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天(梅雨季节)可以装修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黄梅天哪有那么美,疾病缠身怎么破?!

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本周杭州雨水连降四天。可刚过去的周末说好下大雨,大雨却没如约而至,天气又闷又热又湿的,真难受!

黄梅天,皮肤病高发,小寅在杭州市中医院、市三医院、胡庆余堂等医院看到,皮肤科门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就是传说中的五月病啊。(提醒:真正的五月病是按照阴历算的哦!)

除了皮肤病,黄梅天还有几大疾病也特别喜欢缠身,比如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妇科疾病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梅雨天气综合征”!

我的天,该怎么和黄梅天抗争!

进入梅雨期后,雨日和降水过程会明显增多,同时出现高温伴随高湿天,正是肠道疾病好发季节,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据某医院往年梅雨季节的门诊、急诊情况显示,胃肠道腹泻患者会猛增。原因是梅雨季节连绵阴雨易使花生、玉米、谷类等食物霉变,人吃了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梅雨季节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得了急性胃肠道疾病,要及时就诊,旅途中感到进食后肠胃不适或食物不太新鲜,可立即服用黄连素片2~3片,起到预防作用。

螨虫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螨虫喜湿热、怕光,梅雨季节,住在一楼的市民,特别是住在老城区平房里的市民体会更深,常常会发现地砖上或水泥地板上湿漉漉的,出现返潮现象。潮湿闷热天气最易滋生螨虫。

近八成的过敏性哮喘都是螨虫引起的。对于过敏性哮喘,应注意个人卫生,毛巾、牙刷等用品分开使用;要注意保持房间清洁无尘,并经常通风换气;沙发、地毯等居家用品要经常除尘;被褥要勤洗、勤晒;不要喂养宠物。

闷热天气容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梅雨季节也是皮肤科就诊的高峰期。真菌喜好温暖、潮湿气候,每到梅雨季节,真菌感染成为第一高发皮肤病,其中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较为多见。

提醒:预防真菌感染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干燥,发现霉菌感染要及时就诊,需诊断出是何种霉菌所致才能对症下药。

黄梅天闷热潮湿,一些女性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再加上穿不透气的牛仔裤、紧身内裤和化纤内裤,容易出现外阴瘙痒,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又难以启齿。女性常见病如阴道炎、宫颈炎也随之悄悄来临,这个时期的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原因是梅雨期湿热的环境,霉菌会趁机入侵,大量繁衍。

要注意保持身体干爽、清洁,在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运动或流汗后应立即沐浴、更衣,保持干爽。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虽然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如果诊断不明确,或不遵医嘱用药的话,会使炎症蔓延,诱发宫颈炎、盆腔炎以及附件炎等疾病。

梅雨季节湿度大,日温差也大,晴雨交替变化又快,极易诱发风湿类疾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关节疼痛是由于空气湿度大引起的,特别是以往就存在腰肌劳损、扭伤、骨折,或有手术切口的人,在梅雨季来会出现上述部位及关节的酸痛。

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平时在空调房间里,最好还是多穿一点,尤其是关节等地方要注意保暖;同时也要多注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

疾病六:“梅雨天气综合征”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压低,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这样天气的刺激比其他人反应更强烈;

当湿度增高时,许多人会缺乏自控力,烦躁不安,同时随着气压的降低,人体的血压、血沉、尿量都会随之产生细微的变化;

有关研究还发现,梅雨天气对人们心理、生理上的影响尤为明显。

梅雨季节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工作压力,尽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不要睡觉太晚,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用黄花菜、萝卜、肉骨头煲汤,可以改善抑郁,帮助睡眠。

}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最近这段时间,南方各地陆续进入了“梅雨季”。对于坚持户外训练的跑者,梅雨季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而且有可能跑着跑着就遇上一场瓢泼大雨……这样的环境,对于跑者来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甚至隐藏着一些风险。

  那么,如果要坚持跑步,在梅雨季跑者应该如何安排训练计划,又需要在每次出门前做好怎样的准备呢?

  美国专栏跑步作家阿曼达·卡萨诺和俄勒冈大学的知名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就给出了在湿热、高温的雨季,跑者选择跑步装备、跑步时间、跑步强度的几大原则。

  “没有绝对不适合跑步的恶劣气候,只有不懂得适应环境的跑者。”这是比尔·鲍尔曼在这么多年教练生涯里一直重复的一句话。

  在他看来,学会在高温湿热甚至是下雨的天气里合理跑步,不仅可以锻炼跑者的意志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配速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

  专栏跑步作家阿曼达·卡萨诺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她在接受美国媒体《Runner’s World》采访时表示,夏初其实是一个锻炼跑者能力的好季节。

  阿曼达解释,随着气温升高,跑者在训练时需要出更多的汗水去给身体降温,特别是在湿热的梅雨季,气压比较低,空气相对稀薄,加上空气中湿度上升明显,跑步时人体出汗后细小的水珠覆盖在人体皮肤表面。

  “如果在跑步时遇上一阵雨,最好是不太大的雨量,那么反而是大自然最好的体温调节器,然后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一些配速上的尝试,那么很容易提高自己的成绩。”

  阿曼达曾在自己的专栏中写道,“根据长期的跟踪研究,湿热的雨季跑步,其实还有助于跑者减压,并且提高自己的燃脂效率。”

  如果遇到了没有雨水的闷热天气,跑者就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汗水和空气中密集的水分“遮”住了毛孔,容易使得身体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氧气容易供应不足,导致跑步中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

  而一旦湿度过大,特别是体感温度在32.2℃至40.6℃间,那么跑者很可能因为中暑导致痉挛,甚至引发心脏问题等多种症状。

  正因如此,在梅雨季节,跑步才需要从装备、时间和训练强度上都特别注意。

  四大原则,帮你克服黄梅天

  首先,补水是第一要务。

  一般来说,跑者需要先适应两周湿度较大的天气环境。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感受自己的身体补水的需求。

  在湿度超过60%的天气里,一般每隔15至20分钟,你就需要补充120毫升至240毫升的饮用水或运动饮料。

  而在跑步的前后,一定要记得补充水分——跑步前30分钟最好能够饮用400毫升的水,而跑后一小时内也应该补充400毫升以上的水分或者运动饮料。

  在跑步过程中,跑者可以自备小型水袋挂在腰间,轻巧方便。

  其次,在梅雨季节,配速应该降低15%。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提升,跑步的配速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在16℃时,你的跑步配速可能会从原本的5分钟/公里,增加至5分10秒/公里;而当温度升高至27℃时,身体相同舒适度的情况下,一般配速会减慢12%至15%,变为大约5分30秒/公里。

  在湿热的梅雨季,跑者也应该适当降低15%左右的配速,这样能够让身体和心脏更加舒适地运作。

  一般来说,两周的适应后,跑者的身体会适应湿度较大的天气,更好地散热,进而更好地提升你的身体耐热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速度。

  同时,在气温高于29℃,湿度高于75%时,跑者必须再次降低跑步强度,以防中暑。

  第三,运动装备需要考虑到下雨,一顶鸭舌帽和皮肤风衣比较合适。

  在梅雨季跑步,在跑步装备上也有讲究。由于气温较高,一般情况下跑步应该穿短袖短裤,但由于雨水突如其来,轻薄的皮肤风衣是防止感冒生病的必备装备。

  此外,由于梅雨季节雨水较多,跑者可以选择防水性和防滑性较好的跑鞋。

  还建议在腰间可以挂一个贴身小包,随时准备一条干毛巾,用于跑步过程中擦汗。

  而对于选择夜跑的跑者,雨后积水的路面对视线也有一定影响,跑者应该选择荧光黄或荧光绿这样显眼的颜色,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

  第四,合理选择跑步时间。

  根据鲍尔曼对于大多数普通跑者的建议,在黄梅天里,昼夜交差之时是跑步的好选择,温度和气压都会比较适宜。

  跑步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点至7点和傍晚6点至7点,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相对湿度较小,且温度适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修质量不合格可以拒绝付尾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