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农历五月孩子从床上掉下来?

2022年母亲节是2022年5月8日,星期日,农历四月初八。

母亲节是国际法定节日,意义十分美好,最初来源于美国。十九世纪有个叫做amanm的美国女子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希望能够设立一个时间用来专门缅怀母亲。原来这名女子终身未婚,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母亲一个人。母亲去世之后她十分悲痛,于是在两年以后向政府提出了这个申请。

后来美国政府通过了这个提议,并且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设为母亲节,由民众票选出了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专属花朵。amanm从1907年就开始向有影响力的政府官员提议,后来在1913年通过提案。在我国,母亲节从九十年代起开始流行,现在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地位越发重要。

母爱是最伟大的情感,孕育儿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心力,有些女性为了家庭,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只为了陪伴孩子长大成人。母亲节的出现,让孩子有了表达爱的机会,也让很多平时与母亲沟通困难的孩子,可以借这个机会说出内心对母亲的爱。这个节日,体现出了亲情的美好,非常有意义。

1、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则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戴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

2、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节日里,每个母亲都会满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特别是当她们收到小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上面用蜡笔稚气地写着“妈妈,我爱你”的字样的卡片时,更会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

3、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

}

  每到农历五月来临,亳州的街头小摊上都会有各色的香包任人选购。说起香包的来历还和神医华佗有关。

  有一年的端午节,华佗和徒弟们正吃端午饭。一位妇女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慌慌张张来到华佗的药铺,大声疾呼:“华先生,请你快给孩子看看,他一个劲儿地哭闹不止。”

  华佗把孩子周身上下细看了一遍,结果啥毛病也没找到。心中好生奇怪,忙问:“这孩子什么时候这样哭闹的?”

  妇女说:“早晨把他喂饱放在床上,我到地里忙活去了,大约一个时辰,回来就听他哭闹,哄着不听,给乳不吃,哭闹不止,半天喉咙都哭哑了,也不知是生了什么病。”

  华佗听后,用手一指说:“你把孩子放在我这床上,离开远点。”妇女随把孩子放在床上。只见孩子边哭边摇头,手抓足蹬。华佗看了一会儿,灵机一动,说声:“不好,这孩子耳朵里可能有虫!”说罢,把孩子抱到阳光下,对准耳朵一看,一条蚰蜒(又名百足虫)在里边乱动,随拿镊子夹了出来。孩子立即停止了哭声。华佗说:“哎呀,好险呀,如果迟了,这虫子钻破耳膜,进入大脑,孩子就没命了。”

  事后不久,又遇上几个虫子入耳的孩子。华佗想:这些虫子,对人的危害还真不小,这完全可以预防,我想个法子试试,随取些杀虫力较强、气味较浓的驱虫草药,叫徒弟将该草药放在惠夷槽内碾碎,叫夫人缝些小布袋或小布包,把药沫放进小布袋或小布包里,将其系在孩子的三脖(颈脖、手脖、脚脖)上,来防止虫子叮咬或钻进孩子耳朵里。

  一试,真的有效,凡是戴了药袋或药包的一个夏季都安然无恙。从此,互相传开了。人们年年到夏季都给孩子缝药袋或药包戴在脚脖子、手脖子和颈脖子上。为了气味好闻,后来又用些芳香的草药,称为“香包”、“香袋”或“香囊”,缝长条系在颈脖上的称“脖香”。因为这个方法是在五月里兴起的,在亳州一带,每年到农历的五月都给孩子缝香包或脖香,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民间习俗。

  (王延彦搜集整理)

}

  大洪山人过节都有讲究,从正月初一到年三十,一年到头周而复始,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来历,每个节气都有它的规矩。

  现在所记载的节气过程,已经跟先祖们差的太远,在社会的变革中,在一代一代的留传中,有的简化了,有的则是没有能留传下来。

  在大洪山民间文化的抢救中,民俗部分很少有人涉及,而知道这些习俗的人,大多已不复存在,你现在所看到的,是从许多老辈人的讲述中整理的一部分。希望能在我们这一代,能有个文字记载,由后人研究大洪山,认识大洪山,作个参考。

  年三十吃罢晚饭后,老年人都去睡了,把“守岁”这个任务交给了年青人,他们烧个大蔸子,围着火垅,谈天说地,打情骂俏,等时辰过了子时,就出来看是什么开年。

  “开年”是新的一年里什么动物最早活动,如果到了子时,门外的驴子大叫几声,这就是驴开年。驴开年在所有的动物中是最好的,那年必定丰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是狗先叫,为狗开年,狗开年次之,而鸡开年还次之,鸡为扒一粒吃一粒,预那一年要到处寻食,不断劳作还不会有结余。最差的要数竹雀子开年了。竹雀子开年,不是天灾就是失火,所以初一老人们谈论的必是什么开年,今年的年成如何?

  初一为拜父母,自家子

  早上起来,先给祖宗牌位上香,然后给老人们拜年,再去邻里,最后是自家子。老人们会给压岁钱,会用瓜子,点心招待你。这一天不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死”字,女的不拿针线,男的不拿刀,锄头等农具。见了面,先要说“跟你拜年”再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吉利话,大洪山正月地方要组织玩彩船,玩狮子,彩船班要串逐家逐户拜年,每到一家,主人都要心爆竹相迎,拿瓜子招待。

  初二结个婚的人会双双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没结婚的,小伙子先到女方,给女方父母拜年,然后再一道返回男家,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过了十五“年”就止了,见了面也不必说“拜年”了。

  “人生饭”也为“七性饭”,相传这一天是“人”的生日,人们用米,面,菜等七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拦一锅糊糊吃,吃了人生饭,人们在这一年里,不生病,不受灾,还可免祸害。

  这一天也叫“上元节”,又称“灯节”,人们玩龙灯,看花灯,热闹非凡,大洪山人最重要的是接祖宗回来过十五。

  接祖宗过十五,就是吃中午饭时,做一桌子菜,一方放两把椅子,桌上放两双筷子,两个酒杯,一桌也就是八个坐位,八双筷子,这排好后先斟酒,边斟边道:“老少的祖宗之人都回来过十五。”在这过程中,还说许多好听的话,要求祖宗们保佑发财,家里顺当等话,酒过后还要盛四碗饭,每方放一碗,把两双筷子放在碗上,叫“吃饭”,过后用嘴吹口气,每个位子下面倒两滴茶水,祖宗喝茶,吹气是请祖宗们离席。如果父母不在了,还要叫父母喝酒吃饭。到了晚上,还在堂屋里给祖宗们烧很多纸钱,也要说些要他们保佑的话。

  还有就是十五里老人们会要孩子们多吃蒸菜,吃了蒸菜会少得眼病,还明亮有神。

  三月三早晨剪辫子尖 中午吃地未菜 晚上观灯

  三月三早上起来,姑娘们媳妇们都不说话,拿剪子剪去辫子尖,这样在这一年里,你的辫子会长粗,长长,会光亮。

  中午,大人们会用当天挖的地未菜煎鸡蛋吃,包饺子吃,据说,这天吃了地未菜,人们会不生疾病,眼睛明亮。

  晚上观灯,观灯是在晚上三五人约在一起(人少了会害怕),找一高处,要能看得见四周住户的大门。待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看见一团一团的火球从人家大门里飞出,如果火团大,出来是一蹦一跳的,那是牛火,也就是牛的魂魄。牛魂出门,说明这家的牛活不过这一年,观灯的人回去就要告诉这家人,要他注意自家的牛,以防意外,如果火团小,出门一条直线上升,这是人火,也就是人的魂魄,如果魂魄走了,说明这家有人要死。如果是观灯人自己要死,别人会看到火从他脑后滚出来,一直飞走。

  四月八观灯,是在四月初八晚上,还是在那地方,看三月三晚上出来的火回去没有,如果有火回去,说明这家的人还能活三年,如果没有火回去,那就是当年的事了,所以那家人也会格外小心。

  清明细雨,清明节是一个多雨的时节。

  大洪山人同其它地方一样,都会在清明节祭祖,只不过祭祖的形式有所不同。这里都兴挂“飘子”,就是在坟上挂一半用白,绿,红几种纸剪出的飘子。挂时打一根树棍,一头拴着飘子,一头插在坟上,现在的年青人为了省事,直接把飘子拴在坟旁的树丫上,传说后人要是不挂坟,这人就要被阴间拷打,为了证明有飘子,这人会拔起树棍扛着去报到。飘子拴在树丫上他拔不动,拿不去,也会挨打。

  挂清明一般是清明前三天和后三天,现在都是前三天挂了,挂飘子的同时,还要烧些纸钱,放封炮竹。

  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国人民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而大洪山人,不是在水里赛龙舟,而是在陆地上玩龙船,主要是打龙船,这是有来历的。

  相传当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观音老母为了助他钱财,端午节这天,就变成一个美丽的小姐坐在水中的龙船上,岸上的人向她打铜钱,如果谁被打中了,她就嫁给谁,观音为神,凡人怎么能打中她?所以不一会,她坐的龙船上,已是满满一船钱了.

  事不凑巧,那天佛爷也云游到此,他变成一个小伙,手持一串长钱,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观音怀里,观音抬头一见,大惊失色,慌忙驾云逃跑,佛爷也不饶人,在后面紧追,后来观音跑累了,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会,可能正是月经来时,也就留了点经血在石头上,佛爷来到这块大石头上,也歇了会,顺便屙了泡尿,待他走后,这石头突然炸开,里面蹦出个石猴,孙悟空,这也是孙猴子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观音和佛爷的原因。

  为了纪念观音这一善举,大洪山人不知从那一代起,过端午就玩旱船,打龙船。

  端午节在大洪山,还有一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送端阳(端午节在大洪山也叫端阳节)。

  送端阳主要是没有结婚的男方向女方送。如果结了婚,就是娘家往婆家送,但这只送一年,送的东西也简单,主要是伞,还有吃的。男方送端阳礼物非常讲究,要备八样礼,每样得八十,如八十个挑子,八十个包子,八十个粽子等,而且 一直送到结婚为止。端午节大洪山人还家家在大门两边插上艾蒿,饮雄黄酒,故认为“重五”是毒气四散,鬼魅活动的日子,插艾蒿,饮雄黄酒能辟邪祛病,小孩子则把雄黄酒涂在耳后,以辟邪气。

  六月六古为“天赐节”,也传说为土地生日,那天大洪山人会不吃晕,还不坐门坎,以防长痱子,这一天也接姑娘回娘家吃饭。再就是晒衣服了,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因为这天为龙晒衣日。“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六龙晒衣,不给我磨刀雨,别想你龙晒衣,”五月十三如果下了雨,六月六必定是个好晴天,相反, 六月六就要下雨,这里面有一段很长的传说,在此就不多讲了。

  农历七月初七古为“七夕”,又称“乞巧节”,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白天你看不到一个喜鹊,它们都上了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晚上,大洪山人会出门看银河,看星星,看牵牛星,织女星,怎样走到一起。在夜深人静时,还到花椒树下,扒在树蔸上静听,据说 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哭声。

  七月半,俗称“鬼节”。

  大洪山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可见对七月半的重视。

  七月半主要是接祖宗回来,七月初九至十二,祖宗们还在家里,十二都要到南天门吃会,到了十五才回来,上南天门时,亡人们要带洗脚水,所以初九到十二这几天是必定有雨。

  七月十五中午,每家也是弄一大桌子菜,接祖宗们从南天门回来,具体的做法,跟正月十五差不多。

  中秋节在大洪山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也同国人一样,吃吃月饼,赏赏月。

  九月初九,九九为阳数的重叠,为重九,故称“重阳节”,重阳节现被订为老年节,大洪山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但人们都知道,也会为老人们做些好吃的。

  腊月到了,离年关也近了,腊月初八这天,这“腊八”,腊八这天要吃绿豆,花生米等八样东西熬成的“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现也不一一道来,最重要的,还是说吃了不生病。

  从二十三开始,大洪山人就开始注意一些事,二十三开始净嘴,就是不骂人,不说“杀”,不说“死”等不吉利的字,家人决不许吵架,过小年在全国都是二十四,便在大洪山,姓薛的人是二十三过小年,过去有“君三民四”过小年的说法,薛姓并非为“君”, 这可能与薛仁贵在大洪山活动有关,有的传说 是薛家做战有功,皇上封为二十三过年,也有传说 因薛仁贵二十四岁要出征,只得提前一天过小年,以到延传至今天。但外姓还是二十四是过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

  灶神为“司命菩萨”,又称灶王爷,它主宰着一家的饮食,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过小年的晚上,要把灶门收拾干净,灶上也要擦干净,碗筷要摆放整齐。在灯前点个灯,摆上糖,糕,绿豆等物,再给灶王爷上香,因灶王爷要上天报告,如果告状说这家厨房里很脏,把米饭倒在了桶里等坏话,第二年上天就要罚产他们。所以,敬灶王爷时,必要有糖,糕等食物,糖能使灶王爷嘴甜,让它上天尽说好话。如果是想说坏话,就用“糕”把嘴糊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神”,这是人们一种美好的向往。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四扫扬尘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炒瓜子

  大洪山有:“不炒,八不闹,九不上锅灶”的说法,如果二十七里炒瓜子,喻来年家里会有口舍(吵)是为不吉,大洪山过年家家户户要打豆腐,如果到了年三十你还在打豆腐,别人都会笑话你,这里还有“十打豆腐——假忙”的歇后语。

  到了三十,早起吃点面条,油条之后,就开始做年饭,做饭之前,主妇们要到邻居里转一圈,做一种松闲的样子,为让来年手闲,心闲,男的则要贴对联,大门,小门,猪栏,鸡笼,有野蜂的蜂箱上也要贴。年饭要早,你比别人的饭早,来年你的秧会比别人的早,谷也会比别人的早黄,办事也就顺畅。吃年饭时先叫祖宗,方法同十五,七月半一样,叫好祖宗后放鞭炮,然后家人吃饭,吃饭时老人坐上,斟酒不能说:“喝不喝(活)”,说还要不要,不能先离席,吃好后一块离席,中途不能有人打扰,如果正吃饭时有外人来,第二年必不顺,所以大洪山人吃年饭不允许外人进入。有“年饭都吃不安生,来年一定不顺”的说法。

  吃饭后男的开始备柴,扣水,柴火要备中,水要挑一缸,女的则扫地,收拾家务。三十开始禁水,所用过的水不能倒掉,要用桶装好,过了初三才倒。扫地的垃圾也不能倒掉,装在筐里,过了初三再倒,水和垃圾(地气的说法)都是家里的东西,倒掉了家里会有财气流失。

  晚上,人们会选一个最大的树蔸子来烧,大洪山有“过年烧个大蔸子,明年杀个大猪子”的说法,也有“三十火,十五灯”的说法,三十火越旺越好,十五则要到处点灯,没灯的地方也要用灯光照一照。入夜,人们开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开始守岁,老人们会拿出瓜子等好吃的招待他们,一直到初一开年。

  人还没出生,母亲就得给准备小衣服,尿布,爷爷奶奶得准备办酒席用的猪子,菜。姥姥姥爷得准备鸡,鸡蛋,米酒,油条……一出生,爹妈得给“洗三”,“做三朝”。到了周岁要“抓周”,到了成婚的年龄要“收亲”,五十六十岁要做“寿”……

  一直到了老了,病了,死了,你的后人要给求医看病,入土安葬,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这些事情,也司空见惯,不会有人去刻意地记载它,但谁也不会忘掉。

  千百年来,大洪山人生老病死,已形成了一袭规矩,到了什么时候,就按什么规矩来做,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大洪山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要做多少回事,亦多少酒席,亲戚们又要赶多少回情,吃多少回酒席。

  生孩子之前,要准备一些小衣服和片子(尿布),最重要的要准备两块从父母内衣上扯下来的布,孩子生下来后,就用这块布把孩子包上,让孩子气一生下来,就感受到父母的温暖,长大了孩子也会同父母贴心贴肉。

  三天那要“洗三”,就是请左邻右舍最有福份的人,也有的是孩子的奶奶,姥姥(外婆)来洗。洗三同平常洗澡一样,把孩子脱得精光,浑身每一处都要洗到,让他告别母休,独立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上,洗之前要先煮一个鸡蛋,把蛋壳拔掉,洗好后用这个白蛋在孩子头上滚上几滚,旧俗说这样孩子会平安长大,一生象鸡蛋一样,一滚就过去了,没有什么沟沟坎坎,也有的说这样孩子的头皮会象煮熟的鸡蛋一样白,头皮白,头发才会发了,长大了就会有一头好头发。

  三天那天孩子的父母要去“报告”,就是去姥姥家把得子的喜讯告诉他们,再由孩子的姥姥订做“三朝”的日期,回来的时候,姥姥家得给一只鸡和一些鸡蛋让女婿带回来,给“月母子”吃。

  大洪山人做三朝要办酒席,亲朋好友都来恭贺,见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说“恭喜你得孙子”见了上一辈的人就说:“恭喜你得侄子”,等在旧俗里,做三朝到底是哪天已无从考证,现在孩子都是在医院里生,生后一般都要住院观察几天,所以做三朝一般要推到十天半月后。

  做三朝主要是看姥姥家的戏,过去做三朝,姥姥家要办挑子,挑子上搭上红纸,如果挑子多了,还请人担挑子,那时的挑子有摇窝,装槽的坛子,糯米,未子,鸡,鸡蛋,油条,面条,红糖,还有给小孩做衣服 的布料,但大多以的为主,现在人嫌麻烦,拿上伍佰,一千块钱,让女婿自己去办,也省了不少事。

  中午吃饭,姥姥姥爷都要坐上席,得有专门的人陪,过去都是放小鞭炮,现在都是放大礼花,满天飞舞,很是热闹。这期间,孩子们爷爷奶奶,或是父母,要请先生给孩子排八字,要是这孩子八字好,能平安长大,也就算了,如果有关煞,就要早点请阴阳先生沾,取一些贱名,如狗屎,粪堆,茅坑等,小名越贱越好。还有是缺什么,加什么,如果缺木,就取带木字旁的字,如“林”,“栋”,“枫”,“桂”,“杉”,缺金,就取带金字旁的字,总之是缺什么补什么。

  抓周是过一岁,过一岁在大洪山也是非常讲究的,这次娘家拿的礼物虽没有做三朝时多,但如果姑娘出嫁时没有“过客”,过周岁时还要把陪嫁的家具等送过来。

  抓周的形式也同其它地方一样,中午吃饭时摆上笔,算盘,钱,馍馍,花衣服,针线,小农具等,让孩子自己去抓,抓到笔和算盘,说明这孩子长大后可做官,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抓住农具,说明长大了是个种田的,抓住花衣服,说明这孩子长大了好穿戴,抓住馍馍,说明他长大了好吃,是姑娘抓住了针线,那长大了她的针线活必是一流的。现在人们虽然已不相信这些,但作为祖先流传下来的规矩,照样子做做,好玩,以搏得客人们开心。

  现在这周岁也做饼子,饭前桌上要摆点心,名为“喝茶”,吃完点心再上菜,坐席也非常讲究,“支客”生先安排不好,还会为挣坐上席而争吵,也有的会不辞而别,不吃你这顿饭。酒席上打酒仗,一桌不放倒几个,不算喝好。

  过周岁如果先前许了娘娘,还要一大清早用猪头来供奉娘娘,烧香还愿。过去在这一天孩子得有专门的人照看。因为这一天“偷生娘娘”(传说是一种猫状的动物,专偷小孩子的魂魄)会出现,在你过客忙碌时偷偷地把小孩的魂魄抱走。

  孩子长到十岁也会做生,也有的做十二岁,这同这周岁一样,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过去是拿礼物,现在是拿钱,名为“情钱”。吃上几顿饭,热闹热闹,只要是做生,也主要是让孩子告别童年,还有就是在大洪山旧俗里,孩子十二岁为一个坎,过了十二岁,孩子也可平安长大了,在过生的时候,母亲都会打一碗鸡蛋,让他象鸡蛋一样,一滚就过去了。

  二十岁在世,男婚女嫁,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对于主人来说,也是办的一次最热闹,最丰盛的酒席,对于亲戚们来说,也是赶的一个大情。

  这次赶情,不光是亲戚好友的事,乡邻塆众,左邻右舍的人都要“凑份子”,选一人把份子钱给搭礼中长的“礼帐先生”再由“支客先生”安排席位,吃饭时客人还没到,得安排人“催客”,必须把每个赶情的客人都找来后再开席。有些客人还专等催客的人来催,不催是不去的,大洪山有“请客不催客,等于打胡说”的说法。说的就是这回事。

  婚嫁具体的细节,嫁娶一节有详细的记载,在此不必细说。

  大洪山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的规矩。

  男的不做三十岁,女的不做四十岁的生,除此外,每十岁都要做生,形式同前几次一样。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五、六、七、八十岁,这些岁数的人,大多已儿孙满堂,但在大洪山,给老人做生主要是姑娘牵头,姑娘在每一个十岁到来之前,要邀上亲戚们,说给谁做生,做生也是姑娘拿的最多。姑娘要买衣服,鞋子,做寿饼,过去还要做寿匾,写寿对,喝寿酒时要放炮竹,儿孙挨个敬酒,敬酒还有讲究,要讲祝福的话,也有唱首祝福的歌。

  老人们过生日,儿媳都会碗鸡蛋面,也称“长寿面”,端给老人吃。

  在大洪山的礼节里,同其它地方一样,人生了大病,现在以住院为准,亲戚朋友都去看他,有的买些水果,有的干脆给些钱,让他自己买东西吃。

  从生到死,人生已走完,死时大家也要来赶情,姑娘除了赶情之外,还要请响寿班子,之后烧五七,要做纸屋,亲戚们烧罢五七还要烧周年,烧了周年再出灵。

  这样,一个人的一生,从生到死,路走完了,亲戚们的情也赶到了头。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过程,不管社会如何变革,人之情味不会改变,亲情不会改变。

  男婚女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节。

  在大洪山过去的风俗里,孩子们从小就订了亲,长到十几岁,再请媒人订日子结婚,成婚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出世后也会订娃娃亲,再长大成亲,周而复始,也不知过了多少代人。

  如今已不兴娃娃亲了,要么由媒人牵线,要么自由恋爱。办个结婚证,请亲朋好友聚一聚,吃上几顿,热闹一番也就是了。很多过去的形式也不复存在,很是讲究的人家,可能还依照旧的习俗办个婚礼,这也是很难得见了。

  我们的先祖是怎样在办婚礼?也只能是零星点点,道听途说一些。现在所记载的,也只是老辈人知道的一部分。在他们那一代忘掉的,已沉入历史的长河里了,相约有了这个文字记载,对先人们也算是有个交待了。

  在过去,人还没生下来,或生下来几天就可以订亲了。

  订亲也就是大人们看中了谁家(有世交,也有相好),请人在一张纸上写上男孩女孩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何时订亲,永不变更之类的话,这名为“拿八字”,同时还要送些衣料,绿豆,大米 之类的东西。有的讲究,还送些菲菜蔸子,好让娃们平安长大。

  等孩子们长到十几岁,悄悄懂点人事,男方就要找个先生择个好日期,再由媒人到女方去说亲,这名为“报期”,报期过后,男女双方都要作准备,到了那天男方抬轿子来接。

  日子订好后,姑娘就要出嫁了。

  出嫁的先一天下午,新郎就要到新娘家,带足礼物,称之为“合礼”,首先是两支肥鹅,鹅是辟邪之用,还带饼子,烟,糖,和姑娘出嫁穿的衣服。

  第二天,男方家里才请了班子,吹吹打打,随轿子来到姑娘门口等待,这时姑娘家将准备的嫁妆都搬出来,让男方专门搬运嫁妆的人抬着,嫁妆大多为新房用具,有家具,被子,帐,还有脸盆等。

  姑娘则在闺房里“揩脸”,揩脸是用两根细线,在脸上来回搓揉,让线夹住脸上的绒毛并拔出来,脸揩干净后换衣服,鞋子,从上到下,不留下半点娘家的衣片,帮忙“揩脸”,换衣服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封子(用红纸包的钱)

  姑娘换好衣服后,不再站娘屋的地,沾娘屋的灰,由兄弟或叔叔从房里背出来,花轿旁边放着一个斗,斗上盖着一张席子,把姑娘放在席子上,一旁放着一个碗,拿双筷子给姑娘,让她把筷子掷 到碗里,这名为“掷 碗筷”,意思是把娘家的碗筷掷了,安心到婆家过生活,之后上轿走,全家人哭送。大洪山人没有“哭嫁”的习惯,哭送也只是抹抹眼泪,依依不舍的样子。走之前新郎要挨个给新娘的长辈磕头,这为“下礼”,也就是认了新娘父母长辈。

  姑娘走了,嫁妆也抬走了,家里空荡荡的,大洪山有“结个媳妇满堂红,嫁个姑娘一场空”的话说,也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大洪山结婚有打红的习惯,就是来接亲的人,(包括新郎)都要被姑娘家的人在脸上抹上红,抹红不是自愿的,一般都是趁其不备时抹上的,为了抹红,你追我赶,很是热闹。

  轿子到男方家门口时停下,门口放着一张方桌,上面放三碗米,插上三柱香,让姑娘从上面跨过去。意思是赶走随同姑娘而来的鬼怪和恶运。让新娘平平安安,也有简单的,就是等新娘下轿时放土炮,打土铳来驱邪。现在更为简单,就是在新娘下车时,放封炮竹就行了。

  随姑娘去的还有“送亲”,“送亲”都是男的,都是姑娘的兄或弟,姐妹不能送,没有亲兄弟,就找叔伯的兄弟送。“送亲”离新郎家半里地的地方就停下,有人专门拿着椅子,茶水等着,陪着喝茶说话,这为“拦车马”。一直等到随姑娘去的家具等摆放好后,再请“送亲”进新房,打开柜子上的锁,然后把钥匙交给他们。

  “送亲”当天必须返回,如果实在走不了,也被安排到很远的地方过夜。说是怕他们听见了闹房的声音。

  拦车马过后,由牵娘把新娘牵进堂屋,开始拜堂。

  拜过天地,父母之后,要喝“交杯酒”,吃“米子茶”,这叫“占礼”,“占礼”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房中放一条长板凳,让二人从两头上去,在中间相遇,这为“仙人过桥”,这喻二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还有老表们开玩笑,在新娘身上放长钱,让新郎找出来。老表们放长钱时借机在新娘子身上摸一把,占占便宜,但新娘决不能恼怒。

  “占礼”过后,进入洞房,接着便是“闹房”,也可以说占礼和闹房是同时进行的。新娘子所带的嫁妆是有糖果,米子,花生,枣子(花生,枣子喻早生贵子),这些都被闹房的人翻出来吃了,还有萝卜,葱,染红的白果(萝卜,葱喻生的孩子健康,长的泡)等不能吃的也被翻了出来,这时的新娘坐在床上,两边由两个牵娘护着,以防老表们乘机捣乱。

  闹房最重要的就是喊“四句子”,这也是大洪山婚礼风俗上最亮丽的一点。“四句子”顾名思义是四句,什么都可以喊,什么都可以说,随心所欲,借题发挥,老表们多开玩笑,说些晖“四句子”,也有替别人喊糖或烟的,无非是要茶,要烟,要糖,只要是喊了的,新娘都必须满足。传说我们的祖先们还把“四句子”编成册子,可惜现在谁也没有见过。

  现在我收录了一部分,供大家欣赏。

  一步跨进房,房中亮堂堂,不为别的事,只是为闹房。

  新郎新娘房中坐,大家闹房笑哈哈,有请二位动贵手,抬杯喜茶我来喝。

  喜糖甜又香,别人要了一双又一双,我也来把蜜糖要,但愿新嫂真大方。

  新嫂进大门,全仗我哥哥俊,要是嫂嫂对我好,快把烟酒拿来分。

  新娘真大方,发烟又发糖,有请新娘动贵手,递双喜糖我尝尝。

  莫哭莫笑,船儿两头翘,新嫂真大方,我妹妹还没糖。

  明月真是圆,月老下人间,结成鸳鸯又一对,请把烟糖递上前。

  说不倒四句子真背时,脑壳抓破了几层皮,有请新娘动贵手,糖果香烟我都吃。

  天上织女配牛郎,地上新郎配新娘,恩恩爱爱白头老,日似喜糖甜又香。

  你听我来把话讲,他说的四句子真不象,不仿我来说一个,烟酒茶糖样样上。

  新娘嫂嫂你莫笑,别人要烟我不要,你若真心看得起,你的糖包我全要。

  喊个四句子要烟糖,数去数来要成双,你是牵娘是不假,快把糖来给一把。

  进门把脚跷,新姑娘肚子一个包,若是新娘真大方,烟和糖水我都要。

  床上两床被,枕头是一对,今晚你莫急,教你配成对。

  三天无大小,爷生伙的喊老表,今个我也凑热闹,孙媳妇给啥我都要。

  大红喜字墙上挂,我的姑妈笑哈哈,今年新媳妇新房坐,明年再把孙子抱。

  进门把脚跷,新娘肚子一个包,若是你们不相信,掀开衣服你们瞧。

  红烛一双照洞房,我们表嫂急得慌,你若不给酒来吃,今晚闹到天大亮。

  大洪山讲究的是闹房越闹越发,有的亲朋邻少,还专门请外人来闹,闹好后还要供他们吃喝,还有烟,糖带回去。

  晚上吃饭要坐“十全”,就是十人一桌,父母要喝“落心酒”,新郎,新娘要敬酒,第二天早上要喝“米子菜”。新人每端一碗米子给亲戚,他们都得把钱放到盘子中,这叫“割袋子”。

  姑娘三天回门,叫“住九”,也就是回去住九天,再由丈夫接回去,“住九”后,还要接亲戚过门,就是把娘家的亲戚都接来玩,认认门,认认亲。这样,这个婚礼也算是告一段落。

  一个人从掉气到出灵,这个过程是三年时间。

  出灵是把死人的灵牌子从堂屋的神柜上拿走,放入专门放灵位的房间,现在是收起来。在大洪山,出灵说是三年,其实只有两年半,也就是说在两年半的时候,后人们就把灵给除了。有的后人有喜事要办(男婚女嫁,建房乔迁),就得提前。

  死人不出灵,他的魂魄就在家里,也了灵,给他烧房子,锅,灶等日常用具。让他自己去过生活,也就正式脱离了这个家,活人也完成了对一个死人的尽孝。

  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每一步,都有其规矩,有其做法。现在的年青人,已很少按老祖宗的规矩做了,也根本就做不来了。

  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没有人会知道这些规矩,社会的变革,也必定会出台新的规矩。记载下丧葬活动的过程,仅为研究大洪山历史所用。

  人要死的时候,后人们早早就把它移到堂屋里,在堂屋掉气,说明这个人有福份,后人也会发达,一个死在外面的人,是不能登堂入室,只能在大门外扯个棚,停在那里。送终是后人的事,所有的后人都要守在老人旁,望着他掉气。掉气时没有后人在旁送终,它将会变成孤老,所以一直到现在,算命先生算命,其中的一行就是算你能不能送你爹妈的终。当然,这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

  人掉气以后,就得找“灯管先生”,由他张罗一切事务。

  首先要找人“把信”,“把信”是通知其后人和亲戚来,特别是后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来,这为“奔丧”。死人还得请人穿衣服,穿衣之前要先洗澡。洗澡是象征性的,把毛巾打湿,前胸擦一把,后心摸一把,下身再摸一把,这叫“三幅子”。穿衣为单数,有五件,七件,最少也要穿三件。一般男五件,女七件,第一层为白,第二层为红,第三层为蓝,黄的也可穿,最不能穿的是黑色。黑色的锅体,穿了下世不得超生。衣服穿好后,把死人放在棺材盖上,这叫“下塌”。

  这时期后人要穿孝服,戴孝布。儿子一辈为白色,孙子一辈为红色,鞋子来不及做白色的,就用块白布缝在上面。

  这时期姑娘要请响寿班子,儿子得找人看地,打井。

  过去有钱人家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现在有钱也请不来那样的班子了,只是姑娘牵头,侄姑娘,外甥姑娘都凑份子,请一班或几班“响寿班”,吹吹唱唱,也很是热闹,响寿班还有一个职责是“迎客”,每来一个客人,炮竹一放,他就得吹打一回。大洪山有“亡人为大”的说法,不管你辈份多高,来后首先放炮竹,然后在棺木前给死人磕头,烧纸,最后才由人引着落坐。

  这时候后人们要做“岁子包袱”,就是用白纸把火纸包起来,“岁子包袱”是一岁一个,按虚岁得多做一个,如八十岁的人要做八十一个,做好后在棺材前烧掉。

  “打井”是挖埋死人的坑。

  打井之前,要请当地阴阳先生看地,看地要根据当年的属向选择方位。“井”长度为九脚板,宽为一尺八到二尺。孝子先烧纸,然后跪着挖三锄头,起来后跟打井的人说:“要你们费力……”的客套话,也要求打井人挖深点,大点。中途还派人送些酒肉来给打井的人吃。挖好后如果当日不埋,天黑之前后人必须送一只死人的鞋子去放在坑里,这表明这里已有了主人,别的鬼魄不能再来占了。农村里有恶毒者骂人,就说“你抢坑去”。说的就是埋死人的那个坑。

  “下榻”过后就是“收敛”,也就是把人放到棺材里,收敛过后才出殡,出殡得选日期,逢四不做事,逢四不出,与死人属向相背不能出。

  出殡之前要进行“封敛”,“封敛”之前把所有后人的衣角剪一点下来放在棺材里,好让阎王爷知道他有几个后人。“封敛”前还打开棺木一头,让后人们看最后一眼。

  封敛之后,就是“披丧”,披丧是儿媳们把衣服换起来,用前襟把棺材盖抹一遍,也有的用袖子抹,现在也有用火纸抹的,火纸抹好后放在床头下压着,抹下来的是“财”,把死人的财全部抹下来,以免随棺材带走。

  发丧的时候也要看时间,看什么时辰好。入土也有时间管着,不能过了那个时辰,发丧时由一个人挑着担子,一头放火纸,一头放烧了的火纸灰,边走边丢火纸,这名为“买路钱”,挑担子的人为“洒马料”的人,后面跟着的是孝子,扛花圈,抱“骨殖棒”的人,“骨殖棒”是用泡桐树做的,泡桐树长的快,喻后人会旺。骨殖棒”也有讲究,儿子一辈在一头包上白纸,孙子一辈在一头包上红纸,有多少后生就要做多少“骨殖棒”。

  抬棺材的人叫“大杠”,大杠上的人有十六人,三十二人,孝子在前报着灵位后,退着走,响寿现在后面吹打,中途停下来休息,同由响寿领着后人围着棺材转,这名为“穿花”,响寿班的人边说边唱打锣鼓,先把死人颂扬一番,再把后人表扬一通,要烟吃,要茶喝,还开玩笑骂大杠上的人,每逢上坡过沟这些不好走的地方,孝子开大杠上人的玩笑,跪着不走,让大杠上的人吃点苦头。

  棺材抬到后,先放在井边,由阴阳先生宣读买地契,读完烧掉,说明这一方土地死人已买,然后放下棺材,由后人每人用衣服兜一兜土放进去,之后大杠上的人才去填土,填土先要填三合土,三合土是用沙子,生石灰和涎滕(猕猴桃)捣乱后合在一起,过去有钱人家不用涎滕,用糯米,三合土要把棺木包上一层,用杠子砸紧实,这样几百上千年后,里面的棺木乱了,三合土仍然完好,坟堆不会塌陷,这也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的一种手段。大杠上的人只把棺材盖好就行了,剩下的留着三天上坟时由亲戚后人们把坟堆起来。

  棺材填土时孝子就要顺原路回家,路上一人在前喊“爹,回来哟”。后一人答道:“回来了”。这样一直喊回家里,进门时,由儿媳妇端一碗打鸡蛋跪在门口接着灵位,媳妇把灵位放到堂屋神柜上,儿子则吃完鸡蛋再起来。

  当天晚上要送灯,就是在坟上点个灯,还用稻草编成辫子。围坟一周烧掉,名为打“阴狗子”,也防阳间的狗子来刨坟。

  三天上坟,现在人们为了省事,第二天就去上坟,上坟时亲戚和后人们天不亮就要到坟边。去的时候让一个没过十二岁的孩子在前面走,在后面的人可看到死人坐在坟头上哭。上坟取土要男左女右,不能随便乱挖,还要用罐子装一罐子饭,拿三支筷子,在坟头上每个后人吃一口,然后用锄头把罐子打破。上坟也做包子,买油条吃,坟堆好后,要选一蔸长得旺盛的蒿子栽在坟头上。大洪山有祖坟上的蒿子越旺,后人越发的说法。之后每人磕个头回去,回去时不能哭。

  常言道:“入地为安”,在大洪山死人入地是安定了,可活还安不了。死人埋后要在家里点一盏长命灯,每逢七天烧一次纸钱,分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每顿吃饭前必须“叫饭”,就是盛碗饭,拿双筷子,叫声“爹(妈)吃饭”。叫后的这碗饭还不能让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吃,这样一直叫到五七。除了“叫饭”,儿子每天必须睡在家里,过去是在堂屋里灵牌下睡,名为“守灵”,儿子不陪着,亡人会害怕。现在虽不睡堂屋,但不能在外过夜。“五七”之内孝子不能剃头,如果实在要剃,也要抢在入土前剃。人死后鬼魂要上滑油山,后人剃了光头,他的魂魄就上不去。没有出灵之前,孝子不能坐席,不管在什么地方作客,你是戴孝之人,不能坐在上席上,孝子在“五七”内要“谢孝”,就是要到长辈和主要亲戚家允了长辈下一礼,名为“谢孝”。

  三十五日那天,名为“烧五七”,由姑娘做一袭纸屋,接上接下,里里外外,里面有被子,衣服,钱,锅,灶,还有车,马,童男童女,有丫环,还有看门的,还要写“清单”,单子上写上所给的东西,还要用公鸡血祭一下,以免别的鬼抢去了。

  那天亲戚朋友都来,拿些火纸,炮竹,有的讲究还拿些礼物,在太阳落山时,在河边找一处能看到坟的地方烧了。这是给死人一个家,让他能生活,不再打挠后人。

  再之后是“烧百日”,“烧周年”,也有二者只烧一个,这只烧些纸钱,不烧房屋。

  到了两年半就是“出灵”,“出灵”同“烧五七”一样,只不过房子该由儿子做,也是什么都要做齐全,也要有清单,让死人在阴间享受荣华富贵。

  这还不算完,三年期间,后人不能贴上红纸对联,要贴对联按白,黄,绿三样贴,头年为白,二年为黄,三年为绿,对联内容,多为怀念之意。

  三年孝满,这个人的丧葬过程,也算告一段落。

  建房,大洪山过去叫“砌屋”,“造座下”,现在也都还沿用这个说法,如“什么时候砌屋”,“在哪买的座下”,“在哪建的座下”。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度过的,所以房子对人来说尤为重要,也影响着人的一生。首先是房子的座向,朝向,通风向阳,冬暖夏凉,交通顺畅,住着就吉利祥和,平安健康,再就是布局,格局四正,搭配合理,住着就人丁兴旺,财源滚滚。

  要建一座称心如意的房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要选地,选好地后要择日动土,动工,中途要上梁,做好后还要谢土。这个过程,很多都需要专门的人士来做,涉及风水,建筑,星象和阴阳八卦。

  过去看地都是请风水先生看,也有的自己选个地方,请风水先生来“定向”。

  人有人气,地有地气,地气相聚,久久不散,也就是块好地,有了地,还要看“座向”,“门向”。

  座向要后有座山,俗称傍山,傍山是山脉,要缓缓而至,不能太陡,太陡会影响后人,陡,也是绝壁的意思,占“绝”字,后人不会发旺,座向大都座北朝南,坐西朝东,尽量避开北方,避开寒气,不光要通风向阳,还要冬暖夏凉。

  门前要开阔,狭窄一线,不会有大的发尺,要有相对应的山凹,这个凹可使气流回漩,挡住财气的流失,还要看有没有“路箭”和“河箭”。“路箭”是指路直冲堂屋,住进去后人会生病,“河箭”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就要扭转门向,避开这些。

  宅基地下不能有坟,深沟,堰塘和古井,如果基地下面有这些,住着不会安生,就是把它们填平,也会后患无穷。

  看好地后,风水先生会用罗盘定位,然后再择日动土。

  动土也很有讲究,首先要根据当家人的属向,配当年的属向,然后才能定日子,这也要请专门的人来订。

  如果风水先生会这一袭,就由风水先生来订。风水先生不会的,就要请阴阳先生,也有请会八卦的,过去这是一种职业。

  动土和动工是两回事,动土是看好日期后,早上起来在基地里用锄头挖几锄头,也有的四角挖几锄头,这就是动土,有讲究的,还要放鞭炮。动工是砌匠上工。砌匠开工也放鞭炮,大多数把动土,动工安排在一天。

  择日很重要,日期不好,冲撞了什么,要么砌匠,要么主人家会伤,残或眼瞎,也有的住进去就会死人。

  对砌师傅也不能马虎,马虎一点他会害你。砌墙的时候,他做个风车,口朝外放在大门口的墙壁里,你就是有万贯家财,也会车出去,如果他把风车口朝里,外面的财会全车进来,主人就会发财,传说这是鲁班发明的,他还有一本书,书上尽是这些东西,砌匠晚上摸黑翻开书页,压着不动,第二天早起看那一页是什么图案,不管是好事坏事,砌匠都得做,也不管是亲戚,还是仇人。相传这全凭主人家的造化,命里应该发,那页书上会是一个发财的图案,砌匠照着做了,你就发了,命里应该倒霉,那一页一定是个不祥的图案,砌匠照着做了,你就会倒霉。

  也有的小砌匠,学了点小板眼,便拿来害人,放些东西在墙里,当然也有破解的办法,鲁班写这书的时候,就防着这一点,所以就又写了破解的办法,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如果是把刀,你把它丢到井里,或是找铁匠化了,那放刀的砌匠下世就得变猪,狗等畜牲。

  上梁是砌屋中的一件大事。

  先是选梁树,最好的要算是春树,其次是泡桐树,青桐树,现在杉树也行,树要直,要一节光,要锯后会发蔸的树,这喻房主人发财,发泡,发人。

  看好树后,直接去偷,“偷梁”也可能就是这么个来历。“偷梁”是上梁那天,五更天请七八个小伙子,拿着锯子去放看好的树,梁树不能沾地,要倒时用几个小伙子扶着,抬回来后放在马叉上,编梁的时候也不能沾地,梁树放倒后,在树蔸上放上三尺红布,放上钱,然后放鞭炮走人。主人家听到响动,出来见是别人“偷梁”,也不能说不准,因这是规矩。

  梁编好后,要画上图案,写上日期,也有的写“太上老君在此,诸神回避”的条幅挂在上面,上梁那天很热闹,要做包子,放鞭炮,包子是从屋上往下抛,过去大户人家上梁,方圆几里地的人都跑来抢包子吃。

  上梁最忌说不吉利的话,如房上的人要甩斧头,怕砸到下面的人,就问下面有没有人?下面千万不能说“没人”,就是没人,也要说“有人”,另外还要防编梁树的师傅害你,如果师傅把屎等脏东西弄到梁上,你住着就不会顺畅。

  房子建造好后,择个好日期搬进去。

  搬家叫“过屋”,也叫“过烟火”,搬进去时要贴对联,待客,“过烟火”是在老房子里烧根柴木,这根柴木要一直燃着,到了新房子,就用这根柴木上的米把新房子里的柴点燃,路千万不能让米灭了,火熄了就是断了烟火,会很不吉利,“过烟火”要待客,亲戚朋友都来玩,过去是做编,拿座钟等日用品,现在都是拿钱。

  房子住进去后,三年内必须谢土。

  谢土也要择日期,用一个盆,在里面烧上黄表,烧谢土的清单,清单还要用朱砂来祭,烧好后把绿米,也就是绿豆和大米放进去,拌好后沿屋基抛洒一圈。绿米是用来压土的。清单上交待有房子现在的主人和下代的主人(儿子),这块地也算是真正为你所用,也得到土地爷的承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历五月掉床生灾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