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个子长得比同月龄的孩子要慢很多,需要补充点维生素AD吗?

  • 1)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食固体食品,应在原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鉴于此,婴幼儿的饮食可包括乳制品、谷类等。烹调时应将食物切碎、烧烂,可用煮、炖、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2)宝宝主食应给予稠粥、烂饭、面条、馄饨、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鱼、瘦肉、肝类、蛋类、虾皮、豆制品及各种蔬菜等。主粮为大米、面粉,每日约需100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豆制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干为主;鸡蛋每日1个,蒸、炖、煮、炒都可以;肉、鱼每日50~75克,逐渐增加到100克;豆浆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岁以后逐渐减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供应。 3)宝宝进食次数,一般每日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点、午后点。早餐要保证质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应牛乳或豆浆、蛋或肉包等;中餐可为烂饭、鱼肉、青菜,再加鸡蛋虾皮汤等;晚餐可进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点可给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片、鸭梨片等;午后为饼干及糖水等。每日菜谱尽量做到多轮换、多翻新,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调技术及方法,也能影响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及食欲。若色、香、味俱全,可促进婴幼儿食欲,增多食物摄入,加强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 奶量应该是够的,睡觉的宝宝才长得快啊~~要建立宝宝的睡眠习惯: 1、白天不要过分逗引宝宝,保持室内安静不要太吵。 2、睡前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光线要暗,电视、音响的声音要低,说话的声音也要轻。可以每天固定八点后就把光线调暗,室内所有声音都降低了。 3、最好把灯关了,让四周都安静下来,有时可能家里边人多些,或者声音大些,他感受到气氛就会不爱睡觉的。

}

如今很多家长都知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选择维生素D上却犯了难。

小果的妈妈想给出生2个月的宝贝儿子选一款维生素D制剂,于是想听听各位宝妈们的看法。

宝妈A:“我家宝宝补充的是维生素D3。”

宝妈B:“我家宝宝补充的是鱼肝油。”

宝妈C:“我宝宝补充的是维生素AD制剂,有维生素A,还有维生素D,一下补充2个,营养多多,”

这么一打听,小果妈妈犯了难,这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到底该怎么选择呀?维生素AD真的有那么好吗?那个鱼肝油、维生素D3里,有没有维生素D呢?

如果要选择的话,到底宝宝适合哪种呢?

那么,今天,媛媛老师就来说说维生素D3,维生素AD,还有鱼肝油,到底该给宝宝补充哪一种呢?家长该如何选择呢?

维生素D这个营养素,我们已经很熟悉了,那么维生素D3是什么呢?

其实维生素D3就是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清钙和磷,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宝宝出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

这里的维生素D就是指维生素D3,每日需要补充10微克(400IU)

维生素AD,顾名思义,就是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两种营养素,那么你可能要说了,这样多给宝宝补充一种营养素不是更好吗?

维生素A的缺乏,发生率很高,婴幼儿和儿童的缺乏远高于成人。

根据WHO的报道,全球范围内有1/3的学龄前儿童缺乏维生素A。

维生素A主要是有眼部、皮肤的保护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损害视觉的夜盲症,还有干眼症。

儿童缺乏维生素A,会表现为毕脱斑症状,即角膜两侧,结膜外侧因干燥而出现褶皱,角膜形成大小不等形状类似泡沫的白斑。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皮肤干燥的症状。

维生素A缺乏,儿童更会出现呼吸道炎症,免疫力低下,生长缓慢等。

既然维生素A有那么多的功效,那么是不是说,孩子就要多补充呢?并不是。

2) 维生素A过量的危害

虽然维生素A是孩子需要的营养素,但是也不能过量,过量会有维生素A过多症,引起皮肤、骨骼、脑、肺、肝等多个脏器的病变。

日本《育儿百科》书中也强调,如果维生素A过量,会引起食欲下降、嗜睡、呕吐等症状。

图片来自于《营养与健康基础》

那么既然孩子不能缺乏维生素A,又不能补充过量,那么到底摄入多少好呢?

3)维生素A的正确剂量

宝宝的维生素A服用剂量,是需要有严格标准的,不能多,也不能少,

6个月龄内的宝宝,每日适宜摄入维生素A300微克RAE

6个月到1岁的宝宝,每日适宜摄入维生素A350微克RAE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600微克RAE

图片来自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量》

接下来我们再看维生素AD制剂中的维生素D,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婴儿出生后每日补充维生素D10微克,而且维生素D和维生素A一样也是不能过量的。

日本《育儿百科》书中也强调,如果宝宝维生素D摄入过量时,婴儿会变得急躁,不吃奶,而更喜欢喝水、喝果汁,然后就会出现呕吐、便秘、尿量增加的现象,同时,尿中还会出现蛋白,白细胞,容易被误认为时尿路感染。当停止服用时,就能够改善症状。

所以无论是维生素D,还是维生素A,对于宝宝来说,都是不能过量摄入的。

3 服用维生素AD制剂好不好?

既然我们刚才所说,过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都是对宝宝不利的,那么混合的维生素AD制剂好不好呢?

维生素AD制剂有两种,适合宝宝的是3:1,即维生素A与维生素D之比为3:1,还有一种是10:1,这种是老年人服用的,家长们不要搞错哦。

宝宝适合的比例为3:1,还有一种是10:1,这种适合老年人服用,不适于婴幼儿。

《中国药典》资料显示,在0-7岁的儿童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的比值约为3:1。《郑玉巧育儿经》上也说宝宝服用维生素AD剂。如果比例不合适,可发生维生素A过量,甚至中毒。

所以,我们服用维生素AD制剂时,一定要注意其比例,不能超过宝宝的适宜摄入量,在选用时,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给宝宝食用。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鱼肝油,有些家长会给宝宝补充鱼肝油,那么这是种什么补充剂呢?

鱼肝油其实就是从鲨鱼、鳕鱼等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主要有胶囊、片剂还有滴剂。主要含有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视力下降、佝偻病。

说白了,它其实可简单等同于维生素AD制剂哦,只不过一个是鱼类中提取,一个是人工合成。

所以,如果宝宝已经补充了鱼肝油,就不要再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了,因为里面已经含有了。

以上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维生素D3,维生素AD制剂和鱼肝油,那么问题来了,维生素D该如何服用才是最好的呢?

虽然我们家长都知道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但是却存在着不少的喂食误区,比如:

1) 维生素D直接加入奶水中

有不少家长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会直接滴到奶水里,他们觉得,这样既方便,又能给宝宝及时补充到营养,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这样做法不推荐,因为我们将维生素D滴入奶水时,因为它是脂溶性的,就很容易黏附在奶瓶的内壁上,这样宝宝每次都会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很是浪费。

2 )直接将胶囊挤到宝宝嘴里吃

还有些家长,会将维生素D胶囊中的滴剂,直接剂进宝宝嘴里,这样的做法也不推荐,因为很容易因家长没有拿稳胶囊,胶囊壳掉到孩子的嘴里,从而堵塞气道,严重的会导致窒息!

如今我们维生素D多为软胶囊的形式,可以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挤到小勺里,再滴入宝宝嘴中。

如果说,以上两种给宝宝喂食维生素D的方法都不正确,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服用方法呢?

其实我们只需将维生素D滴剂直接滴入宝宝嘴中,再喂奶即可,维生素D需要随餐服用,即和奶一起。

那么为什么要随餐服用呢?

我们刚刚也说了,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食物中的油脂可以促进它的吸收,所以记得和母乳一起吃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

婴儿出生后2周左右,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者乳化水剂,每日补充维生素D10微克(400IU),可在母乳喂养前将滴剂定量滴入宝宝嘴中,然后再喂奶。

如果口服有困难,可每周或每月口服一次相当剂量的维生素D。

1 宝宝出生后数日需要每日补充维生素D,虽然维生素AD补充的营养素更多,但是要注意,维生素AD的比例,不能超量,所以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医嘱服用。

2维生素D3就是维生素D,鱼肝油几乎等于维生素AD制剂,均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营养素。

3 给宝宝选择补充维生素D3,还是维生素AD或者鱼肝油,需要按照每个不同的个体来,一般而言补充维生素D即可(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只有说补充维生素D),但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A,确实需要补充时,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

2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崔玉涛

4 《育儿百科》日本 松田道雄

5 《郑玉巧育儿经》郑玉巧

写文不易,感谢您的关注、点赞、收藏或推荐给朋友,若有健康育儿方面的问题请留言。

作者:健康管理师媛crystal(一枚吃货)

曾上海市三甲医院7年药剂师,现为高级健康管理师,擅长健康育儿科普文的写作、减脂营的营养指导

}

对0~6个月的宝宝来说,最完美的食物一定是纯母乳。每次当我搂着宝宝在怀中,看着他天使般的脸蛋时,内心都会油然而生身为妈妈才懂的幸福感。

这种「妈妈才懂的美好感觉」会让我不时产生冲动,想给这个由我亲自带来人间的宝宝以最好的一切。

母乳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这几年我们才陆续听说的人乳铁蛋白等等,其实早就存在于母乳中很多很多年了。即便是看似寻常的母乳成分,也一点都不普通。就连我们耳熟能详的「低聚糖」,在母乳中的种类,也高达几十种。

通常来说,母乳里的成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供能营养素。包括组成身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的蛋白质,为宝宝生长发育提供能量的脂肪,以及大量最易被宝宝吸收利用的乳糖和低聚糖类等碳水化合物。

第二类为矿物质和维生素。包括常见的维生素A、B、C、E和常见的钙、镁、铁、锌等矿物质。

第三类为其他营养成分。包括益生元等膳食纤维、研究证明能促进宝宝大脑和眼部发育的DHA和ARA等不饱和脂肪酸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营养成分,其实并不简单。

其中,母乳中的α-乳清蛋白能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氨基酸,而且乳清蛋白在酸或者凝乳酶存在的条件下仍然能保持溶解状态,因此在宝宝胃酸作用下形成的乳凝块也比较小,容易被宝宝所消化吸收;它还有具有促进金属离子的吸收的能力。而母乳中的β-酪蛋白结构柔软、开放、松散更亲和人体,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还能更好地结合钙离子。与此同时,

母乳中所含的核苷酸,是核酸的水解产物,它是我们所熟悉的遗传物质(DNA、RNA)的基本结构单位,在细胞结构、代谢、能量和调节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在宝宝营养和肠道成熟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还会参与神经调节,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母乳中的脂肪也很特别,这些结构脂肪(OPO)经代谢后易于吸收,转化成婴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还能促进宝宝对脂肪酸和钙的吸收。

此外,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宝宝的嘴巴会直接接触妈妈的乳房,不仅能吞下含有大量活性物质的母乳,还能同时获得妈妈皮肤上的益生菌。

母乳喂养是如此神奇,对母乳的研究也在一直持续着进行着。每一次对母乳中新物质的发现,都会在业界掀起一场全新的变革。

对于妈妈来说,有时确实会遇到不能母乳喂养的时刻。这时,妈妈们就会继续为宝宝选择适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经历了好几代的变革历程。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婴儿配方奶粉以牛奶和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并在其中添加了蔗糖和饴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婴儿配方奶粉调整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重新调整了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将蔗糖和饴糖的添加减少,令乳糖的比例超过80%,还添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希望能给宝宝更好的营养。

世纪之交,我国的第三代奶粉,除了调整主要营养素之外,还调整了主要营养素的二级结构,并且增加了部分营养强化剂,迈入了奶粉精细化配方的阶段。

2010年以后,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第四代,奶粉中所含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超过25种,可选择成分超过了20种——其中就包括了对宝宝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结构化脂肪(OPO)、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核苷酸等等。

现在,我国国家标准(GBX)中,就对乳基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所含的营养元素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指标为例,国标规定:

这些规定和标准,都是根据宝宝的营养所需而制定的。

对宝宝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妈妈的母乳。

母乳含有宝宝前6个月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而且容易消化,因而是宝宝早期成长中最经济、最安全、最营养和最有益的天然食物。为了加强新手妈妈们母乳喂养意识,每年的5月20日被定为全国母乳喂养日,从而更好地促进宝宝的优生优育和科学喂养。

去年的5·20母乳喂养日当天,伊利联合中国妇女杂志社、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金领冠守护母乳力量 金色母爱联盟」。

当时,我也作为圆桌受邀嘉宾,现场见证了伊利金领冠对母婴人群的倾力关爱。

对妈妈来说,关爱宝宝的基本行动就是给他们全面的营养补充——守护母乳力量。

伊利以长期以来的实际行动,基于18年来对国内母乳的研究,给出了密切贴合中国宝宝营养需求的爱的守护。从2003年启动企业自主化的中国母乳研究到现在,伊利也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多项中国发明专利。

2014年,「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组合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这一专利在奶粉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60:40的基础上,强化了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使之接近自然水平。

2019年1月,伊利又获得了3项核苷酸专利授权,刷新了业界对母乳核苷酸的认知。

而这些专利技术,早已成功运用在伊利金领冠婴幼儿奶粉系列产品中。

伊利金领冠之所以受到国内妈妈的青睐,是因为它的奶粉配方其实源自基于18年母乳研究而打造出的中国专利配方。

图源: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母乳研究白皮书》2020年5月

这些深入一线的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因此往往只有大型奶企才具备这样的研发实力。在这些一手数据的基础上,伊利建立了首个企业「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这些年来在权威刊物发表科研论文 40多篇,研制出了真正的中国专利配方。

2020年5月20日,伊利金领冠即将在云端开启品牌升级发布会,届时将以《母乳研究白皮书》的形式发布最新母乳研究成果,邀请母婴行业专家共同开启母乳研究新时代。

  1. 张红梅, 赖建强. 乳清蛋白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9):67-71.
  2. 刘喜红. 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921-92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生素ad一般吃到几岁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