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香港疫情已经放缓了,入境香港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1">高通胀预期本身又会带动通胀上升。当然目前的高通胀有部分是由于高油价导致的,比如今年原油价格上涨仍超过30%,由于这部分是欧佩克+限产和俄乌局势导致的。总体来看,预期欧美国家的通胀将从目前的高位略有回落,但由于工资上升的压力,今明两年都很难回落至2%。

南方财经: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鄂志寰: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国,2020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3799.4亿立方米,当年进口数量占到消费量的85.84%。另外,2021年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占据了欧洲原油进口总量中的29%。在金属方面,俄罗斯钯金、镍、铝、铜产量分别占全球的份额为40%、10%、6%、4%。随着对俄罗斯制裁的可能升级,这些商品价格也可能发生变化,推高成本推动型通胀。

乌克兰的出口中断对全球的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据USDA数据,2021/22年度乌克兰小麦和玉米出口量分别占到全球出口量12%和16%,每年有超过40%的玉米和小麦运往中东或非洲,同时俄、乌两国菜籽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8%,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占我国非转总进口的50%左右。如果摩擦进一步升级,谷物出口受到干扰,可能加剧现有的全球食品通胀。

国内经济需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支持

南方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强调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反复,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压力。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鄂志寰: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减速,2022年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内地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从外部看,新冠疫情演变和抗疫措施差距持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分化,美国加快加息缩表步伐,骤然出现并趋向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导致经济金融风险交叉传递。从内部看,新冠疫情多点频发,部分城市按下暂停键,影响居民生活和消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体现了稳增长及就业优先的政策考虑。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需要继续增强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和预期。

南方财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约5.5%的年度增长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会从哪些方面进行配合和支持呢?

鄂志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左右,接近市场主流预期的上限,体现出一定的进取性,也与2035年经济规模GDP翻一番的长期目标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连续性。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增长周期,呈现明显的宏观政策差异,其综合影响需要进行具体评估。

中国的宏观政策选项是在全球宏观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短期内,三大外围因素对中国经济挑战大于机遇,需要妥善谨慎应对。从外部环境看,需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内部压力来看,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多点频发,部分城市按下暂停键,影响居民生活和消费。实现5.5%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去年三季度、四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减速,今年一季度经济减速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从全年看,实现增长目标需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和支持,今年内地经济增速大概率呈现前低后稳的态势。

首先,财政政策体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强调适当靠前发力。继续加强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将比2021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进一步带动有效投资,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以撬动民间投资。政府投资资金亦将进一步带动有效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加上去年较后时间的发债资金等支持,料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达致扩大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基建投资将成为稳增长重要支柱之一。同时,应以财政政策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其次,货币政策以跨周期调节为重点,强调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用好降准空间,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第三,在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着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第四,要继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用好支小等再贷款,下调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两会提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和支持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扶持力度。通过普惠贷款激励更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第五,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周期差异,决定了宏观政策走势的分化,并体现在中美利差缩窄及美元指数变化等方面。2021年全年美元指数上升6.4%,升幅集中于2021年6月过后,2022年加息及新变种病毒增加避险需求进一步推动美元走高。从人民币汇率走势看,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稳中偏强走势,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上升2.6%,与内地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表现向好、疫苗接种和避险情绪降温等有关。2022年,人民币面临一定程度的贬值压力,但从基本面看,仍有多项因素长期支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波动,包括内地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常账盈余相当于GDP的比率基本稳定、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稳步推进以及人民币金融资产对国际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专访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需采取积极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

     现在我们国家疫情依然还没结束,其中因为疫情原因,香港和大陆暂停了通关,这给很多人造成不小的影响,那么香港何时恢复通关?2021年7月香港全部恢复通关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港何时恢复通关,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目前已经向中央提交报告,希望可以逐步有序恢复通关。

    林郑月娥还表示,若本港疫苗接种率达到七成,将有利香港与内地恢复人员往来。也就是说,截止目前,香港与内地具体通关时间要以中央指示为准,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在2021年7月份恢复通关可能性极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期香港人入境内地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