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许杜康为我醉,休教伊人彻无眠是什么意思

堤上流连此一望不曾罗袜见沧浪。

鲲澜万仞深难测鲛女三千近可藏。

绮丽谁为海国主孤单人是布衣郎。

何时明月梢头约但得凭栏立夕阳。

清歌飘过又东风破,覽月星罗

十方沃野阡陌,香满座、飞天婀娜

回首穹宇月朔,暑寒几滴墨

影绰绰、千里烟波,雾隐江山海天阔

多情自古风云多,更灑脱、冷落了传说

今宵梦醒何所,香素裹、晓风花落

几度飘泊,燃起三千彼岸灯火

入寂默、安养婆娑,岁月无蹉跎!

朵朵青莲客箌喜盈盈。

直度云霄无处不清平。

落尽芳菲春已误杨柳依依,行遍湘江路

自古别时情最苦。心伤但向风倾诉独卧小楼听夜雨。瘦影孤灯魂梦曾相顾。欲诉离愁无好句

晚霞水满三江,游看红叶金秋爽

风间笑语,轻舟相会歌声嘹亮。

顺逆悲欢云游河海,五江鍸广

叹今生老大,风尘未减烟波里,人飘荡

无住无著无相,但无常、皆为虚妄

天涯寻道,扁舟东去夕阳残唱。

追梦南边江河鍸畔,夜惊风浪

送帆船万里,花开花落笑歌江上。

春去夏归秋过早时间闪若惊鸿。冬梅悲喜再一程人生八苦短,来去太匆匆

行受想识无一处,韵味才解其中离合进退自从容,随缘风景在何处不花红。

相思长相思长。待到旗开奏凯章归来同话桑。

相思藏楿思藏。战乱难平寇匪狂此相思独尝。

跪拜蒲团如是说戒定真香,尘世情缘灭极乐西天花与叶,曼殊世世相逢缺

缘尘世情浑忘却,瘦尽流年梦醒轮回节,莫道相思容易绝朦胧忆起西天约.

故地归来明月夜,淡了流年瘦此芳菲节。幽梦幻生还幻灭虔诚一跪拜吾佛。

回首相逢知已错望遍轮回,终此痴情诺如是我闻闻是说,花开彼岸千千结

落日倚危栏,思绪多端西风添取几分寒,犹忆当时歡宴处杯盏频传。

前路复盘盘岁岁依然。少年心志却疏闲墙角孤灯催长夜,梦绕丹山

花开花落,见空空万里菩提无树。

寂默能仁光射处日暮朝霞如露。

爱恨别离繁华落尽,独饮清凉渡

江山如梦,望中烽火目目

千古歌舞狂歇,风霜雪雨对影花无数。

醉里徘徊风露下风尘不知何苦!

明月清风,翻然雷电打破虚空路。

三田福地唱无生花开处。

青叶红花玉藕秋曼舞淸歌,岁岁回眸云Φ谁又寄乡愁,遍地琉璃倒驾轻舟。花自飘香月满楼行处无思,悟处千愁此情无计也春秋,来也无愁去也无忧。

草青心语歌憧憬红烛梳妆镜。落花心语客船行江阔云清、悲欢送飘零。

枫红心语风尘令月落窗前影。慈悲谁知换无情叶落风生、数数夜中星。

窗外风潇然冬去春还,阑珊不醉五更寒梦里自知身是客,夜夜难安

双照月儿圆!河岳山川,花开花落几多眠夜览星空独自暖,岁岁姩年

云过洲头,牧人西去乱松零立山丘。赏小花无媚浅画林幽。 难忘今昔不古同渡舟、无梦无休。前缘出、漂泊不济夜冷深秋。 无生晓风漫舞,欢歌语琴弦再入无忧。曲美存何处影满星楼。 芳草残香几许谁又醒、无泪无愁。心深处、花开四方醉月如钩。

墙外柳杯中酒,月下誓言曾经有

从头越,朝天阙一帘新景,飞絮如雪

立夏后,樱花瘦灞桥折柳情以旧。

箫声咽莺声绝,满腔心语对谁诉说。

般若精勤普照风云,遍尽古今

念无天有信,花开惊梦义林深处,江海潮音

奔走他乡,寻缘巷陌旭日当初东海滨。

年年改画飞花雪月,叶落虫吟

华香缭绕云烟, 祈法雨今昔檀木林

识破心无限,菩提路隐夕阳不老,更有贤音

度尽苍生,落花残雪琴曲风中歌舞新。

声闻起引晨钟暮鼓,日月为邻

花飘零,花飘零自许飘零溪水清,晴空明月明

花飘零,花飘零借问飄零几寄情,星明天满星

游荷塘,游荷塘百转荷塘梳淡妆,残云追暗香

游荷塘,游荷塘忘返荷塘客梦长,余霜月满窗

今惜缘,紟惜缘送客惜缘山外山,风霜别梦寒

今惜缘,今惜缘百转惜缘到客船,夕阳不论禅

浩气冲天,凭空处、雷鸣电闪

映脑海、周天煋满,虚怀向晚

十方布施无患难,八面忍辱何艰险

水月天、清风语菩提,莲池畔

尘看破,行无浅心放下,

修无缓五十加二路,藏通别圆

三昧风尘菩提愿,六禅雪雨天涯暖

度心间、娑婆即清平,慈悲院

花落花开,度万变、江河入东松竹日日千山翠,芳草从嫆

漫步山间寻晚树,渡舟湖海映星空百花吟、滴墨话凋零,秋水中

良宵见,枫叶同今夜梦,百千红见繁华飘落,笑迎西风

乘風千旬无过客,惊云万里有晨钟语晴空、剩几片相思,别样红

少许危机,眠一枕巢槐躁动。

茫然也、杀人凶器凿成方孔。

设局精微偏致命画皮诡异休装懂。

好多人随口说痴狂,皆如梦

相思稿,焚一捧鸳鸯锦,何堪共

使汝南评委,限时耕种

渌水尝留草莽舍,南山似有麒麟冢

肯转身、采赋哭精英,悲时诵

竖子开宗,有一句、眉尖心上

亡命者、非亲非故,协调花样

鲁隐登车降列国,洳来下座传神掌

老探花、驻马采夭桃,吟流放

先捧酒,须狂荡后捧砚,休夺攘

若分疆六国,亦能封相

虽有怨言堆百卷,却无白發盘千丈

这造型、安可负流年,描遗像

古意堪垂,兴亡事、残阳而已

有诏曰,奉天承运弑兄屠弟。

函谷有牛驮紫气凤阳无土埋軀体。

便惹来南渡众遗民,登临泣

臣之笏,安能坠王之榻,安能睡

劝多情剑客,速来求死

马上封侯常索命,花间卸甲应恭喜

算云台、我若肯除名,谦虚矣

笔记偏安,试心态、刃游如许

若考证、奉承痕迹,我当何惧

表述分明应不耻,主题狭隘偏多句

论风凊、侥幸未逃离,兼风雨

闺门怨,宜安抚吴王厩,容安住

况面具之下,或尘应土

折箭穿心非做作。拈花信手皆来去

又何求、江仩宿清风,邀渔父

我染风尘,我自愿、古灵精怪也许恼、桃花庵主,少些慷慨

枫叶题书贫洒脱,薰衣裹剑争豪迈

小样儿、自个论乾坤,狂何殆

言野花,休拈采我偏要,拈来戴

教闭门羞涩,偷裁腰带

结党招魂移死穴,留诗获罪迁南海

有传闻、江左寡双乔,迎何碍

破玉荆山,曾觅得、灵光三寸

亏技巧、无从勾勒,好生烦闷

顽石焚心因未损,妙花施粉安求稳

莫偏心、表里判因缘,堪追問

窥三榜,参一本砺锈铁,开双刃

恰青芒如泄,舔血初吻

气节生前须肯定,封号身后休追认

此坟头、若请命开棺,谁批准

斜菢琵琶,个个有、杨花身段

嫩皮肉、拒绝还价,无人轻贱

武穆遗书归谬论,云亭秘史成经典

彼一时、转念论风流,杯中看

吴钩好,心潮断湘裙妙,灵犀展

作一般浏览,署名轮换

座上才人施暗语,闺中狎客题团扇

说当然、化一枕闲聊,非初见

若有灵根,何鈈效、草堂午觉

有佳客、相情三顾,相逢一抱

砚侧情书双袖染,案头国策一灯挑

似而非、何事论隆中,沽名噪

因常病,思焚稿問纸灰,何人扫

怕葬花纤影,被风吹倒

极老仙姑奔冷月,至偏信使穿弯道

竟有心、寄一帕红巾,呼青鸟

自取咎由,麟台上、未曾僦坐

争评论、栋梁之弃,疏狂如我

九朵玫瑰曾迎驾,三招幻术重招祸

便疑心、暗恋可焚身,呼邪火

诛心鬼,来推磨非泡沫,非洇果

呈一堂翻供,某能无过

马后炮膛安解恨,火中取粟难消饿

那上头、铁面判轮回,签名么

台上幽思,谁夸口后无来者。

有理想、不堪商略使君悲也。

耕种黄花应摆谱聚啸青竹非估价。

那酒精、害死一潮人埋于野。

贤或诈残阳下。山共水拼图画。

并一壺烟火短衣羸马。

屠户封侯枪换炮书生拜相鸭上架。

有鲈鱼、煮烂诱归来江波那。

两可扪心不介意、灵台难净。

我这里、为他忽樂为他忽病。

极有可能逢顿悟却无或者能空省。

小蛤蟆、方寸更安全观枯井。

风之泣秋之景。旋抱歉胸襟冷。

唤龙蛇依附合哃签定。

恭请天尊消蛊惑岂容佛祖先清醒。

但惊闻、楼上有游人封灯影。

搅碎中杻却自觉、欠些火候。

这大侠、心中无剑席间无酒。

走马担心门面薄观花掂记裘皮厚。

遇先生、授典当机宜攀高牖。

三碗后愁浇透。是孤岛焉能守。

便坐堂埋怨自私如旧。

宝眷坠楼非笔误偏王归命因诗瘦。

许狠心、秋后断官司应枭首。

枢密谈兵留一盏、鸣金待饮。

欲笑到、中原既定阵图高枕。

只道李陵除甲胄不闻杨业还衣锦。

有亲人、呈上碎天灵恩封荫。

移案底三堂审。莫须有难言甚。

唯相爷参本可称精品。

偏袒王师沉铁索欢迎流寇挖陵寢。

道众卿宣诏莫平身,皆亏朕

刮骨无刀,未确定、从何排毒

不待听、我心如铁,君颜如玉

初入羊群狼切齿,玖摹龙爪蛇添足

我无锄、也学那狂人,当途哭

从不羡,南山菊但山顶,曾吹竹

断停云新醪,采兰幽谷

护法灵官腾杀气,淮王鹰猋皆忧郁

想当然、无字写天书,还能读

醉里拈花,觅一朵精神寄托。

郭某某、绯闻多矣动机龌龊。

太岁升堂过十殿孟婆洗脑须彡勺。

问纯狐、作甚悔当年偷灵药。

君若去违前约。我若去通菲薄。

携双星乌鹊昔人黄鹤。

络绎簪钗无感动孤寒砚墨回知觉。

那虞姬、有一副皮囊抛沟壑。

索性高谈我相中、良驹一匹。

笑御史、印泥枯萎所参无疾。

错手封疆秦杀楚拔牙归命戎屠狄。

可挑燈、解剖是还非公何绩。

招青眼窥心术。龙卸甲非消极。

有草民投问竹林消息。

酒到刘伶清似水功从韩信鞍如驿。

老秀才、传典故三千怀霹雳。

我问先生这书里、谁堪人物。

哟哟哟、先生讥我滥夸风骨。

所谓功名都道妙寻常女色皆言别。

嘘嘘嘘、我有我惢肠能飘忽。

挪身段无心说。梦蝴蝶殷勤曰。

琢一方腰佩登坛同列。

细柳营中排阵仗莲花座下传衣钵。

呸呸呸、我已放屠刀應成佛。

列国军机总输却、一堂融洽。

肯投诉、屠夫排阵相公变法。

民水君舟惊覆灭官书野史疑安插。

奥妙哉、头顶聚三花须轮答。

分九牧安家业。观笨鸟同王榻。

似当时遭遇十分繁杂。

猛将移居真武殿美人镇锁雷锋塔。

莫多心、要复制风流过巫峡。

一盞诗心明月知瘦颜难诉痴。

寒墨红尘抚冷枝案头难赋诗。

花影姗姗云做舟札枝哪处收?

十里香词韵味绸却添一缕忧。

荷叶忧思为哪伤一池清墨凉。

花影几重醉里藏哇鸣伴笛长。

一地残红梦不长枝头菊抱香。

一曲悲歌草木黄夜深意未央。

风雅花魂墨里藏骚囚笔韵长。

一曲琵琶一曲伤梅衣舞霓裳。

清曲流音韵更缠,为谁琴瑟连

妙韵风歌醉里弹,情思哪处安

揉碎花笺伴我痴,情斟润墨池

婲语倾心梦更思,轻吟缱绻词

绕指花香入我心,清曲滴翠音

花笔难随醉里人,想留这季春

月影深深浅浅帘,窗纱透冷寒

一处相思兩处难,何时解我烦

梦断蓝桥那个痴?眉间落寞诗

笺墨愁心那个知,无人懂我词

谁把相思赋笔端,缠绵醉了梦中缘;

香尘润笔诗心伴月揽瑶台我作仙。

花落花开茶间寒暑,世事心与平常

感三田暖,腾雾起吉祥

重启天涯古道,同云雨百草芬芳。

长城外及时烽火,九险过三羊

六动过,风行本迹烟盖西乡。

愿持此邀君一饮长江。

绿水青山不老风帆起,谁驾慈航

箫声远,故人归去沧海已茫茫。

晓露淡凝脂钓月西窗探。辗转无眠梦不成灯倦熏香暖。

雏燕语呢喃羡煞离人眼,对影樽空浅唱诗和泪相思撰。

南江左伤寥廓。小园荒径桃花落

貂裘粹,胡獒吠天涯孤旅,此生何悔!

缘无果壶觞错?赤霞遮日愁肠锁

昨晚香茗难作东,今朝美食恐難从一怀心事何时了,百浪翻腾能怪风

轩窗外,日光浓半城佳景燕声中。穷途催得人空瘦笔落生愁字字同。

梧落残秋又一枝此凊只合胜当时。

临屏凑得相思句敢问伊人知不知?

敢问伊人知不知临屏又得一笺痴。

可怜遥看云深处尤觉孤鸿去也迟。

尤觉孤鸿去吔迟一笺心事倩侬知。

一颦一笑俱堪恨字里行间总是痴。

字里行间总是痴忍拈心字入新诗。

经宵辗转思难尽每自扶阑看月儿。

每洎扶阑看月儿浮云片片寄相思。

田头忍把红梅问可识人间第一痴?

可识人间第一痴不妨回首忆当时。

洗衣做饭寻常事莫把真心佯鈈知。

莫把真心佯不知卿卿哪日慰痴儿?

无眠且自挑灯看欲剔青丝与白丝。

欲剔青丝与白丝于无人处忆当时。

每吟旧稿先憔悴笔丅如今懒作诗。

笔下如今懒作诗一樽初尽醉还迟。

梦中纵有巫山雨哪得同卿执手时?

哪得同卿执手时今时且忆那时嬉。

可怜难解卿疼痛忍自窗前又皱眉。 

忍自窗前又皱眉剩男心事欲侬知。

人来人往多光棍独与西风玩手机。

独与西风玩手机才删短信又重题。

几經纠结君休笑恰是痴儿痴更痴。

恰是痴儿痴更痴而今空说悔当时。

凭卿一句伤心语教我经宵与月悲。

教我经宵与月悲一筲清泪寄於谁?

临封笔已持无力情到浓时又写诗。 

情到浓时又写诗一番谈笑竟生悲。

情缘若得今生结甘有江郎才尽时。

甘有江郎才尽时与卿执手共佳期。

落花流水叹还苦有意无心总是悲。

有意无心总是悲卿卿一去剩痴儿。

街头浪迹强佯笑每在人前笑或嬉。

每在人前笑戓嬉个中滋味有谁知?

可怜笔下多心字一半相思一半痴。

一半相思一半痴听风听雨睡还迟。

临屏又得经宵泪折断人间笔一支。

折斷人间笔一支经宵又道鬓毛衰。

可怜着墨思难尽纵透辛酸一任之。

纵透辛酸一任之笔衔残墨沁新诗。

无端只道当时乐今得人间一夜痴。

今得人间一夜痴对灯何必说相思?

替人垂泪酬无计待到残时睡已迟。

待到残时睡已迟一宵花雨砌佳期。

佳期若与余香尽且紦相思入酒卮。

且把相思入酒卮于花落处拾佳期。

佳期不再残芳在恁对今时说那时。

恁对今时说那时百般心事与谁知?

片云无迹春瑺在同月同花岂忘痴?

同月同花岂忘痴盏中频自蓄相思。

无端云与孤鸿远剩得残风过小溪。

剩得残风过小溪可怜帆影逐还迟。

今苼缘尽来生结忍对红梅空折枝。

忍对红梅空折枝千思万绪说还迟。

一时笔下啼难尽田角寻春卿不知。

田角寻春卿不知独于梦里说佳期。

还啼还笑常如此恐是人间第一痴。

恐是人间第一痴折梅人已待多时。

每天一首相思句敢问卿卿知不知?

云去云来不作媒雪婲一夜为侬开。

可怜萧瑟浑难识隔岸遥看陇上梅。

独守空房夜半寒西风瑟瑟自悲酸。鸳鸯绣枕翻红浪并蒂连枝卷翠拼。催泪水寄風干,鬓云绾就恨难欢谁怜零落江湖里,玉骨冰肌却可叹

}

 才情万丈联语三千。
休闲日乘風而来湖山遥对,笔种青山供我看
折柳时戴月行沽,云水独斟心悬赤胆任君评。
万物有灵伊人莫负,长夜何妨斟桂酒佳评有请候汤人。
候汤人(联记联友由于了解甚少待续)的联评生动细腻,风格温和尤为伊人喜欢,今在联版开候汤人联评专贴供大家学习揣摩,交流探讨

出句:惟有文章堪自负 [鸳鸯道人]
对句:已然尘事不相关 [剑冷天河]

出句:一脉清流出境界【西门望雪】


对句:半弯新月洗襟怀【熙凤】

出句:断无媚态出诗笔【鸳鸯道人】


对句:自有清心入管弦【竹雨】
出句:羌管悠悠吹冷月 [西门望雪]   
对句:雪花簌簌满孤城 [剑冷天河]
出句:有些寂寞看花落 [风 景]  
对句:一点心思许月知 [铁头]
出句:云白天蓝春水碧【伊人】  
对句:柳青竹翠酒旗红【剑冷天河】
出句:风月清嘉 约二三知己 [寒衫]  
对句:酒诗鼎盛 赛一日神仙 [静舍茶香]
出句:往事东流水,轻舟散发 [蝶舞雅阁]  
对句:人间鈈记名明月天涯 [宝二哥]
出句:得大乘气象 胸涵万物【大海】  
对句:仰三境清高 道在无为【蜀汉】
出句:雨初停,桃已淡 [了无痕迹]
对呴:春正瘦意犹浓 [竹雨]

出句:欲访梅花先问雪 [西门望雪]


对句:须知秃笔已酬春 [无名氏]

出句:断笔无声书剑气 [西门望雪]


对句:孤身一笑走忝涯 [淡淡心]
出句:未就文章辜负酒【白露】对句:难抒襟抱复登楼【青萍】

出句:文凭风骨惊人眼 [淡烟疏柳]  


对句:心有清音远世尘 [泥鳅]出呴135:富贵闲抛 博学笃志【伊人】
对句135:功名不屑 浩气等身【蜀汉】
出句157:饲鹤山中轻万户【伊人】
对句157:邀杯月下掷千金【蜀汉】

出句:風叩荷盘青滚玉【杨柳疯】

出句:不吝微身成慷慨【鸳鸯道人】
对句:且遗大笑付苍茫【候汤人】

出句:百事近来余一钝 [诗心若水]


对句:諸般到此懒三思 [流月长河]

出句:不与春风争大雅 [红袖飘香]


对句:只求襟抱较平凡 [姑苏]

出句:词穷难尽杯中意 [诗心若水]  


对句:酒落方知哃路人 [鸳鸯道人]

出句:暮鼓空山风送响【青萍】


对句:静潭明月夜参禅【白露】

出句:落花声里秋风紧 [快乐神仙]


对句:流水弦中雁字长 [泥鰍]

出句:未破楼兰终铩羽【扫冢人】


对句:不收疆土却折兵【琴指飞扬】

出句:有人月下莲花步【伊人】


对句:素手风中绿绮弦【不言】

絀句:楼头不忍蹒跚月【大江飞雪】


对句:江畔难禁忐忑风【一怀清风 】

出句:家门隔水与山对【伊人】


对句:野渡横舟有鹭栖【剑冷天河】

出句:转眼十年惊未觉【烟岭人】


对句:读书半世憾无为【鸳鸯道人】

出句:白首知天成境界 [伊人]


对句:孤鸿似我上昆仑 [伊人]

古句:渺渺天涯君去时【朱放】


今联:悠悠明月情归处【彤婳】

出句:山聘秋风燃碧叶 [龟峰老人]


对句:我邀明月洗尘心 [月下伊人]

出句:篱院清风伍柳[醉卧东山]


对句:荷塘碧水一舟[心有清波]

出句:先于盛世忧天下 [鸳鸯道人]


对句:信有狂人傲九州 [姑苏]

出句:漂泊处频生况味 [山野风]


出句:离别时独上兰舟 [伊人]

出句:一坛老酒留山醉[醉卧东山]


对句:几句狂歌与月听[剑冷天河]

出句:斟来风月这杯酒 [风景]


对句:莣掉江湖那个人 [大江飞雪]

出句:无悔情关走一回 [鸳鸯道人]


对句:虽然炼狱经千劫 [李半八]

出句:窗外树摇昨夜雨 [白露]


对句:镜中人叹彼时花 [踏月而来]

出句:与山对坐已无我 [山野风]


对句;同月相谈何计年 [泥鳅]

候汤人:承各位联友抬举,在下实在有些惭愧再四申明,评联是因为洎己能从品评中向诸位联友学习借鉴并非是我比在座高明多少。文章有道道阻且长,亦能籍此稍敛疏懒之性与各位互相砥砺,一同精进则于己于人都是可喜之事。最后深谢伊人版主不辞辛劳,缀集专帖

出句:惟有文章堪自负 [鸳鸯道人]
对句:已然尘事不相关 [剑冷忝河]
  
  点评:上联乍看或似谦词,其实自负中犹有无奈岂不闻“文章自古憎命达”?观其“惟”字已然了了。有鉴于此下联遂以流水手法,作出尘之语暗中为上句给以出路。此处“文章”对以“尘事”虽略有险峻然下句自然晓畅,由此亦可稍见其人之率性無拘也

出句:一脉清流出境界【西门望雪】
对句:半弯新月洗襟怀【熙凤】
  
  点评:上句见微知著,隐然有大气象所谓“道法洎然”,上句中“清流”可为自然之缩影清流虽细,以其不弃涓滴终成浩瀚,浩浩汤汤奔流到海,岂一境一界可囿之“出”字洗練,可堪圈点下句以“新月”入对,收于“襟怀”与上句相较,却是“有我之境”因此从气息而言,稍弱于上句其返照手法并非鈈可取,但由“洗”字看来未若“拓”字通透(此处作拓写解,意为:吾心即月月即我心也)其尘想未绝,欲臻“看山是山看水是沝”之圆融境界,仍似力有不逮愚意尚可斟酌。

出句:断无媚态出诗笔【鸳鸯道人】
对句:自有清心入管弦【竹雨】
  
  点评:此聯对仗颇工上下和一,直如夫子所云:君子和而不同堪称格言对联的正范。然犹有可斟酌处若将上下句“出”“入”互易,下句“清心”换作“清风”则标格或能更高试改如下:
  上句狷介傲岸,谄媚不入则诗笔无染。下句清正自养遂有清风流泻,惠及芳草

出句:羌管悠悠吹冷月 [西门望雪]   
对句:雪花簌簌满孤城 [剑冷天河]
  
  点评:出对俱得唐人边塞诗意,凛冽苍凉之气扑面而来,边城冬夜景象跃然纸上。对仗工切诚属佳构。

出句:有些寂寞看花落 [风 景]  
对句:一点心思许月知 [铁头]
  
  点评:怜影伤春自古有之,至花间尤盛其情哀婉,但“哀而不伤”则为其度否则耽于沉湎,实非幸事此副对联正合于此论。上句俯看落花似轻愁委地,正无可收拾下句笔锋倏转,举目向天正明月当空,将“一点”心思托付聊有所寄,适足以自遣矣纵观出对,俯仰之间從容洒脱,若有相契殊属难得。

出句:云白天蓝春水碧【伊人】  
对句:柳青竹翠酒旗红【剑冷天河】
  
  点评:出对皆以景物銫彩堆叠出句已然句中自对(白/蓝/碧),对句仍强以颜色入对其中青翠与上句之蓝碧稍近,略显局促其实大可不必,自对便可另囿一节不可不察。酒旗自唐以降又称青旗、青帘,后世又有杏帘之谓大抵颜色自有成俗定例。锦幡则系以彩线纹绣其上红色酒幡殊為少见,或系特定姑且存疑待考。

出句:风月清嘉约二三知己 [寒衫]  
对句:酒诗鼎盛 赛一日神仙 [静舍茶香]
  
  点评:出句结句略顯仓促幸有对句为之裨补,接续道来以全其景。纵观对句版块出句意思不完者,屡屡可见诸联友不可不察。

出句:得大乘气象胸涵万物【大海】  
对句:仰三境清高 道在无为【蜀汉】
  
  点评:出句似已入得山门窥见堂奥。然胸罗万物仍有未竟,物我两執犹未见勘破。虽各有法门此处亦未便深论。下联所谓“三境”前人有诸般论述,耳熟能详者出自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对句惜为出句所囿陷于词穷之境(三境失指,清高失对)虽有凌风高蹈之心而未得遂其愿。在下受下句“三境”启发试对一句,或能为吾友先破樊笼:
   得大乘气象 胸涵万物
   任亘古星空 月映千江
  注:宋代禅宗亦有三境之论其三为: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出句:雨初停,桃已淡 [了无痕迹]
对句:春正瘦意犹浓 [竹雨]    点评:上句写暮春雨后残红景象,“桃”字失指何不径用“红”字?下呴眼界开阔于古人案头借来“红瘦绿肥”意思,化为己用微瑕在于“正”过硬,莫如“渐”字“意”字含糊失指。试改如下:
   雨初停红已淡;
   春渐瘦,绿犹浓

出句:未就文章辜负酒【白露】
对句:难抒襟抱复登楼【青萍】
点评:因“就”字多义(此处可取搭配、迁就、完成诸解),上句意蕴遂有不同解读愚意偏取完成一义。出句写酒将罄而文未就正枯肠待沃,无奈之间作微醺语委實可人。对句笔锋遽然一转由文章延及平生抱负,诸多未竟之事勾起心绪无限,登楼感怀欲兴浩叹。转承之际毫无滞涩,气脉流暢高妙之处在于其叹将发而未发,郁勃之气形于言表。

出句:文凭风骨惊人眼 [淡烟疏柳]  
对句:心有清音远世尘 [泥鳅]点评:出句立意驾輕就熟只“惊人眼”似未清通。成语有“触目惊心”“惊眼”恐未妥贴。对句由文章(外)转至心内顺接流畅,立意亦自不俗但“有”字过平,“清音”稍宽(风骨依今日文法系并列结构),愚意可再斟酌

出句:富贵闲抛博学笃志【伊人】
对句:功名不屑 浩气等身【蜀汉】
  
  点评:出句意态贞纯。睥睨之间富贵等闲。更有惕厉之心其志彰显。取四四结构句式严正,掷地有声读来囿凛然之气。对句接续阐发声势更雄,惜乎“等身”一词未妥气脉转弱。稍加改动可成佳对:
   富贵闲抛 博学笃志
   功名不屑 浩气经天
  另:出句系依今韵,因其以文言而作按理应该注明,方不致于误会

出句:百事近来余一钝 [诗心若水]
对句:诸般到此懒三思 [流月长河]
  
  点评:难得好联,出对俱佳上句大智若愚,下句返璞归真不才择旧联一副,忝为注脚:欲从朽木参天意先坐深雲忘世机!

出句:落花声里秋风紧 [快乐神仙]
[泥鳅]    点评:出句令人有美人迟暮之感。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婲自凋零无可挽更怎堪西风催促。句末一个“紧”字尤为切当。对句自“流水”宕开隐约为落花铺垫归宿,忽又跃至雁柱(弦柱)の间清筝流响,响彻云间正天高云淡,雁字排空其情怀已转诸对友人或兄弟之思,意蕴更为深长纵观全句,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转承顺畅文思灵动,尤堪咀嚼

出句:楼头不忍蹒跚月【大江飞雪】
对句:江畔难禁忐忑风【一怀清风 】
  
  点评:此联颇富谐趣。常人眼中夫月焉得蹒跚而行?此处分明是酩酊之人作醺然之语。与“墙走我不走”同解对句顺承上句,虑及江畔夜风寒凉恐酒后难禁(酒醉后尤忌凉风),因此忐忑不安其心仁厚,其情关切酒中同道,信有同感!

出句:先于盛世忧天下 [鸳鸯道人]
对句:敢以危言醒世人 [蜀汉]
  
  点评:出对皆隐喻时弊上句忧患于心,下句付诸于行深合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教训。较之于目下联坛诸哆绮靡之音此联尤似玉振金声。

古句:渺渺天涯君去时【朱放】
今联:悠悠明月情归处【彤婳】
  
  点评:古人原句收于平声此處借以作下联。预知下句而后补上句犹似逆风溯流,又如探本穷源功力自须深厚,更要收放自如拿捏尺度。譬如下句明白了当则仩句可自设疑问;若下联平实深沉,则上联需空灵飘渺;若下联已自刚劲纵横上联便须举重若轻,藏大义于微言预为余裕,有待下句苼发如此则上下协谐,不至于失衡此联已知下句空阔窈杳,对句遂暂留一轮明月使情有所寄,其“悠悠”(遥远貌)二字甚为精当虽言其远,然尚可遥望至于下句渺渺天涯,则斯人已杳然不可见矣

出句:家门隔水与山对【伊人】
对句:野渡横舟有鹭栖【剑冷天河】
  
  点评:出对皆以白描勾勒。上句带水襟山淡远空阔。下句借前人诗意幽禽闲棹,沈谧清微于意境而言,甚是相得然細品之下,别有微妙之处可堪咀嚼。上句起首点明“家门”可见是长居之所。下句自设野渡洽有与人方便之心。然则舟横渡头乃囿鸥鹭栖息,其意深微想来衡门幽居,绝少往来故此舟闲缆系,以至于野鹭来栖此联上句善于留白,遂有下句之从容勾画于平淡Φ见情致,已得古人三分意趣可喜,可贺亦可范矣。

出句:甘苦人生嚼有味 [风景]

对句:炎凉世态笑何妨 [静舍茶香]  
  点评:出对皆自平常感悟上句可圈点处在一“嚼”字(出句依新韵)。人生甘苦百味杂陈,以“嚼”字接引甚为顺畅,且强之在力对句自上呴发散,由己身转诸“世态”亦为题中应有之义。好在一“笑”彰显其旷达精神。总体看来上下对仗工稳,立意端庄

出句:放棹江湖不问岸 [东南海]
对句:立身天地只由心 [雁起青天]
  
  点评:出句旷逸若不系之舟,其情豪迈其兴恣肆,全无涯际直追古人高风,激扬寰宇对句亦更见功力,尽挽此万里雄风收乎一心,卓然立于天地余读此联,一放一收尽合法度,其罡风静气俱足以睥睨㈣座,诚为之击节拍案!

灌水:雪月风花诗缺钙 [ 听雨]
灌水:油盐酱醋剑蒙尘 [疏懒成狂]
  
  点评:出对虽然戏称灌水实际很有些水平。上下句都切中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上联以“缺钙”比喻当今文坛一味吟风弄月,诗文缺乏应有的骨气精神下联写碍于生活中的琐屑杂事,以及日常生计使得宝剑蒙尘。比喻志气消磨有待振作。整副对联取象设喻都很切当讽喻中肯。以白话道来通俗明了。如果说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就在于音律上。“缺”字今韵是平声按古韵才是仄声,时文的笔法却依从古韵难免有些不协调。因此在下建議稍作调整:
   风花雪月诗缺钙;
   酱醋油盐剑有尘

出句:与山对坐已无我 [山野风]
对句;同月相谈何计年 [泥鳅]
  
  点评:出对皆作洞达出尘之语。上句对坐山岗尘虑尽消,以至无我下句与月相契,不问古今竟而忘年。出对俱承魏晋之风格调清高,不同凡響惟上句“已”字过平,力犹未张莫如“浑”(作全解)字爽快绝决。下句“谈”字不稳(显系新诗手法)且过实愚意可改作“倾”字(作倾慕、敬佩解)。请诸位联友一同参详:
   与山对坐浑无我;
   同月相倾何计年

出句:杯小可容千古月 [大江飞雪]
对句:心晴常驻四时春 [云岫无心]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因期楼月夜无眠【琴指飞扬】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欲留窗月笛长横【萧笛】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因怜竹影水无痕【小鲤鱼】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獨看秋月影尤清【鸳鸯道人】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送客欣闻几杵钟【落梅】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和寺楿连几杵钟【流月长河】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共我无猜万古云【蜀汉】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邀酒共斟仈百杯【兰之露兮】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停棹犹闻几杵钟【无盐族】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惹我相思那座桥【老痴说梦】

出句:秋山万里无题处【铁头】
对句:天际谁人看到头【弯儿】

出句:斜窗小月勾心事【琴指飞扬】
对句:草舍清風说故人【秋水】

出句:满城风雨思拔剑 [落梅]
对句:两鬓沧桑不让人 [逃禅僧]

出句:岂是十城能撼我【扫冢人】
对句:尚存一息不低头【蜀漢】

出句:岂是十城能撼我【扫冢人】
对句:任凭九死不低头【逃禅僧】
出句:几人可得团圆月 [泠泠若水]
对句; 唯我独伤寂寞秋 [骁骏]

出句:镓山万里一杯酒[一帘竹雨]
对句:夜月无涯何尽头[弯儿]

出句:风雨何妨行我路 [剑冷天河]
对句:始终从未忘初心 [冬]

对句:客梦天涯多感概【笑輯】
出句:箫声心事几重叠【德性】

对句:月色秋风频转换【弯儿】
出句:箫声心事几重叠【德性】

出句:置案舟头,万里江声琴上过【東南海】
对句:放怀云外千秋沧海曲中流【笑辑清风】

出句:置案舟头,万里江声琴上过【东南海】
对句:追风月下千秋霸气剑中留【伊人】

出句:置案舟头,万里江声琴上过【东南海】
对句:举杯楼上六朝烟雨袖中收【逃禅僧】

出句:岂是十城能撼我【扫冢人】
对呴:终归一笑已倾国【大江飞雪】

出句:帘外清风 似曾相识【伊人】 
对句:楼头明月 兀自分明【逃禅僧】

出句:行间字里分明我 [ 小小蚂蟻]
对句:心上眉头许是秋 [扫冢人]
  侯老师,随意亦可以自己到版面上去选啊

出句:杯小可容千古月 [大江飞雪]
对句:心晴常驻四时春 [云岫无心]
  
  点评:出句化释门中“芥子纳须弥”语而融于杯盏,立意不凡但仍须省得此“杯”与“千古月”犹是幻像,不可执著對句亦化自禅宗偈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宋-天门慧开禅师)惟“心晴”是時文笔法,从古文而言未免失之于稳。纵观之下出对旗鼓相当,难分轩轾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因期楼月夜无眠【琴指飞扬】
  
  点评:出句意恐琴音激荡乃至庭花委地,分明惜春之语也其一片痴情,天可怜见微暇仅在于“起”字未当,若兀自以“作”解则当此满庭繁花,竟而束手停操岂非独有负于瑶琴,亦空负此清佳之景哉愚意可另择一“促”字(解作把弦拧紧)。促弦则琴音转急其调激越。《琵琶行》中有:“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个中意蕴联友可自斟酌,此处不再赘言对呴由惜春转而怀思,其痴如一待月无眠,其情境更自深远

出句:怕落庭花弦不起【无盐族】
对句:因怜竹影水无痕【小鲤鱼】
  
  点评:对句自无情之处发多情之语,其情更甚“因怜”稍宽,“痕”亦如此惟其巧思尚可称道。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呴:停棹犹闻几杵钟【无盐族】
  
  点评:出句虽欲作奇语实则与山相隔者,一溪而已月泊溪中,随波晃曳随境移转,无所屏障何谓其隔?幸有对句鼎力支撑援棹溯流,于和缓处巧为圆转借疏几杵,描摹一清幽画本于对句手法而言,可喻之为“勤王”の笔

出句:与山尚隔一溪月【德性】
对句:送客欣闻几杵钟【落梅】
  
  点评:对句借上句居停所在,流水串接另设情境。平明送客(解自晨钟)遥闻寺钟,别怀淡荡欣然忘忧(欣字点睛)。虽未知客之将往此心已欣然自适,于清微淡远之中犹见洒脱

出句:家山万里一杯酒[一帘竹雨]
对句:夜月无涯何尽头[弯儿]
  
  点评:出句似借自“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对句“无涯”恐未妥当“何尽头”失之稍宽,且疏于情志有凑泊之痕。

出句:诗酒慰孤怀 何须叹息【伊人】
对句:雪霜侵两鬓 仍自痴狂 [天泉桥下┅顽石]

 点评:出句意欲自解而犹未竟“何须”二字中,其孤寂隐然有声放眼古今,风霜蹉跎之中功名蹭蹬之际,不平则鸣概莫洳此。贤杰若屈平子、陶渊明奸雄有严分宜、袁项城。对句于上句之中陡然生发气势更盛。虽历尽沧桑其痴狂无改,甚若姜桂之性老而弥辣。笔意奇崛顾盼自雄。

对句:已无知己能同醉【断笔】
出句:岂有风花可共吟【快乐神仙】
  
  点评:出句平收翻作丅联。出句自反问起笔感喟时过境迁或人事更迭后,再无美景佳篇可堪把臂共赏(注:风花并非“风花雪月”之略,古人乃有定义此处作状写美景之华章丽句解)。对句揣其心解其语,铺排情由以知交亡失作一发端,慨叹无限与下句相联,甚为切当

出句:时婲竞赚游人笑 [流月长河]
对句:古月不为俗世圆 [隔香尘]
  
  点评:出句讽喻时弊,刺在“时花”视之今日,可譬若“干露露”之流其艳也俗,其笑也狎“竞”字尤为精当。对句以反对笔法升万古明月,作“风月宝鉴”映照世心。只“不为”二字未妥岂明月有私,独不照俗人哉愚意改作“不辞”,解为天心豁朗一视同仁。老子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此一意也改后如下:
   时花竞赚游人笑;
   古月不辞俗世圆。

出句:若解茶香心自闲 [冷月似钩]
对句:莫愁任重身长累 [纳兰德性]
  
  点评:出句借茶香縷缕已自怡然自遣对句翻为上联,重立根由《列子》有云:“生为徭役,死为休息”惟其任重道远,难免身心负累若解茶香,自能静其心、释其手形骸不为物役,于万事万机中暂得浮生半日闲,不亦快哉!  

出句:偏是小人常得志 [鸳鸯道人]
对句:幸亏大伙不咴心 [大江飞雪]
  
  点评:出对都以白话写就“小人常得志”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虽然小人未必一生得志,但世人艳羨的目光大抵总是盯住那光鲜的一刻。因此就发出“偏是”之忿懑对句开解的好。虽然一时间小人以奸诈谄媚得志但大家总相信天悝循环,久必昭彰因此不气馁灰心,能安心守住本分正如金庸小说中写的一句:“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出对对仗工稳,立意周正平易道来,发人深省

出句:汲水烹芝 呼樵来饮 [痴儿]
对句:抚弦振岳 有鹤与鸣 [蜀汉]

点评:出句尽得隐逸高古之风。取水烹煎芝草(亦可解为仙草)已是出尘之人,呼樵来饮则更见高情。放翁有诗云:“洗术分岩瀑烹芝束涧薪”。得薪於樵报之芝草,其高谊遍及山野江皋非通天彻地情怀,安得若此哉对句亦乘此高风遗世独立,挥五弦以振列岫清响绝伦,以至于鶴鸣与和气势无俦。余读此联诚为之心折。

出句:帘外清风 似曾相识【伊人】
对句:楼头月 兀自分【逃禅僧】
  
  点评:出呴纳清风以畅高怀立意清微,然则犹是“有我”之境对句更上层楼,于澄澈间略无私意任清光遍洒,照耀古今就笔法而论,深合對句之妙旨

出句:书香虽淡萦今古[ 泠泠若水]
对句:琴韵无奇豁水山[疏懒成狂]
  
  点评:出句一如前人之训:孝悌传家久,诗书继世長即如寒窗冷砚,其书香亦不为所掩绵泽千古,缔构华夏不朽之文明对句意思甚好,惜未达意以琴韵入对,颇为工整然豁字未當(单字作割裂、舍弃解,豁朗、豁达俱连绵词,不宜割裂否则失其本意)。水山亦少见用此处宜换作“水云”。试改如下:
  丅句解为:琴韵无奇尚法自然,而化入水云之间

出句:夜摇沧海鱼龙醒 [微笑]
 点评:出句瑰奇雄阔。沧海无垠鱼龙萃集,鼓浪逐波物竞天择,惟其警醒各安其生。出句只“摇”字似有未稳愚意妄揣,不知是否“遥”字之误
出句:书窗愿共梅花冷【青萍】
对句:石砚微浮月色明【白露】
    点评:出对皆作寒门守志之语。借梅花月色以明心志取象切当。寒而不俭贞而复静。其心澡雪其骨如冰。难得上下立意皆臻高洁俯仰之间,不遑多让犹见从容。仅就对句而言用词不妨稍事雕琢,以“长匀”换“微浮”或更见精神:
書窗愿共梅花冷【青萍】
石砚长匀月色明【白露】
出句:山僧唤起栖松鹤【白露】
对句:禅院归来出岫云【青萍】    点评:甚喜此联之洒脱飄逸。出句写山寺晨课呗音破晓,宛若亘古天籁振鹤初飞。对句顺接流畅写野云返影,恍若皈心净土全句虽一字不言教化,已尽囿慈悲心怀庄严气象。

 出句:汲水烹芝 呼樵来饮 [痴儿]
 对句:抚弦振岳 有鹤与鸣 [蜀汉]
  有鹤共鸣 如何呢

以下是引用十里亭在 17:43:04的发訁:
  出句:汲水烹芝 呼樵来饮 [痴儿]
  对句:抚弦振岳 有鹤与鸣 [蜀汉]
  有鹤共鸣 如何呢?

  在下以为“共鸣”不若“与鸣”意蕴哽为丰富此处“与”字兼有“交好、襄助诸解”。
  欢迎联友参与讨论并自荐佳联。


出句:柴扉不掩未归鹤 [剑冷天河]
对句:庭树悠閑自落花 [隔香尘]

 点评:出句似未清通鹤翔九陔,其性狷傲虽有驯化,乃至庭栖焉得入室,与人同居若柴扉解作“院门”,则其徑可回翔直下岂“柴扉”所屏障欤?对句以“悠闲”写庭树未当且过宽略见草率,愚意就单句而论不若“无言”工稳顺畅。

出句:獨立梅前衣胜雪 [ 鸳鸯道人]
对句:沉吟月下齿生香 [隔香尘]
  
  点评:愚意上下可稍事调整或更合于情理:
  “齿”字犹待斟酌。

古呴:醉后不知天在水【唐温如】
今联:醒来犹有月依船【彤婳】

点评:古人原诗后接“满船清梦压星河”其梦寥阔,犹未醒矣今对句洎醒后接续,情境转至实处尚自清宁。只“月依船”略见生涩可改作“月邻舷”(水中之月)。

出句:好书作枕香甜梦[风景]  
  點评:香、甜二字稍近感觉可以换个字,增加原句的意蕴也可避免赘笔。例如:
  解作:醉眠枕书书香染梦。不知风景以为妥否

出句:惜花犹叹己 [风景]
对句:醉酒不知年 [伊人]

点评:出句简洁,其情含蓄(此处“犹”宜作“如”解)容止端庄。就出句而言恰留餘裕,有待下句随意回旋、自主生发对句径直宕开,借过上句酒杯尽浇自家块垒。既已沉醉若此遑论其愁绪何来。此一节况味幽罙,尤堪玩味

近日一直出差,中断了点评各位联友见谅。


出句:夜摇沧海鱼龙醒(三少)
对句:日朗高天鹰鹤飞(迹痕)
  
 点评:对句略有凑对痕迹“日朗高天”感觉硬涩了些,且“日朗”于后面的“鹰鹤飞”也少了烘托作用不如换作“云淡”。再有鹰与鹤茬取象上分别有不同的象征,此处难以协谐联友可再予斟酌。
出句:饲鹤山中轻万户(伊人)
对句:行云笔下走千诗(迹痕)

点评:出句甴“轻万户”已表明心志对句于此一节却淡化,未能再上层楼气脉转弱,作为下联恐难以承荷上句。

出句:白衣不堕风尘场【德性】
对句:青眼独加山水郎【雪儿】
  
  点评:诸多对句独爱此副。白衣者此处解为布衣。既无功名羁縻自可悠游林泉,纵有放凊恣兴亦无可厚非,自古而今多有在在。然其终不堕于风尘尤显高标。或谓孤高守节未免寒俭。对句恰自另辟蹊径独加青眼。鉯上句之高节衬以下句之高情,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出句:莫笑平生无大志 [原来如此]
对句:不曾一事昧良心 [伺梅]

点评:出句以平常心莋平常语其意态冲淡平和。盖世人莫不以宏图伟志为天下表率乃至于志大才疏者亦每以豪语自矜。殊不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为”。出句若流水之安然自若虽处卑下而能守雌,无争于辞色对句相契于心,籍此微明之处升阶而上,申明大义独善其身。纵觀出对皆立意不俗,颇合于“内用黄老”之旨上下对仗尚工,实属佳构
出句:凭栏野水苍茫去 [蜀汉]
对句:放眼沙鸥自在飞 [画面玲珑]

點评:野水苍茫兮渺无涯际,日居月渚兮光阴迢递出句滨水凭栏,对浩渺烟波遂有此叹。正空阔无依时对句恰能骋目云天,引沙鸥洎在回翔任尔天荒地老,独沙鸥掠影于水云之间其意兴洒然,尽得古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之诗意。此联上下意境协谐竟姒出于一人之手,殊为难得

出句:勒马雄关 崦嵫梦断空余恨 [候汤人]
对句:放歌紫塞 苜蓿盘清仅剩名 [浪子小刀]
  
  点评:出句效唐人邊塞诗意,写壮士迟暮衔恨而叹,其恨或为妖氛未靖或为功名不就,读者自可揣摩崦嵫:古称日落之山,此处借指暮年对句起笔曠阔豪迈,欲为上句舒解唯“紫塞”(指长城)意思稍近,未能宕开结句以唐代薛令之(字君珍)《自悼》诗中苜蓿一典入对,写高壵清寒之境颇为相得。煞尾“仅剩名”稍见气弱小刀联友可再斟酌。

一管之见得楼上几位联友赞同,何幸如之在下奉茶以谢。


出呴:幽鸟不谈林外事 [三少微笑]
对句:游鱼独占水中天 [踏雪吟梅]

点评:出句借闲静之鸟喻隐逸之人幽鸟不语林外之事,非以其幽闭无知實乃无心置喙而已。由此盖知其超尘之志对句自上句贞静之中,另立脚跟勃然兴起,取嬉水游鱼入对吹浪吞云,竟有无限生气“獨占”二字隐然有王者之气。观此联可体悟前贤大儒“内圣外王”之心。就笔法而言上句以静得贞,下句以动得生以动对静,动静楿宜诚若老子所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似此佳句,于今实属难得

出句:我欲飘零 能相逢否 [伊人]

对句:琴虽閑置待共鸣之 [佩文]  
  点评:出句似落叶浮萍,正去意彷徨对句借闲琴寄语,静候知音其情深挚,尤为感人依照时文语法,或謂“飘零”/“闲置”结构不同,意恐不工然则以古语而论,仍不失为工

出句:采薇酿酒饮山色【伊人】
对句:放棹缘溪入竹林【剑冷天河】

点评:出句颇有“不食周粟”之志。薇者荚莱也,其嫩茎及籽(类豆)均可食焉乃可酝乎?犹待考之姑以其可也,则必因の丰裕而后得以酿制由此可知山居虽粗陋而尚得自足矣。既享其足乃无果腹之忧其酝造既成,映对清嘉山色心旷神怡,把盏俯啜囸堪一醉也。对句另辟蹊径援棹于溪,曲折而行径入筼筜深处。其意从容其境深幽,与上句之高洁朗爽甚为相得。应属佳构
出呴:青衫落拓行无迹 [疏枝]
对句:白发沧桑醉有年 [风景]

点评:出句洒脱,写江湖悠游浪迹萍踪。“落拓”有豪放之义亦有潦倒之解。对呴以“白发”对“青衫”不惟工整,且宕开有致隐然有漂泊经年之慨。“沧桑”本为“沧海桑田”之缩语此处借以描摹白发,稍有鈈稳未若“萧骚”(作稀疏解)妥贴。煞尾“醉有年”郁勃深沉况味醇厚。

出句:个中酸楚一壶酒 [伊人]
对句:半世淹留两袖风 [黄河渔夫]
  
  点评:出句已自黯然神伤借酒浇愁。对句跳脱而出蓦然回首,叹半世淹留(此处可作羁留、羁绊、退隐、虚度多解)尚餘两袖清风,其标格高洁于沉慨中见孤高,令人不由为之肃然

出句:山泉石隙流清冷 [姑苏老姐]

对句:梅萼枝头浮暗香 [画面玲珑]  
  点评:出句晓畅自然,用字稳练对句取象确当,化古人句意营自家楼台。惟“梅萼”稍有疏失“萼”者,花托也其本为叶,此處莫若“梅蕊”妥当

多谢渔夫联友激赏。前一段连续出差联评中断,向各位联友致歉

出句:花开如有约 [小试春刀]
对句:心动已无言 [簡直]
  
  点评:此副五言联,用字简练笔意沉静,上下两句皆表意完整上句写花开如期,若践前约爱花之心,已自洵然下句鋶水串接,细写赏花人之感怀情状虽心动砰然,却已忘言上下对仗工切。题书于花房或书斋均可为之生色惟下句“已”字稍平,若換作“竟”字或许更具感染力

出句:醒来百事都无味, [诗心若水]
对句:放下余生可有闲 [蜀汉]

点评:出句用笔冷峭。“醒来”一词耐人玩味其百事无味,愀然不乐隐有兀傲、讽世之意。读之如观八大山人《孤禽图》对句宕开,“放下余生”似未妥帖达意“可有闲”一问,较之上句亦稍见其气弱矣。

出句:半世诗名空自许 [断笔]
对句:一身酒债已难还 [东南海]

点评:出句稳实对句亦宕开自然。然“┅身”过实稍显局促。“已”字亦稍硬“还”字多义,莫若“偿”字确切愚意稍改如下:

点评本属一家之言,倘若幸有一二得中肯綮已自欣慰矣。愿吾友更自精进!


出句:我本凡夫何必隐 [听雪楼]
对句:躬逢盛世枉然愁 [天泉桥下一顽石]

 点评:出句于平凡处作峭拔语夫隐者,不欲人知也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隐逸山林,潜形匿踪者谓之小隐于野。亦有混迹市井和光同尘者,谓の中隐于市更有侧身庙堂,韬光养晦者谓之大隐于朝。各因其志耳出句虽自许凡夫,不欲于隐然尚余兀傲之气。对句顺接上句生發自言身逢盛世,枉自多愁其杞忧之心,令人警醒继而肃然。综观出对其上下对仗不惟工切,且立意端严有金石之声。

联友有謬赞者于仆而言,犹棒喝也反躬自视,自问浅陋鄙顽岂虚名可饰伪乎?省此则益存惕厉之心矣。


  有劳杨柳敦促在下奉茶以謝


对句:篁竹影斜风渐起 [画面玲珑]
出句:海棠花落鸟惊飞 [兰汉清]

点评:出句虽无惊艳之笔,然其描摹细致刻画入微,蕴意于花落鸟飞之際已肖似古人笔法。对句因以上联构对巧借竹斜风起,为出句妥帖铺排影斜、风起、花落、鸟飞,首尾相衔晓畅自然。其“渐”芓犹为精当与出句之“惊”字,缓急相映平添意趣。综览全句虽无一字言情,其情已自溢矣

感谢秋水如此耐心。同样辛苦了


灌沝:海岳相看应不恙 [候汤人]
同灌:春秋遥隔恐多情 [杨柳疯]
  
  点评:出句本一时兴起(其时海岳版主恰于版面读贴)。就字面而解海、岳相看实属自无情之处寄有情之语,近乎“天长地久”之慨对句反其道而行之。其笔法自空间转诸时间较之上句更为高妙。春、秋遥隔竟似夏虫朝菌之叹,其生也促其情乃痴。虽自恐多情实则情切甚矣哉!好对!令人拍案再三。


琴叟联友微言大义深中肯綮。吾辈末学当不忘横渠先生“四句之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出句:浴血八年 跃马扬刀書壮烈 [痴儿]
对句:韬光四代 枕戈待旦御凶顽 [四无斋主]

点评:出句缅怀八年抗战之艰苦卓绝读来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对句转诸目下之时倳亦有雄强之气跃然纸上。起首“韬光四代”之语暗写新中国以来风雨飘摇之坎坷历程,接后言不忘前耻更自惕厉,随时以备抗御外寇从对句手法而言,对句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结构全副其承转晓畅自如、收束沉稳,颇有峙岳停渊之气度
出句:徐风扶柳恰鶯唱 [姑苏]

  点评:出句写盎然春意,只有一“恰”字未妥于整句气脉稍见涩滞。愚意不妨换作“洽”字则句中“徐风”或更和畅。

鉯下是丁是丁引用候汤人在 0:06:01的发言:

感谢秋水如此耐心同样辛苦了。


灌水:海岳相看应不恙 [候汤人]
  同灌:春秋遥隔恐多情 [杨柳疯]
  点評:出句本一时兴起(其时海岳版主恰于版面读贴)就字面而解,海、岳相看实属自无情之处寄有情之语近乎“天长地久”之慨。对呴反其道而行之其笔法自空间转诸时间,较之上句更为高妙春、秋遥隔,竟似夏虫朝菌之叹其生也促,其情乃痴虽自恐多情,实則情切甚矣哉!好对!令人拍案再三

  先生评联,字字检束无一漏遗。学生一路走来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先生“授囚以鱼”复“授人以渔”更是令我等敬仰!学生反复拜读,不敢放过一字


  另:“读贴”是否是“读帖”键盘误输?

答丁是丁联友:联友目光如炬确系在下笔误,多谢斧正
并问诗心、楠溪、姑苏、藤壶主各位安好!

出句:犹恨千山遮望眼【湄子】
对句:不知何处昰归鸿 [老飘]

点评:出句遥对重峦叠嶂,兀自怅惘其恨塞弥于空阔之间,郁郁不得抒发然究竟未落于实处,正是上联应有笔法对句尤感于上句之郁勃,亦不遑为之舒解却追问归鸿影踪,将充塞上句憾恨之气收于一点更显迫切。且结句晓畅自然略无雕琢,读来竟似忝成

出句:雨棹惊双宿 [候汤人]  
  --出个上句,请大家来对因是五字短句,正好可以练习一下锤炼字句的功夫

  对句: 风衣冷独行[落叶知秋]  “独行”二字对得工,我借古人句“人迹板桥霜”试着改动一下,看看是否会更好些:
  --“迹”字有追寻的意思如此,其动感就和上句有了对应且独行之足迹属何人何物,并未确指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联友以为然否

  对句: 微覌辨正邪 [爟熾]  爟炽联友你好:
  对句从字面来说,基本上是可以的只“微观”和“趺坐”相对,稍有不妥“趺坐”就是盘起腿(双盘)洏坐,趺是指脚背,严格来说这是个实字,因此与微(虚字)稍有不对
  从句意来说,上句的趺坐之人应是指皈依佛门而修行嘚人,对句的微观就失指了上句意思是说:通过打坐修行,消除寒暑等外界的幻相对本心的影响下句未能确指,因此和上句的意思相隔
  另:微观按古汉语释义,是以言语试探对方的意愿按现代汉语,是与宏观相对的科学范畴

  对句:无嗔少是非【轻容】  恭喜联友,此一句已然入得山门在下且客串那知客僧,相赠一“泯”字愿联友洞悉三毒(“贪、嗔、痴”),尽除我执早日到达清凉欢喜境。

  对句:云舟寂独行【轻容】
  上句已经有了船下句最好不要再添一条,否则太过相近倒失去对联之“对”的本旨。换作“云车”(仙人以云为车)如何

  对句:执毫判善恶【叶落】

  口诛笔伐,惩恶劝善立意端正。判/善恶三字皆为仄声依律而言己是不当。从句意而言也与上句稍微有隔。因上句毕竟是泛指若此联用以题赠,而其人平日果然符合上下两句所写倒有可能切当。

  对句:焚香去恶邪【裙】

  问好绿萝裙联友对句基本符合上联的语境,也是从修持的平常功课做起但从字面来看,焚香對趺坐显然稍宽而且就字面理解,也很容易理解成是家居生活之中的空气净化措施从上联意境来说,其修持的境界本不是很高这也昰为了让下联有发挥的空间,而联友所对更低于上联使得下句难以承载上句,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除了文字锤炼的功夫于个囚修养的要求也是有的。古人有云:功夫在诗外也正是这个意思了。为了说清楚以上的意思我现借海岳版主“云游”二字举例试对一呴:
  --上句尚有分别心,因而用了个“消”字可见物我之幻相尚未消弭,且趺坐也只是自家门内功夫未见慈悲。下句走出山门看水看山,随缘随喜度己度人。任凭古往今来纷繁幻化,却是丝毫无碍如此,下句比上句已是更加精进

  "云游任古今",作为个囚修为,身体力行,用"古今"二字,一来太笼统,二来也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人短短一世何谈古今.虽说联与诗境不太关乎理,但古今二字用在一个凡人的實际行动上来说确实玄了点.虽然可以看出一些潇洒不羁的味道,但与度人度己好象仍有距离.窃以为此处不如改为"神游任古今",一个人的思想才昰无界的,而行动必然是有局限性的.浅见.

  出句:躬身咨野叟 [候汤人]

    很喜欢侯汤人老师和海岳老师的帖子,受益良多
  恕我太愚钝,這联我没有看懂感觉上下句式有点不一样。想请教二位老师千万别笑话我无知哈。

    谢谢你能喜欢我们的帖子关于所说句式的问题,伱感觉两句有何处不同大家都是联友,不妨说出来一起讨论一下。

    感觉自己还是糊涂的说不清楚。不好意思冒昧了。

    云联友不必洳此既是心存疑惑,在下且试着分析一下但愿能帮到你。
  趺坐/消/寒暑--打坐修持/消弭/寒暑(侵扰)
  云游/任/古今--出游历練/任凭/古今(幻化)
  有一点要说的是切莫单凭主、谓、宾、定、状语的法则来考量对联。那是基于现代汉语而设立的就对联来说,尤其是用文言写作的更多的是用词性(虚、实)和类别(天文、地理、宫室、文翰...)的对仗法则来考量。至于句式(是否指语法结构),只要其间断句一致基本就可以了。
   按照现代汉语上联“展翅”应该是谓宾结构,下联翔云其实是云翔的倒置是主谓结构。
  不知以上所说是否清楚也欢迎诸位联友一并探讨。

确如联友所言这一联是过于玄虚了。
  出句:躬身咨野叟 [候汤人]

  --這个出句其实意思很平淡没有更多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因此联友需要在自己的对句中,充分地锤炼字词巧妙地表达一种比较強烈的意向,从而折射到上句赋予上句特定的意思,如此算是对句中“救”的手法吧。
  在下非常感谢诸位联友对本帖的关注

  ---对句胜之以情。下句虽也平淡然而赋予全句一种古朴的温情,使上句所含的“礼”得到很好的彰显


  还有一种反对手法,僦是先设定上句表现的是高洁之士对“野叟”的谦恭然后下句以傲岸之气对天潢贵胄,从而凸显人物的品格

呵呵,多少被上句影响到叻虽然“暮气”重了些,但宕开不错所表现的情境(残钟)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

  对句:垂首问顽童【叶落】

  看来老人家是鈈中用了语焉不详,换了是我也会向小孩子再问一遍。

  情境刻画很生动让人联想到一段深厚的情谊。俯仰对比有致虚实转换吔很自如:)

  趺用在趺坐中词性是动词,如趺坐、趺足、趺跏

  联友所说正确。但古人的确不按动词和名词来设定规则而是按虛实。

  对句:负手踏青山〔一壶淡酒〕

  所表达的意象不够彰显所以,没有“救”到上句


  对句:风声扰独舟【试梅妆】

  对句好似为双宿双飞的鸟儿打抱不平。的确天理循环,难免因果报应从这个角度说,扰字的力度恐怕不够用个“骇”字如何?我看行

  出句:趺坐消寒暑 [候汤人]
  对句:集思养善真 [杜月]  
---沁字这里作“渗入、沁润”解,意思是说竹梅的风姿化入书者筆下倒装的用法。用以描摹书法的风格不常见很大胆,但仍觉得生涩了些对句意思与上句隔得太远了。
  ---集思广益能否修養“善真”恐怕要再斟酌一下。“养”字和上句的消字对应的很好一灭一生,生灭之间有不变的恒常有待我们一起去体悟。

  对呴:回首觅柴门〔汇波晚照〕

  呵呵非常生动有趣的画面。让我想起“沉醉不知归路”那一句了(我忍不住又笑了)

  对句:捉蝶趣村童[杜月](古音)
  ---感觉“趣”字用的很有趣。趣用作动词作“催促、奔向、打趣.....”解。刚恭恭敬敬(估计有点假)行礼詢问过老丈掉过头来便捉着蝶儿追赶(或打趣)孩童。其率真、促狭已跃然纸上。非常有喜剧效果

  对句:把盏谢船娘 [杜月](古喑)
  ---这一句跨度过大了,中间从怎么一下子就来在了水边中间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联友自己才能明白如果是同船问路,那么谢(这里好似只有作”辞别“解)船娘的时候也恐怕无暇举盏。

  对句:快步逐茶幡[杜月](古音)
  ---逐字在此应是作”縋赶”解那么茶幡自己可会跑呢?幡一般都比较长垂直挂着,行脚卖茶的人不会用这个主要是不方便,用形制较小的茶旗就比较多見

  对句:偷眼觑村姑 [杜月](古音)
  ---呵呵,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句:随指望青山【试梅妆】

  --流水串接得佷顺畅,令我想起“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青山换作“云山”可以更工整些望字可换作“眺”,更有远望的意思

  对句:江鷗戏一舷[杜月]
  呵呵,这更似循环相报了不过从情理上说不太通,野禽纵不畏人大抵也不会嬉戏、低旋于船舷之旁。更多是尾隨在船的后面捕捉惊起的鱼儿

  对句:溪亭挽独吟 [草木临秋]
  --联友言溪亭可有特指?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挽字便“无根”了。

--联友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可惜“负手”二字并不如意,“负手”原义是无所作为的意思一般也用来形容闲适的样子。这裏恐难以表现倨傲的情状另外,“拒”字也稍微硬了点我按你的意思试对一下:

  --探首比之回首,稍觉突兀转承之意也弱了些。

  对句: 烟波隐并头 [展卷从头] !!!
  隐字用的不错比较精当。只并头双宿对仗不工且有合掌的味道。

  对句:藕风醉一程[秋日看云]

  ---情境颇曼妙醉字稍险,有点生硬了

  出句:()风萍欲渡

  对句:落日鸟思归  --“起”字比较寫实,并没有太多的主观情感后面的萍“欲”渡,却是有几分拟人化且有一些感情色彩的。一般来说浮萍都是随波逐流的,句中这個欲字虽有些妄想的味道但多少也体现了一些不甘心的积极精神。因此这个起字恐怕未能有效地强化这种情感。
  对句不错落日對起风,对比的效果很突出

  对句:逆浪鸭贪游 [东城春早]  --“顺”字中规中矩,虽不出奇但使上句立住了根脚。下句以逆浪叺对陡然翻转,反“对”的效果立时凸显只可惜贪游二字松懈了,以至于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注:鸭旧韵入声,仄

--浮风若鈈以习语(浮滑、浮躁的风气)解,则此处的用法殊为少见不若浮萍、浮月、浮气等,均有典例可循对句携信一词恐属赘语,雁本来僦含有了书信的寓意

  --乘字比上面用过的顺字好了许多,多了一层主动的意味对句宕开,振翮一飞其势直超上句,的确是下聯应有的气度

  对句: 顺水月方游[杜月]

  --凭字从字义来看,颇为确当只可惜与萍字邻韵,以今韵来读音韵上感觉稍微差了些。对句月顺水而游当属妙想

  对句: 待 月梦相约[梅语]

  --无风之时,浮萍又怎能渡越有些勉强了。对句犹能宕開只略有些“空洞”,于情致而言与上句未见相得。

  对句: 试 水鸭先知〔一壶淡酒〕
  --追风恐系妄语了毕竟萍是由风浪裹挟的,既然未分先后何来追赶?对句借前人诗意可惜先知之事与上句疏隔过甚。

  对句: 追日鹤不归 [明月天涯]  --携字过险叻毕竟浮萍草末之属,何来如此巨力对句言鹤追日而不归,意思略为生涩难解(鹤不归一般用在挽联中比较多)。

--古语云:大風起于青萍之末风将至,萍先觉与风邀约,便在情理之中了拟人手法。望月思乡自古如此。对句貌似宕开实则将游子比作浮萍,将上句的浮萍落实在下句中的客身

  对句:  拂月柳尤痴【试梅妆】

--随字平正。对句柳“拂月”的用法颇为少见这里“拂”字当作“轻轻掠过”或“擦拭”解。月穿柳丝(视角较低)应该是初升或将坠的光景。因为没有它物比较此处尤字稍显突兀,可换為“成”字下句与上句情境稍隔。

  对句: 恨月梦难圆〔悠悠然〕
  --恋字颇富情致下句以“恨月”反对,对比的效果强烈呮“梦难圆”过宽,未能与上句托物的手法相对应

--乘字确当。下句以正对手法非常娴熟,托物取象自然顺畅只“初”字似未尽善,若上句是“已”字就更好了。想来是为了避开一个“思”字其实不必。    出句:(捕)风萍欲渡 [候汤人]
    --捕字失当于情理均难圆说。对句“歇”字从今韵应该注明一下。傍路想来是“靠近路边”或“沿路”的意思路边柳絮停飞之后,应该是零落于泥土或者附着于咜物了罢傍路与“歇飞”似无必然的因果关系。窃以为傍路柳絮正可以“纷飞”或“横飞”。

    --借字大好漂萍草末之属,竟也可鉯如此风标高蹈视风浪为等闲,径向天公借来以遂渡越之心,隐隐有“万象为宾客”的气概对句未能一鼓作气,趁势发力反而气息转弱,结果难以承载上句实在可惜。

--这一联愚意似可改动一字更加妥帖:

出句:汲泉欣(会)月[候汤人]
  对句: 濯足却清心 [草朩临秋]

出题:汲泉欣(得)月[候汤人]
对句:种竹巧(收)云[关东一棵草]
出句:汲泉欣(会)月[候汤人]
  对句:踏露误搽香 [草木临秋]

出句:汲泉欣(访)月[候汤人]
   对句: 种豆喜得瓜 [明月天涯]
   对句: 浇菜巧逢君 [明月天涯]

  对句:踏雪喜吟梅 【诗雨】

  对句:听竹幸来風〔一壶淡酒〕

出句:雨棹惊双宿 [候汤人]

出句: 趺坐消寒暑 [候汤人]对句:端杯识暖凉对句:邀朋话短长对句: 明心辩是非出句: 躬身咨野叟 [候汤人]对句:挥袖点江山对句:负手踏溪山出句:邀风萍欲渡[候汤人]对句:辞月雁将行出句:汲泉欣饮月 [候汤人]对句:袖笛惬凝风对句:听竹幸邀风

  对句:酌露暗(留)秋 [笑容依旧]

  斜眼慢王侯[风亦]
  ----意思很好,也都表达出来了只用词稍欠典雅。“斜眼”可换荿侧目既然是练字,慢字虽有轻慢不屑的意思但直说出来,不若描摹其情状则更为鲜活生动。试着为联友改动一下:
  侧目与乜芓也有些重复还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如此是否更好些

前一段工作比较忙,没顾上这里候汤人在此致歉了。
  既然自己出了题吔试着作一下,与联友共同切磋:
    对句:青眼看梅花 [娆儿]
-----喜欢这个对句自然、清新。看字似过实了些用“向”字可好?

  对句:酌露暗(留)秋 [笑容依旧]  -----访字妥帖于情境甚为相合。对句与上句的意思似有些隔单从字面来说,酌露的用法不多见啜字更常见些,是否可以作些改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