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岐黄清痿汤?

  第七节 天之六气生地之六理生人之六经

  天地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地球绕太阳运转所形成的,地球绕太阳运转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季节――春夏秋冬。

  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春夏秋冬,温热凉寒。地球上的气候从春天的温暖到夏天的炎热再到秋天的凉爽最后到冬天的寒冷然后再从寒冷到温暖这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所形成的。
  但是气候从温到热,从热到凉,从凉到寒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经过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我们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感觉,但是地球围绕太阳每时每刻的都在不停的旋转,可能前一刻和后一刻地球上的气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可是转久了总会有所不同,那么转多久我们才能感觉到气候的不同呢?这个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了我们。

  在《黄帝内经》里,黄帝就曾向他的老师岐伯问到这个问题。
  黄帝曰: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黄帝说:老师您说积气盈闰,我想知道什么是气?请老师您给我讲一下,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这个气是一个很重要的秘密,历代都是做为国家机密流传的,岐伯为了突出它的宝贵说道: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就是黄帝的前任黄帝认为这是国家机密非常的保密,不过岐伯的师傅传给了他。
  岐伯接着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就是说天地每过五天就有了一个小的变化称为候。我们经常说问候一下某某,就是问某某有没有变化,五日一候,一年就是七十二候,一年也就有七十二次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原因。孙悟空也因为有七十二般变化达到了变化的极限所以神通广大,无敌于三界。
  三候谓之气,气就是一个大的变化,这个比较明显,我们中国人就给他每一个气取了一个相应的名字,就是我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指导老百姓的农业生产,因为节气一变万物也随之一变,所以农作物也跟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可以指导老百姓在什么节气适合种作什么样的农作物。比如一些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谚语可以指导老百姓进行科学的种植,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收获。这也充分说明了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万物的变化,而且气候的不同化生的物种也就不同。
  是不是如此呢?我们可以用我国的气候环境来分析一下。

  我国地大物博,之所以物博是因为地大。地有多大呢?北方在下雪的时候南方却过着夏天,西部是广袤的沙漠,东部却是汪洋的大海,可以说我国有极寒的北方又有极热的南方,有极干旱的西部又有极湿润的东部。北南西东,寒热燥湿,各种气候环境都有,因此化生了各种不同的物种。就水果而言南方有吃了容易上火的荔枝、龙眼、橘子;北部有寒性清热的雪梨;西部的水果比较甜,比如哈密瓜;东部的水果比较平淡,比如苹果。这些都是因为我国地大,各地的气候环境都不相同才产生了数不清的不同种类的物种。

  那么我国有哪些不同的气候呢?
  这个我们还要接着前面的二十四节气来说,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五日一候,三候一气,候是一个微小的变化,气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两个气为一节,这就是节气的由来。这个节就好比竹子的节一样,节与节之间为气是光滑的容易过,而气与气之间有一个节,这个节就是一个门槛儿,不光滑不容易过去,所以我们才说“过节”。
  但是每过两个节气就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气候,一个节气为一个月,两个节气为两个月,一年十二个月就形成了六个独特的气候,称为六气。这六气影响着万物,影响着人,更影响着人体的疾病,是人体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也称其为六淫。

  每两个节气形成一个“气”,一年之气始于春,这六气首先是由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二气二节形成的初之气――风,此时一阳始生,天气由寒逐渐转暖,热胀冷缩,阳生之时气会往上升,升就会动,动就产生了风,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因此一年的初之气为风。

  二之气由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二气二节形成的为火。此时地面上阳气开始多了起来,如果说初之气咋暖还寒,那么这个时候只有暖没有寒,气候比较温暖,因此二之气为火。

  三之气由小满、芒种、夏至、小暑这二气二节形成的为暑。此时的阳气就相当的旺盛了,天气相当的炎热,因此三之气为暑。

  四之气由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这二气二节形成的为湿。我们常说的秋老虎就是这个时候,此时地下的阳气都跑到了地上面,地上面很热而地下面很寒,这时的地下水都很冰凉,热为火、寒为水,我们做饭的时候是火在水下则生气,当水在火下的时候则生湿,因此四之气为湿。

  五之气由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这二气二节形成的为燥。四之气的时候阳气全升到了地上面,而物极必反,升极必降,到了五之气阳气开始下降,温度开始降低,天气开始转凉,阳气下降不能上升湿气就不能随阳热之气上升全降到了地下,所以此时的天空万里无云,雨水减少,气侯干燥,因此五之气为燥。

  六之气由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二气二节形成的为寒。此时阳气全降到了地下,地下面很热,此时的地下水都是温热的,而地上面却很寒冷,因此六之气为寒。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产生了六种特殊的不同气候――风火暑湿燥寒为天之六气。
  而且地球也只有这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化生了地球上的万物。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万物之始生也,皆生于风火暑湿燥寒。
  是不是如此呢?我们可以拿我国的地理气候环境来分析一下。

  我们前面说我国地大物博,物博是因为地大,我们的地大到把风火暑湿燥寒这六气全包括在其中了。而且我国的地理环境和这六气非常的相应。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年六气――风火暑湿燥寒。四季始于春,六气始于风。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所以春天对应我国的东方,初之气风亦对应我国的东方。东方海滨之地,风确实很大。
  二之气为火。火之气不寒不热,气候温暖适宜,最适合万物的生长。我国的东南地区为江苏、浙江一带,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说这里的气候最适宜,如人间天堂,这里的花草树木长的最茂盛。这一地方也是我国最富裕的地方。因此我国的东南地区与火之气相应。
  三之气为暑。暑是最热的,我国的南方就很热,比如广东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很热。因此我国的南方与暑之气相应。
  四之气为湿。我国的西南地区――四川气候就很湿,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湿,所以这里物产丰富为天府之国,中药材资源也相当的丰富。由于四川地区湿气大,这里的人们爱吃辣椒和花椒,饭菜的味道都是麻辣味的,这都是因为辣椒和花椒可以除湿气。因此我国的西南地区与湿之气相应。
  五之气为燥。我国的西部地区为沙漠地带,气候干燥,也正是因为这种燥气产生了黄金和美玉,其中新疆和田玉更是玉中之王。因此我国的西部地区与燥之气相应。
  六之气为寒。我国的北方就很寒冷,比如内蒙古气候寒冷,五谷都不生长,只长草,所以这里只产牛羊。其它生活用品只能靠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代的边患主要是北部草原部落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北部修长城的原因。因此我国的北方与寒之气相应。

  这就是六气与我国地理的对应。

  地球绕太阳转形成了六种特殊的气候――风火暑湿燥寒为天之六气,而天之六气却影响着地,在我国产生了具有这六种气候的地理,分别是东部受风之气的影响、东南受火之气的影响、南部受暑之气的影响、西南受湿之气的影响、西部受燥之气的影响、北部受寒之气的影响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这就是说是天在影响着地、改变着地,这就是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的体现,也就是老子说的地法天。

  我国从东到东南到南到西南到西到北正好与六气的诞生顺序风火暑湿燥寒相对应。也就是说我国把天之六气占全了,而且全世界也只有我们这一家把六气全占了,因此在我国就诞生了六气学说。这个在全世界也只有我们有这种学说,加上前面说的五行就称为五运六气学说,而中医的理论就是五运六气,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会有中医的原因,因为我国有诞生中医的大环境。

  现在什么都讲科学,而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中医是西方的侠义的科学解释不了的,因为中医讲的是自然规律,更接近哲学。
  在《黄帝内经》中岐伯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中医是给人治病的为什么要懂天知地呢?
  因为人是天地生的,具有天地的基因,要想弄懂人就要先弄懂天地,而天的基因就是六气,地受天之六气的影响产生了六理,人也受天之六气的基因影响在人体内产生了具有六气特点的生理结构。

  天之六气是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形成的六种不同的气候。这六气从一年之始到一年之终分别是风火暑湿燥寒。与我国地理的对应是从东方到东南到南到西南到西到北。与我们人身的对应就是从内到外的六道防线。
  我们的人体从内到外可以分为六层,这六层就是受天之六气的影响产生的。这六层是按阴阳来划分的,人体内部为阴、外部为阳,阴分为三阴、阳分为三阳。这三阴三阳按照阴阳的盛衰从内往外分别是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我们的生理是从内往外生的,我们生成的第一条经脉就是在最里面的厥阴经。一年是从春天开始的,初之气为风,所以我们的第一条经脉厥阴经就是秉天的初之气风所生,厥阴经就具有风的特性,而春天五行属木,因此称为厥阴风木。

  春天过后为夏天,夏天属火,我们的第二条经脉少阴经秉的就是天的二之气火所生,少阴经就具有火的特性,火分君相,此为君火,因此称为少阴君火。

  夏天过后为长夏,长夏之气就是湿,我们的第三条经脉太阴经秉的就是天的湿之气所生,太阴经就具有湿的特性,长夏五行属土,因此称为太阴湿土。

  六气的顺序是风、火、暑、湿、燥、寒,暑之后才是湿,少阴君火之后应该是暑,怎么会是太阴湿土呢?
  因为暑为相火,相火是冬天藏在地下的阳气,冬天地下水是热的就是因为相火藏在了地下,而夏天的时候这个相火跑到了地面上与夏天的阳热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暑。由于相火是游行在天地之间的,所以这个相火在人身的阴阳交界处,可以在阴阳之间游行。而少阳经在半表半里,可以入阴入阳,所以太阴湿土之后为少阳相火。少阳经就具有相火的特性。

  长夏之后为秋天,秋天干燥,我们的第五条经脉阳明经秉的就是天的五之气燥气所生,阳明经就具有燥的特性,秋天五行属金,因此称为阳明燥金。

  秋天之后为冬天,冬天寒冷,我们的第六条经脉太阳经秉的就是天的六之气寒气所生,太阳经就具有寒的特性,冬天五行属水,因此称为太阳寒水。

  这就是人体六经化生的由来,这就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由来,天有六气化生人之六经,六经从六气也,仲景的《伤寒论》的六经讲的就是六气。

  天地的生理是从风到火到暑到湿到燥到寒,形成了一个能造化出万物的循环系统。我们人秉天地之气所生从内到外化生了六条经脉,形成了我们生存所需的一切生理结构。

  天之六气――风火暑湿燥寒化生了地之六理又化生了人之六经,这就是天地人合一,也就是我们说的天人合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也,然也。

}

男科补肾养生集阳痿白芷治疗阳痿有效验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 汉语音韵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学科,也是成绩极其辉煌的一门学科。早在汉末和魏晋时期,由于印度佛教东传,我国许多学者掌握了梵文拼音原理,进而分析出汉语的声、韵、调,于是反切盛行,韵书蜂起。从那时起,汉语音韵学就诞生了。以后,这门学科历经隋、唐、宋、元、明各朝,名人济济,著述丰富,颇有发明。其中最为重要者,应数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唐代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末沙门守温的"三十字母",宋代陈彭年等的《广韵》,以《韵镜》、《七音略》为始祖的等韵图,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

  • <正> 音韵学中所谓三十六个字母。在《康熙字典》"字母切韵要法"中,便将上述三十六个字分为九类,并编成歌云:见溪群疑是牙音,端透定泥舌头音,知彻澄娘舌上音,帮滂并明重唇音,非敷奉微轻唇音,精清从心邪齿头,照穿床审禅正齿,影晓匣喻是喉音,来日半舌半齿音。这三十六个字母所反映的是中古语音系统的书面读音,基本上与宋代陈彭年所编《广韵》的声纽相一致。清人钱大昕通过对《广韵》及

  • <正> 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场合,往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义。这种现象,古人在训诂学上称为"反训"。晋郭璞注《尔雅》时指出"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清俞樾、近人杨树达等均对反训说有所例(?),然而他们都没有揭示相反为训的内在根据。本文试图通过部分实例,从词汇内部形式来说明词义的两重性及反向分化。

  • <正> 近年出版的一些中医书,在注释"子"字时似乎都有可商榷之处。例1 古时敬称对方。《素问·著至教论》: "子知医之道乎?"(《简明中医字典》,四川温江中医学会1981年出版第8页)。例2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古医籍词义》,福建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例3对男子的尊称。《鉴药》:刘子闲居。(《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第五分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 <正> 《素问·痿论》有一段讨论肉痿病因的文字:"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伤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其中"渐于湿",《内经选读》(全国统编教材1978年版)注为"即逐渐感受了湿邪的意思";译作"如日一日,渐渐感受了湿邪’。注文和译文皆按现代汉语的意义把"渐"字解释为"逐渐"、"渐渐"这是不符合经文原义的。

  •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往往是双音词)为主。有时,古代著作中两个单音词紧挨着出现,恰好跟现代汉语中的某一双音词同形,如不辨析,常会引起错觉误解。这在古代医案中也时有反映。如:1)此得之伤食;因发散太过,遂成虚热,兼风热燥血,故不便耳。(《续名医类案》P.462)用滋水海肝饮,尽一剂而汗解便利热退。(《同上》P.756)3)今与以纯阴之剂,使便得通,则壅塞之火随便泄去。(《同上》P.102)

  • 关于判断句的常见表达方式,很多语法著作都谈到了。本文只就其特殊性作一介绍。一、借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一种比喻意义。有人称之为压缩的判断句。这类判断句,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从字面上看并不能构成判断。例如:1.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杂说》)——天下,好比是人;安危,好比是人体的肥瘦;纪纲,好比是人体的经络。2.夫胸腹,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灵枢·胀论》)——胸腹,好比

  • <正> "不"字是极常用的否定词。但"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于作者之旨大谬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助语用不字例")。仲景勤求博采,故其著作中亦间有此例,试例举如下:《伤寒论》68条: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按"不解"即解,既经汗解,则不当恶寒,故曰反恶寒者,虚故耳。与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等,句法相似。注家不察,委曲求通,故不得确解。(《医宗金鉴》以"不"为衍文,近似)。

  • <正> 一、"地道不通":《易经》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说,《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这里的"道"指的是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黄老学派将"道"分为"天、地、人"三个方面, "天道"为阳,运行有规律而不息; "地道"为阴,生养万物而随天时变化;"人道"居中,顺应天地而生存。按照阴阳的属性,女属阴象地,地能生养万物,女能生儿育女。"地道不通",则万物失养,儿女难生,故用之比喻女子失去生育能力。(温长路)二、"阴阳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任继愈《老子今译》)。"阴阳合道,而刚柔有体"(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这里,"和"与"合"是阴阳两方面因子互相运动、互相融合的结果,故"阴阳和"是指男

  • 【例句】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扁鹊仓公列传》)【辨析】句中的"之"似是可有可无,它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吗?不是。因为这里不是主谓词组充当主语,整句的主语是医,并非"医之好利"。这么说,这个"之"似乎是多余的了。但我们认为,这里的"之"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卷九"之,犹则也"。),有点加重语气,表示齐桓侯对扁鹊的反感。后半句中"不疾者"之前,省略了动词"治"。在《韩非子·喻老》里这句话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样,全句可对译为:医生就是喜欢私利,想借(治疗)没病的人来显示(自己)有

  • <正> 秦王政统一中国,为了集权,称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百僚列卿是协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耳目,同时,也是为皇帝服务的臣仆。秦汉侍医风行,就是这一历史条件的产物。太医令、太医令丞、太医监唐代杜佑《通典》:"秦有太医令丞,主医药"。是中央政务机关"九卿"之

  • <正> 中国古代对年岁有一定的称谓法,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即有"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记载。基本上是根据人的一生生理的生、长、盛、衰来称呼。又如《论语·为政篇》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汉代,戴圣所辑《礼记·曲礼篇》

  • <正> 原文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觉而惊,引而视之,煜煜然红,盖裳之火者半也。於是骂鼻曰:"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维鼻何司?别臭察微。臭之不察,何以鼻为?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尔顽若不知,遽俾火毒烬裳及衣。壅蔽之祸,岂不大可悲乎?"久之,鼻忽有声,声与口同。曰:"我受命为子之鼻,今二十又二冬。兰(?)椒桂,其气苾芬,我闻我

  • <正> 《鼻对》作者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明代浙江宁海人。其作品现留于世者,有《逊志斋集》凡二十四卷,本文载于卷六。史称孝孺因坚拒燕王朱棣欲使草诏即位,罪及亲友学生,灭其十族,竟达八百余人之众。 "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其有不怕死者,相继潜藏其师的遗稿,代代相传,延续未绝。后经黄孔昭、谢铎辑为三十卷,拾遗十卷,这是原本。现有的版本为顾璘所重编。对于方孝孺之死的评价,这里不予置议,但是文禁的结果恰恰是"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民心不可忤,著述无法禁,这才是历史多次证明了的真理;也是我们今天在读方文前应予注视的一点历史事实。

  • <正> 1983年7月编写完毕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的医古文课本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教材包括课文90篇,基础知识九章,书后还附录两个表,一个是1956年文革会公布的511个繁简字对照表,另一个是该会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表,共精简了1055个异体字。全书总字数达60万以上,是我院在卫生部领导和兄弟院校支持下,二十多年来主编的

  • 献身中医事业,学好医古文之重要性自不待言,但由于时代语言方面的隔阂,总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点的感到障碍重重,甚至望而生畏。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本刊特辟此栏,陆续约请中医界一些卓有成就的学者或临床名家参加座谈,谈谈他们当年是怎样突破医古文这一关的。作为岐黄路上的过来人,他们的学习体会和经历,对广大读者后学定将有所裨益。欢迎大家来信提出意见,共同办好这一专栏。

  • "行文求雅趣,立志作良医"。这是当年浙江文澜阁博物部主任胡师原为我学习医学古籍时的题词。虽然我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但我确是因此得益非浅。胡师原是一个诗人,退休后因病每周一次来我家,请家父看病,顺便辅导我学习。每次,他都出示他的诗词近作,并要我根据他所吟咏的花草虫鱼寻出《本草》中的相应记载,后每来还要求我与《诗经》相对照。这样,我每星期就得写出二、三千字的摘记。遇有音义不清之处,还得自己查看《康熙字典》或《

  • <正> 相传药名诗的创始者为南北朝诗人王融。梁朝的简文帝萧纲模仿王融,也写过这种诗歌。稍后,唐代以乐府擅长的诗人张籍和小品文高手皮日休、陆龟蒙在他们的诗集里也留下了药名诗作。然而,把药名诗视作时髦文体是在宋代。许多诗人竟相制作,蔚然成风。著名江西诗派的开山祖诗人黄庭坚一口气就写了《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举一首如下: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即公元七五九年岁暮卜居成都,次年春日前往参谒武侯祠,瞻庙思人,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七言律诗。蜀相,即三国时的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在蜀立国称帝,为统一中国,北伐南征,鞠躬尽瘁这正是杜甫心中长期敬慕的人物。起首两句凭空而起,问得突然,答得真切。意在点明祠堂去处。丞相祠堂,即今成都城南的武侯祠。公元二二三年,蜀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世人简称"武侯"。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句中"寻"字,读者不可实看。"何处寻"是无疑而问,纯属虚

  •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意境",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古诗词的诗句往往有两个句义层次:一是表层句义,一是深层句义。深层句义是从表层句义引申出来的。引申的方式有好几种。这里介绍常见的两种。一种是象征引申。诗句的表层句义具有象征作用,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联想使表层句义得以引申,从而使诗句获得了深层句义。例如元稹的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请仔细地品味一下其中的首尾两句!首句和第三句、尾句和第二句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先看首句。残灯指即将熄灭的灯;焰指火苗;影主要指房内物件的影子;憧憧指摇

  • 初学医古文,最令人头痛的是虚词,有时一个词有好几种词性,好几个解释,记也记不住,叫人觉得眼花缭乱。后来,我把学过的虚词进行归类对比,例如把代词、副词列出分类表,表分"类例"、"词例"、"对译"各栏。经过这一整理,乱麻般的虚词便理出个头绪来,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比方"者"字,我发现它总是跟在别的词的后面,要掌握它,关键是辨认和它结合的是些什么词,然后再来分辨它的不同对译法。如:

  • <正> 清光绪三年(1877年),陕豫一带发生大旱灾,稷县有首"荒岁歌",记录了一幅惨绝人寰的图象: "……斗米钱五串,麦卖四串三,榆树皮、蔺根面,一斛还卖数十钱。大雁粪,难下咽,无奈只得蒙眼餐;山白土,称神面,人民吃死有千万。兄弟无粮难共处,夫妻无面结仇冤。老幼见面无所说,彼此只说饥饿言。饥饿甚,实哉难,头重脚轻,跌倒便为人所餐,别人还犹可,父子相餐甚不堪。路旁行人走,街头有女言: ‘谁引我?紧相连,不用银子不用钱。’儿叫娘,娘不言,半夜三更哭连天,谁人怜念?谁人挂牵?

  • <正> 六朝时期,一班文人墨客养尊处优,无病呻吟,求绮靡,尚雕琢,一韵之奇必争,一字之巧须竞。其直接后果之一便是出现了割裂成语的特殊修辞。对前人成语的任意割裂、拼奏,出现大量生硬晦涩词语。例如:《诗经·大雅·既醉》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句,意为孝子的孝心是没有穷尽的,永远将它赐给你们。后世就割裂"锡类"成词

  • <正> 明代名医李中梓《医宗必读》里有一篇《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短短三百七十二个字,居然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及其辩证关系,读来没有半点枯涩乏味之感。笔者借用戏曲上的"字正腔圆"来评析该文在语音修辞上的特色,谓其凝炼为"字正",谓其琅琅上口为"腔圆" 。【原文】孙思邈之祝医者曰: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嗟呼,医之神良,尽于此矣!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观。忌心勿起,贪念罔生。毋忽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

  • <正>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 ,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深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

  • <正> 气功专家韩秋生编著的《气功自我控制疗法》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开卷第一页"漫谈气功"说: "这一气字写成‘炁’,上边的‘旡’,表示它无形无象。"不知有什么根据,颇值得商榷。《说文》:"饮食逆气不得息曰旡。"既未切。并没有见到半点表示"无"的意思。"气":《集韻》音

  • <正> 《伤寒论》序有"惷若游魂"句,五版教材注为"蠢"的异体字,在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中解为"愚蠢".那么"惷""蠢"二字的原义究竟是什么呢?惷:《说文》曰:"乱也,从心春声。"蠢:《说文》曰:"虫动也,从虫春声。"段玉裁曰:"虫动也,此与蠕义同,以转

  • <正>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之"指代"精明五色","气之华"即"气华之"。言人的两目的精明和面部的五色,都是由五脏气血来荣华(1984年《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第4期第44页)。愚意认为这是一个"……者……也"式的肯定判断句。此类句子的谓语当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本句的"华",

  • <正> 本刊八四年第二期唐耀的"《伤寒论》若干词义初探"中对"下利清谷"所作的解释,笔者尚有不同意见。唐文说:"下利清谷"与"下利便脓血"的句子结构相同,"清谷"与"便脓血"均为动宾词组,充当补语,以补充说明"下利"的情况,原文的含义应是:大便泄泻,排泄出尚未

  • <正> 五版教材,匡正前数版教材之谬,可谓举不胜举。然尚美中不足之处,今举几例,讨教于同好。原注:[主]指赵孟。医和受命来晋国是宾客,所以称赵孟为主。(《秦医缓和》)按: "主"指赵孟为是。然此"主"非谓主人之"主"。《左传》中"主"多为大夫之敬称,亦称主君。《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杜预注:"

  • <正> "猪鱼"作"猪肉和鱼肉",古医书有例可证。《华神医秘方》牛乳汤神方:"本剂能除一切气,慎而猪鱼鸡蒜生冷。"又愈风神方: "忌猪肉鱼蒜生葱酢芫荑。"足证"猪鱼"一词作"猪肉鱼肉"解,但这是服药饵之忌,非南人与北人之异。故与沈括之文无干。"猪"是豬的俗字。《方言》豬, "关东西谓之彘"。《《广韵》收有从鱼之

  • <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孔子时代,被称作《诗》或《诗三百》。到战国时期,荀子在其《劝学》篇中把《诗》归入"经"。但那时的"经",还只是常道的同义语。《诗》正式尊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带有浓厚的政治权威色彩,是

  • <正> 刘子尝涉暑而征,热攻于腠以致病。其仆也告痛,亦莫能兴。逮浃日,予有瘳。医诊之曰:"疾幸间矣。顾热沴而未平,有遗类焉,宜谨于摄卫。卫之乖方,则病复矣。"所苦既微而怠其说。倦眠于衾而兴焉,倦隐于几而步焉;面不能罢颓,发不能捐栉;口不能忘味,心不能无思。

  • 清道光年间,一个春天的傍晚,两匹快马从浙江慈溪城内驰出,直奔东南方向而去。此时,宁波"天一阁"附近的沈家大院里,一片闷乱气氛。家主沈裕昆,乃城中富户,行年四十,病倒已十天,日见无望,夫人沈氏哭红了眼,茫茫然在内庭出出进进。矮胖霜发的宁波名医顾听泉,正坐在大厅一角,沉默不语。上下亲属仆人,行走说话无不屏声息气。一会,沈氏急急走进大厅。"顾先生,夫君他——是不是抬到教会医院去试试?我的心都要散了。""等一等吧,"顾听泉摇了摇手,

  • <正> 太平天国禁用棺葬太平天国明文规定:‘所有升天之人,俱不准照凡情歪例,私用棺木,以锦被绸绉包埋便是。"其领导人以身作则,如天王洪秀全死后只以黄龙缎袱裹尸。但破除千年习俗决非易事,故民间推行极难,后来禁令实际上趋于瓦解。(摘自《文史知识》84年第11期)

  • <正> 由于本期承印方面未守合同,以致误期至今。愤慨之余,本刊已采取断然措施,从下期起即移他处付印。特向苦望多日乃至函电催询的广大读者说明并致歉意。

  • <正> 下面十个词语,各附三项释义,请选择其中正确的一项:并引出古代文选(包括医籍)中的相应例句,出处须注明。①口气 1.呼吸2。口中臭气3.说话口气②四代 1.夏商周秦2.祖孙相承3.人之身体③骨孔 1.骨头穿孔2.骨头间空隙3.指穴位④热中 1.人体内热2.被热邪击中3。不太热⑤作家 1.写书的人2.行家3。当作自己家⑥薄疾 1.紧迫急促2.小病3。重病

  • <正> 答案三通:《通典》,唐·杜佑撰。《通志》,南宋·郑樵撰。《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撰。四史:《史记》,西汉·司马迁撰。《汉书》,东汉·班固撰。《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徐灵胎刺八股"一文中实以此泛指古代文史典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燥汤治疗痿证医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