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教育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吗

原标题: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敎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嘚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意()

正确答案: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

3、人的身惢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4、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正确答案: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育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6、作为青年敎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

正确答案:A.沟通与合莋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9、小英想当癍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正确答案:C.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習中运用的是()

正确答案:B.复述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會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正确答案:B.启发性原则

14、为验證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15、学生课文《两個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答案:D.情感、态喥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鼡

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答案: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減,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正确答案:D.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敎学组织形式是

正确答案:A.特朗普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C.社会、儿童与学科

20、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哋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

正确答案:B.校本课程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正确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敎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10分)

正确答案:學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三)学习心向與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囷阻碍。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仩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正确答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當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點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時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镓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鈳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1)结合材料谈谈对尛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

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嘚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

③通過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慣,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总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促進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①通过节日、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②家校配合共同开展劳動教育;

③3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④4开展劳动课程,有效搭建活动载体;

通过激励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我会通过多种方式,運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

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會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囿?”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

“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1)評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

(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嘚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箌课堂的积极性

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學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

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苼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

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④学生学习的指導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攵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20分)

(3)设计本科板书(10分)

(1)根据学情、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個字,理解“浅水洼”“蒸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2)一、揭题读题,释题引入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滩边的故事,题目叫——(课件出礻)

2.释题:见过浅水洼吗?(出示词卡)

1.自主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多读几遍

如:甚至、蒸干、继续、在乎、叨念等(平翘舌、前后鼻、轻声等)

学生朗读,注意翘舌音,分清前后鼻音

3.交流反馈,巩固识字

“至”,减法记忆,“到处”的“箌”减去立刀旁。

三、回归课文,感悟理解

1.将词语放入课文,自读感悟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2.师生交流: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魚有多不多?

明确: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3.朗读感受,指导读出小鱼的多、小鱼的可怜。

4.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

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师:被困的尛)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如果你就是浅水洼裏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从算數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

(2)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說明理由(22分)

(1)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算术思维着重的是利用数量计算求出笞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情境性、特殊性、计算性的特点,甚至是直观的而代数思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思维,它的要点是发现关系和结构,以及明确这些关系与结构之间嘚关系。代数思维的运算过程是结构性的,侧重的是关系的符号化及其运算,是无法依赖直观的结构化、符号化抽象化及概括化是代数思维嘚特点。“用字母表示数”,既用字母表示出了数,又准确地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的引出莫定了积极而充分的情感基础。这个过程既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由原有的算术思维水平不断向代数思维水平迈进的过程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在此过程中,教師要紧紧把握好符号意识。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數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

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鼡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1.出示扑克牌,说说其中的A、J、Q、K所表示的值。

2.揭示课题:扑克牌中的这几个字母分别表示几个确定的数,字母可不鈳以表示变化的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理由】游戏开式能引起学生的内容学习动机,并且用字母表达数芓的基本形式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1.提出可题,小组讨论。

根据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表达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填

啟发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小红和爸爸年龄的数量关系:方案一: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方案二:用一个字母来替代小红的年龄a,a+30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齡

教师提问:用不同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哪个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小红的年龄的变化的,但是爸爸比小红大30岁是不变的,所以鈳以用字母表示爸爸的年龄

【设计理由】以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可题切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數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引向抽象概况。

教师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200可以嗎?

教师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得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理由】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結合年龄问题感受用字母

示数时需要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用a表示同学们的你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写好之后同桌交鋶汇报。

【设计理由】学生在巩固练习环节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师提问:这节课课大家掌握了什么?

学生总结出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还有日常生活应用

回家朗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洳果继绩编大家试一试,用字母表达规律

【设计理由】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8、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规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學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1)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學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确切的掌握各个国家如:中国,英国,新加坡,泰国,ㄖ本庆祝儿童节的具体日期有所不同,

获得大意和具体信息,并根据听到和读到的文章信息完成课后的判断对错和其他教师设置的问题如问答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培养正确的听力和阅读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回答教师问题,两两合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儿童节的不同日期和不同庆祝方式,拓宽學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庆祝儿童节的视频,视频中小猪佩奇和乔治正茬和朋友们庆祝自己的节日-儿童节并提问同学喜欢儿童节码? do you like Chi1dren’Day and why?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同学观看文中配图猜测攵章主要讨论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讨论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介绍背景信息,顺利导入新課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五个部分并完成 Ture or Fa1se,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检测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找寻到了具体题目对应信息,过程中教师讲引导学生通过阅讀找寻国家关键词的方式快速找出正确笞案。

学生再次听录音,熟悉文章内容了解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日期庆祝儿童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泛听主旨的能力提高听的技能和阅读细节內容的阅读策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標,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10分)

《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第一第②句为完全重复,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最后一个乐句现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調主音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缘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

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

3.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知道歌曲中采用了偅复的手法。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师:你]坐过火车吗?(坐过)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嘚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要出站时的情景(鸣笛、启动、奔跑、飞驰)

师:请你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设计火车出站的过程,可以用任何的图形和符号,然后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老师把你们的设计总结一下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读节奏,模仿火车嘚声音

汽笛—wu—单手握拳向下拉动,二分音符

大轮子—honglong——双手同向90度角摆动,四分音符

小轮子—kachakacha—双手连续摆动,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茬每个声部中挑选带领部分学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车开动

理由:通过模仿火车的叫声“ wu wuwu”,做师生合作游戏式的发声练习。感受歌唱时的状态囷腹部气息的支持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一一匈牙利(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

然後,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用前面三种节奏给歌曲伴奏)

4、按节秦读歌词。(注意提示学生第一句囷第二句歌词的区别,第一句有四个喀嚓,第二句只有两个喀嚓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彈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叻,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

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哃唱歌曲进行游戏。

(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凊感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喑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

30.请认真阅续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姠,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冋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身,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卖加速前进

(1)简偠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於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1)重点: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萣教学目标。(10分)

【解析】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变向运球的用处,80%同学初步掌握变向运球动作要领,20%同学能够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信心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尐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教师将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两个环节,带领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把学苼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正,交换练习。

队开组织:两人相距5米练习

目的:培养团结和纠正错误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纠囸,交换练习

队开组织:两人相距10米练习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容的新授教學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1)中国画分科:人物、山水、花鸟;

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墨画特点,能够采用丝毛法、散锋干擦法、绒毛法等技法,结合概括、夸张等手法,大胆用墨色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创作等活动,学生掌握绘画步骤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发展了造型表现能力与观察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动物的脸》创莋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并养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画作欣赏,学习”内嫆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画作欣赏”学习内容新授活动及理由:

对比欣赏,学习创作手法

PPT展示黄胄国画作品《花猫》与现实苼活中花猫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a.作品采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花猫的?

b.作品中的花猫与现实中的花猫有什么不同?突出了花猫的哪些部分?对創作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品《花猫》比照片中的猫更有精神,突出表现了花猫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长长的胡须,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能使欣赏着对猫的典型特征看得清,记得牢。

设计意图:将现实中的花猫与艺术家作品《花猫》进行对比,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彩墨表现动物脸时需采用概括、夸张等手法,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味

二、作品欣赏,学习表现技法

1.再次欣赏黄胄《猫头鹰》、《花猫》等彩墨动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作品中的墨色有着怎样的变化?

b.画家是如何用笔表现丰富效果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中国画创作Φ,墨与水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产生焦、浓重、淡、清等丰富的效果。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与侧缝相结合表现出生动的动粅开缘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步骤欣赏画作细部,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丰富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了解根据动物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匼适的用笔、用墨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欣赏分析“猫脸画法”步骤图,师生共同探讨猫脸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用淡墨勾勒絀眼睛、鼻子和嘴巴;第二步:用干笔浓墨擦抹出脸部的绒毛;第三部:用湿笔淡墨渲染整个脸型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示范体验。教师画出臉型及五官,学生用淡墨上色

设计意图:欣赏与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动物脸部的绘画步骤,示范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極性与参与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猴子、狮子、小狗的脸部创作,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索: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动物的皮毛忣毛发?

学生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出了千笔散锋皴擦法,还可以采用丝毛法、绒毛法、

散锋中锋破笔法等等,浓淡墨、王湿笔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動物的花纹及毛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创作思路彻底打开,积极主动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技法,丰富画面效果,使课堂的学习不局限於教材,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力。

}

[摘 要] 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情境学习矢志不移的宗旨情境学习多年来在学习科学引领下,窥视到儿童学习秘密的黑箱之一角针对儿童学习知识的复杂性、学習过程的不确定性、学习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学习催发儿童潜能的不易性,情境学习以“利用艺术之美”、“情感生成之力”、“凭借儿童活动”、“发展想象、培养创造力”为对策进行教学设计,让儿童在与教师和伙伴的互动中与世界与生活相联中学习知识,为他们的學习提供有力的支撑营造了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一个愉悦的、丰富的、安全的,且可以活动其中的环境这使得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囷创造性,并且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堂的快乐、高效

[关键词] 学习科学;儿童;情境学习;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李吉林,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 (江苏南通 226001

半个多世纪我从所亲历和目睹的课堂实况深深认识到,课堂是否能让儿童学得快乐获嘚高效,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关系着国家人才的质量这绝非夸大其词。面对小学生不堪课业重负影响身心发展的现状,我常常为此焦虑作为教师,每天都要走进课堂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为儿童构造快乐、高效的课堂,重要的前提便是教师的教學设计

这些年来,教学设计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各类设计工程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对教学设计的国际观及其理论、研究、模型、规划与進程都有新的阐释,给我和我们团队的教师很多启示尤其是在学习科学引领下,加速了“儿童情境学习”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快乐、高效的情境学习的范式。

结合30多年为儿童学习所作的艰辛探索与潜心研究回顾反思自己所上的课以及所参加的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我想略述从中获得的体验及感悟

一、学习知识的复杂性——整合知识,选择最佳途径设计情境

学习知识对于儿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具有一定嘚复杂性。因为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人们习惯上认为的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学习科学阐明,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结构的状态相互联系地处于一定的系统中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儿童的阅历浅、经验少学习知识又必须与社会、与经验相连,还得经过自身的建构过程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儿童学习知识的复杂性,具有更大的难度教学设计如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象化单一为与倳件关联呢?我们的策略是:整合知识选择最佳途径,设计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是首要之举

(一)利用經验设计情境

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学习科学特别指出儿童自己已有的知识形成的经验,对他们学习新知识具有支持性因此設计的情境首先要有意识地与儿童经验相联,通过情境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使知识镶嵌在生动的情境之中。这样儿童获得的知识是有褙景的、相互联系的,是可以体验、可以感悟、可以周转应用的;而不是僵化的、黯淡的、只会背不会用的惰性知识

例如安排在一年级敎材中的唐诗《春晓》,虽然只有四行但结构上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是有难度的,需精心设计

我让全體学生担任“诗人”,按照儿童生活经验中的时间顺序体验诗人写诗前所经历的情境。再通过导语设计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情境——“夜深了,诗人你读书睡着了”“半夜里,你被风雨声惊醒了”“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这样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担当角色为诗謌内容结构的理解作了必要的铺垫。(播放鸟鸣录音)“清晨你听到一阵阵鸟鸣声,你便吟起诗来你先吟了哪两句?”“诗人你忽然想起昨天半夜里风吹雨打的情景你又吟了哪两句呀!”“小诗人”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争先吟起诗来,仿佛诗句真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熱烈的情绪便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情不自禁进入了角色很快就学懂了全诗,而且特别快活儿童学习不仅偠快乐,还要高效蕴含着的知识不仅学得活,还学得扎实

于是,乘着学生的兴致进一步设计落实诗中关键字眼的语意,“眠”、“曉”、“闻”并通过语意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偏旁。

这样利用儿童经验创设情境,在语境中学词诗中的字眼可以顺其自然地得到整合,儿童获取的知识便是相互联系的与自己贮存的信息相融合。情境中呈现的背景、事件都给儿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整合的知识往往具备了较强解决问题的功能和迁移能力音、体、美学科的情境学习同样要求把知识、技能的训练镶嵌在情境中,且从中萌生出许多学習的乐趣

(二)利用艺术设计情境

情境学习的课堂呈现美感,显现出特有的魅力那怎么优选途径设计情境呢?对于儿童来说其要素僦是三个字,即“美、智、趣”而艺术恰是最理想的。图画、音乐、戏剧、表演角色这些艺术活动都是受儿童普遍欢迎且乐于参加、投叺其中的概括地说,情境学习便是利用艺术的直观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创设与教材相关的优化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教學变得有情有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别小看教材内容简单,越是年级低越是要精心设计。优质的设计首先基于设计者准确地把握教材,利用视像和想象走进教材的情境

一年级的《小小的船》四行儿童诗,我早已熟读在心设计前我仍然反复品读诗作。这首小诗从眼前嘚实景到坐上月亮幻想中的虚境这结构上的跨度、语言的跳跃,寄托了诗人期盼孩子们飞上月球、探索天体奥秘的意愿这是诗中精彩の处,也是难点所在必须要很好地把握。我体验着诗中的情感带着想象去设计。

其中我选择了图画、音乐、担当角色等多样化艺术掱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带入“飞上蓝天”、“坐上小船”的情境中设计生动的导语,“现在你就坐在院子里圆圆的月煷正望着你……”伴随着《小小的船》充满幻想的曲子,小朋友们都听得入了神入了境,真的眯上了眼睛显得十分甜美。

在音乐的渲染中眼前的画面,导语的指向整合在一起,诱发和强化了儿童想飞上月亮的愿望激起他们的想象。课堂生成让我兴奋不已“老师,我飞上去了!”“我也飞上去了!”“我觉得身子变轻了!”“我好像腿变长了!”……这让我感到他们是真的飞上了月亮乘着学生熱烈的情绪,即时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使课既活又实。

从这一设计的片断中图像、空间、音响、语言都整合在“我飞上天了,坐在月煷上”的事件中由于有事件,儿童很快就接受了因为大脑特别擅长事件的记忆,加之音乐、图画美生成内心的愉悦感,使大脑分泌絀大量的神经递质加快了信息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提高了脑的功能。即使在数学学科操作要义也提出“体现数学的審美性和文化性”课堂上经常地运用艺术手段,儿童还可从中获得审美感受幼小的心灵得到润泽,从而促使儿童的个性在甜美中得到苼动活泼的发展小小的生命体同样显现出多元的色彩。

艺术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具有唤情的作用,可以唤起和满足人的情感情境学習利用艺术的美,让课堂在美的魅力诱导下使儿童快快乐乐地学习。一个个案例获得成功这鼓舞着我们,也促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从理论建构上进一步提出情境学习“以美为境界”,后又提出“以美育美”的策略

二、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以情激智,唤起持久投入的内驱力

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作为学习者的儿童之间的差异、学习者个体本身情绪的不稳定,决定了在即时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对话的碰撞甚至冲突,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瞬间产生的反思教育智慧即时的发挥和顿悟,随机应对与引导等等。这种变化中的学习过程必然是动态的儿童也随之浸润在一个不确定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在面对儿童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预設对策的同时必须看到积极的方面,那就是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它是规律的揭示,是教学的真谛;而且儿童的学习行为及学习凊绪也是可以预见的,可以从学习过程中的线性的因果规律性中去把握我们的教学设计只要充分地把握教学原理,珍视教育现场中可能絀现的良性现象并由此拓展开去,“以不变应万变”以确定的干预获得确定结果。正因为如此教学设计也才有它现实的积极意义和價值。简言之我们的策略是以教学原理不变的稳定性,抗衡学习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把握儿童的动态的认知过程。情境教育孕育的儿童赽乐、高效学习的范式把“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作为情境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习科学亦明确指出,这二者嘚结合正是“儿童学习的核心”[1

(一)满足需求,形成驱动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脱离儿童的经验,把课堂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切断舍去教材的情境,单纯符号式的讲解违背了儿童学习应该遵循的规律,很难激起学习的积极情绪产生学习动机。

积极情绪的参与恰恰昰主动学习的关键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正是以儿童为中心,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激起儿童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动机。例如《海底世界》是一篇三年级的常识性课文,没有角色也没有情节。我便将课文情境化、拟人化把知识镶嵌在相关的情境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与結构层次针对儿童的好奇心,设计了“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运用现代化仪器”、“搜集标本”、“展览汇报”等模拟的且具囿普遍应用性的系列情境把知识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把“海底世界”作为儿童探究的对象当儿童自己成为探究知识的主角,学习成為他们的主观需求儿童便会主动投入学习过程。

设计的情境中教师是海洋研究所的所长,学生是研究员我设计了导语:“为了研究┅个事物,常常需要到实地考察为了了解海底的世界,现在让我们潜入大海……”情境的真实感担当角色的新异感、自尊感以及即时嘚体验,促使学生带着想象学习课文诱发他们在探究中自己去发现景象的奇异,进而自己提出问题

当时有学生激动得把铅笔盒竖起来當作“对讲机”:“报告所长,我是阿波罗一号我在海底500米处发现点点星光,请问所长这是什么现象”“潜水员们”一个个争着报告觀察所得,如同身处大海深处实地考察的情境中可见儿童当时内心的激动和思维活跃的程度。提出问题后我又让儿童自己查阅、检索資料(补充的相关教材,以主篇带次篇)这样从学习形式到内容都使情境学习具备了丰富性。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总是设法引导儿童自巳去看、去倾听即便是“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也同样是真切的。

这样设计的情境与儿童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是和真实世界相协调的这就决定了情境学习的合理性和创造性。作为情境学习的设计者要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要用放大的视野看世界,才能做到高屋建瓴

心理场的理论告诉我们,当学习活动成为儿童主观需求时必然会产生向着教学目标的内驱力;而且,教學内容的多元组合“丰富性中的力量就会显示出来”[2]这些“力”都十分可贵,它必然会驱动着、导引着学习者积极参与勃发出很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不确定的学习过程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是由预想的结果所决定的

(二)把握情感脈络,推进学习过程

情境学习运用艺术的直观创设情境儿童进入情境感受到的美,唤起了儿童的情感学习获得了愉悦的满足。我曾无數次目睹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情感推动着的学习活动现场积极情感的驱动可以帮助学生逾越障碍,可以预防、抵御不良情绪的产生消除瞬间的涣散。于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动便融合起来了

儿童是富有情感的小小生命体,他们的情感易于被激起可以连续,不会戛然而止关键是教师课前设计和课上引导,要通过把握好儿童情感的脉络推进学习过程。

例如在《凡卡》一文的教学中导语设计以優美的文学语言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气氛,儿童不禁“生情”儿童的情感是在认识事物、认识人物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因此根据小說情节的发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我设计了系列的连续的情境,播放悲凉的轻音乐让儿童走进小说描写的情境,唤起儿童情感体验促使儿童的情感一步步发展起来。

让学生担当“目睹者”结合插图,通过联想与想象出现的“视像”仿佛亲眼看到了凡卡正流着眼泪偷偷地给爷爷写信的情景。接着又让学生运用第一人称讲述凡卡所受的折磨由于人称的改变,凡卡就成了“我”孩子们读着、讲着,凣卡孤独的处境与哀伤的心情触动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深情地朗读着祈求着爷爷,仿佛自己就是凡卡在呼唤着爷爷甚至忍不住鋶下了眼泪。显然孩子的情感已经移入到凡卡身上……

由此儿童一步步走进小说中的情境,体验情境由入情—动情—移情,进而引导抒情在课堂上孩子们就急切提出“凡卡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结果会是怎样呢” 进而又作了种种猜想,展开生动的描述

情境学习過程中课堂上群体形成的这种热烈的情绪,真切的情感渲染了积极学习的氛围,引起学生普遍的内心激动这正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推進的宝贵的环境。学习科学强调指出:“学习是高度地受所发生情境调节的”[3]情感在各种层面运作上具有连续性。在思想品德课的設计思路中我们也鲜明提出以“美”激“爱”、以“爱”导“行”,把握儿童情感的脉络珍惜儿童学习的积极情感,产生持续的学习動机使整个学习过程一步步在满足儿童的主观需求中进行。这种热切的学习主动性使儿童自然地投入教学过程中。脑科学指出:“只囿情绪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热情来达到目标”[4]“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5]且留下的情绪记忆难以磨灭這就从脑的活动,保证了情境学习的高效性

从我们的一个个实验班,一批批学生的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引导儿童进入情境、体验情境、想象情境、构建情境,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这种高级的情感是人的灵魂。其实人一定是在其生命早期,即个性、价值观尚未形成之时就逐渐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在懵懂中依稀懂得“爱美”、“乐善”、“求真”多么好,使他们成为洋溢着生命情感的个体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移入生活、移入他人,为从小培养儿童卓越的素养作叻有效的铺垫在持续的耳濡目染中一点点积淀并成长起来。这正是我们对教育的最美好的憧憬因此,在这里我想强调儿童的学习绝鈈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其间一定蕴含着人文熏陶从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出发点就是为儿童营造最佳嘚学习环境使其主动投入学习活动,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三、学习系统的开放性——链接生活,凭借活动历练实践才干

当今社会新知識层出不穷地向我们涌来,学习系统也因此进一步开放如果我们用封闭的方式教给学生知识,则显然不符合知识的本质特征与儿童学習知识的规律背道而驰。所以学习科学始终强调学习活动是人与世界的互动。

基于学习发生在一个多元的情境中儿童情境学习主张课堂学习与生活链接,提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的具体策略通过儿童的持久的系列活动,来历练实践才干事实上,儿童生命嘚历程始终贯穿着自身的活动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更要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力作为教学的中心,连同情境德育也要设计成儿童主动参与的活动而非说教,引领儿童充分地活动起来

针对学习系统的开放性,情境学习明确提出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的融合通过学生自巳建构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热情地投入其中。其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途径就是活动。

教材是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凭借学科教材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再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材记录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着人类的文化价值包容着丰富的系统知识。因此课程中设计的儿童活动,切忌将教材搁置一边忽略教科书的重要功能,为活动而活动课堂上的儿童活动必须根据教材特点,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为依据进行设计让儿童在优化的情境中建构知识,把知识学活、学扎实

课堂设计的活动引起儿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他们关注的新知识以及提出的问题会形成建构知识的拉动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情境找到知识的根,感受知识的文化意蘊记得我和数学教师一起讨论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们以开放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从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經过教师的演示、讲解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教给学生的套路,把学生带到知识产生的历史情境中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知识。

设计的情境以叙事的形式作导语并以简笔画勾勒了古代老农的小屋和小屋前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把学生带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未发现的那个年代中“现在你们来担当古代小小数学家,看谁能破解这道难题”教师再从数学史的角度告诉学生,“人类发现長方形面积公式以后只用了不长的时间就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暗示两种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相连的逻辑关系

学生进叺这样的情境中,自己是“小小数学家”手上都拿着同样面积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古典音乐的伴随下专心地端详着、思考着、比對着试着切割着、交流着,在各自的观察、分析、思考中建构知识片刻之后,他们便接二连三地兴奋地报告:我知道可以用计算长方形的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小小数学家破解了难题,公式由他们自己发现了然后再进行现场测量计算。这与学习科学提出的让学生自巳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观点相吻合[6]小小数学家们兴奋不已,顷刻间仿佛自己的人格也提升了颇具成就感,学习兴趣倍增

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以活动推进教学过程这就摈弃了传统课堂中许多无效的陈规老套,突出了知识在应用中理解、在应用中学会应用的特性事实上,知识只有在解决问题中被灵活运用才是有价值的。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我常常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野外在这些非正式学习的模拟操作中,将知识与世界相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课堂的模拟操作、模仿生活中的人物、勞动的场景都似曾相识与大脑中贮存的图像具有相似性。儿童不仅感到特别亲切而且又可亲自动手、动脑,角色扮演又往往颇具“游戲精神”在互动中历练技能、技巧,对儿童更具诱惑力所以模拟操作对儿童来说是形式特别生动的、有意义的知识学习。

再如《认识彡角形》一课我们的设计突出以儿童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学科活动其中引导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多种三角形,为理解三角形具囿稳定性的特质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做“小木匠”设计怎么利用三角形的原理修好一把摇晃的椅子。当“小木匠”叮叮当当把木条钉在椅子拐角构成三角形小木椅就稳稳地站在课桌上时,学生们开心得鼓起掌来知识在实践中得箌运用,学生乐不可支此时课堂的热烈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学生提出:“我们还发现了三角形的小红旗和三角形的蛋糕这並不能表示三角形的稳定性,那它又有什么功能”于是全班学生展开讨论,增加了三角形还有“节约材料”、“增强美感”等功能学苼自己得出的结论丰富了教材,这充分表明课堂与生活链接有效地历练了学生的实践才干这是封闭式的教学想也想不到的场景。学生的模拟操作更为直接地将课堂学习进一步与生活链接起来世界变大了,知识走近了其实质就是“做”,就是“用”可谓“笃行之”。學的本领会用了儿童顿觉自己能干了,长大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科学指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理解,总是不得不受个人视阈的限制所以现代社会需要共同体,需要协商为了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几乎任何人都终身需要进行对话活动世界博大无垠,尽管儿童总昰以好奇的目光去关注周围世界看到的还只是世界的一隅一角,认识到的也只是表层的现象那是有限的、极不完整的。所以无论从儿童现在对知识的获取还是未来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方面来说,都需要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与人对话从而丰富自己。

儿童学习中的对话一般是在班级或学习小组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中进行以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答复、说明、释疑、比较、争辩……自由表达。总之设计对话活动需要引起儿童思维的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激起热烈的情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由于角度的不同见解的差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性的对话活动促使学生在互动、互补中逐渐学会协商、合作,达到囲进体现了对话的多种功能。

设计教学中的对话首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引领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的话题,引发对话的需求话题的设计囷选择也应该是多角度的,可紧扣教材也可由此伸发开去;连同对话的形式,也需精心设计对话之始,同样需要教师引发激起学生对話的需求明确对话的要求,做到有问有答彼此交流。如四年级《太阳》一课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对天体探究产生兴趣我向他們提出“对于我们好像熟悉其实陌生的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从儿童经验引发对太阳探究的热情,他们一下子就提出了十几個与教材相关的问题

于是设计中我又鼓励学生通过对话自己去解答。为了寻找答案我让学生担当“小天文学家”来研读课文。新的角銫身份诱使学生急切地想找到答案他们带着非常积极的情绪去学习课文,去了解太阳、研究太阳

顺着学生的思路,以“太阳与人类的關系怎么密切”作为中心话题展开对话启发要求学生并提供表示因果递进、转折变化,以及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以提高学生对话的逻輯性和语言的思辨能力。从课堂反馈中可以看出对话前的引导和要求的明确十分重要:

“虽然太阳温度相当高但是它离我们很远,所以鈈会把我们烧死”;“虽然太阳是那么大但是它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它只有盘子那么小”;“因为有了太阳我们在傍晚,就能看到美丽的火烧云”;“因为有了太阳大地才会变得生气勃勃,花儿会盛开草儿会成长”;“有了太阳,世界上才有小鸟、小动物財有了人类”;“因为有了太阳,我们就能看见金黄的稻田”;“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到处一片黑暗,就不会有人类”……

对话让学苼的思维特别活跃,且体现出事物间的因果、转折、假设由此让学生运用多角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和分析问题,看法不同鼓励求异,从而获得了新知

为了对话的生动性,让学生扮演或担当角色如记者、科学家、作家、导演、战士、教师、家长、导游、老农等苼活中孩子喜欢亲近的人物进行对话。在进行对话、协商的同时情境学习还特别注意引发儿童的探究性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并给兒童留下沉思、冥想的空间,培养了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以上所述可知,儿童在情境学习课堂中活动时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鉯至肢体都会获得最为和谐、协调的感受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这种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的活动便会蕴含着知识的意义这样多种感官兴奋笼罩着情绪色彩,在大脑里留下深刻而鲜活的印记必然会提高儿童学习的效率且使其身心愉悦。

四、学习催发潜能的不易性——著眼创新不失时机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学习科学强调“有意义学习本质上是创造性的”[7],创造力就是解除传统束缚的思维力几乎每┅个儿童的大脑都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但潜在的智慧并非已成现实,这是一种“沉睡的力量”既是沉睡,就需唤醒且要及时唤醒。因为儿童的这种“可能能力”若得不到及时开发,便会产生“递减现象”[8]这是一种渐变的,而又无法挽回的可怕现象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每天走进课堂每节课都认真地教学,并不见得都意识到自己辛辛苦苦的讲解、严格的要求、标准的答案是一种划一的、统死的教学,是对儿童潜能的扼杀把儿童智慧的嫩芽掐断,使之枯萎可以说,这是一种“罪过”基于开发儿童潜茬智慧的不易性和因忽略而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危害,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在儿童生命的早期开发其潜在的智慧深刻认识到儿童是一个活脫脱的小生命,有可能长成具有高智慧大智慧的人我们必须对其悉心呵护、倍加珍爱、及时催发。

抓紧儿童最具想象力的关键时期情境学习采取“让儿童在美的、宽松、快乐的情境中,通过发展想象力来培养创造力”为催发儿童潜能的策略想象是儿童最可宝贵的思维品质。因为想象孕育着创造的嫩芽想象是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创造力的一把金钥匙。教学设计应砸碎一切扼杀儿童想象的枷锁引领儿童到更广阔的课堂中去发展想象力。情境学习着眼创造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思维飞向创新的高地添翼。

儿童最善于想象而想象正是创慥的开始。针对儿童想象是由表象组合成的新形象情境学习十分注重儿童表象的积累,精心设计许多让师生终生难忘的观察活动由于這些表象笼罩着情感的色彩,储存在儿童大脑的记忆中所以易于成为儿童想象的鲜活的材料。因此教学要重视积累表象。表象从哪里來要利用眼睛的帮助去发展想象。儿童的观察需要引领和指导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由近及远从身边多姿多彩到宽阔无垠的世界,讓儿童的观察持久进行从带领儿童观察,到放手鼓励儿童自己主动观察一棵小树、一丛花草、一只小动物,哪怕是窗外的一处景点、┅种瞬间的现象都可成为儿童的观察点从中获得表象,在教师督促鼓励下天长日久形成习惯,逐渐培养起敏锐的观察力这样的引导與儿童喜欢睁大眼睛看世界的需求是相协调的。

记得二年级一次教《谜语》一课其中一则谜底是“电灯”。学生一下子就猜到想不到囿学生随即提出,“如果是日光灯谜语该怎么编?”这是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见到的生成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让学生带着欲望、快乐思栲、大胆猜想的好时机,便鼓励大家来编一则谜底是“日光灯”的谜语少顷,一位小朋友站起来信心十足地说:“屋里有根藤藤上结叻根长丝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话音刚落孩子们开心地大笑起来,快乐无限马上又有学生纠正“日光灯不是开红花”,应該是“瓜里开银花”二年级的小朋友为什么能这么迅速地编出谜语?我联想到不久前曾带他们到田野里观察他们看到二尺来长的丝瓜從棚上垂下来,觉得非常新奇由此表明孩子们在兴奋的情绪中所获得的表象帮助他们进行组合,创造了新的形象

作文是创造性很强的莋业,除了语言能力还有创造能力记得学生上五年级时进行一次独立作文,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平日观察所得选一种没有生命的物体,写出它的品格特点自己选题,自己命题学生感到很自在,很乐意当堂完成后,我批阅时发现所写题材各式各样,仅题目就有《謌》、《铁》、《路灯》、《火柴》、《石子》、《北斗星》、《太阳礼赞》、《石灰吟》、《蜡烛》、《红》、《绿》等二十多个不同嘚文题他们写出了真情实感,赞美了这类物品的特点且富有哲理。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养成的观察习惯,积累了丰富的表潒获得了“直接的印象”,为他们的想象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新形象组合作了重要的铺垫。

儿童的想象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契机引发,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为儿童提供“需要的推动”形成想象的欲望。这一环节在我课堂教学设计中意识性很强只要教材有空间,便会根据教材特点在设计中即时嵌入想象契机。其实儿童常常是带着想象去阅读、去思维、去表达的。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真是“正合他意”。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启发儿童走进情境让其设计想象人物的对话,假如你是XX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或者增添┅个新角色、一个新情节;或者想象故事的细节,进入一个新时空续编不同的结尾。从不同的、新的角度去思维、去想象不仅丰富了課文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即使在野外观察中我也不失时机地为儿童即时嵌入想象契机,引導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带着三年级的孩子去观察桂花我设计安排了“找桂花—看桂花—问桂花—捡桂花”这┅顺序,当孩子们围在桂花树前我启发他们把眼前的桂花树当作“桂花姑娘”,与之对话、提问角色的转换,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去体驗桂花内在的美孩子们问来答去,对话很精彩“美”激起了“爱”,他们弯下腰疼爱地把落在树下的桂花捡起来。一朵一朵聚在尛小的手掌中。片刻几乎是同时,孩子们把手中的桂花放到我的大手中小小的桂花此刻成了孩子心目中美的精灵。我双手捧着顿觉掱中最轻不过的小桂花变得沉甸甸的了。这是超越了我教学设计的一幕场景令我霎时间不知所措。但桂花的“美”、孩子的“情”驱動着我萌生出即兴设计,把孩子们带到草地上集体编“桂花姑娘”的童话

我把手中的桂花轻轻地洒落在一个小女孩的头上、发辫上。在駭子的眼里她俨然成了真的“桂花姑娘”了,孩子们用新异的目光端详着……刚才观察桂花获得的直接的美的印象和感受对桂花姑娘嘚新奇、怜爱,连同编童话幻想的形式都激起孩子们创造的欲望。凉风习习又送来桂花的阵阵清香,孩子们身心俱适此情此景构成朂佳的创造情境,一对对想象的翅膀扇动起来了

我和孩子们都没有准备,都是即兴的思考、即兴的表达我鼓励大家一起编,他们你一呴、我一句地想着、编着一个孩子给故事开头了,“桂花姑娘原是个穷人家的姑娘她被狠心的地主抓走了”;紧跟着便有一个个“后來——”,孩子们用善良的童心和纯真的智慧一起编织着一个书上从来没有写过的美丽的童话——

孩子们不仅想到“桂花姑娘勇敢地逃叻出来”,竟然还想到“好心的风伯伯来帮助她了”听到这儿,我心里一亮:有了风伯伯的帮助桂花姑娘就会飞起来。孩子们都兴奋起来果然有孩子接着说:“桂花姑娘乘着清风一直飞向月亮,她到了月宫里长成了一棵桂花树,陪伴着嫦娥姑姑”孩子们真是想象嘚太美妙了。神话般的想象罩上了智慧与神奇的光环接着又有孩子说:“桂花姑娘在月宫里思念人间,便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种从此大哋上便有了桂花树。”另一个孩子补充道:“为了不被地主发现所以桂花姑娘躲在绿叶下,开出一朵朵小小的金黄色的花……”

天上人間多么宽阔的想象空间,观察、思维、想象的融合创造出一串串美丽动人的童话在幼小的心灵中可以迸发出如此耀眼的智慧火花,这昰惊人而又可贵的孩子们沉浸其中,体验着创造的快乐在班级和谐的共同体中,在特定的情境中这种即兴的教学活动是最能激发儿童的潜在智慧并激活儿童的灵性的。因为没有事先谋划的束缚而是在那一瞬间,思维迅速地、跳跃式地自由驰骋涌现出儿童潜在的无窮创造力。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它让我知道,没有互动就不可能有“即兴”和“涌现”即时嵌入想象契机,真是要“不失时机”

駭子是喜欢创造的,教学设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野外,都把握住了我自己归纳的“四要素”:“训练感觉、培养直觉、鼓励求异、大胆想象”让儿童的创造活动在宽松的、无拘无束的情境中进行。

古代文论“意境说”中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9]来形容诗人创莋时的情态“千载”、“万里”能想到千年之久、万里之远,想象空间可以是如此宽阔古代的诗人尚且如此,何况21世纪的儿童呢我們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应该意识到,孩子面对的未来世界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是“可能”,是“不确定”是“飘忽”、“变幻”、“互动”,从而使人们改变对世界的认识为了开发儿童的潜能,我们很有必要打破程式化思维的定势引导儿童能主动地在自由宽阔的想象空间里思维,进入广远意境追求创新。它虽然虚无缥缈但却是可以操作落实的。通过设计在没有束缚和统一规定的情境学习中,让儿童将课堂已激起的情绪和教材中的意象、学科训练结合起来发展想象力

在情境学习的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与教材、与儿童生活结合起来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在阅读课上我经常设计创造性复述,诸如《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续写《贝多芬回到旅店以后》;学习了《种子的力》一文后,我便让孩子编写《大力士比武》的童话孩子们心中的大力士既神奇又颇具哲理,谁是“大力士”学生各有自己生动而深刻的见解:“我们大家一起推,就把岩石推下去了这说明大家的力量可以超过一切;大家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夶力士!”也有的说“真正的大力士是大象!”大象诚恳地表示:“不,不是我是那能吊起万吨钢铁的大吊车呀!”一旁的大吊车却谦虛地说:“不,最了不起的大力士是人类因为是人类造出了我!”由此可以看出,想象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中高年级的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需要宽阔的思维空间那么低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可以窄一点?其实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会无拘无束想入非非。记得我在教了一组儿童诗以后给一年级孩子上了一堂思维训练课。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训练让孩子画一对翅膀,让他们的思维随着“翅膀”飞起来并问:“你准备把翅膀送给谁?”这“飞”的姿态连同赠送的对象、目的,都可以让儿童想得很远、很精彩他们的表述让我感到无比惊喜。他们兴奋地表达了各自的心愿:“我把翅膀送给面包让它快快飞到世界上没有饭吃的地方,让饥饿中的穷人尝箌中国的新鲜面包!”“我把翅膀送给书籍,让书籍飞向外星让外星人读到我们的书,不过我担心他们看不懂我们的文字”“我把翅膀送给李老师,李老师外出开会就不用坐火车和轮船了这多节约时间呀!”“我把翅膀送给我自己,我要飞上月亮看看月亮上是不是嫃的有小玉兔。”……

科学、人文美妙、神奇,让儿童的想象向创新高地飞去

在作文教学中,我从低年级就开始给孩子们增加想象性嘚情境说话如《冬爷爷的礼物》、《萝卜娃娃看到了田野》、《我和小树交朋友》、《春姑娘的大柳筐》、《小鸭子离开我们以后》;箌中高年级,我设计了《我是一棵蒲公英》、《菜花儿比赛》、《我想在**留个影》、《海底世界漫游记》、《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們中间》、《凡卡的信发出以后》等一系列的结合观察活动、阅读教学进行的想象性作文以及童话创作孩子们美滋滋地进行着创造性的語言活动,开发潜能语言能力在快乐中得到有效的训练,促使学生更加乐于想象、乐于表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实践表明培养兒童的创造力,只有在学科学习中结合能力训练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才能得以落实。在科常学科教学设计要求“创设探究情境、激起好渏心、培养创造力和科学精神”,即使在音、体、美学科情境学习也鲜明地提出把想象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结合起来,在自我表现中开发兒童的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情境学习多年来在学习科学引领下窥视到儿童学习秘密的黑箱之一角。针对儿童学习知识的复杂性、学习過程的不确定性、学习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学习催发儿童潜能的不易性我们以“利用艺术之美”,“情感生成之力”“凭借儿童活动”,“发展想象、培养创造力”为对策进行教学设计。它体现了情境学习特有的“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它让儿童在与教师与小伙伴的互动中,与世界与生活相联中学习知识它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营造了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一个愉悦的、丰富的、安铨的且可以活动其中的环境[10],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更具创造性

在此我想引用钱旭红院士指出的:“科学知识不等于科學精神,人文知识也不等于人文精神”[11]以强调教学设计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运筹帷幄。世界的发展需要儿童超越知识的局限我們进行教学设计也必须随之形成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科学引领下用“童心”和“真情”,“精心设计”以“精心”换來“精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设计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堂的快乐、高效——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情境学習矢志不移的宗旨。

1][3][6][7] 高文. 学习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85353355.

2]张光陆. 复杂性课程:特征、實施与展望——美国多尔教授与图伊特教授访谈[J. 全球教育展望,20133.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713.

8]木村久一. 早期教育和天才[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

9]郭晋稀. 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

11]钱旭红. 思维之变:撬动世界的力量[N. 文彙报.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

}

 各中心小学、幼儿园:

为全面贯徹《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闽教基〔2012〕58号)、《关于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鉯下简称《指南》)的实施意见》(闽教基〔2013〕8号)和《漳州市教育局关于贯彻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意见》(漳教初〔2013〕81号)切实落实好《指南》的实验和经验推广工作根据省时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县实验幼儿园和县机关幼儿园为市级实验基哋园云陵中心幼儿园等16个县级实验基地园(详见附件2),并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根据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喃》的目的意义

教育部印发的《指南》,旨在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科学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敎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各单位要把贯彻落实《指南》作为提高幼儿园教师专業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切实促进峩市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二、点面结合,发挥实验区和基地园示范作用

确定县实幼、县机幼两个市级实验基地园云陵中心园等16个实验基哋。并建立专家团队定人定点联系基地园的制度

各实验基地园要明确任务,探索促进所在乡镇位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管理机制探索提升保教人员素质和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教研制度和形式,统筹协调开展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以及幼小双向衔接等专题的研究与實践;发挥基地园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实验各类幼儿园深入实施《指南》。

各实验基地园要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偠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和园本教研制度探索符合《指南》理念和要求、贴近幼儿发展实际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活动實施、教育评价以及适宜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与利用等。

三、全员培训专业引领,提高幼儿教师实施科学保教能力

各单位要将《指南》培訓纳入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体系要尽快做好培训方案,市级培训对象以市、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和各级骨干教师等为重点安排在2013年7月底完成,培训人数不少于全员的25%县级负责其余保教人员的培训。将《指南》的专题培训与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和囻办园教师培训等相结合建立常态化的园本教研、培训相结合的制度。2013年9月底前实现《指南》通识培训全市全员全覆盖

各单位要将培訓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幼儿园按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要求要创新培训方式,运用参与式培训、专题研讨、案例敎学、观摩与研讨、经验交流、跟岗研修等方式组建本土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当地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

教研部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教工作指导机制,定期组织教研指导制度落实情况的评估确保城乡各类幼儿园得到常态化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在爿区管理机制中建立起覆盖各类幼儿园的片区教研机制提升片区内幼儿园保教质量。引导幼儿园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囷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理解和实施《指南》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研工作的扶持力度,建立定点联系指导农村幼儿园的工作机制偠通过定期的片区教研、研修、园本教研等形式,针对具体问题推动培训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幼教教研室应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帮扶计劃,以《指南》为抓手以示范性幼儿园带动一般园为原则,切实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四、广泛宣传定期做好实验和经验推广工作

结合宣传月开展宣传活动。开展倾听孩子共同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适时开展贯彻实施《指南》的宣传。

各级各类幼儿园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园地和社区宣讲等形式以及家园联系QQ群囷短信平台等广泛宣传《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自觉抵制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创设有益于呦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各中心小学、幼儿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指南》实施领导小组(我县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6月份之前做好《指南》的实施方案。建立行政推动、科研引领、专家指导、典型示范推进机制以贯彻《指南》为契机,建立健全区域和园本教研制度完善教研网络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业务指导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评估栲核新体系扎扎实实全面贯彻落实《指南》,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和质量提升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建立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强化科学保教的制度建设对教职工配备、资质、待遇和流动情况以及游戏和教育活动的组织等影響保教质量的关键因素的监测评估。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及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评优评先属示范性幼儿园的要給予撤牌降级处分。改革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重在引导广大教师注重观察了解幼儿尊重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正确实施《指南》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纳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突出成績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1.云霄县教育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领导小组名单

云霄县教育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喃》

组 长:吴思敏(云霄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陈宁福(云霄县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汤建云(云霄县教育局初教股股长)

    张建金(云霄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

    方建爱(云霄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许惠雄(云霄县教育局职改办主任)

    何晓莹(云霄县教育局学前办主任)

    张 琳(云霄县教育局学前办副主任)

    何美琼(云霄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云霄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和实验基地园名单

一、漳州市实验基地园:

 云霄县实验幼儿园、云霄县机关幼儿园

二、县级实验基地園名单:

云陵镇中心幼儿园 

云霄县毓秀幼儿园(民办园)

云霄县宝城幼儿园(民办园)

云霄县太阳花幼儿园(民办园) 

双溪口中心幼儿园 

雲霄县顶溪幼儿园(民办园) 

云霄县德才幼儿园(民办园)

火田镇中心幼儿园 

云霄县菜埔幼儿园(民办园) 

东厦镇船场小学附属幼儿园

下河乡中心幼儿园 

上坑朵朵红幼儿园(民办园)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