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想带一些挂耳包或者茶包,有推荐的吗? 最好冷水也可以冲

编者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日常生活中,出差或旅行,在所难免,面对空间有限的行李箱和一大堆需要带上的物品,却时常不知做何选择,难以割舍。

尤其是对于嗜茶如命的茶友们,如果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塞下一些饮茶工具,在劳累一天后,还能泡上一杯清茶,解解乏,想起来都是美滋滋的事情。今天,茶友师太嗜茶如命就要向大家推荐一些功能齐全且易于携带的饮茶工具,满足茶友们出门在外的饮茶需求。

师太嗜茶如命,90后,现居广东汕尾,茶龄20年以上。猫奴,国学控,古风控,考据控。丧心病狂带着茶具去甜品店的就是我本人~

希翼于传播家乡的茶文化,让更多的人尝到家乡炒茶和咸擂茶的独特风味。平生所好繁多,唯国学与茶香长存。

出门在外,想喝杯好茶,怎么办?

踏青,想坐下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泡茶,怎么办?

下午茶,店里的饮品太腻、茶水不好喝,怎么美美地吃甜品?

嗜茶的茶友们想必遇到过这种难题。在此,推荐一些出行适用的饮茶工具,满足茶友们的饮茶需求。

适用场景:出门玩、自驾游、出差、学校住宿、出门吃甜品(嫌弃店里的茶、解腻、更享受)

现有的旅行茶具有:快客杯、旅行盖碗套组、旅行茶壶套组等等。

推荐理由:适用于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如果是分体式的话,尽量选用茶漏内胆空间大的,以便茶叶的充分展开。

② 功能齐备的旅行茶具套组

推荐理由:适用于自驾游、学校、办公室。一套完整的迷你版茶具,满足泡茶的需求。

推荐理由:适用范围广。甚至可以带着去吃下午茶,美味的蛋糕甜品,当然是自泡的茶更爽啦!

以上三款茶具,最推荐的还是旅行盖碗。

原因:比茶壶易清洗、更能把握茶汤滋味、比茶壶和快客杯轻,盖碗内可放茶杯,盖碗套在公道上——省空间。

当然,嫌弃重量的话,自信盖碗使用技能点满的话,可以不带茶滤、公道。

容量55ml,大致价格¥4。

推荐理由:轻便,密封保鲜效果好,茶香不容易散失,茶叶能长期存放。

推荐理由:超轻不占空间,可称好每次使用的量,但不耐放,建议3天内用完。

可直接冲泡茶包袋/滤袋

大致价格¥14.9/200只(玉米纤维材质)

大致价格¥8.9/100只(玉米纤维材质)

大致价格¥25/50只(玉米纤维材质)

④ 三角茶包袋(需要用热封机封口)

三角茶包袋大致价格¥7/50只,热封机¥49

推荐理由: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用茶包袋,直接冲热水即可饮用。茶包袋可用糖果袋装着,防止污染茶叶。

特别推荐玉米纤维材质的茶包袋,茶水更容易接触,相比无纺布的也更卫生。

可以用便笺纸注明茶叶信息,防止你忘记自己的茶叫什么名字~

一款迷你的煮水器,解出门泡茶无沸水的燃眉之急。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替代酒店藏污纳垢的煮水器,卫生安全。

建议规格:重量1.5kg内,容量600ml内。

煮水器在此就不配图了,茶友们可以上网查找。

★ 以上的这些,都可以网购得到。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茶语网观点。


}

自从爱上了挂耳咖啡以后,本着好东西要给大家分享的心情,在下不仅业余进行了各种相关研究,同时也变着法儿把自己爱喝的几种挂耳咖啡向众多朋友安利了出去。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我的诸位亲朋好友居然能在冲泡挂耳咖啡这件事情上都有着超常的想象力......看着这些错误冲泡方式,哭笑不得的我只好把这些案例整理到一起,作为反面教材供大家参考。

好了,前方高能预警!千万不要模仿——

一、错的离谱之:把挂耳咖啡粉当速溶冲!

那天,当好伙伴在微信上告诉我推荐的挂耳咖啡很好喝的时候,我是欣慰的.....

但是!当她的第二句话出来的时候我就纳闷了:“这个咖啡好喝是好喝,唯一的缺点就是有好多渣渣哦~”

渣渣?什么渣渣?难道挂耳包是漏的吗?

疑惑的我点开了她随后贴心附赠的冲泡图.....

我滴亲哎......这是什么鬼?太有创意了吧!居然把挂耳包里的咖啡粉全倒出来当速溶喝!没渣渣才奇怪呢~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千!万!不!要!把挂耳包里的咖啡粉倒出来!这是错误的!

速溶咖啡,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能够很快的溶化在热水中(百度百科)。它和真正的咖啡是有本质区别的。

挂耳咖啡所用的咖啡粉末是由新鲜烘焙的咖啡豆研磨而成的,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等不可溶物质,因此通常采取滴滤式萃取,避免残余的咖啡渣影响口感。

二、错的粗暴之:把挂耳包当茶包泡了!

朋友,你都这样粗暴地直接把挂耳包扔进了杯子里,就不要再问我为什么它没味儿了.....

虽然挂耳包和茶包因为都采用无纺布袋,长得是有点像。但挂耳包有那么大个纸耳朵,可不能无视,除非你想喝泡纸味儿的寡淡的水......记住哦!挂耳咖啡要挂起来用冲的!

三、出错率最高之:不撕开口就冲泡!

有了前两种奇葩方式的冲击,当我再看到这一种错误方式的时候已经比较淡定了。

起码,挂耳包没有辜负它的使命,已经挂在了杯子上。

但是当我从全国各地的伙伴们发回的照片里频繁地见到这种错法的时候,还是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日文的也就算了,大部分挂耳包封口那里可是轻轻楚楚写着“OPEN”啊!

有伙伴说以为挂耳就是挂起来的茶包,所以没想到要撕开口......嗯,总之就是老被当成茶包,看来长得像也是一种罪~

总之!再声明一遍:挂耳包在冲泡前第一步就是要撕口!

三、其他一些千奇百怪的错误

(一)在前三个步骤都做对的情况下,少了“取”这一步。

有个伙伴是这么对我说的:“这个挂耳咖啡很好,就是喝的时候太挡事儿了,老往鼻子上戳。”

......挡事儿就取下来呀亲!所以这里强调一下——

挂耳包冲泡完请在2分钟内取下,否则除了碍事,还容易过萃影响口感。

(二)撕、挂、冲、取四步完美做对,但是喝完这一杯又捡回来冲第二杯......

嗯,没错,有这样勤俭持家的朋友,她一定是金牛座的。

我的这位金牛座小伙伴真的是让我不知道是该欣慰呢,还是无语......明明我告诉她不可以冲第二次,她依旧振振有词:“可是第二次冲还是有味道的呀,就是淡一些而已嘛。”

呃,虽然我没法改变这种节省达人的脑回路,但我还是在这里提倡一下:

请在冲泡完后丢弃挂耳包,不要重复使用。

你都在喝手冲精品咖啡了,就再追求一下口感与品质吧!

——————————————

以上就是我搜集的奇奇怪怪的冲泡方法了!

也许你有更奇怪的,也欢迎晒出来给大家当当反面教材......:-)

最后放一张我压箱底的冲泡步骤图,以正视听!

撕、挂、冲、取,缺一不可。

记住这四个步骤,现在好好享受自己的挂耳咖啡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门旅游背什么包最方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