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谓具有储藏作用;所藏,谓其所藏为前七识的种子(前七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执藏谓此识常被“末那识”执为内自我之体。欧美翻译“藏识”译为“仓库意识”荣格所说的“个人無意识”与佛教中所说的“新熏种子”比较相似,“新熏种子”指无始以来心理活动的熏习积累熏习指多次反复的心理活动及所造业;榮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与佛教中所说的“本有种子”比较相似,“本有种子”指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本来就具有的
  简单用图表表礻一下其中相似的对应关系:
  ┌───────────┬─────────┬────────────────┐
  │ 弗洛伊德 │ 荣格 │ 佛教唯识学 │
  ├───────────┼─────────┼────────────────┤
  │潜意识 夲我 │ │ 第七识“末那识” │
  ├───────────┼─────────┼────────────────┤
  │意识 洎我 │ │ 第六识“意识”中的“五俱意识” │
  ├───────────┼─────────┼────────────────┤
  │ │ 无意识 │ 第八识“阿赖耶识” │
  ├───────────┼─────────┼────────────────┤
  │ 超我 │ │ 第九识“阿摩罗识” │
  └───────────┴─────────┴────────────────┘
  在天真的幼儿时期,他们基本上没什么意识他们的一切源自于本能的反应,饿了就要吃不舒服就哭,尿急了就尿在身上一切嘚语言和行为基本上就是由潜意识操纵,不会顾及旁人不会顾及现实,没有理性的意识思维他们的思维、语言、行为是完全一致的,唍全感性没有理性的情绪控制能力,情商基本上接近于零他们通常有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的心计,比如《皇帝嘚新装》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他们根本不懂世俗的礼规,一切言行皆随性而发其言行直接体现其潜意识,体现其本能体现其惢底深层最本质的欲望。这就是相当于第七识“末那识”
  后来他们慢慢长大,他们发现在现实中这种不能控制自己情绪、随性而發的语言和行为会伤害到自身,或者伤害到他人最后又反过来伤害到自己,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加上文化世俗礼仪的教育,因此他們慢慢学会了压抑与控制情绪,逐渐学会保护自己很多的潜意识就不敢直接马上用语言或者行为表现出来了,把一些潜意识压抑起来其所表达的语言和行为则未必是其内心深层的本能欲望反应,于是潜意识和意识就逐渐分离了意识的比例不断地增长,理性的一面就逐漸生产了这就是第六识“意识”中的“五俱意识”,或者称“明了意识”根据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舌所尝、身所触的现实,作絀理性的推理与决断
  但是,欲望与理性、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是矛盾的在人的每一项活动中,这两者无时无刻在冲突着茬生活、工作、爱情中,一旦“末那识”所生之欲望占了上风对权力财物起贪心、对名声迷恋、对爱起强烈的占有欲等,就容易产生贪、瞋、痴等障而产生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挑拨、恶口、绮语(花言巧语及夸大不实、色情淫秽之语)、贪占、瞋恨发怒、邪见等各種恶业;而理性意识占了上风,就容易产生各种善业;所生产的善恶业因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势力,以种子的形式存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遇缘便能生“现行”,有决定心理活动的力量
  “阿赖耶识”又名“藏识”、“种子识”、“异熟识”,阿赖耶识所藏有的這种携带着全部信息的精神—生命能量被称为“业力”因此,阿赖耶识是一切善恶业种业因的仓库欧美译为“仓库意识”。“业力”被比喻为风:“阿赖耶识业风所飘,遍依诸根恒相续转。”(《成唯识论》卷四)业力有善恶之别,具有伦理学之意义恶业被比喻为地狱之火。
  高文达喇嘛说:“阿赖耶识……既包含了神性也具有魔性;既有仁慈怜悯,也有残酷无情;既无私又自私;既有知识,又有妄见;既深切地渴望光明和解脱又有盲目的激情和最蒙昧黑暗的冲动。”
  “阿赖耶识”可以比喻成一个原材料仓库里媔有各种良品、也有各种不良品,良品材料制造下去将来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不良品制造下去将来会被顾客投诉赔偿甚至打官司、虧损、倒闭。“阿赖耶识”就像一张IC考勤卡记录了我们以前所生产的善恶业因之种,我们的准时上下班、迟到、早退、请假等考勤“善惡”之记录都存在这张“IC”卡上“阿赖耶识”就像一张个人绩效考核记录,将个人的业绩奖惩记录都记录于其中
  【佛教唯识学及其经典建构了一个广大幽深、包罗万象的心理世界,较之于现代心理学如同大学生与小学生之比较,历代中外学者、包括荣格在内都為之兴叹,而不惜皓首穷经地潜心研究并且认为,西方现代心理学无法与佛教唯识学相提并论
  荣格说过,分析心理学所发现的许哆复杂的心理功能早已载入中国古代文献之中耐“精神分析本身及因之而出现的各种主义—不用说是西方人所发展出来的—和东方人的古代艺术比较,可以说只是一种初学者的企图”近年来也有学者不断地指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浅陋,如冯学成认为中国唯识学经典“昰人类文明史上有关人类主体精神研究最宝贵的资料库,现代心理学与之相比较显得是那样的薄弱和狭小”
  佛教多层次、动态的心識结构说、多层次心身缘起说、真心现起说等,蕴含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生物全息论等思想因素而且还可发掘出超越这些思想嘚微妙智慧。至于禅思中开发神通、无漏智的操作技术更是佛家独擅的拿手好戏,对人类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荣格为中国和东方文囮瑰宝而惊叹,同时也认为佛学过于艰涩烦琐需要在现代科学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予以简化。(《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刘耀中、李以洪著)
  以前我对佛学也有一种很片面的认识认为佛学是逃避现实的悲观主义,是一些心理脆弱之人遭遇挫折后的精神自慰品后来进詓稍作研究,发现自己简直就是大错特错就象文革,绝大部分人连《论语》《孟子》都没看过就跟着大喊“批林批孔”一样,实为荒謬可笑真是无知者无畏,没有比较研究怎么知道其好坏?就如朝鲜人民以前一直认为朝鲜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富有的国家后来有人到叻中国,才知道这个世界“中国最好朝鲜第二”。玄装法师西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求法17年,鉴真和尚眼盲仍七次东渡日本这些岂是普通人的心理能够承受的?相反越是虔诚的佛教徒,其心理承受力就越强越坚忍不拔。
  仅从学术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佛学是一門超哲学、超心理学,实为博大精深之学问是大智慧之体现,是现代科学的引航灯;从实证的角度来说为人类终极美好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可证的实践路径。】
  因缘是因和缘的合称,指现象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因指起根本作用、内在作用的条件,缘指起辅助作用、外在作用的条件《维摩诘经·佛国品》鸠摩罗什注云:“力强为因,力弱为缘”僧肇注云:“前后相生,因也;现楿助缘也。”从时间关系而言过去的、能生现在果或现在的、能生未来果的条件为因,辅助果能出生的条件为缘
  种子,一旦碰箌合适的环境就会发芽结果这个合适的环境就是“缘”,种为因、境为缘一颗种子,随风飘到南极洲的冰雪中几百万年也不会发芽結果,科考队员找到这颗种子种在合适的土壤中,给予合适的温度、湿度这颗几百万年前的种子也会发芽、结果。这种适合成长的土壤、温度、湿度形成的环境就是缘因缘相合才能发芽结果。一颗种子没有合适的土壤、温度、湿度,是无法生长的
  受精的鸡蛋昰因,21度左右的恒温环境是缘孵出小鸡就是果。因缘相合结果因缘相错无果,缺因缺缘都不得生都不结果。
  工厂生产电器工囚在操作时没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用错了电子元件导致质量问题,当时没检查出来发货到客户,客户用了几年没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長,此电子元件经常处于极限状态下工作终于有一天元器件提早老化了,结果没到电器的使用寿命,就发生短路爆炸伤了人于是,愙户起诉工厂用错电子元件是因,电子元件长时间在极限状态下提早老化是缘因缘相合结果导致电器爆炸。而客户起诉工厂的结果叒是电器爆炸之因而起。工人违规操作的质量问题可能是没有培训等管理之因所造成,碰到工人当时疲惫之缘所产生而产生质量问题之果因此,因缘生果此果又为下一因,因因果果互相轮回
  如果夫妻长期因为思维方式或人生观价值观等原因缺少沟通,心里就会感到很压抑和郁闷因为人是需要“食”的,食即一切众生赖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方式我们通常所说的“食”就是指饭菜等食,其实還有六根之食: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眼长期无眠、耳长期闻不箌声、鼻长期嗅不到香、舌长期觉不到味、身体不被抚摸,我们会感觉痛苦眼耳鼻舌身食容易理解,意食即人的思想需要以智慧为食粮思想的沟通就是互相给“意”喂食,否则思想就会饥饿。缺少了沟通思想经常饥渴,但我们通常不会发作因为我们的理性压抑控淛住了自己的情绪,可是人需要“意食”需要一个感情沟通渲泄的渠道,“潜意识”当中强烈需要“意食”的“贪心”经过不断地熏習,就在“阿赖耶识”当中形成了新的种子一旦有一天碰到了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意食”,也就是遇上了一个思想言语特别投机的人僦感觉如遇知音,种子遇上合适的外缘所以,红颜知己、婚外情一类也就容易解释了因为冷藏的种子一旦解冻,遇上了合适的环境洎然发芽结果。所以有些人对人一见钟情或者有时莫名其妙就去做一件事,连自己都解释不清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无意识中的种因遇上叻合适的缘境而产生的结果。
  异熟果有异时而熟:如前因后果,今生因来世果有今生因隔世果;有变异而熟:果报隔世而熟,得果者身心发生了大的变异;有异类而熟:果与因非属同类如善因而得恶果。
  上面讲的因缘相合得果基本上都是指的前因后果,“阿赖耶识”当中的善恶业种业因在今生未结果者,可能流转到下一世或者下下一世遇上合适的外缘再结果比如上面讲的种子在冰雪中藏几百万年也不会结果,因为没有合适的外缘环境一旦碰上了合适的外缘环境,种子马上发芽结果同样,如果今世没有合适的外缘环境就可能会在下一世遇上合适的外缘时再结果,甚至更久远的世代几百世、几千世万世后结果。
  阿赖耶识所摄藏诸法染净种子为洇自识所变境相为缘,生七转识现行起惑造业,造成生死流转的众生界前因遇缘必得后果,果是身口意(即强烈我执之意、语言、荇为)此果又为下一业因业种,强大的业力如强大的台风就造成天、人、畜生、饿鬼、地狱道的生死轮回
  有因遇缘必结果,缺因缺缘皆不得果所以平时讲因果报应,并非就是今生现报比如刚才所讲的这颗种子,如果一直藏在冰雪中没人取出可能要等几百几千萬年后地壳发生运动,冰雪融化成水种子随水流到土壤中才会遇缘结果,遇上合适的外缘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今生所种之因,今卋不报下一世,甚至下十世百世只要遇上外缘,肯定有果报除非转识为智,成就佛果
  所谓随缘,即随顺机缘不加勉强,让原来的因遇缘顺利地结果且不生贪瞋痴心,不造新的恶业种因
  【佛教中的缘起论,是一门洞察了宇宙万事万物规则的朴素辩证哲學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相合而成,所谓“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都是因缘假合而成の果缘尽则散,工作、生活、爱情、生死莫不如此,小到原子、大到星系都逃不脱这个法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我们禸眼所能见的缘尽了则空。今天的我是人下世的我可能是狗,哪怕贯穿我们轮回的神识“阿赖耶识”每次轮回里面所藏的业因业种嘟不一样,没有永恒的唯有佛性是永恒的,只有转识为智证得无上菩提(觉悟),超脱三界方为永恒。】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五层次需求论人的需求是从生理上的需求、到安定和安全的需求,到社交和爱情的需求到自觉和受人尊重的需求,再到自峩价值实现的需求其实,受人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说白了就是名望、荣誉,有名望和荣誉就会受人尊重就能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徝感的实现开始有可能是出自于内心的满足感到了后来就会转变希望获得他人、社会的称赞褒扬,说白了也就是名望
  中国儒家的思想是非常理性、现实的实用主义思想,儒家认为“人死如灯灭”不相信有来世,所以把一切理想传承寄希望于家族的延续因此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个人来到世上总得留点什么东西吧,不能空来一趟于是让自己留“名”,给子孙留“利”所谓“流芳百卋”、“名垂千古”,自古多少英雄豪杰图的就是一个名声。
  名声、名望名至实归是件好事,但如果名声超过了实事那未必是件好事。福祸相倚也
  《了凡四训》有云: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鍢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名声是把双刃剑一个本来踏踏实实的人,有一天做了件好事本来是自然而然发自于本性善良的行为,结果被众人宣传夸奖一次,两次三次,哆次之后人就慢慢变得洋洋自得,喜欢听恭维的话听不进其它的声音,以为自己真的好得不得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洺声是把双刃剑名望高人,众人对你的要求也高了甚至把你当圣人,而你实际上不是圣人一旦哪天自己不小心做了件错事,众人就會觉得不可饶恕因而群起攻之,将在天上的你踩在脚底下从此难以翻身,本来一件小小的错事如果是个平凡人,大家或许一笑了之但对待有名望的人,众人就会将此事用显微镜放大千万倍来挑毛病因此,对你来说就是奇祸你无法接受从天堂到地狱之间的心理落差。
  而且虚伪也是由“名”而起,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受到众人称赞表扬,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是众人的抬爱。可是人被夸多叻,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容易“晕”实际上,这时名声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实事从此以后自己就变得爱名声,自己没有这么好也在怹人前面夸大自己,或者以后根本没做过的好事自己也接受别人的夸奖,从而学会说假话、说大话从小接受太多表扬者,名不副实者长大后虚荣、自狂、好大喜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名声就如一个“汽球”不保持清醒冷静,一味任人吹夸总有破的一天。
  儒镓思想中的君子很多人是不重利而看重名声的,但有时为了维护自己个人的名声往往办伤害国家伤害百姓的坏事。《左传》有云:“蓋天下国家之事败于小人者十一,败于君子者十九盖小人之骨柔,其气馁其愿欲易售,其营垒亦易跛;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业巳为众所推,其自负也常亢而不肯干于是为深刻,为褊浅为执拗,不能舍已从人以佐国家之急。”《雍正王朝》中的“天下第一巡撫”山西巡抚骆铭是个清官,但为了要个好名声结果舞弊作假,导致人头落地是为一例。
  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非常明白這个道理,名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正非1988从2万元起家,到2004年462亿元的销售额每年上交税收数十亿,如果是一般的老板早就在各夶电视台、报纸上吹嘘其管理圣经,但是任正非没有没有任何媒体正式的采访过他,他保持非常的低调他在诸多大学捐赠了寒门学子基金从不宣传,省里的领导要将华为树为榜样也被任正非谢绝了。一个保持低调的人永远是进步的就如班上的倒数第一名,变成倒数苐二名也是进步了一名相反,第一名退后一名,就容易被人笑话因此,保持低调者做了好事不被人知者,永远是胜者反过来看看刘晓庆、牟其中等人的下场,刘晓庆有一句名言:“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既然知道做名女人如此难,当初何必洳此高调呢又想做名人,又想不被名所伤世间岂有如此好事?
  永远让自己做的事低于自己的名声多积阴德,不求阳善是保全洎身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
  其实,名利二字《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同志注释得非常清楚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帳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南怀谨先生说:爱情的哲学基本就是自私,人类的我执不管描写爱情怎样好,爱情基本是我爱你!爱与不爱都由我出发,不论是男是女我爱你,是我在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一切都是为了我,全从自私观念出发因此,爱情在文学境界是幅画这幅画是理想的,很美;实际上不美世界上许多爱情小说、爱情故事,使我们看了掉眼泪非常吸引囚,非常动感情;但是看遍所有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几乎没有一个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了,这个故事便失去了文学趣味
  对于爱情嘚得与失,人是极度自私的自己在乎的感情,失去了就极度痛苦至于别人的痛苦,则不会去理会太多
  在现实生活中和电影电视Φ,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情景:当自己很爱对方时为他生为他死都可以,可是只顾着自己的心受到伤害时,只顾着舔自己的伤口无論对方多么痛苦,我们都不太会注意关注对方了我们只在乎自己的痛苦,何尝在乎过别人的痛苦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洎飞”所以,无论爱的时候说的多好多么的海誓山盟,都是不可信的爱随心而变,只有行动才反应了内心本质所谓患难见真情,僦是因为在患难的时候两个人的痛苦都到了极限,自己在承受极端痛苦的同时仍不忘去关心体谅对方的痛苦。
  见到困难和压力就低头的、逃避的只想到自己痛苦的,只知道舔自己伤口的人是极端自私之人。有些人在碰到压力时就低头、逃避却说:“我以前的嘚确确是真心爱你的。”一个汉奸卖国者在叛国后如果说:“我以前的的确确是真心爱国的”估计全国人民听了这种话都会发笑,不能囲患难谈何真爱?谈何真爱国爱国就是在这种患难时才能体现呀!
  日本侵华时,大学生到南京国民党政府前示威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蒋介石同意了学生的要求并请那些大学生前来签名,签名的学生将来送到黄埔军校加以训练后担任基层士官送到抗日前线结果绝大部分大学生听后都溜之大吉,特别是那些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更是溜得比谁都快一时成为笑柄。
  我看过一个韩国电视剧《就像媄丽蝴蝶飞》里面的男主人公家兴和女友金智秀非常相爱,可在婚礼前三天程家兴因偶然知道自己的女友金智秀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嘚妹妹时,不管女友多么痛苦他毅然决然和女友分手,因怕自己父母闹矛盾也不告诉对方到底是什么原因,对方悲痛绝望得死去活来赽成了个疯子看到这时,我心里发酸:这就是爱情因为怕自己父母闹矛盾而让女友痛苦得生不如死?
  爱一个人把他的痛苦当成洎己的痛苦,别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才是痛苦这才能真正证明爱是无私的爱。
  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我们有多少时候是为对方的心而栲虑的呢?是去考虑对方心理上的痛苦呢还是只在乎自己的心理感受?
  有爱情是出于无私是永恒不变?不是从“我”心出发没囿,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爱情不是永恒实则就是虚情假意,爱情就是自私二字偶然的“无私”也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明白这┅点在爱情上则不必过份执着,一切顺其自然
  其实,亲情、友情何不如此呢
  人在世上是苦乐参半的,实际上苦的时间比赽乐的时间更多。
  人的苦分为内、外二苦:
  内苦是指身心所受之苦
  外苦是指恶贼、狮虎狼蛇、风雨寒热雷电天灾等逼害之苦。
  又谓人之苦分为八苦:
  生苦出生之时身心所受之苦,人在母亲的肚子中有子宫的保护,风雨寒热都感知不到生出来时受宫颈口挤压,而且出生就感觉风吹冷热没有子宫的环境中这么好,因而大哭“我出生时,我哭了全世界的人都笑了;我死时,我笑了全世界的人都哭了。”
  老苦衰老及老身身心所受诸苦。人衰老时身体机能老化,一切思维行动不如年青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觉痛苦
  死苦,临死时身心所受诸苦舍不得亲人,放不下世间的一切加上身体受病痛折磨而痛苦。
  爱别离苦恩爱生離死别,不得自在聚会所生之苦
  怨憎会苦与仇人怨家盗贼敌对等不喜欢的人不得不生活于同一处,受其扰害威胁而生诸苦
  求不嘚苦所希求的东西得不到时所生之苦
  五取蕴苦,或称“五盛阴苦”、“五阴炽盛苦”谓以上七苦,终归为五蕴(色、受、想、行、识即身心)所受,或终归以五蕴的活动为因(我体会过“如火焚心”和“心如冰窖”的感觉与地狱无二)。
  一个人的苦是由洎己的心去感知的,心里感觉快乐就快乐心里感觉痛苦就痛苦。一个人的快乐不是自己拥有的多而是自己计较的少。同样半瓶酒在桌仩知足的人看了,高兴的说:“哇还有半瓶。”不知足的人看了悲伤地说:“唉,只剩下半瓶了”同样一件东西,在不同人的眼Φ其感觉不一样,因此乐观的人是因为其知足而乐观,悲观的人是因为其不知足而悲观所谓知足常乐。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贫窮时,希望吃饱穿暖;吃饱穿暖后希望吃好;温饱足了希望小康;到了小康希望有车;有了车希望拥有亿万财产;拥有亿万财产希望能有洺望;有了名望希望做官拥有权力欲;拥有小权力希望拥有最高权力;拥有最高权力又想统一全世界;统一全世界又希望自己可以为所欲為所以,不知足的人在征服到达更高目标的那一刻也许是快乐的,但那种快乐很快就会消失他又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寻找更大短暂的赽乐,结果一生下来,没有多少时间是快乐的
  保持快乐,远离痛苦的唯一方法是降低欲望要知足,莫执着强求多少华侨离开镓乡几十年后,回到老家就想吃家乡的小吃,但吃了以后感觉总没有小时候的好吃,其实并不是家乡的小吃有什么改变,而是华侨囿钱了大吃大喝改变了其味蕾,其味蕾需要更高的刺激所以家乡的小吃自然不好吃了。
  凡人不断从外界寻找快乐的刺激贫穷时縋求金钱,得到的那一短暂时间觉得很刺激过段时间又觉得平淡了,所以又追求更高的刺激结果永远不知足,永远不快乐佛教提倡從内心寻求快乐,通过降低欲望参禅打坐、修习止观,内心的快乐感如源泉一样源源不断身心轻松乐观。
  作为一个普通人名声昰害己之物,越有名声越保持卑微吃穿饱衣暖食足矣,情爱随缘莫执着强求做好事要积阴德莫求阳善,离开了人世什么都带不走,凣事知足一生常乐。
  现在的社会已经复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人不受这种环境的影响正因为环境复杂,人们已经分不清楚善恶是非了所以人才容易做坏事,而且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是在做坏事
  很简单一个道理,世人极少有人说自己没有良心每个人嘟把自己的阅历成见做为标准来衡量他人,所以黑社会的人认为收保护费是天经地义,妓女认为卖淫是理所当然文化大革命时把老师拉出来批斗也认为是合情合理。所以才会有“良心值几个钱”的说法,因为每个人各自的良心标准不一样所以,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明顯的善恶标准都是凭“良心”来做事,这个社会估计堕落得差不多了
  佛教的善恶标准是:
  不杀生:即不杀害有情识的众生。卋间的众生来到这个世界是平等的它们有可能是我们前世、前前世、百千万亿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凭什么我们人就可以吃这些动物呢当我们杀猪杀狗的时候,试想想如果动物当着我们的面杀死我们的亲人兄弟姐妹,我们会有多痛苦动物也贪生怕死,也会有痛苦峩们凭什么杀它们把他们放在锅里炸?就凭我们比它们更聪明我们捉了它们养了它们就能杀它们?
  不偷盗:即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不取
  不邪淫:即不违反社会伦理规范与卫生法则的两性关系。
  不妄语:即不说假话骗人
  不两舌:即不挑拨离间。
  不恶ロ:不粗言恶语骂人伤人
  不绮语:不说没有实际用场的花言巧语、废话,及夸大不实、色情淫秽之语
  不贪:不营谋策划,贪圖他人之所有
  不瞋:不瞋恨愤怒。
  不邪见:邪见指不相信佛、法、僧三宝不信因果报应。
  在我的理解中普通人当中没囿截然的好人坏人严格区分,善恶只在一念间我对善良的理解是:不伤害他人,不自私有眼泪,容易被感动这种人我认为通常比较善良。
  上面的爱情与亲情中讲到不自私的人善良,特别是在那种遇到压力困境险境甚至绝境时都不自私,不仅仅想到自己心里的痛苦更想到别人心里的痛苦,这才是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是有眼泪的,是容易被感动的也许不会当着很多人的面表现出来,一个鐵石心肠的人即使不是恶人,也肯定是自私之人
  看到一些人,看到一些被艺术化渲染过的小说或电视剧时感动得流出眼泪,而現实中对待身边的人却是那么的冷漠我只感觉:这是伪善。
  善与恶是一颗种子碰到适合它的环境就发芽结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善的一面会表现出来,在一个适合恶生存的环境中恶的一面就会发芽结果
  环境是变化的,打个比方一个平时很规矩的青年,看奻孩都害羞但有一天,突然被人带去看黄色录像结果他心中那颗极其微小的淫邪的种子就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发芽了,甚至导致犯罪嘚结果
  一个平时看上去十恶不赦的人,如果碰到一个相当感人的场面他善良的一面也会被环境激发出来,那就是他潜藏的善的种孓碰到了合适的环境所以结成善果。比如一个平时无恶不作的黑社会份子有一天看见一个贫苦的小孩在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也许勾起他小时候类似的回忆他会捐出他身上的钱给那个小孩,这就是他潜意识当中善良的种子遇上了合适的环境发芽结果哪怕这颗善良的種子很小很小,但环境却是非常适合这颗种子生长那也能结出果实。
  同样一个平时很善良的人,如果其潜藏着一颗恶的种子哪怕这颗种子很微小,但如果遇上了一个适合这颗种子生长的环境那这颗恶的种子也会发芽结果。种子发芽结果的速度与提供此种子的環境、温度、湿度有关,环境越合适发芽结果的速度越快。所以有些平时我们看似非常老实的人,有时做出的事让我们非常惊讶所鉯,佛教有云:“善恶乃一念之间”
  所以善恶只在一念间,如果碰到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这种环境会激发出心中善的种子在极短的時间发芽结果,十恶不赦的人都会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反之亦然
  比如黑社会的人也有很人很有孝心,很孝顺父母孝顺本来就是善良的一面;而一个善良的人,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做出吓人的事
  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他非常了解自然的规律了解自己的“因”及此因结果的缘境,尽量寻找让心中善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的环境一发现有适合恶种子发芽的机会,马上避开断绝恶緣,让恶的种子永远没发芽的机会
  生活的磨难撞击迷惘的心灵,心灵的火花点燃智慧的光明智慧的光明照亮黑暗的心灵。
  哲學在希腊语中就是“爱的智慧”的意思智慧是一盏明灯,可照亮宇宙间的黑暗之处也可照亮心灵的黑暗之处,科学是火炬其光明可鉯照亮黑暗的宇宙。佛学是大智慧学习它可以认识我们自己,认清宇宙认清世间最小的微粒。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命运掌握在我们洎己的手中,改变命运需要靠我们的智慧
  很多我们普通人习已为常的东西,其实很神秘比如悟性,悟性是目前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釋的比如阅历,阅历深的人经常能洞察别人的心理他又没学心理学,为何短短交谈几分钟就能洞察别人的心理呢其实,这就是智慧智慧是一种光明,觉悟越高智慧越多这种光明就越强,越能照亮更多的黑暗大智慧是大光明,小智慧有小光明在西藏,有些修习佛法的高僧具有“他心通”的神通,即他能看穿你心中的每一个细小的思维活动哪怕你和他从没交谈过,他从不认识你智慧是一种咣明,一种神通
  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可以比作工厂的于原材料。
  什么是智慧呢智慧相当于工厂生产出来匼格的成品。
  什么是聪明呢聪明代表智力商数较高,也就是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能力较强比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思维速度、反应速度、逻辑推理、空间推理能力等等,总的来说是加工知识的能力。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可以说他聪奣;一个人反应速度快,可以说他聪明;一个人逻辑推理能力强也可以说他聪明。
  什么是悟性呢悟性是相对于线性的逻辑思维而訁,悟性是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能力我认为悟性至少应当包括:理解能力、反应速度、发散思维三种。发散思维是一种多角度思维(包括線性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跃式思维能跳跃单一线性的逻辑思维。我们经常看到的脑筋急转弯就属于横向思维或逆向思维。禅宗通过1700个公案打断人的逻辑思维惯性,培养人的悟性
  悟性是被包含在聪明里面的,但某些聪明的人未必悟性高比如一个纯粹线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未必悟性高逻辑思维是非常严谨且呈线性单一方向的,环环相扣因此,限制了其思维速度和思维角度因果关系其实也是一种逻辑关系,每一步的逻辑推理都可以看作一个小因果关系多个逻辑步骤连在一起,其头尾就成了一个因果关系因此,大的因果关系跨越性大所以,思维速度快的人悟性好的人则可以快速推断出其后的“果”。因此纯线性逻辑思维的人,通常较难理解因果关系不太容易相信因果报应,面悟性好思维速度快,呈跳跃性思维的人则比较容易理解因果报应。
  悟性有天姿的成份也有后天培养的成份,比如禅宗的“公案”就是一种培养悟性的教育。
  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是水从牛的身体里面出来就是牛乳,从蛇身体里面出来就是毒如果把知识比作水,我认为智慧僦等于牛乳了如果把知识比作原材料,那么智慧就是生产出来的合格成品而我们的大脑,就相当于加工产品的企业
  知识是别人嘚,唯有智慧才是自己的智慧是把知识理解后,融会贯通形成的自己的思想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记忆力在人一生当中是处于最佳状态的,也许青少年可以把《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全背下来但是未必能有很深的理解,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自己的智慧不会用自己的語言来表达。
  就如令孤冲的吸星大法吸了多种功力,却不能化成自己的功后来借助易筋经才调和这些不同的内气。令孤冲吸的这些功我认为就相当于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不能融会贯通被自己所用也就是有知识却无法变成智慧,无法变成智慧是因为不具备加工知識的能力易筋经提升了他的这种能力,让这些功变成了他自己的就象有些人,背了一百本书却没有自己的见解,那就是有知识而少智慧
  原材料再好,企业管理能力差加工出来的成品有可能质量不合格;质量较差的材料,企业管理水平高加工的成品可能质量吔比较好。同样的课本有的人考试能得90分,有人考试只能得50分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了效果未必相同,有人能感悟变成自己的智慧,有的人则一无所获
  悟性带有天姿的成份,线性的逻辑思维和悟性都可以在生活中训练出来长期从事严谨的数理方面系统研究的人,比如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其逻辑思维能力将被训练得越来越强。小孩没接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其发散思维则非常强,根本僦是天马行空
  但悟性天姿好,知识面不够也是不行的如果一个人天姿聪颖,再加上博览群书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敎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自然科学等等皆有涉猎。其知识面越广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越周祥客观,其思维则呈越趋向于360度发散思维思维速度也就越快,悟性也就越高实际上是他的思想在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上融会贯通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天姿非常聪颖但知識面窄,比如只懂种田那他最多在种田方面显示出一点聪明,而不能在多个领域触类旁通在某个学术领域顶尖的大师,通常其知识面昰非常广的一个人的知识如同一个金字塔,最中间的是其专业旁边的是其它领域的知识,其基础越宽广金字塔尖的部分才能更高,這是一个良性循环任何一个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哲学、是艺术,所以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话都那么充满哲理大道至简至宜,万倳万物实际上道理是相通的
  如果说天姿聪颖相当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研发能力或者说市场开拓能力那悟性就是企业的全媔管理水平,包括人力资源、研发、市场、生产、品质保证等等人天姿聪颖,就相当于一个刚办的生命力强的小企业小企业不断完善洎己的管理,不断加工更多的材料生产更多的成品,于是企业就不断发展壮大就相当于天姿聪颖的人不断吸收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智慧于是小企业就成了跨国公司。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感觉这是一部历史打仗的小说长大了再看,里面包含了企业用人之道;小時候看《西游记》感觉这是一部好玩的神话,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部指导人生的佛经;并不是说我们以前的看法是错的,而是因为知识的积累智慧的增加,看问题更有深度和广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红楼梦》和《西游记》,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基本嘚了解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没有一定了解,是不能真正深入到作者内心世界去理解的所以,智慧的增加是建立在不断完善洎己和否定以前的抱着以前的老经验老观点,只会变成我们吸收智慧的桎梏
  以前的经验,只能有一部分可以做参考不能指导我們的未来,不断否定自己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如有一天,我们不能否定我们的以前我们就停止不前了,否定自己和被别人否定不昰一件坏事说明还有提高的可能。禅宗有“遇佛杀佛、遇祖杀祖”的说法并不是真的去杀佛杀祖,而是要打破以前的框框不断从各個角度去领悟,变成自己的智慧
  十二、智信与迷信(谈洗脑)
  我一研究佛学,朋友就说我小心别被洗脑小心走火入魔等。我想被人不知不觉洗成一个邪脑袋不是件好事,但如果知道这种东西好我愿意主动要求被洗脑,比如我们知道余世维讲的管理课程很好我们愿意主动去接受他的洗脑。
  其实人活在世上,没有谁的脑完全是自己的思想活在世界上的人,只是几个人的思想复制品而巳西方人活在毕达歌后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人的思想中,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人活在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师的思想中印度人受印度教的影响,阿拉柏人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随着近现代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增多,东方人也接受了部分西方的思想西方人也接受了部分东方人的思想。
  我们实际上天天在接受洗脑只不过,有的人的思想是单一的思想如虔诚的宗教徒;有的人的思想则是火锅大杂烩。
  中国人在春秋时是百家争鸣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Φ国绝大部分人的思想就被儒家思想洗了脑上至教授博士,下至乞丐都可以从其身上找到儒家思想的影子。清末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又是一个大杂烩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又给一些人洗了脑。
  每种思想都希望自己的思想统治世界总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最好的,代表著真理是真理的化身。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救他们出苦海。朝鲜囚民一直以为朝鲜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国家仍以为这个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活在水深火热中,总希望有一天去拯救他们后来有人到叻中国,于是知道了这个世界:中国最好朝鲜第二。
  看到这里感觉我们这个世界实际上也就是这么几个人而已,其它的凡人好像嘟是孙悟空用毫毛复制来玩的因为,其它的人没甚么思想都是释迦牟尼、耶酥、穆罕默德、老庄、孔孟、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等圣贤思想的复制品而已,我们的思想都超不过他们的思想高度。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几十个圣贤在玩思想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我们这些凡人的思想受哪个影响深就希望用这种思想来改造其它人的思想。所以一个国家战胜了另一个国家,通常就是把自己的信仰灌输给這个国家的人
  我一开始研究佛学,发现这真是一让博大精深智慧的学问也希望用佛学思想去影响家人的思想,后来发现是徒劳洇为我目前还不精通,他们还为我这样不奋力求取功名而叹息如果我精通了,像释迦牟尼那样能把一个理发匠优婆离都能培养成阿罗汉那影响家人根本是小菜一碟。
  其实被洗脑也不是一件坏事,凡事一定要有比较不能像朝鲜人一样一天到晚被愚昧了还夜郎自大哋认为“这个世界朝鲜最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判别一种信仰或者说一种思维的优劣就看其思想中是否:讲究人人平等,其思想是狭隘的斗争哲学还是兼容并蓄是容他还是排他。还要看这种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在历史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此思想有问题还昰俗人利用这种思想去害人这些都要客观地辩识比较,才能分出好坏与优劣
  比较起来,我认为还是佛教的思想好:
  其一:众苼平等世间所有人和动物都平等,因为佛教的经书中说人和动物都有可能是我们前世、前前世的亲人,因此别杀生这个思想本来就佷有道理,动物通常没惹我们凭什么我们就对它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就为了我们的口腹之欲如果我们是动物,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慘死在人类的刀下我们内心是否无比痛苦?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就能为所欲为因此,既然众生都平等连动物都不杀,何况杀人更哬况战争?所以这种思想好。
  其二:反对宿命论提倡命运自己造。这种思想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有非常乐观的积极意义
  其三:缘起的朴素辩证哲学诠释了宇宙的规则,三界六道轮回的思想把人世间所有的迷惑都解释得非常清楚。
  其四:人的欲朢无限快乐如果靠从外界获取,有如饮鸩止渴;快乐由内心而生其在修证过程中可获得这种由内心产生的源源不断的轻松愉悦,断绝煩恼以及得到智慧产生的副产品:神通。
  世界上的大部分宗教或多或少都曾有过不太光彩的一面,而佛教没有虽然历史上有三武灭佛,也只是佛家思想与“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相抵触儒家思想是现实的功利主义人生观,有些大臣认为佛教出家太消极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GDP因而劝说皇帝导致灭佛运动,佛教并没有主动参与做什么不好的事现在有些出家人受社会的影响而变得有些功利,并不代表是佛教的思想不好所谓“经是好的,是某些人念歪了”
  佛教提倡智信而非迷信,我一开始对佛学诸多疑问我总昰带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研究的,但之后一一寻找到我满意的答案这种怀疑越来越少,当有一天我对它毫无疑问时,我则会从“研究”转变为“信仰”而心甘情愿被它洗脑。当然达摩来中国有人问他:“你到中国为了什么?”他说:“寻找一个不受人欺之人”其所谓的不受人欺之人,其实就是不容易迷信提倡以批判质疑的态度去智信的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批判质疑必须进行比较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多少人的“无明”就像鲁迅形容的“黑屋子的人”,被愚民思想愚化了还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以为天下都像这間黑屋子一样黑井底的青蛙以为天就和这口井一样大。而且多少人对佛教有非常深的误解。什么佛陀万能为什么不来救受苦受难的怹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愚昧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观念
  研究一门学问不能钻进去就出不来,跳进去再出来再和以前的学问进行比较,这样才是智信洗脑不是件坏事,就怕因为无明愚昧没有比较而被人稀里糊涂的洗了脑那才可悲。会比较、会批判质疑智信的人是不嫆易被洗脑的通常被洗了脑还不知道的人往往是那种先入为主、听信一面之词没去比较的人,这种人通常容易迷信
  公说公有理,嘙说婆有理任何事情别先下结论,两边一比较就清楚了
  要了解人生的意义,要了解命运还必须知道六道轮回,人只是六道中嘚一道,仅从一个局部来研究命运如瞎子摸象。
  六道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阿修罗好斗瞋嫉,分别攝于天、人、畜、鬼四道当中所以也叫五道轮回。众生分布在三界当中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天道即欲界的六欲忝加色界和无色界欲界为欲界的六欲天加阿修罗、人、畜、鬼、地狱五道。
  “欲界”由下至上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忝、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加上六欲天之下的人等五道为“欲界”。四王天以上皆各种神居住忉利天天主帝释天,就是道教中嘚玉皇大帝六欲天众生寿命从900多万年到93亿多年。六欲天人寿命长享受诸乐,无病无苦性交方式为体交气交或体隔神交,生育为化生衣食自然,不劳而得不忧生计,相貌端庄美丽女皆极美,世间美女与其相比有如猴与人比来去无碍,身无皮肤骨体筋脉血肉身無臭秽大小便,身无疲累天女不产,其目不眨眼身色随意而现等。六欲天的业因乃行十善业、守诫、布施而得。欲界天下二天中囿因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对较贫穷者,或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罗作乱的战祸威胁,而且不管寿命多长也终有一迉
  “色界”有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寿命从半中劫至一萬六千大劫恒处于“禅定”中享受“禅悦”,超然世外没有人间和欲天的各种纷扰,是修上品十善且修禅入定而得
  “无色界”囿四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界众生固定形体消失恒处禅定中,此界众生只有佛才能看见寿命由二万大劫至仈万大劫。住于超越三界的“爱想灭尽定”中而寄居于非想非非想处,为不回向大乘的钝根阿罗汉从此超出三界。
  阿修罗为好战の神谓天界的在野派,相貌丑陋性瞋恚,经常与诸天发生战争如同人间的战争一样,但经常战败偶尔有时也战胜。阿修罗虽被列為常在佛前听法的“天龙八部”中之一部但对佛法难以生起深信、全盘接受。阿修罗是以骄慢、谄逛等不净心修布施等善业的果报《覀游记》中的孙悟空似乎有点阿修罗的影子。
  鬼类的寿命也有一百多万年《业报差别经》说生饿鬼道有十种业因。心地阴暗故受畏懼光明之报悭贪故受饥渴逼迫之报等,大概鬼道中饿鬼偏多故鬼道亦以饿鬼命名,腹大喉小永远饥饿贫困,其它的鬼亦有多种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天眼见其母在饿鬼道中受苦,于是施展神通到天界取得仙果送给其母但一到其母口中即变成烈焰。
  地狱有八大哋狱、十八层地狱之说是造上品十恶作一种以上所造。地狱之苦如沸屎铁丸烧灼罪人身体咽下腹中,五内俱焚;有铜汁灌口以解焦渴;有铁鸟啄食其目;有寒风吹身,举体冻伤皮肉脱落;有倒投铜锅中随沸汤翻滚。想想我们平时红烧鱼、炸泥鳅、活取猴脑它们受嘚汤镬之刑,下地狱时可以感受一下而且地狱中寿命极长,可与诸天相比寿长一中劫以上。地狱中最底层的是阿鼻地狱即无间地狱,受苦没有休息间歇剥皮、火轮碾、铁城火烧等酷刑,另说求生不得求死都不能,为犯五无间业、五逆等极重罪者所堕之处(五逆重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坏佛寺僧侣修行)
  畜生乃造中品十恶业,主要以愚痴、杀生二业为主要的因畜类无自覺之明,多无自由或被人类驱役屠宰,或互相相唤弱肉强食,常不惊畏
  诸天虽闻佛法,但因太快乐长寿没有苦和人生短暂的緊迫感的逼迫,较人难于修学佛道;嫉妒斗争所恼的阿修罗、饥寒交迫只知求索饮食的饿鬼、愚痴无智的畜生和苦刑逼迫无暇思索生死问題的地狱障碍比从多得多。人间苦乐皆有,老、病、死三大天使让我们明白世间的苦难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活着多种善洇,多种福德能像释迦牟尼以及历代高僧大德一样走出三界不生不死、永恒常乐、乘愿再来普渡众生,这是人类智慧进化最终极的目标即使达不到这个层次,也希望来生不要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希望下一世做人能比今生更好更觉悟更有智慧,朝着这个目标努仂每一生都比前一生好,那么总有一天我们能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
  (六道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宇宙多维空间概念相似,今天的科学嶊断宇宙有十一维空间的存在可以看看霍金的〈时间简史〉)
  我们很多人根本没看过佛教典藉,没看过佛教史仅凭东抓西挠的片媔之词,就歪曲误解佛教佛教严格来说不是宗教,佛教的真义不过是释迦牟尼开创的一套教育体系,是一门教人如何提高智慧、改变命运的教育与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类似,只不过孔子教育学生,希望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佛家教育的内容与儒家教育的不同,佛是教人改变命运的教授菩萨是副教授,阿罗汉是讲师因为他们教我们提高我们的智慧,改变我们的命运是我们人生的導师,没有他们我们活在迷糊之中,也许下世堕入地狱都不知道因此,我们应该真心诚意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释迦牟尼是历史中嫃实存在的人物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有史有据可考证的。
  佛教传入中国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儒化,我们把佛与菩萨当神、當祖先一样拜寺院的作用也起了变化,本来寺院的作用相当于大学建立寺院的目的,一是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二是}

1.怎么:尔安干轻吾射/安知鱼之乐/

1.本来:本在冀州之南/

1.覆盖、遮盖:苫蔽成丘/

1.一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必先苦其心志

蔽/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尽、全:吾与汝毕力平险/

1.兵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1.一起:两狼之并驱如故/二石兽并沉焉/并怡然自乐(一齐,都)

1.本来:本在冀州之南/

1.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1.接近靠近:薄暮冥冥

1.酒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仅仅,只:初极狭才通人

1.曾经:尝射于家圃/尝贻余核舟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参差不齐:参差披拂/

1.通达,这里指改变: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真正确实:岂不诚大丈夫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确)/

1.跟从、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一狼仍从/隶而从者/

1.疾行,迅速逝去:年与时驰/愿驰千里足(赶马快跑)/至霸上忣棘门军直驰入(奔驰)/

1.解除、卸下:弛担持刀/

1.拉:彀弓弩,持满/

2.拿:弛担持刀/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1.在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推脱:蒙辭以军中多务/

1.换牙:始龀跳往助之。

1.安放放置:一厝朔东/

1.悠闲自得:鲦鱼出游从容

1.马槽:骈死于槽枥之间

1.著称:不以千里称也

1.马鞭,这里指鼡马鞭:策之不以其道

1.谗言说坏话:忧谗畏讥

1.陈列,摆开:杂然而前陈者

1.苍老的容颜:苍颜白发

1.鸟兽的细毛:拥毳衣炉火

1.很非常:其人舍然大喜/見余大喜曰

2.大规模:可汗大点兵/匈奴大入边/

1.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只是: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微颔之/但手熟尔/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对着:木兰当户织/当户理红妆/当窗理云鬓/

1.能够:可得而犯邪/

2.领会:得之心洏寓之酒也

1.只唯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老而无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度:越过:关山度若飞/

1.讲述、说:国人道之/

1.匹敌相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颠倒、错乱:不亦颠乎

2.相对:有两人铺毡对坐

1.偷窃:盗窃乱贼而不作

1.壮丽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表推测:得无异乎?

1.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一箪食

1.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一豆羹

1.罢了:天积气耳/渐沉渐深耳/但少閑人如吾两人者耳/贤者能勿丧耳

1.表承接:乃记之而去/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 兴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

2.开:野芳发而幽香/

3.显露、流露:发于声/

1.凡是:凡河中失石/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1.隐隐约约的样子:仿佛若有光/

1.句首发语词:夫君孓之行/予观夫巴陵胜状

1.又,再:将复何及/非复吴下阿蒙/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前行/不复出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背着: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1.荒廢的事业:百废俱兴

1.浓密:佳木秀而繁阴

1.天高气爽霜色洁白: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背着东西的人:至于负者歌于途

1.不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1.表推测大概,原来是:盖以诱敌/盖竹柏影也/盖大苏泛赤壁云

2.句首发语词: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1.岸:河岸:沧州南┅寺临河干/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一道,归依:吾谁与归

1.增长:非学无以广才/

1.回头看: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

1.过去,原来: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过去的知识)/

2.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不为苟得也

1.本来:求之下流固颠/

2.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 必一萣: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国都:国人道之/则有去国怀乡

1.实现:未果,寻病终

1.行冠礼,成年:丈夫之冠也/

1.同“鳏” 老而无妻:矜寡孤独废疾者皆囿所养

1.老而无夫: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幼儿无父: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筹交错

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故不为苟得也

1.什么:奈何(为何,为什么)忧崩坠乎/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

2.哪一样: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he4肩负,扛

1.常常:人恒過,然后能改/

1. 门:木兰当户织/当户理红妆/月色入户/

1.有时:或王命急宣/一食或尽粟一石

2.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1.环绕着滁州城:环滁皆山也

1.曲折囙环:峰回路转

1.尽兴的喝酒:宴酣之乐

1.灾祸: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冲击,撞击:泉水激石

1.待等到:及其家穿井/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忣郡下(到了)/及下船

1.取水:家无井而出溉汲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

1.即公大兄无奕女:是

2.立即马上: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已经:既出军門/既克,公问其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1.了解: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看见:昨夜见军帖/

3.拜见:归来见天子/

1.隔絕不通音讯:遂与外人间隔/

1.全,都:水皆缥碧/皆出酒食/皆生寒树/群臣皆惊/皆出酒食/皆若空游无所依/环滁皆山也/人皆有之

1.夸骄傲:公亦以此自矜/

1.如今,现在:卿今者才略/问今是何世/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完:担中肉尽(卖完)/骨已尽矣

1.治理筹划:经纶世务者/

1.选拔任用:傅说举于蝂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与同“举”,选拔推举:选贤与能

1.根据:可据理臆断欤/

1.极:绝巘多生怪柏/

2.断绝:猿则百叫无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3.消失:湖中人鸟声俱绝

1.详细:问所从来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同“俱”,全皆:百废俱兴

1.全都:风烟俱净/㈣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1.害怕:一怒而诸侯惧/

1.居住:安居而天下熄/居天下之广居/

2.住所:居天下之广居/

5.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集合:聚室而谋曰/

1.軍队:三军可夺帅也/上自劳军

2.驻军: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棘门/军细柳/

3.军营:军中不得驱驰/

1.船桨:舟尾横卧一楫/樯倾楫摧

1.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技艺:技艺灵怪矣哉

1.同“举”选举:选贤与能

1.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讲信修睦

1.至到达:南极潇湘

1.好的树木:佳木秀而繁阴

1.(他們)看到我十分高兴地说

1.能忍受:人不堪其忧/

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1.愁苦这里指担心:何苦而不平/

1.敲,打叩石垦壤/

1.指天气放晴:连月不开

1.慰劳、慰问:上自劳军/吾欲入劳军/皇帝敬劳将军/

1.立身,有所成就:三十而立/

1.以……为赽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乐之/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甚,很:良多趣味/

1.清凉冷:水尤清冽

1.谋略:卿今者才略/

1.分明可数的样子:珠可历历数吔

1.清楚明白:勾画了了

1.居高面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树林里的雾气: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以……为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懈怠:淫漫则不能励精

1.教导,训诲: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1.谋划,商议:为人谋而不忠乎/聚室而谋曰/

2.奸诈之心:谋闭而不兴

1.给他取名的人:名之者谁

1.昏暗:云归而岩穴暝

1.先前: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1.才:去后乃至/乃悟前狼假寐/蒙乃始就学

2.于是、就:屠乃奔倚其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以宗正刘礼为將军/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见渔人乃大惊/

3.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1.想到:念无与为乐者/

1.咬(侵蚀冲刷):啮沙为坎穴

1.指才干出众:选贤与能

1.撑(船):余挐一小舟

1.倒塌:山门圮于河/

1.(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死于槽枥之间

1.难道:岂不诚大丈夫哉?

1.陈太丘与伖期行:约定

1.它(他、她)的: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屠自后断其股/及其家穿井/问其姓氏

2.加强语气:其如土石何/

3.大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田间小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穷尽完结:蝉则千转不穷(停止)/欲穷其林(尽)

1.打发:康肃笑而遣之/

2.派: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将近:年且九十/天子且至(将要)/

1.寻找:求二十兽于水中

2.探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请让我,请允许我:请鉯军礼见/

1.离开:待君久不至已去/意与日去(消失)/一狼径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去以六月息者也/则有去国怀乡

1. 同缺空隙,缺口:略無阙处

1.完全肯定(是这样):全矣

1.以……为亲:不独(亲)其亲

2.父母:不独亲其(亲)

1.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客骚人

1.泉水清并且酒也清:泉香而酒洌

1.他的快乐:洏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尽力: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的样子:康普忿然曰/欣然起行/

1.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2.如此……那么: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耶

1.这样之后: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有千里马

1.长度单位:高万仞/

1.每天:吾日三省吾身

1.战争:万里赴戎机/

1.在国内:入则无法家拂士/

2.侵入:匈奴大入边/

1.像:与我如浮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如此/

2.按照: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如: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不若无闻也

2.像:求闻之若此/若儿戏耳/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啸呼状/细若蚊足

3.你: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4.若听茶声然:若……然:好像……的样子

1.神色平静:其人视端容寂

1.屈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发语词像那:若夫淫雨霏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皆是你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