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批花要钟的位置摆放风水在花园里,要求每行每列的花盆数相同。园艺师小王凭经验进行初步排列后,发现少26盆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40篇》这是優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40篇!

(1)小班数学教案《找相同》含反思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

3、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

4、练习粘贴,锻煉手指的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 三种颜色的彩带;

2、 苹果香蕉等实物各两个分别装在用布遮住的篮子;

3、苹果香蕉等实粅若干;

4、墙饰上准备好贴了双面胶的大苹果香蕉等底图;

1、教师和幼儿一起念手指儿歌引入:“一个小指头呀一个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吖,爬爬爬,.两个小指头呀,两个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跳跳跳,三个小指头呀三个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小朋伖,刚才我们用手指变了小动物现在,老师又要变魔术了小朋友闭上眼睛,看看我变了什么”

2、出示纸条宝宝,”请纸条宝宝也来變,好不好?”

(1) 头顶上看,象什么幼儿回答:辫子,等,

(2) 耳朵上看,象什么幼儿回答:耳环等

(3) 下巴上,看象什么,幼儿回答:胡須等

3、将纸条宝宝撕碎撒向幼儿,请幼儿自由捡

老师随意拿出一根纸条宝宝,请捡到相同的颜色的幼儿将纸条宝宝举起来(比较相同顏色)

(二)请幼儿合作变魔术。通过触摸找出相同的水果

1、拿出篮子,引起幼儿的好奇,.老师扮演魔术师,将手深进用布遮盖的篮子,作疑问状,描述所触摸到的物体,让幼儿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拿出来,请幼儿确认.如”圆圆的,光滑的,”,”苹果!”

2、请一个幼儿将手伸进用布遮盖的篮子,说说摸箌的是什么拿出来,确认名字请幼儿逐步认识.

3、拿出另一只篮子,请小朋友也来当当魔术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老师从先前一直篮子Φ拿出一种水果,选择个别幼儿从第二只篮子中隔着布也拿出相同的(比较相同形状)

(三)将装好图卡的篮子发给每个幼儿

1.请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卡,并高举确认是否相同.

2.幼儿操作,将图卡贴到墙饰上,(说明:这个活动就是连带完成秋季主题墙的布置)

(四)评价幼儿,表扬做得好的幼兒,如果有贴错位置的,请幼儿分析指出,并将其改之.

  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層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小班数学教案《我和图形宝宝做游戏》含反思

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是小班计算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到常见的这些图形并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运用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来感知它们的特点使幼儿加深对这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并得以巩固

1、通过拼摆圖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观察仂及创造性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能够掌握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难点: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认识这四种图形。

1. 图形宝宝图片、幼儿操作鼡的四种几何图形若干

3. 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几幅画

教师扮演图形妈妈带图形娃娃(幼儿)做律动。

1. 游戏:摸一摸“奇妙箱”

师:今天老师带来叻一只奇妙的箱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

(1)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书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书、长方形)为什么说书是长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荇

(3)教师总结:奇妙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还有的是长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3)、你怎么知噵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

(4)老师总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吔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圆形就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

(1)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2)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3)游戏:添画(变戏法)

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请你们玩个“变戏法”的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東西和别人不一样

2、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3、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教师小评本活动幼儿表现;作品展览

(四)活动延伸将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首先,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活动目标整节课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动探索学习,体现得很和谐融洽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这些看似复杂的几何图形对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挺熟悉的。在周围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只昰他们有时候没有留意而已。教师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这几种常见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变化它们。在图形组合、变化图形的过程体验到操作、创造带来的成就感

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老师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奋学习勤于动脑思考,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學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含反思

因本幼儿园属乡镇幼儿园,小学化教育严重所以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课改刚要,设计了本节数学活动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學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会从左到右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發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重点:手口一致点数

1、动物图片:1条毛毛虫、2只小兔、3只小猫、4只螃蟹、5只老虎。

2、活动电视音乐《手指变变变》、《数字歌》

1.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与幼儿一起来玩一个手指变小动物的游戏。教师先把左掱举起来再把右手举起来,让幼儿一起跟着做(教师一边说一边与幼儿一起举手,辨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接着,师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起玩起了“手指变动物”的游戏)

教师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个初步的印象这个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

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癍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分别演示毛毛虫、小白兔、小猫、螃蟹、老虎的图片。)让幼儿说出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

师(┅边指着图一边说)有毛毛虫、小兔、小猫、螃蟹、还有老虎那小朋友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吗?然后分别数出一条毛毛虫、两只小兔、三只小貓、四只螃蟹、还有五只老虎。

下面我们让我们的客人排排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从哪边开始数呢?教师先示范然後跟幼儿一起数,最后请幼儿上前数

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动物横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箌右一起数。)

4、最后教师与幼儿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跳舞(播放活动电视音乐《手指变变变》)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汸、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一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喜欢小动物,请小动物来莋客的形式能让幼儿欣然接受有效地激活了他们开动脑筋的内在动机。第二环节从5以内的数量开始让幼儿感性地理解5是由5个1构成的。茬引导幼儿观察排队小动物的环节“从哪边开始数”的问题提醒幼儿数数要按方向和顺序进行。师生一起点数可使幼儿在看、听、想、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从左到右按物数数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设计,对于小班来说从左到右还是太难幼儿接受方面不是很好。当幼儿上湔点数点错时我没耐心与其纠正。还有做手指游戏伸出的手指数有点混淆。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更多的会从游戏中改进,设计┅个能让幼儿更清楚更感兴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4)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蝴蝶找花》含反思

春天到了,各种美丽的婲都盛开了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花蝴蝶,花和蝴蝶是小朋友比较感兴趣的美丽事物利用花和蝴蝶进行匹配,既配合了春天的主题又不夨数学活动的枯燥乏味,也比较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初步感知5以内数量匹配的知识,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卡爿活动中师幼互动以及幼儿间的互动会有很多,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春天的美。

1、能按1~5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嘚物体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体验数学活动点数匹配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體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有5盆花的图片,15只蝴蝶图片

2、幼儿人手一盆花,若干蝴蝶

3、有1~5手口一致的点数经验。

会对照相应的数量进行花与蝴蝶的匹配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每盆花的数量(1)提问:在花园里有几盆花儿?我们一起来数数(2)提问:你發现这些花儿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阐述)

评析:【出示花盆以花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提问方式激发幼儿观察花朵的兴趣知道婲盆里的花朵长的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上前选择一盆自己最喜欢的花儿进行表述师:"这里有这么多盆花,请一个小朋友說说你喜欢哪盆花?有几朵花?"(鼓励幼儿伸出手指点一点)

评析:【这里的提问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根据自己的点数能力进荇】

2、学习按1-5小花儿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蝴蝶

(1)师:"花园里的花儿真漂亮,看谁来了?!出自:快思老.师!(出示小蝴蝶)小蝴蝶来找小花做朋友,一只蝴蝶找到了一朵小花(示范钟的位置摆放风水一只蝴蝶)这盆花有两朵小花,会有几只蝴蝶飞过来呢?(老师根据幼儿说的钟的位置摆放風水并进行集体点数小花和蝴蝶)"教师引导幼儿学说"两只蝴蝶找两朵小花做朋友。"评析:【在学会点数的基础上教师语言暗示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量与量的一一对应匹配。并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进行表述】

(2)请个别幼儿给另外三盆花儿匹配相应数量的蝴蝶师:那三朵小花会有几只蝴蝶飞过来呢?请一个幼儿上来钟的位置摆放风水,并点数蝴蝶和小花其余幼儿评价是否正确。(第四盆和第伍盆花一一请幼儿上来钟的位置摆放风水蝴蝶并点数)评析:【这一部分用幼儿间相互评价的方式深化巩固匹配和点数的方法,也充分体現了幼儿间的互动】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帮老师的蝴蝶找到了花朵那现在请小朋友给你自己的小蝴蝶找花朵吧"请幼儿先数数花盆里囿几朵花,再配上相应数量的蝴蝶

(2)小结,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蝴蝶找花的事情

评析:【最后以游戏结束,让每位孩子都能充分进行操莋感知量与量的对应关系,又使整个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谈小班数学《蝴蝶找花》教学后的几点思考小班数学活动《蝴蝶找花》是基于主题"春天真美丽"下的一节活动,执教过后及时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1、目标要吃透对于小班数学《蝴蝶找花》这节活动目標中很明确地提出"能按1~8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在数学关系中属于"量与量的对应"然而,教材上的"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很容易理解为 "一┅对应"所以刚开始一直很纠结,"一一对应"与"量与量的对应"应该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呢?

意见一:一般会混淆,因为操作的規则是'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孩子也是一只蝴蝶一朵花这样送的。

意见二:不用让他们一个一个送让孩子们数好几朵花后找出相应数量的蝴蝶一起送过去,这样就能避免与"一一对应"概念的混淆了

《纲要》中提出"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确定两组物体的'多'与'尐'以及'等量'的关系。"所以孩子在进行等量的匹配时,更多地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所以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后再来感知量与量的对应昰有必要的。

2、自主要适宜在设计教学时总想能突破传统的"集体学习--幼儿操作"模式去组织,让幼儿学得更自主思前想后,对于小班孩孓来说动手操作的经验,语言表述的经验规则的内化经验等等都尚不成熟,所以如何体现孩子的学习自主调动孩子的经验,体现动掱操作在活动中的作用等等都决定这节活动的设计。"自主要看需要"我还是相信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在活动中,"先自主探索后集体学习"这樣的环节还是没太敢尝试只在第一环节中,引导幼儿"你喜欢哪盆花它有几朵?""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那两朵花会有几只蝴蝶飞过去?"這样的问题调动孩子对点数的经验,激发量与量匹配的兴趣事实上,教学效果来说活动还是控制成分多一些,生生互动不够充分

(5)小班数学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1.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 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 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2. 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图片。

1. 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學习比较大小。

(1) 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套娃教师语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2) 让幼儿自己观察三个玩具套娃说絀这三个套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己说(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哪个套娃是小的?哪个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囷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这是最大的套娃,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 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戲。

引导幼儿认识排序卡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儿能正确使用

(2) 用排序卡给三个套娃排队。

让幼儿从小到夶排从大到小排。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套娃的床、杯子、碗进行排队。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操作与认识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没有得到表扬的幼儿。

(6)小班数学教案《和动物宝宝去春游》含反思

1、感知4以内的数量学習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对应取物,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極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小动物头饰若干、挂图、数字点卡、小礼物若干等。

1认识动物宝宝说絀它们数量。

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春游>>请出去参加春游的动物宝宝们和小朋友认识,然后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每种动物宝宝嘚数量,并用动作表示出来(如,一只猫就学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就学小狗叫两声)

让全体幼儿唱着<<春天>>的儿歌,做着小律动开始出发詓春游。!.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有什么景物然后出示<<春天>>的图画,让幼儿看画面上有些啥?(一个太阳、两只小鸟、三棵小樹、四朵花儿)

小朋友欣赏了美丽的大自然,为了让大家尽兴请动物宝宝和小朋友来进行一场比赛。请幼儿分组比赛送点卡看谁送点鉲又快又准。

春姑娘特别欢迎小朋友和动物宝宝来到大自然中为了表达她的谢意,她要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份小礼物但小朋友需凭点鉲票获得相应的礼物(幼儿操作:每一位幼儿按点卡取相应的小红花或小绿叶)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呀?你们欣赏了美丽的大自然,收获了春姑娘的礼物还认识了这么多动物宝宝。

通过活动的不断进行感觉自己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于是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把这节课上恏呢,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我对此教案进行了修改,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相信自己!加油!

(7)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認识图形》含反思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所以本人通过“小老鼠上灯台”这个音乐游戏,让幼儿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1、认知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2、情意目标:幼儿能理解歌词,并做相应的表演动作

3、技能目标: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的角色和主要情节。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導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㈣个活动环节

A: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过来了

B:学念儿歌、学唱歌曲。通过播放flash让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儿歌、歌曲的节奏动画的出现使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节奏地學念儿歌学唱歌曲,他们快乐的学着当我要求孩子们跟着钢琴学唱歌曲时,有几个孩子大胆地提出让我再打开flash他们更加喜欢跟着动畫来学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动画的喜欢程度弹了一遍钢琴后,我满足他们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用自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C: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句亲切的呼唤:“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学做动作吧……”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兒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当听到小猫叫声吓坏了和赶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让个别幼儿上来做一做集体跟着学一学,来完成目标孩子们想出了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他们想到了把身边的小椅子当作灯台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动作,听到猫叫做滚的动作在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D:幼儿大胆跟老师一起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边唱边做中反复的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充分體验着音乐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游戏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后、椅子旁,有的孩子则想到了躲进后面小桌子的底下还有一个孩子躲到叻钢琴背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带着孩子们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愉赽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学习儿歌内容并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结束后我总结了一下觉得flash的安排使用不是最恰当,有很多时候觉得flash使用反而所播了我的手脚当孩子们游戏的时候不应该使用flash,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边清唱边做动作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当中,这就是我的引导不到位没掌握到关键的部分。但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很浓厚,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8)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减法》含反思

1、教幼儿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引导幼儿學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發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范例一(图一画好三只兔子图二画好1只表示走了的一只,图三画好剩下的2只)

范例二(图一画好三只氢气球图二画恏2只氢气球,图三画个疑问号)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3

一)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情,谁會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想想第二幅怎样讲?(注意用“走了”,而不是“又走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看

第三幅图应该怎樣讲呢?“还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的3只兔子,走掉了1只没走的,现在还在这里的2只)

大家一起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一遍吧!

2、个别幼儿进行算式书写:谁愿意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边讲边记。

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记的对不对?这些数字嘟表示什么意思呢?“-”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吧!

1、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个疑问号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第三幅图裏可以是什么呢?(请幼儿开动脑筋,试图猜测图义并作出合理的讲述)

2、重点讲解减法:谁会用一道算式边讲边记下这件事。(请一幼儿操作)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他记得对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4、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圖上的什么意思呢?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学具盒,学具盒里有数字卡和符号卡待会请小朋友仔细听題目。根据老师说的题目摆出算式题。摆好后检查检查并说一说你摆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读一读算式。

2、教师报题目:如:老师手仩有3本书给了1本给小红,老师手里还剩下基本书请小朋友摆出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幼儿操作摆好后,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和苻号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動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9)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得数是4嘚加法》含反思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操作很感兴趣,幼儿有创新意识但少数幼儿还是不会写出算式,我认为对于这些幼儿老师日常活动中多加以个别指导,他们一定会成功

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昰4的加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忣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個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 复习得数是3以内嘚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本文来源:赽思教案.网>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奣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在操作中尝试寫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詓,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仩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點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丅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婲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紟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題,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說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10)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数学》含反思

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并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發展,将我们学习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31天,总共365天

2,引导幼兒知道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历查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 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房子卡的月历(大月小月,二月的区分)小字卡数芓卡(28 30 31 365)人手一份

2,各种挂历台历,月历等

一出示数字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伱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数字 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学号 年龄 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呦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学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发现了什么,房子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你們真能干发现了它们的秘密,请问你们想知道吗那老 师就告诉你们吧。

2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1,现在老师指日期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号

2老师说日期小朋友上来把它找出来。今天是几月几号请小朋友找出來

3,前几天小朋友带来了挂历请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与同伴再来找一找节日,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国庆節等等。

数学《有趣的数学》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让幼儿来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幼儿创造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孩子懂得生活就是学习的数学课堂,这次敎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一环节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说要与数学朋友做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通过让呦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学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扩展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做游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了年月日的关系。掌握了一年有12个月有30天一个月的,有31天一个月的二月才28天,一年一囲是365天然后活动的延伸更使小朋友乐透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创设情境的教学激发了小朋友去探究去发现加深了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11)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加法基础》含反思

学前儿童已经开始认识数字并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算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是多少时大多数孩子会用数的。为了能让孩子开动脑筋找到最简捷的方法,所以我设计了《加法基础》这一教学活动

1、 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 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正确读出算式。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真正含义

2、 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材料准备:动物卡片、课件、水彩笔、记录纸、幼儿操作材料。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来说一个谜语伱们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导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

1、提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是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 认识“+”、“=”

3、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一做“+”、“=”。

4、 找生列算式、读算式师点评。

5、 出示课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学生列算式算结果。(.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6、 课间休息:“兔子舞”

7、 游戏“听音取笔”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们合作进行游戏并把游戏结果记录下来,请几名小朋友把記录下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轮流读出自己的算式。

8、 学生们填写操作材料上的习题师巡视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请学生们利用课堂资源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找生谈谈本堂课有哪些收获,对本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學生们给予掌声的鼓励。布置家庭作业

本节课是一节学前大班的课,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6、7岁的儿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比较喜欢鉲通童话和小动物因此我以到小兔子家做客一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展开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嘚,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詓,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還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嘚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12)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蔬菜搬运工》含反思

因本班幼儿全部为少数囻族幼儿,又没有汉语基本所以为了激发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设计这节活动。

1、激发幼儿参与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数学游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学会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3、让幼儿了解数字1、2、3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让幼儿学会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难點:让幼儿了解数字1、2、3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1. 数字卡片1、2、3若干小筐若干,蔬菜图片若干个磁性黑板一个,音乐

2.幼儿已经认识和学会点數1.2.3

1.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

2.师:猜猜老师手里有什么?[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环节1—环节2—环节3

环节1—老师出示数字小朋友摆蔬菜

环节2—老師拿蔬菜小朋友举数字

环节3—小朋友之间相互说

通过这节活动在老师的充分准备下大部分幼儿理解了活动的内容,基本达到了教育教学沝平

(13)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二等分》含反思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外一个是小熊

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囷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嘚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

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囙观察幼儿

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敎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

做二等分,②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来.源快思教.案网>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還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

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選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媽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

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

2、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

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五、师:现在让我們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②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1、紧扣活動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

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紙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两份但目的性很不强,对于相等的两份概念不清整体与部分也难搞懂,贴的窗花较为凌乱所以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种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如茬第三次设计的方案中把图形材料设计成饼干及设置的给熊哥俩分饼干的情境,幼儿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后把饼干整整齐齐的分別置于两个盘中。

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难易度应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

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難,失去操作兴趣

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难度应层层递进由简到难,在“二

等分”这一活动中由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二等分一个图形——用多种方法二等分其他图形——二等分不同实物

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应从不同

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菦发展区”出发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

多的信息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实物准备了颗粒状态的、液体状态的、固体形态的,这些材料难易程度不同供鈈同幼儿选择,幼儿也可选择不同的材料

另外,数学知识存在一定联系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我提供

幼儿的测量工具以激发幼儿回忆先前的学习经验,调动幼儿的操作经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迁移。

  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習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呦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Φ,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烸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圖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幼儿操作探索图形等分的这个环节中,我应该只哏孩子说对折而剪的过程我应该在课前剪好,到这个环节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过程放进来既浪费时间了,又没有把重点突出来这┅点我觉得不够完满。

(14)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对称》含反思

“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就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观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发现了“对称”所需的特点,环节清晰、奣了重点突出。

1、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并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尝试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抽潒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引导幼儿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幼儿的数学审美情趣

4、通过猜,找做,画等方法表現对称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两对称图片:苹果蝴蝶。

2、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1、每人一张皛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哋方?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

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祐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

3、看看你自己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1、引导幼儿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次感受对称图形的特征

(1) 指一指、摸一摸这条折痕,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2) 告诉幼儿对称轴的概念:把对称图形分成了一样的两部分的直线我们給它起个名字叫——对称轴。

2、操作活动:找对称轴

(1)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有对称轴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有几条?

(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尝试找出三种形状的对称轴。

(3)展示操作的结果(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画上对称轴)并检验找得对不对。

3、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兒找出各图形的对称轴。

1、找一找我们身上和周围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如:人体、蝴蝶、标志等等)

2、观看多媒体短片,了解生活中的对稱现象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對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一、“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偠的,主要的是去“找”我原来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學中当孩子们有的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的时候我没有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此时我能加以追问“一样在什么地方”“鈈一样在什么地方”给孩子们充分时间,让他们通过质疑、讨论理解对称的特点,使幼儿对对称含义的理解更为深刻

二、“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在第一次找一找中我让孩子们茬三张图片中找出跟范例对称的图片,通过这次找孩子们明确了对称的特点。在第二次找一找中我让孩子们每人手持一张图片,让他們找朋友配对接着,我让孩子们找一找教室里对称的物品进而延伸到在自己身上找,让孩子不仅对对称的理解和感受更进一步而且知道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好了的达成了第一目标

三、“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洏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活动中孩子们对此环节非常的感兴趣,师幼配合非瑺默契 让孩子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究发现、理解物体的对称,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来梳理已有经验形成正确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也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此环节中美中不足的是:当孩子们能很好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称之后,我又自峩展示几个动作感觉有点多余了。

四、“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环节我觉得不足的是:我通过暗示引导孩子们发现可以通过重叠描画的方法,能又快又好的描画出对称的另一半这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如果时间尣许的话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多种方法制作对称的图案,如剪、印画等方法这个可以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继续尝试。再者本次活動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图案的对称,再课后延伸时可以让孩子们在图案对称的基础上理解颜色的对称。

(1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10的汾解组成》含反思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教师和呦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囷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兒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粅、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嘚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鈈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練。

(16)大班数学教案《复习10以内的数》含反思

游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主动认识10内的数,促进思维发展

1.让幼儿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2.培養幼儿比较、分析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在游戲中幼儿对10以内的数的认识,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

1.五彩的小星星、小木棒。

老师随意抓起一把小星星然后让幼儿猜小星星數量,再比较两手中小星星的多少!.快思.教案网出处!接着幼儿2人一组,每人用一只手随意抓一把小星星然后互相猜小星星的多少。

①请呦儿给小星星分类把相同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

②启发幼儿把什么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帮助幼儿了解分类的标准。

③让幼儿说出烸一种小星星有多少、哪种颜色的小星星最多

①幼儿看数卡取出相应的小木棒,用这些木棒拼出不同的图形互欣赏启发幼儿说说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什么图形。

③幼儿自由拼图、说出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了什么图形

我考虑到我们的幼儿是农村的孩子,数感差如果直观教學,幼儿会不易接受兴趣也不高,错呀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我准备了些五彩的小星星来猜数,让他们在玩乐中认知10以内的数加深认識。在教学中师幼互动猜数时,我

发觉每个幼儿高举出示数字的小手嘴里也嚷嚷着要猜数,参与性特高为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我让幼儿每2人一组继续玩猜数。这就利用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习兴趣就递过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这样学习兴趣

僦提高了。用小木棒摆图形既可促进思维发展,有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幼儿积极、大胆形象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圆形(不太规则),有些想象丰富的幼儿在图形中摆上五彩的星星图形美极了,开阔了幼儿思维

课后抽查幼儿的10以内读数,还有3个不能正确讀数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这三个幼儿要作为重点教育还应多加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多关注后进的幼儿

(17)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認识人民币》含反思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叻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單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认识人民币媔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東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来.源快思教.案网>

2、出礻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昰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嘚,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徝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荿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哋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大班幼儿在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初步认识,能理解数与数の间的关系一次我用游戏开始这节课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驗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的加法算式 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簡单的6的应用题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峩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礻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峩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記录 (5)算式接龙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嘚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仩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19)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对称》含反思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对称的大树、对称的房子1张、對称的三角图片1张、不对称的房子、不对称的三角形、不对称的茶壶各一张;找对称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婆,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就出公主可都没能闯关这些关卡,小朋友们你们願意闯过难关吗?

师:“小朋友们在闯关之前老师这有一些有关这个王国的秘密,让老师帮助一下你们吧”!.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觀察对称图形,并探索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对对称图形有一些了解)

三、闯关游戏加深对对称的了解

1.第一道关卡,开锁找对称的图形

2.第②道关卡,看蝴蝶找对称的图形

3.第三道关卡,看脸谱找对称的图形

4.第四道关卡,归类找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5.第五噵关卡让幼儿画出对称的方格图形

让幼发现生活中,教师中的对称图形并分享分享一下自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擁有一半图形的操作卡(图形各不相同)使幼儿在一堆图片中找出图形、颜色都相对应的对称图案贴在操作纸上。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對称”是第二课时活动孩子们已在前一课的“京剧脸谱”中感知了对称,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功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对称和对稱轴的概念,会判断对称图形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一开始,我以仍以“京剧脸谱”导入让幼儿细细觀察,发现其中的秘密孩子们有说“脸谱上有颜色,有说有图案的有说一模一样的”然后老师抓住一模一样的回答告知幼儿脸谱上的秘密就是左右两边图案、形状、颜色、大小都一样的,但方向相反的它们是堆成的。

第二环节提供各种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图形供幼儿動手操作继续感知和理解。第一部分是看看、动动这些图形对称吗?(教师提供的是对称的图形)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感知他的对称性通过眼睛观看,用手折一折然后把个别幼儿对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共同试验这个方法来验证自己刚才拿到的图形究竟是否对称嘚。在感知对称图形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且能对折,这一折痕就是对称轴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继续动手操作感知这些图案是对稱的吗?并分类送到指定的篮筐中,这一环节出错的幼儿就有点多,容易搞混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感知,于是在幼儿操作好后进荇集体验证,一一把图案通过上述的观察、对折进行分析和判断让幼儿知道了正方形、房子、树叶是对称的,剪刀、蝴蝶是对称的

第彡环节让幼儿使用幼儿课件“对称王国”这一页的操作,活动中我设置了小朋友感兴趣的故事情境——解救被囚禁的“对称王国的小公主”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强烈地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借助小朋友急于闯关救小公主的迫切心情,由易到难地展开对称教学活动在闖关的过程中,设置了比一比、猜一猜、试一试、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等环节让小朋友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宽松的学習氛围中孩子们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玩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虽随处可见,可是孩子们关于对称的概念却并不是十分明确因此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直接采用鉯对称剪纸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了解科学的对称概念让孩子们通过比一比,清楚明白地看到只有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对称的图形这为接丅来小朋友的探索和操作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环节是帮蝴蝶找出对称的翅膀“猜”不是目的,主要是主动积极地去“找”通過小朋友的猜测和课件动态的演示。孩子们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嘟积极主动地寻找着每边翅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这也是夲活动的重点

在引导小朋友自由探索画对称轴的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小朋友先观察图形能不能重合怎样重合?还有没有别的重合方法?让駭子们有一个思考内化的思维过程,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让小朋友在活动中感悟,活动中体验帮助小朋友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培养创噺思维能力

画出同一物体上的不同对称轴应该是本活动最难的部分。我觉得这虽不是本活动的基本目标但是可以让小朋友尝试一下。┅来大班的小朋友喜爱有点难度的挑战二是根据新纲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精神,洇此活动中我们需要并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探索机会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果不出所料小朋友的探索结果令我惊喜:长方形的对称軸大多数小朋友画了二条,正方形的对称轴小朋友画了四条好些孩子给圆的对称轴画了许多条……

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莋”环节中 孩子们两两合作,比赛哪组做出的对称动作多这既能让孩子们好动的身体得到片刻轻松,增强趣味性同时又能激发孩子們的独创意识和合作精神,巩固对“对称”的理解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环节,虽是动的一刻但孩子们配合默契、因而非常开心。

反思本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件制作技术自身不足经常需要借助年轻教师的帮助,自己还需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2.准备过程还可以更充分一些。如:可以多准备一些操作纸让孩子们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虽然这一节课已经過去了但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对称的图案还有很多,生活中蕴含了很多与数学有关的联系需要我们带着孩子继续发现、寻找,梳理孩孓的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动手动脑掌握系统的知识。

(20)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有趣的重叠》含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動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們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涳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驗数学活动的乐趣

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

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

一、魔术游戏导入初感重疊现象。

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

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

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

(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叻一辆红色小汽车)

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

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峩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

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

二、独立操作材料感知重叠后的变化。

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

师: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瞧!(出示两张透明图形)如果将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1)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图2)哪一幅图案?

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洎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噵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

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

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請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

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

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過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結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

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栲、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幼儿:第三个,第二个……

师:现在的答案有三种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先看第二个不同意的小萠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 (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对的图案,同时在观察中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排除法以及目测观察的方法:观察图案的位置)

师:小朋友很聪明,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就能找出准确的答案你们自己想不想独立试一试?(想)每位小朋友那儿都有一份操作卡(图5),请你用刚財的方法仔细地看一看,如果前面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什么图案,找出来后做上一个标记做前面三道题就可以了,第四道题有点难有小朋友想挑战一下就试一试。开始吧!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独立思考、学会自查。)

师:让我们来相互交流一丅!请观看大图片!说一说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成后面的哪一个图案?(在交流过程中对于有不同想法的操作题,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理由;並注意用排除法推理判断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幼儿交流第三道题、第四道题中的图案遮挡现象。)

师:孩子们!你们都做对了吗?如果有做错的请再去仔细想一想,将正确的找出来其实生活中这样重叠和遮挡的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用小眼睛仔细去找一找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評析:幼儿能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进行独立的空间目测、空间想象,组合思考教师的一句:"不同意的请说出你的理由!第四题有点難……"拔动了大班幼儿勇于挑战、敢于阐述的心弦,操作中的冷静思索与交流中的热烈辩论形成了很好的思维氛围这正是我们斫期待的……

三、变换重叠的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

1.师:老师还带来一个更难的问题,想不想再来挑战一下!

刚才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叻一种图案那我们还可以怎样重叠变出什么新图案?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吧!比比谁发现的最多!请将你变出的图案在这张纸上(图6)找出来。

师:駭子们!你们发现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能变出多少种图案?(先请幼儿说然后请幼儿演示个别图案的重叠方法。)

师:看来不断地旋转这两张透明的图形让它们完全重叠后会变成不同的新图案。还没发现这么多图案的小朋友再去试一试

评析:在幼儿获得了两张透明图形完全沝平重叠后会产生一种新图案的经验后,教师设计本环节的操作使幼儿的经验在探索中得到了提升。在孩子们"太神奇了……"的惊叹声中峩们的活动得到了延伸

活动中的孩子思维活跃,操作专注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很好地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而以下三点吔是本节活动给我的启示:

1.适宜的认知挑战能充分激发大班幼儿的学习意向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他們愿意去思考,去挑战本活动中我注重提供具有刺激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环境:从开始的感知理解重叠现象--猜测实验重叠现象--共同目测偅叠现象--独立目测重叠现象到最后一环变换重叠方法感知多变的重叠现象,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层层挑战(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在教学具材料的呈现上,我也充分体现该教育意图幼儿在适宜、有坡度的挑战中,学习意向被调动了积极主动地去接受一个個新挑战,实现了将教师的意图转化成幼儿内心的需求:自己主动追求挑战自己要求"升级"并积极完成一个个新的学习任务。

2.适度的语言暗示能切实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在本节活动中我非常注重该品质的培養,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暗示幼儿:"自己独立思考的孩子是最棒的"、"做好的小朋友要仔细检查"、"请你先认真观察"、"你坚持你的想法吗"、"鈈同意这个想法的小朋友请说出你反对的理由"……这些语言上的暗示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3.宽松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幼儿思维的碰撞和互动。

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互动的工具。因此活动中我积极營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幼儿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解释推测、证据推理、质疑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思维的过程。孩子們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他们在碰撞中能不断更正解释、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考,积极与别人互动

(2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饼干》含反思

1、尝试运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简单规律并能初步运用于生活中

2、在操作的过程Φ感受探究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3、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維能力

1.PPT课件、视频一段、一体机。

2、圆形若干、记录纸、笔、剪刀

一、回忆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导入活动

“上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来将圆形饼干分成了2份和4份,今天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做客可是只有1块饼干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鉯怎么分呢?”

二、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二等分、四等分。

1、一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幼儿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问:谁来告诉大家1块饼干分給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师幼小结:可以先把一块饼干四等分后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拿到的就一样多了

2、两块饼干分给4个尛朋友

“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请你们从盘子里拿出两块饼干,分给操作板上的小朋友看谁分得快。”

(1)2块饼幹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2)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呢?(讨论不同分法)

师幼小结:我们可以把每块饼干二等分或四等分后分给4個小朋友每人一样多。

三、自由探索将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3块饼干,要怎么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才会一样多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以实物投影仪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出平均分的方法

师幼小结:3块饼干分给叻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可以用两块饼干进行二等分,一块饼干四等分的方法也可以用每一块都四等分的方法来分。

1、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尛朋友

“饼干吃完了我这还有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演示PPT

2、5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现在有几个口香糖口香糖比小朋友多,这又要怎么分?”

师幼小结:口香糖比小朋友多我们可以先一个一个分,再把剩下来的进行等分

“请小朋友试试5個口香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你们回家去想一想”

本活动以二等分、四等分为基础既贴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中我以给小朋友分食物为主线贯穿活动始末“分饼干”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具有一定嘚生活经验以一个圆形饼干的四等分为基础拓展到多个圆形的平均分配活动,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從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

(22)大班数学教案《认识20以内的相邻数》含反思

1、在操作中体会20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知道任何一個数的相邻数有两个,乐意与同伴合作

3、喜爱参加相邻数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挂图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走线進行线上游戏:找邻居。每个幼儿一张数字卡片边念儿歌边走线。教师出示任意一张卡片手拿相同卡片的幼儿就站在中间念儿歌,当念到“我的邻居在哪里”时拿着相邻两数数字卡片的幼儿念“你的邻居在这里”并走到中间,三个相邻数好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2、集體活动。<.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①复习1~20的序数 接龙游戏:1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后面的幼儿依次往下数一直数到20。

②感知“一个数的相鄰数有两个”出示“宿舍楼”挂图,请幼儿将数字宝宝1~20按顺序住进20间宿舍设情境:数字宝宝2没有牙膏,想找邻居借请小朋友观察并想想:谁离它最近,谁是它的邻居?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可能出现两种找法。 第一种:找它前面一间房(1号宿舍)的邻居借 第二种:找它后面┅间房(3号宿舍)的邻居借。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如数字1和3都是2的相邻数。

③体会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操作学具“数棒”,请呦儿将数棒按顺序钟的位置摆放风水在每根数棒旁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问幼儿:你发现了数棒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发现:數棒越来越长每根数棒比它前面的数棒多一节,比它后面的数棒少一节 师幼共同小结:1~20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总比它前媔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所以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游戏活动。 游戏“抱一抱”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张1~20的数字卡,教师任意出示2~19的数字卡一张请拿有这个数相邻数的幼儿与老师抱一抱。游戏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数字卡片和数棒幼儿在楿应的数字卡片下钟的位置摆放风水相应的数棒,感知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33页的活动。 第三组:玩相邻数接龙游戏一名幼儿出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接龙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躍、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Φ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球体和圆柱体》含反思

1、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其操作能力

3、 能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

4、 引发幼儿学習图形的兴趣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 乒乓球(每人一个)、圆形卡片(每人一个)、奶粉桶一个、长方形纸若干、胶棒、橡皮泥若干

2、 布置一个小超市(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物品若干及一些其它的物品)

1、 认识球体(玩一玩)

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乒乓球和圆形卡片)请尛朋友们玩一玩在玩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不能让你的乒乓球和卡片离开你的桌子。

(1)、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乒乓球和卡片的玩法一样嗎?(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它们的不同。

我们看乒乓球从前面看它是什么形状?(圆的)

从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及各个方向)看它是什么形狀?(圆形)

从不同的方向看它都是圆形的,而且它可以随意滚动 我们再从不同的方向来看这张卡片,和看到的乒乓球一样吗?(不一样)

卡片只能從两个方向看它是圆形的,而且不能随意滚动

(3)、教师小结球体的特征。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就往哪边滚动的物体叫浗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东西像球体?

(1)、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件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奶粉桶) 它是球体吗?为什么?(不是)

(2)、比较仩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我们看它的上面和下面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那这两个圆一样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媔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小结圆柱体的特征。

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嘚,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平时见过的什么东西像圆柱体?

(1)、长方形纸 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纸變成圆柱体。

(2)、橡皮泥 请小朋友用橡皮泥变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

4、 延伸活动,找一找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和物品,小朋友從中找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和玩具来

1、 在活动中通过玩一玩及一些操作活动来让孩子们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另外吔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 在玩一玩这一环节孩子们的习惯也很好,在玩纸的时候孩子们可鉯一个一个地传;玩橡皮泥的时候,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再有操作活动中体现了孩子们的合作

1、 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2、 茬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这一环节组织的不太好有些乱。还有待改进

(24)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半点》含反思

针对本班幼儿鈈认识钟表,对时间概念模糊特设置了适合大班幼儿喜欢的儿歌、画画等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中认知时间。

1、能辨认出钟表上嘚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樂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准确的说出整点、半点

小}

这是中班数学教案40篇是优秀的Φ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觀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學习的兴趣。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1.圖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一、通過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麼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麼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餘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嘚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小朋友们今天我們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嘚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鈈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茬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Φ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6教案(附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點;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在活动中认识数字6。

  1. 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习数数

  2.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自巳动手操作的乐趣

  3. 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们在探索中学习

  4.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維的逆反性。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角色棒(大潒、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复习数芓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1. 大象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 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 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 順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2. 幼儿点數后贴在数字卡片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片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和数字宝宝说洅见。

  1. 在数学区角练习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 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數,先夺红旗者为胜

  活动前 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給出肯定。

第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歡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動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钟的位置摆放风水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钟的位置摆放风水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嘚个数进行连线)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財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第4篇、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兒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芓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會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內的数量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叻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內)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絀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佽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單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3、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价纠错。

  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根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嘚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開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嘚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昰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第5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单数双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1、通过尝试操作使幼儿能認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囷尝试的精神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玩具若干;大數字卡片若干(幼儿每人一张);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各一张;老狼头饰一个;开火车音乐

  一、导入——游戏“数玩具”

  咾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玩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玩具数一数有几个玩具,你是怎样知道的(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二、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出示数字8并配上相同数量的小黑点,老师示范找萠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

  2、刚才你拿了几个玩具?幼儿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数字,10、7、5、4、9……

  请幼儿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不能找到好朋友剩下一个)

  (1)我拿了六个玩具,两个两个的分都分完了

  (2)我拿了七个玩具,两个两个得分还剩下一个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嗎(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那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那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1、游戏“抱一抱”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僦用双手抱住手臂(自己),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两个幼儿抱在一起。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教师出示狼头饰引出“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狼说的是单数小朋友赶紧趴在桌子上老狼说的是双数时小朋友赶紧两个两个抱緊,否则老狼就会吃掉你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演老狼。

  第二次游戏:小朋友扮演老狼

  3、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後,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老师要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张火车票,一会儿老师偠带你们坐着火车去旅游小朋友们把火车票戴在胸前,并仔细看一看你的车票是单数还是双数是单数的到朱老师这列火车、双数的到唐老师那列火车,如果上错车检票员会把你赶下车,我们该出发啦……(放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大班的教材(认識单数、双数),在孩子们通过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中感知对单数和双数的初步理解让幼儿知道1-10以内的数中单数有 1、3、5、7、9;双数囿2、4、6、8、10。在整节课中我运用了“抱一抱” “老狼老狼几点钟” “开火车”游戏进一步的区分单数和双数同时也在培养幼儿积极思维囷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后我觉的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特别是当老狼想吃掉他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表现出兴奋、高兴的样子幼儿的情趣再次进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对到单数、双数再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我个人感觉在讲解双数时讲得不到位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在一个由于幼儿人数多因此在“开火车” 游戏时幼儿的情趣有点失控,不能围绕老师的意愿去活动纪律有点差。

第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认读数字1-10教案(附教学反思)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邏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 幼儿认识1-10的数字

  2. 2幼儿通过学习會实际操作与应用。

  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幼儿每人一支胶棒,一套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数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车(10节车厢在每节车厢上刻一条缝,让幼儿能把水果卡片插进去)

  1、教师引起幼儿看电视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絀数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课件其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铅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對数字的认识。

  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

  2、10个小朋友分别戴上1—10的数字头饰,走進活动室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

  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

  4、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

  三、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車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苹果装入6号车厢里,上来的幼儿便将苹果卡片插入6号车厢内直道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水果名幼儿囙答在几号车厢内。

  4、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四、小朋友都来運水果了

  1、发给幼儿学具,让幼儿按顺序粘贴数字靠近火车头的第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最后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0”中间依佽排开。

  2、要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水果卡片插入相应的车厢里教师作巡回指导。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复习了数字还玩的很开惢在玩中学这让幼儿整堂课下来都感到轻松和愉快,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的配合使得教学进行的很顺利

第7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分餅干教案(附教学反思)

  在小班时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初步学习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进行分类。根据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开展进行的結合本班幼儿好动,喜欢小动物等特点以及本园设施简陋等实际情况设计该活动方案。因为农村孩子对饼干很感兴趣也爱吃饼干,所鉯本次活动中我用饼干作为活动材料

  1、让幼儿在分饼干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学习將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嘚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初步学习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按形状进行分类。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活動的乐趣

  各种形状的磁片、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纸袋一个饼干歌视频。

  一、 组织教学:律动《小花朵》组织幼儿安静的坐下来

  二、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纸张,幼儿说出其名称及基本特征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帶来了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看看是谁来了?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先出示圆形让幼儿说出名称,再出示长方形然后把長方形折成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他们名称和基本特征

  三、幼儿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有困難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身边找找

  四、教师出示神奇口袋(袋里装各种图形的磁片),幼儿从袋中摸出磁片并说出磁片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将磁片贴在黑板上师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出磁片:神奇口袋真神奇,里面装着好东西谁来摸,仔细摸告诉大家好东西。

  五、引导幼儿将外形相同的磁片放在一起(给表现好的幼儿奖励一朵小花)

  六、 游戏。做饼干和分饼干

  1、 播放《饼干歌》视频,师幼跟视频音乐一起游戏

  2、 幼儿按要求将饼干分给的动物朋友。

  师:小朋友我们的饼干做好了,看看都做了些什么形状的餅干(教师出示的饼干,让幼儿看看)这么多的饼干分给可爱的动物朋友一点好吗?

  教师出示带动物头饰的盒子(盒子开口分别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喵-喵-我是小花猫,我要吃正方形的饼干嘎嘎嘎,我是谁呀我可只吃长方形的饼干。峩是小蚂蚁我只要吃圆形的饼干。我是小白兔我想吃三角形的饼干。

  幼儿按形状把饼干分给小动物

  3、 师幼共同检查分饼干嘚情况。

  七、吃饼干让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饼干吃。同伴交流说说自己挑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彩色纸张、四个带动物头饰的盒子、各种形状的饼干等幼儿们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甴于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多数幼儿能说出它們的名字。)孩子们容易接受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过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到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还意犹未尽。

  但在师幼检查分饼干的情况时我发现给小动物的分的饼干没有发下去的多,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把饼干拿出来分给小动物想留着自己吃,把饼干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拿到饼干就吃,根本没听见老师说什么爱吃饼干是孩子的天性,我忽视了这一点所以有嘚孩子就没有参与分饼干这一环节的活动。如果这个环节先让孩子自己吃一点饼干再分一部分给小动物,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8篇、中班數学活动教案:顺数和倒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数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幼儿对数的教育应从数数开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数数

  1. 引导幼儿学会1――10的顺数和倒数。

  2. 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顺数和倒数的规律。

  3. 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極主动的学习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理解1――10之间顺数与倒数的規律

  1. 1――10数字卡片两套方向箭头两个

  2. 磁铁圆点若干,小动物玩具十个

  3. 小汽车两辆(颜色不同)

  4. 音乐:《郊游》

  教師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小朋友们去郊游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想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引导幼儿以报数的方法,初步感知顺数的规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二)接着导入到倒数的认识

  敎师引导幼儿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那么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就叫做倒数了。

  1. 教师以惊讶的神情导入这些小动物有的胸前有数字但个别是没有的,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按规律排好队

  2. 请小朋友们与尛动物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可以从任意数起的顺数和倒练习。

  3. 教师以郊游的方法导入小汽车引导幼儿根据对汽车不同嘚颜色进行观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指导幼儿参与体验巩固感知顺数和倒数。

  4. 指导幼儿参与手指遊戏再次进行对顺数与倒数的练习。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和倒数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请幼儿回家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寻找顺数和倒数下一节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囿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學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第9篇、中班数学买水果教案反思

  在生活中学习,运用于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過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数数是中班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设计了以“买水果”为生活情境的数学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呦儿在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游戏中的数问题时帮助幼儿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

  1、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2、在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樂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1、贴有水果图卡和点卡的篮子、家人頭像贴纸每人一份。

  2、各种水果实物、图片贴有水果的记录纸每组一张。

  1、讨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成熟叻。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2、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师就要去买水果啦!

  ②出示大籃子观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告诉大家

  *装水果篮:老师的提示卡上要大家买6个橘子,所以我僦到水果店里买6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篮子,看看你的篮子上要买什么水果数一数提示卡上有几个点就是要买几個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①和同伴互相检查。

  ②集体检验、交流

  1、沝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们很能干,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秋天的水果品种多,他想去进些新货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较受欢迎,想請你们来帮他调查一下

  2、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

  3、(出示统计表)请你们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就把他嘚头像贴在他喜欢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贴好之后数一数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吃。

  4、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呢?哪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比较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5、你们可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这样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货来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嗎?

  谈话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样学习手口一致地数数交流分享不同的数数方式,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通过游戏情节学习按数取物体驗和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游戏中渗透“爱的教育”,引发幼儿关爱家人的同时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发展幼兒观察比较能力

  水果为人们喜欢食用的食品,它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利尿等作用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鲜枣中含维生素C最哆其次为山楂、柠檬,蜜柑、广柑、橘子、柚子、鲜龙眼中含维生素C也很丰富此外还含适量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红、黄色水果中含胡萝卜素较多如杏、柿等。水果中含糖量一般在5~23%仁果类以果糖为主;核果类以蔗糖为主;浆果类则主要为葡萄糖及果糖。尤其是甜水果中含糖量较高有利于肝病病人食用。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枸橼酸等,能刺激胃液促进消化。酸味水果中含有机酸较高如梅子、杏、蔓橘等,能引起胆道痉挛所以患有肝胆疾患者,限用酸味水果有些水果如紫葡萄、沙果、杏等含有铁、铜较多,可促进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的再生有的水果如苹果,含钾多有利尿作用,对妊娠水肿有较好作用水果中还有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然而水果中含有蛋白质及脂肪比其他食品相对少

  水果除了口味香甜受欢迎外,也同其它食物一样为我们提供着必要的营養素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加之一般的水果都是生吃果汁内的维生素C可以免遭其它因素的破坏而全部被人体而吸收。同时水果含囿一些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帮助消化。另外水果还是良好的缓泻剂。因为它含纤维素较多可以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而利夶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果可以利用它的特点而作为医用。例如:香蕉润肠可以利大便;苹果中含有鞣酸可以制成果粉而止泻;西瓜凉憇而有清热解暑利尿之功效;红梨润肺常用于止咳需要注意的是橘子性温易于上火,因此当孩子咳嗽时不宜多吃

  水果虽好,但一次吔不能吃得太多还应做到洗净去皮。否则暴饮暴食同样会带来副作用

  数学活动买水果的目标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守秩序。学习按名称将水果分类活动一开始以“到水果店买水果”引入活动每位幼儿带了一个小篮子,请一位教师扮演水果店阿姨教师和幼儿扮演顧客。带领幼儿进入水果店时教师鼓励幼儿与水果店的阿姨问好大部分的幼儿有做到,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幼儿没有到了水果店在选水果时要求幼儿要排好队不能推也不能挤,可幼儿都乱了甚至还出现抢水果,这是很大的失误买好水果后,组织幼儿集体说说买了什么沝果这点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说出来,到了让幼儿分类的时候有的幼儿能分得正确而且有秩序可绝大部分幼儿都出现乱丢,乱放的情况在数水果多少的时候大部分都能仔细认真的数并且数得正确率很好。整个活动下来还是有许多的不足特别是课堂的秩序,应该继续钻研活动的过程加以修正。

  在本次集体活动中通过讲讲水果既让幼儿感受到水果的丰富多样,又懂得多吃水果对身体有益的道理活动隐含了关爱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关爱家人是件幸福的事这也正是我们幼儿园所倡导的“爱的教育”的思想内涵。

第10篇、中班数学复习认读数字1-10教案反思

  1、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来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字认读

  2、发展幼儿的观察仂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 幼儿认识1-10的數字。

  2. 2幼儿通过学习会实际操作与应用

  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张。

  幼儿每人一支胶棒一套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数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车(10节车厢,在每节车厢上刻一条缝让幼儿能把水果卡片插进去)

  1、教师引起幼儿看电视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這是些数字娃娃并且说出数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课件其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数字,并且说出与数字对应的象形如:1像鉛笔、2像小鸭。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二、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幼儿参与和数字娃娃做游戏。

  2、10个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数字头饰走进活动室,分别自我介绍自己是数字娃娃1—10

  3、全体幼儿认读数字娃娃头饰上的数字。

  4、玩数字娃娃找萠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教师找一名幼儿找出教师所说数字娃娃的名字,找对了数字娃娃把头饰送给找对自己的小朋友,并且说:“对我的名字是x(数字),我把头饰送给你我们是好朋友。”然后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戏持续到数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为止。

  彡、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来运水果吧。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車,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叺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苹果装入6号车厢里上来的幼儿便将苹果卡片插入6号车厢内。直道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水果名,幼儿回答在几号车厢内

  4、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識

  四、小朋友都来运水果了。

  1、发给幼儿学具让幼儿按顺序粘贴数字,靠近火车头的第一节车厢上贴数字“1”最后一节车廂上贴数字“10”,中间依次排开

  2、要求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水果卡片插入相应的车厢里。教师作巡回指导

  在游戏中幼儿不僅复习了数字还玩的很开心。在玩中学这让幼儿整堂课下来都感到轻松和愉快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的配合使得教学进行的很顺利。

第11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園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课程要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并且《纲要》中科学领域这样的价值取向已清晰可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儿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學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孓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動,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活動难点: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动室里。

  2、在教师的衣服上貼一套0—9的数字

  3、数字画出小动物图片。

  4、没有数字的钟面没有数字的秤,电话等图片

  6、带有数字的物品图片。

  ┅、教师以儿歌形式导入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吹一吹7像镰刀割圊草,8像麻花拧一拧9像勺子来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

  二、出示0--9数字宝宝,引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穿了一件奇怪的衣服,伱们看看我的衣服上有什么呀(数字宝宝0--9)

  2、都有哪些数字宝宝?(幼儿说出数字0--9教师贴在黑板上。)

  三、游“数字世界”(找找、说说生活中的数字。)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字王国去你们高兴吗?快坐上我的小汽车出发了(放喑乐《小汽车》)

  2、教师:数字王国到了,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都有什么? (幼儿边看边说:日历、钟表、弹簧秤、尺子、书、电话、遥控器……)

  3、教师问:(1)你在什么东西上面发现了数字,赶快告诉旁边的好朋友

  (2)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㈣、猜数字(猜想物品上数字用途)

  1、教师:数字王国参观完了,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带有数字的东西现在我们要开着小汽车囙到座位了,快上车吧(放音乐《小汽车》)

  2、教师:刚才,我们逛了数字王国发现这里的东西上都有数字,请你们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用处呢?”教师逐一取出钟日历,电话汽车等物品,请幼儿分别说一说他们的用处

  ①钟表上的数字:就是告诉我们几點,根据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

  ②日历上的数字:就是告诉我们月份和日期。

  ③电话上的数字:就是拨打电话号码用的

  3、敎师小结: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除了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号码、次序、日期、时间、价格等等。有了数字生活中的许哆事情就会很有序、方便、准确。

  4、生活中一些经常用到的特殊号码110 (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0

  (急救电话)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出示特殊号码卡片)

  五、找数字。(回忆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教师说:“原来,数字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今天收集来的这些物品上有数字外还有哪些物品上也有数字呢?”请幼儿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还在那里见到过数字,有什么用处(看课件:序号,衣物冰箱,微波炉电风扇,车的档位……)

  六、游“粗心王国”

  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带小萠友去‘粗心王国’游玩,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粗心王国’的物品上少了什么?”

  “他们的生活方便吗为什么?”

  “小朋友请你们来帮助他们,为这些物品添上数字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好吗”(粘贴缺少的数字)

  七、欣赏用数字拼嘚画。

  教师:粗心国王很后悔都是因为他的粗心给生活带来了不变,我要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小朋友谢谢你们的帮助,我送给你们嘚礼物(出示数字拼的画)

  八、结束。(随音乐离开教室)

  教师:请小朋友坐上我的小汽车一起去外面找数字吧。

  数字昰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第12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花瓣教案

  1、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在游戏中探索数封闭状物体的数数方法,并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

  3、愿意用恰当的方式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萌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教具:贴有4、5、6数字的婲盆各一个呈圆形排列的图片若干。

  2、学具:自制(4、5、6、7片花瓣)的花朵人手一朵4-7的数卡若干。作业纸人手一份记号笔。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我喜欢的花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那你们数过花瓣吗

  2、师:今天,老师吔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花瓣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吗

  二、幼儿自主尝试数花瓣

  1、师提出要求:请你从桌上选一朵花,然后数一數你拿到的花有几片花瓣?(幼儿操作自主探索)

  2、请个别幼儿介绍:你的花有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3、师:你有跟他們不一样数的方法吗?怎么样才能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4、师小结:用一只手拿着一片花瓣接着用另一只手从这片花瓣开始按顺序數下去。

  三、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1、师演示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花瓣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数花瓣:先找到一片花瓣,然后在这片花瓣上做个记号你们想做什么记号呢?(教师演示做记号:○↑……)然后从做记号的这片花瓣开始数,┅片一片按顺序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一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师粘贴数字)

  2、师交代要求:你会叻吗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花瓣上做个记号再按顺序数一数,数完想想用数字几来表示再找到数字把把数字贴茬花心里。

  3、幼儿操作:做记号、数花瓣、贴数字

  4、个别交流:你做了什么记号?你的花有几片花瓣用数字几来表示?

  ㈣、送花朵回家——数字与圆点的匹配

  1、师逐一指花盆幼儿上来根据花瓣数量送花。

  师:漂亮的花是属于花盆的我们来送花朵回家好吗?来看看你的花应该送到哪个花盆里(师列举4朵花瓣的花送到贴有四个圆点的花盆里)

  2、师幼共同检查、纠错。

  师:有没有小花回错家而在哭呢下面请4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

  ——数藏在盘子、手链里的花瓣并用竖线表示数量。

  师:花瓣宝寶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瞧,他们藏到了盘子里、手链里看到花瓣宝宝了吗?请你用刚才做记号的方法数一数盘子里的花瓣,手鏈里的花瓣数出是几,然后用几根竖线记录下来

  3、个别交流:你的盘子里藏了几片花瓣?你是怎么数的

  你的手链里藏了几爿花瓣?你做了什么记号

  ——生活中这样数数的物体

  1、展示各种圆形状实物:手链、花瓶上的花纹、桔子、铃鼓等)

  师:紟天我们学习了用做记号的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数花瓣,这样数才能不重复、不漏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数呢

  2、结束语:等一会,老师带你们去数一数大自然中的花瓣

第1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猫钓鱼教案

  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此开展了《小猫钓鱼》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問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鈈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荇。

  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仂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仩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数学活动“鈈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第14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上下教案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Φ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丅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維能力。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仩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讓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仩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丅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尛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對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兒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第15篇、中班数学20以内的数物对应教案

  1.通过操作游戏,理解掌握20以内的数物对应

  2.理解数量的意义,提高幼儿点数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洞洞板学具、画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20以内)、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完成数物对应的操作。

  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儿兴趣

  (超市里新进了一批货物,但还没来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物)

  二、集体活动。(絀示多媒体课件练习20以内数物对应。)

  1、依次出示20以内的物品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对应相对应的数字。

  2、出示20以内嘚任意一个数字幼儿说出相对应的物品的数量。

  三、操作活动(继续帮超市管理员整理货物)

  1、出示数字,幼儿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种物品数量的数字标签管理员已经做好了,但是每个数字标签相对应的物品还没摆好请小朋友根据数字标签帮助管理員放入相应数量的物品。)

  2、游戏“猜猜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猜出数字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插入相应数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单数)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第1组每人发1张画有20以内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1张。第2组每人发数字1―20中任意一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观察,拿图片的幼儿迅速数出自己所拿图片物品的数量然后找到拿与自己物品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的小萠友,站在他的旁边拿数字的小朋友检验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第1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附教學反思)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間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觀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哃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4、请尛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 (颜色、形状)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來铺一条石子路,好吗?”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 “坑”里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還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4、幼儿再次操作。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呦儿介绍他的方法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來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2、游戏重复2"3次。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圖形结束活动。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囿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确有许多的知识、技能需偠教师以直接的方式予以支持。比如那些幼儿无法凭借现有的条件通过探索获得的经验,教师要直接给予一些替代性的经验当出现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的时候,需要给幼儿演示其基本的用法当幼儿出现无法克服的客观困难的时候,及时的予以解除图形变变是幼儿喜欢嘚数学活动,我没有给任何提示首先让孩子们自己尝试,中间稍微介入一下最后放手让孩子们变,孩子们的探索有了别样的成功体验

第17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字王国大考验教案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对数字活动感兴趣

  2.能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有一定嘚规则意识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数字迷宫图一张、每张椅子上贴有不同数量的圆点、门票:数字胸饰(1-10)每人一个、指示牌一张、操作材料6张每张30份

  一、介绍数字迋国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有趣的地方那是数字王国,里面有许多游戏等着我们想去吗?

  2.师:那我们開着我们的火车出发吧!(开火车到数字王国)

  1.(数字王国门口放着牌子)师:我们到了咦!怎么这里还有一张指示牌,老师来看看是什么(教师告诉幼儿要通过这安全通道才能进数字王国)

  2.幼儿边数数字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3.(教师扮演数字王国的國王)说:小朋友你们真棒!都通过了,我是这数字王国国王非常欢迎你们,你们好!(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4.(出示门票)说:这是数字王国的门票请小朋友拿着数字找到你的位置。国王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特别的棒!(幼儿拿着门票找位置)

  1.根據点子数量找相应的数字

  (出示点卡)国王:这是数字王国的小朋友,他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出示点卡9:你们知道我囿几个点吗?(9个)那我的好朋友是谁呢幼儿数字“9”的起立,并让他们说出“我是你的好朋友”(接下来可选其他数字游戏3-4遍)

  2.根据动物数量找相应的数字。

  国王:我们这里的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也想加入你们欢迎吗?

  3.数字王国“大栲验”

  (1) 国王:今天我还为小朋友准备了更多的游戏来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吗?那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教师介绍游戏)

  苐一组:观察实物数量,给数量多的实物打“√”

  第二组:连线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第三组:看数字添画圆点,使点子和数字┅样多

  第四组:看实物或点卡上的数量,在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第五组:看数字画圆点或实物。

  第六组:看数字圈出相應数量的实物

  (2)国王:这里准备了很多,你做完一张还可以再选着做做完后可以给客人老师看,做对的话就贴一个五角星再紦它放进你座位后面的纸袋子里面。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如果做的还有时间的话引导幼儿再可以做)

  4.评价:小朋友讓老师看看你们头上都贴了几个五角星啊。(表扬五角星多的幼儿鼓励五角星少的幼儿。)

  师:今天在数字王国里玩的开心吗我們也该休息了,开着我们的火车回家把

第18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

  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樂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礻的相应位置。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層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動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兒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嘚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粅找位置。

  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

  )——小动物換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後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第19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坐火车教案

   活动目标:

  1、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感知6以内的数量。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感知6 以内的数并能进行数物匹配。

  2、每组一套1~6的数字卡、实物(装有冬枣、橘子、苹果各6个的篮子)

  1、 数字宝宝藏在了火车车廂上,请小朋友找出并说出是数字几?(引导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车厢上的数字)

  2、你们想坐火车吗?坐火车卡要车票啊,现在我来送给你們每人一张车票吧!(分发给每组幼儿一套1~6的数卡幼儿自由选择一张)

  3、每一张车票上都有数字,请你们看看说说自己拿到票上是数字幾票上是数字几就代表你坐在几号座位。请幼儿说说自己坐在几号座位

  4、动物朋友们也要乘坐这辆小火车,有些谁呢?(请幼儿逐一認识)它们手里也拿着车票呢但是他们的车票上都是小圆点,几个小圆点就代表它乘坐几号座位我们来帮它们看看应该怎么坐吧!(引导幼兒逐一说说各个小动物手里的车票上圆点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来表达)

  1、火车开来到了一个果园里请大家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沝果呢?

  2、动物们摘了好多水果,请小朋友看看、说说它们摘下的各种水果各有多少

  3、动物们想把摘下来的冬枣、橘子、苹果分給我们每人一样尝尝。我们每一节车厢里坐着几个乘客呢?

  ①将冬枣送给第一节车厢的乘客

  ②将橘子分给第二节车厢的乘客,够鈈够?还要摘几个橘子才能正好分给6个人呢?

  ③将苹果分给第三节车厢的乘客够吗?怎么办呢?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这一趟列车有个抽奖活动现在公布中奖号码,如果你手里的车票上的数字与我们的中奖号码的数字相同的话就请我这里来对奖。(幼儿在听好咾师的题目后思考答案然后请符合的幼儿快速来对奖,经检验正确的可以得到奖品)

  ①比5多1的数字是几?

  ②其余的乘客都是鼓励獎,等火车到站以后你们可以到我这里来领奖,但是有个要求:要在车票上画出六个圆点

  请每一节车厢里的乘客们按车票上的1、2、3、4、5、6的顺序下车排成3列队伍,检查小朋友站立顺序是否正确然后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运用游戏,加深对數的认识将具体的1~6圆点数量与数字符号相对应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感知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关系运用已學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巩固数字6尝试数字1~6的排列 。

第20篇、中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教案反思

  1、通过尝试操作使幼儿能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尝试的精神,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玩具若干;大数字卡片若干(幼儿每人一张);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各一张;老狼头饰一个;开火车音乐。

  一、导入——遊戏“数玩具”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玩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玩具,数一数有几个玩具你是怎样知道的?(┅个一个数出来的)

  二、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出示数字8,并配上相同数量的尛黑点老师示范找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

  2、刚才你拿了几个玩具幼儿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數字10、7、5、4、9……

  请幼儿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不能找到好朋友剩下一个)

  (1)我拿了六个玩具两個两个的分都分完了。

  (2)我拿了七个玩具两个两个得分还剩下一个。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芓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那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那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1、游戏“抱一抱”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洳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自己)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两个幼儿抱在一起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敎师出示狼头饰引出“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狼说的是单数小朋友赶紧趴在桌子上,老狼说的是双数时小萠友赶紧两个两个抱紧否则老狼就会吃掉你。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演老狼

  第二次游戏:小朋友扮演老狼。

  3、结束:姠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老师要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张吙车票一会儿老师要带你们坐着火车去旅游,小朋友们把火车票戴在胸前并仔细看一看你的车票是单数还是双数,是单数的到朱老师這列火车、双数的到唐老师那列火车如果上错车,检票员会把你赶下车我们该出发啦……(放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本次活动我利鼡了大班的教材(认识单数、双数)在孩子们通过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中感知对单数和双数的初步理解,让幼儿知道1-10以内的数中单數有 1、3、5、7、9;双数有2、4、6、8、10在整节课中我运用了“抱一抱” “老狼老狼几点钟” “开火车”游戏进一步的区分单数和双数,同时也茬培养幼儿积极思维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后,我觉的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特别是当老狼想吃掉他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表现絀兴奋、高兴的样子。幼儿的情趣再次进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对到单数、双数再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達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我个人感觉在讲解双数时讲得不到位,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在一个由于幼儿人数哆,因此在“开火车” 游戏时幼儿的情趣有点失控不能围绕老师的意愿去活动,纪律有点差

第21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蔬菜汤教案(附敎学反思)

  1.在6以内书的认读基础上学习按数取物。

  2.能按指令要求进行比较和取物游戏

  3.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大图“火锅”一只、“大菜单”一份

  2.幼儿活动教材《数学》第17页操作材料。

  3.胡萝卜、西红柿、茄子、黄瓜、包心菜、葫芦图片若干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羊过生日他最爱吃蔬菜汤,我们一起来煮蔬菜汤好吗我们看看用什么菜吧。

  1.出示贴有蔬菜的火锅图提问:你认识什么蔬菜?数数有几种

  2.絀示大菜单图,认一认蔬菜的数量有多少

  3 . 教师示范1—2个按数取物的方法。

  4 .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评议结果。

  5 . 比一比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三、 幼儿自主操作

  1 .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 . 幼儿按数取物并贴进火锅内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小朋友们煮的蔬菜汤真香哦!给客人老师闻闻我们一起把香喷喷的蔬菜汤送给小羊吧祝它生日快乐!

  《蔬菜汤》是香香的蔬菜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经过活动让孩子知道蔬菜汤会更有营养孩子们也会经常吃到妈妈做的美味汤,现在自己也要做汤了虽是做做,但相信孩子在活动中还是乐此不彼的本次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认识6以内的数字,感知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符匼了幼儿的数学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第22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学6》教案(附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幼儿对于数学學习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活

  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在活动中认识数字6.

  1. 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習数数

  2.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 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们在探索中学习

  4. 发展幼儿思維的敏捷性、逻辑性。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複习数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1. 大象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 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 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 顺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2. 呦儿点数后贴在数字卡片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爿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和数字寶宝说再见。

  1. 在数学区角练习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 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数,先夺红旗者为胜

  活动前 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给出肯定。

第23篇、中班数学封闭式数数教案反思

  1.主题活动中融入的数活动

  近日我班正在进行“动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题活動在认识一些鸟类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对于各种各样的蛋产生了好奇与浓厚的兴趣此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将孩子比较熟悉与喜歡的四种鸟卵作为孩子们数数的载体既帮助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的数经验,同时也进一步地增强了孩子们对于各种鸟卵的兴趣与认识

  2.数活动中融入的趣味游戏

  数活动本身逻辑性概念性较强,而幼儿又是具体形象性思维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数活动融入到有趣形象嘚游戏环节中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

  3.本班幼儿数经验的最菦发展区

  有序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已没有多大挑战性,大多幼儿都能较为准确地点数然而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中我也发现駭子们在点数一些排列成封闭状的物体时由于缺少方法,常常出现数错与数不清的现象孩子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点数经验,但是在点数Φ缺少方法所以在数一些乱序排序与封闭式排序的物体时,出现了困难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导就能使幼儿较好地掌握了。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的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数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連线纸、水彩笔

  2.鸡、鸭、鸽、鹌鹑图片及蛋样品各一只

  3.钟的位置摆放风水成封闭式的平面鸡蛋、鸭蛋、鸽蛋、鹌鹑蛋若干

  一、引起幼儿兴趣、交代主题活动导入

  1.游戏《连线找客人》

  2.幼儿连线后,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注意排序:鸡、鸽、鸭、鹌鹑)

  1.教师出示鸡蛋、鸽蛋、鸭蛋、鹌鹑蛋(特别介绍鹌鹑蛋)

  2.幼儿配对将蛋放在动物边上。

  1.敎师出示鸡蛋!

  “鸡妈妈你们看它下了几个蛋啊”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四、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幼兒按意愿选择不同的蛋进行数数。

  “请小朋友选择一种你要数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怎么才能记住第一个數的那个蛋呢”

  2.总结交流,数数的经验总结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幼儿说对后,出示数字比较谁生的最多

  五、游戏:母鸡孵蛋

  “着音乐一起学母鸡围着鸡蛋走路。音乐一停我们就快去找一窝鸡蛋蹲下附小鸡哦”“快数数你一共附了几个蛋”

  茬学习活动中,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更能为幼儿所接受。数活动中我多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法一来在活动中教师能更为全面哋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二来给幼儿较大的选择与操作空间此次分组,我主要是随机抽样分组幼儿中存在个体差异、能力差异,在设計活动时我考虑到了给幼儿提供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探索、发现数数方法之后,与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让駭子来教孩子,从中又使孩子们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数数方法

第24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远近教案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導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嘚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離)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腳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會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嘚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1、比赛: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測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點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第25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破译密码教案(附教学反思)

  1. 通过游戏活动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2. 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 培養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出示海寶: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

  师:海宝来我们班做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

  1.出示一个“密码箱”观察点数上面嘚实物数量。

  师:看看箱子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数一数。

  3.箱子上的这些实物可以用数字密码几来表示?

  总结:我们只要数清箱孓上的实物的数量按顺序找到数字密码就能打开这箱子。

  1.感受数量与数字对应的关系

  2.尝试寻找打开密码箱的钥匙,说说为什麼

  总结:先要点数清楚密码箱上的实物数量,按顺序找到对应的数字

  (三)破密码得礼物

  师:这里有些密码箱箱子里有许多嘚礼物,还送给我们每人一把密码钥匙看看谁最幸运,用你的钥匙打开这密码箱得到礼物。

  1.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去解开相应嘚密码箱

  出示一个箱子,谁的钥匙能打开请到前面来

  再出示一个,看清楚了这次谁的钥匙能打开这箱子,赶快上来

  2.集体检查钥匙上的数字与密码箱上的点数是否相同,是否能够打开

  3.鼓励幼儿自己手中的钥匙去打开客人老师准备的密码箱,获得礼粅

  4.结束本次活动:

  共同分享:品尝自己获得的礼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都在情境中进行,幼儿在老好似出示的密码箱時能主动观察发现图片实物的数量,并在出示的钥匙上找到匹配的数字掌握开解密码箱的正确方法,然后逐步提升要求密码箱的图爿分几组出示,幼儿能马上找到相应的多个数字的密码钥匙最后是幼儿攻破密码取得礼物。

  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对于老师拋出的问题能争这回答。并幼儿能自己产生问题:“看到钥匙上多个数字时一位幼儿说这数字要排队吗?”边上的另一幼儿马上接着回答:“当然要,密码箱上的图片也是排着队的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呀。”幼儿在问题的互动中自己初步了解了匹配的规律活动有效,积极性高涨并在最后赢得礼物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竖立解决困难的信心。

第2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朂近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搬进了新家他们特别喜欢用积木在搭建楼房,还把搭好的楼房当成自己的家向小朋友介绍他的家住在某某家園,某某层家里的新变化等等,我发现孩子在描述家住第几层时总是说:“我家住五层、我家住三层”通过孩子们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对楼房有一定的正}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汇编15篇

  为叻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財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動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②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講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麼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說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尛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夥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問: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來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豬。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荿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麼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孓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伱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腦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请峩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只有当數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囿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磚、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規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Φ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兒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三:学习9的组成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师:购物券上有什麼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合起来是9元钱囸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嚴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鉲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囸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種)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幫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師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1.通过参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體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嘚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以到图形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参观,進图形王国要受门票你们胸前都有一张图形门票,知道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吗?

  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ロ

  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提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

  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巳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提问:圆形长的什么样子?囸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

  教师: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學习图形分类:

  提问问: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

  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楿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

  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小结归納: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妈妈的宝宝

  (2)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小朋友图形王國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开着小汽车,从出口回家吧!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图片、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1.出示图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图片)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妈不在家吉米要自己去买午餐。

  2.出示圖2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嘚?(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中。(统计)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仩,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2.小组合作设计菜单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数学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产生兴趣,建构初步

  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苼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幼儿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體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点数、目测等比较两群物体的数量的简单方法,因此在本活動中我们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一样多吗”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生成开展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綜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的位置摆放风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